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貓眼觀史
-
2 # 薩沙
洪承疇就是個垃圾,和袁崇煥相比都差很遠。
其實袁崇煥也不是非常厲害,但有比較清醒的頭腦,對於戰局判斷和把握是比較強的。
在袁崇煥的防區內,清軍從沒佔到一點便宜。至於繞過袁崇煥防區殺入長城,就是袁無法控制的,這個不能怪他。
至於洪承疇,剿滅農民軍有功,但後者是烏合之眾,實力和清軍根本就差了幾個檔次,勝之不武。
而面對清軍時,洪承疇明明知道清軍勢頭很大,已經幾次殺入關內無人可擋。
而自從薩爾滸以後,明軍從沒有在野戰中打垮過清軍。
這種情況下,如何能夠擅自將主力北上,透過野戰方式營救錦州?
擺明了清軍就是長期圍困,試圖引誘明軍離開堅固堡壘打野戰,然後將明軍有生力量殲滅。
這麼明顯的戰略意圖,洪承疇就是看不清。
其實,以它的實力,能夠守住山海關和山海關以北200公里的寧遠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卻率領主力北上,去救只有1個月存糧的錦州。
顯然,錦州的丟失已經不可避免,還救什麼救!
結果,明軍被清軍包圍在錦州外,切斷糧草。全軍戰不能戰,走不能走,10萬大軍全軍覆沒,關外防禦全部崩潰。
為了編組這10萬大軍和關外寧錦防線,大明不知花費了多少心血和巨大財力物力,就這麼打了水漂。
這10萬人駐守寧遠和山海關,最底程度還能阻擋清軍幾年。
隨著洪承疇大軍的覆滅,明軍再也沒有能力抵抗滿清進入關內,敗局已定。
就這種德性,也算是大將嗎?
更不要臉的是,洪承疇竟然還投降了。他手下3個總兵都戰死,曹變蛟寧死不降,向滿清軍隊大陣衝擊,做自殺式攻擊,最終戰死。
這種情況下,你抹脖子算了,竟然還灰溜溜的投降。
真垃圾。
-
3 # 溫侯呂布武力值無雙
下賤文人有屁的軍事才能!自我吹噓的本事就有比如袁崇煥就是!還有洪承疇這種打不過人家就厚顏無恥投降的都是文官集團的代表!要知道文官集團是盛產漢奸和貪官的!能打仗軍事才能厲害的還得是武將以少勝多的戰役都是武將打出來的!
-
4 # 折衝萬里
洪承疇投降的原因,鄙人已經在其他問答中回答過,這裡鄙人重點談下一下洪承疇的真實軍事指揮能力。簡明扼要地說,洪承疇的軍事才華還是非常高水準得。
洪承疇,字彥演,福建泉州人,萬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進士。曾在刑部和浙江任職,天啟七年(公元1627年),洪承疇因才高俊奇,又被提升為陝西督道參議。楊鶴任三邊總督時,洪承疇正在其麾下供職。由此,明末一代梟雄洪承疇正式登上了風雲際會的亂世舞臺。
在平定國內的農民軍戰場上,特立獨行的洪承疇一點也不顧及頂頭上司總督楊鶴。他自行積極組織兵力,竭力彈壓各地的農民軍。洪承疇精明強幹、敢作敢為的膽識與魄力,由此可見一斑。洪承疇在清剿農民軍時極富軍事韜略,每每都能以少勝多,大敗農民軍。崇禎二年(公元1629年),農民軍王左掛、苗美率部進攻韓城。總督楊鶴手中無將,情急之下,令當時還是參政的洪承疇,領兵出戰。洪承疇指揮明軍大破農民軍,斬敵三百,解了韓城之圍。崇禎三年(公元1630年)正月,洪承疇因功被提升為延綏(今陝西榆林)巡撫。崇禎三年(公元1630年)六月,府谷王嘉胤部農民軍攻陷黃甫川等要塞,又陷府谷縣城。而後王嘉胤又詐降,假意退出府谷縣城,待明軍來“收復”縣城時,王嘉胤部猛然殺個回馬槍,再度大敗明軍,重佔縣城。但王嘉胤並沒有高興太久,很快,延綏巡撫洪承疇、總兵杜文煥就率部從孤山進剿,一次便斬殺了農民軍四百餘。又在山西明軍的配合剿殺下,王嘉胤部農民軍不能相敵,被迫轉入山谷躲避。
洪承疇
