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蜜蜂文學

    首先我們看下各國的變法史

    魏國是第一個吃“螃蟹”的,變法中很多頂層設計影響了整個戰國時期的變革運動,甚至此後許多世紀的人們依然生活在它創造的某些制度中。

    公元前445 年,魏文侯在魏國開始執政。到了公元前406 年,他任用李悝為相,在魏國實行變法,揭開了戰國變法運動的序幕,內容涉及經濟、政治、軍事和司法制度。

    在經濟制度上,堅持“盡地力之教”和“平糴法”兩手抓,最大限度地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盡地力”要求農民“因任地力”、“治田勤謹”,以達到發展生產,增加國家收入的目的。針對殘存的井田制,提出了“廢溝洫”主張,剷除了井田的疆界有利於農田水利建設之發展。“平糴法”的核心內容就是政府在豐年時以平價收購農民餘糧,防止商人壓價傷農;在災年之際則平價出售儲備糧,防止商人抬價傷民,避免出現“穀賤傷農,谷貴傷民”的現象。它和“盡地力”互為補充,穩定了小農經濟,萌生了魏國的封建經濟基礎,是戰國初期魏國強大的直接原因。可以說,這是中國歷史上“政府平準基金”的最早雛形。

    在政治制度上,主要是削弱世卿世祿制度,從根基上動搖奴隸主貴族的 “好日子”。變法主持人李悝尖銳地揭露奴隸主貴族們依仗世襲爵祿、不勞而獲的問題,一針見血地指出:“出則乘車馬衣美襲”,“入則修竽琴鐘石之聲”是社會上的“淫民”,主張“奪淫民之祿,以來四方之士”,按照“食有勞而祿有功”的原則,把祿位授予有功於國家的人。

    在軍事制度上,最大的亮點就是組建“特種兵”和調動平民參軍打仗的積極性。吳起從最佳化兵源抓起,嚴格挑造、訓練和考核武卒。凡考核及格者,免去一家徭役,並獎給土地和房屋。吳起還根據士兵的不同特點,採用新的編制,充分發揮士兵的優長,按功論賞,多殺多得。這一系列精選士卒和獎勵軍功的制度,瞬間讓魏國軍隊的戰鬥力強大了起來,致使“秦兵不敢東向,韓趙賓從”。

    在司法制度上,李悝重在建章立制。他“集諸國刑典”著《法經》六篇,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系統的封建法典,初步確立了封建法律的體例和基本原則,標誌著中國古代的立法技術已開始走向成熟,成為後世立法的濫觴。

    魏國變法的這“四招”,可謂是招招過硬、招招穿心,一時間把魏國上下攪得生機勃勃。可是,老世族階層害怕了。他們面對暴風驟雨式的變法浪潮,不願與時俱進,而是透過各種手段打擊排擠吳起等布衣出身的改革派,最終將他們氣跑了。

    吳起離開之刻,正是魏國變法的夢斷時分。

    南韓“最江湖”:

    “術治權謀”死於獨裁

    南韓的變法不按規則出牌,而是以“術治權謀”來治國。結果,變法變出了獨裁,而獨裁者不僅害死了人,而且禍害了整個國家。他們的這一場變法鬧劇,倒真有點“很江湖”。

    公元前375 年,南韓滅了鄭國後遷都新鄭。韓昭侯時,他看到各國大多已透過變法強大了起來,心裡才開始著急,便於公元前354 年用申不害為相,開始“內修政教,外應諸侯”。申不害術治理論的邏輯關係是:國家安危重在權力穩定—權力穩定在於察奸除害—察奸除害需有知下之明—知下之明有一套系統的方法,用術駕馭群臣,賞善察奸,令官吏不敢作奸犯科。這就是術治。

    申不害術治的內容具體來說,主要有兩點:一是主張君主治國理政必須明法察令,二是主張國君集權一身,用來“獨斷”,把官吏的設定、任免、核考、賞罰、生殺之權都掌握在手中。

    申不害的術治式變法起了一定的作用,南韓最輝煌的戰績是滅掉了鄭國。這對南韓發展影響極為深遠。一方面,南韓獲得了一些鄭國的人才;另一方面,崇尚智術的鄭文化也給韓文化打上了極深的烙印。南韓滅鄭之後,疆域擴張不少。但是,申不害最大的希望是透過術治牢牢控制住群臣,以避免國家出現“上逼主,而下虐民”的蠹蟲奸佞。由於過分強調術,忽略了最基本也最關鍵的法律制度,使官員無所適從,致使其變法無法徹底,南韓也難以強大起來。

