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奔說史
-
2 # 荰尒二0716
乾隆傳為於令妃的十五子,不是因為有多愛令妃,而是當真無奈之舉!畢竟活到八十多歲,眼睜睜看著身邊的妃嬪、子嗣一個個走在自己的前頭,當真是白髮送黑髮人啊……淒涼無比!
一國之君的繼承者,關係到國家命脈。傳位自然不能小覷,康熙當年九子奪嫡的慘烈場面歷歷在目。所以乾隆時期對繼承者是很看重的。在孝賢皇后在世的時候生的嫡子永鏈、永琮就曾秘密立儲。可惜福薄早早的薨了。另外繼後如懿的十二阿哥更是悽慘,因為母親的冷落被廢,他的一生最慘淡,連普通的皇子都不如,年紀輕輕也早早的去了。死後乾隆也沒有對他任何追封,可見他有多厭惡繼後了,看來就算他長壽一點也沒有機會當太子!
再一個就是愉妃海蘭的永琪,在26歲就英年早逝了。乾隆第五子,榮純親王。於乾隆三十一年薨,年僅二十六。 歷史上的永琪很優秀,也很得乾隆的喜愛!在很小的時候就學習騎射,博學多才,嫻熟滿語、漢語和蒙古語。他還熟知天文、地理、演算法等。 可惜天妒英才,五阿哥在被封為榮親王后不久便離開人世了,和他的皇位終究擦肩而過了。。
乾隆曾說:“其時朕視皇五子於諸子中更覺貴重,且漢文、滿語、蒙古語、馬步、騎射及演算法等事,並皆嫻習,頗屬意於彼,而示明言,及復因病旋逝。”此話是乾隆五十八年(1793)英使馬戈爾尼謁見乾隆時,乾隆帝在談到諸位皇子時提到的。在乾隆後期,選繼承者相當於在胖子裡挑瘦子,由不得他挑三揀四了。他只能用排除法將永璇(有殘章,斷腿,且沉迷酒色品行不端)、永瑆(通文墨不好騎射)和永璘(年紀太小)全部排除掉,然後只有一個品行稍微差不多的永琰,而這位十五阿哥性格內向、性情凝重,為人規矩仁孝,算是勤奮好學的,沒有大錯。便均衡擇優錄用了,所以十五子永琰才有機會!不是因為他夠優秀,也不是乾隆有多愛炩妃,而是他活的時間比較長。
如果永琪可以命長一些,說不定我朝的歷史將改寫,也不會閉關鎖國這麼多年!最後衰敗亡國。。
-
3 # 蟶子歷史
乾隆三十八年,乾隆皇帝秘密立儲,將皇十五子永琰立為皇太子,並且將這個立儲的錦盒藏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
乾隆立皇十五子為皇太子,並不是因為太愛令妃的原因,而是以為在乾隆後期,可以供乾隆挑選的皇子並不多了,只剩下了四位皇子,沒辦法,矮子裡挑高的,就選中了皇十五子了。
乾隆一生十七個兒子,但是長大成人的皇子卻了了無幾。
富察皇后為乾隆皇帝生育了2個兒子,一個是皇二子永璉,皇七子永琮。可是這兩位皇子命都不長,皇二子在8歲的的時候偶感風寒,結果病逝,皇七子,2歲的時候也不幸夭折,而且這兩位皇子都被乾隆立為皇太子。
嘉貴妃,給乾隆皇帝生育了四個兒子,皇四子,皇八子,皇九子,皇十一子。皇四子因為謀圖太子之位,乾隆將其出嗣旁系,做了別人的兒子。皇八子是一個瘸子,皇九子早早夭折,也就剩下皇十一子永瑆,但皇十一子只愛文墨,不喜政務,所以也排除了。
純貴妃生育的皇三子和皇六子,因為孝賢皇后病逝,皇長子與皇三子不傷心悲痛,被乾隆大罵不孝子,也排除了,並且在乾隆三十八年的時候,也都死了。皇六子也早夭。
現在就剩剩下皇五子永琪,皇十子(也早夭),皇十二子,皇十三子(早夭),皇十四子(早夭),皇十五子,皇十六子(早夭),皇十七子。
在乾隆三十一年,皇五子去世,也就剩下了三個可以選擇了。繼後的兒子,皇十二子,因為討厭繼後,所以更討厭繼後的兒子,皇十七還很小,所以只能選擇皇十五子繼承皇位了。
-
4 # 澹奕
因為實在是沒得選,乾隆帝傳位給顒琰也是當時供弘曆選擇的皇子不多,用一句話來說就是“矮子裡頭挑高個兒”——純屬無奈啊。而乾隆帝對於顒琰的生母令皇貴妃魏佳氏,寵愛是真的,不過冊立儲君與此之間,沒有什麼直接的因果關係。
雖然在很多人的既定印象中,乾隆皇帝風流成性,可實際上乾隆後宮中的妃嬪加起來也不過比他那個工作狂父親雍正帝多4個人而已。而弘曆的妃嬪一共為他生育了17個皇子。
雖然弘曆的兒子不算少,然而很尷尬的是,17位皇子中有7個是幼年夭折根本就沒活到成年,剩下的10個兒子裡還有4個英年早逝,等乾隆帝最終準備冊立儲君的時候,他還在世的兒子只剩下6個人。
封建社會講究的是“立嫡立長”,而嫡長子繼承製的核心就是“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最初乾隆皇帝準備冊立嫡後富察氏所生的皇子為儲,可富察皇后的兒子都死得很早。富察皇后升遐以後,乾隆曾經準備冊立皇三子永璋,結果永璋死了;準備冊立皇五子永琪,結果永琪又死了。接二連三的打擊讓乾隆很久都沒想過立儲。
等到乾隆帝再次立儲,那時候的弘曆已經垂垂老矣。當時弘曆在生的6個兒子,其中2人被過繼給了宗室旁支,能夠繼位的只有永瑆、永璇、永琰和永璘4人。前兩人均是淑嘉皇貴妃金佳氏所生,後兩者均為令皇貴妃魏佳氏所生。
雖說“母憑子貴”,然而也有子憑母貴之說。淑嘉皇貴妃早在乾隆二十年就死了,且永瑆永璇兄弟倆,一個殘疾一個摳門,都不是合適儲君之選。純帝繼皇后那拉氏被廢之後,令妃魏佳氏晉貴妃、皇貴妃,統攝六宮成為了當時後宮真正的管理者。乾隆此舉自然也是有意冊立其子為儲,畢竟魏佳氏為乾隆生育了6個孩子。當時永璘年幼,實在沒得選的乾隆值得冊立永琰為儲君。
