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維天有漢

    火炮確實有學習,但是不代表所有火器都落後,明朝的火器種類應該是最豐富的,而且還有第一支純火器部隊,關鍵是你可以看出來明朝人不死板,你確實厲害的東西,我會學,而且學的非常不錯,滿清??可能以為吳三桂這狗雜種放狗進門,就以為自己天下無敵了,說到底蠻夷就是蠻夷,突然成了暴發戶,也改變不了見識低,眼界低。

  • 2 # 致守仁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明朝的火器確實很多都模仿歐洲,葡萄牙的居多,但是自己的改革創新也不少,總的來說,明朝的火器發展基本屬於世界水平的高層,關鍵是明朝上下非常重視火器的發展,認為火器是“禦敵之長技”。在明朝中後期的戰爭,已經是以火器為主,冷兵器為輔。在明朝,有專門的火器部隊,有專門研究火器的機構,就算是普通部隊,也普遍列裝各型別火器。

    守仁君推薦《大明劫》這部電影,這部電影很用心的刻畫了明軍使用火器的過程和火器的各種制式。

    這裡守仁君簡單說幾種讓人眼前一亮的火器。

    第一個就是弗朗機炮,這種炮是後裝火炮,怎麼個後裝法看圖

    更讓人驚訝的是,這種炮用的是開花彈,打出的不是實心炮彈,是會爆炸的炮彈!如果打散彈,一次能打五百枚鐵球,射程之內正前方六十米寬的區域人馬俱碎。他的射程平射有五百米,四十五度仰角能打一公里,最厲害的是為了守城,這炮也能俯角射擊。在電影《大明劫》裡,有對這種炮非常細緻的還原。

    第二個是連子銃,妙就妙在這種銃用原始的辦法打出了自動步槍的效果(稍微有點誇張)。

    這種在銃管的中間開孔,在後半部裝一串火藥包,火藥包之間用引線連線。然後再拿一個裝滿鐵球的鐵管,順著那個銃身中間的洞插進去,就像一個彈匣。

    打的時候,點燃第一個火藥包,第一個火藥包把第一枚子彈打出去,第二枚子彈落下來,這時火藥包之間的引線已經點燃第二個火藥包,就這樣形成連發。

    第三,集束火箭,看圖。

    還有神火飛鴉,這種火器守仁君最早是在《帝國時代3》這款遊戲裡看到的,當時就感覺這東西好神奇,具體來說就是做一個鳥形的外殼,裡面裝滿火藥,鐵砂。然後在外面固定兩枚火箭,使用時依靠火箭推力讓火鴉起飛,直線飛到敵軍上空,等引線引燃火鴉內部火藥後產生爆炸,直接在敵人頭上就炸了,造成最大殺傷。

    總而言之,明朝時期火器發展多樣化,且和世界接軌,殺傷力強大,最主要的是皇帝,朝廷重視火器,《大明劫》這部電影裡,孫傳庭親自檢查士兵手裡的鳥銃,親自督造鳥銃的製造。足以看出當時對火器的重視。

    反觀清朝,清朝的火器其實是比明朝要先進的,但是由於清朝並不重視火器的發展,認為火器沒什麼用,我的祖先就是靠弓馬打天下的,要火器有什麼用,所以清朝火器的發展相較世界而言那是遠遠不如,甚至產生了代差。

  • 3 # 火器工坊

    明朝火炮開始大批次仿製歐洲的時代,是在大明嘉靖六年以後,說句不好聽的,此時大明的火器已經遠沒有明初領先世界的那種能力了,長期相對壓力小的地域環境(在所有漢人王朝中,大明的周邊環境是最安逸的)以及敵人的低披甲率,使得大明的火器愈發範輕化,重火力不足,而且火器水平停留在火門槍時代中期的技術水平,像當時明軍慣用的快槍、手銃、洪武大炮、碗口銃等火器,以及遠遠不及火繩槍、佛郎機、歐式加農炮的威力了。

    在和西方殖民者的不斷接觸以及曠日持久的抗倭戰爭中,明政府意識到了西方火器的先進,於是開始大批仿製佛郎機炮和日式火繩槍,以強化孱弱不已的國防力量。當然,除了仿製西方的火器,明政府對自己原有的火器也有了新的發展,而且種類繁多,可謂“百花齊放”。

