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揚楊劉
-
2 # 清山雅舍
前言
蜀漢在夷陵之戰大敗,元氣大傷,諸葛亮為何還要北伐曹魏呢?
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內憂外患,託孤恩重夷陵之戰後,蜀漢大敗虧輸,劉備病逝前託孤諸葛亮輔政。縱觀蜀漢的歷史脈絡,“忠義”始終貫穿其中,這也是蜀漢雖然最終失敗了,但是仍令人感到讚賞和扼腕的原因。諸葛亮正是這“忠義”的典型代表之一。
《三國志•蜀書》記載: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詔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劉備對諸葛亮的信任縱觀歷史也是不多見的。在託孤的時候,劉備告訴諸葛亮如果他的兒子能輔佐就拜託輔佐,若是爛泥扶不上牆,那諸葛你就自己當主公。同時還讓兒子們像父親一樣對待諸葛亮。諸葛亮當時是感激涕零,表示必將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因而,諸葛亮要做出成績以報答先主的知遇之恩。
二、先天不利,以攻代守我們知道蜀漢僅有益州一週之地,而曹魏獨佔天下三分之二,人口和經濟差距懸殊,越往後拖,劣勢越大,越早動手,勝算越大。如果蜀漢只是一味龜縮防守,那麼在士氣上就會萎靡不振,實力上也會越來越有差距。同時,消極防守政策也會讓曹魏覺得蜀漢好欺負,那麼侵略戰爭就會如影隨形。也就是所謂的“人善被人欺”,反抗激烈些,反而會令對手忌憚。
三、不忘初心,以攻代練蜀漢的初心是什麼?匡扶漢室啊!這算是蜀漢的政治綱領。諸葛亮一定考慮過如果窩在益州時間一長,大家可能就洩了勁了,難以激發鬥志。只有北伐,去為復興漢室而奮鬥才能保持益州內部的血性和記性,才能維持蜀漢的大旗不倒。而且北伐的過程中,還能不斷淬鍊蜀兵的戰鬥技能,保持全軍的戰鬥力能夠持續。
結語綜上,便是諸葛亮北伐曹魏的原因。諸葛亮北伐並非為私利,更多地還是想要做出一番事業來,盡力去實現興復漢室的理想目標。
-
3 # 小鴻哥
蜀漢公元221年——公元263年,是漢室後裔劉備所建立的。蜀漢是後世為區分東西漢,劉備稱帝國號是漢。蜀漢內部也自稱季漢。蜀漢在東漢也指漢中巴蜀之地,三國也是如此。公元219年是蜀漢的頂峰,但接連受挫。失荊州、失漢中東部、東征大敗。這三挫人口損失七十萬、人才三十五人(戰死、投降有名字記錄的)、軍隊在十二萬—十五萬。地盤荊州三個郡、漢中四個縣。漢中丟的雖然是四個縣,但人口是蜀漢剩下漢中的三倍。蜀漢除蜀郡人口比這四個縣多,其他郡只有三分一。魏國在此成立三個郡。所以這時的蜀漢非常虛弱。但已經不是劉備的事了,因為公元223年劉備就死了,南中諸郡皆叛。東吳又虎視眈眈,想趁機圖蜀。蜀漢進入諸葛亮執政時代。劉禪繼位後,諸葛亮派鄧芝使吳。蜀漢東吳重新聯盟抗魏。公元225年春諸葛亮率軍征討南中,秋天就平定了。內部穩定了,東吳又重新聯盟了。
公元225年平定南中後,諸葛亮準備北伐。諸葛亮把注意力放在北邊魏國。三國志:乃治戎講武,以俟大舉。在其一生中進行了五次北伐。 很多人講是諸葛亮姜維等人的連年北伐是窮兵黷武,蜀漢的衰弱也是他們造成的造成的。是蜀漢滅亡的原因之一。雖然說是諸葛亮五次北伐,姜維十一伐中原。次數看起來很多,但實際上大多是很小規模的。論北伐次數規模東吳遠勝蜀漢,東吳北伐次數超過二十次。但卻從未有人講東吳窮兵黷武?像明朝洪武永樂五十年間十三次北伐,規模是蜀漢的五倍十倍。也沒有人講窮兵黷武?像唐朝唐太宗二十三年間對外討伐戰爭,至少有十七次以上。怎麼沒有人講窮兵黷武?東晉南宋不北伐,還遭不少人罵。 其實大多數人不過以成王敗寇來論。假設蜀漢統一了中國,別說是十六次北伐。就是三十六次北伐也不會有人講窮兵黷武的。曹魏的人口軍隊五倍於蜀漢,經濟更是無法相比。諸葛亮的隆中對講:跨有荊益—天下有變—兩路北伐。現在荊州已失,天下又無變,一路北伐豈能成?諸葛亮是非常清楚。蜀漢這時又處於虛弱時侯。第一次北伐因街亭之敗不得不退回,遷回了三縣百姓。第二次支援東吳,只打了二十天。第三次派偏師攻陰平武都兩郡,準備圍城打援。郭淮不敢救援,於是攻下了兩郡。蜀漢得到了數萬人口。第四次取得了區域性勝利,打了四個月。因大雨糧草不繼,於是退軍。第五次打了半年,前三個月進攻。司馬懿堅守不出,雙方對峙百日。因諸葛亮病逝退軍。我認為諸葛亮北伐的原因
