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歷史叨叨團

    我們看古代的影視劇,兩軍交戰的時候都是一方將領出來,對對面的敵方陣營大喊“兒等鼠輩,可敢前來一人與我一戰!”而這個時候敵方陣營也會出現一人,“來者何人,報上名來,吾之槍下不死無名之輩。”然後兩軍戰士就開始進入吃瓜群眾的隊伍,看著兩方頭頭單挑,一方如果認輸或者投降,那麼這場戰爭就結束了。

    歷史上真的有單挑麼?打仗真的這麼兒戲麼?

    是的,歷史上真的有,而且很多,大部分都發生在春秋末年,戰國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國與國經常打仗,很多國家就是一個城池,一個家族這樣,人數不多,打仗的時候還特別講究,會出現一人,宣告為什麼打你,就像美國打敘利亞,說人家有生化武器,古代也是,必須說出個正確的理由,而對方也可以反駁,如果將攻打一方派來的說客說服,那麼這場仗也就打不起來了,很多朋友看到這裡可能覺得好笑,其實真的,國家太多,打仗耗費錢糧,而且很多壯丁就是去湊人頭,打起來也會跑,所以往往一場戰役靠的是頭領。當年齊國攻打楚國的時候,楚國的說客回答的好,齊國啞口無言,就沒打起來。

    那個時候的打仗就像現在的鬥毆一樣,提前約好時間,一般都是早飯後,一會就打完,最多也就是打一天,而且打仗是不能殺老人和小孩的,投降也不能殺,所有才有繳槍不殺這個詞。

    如果敵軍敗退,追擊的軍隊是不能超過50步的,超過50步的就不可以了在追殺了。有一次晉國和楚國打仗,晉軍戰敗而逃,其中有一輛馬車壞了,還是楚軍去給修的呢,晉軍臨走的時候還對楚國開了個玩笑“還是你們逃跑的經驗豐富啊。”

    其實這種單挑,一是因為找來的壯丁都不給出力,這個國家不好混,還可以混別的國家,國家很多,還有就是人口少,不捨得打仗,畢竟還有老弱病殘等著男子回家撫養呢。

    一戰的時候,也是不殺飛行員,因為飛行員比較珍貴,各國約定俗成都會打飛機放過飛行員。

  • 2 # 神遊五千年

    古代單挑是有的,不過決不會像三國演義中那般動不動就單挑。 曾經,隋朝名將史萬歲就與突厥將領單挑過。

    大概隋文帝開皇初年,受爾硃勳謀反事牽連,史萬歲由將軍變為敦煌做戍卒。作為一個小兵,史萬歲很受氣。

    當時,史萬歲上面有個戍主很勇猛,常常單槍匹馬闖入突厥境內,搶奪羊馬,無人敢擋。此人很自負,常常辱罵史萬歲這個“無名小卒”。

    史萬歲如此牛的人,實在無法忍受。一次,史萬歲對戍主說,自己也是有本事的人,不信可以試試。

    戍主就讓史萬歲騎射,這對於史萬歲來說太簡單了,最後表現堪稱完美。透過測試後,史萬歲要得裝備,也單槍匹馬闖入突厥境內搶奪牛羊,同樣滿載而歸。從此,戍主對史萬歲刮目相看。

    後來竇榮定(楊堅姐夫)率軍攻打突厥,史萬歲上門造訪,請求隨軍效力。竇榮定曾聽聞過史萬歲大名,便同意了。

    在攻擊突厥前,竇榮定派使者對突厥首領說:“士卒何罪過,令殺之,但當各遣一壯士決勝負耳。” 突厥也不慫,爽快地接受了挑戰。

    於是竇榮定派史萬歲馳馬出戰。結果輕鬆斬殺突厥將領,提首級而回。不知道突厥是被嚇到了,還是遵守預訂,最後自覺“引兵而去”。

  • 3 # 大秦鐵鷹劍士

    我認為古代戰爭是有單挑的事發生:一是因為貴族傳統,有人挑戰就要應戰,以示自己的勇氣;二是為了炫耀自己武力,兩軍陣前擊敗甚至斬殺對手是名揚天下的絕好機會;三是為了快速結束戰爭,減少雙方士兵的犧牲。

