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楊樹下談歷史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碰到一種人,他不看別人成績和辛苦,卻吹毛求疵的找茬批評,甚至是千方百計地為難人,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犯小人”。二戰名將中,也有這樣的人,麥克阿瑟出於對潘興等人的報復,對馬歇爾的升遷百般刁難。

    1933年,乾脆一紙命令將馬歇爾調往芝加哥的國民警衛隊,羅斯福總統干預這件事也沒有結果。也就是說,馬歇爾的軍旅生涯宣告結束,這樣的結果讓他鬱悶至極,一連3個月沒有笑過一次,但強烈的責任心驅使他不和“小人”一般見識。

    “是金子一定會發光”,3年後峰迴路轉。

    讓馬歇爾略感欣慰的是,這件事發生後,有許多的朋友、上級都在為他鳴不平,甚至羅斯福總統和陸軍部長親自幹預。驕橫的麥克阿瑟不為所動,竟然揚言:“他乾的是很好,但要等3年晉升”。說到底,他在陸軍參謀長位置一天,晉升是不可能。

    這種明目張膽地打擊報復,讓所有關心馬歇爾的人,都認識到麥克阿瑟是個十足的“小人”。這樣的結果讓馬歇爾心中的委屈,好受了許多。說明自己的努力,大家是認可和滿意的,他不應該帶著怨氣工作,工作的越好,“小人”更捱罵。

    他到了國民警衛隊第33師擔任高階教官。儘管是一支非正規部隊,但也是準紀律部隊,維護社會治安是它的主要工作。馬歇爾首先與師長一起巡視了各部隊,情況令人震驚:官兵們得過且過,出勤率低,訓練科目雜亂無章,師長委託馬歇爾施行整頓。

    如何帶部隊,對馬歇爾來說是“小菜一碟”。他一方面整頓軍官隊伍,凡是盡力去幹的,既是有錯也會再給機會,凡是不努力的,立刻調走;另一方面,對士兵採用各種激勵措施,嚴格作風紀律。當然,還有馬歇爾親力親為的示範作用。

    很快,警衛隊第33師,成為當地一支優秀的治安隊伍。同時,經濟危機引發的社會動盪,馬歇爾不得不經常面對失業的工人、緊張的勞資關係等等,他施展高超的調解技巧,化解了許多問題,受到當地媒體的高度讚揚。

    3年來,馬歇爾重返軍隊的願望依然強烈,終於等到了麥克阿瑟的任期屆滿。由於他的狂妄自大和目中無人,甚至連總統也不放在眼裡。其屆滿後,隨即以少將銜派往菲律賓,擔任軍事顧問,而馬歇爾被晉升為准將,重回部隊。

    “苦盡甘來”,馬歇爾走向陸軍最高領導崗位。

    1936年9月,馬歇爾准將一家人高高興興地來到華盛頓,他走向旅長崗位,抓訓練、搞演習,忙的不可開交。因為他已經敏感地意識到,歐洲的緊張局面一定會波及到美國,儘管國內還一片歌舞昇平的氛圍,但軍人必須時刻警惕戰爭。

    羅斯福不愧是一位富有遠見的政治家,他在解決國內的經濟危機後,也十分擔憂不斷惡化的國際形勢,儘管有“中立法案”在限制他的“手腳”,但為了美國的利益,加強武備是當務之急,他需要同樣有此遠見的軍事高官,馬歇爾就是。

    1938年,馬歇爾調往陸軍參謀部任陸軍副參謀長,併兼任作戰計劃處處長。這個職務,使他一下子成為官場的要人,迎來送往的事情多了起來,但他始終將精力放在軍隊建設方面。要知道,當時的美國陸軍只有15萬人,經費嚴重不足。

    他提出了一個擴軍計劃,但在當時的美國,很難在國會上透過。馬歇爾只想做一個“純粹的軍人”,不想與政客們打交道。但現實是沒有他們的支援,他連施展才華的位置都沒有。好在,潘興等人的幫助,一年後,馬歇爾出任陸軍參謀長。

