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慘白的菸圈

    郭子儀,李光弼等九位節度使對戰史思明,本來任命兩人中任何一名作為總指揮都行,但肅宗卻用了個昏招,派了個太監魚朝恩作為去做個觀軍容使,監督各位節度使,估計肅宗對這九位節度使也不怎麼放心,這太監在那一通瞎指揮,一個專業的打一個業餘的的結果可想而知,真是一將無能累死三軍。所以嚴格來說不是史思明打敗了九位節度使,是史思明打敗了魚朝恩和他的主子肅宗

  • 2 # 仁勇校尉

    唐乾元二年(759)三月,郭子儀、李光弼、李嗣業等唐軍名將率領的九節度20萬大軍,在鄴城為史思明所敗,諸軍皆潰,成為唐軍在安史之亂中哥舒翰靈寶之戰後的又一次戰略決戰慘敗。叛軍重新勢大,大唐朝廷也由此基本喪失了徹底平定安史之亂的能力。鄴城之戰也成為唐朝後期100多年藩鎮割據的前奏。

    唐軍在這次關鍵戰役中的慘敗,主要有三方面因素,一是組織圍攻鄴城時間過晚,讓安慶緒恢復了實力,唐軍圍城久攻不下師老兵疲,二是唐軍舉國之兵缺乏統一指揮,三是安祿山叛亂起來特別是史思明再次叛亂後,唐軍中的胡漢矛盾和對立在關鍵時刻嚴重影響了唐軍戰鬥力。

    (鄴城之戰形勢圖)

    至德二年(757)正月,安祿山被兒子安慶緒所殺。至德二年(757)九月和十月,唐軍先後收復長安洛陽,隨後史思明也投降歸順,被封歸義王,安祿山叛亂看起來馬上就要徹底平定了。剛剛從洛陽逃出的安慶緒手中實力很有限,但唐軍並沒有抓住這個機會徹底消滅安慶緒。安慶緒逃回鄴城後收攏兵力,實力大大增強。一直到將近一年後乾元元年(758)九月,唐朝廷才組織大軍討伐安慶緒,隨後在衛州大敗安慶緒軍,乾元元年(758)十月,唐朝大軍開始圍攻安慶緒的老巢鄴城。

    但安慶緒的實力已經得到很大恢復,在唐軍圍攻安慶緒的同時,史思明已經再次反叛大唐朝廷,唐軍在攻城的同時時刻也面臨著史思明援軍來援的風險。攻打堅城的同時要防備強大的外部援軍,軍事上的形勢相當不利。

    從乾元元年(758)十月到乾元二年(759)三月,唐軍五個多月時間的攻城雖然讓安慶緒處境相當困難,但最終也沒有攻下鄴城。唐軍在攻城戰中也損失很大,名將鎮西節度使李嗣業戰死。李嗣業是出身於安西的名將,曾經參與過怛羅斯之戰,征戰萬里功勳卓著,安史之亂爆發後帶領一部分安西軍入援與叛軍作戰。

    長期攻城不下,損失很大,唐軍計程車氣也受到很大影響。

    唐軍這次討伐安慶緒,基本動員了所有能參戰的有戰鬥力部隊,可謂舉國之兵盡出。從軍事上考慮,大軍必須設定統一的統帥,令行禁止才能正常作戰。但朝廷對舉國之兵讓一人掌握不放心,沒有設定統帥,只讓宦官擔任觀軍容宣慰處置使,作為監軍居中聯絡協調各軍。一隻缺乏統一指揮的大軍,在戰事關鍵時刻自然會爆發出戰場上致命的種種問題。

    唐軍的九節度大軍,最有戰鬥力的郭子儀的朔方軍、李光弼的河東軍、以及李嗣業的鎮西北庭軍,其中以郭子儀的朔方軍最為重要。安史之亂前,唐朝的各節度使大軍,胡兵胡將已經佔據很大比例,朔方軍也是一隻胡兵胡將在其中有重要地位的軍隊。

    安祿山叛亂以及隨後的史思明再次復叛,讓很多人對軍隊中的胡人有很大負面看法,認為難以信任。在軍隊內部,這種思潮也有很大影響。唐軍中此時有很大比例的胡兵胡將,胡漢矛盾自然也成一個很大的隱患。

    乾元二年(759)三月初六,唐軍在史思明在鄴城北邊大戰。李光弼、王思禮、許叔冀、魯炅等部先與史思明交戰,雙方均損失慘重,魯炅中流矢,未分勝負。

    之後郭子儀部與史思明交戰時,發生了嚴重的內訌事件。史思明再次叛亂時,朔方軍內部的漢將牙前兵馬使吳思禮發表言論:“思明果反,蓋蕃將也,安肯盡節於國家?”。吳思禮的這種不信任胡將的言論大大得罪了朔方軍中有特殊地位的胡將僕固懷恩。與史思明激戰時,僕固懷恩射殺吳思禮,聲稱吳思禮在戰場戰死。

    僕固懷恩的行為,讓朔方軍內部陷入混亂,郭子儀本人也懷疑僕固懷恩準備叛亂投靠史思明。此時突狂風大作,吹沙拔木,天色也突變陰沉能見度很低。本來疑懼之下的朔方軍潰逃而去,其餘諸軍隨後也潰逃而去,唐軍大敗。

    史思明隨後處死安慶緒,成為新的叛軍首領,隨後洛陽再次被叛軍佔據,叛軍聲勢不下於安祿山剛剛叛亂之時。

    鄴城慘敗後,郭子儀也被朝廷解除兵權,長期在長安閒居。直到廣德元年(763年)吐蕃入侵時才再次被啟用。

  • 3 # 風光藝境

    安陽之戰發生於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兩軍參戰兵力,官軍兵為六十萬,史思明部十三萬;雙方各以約半數的兵力投入戰鬥。從戰況看,雙方殺傷相當,未見勝負;只不過因為突變的天氣與官軍誤判等原因,史思明撿了個大便宜,僥倖獲勝罷了。

    唐玄宗天寶十四載(755)十一月,唐范陽、盧龍、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起兵叛反,爆發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亂’。叛軍勢頭甚猛,官軍幾無招架之力,東京洛陽失陷。翌年正月初一,安祿山於洛陽僭稱大燕雄武皇帝,國號‘燕’。整好一年,安慶緒弒殺‘父皇’安祿山,自己當上了燕帝。然犬子根本不具備虎父的雄才,沒多久便丟失東、西兩京(洛陽、長安),安慶緒率領殘兵退守鄴郡(今河南安陽市)。留守叛軍大本營范陽(今北京市西南隅)的叛軍悍將、范陽節度使史思明見風使舵,舉地率部歸降了朝廷,朝廷授其范陽節度使,封歸義郡王,仍鎮范陽。

    趁著安慶緒勢蹙,朝廷組織大軍攻伐,意圖畢其功於一役,徹底平定叛亂。乾元元年(758)九月,唐肅宗詔令朔方節度使郭子儀、河東節度使李光弼兩位中興大將率領大軍二十萬征討安慶緒;再加上後來陸續增援的部隊,官軍合起來有六十萬之眾。按理說,如此重大的軍事行動、龐雜的軍隊,朝廷本應任命一位號令三軍的統帥以統籌全域性、指揮作戰,而統帥也只能是由功高望著的郭子儀或者李光弼擔任。可由於唐肅宗認為郭、李二將皆為中興元勳,地位、爵位、軍功、名望相當,難相統屬,故不便設定統帥。更重要的是,唐肅宗擔心二位大將功大無可賞(此時二位皆已位列三公,正一品;郭為司空、中書令、爵代國公,李為司徒、侍中、爵薊國公),功高而震主;同時也擔心二人擇一為帥,為帥者風頭過盛,朝廷掌控失去制衡,易出麻煩,故寧可冒著兵家之大忌的風險,也不肯不敢設統帥,而是派了個不懂軍事的宦官魚朝恩為觀軍容宣慰處置使,凌駕於眾大將之上。故而龐雜的官軍並沒有一位真正號令三軍的主帥,九大節度使平起平坐,誰也沒有資格指揮誰,誰也不負戰役勝負的責任,為後來的慘敗埋下巨大隱患。

