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67030778153

      每當我自己講公開課或者聽別人講公開課時,我經常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怎樣才能上好一節數學公開課呢?經過十幾年的探索與實踐,我從中悟出了幾點粗淺的體會.我認為一節成功的數學公開課應該具備"新""趣""活""實""美"的特點,即:  新:理念新、思路新、手段新  趣:引發興趣、保持興趣、提高興趣  活:教法靈活、教材用活、學生學活  實:內容充實、訓練紮實、目標落實  美:語言美、教風美、板書美  一、新  新——就是不步人後塵,不因循守舊,不照搬別人的教案,努力把課講出新意來,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具體來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理念新——即先進的教育教學思想  教師的教育觀念決定著教師的行為。實施素質教育,關鍵是端正教育教學思想,打破傳統的教育觀念的束縛,圍繞"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樹立新的質量觀、教育觀和學生觀。教育觀念的更新包括多方面的內容,對於小學數學教師來說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關於學生的觀念。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在基本理念第一條就指出: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義務教育的普及性、基礎性和發展性,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具體來講就是:  (1)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學習數學。雖然學生的智力水平、經驗背景和學習習慣存在差異,但每一個智力正常的兒童,都可以學習大綱規定的數學內容,都有條件按教學要求學好數學。  (2)不同的學生學習不同水平的數學。學生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教師應當承認學生的差異,並向不同的學生提出有差別的學習要求,而不是讓每一個學生都按同一個水平發展,學習完全一樣的數學知識和達到同樣程度的數學水平。  (3)允許學生以不同的速度學習數學。教學需要按一定的進度完成,但並不是每一個學生都按同樣的速度完成所學的內容。可以允許一部分學生用較快的速度學習,也允許一些學生用較長一點的時間達到相應的要求。  (4)學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學習數學。認識和理解數學問題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適當的方法理解數學問題,同時,教師也應當允許學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和解決問題。有的方法從成人的角度看是好的,而不同的學生可能有不同的感受。可以引導學生對不同的方法加以比較,但不應把某一種方法強加給學生作為必須使用的方法。  二是關於教學的觀念。  為了使素質教育的要求真正落到實處,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改革中,應當提倡以下一些關於教學的觀念。  (l)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不能只是接受現成的數學知識,而是一個以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的主動建構的過程。一節好的數學課,教師應十分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向學生展示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學生的親身體驗和感知有利於獲得感性經驗,從而實現其認識的內化,促成理解力和判斷力的發展,學生正是透過擺弄學具獲得關於客體的表象,進而上升為理性認識。教師要儘量給予學生更多的操作實踐機會,提供豐富的材料,使學生可以親自進行實驗,體驗成功和失敗。  (2)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學習。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教學中學生之間的互動能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和社交能力,改善人際關係,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在課堂教學中,如果想要增進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討論和以小組為單位的學習是最恰當的選擇。如果教師希望幫助學生形成更獨立的更有責任心的學習方式,小組討論的策略也是幫助教師實現這一目標的最佳選擇之一。在設計教學計劃和組織課堂教學中,要經常給學生提供合作與交流的機會,使學生在合作的過程中學習別人的方法和想法,表達自己對問題的看法,從而學會從不同的角度認識數學;養成與別人合作與交流的習慣。教師要在交流和研討中營造一種民主的氛圍,使學生由被動地聽講變為主動參與,敢於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並學會傾聽、尊重他人的意見。  (3)讓學生在不斷"反思"中學習。由於數學物件的抽象性、數學活動的探索性決定了小學生不可能一次性地直接把握數學活動的本質,必須要經過多次的反覆思考、深入研究和自我調整才可能洞察數學活動的本質特徵。就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而言,反思的內容主要有:對自己的思考過程進行反思,對解題思路、分析過程、運算過程、語言的表述進行反思,對所涉及的數學思想方法反思等。當學生在探索過程中遇到障礙或出現錯誤時,教師可以提出一些針對性的、具有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主動地反思探索過程;當數學活動結束後,要引導學生反思整個探索過程和所獲得結論的合理性,以獲得成功的體驗。  三是關於教師作用的觀念  教師要用自己對課程與教學的專業理解。創造性地組織教學,成為課程與教學的決策者。教師應成為課堂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  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處於主體地位,教師則應當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促進者,而並非單純的知識傳授者,教師可以創設有趣的情境以刺激學生的動機,教師也可以提出適當的問題以啟發學生的思考。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應成為"居高臨下"的指導者,而應成為一個"平等的"參與者;教師也不應成為正確與錯誤的"最高裁定者",而應成為一個鼓勵者和有益的啟發者。  2.思路新——即構思新穎,實用高效的教學思路  同樣的教材,同樣的學生,同樣的40分鐘,同樣的教師,由於教學設計思路不同,課堂教學效果卻大不相同。  如,在首屆全國小學數學大獎賽上,安徽的特級教師張建新在教學"小數的初步認識"時,設計了非常新穎的匯入環節。  上課後,教師播放錄音,模擬電臺播放商品資訊。XX市經濟廣播電臺,現在播送商品資訊:熊貓M10型收錄機,每臺67元,防雨書包每個10元,2H鉛筆每支0.12元,金星牌鋼筆每支2.45元,北京牌墨水每瓶1.20元,三角牌電飯鍋每個120元。  