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女兒是過敏體質,對牛奶,芒果,冷空氣過敏,風一吹就是流鼻涕,咳嗽,然後就是肺炎了,反反覆覆,從兩個月到現在的三歲半,不知道打了多少針,吃了多少藥了,就是不能除根,愁死我了,有沒有人的寶寶也是同樣情況的
4
回覆列表
  • 1 # 爆炸母嬰課堂

    寶容易過敏,很多媽媽都以為這個和遺傳有關,但實際上,有研究表明,過敏並沒有明顯的遺傳傾向,只是容易過敏的寶寶所生活的家庭裡,有一些容易引起過敏的生活方式。

    這樣的生活方式透過代代相傳,從而使得全家幾代人都發生過敏的現象。如果你家寶寶也總是過敏,那作為媽媽就要反思一下,看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做錯了這三件事。

    一、過於乾淨,追求無菌:

    我們應該將我們日常生活的環境保持潔淨,因為太髒的話,寶寶會接觸到太多的細菌,就容易生病。但是,我們同時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乾淨有度,我們人類作為大自然的一部分,是和細菌共生的,不可能完全生活在無菌狀態下,而我們的免疫系統也需要細菌的刺激來變得更強。

    所以,保持清潔,讓寶寶接觸少量的細菌,這樣免疫系統既能承受,又不至於生病。但如果將家裡清理的過分乾淨,所有地方都使用消毒水殺菌,使寶寶處於一個幾乎無菌的環境裡,就容易使他失去增強免疫力的機會,這樣反而會增加過敏的可能性。

    二、把消毒劑喂到寶寶肚子裡:

    看到這兒很多媽媽會覺得奇怪了,誰會給自己的寶寶吃消毒劑呀?!可是我們想一想,日常生活中,我們是不是經常用蔬果消毒劑給寶寶清洗水果;有沒有用消毒溼紙巾給寶寶擦過小手;帶寶寶外出吃飯時,有沒有用過寫著“已消毒”的消毒餐具。其實這些都能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把消毒劑一點點喂到寶寶肚子裡。

    當消毒劑被寶寶吃進肚之後,它會破壞腸道中的正常菌群,使寶寶腸道菌群紊亂,腸壁受到損傷,使得一些食物中的大分子有機會透過腸道進入血液,從而引起過敏的發生。

    三、隨意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可以殺菌,這事兒很多人都知道。但大家不知道的是,抗生素其實是蒙著眼睛殺菌的,也就是說,它發起威來,不分好壞,見菌就殺。

    所以,經常給寶寶使用抗生素,造成的最直接影響,就是在殺寶寶腸道致病菌的同時,把益生菌也給殺死了。而益生菌所產生的保護腸道的保護膜也同時被破壞掉了,這時食物中的一些顆粒就會趁機進入,造成過敏。

    所以媽媽要清楚,抗生素對病毒性的感冒發燒等幾乎不起作用,千萬不要病急亂使用。當寶寶發生細菌性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時,也可以同時服用一些益生菌,幫助平衡腸道菌群。

  • 2 # 健康之初呼吸科

    對於過敏性體質的孩子,首先應該注意,不要亂補,很多家長會陷入這樣一個誤區,是不是孩子免疫力低下?然後就被一些賣虛假保健品的忽悠著買了蛋白粉之類的補品,結果越吃越嚴重。

    要知道,所有的過敏原都是蛋白質,雞蛋過敏是因為雞蛋的蛋白有免疫原性,花粉過敏是因為花粉中的一些蛋白質有免疫原性,塵蟎過敏是因為塵蟎的代謝產物,屍體等含有某些具有免疫原性的蛋白質。除了自身體內或者母乳以外的所有蛋白質,都有可能成為過敏原。所以,防治過敏,首先要控制蛋白質的攝入,不能亂補蛋白質!

