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記錄儀
-
2 # 穿越再現彼岸
2018年姓氏人口統計,陳姓人口位居姓氏人口數量的第五位,人口約6330萬人。滿打滿算,陳姓皇帝被歷史上認可的皇帝只有五位,而且全部集中在南北朝時期的陳國,又稱南陳。
南陳的皇帝們有哪些?南陳是南梁大將陳霸先篡奪南梁而來,先後有五位皇帝在位,分別是:
1、陳霸先。在位時間557-559年,諡號武皇帝,一般稱陳武帝。(陳武帝雕像)
2、陳蒨。陳霸先的侄子,他的手下害死了陳霸先唯一活著的兒子太子陳昌,在位時間560-566年,諡號文皇帝,稱陳文帝;
3、陳伯宗。陳蒨的嫡長子,在位時間566-568年,被自己的叔叔廢殺,諡號陳廢帝。
4、陳頊。陳文帝的弟弟,廢侄子自立為帝,在位時間568-582年,諡號孝宣皇帝,廟號高宗,通俗稱呼他為陳宣宗;
5、陳叔寶。陳宣帝的嫡長子,在位時間為582-589年,被隋煬帝楊廣率軍所滅,通俗稱他為陳後主。(陳叔寶像)
至於陳霸先追贈的兩位祖先為皇帝只是名義上的皇帝,算不上真正的皇帝,分別是:
1、陳文贊,陳霸先的父親,追尊為陳景帝;
2、陳道譚,陳霸先的兄長,陳文帝、陳宣帝的父親,追尊為始興昭烈王。
陳姓的“草頭”皇帝有哪些?雖然有些陳姓皇帝不被正史所認可,但有些陳姓自封的皇帝也有一番轟轟烈烈的事蹟:
1、陳友諒。原名陳九四,元末農民起義軍首領,1360年殺起義軍首領徐壽輝,建國號為漢,稱“陳漢”,自立為帝,年號為“大義”。在位時間為1360-1363年,戰死於鄱陽湖大戰。(陳友諒塑像)
2、陳碩真。653年,唐高宗時期浙東農民起義軍女首領自封“文佳皇帝”,率眾起義,當年被捕,處死於長安。中國歷史上女性自稱皇帝第一人,可惜時間太短。(陳碩真起義圖)
3、陳瞻。506年陳瞻率領屠各部在涇州起義,稱王,年號聖明,當年被滅。屠各是匈奴部落名稱。
4、陳吊眼。福建抗擊元朝的起義軍首領,自號為“鎮閩開國大王”,建元“昌泰”,有幾萬人馬,1282年被元軍消滅。
5、陳空崖,浙江溫州人,1297年,他要恢復宋朝的統治,改元正治,做了幾天自封的皇帝,被元朝以妖言惑眾罪名殺害。
6、陳周全。死於1795年,臺灣天地會首領。林爽文起義之後,他率眾起義,提出“爭天奪國”的口號,建立政權,年號天運,當年被清軍俘殺。
7、陳開。陳開是廣東天地會的首領,太平天國運動爆發之後,隨即起義,以廣西桂平為首都建立了大成國,時間為1854-1864年。1855年,陳開、李文茂率軍佔領潯州(廣西桂平),陳開等建立大成國,自封平潯王,定都潯州,改為“秀京”,年號“洪德”,開始鑄造錢幣。1861年8月,陳開被俘犧牲,大成國延續到了1864年。(陳開、李文茂建大成國,紅圈內為大成國佔據活動區域)
當然,在春秋戰國時期有陳國,不過皇帝這個名號開始於秦始皇,在這裡就不贅述了。
-
3 # 相城歷史小學生
引言:
今天,在繁華的江蘇南京,有一座玄武石像孤零零的立在南京城的角落間,或許,有些南京的朋友或驢友曾見過它,它是那麼的普通,在六朝古都的南京,這樣的建築可以說比比皆是,沒有人在意他的存在。但是,這個沉默的玄武,卻在默默的訴說他存在的那個王朝時候的故事——陳朝。
陳朝地圖
作為南朝最後一個割據勢力,陳朝在中國歷史上並不起眼,就連壽命也只有短短的三十二年,而它最特殊的地方就是它王朝的名稱了——陳: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以統治者姓氏作為王朝國號的朝代。他的歷代統治者,也全部姓陳,在浩如繁星的中國歷史艱難的留下自己的一筆。
那麼,這個渺小的王朝,陳姓皇帝又有哪些呢?他們有什麼特色呢?請聽我慢慢道來。
一.草根皇帝——陳霸先今天,我們在聊中國歷史上的草根皇帝時,總愛聊劉邦,朱元璋等非常有代表性的皇帝,誠然,這二位在中國歷史上確實是不世出的一代梟雄,而咱們要說的這個,雖然名氣不如前面二位,但他的發跡史,卻也不遜色於上述二位,他就是陳武帝——陳霸先!