播發後問:剛才播放的是什麼內容?(商品資訊,就是商品的標價)  教師再將上述內容重播一遍,邊播放邊在磁性黑板上出示商品的標價牌,讓學生仔細觀察,左右兩組標價牌中出現的數,主要不同點是什麼?〔左邊一組數中沒有小圓點,右邊一組數中都有一個小圓點)〔圖略)  師:左邊這一組數67、10、120是我們以前學過的,都是整數。誰還能舉出其它整數的例子?你們知道整數有多少個?  師:右邊這組標價牌中出現的0.12、2.45、1.20這三個數,剛才同學們說了,數的中間都有一個小圓點(將上述3個小數從標價牌中取出,放在磁性黑板上),像這樣,數的中間都有一個小圓點的數,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一種新的數,叫小數。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些有關小數的知識。  這一環節,教師特意設計了"經濟電臺"播放"商品資訊"這一新穎的教學環節。其中出現"經濟""商品""資訊"與目前的市場經濟"掛鉤"。另外,"商品資訊"安排播放兩遍。第一遍起著"引起興趣,集中注意"的作用,第二遍採取"播放一種商品標價,出示相應標牌",起到調動學生視聽感官,綜合參與認識活動的作用。商品的標價牌中既有"整數",又有"小數",這樣,小數的出現就顯得十分自然,使學生知道小數確實是日於實際需要而產生的。整個教學過程清晰、流暢,真可謂別具匠心。  又如,在教學"圓柱的體積"時,我是這樣進行的;  教師首先讓學生大膽猜想,圓柱體的體積可能等於什麼?大部分學生猜測圓柱體的體積可能等於底面積X高。然後給每組同學提供不同的學習材料,讓他們自己想辦法加以驗證。有的組將圓柱體玻璃容器中的水倒入長方體的容器中,再分別測量出長方體容器中水的長、寬、高, 計算出了圓柱體玻璃容器中水的體積。有的組將圓柱體木塊浸入長方體容器的水中,透過計算上升水的體積計算出了圓柱體木塊的體積。然後讓學生比較報告單上圓柱體的底面積、高與體積的關係,使學生確自己的猜想是正確的。最後讓學生看書自學,按照書中介紹的方法利用手中的學具自己推匯出圓柱體的體積公式。  透過長期的教學實踐,我深深地體會到,教學只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發展水平,努力改變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才能把適合教師講解的內容儘可能變成適合學生探討研究問題的素材。要儘可能給學生多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點活動的餘地,多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多一點體驗成功的愉悅,讓學生自始至終參與到知識形成的全過程中來,使學生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這樣才能促使學生逐步從"學會"到"會學",最後達到"好學"的境界。  3.手段新——即重視現代化手段的運用  投影作為一種較為普及的電教手段,具有簡單易行、生動形象、影象清晰、色彩豔麗、可靜可動、資訊量大等特點。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靈活地運用這一手段,對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突破教學難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都是很有好處的。  例如,直線和射線是小學數學中兩個很抽象的概念,學生很難理解。過去只能靠語言的形象描述或藉助生活中的現象作比喻式解說,學生總是想象不出直線和射線中"無限長"的含義。為此,教學時我設計了兩組抽拉片,螢幕上先出現一個亮點,然後向一端延伸,成為一條亮線。教師慢慢抽拉,亮線越來越長。教師一邊抽拉,一邊敘述"像這樣無止境地抽拉下去,亮線將無止境地延長。"藉助這樣動態的演示,學生頭腦中就會出現"無限長"的圖景。講直線時,教師將雙向抽拉片向兩個方向抽拉,幫助學生想象向兩個方向無限延長的情景。因為整個演示的過程學生看得清楚,所以教學效果很好。  又如,講"角的度量"時,過去我用木製量角器在黑板上演示如何畫角,由於教具不透明,教師講解既費時又費力。如果利用投影儀,把量角器和畫在膠片上的角透過投影演示,投影僅的透明作用使學生清晰地看到了怎樣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使量角器的中心和頂點重合,零刻度線和角的一條邊重合,角的另一條邊所對的量角器的刻度就是這個角的度數。它的效果是使用木質量角器在黑板上演示無法比擬的。  近年來,多媒體計算機又進人課堂,運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能較好地處理大與小,遠與近,動與靜,快與慢,區域性與整體的關係,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形成鮮明的表象,啟迪學生的思維,擴大資訊量,提高教學效率。可以說,現代教學技術和手段的推廣使用為教學:方法的改革發展開闢了廣闊的天地。  例如,在全國第三屆小學數學教學大獎賽上,江蘇的一位老師在引導學生髮現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係時,就兩次成功地運用多媒體計算機與助教學。  第一次:用三條不同長度的線段為直徑,分別畫出三個大小不同的圓。並把這三個圓同時滾動一週,得到三條線段的長分別就是三個圓的周長。觀察:圓的直徑越短,它的周長也就越短;圓的直徑越長,它的周長就越長。得出圓的周長與直徑有關係。  第二次:螢幕上出現大小不同的圓,各滾動一週,得到三個圓的周長,再用每個圓的直徑分別去度量它的周長。得出圓的周長總是直徑長度的3倍多一點。再讓學生任選一圓,並在螢幕上加以驗證。令聽課的老師大飽眼福。  這裡需要指出的是:儘管電公教學法手段在傳遞資訊方面的諸多便利,但也決不能排斥或代替其它的教學手段,黑板該用還是要用的,必要的板書還是要寫的,電教手段只有用得巧、用到位;才能真正發揮其;輔助教學的作用。  二、趣  趣——就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家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也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由此可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以學質量的至關重要的條件,也是減輕學生過重負擔的根本措施。  1.匯入新課時引發學習興趣。  導人新課是一節課的重要環節,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學的匯入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調,第一個音定準了,就為整個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礎。好的匯入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認知衝突,打破學生的心理平衡,使學生很快進入學習狀態。為此,我經常從教材的特點出發,透過組織有趣的小遊戲,講述生動的小故事,或提出一個激起思維的數學問題等方法匯入新課。  例如,在教"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數"應用題時,巧妙地設計一臺複合幻燈片,映出5朵黃花和一行紅花,紅花和黃花同樣多的部分先遮住,只露出比黃花多的3朵。然後在引導學生看圖分析題意後;不急於講解題方法,鼓勵孩子們"猜一猜,紅花有幾朵?"大家都爭先恐後地回答,教師立即揭開問:"你們看,是這樣的嗎?"果真是8朵!孩子們的情緒更為高漲。就在此時此刻,老師話鋒一轉"紅花8朵是怎樣算出來的呢?"把學生學習的外在興趣引人內在興趣;由形象思維逐步轉人抽象思維。