    齊國“最政治”:

    先天不足痼疾難醫

    齊國的變法好像一個人久病之後突然爬起來練氣功以求強身健體似的由於先天不足,只是“蜻蜓點水”,難以昂首闊步,但它的內容“很政治”。

    想當年,田齊統治者在奪姜齊社稷時,銳意進取、大膽創新,可篡權成功後,卻變得十分保守。為了防備他人重演“田氏代齊”一幕,齊國千方百計維持田齊王族獨大的局面,使外姓世族無法坐大。齊國的君王雖然與王族大臣矛盾重重,但無論哪一方都不願廢除王族特權。就這樣,齊國不但沒有廢除封地制,還不斷分封田齊王族,強化統治族群的實力。這對於當時的齊國王族來說,是不得已而為之,也是維持統治秩序穩定的最佳方式。

    既然廢除封地制不可能,那麼齊國變法就只剩下整肅吏治這個活可幹了。這是一篇政治文章,當時的主要舉措有兩條:

    一是發揚民主,歡迎進諫。鄒忌以自己的妻妾一味地恭維他的事例,勸說威王不能偏聽偏信,必須廣開言路,才能少犯錯誤。這道命令下達後真管用,一時間門庭若市,齊威王知錯即改,幾個月後只有少數人來上訪批評時政了,一年之後達到了雖欲進諫但已無過錯可諫的程度了。

    二是賞優罰庸、大膽用才。對能執行“法治”使“田野闢,民人給”的即墨大夫,以萬戶租稅作為俸祿,對“田野不聞,民貧苦……以弊厚吾左右以求譽”的阿,即現在的山東陽穀東北之地的大夫及其身邊的工作人員都火烹了。

    這兩招內容十分有限,主要是加強吏治和君權,沒有經濟、思想等方面的內容。在那個完全靠土地吃飯的年代,哪個國家如果不在土地上做文章,要想使變法變得很徹底,變得很成功,那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秦國“最給力”:

    從“鄉巴佬”到獨霸天下

    秦國變法在戰國時期不是最早,也不是最晚,但最徹底、最堅決、最全面、全持續,對當時秦國的武力崛起,乃至嬴政一統天下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商鞅生前死後,對秦國始終都“很給力”。

    秦國僻處西陲,政治、經濟上都比東方六國落後,土地雖大,但人丁不多,約有五分之三的土地尚待開發,而且舊勢力十分強大。當時,代表各種思想和學派的各國諸子著書立說,形成一個文化高潮,然而諸子中卻沒有一個秦華人,可見其文化落後的程度。秦國被其他國家的人看作夷狄之邦,各國間的盟會也不邀請它參加。不僅如此,秦國還經常遭到魏國的進攻,很長一段時間,其河西地區被別國佔領。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下令求賢,正在魏國當差的商鞅應募入秦。商鞅是奔著幹事業而來的,經過與孝公深入探討和一番輿論準備,便開始進行大刀闊斧的變法,自此秦國各項事業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

    變法之初,商鞅大聲疾呼:“治世不一道,便國不必法古。湯、武之王也,不循古而興;殷、夏之滅也,不易禮而亡。然則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禮者未足多是也。”這一吶喊,喊出了戰國改革時代的最強音。短短的10年時間裡,商鞅進行了兩次變法,使秦國很快實現了國富兵強,成為戰國之時的超級大國。

    公元359 年,商鞅開始第一次變法,其內容有:一是廢除世卿世祿制。規定“宗室非有軍動者,不得為屬籍”,立軍功者,“各以差次名田宅”。重新規定秦爵為二十級,各級規定有相應的政治經濟特權,凡戰爭中斬敵首一個,可以賞爵一級,要做官的給五十石俸祿的官,使升官和軍功結合起來。

    二是編定戶籍,實行連坐法。凡境內居民無論男女老少都登記在戶籍上,以五家為“伍”,十家為“什”,互相監督,“不告奸者腰斬、告奸者與斬敵首同賞,匿奸者與降敵同罰”。

    三是獎勵耕織,重本抑末。積極鼓勵大家種好自己的田,多打糧多織布,“努力本業,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事末利得怠而貧者,舉以為收孥”, 也就是全家罰做官奴。

