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文a嬌
-
2 # 曙光在前119
孩子的教育來自於家長、學校和社會,本文僅從家長角度談談孩子的教育問題。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終身的老師。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一生都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的教育應貫穿於孩子成長的全過程,在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教育的內容和側重點應有所不同。
胎兒時期開始教育(胎教或負一歲教育)包括營養胎教、情緒胎教和音樂胎教。
教育學家指出教育的基礎主要是在6歲前奠定,零歲到6歲的教育能佔整個教育過程的80%。心理學家認為從出生到6歲的智力發展最快,是教育的最佳時期。0—3歲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各方面能力都在突飛猛進。這個階段是孩子掌握口語的最佳時期,尤其是2歲左右,孩子學說話的積極性最高,常“嘰嘰咕咕,滔滔不絕”。家長要為孩子語言的發展創造良好條件。孩子0-1歲時,父母可用各種言語和聲音來刺激孩子,給他穿衣、洗澡、餵食時,用簡單的語言同孩子說話,這樣,孩子最終便能理解詞與動作、實物的關係;讓孩子聽各種物體發出的聲音,如小鈴、玩具以及各種物體的敲打、撞擊聲,以幫助孩子發展聽力。
數學(邏輯)智慧發展期。3歲時,孩子數數一般不過5,但到了4歲,孩子就常為自己數到100而自豪。這時,孩子對帶有明顯數概念特徵的事物表現出濃厚興趣,他們已經能領會數字與物體概念的關係,已從只能口頭數數發展能按物點數,點數後能說出物體總數,能分辨物體的大小、多少、前後順序,按數目取出相應的物體,用實物進行數的組成和分解……4歲,已到了孩子學習數概念的關鍵期。
小學階段是長身體、長知識最旺盛的時期。小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慾旺盛,思維敏捷,對什麼問題都要問個為什麼,他們像海綿吸水那樣,不斷地吸收各種知識。小學生記憶力強 , 善於背誦,對 感興趣的事物,能夠牢記在心。 小學生模仿力強,容易做到習久成性,在兒童時代養成的好習慣,可以牢固地保持一輩子;相反,小 學階段養成的不良習慣,到中學和大學時糾正 起來就很困難。因此,在小學階段,要促進孩子全面發展,不僅要讓學生學到知識,發展智力, 還要在學習上對他們進行嚴格的訓練,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思想品德上要有嚴格的要求,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小學的基礎打得好,會影響到孩子以後的學習和成長,甚至會影響到他們的一生。
初高中孩子的教育注意事項: 1、多和孩子談談心,在入學初期給孩子營造融洽、寬鬆的學習氛圍。同時加強孩子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 2、家長要及時跟上孩子的成長,要正確認識孩子進入青春期、叛逆期是人生的一個必經階段,相互之間的理解和信任是家長與孩子之間進行交流和溝通最重要的前提條件.
-
3 # 李益塵
孩子的教育問題應該從小抓起,但不是學習什麼,數學,外語,……,再沒有完全知道孩子適合什麼的前提下,不要盲目的讓孩子學各種興趣班。那樣會扼殺孩子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是我們把孩子固定在自己選擇的模式裡,是大人的選擇,不是孩子的選擇。
在孩子的記憶裡面還是空白的時候,我們只是簡單的告訴孩子,什麼事能做什麼事不能做。做人的基本條件是什麼就可以了。最起碼的有兩點,善良和孝順。告訴孩子做人要善良,善良是做人的基礎。孝順是做人的必備,無孝不成人!
至於其他的事,更多是順其自然的,可以糾正但不能改變。有時候養孩子更像是養一種植物。我們能做的就是把營養供足,把不適合生長的剪去,至於要開什麼花,要結什麼果。尊重孩子的天性,更適合孩子!