值得一提的是,繼皇后那拉氏的兒子——十二皇子永璂,乾隆竟從未動過立儲之心,與富察皇后生子不久乾隆就議儲形成巨大反差。永璂多年無寵,在其母后被廢之後更加失落,其貝勒爵位還是永琰登基後追封。而內務府上三旗包衣出身的魏佳氏,最終以低於皇后卻又高於皇貴妃的儀制下葬,並追封皇后。
-
5 # 江上神思者
乾隆帝在位60年,當太上皇又當了3年,從在位時間來看,乾隆算是中國歷史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乾隆自稱“十全老人”,認為自己文武雙全,福壽兼備,然而在立儲這件事上,乾隆可以算是有個終生遺憾。
歷史上,康熙皇帝早早地立嫡長子胤礽為皇太子,這位皇太子一生中兩立兩廢,當了四十多年的皇太子卻沒有登上皇帝寶座。乾隆皇帝從小深受儒家思想影響,對於立嫡的觀念,比之康熙皇帝有過之而無不及。
乾隆皇帝的第一位皇后富察氏深得寵愛,在後宮中地位崇高。富察氏沒有讓乾隆失望,先後為乾隆生下皇二子永璉和皇七子永琮。不幸的是,皇二子九歲那年死於寒症,皇七子年僅兩歲便因天花夭折。富察皇后經不住這接連的打擊,隨後不久也香消玉殞。
此後,乾隆又立了第二位皇后那拉氏。那拉氏同樣很努力,一口氣生了兩男一女。雖然只有皇十二子永璂長大成人,但那拉氏因在乾隆南巡途中與皇帝鬧矛盾,一氣之下剪了自己的頭髮,乾隆大怒,遂對那拉皇后不再關注。那拉皇后死後,僅以皇貴妃禮制下葬。這樣一來,皇十二子也早早地被排除在立儲範圍之外。
等到乾隆三十八年,皇帝已經年過六旬,立儲之事已不能再拖。在此時,還活在世上的皇子只剩了五位。
皇八子永璇舉止輕浮,做事不得體,名聲也不好;
皇十一子永瑆文采斐然,書法了得,號稱清朝四大書法家之一,但乾隆嫌他漢化太過,輕視滿洲傳統;
皇十二子永璂,前文已提到,早就被排除在外;
皇十五子永琰,舉止得體,為人和平,學問也不錯;
皇十七子永璘,年紀太小,而且不愛學習;
乾隆思來想去,決定立皇十五子永琰為太子,將詔書秘密放在乾清宮“正大光明”匾之後,直到乾隆六十年才公之於眾,長達22年。
因此,乾隆立儲跟令妃關係不大,主要還是考察皇子自身的素質。
-
6 # 搞史人
乾隆將皇位傳給令妃的兒子永琰,實屬無奈之舉。
乾隆最喜歡的皇子是五阿哥永琪,永琪還活著的時候,就被乾隆破例封為“榮親王”,是乾隆所有的皇子中,僅有的一位生前就被追封親王的。(令妃)
所以在永琪還沒死的時候,乾隆帝一心只想把皇位傳給他的。可惜永琪身體不好,在25歲就死了,乾隆才開始了他一生經歷的最大的煩惱:立儲。
為何說“立儲”對乾隆來說是最大的煩惱呢?因為在五阿哥永琪死後,只有7個皇子還活著,但是這7個皇子或多或少有點缺陷。
(乾隆)
皇四子永珹以及皇六子永瑢,這兩位皇子在很小時候就被過繼給了別人,所以這兩人沒有繼承權。這時候還剩下5位皇子有資格。他們分別是:永璇(皇八子)、永瑆(皇十一子)、永璂(皇十二子)、永琰(皇十五子)以及永璘(皇十七子)。
永璂的母親是繼後輝發那拉氏,由於在隨同乾隆南巡的時候犯了不可饒恕的錯誤,被乾隆給廢了後位,俗話說子憑母貴,永璂雖然是嫡皇子,但是母親都被廢了,那麼他也是沒有繼承皇位的資格的。
所以只有4人有資格繼承皇位。參選繼承的人數雖然少,但是卻很是令乾隆皇帝頭疼!這4人當中,沒有一個是乾隆喜歡的。乾隆迫不得已,只好利用“排除法”來甄選皇位繼承人了。(乾隆和永琰)
1、乾隆覺得永璇(皇八子)身體有缺陷,是個瘸子,形象不好,不配做一國之君。
2、乾隆覺得永瑆(皇十一子)是個另類加變態!有段時間,乾隆皇帝經常去永瑆的家中,在這段時間裡,乾隆發現這個兒子有很多他看不慣的怪癖,非常受不了他。
3、乾隆覺得永璘沒有野心,不配做繼承人。永璘(皇十七子)是乾隆最小的皇子,乾隆在甄選繼承人的時候,永璘才8歲,還是個孩子,乾隆心想:是個孩子倒無所謂,還是看看他的表現吧。
沒想到永璘令乾隆很失望,第一他從不愛學習,第二他年齡雖小,卻很輕浮。(長大後的永璘真的和乾隆想的一樣,經常出宮尋花問柳)
4、按照品行和外貌,排除之後,就只剩下永琰(皇十五子)了,沒辦法,雞蛋裡面挑不出骨頭了,沒得挑了。(永琰(嘉慶皇帝))
所以說,乾隆皇帝選擇永琰做繼承人,完全是迫不得已(誰叫五阿哥死的早呢!),乾隆一直覺得永琰是個極其平庸的皇子,不過他還算有個缺點,就是學習非常刻苦用功。
-
7 # 佳寧姐姐說歷史
乾隆皇帝把皇位傳給了他的十五子,愛新覺羅.永琰,永琰的母親是孝儀純皇后,魏佳氏,她是乾隆皇帝的第三位皇后,乾隆10年被封為魏貴人,同年晉封為令嬪;乾隆十三年,晉封為令妃;乾隆二十四年,晉封為令貴妃;乾隆二十五年生皇十五子永琰(即嘉慶帝)
大家都知道乾隆高壽,整整活了89歲,他前期的時候兒子是不少,但是好幾個未成年就早夭,有的雖然勉強成年了,但是還是沒有活過他老爹,就連乾隆皇帝最喜歡,最看重的的皇五子永琪也只活了25歲,所以剩下的實在沒有幾個了,這個時候乾隆皇帝選擇繼承人的範圍已經變得非常狹小,十五子永琰出生的時候,乾隆的兒子就已經死了八個,後來乾隆皇帝經過深思熟慮,萬般無奈之下才決定從剩下的這幾個皇子中挑選繼承人。