  • 2 # 高興時痛飲

    一節數學公開課的課後反思 《中心對稱圖形》教學反思 著名的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了一個教師成長公式:教師成長=經驗+反思。每次上完課後,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總結教學中的得與失,這既是一種學習,也是在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素養和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 上週,我上了一節公開課《中心對稱圖形》,現在就這節課我談兩個“做法”、兩個“問題”: 兩個做法: (一)處處留心皆學問 本節課的設計上,我充分體現了“中心對稱圖形”這個重點,圍繞它我進行了全方位的篩選材料,這些材料都是我平時積累的結果,其中有生活中的、小學算術中的、物理內容的、撲克牌上的、遊戲裡的、打油詩裡的等等材料,從表面上看似乎沒有多少聯絡的東西,最後都能很自然地為所統領,很自然地歸屬於“中心對稱圖形”這個中心。數學是一門講究理論、講究層次和條理的學科,對於沒有真正感悟到數學之美的初中生來說,是容易枯燥的;當老師把數學和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絡起來時,孩子們才會容易產生共鳴,進而對數學發生興趣。因此,平時我特別注意收集跟數學有關的生活素材,以便於在教學中能簡明、有趣地說明一些難懂或易錯的數學知識。 (二)總結學生的新穎解法並充分利用它 在課堂教學中,我特別重視總結學生提出的問題和新穎的解法,數學問題往往是多個角度來考慮,特別是在幾何證明題中,一道題往往有多種證明方法,因此在幾何教學中,我注意例題的精選,精選出的例題在課堂中給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充分去挖掘學生思想中蘊含的這部分的知識,然後讓學生之間交流;上課時,對於每個學生回答的問題要及時給予評價,儘可能的多鼓勵,這樣會激勵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 有時候,剛在三班上完課,又到四班上在講同樣問題,就可以給學生說這個問題是剛剛在三班某個同學回答出來的,這樣會暗示四班學生三班學生能回答的問題我們四班同樣能回答的,人都有不服輸的心裡,這樣會激勵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中,同時對三班的同學也會起激勵作用,課下會有四班同學給三班學生說到這個事情的,因為好事情傳播的速度是很快的。三班的這位同學聽說在四班的課堂上老師用到了他回答問題的方法,他至少會高興一天的,今天這樣明天也這樣,經常這樣學生就會對這門課程保持比較高的熱情,這樣對學生有利對自己也有利啊。 當一個學生的解題方法,透過我的加工拓展變成一種解題思路,每一次使用時,我就專門提出“這次我們應用某某同學的方法來解它”,對這個同學來說是莫大的心理鼓舞。

