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裝甲蒼穹

    北洋政府在一戰加入協約國的原因:

    1.跟隨參戰潮:1916年隨著德國逐漸處於劣勢和美國加入協約國,中國也跟隨參戰潮宣佈加入協約國。

    2.日本借協約國參戰之名從德國奪取膠州灣和陰謀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也促使中國選擇對德參戰的形式反抗日本的陰謀。

    如果北洋政府押錯寶,投入德國陣營,絕對是滅頂之災:

    1.日本絕對不會錯過這個滅亡中國的藉口和機會,全力搶先侵略中國。

    2.俄國,法國,英國甚至後參戰的美國同樣不會錯過這個機會在中國的國土上分一杯羹。

    3.德國,奧匈帝國,奧斯曼等其他同盟國都無法對中國以實質性的軍事支援,中國將獨力面對日本俄國等兇狠的敵人。

    4.中國也將隨著德國戰敗失去最後道義上的正面性。

    其結果就是中國必將以四分五裂的形式成為被列強瓜分的殖民地。

    圖為一戰期間日本美化日軍在青島打敗德國的宣傳畫

  • 2 # 千佛山車神

    沒有所謂的押寶,北洋政府早就想對德宣戰了,只是礙於日本的阻撓,才拖到1917年參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也叫歐戰,因為這場戰爭基本上只在歐洲進行,雖然在世界其他地區也發生了小規模衝突,但主戰場是在歐洲。

    一戰爆發後,北洋政府大總統袁世凱最初是希望加入協約國的,為此袁世凱與英華人進行了接觸,表示願意參戰並出兵攻打位於青島的德軍。對於袁世凱的表態,英國自然是非常高興,但日本卻強烈反對北洋政府參戰。(一戰爆發之初,袁世凱是想參戰的)

    此時的日本對山東地區窺伺已久,日本希望透過此次戰爭奪取德國在華租借地,擴大在華的利益,因此一直反對北洋政府對德宣戰。

    迫於日本的壓力,加之南方地區護國戰爭的爆發,袁世凱首要問題是安定國內,於是只得放棄參戰宣佈中立,並頒佈了《中華民國局外中立條規》,要求各交戰國不得在中國領土上發生衝突。

    但就在《中華民國局外中立條規》頒佈後第二天,日本軍艦就出現在膠州灣外海,到1914年8月23日,日本正式對德國宣戰。9月2日,日軍在山東龍口登陸,發兵南北兩路圍攻駐守在青島的德軍。由於寡不敵眾,青島很快陷落。眼瞅著日軍與德軍在自己國土上交戰,北洋政府也是無能為力,只得劃出一片交戰區域給日德。

    到1915年,英國、法國和沙俄發現戰爭在短時間內無法結束,自己需要更多的盟友,於是再度提出讓中國參戰。英法表示願意向中國提供優惠貸款,幫助中國建立兵工廠,前提是這些工廠必須為協約國供應武器。但此舉又遭到日本的阻撓,至此北洋政府的前兩次參戰行動都被日本阻止了。

    其實從北洋政府的態度中可以看出,北洋政府一直都是希望參戰的,因為袁世凱非常看好英法,認為如果英法獲勝,中國就能夠奪回德國和奧匈帝國在華的所有租借地,並且可以提高中國的國際地位。

    但由於日本的攪和,英俄始終未能接納北洋政府,畢竟對於英俄而言日本的實力更加強大,日本海軍可以開到歐洲,直接協助英法,對協約國的支援也更大。

    所以權衡利弊,英法俄還是選擇不得罪日本為好。為了安撫日本,英法俄三國宣佈在關於中國參戰的問題上,一定會事先徵求日本的建議。

    雖然前兩次參戰都被日本攪黃,但北洋政府還是以工代戰,向歐洲派出了大量的勞工。在整個二戰期間,北洋政府共計向歐洲派出了14萬勞工,這些勞工大多來自河北、河南、山東,他們的到來為勞動力緊缺的法國提供巨大的支援。(在法國工作的中國勞工)

