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白老師談健康

    黃疸是以目黃、身黃、小便黃為主症的病證,其中尤以目睛黃染為本病的主要特徵,亦稱黃癉。

    本病證與西醫所述黃疸意義相同,可涉及西醫學中肝細胞性黃疸、阻塞性黃疸和溶血性黃疸,如臨床常見的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膽囊炎、膽結石、鉤端螺旋體病及某些消化系統腫瘤等。凡出現黃疸者,均可參照本篇辨證施治。

    【病因病機】

    黃疸的發生多因外感溼熱疫毒,內傷飲食不節及勞倦太過,或病後傷脾,以致溼邪困遏,脾胃運化失健,肝膽疏洩不利,膽汁疏洩失常,泛溢肌膚,下注膀胱而成。

    一、病因

    1.外感時邪

    夏秋季節,暑溼、溼熱當令,外感時邪,由表入裡,內蘊中焦,溼熱鬱蒸,脾胃肝膽疏運失司,溼熱不得洩越,以致發病。若時邪夾疫毒傷人,則病勢尤為暴急,不僅可相互染易,且常因熱毒熾盛,內陷心肝營血矇蔽神明而出現“急黃”重症,病情危重。如《諸病源候論·急黃候》指出:“肝胃有熱,谷氣鬱蒸,因為熱毒所加,故卒然發黃,心滿氣喘,命在頃刻,故云急黃也。”

    2.飲食不節

    飲食不節,嗜酒無度,或進食肥甘厚膩,或攝入汙穢不潔之物,均可損傷脾胃,使其運化失職,溼濁內生,鬱而化熱,溼熱燻蒸肝膽,膽汁泛溢而發黃疸。如《金匱要略·黃疸病脈證並治》雲:“谷氣不消,胃中苦濁,濁氣下流,小便不通……名曰谷疸。”《聖濟總錄·黃疸門》說:“大率多因酒食過度,水谷相併,積於脾胃,復為風溼所搏,熱氣鬱蒸,所以發為黃疸。”如長期飢飽失常,或飲食生冷,則易傷脾胃,以致寒溼中阻,亦可發黃。

    3.勞倦內傷

    勞倦太過,損傷脾胃陽氣;或素體脾胃陽虛,不能運化水溼,溼從寒化,以致寒溼阻滯中焦,膽液排洩受阻,漬於肌膚而發黃。如《臨證指南醫案》所說:“陰黃之作,溼從寒化,脾陽不能化溼,膽液為溼所阻,漬於脾,浸淫肌肉,溢於面板色如燻黃。”

    4.病後繼發

    積聚日久不消,阻滯膽道;或砂石、蟲體瘀阻膽道,或氣機鬱於肝膽經絡,日久成瘀,溼熱殘留,溼遏瘀阻,膽汁泛溢肌膚,也可產生黃疸。此與張景嶽所提之“膽黃”頗相符合。《張氏醫通·雜門》也指出:“有瘀血發黃,大便必黑,腹脅有塊或脹,脈沉或弦,大便不利,脈稍弱而不甚弱者,桃核承氣湯,下盡黑物則退。”

    二、病機

    黃疸的病理因素以溼邪為主,《金匱要略·黃疸病脈證並治》提出:“黃家所得,從溼得之。”溼邪既可從外感而受,亦可由內而生。如外感溼熱疫毒,為溼從外受;內傷飲食勞倦或病後溼瘀阻滯,屬溼自內生。由於溼邪阻滯中焦,膽液排洩失常,外溢肌膚,下輸膀胱,發為黃疸,故後世亦有“無溼不成疸”之說。除此之外,亦可兼有熱邪、寒邪、疫毒、氣滯、瘀血等邪為患。

    黃疸的病位主要在脾胃肝膽。基本病機為溼邪鬱阻中焦,脾胃運化失健,肝膽疏洩不利,以致膽汁輸洩失常。膽液不循常道,外溢肌膚,下注膀胱,而見目黃、身黃、小便黃。黃疸的病理性質有溼熱和寒溼兩端,而其致病因素與個體差異有關。如因溼熱所傷或過食肥甘酒熱,或素體胃熱偏盛,則溼從熱化,溼熱交蒸,發為陽黃。由於溼和熱偏盛的不同,病機上又有熱重於溼、溼重於熱之別。如外感溼熱,復加疫毒所侵,或溼熱熾盛釀毒,疫毒充斥三焦,深入營血,內陷心肝,而致急黃重症,表現為卒然發黃、神昏譫妄、驚厥出血等症。若病因寒溼傷人或素體脾胃虛寒,或久病脾陰受傷,則溼從寒化,寒溼瘀滯,中陽不振,膽液為溼邪所阻,發為陰黃。如黃疸日久,脾失健運,氣血虧虛,溼滯殘留,可形成陰黃脾虛血虧之證,面目肌膚淡黃晦暗,久久不能消退。