精於用兵的洪承疇,充分顯露出其傑出的軍事指揮才能。同時在如何處置降附的農民軍問題上,心狠手辣的洪承疇,也同樣展現出其冷血殘酷的另一面。洪承疇深知,在朝廷根本無力安置的情況下,這些降附的“亂民流寇”猶如一顆極不穩定的炸彈,隨時都會爆炸、復叛。為了不留下隱患、後患,凡是可能會對自己構成威脅的農民軍降眾,都被洪承疇毫不猶豫地殺掉了。崇禎三年(公元1630年),農民軍首領王左掛也就是李自成最初投奔的老領導,與苗登雲等九十八人歸降了朝廷。同年八月,發覺王左掛心存二意後,延綏巡撫洪承疇立即與陝西巡按李應期、總兵杜文煥設謀,將王左掛、苗登雲等九十八人全部殺害。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四月,洪承疇又命守備賀人龍設擺酒宴,假意慰勞投降的農民軍。待一干降人喝得醉醺醺,毫無防備時,預先埋伏的明兵四起,一次就斬殺了降人三百二十人。洪承疇殺降又何止這兩起,據統計,在洪承疇剿殺農民軍時,被殺掉的投降流寇多達數萬之眾。面對洪承疇的背信棄義和血腥殺戮,農民軍清醒地認識道,投降朝廷只有死路一條,只有頑強地鬥爭下去,才能夠死裡求生。而農民軍與明朝關係的日益尖銳,又加速了楊鶴招撫政策的破產。但另一方面,在其他地區經常出現的農民軍先詐降,待養精蓄銳後復叛的情況,從未在洪承疇的治下發生過,這不能不說是洪承疇的先見之明。不仁不義也好,殘暴成性也罷,洪承疇畢竟“剿賊”有方、戰績卓著,並在朝中聲名鵲起,為天下萬人矚目。就連崇禎帝也對洪承疇殺降的暴行,大為讚許道,“賊勢獗甚,招撫為非,殺之良是”。得到皇帝的讚譽和賞識,洪承疇大受鼓舞,自此以後,更是肆無忌憚地向農民軍舉刀屠戮。
至崇禎四年,在洪承疇引軍的兇狠圍剿下,留在陝西境內的農民軍起義軍,俱都遭到沉重打擊。據明朝統計,陝西農民軍被殺者達三萬六千六百餘。
崇禎七年(公元1634年)以後,農民軍的規模和勢力重又開始增長。為了鎮壓聲勢日益的農民軍,洪承疇又與另一名明末名臣孫傳庭聯手,多次眾創農民軍。在洪承疇、孫傳庭的密切配合下,崇禎九年,明軍剿滅農民軍首領高迎祥。崇禎十一年,明軍又在潼關設伏,大敗“闖王”李自成。李自成敗得非常慘,幾乎全軍覆沒。用《明史》的話講,即“盡亡其卒”,李自成獨與“劉宗敏、田見秀等十八騎潰圍,竄伏商、洛山中”。隨著李自成所部人馬的敗沒,曾經遍佈各地的農民軍幾乎銷聲匿跡。聲勢浩蕩的明末農民大起義,也由此暫入低谷。
在關外對清戰場上,洪承疇同樣表現不俗。為救援遭清軍圍困的錦州城,崇禎十四年(公元1641年)四月下旬,洪承疇率部進至松山與杏山之間,並與錦州外圍負責打援的清軍遭遇。四月二十五日,兩軍展開激戰。是役,在洪承疇的指揮下,清軍傷亡很大,幾至潰敗。史稱,“清人兵馬,死傷甚多”,“人馬中傷者甚眾”,連清朝官方文獻都承認此戰失利。憤怒的皇太極以“右翼山營被奪,損傷士卒,皆鄭親王指揮失律之故”為由,將濟爾哈朗去職,重又任命睿親王多爾袞為前線清軍總指揮。
皇太極
在崇禎帝的嚴命下,洪承疇被迫率軍在不利的境況下,與錦州清軍決戰。
崇禎十四年(公元1641年)七月二十九日,洪承疇命總兵楊國柱率領所部攻打西石門。但明軍首戰受挫,總兵楊國柱中箭身亡,洪承疇以山西總兵李輔明代之。八月二日,多爾袞親率清軍“直衝漢陣”,結果清軍被明軍打敗,損失慘重。史載,“清人兵馬死傷甚多”,清軍被斬殺的將領就達二十餘員。還是二日,為配合城外明軍解圍,祖大壽也組織明軍從錦州內城殺出,將清軍的三道封鎖線衝破了兩道。差一點就和城外明軍會和。清軍一番拼死抵抗,方才將祖大壽擋了回去。但此時的清軍已然陷入腹背受敵的境地,形勢十分危急。多年後,多爾袞曾心有餘悸地回憶道,“洪軍門於南山向北放炮,祖大壽從城頭向南放炮,我兵存身無地,神器實為兇險”。此後數日,雙方接連膠著血戰。八日,清軍兩次進攻,明軍壁壘森嚴的大營,都被防守嚴密的明軍打退。九日,明總兵王樸率部猛攻西石門,亦被清軍擊退。十日,明軍繼續猛攻,清軍受挫。因見明軍勢大,多爾袞深感難以對敵,遂不再出戰,轉而堅守待援。