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說無名

    不是不計前嫌,而是一種審時度勢的權宜之謀。一,在以前的奪嫡之爭中不看好的四爺,突然上位當了皇帝,他上位的合法性倍受質疑,加上其它皇子、特別是八爺黨的蠱惑發難,四爺上位就成了陰謀上位,篡權上位,四爺控制大局、穩定朝政還需假以時日;二,八爺胤禩人稱仁義王,門人、親信滿天下,四爺要穩定朝政,就得先穩定這些人,這些人的頭兒就是八爺,不先把八爺穩住,這些人受八爺驅使一呼百應,政局就是亂局;三,八爺同四爺,內心裡勢同水火,可明面上還是親兄弟,剛上位的四爺對八爺動手,即使能穩住朝局也動不得,那樣會落得個誅殺親兄弟的名聲,對自己不利。結論:對親兄弟的政敵八爺動手,要等大局穩定之後,要有動手的理由使天下人口服心服,所以,四爺當了皇帝,首先重用了八爺。

  • 2 # 鍾儀X

    政治鬥爭說白了也是權衡利益的鬥爭,雍正剛剛即位時,勢力還不穩固,朝中遍佈八阿哥胤禩的黨羽,可以說,八爺胤禩的勢力還是還龐大的,雍正如果這時候選擇跟胤禩翻臉,其結果很可能是兩敗俱傷,樂觀點也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悲觀點,雍正的皇位都可能會丟掉,所以雍正選擇了安撫八爺黨的方案,給予了胤禩很高的官位,來安定人心,但又始終防著胤禩,等到雍正四年,雍正帝坐穩根基後,穩穩控制了局勢,八爺就開始倒黴了,雍正找了各種藉口把胤禩削王爵罷官職,還圈禁了胤禩,到雍正四年九月,允禩就去世了,那年胤禩才45歲,史書上說死於腹瀉,有一種說法是被雍正暗地裡毒死了。其實古往今來都是如此,當你實力不夠就只能和政敵合作,實力足夠時就選擇收拾政敵,非常簡單的道理。

  • 3 # 胭脂清韻

    康熙朝的九子奪嫡被後世津津樂道,皇子個個都出類拔萃,而皇位只有一個,最終四阿哥拔得頭籌,坐上大位。當時皇位之爭相當慘烈,康熙最早屬意的是嫡子胤礽,他是康熙與原配孝誠仁皇后所生。康熙一共有四位皇后,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孝昭仁皇后鈕祜祿氏(半年就沒了)、孝懿仁皇后佟佳氏(病後沖喜,當了一天,雍正就是她撫養長大)、孝恭仁皇后烏雅氏(雍正帝生母,追封,康熙朝封德妃)。康熙朝大部分的時間是沒有皇后的,可見康熙皇帝對原配皇后的情誼。

    孝誠仁皇后生下胤礽後難產而去,康熙帝對她大概既是感激又是愧疚,又或者懷念,於是胤礽一歲就被立為太子,康熙帝悉心培育,將他作為一個帝王來培養,康熙四十七年被廢,但很快康熙四十八年又被複立為太子,最後五十一還是被廢,被圈禁。雍正早期追隨太子,所以對他還不錯,繼位後封他理親王。

    接下來我們說一下皇長子胤禔,由於他在皇子中年齡居長,皇位自古就有立長或者立嫡之說,前期他作為康熙的長子,深受康熙器重。但是康熙。四十七年,太子允礽被廢后,允禔十分得意,允禔認為時機已到,便向康熙進言,要求殺死允礽,此舉引起了康熙皇帝的反感。後來皇三子允祉告發允禔用魘術廢太子之事,康熙皇帝對允禔所作所為極為氣憤,直斥其為“亂臣賊子”。下令,奪郡王爵,嚴加看守,在府第高牆內幽禁起來,雍正朝去了。

    皇三子允祉

    生於康熙十六年(1677年)。舉報大阿哥,晉誠親王。雍正即皇位後,命允祉守護父親的景陵。雍正八年,被奪爵、囚禁,十年去世。

    皇五子允祺

    生於康熙十八年(1679年)。母宜妃郭絡羅氏。19歲,被封為貝勒,30歲, 晉恆親王。雍正十年死,諡號溫。

    重頭戲來了,皇八子原封廉親王胤禩,康熙二十年(1681年)生。母良妃衛氏,出身不高,可能包衣之類,家奴或者家族獲罪被罰,這也有了後期康熙說她辛者庫賤奴一說。年輕有為,為人謙恭,康熙自然喜愛,17歲,即被封為貝勒,後署內務府總管事。本身才華橫溢,又有賢名在外,可惜因為出生問題,在奪嫡之爭,受到康熙厭棄,但他可能覺得我命由我不由天,成為最重要的皇位競爭者,太子被廢后,和雍正爭鋒相對,畢竟只有一個九五至尊,可惜落敗。

