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讀出歷史中的不得已

    憑什麼說蜀漢最以人為本?實際上,蜀漢實力最弱,為了支撐軍事對抗,實行的是“先軍政治”,根本就不是以人為本!對益州本地的資源自然是儘可能的榨取,諸葛亮的法家治國,就是為軍事服務的。這種政策嚴重傷害了益州本土人士的利益,自然不得人心。所以當鄧艾伐蜀時,才會輕易取勝。

  • 2 # 月夜羽夕

    這個蜀漢又怎麼得罪了這些人呢?他們為什麼要編出這麼些段子來詛咒蜀漢政權呢?四個原因。

    第一,分利不均。我多次講過,這個蜀漢政權是由三股政治力量組成的,而且是像雞尾酒一樣的分三個層改的,最上層的是荊州集團,中層的是東州集團,下層的是益州集團。而譙周、杜瓊等等這些人,就是散佈這些言論的人都是什麼人呢?都是益州人,都是益州的土著,是在這個政權當中處於邊緣化的、次要化的人。他們對這個政權當然是不滿的,他就要散佈這些流言蜚語,他就要製造這些輿論嘛。而在這個問題上應該說諸葛亮是做了大量的工作,諸葛亮已經發現了這個問題,所以諸葛亮也在益州人當中尋找那些可用的人。當然諸葛亮有他的選擇標淮,就是第一要忠於漢室,第二要克己奉公,第三要確有才能,他也不願意說為了這個討好、忽悠這些益州人士就不管什麼亂七八糟的他都弄來。但是還是確實提拔了一些,比方說楊洪,犍為人,被諸葛亮任命為蜀郡太守,楊洪手下有一個何袛,也被諸葛亮任命為廣漢太守。

    諸葛亮是儘量地在做這些協調的工作,希望三股力量能夠團結起來。但是,第一,他無法從根本上改變劉備留下的既定的組織路線,那就是荊州第一、東州第二、益州第三,這個次序是不能動的;第二,他也不能從根本上消除益州士族、益州土著的思想顧慮。因為益州土著把賬算得很清楚,蛋糕就這麼大,分的人多了吃到嘴的就少了,這個賬太好算了。原來益州這塊蛋糕是我們益州人在吃,劉焉來了,帶來東州集團,一刀把一塊大頭切走了,我們不滿,希望再有人來幫忙。哎,劉備來了,劉備來了沒給我們幫忙,他又切了一大塊,這個蛋糕越切越少了。劉璋的時候我們益州人是二等臣民,劉備來了我們變三等臣民了,你說他滿不滿意吧?他肯定不滿意嘛。所以這個時候他巴不得曹魏來解放他們。

    有人說你這個說法不通啊,曹魏來了他不是變成了四等了嗎?這個賬怎麼算的?搞錯了,劉焉、劉備他們進了川以後他不出去了,他就地分蛋糕;曹魏它要得的是天下啊,它不會參與你分蛋糕。事實上蜀漢滅亡以後,司馬昭馬上下命令,把蜀漢政權當中荊州集團和東州集團的官員全部調往中央,到中央政府去做官,把這個蛋糕讓給了益州土著,實行蜀人治蜀。這就是他們盼望的。所以他盼望曹魏,他盼望你蜀漢滅亡。第一點。

    第二點,治蜀過嚴。我們知道諸葛亮是依法治國、執法如山,而且令行禁止、執法嚴明,很嚴的。所以《蜀記》裡面有這樣的話,說:“亮刑法峻急,刻剝百姓,自君子小人鹹懷怨嘆。”就是諸葛亮管這個國家管得太緊了,大家都很抱怨。那麼這條史料也有人不承認,因為和陳壽的說法相反,陳壽的說法是什麼呢?陳壽說諸葛亮“刑政雖峻,而無怨者”,說諸蕙亮雖然管國家管得很緊,但大家都不抱怨。

    所以大家就說你到底當時蜀漢的人民是抱怨啊還是不抱怨啊?我說是又抱怨又不抱怨,兩條史料都成立。為什麼呢?陳壽他後面還有一句話很多人看不見,陳壽是怎麼說的呢?“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什麼意思呢?就說諸葛亮執法雖然非常地嚴峻,還是承認嚴峻吧,但是大家為什麼都不抱怨呢?公平。就是他嚴起來是對所有的人都嚴,對自己也嚴,對自己的人也嚴,大家沒有怨言,公平嘛。但是大家還說,你能不能管松一點兒啊?還是要抱怨的。所以是不抱怨不公平,但抱怨太嚴峻。

