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943年的盟軍已經在義大利登陸了,為何不以此為根據地開闢歐洲第二戰場。而是非要在第二年在諾曼底登陸呢?
9
回覆列表
  • 1 # 琅琊科技苑

    二戰中的諾曼底登陸對於人類來說意義太大了,直接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略態勢發生了根本變化,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海上登陸作戰,288萬盟軍如潮水般湧向法國,一路勢如破竹,成功開闢了歐洲的大陸的第二戰場。

    其實諾曼底登陸的計劃早就已經制定好,只不過因為種種原因而一再推遲,早在1941年,斯大林就向丘吉爾提出了要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的提議,但是那個時候美國還沒有宣佈加入同盟國,英國在歐洲也是獨木難支,面對德國的步步緊逼,打的異常辛苦,所以對於斯大林的提議, 英國無法給出迴應,只能表示自己會派出小股部隊對歐洲大陸進行偷襲,畢竟他自己都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

    到了1942年6月,蘇美和蘇英發表了聯合公報,計劃會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不過英國對此仍然做了保留,一個月之後,英國和美國在倫敦開了一場會議,決定在1942年的秋季登陸北非,但是開闢歐洲第二戰場的計劃再次被推遲,計劃在1943年上半年實施。

    但是斯大林已經等不及了,此時的德軍勢如破竹,一路在蘇聯的土地上高歌猛進,已經打到了斯大林格勒,斯大林是真著急了,強烈要求美英開闢新戰場,以減輕蘇聯的壓力,英國也只能派出一支6018人的突擊部隊在法國登陸,結果死了5810人,傷亡率高達百分之九十六點五。

    面對如此大的傷亡,英國堅持以第厄普的慘烈,來說明兩棲登陸作戰的危險性和複雜性,以說服推遲對歐洲大陸的登陸作戰。1943年 1月,美英在卡薩布蘭卡會議上,最終決定把在歐洲大陸的登陸時間定為1943年8月。其實英國的最終目的還是希望德國和蘇聯打的兩敗俱傷,自己坐收漁翁之利,同時希望藉著美國的手把英國在北非和南歐的傳統勢力重新掌握在自己手中,美國當然不會成為英國的棋子,英國只得同意制定歐洲的登陸計劃。

    但是最終開闢第二戰場的時間還是拖到了1944年6月,德軍這邊雖然派出了“沙漠之狐”隆美爾,但是面對盟軍猛烈的攻勢,德軍根本就沒有組成建制的反攻。德軍被打的措手不及,節節敗退。

    那麼早在1943年時,盟軍就已經登陸了義大利,為什麼登陸義大利不算是開闢了新的戰場呢?

    當時美國和英國的軍隊在西西里島登陸,義大利旋即不敵投降,並沒有對歐洲戰場有太大的作用,畢竟作為軸心國的一員,義大利在拖德軍後腿這件事上一直是不遺餘力,擅自開闢了北非戰場,拖累德國延遲對蘇聯的戰爭,致使德軍在蘇聯寒冷的冬天損失慘重,所以義大利就算投降了,對德國也沒什麼影響,反而還少了一個累贅,佔領義大利並不算什麼壯舉,直到諾曼底登陸之後,盟軍對德軍才形成了東西夾擊之勢,而此時的蘇聯也已經開始逐漸佔了上風,開始對德軍進行反攻,歐洲戰場才開始開闢,雖然來的遲了一些,但是也給蘇聯減輕了不少的壓力。

  • 2 # 資訊所長

    我們知道二戰時候義大利是個非常有趣的國家,各種趣聞很多,作戰能力有限,所以因為義大利實力有些弱,就導致盟軍在1943年擊敗北非的軸心國軍隊之後,就在義大利西西里島成功登陸了,這可是比諾曼底登陸戰還要早一年。

    所以很多人就不禁要問,為何盟軍不在義大利開闢歐洲第二戰場,向德國發起進攻呢,為什麼要選擇諾曼底呢?我個人覺得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義大利本地和北方地形考慮

    從地圖上就可以看出來,義大利是一個半島型的國家,三面是海洋,整個國家也比較狹窄,而且地形複雜,多山地地形。當時盟軍一開始還是從義大利南部登陸的,如果舉大兵北上,肯定會受到軸心國的瘋狂狙擊,義大利半島東西兩邊太窄了,也就是東西沒有什麼戰略縱深,防守起來很容易,進攻起來很麻煩!

