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飛鶴

    隆中對是諸葛亮在建安十二年提出,它的戰略規劃是根據時局的。當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有壓境之虞,且曹操坐擁北方,伺機圖取南方。而此時南方孫權、劉璋、劉表這三股勢力為大,孫吳又在太湖之側。

    諸葛亮提出讓劉備取劉表、劉璋而和孫權結盟,他給劉備提出的戰略規劃依託於此。 劉備客居荊州,劉表卻佔據荊州已久,劉表死後,諸葛亮勸說劉備去進攻劉琮,劉備卻“不忍”,劉璋處於益州,和當時劉備所處相對遠,諸葛亮向劉備提出跨有荊、益,歷來褒貶不一。

    和孫權結盟,是形勢使然,從雙方講,孫權當時要麼降要麼抗曹操。諸葛亮的隆中對在赤壁之戰的前一年提出,而在赤壁之戰的時間段附近也發生著巢湖之戰。

    隆中對的戰略規劃是短期目標取劉表、劉璋,和孫權結盟抗曹,長期是自秦川出發向宛、洛征伐。

  • 2 # 隨便叫個啥啥啥

    易中天教授在品三國中說 魯肅其實要比諸葛亮先提出了三足鼎立這個戰略目標 但諸葛亮的隆中對其實是第一個具體講出如何做到三足鼎立的形式。當然這都是從各子身份出發 魯肅認為 東吳暫時無力做到與曹操劃江而治的能力 必須要與劉表結盟 這從另一方面說明 鼎足而立是當時有識之士得共同看法 並非諸葛亮獨特的戰略眼光

    具體的隆中對是什麼樣的 上篇回答中講的較為詳細 便不在贅述

  • 3 # 月色憂鬱

    很多人覺得隆中對已經佈置好了版圖規劃,實際不然,諸葛亮心中能夠成就大業的版圖是大約六國秦朝的版圖。這也是為什麼荊州雖然起家但是荊州在諸葛亮心中沒有這麼重要地位的原因。不然怎麼可能會去借荊州。我覺得只能是劉備諸葛遇到太晚了,如果像曹操那樣起家就是豪華謀士家底,以劉備的能力估計能夠再立漢室

  • 4 # 小鴻哥

    隆中對是諸葛亮為劉備做的戰略規劃,未出隆中已知三分。劉備三顧茅廬見諸葛亮首先講自己復興漢室多年還是一事無成,但我還未放棄。君你為我排擾解難嗎?諸葛亮的規劃是分三步走:1首先要建立自己的革命根據地,槍桿子出政權。曹操勢大力量最強,挾天子以令諸侯。暫時要避鋒芒。孫權在江東已歷三世,政權穩固也不能打主意。能打注意的只有荊州益州,因為其主不能守。劉備是很有機會取荊州,首先來說荊州豪傑已經對劉表不抱什麼希望了。三國志講:荊州豪傑歸先主日益多。琮(劉表兒子)左右多歸先主。2拿下兩個根基地後:總覽英雄,修理內政,交好諸夷。這是經濟和人才方面的。3天下有變,兩路北伐。

    很多人講諸葛亮的隆中對是錯誤的,這個本人不認同。隆中對講的很清楚:曹操已統一北方,我們打不了注意。孫權在江東已歷三世也打不了注意。能打主意的就只有荊州和益州。因為劉表劉璋都守不住。難道在當時劉備還能有別的更好選擇嗎?打北方曹操的注意?還是打江東孫權的注意?曹操孫權兩方都在打荊州的主意。曹操一統北方時就曾講下一步就是荊州了。孫權也是把據有荊州為南面稱孤進而成就帝業的必爭之地。只能說是劉備太晚遇為他做戰略規劃的諸葛亮了。公元209年劉備拿下荊州四郡:零陵、桂陽、長沙、零陵。然後向東吳要了半個南郡。公元211年劉備入蜀,公元214年拿下蜀地。公元219年拿下漢中。實現了當年諸葛亮跨有荊益的戰略目標。荊州未能全據只有半個荊州。這是計劃中的變數,但整體上還是照著隆中對走的。但因公元219年關羽丟了,使隆中對不能實現了。