-
4 # 米媽談教育
一、好的習慣從小養成。如果是學習知識方面,應該是從孩子第一次識字、算術、閱讀開始。如果是生活習慣、性格養成,那就還要更早。越早養成好習慣的孩子,父母在孩子後面的學習生活中會更省心。因為等到上一年級的時候,孩子已經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相對來說,父母需要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和精力就能夠相對減輕一些。而且有著良好學習習慣的孩子,不僅僅是能把當下的課業學好,還能自主的學習其他課外知識。
二、父母給孩子的親子教育很重要。我們不能把對孩子教育的希望都寄託在幼兒園和學校。更重要的是父母在家裡給孩子進行的親子教育。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你希望孩子能夠成為的樣子,自己先做到,而不是用嘴說。更不能把自己沒有實現的人生理想強加給孩子,這對孩子是很不公平的。親子教育是一門很深奧的學問,我們做家長的也要不斷的學習和提高自己。需要做出改變的地方也得有實事求是的精神,敢於向自己挑戰,承認自己的缺點和不足,這樣才能更好的接納新知,更好地教育自己的孩子。
三、學校和老師只是輔助。很多家長不惜花大價錢把孩子高價送到好學校。從心理層面講,無可厚非。但是,不能把所有希望都寄託在好學校的名聲、環境和教學質量上。畢竟如果自己不努力,就是再高階的老師也教不出狀元來。說到底,還是得自己要主動積極的努力,學校的硬軟體條件當然是個好的外部環境,負責任的老師也是一個好的因素。但更離不開的是父母的陪伴、引導和監督。
-
5 # 袋鼠想學
育兒先育己,想教育好孩子父母應該先克己修身!最好的教育莫過於言傳身教,最好的教育在家庭,最早的教育一樣在家庭。用心陪伴才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
6 # 小薇柒柒
培養孩子良好行為習慣必須從小抓起
今年5月份,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博士、國家動物博物館科普策劃人張勁碩的一條微博引爆網路:“這是學生們剛剛離開動物博物館的現場,滿地垃圾,一片狼藉。每次博物館裡只要來了孩子,就好不了,破壞力很強……儘管進館前我們說明了注意事項,但學校老師、家長也不教育孩子如何參觀博物館。博物館成了遊樂場,孩子進來追跑打鬧,大聲喧譁。”
這條微博引發了人們對當前素質教育的討論。筆者以為,素質素質教育並不一句空洞的口號,推進素質教育需要一個載體,這一載體就是家長和老師必須從小抓好孩子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由此,筆者想起這樣一件事:有人問一位諾貝爾獎金獲得者:“您在哪所大學、哪個實驗室學到您認為是最主要的東西呢?”這位白髮蒼蒼的學者說:“是在幼兒園。”“在幼兒園學到些什麼呢?”學者答:“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把東西放整齊;吃飯前要洗手;做錯了事要表示歉意;午飯後要休息;要仔細觀察周圍的大自然……,從根本上說,我學到的全部東西就是這些。”
與成人相比較,孩子的可塑性最強,他們就像一件件需要被雕刻的藝術品,家長和教師實際上就是藝術家,雕刻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孩子的未來。與真正雕刻不同的是,我們塑造的是一個個有生命活力的人,他們天生具有主動性和創造性,而且生命屬於每一個人只有一次,不像雕刻藝術品那樣,失敗了可以從頭再來。因此,從小抓好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是對每個孩子的一生負責,也是對整個國家民族的未來負責。
家庭是培養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第一場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從孩子懂事那一天起,父母就要在充分尊重孩子選擇的基礎上,讓孩子知道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哪些事情必須持之以恆地做好?哪些事情必須立刻停止?同時,父母要嚴格要求自己,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可惜的是,由於獨生子女的緣故,許多年輕父母過分溺愛孩子,在家庭生活中一切以孩子為中心,孩子要什麼給什麼,致使許多孩子成了家庭中的“小霸王”、“小懶蟲”、“小饞貓”、“小犟牛”、“小依賴”、“小散漫”、“小野蠻”、“小磨蹭”、“小馬虎”,公共場所發生的諸多不文明的行為,其實責任不在孩子,而在家長。許多家長還片面地以為,培養孩子良好習慣是學校的事情。試想,孩子在家庭中連起碼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都得不到培養,良好學習習慣又從何談起?