    四是主張“燔詩書而明法令”,也就是加強思想控制。商鞅主張廢除禮、樂、仁、義的說教,“禁遊宦之民,而顯耕戰之士”;推行“燔詩書而明法令,塞私門之請”,想做官的就學習法律,拜吏為師,加強思想控制。

    後來,秦國在此基礎上又進行了第二次變法。

    公元前338 年,秦孝公一命嗚呼,太子惠文王繼位。舊貴族馬上對商鞅進行反攻倒算,公子虔等強加商鞅以“謀反”的罪名,將他逮捕處死並“車裂”其屍。商鞅雖死,但秦惠王和他的後繼者有一點沒有迷糊,就是都繼續實行商鞅的新法,沒有改弦易轍,秦國的國勢得以進一步發展。

    商鞅死後約80年,荀子西遊秦國,其所見所聞是:秦國沒有知識分子,百姓都很愚昧,服飾簡樸,相當害怕官府,相當服從——“其百姓樸,其聲樂不流汙,其服不佻,甚畏有司而順”。顯然,秦國採用商鞅之法,對民眾的控制非常有效。這種有效控制,使秦國動輒能夠“空國中之甲士”出兵數十萬發動戰爭,乃至徵發上百萬人營造宮室陵墓。

    反觀東方六國,雖然也都搞過變法運動,但因貴族的強大影響力仍在(活躍於政治舞臺的“戰國四公子”等,即東方六國貴族勢力的代表),故資源汲取能力遠不能與秦國相提並論。“貴族對基層社會的影響力,是導致其餘六國不能徹底變法和完成對社會基層控制的原因所在,這也間接地導致了六國的覆亡。”

    變法是趨勢是必然的,由於生產力的發展,奴隸主將開墾出來的土地變成私產並出租,奴隸主轉化為地主,租種土地的人們成了農民。地主階級為了確立封建統治,發展封建經濟,在各地掀起了變法運動;透過變法,封建制度逐步確立起來。地主階級統治代替了奴隸主貴族統治,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成為社會主要矛盾。

  • 2 # 城北

    可以這麼理解。

    春秋戰國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大動盪、大變革和大發展時期。論及春秋戰國時期的變法運動,追根索源,簡單地講就是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引發的。生產力的快速發展要求生產關係做出調整和適應,也由此決定了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為了富國強兵的目的,必須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方面面尋求變革。西周後期,由於被剝削者集團本身的逐漸瓦解,以周宣王“料民太原”為標誌,舊的剝削方式以及在此基礎上的舊的土地制度已經不能維持下去了,新的剝削方式以及在其基礎上的新土地制度之形成便成為必然,而新關係與新制度的形成過程就是春秋戰國時期各國先後發生的變法和變革運動。

    春秋戰國時期的變法運動主要是政治、經濟、階級關係、文化等因素相互作用而引發的。但歸根結底,鐵器和牛耕的使用促使生產力快速發展,進而導致生產關係落伍,最終透過變法變革對生產關係做一系列的重大調整。

    春秋戰國變法運動社會背景:

    1、政治上:王室衰微,諸侯爭霸,陳舊的周制(如分封制、宗法制、禮樂制度、世卿世祿制度)不能適應新的社會發展需求。

    2、經濟上:鐵器和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產力,私田越來越多,以井田制為標誌的土地國有制度逐漸被破壞。

    3、階級關係上:土地私有化程度的加深使新興地主階層日益壯大,他們要求廢除舊貴族的世襲特權,發展地主經濟。

    4、文化上:私學興起,文化下移,擁有文化知識計程車人四處遊說、講學,逐漸形成了“士”階層,並開始成為社會上一支重要力量。

  • 3 # 柯伊伯魄

    也可以這麼說,各國相繼變法,齊國管仲變法魏國李俚變法,楚國吳起變法,南韓申不害變法,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秦國商鞅變法,這些變法無一不讓自己的國家強大,甚至統一中華,當然這也有變法失敗者,如南韓申不害,他拋去了法家精髓,只是窮兵黷武,導致南韓十萬精銳損失殆盡,變法最成功者當然是商鞅變法,雖然他被秦慧文處以極刑,但是秦惠文王還是繼續執行了商鞅變法。並且商鞅還是中華提出王子犯法與民同罪的第一人。也是開創郡縣制度第一人,並且沿用至今。