十一日,多爾袞遣使向皇太極告急。坦言他已無法抵禦,請派鄭親王濟爾哈朗火速率兵前來助戰。得知“錦之圍兵,屢戰敗衄,勢將退北”及“急報請援”的訊息後,完全出乎意料的皇太極急得“憂憤嘔血”。為穩住戰局,皇太極一面詔諭多爾袞,“切勿輕動,各當固守汛地”,並先派三千援軍緩急。一面召集諸貝勒大臣,下達全國總動員令,“傳檄各部兵馬,星集京師”,“悉發清蒙之兵,年十五以上”一律隨軍出征。十四日,心急如焚的皇太極不顧正患鼻衄(流鼻血)病症,留濟爾哈朗鎮守盛京(瀋陽)。皇太極自己一邊騎馬,一邊用碗接著鼻血,親統大軍星夜兼馳,趕往松錦前線。
介於戰局已對清軍十分不利,皇太極於十九日抵達松山附近的戚家堡後,一刻也不休息,立即往前線視察。皇太極登上山崗嚮明軍遠眺,只見出戰的明軍佈陣嚴整,而明軍據守的營寨也防守森嚴。皇太極不無感慨道,眾人都說洪承疇善用兵,果然名不虛傳,難怪我的將軍們都怕他(《明季北略》記載,“人言承疇善用兵,信然,宜我諸將憚之也”)。
由此可見,洪承疇的軍事指揮才能還是很高得。只可惜,在錦州城下,急於求成的洪承疇因一時疏忽,露出了破綻,被高明的皇太極一把狠狠抓住。用兵老辣的皇太極經過仔細觀察後,發現明軍存在一個非常嚴重的破綻。明軍的大部兵力都集中於前鋒,這導致了明軍後衛出現空虛,也就是虎頭蛇尾。皇太極的原話是,“此陣有前權而無後守,可破也”。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根本原因是洪承疇沒有料到皇太極的反應速度能這麼快,他想集中兵力,搶先奪下錦州外城。但不想,就在此時皇太極竟率領清軍援軍趕到。
抓住洪承疇不慎漏出的致命破綻,皇太極迅速指揮清軍透過挖掘壕溝,阻塞各處交通,死死將明軍反包圍。同時,又派兵襲擊了洪承疇的後方糧草基地筆架山。還在明軍突圍的必經之路上,佈設埋伏。八月二十二日夜,突圍明軍遭清軍伏擊,明軍慘敗。除部分得脫外,大部明軍潰兵被前堵後追的清軍驅趕至海邊。在後隊對前隊的反覆擁擠下,大量明軍官兵被擠入海中。當時海岸的有利地勢皆為清軍佔據,而過度擁擠的明軍又無法上岸復戰。時值大潮,海水滔天,入海者必死無疑。但被逼入絕境的廣大明軍將士,仍展現出令人敬佩的民族氣節。不願投降,情願蹈海赴死的明軍官兵達數萬之眾。據北韓《沈館錄》記載,擁擠踏海的明軍將士“視死如歸,鮮有乞降者。擁荷其將,立於海中,伸臂冀蔽,俾不中箭,不失敬禮,死而後已”。又據《清太宗實錄》記載,“瀰山遍野,自杏山迤南,沿海至塔山一路,赴海死者不可勝計”,“所棄馬匹、甲冑以數萬計,海中浮屍漂盪多如雁鶩”。
隨洪承疇出征的諸官將中,遼東總兵王廷臣、東協總兵曹變蛟和遼東巡撫丘民仰沒有出逃,他們繼續留駐松山城。明軍主帥洪承疇突圍不成後,也退返松山,會合王廷臣、曹變蛟和丘民仰等同守孤城。
崇禎十五年(公元1642年)二月,此時遭清軍圍困的松山城內明軍,已然是“欲戰則力不支,欲守則糧已竭,欲遁又未敢成隊而出”。明眼人一見便知,明軍敗局已定,整座松山城也完全籠罩在垂死和絕望的陰森氣氛中。不甘束手待斃的松山副將夏承德,遣人密約降清,約定二月二十八日夜接應清軍登城。在夏承德的內應下,清軍順利地由松山南城牆登梯而入。至次日清晨,松山城失陷,洪承疇及巡撫丘民仰、總兵王廷相、曹變蛟,還有祖大壽的堂弟祖大樂等俱為夏承德叛軍擒獲,並獻俘於清軍。已返回盛京的皇太極得知後,下令將洪承疇、祖大樂解往盛京。其餘拒降的巡撫丘民仰,總兵曹變蛟、總兵王廷臣等官將百餘人,連同所部士兵三千餘人悉數處斬。因獻城有功,叛將夏承德的部下及家屬共三千一百餘,獲免死。而後皇太極又下令,將陷落的松山城“毀如平地”。
被清軍俘獲後,洪承疇啟初絕食不肯歸降,但在皇太極的勸降下,洪承疇降清。
