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營養與醫學
-
2 # 家庭醫生線上
腹瀉也被人們形容為“拉稀”,腹瀉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表現,導致腹瀉的病因比較多,其中痢疾志賀氏菌引起的就是痢疾。可見痢疾是“拉稀”中的一種,可以認為痢疾是拉稀,但並不能認為拉稀都是痢疾。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痢疾。
痢疾是由痢疾志賀氏菌引起的比較嚴重的腹瀉病,志賀菌存在於痢疾病人和帶菌者的大便中,透過接觸汙染的手、水、食物等,經消化道侵入易感者體內。該菌有較強的侵襲力,可產生內毒素,有的還可以產生外毒素,所以一旦患了痢疾,患者會表現為劇烈腹痛、腹瀉、裡急後重、排膿血便等症狀。如果沒有積極使用抗炎藥物治療,一旦細菌侵入腸上皮細胞後,在細胞內繁殖,引起粘膜炎症反應,會引起區域性細胞變性、壞死、脫落,形成淺潰瘍。內、外毒素侵入血液後還可能引起全身中毒症狀,例如明顯發熱、血象增高、甚至感染性休克。進行大便培養是診斷痢疾的可靠方法。
如果家人出現拉稀症狀,一定要首先透過大便性狀分辨是普通腹瀉還是痢疾,痢疾開始時像普通腹瀉,表現為水樣大便,伴有嘔吐,之後,大便次數會增多,但大便量卻在減少,大便中有黏液並帶血絲,有較重的臭味等。痢疾治療不及時會有一定生命危險。而普通的腹瀉主要表現為大便次數多,大便量也多,糞便呈黃綠色,帶粘液且呈蛋花湯樣,不會出現血便,並伴有輕微腹脹,腸鳴音亢進。
-
3 # 幸福一家人140113721
痢疾是拉稀的意思嗎?
痢疾是指腹痛,裡急後重、瀉下赤白粘凍為特徵的一種疾病。中醫認為,它是感受外邪和飲食內傷,大腸氣血壅滯,血絡損傷,傳導功能失司所致。
拉稀腹瀉。係指大便次數增多,糞便稀薄或含有粘液或膿血而言。凡每日大便1~3次,或2~~3天大便一次,而糞便症狀正常,身體無自覺不良感覺的,均屬正常現象。
腹瀉的原因很多。按其病變部位和致病原因,可分為:胃源性、腸源性、胰源性和內分泌性腹瀉等。胃源性腹瀉包括胃酸缺乏症、胃炎、胃癌、胃酸缺乏而致。腸源性腹瀉最為常見,多為腸道疾患、各種細菌感染、病毒感染等所致。胰源性腹瀉,是指慢性胰腺炎、胰腺癌等因胰腺消化酶分泌缺乏而致。
具體治療和預防等,不是題主所問範圍,故不贅述了!
-
4 # 兒科恩銘
細菌性痢疾簡稱菌痢,是由痢疾桿菌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拉稀只是其中的症狀之一。臨床上的菌痢可有發熱、腹痛、腹瀉、裡急後重及粘液膿血便。嚴重者可以出現休克、驚厥、意識障礙,迅速發生呼吸衰竭而死亡。
請注意這個裡急後重,最讓人痛苦。普通的拉稀,拉就拉了,大便水樣是吧。可是這種拉稀是不一樣的。總是覺得沒拉完,肚子裡面有“貨”偏偏又不出來。不能“一瀉千里”。如果您有過這樣排便不暢快的經歷,那肯定是記憶猶新的。在中國,痢疾的主要致病源是福氏2a和宋內志賀菌感染所致。主要透過糞-口途徑傳播。夏秋季高發。
-
5 # 白老師談健康
痢疾是以大便次數增多、腹痛、裡急後重、痢下赤白黏凍或帶膿血為主症的病證。是夏秋季節常見的腸道傳染病。
【病因病機】
一、病因