  • 4 # 一本正經的汪二啊

    也可以這麼說。

    魏國李悝變法後效果顯著,各國紛紛效仿。只是結果不盡相同。

    戰國時期,主要的變法有三個典型案例,分別是魏國的李悝變法,楚國的吳起變法,秦國的商鞅變法。其餘例如南韓申不害變法、齊國鄒忌變法,個人以為與前三者相比,有其侷限性。其中,吳起變法、商鞅變法,都是李悝變法的傳承。先簡單說一下:

    李悝變法的內容:

    1、廢除傳統奴隸主的世襲制度、取消傳統貴族的爵祿,打擊傳統貴族,唯才是舉。——減輕財政壓力、招攬人才

    2、廢除井田制,允許土地私有買賣。同時對土地進行測量和評級,土地按級別繳納稅收。——極大提升農民開墾荒地積極性,支援推動封建制度的發展。

    3、制定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法律《法經》,自此開始,政府行政、百姓生活等,有了明文規定,顛覆了以往的“緣情定罪”的方式。——所有人有了統一的形式標準。

    4、建立“武卒”制,實現了兵農分離,和軍隊的職業化。(吳起主導建立的)

    吳起變法,基本抄襲了李悝變法的內容,不再贅述。只是吳起變法,因為反對勢力太強大,在楚悼王死後,吳起就被楚國貴族殺死,變法最後失敗。但即便如此,吳起變法的遺留效果,依舊使楚國在之後的數十年,所向披靡。

    商鞅變法:其實在商鞅之前,秦獻公時期,已經開始學習魏國開始內部變法(基本照搬李悝變法)。到了兒子秦孝公時期,任用商鞅,繼續深化變法。商鞅的變法與李悝相比,更加徹底,範圍更廣泛。傳統內容不贅述了,這裡說一些不同點。

    1、在鼓勵開荒、承認土地私有的基礎上,大力扶持個人小家庭農耕體系,(這一條几乎是革了奴隸主的命,一大批封建主應運而生)

    2、抑制商業發展,徵重稅,對於經商失敗者,罰沒人口全部充軍或充奴隸。

    3、在《法經》基礎上,加強人口管制,編訂戶口,五家為伍,十家為什,增加“連坐法”(此法影響極大!)。

    4、廢除分封制,推行郡縣制,剝奪地方貴族全力,實現中央集權。

    5、廢除西戎陋習,抵制儒家,獨尊法家。

    6、統一度量衡制。

    可以明顯看出,商鞅變法比李悝更徹底,對奴隸主形成的巨大打擊。雖然遭到了貴族的強烈反對,但是在秦孝公的支援下,最終成功變法。

    鄒忌變法:主要偏重於選才、清政

    1、廢除傳統貴族(門閥)對官位的把持,選賢任能。

    2、鼓勵齊王納諫,比較有名的,就是《吾與城北徐公孰美?》

    申不害變法:主要偏重於君主依靠“術”來御下。

    1、廢除傳統奴隸主的特權。

    2、建立官員的考核制度。(這可是中國最早的官員規範考核體系喲!)

    其實,無論是李悝、吳起,還是商鞅、申不害,他們的變法,都是時代產物。當時的背景下,科技水平的提升、勞動力的發展、民智的開啟、國家中央集權的需要,歷史的車輪已經行駛到了轉折點。封建制度取代奴隸制度是必然的,從而造就了當時綿延數百年,此起彼伏,反覆拉鋸的變法浪潮。

  • 5 # 是小波浪啊

    每個國家都有變法過,變法初期都打的其它國家叫爸爸,後來因為各種原因就尷尬了。舉幾個典型

    1:魏國變法。魏文候變法後,魏國很強大,打得趙國,楚國,燕國嗷嗷叫,尤其是秦國被打的最慘,連函谷關都不敢出。但是魏武侯繼位後,就不重視變法了,慢慢就走向衰弱

    2:楚國變法。變法初期,楚國國力上了一個層次,但是變法的大臣卻得罪了貴族,所以在支援變法的楚王死後,變法大臣就被殺了,結果也是可想而知。

    3:秦國變法。有且只有秦國一直延續商鞅變法思路,所以,最終戰勝了它國。

  • 6 # 行走者believe

    戰國曆史的特點,一“亂”,二“變”!

