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智珠心印1
-
2 # 中孚鑑
劉邦建立大漢後,呂雉尊為皇后,劉邦駕崩之後,劉盈登基為帝,是為漢惠帝,呂雉尊為皇太后。之後在呂雉的堅持和主持下,漢惠帝劉盈封十一歲的張嫣為皇后,到漢文帝時期,張嫣皇后去世,宮女給她換衣服的時候,發現張嫣還是冰清玉潔之身,人們非常憐惜她,後來就尊她為花神。並且建立花神廟。
張嫣是魯元公主和張敖之女、是劉邦和呂雉的外孫女。劉邦和呂雉生下魯元公主和劉盈,所以按輩分漢惠帝劉盈就是張嫣的舅舅。
劉邦駕崩後,劉盈登基為帝,是為漢惠帝,呂雉尊為皇太后,大權在握,呂雉是因為之前她是皇后,因此她的兒子劉盈被立為太子。同樣太子劉盈登基為帝后,她則尊為皇太后。
呂雉深知皇后這個位置的重要性,因此她不想讓別人做漢惠帝劉盈的皇后,這個位置只能是和她親近的人做。同時呂雉又為了讓魯元公主和劉盈親上加親,就不顧漢惠帝劉盈的反對,堅決讓劉盈娶張嫣為皇后。
漢惠帝最終沒有反抗過呂雉的壓力,娶了年僅十一歲張嫣,封她為皇后,因為當時張嫣還小,但劉盈卻比張嫣大,他知道自己是張嫣的舅舅,始終不忍心傷害張嫣,畢竟在劉盈心裡是不能接受這個感情的。
後來呂雉看張嫣一直沒有懷孕,就讓她假裝懷孕,直到其他的女子給劉盈生下孩子後,呂雉就殺了那女子,搶了孩子說成是張嫣所生,是為劉恭。
而劉盈沒多久就英年早逝,劉盈駕崩後,劉恭為帝,是為前少帝,呂雉掌握大權。劉恭長大一點後,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就說出要報仇的話,呂雉擔心以後有變,就廢了劉恭,沒多久就暗殺了她,之名呂雉又立劉盈另外一個兒子劉弘為帝,是為後少帝,這一切張嫣都不能自己做主,也不能自己左右事情的發生。
呂雉去世後,陳平周勃等除去諸呂之亂,擁立劉恆為帝,是為漢文帝。因為當時大臣都知道張嫣沒有參與呂氏亂政之事,張嫣被封皇后時還小,所以大臣就沒有殺害張嫣。之後張嫣被廢去皇后位,在北宮居住,不過仍稱皇后。
就這樣張嫣在北宮安靜的生活了十七年,在他四十歲的時候,因病去世,宮女在給她換衣服時,發現她還是冰清玉潔之身,這個訊息流傳出去後,人們非常憐惜她,就給她立廟,尊她為花神。張嫣去世後,和漢惠帝合葬於安陵,諡號為孝惠皇后。
-
3 # 趙燕雲
這是禁書《漢宮春色》裡描繪惠帝皇后張嫣的一首詩。
《漢宮春色》是東晉時期不知何人所寫,書中寫漢宮春色之名,實寫晉宮春色之實。
歷代禁書根據內容香豔程度列為九品,《漢宮春色》位居上等三品中的上上之座。成為古代文人士大夫“雪夜閉門讀禁書”的首選讀物。
歷史上說呂后為鞏固勢力和血緣考慮,以"親上加親"之名將女兒魯元公主的女兒張嫣嫁給兒子漢惠帝劉盈為皇后。
其實這段歷史的出處主要是東漢班固的《漢書》:“孝慧張皇后。宣平侯敖尚帝姊魯元公主,有女。惠帝即位,呂太后欲為重親,以公主女配帝為皇后。”
而寫作時間更接近惠帝時期的司馬遷所著《史記》中記載:“呂后長女為宣平侯張敖妻,敖女為孝慧皇后。”
我們知道,司馬遷是個嚴肅的歷史學家,他寫的東西史料準確度非常高。他寫“敖女為孝慧皇后”實際上已經說明作為孝慧皇后的是張敖的女兒,但並非魯元公主的親生女兒。
一般而言,在史書裡,如果是皇家子嗣,一定會點明是“公主女”或“呂后外孫”,只寫“敖女”,那麼極有可能她只是張敖姬妾的女兒,與魯元公主並無血緣關係,自然與劉盈也沒有血緣關係。
張嫣貌美應該是不成問題,但她入宮時才十一歲。另外加上輩分關係,難說惠帝沒有羞澀感。
即便在儒教尚未興盛的西漢初期,舅舅娶親外甥女也是有違人倫的事情。而她能入宮一來應該是美色,二來是出身。
而傳播這類謠言基本上和大臣們為了防止被報復,說漢惠帝的兒子都是野種一樣道理。都為打擊醜化呂氏。
班固在寫漢書的時候,已經過去百餘年,想當然地認為張嫣就是魯元公主的親生女兒。
諸呂被殺時,跟呂氏有關聯的都遭到了屠殺,張嫣卻能倖免也能說明問題。
劉恆即位後,張嫣一直住在未央宮後面的北宮。無聲無息,日出日落整整十七年。
漢文帝后元年(公元前163年)三月,張嫣病逝,終年四十歲。
據說張嫣死後,宮女們替她淨身入殮時發現她至死竟然依是個處女。訊息不脛而走,天下的臣民無不懷念憐惜她。於是紛紛為她立廟,定時享祭,尊她為花神,為她立的廟便稱為“花神廟”。
-
4 # 希望星晨58298869
漢惠帝劉盈的皇后張嫣殯天之際,宮女們為其淨身時,發現她至死都冰清玉潔,依然是處女之身。訊息不脛而走,聯想其豆蔻年華時的神態,悲天憫人的情懷,和悽悽慘慘慼戚的一生,天下的臣民無不憐惜她;紛紛立廟懷念她,並定時享祭,天長日久,為她立的廟便稱為“花神廟”,尊她為“花神”。張嫣,是魯元公主與宣平侯張敖之女,是劉邦與呂后的外孫女;呂后貪戀權力,妄圖永保呂氏宗族的榮華富貴和顯赫地位,形成大漢“皇帝姓劉,皇后姓呂”的格局;在劉邦去逝後,就把自己的親外孫女張嫣嫁給了自己的親生兒子漢惠帝劉盈, 公元前192年,張嫣成為舅舅漢惠帝的皇后時年僅11歲。這是嚴重悖逆倫理道德的政治婚姻,漢惠帝心知肚明,卻無力反抗, 因為張嫣尚處於天真爛漫的年齡,始終沒有傷害她;惠帝英年早逝,由於二人並沒圓房,所以二人不曾有一兒半女。呂雉去世後,周勃、陳平隡除呂氏勢力,擁劉恆為帝,因為張嫣自始至終潔身自好,沒有參與呂氏為非作歹的亂政事件,所以沒有殺害她,只是廢黜了她的皇后位,移居北宮,仍稱皇后。 張嫣在北宮安靜的生活了17年,公元前163年去世,張嫣去世,終年40歲,諡號“孝惠皇后”,與漢惠帝合葬於漢安陵。
-
5 # 密探零零發
她是漢惠帝的外甥女,漢惠帝劉盈竟然娶了她。更是令人驚奇的是在她去世後,宮女們在為她淨身的時候發現了一個驚天的秘密。後來,這個秘密不脛而走,百姓們紛紛稱她為“花神”,並且為她立廟。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走進這位傳奇的女子。
