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想一直飛在天空
-
2 # 探尋歷史奧秘
最初的節度使沒有太大權力,且設節度使是由於當時周邊少數民族倔起,唐朝政局不穩又四面受敵,不得不以重兵守邊,就算沒有“節度使”也會有其他的官職,所以藩鎮林立與設節度使沒有關係,主要與安史之亂時節度使擁有了採訪使之權以及獨立的財權有很大關係。
其實安史之亂前的節度使與安史之亂後的節度使完全不可同田而語,“節度使”這一職名最早出現於景雲二年,之後逐漸流行,“景雲二年,以賀拔延嗣為涼州都督,河西節度使。自此之後,朔方、隴右、河東、河西諸鎮,皆置節度使”。
最初的節度使只擁有兵權,與唐初的都督基本相同,當時的財政大權還在中央手中。而最初只有八節度使(安西、北庭、河西、范陽、平盧、隴右、朔方、河東),其任務是戍邊。(由於唐初年南征北戰,降服眾多周邊少數民族,由於當時施行羈縻府州制,使少數民族逐漸強大,又遇高宗後期政局不穩,少數民族趁機侵襲,故唐廷與周邊少數民族戰鬥激烈,由於政局不穩,四面受敵,唐廷無力再像貞觀時那樣進攻,所以不得不以重兵守邊,這才有了最初的節度使。)
安史之亂
而節度使權力的膨脹是在安史之亂時,安史之亂爆發後,河西隴右之兵前往中央平叛,唐中央無力再調兵食供給部隊,也無力指揮作戰,為增加平叛部隊的應變能力,玄宗逃亡之時賦予了平叛部隊“應須兵馬、甲仗、器械、糧賜等,並於當路自供。”、“其署官屬及本路郡縣官,並各任便自簡擇”的權力,也就是節度使擁有了採訪使“使其專停刺史務,廢立由己”的權力以及獨立財權,這時的節度使才變得尾大不掉。
那麼藩鎮割據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呢?我們來分析一下,張國剛先生在《唐代藩鎮研究》一書中將藩鎮分為河朔割據型、中原防遏型、邊疆御邊型、東南財源型。其中割據的僅有河朔型,這裡的節度使將賦稅扣留,拒不上交中央,節度使自立甚至世襲。
其實,藩鎮割據不僅是安史遺患,更與當時唐廷和平叛部隊及宦官之爭鬥、京西北地區與周邊少數民族的戰爭有直接關係,為安史舊部的被招降、割據提供了條件。之後,為抵抗唐中央之消兵,兵士推舉節度使,節度使為鞏固統治,截留賦稅以贍軍,這是河朔藩鎮長期割據之條件。所以,藩鎮割據與設節度使無關。
具體如下:
是在安史之亂後期,唐中央與平叛的新舊藩鎮、宦官之間鬥爭激烈,又遇京西北周邊少數民族的威脅,無心再與安史舊部糾纏,於是對其進行招安,之後,還是由於這兩個原因,給了安史降將可乘之機,他們得已迅速發展,並實行割據。
在唐中期,由於均田制被破壞,土地兼併嚴重,府兵制名存實亡,唐廷只好推行募兵制,這導致了三個後果,一是軍費開支增大,二是使唐兵集體變為職業僱傭兵,成為了誰給錢就聽誰的話的兵,三是無法銷去,因為不當兵就只能當流民,他們當然不願意了。
在上述四個藩鎮型別中,東南藩鎮無重兵,排除在外,而中原藩鎮為著鎮河朔、通江淮、保漕路、防止守外虛內的重要意義,京西北的邊疆藩鎮更有保衛京師之重任,故這兩處設重兵是唐中央允許支援的,但河朔型的重兵顯然不是唐中央允許的,當時河北三鎮有二十多萬兵,過於多了,且河北物產豐富,經濟發達,唐中央急需河北之賦稅(在這裡說明,唐中央最終目地是消去河北重兵,如果不消,河北的賦稅的大部分還是用於軍費),但是,前面說了,這些職業僱傭兵不願被銷去軍職,故為了自己繼續當兵,兵士們便推舉節度使,反抗中央的消兵。
-
3 # microkof
你說的,不就是類似明朝嗎?
唐朝如果不設節度使制度,那麼滅亡唐朝的,我認為可能是農民起義或是外族入侵。藩鎮割據恐怕到最後還是會形成,只不過不會在唐玄宗這麼早就形成。
唐朝為什麼設立節度使制度?
