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尉霖

    林則徐,說起林則徐這個人乃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尤其是林則徐的光輝事蹟更是讓人們銘記於心,林則徐虎門銷煙的事情更是讓人們對這個民族大英雄深深的牢記在心中,這個人的名字也由此名揚天下,成為了人們心目中的大英雄。

    道光本來在禁菸的這個問題上就有猶豫,再加上當時朝廷中的大臣們也被分為了兩個派別,其中林則徐的那篇奏摺指出若是再有鴉片氾濫的話,即使年後中原即將再也沒有兵力抗敵,並且沒有可以充飢的銀兩所用了,由此狠狠的擊中了皇帝的私心,他感到現如今的天下已經很難保了,順手給了林則徐一個禁菸的欽差,林則徐看到自己的國家如此的微弱需要救急,就肩負重任。

    林則徐曾經表示說道若是鴉片一日不禁,那麼自己就一日不回頭,發誓與這件事情進行到底,但是林則徐太天真,不知道自己回不回,還有這個鴉片絕不絕,並不是自己說了算的,最後還是要聽取皇上的,在林則徐上任的一年半,就被皇帝貶到了鎮海,第二年七月的時候又被貶官發往到了偏遠地區效力贖罪,就在林則徐準備去新疆就罪的路途中,黃河開始氾濫,在軍機大臣王鼎的保薦之下,林則徐被派往去黃河戴罪治水。

    當然這不是最令人生氣的,最令人十分生氣的是,林則徐明明已經戴罪治理洪水,並且成功的把洪水的泛濫給治理了,本來大家所有人都以為林則徐可以戴罪領賞,因為這是一個大功勞,可是令人不理解的是,林則徐不但沒有領到賞賜,反而還被髮往邊疆的諭旨,林則徐就是這樣一而再再而三的不斷被打擊,我們都知道,如果是普通人,可能早就受不了了,而林則徐也是個普通人啊,最終也是受不了這麼被打擊了。

    於是林則徐西出玉門關,並且以詩句來言自己的豪情壯志,林則徐是一步一回頭的離開中原的,當他走到酒泉之時,得知清政府簽訂了南京條約,因此感到了痛心疾首,覺得國事十分艱難,並且寫詩感嘆道清政府已經是十分腐敗無能了。

    經過了四個月的長途跋涉最終林則徐終於到達了新疆的伊犁地區,怎麼能夠擺脫這個情況,最常規的辦法就是就這麼得過且過忍氣吞聲,爭取早點被朝廷召回吧,特別是不能在招惹是非,來加重自己的罪,一般情況下還有人想要去討好皇帝,賄賂官員,此時此刻的林家內地正在籌備銀兩,想要按照清朝的法律來為林則徐贖罪,但是卻被林則徐給一口回絕了,明確表示自己沒有任何過錯。自己明明沒有任何的罪,卻還有這麼做,那豈不是自己認罪了,在以後,又怎麼能夠面對歷史呢?

    在道光二十五年林則徐終於被調回,被朝廷所重用,在50年的時候,林則徐逝世了,自己辛苦的一生終究是結束了。林則徐坎坷的一生真的是讓人十分的氣氛,清政府簡直昏庸無能並且十分的腐敗,清朝皇帝簡直是當時的傀儡沒有一點的用處,著實令人十分的氣憤,只是可惜了這名大將,一生都在操勞之中度過了。

  • 2 # 四季文史

    林則徐虎門銷煙重當時清朝的內部情況,選擇時機對嗎?功過如何?

    18世紀中後期,英國的工業革命席捲全球。中國作為資源大國,英國一直覬覦東方。而此時中國實行閉關鎖國,這成為英國傾銷商品的阻礙。為了開啟中國門戶,英國不擇手段,種種誘因等環境下,鴉片開始侵蝕著中國。在這種情形下,林則徐沒有懈怠,上書道光帝,銷煙戰鬥正是拉開。至於時機和功過,咱們從三個維度細分一下。

    一、林則徐,“禁毒”先鋒

    林則徐是大清王朝道光時期的大臣,是後來的民族英雄。林則徐自幼受到良好的知識和 品德薰陶,在心靈上一直是清正不腐的少年兒郎,乃至最後走上仕途,走上工作崗位,一直都是清正廉潔,剛正不阿。

