回覆列表
  • 1 # 饞嘴肥貓鏟史官

    關平還打不過張郃。能與龐德大戰三十回合,關平可以算是蜀漢第二代將領中的佼佼者了,但是與老張郃相比,他仍然落在下風。

    咱們來比較一下兩人的單挑成績,先看看關平的表現:在年輕一代中,關平的表現非常優秀。他很早就隨軍出征,東征西殺,可惜犧牲得太早,否則成長起來,將成為蜀漢後輩中能夠獨當一面的挑大樑的將才。

    再來看看老將張郃的戰績:我們發現,張郃經歷過的惡戰很多,蜀漢五虎將,他與其中四人對戰過。其餘五位對手中,張遼是五子良將之首(與東吳第一猛將太史慈打平),魏延是後三國時代蜀漢的首將,龐德是與關羽八十合打平的狠人,關興是蜀漢後期戰績最好的將二代。張郃的戰鬥經驗要比關平豐富得多。

    張郃唯一遇到的一個軟杮子是楊昂,被他瞬間捏爛。

    張郃這個人很特別,他很少拼命,對戰場的洞察力很深,有希望取勝的時候,他就見機而上,一旦發現情況不對,迅速撤退,絲毫不感覺丟人。

    所以,他曾經被趙雲三十合擊敗,但到了長坂坡時候,發現趙雲迫切想脫圍,又衝上去糾纏,並將趙雲逼下土坑,搞得帥哥子龍灰頭土臉,十分狼狽。

    前期的張郃是不敢主動招惹張飛的。但到了漢中之戰的時候,知道張飛已經功成名就,身居高位,愛惜羽毛,他就主動挑戰張飛。表現非常優異,連戰三場,張飛擊敗他還使用了詭計。

    以蜀漢五虎去世為節點,張郃終於混到了天下第一的地步。

    關平與張郃相比,他們曾經都與龐德對戰過,關平是三十合不分勝負,張郃是數合後詐敗。

    但我們分析,關平與龐德戰鬥三十合後,“兩家各歇”,但龐德曾經與曹魏諸將打過車輪戰,遠不止三十合的體力,完全不需要歇,只能說明,此時的關平在體力上是傾盡全力,需要休息了。

    而張郃與龐德的對戰屬於詐敗,不說明問題。

    此時的張飛是個參照,張郃挑戰張飛,兩人大戰第一次是三十合、第二次是三五十合、第三次張郃詐敗誘敵,十合後退走。

    能與張飛硬撼三五十合,還想用計取勝,張郃的武力值提高很快,很難想像,關平也能有如此水準。

    兩人在武藝方面相比,關平必然落在下風,但要撐個三五十合也應該沒有什麼問題。

    而如果比較雙方的帶兵水平,那關平就更是遠遠不及了。張郃是讓劉備和諸葛亮都很忌憚的人物,他的統兵水平是一流的。而年輕的關平還並不具備獨立統率的能力。

  • 2 # 三國逐鹿

    《三國演義》中,關平(正史中關平是關羽長子,非義子)跟隨義父關羽南征北戰,為蜀漢立下了汗馬功勞。樊城之戰中,他與來援的西涼名將龐德正面交鋒,大戰三十回合,不落下風,頗有乃父之風。不幸的是,關平和關羽敗走麥城,被東吳擒殺,英年早逝。

    關羽的親生兒子關興自然也不比關平差,繼承乃父遺志,跟隨丞相諸葛亮北伐中原,戰功頗多。那麼關興大戰魏國碩果僅存的“五子良將”張郃,關興是勝利者,下面根據《三國演義》中相關內容,結合自己的見解,簡要分析如下。

    首先,關興年輕氣盛,處於上升期,而張郃已是遲暮之年,戰力自然不負當年之勇。關興生卒年不詳,從關羽公元199年仍沒親生兒子可知,他出身應在公元200年之後。公元231年,關興二十多歲,最多三十,正值壯年,年富力強。

