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媽寶淘
-
2 # 嬌羞帝老師
個人覺得優秀的家庭教育主要重在孩子品德和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缺少任何一個都算不上好的家庭教育,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品德:
1,愛與善良,有顆善良的心,學會愛身邊的人,愛自己的親人家人,愛自己的師長同學朋友,愛我們這個民族,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學會關心他人。
2,感恩,感恩父母,感恩親人,感恩老師同學朋友,感恩幫助過自己的人。
3,獨立自強,學會從小鍛鍊實踐能力,凡是儘量依靠自己。
行為習慣:
1,從小不沉迷於遊戲和玩樂,必要的休息和娛樂是應該的,父母注意控制時間。
2,不要過分遷就孩子,尤其是小孩的無理要求,否則得寸進尺將來會很麻煩。
3,不要在公共場所大聲喧譁,這也是很多熊孩子的特徵,難道想讓自己孩子成為熊孩子?
4,不隨便拿別人東西,即便是親戚朋友也不行。
5,學習習慣,坐得住,靜得下來,這是將來學習的必備要素。
大概就總結了這些,網友可以繼續補充,個人覺得能在這些方面教育到孩子的已經算是非常不錯了。總之,家庭教育非常重要,不要讓自己的孩子成為熊孩子。
-
3 # 禾頁老師
1.家庭教育要重視孩子日常行為的指導。
家庭教育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進行日常行為的指導,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從而讓孩子學會生活,擁有幸福的人生。好的習慣對孩子的一生命運都是至關重要的。
每個孩子都想成為一個好孩子。父母要珍視孩子這個向上向善的種子。鼓勵孩子,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多用精神獎勵,慎用物質獎勵。
父母要以身作則,從自己的一言一行,給孩子做榜樣。孩子就是父母的鏡子。
在公共場合不大聲吵鬧,不說髒話,言行特別有禮貌的父母,孩子也會有禮貌。
做給孩子看,是對孩子日常行為教育最好的方法。
2.家庭教育要塑造孩子好性格。
情商是孩子未來成功的關鍵所在。培養孩子好性格,是家庭教育一個重要的方面。
孩子是否同情和關心他人,孩子是否能夠表達和理解感情,孩子是否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孩子的獨立性,適用性。孩子是否能受人喜歡,是否能解決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能力。做事情是否堅持不懈,是否有愛與善良,是否尊重他人。
上面這些情感特徵都是家庭教育中要培養的。
3.健康和安全的教育,也是家庭教育一個特別重要的內容。
雖然學校也會有健康與安全的教育,但是由於健康和安全太重要了,家長也要把它列為自己家庭教育的一個重要部分。
家庭教育在健康和安全方面會更有針對性,更適合自己的孩子,而且還可以反覆重複,讓孩子引起注意。安全無小事。
尤其是對孩子的性教育,家長千萬不可忽視。只有讓孩子懂得,明白,孩子才能會更好的保護自己。
-
4 # 侯媽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從啟蒙傳授到薰陶影響,從培養鍛鍊到傾注關愛,從日常引導到人格塑造,好的家庭教育凝聚著父母的心血,體現著家庭的關愛和溫暖。好的家庭教育主要是以下幾點:1. 好的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對孩子性格的養成,父母的恩愛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內心影響是最重大、最深刻、最久遠的。孩子的心態會更Sunny,性格也會更加開朗。
2. 父母要做孩子好的的榜樣,處處以身作則,孩子天生就有模仿的習慣,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首先自己要做到,言傳大於身教,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3. 父母要多抽時間陪伴孩子,父母的陪伴是對孩子最好的愛,特別是父親的陪伴對於孩子性格的塑造,父親給孩子的更多是依靠和安全感,父親一定要多一些時間陪伴孩子。母親主要是給孩子擔任保姆的角色,對孩子品德方面的教育。
4.家庭教育一定要和學校教育配合好,父母對孩子成績要關心,晚上要陪孩子做作業,輔導孩子功課
5. 培養孩子養成樂觀的心態,父母的首先要自己擁有樂觀的心態讓孩子知道任何問題只要努力總會有解決的辦法,相信努力的意義。有助於孩子能夠勇敢面對困難保持平常心
6. 多帶孩子接觸社會,週末可以帶他去周邊玩,每年要安排一次外出旅遊,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出國旅遊,以開闊孩子的眼界。
7.培養孩子一二門興趣愛好,但不要過多地報興趣班,以免對孩子造成負擔
-
5 # 老鼠有大米
懂孩子就是好的家庭教育。
三歲的女兒每天早上醒來的時候都會哭,從出生到現在,一直是這樣,每天早上我都心驚膽戰的,我害怕又聽到她的哭聲,煩死了,以前哭的時候我還會哄他,時間長了,所有的耐心都被磨光了,搞得現在只要一看見她哭,我的心就會揪成一團,心中的怒火蹭蹭往上升,然後衝她大吼一頓,結果她哭鬧得更厲害,我也更煩。
家裡的長輩都說這是孩子的“起床氣,”大一點就好了。而我就搞不明白,我天天都在她身邊陪著她,又有得吃、有得穿、有得玩,每天早上有什麼好哭鬧的呢!