節度使當然不是一開始就有的,這跟唐朝疆土廣闊,多面戰爭有關係。唐朝初年,一處邊防軍的最高領導者叫做都督或者叫總管,這時候他們只有軍權沒有政權,連糧草也需要地方提供,效率很低,但是可以防止一方坐大。但是,從唐高宗末年開始,唐朝在多個方向對外族保持守勢,這樣邊境需要持續大規模駐軍,於是乾脆軍政全歸了都督,後來慢慢有了節度使一職。
唐朝第一次首都被攻破是安史之亂,第二次是為了鎮壓安史之亂,邊境空虛讓吐蕃撿了便宜,等等,一直到最後一次,都是跟藩鎮有關係。假設,沒有節度使,會怎樣?
首先說,中央會始終疲於應付各方外族的騷擾,也就是說,皇帝和群臣就不要幹別的了,也不會再有享樂,每天管理邊疆戰事就是唯一的事情。因為都督大事沒有最終決定權,要請示中央。等中央決定了,前線早就被攻破了。
然後,唐朝由於均田制的崩潰,流民增多成為嚴重問題,你徵兵?村裡跑了一半的人口,上哪徵兵?只能掏錢募兵。給錢了就來,不給錢就不來,錢誰給?中央越來越給不起,藩鎮自己解決吧。
職業軍人。邊關的軍人不但一輩子做軍人,後代還是軍人,只知道都督,不知道皇帝。就算沒有節度使,都督一樣可以私養親軍。
可見,沒有節度使,似乎情況會更糟,邊關會處於一種混亂,低效的狀態,而都督會逼著中央繼續放權。
強行不設節度使,外族入侵的成功率會增加,到唐朝氣數將盡的時候,由於氣候,土地兼併必然造成農民起義,而外族入侵會雪上加霜,明朝怎麼滅亡的,不多說了。
-
4 # 媚眼兒看史
想活就別死,留意看歷史。唐朝的興盛,萬國來朝,唐朝的審美,豐腴為佳,唐朝的衰落,藩鎮割拒。是什麼原因讓世界之最的鼎盛王朝走向沒落?節度使管轄下的藩鎮如癌症般存在,為什麼在封建王朝皇權至上的環境中,明知沒好處,反而被扶持?欲知原委,且聽分解。
一、不設節度使的假設實際上是不可能唐王朝全盤繼承了“西魏—北周—隋”三代關隴帝國的軍國體制,持續不斷地對外擴張,便是帝國軍政機器運轉的必然。唐太宗李世民依仗著麾下一群猛將良將,將幾十萬百戰精兵,迅速投入到對外開疆拓土中,開國百年時間裡,四面八方同時開戰。持續投放到的距離中原萬里之遙的雪域高原,戈壁荒漠,天山南北,和突厥、薛延陀、吐蕃、吐谷渾、回紇、鐵勒、大食、突騎施、契丹、奚、高句麗、百濟、日本、南詔等一個個此興彼伏的對手交鋒,進行著遠東和整個亞洲的爭霸戰爭。在鐵騎蹄聲和硝煙瀰漫中,大唐帝國終於建立起華夏王朝前所未有的最大版圖。唐太宗李世民也贏得了“天可汗”的稱號,唐高宗更成為稱霸亞洲的“天皇大帝”。當帝國過度擴張,而生產力水平遠遠跟不上,就意味著邊疆地區必須有遠比之前強大的動員力,才足以保障對抗那些強大異族政權,如吐蕃、回紇、大食的軍事需要。所以開國之初建立、此時已難以為繼的府兵制變成了募兵制,節度使制度也應運而生了。
二、藩鎮割拒實際上設定節度使的“此生災害”上面說到節度使是當時治國的剛需,建立節度使機構也確實鞏固了唐王朝的統治,使從未有過的廣闊疆域得到了全面的統治,有力推動了全國經濟的良性發展,使唐朝成為了史上著名的王朝。但又因設計者賦予的職能,使節度使從一開始就成為了一把“雙刃劍”。節度使的職能兼管軍民、割據一方,兵權、人事權、財政權盡在指掌,是不折不扣的封疆大吏。因為王室希望他們發展壯大穩定一方,便不加節制,任其發展壯大,結裡有的節度使掌握的藩鎮發展很快,財力、物力、軍力不可小視。人都是有野心的,壯大起來的節度使就有了自己當天王老子的心,像極具代表性的安祿山,發動了“安史之亂”,一下子就讓原本鼎盛的王朝走上了下坡路。
三、沒有節度使也會經歷不一樣的藩鎮割拒我們是假設沒有節度使,那就是允許我們違背歷史進行合理想像。唐朝的疆域是前所未有的,也就是說當了皇帝的老李他們管理大國,也是大閨女上轎頭一回,到底那個政策好,他們也得摸著石頭過河,不管用什麼辦法管,總得要有個辦法。假設當時沒想到節度使,也許會用鄉度使,或者別的什麼鎮,職能也是分管地方,支援中央,這種模式下的管理也會有很好的發展。但到了王朝腐化墮落時,這些使或鎮自然也不會消停,出現一個倆的安祿山、趙祿山太有可能了,所以有沒有節度使看似與藩鎮割拒有直接關係,但根子還是封建王朝的制度弊病。