  • 3 # 沒資格說苦

    每當我自己講公開課或者聽別人講公開課時,我經常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怎樣才能上好一節數學公開課呢?經過十幾年的探索與實踐,我從中悟出了幾點粗淺的體會.我認為一節成功的數學公開課應該具備"新""趣""活""實""美"的特點,即:  新:理念新、思路新、手段新  趣:引發興趣、保持興趣、提高興趣  活:教法靈活、教材用活、學生學活  實:內容充實、訓練紮實、目標落實  美:語言美、教風美、板書美  一、新  新――就是不步人後塵,不因循守舊,不照搬別人的教案,努力把課講出新意來,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具體來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理念新――即先進的教育教學思想  教師的教育觀念決定著教師的行為。實施素質教育,關鍵是端正教育教學思想,打破傳統的教育觀念的束縛,圍繞"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樹立新的質量觀、教育觀和學生觀。教育觀念的更新包括多方面的內容,對於小學數學教師來說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關於學生的觀念。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在基本理念第一條就指出: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義務教育的普及性、基礎性和發展性,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具體來講就是:  (1)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學習數學。雖然學生的智力水平、經驗背景和學習習慣存在差異,但每一個智力正常的兒童,都可以學習大綱規定的數學內容,都有條件按教學要求學好數學。  (2)不同的學生學習不同水平的數學。學生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教師應當承認學生的差異,並向不同的學生提出有差別的學習要求,而不是讓每一個學生都按同一個水平發展,學習完全一樣的數學知識和達到同樣程度的數學水平。  (3)允許學生以不同的速度學習數學。教學需要按一定的進度完成,但並不是每一個學生都按同樣的速度完成所學的內容。可以允許一部分學生用較快的速度學習,也允許一些學生用較長一點的時間達到相應的要求。  (4)學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學習數學。認識和理解數學問題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適當的方法理解數學問題,同時,教師也應當允許學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和解決問題。有的方法從成人的角度看是好的,而不同的學生可能有不同的感受。可以引導學生對不同的方法加以比較,但不應把某一種方法強加給學生作為必須使用的方法。  二是關於教學的觀念。  為了使素質教育的要求真正落到實處,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改革中,應當提倡以下一些關於教學的觀念。  (l)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不能只是接受現成的數學知識,而是一個以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的主動建構的過程。一節好的數學課,教師應十分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向學生展示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學生的親身體驗和感知有利於獲得感性經驗,從而實現其認識的內化,促成理解力和判斷力的發展,學生正是透過擺弄學具獲得關於客體的表象,進而上升為理性認識。教師要儘量給予學生更多的操作實踐機會,提供豐富的材料,使學生可以親自進行實驗,體驗成功和失敗。  (2)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學習。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教學中學生之間的互動能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和社交能力,改善人際關係,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在課堂教學中,如果想要增進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討論和以小組為單位的學習是最恰當的選擇。如果教師希望幫助學生形成更獨立的更有責任心的學習方式,小組討論的策略也是幫助教師實現這一目標的最佳選擇之一。