她就是張嫣,漢惠帝劉盈的皇后。張嫣是漢惠帝劉盈的親姐姐魯元公主和宣平侯張敖的女兒,也就是漢惠帝的外甥女。公元前192年,張嫣的外祖母呂后為了所謂的親上加親,將張嫣立為皇后,漢惠帝劉盈娶了自己的外甥女,這劇情也太狗血了。由於當時張嫣才11歲,年齡太小,一直無法懷孕。最後,呂后讓她假裝懷孕,後再強取漢惠帝與宮女所生之子劉恭,謊稱是張嫣所生,然後將劉恭的生母殺死。
公元前188年,年僅23歲的漢惠帝劉盈去世,皇后15歲的張嫣瞬間成了寡婦。張嫣的養子劉恭繼位,隨著劉恭漸漸長大,知道了自己生母被殺的事情,就口出怨言,要長大後復仇。此話傳到呂后耳朵後,呂后害怕劉恭復仇,就將其廢黜,並且將其殺害。隨後,呂后又立漢惠帝的另一子常山王(恆山王)劉義為帝,改名為劉弘。
公元189年,呂后去世,大臣們聯合起來剷除了呂后集團,廢黜了劉弘,擁立漢惠帝四弟代王劉恆為帝,是為漢文帝。因為張嫣與諸呂亂政無關,因此在剷除呂后集團的時候,並沒有殺死張嫣。張嫣雖然倖免一死,卻也受到了牽連,廢黜其位,安置在北宮居住。就這樣張嫣就在宮中一個靜靜地又生活了17年,公元前163年三月,張嫣病逝,終年40年。
張嫣死後入殮時,宮女們替她淨身時驚人地發現,張嫣至死竟然冰清玉潔,還是個處女。訊息不脛而走,天下的臣民無不懷念憐惜她。再加上張嫣一直都有仙女張麗英轉世的傳說,於是紛紛為她立廟,定時享祭,尊她為花神,為她立的廟便稱為“花神廟”。
這個張嫣11歲成為皇后,15歲守寡,40歲去世,至死還是一個處女皇后,自己的一生都被鎖在了這深宮之中,真是悲催的。
-
6 # 遺產君
在西漢的皇宮中有一位皇后去世了,在入殮時宮人們為她淨身時才發現,四十歲的皇后依舊還是冰清玉潔的處子之身,訊息很快就傳開了,民間的百姓都很同情和憐惜她,紛紛為她建廟祭祀,尊敬她為“花神”,她就是西漢的第二位皇后張嫣。
高祖劉邦去世後,太子劉盈繼位,朝政大權卻被太后呂雉掌控著,張嫣的母親魯元公主是呂雉唯一的女兒,漢惠帝劉盈是張嫣的親舅舅。公元前192年,呂后以親上加親為由,將自己年僅11歲的外孫女張嫣嫁給了劉盈,立為皇后。
這劉盈生性仁和,劉邦生前不太喜歡他,有意立寵妃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呂后依張良之計請來了“商山四皓”給劉盈當老師,這才打消了劉邦改立太子的念頭,劉邦去世,年僅17歲的劉盈即位。而張嫣的父親是宣平侯張敖,祖父是大名鼎鼎的趙王張耳,她從小在儒雅的環境中長大,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因而嫻靜、高雅,加上她天生麗質,如同花神一樣,作為舅舅的劉盈一直也很喜歡她。
然而作為外甥女的喜歡和作為妻子的喜歡是完全不同的,讓這兩者合二為一,惠帝無法接受,這件事是呂后一手炮製的,她讓自己的骨肉亂倫,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維護自己的統治,牢牢控制皇權。
在古代表兄妹結親是很正常的事情,可是舅舅和自己的外甥女結合在外人看來就是亂倫了,劉盈自己對此更是厭惡排斥。婚後呂雉一直盼著皇后能早點生下一位皇子,可惜張嫣年僅實在太小,劉盈更是不願意與她同房。
呂后老謀深算,演出了這一場人倫悲劇,她也知道兒子和外孫女是不會有結果的,因此她也給劉盈的後宮充實了很多美女,劉盈廣撒狗糧,終於有一個宮女懷孕了,呂后就讓張嫣也假裝懷孕。這個宮女生下兒子後就被呂雉給殺害了,那個孩子也謊稱是張嫣所生,取名劉恭並被立為太子。
漢惠帝劉盈24歲就抑鬱而終了,那年張嫣才15歲就成了寡婦,可能也是歷史上最年輕的皇后級別的寡婦,劉盈去世後,就立劉恭為帝,這個劉恭小小年紀就知道母親是被害死的,揚言長大後要替母親報仇,呂后就秘密將劉恭給殺掉了,又立常山王劉義為皇帝。呂后去世後,代王劉恆即位,即漢文帝,呂后一族被剷除,張嫣為人清新寡淡,善良嫻靜,又善待眾人,在清肅呂氏一族時,眾人皆知張嫣與呂后的政治鬥爭無關,因此張嫣逃過一死,卻被廢除了皇后之位,搬到了未央宮後面的北宮居住。被廢皇后的日子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好過,張嫣所住的北宮極為偏僻,無人問津,她在那裡默默的生活了幾十年,公元前163年,四十歲的張嫣病逝,與漢惠帝合葬,諡號“孝惠皇后”。
一個原本可以嫁給喜歡自己的男人,享受甜蜜愛情,相夫教子,共度餘生,但張嫣小小年紀卻成了呂后後宮鬥爭的犧牲品,成為呂后政治博弈的一枚棋子,她十五歲就守寡,無人疼、無人愛,一生清苦寡寂,可以說是呂后害了她一輩子。 -
7 # 南方鵬
劉邦年輕時遊手好閒,心慕信陵君而到處遊俠,可是身無分文有時不免窮途潦倒,便來到魏地依附信陵君的門客張耳,張耳也是豪俠之人,在魏國滅亡後在外黃當縣令,對劉邦的到來熱情招待,容他噌吃噌喝達數月之久,秦未義軍四起,張耳與陳餘拉起大軍響應,秦亡後被項羽封為恆山王,陳餘反臉攻打義兄弟,張耳投奔劉邦被封為趙王,漢朝建立,張耳死,其子張敖繼王位。感念前情,劉邦把女兒魯元公主許配給張敖,與張耳結為親家,也算告慰故人。
眾人驚歎之餘,又為她的際遇悲慼不已,訊息傳開,天下的臣民無不懷念憐惜她,因她生前喜歡花草之類,常獨坐後宮賞花,大家紛紛為她立廟,尊她為花神,定時享祭,立的廟稱為“花神廟”。張嫣也被稱為“花神”“花神皇后”。但《漢宮春秋》這部書並不是史書,而是一部香豔小說,在禁書中赫赫有名,歷代禁書分列九品,《漢宮春色》被評為位居香豔小說上等三品。
-
8 # 有書共讀
她的名字在《漢書》《史記》中都沒有記載,默默辭世時年僅36歲。她是漢惠帝的皇后,而且也有兒子,但到死還是處女之身。她死後沒有葬禮,也沒有諡號,甚至連墳墓都是簡陋粗鄙的,但後人卻將她奉為花神,她也被後人尊稱為“花神皇后”。這是為什麼呢?