    而張郃從公元191年歸附袁紹粗略估算二十歲,到公元231年,他最少60歲。在古代60歲是花甲之年,已經是標準的老年人了。即使無病無痛,60歲的張郃也不負當年之勇了,不服老不行啊。在戰場上,武將拼的就是力氣,耐力,自然是年輕氣盛的佔優勢。

    其次,關興繼承關羽的青龍偃月刀,得到關羽真傳,戰力有很大提高。在夷陵之戰中,關興追蹤得到青龍偃月刀的東吳大將潘璋,最終一刀斬之,使青龍偃月刀物歸原主。關羽千軍萬馬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靠的就是赤兔馬和青龍偃月刀,如斬顏良、誅文丑。

    此時,赤兔馬早已老死,關羽的兩個制勝法寶只剩下青龍偃月刀。關興得到家傳寶物青龍偃月刀,得到關羽的真傳,經過多次戰鬥的磨合,戰力已非初臨夷陵之戰的毛頭小子。《三國演義》中記載:

    璋見是關公顯聖,大叫一聲,神魂驚散;欲待轉身,早被關興手起劍落,斬於地上,取心瀝血,就關公神像前祭祀。興得了父親的青龍偃月刀。

    《三國演義》中的第二代中,關興和張苞是佼佼者,印證了“虎父無犬子”這句話。“五子良將”的第二代,戰績平平,沒有太出色的戰將,還是年過花甲的張郃衝鋒陷陣。張郃在“五子良將”中就是排名靠後的戰將,遠遠比不上張遼、于禁等人,現在他年世已高,戰力必然下降。因此,關興和張郃正面交鋒,戰而敗之,問題不大。

    再次,關興步步為營,反觀張郃性情急躁。關興雖然自負並不弱於張郃,卻並沒有掉以輕心,穩紮穩打。他沒有自恃其勇,一味和張郃鬥勇,而是遵從諸葛亮的妙計,和魏延配合,邊打邊退,將張郃一步一步引入包圍圈。此時的張郃仗著自己資格老,戰場經驗多,武功高強,並沒有把“毛頭小子”關興放在心上。

    張郃在追擊蜀軍的過程中,接連被斷後的關興和魏延戲耍,暴跳如雷,焉能不敗。他性情急躁,犯了驕兵必敗的大忌。為了立頭功,張郃未詳細探查地形,盲目追趕關興和魏延,最終走向生命的終點。《三國演義》中記載:

    先鋒張郃曰:“吾願往。”懿阻曰:“公性急躁,不可去。”郃曰:“都督出關之時,命吾為先鋒;今日正是立功之際,卻不用吾,何也?

    最後,關興有諸葛亮的錦囊妙計,而司馬懿生性多疑,導致張郃錯過最佳追擊時間。諸葛亮收到李嚴的書信後,得知東吳與魏國交好,可能入侵蜀漢。他與眾將商議後,只得放棄北伐的大好形勢,無奈退兵。諸葛亮安排祁山大軍依次退回西川,授以馬忠、楊儀密計,領一萬弓弩手在劍閣、木門道埋伏,又部署關興和魏延斷後。

    反觀司馬懿,被諸葛亮層出不窮的妙計嚇怕了,第一次得知蜀漢大軍退去時,恐怕有詐,沒有及時追殺蜀軍。這樣張郃就失去了追擊蜀軍的最佳時間。在蜀漢大部隊安然退回益州後,司馬懿才意識到中了諸葛亮的計策,倉促命令先鋒張郃追擊蜀軍。

    曹魏和蜀漢兩軍主帥的交鋒,諸葛亮完勝司馬懿,作為執行者的大將,關興自然也是完勝張郃。在追擊蜀軍的過程中,關興忠實執行諸葛亮的妙計,最終將關興引誘進包圍圈,繼而殺之。《三國演義》中記載:

    郃憤怒趕來,又被關興抄在前面,截住去路。郃大怒,拍馬交鋒,戰有十合,蜀兵盡棄衣甲什物等件,塞滿道路。

    總結:關平能和西涼龐德戰成平手,新生代關興也能完勝張郃,不墜其父一生威名。

    你們是怎麼看待關興戰張郃的?

