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里爾1204

    明末恰逢大航海時代,白銀源源不斷從美洲流向中國,中國形成了自下而上的銀本位。但好景不長,當時歐洲由於進口大量中中國產品,本地區產品滯銷,出現通貨膨脹,西班牙當局限制白銀流向中國,遏制雙方貿易。而中國此時白銀儲量極大,也出現了通貨膨脹,物價飛漲,百姓手中的白銀被統治階級獲取,加上小冰期天災,從而導致流民飛起,各地農民起義。引用當年明月一句話,改朝換代無非是王姓農民趕跑了李姓地主,然後王姓農民搖身一變也成了地主。對於百姓而言統治階級的改變對他們沒有實質影響,只要日子過得去,不損害百姓切實利益,哪個地主當家不一樣呢?所以他們之間的成敗主要是看其內部統治者的“人格魅力”了。

    明末各個勢力中,張獻忠偏安一隅不思進取,殘暴酷戾,必不成大事,姑且不論。

    李自成一手好牌打壞,朝代初立,總要休養民生,例如漢文帝採用的黃老之術,與民無爭,才有了文景之治。李自成一去北京便搜刮地主階級的財富,還有哪個高階知識分子願意為其賣命,動搖了統治階級的預備隊,失去了根基。李自成還有一個失誤便是小覷了朱明宗室的力量,畢竟老朱家在民間還是有一定的群眾基礎,他不懂得利用輿論,如若宗室歸順,江山豈不是手到擒來!且軍中高層文化水平低,一個舉人就能當軍師,農民軍入京後,猶如劉姥姥進大觀園一樣,被花花世界迷住了雙眼,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不求上進,可見其格局。而後又殺了吳襄,親手破壞了制衡吳三桂的籌碼,導致吳三桂倒戈,最終吳三桂聯合清軍推翻大順政權也是理所當然。

    南明實為可惜,本是正朔,內困外憂之際,一群臭知識分子還在黨爭,完全不顧大局。東林黨當初反對老福王,怕小福王朱由崧上位沒自己好果子吃,堅決反對。雖然朱由崧在江北四鎮的幫助下上臺,但內耗嚴重,左良玉,何騰蛟,鄭芝龍等人均不顧國體,只為自己利益考慮,朝內奸獰當道,朝外擁兵自重,不到一年血脈最近的弘光朝廷便被攻破,其後各方勢力都扶持自己的傀儡皇帝,鄭芝龍扶持朱聿鍵,張煌言扶持朱以海,以擁立之功挾天子以令諸侯。既沒有攘內,也無法安外,導致南明最終無力迴天,扶上皇帝寶座的王爺們都貪戀自己眼前的富貴,看不到清軍在其脖後高懸的利刃,勢必自取滅亡。

    雖然滿族人口僅幾十萬,軍隊人數不多,但多爾袞休養生息,採用懷柔政策,其統治區百姓老有所養,幼有所依,這些政策從細微處轉變了老百姓的態度,投降的明軍也甘於為其賣命,統一之勢勢如破竹。雖後頒佈剃髮令,也是其他對手將亡之際,雖有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然大勢所趨,即便有反抗,也只是拖延統一的步伐罷了。歡迎大家關注並閱讀小編其他文章,臨表涕零,感激不盡!

  • 2 # 蟈蟈的文史原創

    之所以李自成和南明為何輸的一塌糊塗,與清朝得民心有一定的關係,但不是決定因素,主要有一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李闖王李自成

    1. 李自成失敗主要原因是其不是社會發展潮流的代表。李自成是農民起義的領袖,其在中國歷史上也可以大寫一筆,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但他終究是農民,始終未跳出小農意識的範圍,所以在他身上體現處小富即安的缺點,沒有大展宏圖、收付天下的格局和胸懷,所以,在進京之後,雖然釋出公示安民,但是其手下大肆收繳官銀,珠寶私囊,陶醉於眼前的勝利,所以最終必然會失敗。

    南明第一個皇帝朱由崧

    2. 南明小朝廷失敗是歷史的必然。明朝統治了中國幾百年,和所有王朝一樣,前期幾代國君能夠兢兢業業,勵精圖治謀發展,但隨著國家實力的增強,從中期到後期朝廷日益腐敗,貪官汙吏到處都是,壓迫盤剝百姓,百姓對明朝痛恨之極,大明王朝後期已經失去了群眾的基礎,何況後來的南明小朝廷,多是明朝的亡國之臣組建的,其依舊沒有群眾基礎,沒有人民的支援,他只能走向失敗,這是歷史的必然。