    1939年,二戰爆發,第三天羅斯福發表的“爐邊談話”,重申了美國中立的態度,禁止向交戰雙方提供武器。馬歇爾自然明白總統的“無奈之舉”,儘管他四處宣傳擴充軍備的重要性,但政客就是政客,“寧肯輸掉戰爭,也不願丟掉選票”。

    隨著法國投降,30多萬英、法聯軍被趕回了英吉利海峽對岸。這件事,對美國國內的政客們來說,無疑是“當頭一棒”,清醒了過來。在他們看來,歐洲的淪陷,美國將不得不用一支海軍艦隊,保護大西洋和太平洋兩條戰線,到那時,美國不可能獨善其身。

    於是,美國社會180度大轉彎,支援政府重振軍備。

    過去遭到反對的擴軍計劃,甚至羅斯福還沒有同意,國會就以高票透過,並且參議員還通過了《陸軍補充法案》,將援助英國武器合法化。馬歇爾即可將50萬枝步槍、8萬挺機槍、900門火炮,48小時內起運英國,可謂是“雪中送炭”。

    在美國的幫助下,英國挺過了最艱難的時期。德國入侵英國的可能性越來越小,轉而發動了入侵蘇聯,根據“租借法案”,羅斯福決定對蘇聯進行援助。馬歇爾更忙了,不但要加速本國軍隊的擴充,還要兼顧盟友的軍事援助。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正式宣戰。讓所有人生氣的是,他們都沒有意識到日本會偷襲珍珠港,但沒有判斷錯誤的是,日本幾乎同時對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發動了進攻,僅以傷亡幾千人的代價,就攻佔了菲律賓。

    此時的麥克阿瑟成為眾人議論的焦點,一些人希望他能“誓死與部隊共存亡”,就連羅斯福也有這種想法,麥克阿瑟憑藉其“官二代”的身份,經常給他製造一些麻煩,特別是反對派,常利用他干擾羅斯福的政策,令人頭疼。

    當然,馬歇爾也知道,好大喜功的麥克阿瑟把牛皮吹上了天,把他接出來,輿論一定會讚揚這位“抵抗到底的英雄”,甚至威脅到自己的位置。但他認為,麥克阿瑟還是一位優秀的軍人,他說服羅斯福晉升他為四星上將,前往澳洲。

    讓人失望的是,麥克阿瑟不僅沒有一句感謝的話,反而到處聲稱自己在菲律賓堅持抵抗,沒有得到及時的增援,一定是有人背後使壞。也就是說,菲律賓失敗,錯不在他,應該歸罪於負責調配軍需物資的陸軍參謀長——馬歇爾。

    “小人就是小人”,他們的思維模式就是,我做的一切都是對的,錯誤都是別人的。他們看不懂別人的以德報怨,總認為別人應該這麼做,但凡有事得罪他,他將記恨一輩子,以權壓人、恩將仇報是這類人的必然之舉。

    如果馬歇爾不把麥克阿瑟接出來,他會是什麼結果呢?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馬歇爾》

  • 2 # 讀史溯源

    觀點:美國在二戰前的孤立主義政策依舊很嚴重,只想希望充當戰爭調停者和監督者,以避免捲入戰爭之中,但是,日本對珍珠港的襲擊打碎了這一切幻想,讓美國認識到,在那個混亂的年代裡,中立是不能維護世界和平的,美國的孤立主義政策徹底破產。

    美國的孤立主義傳統

    美國早期奉行的一種外交政策,即美國在對外關係中孤立於歐洲政治之外。這種孤立政策歷史悠久,最早的系統闡述來源於 1796 年 9 月 17 日,華盛頓發表的“告別演說”,華盛頓是這樣說的:

    中國位於隔離的和遙遠的位置,這要求我們並使我們追尋另一條不同的道路。我們為什麼要摒棄這種特殊環境帶來的優越條件呢?為什麼要放棄我們自己的立場而站到外國的立場上去呢?為什麼要把我們的命運同歐洲任何一部分的命運交織一起?我們真正的政策的避開與外界任何部分的永久聯盟。

    因此美華人堅定而執著的執行這個傳統,具體表現在經濟上和政治上。經濟方面,美國一直與歐洲各國保持密切聯絡,以推動其國內經濟的發展。政治方面,不與任何一個歐洲國家結為同盟,遠離歐洲國家之間的政治紛爭。與世界各國保持一種不離不棄的關係。