    事情的轉變發生在1917年年初,德國宣佈執行無差別攻擊策略,任何前往英法的商船軍艦都會遭到德軍的攻擊。

    德國此舉純屬給自己拉仇恨,但德華人也沒辦法,因為相比於英法,德國的海軍力量也太弱,在戰爭開打後德國與海外殖民地的聯絡基本就斷了,德國只能依賴本土的資源維持戰爭,隨著時間的推移,德國國內已經是民不聊生。

    其實按照當時的國力來講,德國比英法更能經得起消耗戰,但無奈英法在海外有龐大的殖民地,並且英法的盟友也要比德國多很多,英法可以透過海外支援遠遠不斷地給自己輸血,如此打下去德國肯定最先吃不消,而最後德國之所以戰敗也確實是因為資源耗盡,導致國內爆發了革命。

    所以為了阻斷英法從海外獲得戰爭物資,德國只能孤注一擲,下令攻擊所有試圖開往英法的船隻。

    德軍的行為雖然瘋狂,但卻實打實地威脅到了英法的海上生命線,對此英法更加拉攏日本,表示只要德國戰敗,德國在山東和西太平洋地區的權益將全部交由日本。

    在得到英法的承諾之後,日本對華參戰問題上的態度有了質的轉變,恰逢當時袁世凱已病逝,親日的皖系軍閥段祺瑞掌權,於是日本便開始鼓動北洋政府參戰。

    1917年2月,一艘運載中國勞工的船隻在地中海被德軍潛艇擊沉,北洋政府為此向德國大使館進行抗議。而日本政府在得知此事後立即向北洋政府提出建議,要求北洋政府不必抗議了,直接宣戰就行了。

    至此北洋政府對德宣戰的問題已經沒有任何阻礙了,最後在段祺瑞的力主下,1917年8月14日,北洋政府正式對德、奧等國宣戰。(段祺瑞雖然只是身為政府總理,但卻握有實權)

    宣戰之後北洋政府原本要向法國前線派遣軍隊的,當時段祺瑞已經轉告美國駐華公使,只要英法美提供充足的武器,那麼北洋政府可以提供100萬軍隊參戰,並且最快可以再六週內集結3萬人赴歐。

    但是日本不願意看到中國在戰爭中起到更大的作用,因此又站出來阻攔中國派兵,致使北洋政府出兵計劃破滅。

    雖然北洋政府未能派兵入歐,但是在一戰末期隨著沙俄的垮臺,北洋政府先是派兵收復外蒙,接著又以護僑為名出兵沙俄遠東地區,極大地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

    (北洋政府與英法美日組成聯軍,共同干涉俄國革命)

    戰後北洋政府參加了巴黎和會,由於英法早已把山東的權益暗中許諾給了日本,因此北洋政府收回山東權益的要求基本無望。但至於北洋政府關於逐步交還租借地,廢除之外法權,廢除勢力範圍,關稅自主的權力等權利的所求,英法美還是予以支援的。

    不過由於山東問題事關國家顏面,北洋政府最終選擇拒絕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事後北洋政府單獨與德國和奧地利簽署和約,獲得了德國的大筆戰爭賠款。總的來說,北洋政府選擇參加一戰是明智的,也是正確的。

    (2018年8月9日,利物浦安菲爾德墓地舉行紀念勞工的緬懷活動,英國官方派出代表,向葬在英國的一戰華工緻敬)

  • 3 # 南閣水哥

    其實也不能說押寶押對了。

    首先,在一戰剛開始的時候,英法兩國就已經提出要中國參戰,只是日本為了自己的利益堅決阻止中國參戰。當時的中國政府搞不過日本,所以暫時沒能宣戰。反而日本搶先進入德國控制區青島佔領膠州灣。

    一、戰爭開始後的中國政府策略

    1914年8月6日,在全面開展後一個月北京政府宣佈保持中立。第二日日本內閣決定參戰,隨後宣佈加入協約國。日本很明確,就是要佔領青島和膠州灣,德國的勢力是必須要全力爭取的。8月23日日本對德國宣戰,11月7日,日軍攻佔青島。

