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孔明為何堅持北伐,後人解讀大致原因有三,一、蜀地不穩,轉移內部矛盾,二、早日完成劉備遺願,統一大業,三、以戰止戰,方能保全。但在實力如此懸殊之下,千里北伐,孔明是否太過自信,如果韜光養晦,開發蜀地,利用優勢地形,積極防禦,不出十年,實力倍增,且不更加穩妥,但孔明時間上已經等不起,這點上看是否孔明有點自私呢?
6
回覆列表
  • 1 # 狼的影子319

    謝謝邀請,這個問題應該一分為二的看待,蜀漢的北伐對於諸葛亮個人來說,肯定是有利的,他可以藉此長期把持軍權,因為劉備死的時候,任命的軍事上負總責的是“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的李嚴,諸葛亮雖然貴為丞相,又獲得了“開府治事”的特權,但是按照國家的行政體系,他是不能直接管理軍隊的,當年他利用“南征”的機會,從李嚴手中奪得了一部分兵權,南征結束後,按照朝廷的體制,他應該納還兵權于軍府,繼續從事自己的總理國家事務的丞相職務。但是,放棄兵權是諸葛亮所不想的,所以,他必須不斷的找藉口對外用兵,所以他在《出師表》中要求劉禪“願陛下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終於再次獲得了兵權,同時,他以同樣的藉口,剝奪了漢中太守魏延的兵權,把蜀漢的主要軍隊掌握在自己的手裡,如此,他就更加不想放棄兵權了,所以他乾脆把“相府”搬到漢中,在漢中處理國家事務,而在成都僅僅虛設“相府”,由留府長史蔣琬代表相府在朝廷中行使相權。

    諸葛亮除了想長期把持軍權的主要目的,其實並非是他宣稱的,為了報答劉備,鞠躬盡瘁的興復漢室,主要是想為自己建立軍功,好晉爵稱王,加九錫,因為作為蜀漢這樣的偏安一隅的割據政權,國力弱小,軍事實力不濟,連東吳都打不過,跟強大的曹魏政權較量,無異於“以卵擊石,蚍蜉撼樹”,這一點,諸葛亮不可能不知道,蜀漢政權在丟失荊州和夷陵之戰以後,已經失去了爭奪天下的能力,以蜀漢之弱小,能夠依靠地理優勢,守住漢中和三峽,內修政理,發展生產,讓益州人民過幾天安居樂業的平靜生活,是最理智的國家策略,

  • 2 # 兔吐2

    諸葛亮身為荊州派,受蜀漢社會環境使然,和東州、益州派,有猜疑,雖同李嚴為顧命大臣,同朝議事時有遲肘,劉備在新野,只是想匡扶正義,有自已的一塊根據地,諸葛亮隆中獻策,成了劉備霸業的戰略方針。

    諸葛亮把隆中這一方針繼續實施,巧不是打壓本土派和東州派最好方法,讓兩派唯命是從,也無話可講,鬥爭是無情的,看不見的內部複雜矛盾,要化成同一目標,是要有大智慧的,那就是尋找共同敵人,北伐這是最好選擇,只要把劉禪安置好,說服了,還能擁兵自重,蜀漢就圍繞北伐這條線展開服務,諸葛亮立馬身價倍增,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權大受人敬仰。解脫了在朝中和同僚們議事所帶來的紛繞。北伐成功與否,對諸葛亮都是最有利的。

    諸葛亮管理能力很強,依法治國,軍紀嚴明,能預見天下三分,卻看不到北伐的重重霧氣迷障,常常失策,一生小心謹慎,事必恭親,身藏鬼秘。北人兇悍,亮望天長嘆,卻接連受挫,還不知何故,到死都沒有放下,讓後人難解。

  • 3 # 老蛇正宗

    諸葛亮為什麼要選擇北伐?答:一,為報三顧,以完遺願。

    《出師表》:“……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部”。諸葛亮北伐是為匡扶漢室,報答先帝三顧知遇之恩。