“陳武帝陳霸先”畫像
陳霸先原本只是鄉間的一個里長,但一直胸懷大志,前往首都建鄴謀職,卻也只得了個油庫吏的小官。適逢宗室蕭映在交州招兵買馬,陳霸先前往投奔,並屢立戰功,踢開了事業的頭三腳。
原本,按照 正常發展,陳霸先應該是梁朝一個戍邊大將,但歷史就是那麼有趣,梁朝的開國皇帝蕭衍被叛將侯景活活的餓死在了建鄴城內,一時間,梁國各地起兵平叛,北方的割據勢力也蠢蠢欲動,中國的南方再度來到一場浩劫之中。
此時,陳霸先挺身而出,與大將王僧辨合力剿滅侯景叛亂,隨後逐漸控制了梁國大權,被冊封為陳王,公元557年接受梁帝禪位,建立南朝最後一個王朝——陳朝。
陳霸先的出現是及時的,他就像南方百姓的及時雨,在侯景叛亂之際,長江以南有再度陷入北方少數民族政權的鐵蹄之下,陳霸先扶大廈於江傾,保護了南方無數文化瑰寶,為長江以南的繁榮穩定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二.勵精圖治的好皇帝——陳蒨由於常年的軍旅生活,陳霸先僅僅做了三年皇帝便離開了人世,繼承他位置的,是他的侄子陳文帝陳蒨,也是南朝難得一見的好皇帝。
陳蒨年少時就跟隨父親從軍,早早地積累了不少軍政方面的經驗,當時侯景一直想追捕陳蒨,陳蒨膽大心細,在袖子裡暗藏利刃,想在見面時刺殺侯景。
“陳文帝陳蒨”畫像
在叔叔陳霸先去世時,由於太子陳昌還在北周做人質,於是把皇位傳給了侄子陳蒨。陳蒨即位之後也沒有讓陳霸先失望,他勵精圖治,整頓吏治,注重農桑,興修水利,錦繡江南又出現了曾經的繁華與昌盛,史稱陳文帝“從艱難中發跡,瞭解百姓的疾苦,國家的費用,定依簡約的選擇,善辨真假,不容臣下奸巧,使得人人知道自勵。”陳蒨在位時的統治,被後人稱為“天嘉之治”,一時傳為美談。陳蒨的能力,可與五代後周世宗柴榮相媲美。
可惜天妒英才,這樣一個文武雙全的好皇帝,僅僅在位七年便因病去世,連陳蒨自己也倍感遺憾,在遺詔中寫到:“只是王業艱難,連年戰爭,百姓多難,不忘謹慎。現在國家安定,教化未行,我便要長辭人世,真是遺憾九泉啊!”
三.繼承“天嘉之治”的好皇帝——陳頊在陳蒨去世後,他的繼承人陳伯宗就被輔政大臣陳頊廢除,陳頊自立為帝,也就是陳朝的第四任皇帝——陳宣帝陳頊。
與很多謀權篡位者不同,陳頊在位十四年期間繼續施行陳文帝時期輕徭薄賦的政策,江南地區的經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同時,陳宣帝文治武功並舉,趁北方北齊政權統治腐朽之機,命大將軍吳明徹率軍北伐,一度佔據淮泗之地,史稱“太建北伐。”但北方的另一割據政權北周也在逐漸強大,與吳明徹交戰,生擒吳明徹,陳國被迫退回長江以南。
“陳宣帝陳頊”畫像
公元582年,陳宣帝病重,傳命由皇太子陳叔寶即位,不久去世,享年五十三歲,諡號“孝宣皇帝”,廟號“高宗”。
四.玉樹後庭花的酒色皇帝——陳叔寶相信大家中學期間都學過唐代詩人杜牧的《泊秦淮》,其中“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兩句被傳為千古名句,而“後庭花”指的就是南朝陳的最後一任皇帝陳後主所作樂曲《玉樹後庭花》。
如果上天再給陳叔寶一次機會,他一定不會選擇當皇帝,無論是做個詩人還是音樂家,陳叔寶都有可能流芳千古,但他偏偏生在了帝王家,成為了皇帝,也因自己的沉湎酒色而被牢牢的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陳叔寶在位期間,荒廢朝政,每天只是和江總等一幫文人吟詩作對,亦或是與寵愛的張麗華,孔貴嬪飲酒作樂,陳朝文帝與宣帝二十年來積攢下的國力在短短几年時間裡被消耗殆盡。