    雍正即位,為穩定其情緒,命總理事務,進封廉親王,授理藩院尚書。雍正之所以重用他,並不是真的不計前嫌,而是當時他的勢力非常龐大,雍正登基之初根基未穩,雍正坐穩皇位之後。雍正四年,以其結黨妄行等罪削其王爵,圈禁,並削宗籍,更名為阿其那。同年,死。

    皇九子胤禟,生於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母宜妃郭絡羅氏,大家小時候可能看過康熙微服私訪記,裡面的宜妃就是他的生母,他是八爺黨,是八爺錢罐子,雍正即位後,命其出駐西寧。後以與允禩等結黨營私為由,於雍正三年奪爵,幽禁。四年,削宗籍,令改名塞思黑。同年,卒。

    皇十子胤䄉,生於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生母是溫僖貴妃鈕祜祿氏,遏必隆之外孫,第二任皇后就是他的姨母,是康熙成人皇子中除太子外,出身最高貴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封敦郡王,他也是八爺黨之一,歷史上,很多人說他草包,其實不然,有可能是大智若愚。八皇子、九皇子的下場都很慘,他卻活到乾隆朝。雍正二年(1724年)四月,被雍正帝圈禁革爵。乾隆皇帝釋放了他,被封為輔國公,乾隆六年(1741年)病逝。

    皇十三子胤祥,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生,他是雍正的堅定擁護者,九子奪嫡後期,八爺一黨設計,他為了雍正,攬下罪責,被幽禁在養蜂夾道十年,可見兄弟情義啊!雍正即位,封為怡親王,命總理戶部三庫。雍正元年,總理戶部。三年,從優議敘,復加封郡王,任王於諸子中指封。後總理京畿水利,多有建樹,又辦理西北兩路軍機。雍正八年去世。

    皇十四子允禵,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生,母孝恭仁皇后,與雍正、允祚同母,雖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弟,但是他與雍正卻並不親厚,依附於八爺黨,與雍正對立。康熙後期駐外帶兵打仗。雍正元年,晉為郡王。三年,被降為貝子。四年,革爵禁錮。乾隆即位時,命釋放,封輔國公。乾隆二十年,卒。

    縱觀清朝,康熙朝可謂是皇子英雄輩出,但也是奪嫡之爭最為激烈,後期都不在公開設立太子,而是秘密立儲,也是為了規避王位之爭吧。

  • 4 # 西堤讀文史

    雍正奪嫡繼位以後,重用了四個人,分別是八阿哥允禩,十三阿哥允祥,大臣馬齊和隆科多。

    這四人在雍正甫一繼位時,就被封為總理事務大臣,負責朝廷重大事務和雍正諭旨的頒佈。

    其中,允禩是八爺黨的首腦人物,雍正奪嫡後期的主要競爭對手之一,另一個是十四阿哥允禵。

    十三阿哥允祥和隆科多是雍正的主要支持者,特別是隆科多,身為步軍統領衙門的步軍統領,也就是九門提督,在雍正奪嫡成功的當晚,起了巨大的作用。

    而隆科多所在的佟氏家族,其他所有有分量的人物,都支援八爺黨,包括隆科多的父親佟國維和從兄弟鄂倫岱。因此之故,雍正更加看重隆科多對他的忠心。

    馬齊則是康熙朝的老臣,一開始支援八爺黨,太子允礽第一次被廢時,他跳出來要求立允禩為太子,後被康熙帝嚴厲打擊,於是變成了牆頭草。

    那麼,雍正立此四人為總理事務大臣,有何用意呢?