在設計教學計劃和組織課堂教學中,要經常給學生提供合作與交流的機會,使學生在合作的過程中學習別人的方法和想法,表達自己對問題的看法,從而學會從不同的角度認識數學;養成與別人合作與交流的習慣。教師要在交流和研討中營造一種民主的氛圍,使學生由被動地聽講變為主動參與,敢於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並學會傾聽、尊重他人的意見。  (3)讓學生在不斷"反思"中學習。由於數學物件的抽象性、數學活動的探索性決定了小學生不可能一次性地直接把握數學活動的本質,必須要經過多次的反覆思考、深入研究和自我調整才可能洞察數學活動的本質特徵。就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而言,反思的內容主要有:對自己的思考過程進行反思,對解題思路、分析過程、運算過程、語言的表述進行反思,對所涉及的數學思想方法反思等。當學生在探索過程中遇到障礙或出現錯誤時,教師可以提出一些針對性的、具有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主動地反思探索過程;當數學活動結束後,要引導學生反思整個探索過程和所獲得結論的合理性,以獲得成功的體驗。  三是關於教師作用的觀念  教師要用自己對課程與教學的專業理解。創造性地組織教學,成為課程與教學的決策者。教師應成為課堂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  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處於主體地位,教師則應當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促進者,而並非單純的知識傳授者,教師可以創設有趣的情境以刺激學生的動機,教師也可以提出適當的問題以啟發學生的思考。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應成為"居高臨下"的指導者,而應成為一個"平等的"參與者;教師也不應成為正確與錯誤的"最高裁定者",而應成為一個鼓勵者和有益的啟發者。  2.思路新――即構思新穎,實用高效的教學思路  同樣的教材,同樣的學生,同樣的40分鐘,同樣的教師,由於教學設計思路不同,課堂教學效果卻大不相同。  如,在首屆全國小學數學大獎賽上,安徽的特級教師張建新在教學"小數的初步認識"時,設計了非常新穎的匯入環節。  上課後,教師播放錄音,模擬電臺播放商品資訊。XX市經濟廣播電臺,現在播送商品資訊:熊貓M10型收錄機,每臺67元,防雨書包每個10元,2H鉛筆每支0.12元,金星牌鋼筆每支2.45元,北京牌墨水每瓶1.20元,三角牌電飯鍋每個120元。  播發後問:剛才播放的是什麼內容?(商品資訊,就是商品的標價)  教師再將上述內容重播一遍,邊播放邊在磁性黑板上出示商品的標價牌,讓學生仔細觀察,左右兩組標價牌中出現的數,主要不同點是什麼?〔左邊一組數中沒有小圓點,右邊一組數中都有一個小圓點)〔圖略)  師:左邊這一組數67、10、120是我們以前學過的,都是整數。誰還能舉出其它整數的例子?你們知道整數有多少個?  師:右邊這組標價牌中出現的0.12、2.45、1.20這三個數,剛才同學們說了,數的中間都有一個小圓點(將上述3個小數從標價牌中取出,放在磁性黑板上),像這樣,數的中間都有一個小圓點的數,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一種新的數,叫小數。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些有關小數的知識。  這一環節,教師特意設計了"經濟電臺"播放"商品資訊"這一新穎的教學環節。其中出現"經濟""商品""資訊"與目前的市場經濟"掛鉤"。另外,"商品資訊"安排播放兩遍。第一遍起著"引起興趣,集中注意"的作用,第二遍採取"播放一種商品標價,出示相應標牌",起到調動學生視聽感官,綜合參與認識活動的作用。商品的標價牌中既有"整數",又有"小數",這樣,小數的出現就顯得十分自然,使學生知道小數確實是日於實際需要而產生的。整個教學過程清晰、流暢,真可謂別具匠心。  又如,在教學"圓柱的體積"時,我是這樣進行的;  教師首先讓學生大膽猜想,圓柱體的體積可能等於什麼?大部分學生猜測圓柱體的體積可能等於底面積X高。然後給每組同學提供不同的學習材料,讓他們自己想辦法加以驗證。有的組將圓柱體玻璃容器中的水倒入長方體的容器中,再分別測量出長方體容器中水的長、寬、高, 計算出了圓柱體玻璃容器中水的體積。有的組將圓柱體木塊浸入長方體容器的水中,透過計算上升水的體積計算出了圓柱體木塊的體積。然後讓學生比較報告單上圓柱體的底面積、高與體積的關係,使學生確自己的猜想是正確的。最後讓學生看書自學,按照書中介紹的方法利用手中的學具自己推匯出圓柱體的體積公式。  透過長期的教學實踐,我深深地體會到,教學只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發展水平,努力改變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才能把適合教師講解的內容儘可能變成適合學生探討研究問題的素材。要儘可能給學生多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點活動的餘地,多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多一點體驗成功的愉悅,讓學生自始至終參與到知識形成的全過程中來,使學生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這樣才能促使學生逐步從"學會"到"會學",最後達到"好學"的境界。  