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標籤小編
-
2 # 灞波兒奔WOO
美國在稅改政策,取消關貿協定,徵收關稅等一系列蘿蔔加大棒的組合拳下,美國製造業迴流的跡象明顯,2017年9月,美國的製造業擴張速度達到13年來的新高,就業指數攀升至6年來的新高。需要指出的是,美國的中高階製造業從未流向海外,此次重振的主要是以低端製造業為主。
國家安全戰略的考量歷史上大國的崛起都是從製造業開始,而製造業被掏空的國家也隨之走向衰落。大國都會陷入財富的詛咒。荷蘭稱霸全球時有海上馬車伕之稱,經濟發達後,很多富人嫌棄製造業來錢慢,把資本投向了英國和法國。等到拿破崙兵臨城下時,荷蘭已經沒有了製造武器的能力,賠錢求和。曾經的日不落帝國,也犯了同樣的戰略失誤,把資本投資到了美國的鐵路,鋼鐵等基礎工業,滋養了美國的崛起。在二戰時期已經不能生產軍需戰略物資,只能依靠美國的租借法案維持戰時供給,處處受制,最終喪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很明顯美國不願重蹈英國和荷蘭的覆轍。
平衡鉅額貿易逆差長期以來美國高階製造業運用勞動力套利的優勢,把零件生產外包給海外低勞動力成本的國家,然後再運回美國進行組裝。不僅使得美國的藍領失業人口劇增,還創造了大量的貿易逆差。重振中低端製造業,意味著美國自產自銷,吸引全球的投資,並且把產品輸出到全球。以此來大幅度提升美國的貿易順差。
鞏固選票,爭取連任特朗普的支持者大多來自中低層。製造業具有高度連線性的產業生態,可以大量增加傳統職業崗位,還提供了很多全新的就業機會。在美國,每增加1美元製造品銷售額,就可以附帶創造出價值1.4美元的關聯企業的產值;每1個製造業崗位能帶動其他1.6個崗位的就業機會,而每1個先進製造業崗位將帶動其他5個崗位就業機會。商人出身的特朗普都是精打細算,出於選舉連任考量,都要和製造業繫結在一起。
結論特朗普重振製造業一旦成功,加上美國的高科技和金融地位,美國的產業結構更加合理。
-
3 # 手機使用者70360505627
歷史上的美國,是一個製造業十分寵大的美國。二戰中,美國試圖掐斷日本能源運輸線。促日本動手,不明究裡的日本鷹派極力主張宣戰。而海軍大將山本堅決反對。理由是你們去看一看美國國的工廠數量就知道了。當然,後來山本被綁上了戰車,結局也正如他所料——日本敗北。製造業歷來是國之基本。可是後來資本家看上了廉價的國外勞動力,為了追求高額利潤,製造業漸漸移出美國。在國外製造商品,然後又流向美國。並由此產生了巨大的貿易逆差。而國內卻閒散著大量失業人口。連年的逆差,龐大的赤字已經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所有這一切必須從製造業重回美國開始,除此皆是扯淡。所以,正如我之所料,特朗普天王老子都不認,一定要對歐盟提高鋼鋁進口關稅。如果此招不靈,必將再出狠招。
-
4 # 海匯觀潮
有一個問題就是美國的經濟其實還是在增長的,而且增長速度並不慢,那麼為什麼特朗普要火急火燎的要重振製造業呢?