    安慶緒率軍抵抗,連連損兵折將,無力再戰,只好龜縮鄴城固守;同時遣使持厚禮書信趕往范陽,向史思明求援,並情願‘禪讓皇位’於他。史思明歸順朝廷也就半年又剛剛叛反,此時他已擁有十三萬兵馬,實力雄厚。他見安慶緒甘願以讓出‘皇位’為酬謝求援,自是大喜,當即便派出一萬三千兵馬前去救援,但卻只讓援軍屯紮於滏陽(今河北磁縣)觀望,援而不救,遙為聲勢而已。

    官軍將鄴城鐵桶般圍困起來,修築了兩重城壘,深挖了三道塹壕,並堵塞漳河之水灌城,困守孤城的安慶緒插翅難逃了。看看安慶緒被拖耗得差不多了,史思明遂於十二月自范陽起兵南下,年底攻破魏州(今河北大名府東北)。轉年正月初一,史思明於魏州僭稱‘大聖燕王’。二月中下旬,史思明率領大軍開向鄴城赴援。他命諸將遠離鄴城五十里各自紮下大營,自率大軍屯紮於距離鄴城西南四十五里的安陽城,伺機出戰。

    轉眼間官軍圍困鄴城已經半年了。由於官軍圍城曠日持久,官兵也被耗得沒了精氣神兒,早已倦怠鬆懈。六十萬官軍人吃馬嚼的,糧草耗費巨大,後勤保證跟不上,因而軍營糧草短缺,前線將士半飢半飽地硬挺著,弄得士氣也很低落。由於官軍人多勢眾,長圍困城,呈主動態勢,故將士皆產生了麻痺驕傲的輕敵心理。更要命的是,由於官軍沒有號令三軍的統帥,九大節度使只能是各顧各,六十萬大軍分散為九大塊,沒能形成拳頭。

    由於官軍沒有大帥主事,九路大軍互相觀望,久圍而不戰,結果空耗得師老氣竭,沒了鬥志。北庭節度使李嗣業是勇冠三軍的猛將,威名震敵膽,人稱‘神通大將’。李嗣業見諸大將皆觀望不戰,便獨自披堅執銳率部出戰。不料出師未捷身先死,李將軍被流矢射中,回營療養;忽聞營外金鼓震天響,知有大戰,遂奮然而起欲戰,誰知創口崩裂,流血數升而殞命。猛將李嗣業的意外身亡,官軍將士陷入悲痛中,同時也影響了士氣。

    史思明畢竟是沙場宿將,精通韜略善算計。他抓住了官軍師老、乏糧、驕怠、無帥的四大症結,開始對症下藥了。他先是派出若干小股遊擊精騎襲擾官軍後方,縱火焚燬糧草輜重,加重官軍糧荒,亂其軍心;見計謀得逞,史思明便率軍逼近鄴城,下戰書,與郭子儀等約期會戰。

    三月初六日,是雙方約定大會戰的日子。六十萬官軍在鄴城北四里的安陽河(即洹水)北岸列開陣勢待敵,史思明率領五萬精兵出戰。託大的官軍將士果真未拿這點兒兵馬當回事,還以為是叛軍的遊動部隊呢,因而並沒有作出交戰的準備。史思明利用官軍的麻痺輕敵,突然揮軍發起進攻,徑衝官軍的前陣。前軍河東節度使李光弼、淮西襄陽節度使魯炅、關內潞州節度使王思禮、汴滑節度使許叔冀四大將立馬揮師迎戰。

    激戰多時,雙方殺傷相當,誰也沒能佔得上風,呈勢均力敵態勢。混戰中,魯炅不幸被流矢射中,負了重傷。其部眾見主將受傷,不免有些慌亂退卻。魯部陣後負責接應的是郭子儀的部隊,而這個‘二梯隊’竟然還沒能來得及排兵佈陣,再經退卻的魯軍一衝擠,就更加沒了陣型,將士也跟著慌亂起來。就在這節骨眼上,趕巧狂風驟起,霎時間吹沙拔樹,天昏地暗,咫尺難辨敵我,這仗還怎麼打?酣戰中的兩軍將士皆大為驚恐,嗷的一聲,嚇得轉過身子撒腿就逃。官軍向南潰退,叛軍向北潰逃,甲仗輜重扔得塞滿道路。而龐雜的官軍由於沒有統帥,導致號令不一,各軍皆將雙方的潰退誤以為是己方的敗潰,於是九大節度使大多各自率部而遁,結果官軍就真的變成了全軍大潰逃。

    安陽之戰官軍折損慘重,萬匹戰馬僅存三千,甲仗損失十萬;唯有李光弼、王思禮二將臨危不亂,整勒部隊全軍而還。雙方本是打個平手,可由於大將負傷、風雲突變等原因,官軍稀裡糊塗地渡河南撤,史思明‘大獲全勝’,真是撿了個天大的便宜;而唐肅宗只能是窩囊地吞下自己釀造的苦酒了。

    官軍全線崩潰,郭子儀被迫切斷要塞河陽橋(在今河南孟津縣東、孟州市西南黃河上),派兵防守洛陽的外圍重鎮河陽(今河南孟州市西),自己退保東京洛陽。

    待風息天朗,史思明探知官軍大潰退,趕忙撒出軍隊打掃戰場,獲得大量戰利品。史思明挾‘大勝’之威,殺掉安慶緒,回軍范陽。四月中旬,史思明於范陽自稱‘應天皇帝’,國號大燕;接續安祿山繼續禍亂大唐。

    安陽一役,六十萬官軍對陣十三萬叛軍,九大節度使也多為名將、猛將,史思明又屢屢是郭子儀、李光弼手下敗將;無論是兵力對比,還是大將素質,官軍皆佔盡優勢,完勝應該毫無懸念。可由於朝廷措置失當,未設討伐軍統帥,致使前線官軍出現了無帥、師老、乏糧、驕怠的現象,並最終導致不應有的全線崩潰。安陽之戰敗延緩了朝廷平叛程序。此役過後,官軍處於被動防守狀態,而史思明則趁勢坐大,稱帝建國,與大唐分庭抗禮,使安祿山之亂演變為安史之亂,進一步給國家和軍民帶來了更加深重的災難。

  • 4 # 尚宮女史

    這場戰打的很詭異,郭子儀還沒有來得及佈陣,結果狂風忽至,飛沙走石,樹木連根拔起,瞬間天地間一片灰暗,然後雙方撤軍,唐軍這邊各回各地,各找各媽;叛軍這邊,史思明帶領部隊進了鄴城,順便殺死了安慶緒自立。從表面看來,號稱60萬的唐軍就是因為這詭異的大風敗給史思明的5萬大軍的,但實際上,唐軍的失敗並非偶然。

    758年九月,唐肅宗命郭子儀、李光弼等(王思禮、魯炅、李奐、許叔冀、李嗣業、季廣琛、崔光遠、董秦)共九位節度使和一個兵馬使率兵20萬攻打安慶緒部。唐軍在十月攻下了衛州,殺死了安慶緒的弟弟安慶和,又在鄴城附近斬殺叛軍3萬多人,可以說,在最開始,唐軍還是很給力的。但是,後來安慶緒退到鄴城,郭子儀和李光弼下令圍城並且引水灌城,安慶緒不得不派薛嵩(薛仁貴的孫子)去找史思明搬救兵,為了說動史思明出兵相救,安慶緒答應讓位於史思明。於是史思明就帶著13萬兵馬從范陽出發來救援安慶緒。

    史思明並沒有直接對唐軍開戰,而是先在十二月攻下了魏州,然後在魏州按兵不動,一直等到二月才進軍鄴城,當時唐軍已經包圍鄴城四個月之久,軍隊疲憊,士氣不振。三月,雙方開戰,李、王、許、魯最先與史思明交戰,雙方傷亡情況差不多,後來郭子儀領兵趕來,還沒有來得及佈陣,就來了一折大風,然後雙方驚懼撤軍,只是唐軍這邊節度使們大多直接回了治所,而史思明卻集結部隊開進鄴城,殺死了安慶緒等,順便接收了安慶緒的勢力。唐軍就這麼敗了,敗得莫名其妙,又敗得理所當然。

