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如是173795732

    唔,日本的底褲都是美國叫穿上的,只有資格做馬前卒。莫以為訂購了那麼多先進武器一旦打美國,那先進裝備都有美製安全栓。

  • 2 # 夢春24

    人家比你聰明的多,走投無路拼死一博,想一舉消滅美國海軍主力讓美國暫時緩不過來與日本談判,所謂人算不如天算。

  • 3 # 挖油人

    戰略上是愚蠢的,戰術上的正確的,當時美國並未正式參戰,只是給日本對手支援武器等,打擊美國珍珠港可以戰術警告美國,但是戰略上把美國直接拉過來放到了敵人位置,愚蠢!

  • 4 # 橋旺

    稱霸世界的野心,扭曲了每一個軍國主義者的心靈,在他們心中他們是世界的主人,是救世主,其實就是要軍國主義統治世界,建立他們的王道樂土,所以對扭曲了心靈的軍國主義者來說是正確的,而對一切愛好和平的各華人民來說,這是反人類的,註定走向滅亡的命運

  • 5 # 生逝如花雪

    不是日本想打,是逼不得已啊。日本從1941年中開始向東南亞的發展引起了這個地區主要強國的不安,為了給日本一點顏色,美國凍結了對日本的經濟貿易,其中重要的是高辛烷石油,沒有石油日本的飛機無法昇天,艦艇無法在海中行駛,日本就無法繼續對外擴張。 加上日本的石油只能維持半年的時間,日本明白,要麼從中國撤兵,停止對外擴張,外交上向美國靠攏。要麼自組旗幟,南下奪取戰略資源,繼續加強對外侵略,於是發動了珍珠港之戰。

    而且山本五十六也清楚地認識到美國和日本的國力差距,他並不想開戰,但是真要開戰的話,山本五十六肯定要偷襲的。

    而且珍珠港一直是個迷,當時國軍的池步洲已經破譯了密碼並且發給了美國,美國毫無反應。

    而且前幾天美國也訓練為由,把兩個主戰航母編隊調了出去。。

  • 6 # 一名吉利

    雖然錯誤,但不愚蠢。偷襲珍珠港何曾不是一次豪賭呢,但是用來下注的卻是整個日本帝國的國運。

    1937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嚴重妨礙了美國在中國的利益。由於中國抗日軍民的英勇鬥爭,致使日本久陷“中國泥潭”,其大陸政策隨之逐漸破產。法西斯德國的節節勝利和《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的簽訂,給日本注射了一劑強心針,為了擺脫困境,日本企圖以海洋政策的勝利來挽救大陸政策的失敗,因而決定推行南進戰略。面對日本為奪取美、英、荷在東南亞和西南太平洋的殖民地而進行的戰爭準備行動,美國為維護其在中國和亞太地區的利益,對日本採取了若干限制措施。特別是1940年5月,為遏制日本的進一步擴張,美軍太平洋艦隊從美國西海岸移泊珍珠港,以此為基地在太平洋活動。

    珍珠港位於夏威夷群島的瓦胡島南部,東距美國西海岸2090海里,西距日本3200海里,是美國海軍在太平洋上經營已久的主要基地,也是美國和遠東、西太平洋之間的海上交通樞紐,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有“太平洋心臟”之稱。珍珠港內水區面積約32平方公里,水深12到18米,可同時停泊約500艘大小艦船。基地內設施配套,裝備完善,有軍港、機場、航空站、油庫、彈藥庫和修船廠等13處軍事設施。這個被麥克阿瑟稱作“最強大的基地”的珍珠港,的確成為了日本南下的心腹之患。後來一手導演了偷襲珍珠港事件的日本海軍上將山本五十六認為,美國海軍主力已經進至夏威夷,對日軍南進造成嚴重威脅,若開戰之初不予以摧毀的話,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艦隊不斷加強,日本海軍將難以取勝,這會極大地影響日本南進戰略的實施。但如果以突然襲擊的方式發起攻擊,用艦載航空兵摧毀或者癱瘓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大型艦船和飛機,使其在短時間內無法恢復和參戰,從而奪取戰爭初期的制海、制空權,就能保證日本南進的翼側安全。而且,如果在開戰之初就能擊沉珍珠港的美軍主力艦隊,也能挫傷美國海軍及美華人民計程車氣,消除美國依託航空母艦對日本國土、特別是對日本首都及其他大城市發動突然襲擊的可能。