直到看了《看見孩子,看見自己》之後,才意識到,孩子哭鬧背後有原因。
《看見孩子,看見自己》全書以24個真實的案例告訴我們:真正懂孩子的父母,不會只想著去處理孩子的問題,而是先去處理孩子的感受,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想要表達的意思。
作者布拉夫曼是醫學博士,英國國家健康中心心理諮詢師,50年來,一直從事兒童與青少年心理諮詢工作,多年來,在瑪麗王后醫院他一直負責組織五歲以下幼兒及家長的每週見面會,代表作有《圖畫的語言:心理諮詢新發現》《開啟心結:如何與父母和孩子一起工作》等。
正確解讀孩子情緒後面的原因
事實上,孩子的每種情緒都是一種溝通,如果我們能夠正確解讀孩子情緒後面的原因,那麼結果也會讓我們滿意。
三歲的傑里米因為便秘苦惱一年半了,在嘗試過各種治療辦法,包括其他方面的心理諮詢都沒有效果的情況下,轉診到了布拉夫曼這裡。
布拉夫曼按照這類會面的慣例,首先開始跟傑里米說話,畫畫(如下圖),晚一點再讓他媽媽加入談話。
從傑里米的畫中,布拉夫曼博士解讀出傑里米想要表達的意思是:城堡裡面有一隻怪獸,他很不高興,怪獸中間的曲線是他的肚子,最下面的橫線是一個門,擋住不讓任何東西出來。 而站在傑里米的角度來說,他不清楚自己體內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誤認為排便是有怪獸在身體裡製造混亂,所以才會如此害怕讓自己的糞便排出來。
傑里米聽到布拉夫曼的話後露出了笑容並表示認同,隨後布拉夫曼向他解釋了排便是日常生活的一個正常部分,要求傑里米定時上廁所,讓排便系統自動形成規律。
令人不敢相信的是,剛一回到家,傑里米就要求媽媽帶她去廁所,能正常地排便了。
布拉夫曼指岀:“孩子的身體症狀是其內在情感困擾的外在表現,因為孩子無法克服自己的焦慮,於是就透過外部症狀來尋求幫助,在我看來,這是一種表達自身苦惱的語言。”
愛孩子的前提是懂孩子
很喜歡一句話:心比長相重要,懂比愛重要。
有一次,參加一個育兒講座,主講老師說愛自己孩子的爸爸媽媽請舉手,結果,大家齊刷刷地舉起了自己的手,主講老師還調侃道:兩天的課程中,沒有哪一次的舉手有這次這麼整齊、有力。
我想,如果要問每一位做父母的愛不愛自己的孩子,大家肯定會毫不猶豫地說愛,可如果要問,親愛的爸爸媽媽們,你們懂孩子嗎?