3.手段新――即重視現代化手段的運用  投影作為一種較為普及的電教手段,具有簡單易行、生動形象、影象清晰、色彩豔麗、可靜可動、資訊量大等特點。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靈活地運用這一手段,對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突破教學難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都是很有好處的。  例如,直線和射線是小學數學中兩個很抽象的概念,學生很難理解。過去只能靠語言的形象描述或藉助生活中的現象作比喻式解說,學生總是想象不出直線和射線中"無限長"的含義。為此,教學時我設計了兩組抽拉片,螢幕上先出現一個亮點,然後向一端延伸,成為一條亮線。教師慢慢抽拉,亮線越來越長。教師一邊抽拉,一邊敘述"像這樣無止境地抽拉下去,亮線將無止境地延長。"藉助這樣動態的演示,學生頭腦中就會出現"無限長"的圖景。講直線時,教師將雙向抽拉片向兩個方向抽拉,幫助學生想象向兩個方向無限延長的情景。因為整個演示的過程學生看得清楚,所以教學效果很好。  又如,講"角的度量"時,過去我用木製量角器在黑板上演示如何畫角,由於教具不透明,教師講解既費時又費力。如果利用投影儀,把量角器和畫在膠片上的角透過投影演示,投影僅的透明作用使學生清晰地看到了怎樣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使量角器的中心和頂點重合,零刻度線和角的一條邊重合,角的另一條邊所對的量角器的刻度就是這個角的度數。它的效果是使用木質量角器在黑板上演示無法比擬的。  近年來,多媒體計算機又進人課堂,運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能較好地處理大與小,遠與近,動與靜,快與慢,區域性與整體的關係,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形成鮮明的表象,啟迪學生的思維,擴大資訊量,提高教學效率。可以說,現代教學技術和手段的推廣使用為教學:方法的改革發展開闢了廣闊的天地。  例如,在全國第三屆小學數學教學大獎賽上,江蘇的一位老師在引導學生髮現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係時,就兩次成功地運用多媒體計算機與助教學。  第一次:用三條不同長度的線段為直徑,分別畫出三個大小不同的圓。並把這三個圓同時滾動一週,得到三條線段的長分別就是三個圓的周長。觀察:圓的直徑越短,它的周長也就越短;圓的直徑越長,它的周長就越長。得出圓的周長與直徑有關係。  第二次:螢幕上出現大小不同的圓,各滾動一週,得到三個圓的周長,再用每個圓的直徑分別去度量它的周長。得出圓的周長總是直徑長度的3倍多一點。再讓學生任選一圓,並在螢幕上加以驗證。令聽課的老師大飽眼福。  這裡需要指出的是:儘管電公教學法手段在傳遞資訊方面的諸多便利,但也決不能排斥或代替其它的教學手段,黑板該用還是要用的,必要的板書還是要寫的,電教手段只有用得巧、用到位;才能真正發揮其;輔助教學的作用。  二、趣  趣――就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家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也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由此可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以學質量的至關重要的條件,也是減輕學生過重負擔的根本措施。  1.匯入新課時引發學習興趣。  導人新課是一節課的重要環節,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學的匯入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調,第一個音定準了,就為整個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礎。好的匯入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認知衝突,打破學生的心理平衡,使學生很快進入學習狀態。為此,我經常從教材的特點出發,透過組織有趣的小遊戲,講述生動的小故事,或提出一個激起思維的數學問題等方法匯入新課。  例如,在教"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數"應用題時,巧妙地設計一臺複合幻燈片,映出5朵黃花和一行紅花,紅花和黃花同樣多的部分先遮住,只露出比黃花多的3朵。然後在引導學生看圖分析題意後;不急於講解題方法,鼓勵孩子們"猜一猜,紅花有幾朵?"大家都爭先恐後地回答,教師立即揭開問:"你們看,是這樣的嗎?"果真是8朵!孩子們的情緒更為高漲。就在此時此刻,老師話鋒一轉"紅花8朵是怎樣算出來的呢?"把學生學習的外在興趣引人內在興趣;由形象思維逐步轉人抽象思維。