總之,拋去洪承疇降清的汙點不論,在對農民軍,以及關外清軍的作戰中,洪承疇的軍事表現還是非常卓越得。只是松錦大戰中,洪承疇不幸遇到了可怕的對手皇太極。如果皇太極再晚來一日,待洪承疇集中兵力全力打下錦州外城,成功解救遭困的祖大壽部明軍。兩軍匯合後,運筆架山糧草入城,再合力據守錦州。以錦州之大,城防之堅固,遠遠超過小小的松山衛城。那時,皇太極就算起傾國之兵,也是無論如何打不下錦州得。
-
5 # 棍哥觀史
現在對於明朝亡國流行一種說法,那就是一把好牌讓崇禎給打壞了,如果這種說法成立,那麼孫傳庭和洪承疇算是崇禎帝手裡的最後兩張好牌。但就軍事才能而言,我倒覺得明末挑大樑的將領皆非什麼好牌,崇禎帝對軍事的部署是文人統將,武人統兵,文人自然是具有戰略高度,但又缺乏戰術上的靈活性;武人自然是靈活許多,但又缺乏戰略上的眼界。這兩類看似互補的群體,實質上出現了相互掣肘的矛盾,洪承疇便是具備戰略思想,但又缺乏戰術靈活的文人將領。至於投降,根本原因是他不想死,其次就是對明廷的失望,以及心繫天下的政治抱負。
文人儒將的戰略格局與指揮缺陷明末對內外戰爭的人才任用上,文人儒將佔據著絕對話語權,這與帝王的用人思想以及明朝官僚體制有關,這裡主要說的就是那些進士出身的文官,成為內外軍事佈局的參與者,他們以超高的戰略格局捍衛著大明王朝搖搖欲墜的江山。例如孫承宗,本來是文職工作者,還是明末文壇領袖級人物,臨危受命為遼東督師兼兵部尚書,一手策劃了關寧錦防線,大明王朝就是靠著這條防線支撐著遼東局面。再如袁崇煥,與孫承宗的戰略思想如出一轍,在天啟二年首赴山海關,以“蠶食”的方式構建防禦體系,在關寧錦一線的大小山頭屯田、築壘、收容流民,在關外拉起了一大片明軍據點,對關外鐵騎形成有效制約,包括第二次赴遼擅殺毛文龍,其核心思想也是想控制皮島,形成海上與路上兩線反攻的戰略構想。
文人儒將不僅在對付關外金軍方面體現了較高的戰略格局,在對付內部農民軍方面也頗有成就。比如兵部尚書楊嗣昌,他是攘外必先安內的倡導者,這個思想在當時非常正確,農民軍推翻明王朝的慾望非常強烈,而關外金軍屢次犯境都是為了掠奪財富,並沒有表現出佔領中原的慾望。在這個思想得到崇禎帝支援後,他又提出“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的圍剿思想,在這個思想下,明軍將全國農民軍困在陝西、河南、湖廣地區,此區域外圍的農民軍也無法向區域內提供支援,就這樣張獻忠勢力投降、李自成落得18騎逃往深山,全國平叛工作快要走向全盤勝利。也正是平叛收官階段,清軍蠢蠢欲動,楊嗣昌再度提出議和的緩兵之計,但因計劃走漏訊息,國內輿論壓力過大,致使議和失敗,明政府不得不放棄收尾工作,給了農民軍喘息的機會,否則歷史程序可能會改寫。
由上述可以看出,明末被授以重任的文人儒將確實具備很高的戰略格局,但他們在戰術的運用上就不如行伍出生的將領那樣靈活。袁崇煥是在遼東打過寧遠大捷,將關寧錦防禦體系搭建的完美無缺,但崇禎二年皇太極繞過這個防禦體系直入京師,袁崇煥連設兩道阻截都未能猜中皇太極的行軍路線,這就是他與皇太極臨場指揮戰術的差距。楊嗣昌所有的構想都站的高看的遠,但在崇禎十二年親自督師圍剿張獻忠時,雖在瑪瑙山取得大捷,但處理軍官左良玉與賀人龍的關係時過於死板,導致將帥失和,只得親自剿匪。由於缺乏臨場經驗,被張獻忠牽著鼻子走,楊嗣昌還在蜀中轉圈圈尋找農民軍時,自己在襄陽的大本營就已經被張獻忠端掉,並殺了襄王爺朱翊銘,李自成也趁機專攻河南,殺了洛陽的福王朱常洵。
往往文官出生的將領會有一種政治壓力,這一點在明末表現的尤為明顯,袁崇煥能擅殺毛文龍,已經算是文人將領的內心突破。而楊嗣昌則沒有這種政治魄力,在與清議和時受言官彈劾賣國求榮,同樣進士出身的盧象升對他也是也頗為不恥,強大的自尊心也讓楊嗣昌成為陷害盧象升的罪魁禍首。這種政治壓力同樣對將領的選擇造成影響,例如崇禎十五年,孫傳庭在潼關據守的戰略思想本來非常符合時局,崇禎並不知前線戰局,只一味催他出關決戰李自成,出關後的孫傳庭本是引誘李自成跳入包圍圈,但最終被人多勢眾的李自成反包圍,孫傳庭大敗而逃,這不僅是政治壓力造成的戰略失效,而且也是文人將領應變能力的缺陷。