臺灣美女作家林奕含,出身醫學世家,26歲出版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卻在2017年4月27日傍晚被警方發現於自家臥室上吊自殺。
上學時,林奕含是父母和老師眼中的優等生,卻在13歲那年被自己最崇拜的國文老師性侵,那個時候的她根本不懂得如何保護自己的權益,更不知道如何面對,只能壓抑在心裡。
有一次終於鼓起勇氣向母親求助:“媽媽,為什麼我們的教育裡沒有性教育。”媽媽回答道:“只有有性需求的人才需要性教育。”林奕含不死心,又問媽媽:“媽媽,怎樣看待師生戀?”媽媽的回答是:“師生戀是女生髮騷。”
媽媽的回答,讓林奕含更覺羞恥,如果當時林媽媽能好好安慰一下她,抱抱她,那林奕含心裡是不是會舒坦一點。
作為一個有女兒的媽媽,反思自己在女兒哭鬧時的粗暴表現,卻從不曾想過或者問過女兒為什麼早上醒來時總是哭鬧,對此,我深感愧疚和自責。
後來從女兒口中得知,原來她醒了的時候沒看到我,她就想哭。於是,我告訴她:在她睡覺的時候我會一直在家,醒了的時候沒有看到媽媽,就大聲叫媽媽,媽媽會馬上來到她身邊。不信的話明天就試試看。
第二天早上,女兒醒來的時候果然先叫了我,沒有再哭了。
鼴鼠的土豆曾說過:“讀書就是借他人的智慧思考自己的事,”《看見孩子,看見自己》是布拉夫曼從事兒童與青少年心理諮洵50年之久的經驗總結,值得每個做父母的一讀。
-
6 # 明月入懷618
中國的教庭教育歷來把道德教育作為第一課,放在第一位,把知識放在第二位。<<宋史>>中曾有這樣的話:“幼則束以禮讓,長則教以詩書。”意思是:對年幼的孩子著重教給他倫理道德和行為規範,年齡大一些再傳授知識。我們現在則不是這樣,經常有廣告說“0歲識字,3歲掃盲”。嬰幼兒都願意把識字、背書放在第一位,選擇幼兒園的根據就是能夠識字和學外語。這完全不符合未成年人成長的規律。
其實中國傳統道德教育經驗非常好,比如:“富者之教子須是重道,貧者之教子須是守節。”意思是:有錢人要教育孩子講仁義,不能為富不仁;窮人教育孩子要注重有氣節,不能因為貧窮而沒有尊嚴。這些經驗都是非常有針對性的,因為不同的家教重點是不一樣的。我們現在的家庭教育太一般化,恰恰缺少這種因材施教的針對性。
儘管家庭和學校都有教育好孩子的初心,但是由於家校缺少良好的合作機制,其成效受到了內在的抑制和損耗。
-
7 # 張亞蕾親子精華資源
什麼才算是最好的教育?
前段時間看到芬蘭的一則公益廣告《The Orphanage》(孤兒院),它是以“如果孩子能夠選擇父母”為主題,講述了一對姐弟被帶去選擇他們的養父母之前,可以透過玻璃罩見到那些備選父母相處的場景。
第一組的父母看起來相敬如賓,交流間面帶微笑,十分溫和,兩個孩子也忍不住彎起嘴角。
第二組的父母看起來非常親切溫柔,母親還端著一杯果汁笑著想遞給孩子們,兩個孩子笑得特別燦爛。
第三組父母看起來很有教養,非常紳士的父親看到孩子們的到來就立即蹲了下來,平等地注視著他們,兩個孩子也特別放鬆,笑得很可愛。
到了第四組,一對父母正在大喊大叫,相互指責,孩子們的臉色立即就變了,驚恐、躲避、悲傷。可作為孩子根本沒有選擇的權利,只能跟著這對父母回家。鏡頭的最後是一家四口走在回家的路上,父母還在吵吵鬧鬧,完全不顧兩個孩子的存在,他們的前方是太陽的光芒,可孩子的表情卻都是一片黯淡,徹底失去了開始的光彩,他們的未來如何,其實不難想象。
父母子女一場,其實就是一種相互對映。
父母是孩子的行為標杆,而孩子本身也是父母的一面鏡子,他們除了遺傳還會重複父母的特點。
想起我剛畢業的那一年,帶過一個有輕微自閉傾向的孩子小武。他可以進行正常的學習,但是隻有一點,就是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只喜歡和自己相處。私下裡透過小武媽媽我才瞭解到,因為小武爸爸的脾氣極差,在家總是大吼大叫或者砸東西,所以小武從小就特別膽小。在小武四歲的時候,家裡生意不順利,小武爸爸喝醉酒就對小武媽媽大打出手的事情正巧被小武看到,從那以後,他就再也不願意跟別人交流,而且一旦看到情緒激動的人就會嚇得大哭起來。直到後來小武媽媽選擇離婚,並堅持帶小武看心理醫生,這才稍微好了一點。可以發現,如果父母有人性格暴躁,情緒上常表示不耐煩,那麼孩子就會無意識去模仿,遇到事情也難免容易心浮氣躁,又或者會像弱勢的一方,畏畏縮縮,怯懦膽小;如果父母常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就爭吵不休,髒話連篇,那麼孩子同樣也會耳濡目染,變得毫無教養可言;如果父母性格溫和穩定,面對問題也是冷靜處理,那麼孩子的性情也會自然平和,善良美好。其實家庭教育的實施就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在成長環境中,父母才是孩子接觸最多的物件,所以你是什麼樣,孩子就是什麼樣。能控制情緒的家長,讓愛的教育更有力量!