    孤立主義在一戰之後更加盛行

    孤立主義者、共和黨參議員吉拉爾德·奈在 1934—1936 年對第一次世界大戰原因及真相進行調查。該調查結果是美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讓美國軍火商及銀行家攫取大量經濟利益,這極大地震驚了美華人民,讓整個美國的輿論一邊倒的傾向於避免捲入戰爭。尤其 1929 年到 1933 年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大危機發生後進入大蕭條時期,美華人民只關心國內經濟的恢復,對於國外的戰爭,無暇過問,甚至停泊南京上游長江中的美國炮艇“帕奈”號,被日本帝國的飛機故意炸沉了,他們也甘當鴕鳥,有選擇的忘記了。

    在孤立主義的影響下,美國軍備力量很差

    艾森豪威爾曾說,美軍當時的真正敵人是“經費問題,或者說,經費不足的問題”。美國的兵員比福特汽車廠的工人還少,武器陳舊且各種故障。1934 年,羅斯福總統巡視夏威夷瓦胡島,當時的駐軍司令準備為他舉行軍事演習,結果軍用卡車發生故障,而且還有七輛坦克在總統面前突然拋錨,1935 年《幸福》月刊的報道,雖然美國步兵決定採用 M-1 式加侖德半自動步槍,可是總數還不夠裝備已個團。這個月刊還說:在現役軍人中,竟有一個四十七歲的中尉,一個六十五歲的中士班長,上尉平均是四十三歲。時代週刊夜評論說,“按歐洲的標準,美國陸軍只能算是拿著氣槍玩的幾個小把戲。”

    孤立主義在 1939 年大戰前夕,是美國社會佔支配地位的思想潮流。美國民眾認為為了保護其他國家的“國家安全”而損害美國的國家利益是不明智的做法,雖然羅斯福早已意識到美國不可能避免戰爭,但他也只能順從美國群眾的孤立主義傾向,把精力放在如何避免整個世界發生戰爭和避免美國捲入戰爭這兩件事上。

    日本的北上南進政策

    1931 年日本發動 “九一八事變”,日本佔領了整個中國東北。1932 年 3 月,日本抓緊時機建立起所謂的“偽滿洲國”。從 1931 年到 1937 年,日本輕而易舉地佔領中國東北全部以及華北北部地區。1937 年 7月 7 日,日本發動“盧溝橋事變”,全面侵華戰爭爆發。1936年8月7日,日本廣田內閣決定實行南北並進的戰略。北進,即為侵佔蘇聯的西伯利亞與遠東地區,來獲取石油與天然氣資源,南進,即入侵東南亞國家,來攫取鐵礦石87%、銅43%、鉛92%、鋅74%、錫71%、錳68%、鋁55%、石油92% ,鎳、棉花、羊毛、橡膠等重要軍事資源。日軍在1939年與蘇蒙之間發生諾門坎戰役慘敗後,把目光徹底投向東南亞,堅決執行南進策略。

    美國對日從妥協走向戰爭

    盧溝橋事變後,日本開始了全面的侵華戰爭,英國曾建議美國和法國一起出面進行調停,但美國國會的孤立主義者認為這樣做會觸怒日本,拒絕調停。在美國看來,日本對華戰爭不會傷害到美國多少的利益,為了避免捲入戰爭,對日態度只能保持沉默妥協。而且1937年美國爆發的新的經濟危機讓華盛頓無法下定決心幹預侵華戰爭,先歐後亞的策略更加無暇顧及日本。

    當1940年6月底,日本透過武力取得了在印度支派駐軍事監視團的權力,並在東印度群島獲得了一部分特權,日本開始了它南進的計劃。美國終於意識到了戰爭的危險,開始對日本進行出口限制。但美國為了不徹底激怒日本,沒有限制最為總要的廢鋼和石油。