痢疾的病因有外感溼熱、疫毒之邪,內傷飲食生冷或飲食不節兩個方面,病機主要是溼熱疫毒之邪蘊結腸腑,傷及氣血,氣滯血瘀,致大腸傳導失司,脂絡受傷而成痢疾。
1.外感時邪
外感時邪,一為疫毒之邪,內侵腸腑,發病急驟,形成疫毒痢。二為溼熱之邪,蘊蒸腸腑,氣機不暢,邪熱與氣血相互搏結而化為赤白膿血,發生溼熱痢。《沈氏尊生書》雲:“大抵痢之病根,皆由溼蒸熱壅,以致氣血凝滯漸至腸胃之病。”三為夏月感受暑溼,暑溼傷中,氣血壅滯,發為溼熱痢。《濟生方》雲:“大腸虛弱而風冷暑溼之邪得以乘間而入,故為痢疾。”《景嶽全書·痢疾》說:“痢疾之病,多發生於夏秋之交……皆謂炎暑火行,相火司令,酷熱之毒蓄積為痢。”
2.飲食不節
平素嗜食肥甘厚味,或飲食不潔,釀生溼熱,或夏月恣食生冷瓜果,損傷脾胃,中陽受困,溼熱或寒溼、食積之邪內蘊,傷及胃腸,腸中氣機壅滯,邪蘊而傷及氣血,致氣滯血瘀,與腸中糟粕相互搏結,化為膿血而成痢疾。
二、病機
痢疾病位在腸,與脾胃關係密切,涉及於肝,久則及腎。主要病機是邪氣(疫毒、溼熱、寒溼、食滯等)蘊結於腸腑,腑氣壅滯,氣滯血阻,邪氣與腸腑氣血相搏結,夾糟粕積滯腸道,以致脂絡受傷,腐敗化為膿血而成痢疾。如《證治匯補》雲:“無積不成痢,痢乃溼、熱、食積三者。”
痢疾初起多屬實證。疫毒燻灼腸腑,耗傷氣血,下痢鮮紫膿血,壯熱口渴者,為疫毒痢。疫毒上衝於胃,胃失通降,則發為噤口痢。外感溼熱或溼熱內生,壅滯腑氣,下利赤白,肛門灼熱後重者,為溼熱痢。寒溼內困,脾失溫運,氣機阻滯,下痢白多赤少,為寒溼痢。疫毒熱盛傷津或溼熱內鬱,久則耗傷氣陰,可發為陰虛痢。下痢日久,失治誤治,如收澀太早,閉門留寇,可釀成正虛邪戀,而發為下痢時發時止,日久難愈之休息痢。
【診斷與病證鑑別】
一、診斷依據
1.大便次數增多,腹痛,裡急後重,下痢赤白黏凍或帶膿血為主要症狀。
2.暴痢起病突然,病程短,可伴有惡寒發熱等;久痢起病緩慢,反覆發作,遷延不愈;疫毒痢病情嚴重而兇險,以兒童多見,起病急驟,在腹痛、腹瀉尚未出現之時,即有高熱,神志模糊,四肢厥冷,面色青灰,呼吸淺表,神昏驚厥,而痢下嘔吐並不嚴重。
3.多有飲食不潔史。起病急驟者多發生在夏秋之交,久痢則四季皆可發生。
二、病證鑑別
痢疾與洩瀉
兩者均多發於夏秋季節,病變部位在胃腸,病因也有相同之處,症狀都有腹痛,大便次數增多。但痢疾大便次數雖多而量少,排赤白膿血便,腹痛伴裡急後重感明顯。而洩瀉大便溏薄,糞便清稀,或如水,或完谷不化,而無赤白膿血便,腹痛多伴有腸鳴,少有裡急後重感,正如《景嶽全書》所說:“瀉淺而痢深,瀉輕而痢重,瀉由水谷不分,出於中焦,痢以脂血傷敗,病在下焦。”當然,兩病在一定條件下,又可相互轉化,或先瀉後痢,或先痢而後轉瀉。一般認為先瀉後痢病情加重,先痢後瀉病情減輕。
三、相關檢查
急性細菌性痢疾血常規檢查可見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增多,慢性細菌性痢疾血常規檢查可見輕度貧血。大便常規可見大量膿細胞和部分紅細胞,並有巨噬細胞,大便培養痢疾桿菌陽性是確診的關鍵。腸阿米巴痢疾的新鮮大便可培養出阿米巴滋養體和包囊。必要時可行X線鋇劑灌腸、結腸鏡檢查,有助於潰瘍性結腸炎、放射性結腸炎、缺血性結腸炎的診斷,也可排除直腸腫瘤等似痢非痢疾病。
【辨證】
一、辨證思路
1.辨虛實主次
