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月光下的天山
-
2 # 北疆同心聊歷史
據說在"二里頭″考古時發掘出了有關的夏朝文物。如果從這點上看,夏朝似應存在過。
至於夏朝是不是近現代意義上的"國家"?似乎尚有爭議!
但是夏朝具備國家的雛形是肯定的!根據傳說:夏朝有王,有臣。有宮殿,有軍隊。有司法機構和統治政策,也建立起了一套統治秩序。而這些都是所謂“國家”的必備因素!
傳說中的夏朝和考古證實了的商、週一樣,都是奴隸制王朝。統治者都是憑藉著一個強有力的部族為中心,聯合周邊的各個實力較弱的部族一起,作為一個文明中心去輻射四周。而文明則是一個國家最本質的核心。
傳說中的夏朝正是由原始社會向奴隸制社會轉變的開始。如果它真的存在,那麼其意義絕對是非同小可的!
上述只是個人看法,誠請諸位予以補充。
-
3 # 農民看笑話
為什麼沒有夏這個朝代呢?夏朝不是治水大拿禹的兒子啟建立的麼!啟透過禹的形式主義,走了個“禪讓”最後把傀儡拿下,自己當了諸侯王,其實那時候也不叫諸侯王,叫老大!禹所在的幫派經歷了爭鬥,把舜打敗後,成為了幫派中的老大,別的幫派不怎麼服氣,恰逢黃河發難,各個幫派都解決不了這個問題,於是大禹先生憑藉祖傳經驗治理黃河,得到各個幫派老大的佩服,經歷多年治理,終於把黃河的水成功的送到大海口後,博得其他幫派的正視認可,開了個會,推舉為大禹先生為正式大佬,享福沒幾年,因為勞累,快要昇天時,推舉伯益繼承他的位置,少主啟,也因為老爹沒死,默認了伯益為大佬!禹先生走後沒幾年,啟就開始結合其他幫派把伯益趕走了,自己當了老大,開啟了夏的立國之路!禪讓變為世襲,這也是社會的發展需要,那時候邦比國大,邦代表的土地是一大片,而國代表的勢利範圍其實就那麼指定的一塊,大佬讓你去哪兒,你就得去哪兒,不去不行,你去了別的地方也不行,幫派升級為國,而大佬則升級為大邦,開啟了諸侯國的形式直到一千多年後,才被後世的秦統一六國結束分封制!這段時期就是所謂的“封建奴隸制”
其實,啟先生髮明的分封制後,還把奴隸制融入到分封制中,也算是從奴隸社會直接過度到封建奴隸制的升級中!
-
4 # 饕餮愛項羽
夏是存在的,不僅有夏存在,還有華存在,夏之前還有唐、虞存在。我的依據就是各類古籍,首先談一下華,傳說華胥國的一位姑娘踩了一個大腳印因而懷孕,誕下了伏羲,傳說帶有藝術加工成分我們姑且不論,這個華胥國在哪裡?按照古籍記載華胥在極遠的西北,這裡可以做個假設,假設華胥國在西安的西北當屬現代甘肅地界,在甘肅天水有著伏羲故里的美譽。現代考古在甘肅馬家窯遺址發現了迄今為止最為古老的青銅刀,約為5000年上下,一說6300年,青銅器是文明的重要標誌之一,有了青銅器就該找文字了,伏羲建立的八卦其實是最早的文字表述符號,與後世的甲骨文有著天壤之別,比如乾三連,我在這裡本想用輸入法打出這個符號,但是我沒有成功。乾代表著天,這個符號疑似影響了後世的匈奴人,因為匈奴人給祁連山起了名,翻譯過來為天山,qilian等同於qian,無獨有偶,比如坎中滿,這個符號疑似影響了後世的維吾爾人,因為維吾爾人使用坎兒井,坎與水同意。以此為據,中國文明應該從華朝開始,斷代時間為第四季冰期結束之後、最古老青銅器發現之前,距今約為5000~12000年前,從古籍對華胥國的記載,華胥國順其自然、與世無爭的小國寡民理念至今還影響著我們的思想,華胥國明顯是一個大同社會,應為第四冰期以前的古文明,我們應為華胥國遺民與中國土著愛的結晶,理由為華朝定都在今陝西省華胥鎮,華胥鎮因境內有羲母陵,華胥氏曾在這裡建立了華夏大地上第一個母系氏族部落而得名。《列子》中說:“黃帝夢遊華胥國,華胥之人其國無帥長,自然而已;其民無嗜好。自然而已;不知樂生,不知惡死,故無夭殤;不知親己,不知疏物,故無所愛憎,不知背逆,不知向順,故無所利害”,表明華胥一名古已有之,今天華胥鎮仍保留有一塊關於記載三皇功績的碑石,其中一塊碑石中間有華胥國三個大字,左邊有伏羲肇娠右邊有黃帝夢遊的字樣;另外此鎮為《藍田縣誌》中記載的華胥渚,清嘉慶年間亦稱油坊街。