  • 3 # 魁哥說歷史

    演義中,關平自幼跟隨“義父”關羽,南征北戰,尤其是樊城之戰中,他大戰曹操手下猛將龐德三十回合,不落下風。那麼他的弟弟關興武功怎麼樣呢?他能打過曹魏“五子良將”之一的張郃嗎?關興雖然是“五虎上將”第二代中的佼佼者,然而他和曹魏大將張郃還有一定的差距,他打不過張郃,依據演義及《三國志》中相關內容,分析如下。

    首先,關羽早逝,關興沒有得到關羽的真傳。

    關羽及關平於公元220年被東吳擒殺,此時,關興才十七八歲,還不在關羽身邊接受關羽的教育。在關羽率兵圍困樊城時,只有深得真傳的長子關平在身邊,作為關羽的左右手,為其鞍前馬後,征戰沙場。而次子關興在家侍奉母親。當關羽水淹于禁、龐德七軍後,關興忽然來到營寨內探親。關羽和他的兒子關興嘮過家常後,派關興拿著功勞簿前去成都,向漢中王劉備報喜去了。關興於是辭別關羽,千里迢迢去成都了。演義中相關內容如下:

    忽次子關興來寨內省親。公就令興齎諸官立功文書去成都,見漢中王,各求升遷。興拜辭父親,徑投成都去訖。

    從上可知,關興一般在家,不在關羽身邊,沒有得到關羽的真傳。後來關羽已經去世,即使關興得到關羽的青龍偃月刀,也無法發揮出十成威力。自從關興得到青龍偃月刀後,在戰場上仍然不是所向披靡的,和他的父親關羽表現出的“千軍萬馬之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相差甚遠。

    其次,張郃曾和五虎上將之中的四位對戰而不死,說明他武功高強。

    張郃,字儁乂,曾為袁紹手下“河北四庭柱”之一,僅次於上將顏良和文丑。他自從官渡之戰被擊敗後,歸順曹操,為之鞍前馬後,立下了汗馬功勞。他曾和張遼大戰四五十回合不分勝負。值得注意的是,張郃和蜀漢五虎上將之中的趙雲、馬超、張飛、黃忠都對戰過,仍能全身而退,是最後一個去世的五子良將。他和趙雲兩次對戰(第一次為30回合,第二次為10餘回合),在馬超手下支撐了20回合敗走,三次大戰張飛(第一次為30回合,第二次為50回合,第三次10餘回合詐敗),與黃忠大戰20回合。

    由上述可知,張郃和除關羽外的四位都交過手,還不止一次,我們知道張飛、趙雲、馬超、黃忠都是“萬人敵”,都有千軍萬馬之中取上將首級的記錄,而不以武力著稱的張郃卻能全身而退。可知,張郃是非常強大的,他即使不如超一流五虎上將,也相差不遠。

    最後,關興實戰經驗少,敵不過老成持重的張郃。

    關興年輕氣盛,這是優勢,也是劣勢。他實戰經驗少,出道晚,和他的父輩關羽、張飛等超一流武將相差很大。關興在夷陵之戰前,從沒上過戰場,缺少作戰經驗。即使他去了夷陵之戰前線,如果不是張苞及其他蜀將的救援,他不知道多少次送命了。他斬殺殺父仇人馬忠,還是在他的父親關羽護佑下才斬殺的。

    而張郃從東漢末年,參軍鎮壓黃巾軍,先後在韓馥、袁紹、曹操手下當差,尤其是在新領導曹操手下為將時,他奮勇向前,進則為先鋒,撤退則斷後。他跟隨曹操多年征戰,沙場經驗豐富,臨危不亂。如漢中之戰中,徵西將軍夏侯淵被蜀漢老將黃忠斬殺,曹軍亂作一團。在群龍無首的千鈞一髮時刻,副將張郃扛起大旗,整頓軍隊,一直堅守到魏王曹操率領大軍來到漢中前線。《三國志》中記載如下:

    淵司馬郭淮乃令眾曰:“張將軍,國家名將,劉備所憚;今日事急,非張將軍不能安也。”遂推郃為軍主。郃出,勒兵安陳,諸將皆受郃節度,眾心乃定。

    又如街亭之戰,張郃以秋風掃落葉之勢,包圍馬謖駐紮的街亭,短其水源,不過幾日,便奪取街亭,將馬謖打的四處逃竄。這一戰,張郃打亂了諸葛亮的部署,使他第一次伐魏的功績毀於一旦。

    總結:關興詐敗,張郃輕率追擊,在木門道中了諸葛亮的詭計,被亂箭射殺。這是諸葛亮的錦囊妙計,不是張郃不敵關興。論武力,還是計謀,老謀深算的張郃都完勝年輕氣盛的關興。如果關興再多活幾年,估計戰勝後期無敵的張郃就如探囊取物了。

    關注三國、分析三國、研討三國,為您揭開三國未解之謎。

  • 4 # 畫素說

    關興大戰張郃,最終的勝利者會是關興,且這點早有記載。

    在三國後期,關羽、趙雲、張飛、黃忠等名將皆已去世,張郃更是作為曹魏五子良將中僅存的一位,可以說此時的張郃已是獨步天下的存在,且其用兵巧變、武藝高強。惹得諸葛亮十分的忌憚,終於在第四次北伐時,設計將張郃給射殺,除掉了這個心腹大患,而這其中關興就立了大功。

    下面的內容我們主要以演義為基板為大家來解說:

    第四次北伐後期,因為糧草不足,諸葛亮不得已準備退軍,張頜在得到訊息後,立即清點兵馬,欲要乘勝追擊,司馬懿覺得其中有詐不讓張頜追擊,因為張頜堅持最後不得不同意讓張頜前去追擊,後追擊至木門進了諸葛亮的埋伏圈,張頜及其部下全部被射成了刺蝟。(正史中為張頜知道此為諸葛亮計謀,認為不能追擊,司馬懿下死命令要求張頜追擊,最終導致張頜戰死沙場。)

    演義一百零一回記載:又見魏延大敗而逃,乃驟馬趕來……將張郃並百餘個部將,皆射死於木門道中。

    根據演義一百零一回記載,關興、魏延二人以車輪詐敗的辦法,一步一步將張郃引入了“鬼門關”。其中魏延與張郃大戰三次詐敗三次、關興大戰兩次詐敗兩次。兩人明明打得過,卻每次只戰十餘回合,便假裝打不過遁走。張郃一時間以為自己已是天下無敵了,這才輕易冒進,最終中埋伏被射殺。

    此記能成,關興與魏延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如果沒有其二人的詐敗,也不會有魏延的冒進,自然就沒有後面的張郃戰死沙場。

    或許有的看官們會說,這屬於使詐、陰謀詭計,若是正面交鋒,關興屁都打不過。但畫素想說這是戰場,所謂兵不厭詐,最終是蜀漢射殺了張郃,是他們贏了,而這裡關興起了決定性作用,這也是關興勝了。

  • 5 # 唯戀無名

    這個題有點意思,要知道,雖然關平是由關羽隨身帶著,親自培養,按理說關平武力應該大於關興,關平戰績也是相當不錯的,與龐德大戰三十回合平,殺退曹仁,打敗徐晃副將徐尚、呂建,要說到關興大戰張郃的結果得看下文分析:

    一,龐德戰力

    龐德,西涼第二武士戰力自然是不低,最初投身於馬騰的帳下,在平定羌民的征討中屢立戰功,後又跟隨馬超,在於郭援的戰鬥中,親手取下了郭援的首級。龐德曾經與關羽大戰一百回合不分勝負,按實力,應當與張郃相當。