    隆中對講跨有荊益後就發展經濟,招覽人才。跟周邊的少數民交好。待天下有變時,荊益兩路進軍北伐。這樣漢室興復就有望了。很多人講什麼千里之遙兩分兵是錯誤的。這個我不認同。歷代以來分兵,比比皆是。怎麼蜀漢這裡就是錯的。何況荊州益州是相連的。漢中能順漢水到荊州,巴蜀能順長江而下直達荊州。如漢朝衛青霍去病分兩路深入大漠兩千裡殲滅匈奴主力。如明朝北伐就是分為三路,一路主力向中原打擊元朝主力、一路向南攻福建等地、一路攻西南廣西等地、解放戰爭百萬大軍千里分東中西三路,渡過長江。如西晉滅吳,分西中東三路伐吳。像抗日戰爭八路軍三個師不分赴不同的地方開闢抗日根據地。像劉邦韓信不也分兩路。韓信攻魏趙齊國,劉邦攻項羽。集中兵力也不盡然是對的,像二戰法國把軍隊都集中在馬奇諾防線。德國分三個集團軍,C集團軍佯攻馬奇諾防線。B集團軍吸引英法聯軍。A集團軍為主力繞過重兵防守的馬奇諾防線。直插防守薄弱地帶,一舉打敗法國。隆中對的的天下有變兩路進軍只是一戰略構思,並不是詳細的戰略計劃。個人認為真到那時蜀漢會有詳細的戰略計劃。蜀漢謀士法正就曾講:拿下漢中後,廣農積穀,觀釁伺隙,上可以傾覆寇敵,尊獎王室,中可以蠶食雍、涼,廣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為持久之計。(隆中對計劃的進一步深化)

    至少蜀漢有荊益在手遠比只有益州機會大的多。還有人講蜀漢根本守不住荊州乾脆棄荊州,這是不對的。蜀漢據荊州十餘年,如果守不住早丟了。東吳打荊州的主意不是一天兩天的。益州的糧草器械軍隊完全能順江而下支援救援荊州,也能更好的支援荊州北伐。只是由於關羽的自大丟了荊州。

    東晉南朝就曾在益州荊州方向北伐,一舉攻破洛陽長安。桓溫攻破洛陽,要求遷都回洛陽。東晉政府根本不同意。桓溫為防大權旁落於是班師回朝。在北方政權內亂時,將領要求北伐。可是東晉不許,這時就是天下有變。當時東晉的內鬥和限制,桓溫從荊州方向也只是率四萬人北伐而已。益州方向也只是數萬,攻到長安。後繼無力,而且桓溫因斷糧而匆退軍。要知道東晉的地盤可是東吳加蜀漢。蜀漢東吳同時北伐有三次左右。第一次蜀漢十萬東吳十餘萬。第二次蜀漢數萬,東吳二十萬。第三次蜀漢數萬,東吳十餘萬。可見東晉並未全力支援北伐。

    隆中對的天下有變兩路進軍,是把益州為主攻荊州為次的。隆中對講:命一上將將荊州之眾以向宛洛。將軍(劉備)身率益州之眾出秦川。我認為這是最適合蜀漢戰略規劃。荊州方向能直接威脅魏國中心的,能減少益州方向的壓力。關中魏國的防守是比較薄弱的。一旦荊益兩軍在洛陽會師未必不能一戰定天下。前面講過隆中對的兩路進軍東晉南朝是實施過的。但是東晉一錯再錯。桓溫就曾率四五萬人從荊州北伐攻破許昌洛陽,收復北方大片土地。但桓溫卻班師了。東晉朝不支援北伐,桓溫也不是真心北伐。如果換成蜀漢北伐有劉備諸葛亮在必然上下一心北伐,沒有東晉的勾心鬥角嚴重。在兵力上也能數倍於東晉北伐兵力。

    還有的人講關羽是因隆中對死的,早點丟了荊州。將來在益州北伐更好。我認為這是不現實。關羽的死跟隆中對沒有半毛錢關係。隆中對講天下有變兩路進軍。公元219年七月天下無變又未兩路進軍。公元219年八月水淹七軍,九十月圍攻襄樊。十月東吳密謀偷襲荊州,關羽也在這時再抽荊州軍隊北上前線。閆十月東吳偷襲荊州。關羽已得到訊息,但未回救。十一月荊州大部分城池已丟,關羽這時才回救。荊州將士家屬都在城中,都拋棄關羽投降了。十二月關羽死了。關羽一誤再誤怎麼能怪在隆中對身上呢。