    12月23日袁世凱在天壇效仿帝王登壇祭天。29日頒佈《修正大總統選舉法》規定總統任期10年,可以繼續連任,而且繼承人由現任總統提名。為了做皇帝,袁世凱不惜和日本簽訂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1915年5月25日簽訂中日條約。此時的中國政府的策略就是按照日本的安排來行事,毫無一點作為。

    二、機遇的出現,參加一戰

    袁世凱死後,黎元洪昇任大總統,段祺瑞為國務總理。整個政府從親日派倒向了“英美派”和親日派的府院之爭。段祺瑞的邏輯很簡單,既然日本已經參加了,那麼我中華民國沒有道理不參加。當然段祺瑞還有一個動機是要阻止日本在中國的勢力發展,雖然說是自己的靠山,但你也不能阻礙我的發展。

    而日本在佔領青島之後,在華勢力已經穩固了,也就做了順水人情,在英法各國的不斷的勸進下,中國政府同意參加協約國。1917年8月14日中國對德對奧宣戰,但是我們並沒有派兵,成了不出兵的參戰國。

    不出兵不等於不幹活。段祺瑞政府立刻取消了兩國在中國的領事裁判權並接收了德國的德華銀行、奧匈帝國在天津的租界、解除了奧匈帝國在中國士兵的武裝。

    此後我們又向英國和法國提供一大堆的糧食和軍事調查團並開始派遣勞工。此外,政府又在1917和1918年間向日本借款3.8億日元來擴充軍備。

    這次押寶算是正確的選擇,從整個過程來說,也是必然的選擇。

  • 4 # 北疆同心聊歷史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主戰場在歐洲,因此又被稱為歐戰。這是一場由新崛起的德意志帝國和奧匈帝國,同英、法及俄羅斯這幾個老牌歐洲強國,為了爭奪殖民地等利益,而進行的一場掠奪之戰,是一場非正義戰爭。

    北洋軍閥政府是在歐戰即將結束時,才排除了內部爭議,搶上了一戰的未班車,加入了以英法為主導的協約國集團。可以說北洋政府是作出選擇正確,沒有選錯投資目標。

    北洋政府一慣是由帝國主義列強操縱的,所謂的北洋政府也是各派軍閥妥協的產物。在一戰結束前,實際掌握權力的是段祺瑞。而段祺瑞是傾向於協約國集團的,因此在選擇加入哪一方時,段祺瑞的意見起了決定性作用!

    此外在歐戰即將結束前,發生了一件大事——美國加入了協約國集團,不僅為英法等國提供了物力、財力支援,而且還直接出兵參加了戰爭。美國的參戰,猶如使已經漸失平衡的戰爭天平上,又添上了一枚沉重的砝碼,加快了同盟國的失敗速度,並加深了德、奧等同盟國的內部危機,使其呈現了崩潰、瓦解之勢。

    而北洋軍閥政府雖然實力不濟,但卻並不缺乏政治眼光——在觀望了數年之後,已經發現同盟國即將難以支撐的對候,他們又怎麼會笨到去選擇加入同盟國呢?

    何況以北洋軍閥政府的財力也難以支撐其出兵去歐洲參戰,所以也就只能用派遣幾十萬勞工的方式,表明參戰態度了。這便是一戰結束後,中國也成了戰勝國的原因——雖然在英法眼裡,中國參戰與否起不了決定性作用。但是在政治上,還是有利於協約國的。

    不得不說北洋軍閥政府的選擇是正確的,他們選擇加入協約國集團,也就等於成了英、法、美、意、日的名不符實的盟友,從而有利於日後從戰敗的德、奧等國手中,收回部分主權以及其他權益。

    倘若在一戰結束前北洋軍閥政府還不及時表明態度,而是搞騎牆政策的話,則必將導致被協約國集團排斥的後果,屆時不僅無法從戰敗的同盟國手裡收回部分權益,甚至還有可能遭受協約國集團的更為肆無忌憚的侵略與掠奪!

