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成大夫

    現代社會,各種電子產品特別是智慧手機的盛行,對兒童的成長產生了全方位的影響。在拓展了學習的空間,實現寓教於樂,給童年生活帶來全新的體驗的同時,對孩子的負面影響也非常明顯。

    一、對身體健康的影響

    1、經常低頭玩手機等,損傷頸椎。

    2、長時間盯著螢幕傷害眼睛。

    3、比成年人更高的大腦電磁輻射。

    二、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1、逐漸遠離大自然與社會生活。春捉蝴蝶、夏打水仗、秋放風箏、冬堆雪人的兒時遊戲已淡出兒童的視線。

    2、真實的人際關係變得疏離。親子關係變得疏離,親子間缺乏陪伴、溝通與交流。

    3、電子產品特別是遊戲有成癮性,自制力更小的孩子對遊戲更容易成癮。今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將遊戲成癮列入精神疾病,於6.19日生效,從一個側面也反映出其危害性之大。

    4、更容易接觸到性、金錢、暴力等負面資訊,也更易受其影響。甚至走向犯罪道路。

    5、使精力下降,上課無法集中精神,學習成績下降。

    三、如何減少不良影響

    家庭和學校應該做出努力,成為監督和指導電子產品使用和傳播、保護孩子童年的主要力量。

    1、家長應以身作則,在孩子面前儘量少玩或者不玩手機。為孩子做出榜樣。

    2、及時瞭解孩子的興趣,規範、監督、指導孩子的手機等電子產品的使用行為,挑選適宜孩子接觸的內容,控制孩子手機使用的頻率與時間,注意使用手機時的正確姿勢。

    3、抽出時間,跟孩子來一場家庭遊戲、給孩子講有趣的故事、跟孩子畫畫、跟孩子共同閱讀,或者帶孩子外出去散步逛公園,增加大人陪伴的時間。

    4、幫助兒童重拾經典的遊戲。比如打彈珠、滾鐵圈、跳格子、跳皮筋、拍洋畫、捉迷藏、溜冰、下棋等,承載著一代又一代人童年美好的記憶。

    5、幫助兒童走進大自然、大社會。來一次外出徒步、在夜晚觀察星轉鬥移、嘗試學習野生動植物攝影、觀察一次螞蟻的遷徙、挖沙戲水釣魚、走上街頭當一回報童、去福利院做一次志願者……拉近兒童與自然、社會的距離,重建兒童與自然、社會的聯結,讓孩子在真實的世界玩耍、學習、探索、思考。

  • 2 # 兒科醫生鮑秀蘭

    科學使用電子產品,“戒”掉對電子產品的過度依賴。

    1. 注重與孩子的溝通

    可以首先與孩子溝通,例如使用電子產品的方法、用途等,孩子們可能需要利用網際網路來完成家庭作業,亦或是喜愛程式設計或設計,如果是這樣,家長就要鼓勵孩子。

    如果適當的網路娛樂可以緩解孩子的壓力,家長可以營造一種信任的家庭氛圍,對孩子適當的網路娛樂行為表示尊重。此外,鼓勵孩子談論網際網路對他們生活的影響,鼓勵他們提出問題,做孩子的聽眾。

    2. 尋找代替電子產品的活動

    3. 控制熄燈時間

    研究表明,電子產品會對睡眠造成不良影響。對於青少年而言,在睡前使用社交網站、做作業,或者玩電腦遊戲都會對大腦造成刺激,並造成入睡困難。此外,藍光的刺激也會影響生物鐘,並抑制褪黑素的產生,而這些對於睡眠健康都是至關重要的。

    家長應在入睡前的一小時打造一個零電子產品的時段,讓孩子關掉手機,並鼓勵他們閱讀或聽音樂。

    4. 以身作則

    最後,身為父母的我們應該樹立一個好榜樣。一項研究發現,70%的孩子認為自己的父母花太多的時間在電子產品上。在晚餐和家庭活動期間,放下自己的手機並確保在家人需要的時候自己能夠隨時來到家人身邊。

    科技的進步,讓我們更多地瞭解世界。電子產品,也應該恰當地使用,方便學習與生活、兼顧娛樂。和孩子們一起行動,不被網路所“奴役”,拒做低頭族,更好地擁抱生活吧~

  • 3 # 多特兒童專注力

    全球範圍內,越來越多的兒童接觸電視手機等電子裝置,開始接觸的年齡也越來越小,兒童玩電子裝置的時間也越來越長。

    孩子看電視玩手機真的“傷腦”