    林則徐是民族英雄,緣於他主持的“虎門銷煙”這一歷史事件。熟悉大清歷史我們都知道,道光年間,正值英國工業革命興起繁盛時期,英國也一直覬覦東方大國——中國。在他們看來,中國地域遼闊,自然資源豐厚,是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但他們不知道,當時的中國正值大門緊鎖,沒有開放的政策。如此一來,英國為了佔領這塊龐大的市場,不惜採用各種手段入侵中國。鴉片,一個帶有歷史色彩的有毒物質,慢慢的透過各種途徑侵蝕中國。這種看不見的殺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慢慢吞噬者中國國民的肉體與靈魂。

    據統計,1820-1840年間,中國外流白銀約在1億兩。由於鴉片大量輸入而引起的白銀不斷外流,已開始擾亂清王朝的國庫和貨幣的流通,使清朝的經濟面臨崩潰的邊緣。 1915年5月12日中國政府第1081號政府公報上有這樣的話,“鴉片之禍,盡人皆知。約計數十年中消耗金錢無慮八千兆,戕害生命奚啻千萬人,一為所染,則志氣頹靡、形骸枯槁,壽者以夭,富者以貧,乃至奸宄叢生,職業廢弛,人種衰弱,道德淪亡,兇於而家,害於而國。”

    林則徐作為國家幹部,與其他弄臣不一樣,他直接上書道光帝,要求禁菸。撇開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導火索這些非絕對關聯因素而言,林則徐是中國銷煙、禁毒第一人。他挽救了大清國民的生命,也挽救了大清的歷史宿命,更加快了中國近代歷史的步伐。不得不說,林則徐的禁菸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二、銷煙從林則徐上書道光帝開始

    林則徐一開始提出禁菸,道光帝也是猶豫不決的,因為他自己偶爾也來一口。但是當他聽到林則徐細數鴉片的危害時,道光這才恍然大悟。結果,君臣8天商議出結果,林則徐被委任為欽差大臣,負責全面銷煙。

    18世紀中後期,英國的工業革命在西方國家影響深遠,對我們中國也產生了很深的影響。學習歷史我們知道,在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都經歷的大大小小的革命,因為打江山易、守江山難,可以說無革命不前進。但我們的大清王朝,在道光手上卻一度沿襲嘉慶時期的閉關鎖國政策。這讓同時期的英國為了開拓海外市場,就千方百計透過各種手段向中國傾銷商品,當然這其中就有無形殺手鴉片。鴉片,在今天來說也是妥妥的毒品,是明令禁止的東西。他耗費金錢不說,主要是毒害身心健康,讓人嗜毒成癮不可自拔。

    在這種嚴峻的形式下,林則徐毅然決然,走上禁毒之路,而且他也立下決心,煙不除、誓不還。

    林則徐:“若鴉片一日不絕,本大人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三、我們身邊的禁毒鬥士

    經過林則徐的斡旋與戰鬥,終於在1839年6月3日這天,正是在虎門海灘銷煙,這場銷煙一直持續23天,銷燬鴉片19187箱和2119袋,總重量2376254斤。虎門銷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鴉片的流入與氾濫,進一步增強了國民對於鴉片毒害的深刻認識,也減少了因鴉片貿易導致的財富外流,林則徐的銷煙事蹟也廣為傳頌。雖然,這次銷煙也間接引起了第一次鴉片戰爭,但不得不說,銷煙的積極作用還是有目共睹的。

    時至今日,我的身邊都有禁毒勇士,我們每個人也要成為綠色生態的親歷者與踐行者。遠離毒品,健康你我。

  • 3 # 小影觀史

    虎門銷煙發生在道光年間(1839年)。其歷史背景是19世紀三十年代,英國完成了工業革命的轉變,而當時的清王朝仍奉行自給自足的閉關鎖國政策,以“天朝上國”自居,在中英兩國的合法貿易通商中,英國的工業產品在中國行市羸弱,而中國的茶葉、絲織品卻展現出強勁的市場佔有率,中國對英貿易每年達二三百萬兩的出超優勢,為改變貿易逆差,英商以義律為代表,在英國皇室的默許下,透過在英屬印度殖民地大量種植鴉片,就近銷往中國,自此,英國對清朝的貿易往來從出超變為入超,自虎門銷煙止,已達二十餘年之久。

    鴉片對中國經濟發展和國力的危害是巨大的,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白銀流失:自吸食鴉片在廣東沿海地區興起,無論是底層平民,富豪賈紳,還是兵士、官員甚至王公貴族、道光本人,都有吸食,而鴉片吸食成本很高,這就導致了國家財務以不同的手段,透過不同的渠道,最終流入英國商人手裡,據統計,自1820年以來,因鴉片氾濫,中國白銀外流約在一億兩左右。