    在那個中華民族因軟弱無力而飽受欺凌的時代裡,作為弱國的舊中國是無從過多選擇的,而且萬一選擇失誤,則更有可能陷於更加深重的若難之中,從而遭受更多的屈辱——這便是軟弱的舊中國的無奈與悲哀!

  • 5 # 鄭說豫見

    一戰的主要戰場在歐洲,歐洲主要強國均涉入其中,但並不等於與中國關係不大,實際上一戰也深刻的改變了中國的國運。由於中國在一戰結束之前及時參戰,於1917年對德、對奧匈宣戰不僅成功地融入世界格局,還以較小付出,收穫了豐厚的回報,堪稱是一次輝煌的外交勝利。說北洋政府押寶也不過分,這是押對了,但如果押錯了,會導致什麼後果呢?

    當時因為一戰,世界分成了兩大陣營,以英法俄意為首的協約國,以德、奧匈為首同盟國,經過四年的鏖戰,最終同盟國失敗。戰敗的後果也很嚴重,一戰直接滅亡了四大帝國,即德意志、奧匈帝國、沙俄帝國、土耳其帝國,德國不僅被割讓領土,解除武裝,還要支付鉅額賠償,土耳其差點亡國,最後地跨歐亞非的帝國縮水成一小塊。中國剛剛經過內戰,國力不強,無力改變戰爭結果,如果押錯寶,押到戰敗的一方,可能直接都滅國了。

    關於參不參戰,參加哪一方,北洋政府反覆認真掂量過的,也收到國外各種勢力的影響,最主要是德國和日本的影響。對於中國參戰的好處,早在戰爭爆發之初,梁士詒即有所預見,對袁世凱說:“德奧以小敵大,戰之結果,必難悻勝。在我見,正不妨明白對德絕交宣戰,將來與和議中取得地位,與國家前途,深有裨補”。

    在此期間,德國政府為避免與中國為敵,竭力阻止中國參戰,給予了很多優惠條件,而日本也幾次阻止中國參戰。而關於是否參戰段祺瑞政務院和黎元洪總統府之間爭執不下,這是歷史上著名的“府院之爭”,黎元洪棋差一招邀請張勳調停,引發辮子軍入京和張勳復辟的鬧劇,黎元洪辭職,段祺瑞組織討逆軍而三造共和,這是題外話。最終段祺瑞政府力排眾議,對德宣戰,打上了一戰末班車。

    由於日本參戰加入了協約國一方,直接進攻德國控制的青島。主政的段祺瑞也主張對德宣戰,“日本既已加入,我若不參加,日本對青島勢必染指掠奪”,而“德國雖系當今之強國,但眾怒難犯”。如果中國押到德國一方,將直接與美英日為敵,中日大戰將提前爆發,以中國的實力,斷難抵抗日本的進攻,中國整體可能會成為日本的勢力範圍和殖民地。

    所以北洋政府實際上只有兩個選擇,一是不參戰,聽憑戰後如何瓜分;二是參戰加入協約國一方,在戰後會議上取得戰勝國資格,可以參加分贓大會,至於參戰加入同盟國,是斷斷不行的。實際上,北洋的腦子並沒有燒壞,而是及時抓住了機會果斷對德宣戰,最後取得了豐厚的回報。

    值得一說的是,中國參戰了也押對寶了,作為戰勝國參加巴黎和會,也取得了不少利益,但由於日本參戰早,且武力攻下德國殖民地青島,日本反對把青島交還中國,導致中國爆發五四運動,掀起了反日高潮,中國代表未在條約上簽字。

  • 6 # 帝國烽火

    1914年7月28日以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等組成的同盟國陣營與以大英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俄羅斯帝國等國組成的協約國陣營發動了世界第一次大戰,大戰爆發的主要戰場在歐洲,而當時的中國清朝退位剛剛不滿3年,國內還非常不穩定。