    二,曹魏不攻,必然日益強大,蜀漢必亡。

    諸葛亮意識到,曹魏佔據地域遼闊,人口眾多,雖然歷經戰爭傷害,民窮而國不強,但是如果經過長時間的休養生息,必然會越來越強大,到時蜀國要想北伐,問鼎中原,那可就辦不到啦。而蜀國因有天險阻隔,沒有遭受戰爭的損害,但地域偏小,且居民不多,大約才120萬左右人口,兵員也才毛20萬眾,如果不趁早利用目前魏國尚未強大之機進行北伐,那就坐失良機,此滯彼長,蜀漢總被曹魏所滅。現在北伐,起碼可以佔領雍州、涼州,一是可以,獲得秦川駿馬,擴充騎兵,增強蜀漢部隊的戰鬥力。二是可以,佔領隴右,增加戰爭迂迴空間,使山川之利得到有效的彌補。如果蜀漢今天不作為,後患無窮!

    三,北伐中原,可以轉移國內予盾。

    自從關羽失荊州,劉備為復仇發動夷陵之戰,結果被陸遜火攻,慘遭失敗,並且在白帝城一命嗚呼。此時的蜀漢的“國一代”所剩無幾,荊州派鎮不住本土派,還有劉嶂舊部的東州派,蜀國內"小三足鼎立”矛盾凸出,需要對外戰爭來轉移國內的三大派系,荊州派、東州派、本地派的角逐與內鬥,以增加”內三足”的凝聚力,減少矛盾的產生和激化。

    從上所述,可以得知諸葛亮“六出祁山”的良苦用心了,實際上只有五次北伐,而且只有第一次和第四次才是真真意義上的北伐,其餘三次是區域性戰爭而已。

  • 4 # 夏有涼風61

    謝邀,孔明北伐,不排除想在有生之年,使畢生之力,展宏圖之志。但形勢比人強,自己身體又不做主,最終累死在北伐途中。有人說,諸葛亮北伐是因蜀地政局不穩,想轉移內部矛盾,這是現代人的思維,要說這個內部矛盾,史料裡也沒有記載諸葛亮有什麼政敵,但北伐根本轉移不了內部矛盾也解決不了內部矛盾,以諸葛亮那麼大的權威,即便不北伐矛盾也影響不了諸葛亮什麼。如果說諸葛亮北伐是想早日完成劉備遺願,對當時的孔明來說也不現實,因為魏國政局穩定,上下一心,魏國是不易攻下的,東吳更是被孫權治理的根深蒂固,那諸葛亮為什麼還要北伐了?休養生息不好嗎?如果說休養生息對蜀地是不是有利,不要忘了中原曹魏,東吳孫權就好比是前邊有虎,後邊有狼,你蜀漢資源匱乏,地少人稀,如果休養生息的話,到頭來有沒有可能在有問鼎中原的能力,還是倆說,在說這個休養生息的過程中的變數會是很大的,如魏吳,一個佔地魚米之鄉,一個地大物博,倆國會不會變的更強大,或魏吳聯合。如休養過程中,蜀漢會不會出現人才不濟或大量人才凋零,如果趕上天災,如洪水,地震,泥石流等不利因素,這都是能對蜀漢造成很大的威脅。如果孔明不北伐蜀漢有安全感嗎?其實孔明北伐也是不得不做出的選擇,在說北伐會給蜀漢帶來哪些有利因素,一是彰顯蜀漢軍事實力,不管是真正的實力還是外強中乾,讓吳魏不敢輕易侵犯,短時間內能讓蜀地得以保全。二就是消耗敵國錢糧,把敵國的軍隊打怕,讓其一直出於防犯心理,這樣敵國在物資和人心士氣上都出於消耗狀態,而不能任其國力強盛了,有謀蜀攻蜀的打算。這也就是孔明能做的,也是以攻為守的策略。君不見五胡亂華時期,成漢是怎麼被東晉“桓溫”滅掉的?