乾隆皇帝心目中的人選是皇十一子永瑆和皇十五子永琰,永瑆聰明睿智,做事果斷,待人寬厚,綜合比較永瑆都是繼承人不二的人選,但是乾隆皇帝卻把皇位傳給了老十五,老十五永琰忠厚老實,比較言聽計從。乾隆皇帝選擇永琰,其實還有另一層意思,他口口聲聲說自己在位時間絕不能超過自己的祖父,所以在未滿60年他就讓位,其實他心裡想的還是不能放權,永琰比較聽他的話,讓幹什麼就幹什麼,相比較永瑆好管理多了。
乾隆皇帝是這麼想的,後來也是這麼做的,在他當上太上皇這四年中,滿清的權利,還是死死的攥在乾隆皇帝手中,永琰也有是嘉慶帝並無實權,他連殺個和珅都不敢還得等他老爹駕崩才敢對和珅開刀,可見他做皇帝的這四年是多麼的憋屈。
-
8 # 溫讀
皇帝本就身處於一個與常人非常不同的位置上,我們不能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推斷他們某個行為的目的,他們的每一個決定,都是經過了很長時間的權衡利弊。甚至在我們眼中帝王們一個很簡單的行為,背後可能有著龐大的政治意義,並不是我們想的那麼簡單,不是一句話就可以籠統概括的。
選擇繼承人是非常嚴肅的大事,皇子自身天賦,軍事才幹,政治能力等都是很重要的參考專案。當然,他們母親的地位也是很重要的一點,但是絕不是絕對的原因,只能說是一個加分項,無論是哪個皇帝,都不會如此草率的因為愛一個妃子就讓他的兒子繼承大統。比如康熙皇帝一直對去世的赫舍裡皇后用情至深,也立她的兒子胤礽為皇太子,把他當作接班人培養,但是胤礽不學無術,品行也非常不檢點,最終被廢。由此可見,皇子的母親地位尊貴確實能夠給皇子帶來更多的機會,有很好的先天條件,但是最重要的還是皇子自身的資質和品行。否則即使是已經立了皇太子,還是有可能因為自己的行為不端而被廢黜。
乾隆愛令妃嗎?乾隆是一個性情中人,這點在現在的很多電視劇中都有所體現,為了心愛的妃子把皇位傳給她的兒子,這樣的事情放在乾隆身上好像也並不是特別讓人無法接受,那我們可以先來想想,乾隆愛令妃嗎?首先,他愛令妃,這點是毋庸置疑的,令妃在十年間為乾隆生育了四個皇子,兩個皇女,她一個人就生育了六個子女,可見她不但生育能力旺盛,而且十分受寵。
但是乾隆到底又有多愛令妃呢?眾所周知,乾隆與他的第一任皇后富察氏感情篤摯,早早立了富察氏的兒子永璉為皇太子,後來太子夭折,後又立了富察氏的第二個兒子永琮為太子,這兩位太子幾乎都是在剛出生時就被立為了皇帝的繼承人,可見乾隆對富察氏的用情至深。而令妃誕下的十五皇子永琰則是在乾隆三十八年才秘密立儲。
在富察氏去世之後,乾隆立了那拉氏為繼後,然而那拉氏卻在南巡斷髮後被打入冷宮,剝奪了皇后的職權,後便一直由令妃打理六宮事宜,可是直到令妃去世,也一直是以皇貴妃的身份,乾隆並未將令妃冊封為皇后。
1928年孫殿英以軍事演習為名,盜掘了裕陵,發現令妃的屍身竟然沒有腐爛,有人猜測是因為乾隆對令妃的不捨,在她的棺木內放置了很多金銀珠寶,而金銀製產品不僅有殺菌功效,而且還可以使屍體處於一個低溫的狀態,使屍體更好的存放。但由於這件事時至今日也是個未解之謎,也不能妄下結論。
雖然感情這件事是無法拿來比較的,可我們依然可以看到,乾隆是愛令妃的,但是愛她的程度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深,至少沒有愛富察皇后來得那麼深,還沒有到會因為愛她所以把皇位給她兒子的程度。所以乾隆把皇位傳給了後來的嘉慶帝,並不是因為他愛令妃那麼簡單。
為什麼要把皇位傳給嘉慶?乾隆的一共有十七位皇子,這個數量在清朝的所有皇帝中算比較多的,他心目中的太子人選曾經有過三位,分別是二皇子永璉,五皇子永琪和七皇子永琮,其中富察皇后所生的二皇子和七皇子都在年幼時夭折,乾隆後欲立永琪為太子,而永琪也在25歲英年早逝。可乾隆壽命又很長,等到他年事已高,考慮繼位問題時,可供挑選的皇子已經很少了。除去過繼給別人的,此時合適的人選只有八皇子永璇、十一皇子永瑆、十二皇子永璂、十五皇子永琰以及十七皇子永璘。
永璂雖是繼後所生,但由於生母那拉氏已被打入冷宮,他繼承皇位的希望自然也很渺茫,八皇子先天殘疾且品行不端,十一皇子雖才華橫溢但卻不擅長騎射,性格也沒有君王該有的果斷,十七皇子還年幼,這樣看來也只有十五皇子永琮可以繼承大統。可以說嘉慶帝從一開始就並不是乾隆十分中意的人選,只是當時的大環境使乾隆別無選擇,甚至可以說實屬無奈之舉。
由此看來,乾隆是愛令妃是對的,但是他的愛並沒有到他想把皇位傳給他兒子的程度。他將皇位傳給十五皇子,是當時為數不多的皇子中相互比較深思熟慮出的結果,原本立儲的嫡子夭折,其他皇子也英年早逝,活著的皇子中只有嘉慶帝最優秀,乾隆心甘情願但這並不是他心裡的最佳人選。
-
9 # 二月一日
公元1796年,36歲的愛新覺羅顒琰登基稱帝,是為嘉慶帝,成為了乾隆的繼承者,那麼身為皇15子嘉慶帝按理說是與皇位沾不上邊的,那麼他緣何能在17個皇子中脫穎而出從而繼承皇位的呢?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要先來看看乾隆都選過哪些皇儲。
(嘉慶帝朝服像)
乾隆的皇儲選都有誰?老實說,嘉慶並非皇儲的第一人選,甚至連第二人選都不是,原本在乾隆早期年間,乾隆選定的第一人選為皇二子永璉,關於永璉《清史稿》中曾有過這樣一段記載。
