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華為、小米、OPPO、vivo、中興、金立、聯想、魅族、努比亞,中國叫得上名字的安卓手機制造商們好像突然停止了手機銷售的爭奪,準備在應用分發上面聯起手來,搞一個大動作。知曉程式根據小米、魅族、vivo等方面的官宣訊息,3月20日,9大主流手機廠商將共同啟動「快應用」標準,打造移動應用新生態,目標直指急速擴張中的微信小程式。繼2017年小米推出「直達服務」、魅族推出「快捷應用」、金立推出「秒開應用」之後,如今,手機廠商將基於安卓生態合力進擊,試圖重新拿回應用分發上的主導權。
9
回覆列表
  • 1 # 網際網路亂侃秀

    先說結論:我其實並不好看這個快應用,蘋果當年釋出第一代蘋果時,沒有appstore,不也想透過瀏覽器搞過類似的事情麼?百度當年的直達號也是類似的啊。

    而這幾家廠商則是小米、中興、華為、金立、聯想、魅族、努比亞、OPPO、vivo,可以說佔了中國智慧手機起碼70%的市場份額,還有20%多可能是蘋果、三星的。

    當然如果論使用者數,是微信多還是這些手機的使用者多,可能相差並不大,雙方真有一爭的實力。從“快應用”的名字來看,就是一個與小程式類似的,實際情況也是如此,就是將小程式這一套整合進各廠商手機系統中,實現的也是小程式類似的功能,所以有網友說這是“山寨版小程式”

  • 2 # 斑馬線與斑馬不一樣

    這個產品現在還不好說,具體生命力又多強取決於能開發個完善到哪一步。

    其實現在很多企業做東西時都是寧可失敗,不願錯過。都害怕錯過風口,前期試探性的做一些東西,都沒有什麼壓力,萬一成功了呢。

    所以,具體情況還是要看各個企業能夠把這樣一個產品開發和完善到什麼地步。

  • 3 # 閆躍龍

    手機廠商們其實才是應用分發的最適合鏈條,因為自己掌握硬體,完全是可以做些什麼的。去年,華為和騰訊爆發衝突,為資料到底是誰的起了爭執。華為的榮耀magic手機就是繞過了微信,直接利用使用者的資料,為使用者推送相關智慧的應用。比如你在微信上聊某個電影的時候,榮耀magic的人工智慧引擎會給你推送,你是否想了解這個電影的更多資訊?你是否想買票觀影等等。

    快應用的出現,會讓手機廠商可以繞過微信這樣的超級應用平臺,構建自己的路徑。事實上,華為的負一屏的人工智慧的情景助手,就是幹這個的。他會根據使用者的行為,推送相關的智慧應用。比如,你日曆上設定了下週去上海出差,這時候,情景助手會推送給你是否訂票,是否定車的服務。這樣的服務,一定不是簡單的呼叫呼起相關app,而應該是類似小程式一樣的快應用,輕量,但是模組化封裝。

    所以,手機廠商們和超級平臺們一定會有一戰。

  • 4 # 有態度的土豆

    共同的強敵促使了「快應用」的誕生

    2017年的時候各家手機廠商還在各自為戰,按部就班的推自己的小程式

    2018年或將成為小程式爆發的一年。

    為什麼大家都要來爭奪小程式市場,有何意義?小程式和快應用之類的軟體,都使用了前端科技棧技術,原生渲染。同時具備HTML5頁面和原生應用的雙重優點。

    使用者無需下載和更新應用,即點即用。這樣的軟體並不會長期駐留後臺。“來了就用,用完了就走”,非常類似原生的應用。

    這樣的小程式可以代替目前使用者手機上的很大一部分APP,對於使用者來說既不佔用手機記憶體又可以節省手機空間。另外只要使用者用賬號登陸到小程式平臺,無論在哪一部手機上都可以使用自己常用的軟體。讓更換手機變得非常簡單。

    而對於各大廠商來說,小程式平臺可以讓廠家拿到使用者手機APP的分配權。之前使用者需要主動在應用市場中尋找自己需要的APP並下載安裝。但有了小程式之後,商家可以根據大資料分析使用者的習慣和需求,自動給使用者推送小程式。

    這種互動方式,可以說顛覆了之前軟體公司和使用者的互動方式。而且這種互動方式可以讓平臺掌握大量的使用者流量,並且具有非常高的使用者粘性。

    所以可想而知,為何各大網際網路公司都會想小程式看齊。

    「快應用」能打的過微信和支付寶麼

    九大手機廠家聯手推出「快應用」,自然有其獨特的優勢。要知道這九大廠商幾乎統治了國內手機市場的大部分份額。如果他們一起聯手在出廠的智慧手機裡預裝「快應用」。相信快應用的市場佔有率會很快鋪開形成一定的規模優勢。如此或可與微信和支付寶一戰。

    在這點上,我們要看「快應用」怎麼去見招拆招了。

  • 5 # 墨痕T

    “快應用”和“小程式”的技術原理是一樣的,目的也是一樣的。小程式推出已有多年,在市場上站穩了根腳。在未來的競爭中,小程式與快應用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呢?我們拭目以待。