    其實很簡單,對於自己一黨的允祥和隆科多,因為擁立有功,自然會重用。對於老臣馬齊,還需要他繼續統領百官,維持朝政的井然有序。對於允禩,則是充滿了帝王術,只是暫時的安撫而已。

    雍正剛剛繼位,內外還不穩固,必須先安撫勢力強大的八爺黨和允禩。

    很多看過《雍正王朝》電視劇的人,想必已經領略到了八爺黨勢力之強大,可是,那畢竟只是電視劇,講的都是明面上的東西和戲說,歷史上暗中湧動的權勢起伏沒法表現。

    在正史上,八爺黨及其支持者勢力有多大?大到讓康熙帝都有點害怕的地步。

    在皇親貴胄中,支援允禩的不但有大阿哥允禔,九阿哥允禟,十阿哥允䄉,十四阿哥允禵,還有康熙的哥哥裕親王福全。

    在皇親國戚及八旗大家族裡,支援允禩的則有以佟國維為首的佟氏家族,以遏必隆之子阿靈阿為首的鈕祜祿氏家族,以馬齊為首的富察家族,以明珠次子揆敘為首的納蘭家族等等。

    這些大家族,家家都是皇親國戚,在朝廷裡,門生故吏家奴遍佈各個衙門,可謂盤根錯節,只是一個佟氏家族,就有佟半朝之稱。

    在漢臣裡面,則有工部尚書王鴻緒等人支援允禩。

    這還不說十四阿哥在雍正繼位前,擔任西北大軍的大將軍王,八爺黨在軍中的力量也非常大,人也非常多。

    面對八爺黨這麼強大的實力,雍正在剛繼位時,豈能立刻就跟老八允禩撕破臉?

    雍正不但不能撕破臉,反而要給老八加官進爵,著意安撫才行,因為此時雍正不但有內憂,還有外患。

    西北羅卜藏丹津的叛亂不平,雍正只能以帝王術暫時安撫八爺黨和老八允禩。

    雍正剛繼位的時候,面對的可謂內憂與外患俱存,內憂是八爺黨的結黨傾覆威脅,外患則有西北青海的叛亂。

    內憂前面已經盡述,雍正可以靠帝王術暫時安撫。外患則不同,靠的是國力的雄厚和真槍真刀的大幹一場。

    外患不平,則內憂必然會加劇,內憂不安撫,則無法安心平息外患,雍正帝無奈,所以必須先穩住八爺黨和允禩,所以,雍正不但讓允禩做了總理大臣,還加封允禩為親王。

    同時,雍正還要牢牢抓住西北的兵權,因為西北的兵權原來是在八爺黨另一個首領十四阿哥允禵的手裡,所以雍正一邊提拔允禩,一邊打擊允禵,將允禵圈禁在康熙帝陵墓守陵,然後派自己的人年羹堯和嶽鍾琪等人到西北統軍。

    允禩清楚地知道雍正給自己加官進爵只是帝王術,是暫時的安撫,他不知道是,年羹堯剛平息西北叛亂,雍正就要對自己動手了。

    對於雍正剛繼位時對自己的重用和厚愛,允禩並不覺得高興,因為他知道這只是雍正玩弄的權術而已。

    允禩加封為親王時,他的手下都向他祝賀,結果允禩卻說:“何喜之有,不知死在何日?”允禩還曾經跟朝中的大臣說:

    “皇上今日加恩,焉知未伏明日誅戮之意?”又說:“目下施恩,皆不可信”。

    可見允禩清醒地知道雍正對他加官進爵的意圖,不就是暫時安撫八爺黨,先清理外患嘛。

    就連允禩的福晉,也很明白,允禩的妻子烏雅氏的親戚來祝賀,烏雅氏說:有什麼可喜的?不知道哪一天掉腦袋哩!

    其說辭跟允禩如出一轍。夫妻二人都明白這種日子不會長久,雍正早晚會對他們動手。

    結果,他們所料不錯,雍正二年年羹堯平定西北,雍正三年雍正就開始動手了,先是搞了八爺黨的十阿哥允䄉,接著就拘押了允禩。在此之前,允禵已經被圈禁在皇陵,允禟則被髮往西北大軍看管。八爺黨的骨幹人物被一網打盡。

    對於八爺黨的結局:

    允禩:雍正四年,雍正以其結黨妄行等罪削其王爵,圈禁,並削宗籍,改名為"阿其那"。同年,亡。允禟:雍正四年,削宗籍,令改名塞思黑。同年,亡。

    允䄉和允禵被圈禁,直到乾隆年間相繼被釋放。二人算是善終。

    所以,雍正繼位以後,不計前嫌重用“九王奪嫡”中的政敵皇八子允禩,都是暫時安撫之計耳!雍正一旦騰出手,就把他做掉了。

  • 5 # 阿塏侃史

    雍正爺勤政愛民,但得罪官紳,很多文化人執筆抹黑他。即使是他的兒子乾隆,也不理解他,認為他執政嚴苛。乾隆即位之初,就官宣“效法聖祖、以寬為政”,還否定前朝的政策和能臣。這樣,就更加縱容了詆譭雍正的行為。以至現今,很多歷史研究者都從最壞的猜測來分析雍正爺的為人行事,這對他老人家是十分不公平的。