    二,張郃戰力

    張郃作為曹操五子良將之一,武藝自然也是十分出眾,諸葛亮曾經說過,張郃”有萬夫不當之勇“可見一斑,論張郃武藝也是起起伏伏,他可以二十回合不敵馬超,三十多回合不敵趙雲,但又可以五十回合戰平張遼後和高覽一起力憾張遼許褚不落下風,同時也可以力敵張飛五十回合還能突圍而去,可見張郃是那種神經刀的選手。

    三,關平關興戰力比較

    先說說關平,關平與龐德的交戰是在《三國演義》的第七十四回中。當時情況是這樣的,只見魏營中一面黑旗,上寫“南安龐德”四個大字。旗下站著龐德,青色衣袍,銀白鎧甲,手執鋼刀,身騎白馬。背後緊隨五百勇士,十幾個小卒抬著棺材走出陣來。關平看在眼裡,氣在心頭,大罵道:“西羌小卒,背主之賊!敢來侮辱我!”龐德問身邊人:“這是誰?”旁邊一軍士回道:“這是關羽的義子關平。”龐德聽是關羽義子,遂動怒大叫起來:“我奉魏王令旨,專來取你父親頭顱!你不過是個乳臭未乾的小兒,我不殺你,快去換你父親來戰!”關平怎能咽得下這口氣,便催動戰馬,舞刀直奔龐德。龐德揮刀架住。兩人一刀來,一刀去,打了三十多個回合,不分勝負。

    再說說關興,出道後,跟隨諸葛亮北伐中原,戰功頗多,當時關興和張郃交戰,就好比青年人打老年人,完全不是一個級別,再加上關興拿了關羽的青龍偃月刀,因此打敗張郃也就是不足為奇。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龐德vs張郃應該說是相差不多,張郃屬於是神經刀的戰將,關平與龐德大戰三十回合不落下風,而關平戰勝張郃佔了年輕氣盛以及武器之優,因此,關平武藝高於關興應該屬於正常。

  • 6 # 聽濤說事

    關平和關興相比,實戰經驗更足一些。他從小就跟著關羽南征北戰,立下很多戰功。就我們知道的樊城之戰中,他與曹操手下的猛將龐德大戰了30回合,不落下風。

    那要是換作關興與張郃會怎樣?

    先看張郃,此人可不是等閒之輩。它原是袁紹手下的河北四庭柱之一。僅次於上將顏良和文丑。

    官渡之戰,戰敗後歸順曹操,為曹操鞍前馬後立下了卓越戰功。他曾和張遼大戰過四五十回合,難分勝負。

    他曾和蜀漢的五虎上將,除了關羽之外的4人多次交手,張飛,趙雲,馬超,黃忠這4人戰力如何?不用我多說。能在他們手下過幾十招的人,真的沒有多少。

    雖說張郃和4個人一一對戰,都佔不到什麼便宜,但至少能全身而退,這已經是了不起的本事了。

    演義中他與4人多次交手,和趙雲兩次對戰,第一次為30回合,第二次為10餘回合,在馬超手下支撐了20回合敗走,三次大戰張飛,第一次為30回合,第二次為50回合,第三次10餘回合詐敗,與黃忠大戰20回合。