    卡爾加里大學的研究結果顯示,螢幕時間過長會導致兒童發育遲緩

    研究團隊從2008年就開始跟蹤近2400名兒童,調查他們日常螢幕使用時間,並且在兩歲、三歲和五歲這三個節點測試兒童們的溝通能力運動協調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跟蹤結果表明大多數兒童的螢幕時間都超過了加拿大兒科學會提供的“每天一小時”指導意見,尤其在兒童三歲時,平均螢幕時長甚至達到了3.6小時/天

    調查顯示,螢幕時間越長的兒童在與人溝通、精細運動以及表達自我需求方面的能力越差。

    研究團隊認為,這是因為當孩子坐在螢幕前時,他們往往什麼都不做,也就不能鍛鍊到以上任何一種能力。

    面對同樣的問題,美國皮尤研究中心則用更“實錘”的方式證明了這一事實。

    研究中心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術掃描了 4500名 9-10歲兒童的大腦,結果發現:

    每天螢幕時間超過 7 小時的兒童,大腦結構出現了明顯的差異——大腦皮層提早變薄了。

    而研究證明大腦右半側的皮層越薄,人就會遭受越多的認知問題,難以正常處理社交刺激,甚至加重抑鬱症的風險。

    孩子看電視玩手機“破壞注意力”!

    其實,孩子長期看電視玩手機除了大腦之外,注意力也會受到影響。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誤區

    認為孩子可以安靜地看電視玩手機很久,說明孩子的注意力還不錯。

    其實,長時間的看電視玩手機,恰恰是對孩子注意力的破壞!

    看電視玩手機時,螢幕上鮮豔的色彩、繽紛的動畫效果,吸引的是注意型別裡的“被動注意”,不需要孩子的意志控制,是“被吸引”的注意。

    而上課學習,需要孩子主動將注意集中到老師的講課內容上,也就是注意型別裡的”主動注意“,調動聽覺注意、視覺注意,並過濾無用的干擾資訊,比如窗外鳥叫聲、門外走路聲等等。

    沉浸在電視、手機、平板遊戲裡的孩子,長期刺激被動注意,導致孩子控制注意的能力越來越弱,習慣於豐富、高頻的資訊刺激,而對於書本、黑板以及課堂上老師講課的聲音,就容易“聽而不聞、視而不見”。

    巧用這6招

    輕鬆戒掉孩子電視手機癮!

    曾經網上流行這樣一段話

    30年前人們驚呼流行音樂會毀掉下一代;

    20年前人們驚呼電視節目會毀掉下一代;

    10年前人們驚呼網路會毀掉下一代;

    現在人們開始驚呼手機會毀掉下一代。

    人類發展的歷史證明: “沒有任何力量能毀掉下一代,除了上一代。”

    導致孩子沉迷電視手機的行為,不是手機電視這些介質,而是父母本身。

    所以,父母要從自身開始改變,爭取做到以下6點:

    1在孩子的視線範圍,跟手機分家

    美國西北大學的調查發現,有近4成的成人,下班後平均每天花超過11小時使用電子媒體。

    因此與孩子處在同一空間時,請把手機靜音並留在別的房間,也不要開著電視當背景音樂;最好等孩子上床睡覺後,才去看3C電子產品。

    幫助全家學會和電子產品分離不焦慮的做法是:

    要求全家人每天至少關機1小時(做飯、吃飯或做家務都是關機的好時機),每週至少關機1天,每年至少關機一週(去度假時)。

    2不能讓電視手機成為電子保姆

    儘量陪伴孩子投入地玩遊戲,參與他的遊戲,引領他玩得更深入、更長久、更有創意。孩子自然可以將注意力更長時間地集中於某項活動。

    3孩子在吃飯時不準看電視玩手機

    很多家長在吃飯的時候喜歡讓孩子看電視或者是玩手機,餐桌上還會放很多玩具,這樣的話孩子注意力是很容易分散的。

    吃飯的時候就是吃飯,把所有的東西都收起來,甚至要把電視手機關掉拿走,讓孩子一次只做一件事,專注地吃飯。

    4採用一些量化的獎勵  

    例如每天游泳6圈,每超過2圈,可以換取看電視玩手機的時間為5分鐘。

    每天畫畫時間1小時,如果超過30分鐘,就可以換取看電視玩手機5分鐘等。

    這樣既可以有效控制孩子玩電子產品,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孩子注意力的穩定性。

    5發放看電視玩手機通行票

    每天給孩子發30分鐘一張的電視手機票4張,由孩子自行安排,看電視玩手機時交票,但票用完後就不能再看了。

    最好和孩子一起製作電視手機票:

    把圖畫紙裁成小方塊,畫上漂亮的圖案,然後讓孩子摁上自己的小指印,告訴孩子這是他信守承諾的標誌。

    6嘗試問一些開放式問題

    把看到的畫面轉變成文字,再抓住關鍵點概括出來。概括能力好了,對額葉的刺激更豐富,孩子的注意力也會更好。

  • 4 # 雲禾育兒經

    電子螢幕不僅僅是寶寶眼睛的“殺手”,影響孩子正常的視力發育,還會造成注意力不集中,從而影響到生活和學習。另外,電子產品是具有一定輻射的,如果孩子長時間呆在電子產品前不動,長期受到電子產品的電磁輻射,對孩子的腦細胞發育也是很不利的,從而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思維能力和記憶力發展。

    電子產品對孩子的身體和心理影響,許多父母都是瞭解的,比較電子產品不能替代親自互動,只有親子溝通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父母還是應該多抽出寫時間,增加和孩子的互動活動,如陪孩子聊天、運動,帶孩子去戶外走走等,孩子注意力也就會慢慢被轉移,減少孩子對電子產品的沉迷。

  • 5 # 聽覺有道周村驗配中心

    一、父母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好榜樣

    很多孩子看電視手機,都是受了大人的影響,那麼,要想讓孩子少看一些,我們大人就得首先自己做出榜樣,少看電視,少看手機,時間久了,自然就好了!

    二、讓孩子控制看電視的時間

    孩子小,自控能力差,就需要我們家長輔助孩子控制時間,可以每次縮短5——10分鐘,慢慢的增加時間,而且時間一到,必須關掉電視,要遵守諾言,否則受相應的處罰,這個由家長根據情況來定!

    三、多觀看有益的節目

    現在的很多兒童影片也很暴力,包含很多對兒童生長不利的因素,家長要多幫助孩子刪選,多看一些兒童文學或者益智類的節目,都是可以的!

    四、還是強調家長要多陪陪孩子

    哪怕自己在忙,也要抽空陪陪孩子,哪怕自己再累,也要陪陪孩子,我們大人之所以努力奮鬥。不就是為了孩子嗎??陪伴,勝過一切!

  • 6 # 嘻嘻啊啊

    現在是資訊化時代,電子產品越來越多,電子化產品的使用也越來越趨於低齡化。由於電子產品很多都是影片+音訊的形式,小孩天生對亮的、會動、會發聲的東西感興趣。所以電子產品成了新一代小孩最喜愛的玩具。

    我們在聊天時經常會聽到有的家長會很驕傲的說“我家小孩才8個月就會用遙控器開啟電視了,而且好像能看懂似的,偶爾還會笑。”;“我家小孩6個月都會用手滑動Ipad螢幕了”;“我家小孩不到一歲就會玩手機了。”等等。似乎很小會玩這些電子產品是智商高的體現,是思維先進的體現。然而,這些家長們卻沒有認識到這背後的隱患。

    1.視力問題。長時間對視高亮度的螢幕對孩子視力的發育有很大的危害,特別是小孩在視覺系統還沒有發育成熟的情況下,極易讓小孩發生近視、散光、弱視及斜視。設想一下如果你家孩子有著一雙明亮又好看的大眼睛,這麼小就要被遮在眼鏡下,而且眼睛會變的越來越小、越來越沒神,先不說視力變弱對自己生活的影響,首先顏值上就要大打折扣。

    2.性格問題。雖然說性格有天生的一部分,如果經常看一些沒有經過篩選的動畫片,很可能會受其中一些言語動作影響。小孩天生的會模仿也喜歡模仿,他們看到的很可能就會在自己的言行舉止中體現,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自己的思維習慣。比如動畫片上出現兄弟姐妹之間爭搶東西、打鬧,或者跟父母爭寵,小孩看了之後很可能就會反對父母生二胎;反之如果他們看到的是兄弟姐妹怎樣在一起開開心心的玩耍,可能會鼓勵父母再生個弟弟妹妹。

    3.身體問題。喜歡玩電子產品更多的可能就是看電視、玩遊戲。不管是看電視還是玩遊戲都是會長期坐著保持一個姿勢,時間久了對小孩的身體發育是不健康的。很可能會導致彎腰駝背,甚至導致肩頸問題,身體變形。同時經常不活動,身體素質也會變差,經常生病感冒,整個人也少了些青春的活力。