“陳後主陳叔寶”劇照
而正是這個時候,北方的北周已經在公元577年滅亡了北齊,統一了北方,後來,外戚楊堅代周建隋,即位之後,一直想統一全國,而陳朝就是楊堅眼中的最後一顆釘子。終於,在公元589年,隋文帝楊堅命晉王楊廣帶五十萬大軍南下滅陳,而此時的陳後主還在花天酒地,不問世事,面對忠臣良將的直言,陳後主笑著對內侍說:“齊兵三來,周師再至,無不摧敗而去,彼何為者耶?”不久,隋兵攻入建康城內,陳後主慌亂之中與張貴妃,孔貴嬪躲入一口枯井中,最終被隋兵擒獲,投降隋朝。
陳後主在洛陽得到了隋文帝的禮待,他依舊每天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十四年後病逝於洛陽,成為中國歷史上昏君的代表性人物。
-
4 # 健美愛好者東方哥
稱皇帝的首先必需是正統王朝,一般認為陳姓皇帝主要是南北朝時期的南陳。
一是陳霸先。在位時間557-559年,諡號武皇帝,一般稱陳武帝。
二是陳蒨。陳霸先的侄子,他的手下害死了陳霸先唯一活著的兒子太子陳昌,在位時間560-566年,諡號文皇帝,稱陳文帝。
三是陳伯宗。陳蒨的嫡長子,在位時間566-568年,被自己的叔叔廢殺,諡號陳廢帝。
四是陳頊。陳文帝的弟弟,廢侄子自立為帝,在位時間568-582年,諡號孝宣皇帝,廟號高宗,通俗稱呼他為陳宣宗。
五是陳叔寶。陳宣帝的嫡長子,在位時間為582-589年,被隋煬帝楊廣率軍所滅,通俗稱他為陳後主。
-
5 # 歷史的小學生
下面透過對陳朝的介紹來敘述一下陳姓皇帝。
陳霸先原籍潁川,其祖先在永嘉時南渡,居於吳興,遂為吳興長城(今浙江長興)人。陳霸先出身寒微,入仕之初僅是一個鄉為裡司,後來到了建康,當了油庫吏,後來歸到新喻侯蕭映(蕭梁宗室)門下。蕭映為廣州刺史時,陳霸先協同鎮壓廣州農民起義,因功被授為高要(今廣東高要)太守。侯景叛亂時,陳霸先與蕭梁另一名將王僧辯合力平叛。陳霸先因功被梁元帝任為司空領揚州刺史,鎮京口;王僧辯為太尉,鎮石頭。西魏攻破江陵後,陳霸先與王僧辯擁立梁元帝第九子蕭方智為帝。而北齊聽說江陵陷落後,欲要進軍江南。北齊派人與王僧辯接洽,認為新立的蕭方智年僅十三歲,難當大任,應該推舉年長的宗室繼承皇位。北齊指定梁武帝的侄子蕭淵明做蕭梁的皇帝,如果王僧辯答應這個要求,北齊就罷兵北還。王僧辯從個人利益出發,就答應了北齊的要求。但這樣一來,蕭梁的政權實際上就是由北齊來操縱了。王僧辯屈事北齊的行徑,激起江南百姓的極大不滿。陳霸先正想奪取蕭梁政權,正好藉此機會擊殺了王僧辯,廢掉蕭淵明,重新擁立蕭方智為帝。北齊不甘失敗,起兵南侵,也被陳霸先打得大敗,只好撤兵北還。
陳霸先在連續大破王僧辯和北齊後,名望益隆,於是,他在公元557年代梁稱帝,改國號為陳,陳霸先就是陳武帝。陳霸先在位兩年就死了,他的兒子陳昌在江陵陷落時,被西魏俘往長安,陳霸先的帝位遂由侄子陳蒨繼承,陳蒨就是陳文帝。陳蒨繼位後,相繼消滅了江南割據勢力王琳及打敗了北齊的進攻,陳氏在江東的政權才算正式穩固下來。
陳文帝死後,子陳伯宗(陳廢帝)繼位,在位三年,被陳文帝的弟弟陳頊廢掉自立,陳頊就是陳宣帝。