    二、加速腐敗:清王朝發展到道光年間,朝廷已腐敗不堪,吸食鴉片在官員和皇宮貴族之間的肆虐成風,導致清朝官員變得更加貪婪,對底層百姓的剝削變本加厲,貪汙的錢大多用於購買鴉片。

    三、軍隊羸弱:如果說鴉片對清朝官員的毒害是內裡,對清軍將領、兵卒的毒害才是表象,而這種危害在隨後的鴉片戰爭表現的尤為明顯,其中,廣東水師對鴉片的依賴程度達到令人髮指的程度,水師上下不僅自身吸毒,還為鴉片走私保駕護航,甚至緝私官船為走私鴉片所用。而本該用作整修軍備的軍費,也多被用於購買鴉片,導致武器年久失修,人無鬥志,在鴉片的長期控制下,清軍喪失了基本的戰鬥力。

    正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以湖廣總督林則徐、兩廣總督鄧廷楨,廣東巡撫怡良為主要代表的禁菸派在道光皇帝的支援下在廣東地區積極展開禁菸行動,但禁菸的官員畢竟是少數,以琦善為首的清朝皇室和依靠鴉片貪汙受賄,吸食成癮的多數官員對禁菸暗中層層阻撓,好在道光皇帝對當時的社會是有清醒認識的,而其本人也曾吸食,親身經歷過戒菸的痛苦,又鑑於林則徐在湖廣總督和江蘇巡撫任內成功的禁菸之舉,遂下決心支援林則徐禁菸,道光的支援讓虎門禁菸最終突破清朝內部反對派的干擾阻撓,最終成功。

    林則徐到達廣東後,禁菸手段雷厲風行,繞過差役官吏之手,透過召集粵秀書院、越華書院、羊城書院三大書院六百四十五名學子開展盤問調查,詳細掌握了鴉片的販賣者、集散地、以及與英商勾結的貪官汙吏。然後開始查封煙館,拘捕吸毒者,對國內的販煙者逮捕處死,林則徐一方面正式照會英國女王,另一方面對國外的鴉片販子下達通牒,並採取限制其活動範圍,限制通訊,撤出外國商人生活區內的華人,斷水斷糧的辦法。最終全數收繳不法商人囤積的鴉片,並於道光十九年歲次己亥四月廿二至六月廿五日,在虎門海灘當眾銷燬,前後歷時23天,共銷燬鴉片兩百三十七萬六千二百五十四斤。

    虎門銷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鴉片在中國的泛濫,而且大大普及了國民對鴉片危害的認識,喚起了國民不禁菸則國亡的愛國意識。但相比較鴉片在過去二十年餘年對中國的毒害,對當時清朝統治的削弱來說,還是晚了一步,而因此所導致的中英第一次鴉片戰爭,以及清朝戰敗後簽訂的《南京條約》,加速了清朝的滅亡,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 4 # 看不見的角落

    從現實利益的角度來說,林則徐是失敗的。禁鴉的手段太過直接,忽略了英國的國力,引起了強烈的反彈。

    首先,先說說林則徐禁鴉片的目的:

    鄙意亦以內地栽種罌粟,於事無妨。所恨者,內地之民嗜洋菸而不嗜土煙……(若白銀在)內地自相流通,如人一身血脈貫注,何礙之有?

    上面這段話取自林則徐寫給友人的信,真實性是毋庸置疑的(有沒有人考到過這道題?)。從中可以看出,林則徐禁菸,不是真的是要與禍國殃民的毒品做殊死鬥爭。他的真實意圖是防止白銀外流。

    清朝在嘉慶年間白銀外流就已經非常嚴重了,本土白銀的價格被拉高了一倍,迫使清政府發大錢、官票救市,結果引發了更大的經濟混亂。基於這點來看,林則徐成功了。

    虎門銷煙銷燬了2萬箱鴉片,一箱鴉片的重量在100——120斤之間,折價約為1億兩白銀(各地具體價格都有差異)。而將這些鴉片集中起來的方法,是訴諸武力:

    因大清欽差大憲等於道光十九年二月間經將大英國領事官及民人等強留粵省,嚇以死罪,索出鴉片以為贖命,今大皇帝准以洋銀六百萬銀元償補原價。

    如此大的利益關係,引發了後期一系列的衝突。即使英方再三將話題轉移至鴉片之外,也掩藏不了其中的本質。但是,林則徐明顯忽略了英國的國力,也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下面從現實的角度分析一下:

    1.國力問題

    有人說,林則徐一生最幸運的事就是在銷煙後被貶,不用為後續一系列的軍事失敗負責。與之對比,葉名琛實在是太過倒黴。

    第一次鴉片戰爭初期,英國就切斷了清政府所有的海運(所幸,當時清政府對海運的依賴不大)。第二次北上時縱橫江浙,先後攻克寧波、乍浦、上海、鎮江,最後一路打到南京。兵敗如山帶,是清軍的真實寫照。在國家動脈漕運可能被切斷的威脅下,清政府服軟,簽訂了《南京條約》。連舟山群島,都是英國議會主動放棄了。毫不誇張的說,英國的一切利益訴求基本都得到了滿足。

    從這方面來說,林則徐開眼看世界第一人的稱號名不副實。英國在乾隆後期就以“歐洲列國之盟主”自稱,在清朝的地位等同的沙俄。忽略雙方的差距直接動手,只能說做的太急了。

    2.對鴉片的認知

    清朝始終意識不到毒品真正的危害,1860年英法聯軍侵華時途經不少城市。他們看到了大量吸食鴉片的人,從官員到平民,甚至在公共場所也隨處可見。以至於有傳言,宮裡面的妃子都在吸。

    沒有在法律與社會道德上全面禁止吸食鴉片,是鴉片一直存在的根本原因。有的人心有畏懼都會去嘗試,更遑論那些無知無畏的人!可能在他們看來,就是趕個時髦而已。

    3.地方官員的利益

    上面我們說到了,各個地方鴉片的價格是不一樣的。除去運費成本的原因,地方官的分潤也在其中(主要途徑是加稅,是否有賄賂就不得而知了)。有他們在其中推波助瀾,無疑加速了鴉片的流通速度。雖然貿易數量有時會陷入低谷,但往往很快就能回覆。

    一份1859年上海海關的進出口資料說明了鴉片貿易的具體利潤到底有多豐厚:

    出口額為13,330,055英鎊,進口額為15,424,920英鎊(注:一英鎊約等於3兩白銀)。從資料來看,西方各國完成了對清朝的貿易順差。但是查理·德·穆特雷西並不滿足,他說:“不知何時,歐洲的商品才能在中國獲得優勢。”因為在全部的進口商品中,鴉片的價值為5,004,193英鎊,約為總額的三分之一。

    而上海,只是開放的眾多口岸之一。虎門銷煙後,鴉片並沒有銷聲匿跡,或許說沒有維持多長時間。隨著新的通商口岸的開放,鴉片貿易的數量急劇增加。

  • 5 # 恬然說歷史

    林則徐虎門銷煙是中國近代史上重要的歷史事件。在正統歷史觀點之外,近些年不乏有一些人持有否定虎門硝煙的態度。認為在當時,不應採取這樣的過激措施導致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爆發,而是應該採取開放市場,與西方國家平等貿易的方式進行發展,進而推動中國社會的發展。

    可是,不虎門銷煙,我們就有機會以和平的方式發展了麼?我認為不可能。

    財政危機使虎門銷煙“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對外貿易,白銀持續外流

    曾經記得兒時,看到關於虎門銷煙的小故事,說某天道光皇帝抽鴉片時,忽然意識到鴉片的危害性,所以也就同意林則徐禁菸了。

    實則,我認為是清政府當時面臨的巨大財政危機,使得林則徐禁菸事件的發生。

    而財政危機是由貿易爭端所造成的。長期以來,中國在對外貿易的過程中,一直處於出超的狀態,即使在英國工業革命之後,東印度公司主導中英貿易時,依舊如此。中國對外貿易,在當時確實是中英貿易,那麼在中英貿易中,中國對英出口的大宗是茶葉、生絲和土布,而英國對華出口的大宗則是毛織品和金屬品。不過不僅僅是我們所熟知的茶葉在英國大受歡迎,甚至在1830年之前,中國土布在英國的銷量比英國機織棉布在華的銷售量也要高。這就造成了,中國對外貿易的長期出超。這其中,僅根據東印度公司的紀錄,輸往中國的白銀總數就有7000萬兩以上。在1830-1833年期間,東印度公司對華貿易的記錄是,向中國出口價值2987766兩白銀貨物,從中國進口價值5984727兩白銀貨物。對華逆差達到了2996961兩白銀。想想號稱文明社會的現在,特朗普面對中美貿易差額所採取的方式吧。一百多年前的英國會採取溫和的方式解決麼?