    為了這位好皇帝,我有話要說。

    雍正對胤禩是很有兄弟之情的

    胤禩這人,奪嫡鬧得太出格,連康熙都十分討厭他。

    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帝指責他:“胤禩柔奸成性,妄蓄大志,黨羽相互勾結謀害胤礽……。”後來他又說:“凡朕所寬宥者及所施恩澤處,胤禩俱歸於己,人皆稱之,朕何為之?”

    康熙五十三年,康熙帝罵他:“胤禩系辛者庫賤婦所生,自幼心高陰險。”隔了一天後又罵他:“自此朕與胤禩,父子之恩絕矣。”

    胤禩時稱八賢王,讓老父親如此傷心,其德行是有虧孝道的。反觀雍正,對父親臥病“侍侯湯藥”,是多麼有孝心。在生活中,講孝心的人普遍反感沒有孝心的人,雍正並沒因此歧視他,仍舊提撥他。

    康熙一過世,雍正就讓老八做了總理事務大臣,當時只有四個人,其它三人是:隆科多、馬齊和胤祥,不久後又加爵他為廉親王。

    雍正對他的家人也很好。老八的母親良妃出身卑微,終康熙朝,老八的親舅噶達渾都是賤籍。雍正為噶達渾削除賤籍,抬為旗籍,還賞賜他世襲佐領的職位。

    雍正對老八的獨子弘旺也很好。他賜弘旺貝勒銜,這在當時的侄兒輩,只有弘皙有這麼高的爵位。

    後來,雖然老八垮臺了,雍正也是很客觀地評價他的才能。

    胤禩為人聰明強幹,才具優裕,朕深知其能辦大事。《起居注》記載雍正帝在二年四月初七日對諸王大臣論說胤禩為人:朕之此弟較諸弟頗有識量,可資於理,朕甚愛惜,非胤禟、胤礻我等可比。

    上文可見,雍正對胤禩是顧及兄弟之情的。

    胤禩一眾人對雍正很絕情

    胤禩其實並不仁慈。

    雍正三年,宗人府參奏稱:廉親王胤禩因其護軍將士鳩石陸不聽從其指揮,命令三名太監將其打死於杖下。這是典型的濫用私刑致人死命案,可見老八並不是什麼“八佛爺”。

    胤禩辦事並不實心。

    雍正元年(1723年)九月初四日,雍正帝奉康熙帝及其四位皇后神牌升附太廟,在端門前設更衣帳房,但因其都是新制,故而油漆味大,雍正為此大怒。

    老八當時管理工部,對雍正交待的事情十分敷衍,最起碼他是不尊重雍正。結合當今看,哪怕是個現管的小領導,都要把他侍侯明白,何況是拿油漆燻皇帝,就更不合適了。

    老八的福晉郭絡羅氏不是個好女人。

    史料記載:老八封王當日,郭絡羅氏的孃家戚屬前往祝賀,她卻道:“有何喜可賀?恐不能保此首領耳!”允禩亦無喜慶之色,反“向人出怨望憤激之語,且向在廷大臣雲:皇上今日加恩,焉知未伏明日誅戮之意!其目下施恩,皆不可信。”

    面對雍正的加爵,老八兩口子不知感恩,反而以最大的惡意來猜測雍正的用心。不管後來發生了什麼,至少在當時,雍正對他們是懷著善意的。可見,老八至始至終把雍正看成是“假想敵”。

    胤䄉是老八的死黨。看看他是怎麼蔑視雍正的!