    1940年9月27日,日本、德國和義大利三國簽訂盟約,1940年10月,日本製定了《發展東印度經濟的政策措施》,狂妄的提出日本在荷屬東印度群島的優先地位,想獨吞荷屬東印度群島。這些做法嚴重刺激了美國的安全意識,於是,美國在12月繼續加大力度進行限制,禁運鐵礦石、生鐵、鋼,純銅、黃銅、青銅、鋅、鎳和甲鹼等原料。雖然禁運的力度越來越大,日本卻依舊走侵略路線,1941年7月28日,當日本佔領戰領法屬印度支那。這讓美國徹底放棄了對日本的期望,立即宣佈凍結日本在美國的所有財產,並聯合英國、荷蘭禁運所有石油資源給日本。日本想透過勝利來逼迫美國承認其東南亞霸主的地位,便先下手為強,偷襲美國珍珠港,進攻菲律賓。南北合擊馬尼拉。

    總而言之,美國在參加二戰前,美國高層早已意識到戰爭無法避免,孤立主義必然會打破,日本與德國的步步逼近讓羅斯福嗅到極度危險的氣息,但迫於國內的壓力,羅斯福政府也只能奉行孤立主義,美國的孤立主義政策在這個階段,是警告的姿態、緩慢的強制手段,是非常剋制的。如果孤立主義不嚴重,美國早已發動戰爭壓制日本。

  • 3 # 大黃扯點歷史

    孤立主義作為美國曆史上的一項外交政策,它的產生最早可以追溯到北美大陸上首次出現移民的時期,尤其以1796年華盛頓發表的著名的《告別詞》一文標誌著孤立主義作為美國的一項基本外交政策被確定下來,就是這篇《告別詞》在此後成了歷屆政府制定外交政策的基準。但是隨著美國國力的増長,孤立主義不斷髮展演變,在歷史上它曽多次變換臉譜,出現了所謂的“中立主義”“不干涉主義”等各種形式的孤立主義,直到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事件爆發,孤立主義才被踢出美國的歷史舞臺。

    美國孤立主義的產生

    當哥倫布航行至塔古斯河宣佈他發現位於印度東海岸外和大西洋對岸的一些島嶼時,此後,這塊“新大陸”成為歐洲列強殖民掠奪的物件,到1733年英國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13個殖民地時止,這13個殖民地即美利堅合眾國的前身被稱為英國的殖民地。為了擴充套件海外利益,英國對其殖民地進行壓迫和掠奪,並且與其它歐洲列強在全球發動多次戰爭,這些戰爭都是“歐洲各國以地球為戰場而進行的商業戰爭域”。當然,美洲大陸也不例外,如:奧格斯堡同盟戰爭(1687-1697)、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1701-1713)、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1740-1748)、英法七年戰爭(1756-1763)就是英屬北美殖民地被捲入的四次較大的歐洲列強之間的戰爭。

    七年戰爭後,英國對殖民地實行高壓政策,嚴重阻礙了殖民地的經濟發展,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了殖民地的孤立情緒,正如托馬斯諸恩在其小冊子《常識》中寫到的那樣:“美國的真正利益在於避開歐洲的爭端,如果它由於對英國處於從屬地位而成為英國政治天平上的小小籌碼時,它就永遠擺脫不了那些紛爭”因此,托馬斯·潘恩看到了北美殖民地要想發展起來必須從英國的直接統治下解放出來,同時切斷同英帝國的聯絡、疏遠歐洲、贏得民族獨立也是殖民地的普遍願望。但是殖民地不能與外界保持絕對的孤立,因為一方面獨立需要得到外界的支援,另一方面美國的真正利益在於發展本國的資本主義。這個思想在約翰·亞當斯那裡得到了發揮,1776年他在大陸會議上指出:“我們不應該與任何歐洲大國結成任何聯盟……我們最大可能把我們孤立起來……我們與歐洲的交往只能是貿易,不是政治,更不是軍事,我們當歐洲戰爭和政治的玩物已經夠了。”這些都成為孤立主義的源頭。