陳宣帝在位時,北周遣使聯絡,約定共伐北齊,中分天下。其實上北周是想利用陳軍出兵淮南,牽制北齊兵力,好達到它消滅北齊的目的,並非真的打算與陳朝中分天下。陳宣帝不明其計,派軍北伐,雖然取得大勝,盡復淮南之地,但沒有繼續進軍。當時的北齊衰亂至極,假如陳軍能繼續北上,必能收復中原。然而,陳宣帝是一個守成之主,他只想劃淮自守,並沒有統一中國的野心。而北周則乘機滅亡了北齊,統一了中原。陳宣帝此時才如夢初醒,遂出兵北上,但被北周打的大敗。三萬陳兵盡成俘虜,主帥吳明徹也束手被擒。不久,北周乘勢佔領了江北、淮南之地。北周武帝本打算乘勝進兵,但突然駕崩,因此,陳朝才暫時逃脫了被滅國的命運。公元580年,北周宣帝死,其子宇文闡繼位,年僅八歲,外戚楊堅執政。楊堅欲代周稱帝,但遭到國內強烈反抗。楊堅不得不暫時擱置出兵滅陳的計劃,一心一意梳理內亂。
公元582年,陳宣帝死,子陳叔寶繼位,就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陳後主。陳叔寶在位期間,荒淫無道,政治腐敗,民不聊生。此時的陳朝,無論在彊域還是戶數,都明顯劣於東晉、宋、齊、梁四朝。然而陳的官員卻“唯以刻削百姓為事”,搞得民心鼎沸,眾叛親離。陳朝計程車兵也是“飢寒力役”,毫無戰鬥力而言。公元588年,楊堅命二子楊廣為行軍元帥,率軍伐陳,第二年,隋軍渡江,生擒陳叔寶,陳朝滅亡。陳朝歷五主,立國三十三年。
南朝在劉宋時期有戶九十萬六千八百七十,人口四百六十八萬五千五百一,而到了陳朝滅亡時,國內僅有戶五十萬,人口二百萬。江南人口銳減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從側面反應出陳朝統治的無能殘暴。
回覆列表
據史書記載,陳氏當過國君的47人,被封為國公的84人。
陳胡公 陳國第一任國君
申公諱犀侯,胡公卒,子申公立,陳國第二任國君。
相公諱皋羊,申公卒,弟相公立,陳國第三任國君。
孝公諱突,相公卒,立申公子突,是為孝公,陳國第四任國君。
慎公諱圍戎,孝公卒,子慎公圍戎立,慎公當週厲王時,陳國第五任國君。
幽公諱寧,慎公卒,子幽公寧立,二十三年,幽公卒,陳國第六任國君。
釐公諱孝,幽公卒,子釐公孝立,三十六年,釐公卒,陳國第七任國君。
武公諱靈,釐公卒,子武公靈立,武公十五年卒,陳國第八任國君。
夷公諱說,武公卒,子夷公說立,夷公三年卒,陳國第九任國君。
平公諱夔,夷公卒,弟平夔立,二十三年,平公卒,陳國第十任國君。
文公諱圉,平公卒,子文公圉立,十年,文公卒,陳國第十一任國君。
桓公計鮑,文公卒,子桓公鮑立,三十八年正月,桓公鮑卒,陳國第十二任國君。
厲公諱佗,桓公卒,桓公弟佗,其母蔡女,故蔡人為佗殺五父及桓公太子冕而立佗,是為厲公,七年被殺,陳國第十三任國君。
利公諱躍,厲公所殺桓公太子冕之三弟,長曰躍、中曰林、少曰杵臼,共令蔡人誘厲公以好女,與蔡人共殺厲公而立躍,是為利公,利公者,桓公子也,利公立五月卒,陳國第十四任國君。
莊公諱林,利公卒,立中弟林,是為莊公,莊公七年卒,陳國第十五任國君。
宜公諱杵臼,莊公卒,少弟杵臼立,是為宣公,四十五年,宣公卒,陳國第十六任國君。
穆公諱款,宣公二十ー年,殺其太子禦寇,立款為太子,禦寇素愛厲公子完,完懼禍及己,乃奔齊,宣公卒,子款立,是為穆公,十六年,穆公卒,陳國第十七任國君。
共公諱朔,穆公卒,子共公朔立,十八年共公卒,陳國第十八任國君。
靈公諱平國,共公卒,子靈公平國立,十五年,靈公卒,陳國第十九任國君。