    就這些記錄都讓人吃驚。要是平凡之輩,那早都一命嗚呼了。且不說張郃還不是以武力見長,可見此人的厲害。

    在街亭之戰中,張郃更是把馬謖打了個落花流水。

    再看關興。他雖然是五虎上將中第二代中的佼佼者,但他並沒有得到關羽的真傳。

    關羽220年被東吳所殺。那時候關興才十幾歲。演義中說,關興到營寨來探親,關羽和兒子嘮完家常後,便讓他拿著功勞薄去漢中向劉備報喜去了。於是關興千里迢迢去成都了。

    後來他雖然得到了關羽的青龍偃月刀,但這刀到他手上有點兒屈才了,並沒有發揮出他的威力。

    關興出道晚,沒有什麼實踐經驗。它和關平相比都差了一大截。跟他的父輩們更沒有可比性了。

    如果讓他和張郃交過手的那些人打,結果不言而喻,他肯定敗得很慘。

    張郃最後雖然中了諸葛亮的計,被亂箭射死。但這和關興沒多大關係,讓他倆面對面的交戰,他肯定不是張郃的對手。

  • 7 # 探尋歷史的足跡

    龐德自視甚高,完全不把關羽放在眼裡。他趕到樊城前線時,當即出關迎戰,揚言要跟關羽決一死戰。關羽得知訊息,當即大怒,想跟龐德對決。就在這時,關羽長子關平阻止道:父親您不必前去跟龐德決戰,由我代您戰他。

    關平大戰龐德三十回合,不分勝負,隨後各自回營。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平大怒,縱馬舞刀,來取龐德。德橫刀來迎。戰三十合,不分勝負,兩家各歇。

    隨後,關羽出戰龐德,雙方大戰一百餘回合,亦不分勝負。鳴金收兵後,關羽再戰龐德,鬥到五十回合,不分勝負。由此可見,龐德之勇猛了。

    講到這裡,再來回答這個問題:關平大戰龐德不落下風,關興戰張郃,結果如何呢?

    對此,我的答案很明確:關興壓根不是張郃的對手。

    關興跟張郃交戰,是在《三國演義》第一百零一回:出隴上諸葛妝神,奔劍閣張郃中計。

    建興九年(公元231年)春二月,孔明再次兵出祁山,北伐曹魏。訊息傳到曹魏後,魏明帝曹睿令司馬懿抵禦諸葛亮,魏將張郃為先鋒,總督大軍。

    後來張郃不聽司馬懿勸阻,硬要追趕蜀軍。追到三十里後,突然遇到魏延,雙方廝殺不到十回合,魏延敗走。接著張郃又追擊三十餘里,碰到了關興,雙方大戰十回合,關興敗走。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方轉過山坡,忽喊聲大起,一彪軍閃出,為首大將,乃關興也,橫刀勒馬大叫曰:“張郃休趕!有吾在此!”郃就拍馬交鋒。不十合,興撥馬便走。

    後來,張郃又碰到了魏延,雙方大戰十回合,不分勝負。張郃繼續追趕,直到天色已晚,才發現自己中計了。不過為時已晚,張郃及他手下一百餘名將士,全部被亂箭射死。

    一代戰將張郃,就此命喪黃泉!

    講到這裡,很多人就有疑問了:魏延和關興不是故意戰敗的嗎?為什麼說關興不如張郃呢?下面我將根據演義的記載,分析為以下三個原因。

    第一,關興沒有多少作戰經驗,跟關平比不了。

    關興是關羽的次子,跟關平不同,他很少跟關羽出征作戰。關平幾乎隨時跟在關羽後面,得到了他的悉心指導,有過很多作戰的經驗。比如,關平跟龐德大戰三十回合,不分勝負,即是證明。

    在攻打樊城的戰役中,在正面戰場就沒有看到關興的身影,他是等到關羽快要攻下樊城時,才突然現身的。並且他來的目的,還是為了探望父親和哥哥,並不是來助陣的。關羽則讓去給劉備報喜。演義中相關記載如下:關公自擒魏將於禁等,威震天下,無不驚駭。忽次子關興來寨內省親。公就令興齎諸官立功文書去成都見漢中王,各求升遷。興拜辭父親,徑投成都去訖。並且在諸葛亮這次北伐時,關興也沒有得到重用,他扮演的角色也很不起眼。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令關興結束做天蓬模樣,手執七星皂幡,步行於車前。