    獨立後,美國實力相當弱小,人口不到300萬,沒有常備陸軍,更沒有海軍,經濟上負債累累,“至1783年,美國共欠外債788萬美元,至1790年債款達1208萬美元中”;政治上四分五裂;外交更無從談起。此時的美國更加小心謹慎,生怕獨立的成果因再度被捲入歐洲的紛爭而失去,於是孤立主義在國內被奉為上策。也正是帶著這種憂慮心理,華盛頓發表了標誌著孤立主義正式產生的《告別詞》,在《告別詞》中他指出:“歐洲有一套基本利益,我們則沒有,或關係甚疏遠。因此歐洲必定經常忙於爭執,其起因實際上與我們的利益無關,因此,在我們這方面透過人為的紐帶把自己捲入歐洲政治詭譎風雨,與歐洲進行友誼的結合或敵對的衝突都是不明智的……我們位於隔離的和遙遠的位置,這要求我們並使我們追求另一條不同的道路……我們真正的政策是避開與外界任何部分的永久聯盟……”不難看出《告別詞》是總結美國獨立戰爭前後外交經驗的結果,雖然文中沒有孤立主義字樣,但至此,孤立主義作為一項外交政策在美國被確定了下來。

    美國孤立主義的發展演變

    時代在變化,歷史在向前發展,在華盛頓退職之前,“美國己不再是一個僕從國也不是歐洲實力均衡中的抵押品了”。在艱難的開端之後,年輕的共和國迅速崛起,購買路易斯安那是美國大陸擴張的第一步。路易斯安那位於密西西比河和落基山脈之間,幅員遼闊,約125萬平方公里,原屬法國,七年戰爭後轉給西班牙,關法戰爭後,美國加緊對這一地區的滲透,到1803年以1500萬美元的價格將其購買。結果,兼併路易斯安那將美國的領土擴大了一倍,這對以後美國的西部開發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並且路易斯安那成為美國日後向佛羅里達、德克薩斯、新墨西哥、加利福尼亞、俄勒岡和阿拉斯加擴張的通道和跳板。此後,嚐到勝利甜頭的美國繼續在孤立主義的旗幟下一步步實現自己的目標:吞併佛羅里達,將邊界推到太平洋沿岸;開啟日本國門,使日本向世界商業開放;不顧歐洲國家的保留意見征服墨西哥……換句話說,在美國所謂的孤立主義時期,其海軍在幾乎所有的大洋縱橫馳騁,陸軍幾乎在所有的大陸上都打過仗。進入20世紀以後,美國經濟迅猛發展,工業經濟漸趨各國之首,如:“1900年美國工業產值佔世界工業產值的30%,而英國只佔20%,德國為17%,法國只佔7%口。因此,主張把目光轉向海外、擺脫孤立主義、進行海外擴張便成為美國外交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而威爾遜可稱得上是向孤立主義真正提出挑戰的第一人。一戰爆發前,由於長期受孤立主義的影響,美華人民對戰爭並不關心,美國政府推行中立政策,同交戰雙方都做交易,如:“從1914到1917年,軍火出口從600萬美元增加到1.81億美元;鋼鐵出口從2.51億美元增加到11億美元以上;肉類出口由1.43億美元増到3.53億美元;小麥和麵粉的出口由8 800萬美元增加到3億美元們1泌。美國利用戰爭之機大發橫財,在其參戰前便由債務國變為債權國。

    無怪乎威爾遜在1916年9月25日的一次演說中指出:“和平而體面地征服國外市場是美國合理的雄心壯志。”正是在這種“雄心壯志”的推動下,一戰後威爾遜值心百倍地試圖將美國領導世界的夢想變為現實,為此,美國國會於1916年通過了威爾遜的擴建海軍的計劃,“1916年的海軍計劃規定美國在三年內建造10艘無畏艦、6艘戰鬥巡洋艦和其它船隻,並首次決定製造飛機為了扼殺如火如荼的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他提出“十四點原則”,並且主張建立國聯。結果,巴黎和會後,英國仍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國,法國確立了在歐洲大陸的霸權,《凡爾賽和約》在美國胎死腹中,威爾遜除了一個所謂的“國聯創始人”的虛名之外一無所有。再者,隨著戰爭的結束,國內要求返回戰前孤立狀態的情緒日益高漲,於是威爾遜的偉大抱負化為泡影。這不但表明美國國內強大的孤立主義勢力沒有準備來承擔威爾遜所追求的領導世界的重任,同時也表明世界列強也不準備接受威爾遜所設計的世界體系。