四、藩鎮割拒於唐朝是禍事,與歷史是文明進步唐朝末年,社會矛盾不斷激化,終於爆發了王仙芝、黃巢領導的唐末農民起義。雖然起義最終沒有推翻唐王朝,卻打破了藩鎮之間相互平衡,相互制約的格局。各個藩鎮的節度使趁機大肆招兵買馬,擴充自己的實力,並以鎮壓起義軍為名,搶佔地盤。最終,在一片亂象中,大唐王朝走到了歷史的盡頭。唐朝滅亡後,各地的藩鎮紛紛開始建立自己的政權,中國歷史上再次出現群雄割據的局面,史稱“五代十國”。放眼歷史,藩鎮割拒還是難得的歷史推動因素。
-
5 # 凌煙閣論史
藩鎮割據問題的關鍵不在於節度使這個職位名稱,而在於這個職位的實際權力太大。
節度使這個權力極大的職位,來自於唐朝開疆拓土並鞏固所佔領領土的制度設計。
經過400多年的大分裂大融合,中原的騎兵裝備和戰術已經得到很大提升。唐太宗依靠騎兵主動出擊來打擊突厥。而到了唐太宗去世的7世紀中期及之後,吐蕃、奚、契丹等少數民族陸續崛起,對唐周邊的襲擾增多。
(唐玄宗最盛時疆域)
大唐面臨的局面是:需要應對的威脅增多,而寓兵於民的府兵制已經基本失效。因此從唐高宗、武周時期開始,國家日漸以募兵制為主。
到了唐玄宗時期,連續兩次政變成功,恐怕導致他大大地膨脹起來,日益沉醉於開拓疆土。領土打下來了,還得鞏固起來,於是就設定藩鎮。藩鎮的首腦職位--節度使--的重要性和便宜行事的權力要求日益迫切。敵軍是大規模騎兵,來去如風,要求節度使在調動資源方面也要具有及時而有效的權力,以方便軍事行動。
圍繞著拓邊、鞏固新佔領土地、防禦敵人、主動出擊等軍事職能,朝廷需要把重要權力下放給節度使:
募兵/人事權:原來是朝廷募兵,給節度使送過去,後來這種做法無法滿足戰爭需要,朝廷就讓節度使就地募兵。募兵工作由節度使負責以後,藩鎮的人事工作基本全部由節度使負責。而且兵員多是流民,隨著時間推移,很多士兵就世代為兵,父死子繼。他們所有的生活來源都由節度使控制,因此大部分士兵對節度使形成了個人效忠,而不知道有朝廷。財稅權:藩鎮的後勤糧餉供應,最開始也是由朝廷戶部負責,但隨著藩鎮規模擴大、常駐兵力大增,中央的後勤也日漸吃力。後來藩鎮大規模啟用屯田制度,自己供應糧食。藩鎮的整個財稅後勤供應權力也下放給節度使了。行政:朝廷本來有采訪使、採訪處置使等職位,負責監察藩鎮的州縣官吏工作情況,有便宜行事的行政大權。但是,這也對藩鎮的軍事行動的支援和效率有負面影響,因此改為由節度使一人兼任,藩鎮的大小行政官員都由節度使任免。比如安祿山,除任范陽節度使外,還兼任河北採訪使、河北道採訪處置使等。地盤:藩鎮節度使管轄數州的廣大地域,有的還兼任好幾個地方的節度使,地盤面積與今天的一個省面積不相上下。至此,藩鎮與朝廷之間的聯絡變成這樣:只有節度使這個職位由朝廷任命,其他都不受朝廷控制。
形成這個局面,會導致什麼後果?這裡我們補充一個知識點。
政治學裡說到國家統治,一般要考慮兩方面因素,一個叫“迴應性”,一個叫“可統治性”。如果更多地考慮“迴應性”,那就需要國家授予地方官員較大的自主權,讓他們根據本地實際情況,迴應本地的訴求,因地制宜地制定政策、採取行動。如果考慮“可統治性”,則中央政府可採取簡單粗暴的做法,只要基於一致性和標準化的原則建立“一刀切”的制度即可,中央的權威始終保持強勢。
回到唐朝節度使制度上。大唐為了加強擴張並強化邊防,讓節度使的權力日益擴大,以便讓他們因地制宜地調動資源,鞏固邊防。如上文所說,藩鎮坐擁廣大的地盤,還掌握本地的人事、財政、行政的諸多權力,這就是採用了“迴應性”策略。
但是,“迴應性”策略的採用,天然就會導致離心力上升。如果不能把握這個策略實施的“度”,那就會導致分裂。此時,節度使一旦擁兵自重不忠於朝廷,朝廷已經沒有任何常規的節制手段了。
