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謿澬凾
-
2 # 侏羅紀瓦力
或許這個問題應該問《侏羅紀世界2》更合適,畢竟現在正在熱映中。
《侏羅紀世界》是環球影業和傳奇影業出品的一部科幻冒險電影,可以看作是《侏羅紀公園》系列第四部。在《侏羅紀世界》前十多年前拍攝的《侏羅紀公園》1~3一直是觀眾眼中的經典之作,而《侏羅紀世界》也是延續了之前的劇情,電影中出現的恐龍大部分在前3部出現過,還有一些是新出的。
【霸王龍】
霸王龍是《侏羅紀公園》系列的常客了,從第一部開始就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霸王龍又叫雷克斯暴龍(Tyrannosaurus Rex),種名在拉丁文中意為國王,它生存在距今約6850——6500萬年的白堊紀最末期,化石分佈於北美洲。霸王龍體型巨大,體長十多米,平均臀部高度約4米,平均體重約9噸,咬合力一般9—12萬牛頓,是體型最為粗壯的食肉恐龍之一。《侏羅紀世界》中的霸王龍經過基因改良,融合了多種生物的基因。
【伶盜龍】
伶盜龍是電影中男主角訓練的恐龍,在拉丁文意為“敏捷的盜賊”。它們生活在大約8300—70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化石發現於蒙古國及中國內蒙古等地。伶盜龍身長大約2.07米,臀部高約0.5米,體重推測約15公斤,是一種活躍矯健、非常聰明的獵手。電影中伶盜龍成群生活,但是現實中伶盜龍的化石基本是單體被發現。
【腕龍】
腕龍是生活在侏羅紀晚期的巨大草食性恐龍,名字的原意為“頭部像手腕的蜥蜴”。 一頭25米長的成年腕龍,能把腦袋抬到距離地面13米的位置,相當於4層樓的高度,體重有20—30噸,是陸地上最大的恐龍之一。
【甲龍】
甲龍拉丁名意為堅固的蜥蜴,是一種巨型草食性恐龍。生活在距今6500—6800萬年的白堊紀末期,化石分佈在北美洲的西部。甲龍背後有硬甲,具有較強防禦能力,尾部有兩個棒槌,猶如一臺裝甲坦克。但其腹部非常柔軟,是它的弱點所在。
【三角龍】
三角龍也是電影裡的常客。它是植食性恐龍,生活在約6800——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化石發現於北美洲。
《侏羅紀世界》中還有其它的生物如滄龍、翼龍,很多觀眾認為這兩種生物也是恐龍,但事實正好相反。滄龍是中生代海洋中的頂級掠食者,生活在距今約6 000萬年的白堊紀晚期,它與恐龍在生物學分類上同門不同綱。翼龍是飛行爬行動物演化支,與恐龍生存的時代相同,但在生物學分類上,翼龍與恐龍同綱不同目。
據統計,《侏羅紀世界》一共出現了14種食草類恐龍,6種食肉類恐龍。那麼《侏羅紀世界2》中又出現了多少種呢?電影正在熱映,快去影院發現更多的精彩吧!