    當然如果能持續保持貿易順差,林則徐也不會考慮以相對激進的方式禁菸。與長期的對外貿易順差相對應的,是自十八世紀開始,愈演愈烈的白銀外流問題。中國是銀銅本位的貨幣制度,但是中國國內的銀產量遠不能滿足國內需求,數百年來,我們總是依靠對外貿易的順差獲取白銀,從西屬美洲和日本流入中國的白銀數量達數億兩之巨。以此滿足國內貨幣流通和白銀製品的需要。

    在英國對華長期處於貿易逆差中,發現了兩個可以扭轉逆差的好方法。

    第一,咱們都熟知的鴉片,向中國輸入鴉片有助於扭轉對華貿易的逆差。

    鴉片輸入中國的數量已經開始大於中國對外貿易的出超,使中國白銀淨外流量明顯增加。同時,在1834年,東印度公司被迫結束對華貿易的壟斷權和管理權,對華貿易( 主要為鴉片) 完全向私人企業開放。所以中國鴉片消費從1816年的3698箱,價值408.4萬銀元到戰爭爆發前的1838年已經躍升至28307箱,價值1981.48萬銀元!18年間累積超過了1.88億銀元!據說在最猖獗的1833—1839年這6年裡,中國白銀淨外流量平均每年超過428萬兩。

    (東印度公司鴉片倉庫)

    第二,銀元與紋銀的兌換,使洋人有利可圖。

    自十六世紀以來,外國的銀幣就開始流入中國了,其中流傳最多的數西班牙銀元。後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內通用的紋銀在商業中使用不便,因為還要每次稱重、看成色等等。但是外國銀元就不同了,一個就是一元。使用起來很方便,也便於攜帶。

    不過與之對應的是,外國銀元成色最高有九成左右,普通的銀元則為七錢二分銀子,這就使得它的使用價值超過其實際價值。外國商人發現,將銀元運送至中國交易,同時以1:1的比價將紋銀運回國內,而後再將紋銀鑄成銀元運到中國,以此往復,也是一條生財之道。就這樣,在鴉片換得白銀之外,中國的紋銀還以公開或私下兌換的方式流出去,於是自嘉慶、道光朝後, 造成“ 番餅愈多, 紋銀愈少” 。

    (俗稱鷹洋的墨西哥銀元)

    國內金融,銀貴錢賤

    自明代實施“一條鞭法”之後,歲賦都是折成白銀上繳的。清代也是如此。順治四年起,以銀1兩兌換銅錢1000。此後,在康雍乾三朝,銀銅兌換比率相對穩定。但是從嘉慶朝開始,銅錢質量開始下降。乾隆時期的錢每百枚重12.19盎司,嘉慶時期的錢每百枚重10.73盎司,道光時期的錢每百枚重10.8盎司,都比乾隆錢輕。因此,道光錢的實際價值本身就低,道光元年(1821年)就在1兩銀兌換銅錢1000文左右,到了鴉片戰爭爆發前的道光十八年(1839年)已經達到了1兩紋銀兌換銅錢1678文。 短時間內這麼高的漲幅,雖然不能說全是因為鴉片輸入和白銀外流所造成,但這兩個原因和其他原因一起,使得以農業經濟為主的國內經濟出現了很大的危機。

    (道光官銀一錠)

    (道光通寶)

    而這個危機的高峰就是在1838年和1839年顯現出來。

    要想扭轉上述局面,清政府可做的事情,就這麼幾件:

    要麼就提高銅錢的兌白銀的比價,要麼就禁止白銀的外流,要麼就禁止鴉片在國內的銷售。在這之中,恐怕禁止一種商品的銷售,最快捷。

    林則徐個人看法與國家意志

    當然在林則徐禁菸一事上,國家的意志與他個人的看法也是有影響的。對於處於天國上朝的道光皇帝和林則徐來說,甚至對於千百年來的中國來說,我們的國家是世界的中心,我們的外交只有一種,就是萬邦來朝的朝貢體系。

    以前的答題中也聊過這個問題。當然從本題的回答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在正常官方的貿易體系中,我們處於絕對的貿易順差狀態。