一、她如含苞待放的豆蔻花般美好,卻成了政治的犧牲品,被迫嫁給舅舅。
張嫣的爺爺是西漢的開國功臣趙王張耳,父親名叫張敖,母親是漢高祖劉邦的女兒魯元公主。
劉邦去世後,19歲的劉盈登基,他就是漢惠帝。登基後不久,他做太子時娶的妃子就去世了。
等三年守孝期滿,劉盈準備冊立皇后,讓人吃驚的是,他的母親呂雉竟然讓他娶他的外甥女,也就是魯元公主的女兒張嫣。“親上加親”,這樣將來張嫣生下皇子,繼續當皇上,漢朝就不會出現“外戚”亂政的局面。
張嫣相貌俊美,舉止端莊,無論從容貌、品德和家世上來說,都具備做皇后的資格。但是,劉盈是張嫣的親舅舅,況且張嫣當時只有10歲,惠帝當然不能接受這種安排。呂太后卻說,舅舅娶外甥女不在五倫之內,不屬於亂倫。況且年齡小,先娶回來再說。
呂太后一貫獨斷專行,惠帝雖然不情願,但是在母親的壓力下,也只好同意。
10歲的張嫣,身著皇后的禮服,如一朵嬌嫩的花朵,由父親親自抱著上輦車,嫁入未央宮,從此開始了26年的深宮生活。
洞房之中,10歲的小新娘向自己的丈夫敬酒說:“女甥阿嫣賀舅皇陛下萬年。”惠帝笑著對她說:“你還像以前那樣稱呼我嗎?”雖然這麼說,但是洞房花燭夜,惠帝並沒有與張嫣同宿。
二、她的美好品德如鮮花一樣芬芳馥郁。
隱忍。
張嫣無力改變,只好聽從命運的安排,並努力扮好自己的角色。
她每隔五天拜見一次太后,在行禮的時候,總是一副愉快莊嚴的樣子,神態動作一絲不苟,呂后看到非常高興。
當母親魯元公主進宮看她將要離去的時候,畢竟才是孩子的張嫣,才流露出戀戀不捨的樣子。而她的懂事與隱忍,也讓母親為之動容。
賢惠。
惠帝在張嫣入宮之前已經有了五個孩子。
張嫣入宮時年紀幼小,加之與惠帝分屋而居。因此惠帝依然與其他妃子縱情聲色,后妃們也仗著惠帝的寵愛,不把張嫣放在眼裡。
甚至還有妃子造謠說,張皇后不自重,淫蕩不堪,與皇帝在一起的時候,她的聲音在外面都能聽得見。
後來,惠帝由於縱慾過度,日漸多病。張嫣當時已經14歲了,也稍懂得了一些男女之事。她勸說惠帝禁慾靜養一年。惠帝聽了她的話,果真斷絕情色,安心靜養。兩人仍像以前一樣分房而睡。
呂后對此事一無所知,還到處求醫問卜,希望皇后早生貴子。
而大臣們更是說什麼的也有,有的說皇后專寵而排斥其他妃子,有的說美豔女子必然淫蕩……這些話傳到張嫣耳朵裡的時候,她卻毫不在乎,說:“如果皇帝的病痊癒了,即使大臣們說我淫蕩善妒,我也沒什麼可遺憾的。”
勇敢。
張嫣不但賢惠,而且還很勇敢。有一次,張嫣跟隨惠帝去打獵,皇后和妃子們都打扮成男子的樣子騎馬隨行。
中午時分,皇后小解時,一頭野豬突然闖了進去,她的下衣被野豬撕裂,背部也擦傷了。
惠帝和眾妃子們在旁邊嚇得驚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而張嫣卻勇敢地抽出隨身攜帶的佩劍來,將野豬殺死,令惠帝和妃子們刮目相看。
善良。
因為張嫣一直沒有生育,而其他妃子們卻生下皇子,呂太后非常不滿,要將後宮中所有的妃子都趕出去。惠帝沒有辦法,只得懇求張嫣幫忙勸說呂太后。
張嫣哭著對太后說:“諸位妃子沒有錯,是我自己沒有福分,無法生育。”呂太后這才打消了念頭。
不久宮中又有一個妃子懷孕了,呂太后要殺了這個孩子,張嫣又極力為她求情。這時候,呂太后又命令張嫣裝作懷孕的樣子,對張嫣說,如果那個妃子產下男嬰,就說是張嫣所生,日後立為太子。張嫣為了保住這個妃子的命,只得答應下來。
這個妃子果然生了一個男嬰,呂太后立即讓人把嬰兒抱到皇后的宮中,然後殺了妃子。三天之後,張嫣才知道孩子的母親已經死了,她痛哭流涕道:“我之所以接受太后的安排,就是為了保全這個人的性命,可是她還是被殺死了!”
加上這個孩子,惠帝已經有六個兒子了,張嫣對他們都猶如自己的親生一般,並且想方設法維護生下孩子的妃子們。
不久,年僅23歲的惠帝去世,呂太后立張嫣的養子劉恭為帝,自己臨朝稱制。這時的張嫣只有14歲。惠帝死後一年多,張嫣的母親魯元公主也去世了。張嫣一個人在深宮中靜靜地生活。
潔身自好。
八年後,呂太后去世,周渤等人誅殺了呂太后所有的親屬,擁立劉邦的第四子劉恆登基,他就是漢文帝。天下之人都知道張嫣與呂氏家族亂政沒有關係,並沒有傷害她。但是皇帝換了,皇太后自然也不再是她,她被遷往未央宮後部荒僻的北宮中生活,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在世時被廢黜的皇太后。
三、她純潔如百合,年紀輕輕就孤寂地離世,讓人為之感嘆、唏噓。
張嫣在被人遺忘的角落裡默默生活了17年,36歲時,她無聲無息地去世,死時沒有一個親人在身邊陪伴。宮女們替她淨身入殮時才發現,她依然是個處女。
這個可憐的女子死後,沒有人提出為她加上封號,沒有人為她舉行葬禮,也沒有人為她撰寫墓誌。她的遺體被草草埋葬在一個簡單的墳墓中,在斜陽衰草中被人們遺忘。
後來,不知道什麼時候,人們又記起了這個美麗而落寂的女子,魏晉時期人們將她奉為蠶神、花神,為她建立廟宇。後來還有人從盜墓者手中獲得惠帝、文帝等朝的起居隨記,又蒐羅野史,為她作了一篇外傳,在正史之外,給這個女子留下了淡淡的一筆。
張嫣,這麼一個美好的女子,豆蔻年華里,就因為外祖母呂后的權欲,成為政治的犧牲品。她像一株開在角落裡的花朵,靜靜地開放,默默散發著清香。小小的年紀,她懂得了隱忍;她賢惠,為了“丈夫”的健康,獨自揹負著別人的誤解與非議;她又勇敢,危險時刻像個女漢子挺身而出;她善良,母儀天下,寬厚待人。更重要的是,她沒有野心與權欲,保全了自己。尤其是因為嫁給舅舅,她遵從本心,潔身自好,直到36歲去世時,還是處女之身。因此,人們稱她為“花神皇后”。
張嫣的一生,像一朵潔白的百合,傲世而獨立,給人留下了芬芳,也留下了永久的懷念!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
9 # 史無止境
在中國古代社會中,皇帝的迎娶和封后歷來是關係皇帝個人幸福國家社安危的大事。但由於權力的過分集中和政治鬥爭的殘,不知有多少紅顏喪盡青春,即使是皇帝本人,也常常在這種不正常的婚姻狀態中苦苦掙扎,根本沒有愛情和幸福可言。