暴痢發病急,病情重,腹部脹滿拒按,裡急後重,痛時窘迫,便後症狀減輕。久痢發病緩慢,時輕時重,病程長,腹痛綿綿,痛而喜按,便后里急後重不減,墜脹甚者,常為虛中夾實。
2.辨傷氣傷血
邪有傷氣傷血不同,它反應病情的輕重、病位的深淺。痢下白多赤少為傷及氣分,下痢赤多白少為傷及血分。邪在氣分,病情尚輕,氣機阻滯,影響傳導,治以化溼、行氣、導滯,氣行則病減;邪在血分,病已深入,傷及血絡,迫血妄行,涼血活血病得安寧。
3.辨寒熱輕重
大便排出膿血,色澤鮮紅,甚則紫黑,濃稠腥臭,腹痛,裡急後重感明顯,口渴喜飲,口臭,小便黃,或短赤,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者屬於熱證;大便排出赤白清稀,白多赤少,清淡無臭,腹痛喜按,裡急後重感不明顯,面白肢冷形寒,舌質淡紅,苔白,脈沉細者屬於寒證。
4.辨大便色質
白凍而滑脫不禁為虛寒,痢下赤色或純血鮮紅者,一般屬熱、屬火、屬血,病情較重,所謂“血為熱迫”。痢下赤白相兼者,為氣血俱受邪;其中有赤多白少及赤少白多之別,前者屬熱,後者屬寒;痢下紫黑色,一般屬血瘀。若紫暗而稀淡,則為陰虛。痢下色焦黑,濃稠臭穢者,屬火;痢下黃色,深而穢臭者,為熱;或食不化者為積,淺淡而不甚者,為寒;痢下五色相雜,為“溼毒甚盛故也”;膿血黏稠難下者,或屬熱、或屬燥、或屬陰虛。
5.辨裡急後重及腹痛
凡外邪所致的裡急後重,每在便後得減;火熱之邪為病,其腹窘迫,肛門灼熱;腹痛多伴脹滿而拒按。凡虛痢的裡急後重,多囿後不減;證屬虛寒者,腹微痛而不實不堅,或喜揉按,或喜暖熨,或雖痛而並無努責;氣虛氣脫者,裡急而頻見汙衣;氣陷者,後重而囿後轉甚。
二、類證鑑別
1.急性痢疾當辨其溼、熱、毒邪之輕重
脈數口渴,舌紅苔黃,口臭尿黃,赤多白少者,以熱為盛,當著重清熱瀉火;排便不暢,黏滯不爽,白多赤少,苔膩者,以溼為重,當著重化溼運脾;熱盛者,能耗氣動血,化火成毒,並煎熬溼濁、津血而生痰、成瘀,故其證每有兼夾,當詳辨之。
2.慢性痢疾正虛當辨其氣、血、陰、陽,在脾在腎
神疲乏力,納呆少語,便溏,為脾氣虧耗;便下膿血黏稠,虛坐努責,心煩口乾,至夜轉劇,舌紅絳少苔或光紅乏津者,為久病耗傷陰血;痢下赤白清稀,無腥臭,或為白凍,甚則滑脫不禁,肛門墜脹,便後更甚,形寒畏冷,四肢不溫,腰膝痠軟者,為脾腎陽虛。
三、證候
1.溼熱痢
症狀:腹痛陣陣,痛而拒按,裡急後重,痢下赤白膿血,黏稠如膠凍,腥臭,肛門灼熱,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脈滑數。
病機分析:溼熱之邪侵入腸腑,氣血阻滯,傳導失常,不通則痛,故腹痛,裡急後重;溼熱鬱滯於大腸,經絡受損,氣滯血瘀,化為膿血,故下痢赤白膿血;溼熱下注,則肛門灼熱,小便短赤;苔膩為溼,黃為熱,滑為實,數乃熱之象。
2.疫毒痢
症狀:起病急驟,大便頻頻,痢下鮮紫膿血,腹痛劇烈,後重感特著,或壯熱口渴,頭痛煩躁,噁心嘔吐,甚者神昏驚厥,舌質紅絳,舌苔黃燥,脈滑數或脈微欲絕。
病機分析:疫毒之邪,傷人最速,故發病急驟;疫毒燻灼腸道,耗傷氣血,經脈受損,故下痢鮮紫膿血;疫毒之氣甚於溼熱之邪,故腹痛裡急後重較劇;毒盛於裡,助熱傷津,故壯熱煩渴;毒邪上攻清竅則頭痛;毒邪內擾心營則煩躁;熱毒矇蔽清竅則神昏;熱甚動風則驚厥;舌紅絳,苔黃燥,脈滑數為疫毒內熱熾盛之徵。
3.寒溼痢