-
3 # 掀開科學的超短裙
別的回答裡,已經有介紹了一些了。我再補充幾個。
腫頭龍——白堊紀“郭達”不過電影裡比上圖這個萌多了,電影裡乍看像是謝頂了“郭達”,在看原來是深藏不漏的“鐵頭功”高手。
看起來更像下面這個↓:
雖然看起來萌,但攻擊力不可小覷,《侏羅紀世界2》的腫頭龍撞破過牆,大鬧過拍賣會場,在人群中橫衝直撞,所到之處哀嚎遍地人仰馬翻。
這個也是有科學依據的,儘管我們只能看到腫頭龍的化石,但還是能科學地推斷一些它的資訊。
下面是腫頭龍的化石:
腫頭龍的頭骨頂端的頭蓋骨厚達25cm,全是實心的!古生物學家認為,在它們爭奪領地的時候,結實的頭蓋骨就是武器了。其實腫頭龍拉丁名的意思就是“厚頭蜥蜴”
雖然腫頭龍大約有5米長、2噸重,但它的腿骨和指骨也表明它能快速奔跑,所以能實現電影中的效果是完全合理的。想想這麼大,在我們人類看來,像一個急速坦克。
腫頭龍大小和人類的對比如下:
腫頭龍生活在六七千萬年前,最後隨著白堊紀物種大滅絕而消失。
美頜龍——侏羅紀的“雞”《侏羅紀世界》中小女兒沙灘上餵食物的就是美頜龍‘’《侏羅紀世界2》中最後放生恐龍時,兩三隻小小美頜龍跳上汽車看著眼前那的人類。
美頜龍生活在距今1.5億年前的侏羅紀。比前面“謝頂”兄弟早將近一億年。
之所以說它是“雞”,首先是因為它的體型小,是已知最小的一種恐龍。
不僅體型像“雞”那麼大,而且美頜龍的骨頭是空心的,有點像鳥類。其實它和始祖鳥非常像,只是缺少了翅膀。但美頜龍卻是快跑健將。
根據一些特徵,美頜龍身體可能也應該有相應的絨毛,只是目前還沒有證據證明。
-
4 # 美智子白蝶
我們把《侏公1》、《侏公2》、《侏公3》、《侏世1》、《侏世2》所出現的重要的恐龍主角都講一下,當然一些次要的恐龍領飯盒就不講了。
霸王龍:
霸王龍即雷克斯暴龍(Tyrannosaurus Rex),生存於白堊紀末期的馬斯特裡赫特階(MAA)距今約6850萬年到6500萬年的白堊紀最末期,是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前最後的非鳥類的恐龍種類之一。化石分佈於北美洲的美國與加拿大,是最晚滅絕的恐龍之一。
霸王龍屬暴龍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體長約11.5-14.7米。平均臀部高度約4米。最高臀高可達到5.2米左右,頭高最高近6米。平均體重約9噸,(生態平均約7.6噸),最重14.85噸,頭部長度最大約1.55米。咬合力一般9萬牛頓—12萬牛頓,嘴巴末端最大可達20萬牛頓左右,同時也是體型最為粗壯的食肉恐龍。
霸王龍的屬名在古希臘文中意為「殘暴的蜥蜴王」,種名在拉丁文中意為國王。有些科學家認為亞洲的勇士特暴龍(Tarbosaurus bataar)是暴龍超科的第一個有效種,而其他科學家則認為特暴龍是獨立的屬。除此之外還有許多暴龍科的種已被提出,但它們多被認為是暴龍的異名,或被分類於其他屬。
棘龍:
棘龍意思為「有棘的蜥蜴」,是一類大型獸腳類肉食龍,其中的亞種埃及棘龍是目前已知最大的食肉恐龍,體長12到20米,臀高270至400釐米,體重4到26噸,生存於白堊紀的北非,約為114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分佈區域包括摩洛哥、阿爾及利亞、利比亞、埃及、突尼西亞,可能還有西撒哈拉、尼日和肯亞。目前棘龍屬有兩個種,其中最著名的種是發現於埃及的埃及棘龍(S. aegyptiacus),而第二個種摩洛哥棘龍(S. marocannus)發現於摩洛哥。棘龍是由德國古生物學家恩斯特·斯特莫(Ernst Stromer)發現於埃及並在1915年加以敘述,最初的標本在二戰期間在被盟軍摧毀,所以它的化石非常珍貴。
