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院之觀

    “廠”和“衛”是分開的,廠指東廠、西廠、內行廠,衛則專指錦衣衛,由於彼此職能多有重合,常常合稱為廠衛。

    從職級上看,錦衣衛、東廠、西廠之間並不是隸屬關係,而是平級關係。

    他們之間有互相協助的一面,但更多的是相互監督,相互掣肘制衡,至於誰聽誰的,完全取決於這三個機構在時任皇帝面前有多紅。

    按照皇帝順序來看,有明一朝,錦衣衛和東西廠之間的欺負,大致如下:

    從洪武朝到永樂朝,錦衣衛獨領風騷,辦理了無數大案,投下了恐怖的陰影。東廠在永樂十八年才設立,當時還是小字輩,只能低調發育,無法跟北鎮撫司對抗。

    仁宗和宣宗的洪熙——宣德年間,東廠和錦衣衛都比較低調,因為前兩任皇帝制造的大案太多,殺戮過重,仁宣兩位皇帝對特務機關刻意打壓,誰都不敢露頭。

    英宗時期,隨著王振的得寵,東廠逐漸壓倒錦衣衛,將他們踩在腳下,連錦衣衛指揮使馬順,也認了東廠掌印太監王順當乾爹,錦衣衛自然也就淪為東廠幫兇。

    不過英宗復辟後,認識到了東廠勢力過大,又開始打壓東廠,扶植錦衣衛。錦衣衛指揮使逯杲、門達等也在曹吉祥叛亂中立下了功勞。

    英宗兒子朱見深即位後,大太監汪直逐漸上位,又開始重用東廠宦官,東廠勢力再次崛起。成化十三年,憲宗下令在東廠之外又設西廠,由汪直提督,西廠由此創立。

    武宗正德年間,錦衣衛與東廠爭鋒。先露臉的是東廠因為這一時期,同樣有位權勢熏天的大太監——劉瑾。

    劉瑾被殺後,朱厚照又寵信錢寧和江彬,這倆人先後擔任錦衣衛指揮使,在此期間,錦衣衛當然壓過了東廠。

    然後就到了非常特殊的嘉靖朝。

    在嘉靖一朝,錦衣衛完全壓倒東廠,佔盡上風,一直延續到嘉靖駕崩。

    因為這時,錦衣衛有個史上最牛的指揮使——陸炳。

    陸炳其人,堪稱傳奇,他和嘉靖喝同一個母親的奶水長大,又在其南巡時從火場中把嘉靖救出,同時又是興王府舊人,嘉靖對他的信任無出其右,這段時期,東廠只能老老實實吃癟。

    東廠最風光的時期,莫過於天啟年間,原因嘛當然是出了個魏忠賢。

    魏忠賢自天啟年間崛起後,在天啟四年到天啟七年權勢達到了巔峰,從嘉靖朝到萬曆朝一直被錦衣衛壓制的東廠也由此翻身,在此期間,無人可對抗其鋒芒。

    錦衣衛指揮使田爾耕也是魏忠賢的黨羽莫屬。既然依附了魏忠賢,幫其辦事也是理所應當,錦衣衛此時完全在東廠陰影之下,主要工作就是幫助魏忠賢排除異己。

    崇禎即位後,東廠和錦衣衛都沒有了發揮空間,閹黨固然被大規模打壓,錦衣衛也沒有乘勢崛起,對崇禎形同擺設。我不禁想到,面對明末東林黨的坐大,如果能用好錦衣衛這把刀,是否能起到一些作用呢?

  • 2 # 斐駺

    類似的問題之前已經回答過了。

    錦衣衛是明太祖朱元璋設立的,其前身是“拱衛司”,後又改稱“親軍都尉府”。

    早期戰爭年代時期,“拱衛司”的主要職能就是探查情報、糾察內部人員的一個情報部門,明朝建國後,朱元璋將其升級成為錦衣衛,主要的職能統轄儀鸞司,掌管皇帝儀仗和侍衛,偵糾不法。

    錦衣衛的有內部還分為南北鎮撫司兩個機構,其中南鎮撫司主要負責糾偵、緝拿。北司則負責監獄及審問、宣判、行刑。

    在建國時期,由於對內部人員,尤其是文臣系統的不信任,因此錦衣衛的職能還有監視官員。尤其是朱標死後,為了能讓朱允炆上位,朱元璋提升了錦衣衛的很多功能,用錦衣衛殺掉許多功臣。