    因而,隨著日美矛盾的日趨激化,日本最終決定對美開戰時確定的首要打擊目標就是――珍珠港。 1941年12月7 日,日軍以6艘航空母艦、2艘戰列艦、2艘重巡洋艦、1艘輕巡洋艦、9艘驅逐艦、3艘潛艇和8艘油船組成突擊編隊,利用104架艦載水平轟炸機、135架艦載俯衝轟炸機、40架艦載魚雷機和81架艦載戰鬥機對美軍太平洋艦隊的珍珠港基地進行突然襲擊。整個行動持續了約2小時,日軍共投擲魚雷40枚,各種炸彈556枚,計144噸,以死傷200人、損失飛機9架和潛艇5艘的微小代價,炸沉、炸傷美軍各種艦船21艘,其中戰列艦8艘、巡洋艦3艘、驅逐艦3艘,約佔在港大型艦艇總數的50%;擊毀美軍飛機311架,約佔飛機總數的70%;美軍死傷3681人之多。太平洋艦隊只有4艘航空母艦和其他22艘艦船因執行任務不在港內而逃脫厄運。

    從軍事戰略來講,日本的偷襲是惟一正確的選擇。在美日之間必有一戰的情況下,面對具有巨大經濟實力和戰爭潛力的美國,只有趁其戰爭機器還沒有完全開動起來之前,以突然襲擊的方式打擊其現有的軍事力量,日本才有可能贏得戰爭的主動權。日軍偷襲珍珠港就較好地達成了預期的目的,它使美海軍太平洋艦隊遭受滅頂之災,喪失了戰鬥力,癱瘓達半年之久,日本趁美軍還未恢復元氣之機,在太平洋西部和西南部順利地實施進攻。

    但從大戰略來講,它又是一個錯誤的選擇。日軍偷襲珍珠港之前,作為一個深受 “實用主義”思想影響的國家,美國國內“孤立主義”的“和平”呼聲高漲,即使是擁有巨大威望的美國總統羅斯福也不能扭轉。但珍珠港事件激發了美華人民同仇敵愾的情緒,在國內風行一時的反對美國參戰和抗議政府擴充軍備的呼聲傾刻間灰飛煙滅。當時的美國國務卿赫爾後來回憶道:“日本人為了他們自身的利益襲擊了珍珠港。然而,這次突然襲擊立刻使美華人民團結了起來。因而這也是日本人的失策。”陸軍部長史汀生也說,由於珍珠港事件,“美國‘舉棋不定’的狀態終於消失了。……正因為這個,使我們美華人民團結起來了。”此後,作為資本主義世界第一經濟強國的美國將其全部的政治力、經濟力、軍事力投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世界反法西斯陣營的力量空前壯大,它給正在同法西斯浴血奮戰的各華人民以更大的勝利希望,這也註定了日本最終失敗的命運。

  • 7 # 香茗史館

    從最終結果來看,日本主動向美國發起挑釁顯然是愚蠢的,但站在當時日本的角度來看,他與美國之間的戰爭已經無法避免。在戰爭初期,日本實際上有“北上和南下”兩種戰略,在北上遭遇挫折之後,南下導致其與歐美國家衝突加劇,隨後美國開始凍結對日貿易,作為戰略資源本就匱乏的島國,日本只能選擇和美國冒險一搏。

    日本偷襲珍珠港的背景

    二次世界大戰初期,日本製定了“北上和南下”兩個戰略計劃,而最初的計劃正是北上掠奪蘇聯的豐富戰略資源。從1939年開始,日本便按照計劃向位於中蒙邊境諾門罕地區的蘇蒙聯軍發動了大規模試探性攻擊,雙方在5月至9月間進行了長達4個多月的激烈交鋒,結果日本遭受到了自日俄戰爭以來最為慘重的失利。

    “北上”失利,日本進攻蘇聯進佔西伯利亞的夢想化為泡影,於是便計劃掉頭“南下”,奪取包括石油在內的戰略資源,以便為日後的戰爭做足儲備。

    而在南洋地區,當時有著英國、荷蘭、美國等西方列強的殖民地,作為新生的列強,日本對於這些曾經強大無比的西方列強還是充滿了敬畏的,這也是其為何首先選擇北上而不選擇南下的重要原因。英國、荷蘭等國雖然由於深陷歐洲戰場無暇東顧,但由於日美兩國奉行的完全對立的東亞政策,兩國之間的利益矛盾卻越發尖銳了起來。1940年,歐洲的德國開始策劃了對英國的“海獅計劃”,同時要求日本和德國同時對英作戰,日本方面於是驅逐了所有在華英國僑民,奪取了英國在華利益。日本的這種做法,極大影響了英美兩國的利益,雙方矛盾日益突出。