2014年9月12日,據BBC,一副的棘龍化石在位於摩洛哥境內的撒哈拉沙漠上被挖掘出土。最新研究顯示棘龍的親水性並沒有紀錄片中所說的那麼高,高溫季節親水性較高,泛型捕食者。當時地中海和非洲地區的主流掠食恐龍。
三角龍:
三角龍屬(屬名:Triceratops)亦稱三觭龍,是鳥臀目角龍下目角龍科的一屬,是種草食性恐龍,化石發現於北美洲的晚白堊紀(晚馬斯特裡赫特階)地層,約68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三角龍是最晚出現的恐龍之一,是角龍科最弱成員,戰鬥力完敗同時代的霸王龍。
三角龍是一種微型的四足恐龍,全長大約有6到7米,臀部高度為2到2.8米,重達5到7噸。它們有非常大的頭盾,以及三根角狀物,令人聯想起現代犀牛。長久以來,關於它們三根角以及頭盾的功能處於爭論中。傳統上,這些結構被認為是用來抵抗掠食動物的武器,但最近的理論認為這些結構可能用在求偶,以及展示支配地位,如同現代馴鹿、山羊、獨角仙的角狀物。
自從1887年以來,已發現大量的三角龍化石,年齡層涵蓋剛孵化幼體到成年個體,近年更發現一個完整化石標本。在21世紀的最初10年,已在加拿大海爾河組發現47個完整或部分的三角龍頭顱骨。古生物學家們還不確定三角龍在角龍科的正確位置。目前已有兩個有效種:恐怖三角龍(T. horridus)、T. prorsus,但還有其他種被命名。
在1872年命名的奇蹟龍,化石發現於蘭斯組,僅包含顱後身體骨骼化石,當時被歸類於鴨嘴龍類。有研究人員提出,奇蹟龍可能是三角龍的一個化石。近年的研究顯示,同屬於角龍科的牛角龍,可能是某種形態的三角龍成年個體,但目前還沒有定論。
迅猛龍:
伶盜龍(學名:Velociraptor)又譯迅猛龍、速龍、快盜龍,屬名在拉丁文意為“敏捷的盜賊”,是蜥臀目獸腳亞目馳龍科恐龍的一屬,大約生活於8,300萬至7,000萬年前的晚白堊紀坎潘階。伶盜龍的模式種為蒙古伶盜龍,化石發現於蒙古國及中國內蒙古等地。第二個種為奧氏伶盜龍,是在2008年被命名,化石是一個發現於中國內蒙古的頭骨。過去曾經有其他的種,但現多已不被承認。
伶盜龍是最廣受一般大眾熟悉的恐龍之一,這導因於它們在麥克·克萊頓的小說《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以及同名電影中的搶眼表現,但小說與電影版本對於伶盜龍的描述有誤。對於古生物學家而言,伶盜龍則是種重要的恐龍。已發現超過10個伶盜龍的化石,是馳龍科中數量最多的。而其中一個著名的標本,則儲存了與原角龍纏鬥中的伶盜龍。
樑龍
:樑龍(學名:Diplodocus),是樑龍科下的一屬恐龍,它的骨骼化石首先由塞繆爾·溫德爾·威利斯頓(Samuel Wendell Williston)所發現。樑龍生活於侏羅紀末的北美洲西部,時代可追溯至1億5000萬至1億4700萬年前。個體最長可超過30米,體重約10噸。鼻孔位於眼睛之上。它們的脖子無法抬高,
推測是用來擴大原地進食麵積的。
狂暴龍:
狂暴龍(I-Rex),是Indominus Rex正確的譯名,也譯作桀驁龍,大陸慣用名“暴虐霸王龍”“暴虐龍”,它是美國電影《侏羅紀世界》裡面出現的虛構混血掠食動物。由於人們都希望看到更大更兇猛的恐龍而被製造出來,擁有霸王龍,迅猛龍等生物的基因,集兇猛和機智於一身
冥河龍:
狂暴龍(I-Rex),是Indominus Rex正確的譯名,也譯作桀驁龍,大陸慣用名“暴虐霸王龍”“暴虐龍”,它是美國電影《侏羅紀世界》裡面出現的虛構混血掠食動物。由於人們都希望看到更大更兇猛的恐龍而被製造出來,擁有霸王龍,迅猛龍等生物的基因,集兇猛和機智於一身