    首先是中國最早出現的火箭、噴桶和炸藥類武器,在明初時,火箭類武器以及由最初的單一火箭變為集束髮射,也就是大名鼎鼎的一窩蜂。到了明中後期,戚繼光在薊州大練兵,將這種集束火箭和戰車以及噴火器相結合,也就是木火獸戰車。這在對付蒙古的進犯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除了火箭,噴桶在明中後期也有繼承發展,明軍將噴桶用於水戰,同時放大化,有毒煙、烈火、迷霧三種樣式,可以說是很有中國特色了。然後是爆炸類武器,繼明初萬人敵之後,明軍又開發出了混江龍(水雷)和大號的鐵皮震天雷,其威力之大,在萬曆援朝戰爭中給日本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了這些,明代還首創地雷,可以說是世界第一了。可以說在火箭和炸藥的研製上,明軍還未落後世界。

    然後是大型火炮的鑄造,排的上號的要屬大將軍、二將軍和滅虜炮,這是明軍在應對西南土司和西北衛所反叛時,針對自己攻城火炮不足的一個彌補,尤其是大將軍的火力,理論上可以媲美歐洲的十磅加農炮。但是因為明代數學物理理論發展陷入停滯,而且不受重視,因此並未對火炮的受力情況進行過分析。明代自創的大型加農炮多是前後一般粗細,無法有效緩解大炮發射後的後坐力,很容易使得炮彈在膛內受力不均,然後導致炸膛。

    再就是多管火銃的發展,事實上明代的多管火銃發展很晚,直到嘉靖年間,明代著名的三眼銃才第一次出現在《明實錄》的記載裡,而且目前並無出土文物能證明嘉靖四年以前有明軍使用過三眼銃這種火門槍。除了三眼銃,另外還有十眼炮之類的火銃,其威力和水平,也就是歐洲15世紀上半頁的水準。

    雖然明中後期整體鑄炮水平不高,但是還是有新的進步的,尤其是《火器圖說》中,作者闡述到了火炮發射後氣浪傷人的現象,當時雖然不能做出詳細解釋,但已經可以用氣浪註明,不得不說是一種進步。

  • 4 # 魚龍舞69814756

    明末的火器水平已經落後西方,不過還是一個時代,如果政府不那麼腐敗,還是能打打的。。。。。。那時候西方已經進入發展快車道,物理化學都開始發力,但中國還是古典國家,對科學技術並不多麼重視,這種落後才是要命的。。。。更要命的是下一個朝代大清,屬於野蠻征服文明,科學文化的發展幾乎完全停滯甚至倒退了。。。

  • 5 # 泰德曼帝斯

    武器已經落後不少了,品種繁多,型號混亂,主要是生產力發展水平決定的,不能批次制式生產統一裝備軍隊,古典軍隊是無法和近代軍隊抗衡的,軍事管理訓練根本不能和西方的部隊相比,小規模衝突看不出太多

  • 6 # 薩沙

    技術不分什麼國內國外。

    自己不行其實沒什麼,只要你願意學習,學會了別人的技術,就等於是你自己的。

    15世紀,明軍的火器相比明初期有很大進步,有大量輕型火器和大將軍炮這種重型火炮。

    但是,相比西方的來說,大明的火器技術還是相對落後的。

    第一,彈藥基本都是前裝;第二,金屬冶煉水平不高,火炮發射以後炮管很燙,必須等待自然冷卻;第三,瞄準裝置比較落後,命中率不高;第四,火炮相當笨重,還是因金屬冶煉技術不行,所以射程並不遠。

    這種火器水平,用於對付遊牧民族和周邊的國家是足夠了。

    不過,16世紀,大明接觸到了澳門葡萄牙人的火器以後,立即進行學習和仿造。

    首先是學習了用於艦船上的輕型火炮弗朗機。

    弗朗機最大特點是採用類似於今天的彈倉結構,可以連續更換彈倉後發射。同時,葡萄牙人的造炮和冶煉技術也比較先進。

    到了嘉靖時期,大明已經大量仿製了弗朗機,成為主力火炮之一,重則1000斤以上,輕則也有一二百斤。

    這些佛郎機火炮迅速用於實戰,同時裝備水軍和陸軍。佛郎機的重量相對較低,在陸軍野戰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佛郎機屬於輕型火炮,射程有限,威力也有限。