    4.社交問題。經常埋頭玩電子產品,與身邊人和環境的接觸少,就會導致社會交流能力和適應環境能力差。專家表示,9歲前的孩子,特別需要培養他們與人的社交能力。需要透過跟人之間的交流,學會分辨交流物件的表情、觀察對方的動作等等來全面的認識這個世界,認識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情感的表達。才不至於使孩子的性格變得冷漠、孤僻和缺乏合作精神。

    5.學習問題。小孩的控制力差,經常玩遊戲容易沉迷,更多的時間浪費在玩遊戲上,雖然說有的遊戲是益智的,甚至遊戲玩的越好可能智商也高,但是智商再高也要學習啊,你說你家小孩聰明就是不學有什麼用,現在還是應試教育,拿成績說話,沒有成績就上不了好學校,沒有好的教育環境就很難成才,沒有好的學歷就是難就業。所以不能把美好的青春時間都浪費在遊戲或者電視劇上。

    那麼說了這麼多使用電子產品對小孩的危害,作為家長到底應該怎麼辦,怎樣避免呢?

    要想讓孩子完全跟電子產品隔絕是不可能的,現在電子產品已經遍佈家裡的各個角落,根本無法做到不讓小孩接觸。我們只能合理的控制,儘量將這個影響降低到最低。我們可以從這樣幾個方面來嘗試:

    1. 從自身做起。不能自己整天在客廳抱著電視機看電視劇而不讓旁邊的小孩看。現在的裝修風格基本都是在客廳放著一個很大的電視機,小孩主要的活動空間就在客廳,如果你開啟電視機,在旁邊的小孩怎麼可能不看呢。所以從自身做起,儘量趁小孩不在旁邊的時候再看電視。還有使用手機、電腦也一樣,如果你拿出手機、電腦一直在那玩,小孩看了肯定要跟你搶。

    2.多跟孩子互動、帶孩子出去玩。小孩天性都愛玩,如果做為家長能經常跟孩子玩玩遊戲、帶孩子外出,小孩自然就不會把精力都放在電子產品上了。如果在出去玩跟看電視或者用手機玩遊戲上選擇,他們還是願意出去玩的。多帶孩子外出,不僅能讓孩子多接觸外面的世界長見識,學習之外得到放鬆,還能培養親子關係,跟孩子培養好感情才能更好的讓孩子接受你的教育。

    3.合理的控制時間和玩的內容。現在的教育也跟網際網路結合起來了,所以有時使用電子產品也是為了更好的學習。很多有教育性的軟體做得還不錯,比如幼兒識字軟體【貓小帥學漢字】,課程以冒險故事為主,寶寶使用時有一種聽人講故事的體驗,不僅可以培養寶寶的閱讀能力,而且還有各種小遊戲作為複習環節,可重複學習,加深寶寶的記憶。讓孩子開心地學習漢字。擔心寶寶眼睛的家長也可在設定中設定學習休息時間。

    這些方法說起來容易,其實做起來真的很難,作為家長我們需要給孩子從小就培養良好的性格習慣,不能等沉迷之後再糾正就難上加難。良好的家庭成長環境對孩子未來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所以為了孩子能夠健康的成長,我們需要努力的去製造這樣一個環境。

  • 7 # 地理梁老師

    電子產品從來都不是什麼洪水猛獸,家長要正確看待孩子使用電子產品這件事情。凡事堵不如疏,多從細節去管控,“毒害”不了孩子。

    資訊日益發達的今天,電子產品已經融入人類生活圈

    世界已經進入了資訊時代,中國也已經進入了資訊科技2.0時代,在科技日益發達的今天,手機、電視、電腦等智慧終端已經融入了人類的生活圈,可以說,沒有幾個人離得開電子產品。

    若此時,家長還抱著我不能讓孩子接觸電子產品的心思來教育孩子,將電子產品視作洪水猛獸,很可能阻止不了孩子玩,還讓孩子產生極強的好奇心,偷偷玩。

    讓家長做到不玩手機、不看電視、不用電腦都很難,何況孩子在您身邊,天天看您在玩,他會不感興趣?你阻止得了?