暴虐迅猛龍:
環球影業出品的電影《侏羅紀世界2》中登場的新種混血掠食恐龍,身上和暴虐龍一樣長有棘刺,擁有銳利的牙齒及比普通迅猛龍更大得多的體型。可以進行四肢行走也可以像普通食肉恐龍那樣兩足行走。因為其基因以迅猛龍為基礎,它的智商比暴虐龍還高,甚至能作出類似人類的“笑”表情。
吳博士利用迅猛龍布魯和從暴虐龍骸骨上取得的基因設計創造出來的新種恐龍,形態怪異,全身為深黑色,
從脖子到尾部的兩側有著金黃色的條紋,與暴虐龍一樣是集兇猛和機智於一身和有著令人毛骨悚然的外形與背刺的人造怪物恐龍。對被槍配的紅外線瞄準器的紅外線所瞄準的目標有反應。頭部形狀與霸王龍相似,在眼眶周圍還有紅色斑點。
PS:其英文名有著“背誦者”的意思
能力編輯
類似於普通的迅猛龍,
但是體積更加巨大,實力大增,而且擁有免疫麻醉的能力,連注射幾槍麻醉針都沒有事。智商高於普通的迅猛龍,善於偽裝和欺騙。由於它是純出於軍事目的而研發的,因而可與步兵協同完成作戰行動,片中米爾斯演示瞭如何用鐳射指示器為它標註目標並命令它攻擊,此外可能還具有其它的戰術協同能力。
經歷編輯
混血掠食恐龍中繼暴虐龍後又一新的傑作,在
對恐龍獵人怒吼
對恐龍獵人怒吼
誕生不久後被關在了處於實驗室下層的籠子裡,曾被誤闖進去的小女孩梅茜意外發現。
(以下含劇透,慎看,暴虐迅猛龍簡稱暴迅)
在加利福尼亞州莊園的恐龍拍賣會場上被展出,為非賣的樣品,但隨後便有買主開始報價要拍賣暴迅,隨即到場的富豪拍賣商們便不斷叫出更高價力求將它收入囊中。後來歐文在會場上讓一頭冥河龍闖了進來讓會場雞飛狗跳,拍賣商們爭先恐後逃生,在大門處的恐龍獵人(此人有收集各種恐龍牙的嗜好)看見如此混亂的場面感到疑惑進來檢視,在尋找米爾斯時他發現了這頭自己從未見過的恐龍,於是想拔掉其牙齒用來完成自己的恐龍牙項鍊。
在被獵人射中了幾發麻醉劑後假裝暈倒,隨後獵人開啟籠門進籠子來拔它的牙,在拔牙過程中不時睜開眼睛,甚至露出可怕的“笑容”(嘲笑)。
屋頂決戰
屋頂決戰
而後兇相畢露,暴起咬掉了獵人的右手後將之吞吃,接著殺死獵人。之後被在逃離拍賣廳時的拍賣師所驚動(過程幾乎可說是愚蠢),然後追擊而來準備殺死主持人和幾位拍賣商時他們卻已逃進電梯,門也及時關上,但很快便毀壞了電梯,殘殺轎廂裡的所有人。
之後一路追殺歐文·格雷迪、克萊爾和梅茜一行人到展廳,對趁斷電躲藏於大型展櫃裡的三人發動奇襲,克萊爾和歐文被展櫃內的假樹壓倒。而後被梅茜的尖叫聲所吸引並重新展開追殺,在梅茜利用升降機逃入房間後爬上屋頂,找到她所藏的房間後開啟屋頂上的窗戶進入房內。正當準備攻擊梅茜時歐文和布魯趕到,歐文以麻醉槍射擊無果後與撲過來攻擊的布魯展開了打鬥。和布魯且戰且退一路打到展廳的天窗上,隨後抵達的克萊爾想到可以利用暴迅會受到鐳射指揮的特點,用步槍上的指示器干擾暴迅引誘它攻擊歐文。最終被布魯、克萊爾和歐文共同打敗,和布魯同時從天窗墜落,掉到展廳中央的三角龍化石頭骨上後被刺穿身體而亡。
滄龍:
滄龍(Mosasaurus)--中生代海洋中最大的頂級掠食者。雖然它的歷史很短(從陸地上的崖蜥進化而來,在白堊紀中晚期才出現並且迅速繁衍,隨後和恐龍一起滅絕),但卻一路乘風破浪,把比它歷史早遠得多的上龍類趕盡殺絕,是海陸兩棲動物。
它生活於白堊紀的馬斯特裡赫特階(約7000萬至6500萬年前)的海洋中,分佈於世界各地。第一具化石於18世紀末期在荷蘭默茲河附近的白堊岩層中被發現。曾經被歸類於鱷形超目的卡普林鱷,也是滄龍屬的一個次異名。
滄龍的德文意思是“殺死趙冠角龍的蜥蜴”,是滄龍科的一個屬。它們是群肉食性海生爬行動物,擁有巨大的頭部、強壯的顎與尖銳的牙齒,外形類似具有鰭狀肢的鱷魚。
-
5 # 江氏小盜龍
《侏羅紀世界2》中出現的14+1種恐龍,你真的都認識嗎?