成公諱午,徵舒伏駑廄門射殺靈,靈公太子午奔晉,徵舒自立為陳侯,楚莊王率諸侯伐陳,誅徵舒,乃迎陳靈公太子午於晉而立之,復君陳如故,是為成公,三十年,成公卒,陳國第二十任國君。
哀公諱溺,成公卒,子哀公溺立,哀公弟司徙招知哀公寵愛留,而殺悼太子師立留,哀公怒,欲殺招,招發兵圍守哀公,哀公自殺(哀公在位35年),楚靈王聞陳國亂,乃派公子棄疾伐陳,陳國第二十一任國君。
陳留棄疾伐陳,陳君留奔鄭,十一月,楚來陳,棄疾為陳公,陳國第二十二任國君。
惠公諱吳,司徙招殺太子師之子名吳,奔晉,楚靈王滅陳五歲,棄疾弒靈王代立,是為初立,欲得和諸侯,乃求太子師之子昊,立為陳侯,是為惠公,惠公立,繼續哀公卒時年而為元,空籍五年矣,二十八年惠公卒,陳國第二十三任國君。
懷公諱柳,惠公卒,子懷公柳立,懷公在位四年卒,陳國第二十四任國君。
湣公諱越,懷公困於吳,因卒吳,陳乃立懷公之子越,是為閔公,二十四年,楚惠王復國,以兵北伐,殺陳閔公,遂滅陳而有之,是歲,孔子卒,陳國第二十五任國君。
陳勝率領起義軍所進行“伐無道,誅暴秦”的戰爭,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戰爭。雖然戰敗了,卻為農民戰爭推翻秦統治起了首創作用。陳勝在中國歷史上的首創精神閃耀著永不磨滅的光輝。
買公平公長子,諱買,伐胡有功,封共侯,父卒襲父爵曲逆侯;卒於漢文帝四年(公元前176年);生子恢。
恢公,買公子,繼襲典逆侯,妣莊氏,生子二:河、澄。
考公,與京公之子,陳胡公35世商孫,斬單于之子,報幾十年異族入侵之恥,封為破胡侯,妣廖氏,生子一:湯。
湯公滿公36世孫,考公子,字子功;少好書,博達善屬文,西至長安求官,富平侯張勃與湯文,高其能。初元二年推薦為郎,後遷西域副校尉。時匈奴作亂,公與西域都護甘延壽奉命領兵出征,幾經征戰,斬郅支單于及王室以內千餘人,大獲全勝,使西域臣服漢朝,
立下汗馬功勞。漢元帝封湯爵為關內侯射聲校尉,邑三百戶。曾犯事為庶人,徒敦煌:公元元年(漢平帝元始元年),湯公卒於長安。王莽為安漢公秉政時,奏請太后,追諡破壯侯,長子馮為破胡侯、次子勳為討狄侯
鴻公諱馮,湯公之長子,是陳胡公37世裔孫,漢元帝封破胡侯,妣胡氏,生子二:晟、藏。
勳公,湯公之次子,是陳胡公37世裔孫,漢元帝封討狄侯。
陳蕃字仲舉,陳翔公之四子(金氏生),陳胡公43世裔孫,初仕豫章太守、尚書郎、太子太傅、武英殿太學土,封高陽侯。
陳嬰封堂邑侯,卒諡安。
陳到字叔至,汝南人,官為永安都督,徵西將軍,封亭侯。
陳矯字季弼,東陽人,尚書,明帝時進爵東卿侯。
陳霸先諱霸先,字興國,小字法生,吳興長城下若里人。父文贊,母董氏,滿公60世孫。年少時有大志,涉獵經史,好兵書,善於謀略。梁太清二年(公元548年)梁朝權臣侯景反叛,起兵圍攻京都建康(今南京)。霸先時任西江都護,高要太守,聞訊乃興兵勤王;先平定廣州刺史元景仲,後舉兵北上與洗夫人合兵於贛,歷四年之久平定侯景。丁丑受梁敬帝禪有天下,國號陳,都金陵(即南京),在位三年。公生於梁天監二年(公元503年),卒於永定三年(公元559年),壽五十六歲崩,葬萬安陵,廟號高祖武皇帝。因皇后張氏生子昌,封太子,守江陵,陷於北周,不得嗣位。武帝崩,以兄昭烈王(譚先)長子臨川王蒨入大統,在位七年又崩。文帝子臨海王伯琮在位二年,被叔頊踐位,宣皇帝壽五十一歲崩。在位十四年,立叔寶,為後主,在位七年亡於隋。
譚先公字道談,文贊公之長子,武帝霸先公之胞兄,是陳胡公60世裔孫,封始興王,王氏生子二:蒨、頊。
