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源》正編出版已經一百年了,修訂本也已經出版三十多年了。近幾十年間中國辭書事業突飛猛進,出版狀態發生了巨大變化,《漢語大字典》《漢語大詞典》《現代漢語詞典》《新華字典》等大中小型各種門類的辭書先後問世,對《辭源》形成了挑戰和競爭之勢。《辭源》的讀者物件也與往日有別,他們閱讀研究古典文獻時,會有更多的疑難問題要從《辭源》中尋求幫助。加之《辭源》在字形、注音、釋義、書證等方面還存在某些問題與不足,《辭源》修訂勢在必行且刻不容緩。
一、《辭源》的修訂與流程
(一) 《辭源》的修訂
《辭源》首開現代大型綜合性漢語辭書編纂的先河。《辭源》編纂始於1908年,1915年正式出版,400萬字。1931年出版續編。1939年出版正續編合訂本。全書共收單字11 024個,複詞87 790個,合計辭目98 994條,700萬字。
1958年,根據分工,商務印書館對《辭源》內容作結構性調整,《辭源》自身作為閱讀古籍用的工具書和供古典文史研究工作者使用的參考書,用於解決相關的疑難問題,將有關現代知識的條目歸入《辭海》或《現代漢語詞典》。隨後對《辭源》進行了全面修訂,由於客觀原因,這次修訂時間長達二十餘年,從1979年至1983年分四冊由商務印書館出齊,以後又陸續出了兩卷本、單卷本,深受社會各界讀者歡迎,贏得了良好的聲譽。從1979年出版《辭源》修訂本第一冊到1983年四卷本出齊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無論是從辭書修訂週期、讀者需要,還是從《辭源》本身而言,都要求我們對《辭源》作進一步的修訂。
《辭源》修訂本是一部收錄古代詞語的大型綜合性辭典,以語詞為主,兼顧百科。修訂《辭源》時必須清楚《辭源》區別於同類型其他辭書的獨到之處,並把這種獨特之處反映在有關編纂體例和編寫之中,確定《辭源》在辭書領域內的獨特地位。根據《辭源》的特點,理順源流,重在溯源,突出探求詞語來源,包括語詞條目義項的始見例和名物百科辭目義項的理據,努力實現《辭源》有源的特色。在加強古代百科,適當增補古代百科方面辭目的同時,要與側重於現代百科的《辭海》和側重於歷代語詞的《漢語大詞典》保持一定的距離。
《辭源》一直保持著自己的面貌與特點,歷次的修訂都在原有體例、格式和要求的基礎上增補、訂正,有所創新。《辭源》修訂後仍是“閱讀古籍用的工具書和古典文史研究工作者的參考書”,功能除了“用來解決閱讀古籍時遇到的關於語詞典故和有關古代名物典章制度等知識性疑難問題”(見商務印書館1979年版《辭源》修訂本的出版說明)之外,還考慮到它以語詞為載體整理和貯存古代歷史文化知識的知識庫的作用。
《辭源》要達到“以現代語言文字學理論為指導,遵守國家統一制定的語言文字法規,借鑑吸取三十多年來辭書編纂的豐富經驗和研究成果,博採眾家之長,充分利用計算機提取語料,並蒐集近現代學者關於古籍整理的優秀成果作為修訂參考依據,進一步提高《辭源》的學術品位、技術質量”(見《辭源》修訂方案。見《辭源》第三版修訂手冊)。因此,《辭源》的修訂既要著眼辭目的準確、完善,更要關注各辭目之間的關係和全書的整體面貌。
(二) 《辭源》修訂的流程
大型辭書收字多,內容豐富,修訂工作涉及方方面面,不易展開,流程顯得格外重要。巢峰就曾說過“三分修訂,七分管理”的話。
《辭源》第三版歷經8年的修訂工作,大致分兩個階段:2007—2010年是準備階段,準備研究資料、文獻語料,將鉛排本改為鐳射照排版,完成語詞百科分類,以及編輯、編務的培訓等。由專案組完成修訂方案、體例與資料準備。2011—2015年為第二階段,擬訂並完善修訂方案,聘請主編、分主編和修訂人員,完成修訂體例,完成試修訂,修訂工作全面展開。專案組採取通修通審與專項修訂雙管齊下等措施,通修與百科專項、注音專項和字形字頭專項緊密配合。為保證修訂質量和進度,《辭源》修訂採取了多項創新的模式。
《辭源》延續編纂以來一貫的模式,歷次修訂都由主持人負責。不同於以往都由商務印書館聘請主持人全職編纂或修訂《辭源》(如初編陸爾奎,續編方毅,增訂本傅運森,修訂本吳澤炎、劉葉秋等),2011年初,聘請何九盈教授、王寧教授、董琨研究員三位主編負責此次修訂的整體方案、體例制定和試修訂審稿,這三位專家都是兼職的,對稿件進行終審,對修訂質量全面負責。
2011年,聘請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華人民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浙江大學、蘇州大學、暨南大學等科研機構和高校知名專家20餘人,擔任語詞12集和百科各組的分主編,並圍繞分主編組建起一個一百餘人的修訂隊伍,分集包乾。
根據“以條為綱,條塊結合,塊併入條,及早統合”的指導思想,《辭源》新版修訂實行全程大流水作業。
《辭源》修訂總體上以12集為綱,由12集分集主編負責。專項修訂的百科條目、注音、字形字頭與增補的內容,完成後歸入12集統稿整合。修訂人員分三部分,即主編、分主編與修訂人員、責任編輯與資料人員。從試修訂開始,明確了層層配合的工作模式。具體說,各集修訂人員負責該集內容修訂中的疑難點;分主編組織該集修訂、運轉工作,並做該集初審。責任編輯與資料人員為分主編服務,提供相關資料,進行相關稿件的編輯加工等。責任編輯還負責跟進整集稿子的流轉。這條流水線重中之重在分主編,實行大流水作業,先完成的先交稿。修訂稿完成後由分主編審稿、簽字,進入審稿專家審稿,最後主編定稿、簽字,交給責任編輯加工。先完成的先發稿,根據各集進度流水作業。編輯部全力關注運轉,監控修訂中發生的問題,不斷髮出修訂、編輯加工完成的稿件。
二、修訂工作應注意的問題
明確的修訂方案和完善的體例,是修訂辭書全部工作的基礎。辭書的編寫者和修訂者心中一定要想著讀者,從讀者的角度考慮這個辭書需不需要編,這個字或辭目能否被查到,或解釋明白了沒有。簡單說,就是每本辭書要有目標和實施方案,與同類辭書相比有自己的特色,能最大限度滿足主要讀者需求。
《辭源》修訂本的閱讀物件確定為中等文化程度以上的讀者,既能滿足一般讀者的查考需要,又能成為文史工作者的必備參考工具書。所以收詞的範圍是“一般止於鴉片戰爭(公元1840年)”“以語詞為主,兼收百科”“以常見為主,強調實用”(見《辭源》修訂方案。見《辭源》第三版修訂體例)。鑑於辭書的延續性特點,新的修訂的重點在語詞探源和百科辭目增補。
《辭源》修訂突出了學術領航的理念。一是以現代語言文字學、辭書學與文獻學理論為指導,從古代文獻的知識本體與語言事實出發,求真務實,保證質量。二是收集和整理資料,並充分使用,這是《辭源》修訂第一位的基礎性工作。為此,商務印書館投入資金購置了《四部叢刊》《四庫全書》和《中國基本古籍庫》電子全文檢索系統,以及全套紙質版《續修四庫全書》。
(一) 收詞立目
《辭源》編纂與修訂工作的兩個重點是選詞立目和解詞釋義。每一部辭書都有確定的收詞範圍。收詞好壞的標準是能否滿足主要目標讀者的查閱需求,是否方便查閱。
控制辭書的規模,以修訂為主,以增補為輔。以條目的義項為基礎,對《辭源》近10萬條目進行意義分類。梳理《辭源》辭目系統和釋義系統,有針對性地增刪調整詞目,斟酌推敲釋義,提高修訂質量。《辭源》增補字頭和辭目應符合以下原則:
一是根據《辭源》內在封閉性的原則,增補缺失的字頭、複詞和義項。書證中出現的、有解釋必要的字、複詞,在現有修訂本字、辭目中未出現的和參見落空的都儘量補齊。