在培養孩子良好行為習慣方面,幼兒園和學校是第二場所,也是最為重要的場所,教師無疑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說它重要,原因在於學校是專門育人的場所,教師是育人方面的專家,而且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大多數時間是在學校度過的。許多家長一生可能只教育一兩個孩子,而教師一生要面對成百上千個孩子,他們在教育方面積累的經驗要遠遠多於家長。因此,幼兒園和學校肩負著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責任,從孩子入學那一天起,學校就要按年級、分階段制定一系列規則,規範學生的言行,並透過反覆訓練,矯正學生在家庭中養成的不良習慣。需要指出的是,由於長期應試教育的影響,許多學校唯分數至上,認為只要學生學習成績好就一好百好,結果不但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而且也影響了學生成績的提高。因為學生沒有形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學習中沒有自主意識和創新精神,學習效率低下,提高學習成績自然就化為泡影。從這個意義上講,習慣養成教育雖不是素質教育的全部,但卻是其中最“實”的部分,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它是素質教育“質”的指標。
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社會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場所。經常聽人說“5+2=0”,是指學校的5天的教育被2天的社會教育消解為0,之所以造成這種局面,既有來自於家長認識方面的原因,也有社會原因。整個社會還沒有形成一個關愛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良好輿論氛圍和社會環境,學校與家庭、社會沒有達成共識,要求不同步。因此,在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方面,家庭、社會、學校必須做到協調統一,形成教育合力。正如有的專家所比喻的那樣:“如同雕刻匠雕刻大理石,如果大家都按自己想象中的形狀你一鑿、我一鑿,誰也不顧誰,這塊大理石就會成為一塊廢料。只有大家都按同一藍圖去雕刻,大理石才會成為一個美麗的形體。”教育學生也是同樣的道理,只有各方面的力量協調一致,才能形成一種合力,最終形成一股強大的教育力量,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
7 # 伊水緣
《孩子的教育有關鍵期》
李教授演講有較強的邏輯性,根據演講需要,人的發展年齡分為"十齡期、四臺階、兩階段"三種說法,簡稱"十四二模式":
一、十期模式
(一)0—1乳兒期——認人,信任(獲取心理資本,一對一,排他);
(二)2—3嬰兒期——性格形成初期,要開始說不(3歲左右),言語發展(自我意識);
(三)4—5幼兒期(學前)——性格形成關鍵期;延遲滿足,繼續說不,立下規矩(什麼事不該做),形成觀念;
(四)6—11學齡前期(小學)——認知能力提升(基礎),習慣養成(注意力);
(五)12—15少年期(初中)——認知能力進一步提升(關鍵期),習慣鞏固(思維方式的改變,形象思維→抽象思維;機械記憶→靈活發散);
(六)16—18青年初期(高中)——自我教育;
(七)19—25青年中期(大學)——自我完善;
(八)26—35青年後期
(九)36—60中年期
(十)61以後 ……
二、四臺階模式(概括)
根據李教授影片講稿整理,謹謝!
第一個臺階 1—3歲:扶養是基礎,心理資本的獲取是自動生成的,是日後控制力的關鍵期,是3—6歲的發展基礎。
第二個臺階 3—6歲(成長中最為關鍵的時期):控制力發揮作用,就是孩子規矩意識的形成,形成觀念與性格。良好習慣的養成只是規矩意識下的產物。這期間,父母的身教至關重要!
第三個臺階 6—12歲:良好習慣下認知能力的提升,是性格自控下的必然結果,貴在效率(方法和策略)!
第四個臺階 12—18歲:自我教育與完善!