  • 5 # 良人執戟2

    要回答這個問題,還要讀一下孔明的"隆中對"。

    孔明說:曹操統一了北方,人力、物力均有優勢,"此談不可與爭鋒";孫權佔有江東、已歷三世,"此可以授而不可以圖"。⋯孔明說:統一天下分二步走;首先不失時機的奪取荊、益二州,建立鞏固的根據地。在地利上造成三分天下格局。其次依靠"人和",包含用人、修政、結盟,即外結好孫權,和曹抗衡,以待天下之變。

    用人、修政、結盟為我們提供了以事物發展的總趨勢為視點,辨證全面的把握"人和"的光輝範例。隆中對策為蜀漢政權的建立和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理想很豐滿,但是,理想搞不贏"袍澤之誼、兄弟之情"。劉備在關羽遇難後獨自帶領十多萬人征討東吳,包括孔明、趙雲都拉不住,結果兵敗夷陵,白帝託孤孔明。孔明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

    我寫這段話的意思是孔明在垂死的"先帝"前是發了誓要按"既定方針辦"。這個方針就是北伐,孔明明知其不可為,卻為之,是為"愚忠"。原來與東吳結好時尚不敢言"北伐",失去荊州和東昊聯盟後,卻舉兵北伐,孔明心中的"苦啊"⋯

    為了對先帝的承諾,為了不失信用尊嚴,孔明於建興六年,也就是劉備駕崩後六年,孔眀不顧"天時、地利、人和"了,率大軍攻打祁山,而南安、天水、安平三郡圴叛魏投孔眀,雙方交戰於街亭。熟悉三國的都曉得,一手好牌拿給馬謖昏招迗出,被張郃打敗,孔明氣得半死,自降三級職務。

    元氣尚未恢復,這年冬天又從現在的寶雞西南大散嶺上圍攻陳倉。

    這次北伐小有成功,平定了武都、陰平。

    建興九年又出祁山,這次弄死了張郃。

    建興十二年孔明從斜谷道出兵,再用木牛流馬集裝廂解決後勤,佔據武功五丈原,與司馬懿對峙渭河南岸,孔明用士兵與百姓混合種莊稼,解決糧食,兩軍長期相峙,這年八月,孔明病故,時年54歲。蜀軍依孔明遺囑退兵後宣王司馬懿才發現,不禁感嘆:諸葛亮真是天下奇才呵!

    孔明五次北伐均未成功,這是歷史的必然。談不上是否最好選擇!

    原因何在,簡單來說事物的發展已經超過預期,曹操官渡之戰後實力大增。應付蜀,吳二線作戰根本沒有問題。

    而劉蜀偏安一州,兵弱將寡,萬人的軍隊,還要留守後方,防備東吳,維持給養,蜀漢圴處劣勢。而在實施隆中對策第二步時犯了驕傲自大,利令智昏、急於求成、輕率冒進葬送隆中對策的開局大好形勢。

    所以北伐失敗,諸葛亮星落五丈原。直令"三國迷"看得眼含熱淚。

  • 6 # 樂樂愛收藏

    諸葛孔明為什麼明知道自己的蜀國的實力不如魏國,還要進行北伐呢?其實這也是迫不得已的,首先孔明是劉備死前的託孤大臣,牢記著劉備生前的遺志,振興和恢復漢室。孔明年齡也大了,劉禪並不是有作為的主,況且當時蜀國除了孔明外再沒有能夠獨擋一面的人了,對於蜀國未來的擔憂,因此在時間所剩不多的情況下自己再搏一搏。

    其次就是魏國所屬的中原地區,因為戰爭等原因,人口流失,當時局面還很混亂,如果趁機主動出擊,勝算的可能性還是有的,一旦等到他們穩定了再去打,那就更沒有取勝的機會了。而且透過不斷地北伐,更加劇這種混亂的局面,也使得北方的經濟,不能夠快速的恢復,蜀國的安全也就就可以得到保障。

    再者就是諸葛亮也有自己的考量,考慮到蜀國當時根本無法滅掉實力數倍於己的魏國,但趁亂主動出擊,佔據靠近蜀國的一些地區,還是完全有可能的,畢竟這些地區的民心未穩,魏國也鞭長莫及,佔據這些地方後,安定民心,進行修養生息,開疆拓土,拓展糧食生產基地,訓練蜀軍,以戰養戰,再圖關中,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還有就是透過北伐也能起到轉移國內矛盾的作用,因為當時蜀國國內各個利益集團之間的矛盾加劇,因此,透過北伐團結起來一致對外。