    第三個原因,戰事太多。所以譙周就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叫做《仇國論》,《仇國論》提出一個什麼觀點呢?說我們朝廷一定要審時度勢,我們要掂量掂量我們能幹什麼,我們能不能一統天下。譙周說,現在的天下不是秦末的那個情況,而是六國的那個情況,是戰國時期

    ,所以我們只可以學著做做周文王,咱做不了漢高祖。

    他的意思其實就是你要想靠你的武裝力量,靠你發動的戰爭去一統天下你是不可能的。這譙周說你如果一意孤行、窮兵黷武,其結果必定是土崩瓦解,神仙都救你不得。譙周這篇文章是公開向諸葛亮留下的由姜維在執行著的這條路線叫板,公開發表反動言論。但是沒有受任何處分,後來還升官了,說明什麼?說明這種看法有市場,甚至可能當局當中某些人也覺得心裡頭是有數的。

    第四點,人民甚苦。《三國志·譙周傳》在《仇國論》之前有這樣一句話,叫做“軍旅數出,百姓凋瘁”,就是由於蜀國不停地出兵,所以人民的生活很苦。我們知道打仗是要用錢的,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你沒有足夠的糧餉這個仗是打不成的。那麼請問這筆戰爭費用從哪裡出?從天上掉下來嗎?從地裡冒出來嗎?聯合國資助嗎?沒有地方來,你只能盤剝百姓,你只能加重稅收,你只能稅外收費,沒有別的辦法。劉禪投降的時候是交了戶口的,就是古代投降一個國家必須把戶口統計表都交出去,就表示我土地人民都交給你了,投降了嘛。那統計數字是什麼樣的呢?當時蜀漢人民共有二十八萬戶、九十四萬人、十萬零兩千軍隊、四萬官吏,這個數字意昧著什麼呢?

    意昧看蜀漢的人民,九個人要養活一個士兵,說的這九個人是男女老少都在內的啊,包括小孩子,七戶要供養一個官吏。負擔太重了,根本就不堪重負。當然,這裡要說明的是,諸葛亮在世的時候,由於他的以身作則,由於他本人品德高尚,蜀漢政權的官員基本廉潔,沒有貪汙腐敗或者少有貪汙腐敗。但是老百姓的想法,恐怕和他們想得不一樣,老百姓關心的不是你諸葛亮一餐是八菜一湯呢還是四菜一湯,這個他不管,他關心的是他能不能吃四菜一湯,或者說他至少要能夠吃飽肚子;如果你讓他吃不飽肚子,哪怕你自己艱苦樸素,他也還是有意見的

  • 3 # 東海尋人

    其實說蜀漢“以人為本”我不是很贊同,至於益州集團的利益矛盾衝突,這個屬於內部勢力鬥爭,也是有其深層的原因的。

    從封建正統理論來講,宋朝以前三國之中魏國評價最高,蜀漢評價最低;宋朝以後,則相反。究其原因主要是正統思想,尤其是程朱理學的崛起導致的。劉備具有中山靖王的血統,雖然是已經稀釋得不能再稀釋了,但好歹是跟劉家的後代,血統上要比曹操這個非劉家的宦官之後要高貴得多。(曹操的父親曹嵩是宦官曹騰的養子)所以在那之後的朝代,才會有不斷美化劉備跟蜀漢的風氣。

    曹操畫像

    但從歷史的角度來講,魏國要遠比蜀漢更稱得上“以人為本”。世人只知道《三國演義》裡當時的年代,曹操一直在東征西討,到處打戰,殊不知他對當時的社會做出的貢獻遠超劉備、孫權。

    正是他完成了對北方的統一,同時暫時解除了北方遊民民族對中原的威脅,在疆域穩定的問題上對後世有很深遠的影響;他還實行了屯田制、租調製,使得生產力得到恢復發展,社會也趨於穩定;不僅如此,他還興修水利,整修道路,發展了紡織業、商業為曹魏成為三國第一奠定了穩固的基礎。

    在曹操的治理下曹魏墾荒面積最廣,人口最多,再加上他任人唯賢,收攬到的人才也是最多的,旗下謀士雲集。除了後期司馬家族崛起,之外其內部基本沒什麼分幫分派的現象,十分團結。大家千萬不要被《三國演義》騙了,正史中的曹操非常尊重人才,楊修之死也跟他沒關係,他也不是那種喜歡亂殺人的人,相反是非常惜才的一名領袖。從兩晉南北朝乃至唐朝的帝王,大多數都是其崇拜者。

    比如唐太宗曾評價他“帝以雄武之姿,常艱難之運。棟樑之任,同乎曩時;匡正之功,異乎往代。”意思是你魏武帝憑藉雄才武略的資質,在艱難的環境與肩負重任的機會,一起出現的時候;樹立匡復漢代扶正朝綱的功績,超過了以前時代的賢人。(當然了後面也有李世民批評曹操的話。)