以攻為守,立功以自存:
公元227年率軍進駐漢中,這時侯蜀漢的國力並沒有恢復好,諸葛亮為啥這麼快北伐。在公元220年曹丕下詔詢問眾臣,問劉備會東征東吳嗎?群臣都講不會的。蜀漢是小國,名將也只有關羽。關羽死了,蜀漢膽破,沒有力量進攻。只有劉曄講肯定會的。三國志:曄獨曰:蜀雖狹弱,而備之謀欲以威武自強,勢必用眾以示其有餘。劉曄的意思是講蜀漢雖然是小國,但劉備的策略是依仗軍事力量輝武揚威。肯定會興師動眾顯示他的力量有餘。可以說諸葛亮也是採用這個策略。公元228年春諸葛亮進行第一次北伐。三國志: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應亮。魏略:而卒聞亮出,朝野恐懼,隴右、祁山尤甚,故三郡同時應亮。所以諸葛亮是向曹魏宣示,你看我還能進攻。
陳壽認為諸葛亮北伐的原因:又自以為無身之日,則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國者,是以用兵不戢,屢耀其武。就是說諸葛亮考慮到自己去世後,則蜀漢無人為繼像自己一樣進伐中原抗衡強魏。故此年年用兵不止,屢屢張揚武力。魏華人袁準認為小國考慮的是立功以儲存自己,諸葛亮知道小國弱民難以久存。袁子:故小國之慮,在於時立功以自存,大國之慮,在於既勝而力竭,成功之後,戒懼之時也。諸葛亮,重人也,而驟用蜀兵,此知小國弱民難以久存也。
天上不能有兩個太陽,地上也不能有兩個皇帝。不進攻一統天下,遲早也是讓別人統一。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歷朝歷代的功業首先是靠征伐而定的。像當然劉表在荊州時有眾十萬,不去征伐開疆擴土。而曹操當年還很弱小,依然南征北伐兼併兗、徐、豫、司四州。在爭奪北方前後花了六七年時間,而劉表豪無作為使曹操坐大。把問題留給兒子們。三國志:劉景升不能慮十年之後,故無以詒其子孫。孫策當年不過帶著兩千人去江東。而劉繇、王郎、許貢、周昕、華歆、鄒他、錢銅、王晟、嚴白虎、祖郎、焦等人,多則數萬,少則萬人。卻讓孫策坐大把他們都兼併了。默記:今歲不戰,明年不徵,使孫策坐大,遂並江東。吳人張儼在論諸葛亮與司馬懿一文寫道:諸葛丞相誠有匡佐之才,然處孤絕之地,戰士不滿五萬,自可閉關守險,君臣無事。就是說諸葛亮完全可以依靠重險之自保。張儼認為諸葛亮北伐的原因:蓋聞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之地而有天下,皆用征伐而定之。揖讓而登王位者,惟舜、禹而已。公元222年—公元234年是魏吳、蜀魏頻繁交戰的時期,正是因為如此才消耗了魏國很大的人力物力,魏國一直未能修養生息。據三國志魏國大臣上書魏明帝:方今二虜合從,謀危宗廟,十萬之軍,東西奔赴,邊境無一日之娛,農夫廢業,民有飢色。
魏國一直到公元242年才開始大規模屯田。這時蜀漢不北伐,東吳陷入黨爭。默記:而不及今圖之,欲以一州之地,與賊持久。我們不打魏國,而關起門來發展。一州之地怎麼發展也比不過九州的魏國。時間久實力必然越拉越遠。蜀漢的人才有四類組成。北方隨劉備南下的、荊州人、避亂入蜀、益州人。第一類不是死了就老了,剩下趙雲陳到等人。荊州已失再也不能從中補充。三國已鼎立也沒有避亂入蜀。只剩益州人,但是諸葛亮再怎麼起用培養都不能跟據九州魏和據三州的東吳相比。前面也說到了失荊州失漢中東部東征損失了很多人才,直接造成蜀漢人才斷代。武器沒了可以造,糧食沒有了能再種。但人才的培養一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雖然十年後蜀漢的小孩會長大,但經驗是要花很多時間的。東征後將士很多都是公元211年隨劉備入蜀的,歷經赤壁之戰、烏林之役、奪蜀之戰、爭漢中之戰。蜀漢諸賢又早世。法正、劉巴、張飛、霍峻、馬超、鄧方、龐統、馬良、習楨(名亞於龐統)、衛文經、韓士元、殷觀、張存六人並稱楚之蘭芳、王甫(秭歸之敗戰死)、李邵(諸葛亮提到的永南就是他)、馬勳、李朝(隨軍東征)、龔祿(死於南中叛亂)、王士(死於南中叛亂)等並稱蜀之芬香。董和跟諸葛亮並署左將軍府事。還有一些人就不在詳述。都是蜀漢數十年收集的四方人才。再過些年剩下的那些人老的老死的死,那時連自保都成問題了。華陽國志:然亮政修民理,威武外振,爰迄琬、禕,遵修弗革,攝乎大國之間,以弱為強,猶可自保。