二是根據《辭源》辭目系統性的原則,增補缺失的複詞或義項,以保證知識點的平衡。是否缺失,應在語料庫和大型類書中查檢。
三是鑑於《辭源》修訂本的百科辭目是比較薄弱的類別,如典章制度、經籍學術、文學藝術、職官名、文獻名、器物名等,需要重點複查,拾遺補缺。
根據編寫宗旨確定收詞範圍,主要是釐清辭書收或不收的界限。《辭源》除收錄古代語詞外廣收古代人名、地名、器物和古籍名,而《漢語大詞典》卻很少收人名、地名,這是由辭書性質決定的。一般來說,辭書的收詞原則是大型辭書充分選收,中型辭書從寬選收,小型辭書從嚴選收。在確定辭目範圍的同時,編修方案提出各門類的辭目在本辭書條目總數中所佔的比例,確定選收條目的控制數字。
(二) 釋義書證
釋義是辭書編纂和修訂的主要內容,要求準確可靠。釋義必須概念清楚、層次分明、條理清晰。對辭目的內涵、外延高度概括、濃縮,以最簡潔的文字表達不應缺少的知識,是辭書質量的決定性因素。從知識性方面說,辭書的釋義應反映當前學術研究的水平,釋義和書證相匹配,注意科學性和知識性。從語言方面說,辭書的釋義不同於學術論文、專著等,通常用辭書體、辭書語言、辭書風格等來表述。
歸納和修改釋義時應避免出現兩類情況,一是不顧及所編辭書編寫體例和書證材料,隨意編寫或修改,釋義過寬或過窄。二是語言囉唆、長篇大論,或者是口語式的。
做好《辭源》辭目的釋義,除了要有很好的文獻功底,還要熟悉釋義原則和釋義模式。辭書一般用同樣的敘述方式來解釋同一類語詞,但不能為了統一、規範而強求一致,否則整齊是整齊了,可是流於機械,失去了表述的生動性,也可能丟掉了一些有用的資訊。如《辭源》百科條對同一層次的植物、動物的解釋,在基本元素之外,還應充分體現該植物、動物的特性,有話則長,無話則短。
釋義語言要簡單樸實,不用套話、空話,不要有“水分”,刪去釋義中一切不提供實在知識的文字。釋義儘可能概括,客觀介紹,要言不煩。對於學術上有爭論的問題,可以諸說並存,也可以以一說為主,兼述他說,均不加褒貶或評議。寫稿人個人與眾不同的見解與觀點,或者沒有書證、沒有成為定論的一家之說,一般不寫入辭書。避免使用具有褒貶色彩的詞句。
在資料的基礎上,對《辭源》已有辭目的釋義和書證修改、訂正,內容包括:核對文獻名稱、卷數等各項資訊,改正與典籍不符之處。對已有辭目的釋文逐字逐句推敲後,去除其中證據不足的內容,並改正其中知識性錯誤。改正辭目、釋義與書證相互矛盾之處,使其相互適應。蒐集語詞和百科方面有定論的最新知識,替換已被否定的陳舊說法。釋義的改與不改都要慎重,刪除或替換辭目要有充分的理由。務必注意避免顯誤,儘量保證不增加新的錯誤。
《辭源》的釋義可直接下定義或加概括語,對無概括語可加或難於加概括語的人名辭目,可採用先敘時代和籍貫,再敘事蹟的表述方式。
辭書釋義模式指釋文的行文次序,即釋義內容哪些先寫,哪些後寫。語詞條目的釋義模式,一般為(字頭)辭目—注音—釋義—書證。有些辭書,如《現代漢語詞典》,還規定在釋義前要加上語體標誌,如書面語、口語、方言、俚語等。有些專科詞典也有學科標誌,如動物、植物、藥物、音樂、物理、宗教等略語。
有些辭書的釋義還可能考慮符號標記,如代字號“~”,平行號“‖”,斜線號“/”等。語文性辭書和綜合性辭書的語詞部分,應對單字、複詞、成語、典故等辭目型別作出規定。專科辭書、百科辭書,應對術語、學說、學派、人名、地名等辭目型別作出規定。
《辭源》釋義所依據的資料和書證資訊等,應該在稿末另行詳細註明,以備審稿、編輯加工時核對資料之用。寫稿人、審稿人等在稿紙右下角指定處簽名。這是很重要的環節,必須嚴格遵守。否則,審稿人或編輯將無法核對諮詢,無法修改,增加審稿、編輯加工的難度,嚴重影響辭書質量。
三、對編輯的要求
相對來說,大型辭書的字數多,動輒幾百萬甚至千萬字以上,內容豐富,涵蓋多個門類,辭目龐雜。要把它們一一地排列得當,註釋準確,既講求理據,又要曉得變通,宏觀上以簡馭繁,微觀上不憚瑣細,很不容易。因此,認清大型辭書的特點,編輯才能更好地完成編輯工作。
(一) 編輯應一專多能
編輯辭書是非常複雜的工作,學科多,知識密集。編輯加工辭書還是一項很不容易出成績,卻很容易出紕漏的工作,常常是費力不討好。編輯開始編輯加工前,應有充分的思想準備。辭書的生命在於質量,特別是大型辭書,影響著幾代學人。
辭書稿容易出現辭目重複、釋義前後不一致等。為提高辭書編輯加工能力,編輯要有精深的專業知識和廣博的社會知識,有些類似全能運動員。就某一方面的水平,全能運動員不如專項運動員,但全能運動員各項都要求比較好,不能有明顯的 “短板”。無論是語言基本功還是百科知識面,編輯都應既在某一領域專而精,又對普通知識廣而博。一專多能,提高學術修養是辭書編輯的第一步。
辭書編輯加工是專業性很強的一門技能,如《辭源》的內容,幾乎涉及全部中國古代語言和文化知識,對修訂者知識結構的要求相當嚴格,對編輯要求更高。編輯不只是要具備音韻、文字、訓詁等方面的知識,還應具備豐富的文化知識、古代百科知識、古典文獻知識等。
編輯應在辭書編寫前或編寫中就介入工作。辭書稿件加工時要通盤考慮,有整體性觀點和宏觀的眼光。編輯要對所編辭書的性質是語詞、百科,還是語詞兼百科,定位是規範還是描寫,讀者物件是中等文化、中小學生,還是教師、專業研究人員等充分了解和把握。
編輯加工辭書前,要做細緻的工作。在熟悉所編辭書的定位、讀者物件的基礎上,編輯進而對收詞立目、各類辭目比例、插圖、相關資訊等整體面貌進行了解,如《辭源》收字的範圍,立目的原則,插圖的數量等,進一步熟悉和把握編纂體例。對發稿步驟和順序的安排,如插圖、附件的發稿時間做到心中有數。總之,要考慮方方面面的問題。
(二) 編輯應熟悉體例特點
辭書編輯工作中會遇到許多專門術語,編輯必須首先熟悉。常用的幾組基本術語如下:
字頭與辭目。《辭源》類大型辭書都是以字帶詞,字頭和辭目是辭書註釋的物件。字頭是單字,辭目是詞或片語,含成語、慣用語、歇後語等固定結構。
收詞與立目。在文獻典籍等有關資料所涉及的大量詞語中,挑選能夠成為辭目的詞語。與本辭書的性質和規模相稱的詞語,才收錄作為註釋的物件,這是收詞。立目是確定辭目應該採取的形式。要從編排和查檢的角度出發,考慮讀者是否會查以及是否易於查到,避免編寫者主觀的編造,或只站在編者的立場上考慮科學性、規範化,而不去考慮約定俗成的原則。
主條(正條)與副條(參見條)。主條是副條的對稱,是有獨立的釋義,不依賴於其他辭條即可理解其內容的辭條。副條一般是沒有釋義,或釋義較為簡略,需要參見主條方能理解其內容的辭條。
成套詞與成對詞。指根據概念的邏輯關係和相互聯絡而結合在一起的一套、一組或一對詞。通常分為:縱向關係辭目群,指具有同一關係或主從關係的概念所構成的一組辭目。所有一切別稱,包括全稱、簡稱、原名、舊稱、通稱、俗稱等,與正式名稱的關係都是同一關係,以主條和副條的方式處理。具有主從關係的概念,可以以屬概念為主條,以種概念為副條,按照主條和副條的格式處理。橫向關係辭目群,指具有交叉關係、並列關係、同義反義關係的概念所構成的一組詞。具有橫向關係的辭目群,可以以屬概念為領條,交叉概念、並列概念為屬條,按照領條和屬條的格式處理。同義概念往往構成成對的辭目,用 “同某” “某的別稱”等格式來表述。平面關係辭目群,指彼此之間雖無縱橫關係,但在結構平面上可編織成許多網點的一組詞。這些詞也稱相關詞,它們之間的關係是互相聯絡、互相依存、互相影響和互相制約的,處理時需要注意互相呼應,用語一致,既有聯絡,又無不必要的重複。