休先公,文贊公之三子,武帝霸先公之胞弟,封南康郡王。
文帝蒨,譚先長子,文帝,廟號世祖,高祖武帝之子昌,封太子,守江陵,陷於北周,不得嗣位;武帝崩,以兄子蒨登帝位,蒨登帝位後,著手鏟除地方割據勢力,先後打敗盤踞在湘州和郢州(今湖南、湖北)的王琳,驅王琳於北齊:剷除盤踞在江西的熊縣朗、周迪;剷除割據福建的陳寶應等等地方割據勢力,以武力統一了長江以南版圖。在位七年崩。立子臨海王伯琮繼位。世祖十三男,封王11人。
廢帝伯琮,蒨公長子,諱伯琮,字奉業,小字藥王,繼帝位二年被廢。梁承聖三年(554年)五月庚寅生,世祖嗣位,立為皇太子;世祖在位七年崩,立臨海王伯琮繼位,仁弱無人君之器,光大二年(568年)十月甲寅,慈訓太后叢集臣於朝堂,令曰:“祖宗基業,將懼傾隕,豈可復肅恭禋祀,臨御兆民?式稽故實,宣在流放,今可特降為臨海郡王,送還心籓邸”,其後宣太后依詔廢帝焉,是日,出居別室。伯瓊於太建二
年(570年)四月薨。
宣帝陳頊,譚先次子,諡宣帝,廟號高宗:臨海王伯琮登帝位一年多被
廢,由文帝弟頊繼位:他心胸開朗豁達,為人寬厚,具有非凡的智勇。
獎勵百姓開墾,興農耕種,號召士兵復原墾荒務農,制定墾荒免稅政策,使民富國強。以超群的智勇,武略收復長江以北,淮河以南的疆界。但沒能解決王室奢侈,將領驕傲,士兵墮落,百姓疲勞的君主國的舊習,漸漸使國庫空虛,國力走向衰敗。壽五十一歲崩,在位十四年,由太子叔寶嗣位。高宗四十二男:封王31人,封侯11人。
伯昌公又名昌堯,武帝陳霸先之三子,容貌俊偉,神氣清馨,讀書一覽成誦,受封陽王,江陵陷落時困於周被殺害。生子三:季風、季麟、季祥。
曇朗公,休先公之子,封南康王,生子四:方秦、方慶、方華、方順。
後主叔寶宣帝嫡長子,字予陽,由太子嗣位。後主叔寶是一個荒淫的君主,在位七年,文過飾非,淫侈成鳳;寄情於詩文酒色之中,親近小人,並委淫侈成鳳;以重任,排斥忠勇之士,懶於朝政,而喜尋歡作樂,整天在西宮張麗華的深宮中,通宵狂飲,縱情聲色,不理朝政;造成上下相欺,眾叛親離,強兵壓境尚不醒悟。待隋兵攻破都城,闖入內宮,才同西宮張麗華躲進井中而被俘。叔寶亡國於公元589年,被隋軍押送長安,死於隋文帝仁壽4年(公元604年),壽52歲,葬洛陽芒山。追贈大將軍,封長城縣公,諡號為煬。叔寶生二十二男。
伯山公,字靜之,文帝陳蒨公之二子,嚴淑媛生,累官司空,封鄱陽郡王,生子二:君範、建光(鄱陽派)。
伯茂公,字鬱之,文帝陳蒨公之三子,沈皇后生,任揚州刺史,封始興王。
伯固公,字牢之,文帝陳蒨公之四子,潘容華生,累官都督揚州刺史,封新安郡王,生子一:鑑(新安績溪派)。
伯恭公,文帝陳蒨公之五子,嚴淑媛生,封晉安王,入隋為成州刺史、
太常少卿。
伯信公,文帝陳蒨公之六子,受封衡陽王,厥餘未詳。
伯仁公,文帝陳情公之七子,王充華生,封廬陵王(聲陵派)。生子一:瑀。
伯義公,文帝陳蒨公之八子,張修容生,封江夏王(江夏派)。生子:玘。
伯禮公,字用之,文帝陳蒨公之九子,韓修華生,太建初為吳興太守,封永寧王。入隋官臨洮太守。
伯智公字策之,文帝陳蒨公之十子,江貴妃生,封武安王,入隋為國子司業。
伯謀公文帝陳蒨公之十一子,孔貴妃生,封桂陽王,生子一:晃。
伯陵公,文帝陳蒨公十二子,愛封義陽王,厥餘未詳,入隋為番禾令。
叔陵公,字子嵩,宣帝陳頊公之次子,彭生,封始興郡王,入隋為揚州刺史。
叔英公,字子烈,宣帝陳頊公之三子,曹淑華生,封豫章王,入隋官至司空,為涪陵太守。