    就算拿下了義大利,我們還是從地圖上可以看出來,要從義大利北上進攻德國的話,盟軍就要翻過被大雪覆蓋的阿爾卑斯山脈,它根本不適合機械化部隊透過,只適合輕裝步兵,所以穿過這個山脈是非常難的。可能還沒有到德國的家門口,就算沒有受到德國的狙擊,盟軍就已經自己損失不少兵力了。而如果從諾曼底登陸或者周圍海域登陸,地形上面就不需要有太多的顧慮了,因為通往德國的地形不復雜,大多是平原地區,非常適合機械化和半機械化部隊行軍。

    二、物質補給考慮

    如果從義大利登陸開闢第二戰場,那麼所有的物質都需要從地中海運往歐洲大陸,我們知道地中海算是一個內陸海,像一個被紮緊的口袋,真正的出海口只有一個直布羅陀海峽,這個太容易被德國海軍襲擊了,尤其是二戰時期德國潛艇,非常適合埋伏在那裡,就會嚴重威脅到盟軍的物質補給船隻的安全,而從蘇伊士運河運更不太現實!

    所以從法國登陸,補給的物質,可以源源不斷的從大西洋和英國運往前線,英國當時並沒有被德國佔領,是一個非常好的物質補給中心!

    三、戰略考慮

    由於義大利離德國本部太遠了,進攻起來太困難,而且從義大利進攻,也很難起到左右夾擊德國的目的,付出的代價不光大,最後效果還非常有限。而且這樣斯大林也不會同意的,因為不能幫蘇聯分擔來自德國軍隊的壓力。

    但是從歐洲背部或者西部登陸,這樣聯合起來蘇聯,就可以剛好形成對德國左右夾擊的局面,讓德國兩面受敵,來回調兵遣將都需要花費最大的時間,因為登陸點諾曼底和德國蘇聯,三者幾乎是在一條直線上。

    而且這樣登陸,離德國的本部近,如果攻擊順利,就可以很快的到達德國首都,就算德國事後發現了,盟軍登陸成功後,抽調兵力也可以應付,而不是像在義大利,由於義大利那樣的地形,盟軍還沒有登陸成功,德國的援軍就到了,到時候盟軍想要再突破,就非常困難了。

    所以綜合考慮,盟軍最終選擇並且策劃了諾曼底登陸戰,並且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加速了德國的滅亡。您怎麼看呢?

  • 3 # 皇家橡樹1972

    義大利地形圖,阿爾卑斯山橫亙在義大利以北,呈弧形將義大利與西歐、中東歐隔開!義大利北部與瑞士和奧地利接壤,東北部一角與原南斯拉夫接壤,只有在西北角一小段才與法國接壤(白色→),這樣惡劣的地形根本不利於機械化部隊行動,幾十萬大軍的坦克、車輛,各種補給品、軍需物質...要想翻越阿爾卑斯山進攻德國是難上加難的事情,如果碰到了德軍精銳的山地師,根本發揮不出來美軍火力的優勢,打山地戰也不是美軍的強項!而且北部還是“中立國”瑞士,也沒辦法外交交涉讓幾十萬的部隊透過瑞士...。罕見的“義大利戰役”彩色照片,英美加拿大軍隊與德意軍隊從1943年9月3日發動“義大利戰役”,由於“亞平寧山脈”貫穿義大利本土,山地爭奪戰非常困難,這仗打得異常拖拉,直到1945年5月2日才全境解放義大利,這時諾曼底登陸戰已經進行快一年了。反觀法國地形圖,靠近“英吉利海峽”的大片領土地勢平坦,法國有80%的領土面積是平原和丘陵,非常有利於機械化大部隊行軍/作戰,即便是有三五百米的丘陵阻攔,美軍航空兵也會將其全面火力覆蓋,並不影響到整場戰役。還有一點就是英國與法國之間只有一條寬度不足百公里的海峽,盟軍戰時補給不受太大的距離限制,在完全掌握制空權、制海權的有利條件下大批物質運輸非常快捷方便,現代戰爭打的就是後勤。