  • 7 # 大飛熊騎士

    北伐打的不是軍事,打的是政治,外交,甚至是蜀漢的生存。也許很多人認為,諸葛亮白白耗費蜀漢的人力,物力,對局勢卻於事無補。其實不然,蜀漢若是脫離戰爭,會更早滅亡,不但辜負了劉備的囑託,也讓局勢提早走進被曹魏大一統的趨勢裡,這對反曹魏為己任為基礎建國的蜀漢是不可想象的。

    劉備夷陵之戰後,蜀漢只剩下益州之地了,此時的益州資源,人口,糧食,物資還不如當初的劉璋時代。因為,劉璋時期的蜀中政權,很少爆發大規模戰爭,消耗自然比較少,而且又得到東州萬餘戶人口的補強。但是,凡是有利有弊,蜀中因為地理位置易守難攻,相對安寧,比較沒有進取之心。劉璋又是一個溫和卻闇弱的領導,益州的漢中獨立,從劉璋之初到劉備入蜀,遲遲沒拿下來,反到需要外面勢力的幫忙防守。我們看益州本土集團代表大將龐義,吳懿等人在劉備時代,也沒有什麼發揮的作為,反倒不如鎮守南蠻的張裔出彩。到了諸葛亮時代,就需要不停北伐,來喚起蜀漢上下的鬥志。

    (影視劇中的李嚴)

    每個國家政體通常都有內外的矛盾,特別是東漢末年以來,地主豪強的崛起,一直影響著帝國的統治。直到東漢軍閥林立,這種矛盾一直存在。於是,強大的曹魏催生了“九品中正制”來短暫解決這個矛盾。東吳的孫權則是進行了“選才改革”來解決,但是在世家大族的阻礙下失敗了,還激化了君主和大臣間的矛盾,這也是晚年孫權昏聵的根本原因。蜀漢比較特殊,由於本土集團先被東州集團壓住了,後來兩個集團都被劉備的荊州集團壓住了,所以,這個矛盾不突出。但是,取而代之的是三大集團的團結安定問題,這也是諸葛亮必須北伐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沒有那種“一致對外”的意識,往往產生內部矛盾激化,內耗的情況。當諸葛亮北伐時,把府中後勤事物交託給東州集團代表人物“中都護”李嚴(領導蜀漢中軍和永安軍隊),讓他掌握著很大的權力,就已經表明諸葛亮的“公心”,可惜李嚴自己作死。

    (蜀漢再次聯盟後,所有的軍事行動都會互相配合,包括諸葛亮的幾次北伐)

    最重要的一個因素,蜀漢是以恢復漢室為旗幟,如果只是困守益州,毫無進取的動向,必然影響到在益州的東州人士和荊州人士,因為這些人的夢想也是收復中原,而不是待在益州之地養老,沒有歸屬感。同時,也會影響到和東吳的聯盟關係,蜀漢和東吳的實力遠不及曹魏,當年孫權沒有趁著“夷陵之戰”進一步進攻蜀漢的原因就是,被曹魏大軍三路進攻,這也是促成三國格局最後一戰。從此,蜀漢和東吳結成親密的戰略聯盟,直到成都投降。而且,諸葛亮《隆中對》需要一路人馬從荊州騷擾曹魏,如今只能假手於東吳了,所以兩國關係對蜀漢來說,更是重要。若是諸葛亮不北伐,東吳和蜀漢的聯盟沒有了意義,搞不好,魏晉和東吳聯合,先瓜分了益州也說不定。

    所以,諸葛亮的北伐,是經過很多因素的綜合考慮,並非只是為了軍事上的進展。

  • 8 # 青言論史

    這個問題,題主的解釋未免有點太事後諸葛亮了。“孔明時間上已經等不起”?諸葛亮怎麼能知道他在白帝託孤以後就只有十一年的陽壽?難道他真的算準了自己就只能活五十三歲?