這三種不同型別的辭目群,可以交叉存在,往往需要將有關詞語放在一起,統籌安排它們的內容和寫法。就《辭源》來說,既要考慮辭目內部系統的現有配套詞問題,還要考慮各類辭目的層級平衡問題,按照古代文化知識系統的分類,適當增補見於傳世文獻和出土文獻的詞語。
(三) 編輯應團結協作
大型辭書可能有兩個或更多責任編輯,《辭源》修訂本有十二三位編輯。《辭源》第三版有編輯、編務近二十人。除此之外,還有其他人參與審讀或專項檢查等。所以,大型辭書的編輯工作要求編輯具有協作、配合能力,有問題要經過協商,及時處理。
編輯辭書工作是出版業中最難的一項編輯工作。編輯既要有編寫能力又有編輯加工能力。在初次接觸辭書稿時,新編輯可能會有無從下手之感,不知道應該做哪些編輯工作,可以做到什麼程度。或者縮手縮腳,或者大刀闊斧,這些都是不可取的。編輯要充分認識工作的艱鉅性與複雜性,瞭解辭書稿件的特殊性。如《辭源》有引書書證的,編輯一般應核對原文,至少對其中有懷疑的地方,一定要核對原文。要有吃苦和奉獻精神,編輯必須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來不得一點浮躁。
《辭源》涉及古漢語語詞的音韻、訓詁和古代百科等幾十個門類,知識跨度大,語詞需考慮起源和流變,百科又涵蓋天文、曆法、建築、官職、人名、地名等,比一般辭書稿規模大,內容雜,專案瑣碎。有的編輯精通音韻訓詁,有的精通天文地理,有的可能就不熟悉音韻訓詁、天文地理了,要揚長避短。
四、編輯加工時應注意的事項
(一)注意系統性和時代性
編輯在加工過程中,應把整部辭書看作一個大系統。在對辭目提出增補時堅持系統論思想,注意辭目相互間的照應。處理義項排序問題時也堅持系統原則。如《辭源》釋義,先列本義,再列引申義,再列通假義,最後列姓氏義。處理同一字頭下的音義關係時貫徹“音義契合,古今貫通”理念,堅持字形、注音、釋義三者互相求的系統性原則。處理同一部首內部詞與詞的關係時堅持系統論,強調互補性。
辭書編寫有時代性,辭書編輯加工也要有時代性。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辭書和現在不同,五六十年代的辭書與現在也不同。我們這個時代編纂的、修訂的就應該有我們這個時代的特色。如《新華字典》,從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一直延續到本世紀初,過去例句後都用小黑點斷句,現在改用句號。過去用淺近文言,現在儘量用白話釋義。《辭源》在歷次修訂中,從收詞、釋義到書證,都儘量從時代性上予以考慮。辭書中的地名時代性變數最大,行政區劃的沿革、變遷是大型辭書每一次修訂都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二) 重視體例細則
辭書以字頭、辭目為單位,看似誰也不挨著誰,相對獨立。其實字與字,辭目與辭目都是有機地聯絡在一起的,內部自有規律和系統。編輯加工時,編輯要對條目逐字逐句地讀,不能放過一個標點符號和任何疑問。要多問為什麼,以嚴謹、認真的態度,多查、多記、多思考,不斷強化對辭書編纂宗旨和體例細則的理解,而且要翻來覆去地聯絡著審讀,對比著研究。編輯要很好地把握辭書形音義內在的規律,找出並解決存在的問題。
編輯要熟悉編纂和修訂方案體例,如《辭源修訂方案》,並把體例細化。如釋義行文術語的統一,什麼情況用“也作”“同某”,引書體例哪些需要出年代、作者,哪些只需出書名、篇名、卷次、章回等。
編輯加工過程中涉及釋義內容的改動,包括義項的增刪、調整順序或改動部分字詞等,編輯必須記錄並經主編或作者確認。要注意改動書證的內容,增補新書證的,記錄原書證時代,新徵引文獻的書名、版本、時代。刪除書證的,記錄原書證時代、書名。替換書證的,記錄原書證時代,新徵引文獻的書名、版本、時代。編輯加工時確定辭目之間在內容上的交叉問題和處理原則。要注意辭書的正文內容與參見、參閱的協調,妥善處理字頭、辭目、漢語拼音或注音字母,以及釋義、書證等。形式上注意義項序號、音項序號等。編輯就辭書中會較多出現的詞語,包括術語、人名、地名、朝代名等,可編制統一用語表或統一用語舉例。
總之,編輯要非常熟悉以下三個材料。一是辭書編纂或修訂方案。它包括編纂或修訂方針,讀者物件,性質和規模,選詞的範圍和原則,注音體例,釋義的原則和體例,書證的引書表,插圖和附錄,編排和索引,以及字型、字號、開本等。二是辭書編寫體例和樣條,包括詳細規定選詞立目的標準,解詞釋義的模式,提供各種型別的樣稿。三是辭書編輯體例,即編輯人員的工作體例、工作原則及流程。明確分工和職責,並建立撰稿、審稿、定稿、核對資料、編制索引等制度,保證各道工序環環緊扣,有計劃、有節奏地銜接進行。
《辭源》修訂和編輯加工中,要求編輯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熟讀《辭源修訂方案》和修訂體例。以這兩個檔案為依據,對修訂稿進行編輯加工。注意專名線:書名、篇名用專名浪線“ ”,人名、地名、朝代名用專名直線“______”。數字序號的使用,按《辭源》修訂本原有格式。釋義術語“表示”“指”用來指明辭目的非字面意義。“表”用來指明辭目的語法用途。“猶”“猶言”表明用意義相近的詞語解釋條目,“猶”“猶言”後面的解釋詞語不加引號。
二是關注行文方式是否符合《辭源》行文要求,文字是否通順,增補的書證與釋義是否契合。釋義術語按照辭目性質和釋義需要來使用,力求貼切和一致。如“稱”“某某名”“叫”表明事物或行為的名稱,主要用於名物百科辭目釋義定名,如“上廳行首”“上元舞”“三拜”等。
三是全面核查書證。版本異文、同名異形(指字形、詞形)的辭目,註明“同某”,“即某”,“也作某”“亦作某”“或作某”。“同”後之“某”一般為主條,“也作”“亦作”“或作”後“某”一般為副條。 如“桮圈”,同“杯桊”“桮桊”。說明某條目用為他義註明“借指某”,“也指某”。如“杯杓”,酒杯和杓子……借指飲酒。又如“觴酌”,飲酒具。也指飲酒。
四是注意辭書釋義術語的使用。如《辭源》常用“古稱”“時稱”“舊稱” “後稱”。它們都表明時間。“古稱”所表示的時間,上起先秦下迄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 “時稱”表示當時,即書證所涉人或事所在之時代的稱呼。“舊稱”表示某條目以往的稱呼或說法。“後稱”表明某辭目後來發展出新意義。
內容相同的條目,一般只在一條下加以詳細解釋,列舉書證;另一條下則註明“見‘某某’”條,以免重複。如“吳越同舟”,註明“見‘同舟共濟’”。
內容近似的辭目,一般只在一條下詳加解釋,他條從略,註明“詳‘某某’”。如“大喬”條後註明“詳‘二喬’”。“詳”“見”“參見”等相關條目的照應,做到沒有遺漏,不互相矛盾。如果涉及其他編輯管轄範圍內的問題,應及時通報,或做好標記,由專項檢查時統一處理。
內容相關的條目,可以互相補充參考的,註明“參見‘某某’”條。如“外水”為水名,與地名“彭亡”條有關,故於“外水”條後註明“參見‘彭亡’”。有的條目為了提供參考資料,在解釋和引證之後,註明“參閱某書”。如“博碩肥腯”,“參閱清劉文淇《春秋左氏傳舊註疏證》”。