    李悝變法

    戰國時期魏國,魏文侯當政,期間任用李悝為相,進行變法改革。李悝在政治上主張廢止世襲貴族特權,選賢任能,就是用任人唯賢代替任人唯親。經濟上實行盡地力、平糴法。促進了魏國農業生產的發展。 為了進一步實行變法,鞏固變法成果,彙集各國刑典,著成《法經》一書,以法律的形式肯定和保護變法,固定封建法權。

    李悝變法作為戰國諸侯第一個變法者,促成了魏國國勢在魏文侯時期達到了高峰。魏文侯在位50年間,是魏國雄霸天下,壓制於諸侯的50年。同時變法引導了社會結構和制度的變動,拉開了戰國時期變法運動的序幕!

    吳起變法

    楚國楚悼王任命吳起對楚國政治、法律、軍事等實行改革的變法運動。變法期間及後期,楚國國力明顯強盛,比如在軍事方面,楚趙聯合大敗魏國。不過在後來楚悼王去世後,變法遇到了阻礙,因為變法的本質就是不同階級的平衡,這次變法觸動了權貴集團的利益,所以在楚悼王病死後,舊貴族發動了叛亂,包圍王宮,用亂箭射死了吳起。變法失敗!重要的一點,這次變法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秦國的商鞅變法。

    商鞅變法

    商鞅變法影響甚遠。變法後,秦國的舊制度被徹底廢除,經濟也得到了發展,秦國逐漸成為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強的國家,為後來秦王朝統一天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如大多變法一樣,變法侵犯了貴族們的利益,因之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商鞅最後落得個“車裂”的下場。但變法已經深入民心,雖然變法者被殺,但改革運動繼續實行。

    商鞅變法吸取了李悝和吳起改革運動的經驗,又結合秦國的具體情況,是一次徹底的封建化變法運動,如前面說,為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最後說還有南韓申不害的變法改革,重在政治方面;齊國鄒忌的變法改革,重在吏治方面等。

    這些變法都或輕或重促進了本國的發展,縱有弊端或不良影響,但整體來看,確實對本國發展帶來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所以說戰國史就是變法史,是有一定道理的!

  • 7 # 管理故事會

    戰國史就是一部變法史,這麼說也對,也不完全對。

    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文化最多元化的時期之一,戰國七雄競相登場,各種思想、文化、理論、體系等,都在這個大動盪的歷史時期得到檢驗和驗證。

    要在戰火紛飛的年代立足,沒點兒實力是不行的

    戰國時期,周王朝名存實亡,各諸侯國之間相互討伐,一言不合,就要掐架,所以如果你不想被別國滅啦,就得強大。

    有的國家地理位置好,物產豐富,人口眾多,有天然屏障;有的國家被強敵環繞,朝不保夕,就得奮發圖強。

    戰國時期,各國為了發展壯大自己,先後進行過多次變法,比較著名的有魏國的李悝變法、楚國的吳起變法和秦朝的商鞅變法。

    從這個角度說,戰國史就是一部變法史,這麼說也對

    首先,進行變法的是魏國的李悝變法

    透過戰國地圖,我們可以看出,魏國當時的地理位置並不理想,被秦國、趙國、齊國等強國環繞,要想不被別國滅亡,就只能自己奮發圖強。

    所以,在公元前445年到公元前396年之間,魏文侯任用李悝為相,進行變法,史稱“李悝變法”。

    李悝變法,在政治上,主張廢除世襲貴族特權,選賢任能,主張賞罰嚴明;在經濟上,主張實行盡地力、平糴法,促進魏國農業生產的發展。李悝變法使魏國因此而強大,富裕。

    李悝還彙集了當時各國的刑典,著成《法經》一書,以法律的形式,肯定和保護變法,強化封建法權。

    李悝變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變法,是變法之始,在中國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其次,楚國的吳起變法讓楚國變得強大