心理發展路徑的四臺階(詳述)
第一個臺階:1到3歲——扶養、建立情感(依戀 扶養人獲取心理資本)
情感,是在他完全不能動的情況下,每一次呼喊你對他照顧的心理體驗。你照顧到位的時,他會有怎麼樣反應呢?他會記住你的氣味、聲音、相貌。
當他從四個月到半歲開始,認人的現象出現,這時候依戀關係就形成。而這個依戀就是情感最初的起點,是一對一,對一個人的情感。當他這種表感得到滿足,他就對外界建立了信任。這個信任得到滿足,他就可以在這基礎上擴張到親情、夥伴情,這是人性的核心問題。
第二個臺階:3到6歲——規矩(觀念)、性格
那麼第二個階段,三到六歲,三到六歲性格是重點。那什麼是性格?是後天形成的人的社會行為方式(該做什麼)。
人的所有的社會行為都有第一次。
比如說我想要一個東西,必須是父母來滿足,那麼怎麼去要?當一個孩子以哭鬧的方式,父母給了滿足,那這是一種性格方式。還有一種情況說是,當你能夠說話了,你要說出來,說的時候我要告訴你,我為什麼能夠滿足?為什麼不能滿足?
那麼三歲上下說不行,以及我們做一系列的性格培養,這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我研究未成年犯罪發現,很多在十五六歲的孩子,父母已經拿他沒有辦法,用父親的話講,我勸過他,我說過他,我打過他,我罵過他,但是我說他還是不聽,我拿他沒有辦法,為什麼?因為你沒有在六歲之前對他說不行。
六歲之前說不行,他大不了在地上打滾。可是你等十二歲再說不行,他可以拔腿離家出走,他可以把一瓶農藥喝下去,他可以扒著樓房說你不答應我就跳樓。因此性格培養必須在越早越好。
也就是說在他六歲之前,在他反抗能力非常小的情況下,對他建立行為模式。那麼這個過程,給他建立行為模式這個過程當中,就讓他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不對的?
觀念
那麼觀念實際上也在同時形成,觀念呢,我認為它也是一種養育的心理現象,它不是教育的心理現象。也就是說我們有時候會講很多的知識,它需要一個過程。但是觀念不是,觀念就一件事,這件事你的反應得當,這個孩子就會形成這個事行與不行、對還是不對,但如果你當時沒有制止他,他一旦這種行為出現重複。
那麼我們知道,重複三次之後是什麼結果?就會形成我們心理學上叫定勢。定勢包括知覺定勢、思維定勢,還有一個行為定勢,那麼行為定勢我們都知道叫做習慣。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我們在知覺上,在思維上也會有定勢,其實自私就是一種社會行為的定勢,只不過它變成了一種思維定勢。所以三歲之前的養育,也就是說我們隨勢而就的指正是非常重要的,那麼這就涉及到一個陪伴問題,所以孩子在早年他的陪伴及為重要。
第三個臺階(小學):6到12歲
學習能力的培養(習慣)。
第四個臺階(初高中):12到18歲
逆反、自我發展、職業指導(指多路 孩子自選)、放手。(特別注意:逆反可防,但很難反逆)。
三、李教授:人生關鍵兩時期
李玫瑾教授:孩子一生中“兩個時期”很重要,決定著孩子未來成就。
這兩個時期分別是,孩子的“依戀期”和“青春期”,在這兩個時期,父母的教育對孩子尤為重要,對孩子的影響也非常巨大,直接影響孩子的未來。
(一)孩子的“依戀期”
通常在0到11歲之間,這時,孩子對家庭的依賴性非常大。此時,作為父母,您必須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並花更多的時間陪孩子,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