    同時德國與法國和比利時接壤,地形狀況是南部為山區,北部包括首都柏林地形地貌與法國類似,平原丘陵居多,英美盟軍進入法國順道解放比利時後,機械化部隊就可以長驅直入德國北部...所以,從部隊作戰需要出發從諾曼底登陸不但後勤補給有保障,也縮短了進攻德國本土的距離!美軍在西西里島登陸集結後準備登陸義大利本土。

    回頭再說幾句為啥要登陸義大利,從軍事的角度來說,解放義大利戰役可以斷了德國的一支胳膊,打斷德意軸心、牽制大批的駐義大利的德軍,可為東線蘇德戰場上的蘇軍減輕一些壓力(當時正在進行“庫爾斯克戰役”,確實有不少德軍被調往義大利)、更為將來盟軍在西歐登陸作戰做準備,義大利戰役一共殲滅了近66萬的德軍,包括全部的德國C集團軍群!雖說戰事拖拉,但這算緩兵之計!就是不讓大批德軍增援東西線。

    美英發動義大利戰役,還有幾個重要的事情要考慮,首先要從文化上考慮,義大利本質上來說還是和歐美國家是“一夥的”!文化、宗教、生活方式...基本相同,古羅馬文明和古希臘文明是歐洲文明的發源地,並且梵蒂岡教廷就在羅馬,如果這裡被蘇軍佔領對於歐洲來說在感情方面是難以接受的!

    第二,英美要從地緣政治上考慮,義大利是南歐最重要的國家,戰後可以利用義大利的力量圍堵已經壯大了的蘇聯(北約“南歐司令部”就在義大利)!如果義大利被蘇聯佔領,那麼歐洲防線就會出現極大的漏洞...所以,英美軍隊必須要佔領義大利,扶持親美政府為將來做打算。總之,義大利戰役和諾曼底戰役是相輔相成的,其重要性不能被降低!進攻義大利牽制大批德軍就是給諾曼底登陸減輕負擔,消滅墨索里尼也是震懾希特勒,最起碼消滅了他的盟友使其更加孤單,成為困獸之鬥。

  • 4 # 戰略論

    從戰略上來說,盟軍要想迅速並穩妥的打敗德國,就要充分利用自己在軍事實力上的巨大優勢,開闢很可能多的戰場以拉長德軍的戰線,使德軍的兵力愈加分散,最終失去主動權,當時英美盟軍龐大的地面部隊幾乎無所事事,僅一個義大利戰場顯得實在太過狹窄,並不能容納太多的盟軍部隊,而且義大利多是山地地形,易於防禦,德軍可以用較少的兵力阻止盟軍的進攻,加上盟軍在義大利的進攻顯得較為謹慎,最終使得義大利的戰事陷入僵局,盟軍僅牽制了德軍20多個師,顯然並沒能取得較大的影響,盟軍需要開闢新的戰場來投入其龐大的陸軍和殲滅或牽制更多的德軍。

    從軍事角度來看,義大利是一個狹長的半島,而且地形複雜,地面作戰是有利於防禦一方的,也就是說是有利於德軍的。當時之所以選擇義大利進行登陸,是因為盟軍在北非戰場所取得的巨大勝利,在最後的突尼西亞戰役中,盟軍全殲了整個軸心國非洲集團軍群,地中海的戰場形勢對盟軍極為有利,在義大利本土的德軍寥寥無幾,而義大利軍隊也士氣低落,毫無戰意,盟軍認為此時的義大利已經國門大開,毫無防禦,從這裡發起兩棲登陸極有可能會成功,進而迫使義大利退出戰場,結束與德國的軍事同盟,在盟軍的設想中,義大利軍隊會迅速崩潰,而德軍來不及進入義大利建立防線,盟軍可以迅速的佔領整個義大利並向歐洲腹地進發。不得不說盟軍對形勢的判斷非常準確,如果他們的軍事行動再快點,作戰計劃不那麼保守的話,或許盟軍真的就成功了。