    如果知道孩子對什麼過敏,可以想辦法遠離。不接觸過敏原是最好的辦法。

    過敏的根源其實人體的免疫平衡失調,人體的免疫主要有兩個通路,Th1通路產生的是免疫球蛋白-G(IgG),Th2通路產生的是免疫球蛋白-E(IgE),IgE是致敏的元兇。出現過敏最好的辦法就是遠離過敏原或者藥物控制症狀,久而久之,Th2通路下降,也就不再過敏了。

  • 3 # 健康之初

    有過敏性體質的孩子,確實是更容易患過敏性鼻炎和哮喘。有相關的臨床調查發現,嬰幼兒期間,如果患有溼疹的嬰兒,以後患哮喘的機率就明顯比普通嬰兒的患病率高。

    過敏的本質其實是人體的免疫平衡失調。Th2通路上升之後,就會對過敏原更加敏感。過敏性體質的孩子,如果繼續反覆接觸過敏原,那就會對過敏原更加敏感。甚至轉變為其他過敏性疾病,比如過敏性鼻炎、哮喘、蕁麻疹等等。

    因此,過敏性體質的孩子,首先應該先避開過敏原,少吃海鮮、芒果、雞蛋(蛋白)等容易導致過敏的食物。

    平時室內要保持衛生,減少室內塵蟎的數量,儘量不要養寵物。遠離有法國梧桐、艾蒿、豚草等植物的地方,因為這些植物釋放的花粉也是強過敏原。

    另外,避免接觸二手菸、酒精、甲醛等,這些物質雖然不是直接的過敏原,但會使人體對過敏原更加敏感。

  • 4 # 愛呀媽咪

    過敏性體質的寶寶現在是非常多的,這很讓寶爸寶媽們頭痛,找不到好方法去解決問題,或者解決了表面問題,一段時間過去後過敏反應又出現了。所以過敏體質要從根解決才可以。

    想解決問題,之前我們必須要知道,身體是怎樣過敏的。人體內有th1和th2細胞(均屬th細胞:刺激B細胞增殖併產生免疫球蛋白G)正常人體這兩類細胞處於平衡狀態,但當過敏源開始侵入人體並多次刺激後th2細胞則佔據更多的優勢。在兩類細胞產生差距的同時,人體免疫也開始出現不平衡的情況,從而導致身體極易受到外界病毒的侵入並無法抵抗。對於過敏性體質益生菌能發揮比較大的作用,益生菌菌株種類眾多,其中羅伊式乳桿菌是不二之選,羅伊氏乳桿菌它可以刺激人體免疫系統,調節th1免疫反應促使th1和th2兩種細胞的平衡,從而達到改善過敏體質的效果。建議平日給寶寶補充些含羅伊氏乳桿菌的益生菌。過敏體質不止會出現咳嗽同時還可引起皮炎、溼疹、腹瀉等症狀。

  • 5 # 中醫柳大夫

    “過敏”是個偽命題,根本也沒有什麼過敏體質一說,過敏不過就是面板的癢,腫,過敏性鼻炎等等,現代醫學不回治罷了。創造新名詞,讓患者接受這個現狀,不知道這算不算騙。有過敏治就好了,治好了也就沒有什麼過敏了。本人總治西醫判定過敏的孩子,哎,不知道啥時候是個頭,治膩歪了

  • 6 # Veeyn

    過敏體質加復感的孩子,真的很難照看,大人特別耗費時間和精力。

    我家孩子也是過敏,主要症狀是面板過敏,身體上好多個疙瘩。只要換個環境,她的面板就會出問題,起疙瘩,痕癢癢。我們現在這個情況也沒有改善,我說一下治療過的方法,以供參考。

    開始過敏是在老家的時候,家裡養著兩條狗狗。後來查出來是對跳蚤過敏。不過敏的人,被跳蚤咬一下,是一個疙瘩,過敏的人,就會出一身大疙瘩,越抓越癢。後來解決辦法,是不接觸,隔離過敏原。然後這個情況就解決了。