    魏國的李悝變法對各國觸動很大,在當時的社會上產生非常大的影響。

    所以,在公元前386年到公元前381年之間,楚國楚悼王當政時期,任命吳起為令尹,對楚國政治、法律、軍事等實行改革,進行變法,史稱“吳起變法”。

    經過吳起變法,楚國國力逐漸強盛,在公元前381年,楚國聯合趙國打敗了魏國。但是,楚悼王去世後,吳起變法遭到楚國舊貴族的強烈反對,以失敗而告終。

    第三,最著名的變法,要數秦國的商鞅變法,讓秦國最終一統六國,定鼎天下

    戰國時期,秦國的秦孝公即位後,決心圖強改革,便下令招賢。

    商鞅自衛國進入秦國,並提出了廢井田、重農桑、獎軍功、實行統一度量和建立縣制等一整套變法求新的發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

    秦孝公任名商鞅為左庶長,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後兩次實行以"廢井田、開阡陌,實行郡縣制,獎勵耕織和戰鬥,實行連坐之法"等為主要內容的變法。

    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快速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增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集權國家,併為後期秦國統一六國奠定基礎。

    結語

    雖然說,戰國史就是一部變法史,這麼說也對,但是畢竟戰國史裡面,還包含了很多其他的內容,例如各諸侯國的興衰成敗,蘇秦、張儀的計謀,李斯、呂不韋的理念,廉頗、藺相如的謙誠等等。

    所以,戰國史不僅僅是一部變法史!您說對嗎?

  • 8 # 使用者龍馭天下

    第一:戰國史就是一部變法史,這樣說是對的。因為當時戰國戰亂不斷、七國爭雄,期間都在變法。其中變法的國家有:

    1:魏文侯任用法家李悝變法,首先取得成效,使魏國最先富強。

    2:楚悼王任用吳起在楚國變法。

    3:秦孝公任用商鞅在秦國變法。

    4:趙武靈王改革(胡服騎射)。

    5:燕昭王時期任用樂毅等進行改革。

    6:韓昭侯時期任用沈不害變法。

    7:齊威王時期任用鄒忌改革。

    透過以上戰國時期各國變法。足以證明戰國史就是變法史。

    第二:各國變法的原因如下:

    首先從戰爭談起,當時的戰爭以兼併為目的,國力強大的諸侯國滅掉小的諸侯國,直到後期僅存七國,所以各諸侯國要想立於不敗之地就的使自已的國家強盛,就得透過變法來實現稱霸天下的慾望。變法的深層次原因是要從提高社會生產力入手實行改革。當時隨著生產力的發展,開始產生了土地私有制,貧富差距加大,而地主階級又想獲得更多的利益,社會矛盾突出。在這種情況下,各國開始了變革運動。其中比較成功的就是秦國的商鞅和魏國的李悝變法,一方面壯大了地主階級的力量,而又符合當時的生產力水平,使變法的國家開始強大,其他國家也就開始效仿……。

    戰國變法運動,就是一場改革。各國在不同程度上進行了內政改革,以富強國家為目的,貶抑或廢除無能的舊貴族,起用賢能之士,實行耕戰並重的政策。並把改革的範圍擴大到官吏、行政、財稅、賦稅、法律等方面。從而促進了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促使了社會成功轉型。

    以上就是為什麼實行變法的原因。

  • 9 # 蕭老師說可以

    縱觀歷史發展的軌跡,戰國史就是一部變法史!清代著名思想家王夫之在《讀通鑑論》中也稱戰國為“古今一大變革之會”。

    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首先,戰國時期變法持續時間長。

    戰國時代指的是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這段歷史時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分裂對抗最嚴重且最持久的時代之一,這一時期各國混戰不休,故被後世稱之為“戰國”。

    公元前403年天下經過韓趙魏三家分晉,田氏代齊後,逐漸形成了七個實力強大的國家:韓、趙、魏、齊、楚、燕、秦,史稱“戰國七雄”。

    七國並立後,各國之間的戰爭和外交更為激烈,因此各國內部也都紛紛進行變法圖強。

    公元前445年,魏國的魏文侯率先發起變法運動,至公元前279年,七國之中最後一個國家燕國的當政者燕昭王的變法運動結束,變法運動時間跨度近一百七十年,幾乎貫穿了整個戰國時期。

    變法持續時間之長,前所未有!