    影視劇中的吳三桂

    3. 李自成未看清關外的發展形勢。當李自成攻破北京的時候,關外大清的發展勢力已如日中天,正是以往朝代初期時的兢兢業業創業時期,這個時期君臣一心,目標明確,團結使得他們成為堅不可摧的一股勢力,李自成沒有重視關外的大清,尤其是在對吳三桂的態度上是失策的,本來已經將吳三桂的父親抓了起來,來威脅吳三桂投降,只可惜李自成手下的劉宗敏將陳圓圓擄到府內,這樣吳三桂大為惱火,衝冠一怒為紅顏,徹底放棄了投降,而與清軍聯手轉向攻打李自成,就這樣,李自成在京城待了45天就被打回老家,最後以失敗告終。

  • 3 # e_listen141814398

    如果歷史沒有了出處,就成了歷史虛無主義,如此一來,就會失去指責日本右翼歷史虛無主義的理由,這是非常糟糕的。

    下面這段話是在總結清朝為什麼以很少的人口就征服了上億人口的大明帝國,他以魏忠賢逆案為突破口,列舉了其中對明朝滅亡起了重大影響幾個事件,其中就有馮銓用鉅額資金贊助皇太極入關。

    臣按:【逆閹魏忠賢既誅,其從逆者先帝定為逆案,頒行天下,逆黨合謀翻之。己巳之變,馮銓用數萬金導北兵至喜峰口,欲以疆場之事翻案】;溫體仁訐錢謙益而代之,欲以科場之事翻案。小人計無至,毅宗訖不可。大鋮利國之菑,得士英而用之,然後得志。嗚呼!北兵之得入中國,自始至終,皆此案為之祟也。丙寅,大僕寺少卿萬元吉上封事。-《弘光實錄鈔》

    明朝末年,魏忠賢入朝後,朝廷裡面從此形成了閹黨集團。首先在順治朝主持《明史》編撰的就是洪承疇和閹黨的馮銓,馮銓當年在喜峰口出資100000兩白銀為皇太極入關資助。當然,現代很多人認為馮銓此舉順應了歷史潮流,但我並不這麼認為。

    我讀了很多清朝的相關史書,都說馮銓此舉能識大體,是一個明智之舉,為馮銓後來在清朝事業發展,以及晉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眾所周知,馮銓後來是順治朝《明史》主編的Quattroporte。與之相比的是,當時有很多不識時務的迂腐書生,困於門戶之見,白白丟掉了性命。即使像史可法這樣的處於極其優越的條件,死不投降,結果死得很慘。到現在還被很多當代的人罵不識大體,為了自己的名聲害死了揚州80萬百姓。

     馬士英對中國歷史產生了如此重大的影響,但在後世卻不甚知名,遠不及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裡面的人物出名,其中有原因是大清王朝為了顯示其赫赫武功,不願提及馬士英,否則顯得大清朝的天下來得太容易。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明史的編撰者馮銓為馬士英洗白,直止康熙年間,康熙皇帝博學鴻儒科,聚集了天下的最優秀的知識分子,經過長期反覆修正,才使得明史可信度大大提高,但是馮銓《明史》初稿仍然起了極壞作用。

    我讀了很多清朝的相關史書,都說馮銓此舉能識大體,是一個明智之舉,為馮銓後來在清朝事業發展,以及晉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眾所周知,馮銓後來是順治朝《明史》主編的Quattroporte。與之相比的是,當時有很多不識時務的迂腐書生,困於門戶之見,白白丟掉了性命。即使像史可法這樣的處於極其優越的條件,死不投降,結果死得很慘。到現在還被很多當代的人罵不識大體,為了自己的名聲害死了揚州80萬百姓。

    中國式的人際關係註定了中國近代的悲慘命運。明朝末年,李自成能夠透過行賄官員多次成功逃脫。而很多不夠世故的知識分子卻被極端殘暴的虐殺致死。

    在秦淮八豔中李香君痛斥馬士英,馬士英罵李香君是賤人,實際上,馬士英才是最大的賤人。

    《續明紀事本末》記錄了馬士英的晚節。鄭芝龍和方國安,都是馬士英的好朋友。馬士英在潞王政權覆滅以後,在清軍的追擊之下,潰不成軍。馬士英聯絡降將張存仁,企圖投降清朝但對方不接收。於是透過馬士英的私人關係,在一幫包括方國安、鄭芝龍在內的死黨的幫助下,馬士英得以進入方國安帳下,方國安的部隊是南明軍隊的主要支柱,方國安手下有超過10萬人的部隊,在南明軍隊中最有實力。馬士英在方國安面前大談軍事,然後說當年弘光政權的覆滅都是阮大鋮惹的禍,吹完之後,卻跟阮大鋮依然情同手足。然後唆使方國安攻擊友鄰的部隊,使得南明的抗清部隊要麼無糧草供應,要麼在方國安的攻擊下潰不成軍,閩浙道路中斷,南明軍隊的抗清事業從此基本瓦解。然後馬士英扣押了魯監國朱以海,準備以此獻給清朝,作為將來在清朝晉升的階梯,馬士英阻斷前來營救的張國維,橋墩上刻下十個大字。但被馬士英派去的心腹大將忽然生病了,朱以海登舟入海。方國安阮大鋮後來都投降了清朝,不久後跟馬士英一起被清朝殺死。鄭芝龍後來也投降了清朝。