    東吳也有類似的隆中對,大約在公元200年後魯肅對孫權講:曹操勢大,暫不能打主意。我們應先拿上荊州,一統長江。然後稱王稱帝,一統天下。公元229年孫權稱帝在登壇時回過頭來對眾人講:過去魯肅常對我說到這件事,可以說他真是明白天下大勢啊。

  • 5 # 飄逸的歷史

    建安十二年,劉備三次到位於南陽郡鄧縣隆中(今襄陽隆中)的“亮家”拜訪諸葛亮。諸葛亮為劉備分析了當時天下大勢以及劉備集團的發展戰略,為劉備指明瞭未來的發展方向。劉備聽聞後大喜過望說:“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這就是聞名中外的千古名對《隆中對》!

    《隆中對》中,諸葛亮的主要戰略思想為以下三點:

    第一,建立根據地。

    劉備由於起點低,沒有自已的地盤,只能依附其它軍閥仰人鼻息。沒有地盤就沒有人、沒有財、沒有糧、沒有兵,還要受人猜忌和排擠,所以劉備集團始終無法發展壯大。建立自已的根據地就成為劉備集團的首要任務。

    諸葛亮分析天下形勢認為,當時只有荊州和益州適合劉備奪取做為自已的地盤,這為劉備明確了發展的方向。

    第二,建立廣泛統一戰線。

    《隆中對》說“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

    要和中國西部少數民族建立良好的關係。西部為中國良馬產地。由於西涼馬騰死在曹操手裡,所以西涼馬家是曹操的死敵和劉備的天然盟友。與西部諸戎建立良好關係不但可以得到戰略資源,還是牽制曹操實力的有效力量。

    要安撫好荊州南部少數民族地區,使荊州內部保持安定。建安八年(203年),劉表派遣屬下賴恭出任交州刺史,又任命部屬吳巨為蒼梧太守。 另一方面,曹操以中央政府名義拜交趾太守士燮為"綏南中郎將,董督(交州)七郡,領交址太守如故"。這舉旨在抗衡劉表在交州的勢力,從而也成為荊州南部邊陲的不穩定因素。所以諸葛亮提出這一條也十分具有針對性。而赤壁之戰前,劉備先是打算去投靠蒼梧太守吳巨,想來在這方面也有所準備的。要聯合孫權。《隆中對》中東吳孫權是三足鼎立的重要一極。“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而曹操則勢力強大“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 因此只有以孫權為援,方可與曹操爭鋒。

    第三,則是用兵戰術。

    首先,等待時機。

    要等天下有變。主要應該是指曹操集團內部發生不利的重大變故,劉備就可乘機發難。

    進攻路線則是分兩路進兵。

    第一路“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從荊州出發,攻打曹操佔領下的宛城和洛陽。這一路的主要任務應該是吸引曹操主力,所以才會只派一上將攻打漢朝首都,而不是劉備親領。

    第二路才是進攻的主要目標 ,“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劉備親率益州軍攻打長安。楚漢相爭時,項羽的主力被其它諸侯牽制在東方,劉邦則乘機暗渡陳倉拿下長安。諸葛亮《隆中對》安排大將進攻曹操統治中心宛城、洛陽一線,牽制曹操主力,而劉備自已則出秦川取長安,這顯然是要效仿漢代開國皇帝劉邦的故事。

    綜合來講,《隆中對》對當時天下形勢分析得還是很到位,特別是為劉備制定的戰略戰術還是比較符合實際的。如果說有不足之處,我認為主要是在“結好孫權”方面分析得太少。其一是在劉備“跨有荊益”之後,如何處理與東吳方面的關係,沒有做出預見性的判斷。其二在“天下有變”時未把孫權的力量納入共同北伐曹操的軍事行動中來。以上兩點為後來丟失荊州,孫權反水投靠曹操,埋下伏筆。