偏安者不能久存:
諸葛亮在《將苑》寫道:居安而不思危,寇至而不知懼,此謂燕巢於幕,魚遊於鼎,亡不俟夕矣!華陽國志:是後處蜀、魏界,固險重守,自丞相、大司馬、大將軍皆鎮漢中。就是說諸葛亮、蔣琬、費禕是坐鎮漢中的。曹魏無時不在想統一天下。即使蜀漢不打魏國,魏國遲早也是要打的。曹丕稱帝后就急切的想建功立業——統一天下。因為曹丕是因為曹操打下的底子才得以稱帝。詢問過不少大臣要統一天下,先伐那一國。當時不少大臣反對,應休養生息。辛毗建議:今日之計,莫若脩范蠡之養民,法管仲之寄政,則充國之屯田,明仲尼之懷遠,十年之中,強壯未老,童齔勝戰,兆民知義,將士思奮,然後用之,則役不再舉矣。這一點東吳諸葛恪也講到了,所以要北伐。曹丕反問難道要把問題留給子孫後代。曹丕連續用兵伐吳,五年間就三徵東吳。曹丕徵東時,魏國很多人反對並建議:蜀漢東吳憑山川重險三江之固,阻擋魏國統一。我們不如屯田練兵,十年後魏國益強。蜀吳衰弱,那時再討伐可一統。但是曹丕不接受,反而在五年內三徵東吳。電視劇三國曹丕講人生有幾個十年,豈能等那麼久。雖然是電視劇,但說出了歷史中的曹丕想法。當年曹丕的回答是難道把問題留給子孫。我認為曹丕的想法未必是錯。因為以曹操之才智加上眾多人才輔佐,尚不能一統天下。後世之君憑藉什麼一統天下?但魏國地盤是佔據田地最好的中原,人口也比蜀吳加起來還多。如果大家一起發展,蜀吳怎麼也發展不過魏國的。正是由於蜀吳頻煩北伐,再加上前期魏國周邊的遊牧民族。魏國一直沒能安心修養生息。
電視劇三國中,阿斗問諸葛亮。魏國並沒有打我們,反而我們頻繁打人家。大家相安無事不好嗎?諸葛亮回:陛下今年多大了,才十七。(應該是二十一)我已經五十有三了。憑蜀中險要可保二十年無事,我只要每天上朝下朝就好了。可是二十年後我可能不在了,可是陛下您才多大?雖然是電視劇,但道理是對的。自古以來有偏安能久存的嗎?要麼一統要麼讓別人一統。三國志:凡敵國欲相吞,即仇讎欲相除也。有讎而長之,禍不在己,則在後人,不可不為遠慮也。諸葛亮並不是為自己考慮而是為劉禪考慮,而且諸葛亮也不願意耗費一生心血建立的蜀漢政權亡。劉邦如果呆在巴蜀之地,依然能享榮華福貴。像唐朝開始在關中,有函谷關擋著依然能關起門過小日子。但卻東出而爭天下。要是等到中原一統,那時再想爭天下就難了。三國志:慮於長久不得兩存者耳!像一些割據政權成漢前蜀後蜀南唐等那一個逃得了被滅的。像五代十國南唐本來就是南方政權中最強的,如果能趁北方多事之秋。因為北方最強的政權七十年間換了五個:後唐、後晉、後梁、後漢、後周。又要對付北漢和契丹。南唐如能東滅吳越、閩,南兼南漢、西吞南平、西征楚、西伐前後蜀。一統淮河以南,長江之境。然後再跟北宋一決雌雄。像東晉如能趁北方分裂成十幾個小政權,全力北伐。步步蠶食壯大,恢復一統河山也未成知。卻坐視北方一統成前秦、北魏。雖說憑重險之固能偏安一時,但不能久存。歷來多少割據政權依仗山川之險,江河之阻而立國,滿足偏安而終不能久存。難道憑藉重險之固、江河之阻可以久存呼?蜀人李特曾觀看劍閣後講:劉禪有如此江山而降於人,豈非庸才?可是他不知道的是他的孫子李勢不到三個月就投降東晉了,東晉桓溫也就幾萬人而已。
蠶食雍涼:諸葛亮在隆中對講了天下有變,兩路進軍北伐。現在天下無變,荊州已失。所以並不是滅魏的好時機。加上蜀漢連續遭受重創。但可以向魏國統治薄弱的雍涼地區進攻,進而蠶食雍涼。就是在以攻為守的同時,也是打算蠶食雍涼。。在第一北伐前,諸葛亮應跟眾將商討伐魏之策。據三國志魏延提議讓他率萬人跟諸葛亮導道在潼關匯合,像當年韓信一樣。魏略是講魏延要求率萬人走子午谷攻佔長安,諸葛亮從斜谷率主力到長安匯合。這樣就能一舉拿下咸陽以西。兩者綜合就是:魏延率萬人走子午谷,拿下長安後向潼關進軍。諸葛亮率主力從斜谷趕到潼關和魏延一起拿下潼關。蜀漢大軍在潼關切斷魏國跟雍涼的聯絡,這樣雍涼就歸蜀漢了。諸葛亮知道蜀漢跟曹魏的差距,蜀漢尚無跟曹魏在潼關決戰的實力。當年馬超韓遂十萬人在潼關都沒擋住曹操。當年韓信花了一年時間才拿下關中,這還是項羽深陷齊國戰場支援不了的原因。而蜀漢也根本無法供應十萬大軍的糧草。