    現在的黑社會火併,在實力相當的情況下,雙方也會各選一人出來單挑,以最經濟快捷的方式解決問題。古代貴族精神、騎士精神的薰陶下,兩軍陣前單挑也是有的。出於貴族或者騎士的尊嚴,被挑戰者就算明知不敵,也會出戰,雖死亦榮。

    如果別人要跟你單挑,你不敢應戰,則在敵我雙方你的名聲都會下降。在一定情況下,你也可以找一個你認為信任的人替你出戰,他的勝負結果由你承擔。《權力的遊戲》裡就有替人單挑的一個武士!

    如果你認為你武功高強,是千軍萬馬中的百人斬,那麼你也可以主動挑戰別人。在陣前挑戰別人,勝了揚名立萬,敗了遺臭萬年!因此敢於在兩軍陣前單挑的將軍都是猛將,武藝高強,心智強硬,是真正的軍中猛士。

    當兩方實力相當時,兩軍對抗必然會死很多士兵才能分出勝負。因此有了將軍對陣比武的選擇,兩軍可以各出自己最強的勇士來比武,勝負用來決定雙方的成敗!當然戰敗一方還是可以繼續頑抗,但免不了失敗的下場,因為士氣沒有了!

  • 4 # 文史小茶館

    大家都說得很好,再讓筆者換個直觀的方式——用復原的戰場示意圖來模擬一下。

    單挑型打法的日本軍,面對蒙古軍的慘劇。

    1274年10月,蒙古軍在博多灣登陸日本,開始第一次入侵日本本土。

    日軍聚集了超過10萬人,準備把上岸的2萬多蒙古軍趕下大海。

    這是一場古典式打法和實戰型打法的碰撞。人數佔巨大優勢的日軍從先期失敗中恢復過來,不過,接下來的戰鬥並沒有按他們的想象發展。讓我們來看看當時作戰現場的典型情況。

    當時日本交戰流行法則是“一騎討”,即單挑。先派勇將到陣前射出一支響箭“鳴鏑”,然後自報家門往上十八代~以及官位封號等等等等(玩笑,稍微誇張了點),宣告戰鬥開始。然後對方也派出一員將領前往陣前報名,兩人再開始單挑打鬥。

    但對手蒙古軍已經橫掃歐亞,他們吸收了金夏遼宋的作戰優點,在日軍面前擺開標準的軍陣,靜待對手隨意表現。

    日軍將領見蒙古軍無人出來單挑,便按當時日本傳統,一馬當先衝向對方,想迫使蒙軍將領交戰,或者乾脆直接斬殺蒙古軍主將。(見下圖,筆者由1293年古畫復原)

    日軍發動全體衝鋒,由於主將只顧自己勇猛衝陣,不考慮隊形,騎兵勉強跟在他後方,步兵弓手全靠兩條腿,都落在了最後。

    蒙古軍弓箭手完成幾次齊射之後,退回成排的陣盾和步兵之後。日軍將領衝來,沒人和他單挑,面前只有一大堆依託盾牌嚴密防守的蒙古步兵。(見下圖)

    日軍主將拿眼前的密集的盾牌長槍毫無辦法,好不容易趕上的日本騎兵和主將一起,被從正面左面右面三方包圍的蒙古軍夾攻。近距離肉搏裡,騎馬武士根本無從施展。

    蒙古軍主將再次下令,待機的蒙古騎兵從兩翼繞過進攻的日軍前鋒,直接攻擊落後的日軍步兵弓手。曠野上,蒙古鐵騎對沒有依託的日軍步兵基本上就是屠殺。(見下圖)