    實際的結果是,盟軍沒能有效利用了其優勢的海空力量,對義大利這種三面臨海的特殊地形加以利用以實施廣泛的兩棲登陸迂迴德軍的後方,而是採取了地面部隊進行正面的推進,沒能利用突尼西亞戰役的勝利加以迅速擴張,德軍已經重建了義大利的防線,並展開長期的防守。盟軍發起的數次大規模進攻,進展非常有限,而且損失較大,義大利戰場已經失去原有的意義,淪為一個次要的戰場,盟軍必須要尋求一個更加寬廣的地面戰場以容納其陸軍,登陸法國勢在必行。

    從蘇聯的角度來看,盟軍也必須要加緊開闢新的戰場,西方盟國從1942年就已經答應了蘇聯開闢新的地面戰線以牽制不少於40個德軍師,從而極大的緩解東線蘇軍的巨大壓力。義大利戰場的開闢顯然並不能讓斯大林滿意,那裡僅僅牽制了德軍23個師的兵力,其中一線兵力只有15個師,這隻相當於德軍一個集團軍的兵力,這對東線德軍的影響實在不值一提。斯大林絕不會容忍自己的軍隊在流血犧牲的同時,他西方的盟軍卻待在英國本土無所事事,所以斯大林一直在要求盟軍儘快的開闢新的戰場,向歐洲大陸發起登陸!

  • 5 # 我沒忘記home

    盟軍登陸義大利是在北非戰場獲勝之後,當時的盟軍還沒有能力或者意願在法國開闢第二戰場,因為此時的德軍還有相當強大的實力。英美隨後將精力投向義大利,主要目的是想迫使義大利退出法西斯同盟,從而徹底控制地中海。登陸義大利的軍事行動是在英華人的堅持下進行的,而美華人一直希望直接從法國沿海登陸。

    附圖,二戰勢力圖,黃色為法西斯國家

    盟軍登陸義大利的戰略背景與英、美之間的分歧

    1940年6月,德軍在法國戰役中大獲全勝,阿道夫·希特勒稱其為“史上最著名勝利”,英國遠征軍在敦刻爾克大撤退(5月27日至6月4日)中撤回英格蘭。當年10月,英國戰略情報部門向首相溫斯頓·丘吉爾做出報告:即便有英聯邦諸國以及美國協同參與,盟軍也沒有可能在短期內重返歐洲大陸。

    1941年6月德國入侵蘇聯,斯大林呼籲西方盟國在西歐開闢第二戰場,但丘吉爾認為即便有美國幫助英國也沒有足夠的軍力發起這一行動,而且丘吉爾無意重蹈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索姆河戰役的慘象,所以拒絕了斯大林的請求。1942年至1943年,盟軍先後提出代號為圍捕(Roundup)以及巨錘(Sledgehammer)的兩個行動方案,但沒有成行。1943年5月,盟軍成功肅清了北非的軸心國軍隊。雖然在北非戰場取得勝利,但盟軍內部為下一步行動爭執不休。

    英國首相丘吉爾特別希望進攻義大利,他稱這裡是歐洲的下腹,義大利民眾參與戰爭的支援度大幅下降以及及他相信盟軍登陸將使義大利退出戰爭;英國海軍將會完全掌控地中海,盟軍在中東以及遠東的物資供應更加容易;登陸義大利海可以拖住大批德軍,計劃中的諾曼地登陸將會更加順利。

    英華人的思路還是以英國傳統海軍為主的周邊戰略作戰:英國傳統的海軍優勢,使得他們對抗歐洲大陸的敵人時把作戰視為一個整體,他們利用周邊一系列小規模行動削弱敵方實力。英軍的作戰構想是:盟軍在義大利本土發動多處登陸作戰,打幾場有限兵力、不致於“一次投入重兵”導致傷亡過重的會戰,逐次推進到歐洲內陸。擁有強大實力的美軍則主張直接跟德軍在西歐的主力部隊決戰,美軍認為儘早登陸法國有其必要性,因此馬歇爾等美國官員不希望實施任何可能拖延登陸諾曼底的軍事行動。