    而設伏兵的任務,諸葛亮則交給了姜維、馬岱和魏延。可見在諸葛亮心中,關興武藝不高,或者說非將帥之才。

    因此我想說的是,關興即使不故意戰敗,而是跟張郃面對面對決,也絕非他的對手。

    第二,關興沒有碰到過多少勁敵。

    關興在三國裡面,著實是一個很不出色的小將。他沒有碰到真正的勁敵,只是曾跟越吉元帥正面較量過,卻完全不是他的對手。

    第三,張郃武藝高強,是曹操的“五子良將”之一。

    張郃,原本為袁紹的“河北四庭柱”之一,其在袁紹陣營的地位甚高,僅次於顏良和文丑。後來,在官渡之戰中,因作戰失利,又遭到了郭圖誣陷,無可奈何之下投靠了曹操。此後,張郃跟隨曹操南征北戰,立下了赫赫戰功。值得一提的是,張郃曾跟“五虎上將”中的張飛、馬超、趙雲和黃忠都決戰過,雖說沒有佔據上風,但也每次都全身而退。就拿他和張飛三次對戰來說,第一次三十回合,第二次五十回合,皆不分勝負,第三次十回合張郃敗走。種種跡象表明,張郃的戰鬥力非常強。

    試想一下,關興如果跟張飛對戰,可能撐得過五十回合嗎?答案不言而喻!

    那麼,大家怎麼認為呢?

  • 8 # 佳寧姐姐說歷史

    關平在《三國演義》小說裡是關羽的義子,其實在正史《三國志》裡是關羽親兒子,開始言歸正傳,咱說說是關平這個人的戰鬥力如何。

    關平是三國裡第二代人中,比較出色的一個是諸葛亮重點培養的物件,三國後期,蜀華人才凋零,而諸葛亮卻在關平的身上看到了蜀國的希望,所以對他特別器重重點培養,無奈關平英年早逝,諸葛亮也只能暗自垂淚。

    諸葛亮這麼器重的一個人(雖然關平是三國二代,但年齡比諸葛亮還大兩歲),武功膽識,各方面肯定不弱,關平確實大戰三十回合戰平龐德,但是關興可真不是張郃的對手,關興的實力比起他兄長來,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關平與龐德交戰見於《三國演義》第七十四回:龐德抬個棺材來挑戰,關平出帳相迎,二人互相謾罵,動起手來,大戰30回合不分勝負。

    關平隨即進賬向父帥關羽稟報,自己和龐德戰了個平手,不分勝負,關平這個人雖然年紀小,但是比較成熟穩重,不喜歡吹牛他自己都說和龐德打平,那麼關平的武藝基本是可以和龐德抗衡的。

    再說關興對戰張郃

    關興最初展露頭角是劉備徵吳時期。後來經彝陵一敗,蜀漢元氣大傷,人才凋零,到了諸葛亮北伐期間,關興、張苞這些蜀漢後輩們就承擔起了與他們的能力並不相稱的重擔。 關興遇到的真正的強手並不多,曾經與一個越吉元帥對戰過,完全不是對手,後來又趁兵亂,殺死了越吉。

    關興與張郃的對陣是在《三國演義》的第一百零一回中。 回目:出隴上諸葛妝神 奔劍閣張郃中計 關興和魏延兩人奉諸葛丞相之命,詐敗誘敵,將魏軍猛將引入木門道伏擊處。 其實,關興的戰鬥生涯中遇到的最強敵手就是張郃了。在交戰中,關興是戰不十合,拔馬便走。而魏延接替,再戰十合,再退走,輪流詐敗誘敵。 張郃是曹魏軍中的重將,一生久經戰陣,他曾經與張飛、馬超、趙雲、黃忠、張遼、龐德這樣的猛將對陣。張郃也常常見勢不妙,撒腿就跑,但他戰魏延、關興都窮追不捨,也說明他對二將並無忌憚。以張郃的經驗,知道魏延和關興的武藝並非其對手。

    總結:關平不論武藝,帶兵還是膽識,謀略都遠超過弟弟關興,正值蜀華人才凋零之際,關平居然一命嗚呼了,這怎能讓諸葛軍師不傷心呀?