    反觀蜀漢,雖然有地理位置的侷限,導致人口、經濟沒辦法發展起來,人才也少之又少,而且內部鬥爭也是暗湧迭起。其中舊部集團(關羽為首)與荊州集團(諸葛亮為首)因為對劉備向心性較強,矛盾較為緩和,而益州集團(李嚴、張松,法正,譙周為代表)向心性弱,矛盾要大的多。(當然了蜀地本土派也有一些問題。)

    從劉備的建立政權的路線,主要是沿著荊州-益州-蜀地來發展的。但是在到來之前,益州由劉焉把控,本身益州人士很多對劉焉不滿的,甚至還爆發過流血衝突。比如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劉焉誅殺州中豪強王鹹、李權等數十人,以立威刑,犍為太守任岐和校尉賈龍起兵反叛,劉焉派東州兵和青羌兵鎮壓。

    所以當曹操的威脅出現的時候,益州就出現兩派,一派想投降曹操,一派想抵抗。很顯然,對劉焉離心離德的益州人士更傾向於投降曹操。但可惜的是曹操最終在赤壁之戰中失利,益州也就暫時失去了曹操方面的威脅。這時血統論又開始起作用了,當劉備這個漢朝宗室之後,到來的時候,他們很大一部分人就投靠了劉備,幫助他奪下由劉璋掌控的益州(劉焉死後的事,劉璋是劉焉次子)。

    如此反覆,當然了作為一般的領導,肯定不會重用。但說劉備會用人也好,說劉備勢力實在是缺乏人才也好,總之最後劉備還是任用了大量的益州人士,幫助他入蜀。但畢竟益州集團對於舊部與荊州勢力,不論從能力還是信任度上來講,還是要差很多,沒多少進入權力的核心。但為了穩定內部的團結,劉備在白帝託孤的時候,還是讓諸葛亮為首,李嚴為副,做出了最大的妥協。

    但這樣只是暫時穩定,最致命的矛盾還是一直存在的,得勢的荊州集團(諸葛亮)與益州集團在很多政見上看法是相反的。

    比如法正勸諫諸葛亮希望寬刑法度,但諸葛亮卻認為劉焉、劉璋父子治下的益州法度不嚴,導致君臣之道,逐漸廢棄,積弊甚多,所以現在需要威之以法,使得“法行則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則知榮;榮恩並濟,上下有節”。

    其實總體上益州集團還是偏保守的,與諸葛亮窮兵黷武進取中原的理念完全不合。比如益州大姓雍闓叛亂,李嚴給他寫了六封信,曉以利害,儘量勸服--如果換成諸葛亮,肯定是派兵去剿滅,給反對派樹威了。

    劉備死後,初期雖然諸葛亮是軍政一把手,但實際上軍權主要還是掌握在李嚴手中。但這對於諸葛亮是極大的牽制,這是他不能容忍的,也是荊州集團以及舊部集團所不能容忍的。他們之間的矛盾也逐漸激化,到後面李嚴曾上書孟達,說:“吾與孔明並受寄託,憂深則重,思得良伴。”甚至李嚴還曾勸說諸葛亮加九錫,晉爵魏王,逼得諸葛亮不得不立即入朝表明心跡。

    關係僵到這個程度,日後諸葛亮自然不會給他們好果子吃。最終罷黜了李嚴,徹底將益州集團的一眾人才排擠出權力中心,自己成為真正的一把手。

    諸葛亮數次北伐,雖然從戰略上保住了蜀漢的邊境安全,但窮兵黷武,使得蜀漢根本沒辦法發展起來,人口也一直起不來。這樣也是益州集團那些偏保守的儒生們所反對的,所以到了後期,雖然諸葛亮一家獨大,但整個蜀漢內部的人才的向心力,也大大減少,益州集團自始自終都是陽奉陰違。以至於曹魏滅蜀的時候,都沒什麼人站出來支援,甚至還不少人提議投降的,實在可悲。

    所以說蜀漢“以人為本”不妥,受到益州集團詛咒反倒是真的。

  • 4 # 青石5340

    益州,中國古地名,漢武帝設定的十三州之一,包括:四川,重慶,雲南,貴州,陝西漢中大部分地方,緬甸北部,湖北的少部分地區,範圍很廣。

    益州的地盤劉焉,劉璋父子經營多年,除了張松賣主求榮,其餘的部下都一心一意跟隨劉璋,劉氏父子治川二十餘年,百姓也能豐衣足食,劉璋的軟弱失基業,劉備自領益州牧,從此,戰爭連年不斷,特別是夷陵之戰,陸遜火燒連營,劉備敗走白帝城,幾十萬大軍被消滅,給蜀國帶來嚴重的創傷,劉備死後,諸葛亮平蠻,七摛孟獲,六出祁山,到了戰爭的後期,李嚴運送糧草遇到困難而製造謠言,說明百姓的日子不好過,後諸葛亮時代,姜維繼續北伐,前後對比,劉備的確給益州百姓帶來更多的傷害,集體"詛咒"也是情理之中。