    史載:雍正元年,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一世詣京師,謁聖祖梓宮,病卒。上遣送靈龕還喀爾喀,命允䄉齎印冊賜奠。允䄉託疾不行,旋稱有旨召還,居張家口。復私行禳禱,疏文內連書“雍正新君”,為上所知,斥為不敬。

    翻譯成白話就是:雍正讓老十送靈龕到喀爾喀,老十走到張家口就稱病不肯走了,還上疏說雍正是個新君。

    老十抗命不遵先放到一邊,就憑“雍正新君”四個字,就飽含侮辱的意思。換成如今的說法,就是“生瓜蛋子”、“生販子”、“新兵蛋子”、“生荒子”。總之,就是辱罵雍正剛上臺,不懂規矩。老十後來被抄家,僅現金抄出七十萬兩金銀。而康熙過世,國庫僅存銀七百萬兩。可見,老十做人不乾淨。

    老九胤禟就更不用說了。

    他的生母是宜妃郭絡羅氏,最受康熙的寵愛。雍正當了皇帝后,她仍舊擺出一副母妃的架子,完全不尊重雍重。

    胤禟在西寧勞軍的期間,為了秘密地聯絡老八和老十四,就發明了一些類似西文字母的符號編為密碼,並將信紙縫於騾夫衣祙之中,暗中傳遞訊息。

    老九這種行為,可謂是為了對應雍正絞盡腦汁,居然發明密碼。現在有些學者,好像還刻意解讀了那些密碼。

    作者心語:雍正初年重用老八,釋放出來的是善意。然而老八及其團伙,根本不珍惜這種互動的機會,一條道往黑路上走,最終誤人也自誤。究此中原因,雍正有責任,但小;他們定位錯誤,也可以算作綹由自處。

  • 6 # 紅雨說歷史

    康熙六十一年,四阿哥胤禛作為新的皇帝登上了皇位,也就是歷史上的雍正皇帝。雍正皇帝登基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本來是自詡“天下第一閒人”的親王,而今是君臨天下的帝王。要說不滿意,估計對於皇位覬覦之心最大的八阿哥胤禩是最氣急敗壞的一個了吧。但是對於這個最大的競爭對手,雍正登基以後並沒有直接性的打擊報復,反而將八阿哥胤禩升到了親王爵位,並且將他和胤祥,隆科多,馬齊作為四大輔政大臣,委以重任。

    首先胤禩在“九子奪嫡”期間建立了龐大朋黨“八爺黨”,勢力龐大,包括另一個輔政大臣馬齊也和胤禩關係密切。除了大臣以外,大將軍王十四阿哥胤禵,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俄都是八爺黨的骨幹,所以面對如此龐大的勢力,雍正自然要選擇安撫。畢竟剛剛登基的雍正根基還不穩定,八阿哥胤禩素有“賢王”之稱,他謙遜的性格在百官中很受歡迎,威望一度和登基的雍正相持。有史記載:

    十四阿哥胤禵奔喪回京,看到新皇雍正拒不下跪,這時候八阿哥胤禩說了一句“你應當跪下”。胤禵這時候才向雍正下跪。

    雖然雍正重用提拔了八阿哥胤禩,但是八阿哥夫婦看的很清楚,他對於爵位的提升並沒有表達出任何喜悅。果然雍正雖然重用了胤禩,卻開始遣散其在朝中的黨羽。雍正在處處提防胤禩,並且多個地方為難胤禩。胤禩在擔任輔政大臣後,總理工部,雍正曾因為太廟油漆味太重讓胤禩和工部眾臣在四位清朝先皇的牌位下,跪了一天。胤禩妻子郭絡羅氏的母家也遭到了雍正的壓制,朝廷眾臣對雍正做法敢怒不敢言。胤禩辦事稍加令雍正不滿,雍正就對其呵斥和責怪。

    後來胤禩乾脆率性而為,自暴自棄,甚至讓自己的隨身太監毆打了豐臺大營的將軍。雍正三年,雍正在民間的名聲很差甚至妖魔化,說他皇位來源不正“將傳位十四阿哥”改成了“傳位於四阿哥”。據說這樣的傳言來自於宮廷,是八爺黨的一幫人散播的。八阿哥胤禩根據外國傳教士還自創語言密碼,進行內部交流。這些事都被宗人府,秘密呈送雍正。

    (這些事記載在日本學者宮崎市定的《雍正帝》中)

    雍正四年的時候,雍正收拾完幫助他奪位的年羹堯,隆科多,位置穩固以後矛頭對準了“八爺黨”。我想雍正先處理隆科多,年羹堯在處理八爺黨,估計是怕先處理八爺黨的時候禍起蕭牆(災禍從內部發生)吧。雍正削去了胤禩,胤禟的宗籍,賜名阿其那,塞斯黑,圈禁起來,不久兩人就雙雙病逝。