本文5600字,閱讀需要8分鐘
2018年6月15日,可是個大日子,並不是因為世界盃開幕,而是因為《侏羅紀世界2》上映,對於無數恐龍迷來說,這部電影真的是盼望已久。電影裡出現了眾多恐龍們,這些恐龍有的是老面孔,有的是新面孔,如果你傻傻分不清楚也不要緊,看過這篇文章你就認識了。
霸王龍(又名暴龍)屬名:Tyrannosaurus
學名含義:暴君蜥蜴
體型特徵:體長10至14米,臀高5.5米,體重約10噸
生存年代:晚白堊世
生存地點:北美洲
食性:肉食性
危險係數:極高
無論是三部《侏羅紀公園》系列,還是上一部的《侏羅紀世界》,霸王龍都是最重要的恐龍,而且總是“閃亮”登場。《侏羅紀世界2》中的霸王龍還還是上一部中那隻,再往前都可以追溯到1993年的《侏羅紀公園》了,是真正的老戲骨,大家都親切地稱它“老奶奶”。
霸王龍由布朗在1902年命名,到現在已經有116年啦。自霸王被發現之後,它就成為中生代陸地上的王者,即便發現了更長的棘龍,它在我們心中的皇者地位也沒有被動搖。霸王龍身材高大,身體健壯,其典型特徵是巨大的腦袋和不成比例的小短手(不許笑!後面還有更短的)。霸王龍的大嘴是可怕的殺戮工具,這張嘴中長有60顆20釐米的大牙齒,其咬合力更是超過5噸。憑藉著巨大無比的咬合力,別說是肌肉,就算是骨頭暴龍也能咬斷。在侏羅紀公園系列中,人們總是用火焰在夜晚吸引霸王龍的注意力,研究顯示霸王龍在夜間的視力的確不是很好,不過它們的嗅覺異常靈敏,就算是一點異常氣味它們都能感覺到。霸王龍的危險程度應該是最高的,但是在電影它總能救好人於水火之中!
迅猛龍(又名伶盜龍)屬名:Velociraptor
學名含義:敏捷的盜賊
體型特徵:體長1.8米,高0.8米,體重20千克
生存年代:晚白堊世
生存地點:亞洲中部
食性:肉食性
危險係數:極高
迅猛龍可是《侏羅紀公園》系列裡捧出的恐龍大明星,它們聰明、狡猾、兇殘。《侏羅紀世界》昇華了迅猛龍的智力,它們懂得服從,能夠聽懂人類的語言,真的是讓觀眾大開眼界啊!《侏羅紀世界2》中迅猛龍依然是主角,歐文的“布魯”回來啦。
迅猛龍於1924年由著名古生物學家奧斯本命名,其化石發現於蒙古共和國和中國的內蒙古省。其實無論從外形上看,還是從體型上看,電影中的迅猛龍都要比現實中的迅猛龍大很多,其參考了發現於北美洲的恐爪龍。根據最新的研究,迅猛龍並不是光禿禿的,它的全身上下是長有羽毛的,不過導演又一次讓它“全裸”出鏡了。迅猛龍的智商被電影神話了,它們雖然是恐龍家族中最聰明的恐龍之一,但是還無法達到與人類交流並聽從人類命令的能力。如果你在“侏羅紀世界”中遇到迅猛龍,不要試著和它建立某種聯絡,趕緊藏起來!
食肉牛龍屬名:Carnotaurus
學名含義:吃肉的牛
體型特徵:體長8米,臀高3米,體重1.5噸
生存年代:晚白堊世
生存地點:南美洲
食性:肉食性
危險係數:高
在預告片裡食肉牛龍就已經出現了,而且還被霸王龍欺負了,看來只能當個陪襯啦。食肉牛龍最大的特點就是腦袋上長有一對像牛一樣的角,這正是其得名的原因。我們總是嘲笑霸王龍長有一對小短手,其實食肉牛龍的前肢更短,短到什麼用都沒有呢。
食肉牛龍在1986年被命名,是南美洲白堊紀末期最大的食肉恐龍。儘管食肉牛龍沒有霸王龍強悍,但是它有自己的優勢,那就是跑得快。食肉牛龍長著一對大長腿,其最高奔跑速度能夠達到每小時56公里,絕對是大型食肉恐龍中的飛毛腿。如果遇到食肉牛龍儘量躲起來吧,因為逃跑絕對是死路一條!