再者潼關距離洛陽六七百里,魏國在洛陽的中軍就有十多萬。而曹真、杜襲駐軍關中扶風郡、郭淮駐軍隴右上邽、徐邈任涼州刺史。三國志:明帝以涼州絕遠,南接蜀寇,以邈為涼州刺史,使持節領護羌校尉。這些都是當世之人傑。曹真郭淮很多人都知道。杜襲是曹真司馬懿的軍師,徐邈後任司馬懿軍師。諸葛亮不幹掉他們如何能安心西上。一旦諸葛亮在潼關跟魏國援軍交戰。曹真、郭淮、徐邈在後面進攻或切斷蜀漢糧草,該當如何?有人講劉邦韓信能成,諸葛亮魏延怎麼就不成。首先來說很多人認為劉邦韓信輕較就拿下三秦了,其實不然。公元前206年八月暗渡陳倉,公元前205年六月雍王章邯兵敗自殺。前後近一年,蜀漢的糧草能撐那麼久?而項羽深陷齊國戰場,一直未能支援西線。還有代王歇和陳餘攻下常山國,跟齊國聯合對抗項羽。
諸葛亮並非完全不採納魏延的建議,只是縮小而已。切斷隴道,一舉拿下隴右涼州。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攻隴右祁山、第二次北伐攻陳倉(支援東吳)、第三次北伐攻下陰平郡武都郡、第四次北伐攻隴右祁山、第五次北伐武功五丈原。除了第二次北伐是支援東吳外,其餘都是蠶食雍涼。諸葛亮的接班人蔣琬就曾上書阿斗蠶食雍涼的計劃。三國志:今魏跨帶九州,根蒂滋蔓,平除未易。若東西併力,首尾掎角,雖未能速得如志,且當分裂蠶食,先摧其支黨。這也是諸葛亮不打長安打隴右的原因。魏國伐蜀漢必經雍涼,拿下雍涼可以使蜀漢防線向雍涼推進。當年法正就向劉備提出攻下漢中後的上中下策。上興復漢室,中蠶食雍涼,下固守漢中。因為蜀漢尚無跟魏國決戰的實力。隆中對講天下有變兩路進軍,也是考慮到魏的實力太強。所以才不採用魏延佔領長安潼關,切斷雍涼跟魏國的聯絡。改為攻佔隴右,切斷魏國跟秦州(隴右)涼州的聯絡。公元228年北伐,隴右四郡的南安、天水、安定郡皆有吏民叛魏響應諸葛亮。只有隴西郡堅守。所以說諸葛亮並非完全否決魏延的計策,只是有所縮小。諸葛亮的策略是切斷隴道,一舉拿下秦涼兩州。第五次北伐時諸葛亮西上五丈原,當時司馬懿講根本不用擔心。郭淮反對,那樣才對魏國威脅大。三國志郭淮傳:淮曰:若亮跨渭登原,連兵北山,隔絕隴道,搖盪民、夷,此非國之利也。司馬懿採納了郭淮的建立,立馬在那裡佈防。營寨還沒建好,蜀漢軍果然來攻。後來姜維北伐也是採用當年諸葛亮的策略。三國志:維若斷涼州之道,兼四郡民夷,據關、隴之險,敢能沒經軍而屠隴右。宜須大兵四集,乃致攻討。大將軍司馬文王曰:昔諸葛亮常有此志,卒亦不能。事大謀遠,非維所任也。
(紅色部分就是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切斷涼州和西域跟魏國的聯絡 )
當諸葛亮進行第一北伐時,選擇進攻隴右五利。
第一齣其不意:
公元227年諸葛亮到漢中時,魏明帝就想伐蜀。大臣勸伐蜀成本太大。不如據險防守。公元228年諸葛亮北伐,魏國就派曹真在長安西邊扶風郡郿縣一帶佈防以阻止諸葛亮進軍關中。三國志:亮出軍,揚聲由斜谷道,曹真遣大眾當之。諸葛亮派趙雲鄧芝偽裝主力做出向郿縣以進軍關中,諸葛亮率主力進攻隴右。魏書:是時朝臣未知計所出。就是說當時魏國大臣都沒猜到諸葛亮攻隴右而不進攻關中。諸葛亮隆中對就講益州之眾出秦川。出師表也講還於舊都。誰都沒有想到諸葛亮真正目的是隴右。
第二隴右有糧:從南安、隴西,因食羌谷,若趣祁山,熟麥千頃,為之縣餌。上邽也有糧,後來北伐諸葛亮就割了上邽的麥。
第三秦涼魏國統治力量弱:諸葛亮採用的是向魏國力量薄弱的地方。誘羌胡叛、切斷隴道,一舉拿下隴右以西(涼州、雍州西部)。而雍涼的胡羌人多次叛魏。公元211安定郡反,公元220年涼州酒泉郡反。公元220關中胡人反,公元224年羌人反,公元227年安定郡反(所以公元228年諸葛亮北伐攻隴右,三郡叛魏響應諸葛亮),公元233年鮮卑柯比能,步度根叛,安定郡保塞叛.公元247年雍涼羌胡叛魏降蜀。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亮身率諸軍攻祁山,戎陳整齊,賞罰肅而號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應亮,關中響震。 公元227年後主劉禪給下達的伐魏詔書就提到了涼州羌胡派人聯絡蜀漢為內應的事。涼州諸國王各遣月支、康居胡侯支富、康植等二十餘人詣受節度,大軍北出,便欲率將兵馬,奮戈先驅。