  • 7 # 雍親王府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皇帝去世,雍正成為“九子奪嫡”的最終勝利者,成功登上了皇位。

    而在雍正登基後,任命了四位總理大臣,即十三爺胤祥、八阿哥胤禩、隆科多以及馬齊,而這四人中,在當時雍正的支持者或者說死黨,只有胤祥和隆科多兩人。

    胤祥自不用說,自始至終都是雍正的堅定支持者,兩人是自幼便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特別是在康熙“一廢皇太子”期間,胤祥由於表現過於活躍為康熙所察覺,而在康熙的審問中,胤祥更是將責任全部歸咎於自己身上,成功的保全了雍正,而他自己不僅為康熙下令圈禁了一年,他的身體也在這期間開始逐漸變差,而他也因為得罪了康熙消失在了康熙晚年的政治舞臺上,甚至基本的生活都不能保障需要靠兄弟們的接濟。

    正是因為胤祥的巨大付出,讓雍正非常感動,因而在雍正登基的第二天,立馬加封胤祥為和碩怡親王,並任命為總理大臣,在整個雍正朝,胤祥是長期處於“二把手”的位置,而憑藉他的能力、品行以及與雍正的關係,胤祥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

    至於隆科多,他則是扶保雍正順利登基的首功之臣。康熙去世的時候,守在康熙身邊且不是康熙皇子的,有且只有一人,那便是隆科多。而當時擔任九門提督的隆科多,在康熙去世後,立馬關閉九門,在京城實施戒嚴長達七天,直至雍正順利登基,以至於甚至可以說,沒有隆科多,雍正就是無法順利繼位。

    而雍正也非常感激隆科多的付出與貢獻,不僅將隆科多委以總理大臣的重任,還在公開場合稱呼其為“隆科多舅舅”,以示尊重。

    至於另外兩人,八阿哥胤禩以及在“九子奪嫡”期間,胤禩的堅定支持者馬齊,被雍正委以總理大臣的重任,特別是胤禩,還被封為了廉親王,而雍正這樣做也是有著自己的想法和安排。

    雍正重用胤禩,根本原因還是在於胤禩的勢力太強大了。

    康熙晚年的“九子奪嫡”中,康熙皇帝的各位皇子為了爭奪皇位展開了激烈的鬥爭,而朝堂內外的大臣們,也紛紛選擇站隊,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而支援不同的皇子,在這期間,八阿哥胤禩網路了一大批官員的支援,形成了在眾位奪嫡皇子中,勢力最為龐大的“八爺黨”。

    “八爺黨”的成員中,包括了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以及十四阿哥胤禵等多位康熙皇帝的皇子。而在官員層面上,上至朝廷重臣,下至地方官員,“八爺黨”也是影響力巨大。其中八阿哥最為核心同時也是權勢地位最為顯赫的支持者就包括,康熙皇帝的親舅舅同時也是康熙老丈人的佟國維,滿洲首席大學士馬齊,領侍衛內大臣、遏必隆的兒子阿靈阿,內大臣、佟國綱的兒子、康熙皇帝的表兄弟鄂倫岱,翰林院掌院學士、明珠的兒子納蘭揆敘,以及在漢族大臣中享有頗高聲望的戶部尚書王鴻旭,以及其他朝中擔任重要崗位的官員。儘管這些權臣中,大部分已經在雍正登基前去世,但是相應的官位繼承人和要害部門的官員,也均支援八阿哥胤禩。

    相對於八阿哥胤禩,雍正的勢力可謂是勢單力薄,除了已經遠離政治舞臺的十三阿哥胤祥,就剩下了遠在川陝總督位置上的年羹堯,以及直到最後階段才押寶雍正的隆科多。

    所以雍正在登基之後皇位並不穩固,他不僅要面對的是康熙去世後留下來的國庫空虛、內憂外患的爛攤子,還要面對朝中大部分關鍵部門和要害職位全部被“八爺黨”把持的尷尬政治局面。

    於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雍正登基後,立馬將其封為廉親王,並且委以總理大臣的重任,還命其擔任理藩院尚書,同時署理工部事務。

    而雍正這樣的安排不得不說,充分顯示了他“腹黑”的一面。

    首先,雍正這是充分利用胤禩的人氣和威望,穩定朝局。

    胤禩的勢力太過於龐大,短時間內雍正沒有辦法,沒有能力去進行變革和處理,於是他的首要目的就是穩住胤禩及其黨羽,優先穩固住自己的皇位,至於其他的事情,找時間找機會再進行處理。