    二戰前,1929年開始的世界性經濟大危機的陰雲再次籠罩世界上空,法西斯勢力日益猖獗,內憂外患使越來越多的美華人認為防止捲入歐洲戰爭的唯一辦法就是孤立自保,面對法西斯勢力的強大,1935年8月24日美國國會通過了“禁止美國船隻向交戰國運送軍火”的《中立法》。在這種情況下,面對國內孤立主義勢力的阻撓,羅斯福以政治家特有的眼光高瞻遠矚,要求打破這個長期以來一直困擾著美國民眾的孤立主義神話,他認為:二戰有可能像拿破崙戰爭後的英國,成為政治、經濟、軍事實力遠遠超過任何國家的世界頭號強國,這是半個世紀以來實現美國領導世界的又一次大好機會,第一次機會業巳喪失,今後“無人能擔保再有第二次機會”。

    但國內的孤立主義者並不理解羅斯福的良苦用心,竭力阻撓美國捲入歐洲反法西斯的戰爭。為此,羅斯福費盡心機,比如:在1940年12月17日的一次記者招待會上,羅斯福將“租借政策”比作向房子著火的鄰居出借花園的澆水管,羅斯福問道:“假設我的鄰人的家宅著了火,而在四、五百英尺以外我有一截澆水用的水龍管子……那麼我怎麼做呢?我不會對他說,“鄰居,我的澆園水管是十五美元買來的,你得付我十五美元來買它……”就是這樣,羅斯福將他的世界主義觀點逐步灌輸到普通民眾當中去。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美國民眾萬萬沒有想到戰火竟燒到了自己家門口,次日,羅斯福向國會宣讀了對日宣戰諮文,美國被迫參加二戰。至此,孤立主義徹底被美華人民趕下了歷史舞臺。

    結語

    孤立主義是美國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是美國經濟實力的反映。但是直到今天人們仍一貫用“孤立主義”來描述那個所謂的美國的孤立時期,實際上,美國並沒有真正地孤立於世界各國之外,就是在立國初期力量最弱小的時候,美國也從來沒有斷絕過和歐洲、亞洲、南美洲建立較為密切的商業聯絡,它同世界其它地區特別是同歐洲的文化聯絡從未間斷過。

    如今,在一個科技使世界變得越來越小和使世界變得越來越緊密聯絡的時代,美國作為一個世界強國想完全隔絕於外界根本就不符合歷史發展的趨勢,雖然美國曆史上有過“孤立”的時期,但只是一種“假孤立”,是借“孤立”之名増強本國實力以彌補與其它國家之間的差距;利用“坐山觀虎鬥的時機贏得美國最強大的國家利益。一定程度上不得不說美國需要世界,同時世界也需要美國。於是,美國一步步模糊所謂“孤立主義”的概念、一步步超越它,直到最後拋棄它。不管怎樣,孤立主義在美國的產生和消亡是符合歷史發展規律的,我們不能一言以蔽之。

  • 4 # 二林說國關

    1941年初,美國出臺了《租借法》,標誌著美國“中立主義”的正式結束,表明美國已經公開宣佈站到了反法西斯陣營這邊了,而12月的珍珠港事件後美國正式對日宣戰,這是美國正式加入二戰的最終標誌。那麼,美國在正式加入二戰時,其“孤立主義”影響已經不嚴重了,這種說法是否有價值?小編認為是肯定的,因為不可能說美國正式加入二戰時這種影響突然就消失了?這不符合邏輯,因此只能說明,這種影響其實早在加入二戰時就已經消解了不少,珍珠港事件只是最終的終結。為了更好的說明這個觀點,小編從兩個方面來解釋,一是美國長期以來奉行的“孤立主義”的實質是什麼;二是20世紀三十年代,也就是美國正式加入二戰前幾年其政策的變化。

    首先是如何理解美國建國以來長期奉行的“孤立主義”?它到底是什麼?