    據史書記載,馬士英之所以能在明末的大環境下飛黃騰達,根本不是有什麼過人的能力,而是他非常善於交結權貴,他之所以在第一次當縣令的時候就被彈劾,就是因為用公款交結權貴,馬士英非常善於拉攏很多狐朋狗友,這才使得他一再飛黃騰達,並且在搞垮了幾個南明政權之後,別人仍然動不了它一根毫毛。馬士英扣押了朱以海,作為投降清朝的政治資本,據史書記載,被馬士英策反的方國安其破壞力比已經投降清軍的金聲桓還要大。在江陰保衛戰的81天中,江陰孤城就抵抗了清軍重兵圍困長達81天,體現南明王朝真正的抵抗能力。之後在浙江地方,勢力超過幾百個江陰的魯監國政權割據政權,幾乎又成為了南明政權光復的希望,但馬士英又徹底毀滅了南明政權的最後希望。方國安敗退就敗退了,但他之後成為了消滅南明王朝的主力,對於消滅南明魯王政權,本來方國安沒有投降清軍,但經過馬士英策反之後,手握重兵的方國安的對於消滅南明王朝的貢獻甚至超過已經投降清軍的金聲桓。

    中國式的人際關係註定了中國近代的悲慘命運。明朝末年,李自成能夠透過行賄官員多次成功逃脫。而很多不夠世故的知識分子卻被極端殘暴的虐殺致死。

    在秦淮八豔中李香君痛斥馬士英,馬士英罵李香君是賤人,實際上,馬士英才是最大的賤人。

    《續明紀事本末》記錄了馬士英的晚節。鄭芝龍和方國安,都是馬士英的好朋友。馬士英在潞王政權覆滅以後,在清軍的追擊之下,潰不成軍。馬士英聯絡降將張存仁,企圖投降清朝但對方不接收。於是透過馬士英的私人關係,在一幫包括方國安、鄭芝龍在內的死黨的幫助下,馬士英得以進入方國安帳下,方國安的部隊是南明軍隊的主要支柱,方國安手下有超過10萬人的部隊,在南明軍隊中最有實力。馬士英在方國安面前大談軍事,然後說當年弘光政權的覆滅都是阮大鋮惹的禍,吹完之後,卻跟阮大鋮依然情同手足。然後唆使方國安攻擊友鄰的部隊,使得南明的抗清部隊要麼無糧草供應,要麼在方國安的攻擊下潰不成軍,閩浙道路中斷,南明軍隊的抗清事業從此基本瓦解。然後馬士英扣押了魯監國朱以海,準備以此獻給清朝,作為將來在清朝晉升的階梯,馬士英阻斷前來營救的張國維,橋墩上刻下十個大字。但被馬士英派去的心腹大將忽然生病了,朱以海登舟入海。方國安阮大鋮後來都投降了清朝,不久後跟馬士英一起被清朝殺死。鄭芝龍後來也投降了清朝。

    據史書記載,馬士英之所以能在明末的大環境下飛黃騰達,根本不是有什麼過人的能力,而是他非常善於交結權貴,他之所以在第一次當縣令的時候就被彈劾,就是因為用公款交結權貴,馬士英非常善於拉攏很多狐朋狗友,這才使得他一再飛黃騰達,並且在搞垮了幾個南明政權之後,別人仍然動不了它一根毫毛。馬士英扣押了朱以海,作為投降清朝的政治資本,併為將來在清朝的晉升做好準備,張國維趕來救援,馬士英和方國安為了阻擋張國維的救援,阻斷石橋,並且在石橋墩上刻下了十個大字:方馬至此止,敵兵向前行。明朝的史書《聖安本紀》、《明季南略》、《續明史紀事本末》等大量的史書中都有相同的記載,並且有刻的石碑為例,不可能當時全國的史學大師們集體睜眼說瞎話,否則只有歷史的虛無了,任何歷史都不能相信。