“永璉乃皇后所生,朕之嫡子,聰明貴重,氣宇不凡。皇考命名,隱示承宗器之意。朕御極後,恪守成式,親書密旨,召諸大臣藏於乾清宮“正大光明”榜後,是雖未冊立,已命為皇太子矣。今既薨逝,一切典禮用皇太子儀注行。——《清史稿》這是九歲的永璉薨逝後,乾隆所說的一段話,可以看出,乾隆對永璉是寄予厚望的,“隱示承宗器之意”就直接挑明瞭乾隆本來是準備傳位於永璉,在永璉薨逝後,乾隆追封其為皇太子,並上諡號“端慧”。
在永璉病逝後,乾隆皇儲的第二人選就是皇七子永琮,但是老天總喜歡和他開玩笑,他鐘愛的皇子往往都是因病早逝,在永琮年僅2歲的時候,永琮因出痘(水痘)薨逝,乾隆再次嘗受喪子之痛。
“諭王大臣等、皇七子永琮。毓粹中宮。性成夙慧。甫及兩週。岐嶷表異。聖母皇太后因其出自正嫡。聰穎殊常。鍾愛最篤。朕亦深望教養成立。可屬承祧。”——《清實錄》這是乾隆在永琮薨逝後下的一道諭旨,明確表明乾隆對永琮像對永璉一樣,認為其“聰穎殊常”並意欲傳位於永琮,無奈永琮2歲夭折,所以乾隆不得不再次遴選皇儲。
在此之後,乾隆還曾看好皇五子永琪,因為永琪“漢文、滿語、蒙古語、馬步、騎射及演算法等事,並皆嫻習”,也就是說永琪文治武功都頗有建樹,所以永琪深得乾隆器重,在生前就被封為了和碩榮親王,這是乾隆眾多皇子中第一個享有此殊榮的人。
況且永琪當時已經成年,按理說不會像年幼的永璉、永琮那樣早夭,所以乾隆在永琪身上是下了很大心血的,但是,命運往往就是這樣無情,乾隆意欲不得,就在永琪被封為榮親王的翌年,永琪就薨逝了。
接二連三的打擊使乾隆對儲君的選立再無意向,就這樣正大光明匾額後的立儲寶匣一直都是空著的,直到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年僅13歲的皇十五子永琰被秘密立為儲君,這也是乾隆對於自己繼承人的第四位人選。
年幼的永琰緣何能被乾隆選中為儲君人選呢?筆者認為,乾隆與永琰母后令妃感情篤厚,並且永琰受到過良好的教育,年少好學,文學素養高,個人品質與能力較高,是儲君的合適人選,而且永琰深得乾隆喜愛。
2018年,大火的宮廷劇《延禧攻略》讓人們瞭解到乾隆年間那段深藏於宮中的愛情故事,雖然劇中有很多的杜撰成分,但是有一點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乾隆與令妃的感情。
眾所周知,乾隆共有三位皇后,一位就是乾隆的結髮夫妻,孝賢純皇后富察氏,另一位為繼皇后輝發那拉氏(后帝後反目),最後一位就是嘉慶帝的生母令妃(後追封為孝儀純皇后)。
(孝儀純皇后朝服像)
令妃共為乾隆誕下四子二女,從令妃生兒育女的數量來看就可以知道其深受乾隆的寵愛,也是為乾隆誕下皇嗣最多的妃嬪,在其去世後,乾隆追封她為令懿皇貴妃,並把她葬入自己的陵寢裕陵,乾隆死後與她合葬,其子永琰被乾隆冊封為皇太子後,她也被追封為孝儀純皇后。
乾隆是一個愛屋及烏的人,這一點從他以前挑選的皇儲永璉和永琮就可以看出,永璉和永琮都是乾隆的結髮夫妻孝賢純皇后富察氏所生,富察氏與乾隆感情篤厚,在富察氏去世後,乾隆曾下諭旨,稱讚富察皇后的美德孝行,所以乾隆對富察氏所生之子格外重視。
(令妃和愛子永琰)
不得不說,永琰能夠繼承大位,確實很大原因沾了其母后的福氣,但是光憑乾隆對其母親的感情還不足以把永琰推上帝位,作為躬耕滿清王朝60年老謀深算的乾隆不會單單隻因為對某位妃嬪的感情就會把她的兒子立為皇儲,像永璉和永琮也是自身“年少聰穎,氣宇不凡”,換句話說,是個可塑之才,如果他倆頑劣不堪,就算乾隆再深愛富察氏也不會選擇永璉和永琮為儲君,一位皇子的個人品質及才能這才是乾隆選擇諸君的重要參考標準。
英詞炳蔚,援筆立就,動成典則。以上一段話是史書記載的少年時期的永琰,可以看出永琰的文學素養很高,可以達到執筆成章的地步,而且永琰師從名師,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皇子教育,所以,自乾隆三十八年至乾隆六十年二十二年間永琰一直被秘密立為儲君而沒有被更換過,這說明,永琰是很得乾隆喜愛的。
可以說,令妃確實為永琰稱帝加了不少分,但是更重要的是永琰本人也因為良好的品質而深得乾隆的喜愛,這才是他能夠成為儲君的最重要原因。
還有許多人認為,乾隆選擇永琰是當時的無奈之舉,因為當時可供乾隆選擇的儲君只有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二子永璂、皇十五子永琰和皇十七子永璘。其中,永璇因為行為乖張,屢被訓斥,並且有腿疾,所以不會受乾隆的青睞,永瑆則排斥漢文化,也不得喜愛,永璂則因為母后與皇帝反目所以也受到牽連不再受到乾隆喜愛,而宗璘則因為年幼所以也不被考慮,所以很多人認為這樣一看也就永琰最合適了,乾隆選永琰純屬無奈之舉。
對於這一點,筆者認為,選皇儲不是買菜,差不多就行,乾隆統治清朝60年,在政治上老謀深算,而且深知皇儲的重要性,因為皇儲關係著清朝未來的命運,關係著清朝國祚基業,關係著清朝的興衰成敗,選皇儲絕不能將就,更不能湊合,永琰能夠當選,必然因為永琰本身有著在乾隆看來相對眾皇子更適合做帝王的品質和能力,不然永琰也不會二十二年一直作為乾隆的儲君存在。
所以綜上所述,永琰能夠成為儲君是得益於自身傑出的品質和能力,就像他的哥哥永璉和永琮一樣,是“可屬承祧”的最合適人選。
-
10 # 半旅
其實乾隆也不滿意嘉慶的!