    陽黃、急黃、陰黃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如陽黃治療不當,病情發展,症狀急劇加重,熱勢鴟張,侵犯營血,內蒙心竅,引動肝風,則發為急黃。如陽黃誤治失治,遷延日久,脾陽損傷,溼從寒化,則可轉為陰黃。如陰黃復感外邪,溼鬱化熱,又可呈陽黃表現,病情較為複雜。

    【診斷與病證鑑別】

    一、診斷依據

    1.目黃、膚黃、小便黃,其中目睛黃染為本病的重要特徵。

    2.常伴食慾減退、噁心嘔吐、脅痛腹脹等症狀。

    3.常有外感溼熱疫毒,內傷酒食不節,或有脅痛、癥積等病史。

    二、病證鑑別

    1.萎黃

    黃疸發病與感受外邪、飲食勞倦,或病後有關。其病機為溼滯脾胃,肝膽失疏,膽汁外溢;其主症為身黃、目黃、小便黃。萎黃之病因與飢飽勞倦、食滯蟲積或病後失血有關,其病機為脾胃虛弱,氣血不足,肌膚失養;其主症為肌膚萎黃不澤,目睛及小便不黃,常伴頭昏倦怠、心悸少寐、納少便溏等症狀。

    2.黃汗

    黃汗屬水氣病,是以汗出色黃如柏汁,染衣著色為臨床特徵,並伴身腫、寒熱等症,亦無目黃、小便黃等表現。如《金匱要略》指出:“黃汗之為病,身體腫,發熱,汗出而渴,狀如風水,汗沾衣,色正黃,如柏汁,脈自沉。”可見黃汗不屬黃疸之範疇。但有時黃汗可為黃疸之先兆,不可不知。

    三、相關檢查

    血清總膽紅素能準確地反映黃疸的程度,結合膽紅素、非結合膽紅素定量對鑑別黃疸型別有重要意義。總膽紅素、非結合膽紅素增高見於溶血性黃疸;總膽紅素、結合膽紅素增高見於阻塞性黃疸;而三者均增高見於肝細胞性黃疸。尿膽紅素及尿膽原檢查亦有助於鑑別。此外,肝功能、肝炎病毒指標、B超、CT、胃腸鋇餐檢查、消化道纖維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肝穿刺活檢等均有利於確定黃疸的原因。

    【辨證】

    一、辨證思路

    黃疸的辨證應以陰陽為綱。陽黃屬實,以溼熱為主,黃色鮮明;陰黃屬虛,以寒溼為主,黃色晦暗或黧黑;急黃為陽黃之重症,多為熱毒熾盛,病情急驟,疸黃如金。

    二、類證鑑別

    1.陽黃應辨溼與熱之偏重

    熱重於溼者,身目黃色鮮明,發熱口渴,尿赤便秘,舌苔黃膩;溼重於熱者,身目色黃而不光亮,身熱不揚,大便溏垢,舌苔厚膩。

    2.陰黃應分寒溼與血瘀

    寒溼發黃者,身目黃色晦暗,畏寒乏力便溏;血瘀發黃者,身目暗黃而黑,脅痛如刺。

    3.辨病勢輕重順逆

    如黃疸逐漸加深,提示病勢加重;黃疸漸變淺淡,表明病情好轉。黃疸色澤鮮明,神清氣爽,為順證,病輕;顏色晦滯,煩躁不寧,為逆證,病重。

    三、證候

    (一)陽黃

    1.熱重於溼證

    症狀:身目俱黃,黃色鮮明,發熱口渴,小便短赤,心煩欲嘔,飲食減退,脘腹脹悶,或見脅痛,大便秘結,舌質紅,舌苔黃膩,脈弦數或滑數。

    病機分析:本證為溼熱燻蒸,困遏脾胃,壅滯肝膽,膽汁泛溢。因熱為陽邪,熱重於溼,故身目黃色鮮明,身熱口渴心煩;溼熱蘊結,脾胃運化失健,氣機阻滯,故納差,噁心,脘脹;溼熱阻於肝膽之絡,故見脅痛;中焦溼熱,下注膀胱,氣化不利,則小便短赤;影響腑氣不通則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膩,脈弦數或滑數,均為溼熱壅盛之象。