    國內的大多數學者都認為這是一種政策,這個觀點也有不少人支援。也有一部分研究美國外交政策的學者認為它是一種“原則”,也就是所謂的一種外交價值取向。持這種觀點的人有著名美國外交政策史專家楊生茂。小編也認為美國的孤立主義不是一種政策,而是一種原則與價值導向。因為實際上美國自建國以來就從來不是孤立的,如果這真是美國奉行的“國家政策”的話,那又如何解釋美國的擴張?為了說明這個問題,我們來看看孤立主義的產生,即華盛頓的“告別詞”他這樣說到:

    我們處理同外國關係的重要準則是,在擴大與他們的商務關係時,儘可能與他們少有政治聯絡……,我的主要目的是,竭力為我們的國家贏得時間,以便鞏固和完善我們剛剛建立起來的新制度,並使之不受干擾地發展,以達到它應有的實力和地位。”

    所以我們由此可知,美國的“孤立主義”不是真的要孤立,而是要避免與歐洲的政治聯絡,以便不被歐洲政治干擾新政權的發展,在經濟上不但不是孤立,反而要儘可能的融入到世界,當時也就是歐洲經濟中,以求得發展實力,最終的目的也不是要孤立與世界,而是要“韜光養晦,有所作為”。美國之所以採取這樣的態度是因為那時的她還無法與歐洲強國競爭,華盛頓發現美國難於在對立的歐洲列強間獨立地發揮作用,而不得已採取這樣的態度和外交原則。不然在哪個爭奪利益與殖民地的“黃金時代”美國會做“老實人”嗎?

    因此總得來說,美國的“孤立主義”是基於對美國國家利益的衡量而做出的一種價值選擇和行為導向,而且這種孤立也只是政治上的孤立,而不是完全的孤立,實際上經濟上反而是聯絡,而非孤立。美國這種孤立主義價值導向是針對歐洲政治而言的,剛開始是為了鞏固美國的新政權,避免捲入歐洲“骯髒的政治交易中”,而後來的孤立主義價值導向則是防止歐洲干預美洲事務。最為典型的就是1823的“門羅宣言”,門羅總統表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反對歐洲國家再在美洲奪取殖民地”。實際上美國就是想把美洲變成“美華人的美洲”,最終整個西半球成為了美華人的“勢力範圍”。

    由此可見,“孤立主義”是美國基於國家利益發展需要而不斷進行調整的一項價值導向而已。美國藉助這個口號在美洲大陸上不斷擴張,最終取得了今天這樣的版圖,後來又在這種口號下進行海外擴張,發動1898年美西戰爭,奪取了大片殖民地,還是在這個口號下美國於1899年提出“門戶開放政策”,獲取在中國的利益等等。回顧美國這一百多年的歷史,我們就知道了,表面上口口聲聲的孤立主義,實際上美國卻從來沒有閒著。孤立主義只是美國謀求利益的口號。甚至有人說美國在一戰後沒有加入國聯是由於孤立主義導致的,實際上根源在於美國國會大佬們是覺得《凡爾賽和約》並沒有給美國帶來太大利益,反而會增加負擔,因此菜拒絕了批准這一條約。

    當然小編也承認美國國內確實有一部分人內心真的奉行孤立主義政策,這和美國的歷史文化有關,也是和美國發展經驗相關。美國是基於一種自由民主精神建立的國家,確實有部分人覺得世界政治,戰爭是骯髒的,美國應該遠離世界,這種思想也是存在的。也正是孤立主義給美國帶來了發展,因此他們認為這是美國發展的基本準則,慢慢的也就奉行這麼一種鐵律了。但實際上這只是美國的口號,基於國家利益的價值選擇,在必要的時候美國從來就不會孤立,也從來沒有孤立過。每當涉及美國核心發展利益時,美國從未真正的孤立。

    說了這麼多和我們這個問題有啥關係呢?實際上小編就只想說明一點,那就是美國一直以來的“孤立主義”並不是一種鐵的政策,也沒有那麼根深蒂固,實際上這種孤立主義取向一種直處於不斷的變化中,而變化的根據就是基於美國實力增長的國家利益的衡量。就像著名國家關係理論大師摩根索認為的那樣,權力界定國家利益才是國際關係的根本原則。因此即使是美國沒有正式加入二戰 ,她的孤立主義其實已經在變動之中了,並沒有那麼多的嚴重或者不可變化。因為此時國際格局事關美國的利益,她不可能真的孤立 ,決策層早就做好了不孤立的準備。