    一戰爆發初期,袁世凱掌權的北京政府宣佈中立。當時這些主要參戰國在中國都有勢力範圍,參戰的一方日本在8月23日命令第二艦隊封鎖膠州灣,要求中國把黃河以南劃為中立區,以便日軍進攻中國內地的德國軍隊,並且要中方撤出膠濟鐵路沿線及濰縣一帶的駐軍。

    日軍這是打著攻打德國的招牌,公然侵佔中國領土。袁世凱向英國駐華公使朱爾典求計。朱爾典說:日本已經參加協約國,英國不能抵制盟國。如中國對德、奧宣戰,中、日都是協約國,我們不能看著盟國欺負盟國,事情就好辦了。袁世凱表示中國可以考慮加入協約國,但無出兵歐洲。朱爾典說可以不出兵,中國在精神和物質上儘可能地支援就是盡了盟國的義務。袁世凱應允,就這樣中國出動了大量的勞工參加了一戰,但是名義上中國沒有宣戰。

    1916年袁世凱去世之後,北洋陷入分裂,當時段瑞琪有日本人撐腰,而黎元洪有美華人撐腰,兩派由此引發了“府院之爭”。1917年美國參加對德作戰,要求中國與之採取一致行動對德宣戰,並答應借給軍費,黎元洪表示同意。但是因日本支援段祺瑞,中國若參戰必有利於日本,會使日本更加侵佔中國利益,反過來段瑞琪的受益會更高,所以美國後來又改變了讓中國參戰打算,並且遂指使黎元洪夥同國會反對參戰。

    參戰符合日本的利益,段瑞琪極力的鼓動中國參戰,因此“府院之爭”不可開交,最後黎元洪依靠大總統的權利將段瑞琪罷免,而同意張勳入京“調停國事”。結果張勳到京城之後來搞復辟,最後自然也是被驅趕走了,而黎元洪也因此被罷免大總統的位置,段祺瑞重新擔任總理,所以中國就站到了與日本同一戰線的協約國陣營。

    1917年8月14日,北京政府釋出了大總統佈告,正式對德、奧宣戰,加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協約國的行列。宣戰後,中國政府取消了德、奧兩國在中國的領事裁判權,中國給協約國運去大批糧食,向法國派去一個軍事調查團,繼續向歐洲和中東派遣勞工,共17萬多人。段祺瑞也利用這個時機向日本大借款,並在編練參戰軍的名義下大肆擴充自己的實力,以求在國內實現段氏的武力統一。

    1918年1月11日德國向協約國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失敗告終,中國成為了戰勝國的一方,但是最終卻被出賣,各帝國主義國家對中國,仍是互相掠奪、爭奪霸權,中國雖然是“戰勝國”,但仍是一隻被豺虎欺凌傷害的羔羊。

    試想一下中國是戰勝國還被欺凌、宰割,若中國是戰敗國,那麼對中國的打擊將會更大,尤其是日本必定會成績加大對中國的侵略,其它國家更是不會對中國進行幫助,那麼最後中國會損失更多的東西。當時中國是軍閥混戰的局面,弱小不堪一擊,日本對中國實行又拉又打的政策,中國可能會提前面臨國家危亡的局面,而當時的北洋政府也好,地方軍閥也罷,都不具備拯救中國的能力。

  • 7 # 大東北的小豆包

    不存在押錯了問題,僅僅是押對了和不押的問題。

    一戰時期的協約國和同盟國兩大陣營綜合實力相比,雖然作為同盟國的紙面實力也不差,而且在歐洲大陸上可能還佔有一定的優勢,但是無論其中的德國還是奧匈帝國,顯然在全世界範圍內,特別是在東亞地區、在中國的影響力,遠遠不及協約國中英、法、日、美等國。