五是靈活處理在編輯加工過程中遇到的以下問題。如《辭源》編輯條例,(1)新的書證一般不晚於1840年。如新的書證收有1840年以後的《官場現形記》《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等,可直接刪除。但像影響大,時代也不太晚的陳澧、曾國藩、俞樾、孫詒讓等大家的書證,可予保留。(2)根據《修訂方案·引書格式》,凡書前應加“舊題”者,一律照加,不能省略。(3)錯別字,部分古體字或俗體字(如“法”作“灋”、“地”作“墬”、“燕”作“鷰”),訛字(如“鍛”作“”),衍文,奪字,繁體字錯寫成簡體字(如“幣”作“幣”、“漢”作“漢”),一律改正。(4)用錯標點符號者及時改正,未標者及時補上。
六是根據《辭源引書格式》對新增書證進行認真檢查,做到基本統一。《辭源引書格式》未涵蓋的新增補文獻,也應按照《辭源》慣用的格式書寫。
涉及字頭、字形、注音等問題,編輯可直接與修訂者或字頭、注音等專項的專家聯絡,研究解決。
注意字頭和辭目排序,如果有錯亂,應及時調整。凡經主編審閱定稿的,不能隨意作內容上的改動。如果對內容有疑問,可先與修訂者、審稿人聯絡,如果解決不了,彙集後由主編最後決定。每集完成後,責任編輯需提交編輯加工報告,寫出總結性評審意見。
(三) 發稿齊、清、定
辭書發稿時正文內容要達到“齊、清、定”的要求,正文和附件完備。以下是辭書在發稿前需要標示清楚的細節要求:(以《辭源》為例)
1. 單字頭:字頭一般用黑體,代表正體字。使用繁體字。注意全書字頭大小(字號)一致。
2. 複詞條目:辭目一般置於黑魚尾號內,以示醒目。
3. 漢語拼音:要求用等線體(或稱拼音體)。注意注音字母書寫規範。注音字母注意與漢語拼音一致。
4. 統一數字單位用法。釋義中標點符號,一般儘量依據《標點符號用法》。
5. 落實參見、參閱。
6. 注意專名線。《辭源》條目的釋義和書證(包括參閱文獻)中出現的人名、地名和文獻名等專有名稱下,統一標註專名線。專名線,包括浪線和直線兩種形式。其中浪線用來標註文獻名,直線用來標註人名、地名和表示時間的專有名稱。
統一處理了以上的問題,辭書就會成為一個和諧統一的整體。
《辭源》等大型辭書稿篇幅大,正文和附件比較多,有時編輯加工不可能一次全部完成,可以陸續發稿,最後發附件。像《辭源》正文12集214部,1 200萬字,編輯加工完成的部分先發稿,不一定按照十二集順序或部首順序。一、二校出長條樣後再出排版樣,這時就可按集出校樣了。
(四) 審讀長條樣
長條樣是修訂、審稿和編輯加工後照排的第一次校樣,《辭源》整體面貌發生的重大變化,在長條樣中全部體現。但是,少量條目還存在某些疏漏和技術性錯誤,極個別條目還存在硬傷。編輯與修訂者審讀長條樣,是修訂過程中改正錯誤的最後一次機會,編輯與修訂者都責任重大。
長條樣上產生的錯誤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照排錄入產生的錯誤,二是原稿有錯誤但前期修訂未發現、未改正,多次審校後仍存在。編輯審讀主要解決第二種錯誤。編輯需將長條樣與修訂本文對照,斟酌對比後,即可看出哪些是此次修訂的成果,也可看出問題的所在。這樣做,既可保證質量,又可提高效率。
為了提醒審稿人和編輯,《辭源》長條樣排版錄入時,對字頭和辭目做了分級。長條中沒有標記標註的,是原稿沒有改動的內容。標有五星符號的,是此次修訂新增加的辭目。標有三角符號的,是原有條目經此次增刪修改,內容有變化的(這是專案組借鑑《辭海》發稿時的經驗,提出要這樣標識的)。標五星、標三角的這兩部分是編輯審讀的重點。其中的百科條目,插入較晚,審次較少,而且內容頗為複雜。編輯既要考慮立目是否合理,條目內容是否妥當,又要斟酌與語詞新舊條目的互相融合,審讀時應更為小心。
編輯審讀長條樣,不是重複以前的工作,而是最後一次減少此前修訂的訛誤,發現問題要銳敏,並應尋根問底,保持獨立判斷的能力。切忌將其他辭書的錯誤帶到《辭源》中來,將正確改為錯誤。一旦審讀階段產生了新錯,將很難有機會再來改正。
《辭源》全書字形排錄問題由校對科與編輯部經過多個校次解決,如發現字形筆畫不清引起輸錄的錯誤,編輯可順便提出。審讀主要注意書證的用字問題,特別要注意繁簡字轉換所引起的錯誤;更要注意不要將訛字誤認為是異體字。
標音問題由審音專項組系統核查修訂。要檢查今音、反切與上古音的統一性問題,特別關注多音字的音項設立是否合理,標音位置是否恰當,上古韻部有無上古書證等問題。不熟悉音韻、把握不大的,切忌亂改,可將問題提出記在校樣邊上。
審讀中,書證問題仍是極為重要的。書證與釋義相符的問題,包括書證充分性的問題,書證割裂、引用不全的問題,錯字、奪字、衍字問題,出處、標點、人名線、地名線問題等,編輯一旦感覺不妥,應儘量複查。
編輯務必保持嚴謹的態度,對經過多人次反覆改定的原稿,既要有錯必糾,又要防止按主觀理解隨意改動。所改之處一定要證據確鑿,特別不能改出新的錯誤。
五、其他應注意事項
辭書的很多內容需要通盤考慮。一般來說,出校樣前插圖、參見、前後照應等問題缺少整體感,只能留待排校以後解決。有的拼音索引、四角號碼索引等後續工作,甚至只有定版以後才能進行。《辭源》等大型辭書稿一般需要至少校對六個校次以上,要求責任編輯和作者、修訂者一起進行三個校次以上的通讀,以解決包括內容在內的各類問題。對於大型辭書來說,看校樣階段編纂體例仍是重要的,在編纂、校改過程中不斷完善體例也十分必要。責任編輯需要根據審讀者、校對者發現的問題,對最初擬定的編寫體例進一步細化最佳化,以便參照改定。同時針對排校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提供給照排、校對部門一份相對簡化、概括的體例原則,使每一個校次都能解決一定問題。
專項檢查是在發稿前的審稿階段必不可少和行之有效的工作,可以集中精力窮盡式地解決同類問題,也有利於分工協作。但從技術上說,專項檢查在校對階段做要比發稿前做更有效率。比如字頭、字形的檢查,拼音的檢查,行文術語、互見條目的檢查,地名的檢查,引書體例的檢查等。
《辭源》正文的排序分為子醜寅卯等12集,214部,換集另頁起,不接排,以利於版面調整。四校以後,邀請了全國辭書、古漢語、古文化領域專家審讀一遍。五六校定版後一般不再作大的改動,只改動硬傷等個別地方。改動稍大時要考慮增刪字數平衡,特別注意同頁首尾兩個字頭的位置不能改變。
大型辭書定版後就可以確定檢字表中的頁碼和正文中的互見頁碼。頁碼排好後需要將檢字表與正文雙向核對,以避免二者因編制、排版、核改中的錯誤或變動而導致不符,互見頁碼也需核對。
《辭源》等大型辭書定版時除了前面提到的各種注意事項以外,編輯還需著重注意以下一些細節的檢查:
1. 字頭、辭目和書證的字形是否勻稱,所有同一層級字型、字號應該統一。
2. 部首或音節不能背題。
3. 每個部首、每一集結束時兩欄或三欄下排齊。
4. 一些特殊的字、符號等,如“作、做”、“像、象”和聲調符號等要著重檢查。
5. 插圖的位置、比例大小、清晰度需合適。
6. 書眉的字和拼音的起訖要合乎正文。
7. 版面應排滿。特別是大型辭書,尤其要注意這一問題。定版時要做一些技術處理。
8. 目錄與內容需一致。“出版說明”“修訂說明”“前言”等排在目錄之前,就不再出現在目錄中。
9. 附錄中如有表格,如《辭源》附錄的《歷代建元表》《106韻常用字表》等,須特別注意續表內容的銜接。對所有附件進行編輯加工和專項檢查。
以上針對《辭源》和大型辭書修訂與編輯加工過程中應注意問題做的歸納與分析,有些注意事項是《辭源》修訂與編輯加工特有的,也有些是辭書修訂與編輯加工的共性,在此與大家分享。