反觀行伍出生的將領,他們往往更適應戰場上的風雲突變,或者說更不按常理出牌,也就更不會產生政治顧慮。例如祖大壽,在崇禎二年的北京保衛戰上,自己的部隊遭到城內守軍誤傷,他就立馬帶軍撤離戰場,雖然表現了不能節制的一面,但也是權宜之計儲存了實力。左良玉更是如同匪徒一般,朝廷給的軍餉不夠,那就打到哪搶到哪,吃飽了軍隊也就更能打勝仗,將士們也會更加賣力殺敵。再如賀人龍、曹文詔這類武將,應變能力極強,常避免正面交鋒,出奇制勝,唯一缺乏的就是全域性思想,常不能受到上司有效節制,這也是明末兩大型別將領之間的重要矛盾。
洪承疇的軍事才能平叛農民軍的洪承疇洪承疇也算是一名儒將,他是萬曆四十四年的進士,為官生涯前期一直從事文職工作,打第一場仗的時候屬於臨危受命,當時他只是個四品文官。這件事情還要感謝楊嗣昌的老爹,陝西三邊總督楊鶴。崇禎二年(1629),皇太極打進北京,各地兵馬被抽調入京勤王,陝西地區的農民軍王佐貴趁機攻打韓城(現渭南)。楊鶴屬於光桿司令,手中並無兵將,於是瘸子裡邊挑將軍,參政洪承疇被授以抗敵重任,他便帶著城中的伙伕、雜役打了人生中第一仗,結果是殺敵三百,解了韓城之圍,洪承疇就是由此開始了軍戎生涯。
上述一直強調儒將的戰略格局,洪承疇便是具備長遠戰略格局的人,當時朝廷對於國內農民軍的態度還是“剿撫兼施,以撫為主”,楊鶴更是貫徹招撫政策。洪承疇開始涉足軍事以後,不管朝廷的大方針,也不管楊鶴如何施政,他對待農民軍就是往死裡打,投降的農民軍也一併處死,這便是洪承疇的戰略思想。因為在當時已經出現過很多詐降的農民軍,他們往往是窮途末路後“投降”明軍,吃著明軍的糧餉,等待機會復叛,這就使明廷鎮壓農民軍時面臨剿而不死的尷尬局面。崇禎四年,楊鶴的招撫行為全面失敗,已就撫的農民軍紛紛叛變,崇禎立即將楊鶴下獄,任命洪承疇為陝西三邊總督主持剿匪工作。
洪承疇從崇禎四年到八年,一直在西北地區主持剿匪,在其“全力清剿”的戰略下,兩位行伍出生的得力總兵曹文詔、賀虎臣算是一五一十的貫徹執行,西北剿匪形勢一片大好。到了崇禎八年(1635),中原地區的張獻忠攻佔了朱家祖墳所在地鳳陽,這下給崇禎惹惱了,看在西北剿匪工作的成就上,結合洪承疇全面清剿的戰略,任命他為五省總督,同時任命另一位名將盧象升為五省總理,一個統籌西北,一個統籌東南,實施全面剿匪,限期六個月肅清匪患。
前文講到儒將往往受政治因素影響,很難堅持自己的戰略思想,本來洪承疇的重心是在陝西一帶,崇禎帝限期之後,他不得不帶兵出關,一路趕到豫楚邊界的信陽地區,欲集結五省總兵進行中原圍剿。但中原各地的農民軍聽說洪承疇出關了,就立馬分成小支人馬,一路突破潼關,進入陝西。這就好比三國時期的官渡之戰,曹操火燒烏巢,袁紹就帶兵攻打曹操大營,曹操則扔了大營直接取向袁紹大營。此時的農民軍如曹操一樣,不管洪承疇是如何集結大軍的,只管向陝西取他老巢。洪承疇的這一出動,直接導致艾萬年、柳國鎮、曹文詔等將領殉國。這件事情傳到崇禎耳邊,皇帝氣的破口大罵,指責洪承疇怎不知農民軍流動性作戰的特點,並親自為洪承疇指定戰術,讓他只追著全國農民軍的核心人物高迎祥打,其餘各支農民軍流串到哪個省,就由哪個省的巡撫負責清剿。要說崇禎帝的這個戰術還真的符合當時的戰局,洪承疇在這方面的靈活性有些差強人意。
按照崇禎帝的戰術,洪盧二人合力將高迎祥擊潰在滁州地區,並將其殘餘趕至豫楚邊境的西南方向。隨著清軍再度入京,明軍慘敗,盧象升被掉往宣大一線鎮邊,中原只剩洪承疇一位剿匪核心。此時陝西的農民軍已經發展至二十多萬,洪承疇不得不親自回到陝西,令孫傳庭截擊由漢中往北行進的高迎祥,這多少也有甩鍋的意思,因為漢中府如果被攻下,孫傳庭也就截不到高迎祥,並會承擔截擊失敗的責任。好在漢中府頂住了壓力,高迎祥從子午谷向北進發,正中孫傳庭全套,全國農民軍領袖闖王高迎祥被俘。