第四拉長魏國支援補給距離:
隴右諸郡距距離蜀漢近魏國遠。距離蜀漢不過六七百里,但距離魏國洛陽兩千多里。後漢書郡國志:安定郡,雒陽西千七百里。隴西郡,雒陽西二千二百二十里。
第五以戰克之威,進兵東向(關中):
拿下四郡後可進軍關中,收降四郡兵,招納羌、胡擴充實力。三國志:據櫟陽積穀之實,放兵收降,招納羌、胡,東爭關、隴,傳檄四郡。
第一次北伐時魏國已派張郃率五萬援軍救援隴西郡。諸葛亮派馬謖去街亭就是為了擋住張郃為大軍攻取隴西郡贏得時間。當時隴西官員講如果蜀軍能切斷隴道並擋住援軍一個月以上,不用打隴西郡就會投降。三國志裴注:使東兵不上,一月之中,則隴西吏人不攻自服。後十餘日,諸軍上隴,諸葛亮破走。也就是說馬謖守街亭一個月就行,也許是不用一個月。從三國志裴注的記錄來看馬謖守街亭不過數日。當時諸將是推舉魏延或吳懿去守街亭,諸葛亮不聽眾人的執意用馬謖。 馬謖只有在街亭擋住張郃援軍一個月以上,隴西郡一破。諸葛亮就能率軍回師跟馬謖內外夾擊張郃。張郃援軍一破,曹真根本興不起什麼浪。等到魏國再集結大軍前來。則隴右城已固,諸軍足辦,蜀軍所在深險。此次失敗的原因在於馬謖違背諸葛亮的軍事佈置,不下據城舍水上。諸將攻城不利,人馬皆多於魏軍卻遲遲攻不下隴西郡。此戰要是拿下了隴西,蜀漢就全據隴右四郡。就能切斷涼州跟魏國的聯絡,涼州也堅持不了多久。蜀漢又能聯絡涼州的反魏勢力。蜀漢把秦涼消化後,又可趁機向東進逼長安。雖然雍秦涼殘破,但確實是一塊值得經營的好地方。漢巴蜀地雖然是天府之國,但蜀道難於上青天漢中地理堪為天獄。糧草很難運送到前線。劉備當年東征打一年都不缺糧,那是因為水運比陸運至少節約三倍。路蜀地難走的路相比至少在五倍。蜀漢軍隊可在雍涼秦屯田,再召撫四周的漢朝遺民。東漢末大亂時很多漢人跑到新疆西藏青海寧夏去了。例如高昌國是漢魏遺民建立的。魏書:彼之甿庶,是漢魏遺黎,自晉氏不綱,因難播越,成家立國,世積已久。就是說他們是漢末魏末時遷到那的,在晉朝八王之亂後建立國家。後來想歸附中原王朝,當時北魏沒有接受。他們的禮儀跟漢朝差不多。
諸葛亮北伐第一、第三、第五次都以失敗告終。第一次因街亭之失而退回蜀漢第三次已經打得司馬懿畏蜀如畏虎,打了四個月因糧草不繼退軍。第五次打了半年,前三個月蜀漢進攻,後三個月司馬懿堅守不戰。諸葛亮派軍士跟魏國百姓一起種地為長久打算,因諸葛亮病逝而退回蜀漢。陳壽認為有五個原因。敵方的文武曹真、郭淮、杜襲、張郃、司馬懿皆人傑。魏蜀實力相差甚遠,寡不敵眾。蜀漢進攻,魏國據險而守。蜀漢沒有城父、韓信這樣的名將。諸葛亮要做蕭何又要做韓信,未能兼有。我認為自古成就霸業者,明主加上三傑缺一不可。漢能一統天下,就是因為劉邦為明主,蕭何為股肱,張良為謀主、韓信為爪牙。而劉禪並非明主,諸葛亮是股肱,蔣琬也能成為股肱。蜀漢的謀主龐統、法正、劉巴皆死,剩下的人也不足以擔任謀主。爪牙指的是戰克之將,而蜀漢能稱的上爪牙的只有馬超、張飛、關羽等皆死。諸葛亮一個人要把股肱、謀主、爪牙的事都做了,這也許是他五十四而病逝的原因。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
4 # 徐文山
三國時期有三大著名的戰役: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夷陵之戰是蜀國主公劉備親率七十萬大軍去征伐東吳。孫權任用的陸遜使“火燒連營”之計大敗蜀軍,劉備敗退白帝城,託孤而亡。蜀國元氣大傷。
蜀國丞相諸葛亮輔佐後主劉禪,苦撐危局。雖然外面的北魏和東吳虎視狼顧,但蜀國最大的問題是其內部的矛盾。幾個派系在劉備在世時還能勉強維護,他死後彼此之間的矛盾日益惡化。明智的諸葛亮為了緩解內部矛盾和穩定整體局勢,也為了爭取戰略上的主動權,便率軍一次次出征。雖然沒什麼勝蹟,但暫時緩和了蜀國內部的矛盾,相對延長了蜀國的壽命。至於後來西蜀最終還是先被抹掉,那也是大勢所趨。
-
5 # 步武堂
公元220年,漢獻帝最終也沒能撐下去,在先後看了董卓和曹操幾十年的臉色之後,曹操的兒子,魏王的繼位者曹丕連看臉色的機會都不給這個沒好好當一天舒心皇帝的漢獻帝了。漢獻帝只好把帝位禪讓給了魏王曹丕。從理論上說,漢朝在經歷了西東兩朝,維持了四百零七年之後就被魏國所取代。