    還有,多說一句,醫院的過敏原測試,不是長期有效的,(可能只對當時有效),我曾經檢測過,說我花粉過敏,根本不準。只能是自己從生活中,留意,一點一點尋找的過敏原。

    後來,孩子隨著我們搬家,回到家就是起了一身疙瘩,各種抓,每天抓,找不到過敏原。我們去了本地的中醫院,檢查。醫生只是給出一些飲食建議,也沒有特別好的辦法。飲食建議包括:多吃清淡食物,不要吃辛辣和刺激食物,不吃海鮮類食物等等,這些常規的注意事項。然後給開了一個液體的抗過敏 的藥物,記得是二十多塊錢。回去之後,孩子喝完那一瓶藥之後,身體過敏情況就好轉了,但是,她的面板到現在,還是更容易起疙瘩。

    對於過敏體質,我覺得最主要的還是孩子的體質差,免疫力差。所以,要想真正改善,最好的辦法還是鍛鍊身體,加強孩子的體質。孩子反覆的吃藥和打針,也是會損害孩子的免疫力,導致孩子反覆生病的。你去找專業的小兒推拿,專業的按摩師,可以透過推拿按摩,改善孩子的體質,一般要經過幾個月的堅持,才能收到好的效果,總比孩子反覆輸液要好。

    孩子體質好了,才能從根本上改善過敏和復感狀況。

  • 7 # qzuser

    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有過敏性體質,很多家長都是去醫院了才知道孩子的一些日常表現已經是過敏性疾病的早期表現,更多家長稀裡糊塗,不知道是自己的一些錯誤的做法導致孩子得過敏性疾病。家有過敏兒的家長是非常辛苦的,孩子也是很受罪,要調理好孩子的過敏體質,家長首先就要了解,是什麼形成了孩子的過敏體質。

    造成孩子過敏體質有三大原因:先天遺傳、脾胃受損、情志受損。

    先天遺傳就是指家長本身有過敏性疾病,或者有家族史。當父母一方是過敏性體質時,他們的下一代患過敏性疾病的機率大約是50%;若父母皆有過敏性體質,那他們的後代患過敏性疾病機率可達90%以上。遺傳性的過敏體質是很難逆轉的,屬於慢性疾病,所以家長髮現是有過敏遺傳的風險,在懷孕或者孩子一出生的時候就要高度重視,長期防治。如果寶寶有乳糖不受耐的、溼疹反覆發作的或者天氣一熱痱子就大爆發的表現,那寶寶是過敏體質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脾胃受損是導致孩子後天形成過敏體質的最重要的原因。脾是後天之本,是孩子體質的根本,脾胃好了,抵抗力就好。但是,孩子天生又是“脾常不足”,小兒“五臟六腑,形而未全,全而未壯”,非常稚嫩,出生之後,脾胃是第一個面對壓力的臟腑,家長在餵養上稍不注意,就會損傷孩子的脾系功能,也就是我們說的消化功能。脾一旦受損,孩子抵抗力就弱,就容易反覆感冒、咳嗽,病情反覆難以根斷,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過敏體質。

    家長做什麼會損傷孩子的脾胃功能呢?

    1.在孩子嬰兒時期就過度餵養。

    在中國,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最愛相互炫耀的是喝奶量,孩子吃得多,家長就高興,吃得少一點,就特別發愁,想盡各種辦法哄孩子多吃。實際上,這已經是走出了損傷孩子脾胃的第一步。孩子的食量,不是靠刻度來衡量的,是由孩子的消化能力來決定的,如果寶寶不想吃,或者出現大便有奶瓣等明顯消化不好的訊號,就應該減量餵養。

    2.過早給寶寶新增輔食,甚至是過量的輔食。

    新手媽媽到了給孩子新增輔食的時候都尤其興奮。跟著達人媽媽做各種五花八門的營養的輔食給孩子吃。其實不用那麼複雜,輔食,就是輔助食物,目的是為了給孩子適應食物從流質到半流質到固體的一個過程。這時候寶寶的主食還是母乳或奶粉。通常這個時候孩子都會有一個厭奶期,其實這也是一個寶寶脾胃開始有負擔的訊號。寶寶的脾胃經受固體食物負擔,但是脾胃又沒發育成熟,或者攝入太多負擔太重,消化吸收不了了,所以表現出來就是厭食了。