    中國式的人際關係註定了中國近代的悲慘命運。明朝末年,李自成能夠透過行賄官員多次成功逃脫。而很多不夠世故的知識分子卻被極端殘暴的虐殺致死。

    根據史書記載,南明時代很多被馬士英說成是叛國的知識分子都殉國而死,與之相對應的是當初抓知識分子最積極的馬士英把皇帝捉來賣,不知道現在的人為什麼要提倡這樣的行為?想憑藉這個功勞在清朝晉升。這些都是事實,難道當時全國的史學大師們,全都睜眼說瞎話? 這樣就只有歷史與之虛無主義,明明是人證物證齊全,也要被人胡說八道,明明是歪曲歷史,不明白現在的人為什麼要提倡這種行為。難道僅僅因為他公報私仇,不擇手段迫害知識分子?還有他豢養死士,作為私刑來收拾華人?還有他腐敗達到登峰造極的程度? 據史書記載,馬士英之所以能在明末的大環境下飛黃騰達,根本不是有什麼過人的能力,而是他非常善於交結權貴,他之所以在第一次當縣令的時候就被彈劾,就是因為用公款交結權貴,馬士英非常善於拉攏很多狐朋狗友,這才使得他一再飛黃騰達,並且在搞垮了幾個南明政權之後,別人仍然動不了它一根毫毛。馬士英扣押了魯監國,作為投降清朝的政治資本,併為將來在清朝的晉升做好準備,張國維趕來救援,馬士英和方國安為了阻擋張國維的救援,阻斷石橋,並且在石橋墩上刻下了十個大字:方馬至此止,敵兵向前行。明朝的史書《聖安本紀》、《明季南略》、《續明史紀事本末》等大量的史書中都有相同的記載,並且有刻的石碑為例,不可能當時全國的史學大師們集體睜眼說瞎話,否則只有歷史的虛無了,任何歷史都不能相信。 馬士英,讓南明王朝的福王政權、浙江的魯王政權的主要力量是方國安,但馬士英的唆使使得這支超過10萬不戰而降,並且扣押了魯監國。史書記載,馬士英在逮捕和迫害他人方面絕不手軟、極為強硬,並不計任何後果,但這並不能代表馬士英對大明王朝是忠心耿耿的。馬士英的晚節是這樣,在顧炎武的《聖安本紀》和計六奇的《明季南略》都有記載。我覺得華人不應該那麼賤,連自己的歷史都沒有了,歷史是一個民族文化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虛無主義本質上是否定這個民族的存在。馬士英率領軍隊依附於方國安 ,方國安的超過10萬人的軍隊是朱以海南明政權的主力部隊,在馬士英的唆使下,這個超過10萬人的部隊不戰而降,並且扣押了魯監國朱以海,方國安和馬士英準備把魯監國朱以海獻給清朝,作為晉升的階梯。張國維趕來救援,方國安和馬士英率領大軍阻斷石橋,在橋墩上刻下兩行大字:方馬至此止,敵兵往前行。後來,看管魯監國的官員生病了,朱以海逃脫登舟入海。後來馬士英覺得沒抓住朱以海,投降過去也沒多大意思,自己出了家,在浙江的寺廟裡,很快被清軍活捉,後來清軍將他處死。投降過去的阮大鋮、方國安等等,也被清軍殺了降。這個在眾多史料中都有記錄,馬士英並非閹黨分子。這是他最初能夠為廣大東林黨人接受的原因。但他為閹黨翻案,重修《三朝要典》。據《聖安本紀》記錄,有大批的閹黨分子不失晚節,殉國而死。但馬士英絕對不存在殉國的說法。

  • 4 # 使用者96816661689

    李自成和南明失敗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第1個是李自成的戰略戰術特別是軍事上犯了致命的錯誤。南明呢,錯誤主要是國家生死存亡的時候還在內鬥,還在內訌,黨派之爭,始終沒有形成一個合力,即使農民軍都要支援南明政權了,南明政權還對李自成,張獻忠的起義軍心懷jd。要兵不要官除李自成,張獻忠之外。