    從《蒙古襲來繪詞》中我們可以分析蒙古軍的佈陣和佇列,一排一排,整體嚴整有序。他們已經從與亞歐軍隊的交戰裡學習了很多,擺脫了純騎兵的戰法,更不屑於單挑這種打法。

    從同一幅畫卷中連續幾幅圖分析日軍佇列,我們可以看到日軍主將衝鋒在前,騎兵在後,步弓完全脫節。戰法還處於原始狀態,只能被對手完全吊打。直到第二次元日戰爭,才終於有了進步。

    附蒙古第一次入侵日本圖,如此複雜的戰略裡,單挑很難派的上用場:

    單挑在中國戰爭史上的起源

    中國的單挑起源於周朝。

    《周禮·夏官》記載當時有專門的職位“環人”負責執掌“致師”。

    周禮.夏官.環人:「環人掌致師。」史記.卷四.周本紀:「武王使師尚父與百夫致師,以大卒馳帝紂師。」

    根據東漢末年鄭玄的註解,“致師”就是把開戰的意圖傳達給敵軍。具體上,當時兩軍交戰,三個最勇敢的武人會乘一輛馬拉戰車衝向敵陣。

    御者駕戰車直馳敵軍營前,讓車上的旌旗擦過敵營的壁壘;車左一面發箭射敵,一面代御者操縱韁繩,讓御者下車去整理好馬的頸革;車右於此時殺入敵營,斬取敵軍首級,並抓回一個俘虜。

    單挑在中國戰爭史上的地位

    兵者詭道也,《孫子兵法》裡已經說得非常清晰。戰爭只是為了取勝,不會拘泥於手段。我們來看看中國歷史上單挑對戰局的影響。

    《史記》記載,楚漢兩軍與廣武交戰。一代名將項羽在陣前對劉邦說:“這麼些年天下爭戰不斷,不過是因為我們兩人而起,今天我願意和你單挑決一雌雄,不用再勞動天下百姓來受苦了!”結果劉邦笑著拒絕,道:“我寧可鬥智,也不鬥力。”

    可見,項羽想用單挑決勝負的想法沒有被劉邦接受。

    春秋以後,戰爭越來越專業化,大規模化。單挑的方式已經不適合時代的需要。但是,單挑依舊是展示我方勇武的一種方式。

    《隋書》記載,大將史萬歲鎮守敦煌時,遇到突厥入侵。他對敵人說:“士兵們有什麼罪?要讓他們送死。不如我們各派一個勇士來決出勝負吧。”爽快的突厥人滿口答應,派出一騎挑戰,結果史萬歲親自出擊,斬殺了突厥的勇士。此舉導致突厥人驚訝之下暫時退兵。但邊患仍未能真正解決,直到唐初李靖千里奔襲,才真正擊破了突厥的勢力。

    其他比較有名的例子,像呂布挑郭汜,龐德斬郭援,都不足以影響戰爭大局。而關羽斬顏良,更近似於衝陣,戰術意義比普通單挑大的多。

    而對戰場上刀口舔血的大將和士兵,活下來並且取勝才是最重要的。

    決定國運的大規模戰爭裡,定然不會有單挑的地位。

    (最後附上官方軍事書籍《武經總要》裡交戰佈陣的圖片)

  • 5 # 知常容三國

    古代戰爭中單挑是有的,三國時候關羽在萬軍叢中斬殺顏良,隨即就解了圍,這說明的確是有單挑存在,但不是兩個人準備好大戰300回合的那一種,還有在定軍山下黃忠斬殺了夏侯淵,其實也是一種單挑。

    真正單挑是在什麼時候?在春秋時期,之後的戰爭很少有單挑存在。

    春秋時期當時有三種人,貴族,平民,奴隸,能參加作戰的都是有身份的,都是貴族,所以叫做戰士,能稱得上士的都是有身份的。他們是經過專門訓練的,奴隸是沒有經過專門訓練的,周朝伐紂的時候,紂王倉促間組織了奴隸,結果奴隸反過來帶頭攻打紂王。

    戰士是有身份的人,可能是貴族或者沒落的貴族,其實類似於你現在看到的英國的所謂的那些貴族,所以貴族作戰肯定要有身份,在春秋的時侯我們也是那個樣子,那個時候作戰很有意思的。