    其次,戰國時期變法參與度高。

    自魏國魏文侯任用李悝為相率先進行變法後,“戰國七雄”之中其餘六國先後紛紛予以效仿——

    楚國楚悼王時任命在魏國受到排擠而奔楚的吳起為令尹,主持楚國的變法;

    秦國秦孝公任命商鞅為左庶長,推行過兩次大規模的變法;

    南韓韓昭侯時任命申不害為相,主持南韓的改革;

    齊國齊威王時任命鄒忌為相進行變法;

    趙國趙烈侯、趙武靈王在位時期也分別進行改革;

    燕國燕昭王時期任用樂毅等進行改革。

    這場歷時長久的變法運動,“戰國七雄”無一遺漏,先後全部參與進去。

    再次,戰國時期變法涉及面廣。

    (1)魏國的李悝變法,在政治上主張“選賢任能,賞罰嚴明”;在經濟上主張“盡地力”,推行“平糴法”的農業政策;在法律上主張法制,著成《法經》一書,以法律的形式,肯定和保護變法,強化封建法權;

    (2)楚國的吳起變法,在政治上整頓吏治,裁減百官俸祿,減少閒冗官員;在法律上"明法審令", 實行法治;在軍事上加強軍事訓練, 提高軍隊戰鬥力;

    (3)秦國的商鞅變法以"廢井田、開阡陌,實行郡縣制,獎勵耕織和戰鬥,實行連坐之法"等為主要內容的,涉及到政治、經濟、軍事、法律等各方面;

    (4)南韓的申不害變法,在政治上主張實行“術”治,以加強君主集權統治,同時整頓吏治,加強對官吏考核和監督,"見功而與賞,因能而授官";經濟上主張百姓多開荒地,多種糧食,鼓勵發展手工業;軍事上整肅軍兵,加強軍事訓練,提高軍隊戰鬥力;

    (5)齊國的鄒忌變法主推法家思想,謹修法律,督察奸吏,招撫流民,變法著力於政治、法律這兩方面上;

    (6)趙國趙烈侯時,任公仲連為相,對政治(選官)、經濟(財政)和文化(教化)這幾方面進行改革;趙武靈王在位時在軍事上實行“胡服騎射”政策,使趙國的軍事作戰能力迅速提高;

    (7)燕國燕昭王時期,任用樂毅進行改革。政治上採用"察能而授官"的用人原則;法律上"循法令,順庶孽者,施及萌隸";軍事上著重進行戰法和紀律訓練,以提高燕軍的軍紀和戰鬥力;

    “戰國七雄”中的各國先後推行的變法與改革,從貴族到平民自上而下,涉及到政治、經濟、法律、文化、軍事等各領域,層面非常廣。

    最後,戰國時期的變法影響大。

    (1)推動了歷史的發展。各國先後進行變法、改革,促進了社會的發展,經濟的繁榮,各國國力得到不同程度上的提升,並逐漸拉開差距。尤其是秦國透過一系列的變法、改革以後,國力得到壯大,進而“一騎絕塵”,最終秦國統一其他六國、結束“戰國亂世”,促進了歷史的發展。

    (2)促進了社會的轉型。新興的地主階級取代了舊的奴隸主貴族的統治,封建制度逐漸確立並最終形成封建社會。

    (3)確立了小農經濟的生產方式。授田制替代了井田制,實行土地私有制度,大力扶持個人小家庭農耕體系,極大的解放了當時的社會生產力,並對傳統的中國社會與國家權力關係的塑造產生了深遠影響。

    (4)實現了封建君主的中央集權。這一時期的各國陸續廢除分封制,推行郡縣制,剝奪地方貴族的權利,加強中央集權制度的建設,並最終實現封建社會君主的中央集權。

    綜上所述,戰國時期各國的變法、改革,無論是在時長上,還是在參與度上,又或者涉及面上,亦或者變法的影響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因此“戰國史就是一部變法史”的說法再恰當不過了。您認為呢?