    2.溼重於熱證

    症狀:身目色黃而不光亮,身熱不揚,頭重身困,胸脘痞滿,食慾減退,噁心嘔吐,脅腹脹悶或痛,大便溏垢,小便短黃,舌苔厚膩微黃,脈濡數或弦滑。

    病機分析:本證為溼遏熱伏,困遏中焦,膽汁不循常道。因溼為陰邪,溼重於熱,熱被溼遏,故身目色黃而不鮮,身熱不揚;溼困中焦,濁邪不化,脾胃運化失常,故見食慾減退,胸脘痞滿,噁心嘔吐;溼邪內阻,清陽不得發越,故頭重身困;溼熱鬱於肝經,故脅肋脹痛;溼熱夾滯,阻於大小腸,故見大便溏垢,小便短黃;溼重熱輕,則舌苔厚膩微黃,脈濡數或弦滑。

    3.膽腑鬱熱證

    症狀:身目黃色鮮明,脅痛常及肩背,身熱不退,或寒熱往來,口乾口苦咽乾,納差,噁心嘔吐,腹滿,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脈弦滑數。

    病機分析:本證因溼熱或砂石阻滯,肝膽失疏,脾胃不和,膽汁外溢。溼熱瘀結膽腑,通降失司,膽汁不循常道,故身發黃疸而脅痛;膽經熱熾,故身熱,口乾,口苦,咽乾,或見寒熱往來;膽胃不和,故噁心嘔吐,納呆;腑氣不通,膀胱不利,則腹脹,便秘,尿赤;舌紅苔黃,脈弦滑數為肝膽溼熱之象。

    (二)急黃

    1.熱毒熾盛證

    症狀:黃疸急起,迅速加深,高熱煩渴,嘔吐厭食,脅痛拒按,脘腹脹滿,煩躁不安,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苔黃糙,舌邊尖紅,脈弦數或洪大。

    病機分析:此證為溼熱疫毒熾盛,壅阻肝膽,燔灼陽明。疫毒火熱燻灼肝膽,膽汁泛溢,故黃疸急起,迅速加深,脅痛拒按;熱盛耗津,則高熱煩躁,小便短赤;熱燔陽明,運化無權,腑熱內燻,則厭食嘔吐,脘腹脹滿,便秘;熱擾神明,故煩躁不安;舌黃苔糙,舌邊尖紅,脈弦數或洪大,均為火熱毒邪熾盛之候。

    2.熱毒內陷證

    症狀:起病急驟,變化迅速,身黃如金,高熱煩渴,尿閉,衄血便血,皮下斑疹,極度乏力或躁動不安,甚則狂亂抽搐,或神情恍惚,甚則神昏譫語,舌苔穢濁,舌質紅絳,脈弦細而數。

    病機分析:此證為溼熱疫毒深入營血,內陷心肝,耗劫氣陰。疫毒為患,其勢兇猛,故發病急驟,變化迅速;熱毒燻灼肝膽,逼迫膽汁外溢,故身黃如金;熱盛灼津,故高熱,煩渴,尿閉;邪陷營血,迫血妄行,則下、吐、衄、便血,或見皮下斑疹;熱毒引動肝風,則見肢體躁動,甚則抽搐;熱毒內陷心包,神明失用,則見神情恍惚,甚則神昏譫語;疫毒耗竭正氣,則見極度乏力;苔穢濁為疫毒侵襲之象,舌紅絳為熱入營血之徵,脈弦細而數,為熱毒內熾,氣陰虧損之象。

    (三)陰黃

    1.寒溼阻滯證

    症狀:黃色晦暗,猶如煙燻,脘悶腹脹,納食減少,大便溏薄,神疲乏力,畏寒,口淡不渴,苔白膩,舌質淡,脈濡緩或沉遲。

    病機分析:此證為中陽不振,寒溼滯留,肝膽失於疏洩。寒溼均為陰邪,阻滯膽汁排洩,故身目發黃而晦暗;寒溼困中,運化失健,故見納減,脘悶腹脹,便溏;寒溼損傷中陽,氣血不足,故見神疲乏力,畏寒;舌淡苔白膩,為陽虛溼濁不化,脈濡緩或沉遲,為寒溼內留之象。

    2.肝鬱血瘀證

    症狀:病程較長,身目發黃而晦暗,面色黧黑,脅下癥塊脹痛,面板可見赤痣紅縷,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脈弦澀或細澀。

    病機分析:此證為氣滯血瘀留著肝膽,絡道滯塞。瘀亦為陰邪,瘀血阻滯,膽汁外溢,故身目發黃而晦暗,面色黧黑;瘀血結於脅肋,故見脅下癥塊,疼痛;血絡阻塞,故見面板赤痣紅縷;舌質暗,脈弦澀或細澀均為氣血瘀滯之徵。

    【治療】

    一、治療思路

    1.化溼邪,利小便

    黃疸病理因素以溼邪為主,故治療當化溼邪,利小便,使邪有出路。化溼可以退黃,利小便則透過淡滲利溼,達到祛溼退黃的目的。如《金匱要略》提出:“諸病黃家,但利其小便。”