    孩子難免接觸電子產品,家長應該正確看待和處理

    生活中到處是電子產品,孩子難免會接觸到,堵都堵不住。家長這個時候千萬不能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剝奪孩子接觸電子產品的想法。應正確看待電子產品的存在,並能夠正確引導孩子接觸和使用。

    第一,自我約束,儘量不在孩子面前打遊戲、看影片等。

    有些家長,在孩子面前毫無顧忌,打遊戲、看抖音、追劇,一玩就是好幾個小時,卻要求孩子只能玩半小時,這個時候孩子雖然不懂表達,但絕對會心存不滿。所以,有小孩的家長應給孩子做好表率,絕對不在孩子面前打遊戲,儘量少在孩子面前看影片等。若必須如此,也應該在很短的時間範圍內,用自己的行為告訴孩子,手機不是長時間沉浸其中這麼用的。

    第二,正確引導,讓孩子用手機等在規定時間做有意義的事情。

    網路上有很多幼教類app、學習遊戲類app、智益類app,家長可以多下載一些,當孩子想完手機時,義正言辭地告訴他,小孩子只允許玩哪幾個app,只能玩半小時等。只要正確引導,孩子從小會形成,電子產品就是工具的概念,也就不是“洪水猛獸”了。

    第三,多帶孩子外出遊玩或者做其他事情,轉移視線。

    現代人玩手機多是因為寂寞。家長可以想想自己為啥會玩手機,還不是因為無聊!然後就明白孩子為啥玩了。家長可以透過陪孩子玩,帶孩子做其他有意義的事情等措施,以減少孩子的無聊時間,當孩子不無聊時,肯定不會想著玩手機。有時候,轉移注意力比責備更管用。

    第四,若孩子已經沉迷網癮,家長要堅持原則,必要時強硬處置,儘早讓孩子拜託“沉溺”。

    很多家長對孩子疏於引導和管控,也沒能及時發現孩子玩手機的異常,導致孩子已經沉迷於網路遊戲中無法自拔。這個時候怎樣培養都是枉然。梁老師建議義正言辭地和孩子談,告知其現階段的種種不良表現和老師家長的擔憂;管控和禁用手機一段時間,或者換具有學生模式的手機;必要時強硬處置,讓孩子從“沉溺”中早日擺脫。

    電子終端公司應當負起責任,從源頭保護孩子身心健康

    當然,如何讓孩子能夠適應現代社會,在合適的時機步入資訊時代的懷抱,靠家長和老師的引導教育是不夠的,最重要的應該是從源頭解決問題。

    因此,電子終端公司應當負起責任,研究具有兒童模式、學生模式、老人模式的終端,當然,現目前像華為這樣的大品牌手機都已經有了學生模式,家長可以設定學生每日使用手機的時間和可用app,時間一到自動關機,無法解鎖。很多app也設定有學生模式,如騰訊影片等,家長可以多研究,如何利用電子終端本身的功能,有效管控孩子使用電子終端的不良習慣。

    也希望越來越多的電子終端公司能夠多為祖國下一代考慮,加大研發力度,爭取用科學的、可行的方法,從源頭保護孩子的身心健康。

  • 8 # 清泉育兒

    現在孩子看電子產品越來越多,如何能有效避免電子產品對孩子的危害?

    很簡單,那就是儘量少看電子產品,儘量遠離電子產品。

    有研究表明,孩子3歲之前,看電視,包括手機,對孩子的傷害很大,會破壞孩子的注意力和想象力,對孩子的視力也容易造成傷害。

    所以0-3歲的嬰幼兒應該遠離電子產品,儘量不看電視、手機、動畫片。但現在很多家庭做不到,我身邊就有這樣的家庭,孩子1歲半的時候,就開始給孩子看動畫片。還特別自豪的說,自己家孩子能看懂動畫片了。我家老大3歲之前,家裡是基本不開電視的。所以2歲左右的時候還沒看過動畫片,跟鄰居家的1歲多就能獨自看動畫片的相比,顯得有點“格格不入”。

    但是孩子3歲以後,上幼兒園了,就給他適當的看動畫片,發現適應的特別快,更新換代的讓我接受不了,現在每天看動畫片的時間基本控制在1小時左右。

    我記得以前看過一個報告,說的是如果孩子12歲之前不看電視,對孩子的大腦來說是最好的保護。

    希望,我們能儘量的讓孩子離電子產品遠一點。

    怎麼做才能讓孩子遠離電子產品的危害呢?