    附圖,盟軍登陸義大利行動的示意圖

    1943年5月,華盛頓召開的三叉戟會議正式決定於次年發動跨海登陸行動,但美國總統羅斯福要求美軍保持在歐洲戰場的主導地位,因此盟軍決定在不影響主要戰線的情況下對義大利進行軍事行動。盟軍進攻義大利將使英國皇家海軍徹底掌控地中海,讓英國大幅改善與埃及、遠東、中東、印度的之間的聯絡,同時也將迫使德國在蘇德戰場抽調德軍回援,也等於是幫助蘇聯一個大忙。

    1943年7月,英軍、加拿大軍和美軍成功發動西西里島登陸戰,並在8月17日完全佔領西西里島。9月3日,盟軍在義大利卡拉布里亞登陸(代號為海灣城行動),義大利政府在9月8日向同盟國投降。但隨後美軍的主要兵力在為“霸王行動”做準備,因此盟軍在義大利方面進展緩慢,戰事一直持續到1945年。

    歸根到底,英、美兩國不同的歐洲戰略決定了登陸義大利與登陸法國的受重視程度不同,從客觀上反應了美華人的強勢。

    附圖,1943年9月,盟軍在義大利本土登陸

  • 6 # 一梭煙雨江湖行

    第一,蘇聯要求開闢的第二戰場就是從法國北部(南部都不算),這才能威脅德國本土特別是魯爾區工業基地,義大利只是英國提出來的,斯大林不答應。第二,到了1944年蘇聯已經不需要第二戰場了,英美再不從法國北部登陸,到了德國投降可能整個歐洲大陸除了地中海沿岸都是蘇聯勢力範圍了。第三,義大利北部是愛爾卑斯山,德國一直頑抗到1945年,美軍沒有用武之地。

  • 7 # 兵器世界

    丘吉爾提出了從義大利反攻歐洲的計劃,它的目的是讓英國的力量控制南歐和中歐,並趕在蘇聯之前解放東歐諸國。但從義大利登陸,並一路打到歐洲腹地的計劃,被證明是個不切實際的幻想,因此只能放棄。

    1943年9月8日,美英盟軍在義大利南部薩萊諾地區登陸。當天義大利宣佈投降,盟軍沿著亞平寧半島向北推進佔領了義大利南部;第二年的6月6日,盟軍又在法國西北部的諾曼底地區登陸,開闢了歐洲第二戰場。

    可見,盟軍已經在義大利進行了為期近一年的嘗試,很希望從這裡攻入南斯拉夫和奧地利,快速擊敗德國結束戰爭,但是多種因素導致這個計劃破產了。

    在義大利南部大規模登陸風險太高

    想要在義大利南部登陸,就必須要經過地中海地區,一支大規模的登陸部隊經過地中海地區免不了會被德軍發現,這給了鄧尼茨繼續表現的機會。

    屆時,船隊必然會遭到德國“狼群”和空軍的襲擊,如此密集的船隊,一旦遭受襲擊後果不堪設想。不光是海上,當德軍得知盟軍的登陸意圖後,也會加強在義大利半島的防守力量,德軍有了防備,再加上義大利半島地形本就易守難攻,盟軍很難快速突進到歐洲腹地。

    在義大利南部登陸還有後勤上的問題。盟軍用於反攻歐洲的兵力、武器、補給品都囤積在英國,距離義大利的登陸點太遠,大規模的艦隊長途奔襲將補給線拉長風險太高。以北非為集結點的話,盟軍還要把囤積在英國的物資和兵力轉移到北非,不過是多了箇中途停留修整的過程罷了。斯大林絕對忍受不了盟軍將反攻歐洲的時間推後,他很有可能與希特勒單獨和談,因此盟軍只能就近從法國反攻。