朋友家親戚的孩子小州才讀完初中就退學了,因為太叛逆,家裡人完全管不了。但小州的叛逆和別的孩子不同的是,他爸媽對他從來都沒有什麼寵溺。因為小州從小就比較調皮,每次做了錯事,回到家都是一頓胖揍。很多人勸他爸媽,這樣光打孩子是不行的,小州爸媽卻說,必須要他記住教訓,這樣以後才不會再犯。時間長了,小州也被爸媽揍皮了,總是說“大不了回去捱揍唄,他們還能怎麼樣?”最後他爸媽也懶得動手了,一旦看不順眼,就衝著他碎碎叨叨的念,罵得小州越來越煩,越來越不願意歸家。再後來,小州不知在什麼時候認識了社會上的一群青年,跟著他們玩,完全就把學習的心丟在一邊了,等到小州爸媽發現了也為時晚矣。成長中的孩子對於很多事情都處於懵懂無知的狀態,所以才需要被教育和引導。當他們還沒有完全弄懂這個世界的規則,引發很多無心之失就是一件需要被父母接納的事。換位思考一下,面對未知的事情,我們大人去做也不一定就能做得很好,所以對於孩子的錯誤,過激的反應是最為致命的。你如果不告訴他,這樣做為什麼是錯的,怎樣做才是正確的,給孩子再深刻的教訓又有什麼用呢?
作家龍應臺曾在《孩子,你慢慢來》中寫到這樣一件事:兒子安安的朋友弗瑞第在超市裡偷了東西,龍應臺接到超市老闆的電話時雖然也很焦急,但並沒有立即暴怒。弗瑞第看到龍應臺後,因為害怕一直說是安安讓他偷的。而龍應臺的第一反應不是我們想象中的訓斥和責怪,而是安撫驚恐的弗瑞第,並讓他現場表演偷竊事件的發生經過,瞭解完整件事情後,她誠懇地向超市老闆道歉,同時感謝老闆的溫和與體而後她面對鎮靜下來的弗瑞第,用朋友的方式詢問是否真的是安安讓他去偷的,因為溫和帶來了足夠的安全感,弗瑞第也不再說謊,他告訴龍應臺這件事情全部都是自己計劃的,還認真地答應以後再也不拿別人的東西。在自己的冷靜處理下,兒子安安也主動交代整件事情,並接受龍應臺對他的教育,瞭解到“共犯”的存在也是錯誤,明白了世界上有去不得的地方,也有做不得的事這個道理。
不以脾氣來控制孩子的父母,才能用愛來引導孩子面對錯誤。我想如果每一個父母都能像這樣管理好情緒再進行教育,那麼他們一定不會讓孩子留下錯誤而失去幸福。情緒的控制能力,直接影響幸福力!