    2.分陰陽而治

    陽黃以溼熱為主,治當清熱利溼,必要時還應配合通利腑氣;陰黃以寒溼為主,治當溫中化溼,必要時配合疏肝活血之法。

    3.急黃以清熱解毒,涼營開竅為法

    二、基本治法

    1.清熱利溼,通腑退黃法

    適應證:熱重於溼證。

    代表方:茵陳蒿東加減。

    常用藥:茵陳蒿清熱利溼退黃;梔子、大黃、黃柏、連翹、垂盆草、蒲公英清熱瀉下;茯苓、滑石、車前草利溼清熱。

    加減:脅痛較甚,加柴胡、鬱金、川楝子、延胡索疏肝理氣止痛;熱毒內盛,心煩懊[[!NF8CC]],加黃連、龍膽草清熱解毒;噁心嘔吐,加橘皮、竹茹、半夏和胃止嘔。

    2.利溼清熱,運脾化濁法

    適應證:溼重於熱證。

    代表方:茵陳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加減。前方利溼退黃,使溼從小便而去;後方利溼化濁,清熱解毒,是溼熱並治的方劑。

    常用藥:藿香、白蔻仁、陳皮芳香化濁,行氣悅脾;茵陳蒿、車前子、茯苓、薏苡仁、黃芩、連翹利溼清熱退黃。

    加減:溼阻氣機,胸腹痞脹,嘔惡納差較著,加蒼朮、厚朴、半夏健脾燥溼,行氣和胃。

    3.疏肝洩熱,利膽退黃法

    適應證:膽腑鬱熱證。

    代表方:大柴胡東加減。

    常用藥:柴胡、黃芩、半夏和解少陽,和胃降逆;大黃、枳實通腑洩熱;鬱金、佛手、茵陳、山梔疏肝利膽退黃;白芍、甘草緩急止痛。

    加減:砂石阻滯,加金錢草、海金沙、玄明粉利膽化石;噁心、嘔逆明顯,加厚朴、竹茹、陳皮和胃降逆。

    4.清熱解毒,瀉火退黃法

    適應證:疫毒熾盛證。

    代表方:茵陳蒿湯、黃連解毒湯、五味消毒飲加減。茵陳蒿湯清熱利溼退黃,用於黃疸急起,熱重於溼;黃連解毒湯清熱力強,用於黃疸迅速加深;五味消毒飲清熱解毒力強,用於急黃迅速加深,高熱煩躁,嘔吐頻作。

    常用藥:茵陳蒿清熱利溼退黃;黃芩清上焦之火;黃連清中焦之火;黃柏清下焦之火;梔子清三焦之火;大黃盪滌腸胃之實熱,以助退黃之力;金銀花、蒲公英、蚤休清熱解毒。

    加減:熱毒深重,氣血兩燔,大熱煩躁,皮膚髮斑,齒齦出血,可用犀角地黃湯以清熱解毒,涼血化瘀。疫毒熾盛,故用苦寒直折,但必須中病即止。必要時可配涼血養陰之品,防耗血傷陰。

    5.清熱解毒,涼營開竅法

    適應證:熱毒內陷證。

    代表方:《千金》犀角散加減。

    常用藥:水牛角、黃連、升麻、梔子清熱涼營解毒;茵陳清熱退黃;生地、丹皮、玄參、石斛清熱涼血。

    加減:神昏譫語可配服安宮牛黃丸或至寶丹以涼開透竅;衄血、便血或見肌膚瘀斑者,加黑地榆、柏葉炭涼血止血;小便短赤不利,或出現腹水者,可加白茅根、車前子、大腹皮清熱利尿。

    6.健脾和胃,溫化寒溼法

    適應證:陰黃寒溼阻滯證。

    代表方:茵陳術附東加減。

    常用藥:茵陳、附子溫化寒溼退黃;白朮、乾薑、甘草健脾溫中;鬱金、川樸、茯苓、澤瀉行氣利溼。

    加減:腹脹,苔垢,去白朮、甘草,加蒼朮燥溼消脹;面板瘙癢,加秦艽、地膚子祛風止癢;脘腹作脹,脅肋隱痛,不思飲食,肢體睏倦,大便時秘時溏,脈弦細,為木鬱脾虛,可配用逍遙散;脅下癥積脹痛,膚色暗黃,舌質暗紅,可用硝石礬石散。