    大明很快發現西洋還有更強大的火炮,立即不惜代價學習。

    這就是最初從西班牙人學習的呂宋炮以及後來威名赫赫的紅衣大炮。

    在引進紅衣大炮之前,大明的火炮主要是大將軍炮等。

    大將軍炮和紅衣大炮的基本原理相同,但效能有較大差距。

    資料這麼寫:明朝前期火炮多用銅鑄造,中後期出現鍛造鐵炮,其內膛呈喇叭型,炮管單薄,以其口徑而言炮管顯得太短。這些火炮與紅夷大炮相比火藥填裝量少,炮體氣體密封差,加速距離短,因此射程太近威力太小。

    即便如此,大將軍炮仍然具有相當的實戰性。在壬辰倭亂中,大將軍炮一度給予日軍重大打擊,日軍聽到炮聲就心驚膽寒。

    大明製造了很多紅衣大炮,包括數千斤到數萬斤。

    所有明朝學習西方技術製造的火炮,都是非常實用的。

    一說野豬皮努爾哈赤就在寧遠城外,死於紅衣大炮。

    更誇張的是,直到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英華人繳獲滿清大炮以後,驚訝的發現這些火炮同200年前的紅衣大炮沒有區別。

    對於明朝火炮方面的仿造和學習,西方歷史學家評價是很中肯的:明朝兵器學家,很少有盲目自大的保守思想。他們發現西方火炮的優勢,就立即學習這些長處,為自己所用。但是,他們也並不是一味崇外,而是儘量學習西方技術加以利用甚至發展,使得火炮越來越先進。

  • 7 # 史論縱橫

    明朝的火炮技術分為兩個層面,一個是明初,一個是明末,明末的火炮大部分都是以從洋人手中進口和仿製為主,而明朝中期之前,明朝整體的火炮水平應該是強於歐洲的。

    原因就是,火藥本身就是中國發明的,在唐朝末年發明的火炮在宋朝時期催發了火器的發展,元朝時期曾憑藉火炮向歐洲擴張,到了明朝初期,中國的火器水平還是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但是經歷元朝打壓知識分子後,火器的發展就趨於緩慢,尤其是明初建立的高度集權的君主專制體制,導致思想被壓制,科學技術發展變得緩慢,火器自然也得不到長足的發展,從另一方面來說,火槍與火炮還不一樣。

    在中國發明瞭火藥之後,火器就有兩種發展思路,一種是槍,一種是炮,由於中國是陸權國家沒有海洋意識,在面對北方遊牧民族的騎兵時重型火炮在陸地太過笨拙,裝填慢,射程近而沒有被採用,相對來說,冷兵器的作用比火炮還要大,因此,明朝統治者拋棄了火炮的發展,而是有選擇性的發展了火槍。

    與中國閉關鎖國,禁錮思想不同的是當時的歐洲剛剛經歷文藝復興運動,隨後開啟了新航路開闢,所謂的開闢無法是到處掠奪,這個時候,鉅艦大炮成為西方國家開拓殖民地的標誌,為此船和炮一直快速發展。

    到明朝中後期,中國火器水平已經嚴重落後於西方,尤其是在火炮的發展上。

    1522年葡萄牙侵略者的艦隊到達東亞,與明軍發生了中西方有史以來第一場海戰,因為明軍是主場作戰,雖然武器相對劣勢,但是依靠有利條件還是將葡萄牙人擊退。

    隨後,葡萄牙與荷蘭人將武器賣到了日本,結果在萬曆三大徵中的北韓戰場上擊敗了日軍,這場戰役能夠獲勝,也是因為明軍已經仿製西方火銃,仿製出鳥銃這種擁有近代步槍特點的武器。

    儘管火槍水平並未落後西方多少,但是火炮方面還是極為落後的,明朝時期曾經購買歐洲最流行的火炮,也就是佛郎機和紅衣大炮,來改變明朝在明末清初的戰爭不利的局面。

    當時葡萄牙為了嚮明朝出口火炮,甚至專門在澳門建立了鑄炮基地,專供明朝火炮製造,在明朝戰事吃緊的時候,曾經一次就採購多達80門火炮,這些火炮一部分被放在了北京,更多的部分被運送到了遼東戰場,在寧遠大戰中,袁崇煥就依靠11門紅夷大炮將努爾哈赤擊敗,創造了明軍在後金戰場少有的勝利。