(二)孩子的“青春期”
一般在12到18歲之間,在這個時候,孩子會更叛逆,在意識和形態上不成熟,在這個時候,父母需要給孩子一個正確的指導,讓孩子知道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它將防止孩子在精神上誤入歧途並發展到失控的程度,當你有空時要多多的和你的孩子交談,瞭解他們的內心世界。
情感扶養(詳述)
(李教授近十年理念,原多提心理資本)
網:李玫瑾在“大城市教科院聯盟”全國學術年會暨腦科學與教育論壇上的演講
2018/07/19 17:11
“情感撫養”是如何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構建心理?人在犯罪時,其中重要的問題就是早年情感的缺乏。
此次論壇邀請來了這麼多國寶級的專家,讓我感受到了腦科學的魅力。我很遺憾沒有把我們教研室專門研究腦科學的老師請來,因為我們犯罪學科,尤其像對“反恐”課題的研究,經常透過腦科學的研究來預測一些犯罪問題。我今天不是講犯罪,是講“從犯罪心理學研究看早年的心理撫養”。
首先我借用一份2016年的研究報告,從報告中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關注早年的撫養。兒童早期發展是實現千年發展的關鍵所在,中國有句老話叫做“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現在聯合國開始關注千年發展了。
透過相關研究我們看到大腦的發育其實和家庭的參與以及早年的撫養是密切相關的,更具體地講,就是說人生的頭3年尤其關鍵,因為頭3年是大腦快速發展和學習發育期。育兒以及早期撫養包括了營養、衛生保健、免疫危險、愛和安全感的一系列的過程。
幼兒發展不佳的原因包括:①母親受教育程度較低;②兒童遭受身體虐待;③兒童遭受其他嚴重困難的可能性,其中包括虐待和忽視兒童、食品不安全、營養不良和暴力等;④暴力往往更為嚴重。這種情況下幼兒成年後,約有四分之一的人會受到很大影響,可能是心理缺陷,尤其是人格缺陷。
下面就談談關於犯罪心理研究,如今對社會危害最大的犯罪當屬未成年人違法、嚴重暴力犯罪、職務犯罪。這三類犯罪看似差別很大,實際有很多問題都跟早年有關。
我們在研究犯罪的時候要關注一個問題:怎麼去減少危害。減少危害很重要的是降低犯罪數量。而怎麼減少犯罪數量?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我們一直在實施“嚴打”,嚴厲打擊各種犯罪。結果發現在“嚴打”背景下,犯罪卻並沒有下降。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雖然嚴判了很多人,犯罪率仍然是以2-3倍上升。我記得第一次嚴打是吊銷城市戶口送到邊遠地區,不得返回城市。我們最後發現不是說犯罪的人多了,案件就多。有一個簡單的統計,不到10%的人可能會犯90%的案件。這裡麵包括兩類,一類是突發的,還有一類是重複犯罪。人數雖少,但是危害性嚴重,可以看到“重複犯罪”的危害是很大的。研究發現,“重複犯罪”中有很多都存在青少年時期就有違法行為,如果在7歲時出現犯罪,那重犯率可達38.5%。而隨著年齡的增長,重犯率是相對降低的。英國有一個調查,發現犯罪高峰的年齡點在14歲-15歲。我們國家的一項調查也證明了這一點,我們在山東和一些地方調研發現:12歲是出現不良行為的開始,而我們《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規定的兩類“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出現的高峰點都是13-14歲。所以很多人認為預防犯罪更要抓青春期。研究心理學的人都知道,12歲之後恰恰是青春期也就是性發育期,雖然犯罪的顯現出現在青春期,實際它卻早於青春期,是在心理形成是在之前。