    7.疏肝活血,化瘀退黃法

    適應證:肝鬱血瘀證。

    代表方:鱉甲煎丸合逍遙散加減。前方偏於化瘀生新,軟堅散結,用於身目發黃而晦暗,面色黧黑,脅下癥塊,面板可見赤痣紅縷;後方偏於疏肝理氣,用於身目發黃而晦暗,脅下脹痛不舒。

    常用藥:鱉甲軟堅散結通絡;大黃、[[!NFAE6]]蟲、桃仁破血攻瘀;厚朴、柴胡、蜣螂行氣開鬱,調達肝氣鬱結;瞿麥、石韋等利水滲溼;乾薑、黃芩協調陰陽。

    加減:腹脹,納呆,倦怠乏力,配服香砂六君子湯健脾和胃;肢腫腹脹明顯,加瞿麥、石韋、薏苡仁、大腹皮、葶藶子健脾利溼消脹。

    黃疸日久,肝脾腫大,溼濁積聚而成鼓脹者,可按鼓脹、積聚論治。

    三、復法應用

    1.清熱利溼,解表達邪法

    適應證:陽黃溼熱兼表證。症見黃疸初起,輕度目黃或不明顯,畏寒發熱,頭重身痛,倦怠乏力,脘悶不飢,小便黃,苔黃膩,脈浮數。

    代表方: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合甘露消毒丹加減。前方疏風清解,用於風熱在表,發熱身痛;後方清化溼熱,用於溼熱蘊中,腹脹、身黃、納差等症。

    常用藥:麻黃、薄荷宣散外邪;藿香、薏苡仁、石菖蒲芳香化濁;連翹、黃芩清熱解毒;赤小豆、茵陳清利溼熱。

    2.健脾養血,利溼退黃法

    適應證:陰黃脾虛溼滯證。症見面目及肌膚淡黃,甚則晦暗不澤,肢軟乏力,心悸氣短,大便溏薄,舌質淡,苔薄,脈濡細。

    代表方:黃芪建中東加減。

    常用藥:黃芪、桂枝、生薑、白朮益氣溫中;當歸、白芍、甘草、大棗補養氣血;茵陳、茯苓利溼退黃。

    加減:氣虛乏力明顯,應重用黃芪,並加黨參,以增強補氣作用;畏寒,肢冷,舌淡,宜加附子溫陽祛寒;心悸不寧,脈細而弱,加熟地、首烏、酸棗仁補血養心。

    四、其他療法

    1.單方驗方

    (1)大青葉30g,水煎服,每日3次,用於溼熱陽黃。

    (2)茵陳15~30g,板藍根30g,龍膽草10g,水煎服,連服15天左右,用於溼熱陽黃。

    2.常用中成藥

    (1)新癀片:功能與主治:清熱解毒,利溼退黃。用於急黃疫毒較盛,發熱明顯者。用法與用量:每次2~4片,每日3次。

    (2)清開靈:功能與主治:清熱瀉火,利溼退黃。用於突然發黃之陽黃溼熱並重者。用法與用量:膠囊,每次3粒,每日3次;注射液,40~60ml加入5%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或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靜脈滴注。

    (3)片仔癀:功能與主治:清熱解毒,用於身目俱黃,黃色鮮明,口苦咽乾,納呆嘔惡,溲黃者。用法與用量:每次0.6g,每日3次。

    (4)茵梔黃注射液:功能與主治:清熱解毒,利溼退黃。用於溼熱黃疸之證。用法與用量:10~2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或500ml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

    (5)大黃[[!NFAE6]]蟲丸:功能與主治:破血消瘀,消癥散結。用於黃疸遷延日久,症見脅下癥塊,刺痛拒按,身體羸瘦,面色晦暗,不思飲食,肌膚甲錯者。用法與用量:每次3~6g,每日2次。

    3.外治法

    通關法:瓜蒂、丁香、赤小豆各7枚為末,吹少許入鼻,少時黃水流出,隔日1次,用於陰黃。

    五、臨證勾要

    1.關於張仲景“瘀熱在裡,身必發黃”論

    張仲景除認為“黃家所得,從溼得之”外,還提出“瘀熱在裡,身必發黃”和“脾色必黃,瘀熱以行”。其中的“瘀熱”包含兩層含義:一是邪熱鬱閉,二是瘀血化熱。至於硝石礬石散證和抵當湯證之“瘀”為瘀血內停所致黃疸。由此表明,仲景治療黃疸實際包含了針對溼熱和瘀熱兩個層面。誠如《金匱要略淺注補正》所謂:“一個瘀字,便見黃疸發於血分,凡氣分之熱不得稱瘀……脾為太陰溼土,主統血,熱陷血分,脾溼遏鬱乃發黃……故必血分溼熱乃發黃也。”