    明軍和後金部隊相繼引進了當時西方較為先進的火炮並加以仿製,紅衣大炮一度成為決定明清戰爭走向的關鍵性武器。

    明軍在對後金的戰爭中充分感受了外國火炮的厲害,因此開始積極防治,在崇禎三年的時候,仿製的紅衣大炮數量就多達400門,火槍在軍隊中的普及率高達60%。

    當時的明朝內部有計劃全力發展火炮,並且建立全員火器裝備的編制,卻因為造價太高而沒有實現,這也和明朝體制有關,並非武器不行,也並非人數少,主要還是軍隊的管理能力不行,吃空餉,腐化嚴重。

    吳橋兵變就是因為部隊管理不足,導致部隊譁變,孔有德和耿仲明發動叛亂,最終帶著紅衣大炮和製造火器的大批工匠投奔了後金,最終使得後金火器水平反而趕超明軍。

    在1641年的松錦大戰和1644年的山海關大戰中,清朝入關之戰中,這種“出口轉內銷”的火炮始終活躍於東亞戰場,為清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

  • 8 # 世界歷史唯物觀

    明朝中期開始,明朝軍隊就意識到了火器的重要性,當時主要是因為海禁政策解除,由於商業活動,使得明軍獲得了來自荷蘭的火器技術。

    事實上在此時的亞洲,日本也幾乎是在這一時候,興起了火器。尤其是當時日本武士的配備中,多了火繩槍這一項。

    而明朝所重視的則是火器巨大的價效比,以及火器能帶來了巨大威懾力。簡單來說明軍當時已經認識到了火器的巨大作用。

    可是明朝工匠,終究是沒有進行分工化、標準化的製造火器。所有產量一直不高,發展也比較緩慢。

    當時的文臣集團,也對這種東西不感興趣,尤其是認為火器這種武器非常不安全,會動搖國家根基。

    所以明朝有火器,但是不敢也不能大規模裝備。裝備最多的就是守衛北境長城的部隊。今天去秦皇島市的山海關,依舊可以看到當年明軍用過的火器。

    其種類十分多,且用於防守簡直是完美的武器,若非吳三桂開關,滿清絕無打進來的可能。

    日軍士兵幾乎都是火繩槍加武士刀,配備輕甲皮革,面對明軍的時候,日軍戰術也已經趨向於當時的荷蘭軍隊。

    這同日本興起的“蘭學”有關,可以說在火器方面,日本算是走在了明朝前面。

    但是明朝的大炮,卻是比日本先進的多,因為日本造不起。且大炮的製造在明朝,一直都受到了足夠的重視。

    然而對於火繩槍這類火器的裝備,朝廷一直都是謹慎的態度。文臣認為火器這種武器,不如冷兵器來的實在。

    因為對於百姓來說,訓練三四年,才能練好弓箭。七八年才能成為騎射騎兵,即便是戰場搏殺突刺,也需要一兩年的磨礪。

    可火器這種東西,只需要訓練一兩個月,加上點運氣。便能擊倒一個訓練有素計程車兵。

    這對於封建王朝來說,決不能允許這種東西爛大街,在封建皇權下,火器是沒有大規模裝備的可能。

    所以說到底火器不是造不了,不是不知道其威力,而是因為這東西一旦流入民間,會威脅皇權,影響穩定。

    反而是大炮這類火器,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因為大炮便於管控,其鑄造工藝也相對要求較高。