《辭源》正編出版已經一百年了,修訂本也已經出版三十多年了。近幾十年間中國辭書事業突飛猛進,出版狀態發生了巨大變化,《漢語大字典》《漢語大詞典》《現代漢語詞典》《新華字典》等大中小型各種門類的辭書先後問世,對《辭源》形成了挑戰和競爭之勢。《辭源》的讀者物件也與往日有別,他們閱讀研究古典文獻時,會有更多的疑難問題要從《辭源》中尋求幫助。加之《辭源》在字形、注音、釋義、書證等方面還存在某些問題與不足,《辭源》修訂勢在必行且刻不容緩。
一、《辭源》的修訂與流程
(一) 《辭源》的修訂
《辭源》首開現代大型綜合性漢語辭書編纂的先河。《辭源》編纂始於1908年,1915年正式出版,400萬字。1931年出版續編。1939年出版正續編合訂本。全書共收單字11 024個,複詞87 790個,合計辭目98 994條,700萬字。
1958年,根據分工,商務印書館對《辭源》內容作結構性調整,《辭源》自身作為閱讀古籍用的工具書和供古典文史研究工作者使用的參考書,用於解決相關的疑難問題,將有關現代知識的條目歸入《辭海》或《現代漢語詞典》。隨後對《辭源》進行了全面修訂,由於客觀原因,這次修訂時間長達二十餘年,從1979年至1983年分四冊由商務印書館出齊,以後又陸續出了兩卷本、單卷本,深受社會各界讀者歡迎,贏得了良好的聲譽。從1979年出版《辭源》修訂本第一冊到1983年四卷本出齊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無論是從辭書修訂週期、讀者需要,還是從《辭源》本身而言,都要求我們對《辭源》作進一步的修訂。
《辭源》修訂本是一部收錄古代詞語的大型綜合性辭典,以語詞為主,兼顧百科。修訂《辭源》時必須清楚《辭源》區別於同類型其他辭書的獨到之處,並把這種獨特之處反映在有關編纂體例和編寫之中,確定《辭源》在辭書領域內的獨特地位。根據《辭源》的特點,理順源流,重在溯源,突出探求詞語來源,包括語詞條目義項的始見例和名物百科辭目義項的理據,努力實現《辭源》有源的特色。在加強古代百科,適當增補古代百科方面辭目的同時,要與側重於現代百科的《辭海》和側重於歷代語詞的《漢語大詞典》保持一定的距離。
《辭源》一直保持著自己的面貌與特點,歷次的修訂都在原有體例、格式和要求的基礎上增補、訂正,有所創新。《辭源》修訂後仍是“閱讀古籍用的工具書和古典文史研究工作者的參考書”,功能除了“用來解決閱讀古籍時遇到的關於語詞典故和有關古代名物典章制度等知識性疑難問題”(見商務印書館1979年版《辭源》修訂本的出版說明)之外,還考慮到它以語詞為載體整理和貯存古代歷史文化知識的知識庫的作用。
《辭源》要達到“以現代語言文字學理論為指導,遵守國家統一制定的語言文字法規,借鑑吸取三十多年來辭書編纂的豐富經驗和研究成果,博採眾家之長,充分利用計算機提取語料,並蒐集近現代學者關於古籍整理的優秀成果作為修訂參考依據,進一步提高《辭源》的學術品位、技術質量”(見《辭源》修訂方案。見《辭源》第三版修訂手冊)。因此,《辭源》的修訂既要著眼辭目的準確、完善,更要關注各辭目之間的關係和全書的整體面貌。
(二) 《辭源》修訂的流程
大型辭書收字多,內容豐富,修訂工作涉及方方面面,不易展開,流程顯得格外重要。巢峰就曾說過“三分修訂,七分管理”的話。
《辭源》第三版歷經8年的修訂工作,大致分兩個階段:2007—2010年是準備階段,準備研究資料、文獻語料,將鉛排本改為鐳射照排版,完成語詞百科分類,以及編輯、編務的培訓等。由專案組完成修訂方案、體例與資料準備。2011—2015年為第二階段,擬訂並完善修訂方案,聘請主編、分主編和修訂人員,完成修訂體例,完成試修訂,修訂工作全面展開。專案組採取通修通審與專項修訂雙管齊下等措施,通修與百科專項、注音專項和字形字頭專項緊密配合。為保證修訂質量和進度,《辭源》修訂採取了多項創新的模式。
《辭源》延續編纂以來一貫的模式,歷次修訂都由主持人負責。不同於以往都由商務印書館聘請主持人全職編纂或修訂《辭源》(如初編陸爾奎,續編方毅,增訂本傅運森,修訂本吳澤炎、劉葉秋等),2011年初,聘請何九盈教授、王寧教授、董琨研究員三位主編負責此次修訂的整體方案、體例制定和試修訂審稿,這三位專家都是兼職的,對稿件進行終審,對修訂質量全面負責。
2011年,聘請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華人民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浙江大學、蘇州大學、暨南大學等科研機構和高校知名專家20餘人,擔任語詞12集和百科各組的分主編,並圍繞分主編組建起一個一百餘人的修訂隊伍,分集包乾。
根據“以條為綱,條塊結合,塊併入條,及早統合”的指導思想,《辭源》新版修訂實行全程大流水作業。
《辭源》修訂總體上以12集為綱,由12集分集主編負責。專項修訂的百科條目、注音、字形字頭與增補的內容,完成後歸入12集統稿整合。修訂人員分三部分,即主編、分主編與修訂人員、責任編輯與資料人員。從試修訂開始,明確了層層配合的工作模式。具體說,各集修訂人員負責該集內容修訂中的疑難點;分主編組織該集修訂、運轉工作,並做該集初審。責任編輯與資料人員為分主編服務,提供相關資料,進行相關稿件的編輯加工等。責任編輯還負責跟進整集稿子的流轉。這條流水線重中之重在分主編,實行大流水作業,先完成的先交稿。修訂稿完成後由分主編審稿、簽字,進入審稿專家審稿,最後主編定稿、簽字,交給責任編輯加工。先完成的先發稿,根據各集進度流水作業。編輯部全力關注運轉,監控修訂中發生的問題,不斷髮出修訂、編輯加工完成的稿件。
二、修訂工作應注意的問題
明確的修訂方案和完善的體例,是修訂辭書全部工作的基礎。辭書的編寫者和修訂者心中一定要想著讀者,從讀者的角度考慮這個辭書需不需要編,這個字或辭目能否被查到,或解釋明白了沒有。簡單說,就是每本辭書要有目標和實施方案,與同類辭書相比有自己的特色,能最大限度滿足主要讀者需求。
《辭源》修訂本的閱讀物件確定為中等文化程度以上的讀者,既能滿足一般讀者的查考需要,又能成為文史工作者的必備參考工具書。所以收詞的範圍是“一般止於鴉片戰爭(公元1840年)”“以語詞為主,兼收百科”“以常見為主,強調實用”(見《辭源》修訂方案。見《辭源》第三版修訂體例)。鑑於辭書的延續性特點,新的修訂的重點在語詞探源和百科辭目增補。
《辭源》修訂突出了學術領航的理念。一是以現代語言文字學、辭書學與文獻學理論為指導,從古代文獻的知識本體與語言事實出發,求真務實,保證質量。二是收集和整理資料,並充分使用,這是《辭源》修訂第一位的基礎性工作。為此,商務印書館投入資金購置了《四部叢刊》《四庫全書》和《中國基本古籍庫》電子全文檢索系統,以及全套紙質版《續修四庫全書》。
(一) 收詞立目
《辭源》編纂與修訂工作的兩個重點是選詞立目和解詞釋義。每一部辭書都有確定的收詞範圍。收詞好壞的標準是能否滿足主要目標讀者的查閱需求,是否方便查閱。
控制辭書的規模,以修訂為主,以增補為輔。以條目的義項為基礎,對《辭源》近10萬條目進行意義分類。梳理《辭源》辭目系統和釋義系統,有針對性地增刪調整詞目,斟酌推敲釋義,提高修訂質量。《辭源》增補字頭和辭目應符合以下原則:
一是根據《辭源》內在封閉性的原則,增補缺失的字頭、複詞和義項。書證中出現的、有解釋必要的字、複詞,在現有修訂本字、辭目中未出現的和參見落空的都儘量補齊。