    臨證所見,陽黃常以溼熱為主,但因溼阻氣血,熱壅血瘀,瘀熱內阻較為普遍,尤其是黃疸較深,熱毒較甚時,更易搏血為瘀,因此在治療上應重視清化瘀熱之法,以助肝膽疏洩,利於黃疸清退,並可防熱毒內蘊而為急黃之候,可配入犀角地黃湯,並重用制大黃、牛膝等品。對於陰黃,寒溼瘀結,阻礙膽道而發黃疸,仍然要在溫化寒溼的基礎上重視活血化瘀通絡法的應用。

    2.張景嶽“膽黃”與膽汁淤積

    張景嶽首先提出“膽黃”概念:“蓋膽傷則膽氣敗而膽液洩,故為此證。”明確了黃疸形成與膽汁淤積有關。膽汁淤積常見於膽結石、膽囊炎和淤膽型肝炎等。淤膽型肝炎主要是以肝內膽汁淤積為特徵的肝臟疾患,多數以黃疸持續時間較長,常有面板瘙癢,大便色白,血清膽紅素明顯升高,以直接膽紅素為主,ALP、γ-GT、膽固醇明顯增高。病因包括病毒性、藥物性、酒精中毒性、妊娠性、複發性等。一般而言,本病可出現於陽黃或陰黃之中,初期多屬陽黃,系溼熱與痰瘀蘊結,膽汁泛溢;後期多屬陰黃,為寒溼痰瘀膠結,正氣漸損。治療在辨證施治的基礎上,常加入活血行瘀、化痰散結、利膽通絡之品,如赤芍、桃仁、莪術、丹參、虎杖、當歸、法半夏、橘紅、萊菔子、膽南星、蒼朮、炮山甲、廣鬱金、路路通、炙雞內金、芒硝、山楂等。此外,黃疸日久不退,只要熱象不顯著,即可酌加桂枝(或肉桂)、乾薑、附子等溫通之品,有助於化痰溼、通膽絡、退黃疸。

    3.注意病程的階段性與病證的動態變化

    在黃疸的辨治過程中,應區別病證偏表與偏裡、溼重與熱重、陽證與陰證,應及時掌握陰黃與陽黃之間的轉化。陽黃有短、明、熱的特徵,即病程短,黃色鮮明,有煩熱、口乾、舌紅、苔黃等熱象;陰黃有長、暗、寒、虛的特徵,即病程較長,黃色晦暗,常有納少、乏力、便溏、心悸、氣短等虛象和肢冷、畏寒、苔白、舌淡等寒象。

    臨床從陽黃轉化為陰黃和從陰黃轉化為陽黃,其過程並非一蹴而就,往往是寒熱錯雜者為多,因此,臨證要詳審溼、熱、寒、瘀、毒各證機要素的主次,早期發現脾胃、脾腎虛弱證候的蛛絲馬跡,採取復法治療,可望取得截斷病勢、先期而愈的效果。

    4.關於“溫通祛風”之品的選用

    陰黃寒溼瘀血為患,治當溫中化溼行瘀,但必要時應加入溫經通絡之品,如桂枝、炮山甲等,助血脈疏通,有利於黃疸的消退。有時亦加入祛風通絡之品,祛風能勝溼,如防風、徐長卿、秦艽、威靈仙等,有助於提高療效。

    5.關於大黃的應用

    大黃從古至今皆為治療黃疸主要藥物。仲景之茵陳蒿湯、梔子大黃湯、大黃硝石湯、抵當湯等方劑,均有大黃。正如吳又可謂:“退黃以大黃為專功。”茵陳與大黃協同使用,退黃效果更好。大黃除有清熱解毒、通下退黃作用外,且有止血消瘀化癥之功,不僅在急性黃疸型肝炎時可用大黃,慢性肝炎或肝硬化出現黃疸,亦可配伍使用大黃。

    【特色經驗】

    一、臨證經驗

    1.清熱利溼,治有主次

    周仲瑛教授認為,溼熱蘊結是產生黃疸最常見的病理因素,且貫穿於疾病的全過程,即使是陰黃證,往往早期亦有溼熱過程。溼熱首犯中焦脾胃,如尤在涇謂:“胃熱與脾溼,乃黃病之源也。”黃疸病久,脾胃溼熱燻蒸肝膽,肝膽為溼熱所困,黃疸漸重。臨證不僅要辨黃疸之陰、陽屬性,還要辨溼、熱之輕重主次。從面板黃疸色澤辨別黃疸屬性固然重要,但亦當結合症、徵、舌、脈綜合判斷,以免以偏概全。至於清熱利溼治法,又要依據溼熱在上、中、下焦的不同,分別側重於芳香化溼、苦溫燥溼和淡滲利溼法。溼與熱之間的主次又是動態變化,或用茵陳蒿湯合黃連解毒湯,或茵陳胃苓湯合藿香正氣散,或甘露消毒丹合茵陳蒿湯等。