    滿清入關和民心一點關係都沒有,滿清反動政府採取的治國手段主要是第一血腥鎮壓,第二是高壓統治,第三是奴化教育,……凡是不服從的,不剃髮的,不聽話的……殺殺殺……滿清反動政府267年的流氓統治至少屠殺了中華兒女5-6億人……主觀原因,是它奸詐,殘忍,兇殘,投機,勢力使然。客觀原因,大明天災人禍,內訌,不團結,即使在國家危亡的時期,還在進行黨爭,還是進行權力之爭?整個上層精英喪失民族氣節,效忠滿清。民族敗類漢奸走狗,吳三桂,范文程,洪承疇,孫之獬……擔當滿清走狗。否則即使十個滿雜集團也不可能竄入中原,更不可能入主華夏。民心是指一個社會一個歷史發展的趨勢。在區域性,有權有勢,有槍有炮就是爺,民心所有的人民都反對,有用?手無寸鐵,面對武裝到牙齒了,強盜流氓也是無可奈何花落去!大宋,大明再腐敗…中流砥柱,堅決抗擊異族入侵的都是農民軍,體制內沒有得到任何好處的中下級官員,人民群眾!這些人在舊的體制裡沒有或很少得到任何好處,然而國家民族政權出現危亡的時候無畏的,英勇的,毫無顧忌的死戰。都是這些人。都是這些廣大的中下級官員,人民群眾,農民軍將領!相反體制內的高官精英們不是鳥獸散,就是爭先恐後效忠新主子,出賣國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成為歷史,民族的千古罪人,遺臭萬年!向在抗擊反抗滿清反動政府入侵中英勇犧牲的人民英雄致敬。!2019-4-12:12:38

  • 5 # 愛汕美食

    1.一開始李自成的起義無疑是成功的,而且百姓們還編了歌謠來讚美闖王的起義軍,但隨著征戰的節節勝利,不少將士開始心高氣傲起來,而身為首領的李自成已被勝利矇蔽了雙眼,一心想著登基做皇帝,對底下人的所作所為放任不理,所以將士們更加肆無忌憚,所到之處搶燒不斷,百姓人心惶惶,僅有的好感也隨之消散,起義軍民心已失。 2.在攻克北京,逼死皇帝后,又急忙勸降吳三桂,但考慮不周全,被吳三桂所背叛,有心算無心,再加上軍中將士心思已不在滿足於勝利,而是謀取高官厚祿,軍心已散。 3.最終,在面對清朝大軍時只能節節敗退,兵敗如山倒。

  • 6 # 北洋海軍炮手

    歷來改朝換代,說到底都是天意,因為上天只會把機會留給真正的強者。所以,只有當時各方面都比較不錯的清朝才能脫穎而出。

    但是,我覺得我沒必要列舉清朝的優勢了,因為清朝除了強大的軍力之外,朝廷上下整體上可以做到政通人和,從上到下都為一統天下而奮鬥,所以清朝取不了天下才怪。

    李自成就不用說了,對於清朝來說沒有任何優勢可言。對於一個統治者來說,想要建立穩固的統治就必須依賴精英群體,明末的精英群體應該就是知識分子以及地主階級。但是李自成並沒有去迎合他們,歷史上石勒能從奴隸蛻變為君主、朱元璋能從要飯和尚變成開國皇帝,都是因為他們宣佈保護地主階級以及知識分子的政治經濟利益,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轉型。但是李自成沒有做到,而是繼續透過吃大戶的方式籌措經費,所以在一片石大戰失敗後導致其無法掌控局勢,最後只能一路敗退逃往西安。隨著李自成的失敗,大量投降李自成的官兵、城市選擇了拋棄李自成,各地的地主階級以及士紳們殺死、驅逐李自成派去的官員軍隊,然後興高采烈的迎接清軍的接收,據說當時不少城市還給清軍送肉送酒,這分明是簞食壺漿的節奏。

    後來,隨著潼關戰役的失敗,李自成再無翻盤的機會可言,只能一路流串,最後死在了湖北九宮山。不過有意思的是,乾死李自成的不是傳說中的泥腿子,好像是個當地鄉紳領著鄉勇去幹的這一票,這個鄉紳後來還被清朝表彰。清朝為什麼要表彰這個鄉紳?因為他貢獻實在太大了,李自成死後,其殘部徹底土崩瓦解,有的投降了清朝,有的投降了南明,有的則上山繼續當山大王,對清軍基本上夠不成威脅。

    (我有時候都挺替李自成惋惜的,李自成在史書當中的形象,怎麼看怎麼都是革命戰爭當中人民武裝的形象,操蛋事頂多是燒人家房子,比明朝、清朝、獻賊可愛多了。)而此時,只要明眼人都知道,一旦李自成的威脅被消滅,那麼清軍下一個目標就是南明小朝廷了。但是南明小朝廷是什麼反應呢?聯虜平寇。在南京稱帝的小福王和他的臣子們向清朝派出使團,並向清朝提了幾條愚蠢的條件。給崇禎修陵墓;割山海關之外的土地給清朝;每年給大清上貢歲幣。這個條件不僅沒有誠意,還愚蠢至極。第一,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承認了小福王,那麼大清入關就沒了正當性理由;第二,江南魚米之鄉,財賦重地,北方地區由於戰爭的破壞導致經濟凋敝,清朝正需要吸江南的血來緩解經濟的窘境,所以豈容你南明小朝廷存在。