    相比之下,選擇在法國西北部登陸,後勤補給線的距離要縮短很多,英法兩國只隔了個英吉利海峽,登陸部隊還能從英國的機場起飛戰機提供掩護。更重要的是,單單隻經過英吉利海峽可達到奇襲的效果,減小登陸部隊的傷亡。

    義大利的地形不適合大兵團作戰

    高大的阿爾卑斯山脈像一個弧形的屏障一樣,橫亙在義大利的北部,而亞平寧山脈則沿義大利東部從北向南幾乎貫穿了整個義大利。所以山地和丘陵幾乎佔據了義大利總面積的80%,這就是天然的防線。

    這樣的地形不適合大兵團作戰,盟軍的機械化部隊和空中優勢難以施展,部隊被拉回一站的靜態化陣地戰模式,對進攻方極為不利。

    同時,補給也是個大問題,要把囤積在英國的物資和兵員運到義大利,需要大量的船隻和護航艦隊,這樣做的成本太高了。又如果義大利北部久攻不下,大量軍隊被遲滯在了亞平寧山脈和阿爾卑斯山脈之間的平原地帶,成了德軍轟炸機的靶子。如此,盟軍和德軍就在義大利北部形成了膠著狀態,這不是盟軍高層所期望的,他們要的是突入歐洲腹地、擊垮德國,迅速解決戰爭,而不是和德國打起消耗戰。

    向義大利北部推進受挫

    盟軍在佔領了義大利南部後,曾試圖沿著亞平寧山脈繼續相北推進。但由於義大利北部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德軍在義大利半島上建立了多條防線,例如著名的古斯塔夫防線、哥特防線等等,再加上以堅持作戰而聞名的凱塞林元帥指揮有方,希特勒撤回隆美爾,將義大利戰區的2個集團軍、21個師、370架飛機全部交給凱塞林,此人靈活而頑強的漸進防禦,讓北上進攻的盟軍嚴重受挫、攻勢遲緩。

    由於亞平寧半島地域狹窄、山區縱橫,盟軍的數量優勢無法有效地發揮出來,主攻的的英國第15集團軍擁有4000餘架飛機,卻不能有效地削弱地面上的德軍。

    特別是1944年1月,盟軍在德軍古斯塔夫防線後方,安齊奧海灘登陸的戰術失敗後,基本放棄取道義大利攻入德國本土的幻想,因為在古斯塔夫防線的背後,還有無數個堅固防線,就算盟軍一步步進攻到義大利北部,如何攻破最後的波河防線和阿爾卑斯山防線,也是個不敢想的問題。鑑於此,盟軍選擇了在法國西北部諾曼底地區登陸。

    相比之下,法國戰場廣闊無垠,盟軍潮水般地機械化部隊可以盡情迂迴包抄,給數量處於絕對劣勢的德軍致命一擊!諾曼底登陸作戰成功後,盟軍裝甲部隊利用迂迴戰術創造了“法萊斯口袋”包圍戰的勝利,吃掉了德軍16萬以上的生力軍!這在義大利戰場想都不敢想。

  • 8 # 礪劍堂

    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相信廣大軍迷也都很有興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都談了各自的想法。在這裡我說說我的觀點。從整個西線戰場來看,首先是政治和戰略層面,整個決定了整個戰局的走向以及和東線蘇聯的關係。

    那麼在西線,剛剛完成了北非戰役的勝利,這時的英國不甘於做年輕的強國美國的跟班,還一心想恢復在地中海的傳統勢力範圍,所以就有了在歐洲的軟腹部登陸,避開堅硬的盔甲(法國沿線)這樣的戰略方針,後面就是我們熟悉的西西里登陸和義大利登陸。但是此時的美國已經是世界第一大強國,但是在外交和國際政治舞臺上還不是第一。