    一戰初期的協約國與同盟國,後來美國也加入協約國

    20世紀初德國在中國山東的膠州灣攫取了租借地,並駐紮了德國海軍和陸軍力量,但是也是僅此而已,而奧匈帝國僅僅是參加過對清朝的八國聯軍之戰,相比較之下,無論在中國經營了數十年的英美法俄等國,還是後起之秀並透過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在中國極大擴張了勢力的日本,在中國的實力和影響力都遠遠超過德國和奧匈帝國,而至於同盟國陣營中的土耳其,那根本就是打醬油的,在中國沒有任何的影響力,所以當時的北洋政府的選擇僅僅是在是否加入協約國作戰的問題上,不存在著加入同盟國作戰的問題,因為北洋政府的首腦也不傻,知道誰強誰弱,而且一旦選擇了同盟國就必然會遭到在遠東勢力遠大於同盟國的協約國的軍事進攻。

    早在1914年,日本和英國就發動了對山東膠州灣的德軍的進攻

    那麼中國是如何參戰的呢?

    袁世凱死後,原來的副總統黎元洪繼任為總統,而段祺瑞為國務總理,黎元洪會因為在武昌起義的功績成為副總統的,但是在當時的政治格局之下,無論與南方革命派還是北方的北洋系相比,黎元洪都顯得是人單勢孤的,所以他想透過擴大國會來提高自己的實力,而國會總理段祺瑞不這麼認為,他是正牌的北洋軍出身,他希望擴大軍事實力來打擊南方的革命派進而一統全國,因此他編練參戰軍為名向日本借貸擴充皖系的北洋軍,而由於有求於日本,日本就策動段祺瑞對德國宣戰,進而擴大日本在中國的影響力,而美國為了限制日本,則鼓動黎元洪不要參加一戰,

    其結果就是黎元洪的總統府和段祺瑞的國會發生了嚴重的矛盾,黎元洪罷免了段祺瑞的總理職務,而段祺瑞則教唆各省督軍不理會黎元洪的總統號令,這就是著名的”府院之爭“,而長江巡閱使、安徽督軍的張勳則以調停為名,率領自己的辮子軍進入北京,但是卻策動了清帝復辟,算是變相顛覆了民國政府,黎元洪被迫逃亡,此後徹底告別政壇,而段祺瑞則組織討逆軍打跑了張勳,重新做回國務總理的寶座,然後宣佈對同盟國宣戰,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府院之爭中的黎元洪與段祺瑞

    不過當時民國政府並沒有直接派出軍事力量參加戰爭,而是派出大量的勞工到歐洲,為協約國提供後勤運輸工作。

    一戰結束後,中國以勝利國的身份參加了巴黎和會,本以為能夠趁勢收回被曾被德國佔領後來又被日本搶佔的膠州灣,然而卻遭到各大強國的拒絕,中國代表憤而拒絕簽字,並直接引發了”五四“愛國運動。

    而如果當時北洋政府的首腦們,腦子進水了參加同盟國陣營(雖然這是不可能的),那麼中國必然會遭到土耳其那樣的結局,不僅會遭到協約國的軍事進攻,而且還可能會在一戰後遭到被肢解的命運。

  • 8 # 冰哥聊史論古今

    在一戰的時候,北洋政府最後參加了協約國,所以算是押對了寶,在一戰之後的巴黎和會上,還可以得到那些權益。如果壓錯了寶的話,那就是任人宰割的戰敗國,命運可謂是相當悲慘的。

    不過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北洋政府想押錯寶還是比較困難的。因為一次大戰中,事實上也就兩個集團同盟國和協約國,但是同盟國的德國奧匈帝國都在歐洲,事實上跟中國並沒有多少往來。只要不是傻子的話,當時同盟國對中國的影響力可謂是相當小的。只有腦子進了水的人才會去加入同盟國,因為一旦加入同盟國,其他的協約國來打中國的話,德國遠在歐洲也保護不了中國。