    雖然此時南明看似人力、物力、財力等各項資源都強於大清,但是問題在於,南明內部不統一,由於崇禎自掛東南枝,南明早已是軍閥林立的狀態,甚至自相殘殺打的不亦樂乎。南明小朝廷各個皇帝,也不過是軍閥的傀儡罷了。而且,這幫軍閥可以隨時為了利益投奔清朝。比如說鄭芝龍、孫可望。即便是以抗清著稱的鄭大木,也多次和清朝媾和,只要大清承認他鄭家獨立的經濟利益,他隨時可以率部歸順清朝,剃髮稱臣那是分分鐘的事。只不過大清不是南明,還沒衰到需要軍閥擁立的地步。而且此時早已不是入夥的最佳時間,再者清朝已經有了四個軍閥,不會允許再多一個軍閥。所以議和崩潰。

    而南方軍閥之所以願意選擇擁立南明小朝廷,本質上說還是為了利益,因為入夥清朝的最佳時間就是清朝入關前,即便是關門第一功的吳三桂待遇也沒好過三順王。所以,清朝不會再允許出現軍閥,而這幫軍閥為了自身的利益當然要拉起南明的旗號給自己立牌坊。

    所以說到底,清朝能夠取天下,那就是天意。

    全文完

  • 7 # 使用者67724358697

    如果說康熙,那是真的得民心。

    康熙8歲登基,內有鰲拜未死,三藩未平,臺灣未收,天地會反清復明,外有蒙古西藏新疆葛爾丹,沙俄彼得大帝尼布楚北侵,你自己說小康熙如何統一大中國?

    但清初,皇太極多爾袞兄弟並不能完全說是得民心,多鐸甚至搞了“揚州十日”,但其他候選人實在太爛泥扶不上牆。

    眾所周知,黃河幾字形繞開陝西,西安沒黃河,陝西多叛亂。

    1、明末天下大亂,首先是從陝西(時屬延安府)開始,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陝西的受災之早,受災之重。民不聊生無以延命,只得起身反抗,所謂“天降奇荒,所以資(李)自成也。”

    萬曆在位48年間(1573-1620年)有災荒記載的就佔25年,崇禎年間幾乎連年災荒。

    天啟七年(1627年),陝西發生大旱,次年即崇禎元年繼續大旱,其中陝北受災程度最重。

    崇禎三年,災區擴大到全陝。到崇禎六年,旱蝗霜三災並至,全省大飢。

    2、明末西安人張獻忠,屠川作《七殺詩》:

    “天生萬物以養人,人無一物以報天,殺殺殺殺殺殺殺。”

    清末入川的,只有張獻忠一批人馬,和吳三桂所部清軍。

    吳三桂雖然降清,但卻是“復君父之仇”(崇禎死於李自成),誓對南明政權“不忍一矢相加遺”。

    張獻忠試圖“堅壁清野”倒是極有可能。

    3、吳三桂先幫滿清打李自成,再幫南明打滿清。

    裡外不是人。

    4、臺灣鄭克爽,內戰內行,外戰外行。

    滿清未滅,先和馮錫範殺天地會陳永華(陳近南)。

    人以類聚,曹操能聚集郭嘉、荀攸、荀彧一大批智商頂級的謀士;崇禎只能聚集東林黨一批人渣。

    如果崇禎和康熙一樣,用人寧可啟用施琅、姚啟聖,大膽重用洪承疇、王萬祥等一大批漢人頂級謀士和將領,絕不啟用東林黨之輩人渣,所有問題李自成起義之前該解決的就已經解決了,還有李自成和張獻忠什麼事?

  • 8 # 歪史

    有一句話,得民心者得天下!但是這何其荒謬!

    明清易代之時,時局紛亂,各種勢力錯亂交織,神州大地一片腥風血雨。天災人禍接二連三,各方角逐者都磨刀霍霍的企圖獨霸天下。分析當時的時局,有四股勢力比較成規模的,明朝、李自成、張獻忠、滿清。

    這四股勢力中,滿清、張獻忠、李自成三個不約而同的把矛頭都對準了明王朝。戰局一下子成了一打三的形勢,也就是明朝一下子要對付三股勢力。

    滿清在關外已經和明朝顫抖幾十年,步步為營,張獻忠攪亂了四川,李自成則把黃河以北的明朝政府幾乎全部攪亂,最後圍攻北京,崇禎被迫自縊。明朝政權在南方建立一系列的過渡政權。滿清改國號為清,張獻忠建立大西,李自成建立大順。