小雙是個很漂亮的姑娘,常有很多男士追求,可惜她卻是個不婚主義。問其原因,她說看了自己的家庭,就早已對婚姻失去任何期待。自小雙記事以來,父母就常因為小事爭吵不斷,特別是她母親,是個情緒化非常嚴重的人。和父親吵架,母親會拉著她要離家出走;小雙不聽話的時候,母親就會朝她吼叫並將她鎖在門外說不要她了。長大後的小雙,發現自己無法阻止父母的爭吵,就索性不再理會也不再參與,對待家庭用情感淡漠的態度來保護自己;對於愛情,小雙的態度則是不斷折磨喜歡自己的,同時躲避自己喜歡的,她說自己每次交往的物件都不超過三個月,因為害怕被拋棄所以總是先拋棄對方;最重要也最可怕的就是她對於母親會有一種無意的模仿,即使她無比厭惡和懼怕吵架,但一旦吵起來就會像潑婦一樣,歇斯底里。你看,生活就像是多米諾骨牌,連鎖效應的影響巨大,正如蝴蝶煽動翅膀也能引起一場龍捲風一樣。
每個人都有控制不住自己情緒的時候,但是對於孩子來說,你一時的情緒可能就會在他們心底留下最深的烙印,成為孩子最大的童年陰影。
我記得之前在網上看到過一個調查,很多孩子在孩提時代都有過輕微的抑鬱症傾向和厭世情緒,而這些無一例外的都是由於父母的脾氣不好所導致的。
美國聖地亞哥凱撒醫療機構的文森特·J·費利蒂醫生和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羅伯特·安達醫生曾合作編制了ACE問卷(即童年不幸經歷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透過對一萬七千多名自願患者進行研究發現:
童年遭受辱罵、威脅的心理虐待,或者是處於功能失調的家庭環境中的兒童(包括目睹母親遭到暴力對待、父母離異或分居),其身心健康會受到極大的傷害,他們在成年後患上多種身心疾病的可能性也會越大。沒有情緒控制力的父母除了會讓孩子沒有安全感,更重要的是他們還會影響孩子深層次的是性格和思維模式。
對於“父母的情緒對孩子的影響到底有多大”這一問題,微博上有很多網友留言說:想想父母在家裡爭吵以及冷暴力,就覺得害怕,不敢結婚也不想結婚,怕以後的自己也變成他們;父母離異的我從小在媽媽的暴躁脾氣的陰影下惴惴不安的度日,一直感覺自己像只小老鼠,躲躲藏藏,小心翼翼;我媽是個特別沒有耐心地人,我小時候一點沒做好就白眼給我,所以我從小到大都超級敏感;前任的爸媽從小就吵架,吵完架就生氣打他罵他,所以他現在有抑鬱症而且很自卑。從小學開始就整天擔心自己家的家事,長大了自己的性格中也潛移默化帶有父母的影子,雖然是我不想變成的樣子,但是卻已經深深紮根……
在這之中,有這樣一條留言讓我最為心酸:一直很羨慕那些家庭氛圍好的小孩,因為他們很幸運。他見過好的感情是什麼樣的,擁有對健康的愛的敏銳嗅覺,很容易就往正確的方向跑;而在不好的家庭氛圍中長大的孩子,不知道什麼是好的,就要花很多力氣去踢開那些糟糕的,他們要碰壁很多年,才知道哪條路是對的。
弗洛伊德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人的一生總是在彌補童年的缺失。
從心理動力學視角來看,對於大多數人而言,自己童年與父母相處和互動的經歷就是以後和其他人互動的藍本。想讓孩子在未來的人生中擁有自己的幸福力,那麼父母穩定的情緒,和諧的家庭氛圍才是真正的正向積累。這種質的昇華可以讓孩子心有安全感,更有力量笑對未來。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給孩子正面情緒
把自己的情緒帶到孩子的身上,絕對不是好父母。那麼作為父母,如何才能在辛苦的社會環境中快速調整自己的情緒,不將壞脾氣帶回家呢?
第一、釋放壓力、放鬆心情
除了日常工作,父母還有家庭中的大小事要處理,難免會因此導致壓力堆積,最後情緒爆發傷及無辜。所以越是忙越要培養自己的一門興趣愛好,例如看書或者運動,讓自己能夠找到一種方式去放鬆,有了好心情,家庭氛圍自然和諧,最終也會形成良性迴圈。
第二、接受孩子的不完美,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孩子
每個孩子都具有獨特性,不同孩子的發展水平在各個階段都是不相同的。當你的孩子沒有達到自己的期望,不要急於與他人做比較,用耐心給孩子一個進步的時間和空間,他會還你一份滿意的答卷。教育界中有這樣一段話廣為流傳:每個孩子都是種子,只不過每個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開始就燦爛綻放;有的花,需要漫長的等待。不要看著別人怒放了,自己的那棵還沒有動靜就著急,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細心地呵護自己的花慢慢地看著長大,陪著他沐浴Sunny風雨,這何嘗不是一種幸福。相信孩子,靜等花開。也許你的種子永遠不會開花,因為他是一棵參天大樹。
第三、讓壞情緒止於自己