    只能說儒家思想指導下的封建王朝,只能不斷對內尋求穩定,甚至為了這個穩定,會閹割人的血性和慾望。

  • 9 # 上將噯福斯

    明朝自制的火器,處於非常原始落後的階段。

    以火槍而論

    明軍的火槍,主要包括鳥銃、快槍、三眼銃等。其他的掣電銃、迅雷銃,都停留在想象階段,不堪使用。

    其中,最先進的是鳥銃,這是一種火繩槍,仿製日本的火繩槍__鐵炮,而日本又是仿製歐洲的火繩槍。

    這就是鳥銃。

    鳥銃最大的好處,是設計了一個擊發裝置,也就是我們現在熟知的扳機,正如下圖所示,只要扣動扳機,就可以使火繩點燃火藥,從而發射子彈。

    如此一來,就可以雙手持握火槍,可以更加穩定的瞄準敵人,極大的提高了射擊精度。這是火槍史上的一大進步。也是現代槍械的雛形。

    火繩槍出現之前,都是火門槍。

    沒有擊發裝置,需要一手持槍,一手點燃火藥。操作難度很大,很難瞄準。

    這是明軍三眼銃的發射方式,顯然很難瞄準敵人。

    明軍自己研製的槍械,快槍,三眼銃,都是原始的火門槍。落不落後,大家心裡肯定都有數了。反正戚繼光說這兩種槍簡直就跟垃圾一樣!

    再說明軍的火炮

    明軍的火炮五花八門,口徑也大小不一。主要有,大小佛朗機炮、虎蹲炮、紅衣大炮,還有很多發射鐵砂的小口徑火炮。

    佛郎機炮,是引進歐洲的火炮。這種炮,配有子銃和母銃,可以後膛裝填,發射速度很快。

    明軍最厲害的紅衣大炮,是引進歐洲的艦炮。

    只有虎蹲炮,是明朝自己發明的。這是一種原始迫擊炮,很輕便,可以跟隨步兵騎兵作戰。

    整體而言,明軍火炮落後西方五十年。

  • 10 # 派大早

    承上啟下的洪武、建文火銃

    中國是世界歷史上最早使用火藥火器的國家,宋金元三朝火器火藥的發展無疑為明朝火器的進一步開發奠定了深厚的基礎。事實上,早在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之前,在四分五裂的元帝國領土上割據混戰的軍閥們就已將各色火器納入了自己的軍火庫中。至正十九年胡大海部進攻紹興城時曾以“火筒、火箭、石炮、鐵彈丸射入城中”,而城中守軍亦出城以火器還擊,“以火筒數十,應時並放,敵軍不能支”。1360年與陳友諒部的鄱陽湖之戰中,吳軍戰船上搭載著“中實以藥,而以石子塞其口,旁通一線,用火發之”的銅鐵炮。除射石炮之外,火銃、火箭、火蒺藜及各色大小火槍亦是水師所備器械,朱元璋部戰船在作戰時先發火器,次發弓弩,再次則短兵相接。但需要明確的是此時的水師仍是以接舷戰為主,火銃和碗口銃的使用並不多。

    自洪武至建文年間(1368-1402),明朝火器的發展相對獨立,受外來因素的影響微乎其微。洪武及建文年間的手銃長度大多不超過45釐米,是典型的火門槍,銃身由銃膛、藥室和尾銎三部門組成。尾銎後開一孔,可插入木杆,方便軍士持握。銃身上一般有4、5道用來加強銃身強度的橫箍。有些火銃鑄有把手,根據鑄造材料的不同而被現代研究人員命名為手把銅鐵銃。

    技術更進一步的永樂手銃

    永樂年間的火銃比之洪武銃又有提高:

    首先橫箍的數量有所減少,有些火銃甚至取消了前膛部分的橫箍,取而代之的則是自銃口至藥室不斷加厚的銃管壁,因此整個銃身更加光滑, 銃筒的設計也更合理。

    除銃筒本身結構進一步合理化之外,火銃效能的加強還體現在一些小零件的增加和使用:火門外加裝了可以開合的火門蓋,保證了藥室內火藥的乾燥清潔。

    配置了裝填火藥的藥匙,藥匙上不僅鐫刻了裝藥的重量,有些甚至還刻有序號,以指示與其配套使用的手銃的型號和編號。

    增加了可以塞入銃管的木馬子,提高了火銃的密封能力,減少藥力外瀉,提升了火銃的威力和射程。

    除製造工藝的提升之外,與周遭其他文明的軍事技術交流也是促成永樂銃技術進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即所謂“明成祖平交趾,得神機槍炮法”之說。當然此說並非是指永樂年間使用的火器來自於交趾,雖然靖難之役時,朱棣所統燕軍以裝備冷兵器為主,但與之對陣的南軍則大量使用諸如火銃、火箭之類的火器。而且成祖皇帝在取得政權後,並沒有輕視火器的發展,因此“明初火器來源於安南”一說並不成立, 而且安南軍人最早使用的火器極有可能是隨洪武年間的明軍逃兵流入安南境內的。