叔堅公,字子成,宣帝陳頊公之四子,何淑儀生,封長沙王,入隋官任司空、將軍、荊江刺史,遷瓜州,更名叔賢,終遂寧郡太守。
叔卿公字子弱,宣帝陳頊公之五子,魏昭容生,封建安王,入隋官至中書監、都郎官。
叔明公,宣帝頊第六子,字昭(555-618),何淑儀生,陳封宜都王,壽
63歲:隋大業中(611年)為鴻臚少卿,後避隋亂,匿閩中。妣萬氏,生七男:志高、志能、志鉉、志龍、志熙、志靜、志範。
叔慎公字子敬,宣帝陳頊公之十六子,淳于姬生,禎明初為湘州刺史,封岳陽王,被隋斬於漢口。
叔達公字子聰,宣帝陳頊公之十七子,袁昭容生,封義陽王,入隋為內史舍人、出使絳城通守(太守),後為唐高祖丞相府主簿,管機密,貞觀初,累擢禮部尚書,後授教散秩歸第,卒諡忠,生子一:靖公。(生四子:政德、玄德(生順州刺史陳仲方)、賢德(官至水部郎中)、紹德。
叔雄公宣帝頊公之十八子,王姬生,封巴東王。
叔虞公,宣帝陳頊公之十九子,王修華生,封武昌王,生子二:良公、動公。
叔平公,宣帝陳頊公之二十子,韋修容生,封湘東王。生子二:原立、原仁。
叔傲公,宣帝陳頊公之二十ー子,施姬生,封臨賀王。
叔宣公,宣帝陳頊公之二十ニ子,曾姬生,封陽山王。生子二:道清、道蔭。
叔穆公,宣帝陳頊公之二十三子,楊姬生,封西陽王。
叔儉公宣帝陳頊公之二十四子,申婕妤生,封南安王,生子一:用節。
叔澄公宣帝陳頊公之二十五子,申婕妤貴妃生之次子,封南郡王。生子二:觀公、礎公。
叔興公宣帝陳頊公之二十六子,施姬生,封沅陵王。
叔韶公,宣帝陳頊公之二十七子,申婕妤生,封嶽山王。
叔純公,宣帝陳頊公之二十八子,袁姬生,封新興王,生子一:相公。
叔謨公,宣帝陳頊公之二十九子,吳姬生,封巴東王。
叔顯公,宣帝陳頊公之三十子,劉姬生,封臨江王。
叔坦公,宜帝陳頊公之三十一子,袁昭容生,封新會王。生子二:芝、蘭。
叔隆公,宣帝陳頊公之三十二子,秦姬生,封新寧王,生子一:道公。
叔榮公,宣帝陳項公之三十三子,秦姬生,封新昌王。生子一:英公。
叔匡公,又名叔真,宣帝陳頊公之三十四子,申婕妤生,封太原王。
昌公,字敬業,官吳興太守,封衡陽郡王,安都溺殺之,諡獻。
晃公,系伯謀之子,受封建城侯,遷居高安,厥餘未詳。
深公字承源,後主陳叔寶之長子,生性聰慧,有志操,容止嚴然,雖左右近待,未嘗見其喜慍,初封治安王,禎明中立為皇太子,先避隋遷於西川東門,後仕隋為抱罕太守(西川東門派)。妣張氏,生子三:仙、綸、絨。
胤公,又名允公,字承業,後主陳叔寶之次子,為孫姬所生,他生性聰明好文學,廢帝封之為吳興王,入隋,卒於長安(吳興派)。妣沈氏,生子峰。
凝公,字承嶽,後主陳叔寶之三子,封南安王,官至揚州刺史,卒於長安。
彥公,後主陳叔寶之四子,受封永嘉王,厥餘未詳。
虔公,後主陳叔寶之五子,受封南海王,厥餘未詳。
祇公,後主陳叔寶之六子,受封信陽王,厥餘未詳。
兢公,後主陳叔寶之七子,受封崑陽王,厥餘未詳
莊公,字承肅,後主陳叔寶之八子,受封會稽王,官任揚州刺史,入隋為會昌令。
恮公,字不愆,後主陳叔寶之九子,受封東陽王,生子二:尚、志、金。
藩公,字不忘,後主陳叔寶之十子,受封吳郡王。
恬公,後主陳叔寶之十ー子,受封錢塘王,生子猷。
敬瑄公,田令孜兄,累擢西川節度使,封潁川王。自請討賊,敬瑄敗之,為
建所殺。
忠公,字中鄂,河南光州固始人,敬公之子,封鄧國公,為南院(亦名南陳)開基鼻祖。
邕公,字崇福,號南山,光州固始縣人。忠公之子,玄宗開元時賜光