《兒童心理學》曾講到,父母和孩子的衝突核心永遠不是事情問題本身,而是事情背後沒有被看見的情緒。所以當我們忍不住發脾氣時,一定要了解真正困擾自己的情緒是什麼,然後有針對性地去加以對待和調整。不遷怒、不將家人作為情緒發洩的工具,才能讓家成為充滿愛的保護地和休養所。其實培養孩子,根本上就是父母的教育態度和情緒。而擁有教育智慧的父母,都懂得透過對自身的約束和管理來感染薰陶孩子。還記得有首歌是這樣唱的:我喜歡一回家就有暖洋洋的燈光在等待,我喜歡一起床就看到大家微笑的臉龐;我喜歡一出門就為了家人和自己的理想打拼,我喜歡一家人心朝著同一個方向眺望;我喜歡一回家就把亂糟糟的心情都忘掉,我喜歡一起床就帶給大家燦爛的臉龐;我喜歡一出門就為了個人和世界的美好打拼,我喜歡旅行時為你把美好記憶帶回家。因為我們是一家人,相親相愛的一家人,有心才能體會,有心才會珍惜,何必讓滿天烏雲遮住眼睛……
做父母本身就是一場修行,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才是父母能夠給予孩子最高貴的教育。正如娜奧米·阿爾多特在《完美的教養》中所說:與一個優秀的孩子分享生活,他的優秀不是來自懼怕,而是來自快樂和愛。與其拼了命給孩子提供一個最昂貴的學區房,不如用心給孩子製造一個有笑容、有溫度的家。
-
8 # 趨勢為王
家庭教育這個問題很重要,也很難搞,是非常頭疼的問題,誰也沒有把握說什麼是最好的家庭教育,對於家庭教育問題,我認為首先應當高度重視,反覆實踐探討研究,這是永不磨滅的話題,因為每個孩子的發展情況是不同的,應當針對不同情形的孩子施以不同的教育方式。有些不用教育也會學好,有些孩子怎麼教育都教育不好,這就是教育的難點。
在這裡,我只能根據自己教育孩子的經驗和體會和你交流一些教育孩子的共性問題吧。
一、一定不能驕慣孩子。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生二胎的政策才開始,許多父母非常心疼自己的孩子,不管是什麼事都為孩子承包,比如背書包、大便擦屁股、洗衣服和洗臉,甚至有的父母端茶倒水的事都為孩子做。由於極度驕慣,孩子會出現閒這種菜飯不好吃,挑剔的事經常發生,更有甚者,對父母又打又罵。中國《弟子規》裡說,“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應勿懶”,現代社會的教育是反過來了,變成“子女呼,應勿緩;子女命,應勿懶”:這是現代版本的“弟子規”吧?這難道不是教育的悲哀嗎?香港首富李嘉成的兒子在美國讀書時,只寄給孩子足夠的生活費,不讓孩子亂花錢,現在,李嘉成成功退休,孩子成功繼承家業。俗話說,“富不過三代”,但在李嘉成這裡是例外,是因為李嘉成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因為父母的驕慣,捨不得孩子受苦,豈不聞:“不知苦中苦,難成世上事”,還有外國的一位哲人說,“苦難是一筆財富”。總之,我認為,要想孩子成才,要捨得孩子吃苦,以後長大才少吃苦,父母以後才享福。必須讓孩子實踐和歷練,不能為孩子包辦一切。
二、要培養孩子閱讀或者喜歡一些積極向上的事。閱讀是人類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而現代社會更是知識更新和爆炸的年代,任何人都離不開閱讀,從小就培養孩子尊重知識、尊重書本是孩子成長的重要基礎。有些孩子透過練習趣味性很強的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工具培養了閱讀的興趣,獲取了廣泛的知識。另外,最好把中國傳統的優秀國學拿出來給孩子學,比如《弟子規》《論語》《孟子》等,這些優秀的國學文化再不讓孩子學面臨失傳的危險,並且裡面的內容都是引導孩子向上的。當然,外國優秀的文化也要學。
三、不得不學的也要努力學。我認為,所謂的天賦幾乎不存在。愛因斯坦曾說,“成功等於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加百分之一的天賦還加少說空話”,他的成功幾乎把天賦忽略不計。現在的許多孩子厭倦學習必學的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歷史和地理等必學課程,去看一些與學習不緊密相關的漫畫書,甚至打鬥的動畫片,更有甚者還玩暴力遊戲。孩子不愛學習,找出藉口說枯燥無味是不對的。我認為,好的教育就是學生把應當學的都花精力去好好學好,不是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一定去做什麼。當然,孩子想做自己喜歡的好的事情也是很好的,但前提是一定首先把必學課程搞好,因為學生進校的重要任務,某種程度上說,也是唯一任務就是學習,把學習搞好是最首要的。就連古代的皇帝也沒有那麼多的自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他要想想,做了之後會導致政局不穩等事。古代皇帝如此,何況我們普通人,約束自己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是沒有辦法避免,這就是社會呀。
-
9 # 教育錦囊
高考後跪母,超一本線139分,家庭教育培養出感恩的孩子,長大有出息!