    諸葛亮何時又曾自私過?按他的聲望和能力,廢掉劉禪輕而易舉,而且還是劉禪他爹親口說的“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但是諸葛亮不但沒有行廢立篡逆之事,在死前還推掉了自己的官職,除了武鄉侯以外幾乎沒有給諸葛瞻留下什麼。而諸葛瞻父子更是雙雙陣亡在綿竹,這樣的家族,怎麼能說他自私呢?

    實際上,諸葛亮的北伐,是不得已而為之。北伐與否的問題,其實就是兩杯毒酒必須喝一杯,只是死的時間不同而已。

    對內,各種勢力之間的矛盾已經凸顯,為了凝聚蜀漢,必須靠戰爭,這種能最大程度團結人心的手段。《出師表》裡說“此誠危急存亡之秋矣”,此時其實蜀漢的外部環境還不錯,但問題就在內部矛盾上。要平息矛盾,只能靠這種手段。

    對外,題主所說的“積極防禦”,不就是諸葛亮做的事麼?曹魏可以不打蜀漢,但是蜀漢不能不打曹魏。因為曹魏只要想打,打掉蜀漢是非常容易的,日後的滅蜀之戰就是明證。只有透過不斷地襲擾曹魏,讓他們疲於奔命,再加上東線孫吳的進攻,才能讓曹魏沒什麼心思打蜀漢。實際上,如果不是司馬昭要搞政績工程,蜀漢的滅亡還真不一定就在曹魏前面。

    但是這都是飲鴆止渴,蜀漢的羸弱註定了它絕對不可能剛得過曹魏。從關羽丟掉荊州開始,蜀漢的滅亡就只是時間問題。諸葛亮能做的,也就只有耗盡自己和自己兒孫的生命,儘量保全這個國家多一點。

  • 9 # 華哥雜談

    諸葛亮北伐,談不上是最好的選擇,但絕對是無奈之舉。可以說,當時的國內國際形勢下,諸葛亮除了用兵,也沒有別的更好的辦法。

    諸葛亮在《出師表》第一句就點到:“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這句話充分表明了當時蜀國的國內形勢極為嚴竣,不得不透過有限的對外戰爭來凝聚國內力量了。

    四川盆地自成一體,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歷來是農耕發達的地方,為什麼劉邦就能依託巴蜀統一天下,開創漢朝基業,而號稱世之英雄的劉備和千古賢相的諸葛亮,卻不能依託益州之地爭奪天下呢?或者說象題主所問的,為什麼不能韜光養晦數年,再一舉爭奪天下呢?

    其實這一切與劉備奪川先天的軟肋有巨大的關係。

    劉備上半輩子東奔西跑,碌碌無為,赤壁之戰後一下爆發,割據兩州佔有三分之一天下。但細觀劉備統治下的地盤,卻是不穩固的。荊州方面,蜀國與吳國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益州方面,劉備的地盤是透過分化、收買、妥協,以及武力奪取的辦法,用最小的代價換取的。

    但是這種妥協換來的地盤根本不穩固,也就是說因為劉備的“革命不徹底”,為後來的諸葛亮治蜀帶來了莫大的困難。劉備在世時,各派勢力尚能保持基本平衡,劉備和荊州老臣的紛紛去世,這種隱患就暴露了出來。

    從當時的魏、吳、蜀三國之間的勢力來看,魏、吳兩國經營多年,總體上國內思想統一,統治穩定,曹操一脈和孫吳一脈在本國內有絕對的優勢地位,此時司馬懿還沒有崛起,所以魏吳兩國從各方面都壓倒了蜀國。

    四川盆地易守難攻,這是它最大的地理優勢,但也是它最大的劣勢,那就是容易自我孤立。如果沒有諸葛亮北伐,蜀國可以埋頭髮展,但時間長了,大家都不想統一中願了,守著一畝三分地過小日子。

    這種情況不是沒有先例,劉備之前的劉璋就是最好的例子,統治階級中上層大部分人只想過安穩日子,至於北伐和匡扶漢室,根本沒有人願意提起。張松之所意暗通曹操和劉備,就是不滿統治階層這種安於現狀的情況。