    下面四姑娘就來分析唐軍失敗的原因:

    首先,唐肅宗給了叛軍重整旗鼓的時間。756年,李亨登基為帝,九月就開始派李豫、郭子儀等討伐叛軍,一直到第二年的十月,安慶緒帶著為數不多計程車兵逃回了相州,而安祿山早已經被自己這個兒子殺死了。當時的大唐已經收復了長安和洛陽,如果繼續追擊安慶緒,應該很快就能平定叛亂。但是這個時候的唐肅宗卻停了下來,他沒有時間管叛軍的事情,迎回太上皇李隆基以及鞏固自己的權力才是首要的任務,所以一直等到一年後的九月才又討伐安慶緒,而這個時候的安慶緒實力已經恢復的差不多了,投了唐朝的史思明也已經重新作亂了。

    其次,唐肅宗不設元帥。以郭子儀和李光弼為首的九個節度使外加一個兵馬使率20萬大軍討伐叛軍,後來更是又大範圍增兵,但就是這樣規模的作戰,唐肅宗卻沒有設定元帥,沒有一個統一的指揮。兩唐書中記載唐肅宗不設元帥的理由竟是郭子儀和李光弼功勳差不多,讓誰來做都很難統帥大軍,先不說這個理由牽強不牽強,更要命的是,唐肅宗竟讓太監魚朝恩做為觀軍容宣慰處置使監督各軍,成了實際的“元帥”,讓一個外行來干涉內行打仗。在759年的正月,李光弼就建議分兵進攻在魏州觀望的史思明,結果魚朝恩就是不肯,硬是又等了兩個月,等著史思明尋找到合適的戰機來了。

    再次,錯失戰機。正如上文所說,魚朝恩拒絕了李光弼的建議,還是讓大軍繼續圍困鄴城,鄴城久攻不下,士兵們早已經疲乏了,哪裡還有什麼士氣,軍心不穩,騷動不斷。而且,史思明在二月準備進攻唐軍的時候,已經派人截斷了唐軍的糧道,沒有糧食,這仗註定打不長久。

    綜上,在一陣大風之後,大唐的節度使們撤軍直接撤回了治所,而史思明成了最大的贏家。戰後,魚朝恩在唐肅宗面前誣陷此戰失敗全拜郭子儀所賜。然後郭子儀就被召回京師,兵權被奪。

  • 5 # 美麗青春您真痘

    756年李亨登基為帝,757年正月,安祿山被兒子安慶緒所殺,同年9月和10月,唐軍先後收復長安洛陽,史思明投降被封歸義王,安慶緒從洛陽逃亡鄴城,如果繼續追殺安慶緒,很快就能平定叛亂,但唐肅宗此時將迎回太上皇李隆基以及鞏固自己的權力視為第一要務。

    758年9月唐肅宗命郭子儀、李光弼等九位節度使和一個兵馬使率兵20萬攻打安慶緒部,10月唐軍攻下了衛州,殺死安祿山之子安慶和,安慶緒退到鄴城,郭子儀下令圍城並且引水灌城,安慶緒率軍抵抗,連連損兵折將,無力再戰,只好龜縮鄴城固守;安慶緒以‘禪讓皇位’為條件向歸順朝廷也就半年又叛反的史思明求援,史思明當即便派出人馬前去救援,但卻只讓援軍屯紮於滏陽觀望,援而不救,遙為聲勢而已。

    唐軍這次討伐安慶緒,可謂舉國之兵盡出,如此重大的軍事行動、龐雜的軍隊,必須任命一位功高望著的將軍統籌全域性、指揮作戰,可唐肅宗認為郭子儀和李光弼二人資歷相當,功高而震主、朝廷失去掌控,所以唐肅宗沒有設定元帥,更要命的是,唐肅宗竟讓太監魚朝恩做為觀軍容宣慰處置使監督各軍,成了實際的“元帥”,讓外行領導內行,九大節度使平起平坐,誰也沒有資格指揮誰,為後來的慘敗埋下巨大隱患。

    唐軍圍城已長達半年,糧草短缺,前線將士半飢半飽,士氣低落,沒有統一元帥主事,九路大軍各自為政,‘神通大將’李嗣業見諸大將皆觀望不戰,便獨自披堅執銳率部出戰,不料出師未捷身先死,李嗣業的意外身亡,官軍將士陷入悲痛之中,同時也影響了士氣。

    史思明畢竟是沙場宿將,他抓住了官軍乏糧、驕怠、無帥的癥結,他先是派出若干小股遊擊精騎襲擾官軍後方,縱火焚燬糧草輜重,加重官軍糧荒,亂其軍心;見計謀得逞,史思明便率軍逼近鄴城,下戰書,與郭子儀等約3月初六會戰。

    唐軍以郭子儀的朔方軍最為重要,其中胡兵胡將佔據很大比例,安祿山叛亂以及隨後的史思明再次復叛,讓很多人對軍隊中的胡人有很大負面看法,胡漢矛盾尖銳突出,成為很大隱患。

    759年3月初六,唐軍與史思明在鄴城北邊大戰。李光弼、王思禮、許叔冀、魯炅等部先與史思明交戰,雙方均損失慘重,魯炅中流矢,未分勝負。

    郭子儀部與史思明交戰時,漢將吳思禮一通不信任胡將的言論大大得罪了朔方軍中有特殊地位的胡將僕固懷恩,與史思明激戰時,僕固懷恩射殺吳思禮,聲稱吳思禮在戰場戰死。僕固懷恩的行為,讓朔方軍內部陷入混亂,郭子儀本人也懷疑僕固懷恩準備叛亂投靠史思明。

    就在這節骨眼上,趕巧狂風驟起,霎時間吹沙拔樹,天昏地暗,咫尺難辨敵我,酣戰中的兩軍將士皆大為驚恐,嚇得轉過身子撒腿就逃。官軍向南潰退,叛軍向北潰逃,各軍皆將雙方的潰退誤以為是己方的敗潰,於是九大節度使大多各自率部而遁,結果官軍就真的變成了全軍大潰逃。

    鄴城慘敗後,魚朝恩在唐肅宗面前誣陷此戰失敗全拜郭子儀所賜,郭子儀兵權被奪,直到763年吐蕃入侵時才再次被啟用。

    史思明挾‘大勝’之威,殺掉安慶緒,回軍范陽。四月中旬,史思明於范陽自稱‘應天皇帝’,國號大燕;接續安祿山繼續禍亂大唐,大唐朝廷也由此基本喪失了徹底平定安史之亂的能力,鄴城之戰也成為唐朝後期100多年藩鎮割據的前奏。

  • 6 # 我是趙帥鍋

    公元757年6月,唐肅宗李亨在靈武繼位後的第二年,大唐帝國與回紇結成同盟,正式發起對安史叛軍的反攻,僅一天時間就攻克被安史叛軍所佔據1年之久的長安城。隨後又用了不到一個月時間,把洛陽城也給收復。

    在這種背景下,中原地區的唐軍也開始全線反攻,河北地區的24個郡,有17個郡直接掛起大唐的旗幟。於是叛軍紛紛投降,安祿山也在絕望之中被兒子安慶緒殺死。第二年9月,唐肅宗令郭子儀、李光弼等九路節度使共計20萬大軍圍攻安慶緒,打算一舉清剿安史叛軍。

    十月,唐軍抵達安慶緒駐守的鄴城,郭子儀最先發起進攻,他先派三千名弓箭手事先做好埋伏,接著指揮自己的部隊佯裝潰逃,叛軍著急追趕他們,結果不小心落入郭子儀提前設好的陷阱,被打得慘敗而歸,安慶緒的弟弟安慶和也被唐軍俘獲,安慶緒只好退守相州,並派出使者向屯兵范陽的史思明求救。

    然而,史思明卻直接將安慶緒派來的使者斬殺,同時上書朝廷,說自己願意就此歸降朝廷。肅宗得到報告後十分高興,立即封史思明為歸義王,兼范陽節度使,他的七個兒子都被授予中央高階官員。接著,史思明在朝廷徵召下,率領麾下共計13萬大軍傾巢出動,也來到相州圍攻安慶緒。