西漢的第二個皇帝漢惠帝劉盈,他的愛情和婚姻就是一場悲劇。漢惠帝劉盈繼位之後,他的一些行為與呂后發生了衝突,呂后覺得皇帝已經日益難以控制,她想方設法想要把惠帝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裡,而且皇帝年齡日益增大卻還未婚,還同太后住在同一個宮殿裡,呂后感覺這也不方便她與自己的姘夫審食其私會。於是她決定給皇帝找個皇后,一方面將皇帝遷出宮殿,另一方面透過皇后把惠帝控制在手裡。
主意一定,呂后開始為皇帝尋找合適的物件了。選來選去,呂后將目光放到了自己的親外孫女張嫣身上。張嫣是惠帝姐姐魯元公主的女兒,當時只有10歲。張嫣長得很漂亮,姿容秀美,典雅端莊。她的父親即魯元公主的丈夫、趙王張耳的兒子張敖,張敖知書達禮,長得一表人才;母親魯元公主溫淑嫻雅,氣質高貴,儀容飄逸。張嫣在儒雅的環境中長大,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因而嫻靜、高雅且早熟,加上她天生麗質,如同花神一樣,作為舅舅的惠帝劉盈一直也很喜歡她。然而,作為外甥女的喜歡和作為妻子的喜歡是完全不同的,讓這兩者合二為一,惠帝劉盈無法接受,魯元公主也不願意把自己的親生女兒嫁給自己的弟弟。但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太后對自己的親生兒女不惜以生死相威脅。在呂后威逼利誘下,漢惠帝和魯元公主沒有辦法,終於答應了這門婚事。兩年後,即公元前191年冬十月的一天,長安城未央宮張燈結綵,場面宏大、豪華氣派的皇帝大婚典禮在這裡舉行。貴為天子的皇帝的婚姻在權力的爭奪中演變為一段喪失人倫的畸形婚姻。加之,呂后鴆殺劉如意,把戚美人變成“人彘”,給劉盈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創傷,從此天性仁厚的他便對一切灰心喪氣。在呂后的一手操縱下,惠帝日益成為一個傀儡。他哭泣著對呂后說:“我是你的兒子,卻做不出你做的事來,以後天下的事,由你掌管好了。”惠帝日益沉溺在聲色犬馬之中,不理政事。又過了兩年,張嫣漸漸長大起來,身體也有一定的發育,於是呂后就經常派人監視皇帝和皇后的私生活,她自己也一改以往不管皇帝夜生活的態度,督促惠帝與皇后同床。呂后的督促更加促發了惠帝不碰皇后的決心,這種逆反的心理,給他帶來一陣陣報復的快感。呂后的目的,是希望皇后早日能生出一個皇子來,這樣大漢的江山才後繼有人,她也有控制朝權的機會。但此時的惠帝心灰意冷,他拒絕與作為皇后的外甥女同房,而是將目標定在了後宮的其他妃嬪身上。惠帝的荒淫生活,漸漸淘空了身體。對於唯一的兒子,呂后對於大權的關心,遠勝於對他健康的擔憂。眼見皇帝的身體日益垮下去,卻仍舊沒有子嗣,呂后不由著急起來。手下人監聽的報告,也證明皇帝根本就不和皇后在一起。為了讓皇后能夠生出個皇子來,呂后將皇帝和皇后召集在一起,並惡狠狠地說,如果皇后還不能懷孕,她就要殺掉皇帝所接觸過的每一名宮女。但是,皇帝的命令是身為妃嬪的女人們不能抗拒的。漢惠帝不久就有一妃子懷了孕,呂太后就令張皇后假稱有孕,奪其子為皇后之子,立為太子,並殺死了這位妃子。張皇后對此啼笑皆非,卻也同惠帝一樣無可奈何,只是一切聽任呂后擺佈。
張嫣一個人在宮裡孤苦伶仃,雖為皇后之尊卻無人疼愛、無人關心,也沒有人可以傾訴,生活得非常孤單。有一次張嫣的母親魯元公主來宮裡看她,張嫣十分乖巧地和母親說自己生活得很好,只是在夜晚沒人的時候,才向母親傾訴內心的苦衷。魯元公主撫摸著女兒的頭,心疼地對她說:“以你如此身貌,而終身為處子,吾每念之,肝腸如割也。”為了安慰女兒,也為了安慰自己,魯元公主又對女兒說她是天仙謫降,故始終不為塵俗所汙,言道此處,母女二人相擁而泣。
公元前188年,也就是惠帝和張嫣結婚後的第三年,漢惠帝劉盈因縱情酒色過度而極其虛弱地在未央宮死去。這年皇后張嫣才15歲,因有個假兒子做太子,她便做了皇太后,開始了自己守寡的一生。在呂后的專權下,她沒有任何權力,只是孤獨地活著,苟延殘喘而已。
又過了8年即公元前180年,臨朝聽政的太皇太后呂雉駕崩,漢高祖老臣周勃等發動政變誅滅呂氏外戚,迎立代王劉恆為帝,是為漢文帝。漢文帝即位後,封薄姬為皇太后,張嫣失去了皇太后之位,更加悽苦。幽居在未央宮北面的北宮。北宮是一處極為幽靜的院落,朝野都知道張皇后與諸呂亂政無關,因而沒有在誅滅諸呂時殺死她。她生活在北宮中,無聲無息,日出日落,整整幽居了17年。公元前163年,她默默地死去,年僅36歲。
張皇后在入殮時,宮女們含著淚水,替她淨身。結果,驚人的事情發生了,宮女們一個個目瞪口呆:36歲的張皇后竟然冰清玉潔,依然是一個處女!訊息不脛而走,天下的臣民無不憐惜她。於是,紛紛為她立廟,定時祭祀,尊她為花神,為她立的廟便叫做花神廟。 -
10 # 文史磚家
據《漢宮春色》記載,張嫣死後入殮時,宮女們替她淨身時驚人地發現,皇后至死竟然還是個處女身。訊息傳出後,天下的臣民莫不感到唏噓,為了“獎勵”張嫣的冰清玉潔,各地紛紛為她立廟、定時享祭,並尊她為花神,張嫣由此被稱為“花神皇后”。那麼問題來了,張嫣為何到死都是處女之身呢?
張嫣出身高貴,外祖父是漢高帝劉邦,外祖母是高後呂雉,祖父張耳(趙景王)是劉邦微賤時的“大哥”和漢朝的開國元勳,父親張敖一度襲封趙王,母親是漢高帝唯一的女兒魯元公主,親舅舅是漢惠帝劉盈,還有一位舅舅是漢文帝劉恆(惠帝的異母弟)。張嫣自幼出生在如此高貴的家族,真好比生活在“蜜罐”之中,然而家族的一場大變故,卻讓她早早地成為政治的“犧牲品”,實在是可憐。
原來劉邦在征討自立為代王的叛將陳豨時,曾在邯鄲駐紮,並在酒醉後辱罵過女婿張敖,由此遭到趙國相國貫高的憎恨。貫高為替張敖出氣,便自作主張刺殺劉邦,結果行動沒有成功,反而被人告發。事後,貫高自殺,而張敖雖然跟此事沒有任何關係,但還是被廢黜王位,改封為宣平侯,時在漢高帝七年(前200年)。