  • 5 # 張鴻大

    這是一個好問題。

    首先,揭露了蜀漢王朝窮兵黷武的真實嘴臉;

    其次,結局了劉備諸葛亮權利集團不善經營的實力情況;

    第三,反應了人民群眾的真實心願。

    從這裡我們才真實的看到劉備集團是實實在在的窮兵黷武。富饒的蜀地被他們榨取了最後的剩餘價值,用作所謂興漢的不切實際的理想。可以有沒有那個本事。權利機構長期沒有更新,沒有新鮮血液的進入,死氣沉沉,一家獨大。諸葛亮,實在是一個腐朽之輩。根本不懂歷史向前發展的必然趨勢,整天抱著劉備那點理想,卻忽略了蜀國自己自身侷限性的存在。對於老百姓實際上只有兩個字“苛竣”而已,以人為本,萬年可笑的廢話。

    再說蜀國是有很多人才的,但是諸葛亮不用啊,陳腐的思想讓他連魏延的話也聽不進去。不然的話早就勝利了。非但如此,還自作聰明說什麼魏延必反,純粹就是被逼反的嘛。可笑!再加上楊儀在馬岱的配合下搞了個“誰來助我”!彷彿很有先見之明,實際上這一刀下去,“蜀中無大將”的可悲局面就開始了。所以造成了六出祁山後姜維這種吹牛皮再加上夏侯霸這種畸形的組合都能出現在核心的權利機關內部。

    而老百姓呢,每次自己辛苦的勞動成果一出現,就被那幫老爺拿去打仗。還有自己的親人,就不明白為什麼不能好好過日子,而是越來越多的人(從二十到四十五變成了十五到六十)都要去送死,沒有勝利的戰爭怎麼可能讓人看到希望甚至意義呢?

    而老爺們呢,諸葛亮這臥龍(真的沒錯,真的是臥龍,趴著還不錯,爬出來就…),哪怕失敗了,來個罪己就沒事了,所謂降職右將軍純粹騙人,權力沒有絲毫變化。劉勸他休養生息沒錯吧,他卻來一句死而後已。所以啊,腐朽的可怕之處真的是不可以人性來對待之。

    所以從蜀漢建國的那天開始,天府之國的百姓們就沒有好日子過了,也幸虧諸葛亮集團的本事有限,否則更加遺臭萬年。

    遺憾的是看得清其真面目的又有幾何呢?

  • 6 # 三國史話曾得不錯

    關於題主的問題,我們首先明確一個觀念,即“以人為本”的意思到底是什麼?

    當代“以人為本”觀念是胡錦濤總書記所提出的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民群眾的利益為根本,即以人為根本。

    而中國古代最早提出“以人為本”這一觀念,則見著於齊國著名政治家管仲的《管子·霸言》:“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為本。本治則國固,本亂則國危。”當然,在《三國演義》中,劉玄德也說了“以人為本”這句話,見著於第四十一回《劉玄德攜民渡江 趙子龍單騎救主》中,劉備為曹操所打敗,潰逃途中不捨丟下百姓,於是說出了 :舉大事者必以人為本。

    但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講壇中對這四個字給予了不一樣的解析,他認為劉備的“以人為本”是以人為資本,而不是以人為根本。劉備是胸懷天下的,他知道得人心者得天下,想要爭奪天下,人心所向是至關重要的。而當時的社會還處於封建時代,還沒有“以人民為根本”思想的存在,“水可載舟亦可覆舟”說的任然是統治者與百姓的和諧之道,更重要在於如何與百姓相處,使自己的統治更加長久。

    那麼,三國中,確是蜀漢最能貫徹“以人為本”嗎?很多讀者從一個地方做出判斷,即每次戰鬥後,劉備潰逃時總喜歡帶著百姓,並且總是在哭,哭百姓苦、苦自己無用武之地;而曹操潰敗時,基本都是自己落荒而逃(三國演義),甚至還有過屠城的經歷,另外曹操經常戰勝的時候還順便貪點美色;孫權基本不怎麼親臨前線,所以在這塊的描述會比較少。且劉備心繫漢室,胸懷天下、寬仁待民、禮賢下士、注重義氣,因而劉備的蜀漢是“以人為本”。這當然也是一家之言。曹操是最早頒佈《求賢令》,提出“唯才是舉”來招攬人才,這也是以人為本的。未來有機會,我們針對到底誰最“以人為本”再做詳細分析。