  • 4 # 使用者6575221595660

    上公開課是每外位教師的從教生涯中不可避免的一種經歷,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青年教師可憑一節成功的公開課顯示自己的教學功底,奠定自己在同行心目中的地位,為今後工作的順利開展鋪平道路。老年教師可透過公開課向人展示自己成功的教學理念或模式,供同行學習取經。

    上好一節公開課的先決條件是:教師要有紮實的基本功。離開了這一點,一切的做法都是空談。教師在具備了紮實的基本功的同時,還要注意一些上課的技巧,才能為他的課堂錦上添花。 一、 備教材 一節課的教法設計是由它的教學內容所決定的。

    就拿英語課來說:對話課必須讓學生多開口;閱讀課必須側重於理解及分析;語法課應多練習歸納。教師可根據自己的特長或偏好,選擇自己最駕輕就熟,耳熟能長的課型。這樣備課及上起課來都得心應手,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給聽眾。 無論教學內容如何千變萬化,教師在處理教材時都應先了解該課的重點、難點及教學目的,作到心中有數。

    然後注意在備課過程中設法由淺入深,把難點解釋清楚。同時突出重點,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對重點內容進行操練及運用。學生在掌握知識重點後,其它問題便會迎刃而解。而一節重點突出的課,在聽眾的心中也會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二、 備教法 一節課能否吸引住學生及聽眾,取決於它的設計是否靈活,教法是否新穎。