每一年的高考季中,總會有一些懂事的孩子,用優異的成績,來回饋父母一直以來的照顧。而在這些學生的身上,通常具備這樣的特徵,那就是知道感恩父母,並且希望,能夠透過高考給父母掙足面子。
比如說,在去年的高考季,一位從農村家庭走出的學子王心儀同學,在考上北京大學之後,寫了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感謝貧窮》,文字中滿是對母親的感激。
母愛的滋養下,王心儀學會知足、懂得感恩,一路過關斬將,最終在高考中脫穎而出,以707分的成績,被北京大學錄取。同樣懷著感恩之心的弟弟王宇同,在今年的高考中,也考出了668分的好成績。
孩子們的成長,離不開校園裡師長的教誨,也離不開家庭教育的影響。老師,在文化知識方面,給孩子們足夠多的引導,而學生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卻需要校園和家庭教育,共同影響之下來養成。
而那些在家庭教育中,學會知恩圖報、擁有感恩之心的同學,也能在學習中保持足夠的積極性,希望用滿意的成績,來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01、心懷感恩,讓他“一跪成名”
作為一名學生,應該以怎樣的方式,來回報父母養育的恩情呢?
大家都知道,作為一名高中生,尚缺乏獨立自主的能力,沒有經濟基礎,能夠回饋給父母的,唯有在平時的學習中,孜孜不倦地努力,爭取在高考中脫穎而出,考出優異的成績,讓父母感到欣慰。
自從高考制度恢復以來,高考年年有,但是在高考之後跪拜母親的,王恆傑卻是大家眼裡的第一人。
為何王恆傑會有這樣的舉動呢?很顯然,在他看來,為了陪伴自己的高考,母親跟著自己一起吃了許多苦頭;王恆傑很懂事,在走出考場後,他心懷感恩,又無法來表達內心的感激,對於一個孩子來說,跪謝母親並不突兀。
或許,在王恆傑“一跪成名”後,或許關於他的話題,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冷卻;可是,這是一個成績優秀的同學,當高考分數公佈後,大家再次發現,原來那個跪謝母親的男孩,還是一名學霸。
於是,許多人便能理解王恆傑之所以跪謝母親,並不是一時的衝動,他感恩於母親的付出;並且在長久以來的學習過程中,一直保持著成績上的優勢,以此來回饋自己的母親。
如果說,王恆傑“一跪成名”只是一個偶然,那麼對於這個懂得感恩的學生來說,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積極主動,並且在將來的人生中把握住成功,將是一種必然。
02、擁有主見,才能堅定夢想
隨著高考志願填報的推進,許多同學陸續收到了被高校錄取的通知,“一跪成名”的王恆傑,報考了哪所大學,又將會有怎樣的結果呢?
關於王恆傑報北京郵電大學的話題,再次迎來“一石驚起千層浪”的效果,許多人認為,他總分635分,在全省排名2804名,理所應當嘗試包括一所“985”類的高校。
而北京郵電大學只是一所“211”工程類大學,所以,一些人得出這樣的結論,那就是王恆傑以超過一本線139分的成績,只能讀北郵,著實有點虧了。
不過,在王恆傑自己看來,北京郵電大學是自己滿意的選擇,能夠考上北郵,是他一直以來的夢想,計算機專業也是他一直以來心心念唸的專業。
所以,即便許多網友認為,在高考志願填報中,王恆傑應該有更好的選擇,但是他卻是一個有主見的學生,也一直追尋著自己的夢想,大有矢志不渝的勢頭。
在高考之後,王恆傑敢於去跪謝母親,志願填報環節,不受外界因素的影響,他堅決選擇自己夢想的大學,這個“不按套路出牌”的孩子,實際上是一個懂感恩、有主見的人。
03、知恩圖報的孩子,會有出息
一直以來,在談及家庭教育的時候,個人喜好強調“將心比心”的作用,雖然說,在父母的眼裡,孩子始終是個孩子,但是他們一樣,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動之以情”,往往能夠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當孩子知道父母的良苦用心,逐漸學會知恩圖報時,那麼他們的學習,將會變得積極主動起來,就不需要家長給予更多的督促和壓力了。
今日話題:在今年的高考季中,王恆傑的故事,給予您怎樣的啟發呢?