    建議先天過敏體質的孩子,輔食新增的時間要推遲一點,一開始新增的量更要少一點,仔細呵護孩子的脾胃。切忌孩子不吃還不斷的哄喂,吃得過多過飽,很快孩子的抵抗力就會越來越差,用不了多久就會患上過敏性疾病了。

    3.輕易給孩子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是大苦大寒之物,對孩子脾胃陽氣的傷害是非常大的。特別是小寶寶,用一次抗生素,對體質的損害,要比生幾次病本身還要大得多。抗生素直接打破了腸道菌群的平衡,要經過相當長一段時間才能恢復。而在恢復期,有些家長又心急,忙著給孩子增加各種營養,這一來就增加脾胃的負擔,進一步損傷了脾胃功能。多次使用抗生素的孩子,基本上都是過敏體質。

    4.給孩子過飲涼茶等寒涼之物。

    不僅在南方,北方的家長也是這種理念:孩子很容易就上火,所以要經常喝涼茶或者吃下火的食物。但是,如果大家注意觀察就會發現,即便你一點上火的東西都沒有給孩子吃,孩子還是照樣動不動就“上火”,有口氣,長眼屎。事實上,大多數這種“上火”的情況都不是上火,而是孩子積食。所以給孩子下火,一點作用都沒有,根本就幫不了孩子,可家長還經常使用。孩子是“虛寒之體”,需要溫補陽氣,經常用寒涼的食物損傷脾陽,只會讓體質越來越差。

    此外,孩子不吃家長想盡各種辦法威逼利誘;天天煲湯,經常燉補品;孩子吃太多不知道幫他節制,等等,這些都是損傷孩子脾胃的常見做法。家有過敏兒的家長,90%以上都如上做錯過。

    孩子的情緒不被呵護,是導致孩子過敏體質、過敏情況加重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這一點是很多家長沒有重視,也很難形成標準來進行指導的。但是心理因素對健康的影響,尤其是在孩子發育過程中,是非常明顯的。例如一個很出名的西方育兒方法,說孩子哭鬧不要理他,慢慢孩子就不會動不動就哭了。有些人用了,確實表現出來的結果是孩子不愛哭了,為什麼?小寶寶還不會說話,哭是他最常用的表達方式,家長不予以迴應,溝通無效,寶寶自然就會停用這種方法。但是期間對孩子情志的損傷,是無形而沉重的。還有的孩子,家長要求特別搞,對孩子很嚴厲,孩子的情緒長期被壓抑。這些都是過敏體質高發的孩子群體。

    家有過敏體質的孩子怎麼辦?

    目前西醫對小兒過敏性疾病尚無特效療法,多采用以內服抗組胺藥物,皮質激素類藥物臨時抑制為多,如口服西藥,口服激素,外用溶液洗劑、乳劑、泥膏、油劑、軟膏、乳劑、塗膜劑、酊劑及硬膏等。長時間或大劑量外用使用皮質激素類藥物,會成癮導致藥物依賴性 , 最常見的是用藥後病情好轉,一旦停藥後,用藥部位原發病變加重。當重新用激素後,上述病情好轉或消失;如再停藥,反跳性再發,而且比以前更嚴重。副作用大:常規治療過敏藥物只有抗組胺和激素類藥物,小兒抵抗力差,容易破壞小兒免疫系統。外用激素會使面板色素沉著,表皮老化,使小兒過敏更難治療,會對越來越多的過敏原敏感。病情反覆:由於常規藥物只是抑制小兒過敏症狀,不能有效地進行脫敏治療,所以藥效過去後會使過敏症狀加重,這樣迴圈往復,越來越嚴重,更難治療。