答案是,雖然美國的經濟增長仍然很迅速,但是現在支撐美國經濟增長的是金融業和高新科技產業,比如網際網路之類的,然而傳統制造業正在慢慢衰落下去。
但是傳統制造業能夠容納大量的就業人口,能夠讓美國本土的工作多起來,如果傳統制造業搬離了美國,或者在美國開不下去了,就會有大量的工人失業,大量的工作崗位沒有了,這對於美國來說是很致命的打擊,比如說汽車城底特律很了,汽車工業開不下去了,那麼,很多人就會失業,經濟狀況就會不好,整個城市的治安就會變得很糟糕。
為了美國工人階級能夠不失業,取得他們的信任和選票,特朗普自然要提重振製造業。
-
5 # 光陰似箭6802
美國這多少年就重視高科技產品,和軍工產品,他把低端的民用製造業都放到國外了,老百姓的日用消費品都靠進口,這樣慢慢的就造成了,貿易的逆差和國內勞動力的失業,再是時間長了,他的製造業想搞也不是一下能搞起來,他也怕斷了製造業這個基礎。現在,他是為了改變貿易逆差,提高就業率,給失業人員創造更多就業崗位,所以,他要在國內從振製造業,創造更多崗位,解決就業問題,減少進口,擴大出口,慢慢貿易逆差就變順差了。他想是這麼想的,但最後還得市場作決定,市場有時不是人為的能改變了,人為的改變就會影響你的發展速度。
-
6 # 劉子健32
謝邀。美國近年來工業製造業嚴重空心化,其造成的後果是就業率下降,給其國內造成很多不安全因素;高階產品限制出口的情況下,造成越來越嚴重的貿易逆差。以上兩種情況的出現又造成其債務不斷上升,股市和債市出現了大量的泡沫。為維持其美元霸權地位,川普為代表的美國政府,又不得不實施"美國優先"的經濟政策。隨著這一政策的實施,美國在外交等方面出現了越來越被動的局面。以上這些原因,逼迫美國政府不得不提出,重振製造業來彌補由此造成的後果。
-
7 # 經韜
自執政以來,特朗普十分重視製造業的發展。是具有多重考慮的:
第一,兌現競選承諾,鞏固執政支援率。早在競選期間,特朗普就高喊“讓美國再次偉大”,重振製造業、促進經濟繁榮,得到“白人藍領”等底層民眾的力挺。上臺後,採取減稅、促進海外企業迴流、保護主義貿易等一系列經濟政策,堅定地兌現競選承諾,意在鞏固國內支援率。根據RCP平均民調顯示,特朗普目前支援率達到44.4%,拉斯穆森民調顯示,特朗普執政支援率達50%。非常不錯了。這和他積極推動製造業重振,維護工人利益密不可分。
第二,扭轉產業“空心化”。全球化以來,美國大量中低端製造業外流,使美國中低端就業崗位不斷萎縮。而很多高科技公司(例如蘋果)也把大量的加工製造的中間環節外包海外。這種“空心化”,加劇了貧富分化和國內民眾的不滿。據統計,2008年美國製造業就業崗位為1340.6 萬個,2017年美國製造業就業崗位達1244萬個。
因此,特朗普十分注重製造業的迴歸和重振,化解這種產業“空心化”,扭轉崗位不斷外流的趨勢,讓普通百姓更有獲得感。截至2018年4月,美國製造業就業崗位達1265.5萬個,1年多提升了21萬個。有了明顯改觀。
第三,健全產業鏈,維護國家安全。全球化與國際分工的深入發展,美國是獲益最大的國家,始終處於全球產業鏈的中上游,獲利頗豐。但是,中低端製造業的逐漸缺失,生產能力的減弱,對美國國家安全也造成了潛在威脅。例如,目前美國能夠生產高質量鋁、用於國防和軍事用途的熔爐只有一個,且大量依靠進口。一旦出現問題,國家安全遭受潛在衝擊。因此,特朗普欲將涉及國家安全的中低端產業鏈大量回遷,保障軍事工業生產和維護國家安全。
第四,促進美國經濟向好的重要抓手。特朗普執政1年半以來,實施了稅改、擴大基礎設施、採取了“美國優先”的貿易政策。而著力點都在製造業,意在減少製造業負擔、擴大相關產能和出口、維護企業競爭力等等。因為,特朗普充分意識到,經濟向好發展的最有力支撐是實體經濟的向好,股市等資本市場然榮的有力支撐也在製造業的重振和繁榮。2017年4季度,美國製造業價值增加值突破2.3萬億美元,處於危機後的最高點。由此,也支撐了美國經濟新一輪的較好增長。政府與民眾對經濟前景信心正在增強。
-
8 # 布衣侯15
美國是殖民主義國家。其鉅額的利潤來至於“貨幣是唯一資本”的歐美經濟制度。也是繼英國之後的第二個世界貨幣國家。
再“貨幣是唯一資本”裡面,幾乎就是絕對的重視生產,而將消費與浪費混為一談。重視生產,也是經濟發展的一種方式。比如再戰爭之後的恢復,大量基礎設施建設,對於物質嚴重匱乏時期都是有一定輔助幫助的。
但是對於物質過剩的賣方市場階段,生產力極可能生產出來的是庫存。也就是現金迴流的相對緩慢。同樣,再物質需求再市場化飽和狀態下,世界貨幣對於主權貨幣的剝削確實不停止的。因此,貨幣的利潤生產週期跟不上貨幣剝削週期。主權貨幣又在世界貨幣的剝削之下。所以,類似於辛巴維(威)幣的主權貨幣崩潰也就順理成章了。
特朗普重提製造業,不過是一廂情願的維護“貨幣是唯一資本”理論。
這個世界,由於數字貨幣支付的出現,已經徹底改變。任何妄圖經濟復辟到讓人們忍受剝削的事情都是行不通的。人們的認知是逐漸提高的。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才是符合人性的基本理性平衡。
-
9 # 白刃行走
在大家的印象中,美國一直是一個工業非常強大的國家,一些耳熟能詳的大公司,如福特,通用等大型公司比比皆是,為什麼特朗普要重振製造業,那麼美國的製造業在過去幾十年發生了哪些變化呢?