    雖然《隆中對》存在著不足和缺陷,但仍不失為一篇偉大的策對。

    後人評價說“諸葛武侯隆中對,三分鼎足之業已定於三顧草廬之中。”又有“ 諸葛亮隆中對無過數十言,而漢用之,於是跨荊益而成霸業。”還有“古人心胸天下大勢,動皆了了,韓淮陰登壇對、諸葛公隆中對是也。”

  • 6 # 以史為鑑

    先說結論:諸葛亮隆中對的戰略規劃本質上是打算走漢高祖劉邦的路,佔據巴蜀、漢中,休養生息、練成精兵後再出山一統天下。

    我們看看《三國志》原文是如何記載隆中對的。

    一,天下形勢

    首先,諸葛亮給劉備分析當下形勢,曹操統一北方,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已經有大勢,不是短時間就可以對抗的。

    而孫權現在已經據有江東,經過孫堅、孫策、孫權三代人的開發,還有長江天險,選賢任能,東吳是可以結為援軍而不可以當做敵人。

    天下這麼大,除了北方和南方,留給劉備的還有哪些地方呢?

    諸葛亮直接說:荊州和益州正是上天留給將軍的。

    二,為何選擇荊州和益州

    荊州地理位置極佳,可以說從河南南部一直到兩廣,東邊在如今江西,西邊接壤四川盆地,土地廣袤。之前還有劉表打下的基礎。

    所以諸葛亮才說: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

    四川所在的益州,由於天險守護,戰亂影響較小。四川盆地更是沃野千里,天府之土,漢高祖劉邦就是因為擁有益州和漢中才得以成就帝業。

    所以對沒有目的,四處逃亡的劉備來說,諸葛亮一席話指引了一個明確的發展方向。

    三,未來發展趨勢

    擁有了荊州和益州,未來如何發展呢?

    諸葛亮再次給劉備畫了個大餅:您是皇室貴族,擁有了荊州和益州的根據地之後,保證根據地核心不受破壞,然後安撫好西南部分的少數民族。結交好東吳孫權,好好韜光養晦。

    等到北方曹魏發生動亂,派遣一名親信從荊州北伐,劉備親自率軍走漢高祖老路,突入長安。可順利佔據北方。

    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這就是隆中對了,而且不論是劉備還是諸葛亮,後來基本上都是按照這一戰略線路在發展。

    劉備佔據益州之後也是自稱漢中王,以劉邦發展之路為模板。

    只不過劉備在關羽死後,由於荊州喪失大半力量,而且為了報仇,首先破壞外聯孫吳的戰略,導致自己大敗虧輸。

    剩下諸葛亮雖然鞠躬盡瘁,也無力迴天。

  • 7 # 華中之聲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是諸葛亮親口說的,非要搞到襄樊有意思?

    天天去考證這個不如好好發展,襄樊就襄樊非要跟南陽爭什麼諸葛亮,諸葛亮都氣死了,諸葛亮什麼時候說有過襄陽或者隆中了,還要不要臉!

  • 8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隆中對中諸葛亮對當時天下大勢的分析是這樣的: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慧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我們不妨具體分析一下諸葛亮對天下大勢的判斷和戰略規劃:自董卓亂漢以來天下豪傑並起,漢室已只是徒有虛名,天下紛紛擾擾,各路人馬割據一方。曹操在天下群雄中並非最強者——相比而言:袁紹兵強馬壯,又出身四世三公,然而曹操卻在官渡之戰中力克袁紹,如今曹操擁兵百萬挾天子以令諸侯。事實上目前天下間已無任何勢力堪與曹操匹敵,所以劉備要建功立業也不宜跳出來直接和曹操對立,而是選擇在其他戰略方向發展逐漸積攢實力,再伺機圖謀天下。那麼劉備該向什麼戰略方向發展呢?自然是曹操還沒能控制的地方。那麼此時的天下尚有何處未被曹操所控制呢?接下來諸葛亮為劉備逐一進行了分析:

    江東孫氏家族在孫堅、孫策、孫權三人的經營之下文臣武將雲集,佔據東南半壁江山,招撫當地山越部族,如今江東孫氏君明臣賢、文武雲集、民富國強,難以圖謀,但可以爭取過來作為外援。