    所以在一戰的時候,中國加入協約國事實上是一個非常大機率的事件,基本上不會出現押錯寶的形式。只不過在一戰剛剛開始的時候,已經加入協約國的日本,事實上反對中國加入協約國。因為當時日本有私心想接收德國在中國的權益,如果中國加入了協約國,就會對日本的野心造成一定的影響。事實上也是這樣,一戰之後中國憑藉戰勝國的地位要求收回青島,日本雖然開始不肯,但是後來還是迫於形式放棄了青島。如果中國是中立國或者是戰敗國的話,日本根本就用不著理這個茬。

    至於押錯了寶會是什麼結果,前面已經說過了,就是任人割宰的戰敗國吧。現成的就有那麼一個,西亞的土耳其,當年可謂是和中國齊名的國家,也是橫跨亞非歐的龐大帝國。可惜押錯了寶,最後損失了大批的土地,就光剩下今天這麼一點點地盤。當時如果不是國父凱末爾橫空出世,就這點地盤估計都很難保住。

  • 9 # 漩渦鳴人yy

    北洋政府在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爆發的一件事情大家都應該清楚,中國北洋政府,把山東地區的膠州作為戰爭賠款,讓給德國作為殖民地,日本人為了拿下山東的膠州地區,派軍隊攻擊了德國,並且和當時的北洋政府簽訂了密約21條。

    我們需要注意的一件事情,就是當時簽署這個蜜月的是袁世凱,而袁世凱在位期間並沒有參與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日本人拿下山東膠州地區,也只是想搶奪殖民地,並未真正的和德國奧匈帝國開戰,至於說最後中國和日本向奧匈帝國德國開戰的時候是處於中國北洋政府段祺瑞執政時期。

    這是什麼意思?其實北洋政府和當時的日本政府一開始的時候都沒想下注他們,只不過是想將這次戰爭利益最大化,你包括當時中國江蘇地區的榮德生兄弟,就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法國暫時放鬆了對華傾銷策略,所以這個時候民族企業茁壯成長。當對於日本人來講,他在這場戰爭之中所扮演的角色,不是說去發財,而是想要搶奪土地,搶奪資源,因為他也想建立一個強大的殖民地國家,日本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裡面,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說白了就是英國的日不落,帝國的最終強化版以日本天皇作為核心的一個變態的殖民地國家。

    所以對於日本和北洋政府來講,他們就是投機主義分子,誰實力強?誰要贏了?那就去投靠誰?一直到戰爭末期,日本人才決定到底跟隨哪個勢力,此時作為牆頭草的北洋政府,自然也不願意得罪帝國主義,所以誰顯現出了疲態?那北洋政府就急急忙忙過去踹他一腳,因此,當時的北洋政府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派遣30萬華工到歐洲戰場,t當時的歐洲大老爺收拾尾巴。

    從道理上來講,當時的中國雖然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但是並不是一個完整的殖民地國家,所以他的身上還是有那麼一點油水可以的,對於帝國主義來講,中國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一個巨大的資源地,一個巨大的勞動力生產地,如果能夠拿下這個地區,並且主導這個地區的市場,對於帝國主義來講,四億人的市場能夠帶來多少的財富,這是一個沒有辦法用金錢衡量的數字,所以他們一直在找機會能夠掌管中國,這會巨大的市場,把他徹底的變成一個殖民地國家,就像印度一樣。

    在這裡就不得不佩服一下袁世凱,北洋政府的領導人等等一批,當時中國的執政者能夠在這種群狼環伺的情況之下,保證了當時的中國不會進一步的被殖民主義清洗,也確實厲害,但這個前提是要建立在帝國主義內部,對於中國政策問題的不統一情況之下,如果說中國當時惹了眾怒,那麼只要一個英國就能夠把中國徹底的給殖民化。

    所以對於中國來講,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次有驚無險的下注,如果中國下注錯誤更錯了隊,那麼對於中國來講,無論是英國,美國還是日本,所有對中國懷有自己小心思,想要把中國變成自己殖民地的國家,都不會再顧及其他人的臉面,會迅速的出手將中國僅存的那一點民族意識給徹底抹殺掉。