    約定時間地點,並且戰書的用詞謙虛恭敬。雙方都會優待敵軍使者,要舉辦宴會迎接,宴會上一定有奏樂和賦詩,使者作為客人也會答謝,哪裡是作戰,簡直是走親戚。

    戰爭全部都是車戰,兩軍戰車數量均等,即敵軍出動10輛戰車,我方也出動10輛戰車。作戰時雙方戰車捉對廝殺,也就是我駕駛的戰車只與對面的那輛敵軍戰車作戰,不和其他敵軍戰車交鋒。

    作戰之前類似於比賽的,問對方準備好了沒有?如果準備好了就開始戰鬥了。雙方戰車交錯的一瞬間,車上的戰士用戈互相敲擊。戰車在這個過程中不停。交錯之後,第一個回合結束。雙方戰車掉頭回來,再交錯,戰士再用戈敲擊。這就是單挑的。

    如果萬一有些時候遇到敵方的戰車壞掉,他們不會趁機下手,有時候還會停下來幫忙修理戰車,然後繼續作戰,這個事情發生在晉國跟楚國之戰的時候。

    單挑只發生在君子之戰的時候,而後期的戰爭更多的是奸詐和暴力,血腥,孔子一直提倡恢復周禮不是沒有一定道理的。如果你瞭解前因後果,從戰爭這個角度去看,你覺得人到底是變文明?還是變野蠻了呢?

  • 6 # 青史回聲

    我們經常在影視劇或者小說當中看到過這樣一個情節:在一個開闊的地方上,兩軍分別擺好陣型,這時一方有一名將軍,騎著高頭大馬,手握鐵槍或者是長刀,拍馬趕到兩軍陣前,喊到:“爾等鼠輩,誰敢與某某大戰三百回合!”話音剛落,另一方陣營閃出了一員驍將,也拍馬趕到陣前,呼應道:“休要猖狂!”於是那方將軍叫罵道:“汝是何人,速速報上名來,我槍下或刀下不殺無名之輩!”接著,就是兩個人之間沒有單挑。如一方被斬落馬下,另一方就鳴金收兵,改日再戰。

    當初看到這樣的情節,感覺血脈膨脹,如一股豪言壯氣從口中即將爆發出來。可是事後回想起來,這簡直不可思議。一場戰爭,好像給人感覺是,只要兩將相鬥,只要一方勝利,則這全軍皆勝,戰爭就勝利了?這不就是一場戰爭的勝利取決於兩個武將的武藝高低?那麼那些“看戲”計程車兵幹什麼,擺設嗎?還是僅僅是助威?

    我想,真正的戰爭中是不存在武將單挑的,哪有兩軍對壘,只有武將相鬥,那些小兵的兵器是做什麼的?是燒火棍嗎?武將的作用並不是去單挑,即使勝利又有何意義,他們應該是在全軍出擊的時候,起先鋒作用,帶動士氣。如果單挑,那些小兵不會趁機一擁而上,拿下單槍匹馬的武將?所以戰場上單挑不現實。

    而之所以,會有武將單挑的情節存在,源於演義小說的藝術加工,僅是吸引讀者,讓整個小說顯得更精彩些,否則單是真實戰場描寫,誰會去看?

    不過,我並不是說不存在武將單挑,只是場景會有限制。在兩軍交戰的戰場上,武將單挑,吃飽了撐的,誰會那麼傻,衝上前去,喊一嗓子,誰敢與我一戰!信不信,馬上就有亂箭射過來,到時候不射成刺蝟才怪!只有在只有兩個人的情況下,才有單挑,不過那就叫決鬥了。