即華胥氏與其子女的居住之地就在陝西藍田。當地流傳著一種傳說,此地即華胥氏懷孕後棲息之地。重點是陝西藍田,著名的藍田人化石就是這裡發現的,關於羲母踩大腳印有感而生伏羲那段我是堅決不信的,根本就是羲母被大腳土著做了不可描述之事,後人美化了而已!經三皇五帝,華朝經歷了第四冰期冰川融化造成的大洪水時期,唐堯之時,先民已遷移到今山西南部即河東地區,古籍亦有記錄:唐堯都河東。與此同時西方埃及文明由於更靠近赤道並無滔天洪水之困擾,所以可以從容不迫的建造金字塔,而我先民被迫於大洪水,生死存亡之際,故有堯命鯀治水,九年不治使祝融殺之,鯀之後又有大禹治水,功成之後虞舜禪讓於禹,是為夏禹,有人說夏是很小的部落,不能稱為國,試想黃河氾濫洪水滔天是何等規模?沒有成千上萬之眾何談導黃河水入積石山?這成千上萬之人衣食住行沒有幾萬之眾又如何供給?夏建國後有太康失國、少康復國的故事,很可能就是夏朝沒有留下大規模遺蹟主因,我相信只要假以時日,必能發現令人信服的考古證據,相傳禹定九州而鑄九鼎,商滅夏得九鼎,周滅商得九鼎,到秦滅周時史書記錄前後不一了,有周王室毀鼎鑄錢一說,有九鼎沉泗水一說,有秦得九鼎一說,我個人更傾向於秦始皇把九鼎陪葬了,想證實的話,趕緊發掘秦始皇陵吧!現在挖還便宜一點,以後地皮貴到挖不起!
-
5 # 達拉姆大主教阿塔尼斯
媽個雞,以色列都能拿本聖經說那個什麼戈蘭高地是自己的,我們有不止一本史書說夏朝的存在,憑什麼說不存在夏朝?
-
6 # 涼州七里
我們不能用存在與否來形容,因為既沒有存在過的鐵證,但亦不能否認。
典籍中的夏朝這個問題需要反推。《史記》將夏代的帝王譜系記載得清清楚楚,從此在中國已成信史,筆者採用往前推的辦法。
春秋戰國時期對於夏的提及多與三皇五帝一起,然後就是“三代”(夏商周)。
“且惟昔者虞夏商周三代之聖王”--《墨子·明鬼下篇》“舜逼堯,禹逼舜,湯放桀,武王伐紂,此四王者,人臣弒其君者也。”--《韓非子·說疑》雖然眾說紛紜,但至少這些時代的存在是一個共識。
元年癸亥,帝即位於夏邑,大饗諸侯於鈞臺。... ...十年,帝巡狩,舞《九韶》於大穆之野。十一年,放王季子武觀於西河(武觀即五觀也。觀國,今頓丘衛縣)。十五年,武觀以西河叛。彭伯壽帥師徵西河,武觀來歸。十六年,陟。--《竹書記年》上述是對於夏啟的傳記,這本顛覆三觀的史書雖然簡略,但脈絡清晰、言之鑿鑿。
▲考古只見看得到文化,看不到王朝和人名
據《晉書束皙傳》記載,西晉太康二年(281年,或言咸寧五年即279年),汲郡人不準(音:否彪)在城南15裡汲城村盜發魏襄王(或言魏安釐王)墓,得竹書殘簡數十車,皆漆書蝌蚪字。所記自黃帝至魏襄王二十年(前299年)史事,是襄王未卒之時,魏國史臣纂錄古志及其國書,供襄王檢閱而傳世,故稱魏國版《史記》。
“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論語.八佾(yi)》最早討論夏代的是孔子,這是一句模糊的話,夏的後裔封於杞,商的後裔封於宋,這是西周初年分封的內容,當這兩個國家卻不足以證明這兩個朝代的存在,孔子認為主要在於文獻不足,如果足夠那就可以了。
換句話說,孔子認為夏商都是存在的,只是暫時沒能證明,為此他還去過夏墟和杞國,但一無所獲。
“我欲觀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徵也。吾得夏時焉。”--《禮記·禮運篇》孔子轉而研究夏曆,並得到了不少收穫,也就是現在的陰曆,這是傳說中來自夏代的遺產。干支的發明日期已經不可考證,至少在夏代之前就有了,《史記》記載的夏朝帝王譜系都是以干支命名,想必此刻夏代已經沿用許久了。
再往前推,殷商甲骨片內容異常豐富,那麼其中有沒有夏朝的記載呢?