  • 6 # 科技扯談官

    所以,應用分發市場對手機廠商的意義重大,現在的微信小程式藉助微信海量的使用者和流量,已有鋪天蓋地之勢,加上小程式還能作為桌面快捷方式,直接獨立佔據手機的桌面,更是進一步宣揚小程式軟體生態的“主權”,很可能危及到目前常規軟體市場,與手機廠商的應用分發市場搶蛋糕,鑑於微信的強大力量,單家手機廠商無法與之抗衡,所以國內的廠商們就團結起來,共同保衛自己的利益所在地——安卓軟體分發市場。

    其實在這九大廠商聯合起來之前,就已經有手機廠商看到了小程式的趨勢,並做出了初步的功能,例如小米的“直達服務”,魅族的“快捷應用”,金立的“秒開應用”,都是類似微信小程式這種即用即走、無須下載的特點。他們之所以做這個,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看到了小程式未來對線上線下功能和服務整合的潛力,小程式這類功能未來將擴充套件為網際網路服務的底層工具,應用場景廣泛,是一個新的大流量入口。

    九大手機廠商聯合組建的“快應用”平臺,簡單點說就是一個小程式版的軟體市場,會預裝在這九大廠商的手機系統裡,使用者需要的時候,直接在“快應用”裡面搜尋,就能直接使用裡面的小程式。

    優勢:

    首先,快應用的底層開發邏輯與微信小程式不同,微信小程式還是基於微信延伸出來的,要兼顧ios和安卓系統,所以在頁面和功能佈局都只能採取比較“中庸”的形式。而快應用就是基於安卓系統開發的,在各方面都會更適合安卓手機使用,使用者體驗相對較高。

    還有一個是使用者基礎量的問題,雖然小程式藉助微信十億使用者,能夠在一開始就擁有巨大的使用者量,但國內這九大安卓手機廠商的使用者量也非常龐大,安卓使用者未來只需要升級安卓系統就可以使用快應用,相當於快應用已經穩穩地擁有幾個億的使用者,雖然後發,但起點很高。

    最後一點是推廣,騰訊畢竟是個網際網路公司,線上下渠道鋪廣方面缺少足夠的經驗,而國內的安卓廠商就不同了,大多都已經有紮實的線下門店和宣傳渠道,尤其是OPPO和VIVO這兩個線下渠道大佬,全國合起來有差不多40萬家門店,加上華為、小米、金立的各種門店和攤位,基本上已經覆蓋了全國的手機使用者。這些渠道聯合起來推廣快應用,效果肯定相當可怕。

    劣勢:

    快應用和微信小程式相比,有一個巨大的劣勢,就是應用分發邏輯的不同。快應用還是處於分發的老階段:搜尋。即使用者要用什麼軟體,自己去搜。而微信小程式的分發機制是基於社交關係和使用場景的,社交關係延伸出來的使用場景是根據使用者需要來的,所以小程式的激發率和使用頻率都會很高,比如你和朋友在微信上商量著晚上去吃什麼,你發一個大眾點評資訊給你朋友,就激發了大眾點評的小程式;再比如你在一個群裡,群裡針對一件事要大家投票表決,這時候就會有使用投票小程式的需求。

    這不僅關乎使用者量的問題,還關乎使用者使用頻率和粘性的問題,快應用的使用者也不少,但關鍵是能不能讓使用者長期使用,能不能維護好使用者規模不讓使用者流失,如果空有使用者量,但使用者不使用,那快應用的價值也不會高。

    在微信上,小程式就像一個隨叫隨到的工具庫,而微信基本是我們每天使用時間最長的軟體,從中產生的各種使用場景多不勝數,由這些使用場景連線的小程式,很容易讓使用者形成使用習慣,畢竟你在聊天中就可以直接使用,不用退出微信,再去快應用裡面搜尋,使用者一習慣,就很難再去使用快應用了。

    真是抱著社交和流量的大腿,做什麼都基本無敵啊。

    未來快應用和小程式誰能搶佔更大的市場?這個問題現在還不好判斷,畢竟它們都還處於比較初期的階段,快應用將能實現什麼功能也未知,而且真正發揮小程式力量的線下場景銜接時代還沒到。我覺得主要的戰場還是在未來對線下的搶佔,如果快應用能搞定線下各種商店、餐廳等,讓他們入駐快應用生態裡,並透過持續不斷的最佳化開發和運營提高使用者體驗,或許能打造一個安卓世界裡的O2O生態,這是快應用抗衡微信小程式的唯一途徑了,如果做不到這一點,應用市場分發這塊蛋糕只能被騰訊吃了。

  • 7 # 螞蟻蟲

    這也意味著手機廠商和現有的軟體、服務商進行了一定的利益衝突,比如說谷歌、微信、阿里等。谷歌在國內,對於手機廠商顯得非常寬容,相當來說雙方的矛盾不太大。而阿里的所謂雲OS,也基本不為主流廠商所接納,而接納的魅族等廠商也和阿里有著股權關係,也不算得是對手。手機廠商“快應用”主要針對的是微信,與後者爭搶使用者和流量。