果然,表面上繁榮無比的大唐,忽然就發生了安史之亂。這就是過度採用迴應性策略的必然結果。雖然安史之亂被平定,但是各地藩鎮已經坐大,隨後就開始了割據。
至此可以小結一下:
唐朝設定節度使職位,並不必然導致藩鎮割據,關鍵在於控制節度使實際權力範圍,也就是把握“迴應性”策略實施的“度”。只要過度使用迴應性策略,無論這個職位叫不叫節度使,都必然導致離心力上升,都會有割據。例子有很多。明代採用了藩王戍邊,結果導致了靖難之役。清代讓各地自行組織力量對抗太平天國,最終導致了地方事實上獨立。以節度使身份黃袍加身的宋太祖趙匡胤,深知權力過大的節度使制度的危害,因此他採用制度取消了節度使的專權,把地方的軍事權、行政權、財政權分開,各個實權部門和職位互相制約,節度使無法獨自展開行動。
其實宋朝就採用了“可統治性”策略,全國一刀切。這個做法雖然效率會低一些,但是對維護國家權威卻行之有效。比如岳飛,他急切地要反攻金軍,想要朝廷同意他就地自籌糧餉,但是朝廷就是不同意。這就杜絕了形成軍閥的可能性。
以上主要從政治學角度回答了問題。從歷史實際發展來看,有沒有節度使這個職位無關緊要,只要唐玄宗沉醉於開疆拓土,就必然有權力集中獨掌一方的職位形成。因此,問題的根源在於唐朝拓展領土的目標,伴生的後果就是要給地方充分授權,只要充分授權就會導致離心力上升、導致分裂。
要達到目標,就要考慮目標伴生的後果,這一點也值得我們今人思考。
-
6 # 舊事舊人歷史說
如果唐朝不設立節度使是否還會有藩鎮割據?這個問題問得就像如果地球上沒有人,是否還存在環境汙染一樣!對於一件歷史事實,我們不能假設如果沒有,這種假設是毫無意義的。因為它在歷史中真實存在!存在即合理。唐朝之所以設節度使並且能夠存在那麼長時間證明剛開始的時候是合理的。
經過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長達數百年的分裂。中央政府亟待加強對地方勢力的控制。隋文帝時,將州郡縣三級制合併為州縣兩級制。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中央集權。
唐太宗時為了更加有效的監察地方,他仿照漢武帝將全國劃分為十道,每道設大總管一人,負責所轄地區的監察工作,監督地方官員,並隨時向中央政府進行彙報。剛開始時的大總管僅僅只有監察功能,雖然有很大權力卻不能干涉地方行政,財政以及軍政。但是由於任大總管的都是中央政府的要員,他們或者受皇帝的旨意監察地方,或者由總領一方的將軍擔任,慢慢這種監察的職能與領軍的職能,開始合二為一,但是朝廷從來沒有明文規定,大總管,必須集監察和軍政於一身。打仗需要錢,由於大將軍專巡一方,往往可以控制地方財政。深受皇帝寵幸的大將軍有監察軍政財政大權不自覺的就會牽涉到地方行政事務。
到了唐玄宗時,由於疆域的擴大,他又將天下分為十三道,每道設節度使一名,節制地方。每個節度使除了負責節制自己所轄地區,往往因為深受皇帝信任,還可以兼領多個節度使。比如安祿山,他之所以能夠造反成功,就是因為天下十三鎮節度使,他兼領了七鎮。掌握了充足的人力物力財力和將近大唐帝國,3/5的兵力。
安史之亂後,憑藉著雄厚的人力物力財力,各鎮節度使擁兵自重,不再接受中央政府的管轄。儼然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
唐朝設立節度使本來的目的是為了節制地方,使得地方勢力為中央政府所控制。但是他們沒有想到節度使會慢慢做大,從剛開始的監察之職,到最後總領一方的大員,最終尾大不掉,成為與中央政府分庭抗禮的割據軍閥。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非人力所能為非人之思想所能料知!