    到此為止,安史之亂似乎終於要走向結束。對於唐肅宗來說,他也必須要開始考慮下一步的佈局。因為,安祿山自然是大唐的禍患,但郭子儀、李光弼等政府軍也不可不防。事實上,在收復長安和洛陽後,郭子儀、李光弼等人的地位就已經高到不能再高,以至於唐肅宗都不知道該拿什麼來封賞他們。

    現在,安史之亂平定已經只差最後的臨門一腳,唐肅宗自然不用再擔心他們,但圍攻安慶緒的這九路節度使的勢力卻日漸高漲,儼然已經成為比安祿山更可怕的潛在威脅。因為,這些政府軍無論是從人數還是戰鬥力,都要遠勝安史叛軍,如果不提前構建好防範措施,就算剿滅安史叛軍,也還會有王祿山、李祿山站起來。

    在這種背景下,等到這場最後的相州圍攻戰時,唐肅宗為防止某個節度使借勢做大,就沒有設定元帥一職,而是讓郭子儀、李光弼等九個節度使各自為戰,同時讓太監魚朝恩坐鎮中軍居中協調,並對他們進行節制。

    唐肅宗的這種行為,自然讓這些軍方大佬非常不滿意,因為現在叛軍還沒有被消滅,皇帝就用太監來壓制軍人;如果等叛軍被消滅後,軍人們還有活路嗎?所以,等到魚朝恩坐鎮中軍後,九個節度使開始各種牴觸和不配合。

    本來,這九個節度使之間就是相互誰也不服誰,誰也不肯接受誰的命令,現在他們更有理由不去配合對方,因為他們的理由實在太充足,總而言之,魚朝恩一個爛太監,懂什麼軍事?他讓我配合某某節度使,完全就是瞎指揮。

    在這種內鬥、扯皮和相互推諉之中,大唐軍隊的戰鬥力,自然很難發揮出來,甚至內部還會使各種絆子。而與此同時,安慶緒將大燕皇帝的位置贈送給史思明,成功將史思明再次拉攏回來。於是,在史思明和安慶緒的合作下,很快將大唐軍隊打得大敗而歸。

    據說,當時唐軍死傷慘重,死亡的將士屍體被埋葬在相州城北一個南北斜長5裡的大坑裡,被人稱之為“萬人冢”。直到明代,這裡還能看到“萬人冢”的遺蹟。這戰過後,郭子儀則被唐肅宗解除兵權,閒賦在家;史思明則正式稱帝,自稱應天皇帝,年號順天,立妻子辛氏為皇后,封兒子史朝義為懷王、周摯為宰相、李歸仁為將軍,改稱范陽為燕京。安史之亂平定也變得遙遙無期。

  • 7 # AUTUYG

    安史之亂不是簡單的政治變亂,而是人口比例的倒掛導致的,

    唐軍20萬不僅不是青壯年,而且沒有後勤人力,經過武則天武周女權,大唐幾十年少生了兩三代人口,到李隆基朝唐軍老弱病孤,家有幾個兄弟姐妹的少之又少,前軍老弱後勤無人,老將帶病出徵,年輕將領士卒潰乏斷檔,後繼乏人,

    大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

  • 8 # 征服者帖木兒

    乾元二年(759年)正月初一,史思明在魏州城北興築高臺,自稱大聖燕王,雖尚未稱帝,但已表明他準備取安慶緒而代之了。攻克魏州後,史思明狡猾地逡巡觀望,不再進兵,只派部將李歸仁率1萬步騎兵進駐距相州城30裡的滏陽(今河北省磁縣),對安慶緒遙作聲援,準備坐山觀虎鬥。 李光弼見史思明攻下魏州後逗留不進,於是向監軍魚朝恩建議道:“史思明按兵不動,是在等我軍懈怠、疏於防備,到時他再率精兵突襲。我軍應分兵兩路:我自率軍與朔方軍(郭子儀部)圍逼魏縣,向其挑戰,史思明對嘉山之敗心有餘悸,定然不敢出兵;留下的七路大軍足以圍困相州城。如此僵持下去,日子一久,相州城必被攻克。若安慶緒一死,史思明便無驅使部眾之名,軍心必然動搖。”但魚朝恩認為唐軍兵多,攻克相州城不在話下,根本不聽李光弼之言,各節度使亦互相推諉,態度模稜兩可。俗話說“蛇無頭不走”,由於無人統一指揮調遣,唐軍各自為戰,只是繼續圍困相州城。

    事實上,相州城根本沒有魚朝恩想的那麼好攻。唐軍從乾元元年冬圍困至乾元二年春,長達半年,各部唐軍是互相觀望,屢攻不下。鎮西、北庭節度使李嗣業不忿,親自引兵攻城,不料中流箭受傷,不得已躺在營中休養。夜間,他聽到外面金鼓齊鳴,以為與叛軍交戰,遂從病榻上一躍而起,大喊殺敵,以致箭創崩裂而死。肅宗聽聞傷痛不已,追贈李嗣業為武威郡王,諡號“忠勇”。

    郭子儀等部見久戰無功,遂加緊圍城,築造營壘兩層,挖壕溝三道,將相州城圍得密不透風;並堵截漳水,使其倒灌入城,城中井水皆從井口溢位,城內房屋全都被淹,叛軍軍只得搭起木架住在上面,形勢可謂危如累卵

    狡猾的史思明終於有了行動,見唐軍久攻不下,就親率大軍從魏州來援,直指相州城。他不與唐軍直接接戰,而是命各將領在距相州城50裡處紮營,每營配戰鼓300個,不斷擂動,虛張聲勢震懾唐軍。史思明又命令每營選出500精銳騎兵,每日前往城下劫掠騷擾,一旦唐軍出擊他們就四散而逃,各回本營,騷擾之下,唐軍士氣消沉,疲憊不堪。

    三月初六,史思明認為決戰時刻已到,此時,號稱60萬的唐軍步騎兵在流經相州城之北的安陽河(今洹水)北岸佈陣,史思明親率5萬精銳迎戰,雙方激戰多時,死傷略等。激戰之中,淮西節度使魯炅被流箭射中,率軍退走。郭子儀正在其後,受到敗兵衝擊還來不及結陣接替,突然一陣大風颳來,飛沙走石,不見天光。雙方驚恐不已,盡皆崩潰:唐軍向南逃命,燕軍則向北狂奔。拋棄的鎧甲、武器、輜重隨意堆在路上,無人拾取。郭子儀率兵拆毀河陽橋,退保洛陽,原來的1萬匹戰馬只剩下了3000匹,10萬件鎧甲武器幾乎全部喪失。

    洛陽百姓聽說60萬唐軍頃刻間星離雲散,大為驚恐。人們爭相逃亡,奔入山谷之中躲避,一時間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洛陽留守長官崔圓和河南尹蘇震則一口氣逃到了襄州(襄陽郡)和鄧州(治今河南省鄧州市)。各鎮節度使經此大敗,分別退回各自轄地,潰敗士卒如同土匪,沿途燒殺搶掠,連地方官都不能制止,只有李光弼與王思禮兩部軍紀嚴明,緩緩而退,實力絲毫未損。

  • 9 # 使用者97166608897

    唐玄宗天寶十四載(755)十一月,唐范陽、盧龍、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起兵叛反,爆發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亂’。叛軍勢頭甚猛,官軍幾無招架之力,東京洛陽失陷。翌年正月初一,安祿山於洛陽僭稱大燕雄武皇帝,國號‘燕’。整好一年,安慶緒弒殺‘父皇’安祿山,自己當上了燕帝。然犬子根本不具備虎父的雄才,沒多久便丟失東、西兩京(洛陽、長安),安慶緒率領殘兵退守鄴郡(今河南安陽市)。留守叛軍大本營范陽(今北京市西南隅)的叛軍悍將、范陽節度使史思明見風使舵,舉地率部歸降了朝廷,朝廷授其范陽節度使,封歸義郡王,仍鎮范陽。