    到了朱棣靖難後,雖然書上沒有說錦衣衛有直接參與,但從朱棣幾個兒子能從守衛深嚴的南京都城逃回北京,以及後來獲取大量南方情報、和他的聯姻家庭徐達王府內部分裂、還有朱棣一上位後就重建錦衣衛等等來看,當時這個已經被朱元璋裁掉的錦衣衛應該參與朱棣的靖難之中。

    朱棣時期的錦衣衛有著極高的權利,畢竟朱棣在名義上是謀反而得位的,因此在對抗其他利益損失派來說,錦衣衛的刀鋒是朱棣所依仗的。

    此時的錦衣衛首領紀綱權勢熏天,作為朱棣的同學、發小的他知道,做皇帝的刀子和夜壺的好處與壞處,在大學士解縉死後不久,因為“謀反”被太監舉報。

    紀綱死後,因被童年基友傷害了的朱棣,建立東廠,雖然名義上東廠是監視錦衣衛的,可事實上,東廠除了領導者是太監之外,所選拔補充進去的人,大都是從錦衣衛北鎮撫司中抽調的,同時職能上,東廠廠公是皇帝的家奴,而錦衣衛是正三品的指揮使,在明面上錦衣衛指揮使的職權還高於東廠廠公。

    這是朱棣設定出來的一套讓東廠和錦衣衛之間相互監督、制衡的制度。

    但由於紀綱的“謀反”一案,也導致了在朱棣時期,錦衣衛是由東廠所控制,因此事實上東廠權力在錦衣衛之上,且只對皇帝負責,不經司法機關批准,可隨意監督緝拿臣民。它的職能就是監督臣民的,類似與美國聯邦調查局,主要是對內的。此時的錦衣衛就如同美國中央情報局,只要是對外的偵查,同時受命於東廠,逮捕不法臣民以及情報互通。

    (這裡必須提到兩個案例,一個是正德時期的,正德私自出宮跑到草原上,很快就親明的草原部落首長到其跟前聽令,若沒有錦衣衛的情報工作,打死真不信。第二個是貴州土司作亂時,錦衣衛千戶曾在平叛後,於紅崖處留下提筆詩詞,並命人刻字,因此事實上,在有明一朝,錦衣衛對外的軍事偵查這一職能都沒有變。)

    西廠的建立是在明朝中葉明憲宗時期。背景是因為閣臣之間展開了激烈地爭奪首輔職位的鬥爭。閣臣互相傾軋,吏治漸趨腐敗,官場貪汙成風。朝臣和宦官之間為爭奪權勢也在明爭暗鬥,統治集團內部矛盾鬥爭日趨激烈。

    明憲宗早期,京城出現了"妖狐夜出"的神秘案件,接著有個妖道李子龍在京師內獲得了大量信徒,也不知道這個李子龍道士是怎麼想的,反正在朝廷裡的大臣信徒們的幫助之下,李子龍有機會深入內宮,到萬歲山等地觀察。後被錦衣衛校尉發現,李子龍遂伏法。

    這兩件事,讓明憲宗認為朝局已經敗壞了,尤其是土木堡事變離他即位才不久,他認為東廠和錦衣衛已經被外臣所侵腐,不可再信。在他最信任的汪直慫恿之下,設立了西廠。

    早期的西廠,只要是為皇帝探查訊息的,後來在汪直的策劃之下,蒐羅了不少所謂的"秘密訊息"報告給了憲宗。憲宗認為這些訊息很有價值,對汪直的表現也十分滿意。隨後西廠的軍官主要從錦衣衛中選拔,這些人再自行選置部下,短短几個月內,西廠人員極度擴充,其勢力甚至超過了老前輩東廠。

    西廠此時的作用就是辦大案,為汪直賺更多的錢。所以僅僅成立5個月,就弄得朝野上下人心惶惶,西廠所構置大案、要案,其辦案數量之多、速度之快、牽扯人員之眾都遠遠超過了東廠和錦衣衛。

    物極必反,由於汪直極度膨脹的權力引起皇帝的警覺,只成立幾年的西廠因此在權利的遊戲中解散。

    到了正德初年,為了能讓八虎安心,有事做,因此正德年間,西廠又重開了,可這時候的西廠主要做的事情就是與東廠和錦衣衛相互拆臺,爭權奪利。後來劉瑾又自行成立了個內廠。

    所以我們看到的《龍門客棧》就是設立在這段時間內的,劉瑾作為廠公,權勢熏天,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錦衣衛、東西內廠都為其一人所指揮。

    正德五年時,因為劉瑾的倒臺,所以西廠和內廠也就解散關閉了。

    明朝的錦衣衛是與國同壽的,崇禎時期因為東林黨的慫恿,崇禎曾撤銷過,但後來因為錦州防線的崩潰,錦衣衛再次重開。錦衣衛在崇禎時期,力量最弱。直到南明錦衣衛指揮使馬吉祥自刎於緬甸,錦衣衛才與明朝一起隕落。

  • 3 # 漂泊的鐵牛

    首先必須清楚錦衣衛和廠衛是不同的!