    荊州北有漢江的地利,南部可以透過海上絲綢之路獲得貿易收入和各種奇珍異寶,東部與吳越之地接壤,西部可以通往巴蜀。無論從經濟上看或是從軍事上看都是四通八達之地,取得這裡後可以同天下四方接觸聯絡,也可以四面出擊打擊敵人。而鎮守荊州的劉表性多疑忌,好空談,並無多少進取之意,加之劉表的兩個兒子劉琦、劉琮及其身後的政治集團之間的對立事實上使荊州內部危機四伏,這也為劉備圖謀荊州提供了天賜良機。然而荊州的優勢恰恰也是劣勢——四通八達的地理區位固然利於四面出擊,卻也必須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敵人的進攻。

    益州乃是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自從秦國李冰在這裡修建都江堰以來秦國以此為基地一統天下,高祖劉邦也依託這裡發展壯大後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以取天下。蜀道之難正好作為天然的地緣屏障,取得這裡之後保其巖阻、安撫西南諸夷就有了割據一方的實力,對外結好孫權、對內修明政治,伺機圖謀天下。劉璋作為益州的統治者闇弱無能,而北面又有張魯的威脅,如果劉備不抓緊時機動手只怕益州將落入張魯之手。

    劉備作為漢室後裔信義、仁德聞名四海,素有求賢若渴之美名。如果同時佔據荊、益二州則具備了同曹操、孫權三分天下鼎足而立的實力。以荊、益二州作為根據地發展積蓄自身實力,一旦天下有變就遣一名上將率荊州之軍逼近宛城、洛陽,而劉備自己親率益州軍隊翻越北邊的秦嶺大巴山脈出現在秦川原野上以逼近關中長安地區,再以江東孫權作為外援牽制曹魏在東部的兵力。

    需要注意的是諸葛亮的隆中對是建立在兩個基本假設的前提之上的:

    劉備應當同時佔據荊、益二州——這是因為荊州四通八達利攻不利守;益州高山險阻利守不利攻。如果只佔有荊州相當於身處四戰之地,極易腹背受敵;如果只佔有益州,那麼基本上相當於進了保險箱,儘管外面的人不好打你,可你也出不去。所以只有同時佔據荊、益二州才能實現最大的優勢互補,處於攻守兼備的有利態勢。

    劉備應當結好孫權並以其作為外援牽制曹魏——當時曹魏佔據的北中國在人口和糧食生產能力上佔據絕對的優勢地位,這意味著曹魏的兵力、裝備以及後勤補給各方面都強於南方的割據政權。在這樣的形勢下劉備和孫權只有結盟共抗曹魏才能維持生存並進而圖謀天下,否則就只能被曹魏各個擊破。

    然而這兩個基本假設本身就存在矛盾——孫權對荊州一直懷有企圖,而隆中對偏偏就要求劉備在同時佔據荊、益二州的情況下結好孫權,這無疑是極其困難的。後來的歷史演變充分證明了這點:孫權偷襲荊州得手,導致蜀漢將領關羽身亡,劉備一怒之下東征伐吳,結果被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這一事件直接導致了蜀漢和東吳的交惡,大敗歸來的劉備在白帝城託孤於諸葛亮,至此諸葛亮成為蜀漢政權的實際領袖。出於共抗曹魏的大戰略最終諸葛亮不得不修改了自己在隆中對裡面的謀劃——放棄荊州以換取重新結好孫權。

  • 9 # 小話詩詞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隆中對》有著怎樣的歷史意義?

    (草船借箭示意圖)

    在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中,我們熟知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也熟知了諸葛亮的故事:草船借箭的故事。火燒新野的故事,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故事,赤壁鬥智的故事,攻取荊益的故事,三氣周瑜的故事,舌戰群儒的故事,七擒孟獲的故事,亂石陣困陸遜的故事,六出祁山的故事,孔明彈琴退仲達(孔明是諸葛亮的字,仲達是司馬懿的字)故事,揮淚斬馬謖的故事,製造木牛流馬的故事等等不勝列舉。

    (桃花塢木刻戲文 空城計)

    諸葛亮的形象是如此的深入人心,以至於諸葛亮的人物形象都出現在中國的戲曲文化中,有一出特別經典的劇目叫做《空城計》,講述的就是諸葛亮智鬥司馬懿的故事。諸葛亮的名字在中國文化的歇後語中出現的頻率也是很高的,如:諸葛亮哭周瑜——假戲真唱,諸葛亮的錦囊——用不完的計,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等等。民間相傳孔明燈也是由諸葛亮發明的。