    教師應在備課時注重創新,力求上出一節有自己風格特色的好課。 (1) 善用啟發式進行教學。平鋪直敘的講述剝奪了學生在透過思考後獲得知識的成功感,並容易使學生失去參與的熱情,課堂變得沉悶。因此,教師應在課堂中善用啟發式,由淺入深,層層誘引,最後讓正確的答案或結論從學生的口中得出。

    既牢牢地吸引住了學生的注意力,也把“一言堂”變成了人人參與的討論或交流活動,活躍了課堂氣氛,也使學生對知識的印象特別深刻,有更強的活用能力,收到好的教學效果。 (2) 注重師生間的互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與學生間的交流,發現他們的疑難困惑,及時解釋清楚。

    同時也抓住他們感興趣的活動或事物,調動其積極性。師生默契配合,共同把課堂活動推向高潮。 (3) 教學環節要過渡自然。一節課總是由好幾個環節構成,講解某個知識點也要經過幾個步驟。教師備課時應注意這些環節或步驟間的的自然銜接,力求做到水到渠成,不露痕跡。

    這樣,一節課的思路就顯得非常清晰,而學生的思維也不會因某個教學環節的突然中斷或突兀轉折而打斷,從而順暢流動,思維非常活躍,聽眾也就感到整節課是一個完美的整體。 三、 備聽眾 公開課顧名思義便是一節供大家觀摩、評論的課,有著較強的示範性及表演性。

    因此,它要求教師在上課過程中不但要考慮學生的學習效果,還要考慮聽課者的感受和評價,把他們也融入到你的課堂中來。這時候,多媒體直觀教學手段的運用便給你提供了極大的方便。有些聽課者就往往不熟悉所聽的課的教學內容及要求,因此在聽課過程中較難跟上師生的思路,也就難以對這節課作出正確的評價。

    多媒體的課件可透過優美而富動感的設計,直觀地把你所講授的內容、重點及思路躍然“幕”上,使學生及聽眾一目瞭然,心領神會。老師還可透過遊戲、辯論、表演等多形式的外向型活動,增加聽眾的參與機會,使他們也瞭解學生的動態,跟著學生歡笑、迷惑、或恍然大悟,營造一種非常融洽的課堂氣氛,讓聽眾也感心怡神悅。

    五、 備突發事件 在課堂當中有時會有些偶發的小事故阻礙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就要考慮得特別周詳,儘量把這些偶發事件的發生率控制為零,或事先作好思想準備:假如事故真的發生了,如何處理?如:上課前先去檢查要使用的電教裝置是否已經安裝或除錯好,以免到上課時出差錯;上課要用的圖片、練習題或其它的教具有否準備就緒,並統一放好;萬一時間充裕,完成了教學任務卻仍未到下課時間,應臨時增加哪些活動;又萬一時間緊,差不多下課了還未完成準備好的教學內容,該刪掉哪些環節等。

    有了多方面的準備就保證了你的公開課能如你所設計的步驟有條不紊地順利進行,收到預期的效果。 在作好以上幾方面的準備後,一節成功的公開課也基本準備就緒。只待上課鈴聲的敲響時,教師便可精神抖擻、信心百倍地邁上講臺,去收穫讚美的掌聲。

  • 5 # 喵談教育

    首先,前期的準備你一定要做好。起碼的備教材、備學生,你要對所講的教材內容和所要面對的學生做充分的掌握。除次之外,還要把教學課件做得精美簡潔。精美是課件呈現出來的內容不能粗糙,打比方課件中需要出示一些圖片,那這些圖片不能解析度很低,讓人看起來不舒服;簡潔指整個課件本身都是要為課堂教學服務的,而且是一種輔助功能,所以不能出現和教學內容無關的,且課件本身也得突出教學內容和重難點。

    第二,公開課和常規課還是有區別的,正式講課的那天,會有同行和專家聽課,所以在準備過程中,一定要多磨課。

    第三,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存在不足也是可以理解的,知不足才能進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擁有先進火器的宋朝和明朝軍隊為什麼不能降維打擊金國和滿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