-
7 # 星火辰
不得不說,唐朝的藩鎮割據和東漢三國的諸侯割據,以及和明朝末年諸將擁有重兵,都是不同的。唐朝是在主動擴張時期,突然發生了邊將叛亂,導致形勢急轉直下。而東漢末年、明朝末年,都是在內外交困下,被迫賦予諸將予重權。也就是說,唐朝是為了進取而給邊將以重兵,而東漢、明朝是為了維護統治、鎮壓叛亂、抵禦邊患,這才給予諸將以重兵。
一、唐朝設立節度使,一個是現實的需要,二個表明了唐玄宗進一步擴張的野心。節度使設立之初,唐朝取得了巨大的軍事成功
從唐高宗時代開始,隨著唐朝國土和勢力範圍的不斷擴大,不能常駐邊疆的府兵已經越來越不適應時代的要求。邊疆需要常駐兵去鎮守,甚至去開拓,邊疆的統兵大將,即便不叫節度使,也會以其它的名義而出現。到唐玄宗時期,終於設立了十大節度使。從唐玄宗當時的作為來看,他一方面要在北方鎮服突厥、奚、契丹等彪悍的少數民族,一方面要下西南抵禦吐蕃、南詔的侵擾,更重要的是,玄宗並非只是個取守勢的人,他在守住的同時,還要進攻,還要更大化的擴張唐朝的勢力。因此,當他在位時期,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的節度使,安祿山是對奚、契丹等民族採取進攻態勢的。河西、隴右的節度使哥舒翰也對吐蕃主動發起了進攻,收復了石堡城。安西四鎮節度使高仙芝、封常淸等人,也在主動進攻如今帕米爾地區,甚至在中亞和當時興起的阿拉伯帝國幹了一仗。
至少在當時實際效果看來,在安史之亂之前,節度使的設立是利大於弊的。
二、安史之亂使得唐朝的國勢急轉直下,安祿山自然是歷史的罪人,然而唐玄宗處置的不當造成叛亂不可遏制,並非只是因為設立了節度使
很多重要的決策都是雙刃劍,既然想要鎮服周邊民族,給予邊疆的節度使以重兵重權在所難免。唐玄宗最大的失誤不是設立了節度使,而是重外而輕內,唐朝腹地幾乎完全喪失了抵禦兵禍的能力。安祿山造反時,河北、河南一帶都是軍備廢弛、民不習戰,造成安祿山能夠輕易南下,攻破兩都。在這其中,還有許多深層次的原因,以及唐玄宗自身指揮的失誤,共同造成了安史之亂長期不能平定。從深層次上說,玄宗的朝廷,當時從朝政、軍隊、用人等各個方面都出現了很大的腐敗,造成唐朝決策的失誤、招兵的困難以及一些地位中下層士人流向了叛軍的陣營。從玄宗的指揮上說,他強令哥舒翰出潼關與叛軍交戰,妄想一舉蕩平叛軍,簡直就是痴心妄想。安史之亂這一鬧,且不說直接損失,叛亂把唐朝的所有正常秩序全都打亂,這才為藩鎮割據埋下了禍根。
三、即便在安史之亂後,很長一段時間內,藩鎮割據也只是叛軍降將所控制的河北地區一帶,又經歷長期複雜的發展,這才蔓延到全國範圍
說起來,這是一種連鎖反映。唐朝為了抵禦河北藩鎮,而被迫在內地增加新的藩鎮,當這些藩鎮強大起來後,又逐漸形成半獨立勢力。就這樣越擴越廣,直到唐朝一百五十年後的滅亡。安史之亂先造成了河北、山東的割據而已,其間蔡州、淮南、西蜀等地間或有些叛亂,妄圖割據,唐懿宗時期,唐朝的控制力越發衰落,北方、以及徐州都發生了大的叛亂,直到黃巢起兵後,天下諸侯分崩離析,到唐昭宗時期,連長安附近的節度使也各自為政了。這是上百年逐漸發展來的,和節度使的設立關係不大,但和節度使越來越失去控制關係很大。然而,節度使是否失去控制,和是否設立節度使,其實是兩個問題。
-
8 # 放棄的回憶
唐朝如果不設定節度使,是否還會有藩鎮割據?