  • 10 #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戰國史,其實決定了一個相當長時期之內中國往哪裡走的問題。所謂的戰國七雄,真正能有資格考慮這一問題的,其實只有五雄,即:魏、趙、齊、楚、秦。燕國和南韓實在太弱,基本上就忽略不計了。

    魏國是戰國期間第一個崛起的大國,也是真正繼承了華夏正脈的國度。上接晉,晉又來自周王室,而孔子的弟子子夏又在魏國西河建立西河學派,他的學生有李悝、吳起、田子方、段幹木、禽滑釐、公羊高、穀梁赤等,而李悝又在子夏學說的基礎之上有所發展,故而被認為是法家的發端。所以魏國在文化上很早便有了一統江山的底氣。

    而就軍事上來說,魏文侯、魏武侯時期的魏國,確實也採取了比較正確的戰略戰術方向。那就是一心一意向西打秦國。魏文侯二十七年,魏國西渡黃河,在少梁(今陝西韓城西南)築城,建造進攻秦國的軍事據點。隨後,吳起擔任主將,魏軍節節勝利,攻入渭河平原的咽喉要地鄭(陝西華縣),秦國舉國震怖。同時太子擊趁秦軍西河守軍主力圍攻吳起防守空虛之際,指揮黃河東岸的魏軍渡河。攻破了秦國西河重鎮繁龐(今陝西韓城東南),徹底突破秦國防線。渡河魏軍對秦國在西河地區(今陝西洛河、黃河與渭河間的大片三角地)的軍事據點進行清除,陸續佔領了臨晉、王城、元裡、洛陰等城。當時秦國政治腐敗,西河百姓很樂於為魏軍服務,吳起在西河的兵員、給養,得到了就地補充。隨後,吳起派出一大批西河人進入秦國,散佈秦軍戰敗、魏軍仁義的言論,秦國國內局勢更加不穩。於是,魏國完全佔據了西河地區,魏國的領土大大擴張。魏國又佔領了陝(今河南三門峽西),控制了西方與中原交通的黃金通道。秦國被壓迫在洛水以西,長達八十年,不得與中原交通,魏國獨擅關東之利,越來越富。

    但是魏國還是沒能控制住自己的慾望,他們沒有專注向西,而是四處招惹別人,尤其是越過趙國佔領中山,立即把趙國從盟友變成了對手。再往後更引來齊國的干涉,圍魏救趙是軍事上的奇策,也是魏國戰略失誤的最終結局,此後魏國便日漸衰落,成為二等國家。

    而曾經在河西大顯身手的吳起,隨後前往楚國。又在楚國厲行變法,使楚國這棵老樹開新花,問題是楚悼王死得太早,吳起死於舊貴族之手,當然新任楚王又藉此殺了一大批舊貴族,新法其實沒有完全廢除,但楚國變法的不徹底,造成了楚國此後在面對一等強國秦之際的弱勢。

    此外,齊國和趙國也都實施變法,且收到了一定成績。但是為什麼最後的贏家還是秦國呢?最大的原因在於變法的性質。

    一般而言,變法都有兩個重點,一是求富,一是強兵。求富其實是和強兵矛盾的,因為富裕便意味著一個和平、公平交易的環境,而強兵,說白了其實就是組織一批武裝打劫者。六國之中,求富最賣力的是齊國,次之是楚,所以你看這兩個大國,在侵略擴張上並不十分賣力,尤其是齊國。

    秦國的變法,其實是捨棄了和平求富,只搞強兵,即武裝打劫這個思路。

    這種思路,在一種大環境下是不可能的,譬如二戰德國,就是武裝打劫,它的思路,其實和秦國是一模一樣的。但德國為什麼最終輸了,因為外有英美的干涉,內有蘇聯的存在。但是秦國就沒有這些問題,六國都與它在一塊大陸上,沒有海峽阻隔,沒有外力干涉。所以最終結果,就是追求和平富國的齊國楚國,被武裝打劫的秦國所滅。在武裝打劫思路上四面出擊的魏國,又被佔據先天優勢得以專心攻擊一個方向的秦國輕鬆搞定。

    而趙國,則因為崛起時機晚於其他各國,等到顯示出生機之際,已經面臨秦國的步步緊逼——雖然如此,後起之秀趙國還是顯示出了比南韓、魏國牛逼太多的抵抗能力。

    當然最終趙國還是滅了,因為你的變法太遲了——打個比方,在戰國這條跑道上,魏第一個加速,但中途氣力不支。結果就被秦超過了,而趙是在比賽末尾階段才加速,秦便笑了:你早幹嘛去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礦源巖礦鑑定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