眾所周知,乾隆曾經至少有4次秘密立儲過!第一次是嫡長子永璉,第二次是嫡次子永琮,第三次是著名的五阿哥永琪。可惜,前面三個都死了!所以乾隆也一直認為自己命硬,喜歡的女人,兒子,都活不久,都先於自己而去!比如以上的三個兒子,比如元后孝賢,皇貴妃慧賢,包括著名的令妃,年齡比乾隆小很多,也是40來歲就去世了。所以,乾隆認為自己註定是個孤家寡人!
所以,乾隆在後期也就不想著立儲這件事兒了!第一是因為立誰睡死,第二也是因為滿意的都死光了,剩下的都那麼回事兒,沒有特別滿意的!
根據北韓史料記載,當時乾隆在選擇繼承人上曾經有過思量,因為他實在太能活了!以致於生生熬死,熬老了前面幾個兒子!後面年輕力壯的兒子又沒有出彩的,所以也有人建議乾隆仿照前朝。在孫子裡面選一個出彩的繼承皇位!當時最受寵的皇孫是定恭親王綿恩。這個綿恩是皇長子永璜的次子,但是他的長子早逝,所以綿恩的地位和建文帝是一樣的,都是老皇帝的大孫子!但是乾隆皇帝吸取了明朝的教訓,認為跨過兒子直接立所以會造成動亂,不利於皇朝的統治!所以孫子輩的所有人都被排除在外了!
前面說了,乾隆太能活了,前面的兒子死的死,養廢了了的養廢了!所以前面幾個兒子不予考慮!後面的兒子,除了廢后生的不予考慮,北韓妃子生的不予考慮,最大的就剩嘉慶了!剩下的都比嘉慶還小呢!最主要是乾隆最小的幾個兒子都被令妃包圓了,立誰都一樣……
然後乾隆就愁啊,嘉慶他也不滿意啊!於是,據說,他在祭天祭祖宗的時候就發下誓言,列祖列宗在上,今有皇十五子永琰,若不可立為儲君,就讓他隨了幾個哥哥去孝敬各位祖先。若是尚可立為太子,就讓他好好的活著。最後,永琰活的好好的,乾隆地也都80了,所以就立了永琰當太子了!永琰當時也35歲了。乾隆帝考察了永琰也考察了10來年……最後,沒招兒了,沒別人了,然後這孩子也命硬,沒被儲位剋死,所以他就當了皇帝了……當然,據說最後嘉慶是被雷劈死的,所以,看來這列祖列宗的也還是不滿意他啊,就是反射弧長了點兒……
當然,乾隆皇帝不止一次的說過,如果最小的最受寵的十公主(就是嫁給豐紳殷德的那個)是個男孩子,必立為儲君!這個孩子不止長相上,包括性格上,為人處世上都像極了乾隆!可惜她就是個女孩兒……這事兒就連嘉慶也是知道的!在繼位後也是對這個妹妹多有照顧……
-
11 # 千年歷史千面遊
乾隆皇帝在繼承人的選擇上,面臨著和祖父康熙完全相反的境遇。康熙皇帝是可選擇的太多了,挑花了眼。而乾隆則真的是沒得選,最後選擇嘉慶繼位,不是最好的選擇,只能說是“最不壞”的選擇。他對令妃的愛是不假,但是之所以會把CROWN戴在令妃兒子的頭上,純屬是因為嘉慶比較幸運。
其實,原本乾隆皇帝是在繼承人選擇上,最不用糾結的一個人。他和自己的皇后富察氏,那才真的是傾心相愛。所以不管是採用立嫡還是立愛的原則,都應該是皇后的兒子繼位。事實上,富察氏有過兩個兒子,既皇次子永鏈和皇七子永琮。這兩個孩子,也都曾秘密立儲。但可惜的是,兩個孩子一個長到八歲,一個僅僅一歲,就匆匆撒手人寰了。更連帶著母親悲傷過度,也隨之而去。乾隆皇帝繼位的兩個最佳人選,就這樣沒了。
這之後,乾隆皇帝又升嬪妃那拉氏為後,那拉氏也同樣有兒子,即皇十二子永璂和皇十三子永璟。如果一切順利,這兩個孩子中也會有一個是未來的皇帝。但是,永璟僅僅兩歲便夭折了,永璂則因為母親失寵而備受冷落,二十四歲也去世了。
這之後,乾隆皇帝還有一個選擇,就是皇五子永琪。永琪的生母是生母愉貴妃珂里葉特氏,身份比較尊貴。而他自己,也是個上馬能騎射、下馬能讀書、精通滿蒙漢語的聰明孩子。乾隆皇帝非常喜歡他,在沒有嫡子的情況下,永琪成為下一任皇帝的可能性非常大。但是很可惜,永琪在二十六歲時也沒了。
幾個最有可能繼承皇位的兒子相繼故去之後,剩下的孩子,選誰也就都差不多了。乾隆皇帝共有十七個兒子,但拋去夭折的和過繼給別人的,能陪他走到最後的,只有四個。而這四個人中,只有皇十五子永琰還算是比較正常的,其他的人都有無法忽視的毛病。
首先是皇八子永璇,此人壓根也不想當皇帝,所以對自己的要求非常低,平時和二流子一樣在街上提籠架鳥,玩樂無度。最主要的是,此人天生有足疾,走路一瘸一拐的。這樣的身體和性格條件,註定他無法繼位。
然後是皇十一子永瑆,這是一個有才能的人,書法十分出眾。但是,偏偏這個人不喜歡騎射,只愛學文。要知道,騎射是滿洲人的立國根本,不喜歡騎射也就意味著忘本,乾隆也不會考慮他。