“惟尹躬先見於西邑夏。自周有終。”--《尚書·太甲上》我們現在看到的《尚書》來自漢初大儒的背誦,因此並不可靠,但客觀地說,摻雜的只會儒家的私貨,卻不會有來自名稱的變更。
商初的重臣伊尹說自己親自去過夏都“西邑夏”,“夏”字在甲骨文中沒找到,“西邑”卻不少。
換個思路看,劉秀建立的國家名字叫“漢”,但史冊上卻叫做“後漢”,這是後人的稱呼,在當時不管是自稱還是接受朝貢,永遠都是“大漢”而非“後漢”,那我們能否認“後漢”的存在嗎?
夏代也是如此,如果他們當時的自稱並非“夏”而是後來的稱呼,那我們再怎麼尋找也是徒勞。這是有可能的,黃帝自虞舜的五帝都是天子,那他們有國號嗎?顯然沒有,“唐虞”顯然只是部落的姓氏。“夏”也來自他們的姓氏--夏後,此“夏”並非今天的“夏天”,而是一個姓氏圖騰,哪怕甲骨文中找到了“夏”字,那也可能只是一個季節的描述而已。
商人口中的西邑完全可能是夏王朝,也許是他們認為夏人的鬼魂作祟,才用各種方法祭祀他們,“燎祭”就是將人牲烤熟了獻祭。
再往前走就是夏朝的建立過程。
帝舜薦禹於天,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喪畢,禹辭闢舜之子商均於陽城。天下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於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國號曰夏後,姓姒氏。--《史記.夏本紀》而史記裡舜禹的“禪讓”,一個非要給,一個不肯要,體現出上古的高風亮節。
禹薦益於天。七年,禹崩,三年喪畢,天下歸啟。--《竹書記年》不同於《史記》裡對夏啟得國正確信誓旦旦的描述,《竹書記年》的記載是乾巴巴的,既沒說“搶”,也沒說“讓”,這也許是正史應該有的模樣--就事論事。
總而言之,典籍中的夏朝惟妙惟肖,聽起來確鑿無疑,這是一個很難作假的結果,我們也不知道從《史記》及之前的參考文獻有多麼靠譜,但至少比後來的要穩。作為華人,我們當然會相信夏朝的存在,一個民族數千年來如此大規模集體造假的可能機會為零。
考古上的證據夏朝載於史冊的第一個世襲王朝,他的面目始終是撲所迷離的,史書和典籍上言之鑿鑿,考古上文物不少,唯獨缺乏可辨認文字的一錘定音,故而西方死活不承認夏代的存在和中華五千年的歷史。
▲夏代古樸的青銅酒爵
殷商無比發達的青銅冶煉水準、文字、政治體制和成熟的社會結構顯然不是無根之木,他必然要承襲一個上文明積累的成果。
“夏文化不是沒有發現,而是用什麼方法去辨認它。”--考古學家鄒衡的確如此,古史學家依據文獻資料,提出有兩個地區可能是夏人的活動地區:一個是河南西部嵩山附近的登封、禹縣和洛陽平原;一是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地區。因為傳說中夏代的都邑和一些重要的歷史事件,大多同這兩個地區有關。
為此考古學家們在豫西、晉南開展了一系列考古調查和發掘工作,使夏文化探索的目標逐漸縮小。多數學者認為:以偃師二里頭遺址命名的“二里頭文化”(包括二里頭型別和東下馮型別)和豫西地區的“龍山文化”是探索夏文化的主要物件,並對夏文化問題發表了各種看法。
但有一個致命的問題,缺乏可辨認文字等等直接證據,學術界對哪種遺存是夏代文化還沒有形成共識。比如說二里頭,從C14分析法我們亦不能確認到底上夏後期還是商早期,只能知道他與龍山文化具備傳承關係。