    2.清熱解毒,當分氣血

    若溼熱夾時行疫癘毒邪,或溼熱釀生毒邪,瀰漫三焦,表現為溼毒、熱毒,甚則火毒、血毒之候,病變由淺入深,由氣入血,由輕而重。在氣分則以黃疸、發熱為主候,在血分則以出血、昏迷為主要表現,氣營兩燔則兩者並見,病情更重,常多髒受累,驚厥、煩躁、譫妄等危重變證迭起。因此,熱毒熾盛是黃疸之重症,類似於急黃。由於病情進展快,在氣分時間較短,故提倡“到氣就可氣營兩清”,但有清氣分熱毒和清血分熱毒的偏重不同。在氣分,可用梔子金花湯、五味消毒飲、龍膽瀉肝湯等加減化裁;在血分,則以千金犀角散加減;氣營兩燔用清瘟敗毒飲加減。

    3.腑實熱結,主以通洩

    黃疸之溼熱每由脾胃燻蒸肝膽,最易窒結陽明,腑實熱結,邪毒壅滯,不得外洩,是病情由氣分傳入營血的重要病理環節。腑實熱結,既有溼熱夾滯之候,又有腑實燥結之證,還可使熱與血結,瘀熱裡結陽明,病情多變。因此,瀉下通腑法是治療黃疸的重要法則,其主藥首推大黃。本法寓有下積滯、下熱毒、下瘀熱等多種作用,舉凡溼、熱、火、毒、瘀諸邪毒壅盛者皆可用之。

    4.瘀熱相搏,涼血化瘀

    溼熱久蘊,深入營血,熱毒化火,火熱熾盛,熱蘊營血,煎熬燻蒸,熱與血搏,而致血澀不暢,血瘀又易化熱,血瘀與血熱膠結,則為瘀熱相搏證,進而可有瘀熱發黃證、瘀熱血溢證、瘀熱阻竅證和瘀熱水結證等變證,分別有重症黃疸、動血出血、神昏驚厥、腹脹尿少等重症表現。治療採取涼血化瘀法治療,可以同時達到退黃、止血、利尿、醒神之功效。用方首選千金犀角地黃湯,可選紫草、梔子、大黃、玄參、茵陳蒿湯等隨證加減,常可取得理想療效。

    二、驗案舉例

    奚某,男,30歲,幹部。1998年9月15日初診。患者反覆乏力、納差、尿黃7個月,加重1月餘,1998年8月3日住入某人民醫院,住院檢查肝功能嚴重異常,面板、鞏膜高度黃染,診為“病毒性肝炎,乙、戊重疊型,慢性重型”。經西醫常規治療1月餘,病情無明顯改善,於9月15日邀中醫診治。

    症見面色晦暗,一身黃染,色黃不鮮,目睛深黃,口乾苦,脘痞腹脹,噁心,大便溏爛,尿黃,右上腹時有隱痛,無明顯觸痛、叩痛,腹部膨滿,肌膚未見明顯瘀點瘀斑。舌淡苔薄膩質紫,脈右濡、左小弦滑。慢肝久病,肝脾兩傷,溼遏熱鬱,久病絡瘀,溼甚於熱。病情深重,當防其變。治予理氣化溼,清熱解毒,祛瘀退黃。處方:藿香、佩蘭各10g,茵陳20g,炒蒼朮10g,厚朴6g,法夏10g,陳皮10g,竹茹10g,炒黃芩10g,白蔻仁(後下)3g,白茅根20g,赤芍15g,雞骨草15g,田基黃15g,車前草15g,炒六曲10g。每日1劑。

    二診:1周來病情有所改善,複查肝功能多項指標均有下降,ALT 126.7U/L,AST 185.2U/L,TBIL 428μmol/L,A/G 1.3,PT 18.4s。但面目仍然暗黃,噁心能平,胃痞腹脹減輕,腰部時有酸楚不適,大便日2次,尿黃,間有鼻衄,食納稍有改善。苔薄膩底白罩黃,質紫,脈濡滑。證屬溼遏熱伏,氣機失宣,久病絡瘀。治守原法出入。上方去陳皮、竹茹、黃芩,加廣鬱金10g,煨草果3g,片薑黃10g,垂盆草30g,豬、茯苓各15g,熟大黃4g,大腹皮10g,改厚朴9g。每日1劑。