犯罪心理背景的分類
我們大致把犯罪的心理背景分了三類:一類是生而不養,這在我們國家並不少見,尤其是貧困地區,比如西南地區有很多孩子外出打工,尤其是女孩,出去回來一次就扔下一個孩子,再出去一趟回來就又扔下一個孩子,貴州發生過幾起四五個孩子自殺的事件,這些都屬於爸媽不管造成的;第二個是養而不教,這樣的也不少,就是爸媽外出掙錢了,雖然發展了事業,雖然錢掙著了,但是由於缺少父母的教養孩子已經一塌糊塗了;第三類是教而不當,父母過分地寵溺孩子而形成了犯罪。這類問題在社會當中量也非常大。
研究發現很多犯罪的人,大致有兩類。一類是屬於人格問題,一類是屬於心結問題。
人格問題分出三類:一類是反社會人格,還有一類是犯罪人格,第三類是缺陷人格。
反社會人格的核心特徵叫做“喂不熟”,我們知道高階動物都有情感,而且情感跟“養”有關,只要你“養”就有情感。比如狗,你只要養它,它就不咬你,但是會咬別人。如果“養”都養不出情感,這就是反社會人格的核心特徵,你無法用情感來牽制它。
第二類是犯罪人格,其最重要的特點就是生活基本是犯罪化的過程,而不是社會化。比如有的孤兒從小沒有爹媽,全靠自我生存。大家知道孩子在早年自我生存時多艱難,所以只能不擇手段,比如開始流浪、偷竊,替人打架。如果這個過程中被抓,那就是少年教養,放出來以後很可能還會接著繼續犯罪。當有了十年以上的犯罪歷史,就會形成犯罪人格。早期我們認為人基本的滿足就是吃飽喝足,上不上學另當別論。關鍵是到了20歲以後,他們開始有了性的要求,但是這些人沒有能力組建家庭,所以就會出現為了得到性滿足而出現的犯罪現象,有些人會到河邊、江邊,只要看到孤身的女人就會實施強姦。強姦和盜搶不一樣,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先奸後殺,所以盜、搶、奸、殺全結合在一起,基本上就是犯罪人格了。
第三類是缺陷人格,主要在於他的家是正常的,可是撫養方式不當。犯罪人格和缺陷人格的區別在於,犯罪人格是屬於情感撫養不到位,而缺陷人格是屬於情感撫養到位了,但是性格出現了問題,所以後來我提出了“情感撫養”的概念,就是如何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構建心理。我們在談到人的犯罪,其中重要的問題就是早年情感的缺乏。
心理學中有一個著名實驗,叫作“感覺剝奪”實驗。就是讓人吃飽喝足,舒服地躺在密閉空間裡胡思亂想,結果堅持最長時間的人最多待了四天就要出來。這是為什麼?因為沒有聲音,沒有與人接觸,所以大家受不了。可是我們在生命的初期,半歲或者1歲之內就是這種狀態,如果撫養人不過來“情感撫養”,那我們就是一個躺著的被試。
“情感撫養”源於大自然的智慧