    過敏體質的形成,以及過敏的發作,都與機體內自由基過多地堆積有密切的關係,人們已逐步認識到過多的自由基是引起過敏這類特異性變態反應的元兇。而日趨嚴重的環境汙染、化學品濫用及輻射問題,都會直接造成自由基在體內的堆積,這也是現代社會過敏症狀有增多趨勢的原因。2009年世界衛生組織向全球專業醫師推薦:治療過敏性疾病首推“益生菌療法”。由於先天性過敏體質,在孩子們的成長中會出現過敏性溼疹、蕁麻疹、反覆發作的過敏性鼻炎及反覆發作的兒童過敏性咳嗽和哮喘,受免疫功能紊亂的影響,人體內的免疫反應會使TH1細胞數量下降,在過敏原的刺激下連續產生多種細胞激素如IgE的產生增多及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等促使免疫反應朝向TH2途徑形成體液免疫反應,小兒過敏體質多補充可參與免疫細胞因子調節的欣敏康益生菌,這種極少數的抗過敏活性益生菌能夠促進體內干擾素的分泌調控TH1型免疫反應而抵制免疫球蛋白IgE,透過增進免疫細胞TH1型免疫反應來調控因過敏而反應過度的TH2型免疫反應,可增進兒童抗過敏免疫調節的能力。

  • 8 # 壹壹早教說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就得先了解過敏的本質是什麼了。

    什麼是過敏?

    過敏是機體對致敏原作出異常反應的全身綜合徵。

    當身體碰到過敏原時,比如花粉,它會產生過度的免疫反應,以至於有些人甚至會發生嚴重的過敏性休克。但另一些人只是感覺身上有點癢,或者打噴嚏、身上區域性紅腫,但這都是身體在試圖對抗那些“外界入侵分子”。

    目前,科學界也無法找出確切的理由,為什麼某些人容易過敏,而其他人卻毫無大礙。看起來,這似乎是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共同造就的結果。

    你吃什麼,你住在哪裡,你的父母是誰,你接觸了多少過敏原,所有這些因素似乎都會影響你是否過敏。

    過敏率正在上升

    在美國,大約有590萬兒童患有食物過敏症,在學校,每13個孩子裡就有一個食物過敏。在日本,有40%的人為過敏體質,所以過敏在日本被稱作“國民病”。

    中國雖然暫時沒有這方面的調查,但所有受訪的兒科醫生都認為,過去10年裡,兒童食物過敏率翻了一倍還要多。

    以國外的統計和國內醫生保守估計的10%的過敏率計算,中國1億多0~6歲的嬰幼兒中,大約有一千萬兒童患有不同程度的食物過敏症。

    有關過敏的眾多解釋中,目前主流解釋是眾所周知的衛生假說。

    你可能聽說過:孩子們過敏,只是因為他在泥地裡玩得不夠。

    孩子年幼的身體必須學會如何區分危險物質和無害物質,如果不讓孩子接觸足夠多的無害過敏原,面對迅速變化的環境,他們的免疫系統更容易無所適從。

    這就像1000年前的人突然穿越到現代,他會因為無法適應眼前劇變的世界,瞬間崩潰。我們的免疫系統在面對大量無法識別的新型物質時,也會因為困惑而產生類似的反應。

    有關花生的新建議

    多年來美國政府一直告誡父母在兩歲前不要給孩子吃過敏食品,比如花生。在美國,許多學校都對花生嚴防死守,禁止孩子帶花生去學校。

    但自去年1月開始,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正式修訂了有關花生的建議,稱沒有特別高風險的兒童可以在4至6個月左右吃花生。

    政策的轉變基於一項早在2015年就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的研究,因為研究人員那時候就發現,在這一年齡階段吃花生的孩子未來對花生過敏的可能性降低了80%。2017年1月,一項後續研究發現,早期引入甚至可以保護那些在第一次嘗試之後沒有繼續食用豆類食物的孩子。

    溼疹可能是哮喘和過敏的早期徵兆

    溼疹似乎與過敏和哮喘無關,但是目前的研究已經建立了一個理論,認為嬰兒期的溼疹很有可能會發展成嚴重的免疫問題。這個叫做“特應性病程”,指的是一種易患過敏症的傾向。

    因為“溼疹”實際上是各種相關面板問題的統稱術語。但最常見的一種型別,如特應性皮炎,本質上由於區域性面板有缺陷,導致面板對外界刺激反應過度所致。

    由於面板的屏障功能有先天缺陷,這些兒童的面板每天曝露在外界的各種刺激下,久而久之,會令面板對外界的過敏原更敏感,這會進一步引發哮喘及其他的過敏反應。

    許多孩子的溼疹經過一年左右慢慢有了好轉,之後一切如常,但也有的孩子可能在兩三歲以後又開始患上哮喘或過敏性鼻炎,其實兩者間很可能存在因果關係。

    家長應該如何解讀上述資訊?