    1941年,日本開始向東南亞進行擴張,這引起了英美等國的強烈不滿,為了給日本一點顏色看看,美國開始在同年8月凍結對日貿易,而其中最重要的便是高辛烷石油。

    在1941年以前,美國在二戰中屬於中立國,大發戰爭財,而日本的石油資源幾乎全部進口自美國。美國如今對其禁運,本就是彈丸島國的日本一下子就失去了最為重要的戰略資源,這無疑將嚴重影響日本的戰略擴張。

    於是,日本便決定冒險一搏,當然由於兩國的差距,日本也沒有自大到想要佔領和消滅美國,而是想要一戰消滅美國在太平洋的主要海軍力量,使其無法再對自己的戰略擴張構成威脅,甚至於迫使對方做出戰略妥協。

    日本為何會做出偷襲珍珠港的決定

    日本與美國的矛盾日益突出,加上美國對其貿易禁運之後的窘境,是促使日本偷襲珍珠港的主要因素,但除此之外,其實還有兩個最為致命的原因。

    1、日本人的狂妄自大。自從日本在十九世紀末崛起以來,多年來日本極少遇到挫折,再加上從小接受的軍國主義教育,這使得新成長起來的日本年輕人簡直有些目中無人,他們眼中的西方列強早已是昨日黃昏,此時正是日本擊敗他們獨佔鰲頭的時機。當時,曾經留美的山本五十六雖然明知美國的可怕,但他們這些少數的冷靜派卻根本無法剿滅國內日益高漲的請戰情緒。也正是由於山本五十六等人的存在,日本才沒有狂妄到去和美國正面剛,而是選擇了更為穩妥的偷襲。

    2、日本曾多次在豪賭中獲益。日本著實有些賭博上癮,自甲午中日戰爭和日俄戰爭中,日本都是透過區域性戰爭的勝利,最終獲取了巨大的利益。曾經強大的清帝國和俄國,在僅僅經歷了一場戰爭的失敗後,便對日本進行了妥協。這使得當時的日本產生了一個錯覺,那就是隻要取得偷襲珍珠港的勝利,使得美國遭到巨大損失,那麼美國未必不會像清帝國和俄國一樣,對日本進行妥協和讓步。

    除非日本願意放棄南下的戰略構想,積極與美國等西方國家搞好關係,收回自己的利爪,否則他們便只能選擇和美國一戰。有了與美國不得不正面一戰的理由,再加上以上兩個因素的存在,偷襲珍珠港的計劃便這麼新鮮出爐了。

    偷襲珍珠港的戰果遠低於預想

    實際上,日本偷襲珍珠港的計劃未必沒有成功的可能,但這種成功卻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必須一戰消滅美國海軍有生力量,即使不能使其徹底喪失制海權,也必須使其基本喪失遠洋作戰能力。可惜,由於日本方面的失誤,實際取得的戰果要遠低於預想。

    在此次偷襲當中,日本方面犯了幾個致命失誤:一是情報失誤,作為主要偷襲目標的航母竟然沒在港內,且週末美軍十有八九都不在船艙內。二是計劃漏洞,原本的計劃都建立在美國無力還手的前提下,就在艦隊出發的前一夜,突然有人提出萬一美國有防備怎麼辦,於是又對計劃進行了一次調整,然而要命的是最終的調整是由三個中級校佐完成的,所有軍官、高層參謀全不在場。三是執行失誤,原本的計劃是戰列艦的魚雷攻擊機分兩隊進攻,間隔500米,結果由於港內亂成一團,攻擊機隊動作嚴重變形,實際間隔達到1600米,後隊看不見前隊,僚機找不到編隊長機,結果導致日軍總體命中率只有31%,且只炸燬了艦船而沒有炸燬船塢。

    根據記載,日軍此次偷襲共導致美國損失了4艘戰列艦、1艘巡洋艦、2艘驅逐艦,被擊傷4艘戰列艦、4艘巡洋艦、1艘驅逐艦、8艘輔助艦,同時擊毀飛機188架、擊傷159架。陣亡2403人,傷1178人,失蹤255人。