    我們今天重點探討題主問題的後半部分:為何蜀漢遭到益州人的集體詛咒?我們分別從經濟、政治和軍事三個角度來進行分析:

    經濟角度

    我們知道,劉備是建安十六年(即公元211年)入蜀,建安十九年(即公元214年)劉璋投降,這幾年間劉備的主要工作還是“厚樹恩德以收眾心”。但是自從拿下成都後,蜀漢即長期處於戰爭狀態,北征漢中、東討孫吳、六出祁山等等,士兵疲憊不堪,百姓飢寒交困。連年征戰亦導致財政困難,劉備聽從劉巴建議,發行貨幣“直百五銖”,直百錢的發行使得國庫在短期內實現充盈,但經濟總量未發生變化,出現所謂的“國退民進”現象。

    待劉備去世、諸葛亮接手時,蜀漢經濟實際處於即將奔潰的狀況。諸葛亮透過以身作則、凡是親力親為的態度影響朝政上下,且依據法制,嚴刑峻法,官員相對廉潔。透過鹽鐵專利、與南方展開貿易等手段,經濟一度恢復並實現增長。但這一切都是靠消耗諸葛亮的身體與蜀漢的活力來實現的。諸葛亮死後,蜀漢經濟一蹶不振。

    我們從人口數量角度出發就可窺見一二:據史書記載 少。劉備佔據益州後 ,公元 221 年的統計數字為“其戶二十萬 , 男女口九十 萬。”到公元 263 年蜀漢政權滅亡時 ,也只有 “領戶二十八萬 ,男女口九十四萬 ,帶甲將士十萬二千 ,吏四萬人。人口數量與歷史記載有一定出入,但人口數量未實現增長,經濟必定是倒退的。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當活著都是困難的時候,如何希望百姓愛戴呢?

    政治角度

    劉備舉全國之力征討東吳,雖有其不得已之處,但如此冒進,失敗的結果是蜀漢難以承受的,更是劉備本人難以承受的。於是乎劉備病逝白帝城。

    劉備死後,留下一個爛攤子。朝野上下不平、接班人不力、蜀地三股勢力暗箱爭鬥。這三股勢力分別為:

    第一股勢力是:劉備入川時帶去的荊州人士組成的“荊州集團”,他們佔據了蜀漢政權的主導地位。

    第二股勢力是:劉焉父子入川時從東州帶過來的親信所組成的“東州集團”,即益州前一任主人。

    第三股勢力是:益州本土豪強、名流人士和一些在當地德高望眾的世族所組成的“本土士族”,不受蜀漢政權的待見。

    三股勢力矛盾重重,荊州集團與本土士族基本上算是強龍與地頭蛇的關係,劉備在位時多次鎮壓國。後劉備時期,諸葛亮採取親和政策,但仍舊不信任。且諸葛亮時期實行的是“嚴刑峻法”“依法治國”,士族集團頗有怨言。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曾說過,“益州疲敝,此城危及存亡之秋”。益州危在哪裡呢?此時諸葛亮早已與東吳結為友好同盟。赤壁之戰後,曹操已退回北方,曹魏對他並無威脅。其實,諸葛亮所謂的“危及存亡之秋”的“危”恰恰就在蜀漢內部。這也就是他要發動“北伐戰爭”的根本原因。因為只有透過發動戰爭才能轉移注意力,緩解國內的階級矛盾,達到空前團結的目的。

    諸葛亮死後,後主劉禪重用陳祗、黃皓等人,蜀政漸亂。在經濟極度虛弱的情況下,連最起碼的公平也沒有了,作為地位最為低下、被剝削最為嚴重的益州人,自然越來越多地詛咒蜀漢滅亡了。

    軍事角度

    自劉備打下漢中後,蜀漢政權對外就再也沒有取得過一場完整的勝利。襄樊戰役、夷陵-猇亭之戰、五次北伐六出祁山以及後來的姜維多大11次的北伐,都未取得完整勝利,而每次的失敗都非常慘烈。劉備帶著“匡扶漢室,一統中原”的理想建立蜀漢政權,但蜀漢政權在軍事上是不成功的,甚至可以說是失敗的。且蜀漢偏居西南,人才凋零嚴重。在蜀漢後期甚至出現了“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這一哭笑不得的狀況。一統中原無望情況下,蜀漢又奉行“以攻為守”的防守方針,連年征戰連年敗,連年失敗連年徵的惡性迴圈不斷上演。況且曹魏/司馬家族依舊強大,東吳並未弱於自己。百姓對蜀漢政權在軍事上已無信心。