    三診:黃疸穩步下降。10月5日複查肝功能:ALT 94.6U/L,AST 71.1U/L,TBIL 270.7μmol/L,A/G 1.3。自覺症狀較前有所改善,目睛仍然渾濁,近因飲食失調,一度腹瀉、身熱,經治基本控制,但仍腹脹不舒,大便溏爛欠暢,尿黃轉淡,口苦而黏,曾見左側鼻衄。苔膩能化,質紫,脈右濡、左小弦滑。證屬肝熱脾溼,瘀鬱難化,溼重於熱。仍當理氣化溼,清熱解毒,祛瘀退黃。藥用:藿、蘇梗各10g,茵陳15g,炒蒼朮10g,厚朴6g,青、陳皮各6g,廣鬱金10g,田基黃20g,雞骨草20g,煨木香6g,煨草果3g,青蒿10g,黃芩10g,赤芍15g,垂盆草30g,熟大黃3g,白茅根20g,炒六曲10g,車前草12g。每日1劑。

    四診:病情穩步好轉,黃疸明顯減輕,查肝功能ALT 66U/L,AST 58U/L,TBIL 66.8μmol/L。面色晦滯改善,體重增加,腹脹不顯,食納知味,尿黃,大便成形,口稍幹,左側鼻衄間作,量不多,下肢瘙癢明顯,自覺怕冷。苔黃薄膩,脈弱兼滑。溼熱雖化不盡,血分瘀毒內鬱,肝脾兩傷。藥用:茵陳15g,炒蒼朮10g,厚朴6g,雞骨草20g,田基黃20g,廣鬱金10g,青、陳皮各6g,黃芩10g,赤芍15g,白茅根20g,熟大黃3g,苦參10g,地膚子15g,丹皮、丹參各10g,豬、茯苓各15g,虎杖15g,太子參10g,枸杞子10g。每日1劑。此後出院,繼續調治,日漸康復。

    按:此例患者以溼邪困脾,中焦氣滯為主,並見熱毒內鬱之徵,故重在理氣健脾、化溼洩濁,兼顧清熱解毒。從其病情遷延、舌有紫氣分析,又示久病絡瘀,故佐以祛瘀通絡之品。表明溼重於熱者,治以祛溼為主的重要性,透過芳化、苦燥、淡滲,上下表裡分消,溼化則熱孤,同時兼以清熱,佐以祛瘀,主次分明,故療效顯著。

    【預後及轉歸】

    黃疸為常見病,治療得當,一般病情較輕,消退較易,預後良好。其中溼重於熱者,消退較緩,應防其遷延轉為陰黃。如《金匱要略》雲:“黃疸之病,當以十八日為期,治之十日以上瘥;反劇者為難治。”說明黃疸經過10天左右的治療一般能逐漸消退,如不能及時而退,反覆遷延或反劇者,病屬難治。

    陰黃病程纏綿,難起速效。若遷延日久,氣血凝滯不化,可成積聚癥塊。急黃病候因熱毒熾盛,病情兇險,預後多屬不良,即所謂“命在頃刻”,若搶救及時,治療得當,雖然熱毒漸解,但正氣漸虛,可成正虛邪戀之候。

    【預防與調護】

    加強體質鍛鍊,增強抗病能力。起居有節,不妄作勞,順應四時,避免觸冒穢濁之氣。飲食有節,勿嗜酒食,勿進不潔之品,勿過食辛熱肥甘。對有傳染性的患者,從發病開始,至少隔離30~40天,並注意餐具消毒,防止傳染他人。在傳染性的黃疸流行期間,可進行預防服藥。用茵陳蒿30g,生甘草10g;或決明子15g,貫眾15g,生甘草10g;或茵陳蒿30g,鳳尾草30g,任擇一方,水煎,連服3~7日。

    發病初期,應臥床休息,急黃患者必須絕對臥床,恢復期或轉為慢性的陰黃患者,可適當參加體育鍛煉,如太極拳、靜養功之類。保持心情愉快,勿予精神刺激,使肝氣調達,有助於病情康復。進食富有營養而易消化的半流飲食,以起到補脾緩肝的作用;禁食辛熱、油膩、酒辣之品,防助溼生熱,礙脾運化。密切觀察脈症變化,若出現黃疸加深,或面板出現斑疹,應考慮熱毒耗劫營陰,屬病情惡化之兆;如出現脈象微弱欲絕,或散亂無根,神志恍惚,煩躁不安,為正氣欲脫之徵象,均應及時救治。

  • 2 # 檸檬

    黃疸不是膽炎,是母親身體內的溼寒毒素等被嬰兒帶了出來,很多新生兒都會得黃疸,而且情況也都不一樣,有的輕有的重,嚴重的最好到醫院去看看,我同學家孩子就屬於比較嚴重的還在保溫箱裡住了幾天,得了黃疸母親也不要太過擔心,都是正常現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女主,男主都是軍人的小說?急等,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