    (相傳由諸葛亮發明的孔明燈)

    諸葛亮的《前出師表》、《後出師表》、等也成了學習的文學作品,甚至進入了教科書。諸葛亮《誡子書》中的“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淡泊明志,寧靜致遠這四個詞語成了很多書法家揮毫潑墨的四個詞語,也成了莘莘學子修身明志的警語格言。諸葛亮說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成了多少偉大人物一生的寫照。

    (成都武侯祠)

    諸葛亮的羽扇綸(guān)巾的形象在中國婦孺皆知,家喻戶曉,我們可以設想,如果沒有劉備的三顧茅廬的話,諸葛亮也許不會走出隆中,只不過是隆中茅廬中一位飽讀詩書滿腹經綸的人而已,那麼,劉備三顧茅廬和諸葛亮談了一些什麼呢?又是什麼原因而讓諸葛亮未出茅廬而就為劉備制定了長遠的三分天下的規劃呢,這一切都得回到當初劉備與諸葛亮的這番對話中來。

    (三顧茅廬)

    諸葛亮字孔明,琅邪陽都人(1)也。漢司隸校尉(2)諸葛豐後也。父圭, 字君貢,漢末為太山(3)都丞。亮早孤,從父玄為袁術所署豫章(4)太守,玄將亮及亮弟均之官。會漢朝更選朱皓代玄。玄素與荊州牧劉表有舊,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5)。身高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6)崔州平、潁川(7)徐庶元直與亮友善 ,謂為信然。時先主(8)屯新野(9)。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 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10)。”由是先主遂詣(11)亮,凡三往,乃見。因屏(12)人日:“漢室傾頹(13),奸臣竊命(14),主上蒙塵(15)。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而智術短淺,遂用猖獗,至於今日 。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亮答曰:“自董卓(16)已來,豪傑並起 ,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17)比於袁紹(18),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19)據有江東(20),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 、沔(21),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22)險塞,沃野千里,天府(23)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24)闇弱,張魯(25)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慧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26)、洛, 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27)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先主曰:“善!”於是與亮情好日密。關羽、張飛(28)等不悅,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諸君勿復言。”羽、飛乃止。——節選自《三國志·諸葛亮傳》

    (隆中)

    (1)琅邪陽都:位於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

    (2)漢司隸校尉:司隸校尉是中國西漢、東漢、曹魏和西晉等朝代中的一個監察官職。

    (3)太山:即泰山。

    (4)豫章:古代區劃名稱。就是今天的江西省南昌市。漢高祖初年(約於公元前202年)江西建制後的第一個名稱,豫章郡。後在東漢、三國、兩晉以及南朝時期,豫章郡、豫章國為大致相當於今江西省北部(吉安以北)地區的地理單元。

    (5)《梁父吟》:是樂府《楚調曲》名。

    (6)博陵:東漢本初元年置郡,治所在博陵。西晉置國,治所在安平。相當於今河北定州、深州市、饒陽、安國等地。

    (7)潁川:秦王嬴政17年(公元前230年)置郡。以潁水得名,就是今天的河南省禹州市。

    (8)先主:劉備(生於公元162年——卒於公元223年)字玄德,諡號昭烈皇帝。三國時蜀漢政權的建立者,涿縣人(今天的河北省涿州市),東漢末年,募兵參加鎮壓黃巾起義,他在南陽三顧茅廬,得到諸葛亮的輔佐,聯合孫權,在赤壁之戰中大敗曹操,然後又攻取荊州,益州,漢中,與魏吳成三足鼎足之勢。公元221年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漢”。

    (9)新野:新野縣是河南省南陽市下轄縣,西漢初年(前206—202之間)置縣,由於丞野古時及豳國之野,豳與“新”韻同音近,於是舍豳而從新故名“新野”。東漢時,劉秀起兵新野,劉備棲踞新野,三請諸葛亮,決策“草廬”對,火燒新野,馳名中外。歷史上新野是光武中興的策源地和蜀漢政權的發祥地。

    (隆中諸葛亮故居三顧堂)