    這個戰果非但沒有使得美國海軍徹底喪失戰鬥力,反而把美國給打怒了,此時的美國就如同一隻老虎一般,雖然收回了鋒利爪子,但卻一邊舔著傷口,一邊開始積蓄力量伺機報復。

    此後的六個月中,美國海軍在太平洋占城基本處於戰略收縮太師,而日本便趁機佔領了整個東南亞和太平洋西南部,勢力一直擴張至印度洋。

    六個月後,養傷完畢的美國再度露出獠牙,憑藉其雄厚的功業和經濟優勢,對日本展開了全面報復,更使得同盟國實力得到大幅度增強。而就在美國12月8日對日宣戰後,英國、澳洲、荷蘭等國先後向日宣戰。

  • 8 # 老粥科普

    算起來這是78年前的事了,今天之所以重新回答這個問題,是因為它對於我們今天面臨的新挑戰有借鑑意義,就如同我們重讀《論持久戰》的意義一樣。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日本政府代表在停泊在東京灣的密蘇里號主甲板上簽字投降正式結束。總結歷史,人們知道了1941年末日本挑起太平洋戰爭、向美國宣戰是個愚蠢的決定。

    (日本投降)

    事實上當時的日本最高決策層並不這樣認為,從歷史的角度看,這是一場非打不可的戰爭。

    (日本戰犯,天皇裕仁)

    首先,在二戰中,包括日本在內的軸心國有稱霸世界的野心。

    他們不可能滿足於打敗一兩個貧弱的國家佔領一些土地掠奪一些資源,他們的目標是向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挑戰,重新瓜分勢力範圍,他們的目標是稱霸整個世界。

    當時日本人不僅想完全佔領東亞,他們還想佔領蘇聯的西伯利亞以東的廣闊地域,在諾門罕地區與蘇聯的一次試探性戰役慘遭失敗後,他們轉而將目標指向東南亞,去奪取英、法、美等國的殖民地,那裡有豐富的石油和橡膠等寶貴的戰略資源。獲得了戰略資源之後,日本就可以進一步佔領整個亞洲、控制太平洋,以建立他們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

    (日本的野心)

    其次,日本對自己的軍事力量過分自信。

    在1941年,日本與美國的兵力對比為540萬:200萬,並且日本軍隊大多是經歷了實戰考驗的部隊;日美的空軍飛機數量對比為7500:5000;日本軍艦儘管比美國少一些,但當時美華人的重點方向是在大西洋為自己的商船隊護航,日本海軍相信在太平洋上他們可以碾壓美國海軍。

    所以日本軍部高層特別是山本五十六有十足的自信可以一舉擊敗美華人,為日本攻佔整個東南亞爭取至少一年的時間。

    (戰爭狂人山本五十六)

    第三,日本需要石油。

    日本是個缺乏資源的島嶼國家,它的工業化發展依賴於礦產資源和原材料的進口。而美國恰恰是日本石油的最主要供應方。1941年之前,儘管日本發動了侵華戰爭,但美國政府奉行孤立主義政策,照舊向日本出售包括石油在內的資源和戰略物資,在美華人的眼裡除了錢其它什麼都不重要。

    但1941年初開始,日本為了佔領東南亞不斷挑戰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英國和美國的利益,7月美國宣佈對日本實施貿易禁運,導致日本的石油儲備只能維持半年左右的時間,沒有石油日本人的戰爭就打不下去。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高層決定孤注一擲對美國宣戰,他們希望透過打掉美國在太平洋中部的最重要據點夏威夷珍珠港,一舉消滅美國太平洋艦隊,使得美國再無能力染指亞洲,從而迫使美國在貿易上向日本妥協,承認日本在亞洲和太平洋的領導地位。

    (日本偷襲珍珠港艦隊航線圖,偷襲計劃策劃準備了一年多時間)

    戰術上日本的突襲沒達成全部目標。

    不可否認,攻擊珍珠港佔領夏威夷從戰略上來說不失為一步好棋。與強大的日本海軍相比,美國在太平洋的防守力量是相對薄弱的一環,如果夏威夷被佔領,美國海空軍就會徹底失去向亞洲前進的跳板,他們再也無力去挑戰日本在亞洲的霸權。

    (日本偷襲珍珠港並對美宣戰,正式挑起太平洋戰爭)

    但不知道是美華人事先知道了風聲還是巧合,美國海空軍從1941年初就重新調整了在夏威夷的兵力部署,更加有意思的是就在日本攻擊發起之前,美華人將他們太平洋艦隊的3艘航空母艦和另外22艘各類艦艇調離了港口,開去了不知道什麼地方;同時美國將在夏威夷機場的大部分戰機分散到了其它島嶼的小型機場,將剩下的戰機從機庫里拉出來一字排開停放在跑道旁邊讓人覺得所有飛機都在這兒

    ......