在考古學上,目前夏處於既不能證真也不能證偽的狀態。在沒有出土如甲骨文那樣的自證性文書材料之前,這問題不可能徹底解決。所以,現在無法說有沒有夏,無法下定論。--考古學家許宏許先生準確描述了夏朝考古工作的現狀,但是無論是豫西地區的“龍山文化”還是“二里頭文化”,均已積累了相當豐富的資料和經驗,相信遲早有一天將真相大白。
▲新版歷史教科書首次大段正面陳述夏王朝相關的考古內容。
方國:夏朝的國家組織形式回答這個問題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夏代是客觀存在的,這樣我們才可以基於考古和典籍來回答這個問題。
一、當時的社會背景
自軒轅黃帝開始建立了部落軍事聯盟制度,歷任首領均由其後裔擔任,但這畢竟是鬆散的,部落之間並沒有法定意義上的從屬關係。
後來顓頊“絕地天通”收回了女巫的權利,搭建了“王”的概念,堯舜禹的“禪讓”則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激烈動盪,伴隨於此,階級、貴族和“王”等概念逐漸形成,原有的大同社會已經不復存在的基礎。
▲顓頊大帝的“絕地天通”
從生產力發展而言,4000年左右尚且只有少量的青銅器,不會因為王朝的出現而出現一夜之間的躍升,實際上少量的青銅都是貴族專用,打仗還是以石器和骨器作為主要武器。
可以說,夏代的成立年代處於氏族社會和階級社會、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的交替之際。
二、從立國過程看政治制度
帝嚳將天子寶座傳給了兒子堯,這只是個案,並非共識,我們可以認為堯很出色。而大禹透過治水這一國家工程最大限度的整合了當時整個社會的生產力和資源,建立起崇高的個人威望,並將大部分權柄和實力給予了兒子啟然後建立一個法定的世系王朝,這與之前的立國方式有相同也有不同。
夏代遠遠不止一個部落的規模,姒姓有十二個分支,而夏后氏是王族的氏,可以理解為一個部落集團,加之夏禹治水籠絡和控制的部落,總體實力在當時一枝獨秀。
建立於原始社會廢墟的夏朝缺乏將天下統一的實力和統治制度,所謂“世襲王朝”實際上我們可以理解為一種部落聯盟首領位置的世襲,而這是有人反對的。
“昔禹致群神於會稽之山,防風氏後至,禹殺而戮之,其骨節專車。”--《國語.魯語下》
“防風氏後至,戮之以徇於諸侯,伐屈驁,攻曺魏,而萬國定。”--《路史·卷二十二》
“昔禹會塗山,執玉帛者萬國。防風氏後至,禹誅之,其長三丈,其骨專車。”--《述異志》
▲誅殺防風氏夏禹立威的是防風氏,他們曾是大禹曾經的堅固盟友--治水的主力之一。按照《述異志》記載,“塗山大會”事件發生與治水工程完結之後,“執玉帛者萬國”說明與會者的目的之一是進貢,或者說稅賦,這已經有了國家財政的雛形,那麼防風氏被殺的根本原因不是因為遲到,而是“藐視領導”和“偷稅漏稅”,更是為了建立家天下王朝並給兒子啟掃除障而立威。
而夏啟也有自己的手段。
元年癸亥,帝即位於夏邑,大饗諸侯於鈞臺。諸侯從帝歸於冀都。大饗諸侯於璇臺。二年,費侯伯益出就國。王帥師伐有扈,大戰於甘(有扈,在始平鄠縣)。--《竹書記年》上文第一個事件叫“鈞臺之享”,這是是夏啟王大宴諸侯、舉行開國典禮的地方。此後,夏代諸王踐位、中央施政、與諸侯商議國事都在此,從而搭建了王朝政治制度的雛形。
但肯定有人不服,於是兩個集團的戰爭在第二年就開始了。