重爪龍(又名堅爪龍)屬名:Baryonyx
學名含義:沉重的爪子
體型特徵:體長7.5至9米,臀高2.5米,體重1.3至1.7噸
生存年代:早白堊世
生存地點:歐洲西部
食性:肉食性
危險係數:高
重爪龍的出場還是相當酷的,這個預告片裡就能看到哦。重爪龍是一種大型的食肉恐龍,但是樣子卻非常特別,它的腦袋(特別是嘴巴)細長,就像鱷魚一樣。其實重爪龍主要以魚類為食,所以才長出瞭如此特化的腦袋的。除了長嘴巴,不要忘記重爪龍手上的大爪子,足有40釐米長呢。
重爪龍在1986年由艾倫·查理格等人命名,其最早發現於英國。不要以為重爪龍主要以魚類為食就不危險,它嘴中成排的尖牙可不是吃素的,咬起人類依然輕鬆。
異特龍(又名異龍、躍龍)屬名:Allosaurus
學名含義:與眾不同的蜥蜴
體型特徵:體長8.5至9.5米,臀高2.5米,體重1.5至2.3噸
生存年代:晚侏羅世
生存地點:北美洲
食性:肉食性
危險係數:極高
說實話,在電影中第一眼看到異特龍愣是沒認出來,我的第一反應是發現於新疆的中華盜龍。異特龍就不用多介紹了吧,它是侏羅紀晚期北美洲最著名最常見的食肉恐龍,其化石發現量也非常多。異特龍或許不是最大的食肉恐龍,但卻是身形最勻稱的食肉恐龍。
異特龍在1877年由馬什命名,它的身形健美,嘴中長有鋒利的牙齒,手上有彎曲的爪子,是完美的大型殺戮機器。異特龍兼具了霸王龍的高大和迅猛龍的靈活,是一種非常危險的食肉恐龍。
美頜龍(又名秀頜龍、秀顎龍)屬名:Compsognathus
學名含義:美麗的頜
體型特徵:體長1米左右,臀高約0.4米,體重3至5千克
生存年代:晚侏羅世
生存地點:歐洲中部
食性:肉食性
危險係數:低
美頜龍是《侏羅紀公園》和《侏羅紀世界》系列中出現的最小的恐龍啦,它們看上去古靈精怪,但是內心卻充滿了殺戮的本性。在《侏羅紀公園2》裡,成群的美頜龍曾經殘忍地殺死了一個成年人。
美頜龍在1859年由瓦格納命名,它是一種小而靈巧的恐龍。我們不確定美頜龍是否成群活動,但是它們的危險性並沒有電影中表現的那麼高,這些小傢伙的主要食物是蜥蜴、昆蟲,見到人應該會害怕地躲起來的。
腕龍屬名:Brachiosaurus
學名含義:前臂蜥蜴
體型特徵:體長26米,臀高4.5米,體重40噸
生存年代:晚侏羅世
生存地點:北美洲
食性:植食性
危險係數:低
腕龍是一種身形高大的恐龍,多少人認識這種恐龍都是因為看了《侏羅紀公園》,它以優雅的步態出場無疑給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過我印象裡最深刻的橋段還是感冒的腕龍打了小女孩一臉的鼻涕。
腕龍由格里斯在1903年命名,化石發現於美國。作為一種巨型的蜥腳類恐龍,腕龍站立的姿態挺胸抬頭,其腦袋距離地面的高度足有10米,絕對是侏羅紀的“瞭望塔”,那個時代的第一高度。
腕龍總是以溫和的姿態出現在人類面前,所以當腕龍出現的時候,你只要保持距離欣賞就好。
雷龍屬名:Brontosaurus
學名含義:雷聲蜥蜴
體型特徵:體長22米,臀高4.5米,體重15噸
生存年代:晚侏羅世
生存地點:北美洲
食性:植食性
危險係數:低
雷龍與腕龍同屬於蜥腳類恐龍,它們曾經生活在一起,在上一部影片中,雷龍的戲份還是挺多的,但都是苦情戲,各種被暴虐龍虐殺。我本以為島上的迷惑龍都死光了,沒想到還有不少呢。