    這個一些就是當時局勢的大致情況,最後結果就是滿清秋風掃落葉一樣的席捲神州大地。常言道:得民心者得天下!凡事都有意外,這一次就是意外。沒有滿清,李自成張獻忠不會坐大,沒有李自成張獻忠,滿清無法趁亂入關。

    滿清的入關大多都歸咎於吳三桂衝發一怒為紅顏,李自成佔領北京以後,大肆的拒捕威逼明廷官員,搜出來幾千萬兩銀子。上行下效,李自成一下高階部屬等帶頭,李自成又不能有效阻止部下姦淫搶劫,導致民怨滔天,恰巧吳三桂的寵姬也被李自成部下劉宗敏搶走,李自成招降吳三桂不成,率軍前往討伐,吳三桂隨即與多爾袞結盟,引清兵入關託名替崇禎報仇。

    就這樣,防治滿清的關寧鐵騎成了滿清的馬前卒,一路為滿清開路。李自成敗退山海關以後,局勢很快逆轉,本來共同敵人明王朝覆滅,李自成成了眾矢之的,南明、吳三桂、滿清都將矛頭對準李自成。

    對李自成來說,立足未穩的他很快江河急轉之下,在攻破北京,達到人生頂峰以後,吳三桂和清兵的聯盟以及南明的夾擊之下,不到一年時間就敗亡。北方佔據非常重要的位置的一股勢力宣告覆滅。他的失敗比他的勝利還來得快。

    崇禎的仇可以說是報了,但是清兵也乘機佔領整個江北,與滿清成為聯盟的吳三桂變成滿清的平西王,巴蜀的張獻忠無法左右大局。南明這個時候出現了嚴重的分裂,各路藩王為了爭奪正統互相攻擊,失敗者不約而同的向滿清投降,。

    這些人的投降不是因為滿清君恩厚重,而是在當時沒有別的選擇,與是否得民心沒有半毛錢關係。南明的弘光、邵武、隆武、永曆等政權,幾乎都是發生內鬥,最後結果力量分散,沒有集結成一個統一的力量,導致滿清各個擊破。

    一堆漢奸如洪承疇、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孔有德等人作為馬前卒率領自己所屬的不對進攻南明等不遺餘力,齊心協力的為滿人效命。這就導致了倉亂之中建立的南明都沒有坐穩屁股直接接二連三的遭受重大挫折。直至覆滅。這一切與民心都沒有關係。

  • 9 # 公子明仲

    第一個問題,李自成和南明為何輸的一敗塗地,是因為明朝統治的基礎(地主、資本家、官僚、農民)已經拋棄了他們。

    第二個問題,清朝得了個狗屁民心!所謂的得民心者得天下都是勝利者的一種洗腦宣傳。

    第一個問題,李自成和南明為何輸的一敗塗地,是因為既得利益集團已經拋棄了明朝。

    為什麼要拋棄明朝,因為對於既得利益集團來說,誰當皇帝都一樣,都無所謂,只要不損害他們的利益。所謂的家國天下情懷,對他們來說只是一個遮羞布。

    明朝滅亡的直接原因就是稅收崩潰,財政崩潰。稅收崩潰一個是農業稅崩潰,規定官紳不納糧。於是,很多地主,就把土地投獻到官員的名下合法避稅。有了政治庇護的地主,透過稅收優勢,就可以獲得經營優勢。透過經營優勢,就可以兼併更多的土地。如此一來,土地兼併,越來越嚴重。 稅收的崩潰,造成了兩個結果,一是國家越來越窮,二是既得利益集團越來越富裕。第二個收不到江南地區的工商稅。利益集團煽動了百姓,皇帝迫於道德綁架,只好妥協退讓直接禁止了江南地區的商稅,關稅,茶稅,等等稅收。更禁止在交通要道設卡徵稅。整個富得流油的蘇 杭地區,商稅,每年只能收上來幾十萬兩白銀。

    那麼錢都到哪裡去了?錢都到利益集團手裡去了。面對朝廷財政崩潰,利益集團根本不肯讓出既得利益,哪怕是皇帝讓他們捐出一點錢給國家給部隊發軍餉打仗。沒錢的朝廷只能加軍餉加稅,因為東林黨代表的江南資本家的工商稅不能收,農業稅又被地主官僚轉移到農民頭上,最終負擔仍然是加在最底層農民頭上,直接引發流民起義。

    是利益集團不明白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道理嗎,不明白如果繼續加餉加稅會官逼民反嗎?不明白如果沒錢打仗後金會打進來嗎?不明白這樣會導致明朝滅亡嗎?這些道路利益集團都懂,但要損害他們的利益的時候就裝瘋賣傻,反正明朝滅亡就滅亡了,是朱家的明朝,又不是我們的明朝,大不了換一個皇帝,我們繼續過我們的好日子,只要我們不反抗,無論換哪一個皇帝都需要我們來統治百姓。這個就是利益集團的邏輯,包括軍閥,所以,為什麼李自成進攻北京,官僚開門迎敵,為什麼崇禎帝上吊,沒有部隊前來勤王,為什麼在後金虎視眈眈進逼北京的時候,國內各大軍閥派系仍然在內戰。就是這個原因。