    對於長期處於世界第一,或自認為世界第一的國家來說,對一個冒犯天朝的番邦小國,能採取什麼樣的處理方法?難道還要跟他坐在談判桌前心平氣和的談判麼?誰見過美國跟小國平等談判了?還不是想在邊境豎隔離牆就豎,想增加關稅就增加,不聽話,直接出兵打你。

    林則徐本人又是對鴉片極度深惡痛絕的人,和他同朝為官的黃爵滋和他一樣認為“白銀短絀,’非耗銀於內地,實漏銀於外夷也。’” 但在對外流數量上,兩人則有很大分歧,林則徐說:

    “ 吸菸之人,每日至少須費銀一錢,一年即達三十六兩,以戶部歷年所奏,直省民數不至四萬萬人,若一百分之中,僅有一分之人吸食鴉片,則一年之漏危,即不止於萬萬兩。此可核數而見者,況目下吸食之人,又何止百分之一乎?鴻臚寺卿黃爵滋原奏所云,歲漏銀數千萬兩,尚餘舉其極少之數而言耳。”

    雖然他的計算也沒啥科學依據吧,但這也說明,他非常看重此事。因此,林則徐虎門銷煙也就成了必然。

    當然,最後,我們打輸了鴉片戰爭,使國家逐漸陷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狀況。但以鴉片戰爭前的形勢來看,似乎也沒有其他的方式或時機來做這件事情。

    只是這由諸多原因構成的結果讓我們明白了一句話:落後就要捱打。

  • 6 # 碼字的蝸牛

    在某些“正統思想”裡,皇帝是沒有錯的,錯的應該是臣子,所以林則徐的禁菸就需要為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爆發負責。甚至是到了今天,依舊有人認為,當時不應該採取強硬態度禁鴉片,而是放開市場與西方進一步交流,藉助西方進步思想進一步推動“清朝”的社會制度。

    其實這種想法,依舊儲存著“清遺民的正統思想”,皇帝沒有錯,錯在臣子上。基本無視當時清政府內部情況以及西方工業化及殖民主義的思想,若不是虎門硝煙和第一次鴉片戰爭打醒了部分帝國的文人,以當時的道德派為首的統治階級會願意睜眼看世界?估計清朝不能進一步推動社會制度,反而是進一步如同印度那樣淪為殖民地。

    清朝內部

    一、癮君子數量龐大

    道光時期,到底有多少華人吸食鴉片,迄今還沒有統一的說法。1836年時期,英華人估計約為1250萬癮君子,而喬納森.斯賓士經過認真的研究後,則認為吸食鴉片的人數英應該佔據請帝國的總人口10%,也就是4000萬人左右,也許有3%-5%的人煙癮很大,因此他提出在1890年時期吸食鴉片的人數是1500萬左右(《清代吸食鴉片概況》斯賓士)。

    可是在1838年時,林則徐認為當時吸食西洋鴉片的人,至少佔據了華人口的1%,包世臣(外事專家)稱在蘇州城裡,最少有10萬癮君子的存在。當時清朝並沒有統計學這類學科。可是根據當時的書籍所描述的,到處都是癮君子,城市裡、集市中都存在著各種檔次的“煙館”的存在。

    因為吸食鴉片所費不貲,且又需要閒暇時間,在吸食鴉片時間裡有能保證收入。因此吸食鴉片的人往往都是富裕的家庭、或者是官宦家庭,又或者是八旗子弟(鐵莊家)、甚至是衙門裡的衙役(吃拿卡要)。

    事實上,早在林則徐之前,道光皇帝和滿清政權已經對其官場內部因吸食鴉片而腐敗的情況感到震驚及恐慌,尤其是道光即位後的憤怒,因此兩廣總督阮元就曾經將外國走私鴉片的“商人”從澳門驅逐到伶仃島。1820至1830年這十年裡,道光不斷髮布禁令,甚至是提出施行保甲制度和告密制度,來控制鴉片走私和內地種植。或是在1837年時,讓廣東按察使王青蓮四處查封煙館、逮捕販賣鴉片和吸食者(販賣就逮捕了2000多人),並驅逐了一個外國商人。

    但是成效很差,甚至是在1830年時,連北京城都不斷有新的煙館出現。甚至連瀋陽的滿洲將軍寶興都在朝堂上質問支援禁菸的大臣,“你們憑什麼抓人?憑什麼認為百姓是吸食鴉片的?這裡面有沒有衙役公報私仇或是勒索無辜百姓?”。而且根據文學上的描述來看,在京城裡開辦煙館的背後,大都存在著不同的旗人身影。

    二、朝廷內部也在猶豫不決,主要是因為鴉片的商稅豐厚!