    其次,雍正也需要這些“八爺黨”的大臣們繼續署理政務。

    前文中也說到了,這些官員長期擔任重要崗位的官員,很容易引起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效果,而雍正也需要暫時將其穩定的同時,讓其繼續幫助自己完成政權交替的過渡,也算是人盡其職,物盡其用了。

    再次,這是雍正製造的一波輿論攻勢,以便樹立自己的形象。

    雍正這樣做,也是為了昭顯自己的寬仁與大度,給官員們留下不計前嫌、不公報私仇的印象,從而獲得官員們的支援,在提升自己政治形象的同時,對八爺黨的內部進行分化和瓦解。

    至於馬齊,雍正也同樣有著類似的考量。

    馬齊是當時的滿洲首席大學士,是滿洲人當中難得的學貫古今、學識豐富之人,可以說在滿漢大臣之中享有極高的聲望,因而雍正對於馬齊的感情相當的複雜,那是既尊重又有些痛恨。不過雍正還是對於馬齊更多的還是拉攏,特別是讓自己的兒子弘曆迎娶了馬齊的哥哥李榮保的女兒富察氏,這也就是後來的孝高純皇后富察氏,建立了與馬齊所在的富察氏家族的密切聯絡,這也使得馬齊在這個雍正朝時期的表現是中規中矩。

    可以說,雍正這些舉動,收穫到了預期的效果,但是,這終究是雍正所採取的的權宜之計,在一切歸於穩定後,雍正對於胤禩等人報復行動開始了。

    雍正一朝,包括八阿哥胤禩在內的一眾康熙皇子,都遭到了雍正的打擊與迫害。

    實際上,早在雍正登基之初,就已經開始了對於兄弟們的迫害。

    最先遭到迫害的是雍正同父同母的兄弟,十四阿哥胤禵,在被雍正奪下兵權後,雍正直接將其發配去看守皇陵,徹底排擠出了政治統治的中心。而與胤禵關係交好,同樣與雍正爭奪過皇位的三阿哥胤祉,也被髮配到去看守皇陵,儘管期間有過短暫的付出,不過馬上又被雍正幽禁,不久後去世。

    至於八爺黨的另外兩位康熙皇子,九阿哥先是被髮配到了西北軍中,隨後又被圈禁了起來,最終被折磨致死;而十阿哥胤䄉則是在高牆中度過了整個雍正朝。

    儘管雍正將八阿哥胤禩委以重用,但是日常對其的打壓和排擠也是從沒有停止,甚至經常因為一些小事便對其進行嚴重的懲罰,所以八阿哥的日子也並不好過,雍正的清算是遲早的事情。

    對於這一點,八阿哥胤禩的福晉郭絡羅氏看的是一清二楚。就在雍正加封胤禩為廉親王,所有朝臣都在向胤禩表示祝賀的時候,只有郭絡羅氏說道:

    “有何喜可賀?恐不能保此首領耳!”

    果不其然,雍正四年(1726年),皇位已然穩固的雍正皇帝開始動手處理八阿哥胤禩等人。胤禩不僅被削宗奪爵、革除黃帶子,還被治罪圈禁、折磨致死,他的名字也被改為了“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薩保”。

    對於八阿哥胤禩的嫡福晉郭絡羅氏,雍正也是同樣的殘忍,先是勒令與胤禩離婚,遣返回了孃家,進而又被雍正下旨:

    “令允禩之妻自盡,焚屍揚灰。”

    直到五十多年後的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胤禩等人才被平反,重新恢復了身份。

  • 8 # 宋安之

    老四登基以後,晉封老八胤禩為廉親王和總理事務大臣,並非是不計前嫌,而是權宜之計罷了。

    因為老四需要穩住八爺黨,同時給人一種自己寬容大度的感覺罷了,說句不好聽的,更多是為了博取名聲罷了。

    我們可以看看當時雍正的佈置,晉封老八胤禩為廉親王和總理事務大臣,但同時將大將軍王老十四胤禵召回北京,剝奪了老十四的兵權,還將老八的心腹加智囊老九派往西寧。

    這樣一來是使八爺黨一蹶不起,老八看似頗有一些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感覺,但實際上只是位置高而已,雍正早晚會收拾他,只不過以提高他的地位,來穩住其他人,並且博取名聲罷了,智囊老九外調回去,老十四兵權又被剝奪,等於斷了老八的左膀右臂。

    等到了雍正二年青海平叛勝利以後,雍正帝徹底坐穩了皇位,就開始收拾老八等人,先後將老八、老九、老十、老十四,還有老三,是或是幽禁或是圈禁起來。

    透過雍正坐穩皇位以後乾的這些事來看,雍正壓根不是不計前嫌,而是先穩住老八等人,再一個一個的收拾罷了。

  • 9 # 媚之夭夭

    雍正登基後,為何不計前嫌重用“九王奪嫡”中的政敵皇八子胤禩?