然後是皇十七子永璘,此人和永琰是同母兄弟,而且沒有任何突出的優點。如果乾隆非要在他和永琰之間選擇的話,那為何不選永琰呢?同樣資質的情況下,當然選年齡較大的比較穩妥。
所以說,乾隆皇帝其實是個十分不幸的人,一輩子見過最多的,就是兒子一個一個離自己而去,白髮人送黑髮人。而令妃魏佳氏,則是一個幸運的人。在乾隆皇帝最後僅存的四個孩子中,就有兩個是她的兒子。正是父親的不幸和母親的幸運,將嘉慶皇帝推上了皇位。
-
12 # 小島知風
乾隆絕對不會是因為愛極了令妃才把皇位傳給第十五子顒琰,也就是後來的嘉慶皇帝。歷史上的乾隆不僅沒有後人想的那麼深愛令妃,甚至可能在他心裡都沒拿令妃當回事。
在乾隆心目中令妃不過是富察皇后的替代品而已
乾隆皇帝這一生有17個兒子,偏偏把皇位傳給了平庸的嘉慶,因此很多人都認為乾隆是愛極了嘉慶的生母令妃魏佳氏,所以才會愛屋及烏,把皇位傳給了嘉慶。
實際上乾隆這一生最讓他難以忘懷的女人只有他的嫡妻富察皇后,而令妃最初是富察皇后身邊的侍女,是富察皇后向乾隆推薦的,她才有機會給乾隆侍寢,並被納為妃嬪。
雖然歷史上令妃為乾隆生育了四子二女共六名子女,但是要知道令妃是在乾隆十年(1745年)就被納為魏貴人,可是一直沒有為乾隆生育,直到乾隆十三年(1748年)富察皇后去世之後,她才先被晉封為令妃,後來才陸續生育了子女。
而且歷史上也並非生育子女多就代表著這個妃嬪一定受寵愛,比如皇太極獨寵的海蘭珠也不過就生育了一個兒子,可是海蘭珠去世後,皇太極悲痛得連自己身體都給整垮了。還有順治獨寵董鄂妃,可是董鄂妃也就只生育了一個皇四子,董鄂妃去世後,順治都覺得活著沒有意義了。
想判斷皇帝有多麼寵愛一個女人,得看這個女人去世后皇帝如何表現。富察皇后去世後乾隆悲痛欲絕,甚至因為皇長子永璜和皇三子永璋在富察皇后葬禮上表現不夠悲傷,痛斥他們倆,還對兩個兒子大打出手,甚至褫奪了他們倆皇位的繼承權,還有不少朝臣因為操持富察皇后葬禮不力受到嚴厲處罰,而且富察皇后去世後,乾隆還寫了很多首詩來悼念富察皇后。
相比之下令妃去世後,乾隆就沒像富察皇后去世時那麼悲痛,只多給她寫了兩次祭文。並且最有意思的是,乾隆在令妃的祭文中稱“昔年參近御之班,曾資悔迪,此日侍昇仙之駕,如奉生存”。
這意思就是說令妃當年曾是富察皇后的侍女,工作得很好,這回她駕鶴昇天了,那就正好去另一個世界可以好好侍奉富察皇后了。
乾隆這祭文要是讓令妃活著看到會不會傷心,合著在乾隆眼裡她永遠都是侍奉富察皇后最得力的丫環,即便她死後她的兒子成了皇帝,她也因為兒子的關係被追封成了皇后,但她在乾隆心目中永遠都是侍奉富察皇后的小丫頭。
所以令妃能陪葬進乾隆的帝陵裕陵之中,很可能就是乾隆想讓她在九泉之下繼續服侍富察皇后,因為富察皇后早就葬進了裕陵中,所以令妃葬進裕陵屬於是為富察皇后陪葬。
除了死後的待遇,皇帝如果愛一個女人還會對她的家人格外器重。乾隆對待富察皇后的家人極為器重。富察皇后的幾個弟弟都被委以重任,基本都是官至總督、巡撫、大學士這些要職。
乾隆尤其是對富察皇后最小的弟弟傅恆最為器重,傅恆官至大學士,死後乾隆特意以皇室葬禮為傅恆發喪,不僅傅恆深受重用,連傅恆的兒子們也都很受重用,傅恆的兩個兒子成為駙馬,第三子福康安更是深受重用,死後被乾隆追封為郡王。
相比之下令妃呢,她的家人從來沒受乾隆器重過,她的老爹魏清泰只官至正五品的內務府管領,至於她的兄弟們大多都只是佐領混飯吃的職務。
在乾隆二十年(1755年)時,令妃的老爹魏清泰在職期間產生了虧空,乾隆特意派小舅子傅恆去清查魏家的家產,結果發現魏家就沒有多少家產,令妃的大哥和二哥每月俸銀只有二兩銀子,三哥還沒有公職,全家祖產總共二十二間房子,經濟來源只靠魏清泰的收入養活全家,而魏家當時還欠了外債八百五十兩銀子,魏清泰根本無力償還虧空。
令妃家族的家人不受重用,家產也十分微薄,別說和富察皇后家族比,就是和乾隆繼後那拉氏比也差多了,雖然那拉氏家族出身也和令妃家族差不多,地位也不高,但是乾隆很早就賞賜了那拉氏家族不少家產,光房子就賞賜了四十二間。令妃家族的家產甚至都比不上漢人出身的怡嬪和白貴人姐妹,當時乾隆比較喜歡怡嬪,特意在京城賞賜白家五十間房屋。
在傅恆清查令妃家族的家產之後,乾隆覺得她家挺可憐的,才赦免了魏清泰的虧空,還讓令妃的兄弟們到內務府任職,即便如此,乾隆也沒像對待繼後那拉氏和怡嬪、白貴人姐妹她們家族那樣,上來直接賞賜房產,就這樣來看乾隆還真是愛極了令妃嗎?