症狀:痢下赤白黏凍,白多赤少,或為純白黏凍,伴腹痛拘急,裡急後重,口淡乏味,脘腹脹滿,頭身困重,小便清白,舌質或淡,舌苔白膩,脈濡緩。
病機分析:寒溼之邪侵及腸腑,氣血瘀滯,腑氣通降不利,故腹痛脹滿,裡急後重;寒邪所致,故喜溫暖;寒溼之邪交阻大腸,經絡受損,則下痢白多赤少或純白凍;寒溼中阻,運化失常,故飲食乏味,胃脘飽悶;脾主四肢,寒溼困脾,則健運失司,故頭身困重;舌淡,苔白膩,脈濡緩為寒溼之象。
4.陰虛痢
症狀:痢下赤白,日久不愈,膿血黏稠,或下鮮血,臍下灼痛,虛坐努責,食少,心煩口乾,至夜轉劇,舌紅絳少苔或光紅乏津,苔膩或花剝,脈細數。
病機分析:素體陰虛,感邪而為痢,或者久痢傷陰,遂成陰虛之痢;邪滯腸間,陰血不足,故痢下膿血黏稠;陰虧熱灼,故臍下灼痛;營陰不足,故虛坐努責;胃陰虧虛,故食少口乾;陰虛火旺,故心煩;舌紅絳少苔或光紅少津,脈細數為陰血虧耗之徵。
5.虛寒痢
症狀:腹部隱痛,纏綿不已,喜按喜溫,痢下赤白清稀,無腥臭,或為白凍,甚則滑脫不禁,肛門墜脹,便後更甚,形寒畏冷,四肢不溫,食少神疲,腰膝痠軟,舌淡苔薄白,脈沉細而弱。
病機分析:脾虛中寒,寒溼留滯腸中,故下痢稀薄帶有白凍;寒盛正虛,腸中失卻溫養,故腹部隱痛;脾胃虛弱,故食少神疲,四肢不溫;脾胃虛寒,則化源不足,腸中久痢,則津微外流,日久及腎,導致腎陽虛衰,關門不固,故腰痠怕冷,滑脫不禁;舌淡苔白,脈沉細弱均為虛寒之象。
6.休息痢
症狀:下痢時發時止,遷延不愈,常因飲食不當、受涼、勞累而發,發時大便次數增多,夾有赤白黏凍,腹脹食少,倦怠嗜臥,舌質淡苔膩根厚,脈濡軟或虛數,按之濡滑或帶弦數。
病機分析:下痢日久,正虛邪戀,寒熱夾雜,腸腑傳導失司,故纏綿難愈,時發時止;溼熱留戀不去,病根未除,故感受外邪或飲食不當而誘發,發則腹痛裡急,大便夾黏液或見赤色;脾胃虛弱,中陽健運失常,故腹脹納減,嗜臥倦怠;苔膩不化,脈濡或虛數為溼熱未盡、正氣虛弱之徵。
7.噤口痢
症狀:下痢膿血,胸悶呃逆,口臭納呆,或噤口不食,或入口即吐,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或下痢頻頻,惡嘔不食,口淡不渴,舌淡脈弱。
病機分析:溼熱疫毒,蘊結腸腑,上攻於胃,胃氣不得通降,故噤口不食或食入即吐;或久病正虛,中氣耗損,脾胃衰敗,清陽不升,濁陰不降,胃氣衰敗,逆而不降,故惡嘔不食。
【治療】
一、治療思路
《景嶽全書》雲:“凡治痢疾,最當察虛實,辨寒熱,此瀉痢最大關係。”痢之初起,實證、熱證多見,治當清腸化溼解毒,調氣行血導滯;如劉河間雲:“調氣則後重自除,行血則便膿自愈。”初起如有夾表證者,則加解表之劑,以解表舉陷。忌用收澀止瀉之品,以免閉門留寇。疫毒痢則當清熱解毒,開竅鎮痙。噤口痢治以清熱解毒,和胃降逆。久痢正虛邪戀,當調補脾胃,兼以清腸。虛實夾雜者,當標本同治,虛實兼顧。
二、基本治法
1.清腸化溼,調和氣血法
適應證:溼熱蘊結證。
代表方:芍藥東加減。
常用藥:黃芩、黃連清熱解毒燥溼;白芍、當歸、甘草和營行血,以治膿血;木香、檳榔、大黃行氣導滯以除後重;金銀花清熱解毒;肉桂辛溫通結。