    第一:建立者不同,錦衣衛朱元璋建立,東廠朱棣建立,西廠朱見深建立。

    第二:作用不同。朱元璋建立錦衣衛初衷為了皇家臉面,主要作為皇家依仗用的,出行有排場,衣著華麗,手拿繡春刀,身穿飛魚服,倍有面子。廠衛形象就很一般,都是宦官為首的組織,監察暗殺,人人畏懼。

    第三:權利不同。西廠》東廠》錦衣衛

  • 4 # 穿越再現彼岸

    明朝政府有四大特務組織:錦衣衛、東廠、西廠、內行廠,這四個特務組織都是皇帝或者大太監為了監控臣民所設定的,至於它們的實際權力和隸屬關係上也是隨著王朝皇帝的更替變化而變化,不能一概而論。這四個特務組織合起來稱“廠衛制度”,“廠衛”指的是這四個特務組織的合稱,並不是專指“錦衣衛”

    明朝四大特務組織簡介。

    一、錦衣衛。(1382年建立)

    錦衣衛的前身是朱元璋設立的“拱衛司”,後改成“親軍都尉府”,管轄“儀鸞司”。1382年,朱元璋裁撤“親軍都尉府”和“儀鸞司”,設定了錦衣衛。錦衣衛的主要職責是蒐集軍政情報、皇帝安全保衛、儀仗隊,後來增加了軍事偵查、逮捕、審訊的職責。

    朱棣建立東廠後,錦衣衛的地位下降,但也不是隸屬關係,錦衣衛指揮使直接聽命於皇上。到嘉靖年間時,錦衣衛的權力上升,東廠勢力下降。明朝末年,錦衣衛的權力降低,成為東廠的附庸。(錦衣衛形象劇照,建立者為朱元璋)

    從以上來看,錦衣衛的長官錦衣衛指揮使是否得到皇帝的寵幸以及皇帝對廠衛的需求變化而變化,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二、東廠(東緝事廠)(1420年建立)。

    朱棣取代侄子建文帝的成了皇帝后,對大臣和民眾非常不信任,當時的錦衣衛自己使用起來覺得非常不方便。朱棣在靖難之役中宦官起了非常大的作用,譬如鄭和等,他覺得宦官更加可以信賴,而且可以進出皇宮內院,使用和交流起來更加方便。(朱棣劇照,東廠的建立者)

    1420年12月,朱棣為了打擊反對自己的政治勢力,決定成立“東緝事廠”,簡稱“東廠”。其實東廠的建立主要有監視錦衣衛的意圖在裡面,畢竟錦衣衛在朱元璋、建文帝時期的權力過大,有點尾大不掉。東廠的首領一般都有宦官擔任,稱作東廠掌印太監,也被稱作廠公、督主,一般由司禮監中排在第二位或者第三位的太監管轄,稱“提督東廠”。

    有很多著名的大太監擔任這一職務,譬如劉瑾、馮保、魏忠賢、王振等。東廠自建立之初地位就比較高,只有短暫存在的西廠壓過了東廠的權勢。

    三、西廠(西緝事廠)(1477年建立)

    西廠建立之初就是因為比較可笑的原因建立的。1476年,北京城出現了所謂的妖狐傷人的傳言,鬧得人心惶惶,接著一個旁門左道的道士潛入皇宮,被錦衣衛抓住處死。朱見深知道後,心驚膽戰,對錦衣衛、東廠等極度不信任,於是派遣太監和錦衣衛到民間刺探情報。1477年,大太監汪直鼓動明憲宗成立了“西廠”,為皇帝刺探民間的情報。汪直不滿足於只是刺探民間情報,極度擴張西廠的權力,把東廠、錦衣衛很快打壓,一枝獨秀。(汪直劇照,西廠的建立者)

    西廠存在總共有10年時間,明憲宗時期五年,建立了五個月後西廠被裁撤,一個月後又重新建立西廠,西廠的頭目是汪直,五年後西廠再被撤銷。

    正德年間,大太監劉瑾重新建立西廠,谷大用擔任首領,五年後,劉瑾被誅殺,西廠被裁撤,再也沒有恢復起來。

    西廠是一個短命的特務組織,初期五年凌駕於東廠、錦衣衛,並且監控他們,後五年,東廠、西廠並列,互相拆臺。

    四、內行廠(1506年左右)

    這是大太監劉瑾自己設立的特務組織,目的是監控東廠、西廠、錦衣衛,劉瑾死後,內行廠和西廠隨即撤銷。(劉瑾劇照,內行廠的建立者)

    明朝四大特務組織的監控範圍如何?