二是根據《辭源》辭目系統性的原則,增補缺失的複詞或義項,以保證知識點的平衡。是否缺失,應在語料庫和大型類書中查檢。
三是鑑於《辭源》修訂本的百科辭目是比較薄弱的類別,如典章制度、經籍學術、文學藝術、職官名、文獻名、器物名等,需要重點複查,拾遺補缺。
根據編寫宗旨確定收詞範圍,主要是釐清辭書收或不收的界限。《辭源》除收錄古代語詞外廣收古代人名、地名、器物和古籍名,而《漢語大詞典》卻很少收人名、地名,這是由辭書性質決定的。一般來說,辭書的收詞原則是大型辭書充分選收,中型辭書從寬選收,小型辭書從嚴選收。在確定辭目範圍的同時,編修方案提出各門類的辭目在本辭書條目總數中所佔的比例,確定選收條目的控制數字。
(二) 釋義書證
釋義是辭書編纂和修訂的主要內容,要求準確可靠。釋義必須概念清楚、層次分明、條理清晰。對辭目的內涵、外延高度概括、濃縮,以最簡潔的文字表達不應缺少的知識,是辭書質量的決定性因素。從知識性方面說,辭書的釋義應反映當前學術研究的水平,釋義和書證相匹配,注意科學性和知識性。從語言方面說,辭書的釋義不同於學術論文、專著等,通常用辭書體、辭書語言、辭書風格等來表述。
歸納和修改釋義時應避免出現兩類情況,一是不顧及所編辭書編寫體例和書證材料,隨意編寫或修改,釋義過寬或過窄。二是語言囉唆、長篇大論,或者是口語式的。
做好《辭源》辭目的釋義,除了要有很好的文獻功底,還要熟悉釋義原則和釋義模式。辭書一般用同樣的敘述方式來解釋同一類語詞,但不能為了統一、規範而強求一致,否則整齊是整齊了,可是流於機械,失去了表述的生動性,也可能丟掉了一些有用的資訊。如《辭源》百科條對同一層次的植物、動物的解釋,在基本元素之外,還應充分體現該植物、動物的特性,有話則長,無話則短。
釋義語言要簡單樸實,不用套話、空話,不要有“水分”,刪去釋義中一切不提供實在知識的文字。釋義儘可能概括,客觀介紹,要言不煩。對於學術上有爭論的問題,可以諸說並存,也可以以一說為主,兼述他說,均不加褒貶或評議。寫稿人個人與眾不同的見解與觀點,或者沒有書證、沒有成為定論的一家之說,一般不寫入辭書。避免使用具有褒貶色彩的詞句。
在資料的基礎上,對《辭源》已有辭目的釋義和書證修改、訂正,內容包括:核對文獻名稱、卷數等各項資訊,改正與典籍不符之處。對已有辭目的釋文逐字逐句推敲後,去除其中證據不足的內容,並改正其中知識性錯誤。改正辭目、釋義與書證相互矛盾之處,使其相互適應。蒐集語詞和百科方面有定論的最新知識,替換已被否定的陳舊說法。釋義的改與不改都要慎重,刪除或替換辭目要有充分的理由。務必注意避免顯誤,儘量保證不增加新的錯誤。
《辭源》的釋義可直接下定義或加概括語,對無概括語可加或難於加概括語的人名辭目,可採用先敘時代和籍貫,再敘事蹟的表述方式。
辭書釋義模式指釋文的行文次序,即釋義內容哪些先寫,哪些後寫。語詞條目的釋義模式,一般為(字頭)辭目—注音—釋義—書證。有些辭書,如《現代漢語詞典》,還規定在釋義前要加上語體標誌,如書面語、口語、方言、俚語等。有些專科詞典也有學科標誌,如動物、植物、藥物、音樂、物理、宗教等略語。
有些辭書的釋義還可能考慮符號標記,如代字號“~”,平行號“‖”,斜線號“/”等。語文性辭書和綜合性辭書的語詞部分,應對單字、複詞、成語、典故等辭目型別作出規定。專科辭書、百科辭書,應對術語、學說、學派、人名、地名等辭目型別作出規定。
《辭源》釋義所依據的資料和書證資訊等,應該在稿末另行詳細註明,以備審稿、編輯加工時核對資料之用。寫稿人、審稿人等在稿紙右下角指定處簽名。這是很重要的環節,必須嚴格遵守。否則,審稿人或編輯將無法核對諮詢,無法修改,增加審稿、編輯加工的難度,嚴重影響辭書質量。
三、對編輯的要求
相對來說,大型辭書的字數多,動輒幾百萬甚至千萬字以上,內容豐富,涵蓋多個門類,辭目龐雜。要把它們一一地排列得當,註釋準確,既講求理據,又要曉得變通,宏觀上以簡馭繁,微觀上不憚瑣細,很不容易。因此,認清大型辭書的特點,編輯才能更好地完成編輯工作。
(一) 編輯應一專多能
編輯辭書是非常複雜的工作,學科多,知識密集。編輯加工辭書還是一項很不容易出成績,卻很容易出紕漏的工作,常常是費力不討好。編輯開始編輯加工前,應有充分的思想準備。辭書的生命在於質量,特別是大型辭書,影響著幾代學人。
辭書稿容易出現辭目重複、釋義前後不一致等。為提高辭書編輯加工能力,編輯要有精深的專業知識和廣博的社會知識,有些類似全能運動員。就某一方面的水平,全能運動員不如專項運動員,但全能運動員各項都要求比較好,不能有明顯的 “短板”。無論是語言基本功還是百科知識面,編輯都應既在某一領域專而精,又對普通知識廣而博。一專多能,提高學術修養是辭書編輯的第一步。
辭書編輯加工是專業性很強的一門技能,如《辭源》的內容,幾乎涉及全部中國古代語言和文化知識,對修訂者知識結構的要求相當嚴格,對編輯要求更高。編輯不只是要具備音韻、文字、訓詁等方面的知識,還應具備豐富的文化知識、古代百科知識、古典文獻知識等。
編輯應在辭書編寫前或編寫中就介入工作。辭書稿件加工時要通盤考慮,有整體性觀點和宏觀的眼光。編輯要對所編辭書的性質是語詞、百科,還是語詞兼百科,定位是規範還是描寫,讀者物件是中等文化、中小學生,還是教師、專業研究人員等充分了解和把握。
編輯加工辭書前,要做細緻的工作。在熟悉所編辭書的定位、讀者物件的基礎上,編輯進而對收詞立目、各類辭目比例、插圖、相關資訊等整體面貌進行了解,如《辭源》收字的範圍,立目的原則,插圖的數量等,進一步熟悉和把握編纂體例。對發稿步驟和順序的安排,如插圖、附件的發稿時間做到心中有數。總之,要考慮方方面面的問題。
(二) 編輯應熟悉體例特點
辭書編輯工作中會遇到許多專門術語,編輯必須首先熟悉。常用的幾組基本術語如下:
字頭與辭目。《辭源》類大型辭書都是以字帶詞,字頭和辭目是辭書註釋的物件。字頭是單字,辭目是詞或片語,含成語、慣用語、歇後語等固定結構。
收詞與立目。在文獻典籍等有關資料所涉及的大量詞語中,挑選能夠成為辭目的詞語。與本辭書的性質和規模相稱的詞語,才收錄作為註釋的物件,這是收詞。立目是確定辭目應該採取的形式。要從編排和查檢的角度出發,考慮讀者是否會查以及是否易於查到,避免編寫者主觀的編造,或只站在編者的立場上考慮科學性、規範化,而不去考慮約定俗成的原則。
主條(正條)與副條(參見條)。主條是副條的對稱,是有獨立的釋義,不依賴於其他辭條即可理解其內容的辭條。副條一般是沒有釋義,或釋義較為簡略,需要參見主條方能理解其內容的辭條。
成套詞與成對詞。指根據概念的邏輯關係和相互聯絡而結合在一起的一套、一組或一對詞。通常分為:縱向關係辭目群,指具有同一關係或主從關係的概念所構成的一組辭目。所有一切別稱,包括全稱、簡稱、原名、舊稱、通稱、俗稱等,與正式名稱的關係都是同一關係,以主條和副條的方式處理。具有主從關係的概念,可以以屬概念為主條,以種概念為副條,按照主條和副條的格式處理。橫向關係辭目群,指具有交叉關係、並列關係、同義反義關係的概念所構成的一組詞。具有橫向關係的辭目群,可以以屬概念為領條,交叉概念、並列概念為屬條,按照領條和屬條的格式處理。同義概念往往構成成對的辭目,用 “同某” “某的別稱”等格式來表述。平面關係辭目群,指彼此之間雖無縱橫關係,但在結構平面上可編織成許多網點的一組詞。這些詞也稱相關詞,它們之間的關係是互相聯絡、互相依存、互相影響和互相制約的,處理時需要注意互相呼應,用語一致,既有聯絡,又無不必要的重複。