    趁著安慶緒勢蹙,朝廷組織大軍攻伐,意圖畢其功於一役,徹底平定叛亂。乾元元年(758)九月,唐肅宗詔令朔方節度使郭子儀、河東節度使李光弼兩位中興大將率領大軍二十萬征討安慶緒;再加上後來陸續增援的部隊,官軍合起來有六十萬之眾。按理說,如此重大的軍事行動、龐雜的軍隊,朝廷本應任命一位號令三軍的統帥以統籌全域性、指揮作戰,而統帥也只能是由功高望著的郭子儀或者李光弼擔任。可由於唐肅宗認為郭、李二將皆為中興元勳,地位、爵位、軍功、名望相當,難相統屬,故不便設定統帥。更重要的是,唐肅宗擔心二位大將功大無可賞(此時二位皆已位列三公,正一品;郭為司空、中書令、爵代國公,李為司徒、侍中、爵薊國公),功高而震主;同時也擔心二人擇一為帥,為帥者風頭過盛,朝廷掌控失去制衡,易出麻煩,故寧可冒著兵家之大忌的風險,也不肯不敢設統帥,而是派了個不懂軍事的宦官魚朝恩為觀軍容宣慰處置使,凌駕於眾大將之上。故而龐雜的官軍並沒有一位真正號令三軍的主帥,九大節度使平起平坐,誰也沒有資格指揮誰,誰也不負戰役勝負的責任,為後來的慘敗埋下巨大隱患。

    安慶緒率軍抵抗,連連損兵折將,無力再戰,只好龜縮鄴城固守;同時遣使持厚禮書信趕往范陽,向史思明求援,並情願‘禪讓皇位’於他。史思明歸順朝廷也就半年又剛剛叛反,此時他已擁有十三萬兵馬,實力雄厚。他見安慶緒甘願以讓出‘皇位’為酬謝求援,自是大喜,當即便派出一萬三千兵馬前去救援,但卻只讓援軍屯紮於滏陽(今河北磁縣)觀望,援而不救,遙為聲勢而已。

    官軍將鄴城鐵桶般圍困起來,修築了兩重城壘,深挖了三道塹壕,並堵塞漳河之水灌城,困守孤城的安慶緒插翅難逃了。看看安慶緒被拖耗得差不多了,史思明遂於十二月自范陽起兵南下,年底攻破魏州(今河北大名府東北)。轉年正月初一,史思明於魏州僭稱‘大聖燕王’。二月中下旬,史思明率領大軍開向鄴城赴援。他命諸將遠離鄴城五十里各自紮下大營,自率大軍屯紮於距離鄴城西南四十五里的安陽城,伺機出戰。

    轉眼間官軍圍困鄴城已經半年了。由於官軍圍城曠日持久,官兵也被耗得沒了精氣神兒,早已倦怠鬆懈。六十萬官軍人吃馬嚼的,糧草耗費巨大,後勤保證跟不上,因而軍營糧草短缺,前線將士半飢半飽地硬挺著,弄得士氣也很低落。由於官軍人多勢眾,長圍困城,呈主動態勢,故將士皆產生了麻痺驕傲的輕敵心理。更要命的是,由於官軍沒有號令三軍的統帥,九大節度使只能是各顧各,六十萬大軍分散為九大塊,沒能形成拳頭。

    由於官軍沒有大帥主事,九路大軍互相觀望,久圍而不戰,結果空耗得師老氣竭,沒了鬥志。北庭節度使李嗣業是勇冠三軍的猛將,威名震敵膽,人稱‘神通大將’。李嗣業見諸大將皆觀望不戰,便獨自披堅執銳率部出戰。不料出師未捷身先死,李將軍被流矢射中,回營療養;忽聞營外金鼓震天響,知有大戰,遂奮然而起欲戰,誰知創口崩裂,流血數升而殞命。猛將李嗣業的意外身亡,官軍將士陷入悲痛中,同時也影響了士氣。

    史思明畢竟是沙場宿將,精通韜略善算計。他抓住了官軍師老、乏糧、驕怠、無帥的四大症結,開始對症下藥了。他先是派出若干小股遊擊精騎襲擾官軍後方,縱火焚燬糧草輜重,加重官軍糧荒,亂其軍心;見計謀得逞,史思明便率軍逼近鄴城,下戰書,與郭子儀等約期會戰。

    三月初六日,是雙方約定大會戰的日子。六十萬官軍在鄴城北四里的安陽河(即洹水)北岸列開陣勢待敵,史思明率領五萬精兵出戰。託大的官軍將士果真未拿這點兒兵馬當回事,還以為是叛軍的遊動部隊呢,因而並沒有作出交戰的準備。史思明利用官軍的麻痺輕敵,突然揮軍發起進攻,徑衝官軍的前陣。前軍河東節度使李光弼、淮西襄陽節度使魯炅、關內潞州節度使王思禮、汴滑節度使許叔冀四大將立馬揮師迎戰。

    激戰多時,雙方殺傷相當,誰也沒能佔得上風,呈勢均力敵態勢。混戰中,魯炅不幸被流矢射中,負了重傷。其部眾見主將受傷,不免有些慌亂退卻。魯部陣後負責接應的是郭子儀的部隊,而這個‘二梯隊’竟然還沒能來得及排兵佈陣,再經退卻的魯軍一衝擠,就更加沒了陣型,將士也跟著慌亂起來。就在這節骨眼上,趕巧狂風驟起,霎時間吹沙拔樹,天昏地暗,咫尺難辨敵我,這仗還怎麼打?酣戰中的兩軍將士皆大為驚恐,嗷的一聲,嚇得轉過身子撒腿就逃。官軍向南潰退,叛軍向北潰逃,甲仗輜重扔得塞滿道路。而龐雜的官軍由於沒有統帥,導致號令不一,各軍皆將雙方的潰退誤以為是己方的敗潰,於是九大節度使大多各自率部而遁,結果官軍就真的變成了全軍大潰逃。

    安陽之戰官軍折損慘重,萬匹戰馬僅存三千,甲仗損失十萬;唯有李光弼、王思禮二將臨危不亂,整勒部隊全軍而還。雙方本是打個平手,可由於大將負傷、風雲突變等原因,官軍稀裡糊塗地渡河南撤,史思明‘大獲全勝’,真是撿了個天大的便宜;而唐肅宗只能是窩囊地吞下自己釀造的苦酒了。

    官軍全線崩潰,郭子儀被迫切斷要塞河陽橋(在今河南孟津縣東、孟州市西南黃河上),派兵防守洛陽的外圍重鎮河陽(今河南孟州市西),自己退保東京洛陽。

    待風息天朗,史思明探知官軍大潰退,趕忙撒出軍隊打掃戰場,獲得大量戰利品。史思明挾‘大勝’之威,殺掉安慶緒,回軍范陽。四月中旬,史思明於范陽自稱‘應天皇帝’,國號大燕;接續安祿山繼續禍亂大唐。

    安陽一役,六十萬官軍對陣十三萬叛軍,九大節度使也多為名將、猛將,史思明又屢屢是郭子儀、李光弼手下敗將;無論是兵力對比,還是大將素質,官軍皆佔盡優勢,完勝應該毫無懸念。可由於朝廷措置失當,未設討伐軍統帥,致使前線官軍出現了無帥、師老、乏糧、驕怠的現象,並最終導致不應有的全線崩潰。安陽之戰敗延緩了朝廷平叛程序。此役過後,官軍處於被動防守狀態,而史思明則趁勢坐大,稱帝建國,與大唐分庭抗禮,使安祿山之亂演變為安史之亂,進一步給國家和軍民帶來了更加深重的災難。

  • 10 # 狂人狂語

    安祿山被殺,兒子安慶緒繼位,此人雖然四肢發達,可惜頭腦太過簡單。殺父篡位之時,軍師嚴莊寫好詔書,讓安慶緒全程對著稿子深情朗誦,結果安慶緒也能念成外語,結結巴巴不知所云,弄得親信部下羞愧不已,只好讓大王呆在深宮喝酒泡妞了事,拋頭露面之事都由手下代勞,儘量避免其出來丟人現眼。

    面對如此級別的對手,唐肅宗李亨信心十足。公元758年,李亨趁安慶緒頭號戰將蔡希德被殺內亂之際,想畢功於一役,不惜血本同時徵調了朔方節度使郭子儀、河東節度使李光弼、北庭節度使李嗣業、、澤潞節度使王思禮、河南節度使崔光遠等九大節度使,湊齊二十萬大軍,前往討伐安慶緒。這支聯軍不僅兵力雄厚,而且將領陣容豪華,可以說在任何方面,都是碾壓叛軍的存在。可惜,打仗不是數學題。

    因為安史之亂,唐朝皇帝早已不再信任武將,面對如此陣容,肅宗李亨怎麼也不敢將全國武力放置於一個武將之手。但大軍不能無主,唐肅宗夙夜不懈,終於找到了解決方法,論忠貞愛朕,又有誰能比得過終日和朕朝夕相處的后妃和太監呢?如果問世界上有誰不想當皇帝,那麼除了傻子外就只有太監了,因為這些人根本不能生育,當了皇帝能傳給誰?