早在1879年雷龍就被發現和命名,其命名者是大名鼎鼎的古生物學家馬什,他在描述雷龍時是這麼說的:當一大群雷龍從遠處走來時,一定是塵土蔽日響聲如雷。
雷龍是蜥腳類恐龍的代表,其長有小小的腦袋、胖胖的身體以及長長的脖子和尾巴。雷龍不但體型巨大,而且還喜歡扎堆,它們總是成群結隊的出沒。別看雷龍笨頭笨腦的,它們可有自己獨特的防身武器,那就是細長的尾巴。當雷龍揮動尾巴時能夠起到鞭子的效果,不過面對我們這些“無害”的哺乳動物,它們還是相當溫順的。
劍龍
屬名:Stegosaurus
學名含義:有屋頂的蜥蜴
體型特徵:體長9米,挺高3米,體重約4噸
生存年代:晚侏羅世
生存地點:北美洲
食性:植食性
危險係數:中
介紹了腕龍和雷龍,就一定要介紹劍龍,因為劍龍和這兩個大傢伙也生活在一起。劍龍在1877年由馬什命名,在最早發現劍龍背上巨大的骨板時,馬什以為這些骨板是水平長在它們背上的,就像屋頂上的瓦一樣,所以名字本意是“有屋頂的蜥蜴”。
劍龍可是恐龍世界中最奇特的恐龍,它的背上有17塊菱形骨板,尾巴上有四根骨刺。別看劍龍樣子傻傻的,但是一點也不好惹。在電影《侏羅紀公園2》中它們就展示了自己的攻擊力,差點把貿然靠近的人類達成篩子。儘管劍龍以植物為食,但是相當危險,所以不要靠近哦。
甲龍屬名:Ankylosaurus
學名含義:僵硬的蜥蜴
體型特徵:體長6.5米,臀高2米,體重約6噸
生存年代:晚白堊世
生存地點:北美洲
食性:植食性
危險係數:中
與劍龍一樣奇特的恐龍還有甲龍,這種恐龍因為全身長有骨片和骨刺組成的裝甲結構而聞名於世。在上一部《侏羅紀世界》中,甲龍終於有機會好好漏了一把臉,但還是被暴虐龍被虐了。
圖注:甲龍的復原,圖片來自網路甲龍在1908年由布朗命名,這種滿身長有甲片的恐龍堪稱恐龍世界中的重灌步兵,它們的防護已經做到了極致,就連眼睛都有骨片保護。甲龍在做到保護自己的同時也不忘打擊對手,它的尾巴上長有一個重50千克的骨錘,當尾巴甩動時,骨錘就變成了流星錘一樣的武器。甲龍與劍龍一樣,都有足夠的手段保護自己,它們雖然不會主動攻擊,但是對靠近的動物也不友好。
冥河龍屬名:Stygimoloch
學名含義:冥河惡魔
體型特徵:體長2.5米,臀高0.8米,體重100千克
生存年代:晚白堊世
生存地點:北美洲
食性:植食性
危險係數:中
第一眼看到冥河龍,我把它看成了腫頭龍,不過仔細看它的腦袋,長而突出的骨棘和比人大不了多少的體型暴露了它的真實身份。在《侏羅紀公園2》中,冥河龍的大哥腫頭龍展現了自己“鐵頭功”的絕技,把人和車輛撞了個人仰馬翻,這一部中冥河龍也不會吝嗇自己的頭上功夫。
冥河龍在1983年由高爾頓等人命名,它的身形健美,靠後肢奔跑和行走。冥河龍就像是一頭氣勢洶洶的小野豬,會用腦袋撞擊對它有威脅的動物,所以不要輕易招惹它哦。
三角龍
屬名:Triceratops
學名含義:長有三隻角的臉
體型特徵:體長9米,臀高3米,體重6噸
生存年代:晚白堊世
生存地點:北美洲
食性:植食性
危險係數:中
腦袋上長有三根大角的三角龍是最著名的恐龍之一,侏羅紀世界裡當然少不了它們啦。