但是,曹丕取代漢獻帝(史稱曹丕篡漢)是曹魏在僅僅統一北方而並未完全統一漢朝建立的疆土的前提下的強行舉動,在前漢朝的疆土之上還有兩個地方割據的政權並未承認魏文帝(曹丕)的正統性而自立。三國的局面在這個時候才算是真正的形成了。
三國時期的基本形勢是魏國已經統一了中國的北方地區,其統治的地域大致上是中國的長江以北的絕大部分疆土,是三國時期無論是在經濟,軍事,文化,人口等方面佔絕對優勢的政治軍事集團。事實證明最終還是這個北方的強大勢力先後滅了江南的吳國和西南的蜀國,只不過最終實現統一的已經不是曹操的後裔而是“依葫蘆畫瓢”的取代了曹氏的司馬家族。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三分歸晉”。
東漢末年真的是中國歷史上戰亂最為頻繁,人口消耗最為嚴重的時期之一,最嚴重的時候,漢朝疆土紙上的人口總數不足一千萬。各種大大小小的政治軍事勢力多發上百,有一定實力的軍事勢力就有十幾二十家。在這些政治軍事勢力當中,劉備這個號稱“漢室宗親”的並不起眼的“機會主義”者的勢力, 從微不足道的實力,僅靠“皇室宗親,中山靖王之後”的名頭,在各大勢力之間不斷的閃轉騰挪,變換著依附的後臺,無論是袁紹,公孫瓚,還是呂布曹操,劉備在他們身上戰鬥的到了想要的東西,換一個後臺多一點實力。但儘管如此在得到諸葛亮之前,劉備的狀態大概就是“居無定所 行無常路”。
劉備得以在諸多勢力的夾縫中的一生生存和壯大,其根本的原因就是他的一以貫之的政治主張,這就是“匡扶漢室”,不管是任何時候,任何條件下他都死死的抱著這杆大旗不放,對於劉備來講,他需要一個能夠持續發展的“道義上的制高點”。但是,僅僅有道義上的“理想和情懷”是遠遠不夠的,他需要地盤,而諸葛亮的出現,給他從根本上解決了地盤的問題。
透過與東吳的合作,諸葛亮藉助東吳水師的力量打敗了曹操,諸葛亮的三寸不爛之舌表演的“舌戰群儒”讓劉備幾乎不費一兵一卒就在“赤壁大戰”之後討到了實質上的大便宜,連哄帶騙的佔據了原本是東吳的戰利品的“荊襄之地”。但這也為後來的幾乎是滅頂之災埋下了伏筆。從這個角度來講,夷陵之戰似乎是不可避免的。
諸葛亮連哄帶賴的佔據荊襄之地的道義上的理由,依然是“匡扶漢室”——荊襄之地乃是漢家的地盤,佔據荊襄之地也是為了“扶漢滅操”,東吳的孫權吃了啞巴虧也只能乾瞪眼。劉備著實嚐到了“匡扶漢室”的甜頭。
但諸葛亮很清楚荊襄之地絕非長久之計,益州才是最終的目標,那是一個富庶之地,假如那個時候就是“益州疲弊”的話,諸葛亮和劉備不至於千方百計絞盡腦汁的去“明搶”。當然,諸葛亮和劉備不同,這等髒活累活他還是不願意親自操作,鳳雛先生就顯得比諸葛亮實在的多。
實在人未必活的長,龐統用自己的“命喪落鳳坡”換來的是劉備明搶益州的“道義上的理由”。作“仁義之師”和“正統道義的代表”,劉備明搶益州就顯得“高尚”起來了。
其實,即使是奪取了益州,賴定了荊州,劉備的實力依然不足以完成他所謂的“匡扶漢室”。曹操打他變的得費點勁了,但要說劉備如日中天的時候可以消滅曹操大概劉備和諸葛亮都不敢做這個夢。
事實上劉備從入主蜀地之後一直到白帝城託孤,除了搶佔了漢中的大部分地盤之外,和曹操之間總體上應該是“相安無事”——曹操不願意或者沒準備好進攻,劉備則忙著鞏固自己在益州的統治,以及擴大自己的地盤。
讓劉備元氣大傷的一場大戰,並非是為了“匡扶漢室”,而是討伐東吳的“復仇之戰”。東吳孫權趁著關羽為了彰顯自己的存在和實力發起襄陽之戰與曹操鏖戰之際,從背後偷襲了關羽,奪回了本屬於自己的荊州之地,並殺了劉備的“三結義”的二弟關羽關雲長。
死了兄弟的劉備悲痛欲絕幾乎喪失理智,實際上已經喪失了理智。他不聽諸葛亮和趙雲的勸阻,執意舉蜀國的“舉國之兵”討伐東吳。
以匡扶漢室為畢生理想和目標的劉皇叔,就是在他的“主君”漢獻帝被廢,漢家的江山社稷“改姓易主”的時候,最多也就是大哭一場然後痛罵曹丕一頓,然後就堂而皇之的“自封稱帝”,順勢把“漢”的名號收到自己的名下。漢獻帝本人的死活從來沒有在他的考慮範圍內。
看樣子在劉備的眼裡,結義兄弟關羽比起他要匡扶的“漢室”重要的多得多。事實上,他不是要“匡扶漢室”而是要“另立漢室”。
和東吳的“書生都督”陸遜的夷陵之戰,劉備被火燒連營七十里,幾乎賠光了蜀國的老本,劉備真的是丟盡老臉“無顏見蜀中父老”,在白帝城一病不起,託孤諸葛亮之後撒手人寰。