加減:痢之初起,伴發熱惡寒,頭身重痛,脈浮數等表證,應用解表法,以荊防敗毒散疏表舉陷,此即喻嘉言所謂“逆流挽舟”之法。表邪未解,陷入於裡,裡邪已甚,症見大熱汗出,脈象急促,則用葛根芩連湯以解表清裡。如表證已解,痢尤未止,可加香連丸以調氣清熱。痢下赤多白少,或純下赤凍,口渴引飲,熱甚於溼,加白頭翁、秦皮、黃柏清熱解毒,金銀花、丹皮、地榆、赤芍清熱涼血止痢。若瘀熱較重,痢下鮮血者,加生地榆、槐花、荊芥、當歸涼血祛風止血。痢下白多赤少,胸脘痞悶明顯,舌苔白膩,溼重於熱,去當歸,加蒼朮、厚朴、陳皮燥溼行氣。若見飲食積滯,痢下不爽,腹脹拒按,噯腐吞酸,舌苔膩,脈滑,加萊菔子、山楂、神曲消食化滯;食積化熱,痢下不爽,加枳實、厚朴、檳榔行氣導滯,破積洩熱。
2.清熱解毒,涼血止痢法
適應證:疫毒壅盛證。
代表方:白頭翁湯合芍藥東加減。前方清熱涼血解毒為主;後方增強清熱解毒之功,並有調氣和血導滯的作用。
常用藥:白頭翁、黃連、黃柏、秦皮清熱化溼,涼血解毒;金銀花、地榆、牡丹皮清熱涼血;芍藥、甘草調營和血;木香、檳榔調氣行滯。
加減:熱毒穢濁壅塞腸道,腹痛拒按,大便澀滯,臭穢難聞,加大黃、枳實、芒硝通腑洩濁;熱毒深入營血,神昏譫語,舌質紅,苔黃燥,脈弦數,加犀角地黃湯涼營開竅;熱極生風,痙攣抽搐,加羚羊角、石決明、鉤藤息風止痙。暴痢脫證,症見面色蒼白,汗出肢冷,舌質暗紅,苔黑,脈微欲絕者,急服參附湯或獨參湯,先回陽救逆,再據證治療。
3.溫運中陽,理氣化溼法
適應證:寒溼阻滯證。
代表方:不換金正氣散加減。
常用藥:藿香芳香化溼;蒼朮、半夏、厚朴運脾燥溼;炮姜、桂枝溫中散寒;陳皮、大棗、甘草行氣散滿,健脾溫中;木香、枳實理氣導滯。
加減:痢下白中兼赤,加當歸、白芍調營和血;脾虛納呆加白朮、神曲健脾開胃;寒溼內停,腹痛,痢下不爽,加大黃、檳榔,配炮姜、肉桂溫中導滯;中氣不足,脈濡軟,舌質胖嫩,改用補中益氣、宣陽化溼之法,加太子參、白朮、茯苓。暑天感寒溼而痢者,可用藿香正氣散加減,祛暑散寒,化溼止痢。
4.養陰和營,清腸止痢法
適應證:陰虛溼滯證。
代表方:黃連阿膠湯合駐車丸加減。前方堅陰清熱,後方寒熱並用,兩方合用有堅陰養血、清熱化溼的作用。
常用藥:黃連、黃芩、阿膠清熱堅陰止痢;白芍、甘草、當歸養血和營,緩急止痛;少佐乾薑以制芩、連苦寒太過;生地榆涼血而除痢。
加減:虛熱灼津而見口渴,尿少,舌幹,加沙參、石斛以養陰生津;痢下血多,加牡丹皮、旱蓮草涼血止血;溼熱未清,口苦,肛門灼熱,加白頭翁、秦皮清熱解毒。
5.溫補脾腎,收澀固脫法
適應證:脾腎陽虛證。
代表方:真人養髒湯合桃花東加減。前方溫中澀腸,後方補虛固脫。兩方合用可治療脾腎虛寒,形寒肢冷,腰痠膝軟,滑脫不禁的久痢。
常用藥:人參、白朮、乾薑、肉桂溫腎暖脾;粳米、甘草溫中補脾;訶子、罌粟殼、肉豆蔻、赤石脂收澀固脫;當歸、白芍養血行血;木香行氣止痛。
加減:若積滯未盡,應少佐導滯之品,如枳殼、山楂、神曲;久痢脾虛氣陷,加升麻、柴胡、黨參、黃芪補中益氣,昇陽舉陷。
6.溫中清腸,調氣化滯法
適應證:正虛邪戀證。
代表方:連理東加減。
常用藥:人參、白朮、茯苓、乾薑、甘草溫中健脾;黃連清除腸中溼熱餘邪;枳實、檳榔、木香行氣導滯。
加減:脾陽虛極,腸中寒溼不化,遇寒即發,用溫脾東加減;久痢兼見腎陽虛衰,關門不固,加肉桂、熟附子、吳茱萸、五味子、肉豆蔻溫腎暖脾,固腸止痢。
7.洩熱和胃,辛苦通降法
適應證:邪濁上攻,胃氣衰敗證。
代表方:開噤散加減。
常用藥:黃連清胃腸溼熱而降逆;陳皮、砂仁理氣和胃;茯苓滲溼健脾;石菖蒲化濁醒脾;荷葉蒂、葛根、升麻升舉脾之清陽;陳倉米、石蓮子降氣和胃;炒谷麥芽健胃消食;人參、黨參、太子參扶正健脾,益氣生津。