    錦衣衛主要是監控偵查所有官員和民眾;

    東廠監控偵查官員民眾和錦衣衛;

    西廠監控偵查官民,有時候也監控東廠;

    內行廠則監控偵查官民、東廠、西廠、錦衣衛

    所有偵查特務機關直接向皇帝負責,皇帝領導、監管所有特務機構。

    看一看這四個特務組織建立的年代,皇帝對特務組織也是不放心,累加的對原有的特務機關進行監控。

    明朝滅亡後,錦衣衛被清朝沿用,1645年撤銷錦衣衛;東廠隨著明朝滅亡而滅亡(1644年);1510年,西廠、內行廠都是同時被裁撤。

  • 5 # 宋安之

    啥叫兩個廠都有廠衛…?

    這個怕是對“廠衛”一詞有誤解吧?

    廠衛準確來說是廠衛系統,包含了東廠、西廠、內行廠、錦衣衛這三廠一衛。

    一般來說三廠一衛的都屬於特務機構,等於是皇帝的耳目,可以刺探情報,監視百官。

    依次出現的順序是:

    明太祖朱元璋時期設立錦衣衛,後來廢除,在明成祖朱棣時期又復設。

    明成祖永樂十八年設立東廠。

    明憲宗成化十三年設立西廠。

    明武宗正德初年設立內行廠。

    其中錦衣衛和東廠一直隨著明朝滅亡才慢慢消失,而西廠和內行廠,屬於是短命機構。

    一般來說這四者是一環扣一環,內行廠可以監督東廠、西廠、錦衣衛,權力比他們都大。西廠可以監督東廠、錦衣衛,權力比他們大。而東廠可以監督錦衣衛。

    所以理論上如果三廠一衛都在那幾年,錦衣衛要先聽內行廠命令,再聽西廠命令,最後聽東廠命令。

    畢竟錦衣衛的指揮使只是皇帝的親信武將,而三廠的太監是皇帝的親信奴才,畢竟經常伺候皇帝,與皇帝朝夕相處,所以自然是三廠壓過了錦衣衛。

    因此有明一代,錦衣衛是聽命於皇帝,受制於太監。

    當然有時候也分情況,如果錦衣衛的指揮使與皇帝關係親密,那麼太監也不敢能人家怎麼樣。

    諸如嘉靖帝時期的錦衣衛指揮使陸炳,是嘉靖帝奶孃的兒子,還在火災中救過嘉靖的命,加上嘉靖帝當時有意打壓太監,所以這時期錦衣衛自然要蓋過東廠。

    所以說錦衣衛聽不聽東廠太監,很多時候要取決於雙方與皇帝的關係是否親密,誰親密,誰就佔上風。如果都是半斤八兩的,往往是東廠壓制錦衣衛。

  • 6 # e_listen141814398

    崇禎皇帝任意提高廠衛的權利和地位,造成了可怕的後果,清朝就沒有正式的專門的安全部門,實在是被嚇壞了。其實馬士英更是恐怖的代名詞。你說相對於魏忠賢執政時期,崇禎時期東廠等特務組織地位大幅度提高權力大幅度增強。其實南明弘光朝廷馬士英也恢復了東廠等特務組織,恐怖更加登峰造極。明史等大量的史料記錄了,左良玉在討伐馬士英的檄文中指出,江南民眾如果批評馬士英就會被搞死,這是符合事實的,說明馬士英是搞恐怖統治,很類似於汪精衛統治下的76號的恐怖統治。明史奸臣傳記錄了馬士英“日事報復,以迄於亡”,到弘光政權滅亡為止馬士英就是整天就想著整人害人,大規模的報復迫害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這在傳統戲曲《桃花扇》中都能夠看出一些來。

    但萬曆時期,東廠等特務組織似乎比較鬆散,據說東廠衙門的門前都長滿了草,由於皇帝長期不上朝,官員的編制很不滿員缺額很多。百姓也敢議論國事,敏感的政治問題被排上了戲曲,正在執政的官員們也真名真姓的被寫入戲曲中,關於所謂忠與奸正與邪作為評判取捨官員的輿論環境,有點兒像歐洲國家那樣,但本質上,皇權並沒有受到削弱,後來魏忠賢當政了以後高壓態勢逐漸加強,崇禎時期,不但沒有輕鬆反而更加厲害。在萬曆時代,甚至皇帝家的國本之爭也被寫到戲曲中,皇帝想立自己喜歡的兒子當皇太子也不行,好像比後來的清朝要大膽多了,主要是皇帝不太管事兒,而且皇帝的權力也受到了很大制約。