丈夫無罪卻被廢黜王位,地位隨之而下降的魯元公主對老爹很不滿,於是隔三差五地便往宮裡面跑,在母親面前傾訴心中的委屈,並請求呂雉想辦法恢復張敖的王位,如果此事不成,則可以想另外一種辦法,只要能讓張家地位得到極大提升就行。此時呂后正為穩固兒子劉盈的儲位大傷腦筋,所以女兒的請求固然可以理解,但每每都讓她心煩意亂。
好不容易等到劉邦“翹辮子”、劉盈有驚無險地繼位後,長舒一口氣的呂雉才有精力考慮女兒的請求。經過深思熟慮後,呂后向魯元公主提出一個“腦洞大開”的提議,希望本著“親上加親”的原則,將外孫女張嫣召進宮中,讓她做漢惠帝的皇后。如此一來,不僅可以保障將來所生皇子的“血統純正”,而且還能名正言順地給張家加官進爵,真可謂“兩全其美”的大好事。
魯元公主聽完母親的建議後,先是驚愕萬分、連連拒絕,但終究架不住呂太后的勸說和名位的誘惑,最終只好點頭應允。而漢惠帝雖然對這樁婚事很牴觸,但因為性格懦弱、畏母如虎,自然也不敢發表反對意見。就這樣,在呂太后的主持下,年僅11歲的張嫣入宮,嫁給親舅舅為皇后,時在漢惠帝四年(前192年)十月。
雖然張嫣容貌絕美、性情溫順,完全具備做皇后的各種條件,但自從她入宮後,惠帝考慮到這段婚姻實在有悖人倫天理,內心始終懷有強烈的牴觸。雖然在母后面前,漢惠帝不得不表現出與張嫣的親密舉動,但直至駕崩前,始終未曾與其發生過實際關係。3年後(前188年),鬱鬱寡歡的漢惠帝駕崩,終年才24歲,而年僅15歲的張嫣由此成為寡婦。
漢惠帝駕崩後,他與宮人們所生的皇子劉恭、劉弘相繼即位,但朝政大小事務均由呂雉裁決。由於呂雉仍以太后名義臨朝稱制,所以張嫣並未進號為太后,而是以孝惠皇后的身份,在名義上撫育劉恭、劉弘。等到呂后駕崩後,太尉周勃和丞相陳平發動政變誅滅諸呂、弒殺少帝劉弘,隨即擁立代王劉恆為帝,是為漢文帝。
漢文帝即位後,考慮到張嫣的特殊身份,加之她未曾真正參與諸呂之亂,於是並沒有為難她,而是將其安置在北宮居住,仍保留孝惠皇后的名號。此後17年間,張嫣在這座偏僻而冷清的宮殿中無聲無息地生活著,近乎被世人遺忘。漢文帝后元年(前163年),張嫣在孤寂中離世,終年才40歲。張嫣死後,與漢惠帝合贊在安陵。
據《漢宮春色》記載,張嫣死後入殮時,宮女們替她淨身時驚人地發現,皇后至死竟然還是個處女身(“後既無骨肉懿親在側,小斂時,侍女為後沐浴,驗視後之下體,皆曰:‘可憐哉,後真處女也’。”)訊息傳出後,天下的臣民莫不感到唏噓。為了“獎勵”張嫣的冰清玉潔,各地紛紛為她立廟、定時享祭,並尊她為花神。“處女皇后”張嫣的一生如此坎坷悽慘,實在是令人噓唏不已。
-
11 # 請自重哦
因為按宗法來說,張嫣是魯元公主名義上的女兒,魯元公主與劉盈是一母同胞,劉邦死後,呂后垂簾聽政,為了恐固權利,讓劉盈娶了自己名義上的外甥女。也因為這層關係,張嫣到死都是處女之身,當時百姓憐惜她,為其立廟,又稱花神廟。
-
12 # 王行動讀史
張嫣,殘酷政治的犧牲品,一生無愛無性的『花神皇后』,原因得從呂后私通說起。老規矩,首先上結論
皇后張嫣被稱為『花神皇后』,是因為世人的憐憫。
然後說來龍去脈從呂后私通開始說起想當年楚漢爭雄,劉邦落魄之時,自己的父親與妻子全都成為了項羽手中的人質。而劉邦妻子呂雉被困在楚軍大營中很長一段時間,不免寂寞,久而久之就與和自己一同被抓的審食其勾搭起來,之後兩人就一直沒有斷過,而且在劉邦死後,呂后更加放肆,與審食其的『來往』更加頻繁密切......
一代梟後呂雉劇照
這時已為皇帝的劉盈對這件事是又羞又怒,一直在找機會將審食其碎屍萬段。最終,劉盈抓住機會,判了審食其欺君枉法之最,想要殺之而後快。
可惜的是,這件事被呂后知道後,呂后緊急派人救出審食其,劉盈的『殺人』計劃未能成功。
而且,這次事情發生後,呂后決定,給劉盈找個皇后。
其目的有二:一是為了透過皇后將皇帝控制在手中;二是為了讓已婚的皇帝從自己的宮殿中遷出,這樣呂后就可以和審食其『交流』的更加深入。
這個皇后的人選,就是呂后自己的親外孫女、 惠帝姐姐魯元公主的女兒——張嫣。
張嫣劇照
2.扭曲的婚姻
成為皇后的張嫣年僅十歲,一個小女孩,如今被一樁奇怪的婚姻帶到長安城中最高大最莊嚴卻又最荒唐無聊的宮中,這時候的漢惠帝劉盈會是什麼心情呢?這場亂倫的婚姻使原本就懦弱的劉盈更加痛苦不堪,在呂后的操縱之下,劉盈日益成為一個傀儡,眼睜睜看著戚夫人被削為『人彘』,趙王如意被殺,一名名宗室王公被貶,無能為力的劉盈逐漸走上了自暴自棄之路,沉迷聲色犬馬,不理政事。
3.無性的皇后
兩年之後,張嫣漸漸發育起來,呂后就經常派人監視皇帝和皇后的私生活,督促劉盈與皇后同床。可是呂后的督促,反而更加觸發了皇帝不『碰』皇后的逆反心理。
獨守空房的張嫣可謂是孤苦伶仃,雖然貴為皇后卻無人疼愛關心,也找不到人可以傾述衷腸。有一次張嫣的母親魯元公主前來宮中探望,張嫣在夜晚沒人的時候才敢向母親傾訴苦楚。魯元公主心疼地撫摸著女兒的頭說:
“以你如此身貌,而終身為處子,吾每念之,肝腸如割也。”
為了安慰女兒,魯元公主又說張嫣是天仙謫降,所以才不會為塵俗所汙。這句話剛說完,母女二人便忍不住相擁而泣。
漢惠帝劉盈
另一方面,皇后無性,皇帝可是風流快活。荒淫的生活逐漸掏空了劉盈的身體,使其在和張嫣成婚的第三年,便一命嗚呼。
4.守寡的皇后
可憐的張嫣成了皇太后,在她年僅 12 歲的時候,就開始了自己守寡的一生。在呂后時代,身為皇太后的她有位無權,用一個詞形容就是——苟延殘喘。
諸呂被消滅之後,漢文帝即位後,剝奪了張嫣皇太后之位,改封薄姬為皇太后,這時的張嫣更是無位無權,更加悽慘......
5.“花神”皇后由來
公元前163 年,張嫣默默死去,年僅 36 歲。
只是可憐曾經貴為皇后、皇太后的張嫣,連個葬禮也沒有,墓誌碑文更沒有,甚至封號也沒有,只是被習慣性地稱為孝惠皇后,就連她的墳墓也是簡陋粗鄙的,簡直悽慘到極點。
皇室的家務事,鬧的最後連天下的臣民都看不下去了,大家都覺得張嫣太可憐了,於是紛紛為她立廟,並且定時祭祀,尊她為『花神』,為她立的廟便叫做『花神廟』。
這,就是『花神皇后』的前因後果了。
-
13 # 清風拂面明月掛懷
歷史上有一位有名的皇后,不僅僅因為她身居高位,還因為她這不平凡的一生,她就是張嫣,歷史上唯一一位處子皇后,那麼她是怎麼得來花神的稱呼的呢?