這三種不同型別的辭目群,可以交叉存在,往往需要將有關詞語放在一起,統籌安排它們的內容和寫法。就《辭源》來說,既要考慮辭目內部系統的現有配套詞問題,還要考慮各類辭目的層級平衡問題,按照古代文化知識系統的分類,適當增補見於傳世文獻和出土文獻的詞語。
(三) 編輯應團結協作
大型辭書可能有兩個或更多責任編輯,《辭源》修訂本有十二三位編輯。《辭源》第三版有編輯、編務近二十人。除此之外,還有其他人參與審讀或專項檢查等。所以,大型辭書的編輯工作要求編輯具有協作、配合能力,有問題要經過協商,及時處理。
編輯辭書工作是出版業中最難的一項編輯工作。編輯既要有編寫能力又有編輯加工能力。在初次接觸辭書稿時,新編輯可能會有無從下手之感,不知道應該做哪些編輯工作,可以做到什麼程度。或者縮手縮腳,或者大刀闊斧,這些都是不可取的。編輯要充分認識工作的艱鉅性與複雜性,瞭解辭書稿件的特殊性。如《辭源》有引書書證的,編輯一般應核對原文,至少對其中有懷疑的地方,一定要核對原文。要有吃苦和奉獻精神,編輯必須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來不得一點浮躁。
《辭源》涉及古漢語語詞的音韻、訓詁和古代百科等幾十個門類,知識跨度大,語詞需考慮起源和流變,百科又涵蓋天文、曆法、建築、官職、人名、地名等,比一般辭書稿規模大,內容雜,專案瑣碎。有的編輯精通音韻訓詁,有的精通天文地理,有的可能就不熟悉音韻訓詁、天文地理了,要揚長避短。
四、編輯加工時應注意的事項
(一)注意系統性和時代性
編輯在加工過程中,應把整部辭書看作一個大系統。在對辭目提出增補時堅持系統論思想,注意辭目相互間的照應。處理義項排序問題時也堅持系統原則。如《辭源》釋義,先列本義,再列引申義,再列通假義,最後列姓氏義。處理同一字頭下的音義關係時貫徹“音義契合,古今貫通”理念,堅持字形、注音、釋義三者互相求的系統性原則。處理同一部首內部詞與詞的關係時堅持系統論,強調互補性。
辭書編寫有時代性,辭書編輯加工也要有時代性。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辭書和現在不同,五六十年代的辭書與現在也不同。我們這個時代編纂的、修訂的就應該有我們這個時代的特色。如《新華字典》,從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一直延續到本世紀初,過去例句後都用小黑點斷句,現在改用句號。過去用淺近文言,現在儘量用白話釋義。《辭源》在歷次修訂中,從收詞、釋義到書證,都儘量從時代性上予以考慮。辭書中的地名時代性變數最大,行政區劃的沿革、變遷是大型辭書每一次修訂都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二) 重視體例細則
辭書以字頭、辭目為單位,看似誰也不挨著誰,相對獨立。其實字與字,辭目與辭目都是有機地聯絡在一起的,內部自有規律和系統。編輯加工時,編輯要對條目逐字逐句地讀,不能放過一個標點符號和任何疑問。要多問為什麼,以嚴謹、認真的態度,多查、多記、多思考,不斷強化對辭書編纂宗旨和體例細則的理解,而且要翻來覆去地聯絡著審讀,對比著研究。編輯要很好地把握辭書形音義內在的規律,找出並解決存在的問題。
編輯要熟悉編纂和修訂方案體例,如《辭源修訂方案》,並把體例細化。如釋義行文術語的統一,什麼情況用“也作”“同某”,引書體例哪些需要出年代、作者,哪些只需出書名、篇名、卷次、章回等。
編輯加工過程中涉及釋義內容的改動,包括義項的增刪、調整順序或改動部分字詞等,編輯必須記錄並經主編或作者確認。要注意改動書證的內容,增補新書證的,記錄原書證時代,新徵引文獻的書名、版本、時代。刪除書證的,記錄原書證時代、書名。替換書證的,記錄原書證時代,新徵引文獻的書名、版本、時代。編輯加工時確定辭目之間在內容上的交叉問題和處理原則。要注意辭書的正文內容與參見、參閱的協調,妥善處理字頭、辭目、漢語拼音或注音字母,以及釋義、書證等。形式上注意義項序號、音項序號等。編輯就辭書中會較多出現的詞語,包括術語、人名、地名、朝代名等,可編制統一用語表或統一用語舉例。
總之,編輯要非常熟悉以下三個材料。一是辭書編纂或修訂方案。它包括編纂或修訂方針,讀者物件,性質和規模,選詞的範圍和原則,注音體例,釋義的原則和體例,書證的引書表,插圖和附錄,編排和索引,以及字型、字號、開本等。二是辭書編寫體例和樣條,包括詳細規定選詞立目的標準,解詞釋義的模式,提供各種型別的樣稿。三是辭書編輯體例,即編輯人員的工作體例、工作原則及流程。明確分工和職責,並建立撰稿、審稿、定稿、核對資料、編制索引等制度,保證各道工序環環緊扣,有計劃、有節奏地銜接進行。
《辭源》修訂和編輯加工中,要求編輯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熟讀《辭源修訂方案》和修訂體例。以這兩個檔案為依據,對修訂稿進行編輯加工。注意專名線:書名、篇名用專名浪線“ ”,人名、地名、朝代名用專名直線“______”。數字序號的使用,按《辭源》修訂本原有格式。釋義術語“表示”“指”用來指明辭目的非字面意義。“表”用來指明辭目的語法用途。“猶”“猶言”表明用意義相近的詞語解釋條目,“猶”“猶言”後面的解釋詞語不加引號。
二是關注行文方式是否符合《辭源》行文要求,文字是否通順,增補的書證與釋義是否契合。釋義術語按照辭目性質和釋義需要來使用,力求貼切和一致。如“稱”“某某名”“叫”表明事物或行為的名稱,主要用於名物百科辭目釋義定名,如“上廳行首”“上元舞”“三拜”等。
三是全面核查書證。版本異文、同名異形(指字形、詞形)的辭目,註明“同某”,“即某”,“也作某”“亦作某”“或作某”。“同”後之“某”一般為主條,“也作”“亦作”“或作”後“某”一般為副條。 如“桮圈”,同“杯桊”“桮桊”。說明某條目用為他義註明“借指某”,“也指某”。如“杯杓”,酒杯和杓子……借指飲酒。又如“觴酌”,飲酒具。也指飲酒。
四是注意辭書釋義術語的使用。如《辭源》常用“古稱”“時稱”“舊稱” “後稱”。它們都表明時間。“古稱”所表示的時間,上起先秦下迄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 “時稱”表示當時,即書證所涉人或事所在之時代的稱呼。“舊稱”表示某條目以往的稱呼或說法。“後稱”表明某辭目後來發展出新意義。
內容相同的條目,一般只在一條下加以詳細解釋,列舉書證;另一條下則註明“見‘某某’”條,以免重複。如“吳越同舟”,註明“見‘同舟共濟’”。
內容近似的辭目,一般只在一條下詳加解釋,他條從略,註明“詳‘某某’”。如“大喬”條後註明“詳‘二喬’”。“詳”“見”“參見”等相關條目的照應,做到沒有遺漏,不互相矛盾。如果涉及其他編輯管轄範圍內的問題,應及時通報,或做好標記,由專項檢查時統一處理。
內容相關的條目,可以互相補充參考的,註明“參見‘某某’”條。如“外水”為水名,與地名“彭亡”條有關,故於“外水”條後註明“參見‘彭亡’”。有的條目為了提供參考資料,在解釋和引證之後,註明“參閱某書”。如“博碩肥腯”,“參閱清劉文淇《春秋左氏傳舊註疏證》”。