人的發展過程中有四個臺階,我認為我們在心理發展的路徑當中,在0-3歲首先要注重“情感撫養”。“情感撫養”源於大自然的智慧。人作為自然界當中最高階的動物,在生命的初期恰恰是最笨的生命現象。低等動物在出生的時候完全可以自立,自我解決生存問題。比如像蟑螂生下來根本不用養,第二天滿屋都是了。再高階一點的生物,比如狼、貓出生後雖然不能自我生存,但是隻要母體躺在身邊,幼崽就能靠嗅覺自己移動去尋找奶頭。而人類剛出生時,要是你讓嬰兒趴著就會被憋死。人生下來完全是無能無助的,吃喝拉撒睡都要有人照料,吃完了奶還要拍嗝,要防止吐奶。所以這時候外界的呼籲就變得非常重要,這個呼籲就是撫養。撫養決定人性,人一出生的所有需求都是自然屬性,而這個屬性滿足一定是透過哭喊呼喚來另外一個人,這個人的職責就是解除你的每一個痛苦,所以在這個時期他人就是你滿足的快樂來源。有愛的撫養決定了很多心理起點。
我們都知道孩子脖子是軟的,撫養嬰兒經常要放在胳膊肘中撫觸。這時撫養人就會把自己從鼻子和嘴巴里撥出來的氣味天天噴在孩子的身上,所以孩子從4個月時開始就透過嗅覺對外界有一個辨別能力,嬰兒只要閉著眼睛就知道“這個人是我熟悉的”,因為他天天聞到這個味,味道對了他就不鬧了。如果味道不對,孩子就會有奶不吃、困了不睡,有時候能哭一整天。在一對一的撫養時,如果這個人時刻在孩子呼喊時出現,那麼這個孩子從身心來講都是放鬆的、信任的。
人的神經系統分為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系統兩大部分。周圍神經系統除了軀體之外,更重要的是內臟的自主神經系統,而自主神經系統恰恰是弗洛伊德所說的潛意識論。早期意識的記憶對成人有著深遠的影響,孩子在哭喊的時候不是餓就是渴,不是躺著難受了就是脹氣了,當你過來為他解除痛苦時,他會記住這個過程。在一些貧窮不發達的地區,人們認為孩子哭沒關係,哭了長勁兒。但是我跟他們講,長勁兒是長勁兒了,但是這樣的孩子長大了以後脾氣都大。因為當他痛苦過後,他可能會睡著,但是他醒來以後神經系統是有記憶的。這種記憶就是一個早年的記憶。所以到了成年,我們說“這個人不壞,就是脾氣壞”,他只要看到一個事兒讓他心裡不舒服,聽到一句不順耳的話,就會立刻火冒三丈。這可能就是他在一歲之內時每次哭喊沒有人過來,因此成年時如果讓他內心感到不舒服時,就會爆發。
3-6歲性格發展好,可以減少缺陷人格。研究青少年犯罪的時候就會發現,很多孩子有學習困難的問題,逃學是他們犯罪的起點。一些孩子說“我們坐在課堂上聽不懂,不想坐了,就想玩”。所以我們在跟孩子們聊的過程中,會先給他們講一些法律知識,然後再聊興趣愛好。如果喜歡車可以去學修車,如果喜歡吃可以去學做飯,至少幫他們找生存的技能。所以當孩子出現學習障礙時,這類如何評估並發展它特殊的價值是非常重要的。
這是我對早期發展的一個介紹。
-
8 # 敏西園長
這個是必須的,孩子的教育必須是從小開始抓。
孩子良好習慣的形成、學習習慣的培養,思維智力的開發等等,都必須從小開始抓起。
0~6歲是孩子語言、認知、智力、動作等各種學習的關鍵期,一定要抓住這個時期對孩子有針對性的教育,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中國有句古語說得好:3歲看大,7歲看老。就是這個道理,孩子的教育必須從出生開始就要實施。
大腦的發育,在6歲以前,基本上完成了人的80%,也就是說,幼兒在6歲前,大腦的發育基本上接近成人了,所以智力的開發學習教育,就要在0~6歲之間抓好寶寶的各種關鍵期。
狼孩的案例:一個孩子生下來以後,生活在狼群裡面,跟狼在一起生活,沒有語言交流,沒有認知,沒有教育,最後這個孩子不會說話,智力沒有任何發展......。狼孩案例充分證明了孩子的教育從小就抓的重要性,一定要抓住孩子的關鍵期,從小進行語言,行為習慣,認知、智力、學習習慣的培養。
教育必須從小抓。
-
9 # 教育新時論
這個是毋庸置疑的。如果孩子的教育現在不抓,難道要等到他已經長大了,走入社會了,才發現教育失衡,那這樣還有意義嗎?