    (10)枉駕顧之:枉駕,枉屈大駕。意思就是讓劉備親自登門請教,顧,就是拜訪的意思。

    (11)詣(yì):到。

    (12)屏(bǐng):讓左右的人退下的意思。

    (13)傾頹:崩塌,倒塌的意思,文中比喻漢朝的江山處於衰微的跡象。

    (14)奸臣竊命:此處指曹操大權獨攬,專斷朝政,漢獻帝形同傀儡,曹操挾持漢獻帝遷都許昌,“狹天子以令諸侯”。

    (15)主上蒙塵:主上,指漢獻帝。蒙塵,文中指漢獻帝被曹操所控制。而沒有實權。

    (16)董卓:隴西臨洮人(今甘肅省岷縣),漢朝末年擔任幷州牧,後被召入洛陽平定“十常侍”之亂,董卓擁立漢獻帝,專擅朝政,殘暴恣肆。後曹操、袁紹等聯合起兵反對,董卓焚燬洛陽,挾持漢獻帝向西逃走,董卓最後被呂布誅殺。

    (安徽亳(bó)州譙(qiáo)望樓下曹操手書“袞雪石碑”)

    (17)曹操:生於公元155年,卒於公元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字阿瞞,沛國譙(qiáo)縣(今安徽亳(b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時期曹魏政權的奠基人。

    (18)袁紹:東漢末年軍閥,割據北方,佔有翼州、青州、幽州、幷州四地,實力強大,後與官渡之戰中被曹操擊敗。

    (19)孫權:生於公元182年,卒於公元252年5月21日,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生於下邳(今江蘇徐州市邳州)。三國時代東吳的建立者。父親孫堅和兄長孫策,在東漢末年群雄割據中打下了江東基業。公元200年,孫策遭刺殺身亡,孫權繼承江東霸業,成為一方諸侯。公元208年,孫權與劉備聯合於赤壁打敗曹操軍隊,建立了孫劉聯盟。公元219),孫權派呂蒙襲取劉備的荊州成功,使其領土面積大大增加。公元222年,孫權被魏文帝曹丕封為吳王,建立吳國;公元229年,孫權正式稱帝。公元252年病逝。後文所說的已歷三世,就是指江東割據政權經歷了孫堅,孫策,到了孫權時,正好三代的意思。

    (20)江東:中國地理名詞,長江在自安徽蕪湖至南京一段向東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為標準確定東西和左右。 古代人們的地理認知上以中原為中心,長江以南為外,外也是表的意思,故稱江南為"江表"。又因古人以東為左,位於長江之東,所以稱江東。

    (古樸典雅的襄陽古城)

    (21)漢、沔(miǎn):漢江和沔江流域。

    (22)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在全國設立十三個刺史部,四川地區為益州部,州治在雒縣,東漢末年,公元194年,州治遷往成都,此後益州兼含成都別名之意。這一稱謂幾乎一直沿用至西晉末。但成都的城市名稱卻從未更改過。益州是當時全國最大的三個州之一,劉備佔領此地並建立蜀漢政權。

    (23)天府之國:上天的倉庫,比喻益州地大物博,物產豐富。

    (24)劉璋:字季玉,江夏竟陵(今湖北省天門市)人。東漢末年軍閥。繼父親劉焉擔任益州牧,劉璋為人懦弱多疑。

    (25)張魯:字公祺。祖籍沛國豐縣(今江蘇省豐縣),東漢末年割據漢中一帶的軍閥。

    (2ā6)宛(yuān):宛城,古城名,即今天河南省南陽市宛城區。

    (28)羽、飛:指劉備的部下關羽和張飛。關羽生於公元161年,卒於公元220年,字雲長,河東解良(今山西省運城市)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張飛生於公元166年,卒於公元221年,字益德(《三國志卷三十六·蜀書六·關張馬黃趙傳六》作“益德”,《三國演義》作“翼德”),幽州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

    (許昌關帝廟關公“夜讀春秋”壁畫)

    “隆中對”的含義:

    諸葛亮和劉備的這番對話是由陳壽參考前人的記述加以整理而記載於《三國志》中,後來陳壽又專門將這番對話命題為“草廬對”並且收入他編纂的《諸葛亮集》中,所以後人將劉備和諸葛亮的這番對話成為“草廬對”,又因為此番對話的地點發生在諸葛亮草廬的所在地隆中,所以也被稱為“隆中對”。隆中就是現在的湖北省襄陽市西襄城縣,南漳縣,谷城縣的三縣交界處。

    劉備的三顧茅廬,虛心求教,以及自己想成就一番大事業的決心,使得諸葛亮深受感動,諸葛亮也深感劉備的知遇之恩,於是不加保留的向劉備和盤托出了戰略規劃“隆中對”。諸葛亮未出茅廬而知天下事,諸葛亮在茅廬中為劉備縱論當時錯綜複雜的形式以及劉備該何去何從的這番滔滔宏論,確實是一份戰略傑作。諸葛亮從“隆中對”中為劉備勾畫出了明確的戰略目標和實現戰略目標的具體操作。

    (隆中梅花開地豔)

    首先是明確戰略目標:在當時錯綜複雜的群雄割據的局面中,利用各種勢力之間的矛盾,奪取荊州和益州“荊州北據漢 、沔(21),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22)險塞,沃野千里,天府(23)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荊州重要的地理位置可以為劉備的事業提供得天獨厚的戰略地盤,益州的天府之國的地位可以為劉備的事業提供經濟上的有力保障,這兩點缺一不可。劉備奪取荊州和益州之後就有了立足之地,就有了與曹操、孫權集團抗衡的基礎了。從中可以看出來,諸葛亮對當時錯綜複雜的形式和變化趨勢把握的極其精準,首先劉備要有立足之地才行,有了立足之地才可以發展壯大,才可以確定下一步的更大的戰略構想。江東的孫權和北方的曹操的根基已穩,暫不可圖,只有荊州的劉表和益州的劉璋才是明確的物件。

    (古隆中)

    其次就是戰略目標既然已經明確了,那麼就要實現戰略目標,具體的操作就是以下三點:

    一,“西和諸戎,南撫夷越”當時的西南是少數民族的聚居地,和西南建立良好的關係,在無形中就有了強大的後援,不用擔心後院起火,建立根據地後可以專心發展壯大自己。

    二,“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要聯合江東的孫權,將孫權視為聯合的一方,而不是假想敵,這無疑是減少自己的對手,而不會成為眾矢之的。

    三,“內修政理”這句的理解就是整頓官吏治理,是政治清明,發展經濟,操練兵馬,把集團的內部建設好,,這樣會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在強敵林立的環境中才有持續發展與生存的能力。

    (許昌關帝廟 桃園三結義壁畫)

    這三點是從政治經濟外交三方面的三管齊下的具體操作的,與總的戰略目標是相得益彰的。最後,就是“隆中對”中提出的兵分兩路,兩路進並的設想:“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 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這也是後來蜀漢政權建立之後長期執行的原則,諸葛亮“六出祁山”,姜維“九伐中原”,關羽鎮守荊州“攻拔襄樊”,當然這都是“隆中對”幾十年之後的事情了。

    (三國志英雄譜)

    結論:

    這篇高屋建瓴的,高瞻遠矚的,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隆中對”具有長遠的戰略意義,劉備集團在這一戰略思想的指導下,強敵環伺的形式中的迅速崛起,劉備在佔據荊州之後,入主益州,攻取漢中,最終建立蜀漢政權,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 10 # 柳楊19

    回答《隆中對》,首先了解孔明這個人,據三國志講,孔明少有異志,自比管仲、樂毅。雖在隆中躬耕隴畝,時觀天下大勢。劉備敗於新野,急需人材,有司馬微在薦名士,許庶走馬薦諸葛,加上劉備三顧茅庵,請孔明出山。諸葛亮為劉備分析了天下形勢,為劉制定了政治路線和總體戰略的方針,首先要有地盤,有地盤必須有實力,當時豪傑並起,群雄逐鹿中原,加上曹操初平定北方,勢頭正旺,擁百萬之眾,又挾天字以令諸侯,不可與曹硬對,只有聯吳結盟,共同對付遭操,。同時拿下荊益二洲,西和諸戎,外結孫權,內修政理,何愁帝業不能成功。史學家評論說,末出隆中,己知三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盜墓筆記》裡的悶油瓶多大了,他有身份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