劉備的“匡扶漢室”,也就是一杆大旗,很有用的大旗。劉備自己看起來也沒當真。那麼諸葛亮是否當真了呢?諸葛亮為什麼要在蜀國元氣大傷的情況下,十年如一日的和魏國死磕?在瞭解了以上的背景之後就比較好理解了。
諸葛亮大概是真的把“匡扶漢室(另立漢室)”當真了,在他實際主理蜀國事務的十幾年當中,除了穩定後方“七擒孟獲”之外,大多數時間就幹了一件事,那就是“北伐”,和曹魏幾乎是不顧一切鍥而不捨的死磕。
在當時以及後來的很多的政客以及史學家當中有許多人認為諸葛亮的北伐就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不智之舉”。後來的事實似乎也佐證了這一點:諸葛亮之後的蜀國安穩了二十幾年。
但諸葛亮不這麼看,他的“匡扶漢室”的理想和目標和劉備的“匡扶漢室”內涵已經完全不同,諸葛亮的“匡扶漢室”其實就是劉備的漢室。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諸葛亮的《前出師表》當中的第一句就說明了諸葛亮死磕魏國的必要性。
第一,完成先帝(劉備)的遺願,也是兌現先主劉備的“託孤”時自己的承諾。更重要的是實現自己的理想。劉備的大業其實諸葛亮在出山之時就已經替他謀劃好的,所謂“三分天下有其一”和待時機成熟之後錦州和漢中兩路出擊,擊敗曹操“以成大業”。而劉備在世時不僅沒能實現這個目標,反而把荊州給丟了,丟了荊州的蜀漢,諸葛亮所謂的“大業”的確也就只剩下了“理論上的可能”。諸葛亮北伐“六出祁山”其實是無奈之舉,如果荊州還在,哪還用諸葛亮費盡心機的出祁山而次次無功而返。
先帝創業未半,是諸葛亮的不甘心。也是和魏國死磕的第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就是為了解決“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的蜀國的困境以及化解和緩和蜀國內部的益州荊州兩派勢力之間的矛盾。
在諸葛亮看來,蜀國在夷陵之戰之後傷了元氣,劉備死了但接班的阿斗未必能擔當大任,蜀國內外危機四伏,解決危機的最佳辦法就是“以攻為守”。無論是否可以北伐成功,至少戰火燒在蜀國之外。而北伐本身對於鞏固諸葛亮在蜀國的權威和地位有決定性的幫助。種種跡象表明,一旦沒有徵戰,蜀國的兵權很難掌握在他這個“丞相”的手裡。
所以,諸葛亮北伐為了“自保”這個說法也並非全無道理。
在諸葛亮的《後出師表》當中,對自己的不斷的北伐之舉做了非常充分的辯解。總的來看能擺到桌面上的理由有以下幾點:
第一,漢賊不兩立。這是道義上的理由,也是為了維護蜀漢的(正統)地位的需要。作為“漢室”的繼承喝延續者,蜀漢必須要明確自己的態度。
第二,王業不偏安。這其實是告誡內部的所有勢力 ,只要曹魏還存在,蜀漢就不可能偏安一隅,關上門逍遙自在。在曹魏和蜀漢之間不存在長期和平相處的可能。
第三,討伐曹魏是受了先帝的委託,並非是我諸葛亮自己的主意,就是後主劉禪也要聽先帝的。這樣就讓北伐之舉有了名正言順的理由。而諸葛亮本人也是得到了先帝的授權的。
縱觀三國的歷史,從劉備參與剿滅黃巾軍起家 ,到劉禪投降曹魏“樂不思蜀”,真正的一條道走到黑的和曹魏死磕其實只有諸葛亮。也只有在諸葛亮掌控蜀漢大權的那十來年。
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確是說到做到。這位“從一而終”的“忠臣”,對理想和承諾的執著令人敬佩。
-
6 # 中行偃1
答:呵呵!你道是他想和魏國死磕呀?劉備有精神病!他倒不想磕人,人家不買他帳!非把他磕死不可。
原因很簡單,劉備妖言惑眾、汙衊曹丕加害了漢獻帝!蜀漢的老百姓沒有不知道漢獻帝被曹丕害死的,劉備太壞了!他要當皇帝,就給曹丕造謠。
“二十五年(220年),魏文帝稱尊號,改年曰黃初。或傳聞漢帝見害,先主乃發喪制服,追諡曰孝愍皇帝。”!一般而言,亡國之君都不會有好下場,然而漢獻帝卻得以善終,病死於234年4月。
沒完!不僅如此,劉備這個王八蛋什麼缺德事兒都幹,又壞又蠢!!!他給人曹丕造完了謠,又給人一個甜棗?!。
《魏書》曰:備聞曹公薨,遣掾韓冉奉書吊,並致賻贈之禮。文帝惡其因喪求好,敕荊州刺史斬冉,絕使命。曹丕斬殺了韓冉,拒絕與劉備一切友好交往!