大連13歲孩子殺害10歲小女孩的事件,這幾天吵得沸沸揚揚。大家在同情被害小女孩的同時,對這個剛步入青春期的男孩給予了強烈的憤慨。有人說孩子沒有人性,也有人說父母缺失管教。而最後這點,也被辦案民警證實,男孩的父母沒有管教能力,平常忙於生意,疏於孩子的教育,導致孩子心理上嚴重失衡,道德法律意識淡薄,缺少性教育、人格教育等等,所以引發了悲劇。
所以,教育一定要從娃娃抓起。
首先,加強性方面的教育一說起這個,很多家長都是談性色變。覺得難以啟齒,這是不對的。難道你不給孩子說,他就不會透過其他渠道去了解?不管是繪本也好,兒童性啟蒙讀物也好,都要讓孩子明白自己與異性間的差異,要尊重異性。從生理上,心理上有意識地告訴孩子,當然要注意方式和方法。讓孩子對性不再神秘,讓他知道這不是件很羞恥的事。
其次,灌輸道德教育一個人如果沒有德的話,那麼他做任何事,從來都不會為他人著想,也不懂得尊重他人,可能會經常欺負或辱罵他人,偷盜等等。華人從古至今都主張德行教育,學校裡也推廣德的發展。這是孩子未來走入社會,與人交往必須要有的基本素質。
當然還有知識方面的教育。想要一個孩子身體健康、身心健全,德智體美勞各方面都要發展,待人要謙遜,勝不驕、敗不餒,有很好的為人處世,理財等意識。要做到這些,是需要家長,學校,社會共同努力的。而家長,必須在家庭教育中起決定性的作用。
你現在不教孩子,未來會有人幫你教育孩子。不要等到孩子大了,誤入了歧途,才想著回來去教,這一切都已經晚了。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他表現得咋樣,就可以看出其父母是咋樣。不要再以自己忙為藉口,拒絕陪孩子,決絕教孩子。你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不能只管他的溫飽問題,而要教會他做人,處世,學好技能,為這個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作為父母,也許我們不優秀,很普通,那麼,我們就應該盡力把孩子培養好,讓他未來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棟樑之才。
-
10 # 少兒心理課堂
關於孩子的教育,必須從小就抓,甚至從胎兒時期就抓也有科學道理。
英國有句名言“幼時的知識,是成長後的才智”,中國也有一些俗語“火從小時救,樹從小時修”“雜草剷除要趁早,孩子教育要從小”,這些都告訴人們,教育必須從小抓起。
三歲看老,孩子小時候形成的品行、人格往往決定他今後的一生。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性格特點、行為舉止、乃至“三觀”多半與家庭的教育影響有關。因此,作為家長一定要從孩子小時候起就關注孩子的教育問題。
當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非常重視家庭教育以及對家長的教育。這方面非常有代表性的當屬英國,英國有國立育兒輔導學院,政府實施了“確保開端”計劃、“國家幼兒照料”戰略、家庭行動計劃。英國政府規定,家長必須與託兒所、日託中心、幼兒學校共同行使教育義務,他們設有家長講座、父母屋、鄰里互助小組,專門對如何做家長進行培訓,同時社群經常組織家長孩子參加有意義的教育活動。 英國政府對於幼教工作實行家校合作以及對於家長教育的重視非常值得我們借鑑。
中國政府也是比較重視家庭與學校的合作與配合,在《義務教育法》《幼兒園工作規程》等法規政策中都明確了家庭的教育義務。但是,針對家長的教育還沒有真正實行,讓年輕父母“如何做個好家長”的教育監管還處於盲區。加之一些傳統觀念的影響,許多人認為家庭教育是私事、是家長自己的事。於是,在未加科學指導的情況下,一些家長秉持了一些不科學甚至不健康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施加在孩子身上,體罰、溺愛、放任、缺失教育層出不窮,拜金、尚權等一些不正當的人生觀、價值觀影響了下一代,自私、狹隘、功利的利己觀充斥在孩子頭腦中…… 因此,為培養健康向上、品行優秀的下一代,必須出臺相關政策規定,明確家庭的教育權利和義務,加強對家長的教育監管。可以開設家長學校,向家長傳輸科學教育理念和方法;加強家校合作,共同搞好下一代教育;加強對不合格家長的教育、約束與通報,規範家庭教育行為。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堅持全民行動、幹部帶頭,從家庭做起,從娃娃抓起。”希望全社會動員起來,共同關注孩子的教育問題,從嬰幼兒時期就抓好科學教養,注重培養健康向上、德才兼備的一代新人。
回覆列表
應該從出生抓起吧,教育並不只有文化課的學習,平時大人在家的一言一行對孩子來說都是教育,對孩子的教育要從自己身上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