有扈氏威侮五行,怠棄三正,天用剿絕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罰。左不攻於左,汝不恭命;右不攻於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賞於祖;弗用命,戮於社,予則孥戮汝。--《尚書.甘誓》在討伐動員上,夏啟明說對手和不聽話的盟友都要被消滅,族人罰做奴隸,我們可以理解為兩個集團的總決戰,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這才是專屬於一代雄主的蠻橫。
至此,夏王朝的建立基本完成,再也沒有哪個部落可以挑戰夏后氏的權威,世襲王權從此在華夏故地落地生根。
▲鈞臺之享
但這個聯盟依舊是鬆散的,不同於西周的分封,他們缺乏血緣或者從屬關係上的羈袢,許多諸侯國當年也許是夏禹父子的鐵桿粉絲,甚至戰友,這種關係是不會遺傳的,事件搞久了自然就會人心離散。
而從考古上來看,夏代初期顯然缺乏殷商那樣高出周圍一個大檔次的青銅文明,不具備對周邊國家絕對的威懾力。
故而第二代君王就發生了“太康失國”事件,歷經百年戰亂後,直至少康時期,夏朝才進入由“治”及“盛”之局面,出現了中興的形勢,統治才算穩定下來,不管是東夷還是舊的盟友逐漸認可了這個盟主的存在。
總結一下,夏代的政治制度依然是部落軍事聯盟的升級版本,一種介乎部落聯盟和分封之間的制度。地方諸侯接受中央的冊封,有納稅和征戰等義務。
令天子之國以外五百里甸服:百里賦納總,二百里納緫,三百里納秸服,四百里粟,五百里米。甸服外五百里侯服:百里採,二百里任國,三百里諸侯。侯服外五百里綏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奮武衛。綏服外五百里要服:三百里夷,二百里蔡。要服外五百里荒服:三百里蠻,二百里流。--《史記.夏本紀》這個像城市環線的結構就是夏代政治模型,鑑於交通、生產力和當時的制度,王朝能夠直接控制的範圍是有限的, 大體上,離王都越近統治基礎越牢固。社會的組成細胞也跟西周類似,外面的叫做諸侯,王都內的叫做大夫,世襲貴族支撐世襲王權,這一傳統在中原延續兩千年,直至秦漢時期的崩潰。
-
7 # 蠻夷豈敢犯邊
在外華人眼中夏朝是部落聯盟,在中華兒女眼中夏朝就是一個朝代,畢竟有中華各個民族在本質上都是炎黃子孫的後代。
-
8 # 喜歡歷史的妹紙是蓉兒
夏朝是肯定存還過滴!夏是城邦聯盟的國家體系。
↓下面史料可證實發生夏朝前發過大洪水的
不好意思,再重複一下我的論據!
《左傳》,《尚書》,《!詩經》,《孟子》《周禮》,《國語》,《拾遺》,《山海經》《竹書紀年》等均有其真史所云。
《山海經》記載了禹、啟。
《山海經》中的《海經》、《荒經》記載了帝俊的世系,這個在周朝的典籍是沒有的,說明《海經》、《荒經》可能早於周朝。
古本的《竹書紀年》也記載了夏朝的世系,《竹書紀年》記載的商朝世系與甲骨文驚人一致,二者相同之處高於《史記》等其他史籍。
說明了《竹書紀年》記載的夏朝世系也很可能是靠譜的。
《史記,周本紀》曰:“洛汭延於伊汭,有夏之居。"這裡指的是河南洛、伊二河,且記有大禹業績,與孔子訪問夏代杞國(今河南開封市杞縣)之事。
《史記,夏本紀》所載就更多了。說:“禹,黃帝之玄孫,顓頊之之孫也。"
《史記》對夏朝各代有詳細記錄,即:自夏后氏起,傳有扈氏、有男氏、斟氏、彤城氏、褒氏、費氏、杞氏、繒氏、辛氏、冥氏、斟灌氏,共12氏。
另外在近二三十年的時間裡所出土的諸如馬王堆的《春秋事語》。石板村戰國楚簡的《國語。吳語》中所記載的夏王朝歷史,這是才出土的資料,真實性是無可置疑的。
眾多的古史籍就能證明有夏,集體說謊的機率幾乎沒有!