    秉著這種思想,唐肅宗並沒有給這支聯軍設定主帥,而是獨闢蹊徑地發明了一個新的職位——觀軍容宣慰處置使,職責是居中協調,監督諸軍。從新職位的職責我們可以看出,唐軍雖多,但都是各自為戰,沒有統一指揮。擔任這個職位的是唐肅宗第二寵愛的宦官魚朝恩。(第一是李輔國,肅宗捨不得外放.)

    魚公公雖然馬屁水平十級,但軍事水平基本為零。不過奇怪的是,面對如此任命,郭子儀等人卻毫無怨言。因為老郭已經61歲,早就在宦海沉浮半生,摸透了官場規則,何況己方優勢明顯,帶個新人刷刷小怪也算是聊勝於無。十月,郭子儀北渡黃河,擊敗叛軍大將安太清。叛軍只得退守衛州,被郭子儀團團包圍。

    十月七日,淮西、河南、鄭蔡、北庭四地節度使率兵渡河,與郭子儀部會師衛州城下,聲勢浩大,唐軍風頭一時無兩。

    衛州離鄴郡不到二百里,位置極其重要。安慶緒也無暇享受人生,只得放下酒杯美人,親率鄴郡傾城之兵7萬餘眾前往支援。結果被郭子儀誘敵深入之計打得七零八落,唐軍擒殺了安慶緒的弟弟安慶和,還趁勢攻克了衛州。

    安慶緒見唐軍兇猛,不得已只能退往鄴郡,但唐軍仍不肯罷休,緊追叛軍不放,而且援軍愈聚愈多,滑濮節度使許叔冀、關內澤路節度使王思禮、平盧兵馬使董秦、河東兵馬使郭謙訓悉數到齊,大有不死不休之勢。見唐軍糾纏不休,安慶緒無奈之下,只能硬著頭皮收拾殘兵,在鄴郡西南的愁思崗和唐軍又打了一架,當然還是不堪一擊,丟了三萬人頭後退入城內固守,隨即被郭子儀、李光弼等人率二十萬大軍將鄴郡圍得水洩不通。

    眼見覆滅在際,安慶緒為了保住自家小命,也只能放下臉面,以皇帝之位為籌碼,派出信使向昔日的仇人史思明求救。當年二京失守,安慶緒隻身逃亡鄴郡,身邊僅剩騎兵三百,宛如喪家之犬。安慶緒手下曳落河、同羅等六部胡兵,大多投靠了史思明,搶劫所得財物,也被史思明全部繳獲,反而實力大增。這讓安慶緒嫉妒非常,不僅派遣阿史那承慶和安守忠去史思明的地盤范陽徵兵,還暗地囑咐兩人見機刺殺史思明。

    史思明雖然不齒安慶緒為人,但畢竟懂得唇亡齒寒的道理。鄴郡是河北南方門戶,一旦安慶緒被滅,那麼自己絕對會成為那二十萬唐軍的剷除目標!一番思量後,史思明決定親率十三萬大軍南下。史思明和安祿山同鄉同歲,都是白手起家,雖然相貌醜陋,但卻勝在頭腦靈活,戰場上向來以狡黠多變而聞名。

    史思明見唐軍勢大,便不肯正面對敵,只派了部將李歸仁領步騎一萬進駐離鄴郡六十里的滏陽,遙為安慶緒軍聲援,而自身則帶著全部兵力攻打老熟人——河南節度使崔光遠所駐守的要地魏州。

    崔光遠,大唐望族博陵崔氏第三房一脈,丞相楊國忠的親密戰友,不管是出身還是社會交際,原本和史思明不會有半毛錢的交情。史思明之所以熟悉這位公子,是因為崔光遠也曾經叛變過革命。當年安史之亂,唐玄宗悄悄西逃,臨走之時不僅沒有告知文武百官,還留下詔命崔光遠擔任京兆尹、西京留守。結果崔光遠上任當天,叛軍須臾就至,崔光遠避無可避,為求活命,只能讓自己兒子去安祿山軍營遞上降書。因崔家名望甚高,安祿山大喜過望,讓他繼續擔任京兆府尹。不久後唐軍反攻,崔光遠又果斷投奔太子李亨,此人打仗不行,見風使舵的本領倒是一流。

    崔光遠見賊兵遠道而來,即派部將李處崟出城迎擊,結果敵眾我寡,郭子儀鄙薄崔光遠為人,不去救援,李處崟只能且戰且退,最後逃往城內。史思明率部隊尾隨而至,故意在城外大喊:“李處崟召我而不出,何也?”果然這話被崔光遠聽到,隨即大怒:“鬼子都是你帶來的”?隨即將一臉懵逼的李處崟腰斬處死。

    李處崟是崔光遠部最為驍勇之將領,魏州唐軍以其為主心骨,如今變成兩截,魏州守軍頓時人心渙散。不過好在崔光遠見風使舵的本領並未退化,眼見形勢不對,立馬連夜棄城而走,逃回了自己的老巢汴州。

    主將帶頭率部逃跑,魏州自然被攻陷,三萬人慘遭屠殺。崔光遠逃跑有功,官升太子少保。

    初戰告捷,史思明並未乘勝追擊,而是在魏州按兵休整,和唐軍相互對峙。期間還特意抽空築祭壇登基,自號大聖燕王,向安慶緒宣告自己才是老大。

    面對戰局形勢的變化,李光弼很是著急,他向首任觀軍容使魚朝恩建議圍點打援:“史思明於魏州按兵不動,欲使我懈怠以乘之,我以兵逼魏州,使其不敢出戰,得以時日,鄴城必拔。”但魚公公有自己的想法,認為分兵不利於團結。

    在魚朝恩的指揮之下,郭子儀等八位節度使將鄴城圍得是水洩不通,修了兩層營壘,三道壕溝,還攔截漳水淹鄴城,無所不用其極,日夜猛攻。

    生死關頭,安慶緒和麾下悍將們也只能咬牙堅持,等待史思明的援軍。好在鄴郡早在殷商時期就是古都,城防堅固,唐軍又沒有統帥,缺乏協同無法形成合力。所以圍城半年,而鄴郡遲遲不下。雙方皆精疲力盡,鄴郡糧食吃盡,一隻老鼠都能賣4000錢,士兵只能從牆角啃草得以活命;唐軍亦軍心渙散,因為天下饑荒,糧草補給也開始短缺,為了早點結束戰役,連鎮西節度使李嗣業亦在攻城中被流矢射中身亡。

    眼見雙方皆已身疲力竭,史思明覺得時機成熟,傾巢而出向鄴郡進軍。大軍在離鄴郡五十里處紮營,為了防止唐軍衝擊,史思明在軍營內每營放置戰鼓三百,日夜不停製造噪音,既聲援城中叛軍,又給唐軍增加壓力,唐軍九部各自為政,每部兵力皆少於史思明,又缺乏統一指揮,沒有誰願冒損失自身實力之險,貿然主動攻擊史思明,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史思明軍隊安營紮寨。