五是靈活處理在編輯加工過程中遇到的以下問題。如《辭源》編輯條例,(1)新的書證一般不晚於1840年。如新的書證收有1840年以後的《官場現形記》《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等,可直接刪除。但像影響大,時代也不太晚的陳澧、曾國藩、俞樾、孫詒讓等大家的書證,可予保留。(2)根據《修訂方案·引書格式》,凡書前應加“舊題”者,一律照加,不能省略。(3)錯別字,部分古體字或俗體字(如“法”作“灋”、“地”作“墬”、“燕”作“鷰”),訛字(如“鍛”作“”),衍文,奪字,繁體字錯寫成簡體字(如“幣”作“幣”、“漢”作“漢”),一律改正。(4)用錯標點符號者及時改正,未標者及時補上。
六是根據《辭源引書格式》對新增書證進行認真檢查,做到基本統一。《辭源引書格式》未涵蓋的新增補文獻,也應按照《辭源》慣用的格式書寫。
涉及字頭、字形、注音等問題,編輯可直接與修訂者或字頭、注音等專項的專家聯絡,研究解決。
注意字頭和辭目排序,如果有錯亂,應及時調整。凡經主編審閱定稿的,不能隨意作內容上的改動。如果對內容有疑問,可先與修訂者、審稿人聯絡,如果解決不了,彙集後由主編最後決定。每集完成後,責任編輯需提交編輯加工報告,寫出總結性評審意見。
(三) 發稿齊、清、定
辭書發稿時正文內容要達到“齊、清、定”的要求,正文和附件完備。以下是辭書在發稿前需要標示清楚的細節要求:(以《辭源》為例)
1. 單字頭:字頭一般用黑體,代表正體字。使用繁體字。注意全書字頭大小(字號)一致。
2. 複詞條目:辭目一般置於黑魚尾號內,以示醒目。
3. 漢語拼音:要求用等線體(或稱拼音體)。注意注音字母書寫規範。注音字母注意與漢語拼音一致。
4. 統一數字單位用法。釋義中標點符號,一般儘量依據《標點符號用法》。
5. 落實參見、參閱。
6. 注意專名線。《辭源》條目的釋義和書證(包括參閱文獻)中出現的人名、地名和文獻名等專有名稱下,統一標註專名線。專名線,包括浪線和直線兩種形式。其中浪線用來標註文獻名,直線用來標註人名、地名和表示時間的專有名稱。
統一處理了以上的問題,辭書就會成為一個和諧統一的整體。
《辭源》等大型辭書稿篇幅大,正文和附件比較多,有時編輯加工不可能一次全部完成,可以陸續發稿,最後發附件。像《辭源》正文12集214部,1 200萬字,編輯加工完成的部分先發稿,不一定按照十二集順序或部首順序。一、二校出長條樣後再出排版樣,這時就可按集出校樣了。
(四) 審讀長條樣
長條樣是修訂、審稿和編輯加工後照排的第一次校樣,《辭源》整體面貌發生的重大變化,在長條樣中全部體現。但是,少量條目還存在某些疏漏和技術性錯誤,極個別條目還存在硬傷。編輯與修訂者審讀長條樣,是修訂過程中改正錯誤的最後一次機會,編輯與修訂者都責任重大。
長條樣上產生的錯誤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照排錄入產生的錯誤,二是原稿有錯誤但前期修訂未發現、未改正,多次審校後仍存在。編輯審讀主要解決第二種錯誤。編輯需將長條樣與修訂本文對照,斟酌對比後,即可看出哪些是此次修訂的成果,也可看出問題的所在。這樣做,既可保證質量,又可提高效率。
為了提醒審稿人和編輯,《辭源》長條樣排版錄入時,對字頭和辭目做了分級。長條中沒有標記標註的,是原稿沒有改動的內容。標有五星符號的,是此次修訂新增加的辭目。標有三角符號的,是原有條目經此次增刪修改,內容有變化的(這是專案組借鑑《辭海》發稿時的經驗,提出要這樣標識的)。標五星、標三角的這兩部分是編輯審讀的重點。其中的百科條目,插入較晚,審次較少,而且內容頗為複雜。編輯既要考慮立目是否合理,條目內容是否妥當,又要斟酌與語詞新舊條目的互相融合,審讀時應更為小心。
編輯審讀長條樣,不是重複以前的工作,而是最後一次減少此前修訂的訛誤,發現問題要銳敏,並應尋根問底,保持獨立判斷的能力。切忌將其他辭書的錯誤帶到《辭源》中來,將正確改為錯誤。一旦審讀階段產生了新錯,將很難有機會再來改正。
《辭源》全書字形排錄問題由校對科與編輯部經過多個校次解決,如發現字形筆畫不清引起輸錄的錯誤,編輯可順便提出。審讀主要注意書證的用字問題,特別要注意繁簡字轉換所引起的錯誤;更要注意不要將訛字誤認為是異體字。
標音問題由審音專項組系統核查修訂。要檢查今音、反切與上古音的統一性問題,特別關注多音字的音項設立是否合理,標音位置是否恰當,上古韻部有無上古書證等問題。不熟悉音韻、把握不大的,切忌亂改,可將問題提出記在校樣邊上。
審讀中,書證問題仍是極為重要的。書證與釋義相符的問題,包括書證充分性的問題,書證割裂、引用不全的問題,錯字、奪字、衍字問題,出處、標點、人名線、地名線問題等,編輯一旦感覺不妥,應儘量複查。
編輯務必保持嚴謹的態度,對經過多人次反覆改定的原稿,既要有錯必糾,又要防止按主觀理解隨意改動。所改之處一定要證據確鑿,特別不能改出新的錯誤。
五、其他應注意事項
辭書的很多內容需要通盤考慮。一般來說,出校樣前插圖、參見、前後照應等問題缺少整體感,只能留待排校以後解決。有的拼音索引、四角號碼索引等後續工作,甚至只有定版以後才能進行。《辭源》等大型辭書稿一般需要至少校對六個校次以上,要求責任編輯和作者、修訂者一起進行三個校次以上的通讀,以解決包括內容在內的各類問題。對於大型辭書來說,看校樣階段編纂體例仍是重要的,在編纂、校改過程中不斷完善體例也十分必要。責任編輯需要根據審讀者、校對者發現的問題,對最初擬定的編寫體例進一步細化最佳化,以便參照改定。同時針對排校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提供給照排、校對部門一份相對簡化、概括的體例原則,使每一個校次都能解決一定問題。
專項檢查是在發稿前的審稿階段必不可少和行之有效的工作,可以集中精力窮盡式地解決同類問題,也有利於分工協作。但從技術上說,專項檢查在校對階段做要比發稿前做更有效率。比如字頭、字形的檢查,拼音的檢查,行文術語、互見條目的檢查,地名的檢查,引書體例的檢查等。
《辭源》正文的排序分為子醜寅卯等12集,214部,換集另頁起,不接排,以利於版面調整。四校以後,邀請了全國辭書、古漢語、古文化領域專家審讀一遍。五六校定版後一般不再作大的改動,只改動硬傷等個別地方。改動稍大時要考慮增刪字數平衡,特別注意同頁首尾兩個字頭的位置不能改變。
大型辭書定版後就可以確定檢字表中的頁碼和正文中的互見頁碼。頁碼排好後需要將檢字表與正文雙向核對,以避免二者因編制、排版、核改中的錯誤或變動而導致不符,互見頁碼也需核對。
《辭源》等大型辭書定版時除了前面提到的各種注意事項以外,編輯還需著重注意以下一些細節的檢查:
1. 字頭、辭目和書證的字形是否勻稱,所有同一層級字型、字號應該統一。
2. 部首或音節不能背題。
3. 每個部首、每一集結束時兩欄或三欄下排齊。
4. 一些特殊的字、符號等,如“作、做”、“像、象”和聲調符號等要著重檢查。
5. 插圖的位置、比例大小、清晰度需合適。
6. 書眉的字和拼音的起訖要合乎正文。
7. 版面應排滿。特別是大型辭書,尤其要注意這一問題。定版時要做一些技術處理。
8. 目錄與內容需一致。“出版說明”“修訂說明”“前言”等排在目錄之前,就不再出現在目錄中。
9. 附錄中如有表格,如《辭源》附錄的《歷代建元表》《106韻常用字表》等,須特別注意續表內容的銜接。對所有附件進行編輯加工和專項檢查。
以上針對《辭源》和大型辭書修訂與編輯加工過程中應注意問題做的歸納與分析,有些注意事項是《辭源》修訂與編輯加工特有的,也有些是辭書修訂與編輯加工的共性,在此與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