↓下面史料可證實發生夏朝前發過大洪水的
諸夏,夏九鼎,后羿,大禹,少康復國等等,那個不和夏朝有關。其實夏朝這個時間段早有證例項如二里頭遺址,陶寺遺址,但是因為西方定義的文明有城市,青銅器,文字,祭祀場所,沒有的話他們不承認。
當時的中原至少是亞熱帶氣候,有大象,還有原始森林,還是人類活動的核心區,後世更是滄海桑田天災人禍戰亂頻發,能保留遠古遺址的可能性極低。
而我多次重申夏和下,是不是有口語上文字上的誤差,還有文字上的轉介。
現在很多字並非以前的意思,比如說“莫”,原意指的是太陽下山的黃昏時刻。後來“莫”字用以指沒有、不的意思,於是又創造出一個“暮”字來表示太陽下山。
“夏”字可以也是一樣,最初肯定有一個字代表這個意思,後來這個字另做他用,於是又創造另一個字來代表這個意思。
蓉兒認為“夏”這個字最初應該是“下”字,後來“下”字挪作他用,於是又創造一個“夏”字來取代它。所以夏部落最初應該叫“下部落”,所以夏朝最初也應該叫“下朝”。後來夏朝滅亡,餘部逃到北方,形成土方,成為商的勁敵。另外好像“土方”也叫“下土方”。
既然甲骨文中沒有“夏”字,那麼可能不可能在“下”字呢?
當時甲骨文中北方有個強大的方國叫做“土方”,是商朝的勁敵,到武丁時才被商徹底擊敗。
還有種說法是夏被商擊敗後,殘餘勢力逃到北方山西一帶,被稱為土方。所以土方又被稱為“下土方”。
所以也許商朝稱夏人為“下人”也可能,畢竟夏族在商朝是被稱為“下土方”。
也有可能由於當時語音方言傳承的偏差導致稱呼的不同,假如周當時隸屬於夏的西部,而商則在夏的東北部,那麼商朝稱呼夏可能是嚇、夾、下之類的,而周朝這邊的方言可能一直稱呼為夏,就如同後來的商朝也被稱為殷人一樣,殷商兩個字的讀音差別太大了。
例如北方人聽我們南方人講話一樣,常聽錯,何況當時交流那麼少!
我今天主要想寫一下,夏是部落聯盟還城邦國家?
城邦國家的定義!
社會是否分工,這個社會是否已經產生了明確的詳細的社會分工,城市是否按照功能人為的進行區域劃分。
城市內是否存有象徵著公共權力的建築遺存,比如宮殿、宗廟、祭臺等。
從其他方面,如墓葬等級、倉儲、是否存在人牲、人殉、人祭等方面來推定這一公共權力是否具有不可抗拒的強制性。
城邦並不是由一座城市所形成的國家,而是指在人類文明的初期,由數個聚落所組成的較小規模的國家。
而聚落指的是城市、依託城市而處於城市之外的農村公社和還未發展至城市的部落(即原始公社)。
以良渚、石家河、凌家灘、陶寺和石峁為代表的由3一5層等級遞進的聚落所組成的邦國。
這些邦國分別以良渚古城、石家河古城、凌家灘、陶寺古城和石峁古城為核心,向四周以層次遞減的形式擴張,由層層等級遞進式的聚落所組成的少則十幾個城市多則幾十個城市的邦國。
例如,陶寺的城內已經發現了6位王者級別的大墓,還發現了巨大的宮殿。
而良渚一樣有巨大的宮殿,糧倉,水壩等,這不可能是部落了!
在夏朝前後時期,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早己萬國林立並進入了邦國時代。
如古籍動不動“協和萬邦”“夏有萬國”,這裡是實實在在的把夏視作邦國林立的聯盟時期。
蘇秉琦先生認為,中國古代文明由邦國一方國王國-帝國四個時期組成。其中,夏是邦國時代,周朝是王國時代,秦朝以後是帝國時代。
二里頭文化有二個文化層屬於夏朝。
與地中海的各種“文明”相比,地中海的每一個“文明”遺址,所能擁有的人口,都只有幾千人的規模,而“二里頭文化”的規模估算可容納十五萬人左右,有的估算更高。
與古希臘的“城邦文明”相比,“二里頭文化”才像一個真正的城市或都城。
之所以不承認夏是一個王朝,或者是一個城邦王朝,就是因為沒有發現文字,和貴重金屬。
看下文字
蘇美爾一般認為文明產生於前3500年,最早的文字是前3200年的。埃及一般認為文明產生於前3300年,最早的文字產生於前3150年。所以有沒有文字是不是國家沒有那麼大關係。
何況在良渚和二里頭等等很多遺址上發現有刻符文字。