再隨著楊嗣昌的高超戰略推行,全國剿匪形勢逐漸明朗,中原的張獻忠被迫投降,陝西的李自成孤立無援,企圖南下轉移。此時洪承疇再次判斷失誤,他認為李自成會從山西渡黃河往東走,於是在渡口層層設伏,結果李自成直接走南線,由關中下漢中,再由漢中進了四川,攻佔四川地區38座城池。訊息傳至京城,崇禎帝大怒,洪承疇因此被降級處分,又令他限期入川剿匪。洪承疇進入四川后,被李自成牽著鼻子跑,沿著成都—天水—西羌—關中—漢中—成都轉了兩大圈,最終透過孫傳庭、曹變蛟等將領的層層設伏才將李自成勢力擊潰,李自成帶領18騎逃入深山。
松錦戰役上的洪承疇洪承疇在清剿農民軍方面表現的中規中矩,但在松錦一戰卻飽受詬病,即被戴上不會打仗的帽子,也因降清被扣上不忠的罵名。但如果單從時局來分析這場戰爭,洪承疇的軍事指揮能力便可從兩方面評價。
崇禎十三年(1640),清軍就展開了對錦州的圍攻,到了十四年,祖大壽已經失了錦州外城,內城也被清軍團團包圍,祖大壽給朝廷的訊息是隻剩一個月的餘糧。因為在此之前祖大壽就因斷糧而投降過一次清軍,所以崇禎帝為十分重視此事,於是就令洪承疇救援錦州。洪承疇到了寧遠前線,偵察出松山有清朝騎兵活動,於是就明白皇太極圍而不攻的意圖是想圍點打援,於是就向崇禎提出了三步走的解圍戰略,即增兵關外、且戰且守、持久作戰。而也正是此時,朝內的新任兵部尚書陳新甲提出分兵合擊、速戰速決的戰略構想,這個構想在現在看來確實正中皇太極下懷,崇禎帝畢竟是信任前線的洪承疇,於是就批了洪承疇的策略。
崇禎十四年四月,崇禎帝令王樸、楊國柱、唐通、白廣恩、曹變蛟、馬科、王廷臣、吳三桂這八路總兵向洪承疇處集結,兵力總共有步騎十三萬,這與清軍數量相差無幾。松山離寧遠也就100裡左右,洪承疇用了4個月的時間,步步為營的推進至松山,並在松山城內堅守。與此同時,祖大壽來信說錦州城中其實還有半年的餘糧,請洪總督千萬不可冒進,打持久戰消耗清軍。正當兩軍對峙的時候,崇禎帝堅持不下去了,這一年明朝國內軍費開支巨大,又加上旱災、蝗災的影響,眾多地區顆粒無收,財政壓力巨大,洪承疇在這四個月裡打了30萬兩銀子的軍費,給明廷造成巨大壓力。前面說到新任的兵部尚書陳新甲,他的戰略思想是速戰速決,現在又看出了崇禎的壓力,於是便鼓動崇禎執行自己的戰略思想,就這樣,崇禎帝下令洪承疇“刻期進兵”。
來自崇禎的政治壓力,再一次讓洪承疇的戰略失效,他帶著六萬明軍夜襲清軍錦州城南據點乳峰山,出其不意的致使清軍潰敗。當這個訊息報告給瀋陽的皇太極後,他不顧病軀親率三千鐵騎趕往荊州,進過偵察發現,洪承疇的前驅部隊與輜重糧草是脫節的,於是立即組織兵力切斷後續的輜重糧草部隊,並在外圍挖下八尺深、一丈二尺寬的壕溝,將洪承疇圍困。這個時候洪承疇提出了拼死決戰的計劃,但這個計劃對於臨時集結的總兵們如同笑話,吳三桂是祖大壽的外甥,尚且率先帶著本部人馬一走了之,更何況其他總兵呢,接著王樸、馬科、李輔明(楊國柱戰死後的繼任者)紛紛突圍後逃離戰場。副將夏承德暗中降清,做內應助攻破松山城,洪承疇被俘。隨後祖大壽也因斷糧獻城降清,杏山被攻佔後,松錦戰役以清軍完勝而結束。
松錦戰役中,洪承疇的戰略思想是沒有異議的,但有人提出這個戰略思想確實不符合明朝當時的國情,持久戰是需要國力作為支撐,明朝當時已經不具備打持久戰的實力。但這種說法並不完全正確,因為這要看對峙雙方的實力對比,清國的軍事力量確實強大,但財政壓力也並不樂觀,所以這個持久戰比的就是雙方的耐心,只不過是崇禎帝率先動搖,導致洪承疇戰略思想的破產。在臨場指揮中,皇太極的能力確實在洪承疇之上,洪承疇在七月底準備出擊前,就已經做了誓師,但在陣前各路總兵跑路,說明他並不能很好的節制將領,誓師工作相當於白做。