這個問題隱藏著這麼一個意思:節度使等於藩鎮割據,藩鎮割據等於唐朝衰亡。換言之,沒有節度使就沒有藩鎮割據,沒有藩鎮割據就沒有唐朝的覆滅。
藩鎮割據是大唐帝國衰亡的首要原因或者說直接原因。提到藩鎮就會想到唐朝,歷朝歷代,只有唐朝推行過藩鎮這種特有的行政體制。藩鎮就是唐朝的一個特色。
這個特色從表面上看來並未給唐朝帶來什麼好處,反而是讓大唐盛世走向衰微的開始。最著名的例子便是安史之亂,還有之後的四鎮之亂。唐玄宗、唐僖宗先後兩任大唐皇帝、天可汗被趕出長安,各鎮節度使手握軍財政三項大權,皇帝成為了名譽上的君主。
華人心目中的皇帝是至高無上的,華人心目中最理想的政治環境是大一統,藩鎮割據於是就成了唐朝悲慘命運的代名詞。
透過這個問題,陳述一下唐朝崩潰的根本性問題,以及藩鎮節度使對唐朝的意義。
一:唐朝衰亡的根本原因是文明中心的衰弱。
文明中心是一個國家政治經濟文化最為發達的地區,是國家首都的所在地,是中央政權統御全國各個地區的基本力量,是各個地區生產生活的唯一標準。
文明中心衰弱,唐朝在政治上無力集聚全國最頂尖的人才,在經濟上無力供養政權的運轉,在文化無力凝聚人心,在軍事上無法打造出一支強大的軍隊。
文明中心的衰弱,即便到了宋朝也依然是如此,所以宋朝不得不採取強幹弱枝,守內虛外的一系列國策,以鞏固帝國的統一。
換言之,如果唐朝不採用藩鎮節度使的制度,那麼自唐朝中後期開始,唐朝就會直接演進成為宋朝。宋朝給華人的總體印象是什麼?積貧積弱,重文輕武,被外族所滅。
二:藩鎮林立的形成,或者說唐朝為何要設定藩鎮?
隨著文明中心的衰弱,唐朝中央政府越來越無法維繫對邊疆大軍的後勤、兵力的補充重任。在唐玄宗時期,均田制逐漸崩潰,繼而也造成府兵制的崩潰,唐朝不得不採用募兵制。募兵需要消耗大量的財力,可是中央政府隨著文明中心的衰弱,根本無力承擔這個消耗,也根本無法抽調財力組建軍隊對叛亂的部落政權進行軍事打擊。
於是乎,邊疆需要駐紮大量的軍隊防備部落政權的崛起和侵犯,唐朝只能在邊疆屯紮重兵。可是唐朝中央政府又無法為這些重兵提供給養。在軍事指揮上,唐朝國土龐大,中央政府無法直接指揮軍隊。把軍隊的募兵權、財權、指揮權全部交給節度使是符合當時國情的。
安史之亂爆發後,唐玄宗首先想到的就是利用西部的哥舒翰集團來抵禦,於是西部集團奉詔守潼關。但安祿山能征善戰,哥舒翰的軍隊在靈寶之役中遭遇慘敗,哥舒翰本人也兵敗被俘,西部勢力幾乎遭到毀滅。這樣一來,玄宗之後與叛軍對抗的肅、代兩位君主除了仰仗回紇的軍隊外,只能依靠這些邊境節鎮和新增設節度加強對各地的管理,以適應軍事鬥爭的需要。
自唐肅宗開始,唐朝在戰亂期間,先後增加了四十餘個藩鎮節度使,從而使地方政府有能力應對安史之亂,不會造成整個社會整體性的崩潰,也為迅速平定安史之亂,壓縮安史之亂波及的範圍提供了前提條件。
經過八年的安史之亂,原來的東西兩大軍區藩鎮已經無法重現,增設了四十多個藩鎮,使得原本東西兩大軍事集團被打散。再加上唐朝中央設立了一直直屬的神策軍,專門用來彈壓不停明令的藩鎮,使得唐朝軍事力量的重心從邊疆再度迴歸中央。
可以說,沒有不斷增加的新藩鎮,唐朝在安史之亂中或許已經覆滅。安祿山能不能建立起新的統治不知道,但是唐朝一定會徹底崩盤,外部叛亂的部落政權入侵,內部陷入無政府狀態。
三:藩鎮維繫著唐朝的統治,推動了唐朝社會經濟的發展。
藩鎮叛亂是唐朝文明中心衰弱導致的,而藩鎮的出現卻是盛唐時期國土急劇擴張的必然結果。經過南征北戰,大唐帝國的版圖已經達到了時代階段,一個國家所能統治的疆域的極限。那麼,對於中央財政來說,這是非常沉重的統治成本。下放軍政財三項大權,是高效統治的唯一辦法。
唐朝先後設立的藩鎮多達八十九個,參與割據和叛亂的只有十一個且被討平,長期割據的只有燕薊地區的河朔三鎮。多數藩鎮並非參與割據,而且基本都聽從唐朝中央的指揮,執行中央政令。他們或為唐朝戍邊,或者為唐王朝提供錢糧,仍有序地維持著整個唐王朝國家機器的執行。
藩鎮在唐朝平叛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內部的藩鎮叛亂是藩鎮平定的,外部的部落政權反叛也是藩鎮平定的。例如,契丹族、奚族多次反叛,唐朝先後有四任盧龍節度使擊敗契丹,最後一任節度使劉仁恭還把契丹打得獻馬乞盟。
郭子儀、崔寧、李晟、韋皋、史敬奉等也率領藩鎮多次重創吐蕃軍;九世紀中期,吐蕃內訌,唐朝重佔秦、原、安樂、維、扶、河、渭等州,張議潮佔北庭(西域東部)、河西、隴右,歸附於唐朝。
從唐德宗開始,回鶻再次開始稱臣於唐朝。九世紀中期,黠戛斯擊破回鶻,黠戛斯入貢於唐朝;部分回鶻西遷,大量回鶻南遷。南遷的回鶻與唐朝發生衝突,唐朝張仲武、劉沔、石雄等數次擊破回鶻,俘獲大批迴鶻王室貴族。