  • 7 # 北門猿

    這要看所謂的“有”是怎麼定義的了。

    如果題主問的是:戰爭中有沒有兩個人拉出來,一對一單練的情況?答案是有。雖然不是主流,數量有限,但確實是有的。

    如果題主問的是:戰爭是不是像三國演義中寫的那樣,兩軍大將陣前單挑決定勝負?那答案很明確,肯定不是。

    武將單挑,一般來說動機有兩個:一個是出於對自身武力的信任和炫耀,一個是振奮自己計程車氣。

    這種行為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時的“致師”。所謂致師,就是在兩軍對戰之前,派勇士去對方軍陣前衝擊一圈後來。雖然這不見得是“單”挑了,但振奮士氣的作用卻是一樣的。如果自己的勇士到敵軍中衝殺一陣,安然歸來,我軍肯定會士氣大漲。當然,所過派去的人死在對方陣前,那就大大地打擊士氣了。所以這種事一定要派勇武的人去做。

    《左傳》裡記載了一次致師行動。晉楚兩國交戰時:

    楚許伯御樂伯,攝叔為右,以致晉師,許伯曰:“吾聞致師者,御靡旌摩壘而還。”樂伯曰:“吾聞致師者,左射以菆,代御執轡,御下兩馬,掉鞅而還。”攝叔曰:“吾聞致師者,右入壘,折馘,執俘而還。”皆行其所聞而復。

    許伯說:“我聽說所謂致師,就是駕車高速衝近敵人營壘,然後全身而退。”

    樂伯說:“我聽說所謂致師,就是車左用利箭射擊敵人,代替駕車人執掌馬韁繩,駕車人下車整理馬匹和馬脖子上的皮帶,然後從容而回。”

    攝叔說:“我聽說所謂致師,就是車右要攻入敵人營壘,殺死敵人,割取左耳,生擒俘虜而回。”

    許伯是駕車的馭手,樂伯是以射箭為主要攻擊手段的“車左”,攝叔是武士,“車右”。所以他們三個人都從自己本職工作的角度出發,來理解“致師”。也都很好地完成了任務。

    到後來,戰車已經退出歷史舞臺了。但到軍陣前挑戰提升士氣這個道理,顯然不會過時。所以單挑仍然時有發生。

    薛仁貴西征鐵勒九姓,敵軍派勇士幾十人出來挑戰。薛仁貴張弓搭箭,一箭一個,一臉射死了仨。鐵勒大軍驚為天人,紛紛下馬投降。人稱“三箭定天山”——這就是一個單挑失敗打擊士氣的例子。

    有時候,單挑也發生在另外一種情況下,就是兩軍主將約定一對一解決問題。

    楚漢之爭時,劉邦和項羽帶軍對峙,項羽喊話:

    項王謂漢王曰:“天下匈匈數歲者,徒以吾兩人耳,願與漢王挑戰決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為也。”漢王笑謝曰:“吾寧鬥智,不能鬥力。”

    項羽說:“別因為咱倆的原因折騰這麼多人了,有種的你跟我一對一單挑解決問題!”

    劉邦心理活動:……你當我白痴?我打得過你嗎?

    約戰成功的也有,三國時候,呂布刺殺董卓,之後西涼軍攻打長安城。

    郭汜在城北。布開城門,將兵就汜,言“且卻兵,但身決勝負”。汜、布乃獨共對戰,布以矛刺中汜,汜後騎遂前救汜,汜、布遂各兩罷。

    呂布和郭汜都是邊地人,崇尚個人武力,因而都同意這種單挑的做法。結果是呂布技高一籌,用長矛刺傷了郭汜。

    (圖文無關)

    上面列舉了一些單挑的例子,但必須得說,從數量上來看,單挑在古代戰爭中的比例是很少的,而且也不足以決定戰爭勝負。

    還是楚漢戰爭,我們上文說到項羽挑戰劉邦未遂,之後項羽派勇士去挑戰漢軍。劉邦找來一個叫樓煩的神箭手:“見到有出來挑戰的,你就給我射死他。”