    終上所述,三國中最以人為本的蜀漢,遭到益州人集體“詛咒”實為情理之中,蜀漢最後的滅亡也在情理之中,即使無黃浩與樵周,還有其它人推動其滅亡,黃皓弄權與樵周的誤國,只是歷史上的一個必然產物。

    ·參考資料:

    易中天 《品三國》

    實厚 《舉大事必以人為本》

    管仲 《管子·霸言》

    《晉書·地理志》以及《冊府元龜》卷 486

    《三國志·後主傳》注引王隱《蜀記》以及《通典 ·食貨》

  • 7 # 依稀說史

    許多人讀三國其實有一個誤區:不少人認為三國中曹魏得天時、孫吳得地利、蜀漢得人和。其實真實情況並非如此,曹魏不得天時,當時的天時應該是士族掌權;孫吳也不得地利,至少蜀漢可以順江而下;蜀漢也不得人和,最起碼蜀漢內部並不穩定。就像題目所問的那樣,蜀漢不僅不得人和,還似乎遭到了益州人的“詛咒”。為什麼蜀漢政權遭到了益州集體詛咒呢?

    對於益州人民來說,無論是劉璋父子還是劉備父子都是外來征服者。劉璋父子治理益州的時候,益州人民相當於是“二等公民”。劉備征服益州之後,益州人民幾乎成了“三等公民”。當時蜀漢政權分成了利益鮮明的三個集團:荊州集團、東州集團和益州集團。荊州集團是劉備的原班人馬,在蜀漢政權中佔據主導地位,蜀漢政權一直掌握在荊州集團手中。東州集團是原來劉璋的勢力集團,這一集團地位低於荊州集團,不少人後來也變成了荊州集團。益州集團由益州本土人組成,這一集團人數最多,但是地位卻最低,在政權內的話語權也最低。在政治上沒有多少話語權的益州集團自然這這個政權不是特別擁戴。

    劉璋父子在治理益州的時候採取的是寬鬆的安境保民之策,但是劉備和諸葛亮所採取的政策則要相對嚴厲。益州老百姓尤其是益州地主自然更加喜愛相對寬鬆的政策,這樣他們便可以獲取更多的利益。蜀漢政權到來以後,使用之法相對嚴厲,益州地主一時間則難以適應。相對嚴厲的執法雖然有利於穩定政權,卻觸動了一部分人的利益,這部分人自然對蜀漢政權充滿敵意。但是如果蜀漢統治者不採用相對嚴格的法律,又有可能無法穩定國內政局,所以就會產生相應的矛盾。

    蜀漢統治者中佔據主導地位的荊州集團的想法是北伐中原,所以從諸葛亮開始到姜維,蜀漢政權一直都沒有停止過北伐。只有在蔣琬和費禕掌權期間,北伐規模相對較小。荊州集團和一部分東州集團對北伐充滿熱情,北伐也是荊州集團的立國之本。在荊州集團看來,益州不過是暫居之地,他們的理想是統一全國,回到自己的故鄉,重建大漢政權。但是益州集團則沒有這種感覺,他們本來就是益州人,即使北伐中原成功,他們依然還是益州人。所以益州集團對北伐並沒有熱情,被迫綁到了荊州集團的戰車之上,他們被迫北伐。所以我們也可以看到整個北伐過程中,除了極少一部分人之外,大部分益州集團不支援北伐,甚至阻撓北伐。北伐是蜀漢政權最基本的國策,一個對國家基本國策都認同的益州人能真心愛蜀漢政權嗎?

    益州人本來就已經對北伐中原不擁護,北伐戰爭又嚴重影響益州人的生活水平。蜀漢滅亡之時戶口不過是28萬、人口不過是94萬,但是卻有擁有士兵10.2萬、官員4萬。也就是說蜀漢2家人就要供養1位官兵,7個人就要供養1位官兵。即使國家沒有任何戰事,一般老百姓完成此種供給也比較困難,更不用說蜀漢還要經常打仗。諸葛亮當政的十餘年間蜀漢進行了五次北伐,還進行過南征的軍事行動。諸葛亮去世之後,姜維又大大小小進行了九次北伐。每一次北伐對蜀漢國力都是一個嚴重的消耗,每一次北伐都會加重蜀漢老百姓的負擔。所以早在諸葛亮時代,孫吳使者在蜀漢老百姓臉上看到了“菜色”。姜維北伐時還曾經出現過大敗,蜀漢老百姓的負擔更是沉重。所以蜀漢的益州人並不想北伐,更不想用自己的幸福換取所謂的北伐勝利。