所以乾隆並不是特別喜愛令妃,他更多的是在失去富察皇后之後,拿曾經是富察皇后侍女的令妃當替代品而已,富察皇后永遠都是乾隆一生中的“白月光”,這是任何女人都無法替代的,因此乾隆把皇位傳給嘉慶絕不是因為他愛極了嘉慶的老媽令妃。
選擇嘉慶是乾隆的無奈之選
根據歷史記載嘉慶是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被乾隆秘密的冊立為皇位繼承人,並把他的名字寫入金匱之中,藏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之後。
有了這個具體時期就可以看看當時乾隆可以選擇的兒子都有哪些,當時乾隆還活著的兒子有皇四子永珹、皇六子永瑢、皇八子永璇、十一子永瑆、十二子永璂、十七子永璘再加上嘉慶共七個兒子。
老四永珹被乾隆過繼給了沒有子嗣的十二叔履親王胤祹為孫,老六永瑢被乾隆過繼給了沒有子嗣的二十一叔慎郡王胤禧為孫,因此永珹和永瑢早就繼承了胤祹和胤禧的爵位,屬於是胤祹和胤禧一脈的皇親了,所以也就失去了皇位繼承資格。
老八永璇出生時就天生腿腳殘疾,長大後又為人輕佻浮躁,辦事很不得人心,名聲也比較差,是當時出了名的糊塗皇子,就這樣一個身體殘疾還名聲不好的人,根本不可能會被乾隆納入繼承人選考慮範圍內。
老十一永瑆很有才華,自幼就天資聰慧,工於書法,善於詩畫,書法造詣很高,與鐵保、翁方綱、劉墉三人並稱乾隆時期書法四大家,為人斯文謙恭,喜好與讀書人交往在當時文壇有很高的名聲,深受讀書人的擁護,所以他一度很受乾隆喜愛,也確實是嘉慶最有力的競爭對手。
但是永瑆為人身上頗有讀書人的酸腐之性情,而且他偏重於文采,不善弓馬騎射,這嚴重不符合清朝弓馬開國,歷代君王都得精於騎射的祖制。乾隆曾為此多次申斥過永瑆,讓他不要一味讀書,也要注重弓馬騎射,不過永瑆卻不以為然。因此過於偏科的永瑆也被乾隆排除在了皇位繼承人之外。
老十二永璂有一定的能力,出身也比較正,他是乾隆繼後那拉氏所生之子,按照名分來說他還算是嫡子。不過很可惜他老媽那拉氏與老爹乾隆鬧翻了,當場斷髮詛咒乾隆,雖然沒有被乾隆廢除皇后之位,但是乾隆讓令妃成為皇貴妃,代替皇后執掌後宮事務,就說明了那拉氏被不廢而廢,那拉氏死後連皇后的封號和葬禮都沒得到,所以永璂因為老媽那拉氏的緣故也不被乾隆視為嫡子,更失去了乾隆喜愛,自然也不會被考慮成為皇位繼承人了。
老十七永璘和嘉慶是同母兄弟,都是令妃所生,不過永璘當時年僅8歲,還比較年幼,乾隆自然不會考慮立幼子成為繼承人。況且永璘長大之後也是一個糊塗王爺,生平最喜歡攢錢和經商,因此不管是當時從年齡考慮,還是後來看他的表現,他都不適合成為皇位繼承人。
而且乾隆壽命很長,17個兒子被他熬死了一大半,當他85歲宣佈退位的時候,只有四個兒子還健在,分別是永璇、永瑆、嘉慶、永璘,這時候即便乾隆想改變主意換繼承人他也沒得可選了,永璇和永璘直接排除,永瑆和嘉慶相比較,嘉慶畢竟不偏科,比較文武全能,各方面能力雖然中庸,但沒有弱項,要比永瑆好得多,所以乾隆只能選擇嘉慶了。
其實嚴格的來說嘉慶並不是乾隆最滿意的繼承人,只是他的無奈之選,乾隆曾經很中意過三個繼承人,那就是皇次子永璉、皇五子永琪、皇七子永琮。
永璉是富察皇后所生嫡子,從出生時連爺爺雍正都對他寄予厚望,親自給他起名為永璉。乾隆繼位之後,立刻就把他的名字寫好藏入“正大光明”匾的後面。不過很可惜在乾隆三年(1738年)時,年僅9歲的永璉就夭折了。
不過乾隆對永璉夭折很是難過,追封他為太子,還給他修建了太子陵寢,並且在後來嘉慶繼位後,乾隆還特意帶著已經繼位嘉慶去祭拜永璉,並且讓嘉慶給永璉行跪拜之禮,可見乾隆對永璉寄予厚望,如果不是他夭折,皇位也輪不到嘉慶這。
在永璉去世後,富察皇后又生育了一個嫡子,那就是皇七子永琮,乾隆又準備將永琮秘密立為皇位繼承人,不過還沒來得及成行,永琮又夭折了。
永璉和永琮但凡有一個沒有夭折,乾隆準定會把他們立為皇位繼承人,這才是乾隆對他們的老媽富察皇后愛之至極的表現。除了永璉和永琮外,乾隆還有最屬意的繼承人就是老五永琪。
永琪的生母是愉妃珂里葉特氏,愉妃也不太受乾隆寵愛,不過永琪完全是靠自身能力征服了乾隆。
可以說永琪是非常的文武雙全,精通多種語言,擅長詩詞書畫,還自己寫了一本書,弓馬騎射非常嫻熟,乾隆在圍獵時與他比試弓馬騎射,三戰三敗,可見其弓馬騎射技術之精,而且他還善於摔跤,很多宮廷侍衛都摔不過他。
永琪的能力簡直堪稱非常全能,不僅全能而且還十分優秀,嘉慶的能力也很均衡,可嘉慶卻屬於能力很全面,但很中庸,相比之下永琪完全就是嘉慶的升級加強版。
除了能力全面且卓越之外,永琪最重要的是十分忠孝。曾經乾隆居住的圓明園九州清晏殿著火了,乾隆所有的兒子中只有永琪第一時間不顧危險,衝入火場揹負乾隆跑了出來,由此乾隆認為永琪為人至誠至孝。
想一想一個能力全面且卓越,還十分孝順的兒子,乾隆如何不想把他立為皇位繼承人。不過永琪的命不太好,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年時,25歲的他就英年早逝了。