    史思明,又從每營中挑選五百騎兵,胡人騎馬本來就來去如風,實行的又是“敵進我退、敵疲我擾”的戰術,對唐軍單獨打柴擔水計程車兵進行攻擊。在這些“游擊隊”的騷擾之下,唐軍將士們連出營大小便都變成了高危行為,不少人在酣暢淋漓之際,被飛奔而來的馬刀砍掉了腦袋。

    唐軍幾十萬人馬,糧草需求巨大,糧餉從江淮、幷州遠道而來,平日“車船相繼”,連綿不斷。史思明派人穿上唐軍制服,偽裝成督促隊,斥責民夫運糧太慢,隨意抽刀砍殺民夫,民夫驚恐至極,經常半途逃亡。遇見車船聚集,叛軍又把車船燒燬。由於唐軍各自為戰,勢力繁雜,唐軍巡邏隊根本無從分辨真假。

    在史思明的連環陰招之下,唐軍又困、又累、又餓、還不敢上廁所,變得“人思自潰”。這時,史思明正式渡過漳水,向唐軍發起了總攻。

    三月六日,唐軍九位節度使率本部人馬二十萬在安陽河北部列陣以待(資治通鑑上說帶了六十萬,個人感覺是無稽之談,這麼多兵,半年時間,後勤也能把這支聯軍拖垮.)。

    但奇怪的是史思明卻只帶了五萬精騎出陣。

    見史思明部隊人數不多,唐軍還以為這是一支側翼遊軍,還在四處派偵騎尋找敵軍主力,結果史思明直接率軍直衝唐軍軍陣。雙方在萬金驛接觸交戰,很快就陷入了白熱狀態。唐軍人數雖多,但萬金驛面積不大,根本無法發揮人數優勢,相反史思明的精騎反而佔盡便宜。

    頂在前方能和史思明軍隊有接觸的是李光弼、王思禮、許叔冀、魯炅四個節度使,其中魯炅來自南方,並不習慣平原作戰,而許叔冀根本就不會打仗,士兵多以戰五渣為主,所以史思明逐漸佔據了上風。不久魯炅受傷,於是開始率軍敗退,位置改由郭子儀的朔方軍接替。

    郭子儀還未來得及排兵佈陣,老天突然跑出來插了一腳,在戰場上颳起了一陣怪風。天地一片昏暗,能見度基本為零,戰場兵馬一片混亂,出現了千古未有的奇觀——唐軍向南,叛軍則往北,槍械 輜 重,扔滿一路,戰場瞬間安靜下來,決戰就這樣結束了 。

    相對於叛軍來說,唐軍似乎機動力更強。因為史思明的精騎只跑了200裡地,逃到了沙河,而唐軍在各節度使帶領之下,乾脆跑回了本鎮。各方節度使領著敗軍,一路燒殺搶掠,秋毫必犯,童叟必欺,當地百姓不堪其擾,恨不得叛軍追上前來,將官軍殺個乾淨。

    因為史思明逃跑過慢,在沙河整頓部隊,才發現根本無人追擊,於是滿懷疑惑地重返鄴城,他沒有去追擊唐軍,因為史思明知道自己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安慶緒死裡逃生,見戰場空蕩無垠,只留下了堆積如山的軍械糧草,本著不能浪費糧食的樸素情懷,安慶緒派人蒐集郭子儀隊伍留下的珍貴糧食,得到糧草大概7萬餘石。手中有糧心裡不慌的小安隨即和死黨孫孝哲、崔乾祐商量過後,決定關閉城門,把史思明拒之門外。

    不過安慶緒部下顯然已經受夠了這位木頭皇帝,堅持讓安慶緒兌現承諾,最終拗不過眾人的安慶緒率三百騎兵手捧奏表奉上玉璽向史思明稱臣,果然被史思明砍掉了腦袋。史思明接管了安慶緒的地盤,開啟府庫犒賞將士,將安慶緒的實力佔為己有。

    公元759年四月,史思明在范陽正式登基,改元順通,國號為燕。安祿山辛苦一世,至此,家產股份全部落入了老鄉史思明之手。

    一場大風,讓唐肅宗中興大唐的野望成為泡影,在史思明的努力之下,再次將即將熄滅的叛亂之火又重新死灰復燃。唐朝從此進入了安史之亂的第二階段——史思明叛亂,日益持久的混戰也讓節度使力量更加強大,而中央力量則不斷削弱,到後唐時期,中央再無制衡地方的籌碼。

    史書大多將鄴城之敗歸咎於唐肅宗未設統帥和魚朝恩不善軍事。但對於李亨來說,這是不得已而為之。李亨臨危上任,身邊除了太子名分,並無一分一毫實力。李泌隱居之後,能一直跟隨自己的除了皇后就只有太監。安祿山之亂,早已證明武將不可信任,作為平叛主力,朔方軍一支獨大,甚至能決定唐皇朝生死,沒有上帝視角,唐肅宗又如何敢肯定郭子儀不會造反?事實也證明唐肅宗擔心並非多餘,二十年後,朔方節度使李懷光就逼得皇帝再次逃離京城。

  • 11 # lgs1973

    安祿山、史思明一代人傑,可惜不會培養後代,都養了一個坑爹的兒子!特別是史思明,史書嚴重低估了此人,他是一代戰略大師,他活著,叛軍哪怕是區域性失利,但始終牢牢把握戰略主動權!可惜被他兒子宰了!他一死,叛軍就完犢子了!中國史書一般對反面人物不怎麼描述,但外華人就不一樣了!可以參考日本人對史思明的評價!

  • 12 # 尋根拜祖

    乾元二年,安慶緒遭到郭子儀連番狂虐,被迫北逃至鄴城,成了一頭籠中困獸。前來增援的史思明在攻佔魏州後,僅以5萬精兵就擊敗了20萬之眾的唐軍。

    鄴城之戰的失敗讓唐軍的大好形勢瞬間付之一炬,四倍於敵的優勢,還有郭子儀、李光弼壓陣,唐軍怎麼就稀裡糊塗地輸了呢?

    至德二載(757),安慶緒幹掉老爸安祿山,偽燕政權的內訌加上在河東、河南的節節敗退,讓大唐平定安史之亂的形勢一片大好。

    乾元元年(758),朔方節度使郭子儀率軍跨過黃河,在懷州的獲嘉大敗安慶緒,燕軍繼續向北逃往衛州。

    河北被光復,叛軍就只能龜縮於幽州這塊孤島了,唐肅宗大喜,他一聲令下九大節度使合兵20萬(也有史料說是60萬)雲集衛州,準備對叛軍展開風捲殘雲般的收割戰。

    這九大節度使分別是:朔方節度使郭子儀、河東節度使李光弼、潞州節度使王思禮、北庭行營節度使李嗣業、襄陽節度使魯炅、青徐節度使季廣琛、魏州節度使崔光遠、鎮東軍節度使薛兼訓、汴州節度使許叔冀

    既獲嘉遭遇重創後,安慶緒又在衛州中了郭子儀的誘敵之計,損兵4萬,連他的弟弟安慶和都埋在了此地。安慶緒繼續北逃,又在安陽南邊的愁思崗“愁死”了,燕軍又被幹掉3萬人。

    獲嘉、衛州、愁思崗三連敗,安慶緒逃過安陽河,一頭扎進鄴城。郭子儀不給他喘息的機會,立刻兵圍鄴城,挖開漳河水淹鄴城。

    鄴城挺結實,在水中泡了兩個時辰屹立不倒。於是郭子儀改變戰術,他圍著鄴城挖了三道壕塹,又大批次建造塔樓等攻城器具,擺出一副死磕安慶緒的姿態。

    安慶緒很慘,不光軍事上連連失利,且出現大批將領倒戈的現象。更讓他膽寒的是,城中很快沒糧了,出現了人吃人的現象,誰家裡要是發現一隻老鼠立刻就成大富翁。

    安慶緒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只好向遠在范陽的老對手史思明求援,條件很誘人:哥,救小弟一把,龍椅歸你了!