所以,我們看並不是劉備不想與曹丕求好,而是曹丕太煩這個混蛋劉備了。
-
7 # 導演戎震
說明蜀國該死,最後的結局也是,耗盡了人力物力,要知道天府之國四川都能消耗光了,可想而知蜀國的政策多麼的二,這種地方割據政權,劉備死後就早該投降
-
8 # 上將噯福斯
這個問題問的好。
蜀國為什麼要跟魏國死磕呢?諸葛亮在後出師表中,做了鏗鏘有力的回答!他說,
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這才是錚錚鐵骨啊,這才是傲骨迎風啊。
就是不服,就是要把興復漢室的大業一干到底!
千百年來,很多人從戰略戰術層面上分析了諸葛亮北伐不已的原因。其實這都是比較淺薄的東西。
真正支撐他的,就是報答先帝、興復漢室的信念。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只要還有一口氣在,就要把先帝的事業繼續下去。
所以,諸葛亮一定會北伐。這是他的信仰。
雖然他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但他同時又是一個實事求是的人。
諸葛亮並不是像很多人批評的那樣窮兵黷武。他每次出征都經過長期的準備。給老百姓休養生息的時間。
劉備駕崩以後,蜀國內亂不斷,南中叛亂。諸葛亮忍了三年,等到國力恢復,才去平定南中。又過了三年,持續積蓄力量,才發動第一次北伐。此後十多年間,一共五次北伐。間格基本都是兩三年。他是留有餘地,可持續的北伐。
至於為什麼非要進攻魏國,而不進攻東吳。是因為魏國太強大了。
對,就是因為魏國太強大了。只有與東吳聯合,蜀國才能生存。東吳沒了,蜀國也就完蛋了。道理就這麼簡單。
如果蜀國去攻打,雙方勢均力敵,勢必陷入長期對峙之中。魏國坐山觀虎鬥,想滅誰滅誰!
諸葛亮才不會那麼傻。
-
9 # 色國丞相
因為所謂的“蜀國”真正的國號為“漢”。“蜀國”可以偏安在西蜀苟且,但漢不行。所以哪怕明知北伐是不可為,也要拼命為之。因為光復大漢、還於舊都,是蜀漢政權的【核心價值觀】,如果不維護這條價值觀,蜀漢的立國根本將蕩然無存,一旦立國之本動搖,國家就會陷入巨大的危難。
然後,蜀漢可謂是“滿門忠烈”,擁有著一大批【貞良死節】之臣。諸葛亮去世後,蔣琬、費褘兩任一把手即便是不認為蜀漢能再繼續進行高頻率的北伐,也要堅持打著北伐的旗號。甚至是一個從魏國來的降將,至死之前仍然在一心一意地想著如何復國。
我覺得蜀漢部分忠烈的行為是真的被昭烈、武侯的那種精神所感染,已經超越了政治利益的得失算計,真真正正地把自己有限的一生投入到無限且不可能完成的事業中去了。
-
10 # 閱世說史
首先,興復漢室,恢復中原是蜀漢的核心價值觀,是用來維繫人心的一面旗幟。沒有了這一條,蜀漢政權的正當性便不復存在。
其次,蜀漢執行的是以攻代守的戰略,需要對魏國保持經常性的軍事壓力。
回覆列表
大敗應該說的是夷陵之戰吧。蜀漢夷陵之戰雖然受到重創,損失了八萬精銳大軍和一批將領,元氣大傷,但是蜀漢有諸葛亮啊。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可見諸葛亮的能力有多強,鳳雛是運氣不好。再加上蜀漢佔據的是益州,巴蜀之地,天府之國,歷來就是易守難攻的地方,李白說過: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蜀漢可以憑藉天險割據一方。有了大權獨攬諸葛丞相和易守難攻的巴蜀之地,就可以創造傳奇。
先是破了魏國伐蜀的五路大軍,又在南中叛亂時,維護國家統一,七擒孟獲,平定了南中的廣大地區。然後就是諸葛亮治蜀,休養生息,積累國力,訓練軍隊。經過幾年的準備,軍備充足,國家富饒,可以向敵人發起進攻了。諸葛亮228年寫了篇《出師表》給劉禪,然後才出兵伐魏的。“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當獎帥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因為蜀吳是盟友,共同抵抗魏國,所以不能打吳國。對魏國就是打和守的區別了,如果守的話,可以維持一段時間的和平,但終究是會被消滅的,所以守就是等著滅亡的過程。如果打的話,就是在以攻代守,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還可以削弱魏國的力量,鍛鍊蜀軍的戰鬥力,而且如果魏國露出破綻,就可以取得更大的戰果甚至攻滅魏國,一統中原。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就差一點就實現了,但是被馬謖給毀了,功虧一簣。所以說蜀國只有死磕魏國,才有機會贏,是一種進取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