    永樂徵安南時期,明軍應該是在戰鬥的過程中逐步摸索總結出了更加有效的火器使用方法和陣列,同時也可能為了使火器能夠在潮溼悶熱的中南半島發揮作用而製作並推廣了火門蓋和裝藥匙。但也有觀點認為,明軍在征戰安南的過程中引入了神槍這一火器。神槍是一種管長腹大的火銃,既能發射彈丸又能發射銃箭。

    需要指明的是,在槍炮類火器發展的初期,銃箭和彈丸曾經歷過一段並行發展的時期。這一現象在東西方都曾存在過,而球型彈丸最終淘汰了銃箭成為最適合滑膛炮的投射物。銃箭的個頭通常不會很大,如1338年,法國朗恩城裡儲藏的供小炮發射的銃箭的重量每枝僅在200克左右。在神槍的基礎上,明軍又進一步發展出了神威烈火夜叉銃、三隻虎鉞和九矢鑽心神毒火雷炮等以發射銃箭為主的槍炮,其中前兩者為手持火門槍,後者則是裝在木架上,一炮可發九矢的反人員小炮。

    永樂朝及之後歷代所產手銃的倍徑比比之洪武銃要大,倍徑比多在1:23,甚至1:25以上,這表示永樂及以後所產手銃的身管更加細長,也就意味著銃膛的相對長度更長。內部空間的増長意味著火藥燃燒空間的加大,有助於火藥堆內部顆粒的燃燒,減少浪費,提高火藥的利用率。同時更長更緊湊的銃管也有利於火藥點燃後釋放的能量沿銃身更均勻的傳遞,提高彈丸的執行速度。

    特色鮮明的洪武大鐵炮

    1972年於河北寬城出土了洪武十八年(1385)出土的銅銃,該銃外形類似手銃,但口徑增大,體型粗重,重達26.5公斤。體積和重量如此之大的銃炮顯然超出了以人力能夠持握打放的上限,是用架發射的較大型的火炮。該炮口徑10.8釐米,身長52釐米,倍徑4.8,可知是身管較短的大口徑火炮。銃炮趨於大型化是洪武年間火銃有別於元代火銃的一大特色,山東蓬萊亦曾出土口徑26釐米,重73公斤的大型碗口銅銃。除以銅為鑄炮原料之外,價格更低廉的鐵也是不錯的選擇。事實上,洪武永樂年間出土的最大的火炮就是以鑄鐵為原材料的長1米,口徑21釐米的洪武十年所造大鐵炮。該炮重約450公斤,炮身每側都有獨特的雙炮耳,應該是為方便搬運大炮而特別鑄造的,其功能類似於提把兒而有別於日後出現的為調節射擊角度而鑄造的每側單炮耳。洪武大鐵炮的炮身依然較短,倍徑僅為4.8,因此炮彈的初速度不會太快。為了達到一定的射程,明軍可能以大仰角的方式安置和施放這種大炮,且因其體大笨重,不利行軍,應為攻打城寨或守禦城池所鑄的重型火炮。

    與同時代的歐洲攻城炮相比,雖然洪武大鐵炮的體積和重量無法與前者相提並論,但亮眼之處在於此時的歐式重型射石炮以鍛鐵條箍拼合而成,而洪武大炮則是生鐵鑄造,體現了明初工匠們高超的鑄造技藝。但自洪武直至正德年間,鐵銃的產量一直不高,明軍鑄造的火銃仍以銅為主要原材料。此外,大型銃炮的出土實物亦不多見,多數架放或託放的碗口銃及直膛銃炮重量在十幾到二十幾千克之間,不僅火炮的基本形制沒有明顯的改進,裝填方式也仍然沿用透過炮口塞入彈藥的前膛裝填法。