在永琪臨死前,乾隆特意下旨冊封他為榮親王,而榮親王爵位是清朝歷代皇帝都不會冊封的爵位,因為順治與董鄂妃所生的皇四子夭折後,順治由於對董鄂妃的喜愛,就想追封皇四子為太子,但是受到了母親孝莊太后的極力反對,所以順治只得追封皇四子為榮親王。自此之後榮親王的爵位就意味著與太子之位掛鉤,後世清朝帝王大多不會輕易冊封榮親王。
乾隆在永琪病危時下旨冊封他為榮親王也代表著對永琪的認可,他希望永琪能振作起來最終好起來,只要永琪病好了,那也就意味著太子之位非永琪莫屬了,不過可惜永琪沒能熬過去,最終還是英年早逝。
在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時,永琪已經去世27年了,這一年英國使臣馬戛爾尼訪華,乾隆舉行宴會接見馬戛爾尼,宴會期間乾隆當著嘉慶的面對馬戛爾尼盛讚永琪,稱:其時朕視皇五子於諸子中更覺貴重,且漢文、滿語、蒙古語、馬步、騎射及演算法等事,並皆嫻習,頗屬意於彼,而示明言,及復因病旋逝。
永琪在去世將近30年時,還能讓乾隆當著英華人的面盛讚他,乾隆還表示永琪是他所有兒子中最適合繼承皇位的人,可見乾隆對永琪有多麼認可,而且乾隆對永琪的這份認可是遠超過嘉慶的。
所以乾隆之所以選嘉慶成為繼承人是他的無奈之選,並非因為有多麼愛嘉慶的老媽令妃,只是乾隆屬意的三個兒子永璉、永琪、永琮都早逝了,加上乾隆的兒子可選擇性並不多,嘉慶是其中相對優秀的皇子,因此乾隆無奈之下在他最屬意的兒子永琪英年早逝後,他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了各方面都與永琪很像,但卻屬於永琪弱化版的嘉慶當繼承人。
寫在最後
所以歷史上的乾隆並不是特別喜愛令妃,如果他真是愛極了令妃,不會在令妃去世時只給她皇貴妃封號,他早就像順治那樣追封董鄂妃為皇后追封令妃為皇后了,而乾隆是在乾隆六十年(1795年)退位時,正式宣佈第二年讓位嘉慶,由於嘉慶要當皇帝了,乾隆才下旨追封嘉慶生母令妃為孝儀純皇后。
乾隆把皇位傳給嘉慶絕不是因為太愛令妃,主要還是因為乾隆最屬意的皇位繼承人老五永琪去世了,乾隆無奈之下,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了與永琪各方面都很像,但卻都不如永琪的嘉慶繼位,可以說乾隆最屬意的繼承人還是永琪,但永琪卻英年早逝,乾隆是按照他的模板才選擇了讓嘉慶繼位。
回覆列表
歷史上,除了昏君,皇帝選擇儲君,第一考慮的永遠都是確保江山能夠代代相傳,而不是愛某個后妃。
題目中所說的令妃的兒子,就是後來被稱為嘉慶皇帝的十五阿哥永琰。
乾隆皇帝雖然能力不咋地,但畢竟不是昏君,所以他選擇嘉慶,當然不是因為太愛令妃。
一、嫡子夭折或者早逝中國皇位繼承講究“立嫡以長不以賢”,在眾多兒子中,正妻即皇后的兒子叫“嫡子”,如果皇后生了好幾個兒子,則立年齡最大的一個。
乾隆皇帝的嫡長子,即孝賢皇后富察氏所生之子永璉,不過永璉只活到9歲就死了。
此外,雖然孝賢皇后富察氏還有兩個兒子,分別是永瑛、永琮,不過前者只活了23歲,後者只活了2歲。
乾隆一生,立了兩個皇后,除了孝賢皇后外。還有一個被廢的烏拉那拉氏。
烏拉那拉氏也生了一個兒子,即皇十二子永璂。
然而,永璂在乾隆四十一年就死了,年僅25歲。因為母親被廢的原因,死後沒有享受任何政治待遇。
如果他不死,也不會有機會繼位。
二、其他兒子當中同樣早逝的多乾隆總共生了17個兒子,繼成皇位的皇十五子永琰出生於乾隆二十五年,即1760年。
然而,在他出生之前,14個哥哥當中有6個已經死了,等於說競爭對手打了一個對摺。
除了孝賢皇后三個早逝的嫡子外,皇三子永璋死於26歲,皇九子和皇十子,分別在一歲和兩歲時死去。皇十三子永璨,死於三歲,皇十四子永璐,即永琰的同母哥哥,也在四歲時夭折。
嘉慶皇帝6歲那年,乾隆非常賞識和鍾愛的皇五子永琪也死了,年僅26歲。
永琪能文能武,還精通漢、滿、蒙三種語言,在乾隆三十年,即1765年,被封為和碩榮親王。
可以說,接班希望大大滴。
可惜,死了。
嘉慶皇帝后面還有倆弟弟,其中皇十六子也僅僅活了4歲。
三、活著的兒子當中永琰最優秀除了那些不幸早夭的兒子們,乾隆還把皇四子永珹和皇六子永瑢早早過繼出去。
到乾隆60年的時候,真正有資格繼承的只有四個兒子,即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和皇十五子嘉慶皇帝永琰、皇十七子永璘。
其中,皇八子永璇既有腳病,又沉湎酒色,皇十一子永瑆是一個著名的吝嗇鬼,皇十七子永璘是一個遊手好閒的花花公子。
只有永琰,性格沉穩,讀書勤奮,孝順父母。
如果你是乾隆,你會選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