  • 9 # 不沉的經遠

    關興不如他哥哥關平,和張郃相比也要略微差一些,不過還是有一戰之力的。

    張郃在三國前期就出場了,雖然敗仗不少,先後敗給趙雲、馬超、張飛等人,不過他幾次戰敗都能順利脫身,而且官渡之戰還和張遼大戰五十多合不分勝負,應該說身手也不錯。到了三國後期,隨著各國名將陸續逝去,張郃更是鮮有敵手。所以諸葛亮才會說如果張郃不死,“必為蜀中之害”。

    而關興是蜀漢第二代的中堅力量之一,在劉備伐吳之戰出場以後表現活躍,先後斬殺了李異、周平、潘璋、董禧、越吉元帥等人,活捉譚雄,擊敗孫桓,應該說戰績不錯。不過關興缺乏和一流武將交手的經驗,這無疑是一個缺憾。

    在木門道之戰時,關興和魏延負責誘敵時,也曾經和張郃交過手。不過因為只是為了誘敵,所以關興雖然和張郃交手多次,每次都不過十個回合左右就走,因此不好直接判斷兩個人到底誰更厲害,我們只能從書中的描述判斷一二。

    在諸葛亮北伐時蜀軍和魏軍幾次交戰中,張郃逞威諸葛亮卻不派關興出戰,特別是第三次北伐時他曾經說張郃“乃魏之名將”,目視魏延希望他能去戰張郃看,應該是關興的武藝和張郃相比還要差著一些,諸葛亮認為只有魏延去戰張郃把握才比較大。

    當然,關興雖然不如張郃,不過街亭之戰時王平也能和張郃打上幾十個回合,木門道之戰張郃全力出手也沒法短時間內拿下關興。所以如果與張郃正面交手,關興的表現也不會差到哪裡去,打上幾十個回合沒問題。

  • 10 # 歷史時燒錄

    正史記載,關平是關羽的長子。而《三國演義》裡把關平寫成是關羽的義子。話說關平跟隨義父關羽東征西戰,卻也為蜀漢立下了汗馬功勞。在樊城之戰中,關平跟前來支援的西涼名將龐德正面交鋒,大戰30多個回合,竟也不落下風,極有當年其父之威風。只可惜後來跟隨父親敗走麥城,被東吳擒殺,英年早逝。

    關興戰張郃

    而關羽的次子關興,也不差於關平,繼承其父遺志,跟隨丞相諸葛亮北伐中原,戰功累累。後來,關興與魏國僅存的“五子良將”張郃交戰中,雖然年輕氣盛,也並沒有掉以輕心,而且穩紮穩打,依著諸葛亮之計,最終為蜀漢拔掉了張郃這顆釘子。

    當時兩人的情況,首先是,張郃雖然不減當年之勇,但也已是60歲的花甲之年。而關興才二三十歲,正值壯年。其次,關興繼承父親的青龍偃月刀,得到過關羽的真傳,戰力大有提高。當年夷陵之戰時,關興追趕得到青龍偃月刀的東吳大將潘璋,最終一刀斬殺了潘璋,使青龍偃月刀物歸了原主。

    結果是,關興步步為營,並無自恃其勇一味地和張郃鬥勇,而是遵從諸葛亮的妙計,與魏延配合,邊打邊退,將張郃一步一步也引入包圍圈。而張郃性情急躁,仗著自己資格老,戰場經驗多,武功高強,並沒有把關興這個“毛頭小子”放在心上。他在追擊蜀軍的過程中,接連被斷後的關興和魏延戲耍,以致暴跳如雷。張郃一時急於立頭功,未加詳細探察地形,盲目地追趕關興和魏延,最終落入圈套而被殺。

    結論:關興不僅年輕氣壯,不墜父親之威名,而且有諸葛亮的錦囊妙計,而司馬懿生性多疑,被諸葛亮層出不窮的妙計嚇怕了,第1次得知蜀漢大軍退去時,唯恐有詐,沒有及時追殺蜀軍,致使張郃失去了追擊蜀軍的最佳時間,在蜀漢大部隊安然退回益州後,司馬懿方知中了諸葛亮之計,倉促命令先鋒張郃追擊蜀軍。張郃焉能不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生命的柺杖主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