    清朝由於是外族統治,文字獄在康雍乾時期尤其是乾隆統治的時代,搞得非常劇烈。清朝的文字獄,清朝初年的順治年間的廣東和尚函可開始,相對而言,康熙朝最為寬鬆,雍正時期有所加劇,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乾隆皇帝連精神病人都不放過!

    由於明朝崇禎皇帝過於擴大東廠和錦衣衛的權力和地位,導致明朝亡國。清朝沒有設定正式的國家安全部門,搞文字獄主要是透過民眾揭發的方式,很多小人公報私仇,透過陷害上綱上線的方式,害得很多人家破人亡。導致了中國近代史的黑暗與恐怖。

  • 7 # 江湖小曉生

    看過《龍門客棧》的朋友,一定對東廠和西廠非常熟悉,這兩個阻止就是大明朝著名的特務組織,而大家熟悉錦衣衛,應該也是因為《錦衣衛》這部電影,這也是大明皇帝的特務組織。其實大明朝還有一個特務組織,叫做內行廠,只不過存在壽命比較短,所以不咋出名。

    那麼這四個特務組織都是那些人才發明的呢?

    明太祖朱元璋設立了錦衣衛。

    可以說這四個特務組織裡,錦衣衛是存在時間最長,也是最早出現的特務組織。因為它是明朝開國老大朱元璋建立的。

    有個大臣前一天晚上在家打麻將,第二天早上朱元璋就能知道他胡了幾把。如此傳奇的故事,其實還真不是騙人的,因為錦衣衛的存在,所以朱元璋眼觀六路的能力,的確比一般帝王要強得多。

    不過這種組織也有一個弊端,那就是太陰暗了。皇帝是什麼?那是正大光明的象徵,可是錦衣衛總是喜歡半夜去大臣的家裡面查探情況,這就未免讓人有些擔驚受怕。

    以至於開國皇帝手下,都是一幫戰戰兢兢的大臣。這在朱元璋看來可不是一件好事。而且他發現錦衣衛手裡的權力太大,本著誰權力大,就要滅了誰的政策,朱元璋抬手就把錦衣衛給撤了。

    因為錦衣衛濫用職權太厲害,極有可能陷害朝臣,而且已經造成了不少冤案。為此朱元璋狠心將錦衣衛廢除。

    那麼你以為錦衣衛就這麼沒了嗎?一直在朱元璋身邊長大的朱棣,他十分清楚錦衣衛的優勢,所以等到他上臺以後,又把錦衣衛這幫人給召集了起來。

    本來賦閒在家,準備出門攤煎餅的這幫錦衣衛們,再次獲得了工作的機會,那他們當然十分興奮,更加努力為朱棣幹活。

    朱棣恢復錦衣衛的同時,也創立了東廠。

    朱棣不是傻瓜,他知道自己老爹創立錦衣衛的目的是什麼,所以他恢復錦衣衛。他也知道他老爹取消錦衣衛的原因是什麼,但是他捨不得錦衣衛的功能,所以他又發明創造了一個新的職能部門,那就是東廠。

    錦衣衛一般都是練武之人出任,臨時也能夠充當侍衛之類的。而東廠可就不一樣了,這是由一幫太監領導組成的特務機構,幹活的則從錦衣衛裡面去挑選。

    他們的權力到底有多大呢?其實也不好說,應在朱棣創立他們的時候,並沒有所謂的品級,他們只對皇帝一個人負責。所以的情報也只傳達到皇帝那裡去,所以每一任皇帝對東廠的態度是不一樣的。

    朱棣創立東廠的初心很簡單,那就是滅了那些反對自己的臣子們。他是篡位奪取的天下,所以他心裡非常擔憂,擔憂這些臣子們會造反。

    但是明面上他還要做到十分光明磊落,永樂大帝嘛!哪能搞陰暗的小動作呢?那麼東廠的作用就非常出色了,他們幹著跟錦衣衛一樣的活,但是卻領著比錦衣衛高得多的工資。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他們是皇帝的奴才,等於是皇帝的家裡人。而錦衣衛是皇帝的臣子,是給皇帝打工的人。