    作為優秀的戰略家和政治家的美國總統羅斯福對世界的格局和戰後的勢力劃分是有自己的認識的,包括如何取代英國在西方老大的位置。當然也就不會聽丘吉爾的忽悠為英華人做嫁衣了。 在實際的作戰中,英華人的方案也是不可取得,最主要原因是必須消滅納粹德國的主力,在戰後能和前蘇聯分庭抗禮,並保住西方的勢力範圍以及世界的主導權。但是從義大利出發,有很大的問題。首先是義大利北部和中歐接壤的是高大連綿的阿爾卑斯山,非常不利於大兵團作戰,義大利本身地方也比較狹長,兵力也不容易展開。

    事實上,在義大利作戰的也就是克拉克(北韓戰爭期間最後一任聯合國軍總司令)指揮的一個集團軍。其次就必須跨過亞得里亞海,從歐洲的火藥庫巴爾幹進軍,這裡的眾多複雜的民族、宗教問題和土地貧瘠落後的經濟都會嚴重影響大兵團的作戰,而且不能有效消滅德軍主力。除了幫英華人掃除傳統勢力範圍內的障礙,美國能得到的好處非常的有限。 但是登陸法國就不一樣了。(1944年春季蘇軍的十次打擊結束後,各種情況已經表明前蘇聯可以單獨和納粹德國作戰到底,當然斯大林的不停的催促開闢第二戰場也是原因之一。)橫在歐洲大陸和英國之間只有一條英吉利海峽,在美英盟軍的絕對海空優勢下,登陸法國的勝算是非常大的。從加來到諾曼底都在空軍的作戰半徑以內,法國的抵抗組織作為內應起到的作用也不是巴爾幹游擊隊所能比擬的。

    而且法國的基礎設施比較好,能在登陸後迅速修理完畢投入使用。最核心的是,法國和西歐是大平原,非常有利於盟軍的大規模機械化進攻(3個集團軍群),保障有力。在最短的時間內打垮德軍在西線的主力,然後以最快的速度進擊柏林。當然缺點就是需要準備的兵力和物資遠非義大利戰場比擬的,傷亡也會非常大。但是對於美國來說效果是最明顯的,利益也是最大的。並且可以牢牢的掌握英法德這些歐洲最強工業國主導權。 通常都是戰略和國際政治影響和決定軍事戰略,從而落實到具體的戰役行動上。所以登陸義大利後,地中海的戰略價值就大幅度下降,法國的戰略價值變成首位。決定歐洲的命運的戰役必須是在法國和德國打響,那麼登陸法國就是勢在必行的。至於是加來還是諾曼底就是具體的戰役思考的範圍,從薄弱的諾曼底登陸比硬闖德軍重兵防守的加來,所需要付出的代價小很多。這才有我們後面看到的“霸王行動”和D日的精彩登陸以及前後各種炫目的欺騙與欺騙行動。

  • 9 # 狼奔鷹飛

    盟軍雖然在1943年就登陸了義大利,但在義大利北方山區受到了德軍的頑抗,直到1945年5月德國投降前夕。遲遲不能由義大利北方進入歐洲腹地,只能再選擇另一方向登陸歐洲。

    另外,選擇在法國北部和尼德蘭地區登陸,一是因為這裡地勢平坦,適合裝甲兵團作戰,可以直逼德國本土;二是因為這裡屬於工商業發達地區,可以直接奪取德國戰爭資源。

  • 10 # 浴火

    當看到這個問題時,第一個感覺:這就是沒有仔細研究過地圖,僅僅簡簡單單的腦補出來的一個想法。

    如果大家看一下地圖話,可以解開這個答案,義大利半島是從歐洲大陸伸出自己一個半島,這樣的地形實際上決定了義大利戰場的地位:次要,只能是一個次要戰場,而不是一個主戰場,當德國在義大利北部的山區,已經建立起了防線,直到二戰結束,盟軍也沒有能夠突破這條防線,進攻德國本土。

    也就是說,單純的依靠在義大利登陸不能威脅到德國的本土,實際效果非常有限,相比之下。發動羅曼底登陸,攻佔歐洲大陸的重要組成部分西歐,這個行動才具有決定意義,也更能打擊德國的力量。

    單純的登陸義大利半島不能起到決定性作用,相比之下,諾曼底登陸可以發揮決定性的作用,它是兩個不同的戰場,而不是一起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的教育需要從小就開始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