唐朝與南詔戰爭的最後階段,唐朝宋威、高駢等數次大破南詔軍,南詔到了“男子十五以下悉發,婦耕以餉軍”“屢覆眾,國耗虛”的地步,唐將高駢的數次大勝,令“南詔氣奪”,不敢再戰,驃信(南詔首領)送子入朝為質。
與藩鎮制度相匹配的是唐朝兩稅法的推行,兩稅法的精髓在於“戶無主客,以見居為簿,人無丁中,以資產為差”。變相承認了人口遷徙的自由和土地買賣的自由,使得百姓不再束縛於土地中,可以自由來去,從而使更多的勞動力進入商業領域,推動了商業進一步發展,瓦解了以往“重農抑商”的帝國重壓。這一點,基本上被後來的宋朝全面繼承。
看似藩鎮林立的大唐帝國,在周邊部落政權看來依然是一座無法逾越的大山。如果沒有藩鎮節度使,宋朝的窩囊就是一面鏡子。
相比宋明兩朝,藩鎮節度使的制度壓制了周邊興起的部落政權,保護了中原千萬百姓的生命安全。藩鎮割據總比宋明兩朝被部落政權所滅要好一些吧!
總結來說,藩鎮或者藩鎮割據並非是導致唐朝崩潰覆滅的原因。根本原因是傳統的文明中心關中河南地區衰弱,燕薊地區江南地區兩大新的文明中心崛起。文明中心轉移,三大文明中心相爭成為最高權力的地區。燕薊地區大軍閥發動的安史之亂與江南地區鹽販子發動的黃巢起義是唐朝崩潰的根源,也是新的文明中心反抗傳統文明中心統御的必然。
-
9 # 歷史的拐點
唐朝如果不設定節度使就真的能夠避免藩鎮割據的局面嗎?藩鎮割據真的是因為設定節度使造成的嗎?這些問題你仔細思考便會發現。其實根本不是這樣。應該和唐朝的政治、經濟及外交政策有很大關係。
1、經濟原因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經濟基礎還決定很多事情。唐朝上承自南北朝的北魏。北魏時期為了恢復生產採取均田制,安置天下流民。府兵制便是在這樣的基礎上建立。為了保護自己的既得利益,府兵爆發出了強大的戰鬥力。
正所謂“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依”府兵制的基礎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礎上。唐朝中期,它們也不得不走上封建王朝逃不過的命運,土地兼併嚴重。直接導致以土地為紐帶的府兵制瀕臨崩潰。作為一個龐大的帝國沒有軍隊是不行的。唐朝的統治者們,改府兵制為募兵制。全國的財政收入就那麼些,中央財政的入不敷出。便將養兵任務下方到地方。結合原本府兵制的框架。最終形成節度使取代中央政府成為府兵的衣食父母。一場安史之亂更是讓中央政府權威掃地,這才給了藩鎮崛起的機會。
2、外交原因唐朝前期,外交政策最顯著的特徵便是外擴性。等到玄宗繼位,國家富強,國事鼎盛。唐朝再次走上了外擴的道路。為了便於邊將行事,也為了前線戰爭的順利。唐朝在邊境設立藩鎮為的就是軍政一體,任用能征善戰的胡人為主將也是為了便於對外擴張。
當時的唐朝中央政府足夠強大(至少表面如此)。劃分為藩鎮的區域也僅僅集中在邊境的一部分地區。只要控制著全國大部分地方,便能在財政上卡死藩鎮,本該無虞。
可惜,天寶年間的玄宗早已不負年輕時候英明神武。老人最是念情、容易信任別人。全國的軍隊主要都集中在邊境藩鎮手中,中央缺少一支佔據絕對優勢的強大武裝。再加上信任舊人,讓胡人出身的安祿山身兼三地節度使,控制了唐朝超過一半的最精銳部隊。人的貪婪是無止盡的,擁有如此實力的安祿山不免走上謀求更大權力的邪路。
結語綜上所述,唐朝的藩鎮割據是時代的侷限造成的,也是統治者無法做到居安思危帶來的禍患。安史之亂就是唐朝統治者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
10 # 嗔痴歷史觀
藩鎮割據只是權利失衡的一個結果,而不是節度使這種制度引起的,即使沒有節度使,在那種環境下也會出現其他形式的藩鎮割據。
一、為什麼要設節度使?唐朝前期一直使用的都是府兵制,就是戰士自己養自己,要是國家有戰爭,士兵就自掏腰包出路費去參加戰爭,結束後再回家種地。
這種制度在唐朝前期政治局面穩定,人民富裕的情況下是很不錯的,尤其貞觀之治的時候人民幸福感強,更是再合適不過。
可是隨著國家衰落一些後,人民生活水平下降,而且戰亂越來越多,士兵基本上隨時都在參加戰爭,家裡土地全部荒廢,根本沒有經費支援自己參戰,再加上這種士兵不專業,打戰很容易失敗。
就在這種情況下,唐玄宗才把府兵制改成徵兵制,還設立節度使來管理這些士兵,就像現在的軍隊管理制度一樣。
每個士兵都有編制,而且每個月有工資領,可以全心全意參加到戰爭訓練之中。
按理來說,這種軍事管理體制是很不錯的,可是為什麼會出現權利失衡呢?