目前美國製造業的GDP才剛剛恢復到2008年的水平:那麼2008年美國的GDP14萬億美元,而2016年的GDP為19萬億美元左右,也就是說,美國製造業的比例下降了20%以上;
而對於現代國家來說,一個國家實體經濟才是國家之根本,服務業再好也是為製造業服務的,如果美國沒有製造業,金融業再好,也不過是隻肥豬,等養肥了,別人想吃肉了就過來宰掉而已;畢竟,最為先進的軍事力量是錢買不來的,這個世界說到底還是靠槍桿子說話;
同時,製造業所能夠容納的勞動力也是其他行業所不能替代的;華爾街的錢賺的再多,也不過是少數人在賺錢;
-
10 # 智慧機械雲
其實不僅僅是特朗普提出要重振製造業,近些年來全球金融危機爆發,讓很多西方發達國家都開始想著重振製造業。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其實這和製造業的地位是分不開的。
我們知道製造業是一個國家的基礎行業,它關係著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是立國之本、強國之本、富民之本。
國際地位
我們從工業製造業的世界史來理一理,就知道了為什麼特朗普要重振製造。我們知道英國之前被稱為“世界工廠",其實這都得益於英國工業革命,製造業發達,讓英國一時雄霸世界,創下了日不落帝國的稱號;但後來英國發展起了金融,脫實向虛,製造工業開始衰落,隨之而來的就是,英國走向了下坡路。
而當英國大玩金融的時候,美國在大力發展製造業,並在二戰中搞走了很多德國的各種工程師,大大推動了美國製造業的發展,也因之樹立了美國世界警察的地位。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上世紀 80年代之後,美國製造業大量遷往海外,本土發展金融業,因此我們一提到華爾街,就知道那是金融大亨雲集的地方,財富聚集的地方。和英國一樣,美國製造業沒落。雖然經濟總量上還是第一,但中國工業產值已經超過了美國。
就某種意義上來說,美國再不採取行動,未來第一的位置肯定要拱手相讓了。
抵禦全球金融危機
何況不論是美國特朗普還是其他西方國家發達國家,過去十多年,受全球化衝擊,製造業的“空心化”日趨嚴重。作為大國,保持強大的製造業是綜合國力的基礎,因此,重振製造業,在未來全球競爭中佔據也有利位置的穩定,同時,也有利於在抵禦經濟全球化金融危機的洗刷,基本上每次大的金融危機都是要靠工業製造業來彌補危機帶來的虧空。像上世紀九十年代,日本房地產市場崩塌,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中,也是製造工業拯救了日本。
為了大選連任
每一個人在吹了牛之後,都想著把這個牛落地。特朗普在競選時向藍領工人許下增加就業的諾言,這時也該是他兌現的時候了。要不然失去了民意,那連任就有問題了。
總之,製造業的發展直接決定了我們的生活水平、事業發展、國際地位等,沒有哪個國家可以等閒視之。
回覆列表
美麗的美國靠服務業和金融業,獲得了美麗的環境。財團,跨國公司,華爾街,富得流油。底層農民工人,慘兮兮。
貧富差別,讓美國內部矛盾深重。民粹主義盛行。再繼續原來的搞法,美國要爆發解體。
製造業可以解決就業,緩和國內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