例如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龍山文化,良渚文化,二里頭文化等出土的陶器上都發現了與一,二、三、四,五、六等數字相似的刻符。
據統計:
半坡發現27種符號
姜寨發現38種
李家溝發現8種
大地灣約10種等等
因為是華人的文字是寫在竹籤上的。這種東西實在是不好儲存。看一下所謂的貴重金屬。
青銅器傳入中國可能比較晚。但是目前考古也沒考證完,不好下結論。
別的文明多的是金銀,但中國比較少。這是因為中國崇尚玉。用玉石來充當高貴的奢侈品。用玉石來作裝飾,很少用金銀,打磨玉石也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能打磨成那樣。工藝技術絕對不差。
若有興趣可以看下我別一個問答,關於陶寺晉南城邦遺址和蘇美爾城邦遺址的對比!https://m.zjurl.cn/answer/6690493719948296462/?app=news_article&app_id=13&share_ansid=6690493719948296462
蓉兒總結一下。
夏(下)是肯定存在的,而且可以肯定是城邦制國家。
可以這樣說吧!我覺得了夏(下)在甲骨文中存在感不強的原因是,當時南北中都存在眾多城邦,所以才有萬國來夏的說法。
個人認為,當時的夏應該像現在的聯合國。下面無數個城邦國,而城邦國只是名義上隸屬於夏,而實際什麼權利都有,各個城邦國可以完全不尿夏。
所以在少康復國的時候,那些城邦國家全在看熱鬧,幾乎不出手去幫忙。但夏絕對不是部落聯盟。
瑪雅那些遺址,一堆石頭,青銅器木有,文字純粹就是結繩記事,照樣被人家認為是文明,照樣被認為瑪雅人建立的是國家。
自信點兒吧,同胞們!
-
9 # 門外老漢
對於這個問題,我不敢保證其存在,也不能否認其不存在。
距《史記》記載,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禹年老時延續禪讓的慣例,選舉繼位人,禹死後,他的兒子啟卻奪得了王位,禪讓制被世襲製取代。很多著作對夏朝都有記述,雖然有過從黃帝以來的各式文獻,《尚書》、《周易》等書中都提到了夏,這不免要人認為夏曾經存在過。但是其中的記述時間模糊不清,難以令人信服。光靠史書記載就一定能確定夏的存在麼?
上世紀90年代,科委(現科技部)提出了,“夏商周斷代工程”計劃。一聽名字,嘿,這個好呀,斷代的歷史要修復了。結果往往強差人意,雖然這項工程“確立了”夏、商、週三代的各自年份,給以後的歷史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礎。但是,這項工程卻收到了多數學者的反對。
首先,從1959年開展的,二里頭考古發掘。中國學者和考古學家對二里頭遺址進行了持續不斷的發掘,發現了諸多大型宮殿基址、青銅冶鑄作坊、製陶遺址以及與祭祀有關的宗教建築,出土了很多青銅器和玉器,證明了它是一處年代早於商代的都城規模的文明遺址。 但是其中卻沒有文字能證明,那個早於商代的朝代就是夏朝。學術界認為,文明起源的三大標誌是:文字的成熟使用,青銅器的使用,有大型的城市。因為並沒有文字的出現,一些器皿上出現的符號,也不能說明已經有成熟的文字。這也有很多歷史學家認為這次考古發現並不能成為夏朝存在的有力證據。
雖然沒有夏朝存在的強有力的證據,但是將來的某一天或許會又更大的發現吧!畢竟不是多數史書記載都會杜撰。
-
10 # 妖鬼雜談錄
歷史上有沒有夏朝的存在,作為從小背誦“夏商與西周”的老妖自然深信不疑,不過似乎也有一種說法,因為沒有相關的文字等,所以夏朝的存在與否還有疑問。
那夏朝究竟是個國家呢還是一個部落聯盟呢?國家形態的出現不是一蹴而就,必然經歷一個長時間的演化,什麼是國家呢?這個定義太多了
恩格斯說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是階級統治的工具;孟子說國家三要素是人、地、政。
那夏朝符合國家定義的標準麼?