而最受詬病的是他只帶了三天口糧,並且將輜重糧草部隊扔在後方,這是兵家大忌。但這件事有一個細節值得思考,洪承疇在取得乳峰山勝利後,其手下副將提醒糧草問題,洪承疇的反應是大怒,按理說久經沙場的人,對糧草問題相當重視,怎會需要副將提醒?而且洪承疇的態度表明他很清楚的認識到這個問題,或者說他本來就沒打算戀戰。因為崇禎帝的一再催戰,洪承疇帶三天口糧出擊是想表明我已經按照旨意行事,而我只有三天口糧,這是我出擊後必須火速返回的理由。所以這就是文人打仗與武人打仗的區別,武人打仗只想贏,文人打仗還要考慮政治後果,這一點在三國時期司馬懿和諸葛亮的對決中表現的最為明顯,這並不是指揮能力的原因。
洪承疇降清松錦戰役後,明朝上下都認為洪承疇寧死不降為國捐軀了,所以崇禎帝也是後悔莫及,一向勤政的崇禎帝輟朝三天,隨後以王侯規格為洪都督辦祭禮。在清國監獄裡,洪承疇確實以絕食對抗勸降,皇太極所派的勸降官員無一例外的被洪承疇罵走。就在皇太極失去耐心時,傳聞曾經獻離間計除掉袁崇煥的范文程主動提出前去勸降,試探洪承疇是否果真求死。到了監獄,范文程不談勸降,只論古今,二人談話之間,樑上灰塵掉落在洪承疇的衣服上,洪承疇一面說話,一面“屢拂拭之”。范文程回到皇太極身邊便上報“承疇不死矣。承疇對敝袍猶愛惜若此,況其身耶?”
皇太極很清楚的明白了洪承疇的意思,首先能肯定洪承疇不是不想投降,而死勸降的人不夠級別,否則投降了也得不到大用;其次明朝已經將其作為英烈,若非適合的理由,洪承疇投降就下不來臺。故皇太極親自接見洪承疇,噓寒問暖一番,見洪承疇衣著單薄,便脫掉自己的裘皮大衣為他披上,這一下就有了份量,洪承疇也可以用遇到明主做為投降的理由。第二天,洪承疇便偕祖大壽等降將正式舉行了投降儀式,在皇太極面前俯首稱臣。而關於洪承疇投降的原因,還有傳聞是莊妃(孝莊)的美人計,這個並無法考證。
就當時的情況來看,洪承疇正如范文程觀察的一樣,他並不想死,或者說死了也憋屈,因為松錦戰役的失敗並不是他決策失誤,很大程度上要歸咎於政治環境。崇禎帝有為難之處,但在不知前線形勢的情況下,一再催戰,這體現了崇禎帝對於權力的把控極為苛刻,甚至到了不負責任的地步。而透過與皇太極的直接對決交鋒,這位清國皇帝無論是格局還是智慧,都遠遠超過了崇禎帝,那麼投降又有何不可呢?只不過文人出生的洪承疇心眼太多,假如沒有大義凜然的樣子,清國誰又能看得起他呢?皇太極又怎麼會重用他呢?與其說洪承疇是寧死不降,倒不如說他是待價而沽。
“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後知保其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日知錄.論正始風俗》但就洪承疇而言,我覺得明末思想大爆發對其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如顧炎武所說的“國與天下論”,很好的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是忠貞保國還是拯救黎民蒼生,這個問題雖然與儒家思想的忠義相矛盾,但不得不說符合明末現實。明朝末年的百姓飽受戰亂摧殘,政府開支巨大需要增加稅收,這個負擔全部落在人民頭上,而面對災難,政府又無從救濟,許多百姓被逼無奈走上了反叛道路,接著卻被政府無情鎮壓,身處剿匪一線的洪承疇也應該最深刻的認識到人間疾苦的樣子。
“今宜先遣官宣佈王令,示以此行特期於滅賊,不屠人民,不焚廬舍,不諒財物之意。仍佈告各府縣,開門歸降,官則加升,軍民秋毫無犯。”——《清史稿》而明朝內部的腐壞已經病入膏肓,袁崇煥、盧象升這樣的國之棟樑皆死於內鬥,崇禎帝雖有中興之志,卻無中興之才。明軍在外作戰嚐嚐排程無方,各路將領坐吃空響,到了關鍵時候卻各自跑路,這樣的國家已經無法拯救天下蒼生,倒不如投靠明主,成全心中志向。其實洪承疇在投靠清國以後,他的所作作為都是以拯救天下為宗旨,在清軍取中原、定江南的時候提出安撫為主,併力諫不可傷害無辜民眾,在入關後又大力主張清廷漢化,學習儒家思想,這些對於保障社會穩定,促進民族融合,保護漢族文化都起到積極作用。可以說洪承疇的降清帶有實現政治抱負的一面,只不過這個政治抱負並非扶大廈於將傾,而是救黎民於水火。