三角龍是馬什在1889年命名的,其巨大的帶著頭盾的腦袋和三根大角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角龍是角龍家族演化的終極產物,它們曾經與霸王龍生活在一起,兩個傢伙是一對生死冤家。當面對危險的時候,三角龍會晃動腦袋上的大角作為武器,成群的三角龍會用大角組成一堵牆來保護自己。最近的發現顯示在三角龍的臀部一帶長有長而尖的剛毛,這些剛毛的作用是保護它的大屁股!忘了告訴大家,雖然三角龍是植食性恐龍,但是它們的脾氣一點也不好,所以勸各位離成年三角龍遠一點。
中國角龍屬名:Sinoceratops
學名含義:來自中國長角的臉
體型特徵:體長6米,臀高約2米,體重2至3噸
生存年代:晚白堊世
生存地點:山東諸城
食性:植食性
危險係數:中
如果你仔細觀察《侏羅紀世界2》裡出現的角龍類,會發現除了特徵明顯的三角龍還有一種大型的角龍類,它就是來自中國的中國角龍。中國角龍的外形其他和三角龍差不多,最重要的不同就是眼睛上方沒有兩根大角,頭盾邊緣的褶皺更加複雜。中國角龍是在山東省諸城市發現的,它可是北美洲之外發現的唯一一種大型角龍類,在世界上名氣還是很大的。電影中出現中國角龍或許是考慮到中國市場對於電影票房的巨大貢獻吧。
中國角龍在2010年由古生物學徐星等命名,屬於角龍家族中的尖角龍亞科。中國角龍或許與三角龍一樣,群居但是脾氣不好,所以怎麼對待三角龍就應該怎麼對待中國角龍。
似雞龍
屬名:Gallimimus
學名含義:雞的模仿者
體型特徵:體長4-6米,臀高約2米,體重400千克
生存年代:晚白堊世
生存地點:亞洲中部
食性:雜食性
危險係數:低
長著兩條大長腿的似雞龍是恐龍家族中的長跑健將,在《侏羅紀公園》中,一群高速奔跑的似雞龍向主人公跑來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侏羅紀世界2》中,似雞龍依然會在螢幕前跑過來跑過去,但是不要指望它們成為主角哦。
似雞龍在1972年由古生物學家瑞欽·巴思缽命名,這種恐龍長有鴕鳥一樣的體型,長長的脖子、長長的腿,瘦長的身體和尾巴。儘管似雞龍比較害羞而且不會主動攻擊其他動物,但是不要把它惹急了,因為它前肢上的爪子還是具有相當殺傷力的。
最後又是一種該死的人造恐龍:
狂盜龍
屬名:Indoraptor
學名含義:狂暴的盜賊
體型特徵:體長?,臀高?,體重?
生存年代:現代
生存地點:?
食性:肉食性
危險係數:極高
繼《侏羅紀世界》裡吳博士創造了暴虐龍之後,本著不作死就不會死的精神,吳博士又搞出了狂盜龍這個怪物。在預告片裡大家肯定已經領教了這個怪物的恐怖啦,正片更可怕。不能劇透,關於這貨的資料我也不說了,說了也算是劇透,大家還是去電影院看吧。
除了上面介紹的恐龍,電影裡還有滄龍(Mosasaurus)和無齒翼龍(Pteranodon),不過它們不是恐龍!不是恐龍!不是恐龍!好啦,我終於用這麼長的篇幅將《侏羅紀世界2》中出現的恐龍都扒了一遍,希望大家在看完本文之後可以更快樂的觀影,祝各位觀影愉快啦!
回覆列表
滄龍和暴虐暴龍,腫頭龍、三角龍、甲龍、劍龍、副龍櫛龍、艾德蒙託龍、迷惑龍、似雞龍;霸王龍、迅猛、雙冠龍以及混血的暴虐暴龍。吃鯊魚的滄龍和各種翼龍生物學上並不屬於恐龍。前三部電影出現過而本部未出現的品種包括棘龍,腕龍,秀顎龍,角鼻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