這麼大的問題就交給專家解決,老妖還是很有自知之明的將一些細節的東西,免得穿幫。老妖的觀點是夏朝處於成熟國家與部落聯盟之間的過渡型別的國家。
首先,夏朝毫無疑問帶有部落聯盟的性質,這從其對政權的掌控上可以看出。更多的諸侯與夏朝其實是一種聯盟關係,而不是後世國家那種強力的管理方式。
比如最高權利的轉移堯舜禹時代是禪讓制,選舉聯盟的最高首領,但是到了夏啟,將禪讓制改為家天下,現實不會因為一個順位的改變就發生革命性的變化,必然會有一個反覆的過程。這個反覆的過程可以從歷史的隻言片語中的記載可以看到可以看到痕跡,而這些痕跡表明夏朝的複雜性。
夏啟時代,有扈氏不服,啟作甘誓征討;《史記》、《尚書》等都有記載:
有扈氏不服,啟伐之,大戰於甘。將戰,作甘誓,乃召六卿申之。……遂滅有扈氏。天下鹹朝。太康時期,有窮氏驅逐太康,後來寒浞更是直接代夏而立。
由此可見,夏朝初期,諸侯依然會出現憑藉武力奪取領導位置的情況,這就是堯舜禹乃至更早時期的權力轉移方式的遺留。就像秦滅亡後,項羽分封,漢朝建立後,劉邦分封異姓王一樣。
但不可否認的事夏朝具備一些國家的特徵。《左傳》記載后羿放逐太康後“因夏民以代夏政”這是否說明夏朝時期已經出現了文化認同超越了血緣關係,這一點的進步說明夏朝已經開始脫離單純的部落性質。
除此之外,夏朝在政治上有分封關係,經濟上有貢賦(稅收)關係,這些又具備國家定義的特點。
夏朝分封十一支同姓諸侯,比如太康失國時慘遭毒手的斟鄩氏,斟灌氏等。《尚書·禹貢》大禹不僅記載劃分九州,還按照距離制定了五服貢賦。
五百里甸服:百里賦納總,二百里納銍,三百里納秸服,四百里粟,五百里米。五百里侯服:百里採,二百里男邦,三百里諸侯。五百里綏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奮武衛。五百里要服:三百里夷,二百里蔡。五百里荒服:三百里蠻,二百里流。黑水西河惟雍州:……其土黃壤。田上上,賦中下。貢璆、琳、琅玕.夏朝的階級性
階級性在夏朝之前就已經存在,最明顯的是官職,少康曾為有仍氏的牧正,堯舜禹時代就有的“四嶽十二牧”甚至禪讓首領位置的事情就說明統治階級存在,相對應的必然有被統治階級。
考古發現的二里頭遺址,如果確鑿屬於夏朝,更能直接看出階級性的存在
二里頭遺址有宮殿建築群跟平民生活區,手工作坊等,以及出土文物有祭祀用的精美的玉器、青銅酒器以及王室使用的禮器,充分表現出夏朝具有分明的階級。
而祭祀活動的出現還代表一件事,即禮制規範的出現,這標誌著發達文明的出現。
軍隊軍法與法律
《左傳》記載:夏有亂政,而作禹刑;同是《左傳》記載:《夏書》曰昏、墨、賊、殺;皋陶之刑也
東漢鄭玄注《周禮》提到夏朝刑罰,大辟二百,臏闢三百,宮闢五百,劓墨各千。可見夏朝法律與刑罰完善且豐富。雖然未必真這麼多,但可以看出夏朝確實已經有法律規範
至於軍隊,在上面提到的夏啟徵有扈氏,太康失國與少康復國等都明確是有軍隊的。
《甘誓》可以說是最早的軍法
左不攻於左,右不攻於右,女不共命。御非其馬之政,女不共命。用命,賞於祖;不用命,僇於社,予則帑僇女。聽從命令勇敢作戰的賞,不聽命令的殺,可見不只是有幾乎成熟的軍隊,還有嚴格的軍紀。
在列寧的《國家與革命》中提到國家是一個階級壓迫另一個階級的機關,並透過建立一種“秩序”將這種壓迫固定化、合理化。
軍隊的出現無疑是這一點的一個強力支援,無論是大禹在塗山之會殺防風氏立威,確定貢賦秩序,還是夏啟討伐有扈氏,都是透過強力激烈的手段來維持夏的統治秩序與坐享貢賦。
所以從這些細節上看,夏朝甚至更早之前就已經具備了國家的特徵,但是從堯舜時代到夏商,是一個國家形態從部落到王國制的發展階段,所以夏朝在具備國家特徵的同時還無法擺脫原始痕跡。
所以夏朝統治下,有以宗法關係建立的分封國,有臣服的古國(酋邦)、方國,當然也許還會有一些仍然處於部落狀態的族團。
回覆列表
有,在古埃及。《發現夏朝》埃夏論以大量確鑿的考古文字證據,證明了五帝時代和夏朝歷史是發生在尼羅河流域的歷史。
描述的人物氣質一點不違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