總所周知,張嫣嫁給了自己的舅舅漢惠帝劉盈,張嫣乃是魯元公主的孩子,舅舅娶外甥女算是亂倫了。(張嫣是魯元公主的駙馬和小妾生的女兒,算不得亂倫,但是按照輩分,的確是亂倫。劉盈也很喜歡這個可愛的外甥女,僅限於外甥女。)但是呂后為了鞏固統治絲毫不在意,一意孤行,無奈,劉盈用來十二匹駿馬和萬兩黃金娶了這位才十一歲的外甥女為皇后。
劉盈對這個小皇后還是有感情的,但是僅限於是舅舅和外甥女的感情,張嫣還是個孩子,絲毫不懂得,只是一味的玩著芭比娃娃過家家。呂后對於劉盈冷落張嫣十分不滿,打算殺掉後宮嬪妾,只留皇后一人。張嫣聽說,心存善念,假裝懷孕保護眾嬪妃。這也就是她後來得到花神稱號的主要原因。
後來,劉盈死在了未央宮,年僅14歲的張嫣從此過上了寡婦的生活,被封為皇太后。後來呂后去世,漢文帝繼位,張嫣就被幽禁在北宮之中。我想看到這裡,大家都從《美人心計》裡得到了答案了。但是和電視劇的結局不同,張嫣一直到自己36都沒有離開皇宮,死在了北宮之中。
當時為張嫣清洗的宮女發現,這位皇后皇太后竟然還是處子之身,冰清玉潔,如何來如何去。瞬間震驚了朝野百姓,因之前張嫣假懷孕保眾嬪妃的事,大家對張嫣表示敬畏,於是就給張嫣蓋起了花神廟,張嫣就被稱為花神。
張嫣應該是歷史上最委屈最純潔的皇后了,也是一個可憐的人,美好的生命都浪費在高牆之中,到死都不知道何為愛情何為夫妻。
-
14 # 蔥蔥那年
公元前163年,張嫣因病去世,當宮女們講出她仍是處女之身時,人們都驚訝了!張嫣結過婚,被封皇后,一輩子沒有卻夫妻之實,她純潔良善,與外婆呂后的狠心毒辣真是鮮明對比。
張嫣是西漢的第二個皇后,是漢惠帝劉盈的第一個皇后,她原本是值得讓劉盈深愛的女人,由於他們之間不同一般的親情原因,自從她11歲與劉盈結婚,到15歲開始守寡,她與劉盈沒有一兒半女,直到40歲離世,走過了淒涼與孤獨的一生。她去世後,如梔子花一般純潔的張嫣被人們所憐惜。可憐她像花兒一樣靜靜地綻放美麗與純潔,嘆息她又像花兒一樣默默凋零,被人們稱為"花神皇后"。
1、情竇未開時,被安排結婚了。張嫣是劉邦與呂后唯一的女兒魯元公主的孩子,等於劉邦的外孫女,孩子的父親是宣平侯張敖。劉邦當上黃帝后,對開國功臣進行了封賞,在第一批被封的功臣中,張敖佔據第三名,足以可見,功勞是多麼的大。
當劉邦去世後,16歲漢惠帝劉盈繼位,他是劉邦與呂后唯一的兒子,與母親剛毅的性格相比起來,劉盈顯得比較溫和。所以皇后的位置,也有呂后早已訂好,她以"親上親"為由,安排11歲的外孫女張嫣和兒子劉盈結婚,並封張嫣為皇后。
2、結婚後,被生孩子。如果張嫣不是劉盈的外甥女,或許他會深愛她一輩子,因為僅僅11歲的她已經出落得明眸皓齒、美麗動人。可是,讓他走出從外甥女到妻子的轉變,他實在是做不出來。劉盈更像在最美好的季節裡欣賞一朵含苞待放的花,只能遠遠地看著,不能走近她。
婚後,為皇帝的家庭誕下子嗣,一直都是大事。久久不見張嫣的肚子隆起,呂后迫不及待,沒有辦法,她又採取了擴充後宮的方法,這個方法,很快有了效果。一個美人懷孕了!在她的旨意下,讓張嫣立即也進入懷孕的狀態。"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張嫣有了的兒子,叫劉恭。
3、最好的年華,被守寡。公元前188年的8月,劉盈去世。張嫣的兒子劉恭繼位。劉恭聽說呂后把他的母親消滅後,才成為皇后的兒子的,他想為母親報仇,可是,太急切了!剛揚言要給呂太后的顏色看看,結果,沒有等到呂太后看顏色,自己的命不保矣!
此時15歲的張嫣,年紀輕輕,不僅失去了夫君舅舅 ,又失去了"兒子"。
4、去世後,被稱為花神。當呂太后去世後,以周勃、陳平為主的功臣集團,以劉邦的後人劉襄、劉章為主的消除誅呂勢力後,張嫣由於沒有參與呂氏的活動,被漢文帝劉恆安排到後宮的北院居住,還稱皇后,但是,昔日椒房殿的主人,而今冷清地在北宮生活,張嫣並沒有因為強烈的反差,而怨天尤人,默默的,暗自神傷在人間走了40載而離去。
張嫣去世後,當宮女們講出她仍是處女之身時,人們都憐惜她,尊她為花神,人們為她修的廟,稱為花神廟,從結婚到離世,被稱為皇后,所以又叫做花神皇后。
-
15 # 史説星語
話說在漢朝的宮中,有一位皇后去世了,入殮的時候,那些侍候她的宮女們含著淚為她淨身,但宮女們驚人地發現:四十多歲的皇后依舊是一個處女,冰清玉潔,一時間大家目瞪口呆,幾乎都不相信這是真實的,很快訊息不脛而走,普天下的臣民都同情她、憐惜她、懷念她,民間紛紛為她立廟,享受祭祀,尊她為花神,為她立的廟稱之為花神廟。
轉移草草光陰開遍萬千紅紫
執掌花花世界願瞻十二神明
那麼,這位皇后是誰?是哪位帝王的皇后?她就是西漢漢惠帝劉盈的皇后張嫣,字淑君,她的父親是張敖,祖父是大名鼎鼎的趙王張耳。她的母親是劉盈的姐姐、漢高祖劉邦與呂后(名雉,字姁娥)的寶貝女兒魯元公主。也就是說,她是漢惠帝的外甥女,惠帝是她的親舅舅。
劉盈生性仁和,劉邦生前不太喜歡他,有意立寵妃戚夫人的兒子如意為太子,呂后請教留侯張良,依計請了四位隱居商山的高士東園公、綺裡奇、夏黃公、角里先生出山,時稱商山四皓,給劉盈當老師,才讓劉邦打消了改立的念頭。劉邦去世,劉盈即位時剛剛十七歲,是為漢惠帝。
張嫣自小天生麗質,淑嫻靜美,氣質高雅,儀表飄逸,在良好的儒雅氛圍中長大,接受良好的教育,由於生性閒靜,高貴而又早熟聰慧,仿若花神一樣,是人見人愛,自然作為舅舅的漢惠帝劉盈也十分喜歡她。
然而,作為外甥女的喜歡與愛同作為妻子的喜歡與愛根本就不是一回事。這劉惠生性淳厚本份,當張嫣成了她的皇后,無論如何都無法讓他從心理到生理上接受這一現實,然而這一切都是劉盈的母親,垂簾聽政的呂后一手導演的,本想用這親上加親,實則是骨肉亂倫,來維護自己的統治,牢牢控制住皇權。
呂后讓劉盈當上皇帝的第一次大舉動就是囚禁劉邦生前得寵的戚夫人,給她戴上腳鐐手銬,穿上罪人的衣服,去舂米,接下來就是殺了戚夫人的兒子趙王如意,然後令人砍下了戚夫人的四肢,挖去了她的眼珠,用藥燻聾她的雙耳,又給她灌下啞藥,丟到廁所中,稱為人彘。
當劉盈看到戚夫人被自己的母親折磨成這樣,仁慈的他又驚又嚇,得了一場大病,並且責備自己的母親太心狠手辣,沒有人道。從此後心灰意冷,放棄了年輕帝王本該有的作為,整日飲酒作樂,國家大事和自己的一切完全聽命母后呂氏的擺佈。劉盈舉行完冠禮,呂后就開始張羅他的婚禮,冊立剛剛十二歲的外甥女張嫣為他的皇后,他幾乎麻木地接受這一現實,怎麼也想不通自己喜歡的外甥女成了自己的正宮皇后,但是,他又無力改變這赤裸裸的現實,無可奈何地承受這一切,只能用另一種消極的方式來抗爭。