    相比之下,東廠的地位自然就要比錦衣衛要高得多了。尤其是有些時候東廠廠公是陪伴皇帝一起長大的,那權傾朝野的能力,簡直跟內閣首輔是一個德行。

    明憲宗朱見深覺得只有兩個組織太寂寞,所以創立了西廠。

    我覺得西廠的存在感,完全就是沾了東廠的光。因為西廠在歷史上存在的時間實在是太短了,只有兩任廠公。

    朱見深發明西廠的原因也很簡單,他覺得東廠和錦衣衛還是不能把特務的工作做完善。其實也就是這幫人裡面,有很多不是自己人,他管不過來。

    為了能夠把權力牢牢掌握在手裡,朱見深從錦衣衛和東廠裡面,選拔了一些有能力的人,組建了所謂的西廠。其實說是有能力,那就是因為他們聽朱見深的話,是他的親信。

    西廠組建完成以後,在明憲宗一朝當然是權傾朝野的角色,畢竟是當朝皇帝親自打造出來的特務機構。

    他們不僅能夠獲取情報,而且有審問犯人的權力,甚至可以不透過皇帝的允許,對犯人用刑,可見西廠在當時多麼遭人記恨。

    因為太受人記恨了,所以兩任廠公之後,西廠就被撤掉了,留了只會禍害人間。因為東西想對,所以西廠的名聲也就流傳下來了。

    朱厚照覺得還是不過癮,所以建立了內行廠。

    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西廠在朱見深去世以後,其實已經榮耀不再。等到了明武宗朱厚照時期,其實西廠早就已經臭名昭著了。

    因為西廠打人疼啊,常常濫用私刑,所以很多人都表示怨恨。當然這不是設立內行廠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大太監劉瑾跟西廠的領導們關係不是很好,所以他自立門戶,在朱厚照的支援下,設立了內行廠。

    這個內行廠之所以不出名,是因為他們只存在了5年時間,伴隨著劉瑾被宰了,內行廠也就消失了。

    但是內行廠的存在的確是非常可怕的。因為東廠、西廠包括錦衣衛在內的所有特務組織,都必須要受到內行廠的監視。

    這權力幾乎就是通天的了,而且他們也擁有跟東西廠錦衣衛等一樣的權力,他們可以擅自捉拿百官,可以對百官用刑,甚至殺害百官。

    所以內行廠存在的這五年,絕對是大明朝最黑暗的那五年。好在劉瑾掛了以後,大家都鬆了口氣,東西廠的這幫人居然也扮演成了受害者的角色,實在是令人噁心。

    總結:誰都不是好東西,全都是一幫特務

    錦衣衛是裡面等級最低的,但是存活時間最長的。其實這幾個組織沒有哪個是好人,全都是一幫特務。總是在背地裡害人,實在是可怕。

    相比較而言,其實錦衣衛還稍微正規一點,至少他們是正常人在充任,沒有太多心理變態的人參與其中。至於廠衛,其實是這幾個組織的合稱罷了。

  • 8 # 今古言堂

    錦衣衛和東廠、西廠,統稱為廠衛,是明朝在刑部、督察院、大理寺這三個司法部門之外執行“詔獄”(奉皇命查辦各類案件的統稱)的特務機關。由於廠衛可以肆意緝捕、刑訊逼供而不需遵守大明律,所以在明朝不管是官員還是百姓,都十分懼怕被廠衛盯上,成為他們的座上賓。

    朱元璋建立錦衣衛

    錦衣衛原為明朝皇帝親軍侍衛,起初的名字叫做儀鸞司,不過是替皇帝掌理儀仗的機構。洪武十五年(1382年),才被朱元璋改為“錦衣衛親軍指揮使司”,設指揮使一人,統屬有將軍、力士、校尉以及士卒等編制共一千五百人。

    錦衣衛的衛屬機構有南、北鎮撫司。南鎮撫司主要掌管衛中涉及的刑罰和軍事工匠的管理事務,而北鎮撫司則專門處理皇帝安排的“詔獄”工作。

    由於鎮撫司對審訊犯人,嚴刑逼供,非法凌虐,弄得民怨沸騰。朱元璋為了平息民憤,曾經在洪武二十年(1387年)下令焚燬衛中特製刑具,將全部獄中囚徒送交刑部審理,並且下詔表示以後內外詔獄,都將交由三司會審,以減少冤假錯案。

    但朱元璋對他的臣子總是猜忌心很強,錦衣衛雖然暫時失去了審訊犯人的權力,但是刺探情報的職責仍舊存在,朱元璋在朝廷內外遍佈他安排的錦衣衛密探,為其充當情報收集的工具。