    在益州老百姓看來蜀漢北伐對自己有百害而無一利。北伐成功了,功勞是荊州集團的;北伐失敗了,損失計程車兵也都是益州人。無論北伐成功與否,益州老百姓都只是蜀漢政權的炮灰。所以在益州老百姓看來最好的結果是不用打仗,或者由曹魏統一蜀漢。如果蜀漢被曹魏吞併的話,益州便不會有什麼荊州集團、東州集團或者益州集團。到時候三個集團都將融入到曹魏政權之中。這也是為什麼當曹魏大軍打來的時候,益州集團的不少官員選擇不抵抗,主張投降曹魏。最終劉禪在益州集團的譙周的建議下向鄧艾投降。不光譙周屬於益州集團,《三國志》的作者陳壽也屬於益州集團。陳壽在寫《三國志》的時候,也曾經出現過多次貶低蜀漢政權的地方。

    蜀漢領導人劉備在當上漢中王之前,為了擴大自己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以人為本”,也曾經做出過“攜民渡江”的壯舉。但是劉備的一些“仁義”之舉也只是為自己積累力量。當劉備掌握政權之後,他便轉變為一位君王、一位皇帝。此時劉備要做的是實現北伐中原的野心,益州人自然成為劉備實現野心的棋子。

  • 8 # 帝國烽火

    蜀漢歷經了劉備和後主兩代,而實際上劉備去世之後,諸葛亮掌握大權,所以可以將蜀漢的政治領導認為是有三屆,但是細心的人會發現,劉備、諸葛亮、劉禪所任用人中益州本土勢力有非常嚴重的不同。

    劉備時期荊州勢力、益州勢力基本上各有一分天下,荊州有諸葛亮、益州有法正、黃權等人,到諸葛亮時期,李嚴被諸葛亮罷免,荊州勢力坐大,蔣琬費禕等人都是荊州人,而劉禪掌權之後,益州人也開始多,但是多數為誤國之人,劉禪更多的依靠還是“紅二代”。總體看下來益州人在劉備之後就不是很多參入到蜀漢的集體中,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首先需要說明的這並非是所有益州人的集體“詛咒”,而是來自益州世家大族的抗拒,從益州平民,吊念諸葛亮的情況看,以及諸葛亮任用的一些益州人來看,益州的大部分平民還是能接受蜀漢政權的統治,但是益州的上層階級不滿足蜀漢的統治。

    這就要從東漢以來形成的世家大族說起,門閥政治在東漢末年已經產生的了非常大的影響,而袁紹、袁術之所以能一開始有非常強大的實力,就是依靠其四世三公的家庭背景。益州也一樣他有一些本土的世家大族,其中楊洪、黃權等人就是代表,他們代表著益州本土的政治集團 。

    等到劉備入川之後,益州集團的人還能佔有一部分的話語權,但是劉備去世之後,荊州集團坐大,益州政治集團的的利益進一步縮小。當然其中益州大士族不配合蜀漢的統治,諸葛亮只能找一些能幫助蜀漢集團的益州人來做官,但是這些人必定少數,其結果就是荊州集團的人基本完全掌握蜀漢的政局,而益州集團則被邊緣化。

    在自己的底盤,自己還被邊緣化了,益州政治勢力自然不爽,所以他們就反對蜀漢統治,在鄧艾偷渡陰平之後,樵周在朝堂上說服劉禪投降就是例證。

    總體而言,政治利益分配不均是益州勢力排斥蜀漢統治的重要原因,而對整個益州平民而言,並不是全體“詛咒”,反對蜀漢政權的更多是世家大族。

  • 9 # 鴻涵先生

    在《隆中對》中,諸葛亮為劉備做了一個詳細的戰略規劃,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佔據荊益二州,而後“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繼而“成霸業,興漢室”。 不得不說,諸葛亮的戰略規劃做的很完美,但是在針對益州劉璋的問題上,筆者認為諸葛亮對劉璋以及其臣子的分析卻不盡人意,諸葛亮說劉璋“闇弱”,其所治益州是“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其所屬臣下皆“智慧之士思得明君”。這種說法無疑是站在了劉璋的對立面來講的,未免有失公允。

    回到題目,“以人為本”的蜀漢,為何遭到益州人集體“詛咒”?