加減:溼熱壅盛加白頭翁、秦皮、敗醬草清熱解毒;痢下鮮血加生地榆、赤芍、當歸、荊芥涼血祛風止痢;胸脘痞悶,苔膩白厚,加蒼朮、厚朴、半夏除溼理氣。
三、復法應用
1.解表清裡,調氣和血
適應證:表邪未解,裡熱已盛證。症見痢之初起,發熱惡寒,頭身重痛,裡急後重,痢下赤白,肛門灼熱,舌苔薄黃膩,脈浮數。
代表方:荊防敗毒散合芍藥東加減。前方疏散表邪,使邪氣從表而解,適用於痢疾初起兼有表證者;後方清腸祛溼,調氣和血,適用於溼熱蘊腸證。
常用藥:荊芥、防風、羌活、葛根疏散表邪;黃芩、黃連清熱解毒燥溼;大黃蕩邪祛滯;茯苓、陳皮、蒼朮、厚朴化溼運脾和胃;枳殼、檳榔理氣除溼;白芍、當歸調肝和血。
2.溫中補虛,清熱燥溼
適應證:久痢正虛,寒熱錯雜證。症見久痢不愈,納少倦怠,形寒畏冷,四肢不溫,腹部隱痛,痢下赤白,肛門灼熱,舌暗苔黃膩,脈沉細弦。
代表方:烏梅丸加減。
常用藥:烏梅大酸,急瀉厥陰,平肝柔木;桂枝、附子、細辛、乾薑、川椒等辛溫諸品,溫脾暖腎,通啟陽氣;黃連、黃柏苦寒,清熱堅陰;人參、當歸甘溫,補氣調中。
加減:熱去減黃連、黃柏;寒重加吳茱萸以暖肝胃;胃腸氣滯加陳皮、大腹皮、木香理氣除溼消脹;中焦氣虛加白朮、山藥、茯苓、薏苡仁、蓮子肉健脾益氣。
四、其他療法
1.單方驗方
(1)白蘞散:白蘞地下塊根,曬乾後研末,裝膠囊,每粒裝0.3g,每次服5粒,每日2次。治療溼熱痢。
(2)馬齒莧30g,洗淨切段,粳米60g淘淨煮粥,入馬齒莧。治療溼熱痢。
(3)石榴皮茶:取石榴皮15g,洗淨切片,加水煎服,每日代茶頻飲,可用於治療休息痢。
2.常用中成藥
(1)香連丸:功能與主治:清溼熱,化滯,止痢。用於溼熱內滯大腸引起的下痢赤白膿血相雜、腹痛、裡急後重。用法與用量:每次3~6g,每日1~2次。
(2)固本益腸片:功能與主治:健脾溫腎,澀腸止瀉。治療脾虛或脾腎陽虛所致的久瀉久痢、急慢性腹瀉、慢性結腸炎。用法與用量:每次8片,每日3次。服藥期間忌食生冷、辛辣、油膩。溼熱痢非本藥所宜。
3.外治法
灌腸法:白頭翁、苦參、金銀花、黃柏、滑石各60g。上藥加清水,濃煎成200ml,先作清潔灌腸後,再以藥液灌腸,每日1次,連續3天。主治溼熱痢、疫毒痢。
五、臨證勾要
1.病情複雜者治宜兼顧
急性痢疾以實熱為主證者,前人有“痢無止法”之說,但對於日久不愈的慢性痢疾或者慢性潰瘍性結腸炎表現痢疾為主症,因病情複雜,正氣已虛,而餘邪又未盡,若單純補澀則積滯不去,貿然予以消導,又恐傷正氣,此時應當治宜兼顧,於補益之中,佐以清腸導下祛積,扶正祛邪,權衡應用,有寒熱錯雜者,可用烏梅丸加減治療。對於反覆發作,遷延日久之休息痢,還可在辨證基礎上加用白頭翁、石榴皮,或可試用鴉膽子仁10~15粒,去殼裝膠囊飯後吞服,1日3次,7~10日為1個療程。
2.注意選用單味藥
對於溼熱痢疾許多單味藥有良效,如馬齒莧、敗醬草、苦參等,可在辨證的基礎上加用上述1~2味,或者單味藥煎服。
3.以“髒毒”論治,予清腸解毒之品
痢疾以黏液膿血便為主,可以“髒毒”論治,無論急性熱痢、寒痢,還是休息痢,也無論慢性潰瘍性結腸炎表現痢疾為主症者,病情處於活動期或是緩解期,均加清腸解毒藥,如黃連、黃芩、苦參、敗醬草、白頭翁、秦皮、馬齒莧、金銀花等。
4.配合中藥灌腸