    朱棣建立東廠

    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成祖朱棣在靖難之役後,將明朝的京師遷到了北京,並立即在東安門北設定了東廠,用它專門刺探臣民“謀逆妖言、大奸大惡”的行為。由於朱棣得位不正,所以擔心朝堂中大臣對其有所保留,又對朱元璋留下的錦衣衛並不能完全信任,於是朱棣特地委派他最為信任的太監成為東廠提督,自此打破朱元璋禁止太監干政的原則,太監開始提督東廠,也成為了東廠這個明朝特務機關的傳統。

    東廠設立後,太監有了隨意逮捕、刑訊逼供臣民的權力。為了平衡東廠和錦衣衛的權力,朱棣一面命令東廠的所屬人員,有錦衣衛調任,同時又賦予提督東廠的太監,有監視錦衣衛的權力,使廠衛之間彼此依賴,互相監督,不敢有任何違背朱棣的行為,成為他實行特務統治的最主要工具。

    明憲宗建立西廠

    等到成化年,憲宗皇帝為加強特務統治,又在錦衣衛和東廠之外,再設立了西廠,令太監汪直為提督。汪直採用錦衣衛百戶韋瑛為心腹,將西廠人員擴充到比東廠還多一倍,影響範圍波及大半個中國,弄得民心惶惶,最後憲宗與成化十八年(1482年),被迫關閉西廠。

    但西廠在正德時期又因劉瑾專權,又重新開啟。但此時由於東廠提督為丘聚,西廠提督為谷大用,兩雖同為劉瑾一系,但素來不和,為此東西二廠在此期間矛盾激化,劉瑾不得不在東西二廠之上,再設立了一個由劉瑾直接指揮的“內行廠”,對東、西二廠進行直接監督。

    結語

    有明一代,錦衣衛和東西二廠,在行政隸屬上都是平等的,他們都是直屬於皇帝的特務機關,主要工作及任務就是為皇帝打探朝堂內外,所有有價值的資訊。他們的關係既有交集,也有監督。沒有誰聽誰的說法,如果有的話,那就是他們都聽皇帝的。

  • 9 # 我的文史哲哪兒去了

    錦衣衛聽命於皇帝。

    廠衛就是東、西廠和錦衣衛的合成。

    它們三者是並列的關係,只不過明朝中後期,掌握東、西廠的首領太監是皇帝身邊的紅人奴僕,他們的言行更容易獲得皇帝的信任,所以他們的實際權力是超過錦衣衛的。

    1.錦衣衛

    他們是不同歷史階段的產物,最開始的時候,只有錦衣衛,錦衣衛就是特務機構的老大。

    洪武十五年(1382年),裁撤親軍都尉府與儀鸞司,改置錦衣衛。

    朱元璋設立錦衣衛的目的就是為了加強皇權統治,錦衣衛直接向他這個皇帝負責,錦衣衛的首領就是錦衣衛指揮使,他們可以逮捕任何對朱元璋有威脅的人,他們的逮人不走刑部、大理寺、都察院這三個司法機構,是名副其實的特務機構。

    一般被錦衣衛所逮捕的人,除非得到皇帝本人的特別指令,他可能終生就在錦衣衛的秘密監獄“詔獄”裡面老死。

    由於錦衣衛是不受監督的秘密警察機構,可想而知的是他們對待嫌疑犯的殘忍手段,大明王朝的官員,不論大小,很可能令其難以入睡的就是聽到“錦衣衛”這三個字。

    雖然錦衣衛的職權曾有過弱化,但是其特務機構的性質基本沒有變化。

    2.東廠

    東廠成立於1420年,他是皇帝更進一步加強皇權的產物,由於宦官跟皇帝在生活起居上的親密關係,皇帝顯然更信任宦官們的特務忠心。

    明成祖於永樂十八年(1420年)設立東緝事廠(簡稱東廠),由親信宦官擔任首領。

    東廠成立後,開啟了明朝宦官力量干預朝政的先河,東廠的首領宦官也是皇帝辦公室司禮監的組成成員,而且一般排名在第二、三位的位置,他們領導下的東廠特務機構顯然擁有了比錦衣衛更大的特務管轄範圍和職權。

    3.西廠

    1477年,明憲宗為了加強特務統治,設立了西廠,西廠的歷史很短暫。

    西廠曾經的權力也是一度超過了錦衣衛和東廠,原因就是皇帝不信任錦衣衛和東廠,他們更信任新成立的特務機構西廠,西廠的首領宦官都是皇帝最信任的人,他們為了取得皇帝的信任和個人的功績慾望,也是在拼命的擴充人員、力量和職權。