    1、家長以身作則。

    如果一直要求孩子不看電視,不看電腦,而家長每天都開電視看,孩子耳濡目染,也會看的,慢慢的也會迷戀電視。

    最好的方法就是家長不開電視。

    我家老大3歲之前家裡就是不開的,實在要看,也是孩子睡覺以後才小聲開啟。

    2、給孩子買電子產品儘量晚一些,最好3歲以後。

    我家孩子爸爸從孩子1歲半就要給孩子買兒童電腦,我持反對意見。後來在我的堅持下,一直到孩子3歲生日的時候,才買了學習機。

    也會控制孩子的使用時間和次數,孩子對此也沒產生依賴。

    3、家長多與孩子溝通、親子互動,讀書。

    可以在孩子睡前多給孩子讀繪本、講故事,多聊天,多跟孩子做遊戲。家長和孩子之間的互動,遠比讓孩子獨自看手機或電視好得多。

    不但能增加親子之間感情,還可以給孩子培養好的習慣。

    要想讓孩子遠離電子產品的危害,其實很簡單,主要看家長怎麼做,如果家長重視,讓孩子減少這類產品的應用,那孩子自然可以遠離。

    希望我們的孩子都能健康成長,遠離電子產品危害。

  • 9 # 小鴻兒媽媽

    小麗最近碰到一個難題,五歲的兒子自從學會使用智慧手機之後,一直抱著手機不撒手。對於手機的著迷程度讓小麗漸漸感到不安,她想要透過正確的方式引導孩子戒掉對手機的依賴。

    現在智慧手機的盛行,讓很多青少年都沉迷在其中,有時候,為了刷手機、打遊戲、看影片,孩子們可能玩著手機連飯都不吃。這樣長期下來,竟然年紀輕輕就近視嚴重。有些時候,孩子們玩手機玩出毛病的例子也屢見不鮮。所以,我們應該在孩子剛冒出苗頭的時候,就應該要馬上制止,只有這樣,孩子們才會戰勝手機,戰勝自我。

    面對孩子們對手機的依賴日漸加深,作為家長的我們,應該採取怎樣的行為呢?以下幾點,家長們不妨試試看。

    1. 給孩子規定電子產品使用時間

    孩子們對電子產品著迷的時候,家長如果在這個情況下,規定一下使用時間。這樣對於孩子來說,有一個規則上的約束,孩子們自然也就會守規則。這樣一來,孩子們在有限的時間內,可以學會更好地使用電子產品,一天不超過使用電子產品的規定時長。孩子們對於電子產品也比較難以產生依賴感。

    2. 豐富孩子的空閒時間

    可以透過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來讓孩子戒掉對電子產品的依賴。在孩子空閒時間,可以給孩子安排一些任務,或者多讓孩子學習一門技能。孩子們把注意力放到其他東西上的時候,對於他們來說,是一件好事,因為這樣就能夠增長孩子們的見識,而不是僅僅盯著手裡的手機。

    3. 可以培養一下孩子的個人興趣

    當孩子喜歡上一個東西的時候,就會忍不住去鑽研它。家長們可以透過讓孩子學習一些技能,或者上一下興趣班。這樣依賴,孩子們對於其他的東西感興趣,就不會只是關注手中的手機,而是把目光投向更遠的地方,這樣對於孩子的成長也更有意義。因為孩子們多學會一個技能,都是安身立命之本。

    孩子的成長不應該被手機挾持了,更多的時候,孩子們應該關注周圍的一切。應該多學幾個技能,不只是被手中的手機和遊戲絆住了前進的腳步。家長們可以透過一些正確的引導來幫助孩子轉移對手機的注意力。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加倍關注。

  • 10 # 暖媽dream

    隨著科技的發展,電子產品在生活中的使用也很普遍,也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但電子產品對孩子的危害是很大的,我們應如何避免電子產品對孩子的危害?

    1、限制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限制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不能讓孩子無節制的使用電子產品。孩子過度使用電子產品,容易上癮。

    2、空閒時間多和孩子做親子活動

    我們平時空閒的時候,應該放下手中的手機,多和孩子溝通交流,和孩子一起做一些小遊戲、活動等等。這既可以減少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又能增加親子感情。

    3、帶孩子去戶外活動、玩耍

    週末、節假日的時候,不要老是讓孩子待在家裡,多帶孩子去公園、或者其他戶外地方去活動。

    4、多帶孩子去和其他小朋友玩

    多帶孩子去鄰居串門,讓孩子結交一些朋友,帶孩子去小區樓下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

    家有一寶,職場媽媽@暖媽育兒 ,愛孩子、愛生活,願與您一起分享育兒故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蘋果樹怎麼嫁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