    這個方法我想我不用多說,那就是武力侵略。

  • 10 # 巴山夜雨涮鍋

    謝謝邀請。一戰時中國的北洋政府押寶押對了協約國,使得捱揍近百年的中國首次嚐到了“戰勝國”的甜頭。如果押錯了可能受到更大的傷害。

    1914年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是首次席捲全球主要政治實體的戰爭。中國作為當時八大列強之外的兩個巨型弱國之一,有4種選擇:

    選擇一,同時向同盟國和協約國宣戰。

    選擇二,完全嚴守中立。

    選擇三,倒向同盟國。

    選擇四,倒向協約國。

    最終,北洋政府經過約兩年的中立,在1917年8月向同盟國宣戰,正式參加協約國。宣戰後,中國雖然未曾派兵去歐洲,卻派出了數十萬華工。這些勞動的奮勇犧牲,為中國贏得了戰勝國的聲望。雖然這個戰勝國其實地位很低,在巴黎和會上的座次還不如比利時和巴西,而且山東權益也被巴黎和會出賣給了日本。但終究,透過此舉中國還是以某種積極的態勢參與到凡爾賽形成的世界政治格局中。而山東權益,也在巴黎和會後華盛頓和會的九國公約上,由中國收回了山東主權(雖然日本依然在山東保持強大利益)。甚至戰後中國還藉著協約國反對蘇俄的機會,一度出兵收回了外蒙古。

    北洋政府選擇了正確的一方,這是有多方面原因的。首先,上面列出的4種選擇,第一種當然是腦殘,沒人會選。第二種則是一戰剛爆發時袁世凱的心態。但中國自古以來亂中取慄的思維是有點。面對這種大戰,投入到有利可圖的一方才能獲取更大利益,北洋首領們最頭疼的只是應該加入哪一方而已。

    那麼,三和四選誰呢?

    雖然在戰爭的頭兩年,在歐洲戰場上是同盟國咄咄逼人,但對中國而言,選擇同盟國卻是幾乎不可能的。

    首先,在華擁有巨大力量的反而都是協約國。如英國佔據長江流域,法國入侵西南,更別說北邊的沙俄和東邊的日本,西南是英法殖民地越南、緬甸和印度。北洋政府位於強大協約國勢力的四面包圍之下,借他三個膽子也不可能向協約國宣戰。

    其次,中國的實權派基本也是以協約國為靠山。1916年袁世凱病死,中國完全分裂,北方把持中央政府的是北洋軍閥直系、皖系和北洋外圍的奉系。這裡面直系的靠山是英美,奉系、皖系的靠山是日本,都是協約國,他們也不可能倒向同盟國。

    所以,最初同盟國佔上風時,北洋政府是暫時中立。等到1917年,先是爆發了沙俄的二月革命,但革命後的臨時政府宣佈要繼續打下去。然後在4月美國向德國宣戰。這下子北洋政府認為協約國贏定了,他們才在8月也宣戰加入協約國。

    可以說,北洋政府這種押寶,是深思熟慮加運氣好的結果。

    至於如果押錯了會怎樣?參見被德國給的好處吸引,加入了同盟國的另一個大弱國奧斯曼土耳其,作為戰敗國遭到徹底的瓦解,要不是有凱末爾站出來,差點連剩下的小亞細亞領土都要給人切割得支離破碎。

    當然,中國有一個好處是民族相對單一,但真要是成了戰敗國,協約國那幫孫子絕對幹得出把邊疆給割走的事。英國早就對西藏虎視眈眈,法國也對雲南廣西垂涎三尺,日本更是要藉著沙俄垮臺的機會獨吞東北,扶持偽滿洲國的步伐估計會加快。更別說,中國當時論生產力和軍事力量,還遠不如同期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了——奧斯曼土耳其在一戰中僅加里波利戰役就投入了50萬軍隊,而北洋政府當時全國軍隊還沒50萬,更別說分崩離析,內戰頻繁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東漢最後一位皇帝劉協,有人說他很幸運,更有人說他很悲涼,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