    技術進步遲緩的大型火炮

    雖然手銃的製造工藝比之洪武建文年間有了顯著提高,但自永樂之後大型銃炮的製作工藝沒有明顯提升。大銃的體積比之洪武十年大鐵炮有明顯的縮減,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因為明軍作戰物件的改變——無論是北方廣闊的草原還是中南半島上茂密的叢林都不利於重型銃炮的運輸和佈置。明軍為數不多的重型火炮多用於守衛城市和邊關的交通要衝,如成化至正德年間所造的將軍炮,重量可達700-1000斤,是一種由輕型盞口炮發展而來的重炮。但其構造仍顯原始,鑄造比例不科學,如王先生在《火器史》所收錄的一個將軍炮例項:火炮重384千克,長810毫米,口徑220毫米,倍徑僅約3.7,銃身短小,以其口徑推算,此炮倘若發射實心鐵彈,則彈重不下30千克 (此處為筆者推算,僅做參考)。炮重與彈重之比不到12:1,比例極不科學,因此極有可能以發射合口大石彈或散子為主,其型制與比例仍然不脫中世紀射石炮之範疇 (即便是換成合口大石彈,火炮依然顯得很單薄)。此炮可用於近距離射殺敵軍有生力量,攻堅則非其所長,又因大炮即無炮耳又無吊環或提手,因此無論是調整射角,亦或搬運火炮,都不方便。

    產於15世紀上半葉的歐洲芒斯·梅格射石巨炮,依據石彈材質的不同,炮重與彈重之比約在54:1 ~ 41:1之間

    銃炮與戰車的結合

    正統十四年(1449),在震驚天下的土木之變中,御駕親征的英宗皇帝為蒙古瓦剌部所俘,明軍大潰,京師暴露於瓦剌騎兵的威脅之下。為了鞏固京師的防禦,朝廷採納官員的建議,以騾車為載具,車與車之間以鐵索相連,車上載神銃及刀牌手,此為明朝火銃戰車之雛形。同年十二月,武清侯石亨奉命造小戰車,每車載神機短槍20把,神機箭600枝,火力比先大為增強。

    除京師外,諸邊鎮亦根據自身所需打造了各色不同的戰車,如寧夏鎮造小戰車,每車載神槍兩門,銅炮11門;大同造“偏廂車”,每車配置神槍兩門,銅炮一門,為加強火力,又造“將軍銃車”,車上置各式將軍銃炮,增強了車陣的遠端火力投射能力。

    雖然土木之變中明軍慘遭重創,但在空前的軍事壓力之下,文武官員及軍士工匠們積極求變。京師及大同、寧夏、蘭州等邊鎮所造戰車雖然尺寸和樣式各不相同,但在“充分發揚火力”的軍事思想指導之下,各地明軍所裝備的戰車無一不搭載諸如神槍、手把銃及碗口銃等銃炮。這些新式戰車中組織結構最為成熟合理的當屬大同鎮的車營,其組織形式不但包含步兵,騎兵和銃炮手的多兵種協同配合,還包含單兵手銃及大口徑將軍銃的遠近火力搭配,戰鬥力和實用性要優於其他各地的戰車。

    自土木之變之後,明軍戰車的型制又幾經更易,但不變的則是火器與戰車的結合更加緊密,如正德十一年(1516),趙文曾上奏朝廷請求造虎尾炮、馬腿炮各二十門、將軍銃三百門及載炮車五百輛送至軍前,其作戰的基本思路則為“城下列陣,萬炮舉發”。由此可見,明軍對於銃炮的依賴越發加深,這與火器種類數量和效能的提升不無關係。

    種類繁多的火箭

    除銃炮之外,明軍還大量使用火箭,型制多樣的火箭類武器可算是明朝火器的一大特色。火箭是在箭桿上綁上火箭筒,靠點燃火箭筒後釋放的衝力推動火箭前進。單支火箭多以弓弩發射,源頭可追溯至宋代的弓弩火藥箭,但在此基礎上又有所改進,比如發展出了在水戰中焚燒敵船篷帆的釘篷火箭等。此外,明軍還裝備了各式群發火箭,除上文提及的三隻虎鉞和九矢鑽心神毒火雷炮外,神機箭也是明軍常用的火箭武器,歷史也更悠久。與棒子國YY電影中毀天滅地的神機核彈不同,真實的神機箭構造並不複雜,體積也不大。這種簡單的多發性齊射火箭以竹筒為殼,內部塞入數枝綁著火藥筒的箭矢,點燃露在竹筒外的引信後就完成了發射。