    嘉慶年間(1796-1821年)廣州府每年交予皇室的關稅為85.5萬兩白銀,是整個帝國的境內21個海關關稅的總額(226.1萬兩)的三分之一還多。所以皇帝也在猶豫,甚至可以說是清朝的皇帝也在享受著販賣鴉片的紅利。

    三、白銀外流、民間矛盾嚴重

    清政府的貨幣政策比較糟糕,採取的是比較落後的複本位貨幣制度,即律法規定的1000文可以兌換1兩銀子。可是中國本身就缺銅。在乾隆時期,由於對外貿易時,大量白銀湧入清朝內部,按理說應該是銀子貶值的,可事實並非如此,反而是銅錢的兌換不斷上升。

    這主要是雲南的銅礦的產量在不斷下降,促使帝國必須將銅錢鑄造時摻加更多雜質進去,使得銅錢貶值的速度比白銀快。可是有一個問題是,農民很少有銀子,他們在上繳土地稅時,均用銅錢來繳納,這就意味著農民需要擔負的賦稅越來越重,可是清廷的國庫並沒有因此而增加,因為清廷讓中層管理者將銅錢兌換成銀子上繳的。這中間一層均被腐敗了。如1838年時,民間兌換白銀的比例是1650文兌換一兩白銀,可是律法依舊規定的是1000文兌換一兩。

    到了嘉慶——道光時期,鴉片貿易繁茂,大量的白銀不再湧入帝國,反而是大量外流,銀貴銅賤——加劇了民間的矛盾,到了1850年,也就是太平天國起義的前夕,兩廣或沿海區域由於銅錢摻雜太多,民間已經不再願意使用後來發行的銅錢作為貨幣貿易,反而更多承認外國貨幣。

    外部環境

    當時的歐洲已經開始步入工業時代了,雖然美國已經獨立,標識著老牌殖民帝國的衰落,可美國一樣是頭餓狼,為了能獲取對西班牙的殖民地戰爭的經費,瘋狂對清朝進行貿易,根據美國本身的統計,在18-19世紀時間裡,先是整個西海岸的海豹、海獅因對華皮毛生意差點滅絕,再到夏威夷的檀香木從此消失,最後終於奪取了西班牙南美洲殖民地權益和菲律賓殖民地後,美國也在菲律賓種植鴉片(迄今菲律賓鴉片貿易繁盛就是當時遺留的)。可以說美國獨立後的五十年擴張道路上,所獲得的資金來源大都是來自對清朝和日本的瘋狂傾銷。

    因此哪些所謂的開放市場,與美國等新興殖民主義國家貿易,來推動清朝內部的社會改革無非是“虎去狼來”。

    戰爭爆發前夕

    事實上在1839年9月時,道光皇帝和林則徐已經達成共識,如林則徐在給道光皇帝的奏摺就提到了“鴉片必須清源,而邊釁亦不容輕啟”,道光讚許這一措施,即靈活地兼併蘿蔔與大棒,文藝點的說法就是“恩威並用”。

    最初林則徐切斷鴉片輸入的方式是兩步,一是剷除國內鴉片貿易、二是打擊外國煙販。但是第一步受到了阻礙,官商結合是阻礙的根本原因。但是逮捕本國保商的行動卻獲得了成功。這裡必須提到一點,廣州城裡的鴉片貿易已經不再是壟斷式的行為了,只要有銀子和路子,任何商鋪、任何人都參與其中,如布行、絲行、甚至是車行都有自己的煙館或外銷途徑。

    1839年3月18日,林則徐命令所有行商,必須三日之內說服外商交出鴉片,並保證永遠不再經營鴉片貿易。開始時,外商只是象徵性交出了1056箱鴉片。但林則徐已經查出了對華鴉片貿易的最大外商是英國商會會長顛地,因此在22日時,林則徐逮捕了顛地的兩個中國合作商人,並通知香港,若是顛地不自動向當地政府投案,那麼這兩個中國商人就要替代他被斬首。