    然後楚軍拍出三個人,被樓煩射死了三個。項羽大怒,親自出馬,樓煩見狀嚇跑了,這場挑戰才結束。

    所以個人的武力並不是能決定一切的。碰上劉邦這種不按套路出牌的,你有啥招……

  • 8 # 欲雲談史論今

    古代戰爭中,單挑的情節在《三國演義》、《薛仁貴徵東》、《隋唐演義》等等歷史演義小說中常見,但是在真實歷史中,單挑的結果往往就是——找死——無論你是李元霸或是呂布。然而,單挑並不是完全不存在,在正統史書也記載了一些單挑的個案。比如說,“十三經”中的《穀梁傳》,就記載下一個戰場單挑的故事。

    公元前660年,慶父與哀姜又開始謀劃殺魯閔公。慶父是魯桓公之子,魯莊公兄弟,和季友、叔牙一起,是魯國“三桓”的始祖之一。慶父自魯莊公死後,就一直謀劃自立為君,兩年前曾經殺死了太子般。如今魯閔公上臺,慶父又聯合哀姜,準備再度篡位。

    為此,慶父找到了大夫卜齮(音以),讓他去刺殺魯閔公。之所以找卜齮,是因為魯閔公的師傅曾經強奪卜齮家田,而魯閔公對此不聞不問。魯閔公不過是一個不滿十歲的小孩,能對大人們的所作所為負上什麼責任呢?

    但是,卜齮卻從此對魯閔公懷恨在心。在慶父和哀姜的唆使下,8月在宮廷小門處刺殺了魯閔公。季友帶著魯僖公姫申逃往邾國。

    而慶父見魯閔公被殺後,但是魯國內部的反對勢力仍然非常強大,而且齊國也對魯閔公的被殺高度不滿,也被迫逃跑到莒國;哀姜也逃往邾國。

    見慶父和哀姜都離開了魯國,季友這才帶著魯僖公回國,然後立他為君。隨後,魯國向莒國送了大量賄賂,讓莒華人把慶父送回魯國。

    慶父害怕了,委託公子魚回國代為求情,但是魯僖公和季友卻不同意放過他。公子魚回到莒國,在慶父住處外大哭。慶父一聽到哭聲就明白了,嘆息了聲:“這是子魚的哭聲啊!”然後自縊而死。(《左傳·閔公二年》

    因為有逼死慶父的功勞,莒國於公元前659年10月讓國君之弟莒挐(音如)率兵前來魯國討債。

    季友率兵前往迎敵,雙方軍隊在魯地酈遭遇。季友見到了莒挐,說:“我們兩人有矛盾,關士卒何事?”於是,他提議兩人單挑。莒挐不防有詐,同意了。兩人屏退左右,就下場赤手空拳地打鬥起來。當打鬥進行到最激烈時刻,季友侍從突然大喊:“孟勞!孟勞”。莒挐一時驚愕,還沒反應過來,只見季友抽出隨身寶刀就把他給殺了!

    所謂“孟勞”,正是這把寶刀之名!(《穀梁傳·僖公元年》)

    《穀梁傳》記載下的這一戰場單挑故事,後人多以為不可信。但是,在春秋時代士人、貴族風氣濃厚的前提下,偶爾發生一兩次單挑的事件也並非完全不可能。後來,《東周列國志》中也將這一故事稍微改編,錄入了相關章節。當然,《東周列國志》的錄入,只能是更加增強這一故事的演繹成分,對其真實性反而是大打折扣了。

  • 9 # DemonH1

    嚴格意義上,兩軍對壘中的單挑是沒有的。即使像正史記載的呂布單挑郭汜,也是本部分裂,不是敵軍對壘。由於有弓兵的存在,主將自己脫離部隊到敵軍陣前完全就是傻叉送死的存在!只是這種只有小說裡凸顯個人勇武的藝術手法,卻荼毒了一票不幹正事的鍵盤黨。對於“萬人敵”“虎熊之將”這樣的詞,你說這是形容軍法的他都不樂意。

  • 10 # 50後男人

    古戰場上,會出現《三國演義》中那種雙方大將單挑的情形嗎?