    史思明謙虛地說:都是兄弟嘛,談什麼龍椅,哥救你。於是史思明率13萬大軍南下,可到達鄴城附近後,他卻不忙於進攻唐軍,而是派部下李歸仁率1萬人屯駐滏陽,給安慶緒喊“加油”,自己卻主力東進,去攻打魏州。

    魏州刺史蕭華抱著好漢不吃眼前虧的原則,直接舉手投降。於是朝廷調整部署,令崔光遠出任魏州節度使。

    崔光遠糊塗,輕易就中了史思明的離間計,冤殺部將李處崟導致軍心渙散。眼見史思明勢大,崔光遠棄城逃跑,導致魏州陷落,唐軍折損3萬人。

    奇怪的是,佔據了魏州的史思明並不急於救援安慶緒,而是派小股人馬不斷打黑槍,襲擾唐軍的糧道,導致唐軍的糧食也緊張起來,插空還在魏州搞了個典禮,給自己帶了一頂“燕王”的帽子。

    安慶緒承受不了壓力,他派親信安太清攜帶皇帝印璽去拜見史思明:玉璽獻給您,只求您快伸手搭救。

    做足了前戲的史思明終於出手了,他率領5萬大軍直奔鄴城,“鄴城大戰”拉開帷幕。

    戰場設在安陽河北岸,李光弼、王思禮、許叔冀、魯炅為唐軍前軍。史思明很狡猾,他只派了數百人零零散散地在唐軍側翼遊蕩。唐軍上當了,以為他們只不過是小股襲擾的軍隊,因此放鬆了警惕,卻不料大鼓聲響起,燕軍5萬精兵突然殺出。

    好在唐軍人數佔優,雙方傷亡相當,打成了肉搏戰。關鍵時刻魯炅掉鏈子了,他被流矢射中,竟然帶著本部數千人突出重圍跑了。

    魯炅的擅自撤逃,導致唐軍陷入被動。此時,圍困鄴城的後軍郭子儀被迫出手,他整頓軍隊準備補魯炅留下的空缺。

    可弔詭的一幕發生了,郭子儀的大軍尚未布好陣型天色大變:“大風遽起,吹沙拔木,天地晦暝,跬步不辯物色。”

    頓時唐軍和叛軍都懵了,也看不清誰是敵誰是友,於是雙方都忙著逃命,唐軍向南逃,叛軍向北逃。甲杖、輜重、糧草扔了一地,郭子儀率領本部退回河陽。

    史思明回過神來,轉頭又向南追殺唐軍,其餘唐軍此時早已軍心渙散無力應戰了,於是各路人馬各自退回防區,將大批物資和收復的失地拱手讓給了安慶緒和史思明。

    表面上看,唐軍的失利純粹是老天調皮搗蛋,關鍵時刻不幫忙,其實那都是史作者信口雌黃,目的就是掩蓋一些真相。那麼,唐軍為何在佔據絕對優勢,又在士氣正旺的時候突然輸得這麼慘呢?

    九節度使互不統屬,導致相互拆臺

    歷史上以絕對優勢兵力慘敗的案例,大多數離不開一個問題——聯軍貌合神離。唐軍的這次九節度使也是這種情況,他們中竟然沒有一位總指揮,而是靠觀軍容使魚朝恩居中協調。

    這就導致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各部之間的軍事行動很難協調一致,導致各自為戰,不光大大折損戰力,甚至導致相互掣肘。

    比如崔光遠,他就是這次戰爭中的倒黴蛋。在衛州的汲郡之戰中,奉命增援的崔光遠給郭子儀上眼藥,他僅讓本部1000人支援郭子儀,且出工不出力。郭子儀又打擊報復,當崔光遠在魏州遭遇史思明圍攻的時候他袖手旁觀,導致魏州陷落。

    由此可見,魯炅的負傷逃跑也絕非偶然,大機率也是相互掣肘的結果。

    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根子出在唐肅宗身上,他忌憚武將軍權過於集中,又擔心郭子儀和李光弼兩位大佬相互不服氣,於是乾脆不設一把手。正是這個無腦操作,讓九節度使不但不能形成合力,反而相互拆臺。

    魚朝恩干預軍事,又不具備決策能力

    觀軍容使本來就是個監軍,不具有軍事決策權力,但軍中沒有一把手的情況下,作為皇帝的特使,魚朝恩自然成了事實上的一把手。

    可魚朝恩本就是個太監,代表皇帝行監軍的職能沒問題,可讓他對軍事行動做決策超出了他的能力範圍。

    在行動之前,李光弼提出了一個方案:東牽西打。具體方案是這樣的:東邊的史思明之前剛剛在嘉山慘敗,只要我和郭子儀的朔方軍東移,他一定不敢出戰,這樣我軍就可以集中其餘力量猛攻西邊的鄴城。只要鄴城被攻克,史思明不戰自敗。

    這個方案被魚朝恩否決了,很多人認為魚朝恩錯過了最佳方案,這個觀點有一定道理,但不全面,至少忽略李光弼這個方案背後的小心思。

    請注意,此時圍困鄴城的主力軍是誰?是郭子儀。按李光弼的構想,郭子儀必須讓出已經構建好的進攻陣型,轉而去充當牽制史思明的偏師。假如你是郭子儀你會答應嗎?肯定不會答應,人家老郭從河陽一路打到鄴城,也看大功告成,憑什麼讓他拱手讓出果實?

    所以,李光弼這個“絕妙”的方案本身沒問題,問題是他夾帶了私活,明視訊記憶體在打壓郭子儀的嫌疑。

    對這種微妙的關係,魚朝恩缺乏洞察力,又不具備決策力,其結果只能是各玩各的。

    軍魂郭子儀負氣作戰,又帶頭逃跑

    郭老在歷史上的名聲相當好,他一生兩次再造大唐,被後世譽為完美的楷模。可人無完人,在鄴城之戰中郭子儀充當了不太光彩的角色,儘管史書竭力替他掩蓋。

    後人被突如其來“妖風”刮迷糊了,真相信了史書的鬼話,以我個人的觀點,這就是史書為了美化郭子儀編造出來的故事,目的就是給郭子儀逃跑找個藉口。

    我們說幾個疑問:其一,郭子儀遭遇妖風為何向南跑?南邊有敵人,自己的大營在北面,正常他要是跑也應該向北跑啊。其二,叛軍為何很快就清醒過來,而郭子儀的大軍怎麼就稀裡糊塗跑了好幾百裡,且準確地回到了河陽?其三,魚朝恩為何獨獨彈劾郭子儀,他跟郭子儀真有什麼過節嗎?

    從細節看,這是郭子儀有預謀的逃跑,並非郭老膽小畏戰,而是他認為此戰已經無法取勝了。

    前面我已經提到過,郭子儀沒有對戰爭的決策權,李光弼、崔光遠等人還故意給他挖坑,魚朝恩又無法左右局面。在史思明的襲擾下,唐軍已經出現了糧草供應危機,這種情況下已經很難打持久戰了。

    請注意,郭子儀對鄴城的攻戰思路:挖三重壕塹。這說明他想用持久戰的方式,活活困死安慶緒。事實上鄴城卻是也快接近崩潰了,但有一個前提條件,唐軍自己得挺得住。可由於唐軍的指揮混亂導致糧道被斷,不出意外的話,唐軍一定抗不過史思明的打擊。

    所以魯炅先跑了,郭子儀跟著跑意外嗎?他要是不跑,很可能被史思明和安慶緒夾擊,在糧草短缺的情況下這就是個滅頂之災。那怎麼辦?負氣的老郭乾脆趁自己還有逃跑的可能性先開溜了。

    所以,鄴城之戰從一開始就註定了唐軍必敗的結局,人數再多也沒用。在這場戰爭中,包括郭子儀、李光弼、魚朝恩都是戰爭失利的責任人,但我們也沒必要苛責他們,唐肅宗戰前的人事安排其實才是禍根。

    本來郭子儀一個人就能搞定的事,非要搞一幫掣肘的人,難怪安史之亂這麼難平定。

  • 13 # 黃河畢竟東流去

    有唐玄宗,宋太宗這樣的皇帝,多少人也打不贏。唐玄宗催哥舒翰出潼關迎戰,結果大敗。離奇的宋太宗,大將出徵,居然要拿他畫的陣圖,按陣圖排兵佈陣。崇禎催洪承疇出戰,導致松山大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洗衣機清洗液的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