    確實,在康熙晚年,眾皇子爭奪皇位,手足相殘,勾心鬥角,爾虞我詐,如火如荼!特別是雍正跟八阿哥胤禩勢均力敵,幾乎鬥到白熱化的地步!最後,是康熙大帝的遺詔把皇位繼承人雍正塵埃落定,八阿哥才以慘敗收場!

    那麼,雍正為何還重用八阿哥呢?主要是如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初初登基,雍正皇帝也想有一番作為,就重用八阿哥,讓他發揮!

    雍正皇帝,在位時間不長,但勤政,勵精圖治,還是有實際行動和成績的!

    初初登基,朝庭很多詬病,雍正想發揮一幫人的才幹儘快把朝庭正常運作起來!

    於是,八阿哥,十三阿哥加封親王,領銜顧命大臣!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雍正還是想重用自己的兄弟!

    而且,八阿哥有八賢王之譽,在京城浸淫多年,門生多,辦事還是有號召力的!基於此,雍正皇帝才不記前嫌,重用了八阿哥!

    二,以德報怨,讓八阿哥改變,好好為自己為朝庭辦事!

    雍正重用八阿哥,這個原因也重要!

    當初雍正跟八阿哥爭奪皇位幾乎劍弩拔張了,這樣彼此心中記著呢!

    如果雍正一上任,就打壓八阿哥,天下人不服就說雍正藉手中權力剷除異已不好,說肚量少,沒容人之量!

    雍正就採取以德報怨,不計前嫌重用八阿哥,昭顯自己大度和容人之量,讓天下人知道雍正不是冷麵王!

    三,八阿哥不是一直想做皇上嗎,那就給他安排實事,看看他能力如何?

    八阿哥一直想當皇上,似乎自己有經天偉地之才!

    雍正就委派八阿哥去辦事情,想看看他的能力如何?

    可是八阿哥辦事不敢恭維!

    像年羹堯軍隊進京城的勞軍工作,旗人分地工作……雍正每一件事都不滿意!

    雍正火了!我以德報怨,你把我的好心當驢肝肺!於是,雷霆咆哮了!

  • 10 # 九州史冊

    之所以不計前嫌,只不過是緩兵之計,為了穩定形式而已。

    穩定人心

    胤禩曾一度是雍正帝皇位最有力的競爭者。支援他的朝中大臣很多,以胤禩為首的八爺黨勢力很大。這從一事中可以看出,康熙四十七年,皇太子胤礽被廢,康熙命眾人在眾阿哥中選一人立為新太子。康熙本意是復立胤礽為太子,沒想到滿朝文武一致推薦八阿哥胤禩。作為皇帝,最害怕的莫過於權力被架空,胤禩尚未成為太子,勢力已經如此之大,儼然要威脅到康熙的帝位,其後更因為“斃鷹事件”,八阿哥最終失寵。

    雍正繼位後,八阿哥雖然已經失勢,但依然在朝廷有巨大的影響力。雍正剛剛登基,帝位尚不穩固。此時首先要做的就是穩定人心,避免那些對自己不滿的勢力聯合起來,狗急跳牆,如果此時貿然對胤禩發難,無疑對穩固自己的帝位不利。所以雍正將胤禩加封為和碩廉親王,既為穩定人心,也可以麻痺胤禩等人。

    秋後算賬

    果不其然,一旦雍正坐穩帝位,就迫不及待的開始排除異己了。隨著地位的穩固,雍正開始不斷找胤禩的麻煩,先將胤禩親近之人調離,藉此斬斷他的左膀右臂,又責備胤禩結黨營私,最終於雍正四年將胤禩圈禁。胤禩最終被逼改名為“阿其那”,六月初一,雍正列胤禩四十大罪狀。九月初八,胤禩死於監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婆家全款買房裝修自理,卻不寫我名,這樣公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