    讀《三國演義》,我們常會看到這樣的情境,兩陣對圓,雙方領軍大將即飛馬出陣,或持槍、或舉刀,一對一的就幹起來。《三國演義》畢竟是小說,不可全當真的。大家都知道,無論古代還是現代,將領們更多的還是端坐帥臺上運籌帷幄、發號施令,因為這才是他們的主要工作。

    那麼,古代戰場上,真的會出現《三國演義》中那種對陣雙方大將單挑的情形嗎?雖然機率不大,但還是會有的。畢竟,在古代靠武藝高低力氣大小當上大將的人還是不少的。正史《三國志》中就有不少領軍大將手執武器,親自上場殺敵的記載。

    《三國志》中典型的身為大將卻身先士卒衝殺在前的記載,就是典韋隨曹操濮陽戰呂布時,曹操被呂布圍困,危在旦夕。曹操招募敢死隊突圍,典韋領命帶數十人“皆重衣兩鎧,棄楯,但持長矛撩戟”奮勇衝殺在前。典韋面對敵人“矢至如雨,韋不視,謂等人曰:‘虜來十步,乃白之。’等人曰:‘十步矣。’又曰:‘五步乃白。’眾人懼,疾言:‘虜至矣!’韋手持十餘戟,大呼起,所抵無不應手倒者。布眾退。”大將當小兵用,真是描繪得有聲有色!這一節,《三國演義》與《三國志》的記述,幾乎是一樣的。

    有點奇怪的是,讀《三國志》,發現其中記述身為將領而爭先衝陣殺敵的文字,多出在東吳將領身上,或許江東將領多繼承楚霸王項羽遺風?

    如宣城孫權被圍,在“賊鋒刃已交於左右,或斫中馬鞍,眾莫能自定”之際,唯東吳大將周泰“奮激,投身衛權”至“身被十二創,良久乃蘇”。為此,孫權慶功宴上親自敬酒,並一一向諸將講述周泰身上傷痕的出處。

    又有吳將董襲,戰黃祖時,董襲親率敢死百人,被兩鎧,乘大舸船,突入蒙衝裡。董襲衝殺在前“以刀斷兩紲,蒙衝乃橫流,大兵遂進。”

    東吳傳奇大將甘寧,在濡須拒曹操,領百人敢死隊半夜“銜枚出斫敵,敵驚動,遂退。”

    年少即追隨孫策孫權兄弟的淩統,孫權合肥戰張遼時,孫權數陷重圍,《三國志》記述,“統率親近三百人陷圍,扶扦權出。敵已毀橋,橋之屬者兩版,權策馬驅馳,統復還戰,左右盡死,身亦被創,所殺數十人,度權已免,乃還。”

    此外,東吳程普、徐盛、潘璋、丁奉等將領,在《三國志》中均有他們陣前手斫敵人的文字記錄。

    而《三國志》中記載最為神奇的東吳將領,非太史慈莫屬了。在曹操圍孔融時,太史慈單騎突圍求救兵,《三國志》中的描述比羅老師的《三國演義》還精彩!《三國志》中記載,太史慈每日攜強弓出城門射箭靶,圍城之敵,敢出來攔也射之。“射之畢,徑入門,明晨復如此”,如是往復數日,待敵人膽怯鬆懈,突然“鞭馬直突圍中馳去。比賊覺知,慈行已過,又射殺數人,皆應弦而倒,故無敢追者。”真是有勇有謀,大將之才啊。《三國演義》中太史慈硬闖突圍的描寫,失之唐突、失之無謀。陳老師的《三國志》,這一節就寫得高明得多精彩得多了。

    這樣看來,古代將領陣前約戰單挑的機會是很少的,但有時亂軍中免不了二將碰面,一對一的打起來也不是沒有可能的。關羽斬顏良,就是如此!

    《三國志》中記載曹操戰袁紹,顏良來襲,曹操“曹公使張遼及羽為先鋒擊之”,亂軍中“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剌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這是三國戰爭史中,僅有的一次正史記載的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的文字。關武聖壯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家裡魚缸裡餵魚需不需要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