    理由如下:

    1、利益分配是難點,很可能聯合不起來。企業在聯合時,都衝著1+1大於2去的,但實際上各自利益不同很難達到大家滿意,無法形成合力。比如之前萬達聯合百度和騰訊,搞的騰百萬就失敗了。9家聯手的未來前景,我表示不樂觀。除非它們能把各自的這塊業務全部獨立出來,像銀行成立銀聯這樣的企業法人。這對於小米這樣先發做得較好的企業來說,又有點像割肉,股權佔大了其他廠商又不高興,反正都挺難的。

    3、使用者的使用場景習慣和頻率粘性,難以和微信相抗衡。微信裡呼叫小程式時非常簡單自然,比如說朋友推薦一件好貨過來,那麼使用者是直接在微信中點選一步開啟自帶小程式,還是離開微信找入口再呼叫“快應用”呢?我想實際可能幾乎沒有人會增加操作步驟,給自己添麻煩。微信的高頻使用率,對於使用者來說還著很大的優勢,順手就開啟微信在使用者看來並不麻煩,但點選其他不常用的應用卻被看成是很高的成本。這也是為什麼支付寶實際開啟步驟並不比微信多但很多人習慣用微信支付線上下購物的原因。“快應用”將來也會遇到這個問題,或許產品和功能比微信小程式還好,但就是無法改變使用者的固有使用習慣。

    當然,我們也應該看到“快應用”的積極方面。它至少代表著國內手機硬體廠商開始反思自己在安卓生態中的地位,爭取更大的話語權,尋求轉型和突破。這個方向顯然是對的,即便不能擊倒微信小程式等對手,只要能從未來的應用分發和流量市場上分得一部分利益,也是成功的表現。

  • 8 # 藍天看鄉村

    但快應用尚未上線,就被大家唱衰,料想以後的路也不好走,如果不花費200%的力氣,根本就做不出任何成績來,最終也是螳臂當車,不自量力的笑話而已。

    但如果拿出200%的力氣來推廣快應用,可能又會使幾大手機廠商偏離主業,畢竟於華為、OV來說,還是賣硬體來錢,苦哈哈地搞什麼快應用,成效又未可知,一線員工又無利不起早不會投入極大精力,補貼一線員工做快應用推廣,屬於幹砸錢;對於小米來說,還是內建廣告和做遊戲賺錢,快應用?也就是喊一嗓子罷了。

    因此,我也不看好幾大手機廠商推出的快應用。

  • 9 # 智慧新視界

    其實主要還是利益問題。原來手機廠商依靠自家的全家桶和應用商店,除了硬體之外還可以獲得APP商家的分成,推高大記憶體手機的銷量,但對於手機使用者而言卻面臨眾多APP的騷擾和後臺佔用。微信小程式強調“觸手可及”、“用完即走”,對於手機使用者吸引很大,可以輕鬆解除安裝不需要的手機廠商全家桶和商店下載的APP,節省了大量的記憶體和快閃記憶體空間,這無疑是手機廠商不願看到的。

    手機廠商的快應用主要是應對微信小程式的挑戰,如果從系統層面整合快應用,應該比在微信的小程式使用更方便,可以脫離微信直接呼叫。但是因為微信擁有龐大的使用者群,微信作為一般手機隨機必裝的APP,快應用短時間內很難和微信小程式抗衡。手機廠商和軟體廠商爭奪應用分發主導權的鬥爭將會持續。

  • 10 # 東楠西北

    我去體驗了一下魅族的快應用。

    它在魅族應用商場——精選——分類——快應用裡,要不是我去看了系統更新日誌,我都找不到在哪?

    再看看有多少應用,總共24個應用

    沒想到第二次進去還要許可權,每次都要,難道只能允許?進去後只有五個分類:熱點、娛樂、科技、財經、體育,不能登入賬戶。那就沒法根據你的口味推薦內容了。

    之後體驗了餓了嗎

    這個是必須要登入賬戶了,介面還是挺簡潔清晰的,外賣、訂單、我的訂單三個分類,挺好

    還有一個叫糖豆廣場舞的輕應用,非常不錯,裡面除了廣場舞影片、還有美食製作影片,關鍵是沒有賬戶,沒有廣告,沒有付費,適合中來年人使用。

    輕應用的賣點就是不需要下載,直接可以使用,適合偶爾的需求,比如查個航班,定個外賣啥的

    目前來看,這些輕應用還存在一些問題,每次都要授予許可權。還有一些應用,因為沒有賬號登入,每次開啟就像是新應用一樣。

    比如蜻蜓FM,一個聽書軟體,你聽的內容是沒有記錄的,每次都要自己找內容,自己記得自己聽到哪裡了,這個就不方便了。

    同時,目前的輕應用還太少了,魅族只有24個,型別也不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村子裡面的耕地統一回收,集中種植,集中分紅,這種模式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