    要想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了解蜀漢集團的核心統治階層的構成,劉備蜀漢集團主要分為三個派系,第一派是以諸葛亮為首的“荊州集團”,第二派是以法正為首的“東州集團”,第三派便是“益州土著集團”。劉備對於此三派系的任用策略是以“荊州幫”為核心,拉攏“東州幫”,安撫和提防“益州本土幫”。

    其中東州集團和益州土著集團都屬於“益州派系”,但是必須要給二者做以區分,原因在於劉焉、劉璋父子入主益州便是倚靠的“東州人”,劉焉、劉璋父子並非益州本土人士,劉焉是漢朝宗室,在東漢末年他主動請纓來到了益州擔任益州牧,他派張魯盤踞漢中,張魯在漢中斬殺漢使,切斷了益州和朝廷之間的交通,自此益州開始處於自治狀態,劉焉死後,張魯和劉璋結仇,漢中和益州自此分離,分屬於張魯和劉璋。

    劉焉父子雖說統治益州幾十年,但是他們也是外來人,剛入益州之時,劉焉沒有倚靠,只能靠隨他同來的“東州人”(躲避戰亂的北方地區人,統稱“東州人”)開疆拓土,而作為本土的“益州土著”對於劉焉也是極力排斥的,好在“東州兵”驍勇,劉焉靠著他們鎮壓了益州本地豪強,獲取了益州的統治大權,自此開始偏安一隅。

    所以對於題目中所說的益州人,筆者認為是益州本土人,劉焉、劉璋父子以“客籍”身份統治益州,本身就不討本地人喜歡,但是他們父子在經略益州的幾十年裡實施寬仁的政策終於立住了腳跟,而後來劉備入川就更不討益州人的喜歡了,民間有句古話叫“少不入川,老不出蜀”,意思就是形容蜀地生活的安逸,快樂的可以讓年輕人失去鬥志,因張魯截斷了益州和中原的交通,益州安逸的發展了很多年,不敢說路不拾遺,起碼在劉焉父子的治下,百姓們能夠安居樂業,而劉備的到來,給益州人帶來了戰禍,打破了他們平靜安逸的生活,這違背了益州人民的心願,至於是不是興復漢室,這與益州百姓無關,全是劉皇叔一廂情願的事情。

    從討張魯,言於魏武曰:“劉備以詐力虜劉璋,蜀人未附而遠爭江陵,此機不可失也。今若曜威漢中,益州震動,進兵臨之,勢必瓦解。因此之勢,易為功力。聖人不能違時,亦不失時矣。”——《晉書.宣帝紀》

    司馬懿曾經力勸曹操,他說劉備得益州的本質是靠著欺詐行為,所以劉備在入住益州之初是不得人心的,所以要趁此機會收復益州。

    劉備得益州確實如司馬懿所說,既詭異又狡詐,這也是諸葛亮屢屢質疑貶低劉璋的原因,是在為劉備集團“詐”得益州正名的行為,其實劉璋統治益州時期在施政上非常好,有個資料表明,蜀漢集團治理益州四十年,人口才僅僅增長4萬,這其中還包括一些後來征服的蠻夷部落人數。在封建時代,一個國家的繁榮和昌盛,最具說服力的就是人口的增長,蜀漢集團治理益州四十年人口幾乎沒有增長,只能證明一點,就是他們治國的方針和策略存在問題。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諸葛亮.《出師表》

    諸葛亮寫給劉禪的《出師表》中已經說的很明白了,益州疲弊,這是因為連年的用兵北伐,導致了益州百姓疲累不堪,天府之國,糧食生產是沒有問題的,問題在於要想從益州把糧食運送到前線是個大問題,從成都到前線雖然只有區區幾百公里,但是這其中有五分之四的路程是崎嶇的蜀道,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這是事實,所以要想運送糧草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北伐失敗的原因主要就是糧草供給問題,諸葛亮是忠臣,他必須要北伐,這是政治任務和他的精神支柱,可是付出代價的卻是益州百姓,所以無論是從哪個角度看,益州人都討厭這個新政權,討厭蜀漢集團。

    總結:

    (老百姓想要的日子是安居樂業)

    劉璋的失敗並非不得人心,實質上是他缺乏謀略,他治理益州施政得當,百姓安居樂業,反觀蜀漢治理益州則是不進反退,老百姓最想要的並非某個“聖主明君”,他們要的是安居樂業,一家人其樂融融,可是蜀漢集團的到來,打破了他們的生活,所以他們必然會遭到一些人的反對。

    提問中說到蜀漢是“以人為本”的,其實也不盡然,應該換個詞,改成“以霸業為本”就恰到好處了。

    縱觀三國,盡是爾虞我詐,這也是當時的客觀環境所致,劉備一生顛沛流離,終遇劉璋這麼一個“胸無大志”只想“偏安一隅”落個清閒的老實人,如果對付曹操,劉備會心力疲憊。可對付劉璋,劉備雖說也大費周章,但是還是可以如願以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芬蘭有哪些禮儀習俗與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