    作為劉備死後蜀國的實際統治者,諸葛亮很清楚,如果不打,蜀國最終自甘墮落,肯定被它國所吞沒,如果北伐,還是喘氣的機會,萬一曹魏和孫吳國內發生劇變,蜀國可能還有機會統一中原。

    但是,等待是永遠沒有機會的,諸葛亮只能舉兵,但也有個度,就是隻能打有限度的區域性戰爭,既能統一思想,又不能傷筋動骨。

  • 10 # 君山話史

    以當時時局論,魏強蜀弱很明顯,作為弱者的一方,為什麼要去攻打強者的一方呢?我想諸葛亮心裡一定很糾結。且不說攻魏,在劉備勢力最強時,連吳國都打不過,那支能征善戰的軍隊全軍覆沒,諸葛亮用這支新組建的軍隊,就有把握打敗魏國麼?

    我想,諸葛亮未必有這種把握。

    那麼,他為什麼執意要攻魏呢?

    原因之一,這是出於報恩的心理。

    在《出師表》中,諸葛亮多次流露對先帝劉備的感激之情,比如“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蓋追先帝之殊遇”。不過,即便是報恩,也有多種方法,比如全心全意輔佐劉禪,何必非得選擇北伐這一條路呢?

    原因之二,劉禪確實不是雄才偉略的君主。

    在《出師表》中,多次對劉禪進言,敦敦教導,這些教導的背後,可以看出劉禪的不足。如“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他很耐心地教導劉禪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使我們從一個側面看出劉禪是個沒有主見,沒有決斷力的皇帝。要是諸葛亮不在了,劉禪能領導蜀國軍隊光復中原嗎?諸葛亮絕對不敢這樣想。

    既然劉禪不可能實現偉大的事業,諸葛亮只好替他包辦。在他看來,北定中原,光復漢室,把四百年的漢帝國完整交到劉禪手中,這才是對先帝劉備知遇之恩的最大回報。這時的諸葛亮四十六歲,當年跟隨劉備打天下的將領們死的死,老的老,青黃不接,他再不去做這件事,可能沒時間了。可以說,諸葛亮是報著一種僥倖的心理進行曠世豪賭。

    諸葛亮為什麼敢賭呢?

    原因之三,諸葛亮有賭的資本。

    應該說,蜀國在地形上是有一些優勢的。“蜀道難,難以上青天”,蜀國位於四川盆地,中間是肥沃的成都平原,有天府之國的美稱,四周則高山環繞,“黃鶴之飛尚不得過”,這是易守難攻的險要之地。在東漢初期劉秀統一中國的戰爭中,盤踞在蜀地的公孫述就是憑恃此險要地利,成為最後一個被消滅的軍閥。諸葛亮的想法,即便北伐不能成功,守住蜀國還是可以的。也就是說,北伐最糟糕的結果,也就是退回固守蜀地,這與不進取沒多大差別。倘若幸運的話,能夠略定中原當然是最理想的結果,即便不能,佔據關中,從而據有從潼關到河西走廊的大片土地,也足以同魏國分庭抗禮。

    儘管後來諸葛亮發動的幾次北伐都未能取得實質性進展,但是,他的思路是沒有問題的,大方向應該說沒錯。打得贏就打,打不贏我退回來,你也沒我辦法。

    諸葛亮的軍事計劃,很可能受到四百年前漢高祖劉邦的啟示。當年劉邦同樣是從漢中奪取關中,以弱敵強,最後打敗了不可一世的項羽。不過,我們也應該看到,諸葛亮所處的三國時代,與劉邦、項羽的楚漢時代是完全不同的。當年項羽雖然強大,卻不是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權,整個中國有十八個諸侯王,項羽只是諸侯王中最強者。曹魏帝國則不同,是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權,劉邦攻略關中,是消滅其他諸侯王,並不與項羽直接為敵,諸葛亮則不同,同樣攻略關中,他是與整個曹魏帝國對抗。同樣的戰略,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難易程度是完全不同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伊、美間真有戰爭,伊朗有幾成勝算?會不會跟當年伊拉克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