    1515年,明武宗下令撤銷西廠,西廠作為特務機構,永遠從歷史上消失了。

    一句話總結,錦衣衛、東廠、西廠都是皇帝個人意志的產物,它們的首領直接聽命於皇帝本人,它們的權力大小則是由皇帝本人的意願所決定的,哪一個機構的首領更獲得皇帝的信任,誰的權力就更大,因為特務機構的最終決策和裁定權在皇帝手裡。

  • 10 # 史道驛站x

    錦衣衛既不受東廠領導,也不聽命於西廠,錦衣衛只聽皇帝的,東廠西廠也是聽皇帝的。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後,為了加強皇權,更好的統治,他不但需要文臣武將保家衛國,也需要有人監管這些保家衛國者。

    錦衣衛就是在這樣的政治生態形式下出現的,錦衣衛的職責是:掌管刑獄,巡察緝捕,主要蒐集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記錄。

    東廠的職責是:訪謀逆妖言大奸惡,這個主要是針對官員,收集官員犯罪資訊。

    西廠的職責是:偵查言行,看看有沒有結黨營私,西廠可不向皇帝請示,就可以抓人。

    東廠、西廠、錦衣衛始於明朝,而且直接對皇帝負責,它們是三個獨立機構,又相互勾結利用。

    下面我們先了解一下什麼是‘’廠衛‘’。廠主要是指東廠、西廠和內行廠,衛主要指錦衣衛。錦衣衛在朱元璋時期就已成立,東廠是朱棣於1420年設立的,西廠和內行廠成立的時間更晚。

    錦衣衛最初的功能是收集情報,而且還是以軍事情報為主,是一個保衛國家安全的機構,這些人聽命於皇帝,錦衣衛在建立之初,做出的貢獻還是挺大的,朱元璋用起來也特別順手,於是權力開始蔓延,涉及的領域越來越廣,後來成了特務機構,濫用權力的結果就是壞事做盡。

    朱元璋是靠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取得天下的農民皇帝,對於前朝的教訓他也是認真的總結,從宋代文官貪汙腐敗,出賣國事利益的歷史來總結,朱元璋深刻認識到監管的重要性,而且由於朱元璋的人生經歷,他的疑心很重,‘’廠衛‘’就在這個歷史的節點出現了。

    廠衛偵察收集各類資訊,處理皇帝授權的案件,廠衛的工作人員基本上都是皇帝信任的人。廠衛在打擊文官集團的貪汙腐敗行為,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所以文官集團對廠衛也是深惡痛絕,他們之間的鬥爭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錦衣衛全稱為‘’錦衣親軍都指揮使司‘’,太祖朱元璋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把禁衛軍分成了許多衛隊,錦衣衛是其中的一支,但錦衣衛是特殊衛隊,直屬皇帝,是皇帝貼身侍衛。

    東廠是明成祖朱棣設立的。東廠主要是針對政治勢力而設的機構,也是聽命於皇帝,不過東廠的負責人是太監,這個太監跟皇帝是貼心的。

    西廠並沒有錦衣衛和東廠有名,而且西廠存在的時間很短,功能複製東廠。明憲宗時期的汪直是西廠的頭,西廠只存在八年就撤銷了。

    內行廠那更是沒有名氣,存在的時間更短,可以說是個臨時機構。明武宗年間,由於大太監劉瑾因與東廠和西廠的關係不好,劉瑾深得明武宗的信任,於是劉瑾在明武宗的支援下成立了內行廠,劉瑾當一把手,這下可不得了,內行廠的權力涵蓋了錦衣衛、東廠和西廠。而且還可以監管錦衣衛、東廠和西廠,亂殺無辜是必然的,劉瑾倒臺後,內行廠和西廠一起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錦衣衛、東廠、西廠同時存在,沒有誰管理誰,都是統一由皇帝管理,只是後來明武宗時期,劉瑾掌管的內行廠的權力最大,可惜壽命也最短。

    “廠衛”的設立確實加強了皇權,但負面影響更大,殘害無辜賢良,動搖了大明王朝的根基,使得宦官和佞臣玩弄權術,統治更加黑暗。可以說‘’廠衛‘’制度在某種意義上加速了明朝的滅亡。

  • 11 # 朔州恩平自媒體

    其實在古代,尤其明朝這些廠家,都是明皇帝的部門,都是聽皇帝的,皇帝最大,這些廠家是獨立又互相關聯的,其實皇帝是大boss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孤獨是一場“精神流感”,我們該如何治癒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