-
10 # 小剛哥說教育
什麼才是好的家庭教育?很多人並不知道!
我認真讀過的第一本家庭教育啟蒙的書,至今還記得。那是孩子剛出生那年,我在噹噹網上買的——《我的事業是父親》。
這本書並不是很出名,不過現在還能在網上買到。價格也不算貴,估計盜版不少:)這本書的作者蔡笑晚先生,以一位父親兼成功教育家的雙重身份,在物質生活條件還很艱苦的條件下,把幾個孩子都培養成了優秀的“學霸”——六個孩子,五個博士一個碩士,分別如下:長子蔡天文,美國康奈爾大學博士,現為美國賓西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最年輕的終身教授之一;次子蔡天武,美國羅切斯特大學博士,曾在美國高盛公司任副Quattroporte,現在紐約經營公司;三子蔡天師,美國聖約翰大學博士,現在國內發展;四子蔡天潤,美國阿肯色州立大學博士,曾在哈佛大學做研究工作,在上海創辦私立醫院;五子蔡天君,中國科技大學碩士,現在銀行工作;小女蔡天西,18歲獲得麻省理工學院博士,22歲獲得哈佛大學博士,現為哈佛大學終身教授。他當年生活、教育子女還是20世紀70年代,那時候正是“讀書無用論”大行其道的時候。由於蔡先生的家風讓他尤其重視家庭教育,所以把“父親”作為了自己的終身頭銜,他用他的教兒育女親身實踐,為天下父母開具了錦囊妙計:早教+早讀+跳級+少年班=精英成才之路。當然,時代不同了,並不是他所有的家庭教育經驗都可以複製。但是還是有很多規律性的教育子女方法經驗,值得我們當代做父母的人學習。比如:“農民必須要抓住農時”,這是說早期教育的必要性,為了使農作物有好的收成,農民必須抓住農時,該耕地播種時就耕地播種,該施肥除草時就施肥除草;教育孩子也是一樣,抓住最佳教育時機至關重要。再比如:“經師易得,人師難求”,這是說孩子成長過程中,遇到“良師”的重要性。人們常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但是許多家長雖然懂得教育的重要性,卻當不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就是不懂教育規律的後果。還比如:“追求輕鬆做父母的人,肯定不會是好父母”,這是說家庭教育的艱苦性。蔡先生說:“追求輕鬆做父母的人,肯定不會是好父母,而且這種人因為沒有把子女培養好,所以他們也不可能有真正的輕鬆……把自己的孩子培養好,這不僅是私事,也關係到我們國家未來。”為了孩子的成才,蔡先生甚至放棄了自己做醫生的事業,做了家庭補習教師來增加培養孩子的時間,以致於哈佛教授稱讚他:“為父母者能把自己的理想寄託在孩子身上……造就出這麼多的優秀人才,真是不可思議!”現在的一些教育理念,並不贊同為人父母者把自己的理想寄託在孩子身上,不要強迫孩子做自己曾經想做但是沒有做成的事業,這是對的——每一個孩子都是具有獨立人格的個體,他們應該有自己的選擇。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家長在培育孩子過程中,就不應該寄託理想,可以“放養式”教育,任其“野蠻生長”。社會現實也告訴我們:孩子成長離不開家庭,家庭對孩子影響不可謂不大。有的孩子分外出彩,而有的孩子卻平淡無奇。這些,都是家庭教育的影響。
回覆列表
一、父母擁有成熟、科學合理的教育理念;父母要站得足夠高,有大格局、大視角,對於孩子教育有清醒的認識,對於教育的理念有正確的視角;
二、擁有溫暖和諧健康的家庭環境;
三、父母給予有效的陪伴,適時的互動、鼓勵與引導;
四、尊重孩子個性,充分接納孩子;注重孩子健全人格、獨立精神、探索創新能力、溝通協作能力的培養;“使孩子將來既能自己去爭取幸福,又能承受人生必有的苦難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