而張嫣面對這一現實,也是無奈的,兩個人都無法接受這一切,惠帝從未在張嫣那裡睡過覺,他不會與成為自己皇后的外甥女發生兩性關係,更不會在外甥女身上尋歡作樂,他把所有的憤恨與壓抑,都發洩在宮女身上……
呂后出於一種畸形的愛,害了自己的兒子,也許是出於良心發現,她開始對兒子做一些補償。她選了無數年輕美貌的良家少女充實後宮,盡情供自己的寶貝兒子受用。很快,劉盈就播下龍種,有一個宮女懷孕了。這呂后曾經滄海難為水,老謀深算、經驗豐富的她也看出兒子與這外孫女之間什麼也沒有發生,她就讓張皇后假裝有孕,等那宮女生下皇子,就謊稱張皇后所生,立為太子,並且殺死了這位皇子的親生母親滅口。
張皇后內心無限的酸楚,有點啼笑皆非,她與惠帝都無可奈何,彼此內心都明白,他們依舊是舅舅與外甥女的純潔的親情關係,根本就沒有發生過肌膚之親、夫妻之實。
漢惠帝劉盈因多種原因,二十四歲便早早地死了,這年張皇后才十五歲,由於有個假兒子做太子,她尊為皇太后,但一切還是聽命於呂后。又過了一年,自己的母親魯元公主也去世了,又過了八年,臨朝聽政的太皇太后呂氏也死了,呂后臨死前深知自己的呂氏家族會遭到大臣的攻擊,便囑咐趙王呂祿:“今王呂氏,大臣不平。我即崩,恐其為變。必據兵衛宮,慎毋送喪,為人所制。”但呂祿等人沒有呂后的手段,她一死,大臣周勃、陳平聯合劉章等人合力圍捕諸呂,不論男女老少,皆斬之,讓呂后多年的苦心經營,頃刻化為烏有。這天下又成了劉氏的天下,她也被遷往北宮,是緣於受到呂氏的牽連,她是呂后的外孫女,被認為是呂家的人。
朝野上下都知道張皇后的人品,她是無辜的,除了與諸呂的血緣關係之外,沒有參與任何事情,也就沒有在誅殺夷滅諸呂時殺害她,而是網開一面。
北宮是未央宮後一處極為幽靜的院落,張嫣默默無聞地生活在這裡整整十七年,日出日落,春來春去。
公元前163年,她靜靜地走完自己的一生。
-
16 # 春日出逃ing
被後人尊為“花神皇后”的張嫣是漢惠帝的姐姐魯元公主和宣平侯張敖的女兒,漢惠帝劉盈的外甥女,漢惠帝的正宮 皇后,是漢代第二位皇后,在她身上有著各種各樣的“第一”: 她是第一位經過大婚冊立由正宮門抬進的皇后; 她是第一位亂倫婚姻下的皇后; 她是第一位處子皇后,更是以處子之身撫養各嬪妃之子為己子的皇后; 她是第一位丈夫去世後人還健在卻未能成為皇太后的皇后; 她是第一位被廢(漢光武帝劉秀的皇后郭麗華【這裡不知哪裡出錯,應是郭聖通】是第一位被當朝皇帝廢掉的皇后),被人遺忘在角落的皇后; 她更是第一個死在冷宮中的皇后。
下面我詳細說一下:
就像山有山神,河有河神,樹有樹神,同樣花也有花神。花神的職責是掌管群花,關於花神的傳說,有不同的版本。
每個版本花神都是不同的歷史人物,其中有個版本人們把漢朝的一位皇后奉作花神。這位漢朝的皇后叫做張嫣。
【一】張嫣的身世背景生於帝王家。
要說張嫣的身世背景,得從漢高祖劉邦說起。劉邦娶呂雉為妻之後,呂雉為劉邦生了一兒一女。
兒子叫做劉盈,也就是後來的漢惠帝。女兒叫魯元公主,是劉邦唯一的女兒。劉邦和這對兒女的關係並不是特別親近。
原因是因為他們的生母是呂雉,當時呂雉年老色衰,在劉邦面前已經失寵。劉邦此時正把自己全部的愛放在了戚夫人身上。
為此劉邦還一度想要廢除太子劉盈,劉邦打算立戚夫人所生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如果不是張良為呂后出主意。
請來了商山四皓相助太子劉盈,最後漢朝皇帝的位置就會落到劉如意的頭上。由此可見劉邦對劉盈和魯元公主的感情。
能夠表現劉邦不疼愛這對兒女,還有一件事,當時劉邦被項羽的楚軍追擊時,劉邦為了能夠快速逃跑,屢次把劉盈和魯元公主踹下車。
幸虧夏侯嬰當時冒死相救,才保住了兩個孩子的命。雖然當爹的不關心孩子,但母親呂后對這兩個孩子可是疼愛有加。
俗話說的好,關心則亂,正是因為呂后太疼愛自己這兩個孩子,才導致後來呂雉能做出那樣遺笑千年的事。
【二】外甥女嫁給舅舅竟是為了親上加親
魯元公主與張敖生了一個女兒,這位女兒叫做張嫣。劉盈是魯元公主的弟弟,所以劉盈是張嫣的親舅舅。
古代講究的是孃親舅大,按理說親舅舅這一層關係已經是很親近了。況且呂雉的孩子又不多,只有這姐弟倆。
但呂雉為了鞏固自己的勢力集團,她認為這樣的關係還不夠,還應該更加親近才好。所以呂雉做出了一個令人詫異的決定。
在張嫣十一歲的時候,呂雉下令把張嫣許配給了自己的兒子劉盈。呂雉的初衷是肥水不流外人田,這樣做能夠親上加親。
雖然呂雉初心很美好,但她忘記了這麼做屬於反人倫。雖然劉盈很年輕,但他內對這門親事是抗拒的。
畢竟兔子還不吃窩邊草,從小看著外甥女長大,長到了十一歲,還是一個未成年的孩子,劉盈無論從情感還是理性都不願意。
但即便劉盈心中有一百個不願意,也無濟於事,大權掌握在母親呂雉的手中。胳膊是擰不過大腿的。
就這樣十一歲的外甥女張嫣嫁給了自己的親舅舅劉盈,張嫣搖身一變,成為了漢朝的皇后。
【三】入殮時依然保持處子之身不曾被玷汙。
張嫣的命運是悲慘的,也是幸運的。悲慘是因為她無法左右自己的事情,只能任由姥姥呂雉安排。
幸運的是她的舅舅兼老公確實是一位好人,根據史料記載,劉盈生性仁慈。後來呂雉讓劉盈觀看自己製作的戚夫人人質。
本來想讓自己的兒子練練膽量,但沒想到把兒子劉盈嚇壞了。從此一蹶不振,沒過多久便一命嗚呼。
劉盈對於自己的婚事,雖然沒有能力拒絕。但他用自己的辦法來表達不滿,同時也是對張嫣的保護。
這個辦法就是劉盈與張嫣婚後,不與張嫣同房。呂雉一心希望張嫣趕緊給劉盈生個孩子,這樣婚姻便徹底坐實了。
劉盈不同房,呂雉也只能乾著急。總不能自己親自上陣。思來想去呂雉搶了一個宮女的孩子來冒充張嫣的孩子。
劉盈一直用這種方式保護自己的外甥女張嫣。在張嫣去世的時候。宮女為張嫣淨身準備入殮,才驚奇發現張嫣還是處子之身。
劉盈與張嫣的這段婚姻從此被人們傳為佳話。一方面表現了劉盈的仁義理智,另一方面也表現了張嫣的潔身自好。
人們為了表達對張嫣的崇敬,為張嫣立廟,並且把她奉作花神。以取其聖潔美好之意。這份祝願一直流傳至今。
結語:
總之,漢朝張嫣被人們奉作花神,她生前曾貴為漢朝皇后,因為與自己的老公漢惠帝劉盈同時又是外甥女舅舅關係,所以他們彼此尊敬,入殮時張嫣依然保持處子之身。
-
17 # 走在歷史邊緣的三三
因為張嫣是歷史上唯一一個至死都保持冰清玉潔的皇后,身體如此,精神亦如此。
她出身皇家,是呂雉的外孫女,魯元公主的女兒,在外祖母的安排下,嫁給自己的親舅舅漢惠帝劉盈。