    對於以上所有資訊,家長應該怎樣解讀呢?

    首先,患有溼疹的嬰兒的父母應該考慮去看兒童過敏科的醫生,他們有治療和管理過敏兒童的經驗。

    你的寶寶可能會在吃花生前接受花生過敏測試,以防他們有嚴重的反應。

    實際上在美國,很多父母會因孩子第一次品嚐花生醬,而特意選擇在急診室附近挑一個地方。

    知道了過敏的原理,我們能做出相應的改變。一方面,我們可以多讓孩子接觸一些無害微生物。比如,多在室外活動,多與其他小孩接觸,讓適齡兒童按時上幼兒園,以及不要對日常生活裡接觸的東西過分消毒等。

    另一方面,在飲食和服用藥物上需要注意,因為這些能影響到我們體內腸道微生物群的組成,這包括不要過度使用抗生素、儘量母乳餵養、對已經能獨立進食的孩子來說,讓他們儘可能多地接觸多種天然食物

    一般來說,很明顯,父母應該儘早嘗試引入過敏原。所有的證據表明,這將積極幫助兒童避免過敏。

    聽上去似乎有些麻煩,但這是必要的,因為一旦發生過敏,會影響孩子的日常生活,而且有些過敏甚至會延續到孩子成年。

  • 9 # 姚桂林中醫小兒推拿師

    寶寶的家人好,今天我們從中醫的角度來看看過敏到底是怎麼回事。

    我們一起來正確的認識過敏

    中醫中過敏的根本原因——身體的正氣不足,邪氣在體內久留!

    原因有這幾點

    一是:過度衛生(城市裡)

    二是:寶寶過早的吃奶粉

    三是(現在引起過敏的主要原因):發燒,咳嗽等疾病的不當治療(錯誤治療)導致的。

    過敏非一日煉成,所有的過敏只是身體給我們的一個訊號,一個提醒,不是疾病,過敏背後的原因才是真正的疾病(我就是我們要去解決的問題)

    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

    ——想盡辦法提高身體的正氣!

    身體正氣提高了,免疫力自然而然的就上去了,也就不用擔心會過敏了。

    1是:先天(在胎兒時期母體給的),這就是為什麼說母親在懷孕期間要注意吃的東西了。

    2是:母乳,食物,空氣,

    這就是為什麼建議媽媽們要純母乳餵養寶寶到2歲甚至更長的原因。

    食物——一定要遵循中醫餵養原則正確的養護孩子(五穀為養)

    我們家長儘量做到不去消耗寶寶的正氣盡量給寶寶少吃藥(因為大多人工合成的藥都是苦寒屬性,需要消耗寶寶身體的大量正氣來消化排洩這些藥物,排洩不掉的藥物都會存留在體內留下隱患)

  • 10 # Create721

    自己家也有個易過敏的孩子,一到換季就會過敏, 每次都會犯嚴重的鼻炎,睡覺都會因為鼻子不通被憋醒,真是讓為母心疼。過年過節也不敢帶他出去玩。又一次在日本玩,看到可爾必思乳酸菌的廣告,又諮詢了當地人,才知道它家的L-92乳酸菌是透過調節人體免疫平衡來改善過敏症狀的保健食品,在日本幾乎家家必備。八週一個療程,我買了兩個療程的帶回去給我家寶寶吃,只有親身體驗過才知道效果,現在寶寶的過敏症狀明顯改善,免疫力也強了,兒童版的還能補鈣。平日也讓他多加鍛鍊,增強體質,加上堅持吃,晚上睡覺基本沒有再因為鼻炎憋醒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急急急急!母狗老是嘔吐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