    這條通知讓英國查理義律認為這就是戰爭的表現,並派遣其可動用的兵船進入廣州灣,結果就剛好碰到林則徐命令全面禁止對外貿易的禁令時間,在47天裡,所有貿易,如水和食物全面停止,義律的護兵和兵船以及350個外商處於絕境之中。最後在與林則徐的談判中,林則徐說明了只需要外商交出所有鴉片就可以,會保證他們的其他財產以及生命安全。義律在對所有鴉片商人提出了英國女王政府會賠付他們的損失後,所有鴉片商人交出了比預期還多的鴉片一共是2萬多箱(總價值900萬英鎊)。

    其實戰爭的爆發,就是義律的這項保證。當時的英國首相巴麥尊得知這個訊息後大為懊惱。就在英國政府在為賠付的問題上是否達成一致時,鴉片商人行動了,他們開始在倫敦和其他工業區放出訊息,“只要華人的衣襬多出一寸……英國的工廠就要幹上十年”。為此英國議會被商人攻陷了,其實議員們也想把這筆賠付免除掉……

    只是說真的,清政府統治中國200多年的時間裡,直到林則徐才開始翻譯國外的文章和報紙,並從美國手中購買一批武器及從他國手中購買一艘船隻進行訓練,可是卻被廣州滿州將軍和其他道德派所鄙視。甚至是廣州一戰後,奕山為了不被皇帝懲罰,便虛報戰功,甚至將該戰役的慘敗說成大勝。使得北方根本就沒有任何的防備。林則徐在這次是為滿人背黑鍋了。

  • 7 # 小小嬴政

    這不存在什麼時機對不對的問題,當時清朝受鴉片的禍害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按照林則徐的說法,再這樣下去,用不了幾年,大清朝就徵不到可以用來禦敵計程車兵了,也沒有白銀了,所以禁菸勢在必行。

    有人說,正是林則徐禁菸的時機沒有選對,結果導致英國找到了發動鴉片戰爭的藉口,這純粹是胡說八道。當時的情況是,英國想要搶奪中國的消費市場,而中國不允許,所以中國和英國之間這一仗是早晚的事情。

    林則徐虎門銷煙沒有錯,他盡到了作為欽差大臣的職責,他看到了鴉片對華人民的危害,對國家的危害。而高高坐於朝堂之上的道光皇帝對下面的情況並不十分清楚,加之清廷內部主戰派和主和派互相攻擊,一時之間,道光皇帝不知如何是好。

    此時,林則徐的一則上書點燃了他的熱血,為了大清朝,鴉片必須要禁。有人說此時禁菸時機不對,那麼什麼時候時機對呢?難道等華人個個都成了病夫,中華大地再也拿不出一兩白銀時,時機就對嗎?在這個問題上,林則徐有功而無過。

    有人說林則徐最大的過錯在於錯估了中國和英國之間的軍事實力,這是事實,可是這也是林則徐沒有辦法改變的事實。英國剛剛完成工業革命,國力強盛,急需要對外大量輸出工業品。他們船堅炮利,而當時的八旗士兵已經腐朽不堪,縱然有像關天培、葛雲飛、陳化成這樣的優秀將領帶隊出征,也是無濟於事。

    所以就算是林則徐看到這中英之間國力的差距,他也沒有辦法,難道知道有差距,所以就俯首認輸嗎?華人向來沒有這個傳統,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這才是血性華人必須要做的事情。

    此外,林則徐雖然被稱為中國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但是他還是有他的侷限性。在他看來,鴉片荼毒中國只是一些英國國內鴉片販子的責任,如果打掉這些鴉片販子的囂張氣焰,那麼他們就不敢再到中國來販賣鴉片。

    他就沒有想到,這其實是英國的政府行為,小小的鴉片販子哪裡有這樣的膽量挑戰一個國家,他們的背後是英國的支援。而英國正是要以鴉片為開路先鋒,從而開啟中國的國門,傾銷自己國內多餘的工業產品。

    林則徐虎門銷煙在當時是一件震驚世界的大事,無論後來人怎麼看,這始終是一個民族英雄敢作敢為的表現。禁菸不存在選擇時機的問題,清廷內部的爭鬥也無法影響到林則徐的決定。這個中國最傳統計程車大夫,把自己的一腔正義之血灑在了中國南方的土地上,雖然他是一個文官,但他的膽識和魄力卻又不遜於武將。

    直到今天,我們依然認為,他是中國近代最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他的所作所為必將被歷史銘記,彪炳千秋。撥去歷史的迷霧,才能還原本真,那些到今天還對林則徐有所懷疑的人,我想可以閉嘴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懷孕22周了,想要給胎兒胎教需要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