在波詭雲譎的後宮鬥爭中,在變幻莫測的朝政算計中,她雖深陷其中,卻始終都保持純潔真誠的初心。
11歲的張嫣,在外祖母的安排下與舅舅成親。
身為大漢朝長公主的女兒,張嫣自小出入宮廷,那個說話聲音很小但很溫柔的皇帝舅舅,人人都懼怕他,唯有張嫣敢纏著舅舅要去放風箏。
而那個總是眉目肅然的外祖母,雖然很少跟她玩遊戲,但每回她進宮,外祖母也總是給她拿許多好吃的。
如今,那個疼愛她的舅舅身穿紅色禮服,在大漢朝最富麗堂皇的宮殿中,滿目淒涼,他用心疼的眼神看著張嫣,11歲的張嫣不過才到他的胸口那麼高。
她穿著金絲線織就的嫁衣,長長的衣襬在她的身後逶迤,她睜著懵懂的大眼睛,像過往每一次入宮來找舅舅放風箏的神情一般。
劉盈不忍再看外甥女,他回過頭,用質問的眼神看著母后,呂雉高坐在主位上,依舊是肅穆端莊的模樣。
“舅舅,今天還能去放風箏嗎?”紅色蓋頭下的張嫣悄聲問劉盈。
“不能了,嫣兒,舅舅再也飛不起來了。”劉盈心如死灰,在司儀的安排下,如行屍走肉一般完成了婚禮的流程。
張嫣並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婚禮意味著什麼,她並不是很清楚,成親是什麼意思,她並不是很明白。
她還是一個每晚都要母親摟在懷裡哄睡的小女孩。
劉盈不忍將張嫣牽扯進後宮的政治漩渦,奈何呂雉的勢力早已超出了他的想象,他已經無力迴天。
唯一能做的,不過是繼續保護張嫣,做一個舅舅該做的事情。
張嫣見證了呂雉弄權的時代,劉盈保護了張嫣免受後宮政治傾軋。
呂雉一直希望讓張嫣生下劉盈的孩子,在劉盈的保護下,張嫣保住了自己的清白。
同時,劉盈明白呂雉的野心,他之所以沒有與張嫣同房,除了有舅甥名分的顧忌外,劉盈也清楚地知道,張嫣如果生下了自己的孩子,那麼她將會不可避免地捲入政治鬥爭,甚至可能會因為孩子而受到牽連。
事實證明,劉盈是對的。
當呂雉的政治集團倒塌,所有的呂家人都遭到屠殺,只有張嫣,在這場政治清洗中倖存下來。
在未央宮後面的一處極為幽靜的院落,張嫣一個人生活了17年,40歲那年,張嫣去世,結束了自己風雨飄搖的一生。
死後與劉盈合葬,生前劉盈竭盡所能地保護,死後,他也會繼續守護外甥女。
也許在某個遙遠的地方,劉盈還能帶著張嫣繼續在天空下奔跑,放風箏,看風箏在天上自由翱翔。
他們生在皇家,擁有潑天富貴,卻得不到一個自由的意志。
張嫣身為公主之女,卻沒有辦法主宰自己的人生,劉盈身為一國之君同樣無法抗爭,在充滿勾心鬥角和陰謀詭計的未央宮中,劉盈和張嫣,他們只能互相溫暖彼此,互相守護彼此,他們曾經都那麼渴望自由,但是,終身都無法得到自由。
張嫣的不幸是她的身份,幸運的是她有一個真心疼愛她的舅舅,用心守護她的清白和自由。
-
18 # 不忘初心SY
她是漢惠帝的外甥女,漢惠帝劉盈竟然娶了她。更是令人驚奇的是在她去世後,宮女們在為她淨身的時候發現了一個驚天的秘密。後來,這個秘密不脛而走,百姓們紛紛稱她為“花神”,並且為她立廟。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走進這位傳奇的女子。
她就是張嫣,漢惠帝劉盈的皇后。張嫣是漢惠帝劉盈的親姐姐魯元公主和宣平侯張敖的女兒,也就是漢惠帝的外甥女。公元前192年,張嫣的外祖母呂后為了所謂的親上加親,將張嫣立為皇后,漢惠帝劉盈娶了自己的外甥女,這劇情也太狗血了。由於當時張嫣才11歲,年齡太小,一直無法懷孕。最後,呂后讓她假裝懷孕,後再強取漢惠帝與宮女所生之子劉恭,謊稱是張嫣所生,然後將劉恭的生母殺死。
公元前188年,年僅23歲的漢惠帝劉盈去世,皇后15歲的張嫣瞬間成了寡婦。張嫣的養子劉恭繼位,隨著劉恭漸漸長大,知道了自己生母被殺的事情,就口出怨言,要長大後復仇。此話傳到呂后耳朵後,呂后害怕劉恭復仇,就將其廢黜,並且將其殺害。隨後,呂后又立漢惠帝的另一子常山王(恆山王)劉義為帝,改名為劉弘。
公元189年,呂后去世,大臣們聯合起來剷除了呂后集團,廢黜了劉弘,擁立漢惠帝四弟代王劉恆為帝,也就是漢文帝。因為張嫣與諸呂亂政無關,因此在剷除呂后集團的時候,反呂集團並沒有殺死張嫣。張嫣雖然倖免一死,但是也受到了牽連,被廢黜了皇后之位,被安置在北宮居住。此時的張嫣與其說被養了起來,更準確的是他被新皇帝給囚禁了,就這樣在冷宮無盡的寂寞、空虛、冷中,她又火了17年。在公元前163年三月,張嫣病逝,終年40年。
張嫣死後入殮時,宮女們替她淨身時驚人地發現,張嫣至死竟然冰清玉潔,還是個處女。訊息不脛而走,天下的臣民無不懷念憐惜她。再加上張嫣一直都有仙女張麗英轉世的傳說,於是紛紛為她立廟,定時享祭,尊她為花神,為她立的廟便稱為“花神廟”。
這個張嫣11歲成為皇后,15歲守寡,40歲去世,至死還是一個處女皇后,自己的一生都被鎖在了這深宮之中,真是悲催的。一入宮門深似海,如果張嫣沒有進入皇宮,成為所謂的皇后,嫁給一個平常人家,她的人生一定會有不一樣的結果。“花神”張嫣的一生太過於悲慘了,要這皇后的頭銜,有什麼用呢?
-
19 # 書香拾光
花神皇后的美名背後,其實是一個女人的悲慘人生。
在大漢的漫長曆史中,有一位女子嫁給了自己的舅舅,成為了大漢的皇后。她也因此成為後人所議論的悲劇人物。而造成這一切悲劇的,正是她的親人。
這位可憐的女子就是漢惠帝的皇后——張嫣。
在她十一歲那年,在外祖母和母親的安排下,她嫁給了自己的舅舅為妻,成為了大漢的皇后。
她的外祖母正是當時權傾朝野的呂后,而她的母親是呂后唯一的女兒魯元公主。她的父親是西漢開國功臣張耳之子,宣平侯張敖。
她作為正兒八經的皇親國戚,本該尋個門當戶對的世家豪族子弟,相夫教子,安度一生。
可惜了,她終究沒有逃過母親和外祖母的安排,也沒有逃過自己的命運。
張嫣和舅舅的尷尬婚姻註定是一場悲劇。在漢惠帝死後,她成為了呂后的工具人,在前朝後宮都沒有任何存在感。就這樣孤獨寂寞地在深宮度過了無數個漫長的黑夜。
在她死後入殮時,宮女們替她淨身時,發現她居然還是處子之身。 天下的臣民於是紛紛為她立廟,定時享祭,尊她為花神。
花神皇后,聽著雖美,但對一個女人來說,這一生沒有情愛,沒有自由,沒有正常的婚姻,甚至連普通人該有的家庭歡樂都沒有,她這一生還能算是幸福的嗎?
回覆列表
張嫣是劉盈親外甥女,據說劉邦曾預言她美豔過人。外祖母呂后安排的荒唐姻緣,一生未被舅舅臨幸,政變後呂氏滅門,因其無罪過,遷北宮。她這皇后生涯淒涼無比,死時歲數也才三十多,作為一個處女皇后,時人感之,奉其神魂為花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