    還有更加奇怪的事情就是,在12月初美軍突然向夏威夷調撥了大量的戰場急救物資和藥品,還預先準備好了大量維修船舶所必須的零備件等物資。

    這樣的結果就是,山本五十六的艦隊到達珍珠港後成功實施了對太平洋艦隊的突襲,但美國太平洋艦隊成功保住了大量軍艦和飛機。在港區被擊沉的戰列艦大部分都被美華人迅速打撈起來維修完畢並參加了其後的太平洋戰爭。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國在廣島和長崎扔下了兩顆原子彈,並威脅日本政府如果他們不投降還會投更多的原子彈。

    (廣島原子彈爆炸)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回顧歷史給我們的啟示:

    在任何時間任何情況下,我們都不能對潛在的敵人放鬆警惕,要時刻做好進行殘酷鬥爭長期鬥爭的準備;我們要全力發展經濟、加強軍備,努力提升能打仗打勝仗的能力;我們不主動惹事,但未來無論是美國、日本或是哪一個對手膽敢挑戰我們的核心利益,無論是面對冷戰熱戰貿易戰還是金融戰,我們都要做到能打敢打。只要全國上下團結一心拼死一戰,就必然能夠戰而勝之。

  • 9 # 紅紅正者無敵

    謝邀!這個問題我很感興趣。二戰期間日本打美國,偷襲珍珠港,應該說小日本這種做法是迫不得已,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我以前也百思不得其解?美國實力這麼強悍,為什麼日本還敢惹美國?打美國呢?其實二戰中的小日本打美國是不得不打,是日本的唯一出路。由於美國全面對日本禁止出口石油,美國對日本實行了戰略物資的禁運,是日本覺得與美國開戰不可避免,日本被逼上了生死攸關的獨木橋。小日本認為:既然要打,就要先發制人。還有小日本低估了美華人的力量!在小日本眼中:美華人都貪生怕死,所以存著僥倖心理冒死偷襲珍珠港,打擊一下美國。

    二戰期間,小日本不但殺我人民,還掠我資源,在我們中國掠奪了大量的物資,但是隨著戰爭的程序,物質很快就被戰役將消耗殆盡了……於是想方設法只能從東南亞掠奪,但我們知道那裡的區域大部分是美國的掌控範圍,所以小日本必須要震懾美國,偷襲珍珠港,以開啟物質禁運通道。戰爭剛開始的時候美國是沒有參戰的,但是他們對日本所需要的物資做出禁運舉動,並在經濟上支援了中國等受害方的國家,使小日本很惱火!其實日美矛盾主要根源,真正的爆發點主要是:小日本攫取印度、菲律賓、馬來亞等國家的礦產、石油和橡膠資源,是英美法荷蘭等國家與日本決裂的根本,是與美戰爭的導火索!

    再從美日雙方的實力上進行對比,當時美國雖然是個強國,經濟實力遠比日本強百倍,但在軍事上,日本沒有開動戰爭機器之前,日本海軍力量確實比美國強大。在小日本開打後,很明顯日本的軍事力量趨於下風。戰前小日本的戰列艦丶航母和戰艦都比美國太平洋艦隊多,更具有優勢。那時候的日本野心勃勃,他們認為只要消滅了美方的太平洋艦隊就能順利的成為海上霸主,這樣一來,與美國的對戰是遲早的事情。

    再從當時的戰爭情況來看:二戰期間的德國戰場可謂是勢如破竹,戰果輝煌,希特勒用閃電戰爭打得法國投降,當時的英國蘇聯處境困難,風雨飄搖,都在使勁渾身解數支撐著……於是小日本也仿效德國採用了這樣的戰術,再加上他們認為既然遲早與美國要有一戰,還不如先發制人,所以毫不害怕的發動了戰爭。不得不說小日本在戰役上的部署完全暴露了軍國主義下的國家瘋狂賭徒的心態,不管小日本如何叫囂瘋狂,正義永遠戰勝邪惡!正義永遠屬於人民!!!

  • 10 # ZBLiu

    “今天之所以重新回答這個問題,是因為它對於我們今天面臨的新挑戰有借鑑意義”

    點題之筆。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南宋大臣虞允文為何能名垂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