祿大夫兼禮部尚書左僕射,授太子太傅,封鄂國公。與皇叔李林甫不睦,被謫入閩,始居興化,繼分漳泉,在漳州建南院,是為南院開基祖。卒九十五,封忠順王,墓在海澄水頭莊,世傳大夫墓是也。
玄禮公,唐玄宗時宿衛宮禁,以純篤自儉,帝嘗欲幸虓國夫人第,諫曰:
未宣敕不可輕去就”。帝為止。安祿山反,謀誅楊國忠於闕下,不果。至馬嵬,卒斬之,並請賜楊貴妃死,從入蜀還,封蔡國公。
謨公字以忠,又字正獻,號月溪,又號毅夫,是陳政的長玄孫,官朝議大夫中郎將、漳州刺史、遷五嶺南北大總管、兵部尚書、福建江西採訪使、觀察使,封魏國公。
大謨公,是義陽王陳叔達長玄孫,任江南節度使,遷福建河州上杭,黃巢
攻城而卒,封魏國公。
洪進公,字致先,陳邕12世次孫(豐田、豐江派之祖),太平興國3年(公元978年)獻漳、泉二州,宋賜順化臣、太子太師、入朝同平章事(宰相),封南王。
安南簡定帝陳顧公、重光帝陳季擴公,公元1407年、陳藝宗之子陳顧自立為安南國簡定帝,大臣鄧容復立陳顧之侄陳季擴為帝,史稱重光帝,這叫安南國後陳朝,傳二世、僅7年、後於公元1413年被明
成祖所滅。
安南國王陳日照、陳威晃《齊東野語卷十九陳日照》中載道:陳日照,祖籍浙江會稽山陰縣人,其中一支南遷福建長樂縣形成大族。陳日照,容貌俊美,丰神瀟酒,而且頗具才華,性格落擴不羈,不愛料理家產,因殺人寓居安南(南寧藩屬國,今越南),成了安南太尉陳承義子。會試中,榮登榜首,獲得國王召見,國王之女照聖公主看見這位才貌雙全的陳日照,十分愛慕,於是陳日照做了安南國婿。南宋理宗景定2年
(公元1261年),陳日照進貢兩頭大象,次年上表求世襲,宋理宗皇帝就高興地冊封他為檢校大師、安南國王。其子陳威晃先後授靜海軍節度使、觀察處置使、檢校大財兼御史大夫、上柱國、安南國王、效忠順化功臣,賜金帶、器印、鞍馬。安南國作為南宋的藩屬國,傳八
世十三王,共175年(公元1225-1400年)後來,國王位被大臣黎李季所篡,建國為胡朝,國號大虞。
陳友諒,是陳普才之三子,是陳國高宗宣帝陳頊的皇六子宜都王叔明公在
江州義門的後裔,即陳氏96世裔孫,他是元末著名的農民領袖。他出生於公元1320年,為元末沔陽(今湖北)人,出身於貧苦的漁家子。少讀書,通文義,刻苦奮進,當上了縣吏。元順帝至正11年(公元1351年),陳友諒毅然投奔徐壽輝的紅巾軍起義,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他先隸屬於倪文俊,任簿掾,升為元帥。至正17年(公元1357年),
倪文俊企圖謀殺徐壽輝,以奪取起義軍首領的位置,陳友諒憤然起兵,
殺了文俊,兼併了他的部隊,接著率兵攻打江西、江蘇、浙江、福建等長江中下游地區,直入建康,迎徐壽輝由漢陽遷都九江,自稱漢王。至正20年(公元1360年)閏五月,陳友諒取代了徐壽輝,自立為帝,建都九江,國號漢,年號大義。這時,陳友諒擁兵七十餘萬,是江南勢力最強大的農民起義軍。後於至正23年(公元1363年)與朱元璋在鄱陽湖大戰,不幸,陳友諒被流矢中晴貫顱而死,其次子陳理於武昌繼位,改元德壽。次年(公元1364年)被朱元璋收買友諒故臣羅復仁入城招降,陳理遂降。後來,朱元璋大肆報復陳友諒九族及整個江州義門陳氏家族,對陳友諒親屬採取先安撫後充邊或殺,如友諒之次子陳理先封歸德侯,後流放遠充北韓;把江州義門陳氏家族則貶為疍民(水上漁民)和丐戶。陳友諒生子二:善兒(鄱陽湖之戰被敵軍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