    在靖難之役中,善使火器的南軍曾以名為“一窩蜂”的群發火箭射擊燕軍。“一窩蜂”又叫“揣馬蹄”,以六邊形長筒為盛具,內部有多層鑽孔的隔板,一次裝填火箭多達32枝。彼時南軍將一窩蜂埋在地裡發射,可見當時大型火箭武器的射擊方式仍然比較原始。此外,可單兵手持擊發的火龍箭也是與之相似的群發火箭,而百矢孤箭和百虎齊奔箭則是可發百箭,覆蓋面積更加寬廣的火箭武器。

    燃燒類火器

    明初水師曾使用一種名為“沒奈何”的燃燒性火器。其製法是將蘆蓆捲成長7尺,寬5尺的筒,內部塞入火藥和火器,匯出引線,再在外層糊上紙或布。戰時則將“沒奈何”綁在竹竿上,懸於船上,當與敵船接近時,便點燃引線並砍斷繩索,使其落於敵船之上,引發燃燒或爆炸。此外,還有諸如燒天猛火無攔炮和神油罐等靠人力投擲的燃燒性火器。

    另一類常用的燃燒性火器是噴筒,噴筒以毛竹為筒,內藏火藥,松脂或毒藥。噴筒的長短不一,筒身長3尺的毒火神龍噴筒多用於攻城戰。而小號的噴筒則藏於生牛皮製成的牌中,臨陣引燃,噴火三四丈遠,稱為“破陣猛火刀牌”。

    相對滯後的本土自產火器

    綜上所述,在西式後裝火炮(佛郎機炮)傳入之前,明朝的火器發展有自身的特色。這一方面是因為中國古代有著深厚而悠久的火器製造史。元末明初,諸雄混戰的亂世及明朝建立後的一系列內外戰爭大幅推動了軍隊對於火器的需求量,持續的戰亂也促進了技術和組織管理結構的進一步完善,大量的金屬管型射擊類火器被用於軍中。另一方面,作為獨步東亞的大帝國,明王朝的軍事及科技實力長期領先於周邊諸文明。在歐洲人將更先進的火器技術帶來之前,明軍與其他軍事勢力的科技交流有限,神槍的引入以及永樂銃在部分細節上的改進是當時明朝火器更新發展的亮點,但在此之後的提高則有限。與同時代的歐洲及奧斯曼帝國相比,偏居一隅的明軍嚴重缺乏與外部世界交流的機會,火器的更新換代也嚴重滯後。

    同時代的歐洲火炮及對明朝軍事的影響

    筆者在上文曾提及《火器史》中收錄的一門正德六年(1511)所造長810毫米,口徑220毫米,重348公斤的將軍炮,鑄造比例並不科學。而同時代的歐洲火炮又處於什麼水平呢?根據1512年的交易記錄顯示,英華人從當時的鑄炮大師馬林斯的波本魯伊特處購入的18門重型卡達德大炮(heavy curtaldes)平均重量為3515磅,6門卡達德平均重3100磅,24門蛇炮(serpentines, 一種較大型的佛郎機炮,多為鍛鐵製)平均重1120磅。同年購入的“十二使徒”大炮則可以發射20磅重的實心鐵彈,每發裝火藥20磅。1513年的佛洛登之戰中,蘇格蘭人使用的庫爾託德大炮重達6000磅,彈重不下於33.5磅; 更輕便更利於野戰的獵隼炮重2850磅,彈重7-10磅; 寇菲林輕炮重1500磅,發射5磅重的鐵彈。這些火炮都是威力強大,彈道平直的前裝滑膛炮,是戰爭中的主要火力輸出點。而且其炮重與彈重比較大,炮身厚實,身管較長因此裝藥量也很大。

    此外蘇格蘭人也使用後裝隼炮,即我們所熟悉的佛郎機炮,這些威力不足但易於裝填的小炮多是輔助性的火力輸出點,在大炮的裝填過程中為己方陣地提供保護。即便是在其繁盛的15世紀, 佛郎機炮在軍中的地位也不如同時代的射石巨炮。伴隨著整體鑄造前裝滑膛炮的技術的不斷完善,射程近殺傷力弱的佛郎機炮的定位也更加明晰——近距離反人員輕炮。而這種主要用於水戰或守城的小炮卻在同時代的明朝獲得了極高的讚譽,被視為“致遠克敵,屢建奇功”的利器,並在之後的百餘年間深刻影響了明朝火器的發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愛情公寓》大電影唐悠悠喊話王傳君迴歸屬於道德綁架,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