    被利益集團拋棄了明朝,自然一敗塗地。因為他們支援南明,不過是為了投機,實現割據一方、劃江而治的幻想。當滿清進入中原越過長江的時候,失去幻想的軍閥 官僚 地主 資本家迅速拋棄了南明,投降了滿清。

    而李自成的失敗,在於在階級上流民同利益集團是天然對立的,不僅被利益集團拋棄,更是利益集團圍剿打擊,外有滿清追擊,內有軍閥阻擊,李自成焉能不敗?在李自成同皇太極和吳三桂大戰山海關的時候,李自成還需要派出10萬兵力防止後方的左良玉攻擊,根本無法全力抵擋滿清的進攻,而吳三桂已經投靠滿清。崇禎死後的南明,卻是希望吳三桂和滿清聯手圍剿李自成,包括史可法等所謂的抗清英雄,在他們看來,李自成才是最大的敵人,滿清可以當作盟友。

    第二個問題,清朝得了個狗屁民心!所謂的得民心者得天下都是勝利者的一種洗腦宣傳。

    說實話,每次我聽到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狗屁話語時,我就很頭痛!

    在亂世之中,所謂的民心算個屁啊。

    崇禎帝死之後,當時的天下,已經是各地軍閥實力派的天下了,包括異軍突起的滿清。當然軍閥背後是地主 官僚 資本家,誰能夠得到他們的支援,誰的槍桿子就越強,兵力越多。亂世之中,誰的槍桿子多,誰說話才有份量。面對已是無主的肥鹿,他們都各有各的盤算!

    滿清作為最大實力最強的一派,根本沒有想到貌似強大的明朝竟然不堪一擊,迅速崩潰,原本只想割據關外的想法在范文程、洪承疇等投降漢族官員建議下,迅速改變戰略,入主中原,繼承大明帝國的遺產,一統天下;

    其他擁兵自重割據一方的軍閥實力派,李自成控制著北方地區;張獻忠控制著西南;左良玉控制著長江上游;鄭芝龍控制著東南地區;高傑、劉澤清、劉良佐控制著江淮地區;吳三桂控制著關寧地區。

    這些擁兵大佬們做事;都有一個不變的準則,那就是把自己軍事集團的利益看得高於一切。什麼民族大義,什麼忠君愛國,什麼愛護人民,都已成了一塊塊可有可無的遮羞布,哪塊有用就用哪塊,怎樣有利就怎樣來!

    為此他們可以朝秦暮楚、朝三暮四;總而言之,他們誰也沒有一定的朋友、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凡是對自己軍事集團有利的人就是朋友,凡是危害自己軍事集團利益的人就是敵人。

    在亂世之中,有誰考慮過所謂的民心?有誰把民心放在第一位了?亂世之中都忙著搶地盤,抓壯丁,在各大勢力之中縱橫開闔。能夠投機南明的時候就投機,掛一個南明的旗號,無法投機的時候乾脆就投靠滿清。

    滿清真的是依靠八旗征服中原的嗎?實質上是依靠投降的明軍征服天下的,比如吳三桂、尚可喜、耿精忠等。滿清能夠順利入主中原,本質上是包括地主 官僚 資本 軍閥東林黨等利益聯合體拋棄了明朝,對於利益聯合體來說,誰來當皇帝都一個樣,只要自己的利益能夠保障不受損害。而滿清考慮的是如果征服中原帝國,那麼,一切有利於征服的措施比如禮賢下士、招降納叛、剃髮易服、不燒殺搶掠等等都積極實施,一切不利於征服的行為都堅決打擊,比如軍閥割據、反清復明等等。在這些措施過程中,自然有一些得民心的政策,比如禮賢下士、不燒殺搶掠等等,但這些措施都是為征服天下的目標服務的,一旦同這個目標相沖突,什麼嘉定三屠、揚州十日、留髮不留人、留人不留髮之類的大屠殺就來了,這個時候,什麼民心都是個屁啊。

    等到滿清穩定下來後,需要為取得明朝獲得法理上的依據,這個時候什麼得民心者得天下之類的理論就出來了,無非就是大明貪汙腐敗不得民心,所以失了天下,大清愛護人民深得民心,所以得了天下。其實背後都是冰冷的屠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是否認為達爾文的進化論就是人類誕生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