慢性痢疾反覆發作,較難治癒,可以配合灌腸治療,中藥灌腸中藥常見的有清熱解毒藥:黃連、黃柏、白頭翁、大黃、秦皮、苦參、青黛、馬齒莧、蒲公英等;收澀斂肌藥:白及、乳香、沒藥等;活血化瘀藥:丹參、赤芍、血竭、三七等;收澀止瀉藥:烏梅、赤石脂、石榴皮、芡實等,可用之濃煎灌腸,適用於潰瘍性結腸炎、慢性細菌性痢疾。亦可應用成藥錫類散灌腸。
5.重視危象的救治
疫毒痢若發生厥脫,下痢無度,飲食不進,肢冷脈微,當用獨參湯或者參附湯急救回陽,若下痢不能進食,稱之為噤口痢,主要是胃失和降,氣機升降失常,實證多由溼熱疫毒蘊結而成,症見下痢,胸悶,嘔惡不食,口氣穢臭,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治宜辛苦通降,和胃洩熱,方用開噤散加減,或加玉樞丹,少量沖服,或用薑汁炒黃連同煎。頻頻服用,直至開噤為度。虛者因脾胃氣虛或久痢胃虛氣逆而致,嘔惡不止,食入即吐,舌質淡,脈弱,治宜健脾和胃,方用六君子東加石菖蒲、薑汁以醒脾開胃。而胃氣敗所致的噤口痢,實屬危象,應積極圖治。
【特色經驗】
一、臨證經驗
1.治痢以祛邪為要
痢之為病,外邪內犯,溼熱內蘊,血敗肉腐,病位在腸,應以通之之法,導滯通腑,行氣和血,所謂“痢無止法”,“無積不成痢,痢先當頭下”。如兼夾有表證者,宜宣散表邪,鼓邪外出,即喻嘉言“逆流挽舟”之意也。而痢之不論寒證、熱證,具當以清腸化溼貫穿始終。熱證宜少佐運脾升清之品,如蒼朮、藿香、葛根、升麻、桔梗、柴胡等;寒證當配以溫陽暖脾,理氣行血之藥,如白朮、乾薑、肉桂、當歸、陳皮、草豆蔻等。
2.清熱當防苦寒,時時顧護胃氣
腸中熱毒壅滯,常用黃連、黃芩、生地榆、白頭翁、秦皮等苦寒之品,但要中病即止,防苦寒敗胃。久病不愈者,正氣耗損,邪氣留戀,則當扶正以祛邪,扶正重在健運脾胃,同時應注意補肺升清、抑肝扶脾、溫腎暖脾等調和諸髒,以整體調治。
3.調氣和血貫始終
痢疾為腸腑氣血同病,患者臨床常見腹痛腹脹,即使病之後期也難緩解,多因氣滯血瘀所致,故當行氣導滯,涼血活血。行氣常用陳皮、木香、枳殼、香附、佛手等平和之品,以防損傷正氣;和血多以槐花、地榆、三七、鬱金、當歸、赤芍等涼血止血、活血祛瘀。
4.收澀需慎重
久瀉不愈,傷津耗氣,正虛無邪之滑脫,可予固澀止瀉,但用之宜慎,不可過劑。若溼邪未盡,或夾寒、熱、痰、瘀、鬱、食等病變,則不可以久瀉必虛,或急於求成,忙於補澀,以防閉門留寇,導致病情遷延,所謂“爐煙雖熄,灰中有火也”。
二、驗案舉例
案一
王某,男,34歲。訴近5天來腹痛,大便帶有赤白黏凍,裡急後重,日夜如廁20餘次。刻下:發熱惡寒,心煩急躁,頭暈,噁心欲吐,納差,周身酸楚疼痛,陣陣腹痛,小便黃,大便1次,帶有少量膿血,舌質紅,舌苔黃膩根垢而厚,脈濡滑而按之弦數。大便常規示大量膿細胞、紅細胞、白細胞。此為內受溼熱阻滯,外感風寒而發,暑溼積滯蘊蓄太盛,必成下痢,仿仲景和解表裡法,亦合喻嘉言逆流挽舟之法。方用人參敗毒散合葛根芩連東加減。柴胡10g,白芍15g,獨活9g,羌活9g,黃連3g,葛根15g,川芎10g,枳殼10g,桂枝6g,甘草5g,桔梗6g,茯苓15g,黃芩10g。水煎服,3劑。
二診:腹痛消除,大便次數減少,裡急後重減輕,食納增加,舌苔薄白,脈象滑。原方加蒼朮10g,去羌活、獨活。
三診:病癒。茯苓15g,黃連3g,枳殼10g,陳皮10g,木香9g,白芍15g,當歸10g,焦三仙(各)15g,以善其後。