二、為什麼會出現藩鎮割據?節度使就相當於每個軍區的司令員,擁有兵權,但是唐玄宗時代管理並不完善,唐玄宗晚年又沉迷於楊貴妃而不理朝政,從而給一些投機倒把分子帶來機會。
第一個帶來壞影響的就是擔任三個地方節度使的安祿山,因為權利失衡,讓他一個人擁有三個地方的兵權,你說他不想造反都難。
自從安史之亂開了一個頭之後,節度使們就紛紛效仿安祿山,才形成藩鎮割據的局面,最終導致唐朝滅亡。
其實深入剖析就會發現,藩鎮割據與節度使雖然有關係,但是不是主要原因。節度使這個制度在唐玄宗早期就已經制定,很多年都很穩定,還為唐朝帶來開元盛世的大好局面。
可是為什麼後來就變質了呢?這主要還是管理者的失誤,首先唐玄宗後期就玩物喪志,不理朝政,再加上任用奸臣楊國忠等人,對軍事管理一無所知,成天搞宮廷內鬥,才讓外邊的節度使有機可乘,不斷髮展壯大。
結語任何局面的形成都不會是簡單的,必然後邊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只有撥開雲霧,才能更好接近本質。
如果要說藩鎮割據,必然也只能怪朝廷管理的問題,而不能怪罪於節度使這樣的良好制度。
回覆列表
跟大多數王朝不同,唐朝是一個崇尚開疆拓土的朝代。在唐太宗時期,這一點尤為明顯。天下剛剛安定不久,唐朝卻沒有實行休養生息的國策,而是直接投入到對戰爭中。唐太宗堅信,出動出擊,才是最好的防禦。唐朝當時擁有一支不遜色於遊牧民族的騎兵,可以在草原戈壁中發起奔襲。所以,唐朝前期的對外戰爭都取得不錯的成果。這也是唐朝為什麼沒有修建長城的一個重要原因。唐朝初年,國家實行的還是府兵制度。士兵在平時是農民,戰爭時拿上自己的武器和馬匹,奔赴前線。這些府兵一般居住在京師附近,遇到戰爭才會徵集起來,站在結束後,則會重新解散。不僅士兵如此,他們的將軍也是這樣。當時這些軍隊的統帥,最初被稱為總管,之後總管名稱被廢,改稱都督。但是,隨著形勢不斷改變,節度使反而稱了唐朝最大的隱患。唐朝中期,土地中期土地兼併愈發嚴重,朝廷手上控制的土地變法,無法繼續授予府兵土地。再加上邊防軍隊的常駐,導致很多府兵難以得到輪換,久久不能歸家。時間一長,邊境逃散的府兵極多。為了改變這一情況,唐朝只能放棄府兵制,改由募兵制。戰馬、裝備轉由國家提供。在盛世富饒的時候,這種增加的財政負擔還不是問題。但在安史之亂後,中央朝廷收入銳減,募兵的事情,成為各藩鎮節度使自己的事情。朝廷不僅不清楚節度使招募計程車兵數量。而且,很多被招募計程車兵,都是過去的流民,他們往往世代從軍。時間一長,他們對於節度使的忠誠,往往會高於皇帝。而且,在安史之亂時,為了讓各軍鎮抵禦叛軍,唐玄宗又廢除了採訪使,改由節度使兼任,增加了節度使的權力。唐肅宗的時候,天下仍是不太平,於是又效仿漢朝州牧的制度,讓節度使統管地方的軍政大權。這就使節度使掌握有軍權、財權、行政權、用人的權力。等到晚唐時,又有了世襲的資格後,終於成為可以直接威脅朝廷,甚至是推翻唐朝的主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