綜上,洪承疇代表了大部分明末儒將,他們具有高度的戰略眼光,但在實戰中受到多種因素影響,特別是政治壓力,因此難以按照既定戰略實施指揮,面對突變的形勢,並不能很好的靈活應對,這也是明軍打農民軍相對容易,打金軍相對困難的一個因素。至於降清,即表現了洪承疇對明廷的失望,也表現了他心細黎民百姓的政治抱負。
參考資料:《明朝紀事本末補遺》、《明史》、《經略紀要》、《清史稿》
回覆列表
洪承疇是存在明清中間的歷史人物,也算是比較有爭議的人物,原本是明朝的忠臣,因戰功顯赫,官至三邊總督、薊遼總督,後明朝腐敗,崇禎皇帝又不支援洪承疇,再加上皇太極的勸降,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最後投降了清朝,同時又被譽為“開清第一功”。
一:洪承疇的軍事指揮能力怎麼樣?要看一個人的能力首先肯定是看他的成就;主要成就有圍剿明末農民起義軍、建議清朝採取明朝典章制度、迅速穩定南方等。
既然是軍事肯定要說圍剿農民起義了,1635年初,農民起義軍分三路進發,焚燒皇陵,洪承疇匆忙趕回,面對李自成破咸陽直逼西安,明朝派盧象升去控制中原,洪承疇則控制西北,最後兩邊都得到控制。後來又命令洪承疇加緊攻勢,1636年,洪承疇在臨潼打敗農民軍,1639年又打敗李自成部隊。在軍事上洪承疇的能力可圈可點,我個人認為他的政治能力要強於自身的軍事能力。
二:洪承疇為什麼要投降清軍?這也是洪承疇存在爭議的原因,很多人認為他是晚節不保,洪承疇在後期被俘後,先是誓死不降,甚至以絕食抵抗,可是最終還是投降了皇太極,這其中的緣由已經不知道了,但是根據歷史記載和一些野史,說洪承疇投降的原因竟然有三個版本。
1、范文程苦口婆心;洪承疇被俘之後,一直大罵皇太極,任何人勸都不管用,後來只能派范文程去,范文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人一冷靜下來就會思考不投降到底值不值,正在思考之中,有一點灰塵落到了洪承疇的袖子上,洪承疇用另一隻手輕輕彈去,范文程立刻向皇太極說:“洪承疇不會自殺,他連衣服都尚且珍惜,又怎麼會不惜性命呢?”於是皇太極正式出場,他向洪承疇表明,敬佩他的忠義,但腐敗的明朝已經不值得你為他賣命,此時洪承疇又像讓自己有個藉口,於是就說:“原來您才是真命天子啊!”因為此時的洪承疇在明朝那頭已經被宣傳為民族英雄為國捐軀了。只能找個藉口投降。
2、莊妃的“迷魂湯”;這個版本也是流傳的最多的,洪承疇被俘之後因絕食,已經很虛弱了,正準備進入夢鄉時聞到一股香味,頓時醒來,又看見一個極其漂亮美麗、端莊淑雅的女子,這人就是莊妃,莊妃只問了兩個問題:“你走了,母親怎麼辦?你走了妻子怎麼辦?”洪承疇一時感慨萬分,眼中竟然落淚了,莊妃趁熱打鐵,趕緊把湯給洪承疇喝,再不吃東西就真的要死了,洪承疇喝完之後覺得好喝,又喝了幾碗,最後在莊妃的開導之下,覺得就這樣死去對家中的兩個女子不公平,於是就投降了。
3、被皇太極釋放回去;據說皇太極怎麼勸,洪承疇就是不投降,皇太極見他是個人才,就放他回去,洪承疇在回去的路上遇見一個僕人,他告訴洪承疇,整個明朝都認為你戰死了,如果你就這樣回去,三軍覆沒、地方盡失,朝廷也不會放過你的,到時候還連累你的家人,洪承疇覺得有道理,所以返回去投降皇太極了。
其實無論如何,洪承疇最後還是投降了,我個人認為不能怪他,本身崇禎皇帝就不給力,只要稍微厲害點的都被坑,難道洪承疇不清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