按:本例為溼熱內蘊,壅滯腸道,氣機不暢,血運障礙,傳導失司,兼夾表證,治療當清利溼熱為主,兼解表邪。故予人參敗毒散和葛根芩連東加減清熱止痢,外解表邪,而收奇功。
案二
楊某,男,66歲。主訴腹痛、膿血便3天。3天前食生冷瓜果後出現腹痛,解黏液膿血便,現症見腹痛,腹痛即墜,墜則欲便,大便夾有赤白黏凍,裡急後重,納差,口淡乏味。查體:面色瘀滯晦暗,腹軟,按之壓痛,舌質淡紅,苔薄白,左脈細澀,右脈緩。大便常規示大量膿細胞。辨證乃脾胃虛寒,復感寒邪。寒則凝滯,損傷陽氣,氣虛不能攝血,故為下痢。治以溫中行氣化溼,予附子理中東加減,藥用:附子9g,炮姜5g,黨參15g,炒白朮10g,陳皮10g,木香9g,升麻6g,黃芪30g,當歸10g,甘草6g。服藥3劑膿血便減少,6劑諸症皆痊。
按:此例患者因食生冷所致寒溼痢,誠如《景嶽全書》雲:“脾腎虛弱之輩,但犯生冷極易作痢。”故採用溫脾補腎理氣之法,蓋脾陽健而能統血,則血痢自止,故用附子、炮姜、白朮溫運中陽,升麻、黃芪、黨參補氣昇陽,木香、陳皮理氣散結,當歸調血和營,甘草調和諸藥。藥證合拍,效如桴鼓。
【預後及轉歸】
痢疾如得到及時治療,一般預後良好,古人常以下痢的色、量及病者能食與否等判斷,下痢有糞者輕,無糞者重;色如赤豆汁、如魚腦、如豬肝,或下痢純血,或如屋漏水者重;能食者輕,不能食者重。溼熱疫毒之氣上逆犯胃或下痢日久傷正,胃虛氣逆,噤口不食,是為噤口痢,為危重徵象。
如下痢見發熱不止,口渴心煩,甚則神昏譫語,或雖見下痢次數減少,而反見腹脹如鼓者,為熱入營血,邪陷心肝之危重證候,若不及時救治,可發生內閉外脫之證。
【預防與調護】
對於具有傳染性的細菌性痢疾及阿米巴痢疾,應採取積極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控制疾病的流行,搞好水、糞的管理,消滅蒼蠅等“四害”。在痢疾流行的季節,可適當食用生蒜瓣,也可食用馬齒莧,對疾病的防治有一定的作用。
痢疾患者必須禁食,待病情穩定後,仍以清淡飲食為宜,忌食油膩葷腥食物。如《千金要方》雲:“凡痢病患,忌生冷酢滑、豬雞魚油、乳酪酥幹脯醬粉鹹等,所飲諸食,皆須大熟爛為佳,亦不得傷飽,此將息之大經也。若將息失所,聖人不救也。”
回覆列表
痢疾,中醫病證名。拉稀是症狀。
痢疾有細菌型,刺激型和病理型區別。有害菌會引發炎症,腹部絞痛,有時會里急後重。瀉藥辣椒等以刺激腸道拉稀為原理,久而久之會得黑腸病。腸胃病變也會引發痢疾。
痢疾是以痢下赤白膿血,腹痛,裡急後重為臨床特徵。
主要病因是外感時邪疫毒,內傷飲食不潔。病位在腸,與脾胃有密切關係。病機為溼熱、疫毒、寒溼結於腸腑,氣血壅滯,脂膜血絡受損,化為膿血,大腸傳導失司,發為痢疾。
暴痢多實證,久痢多虛證。
痢疾的治療,以初痢宜通,久痢宜澀,熱痢宜清,寒痢宜溫,寒熱虛實夾雜者宜通澀兼施、溫清並用。對具傳染性的細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應重在預防,控制傳染。
西醫以治療致病性細菌性腹瀉為主,主要使用抗生素。 殺敵三千自損八百。對腸道環境造成不可逆的損傷,長期使用抗生素會造成人體免疫力下降。
慢性腹瀉,在西醫看來就是絕症,沒有有效手段治癒,使用抗生素只能治標不治本。中醫一般使用 健脾排溼的藥物或食物來調理腸胃,慢病以養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