    再者,1941年美國正式參戰前“孤立主義”就已經受到了沉重的打擊,美國政府早已經改變了政策。

    實際上美國國內在二戰爆發後就有兩種聲音,主張參戰的以及主張“孤立的”,20世紀30年代美國的孤立主義也被稱之為“中立主義”。這兩種主張都有,而且後者確實佔據了優勢地位。但美國國會之所以在此時採取了中立主義的方針主要還是美國不想主動站出來承擔化解戰爭風險的責任,更何況此時美國與英法以及德日等各國都有經濟利益關係,美國也無法判斷戰爭爆發後的局面如何,那又談如何站隊呢?出於以上原因美國才會採取這種“中立”政策,這樣能使得美國國家利益最大化,歷史也證明這種選擇是非常正確的。所以此時的中立還是基於美國利益考量,實際上美國政府以及國會已經做好了隨時改變政策方針的準備。

    1935年,在義大利入侵衣索比亞前夕,美國會通過了《中立法》,規定禁止將武器運往交戰國,還不允許美國船舶運載軍用物資到交戰國,也就是所謂的武器禁運原則。這是美國參戰前的第一個《中立法》,它反映了美國國內的“孤立主義”。1936年2月還透過第二個法案,規定禁止向交戰國貸款。1937年第三個中立法直接把武器禁運和貸款禁止的原則運用於爆發內戰的國家(主要是針對西班牙內戰)此時美國在參戰前的中立主義傾向已經達到了最高點,之後其實已經慢慢退化了。

    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第二次全面世界大戰爆發了。美國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中立”了,美國政府、國會和人民都知道這次他們必須做出選擇了。在國會的再三權衡下,最終選擇了支援英法,“中立主義”實際上已經開始了傾斜。1939年美國會透過《新中立法》,解除了武器禁運的條框,規定了各交戰國可以憑藉“現金購買,運輸自理”的原則購買美國軍用物資。實際上在當時也只有經濟大國和海上強國英國能做到這一點,因此實質是美國站在了英法這一邊了。到了1940年,歐戰局勢異常嚴峻,法國戰敗,英國面臨十分嚴重的危機,在此關鍵時刻美國於1941年3月出臺了《租借法》,該法案授權總統可以以任何必要的手段為事關美國利益的國家提供武器和物資,這些手段包括贈送、貸款、租借等等,而且美國船隻還可以承擔運輸職責。該法案一出臺美國就對英國等國家進行援助,也標誌著美國正式放棄了“孤立主義”。注意時間,1941年3月,這可是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及美國正式宣佈參戰之前喲 。因此我們可以知道,就在美國正式加入二戰時就已經淡化了中立主義,甚至已經放棄了。

    最後,總的來說不論是出於“孤立主義”實質的分析結果來看還是在美國參戰之前政策的變化來看,都可以得出這麼一個結論,那就是:美國在正式加入二戰前其“孤立主義”已經淡化了,儘管國內仍然有這種聲音出現,但根本上美國已經選擇不再孤立了。因此說美國在正式參加二戰前,“孤立主義”已經不嚴重了,是站得住腳的。

  • 5 # 讀歷史知興衰

    以下是個人見解

    首先我們要了解什麼是孤立主義,它是由誰提出的。

    孤立主義,是一種。它通常由防務和經濟上的兩方面政策組成。在防務上,孤立主義採取,即除外不主動捲入任何外部軍事衝突;在經濟文化上,透過立法最大程度限制與國外的貿易和文化交流。

    孤立主義政策是美國華盛頓總統(沒錯就是小時候課本里砍樹的那位)

    他在任期滿後發表的《告別詞》中提出來的:“要將美國建成自由進步的偉大國家,最為重要的是應該排除對某些個別國家抱永久且根深蒂固的反感,而對另一些國家則又有感情上的依附;不要與任何外國建立永久的聯盟;美國獨處一方,遠離他國,這種地理位置允許並促使美國能推行一條獨特的外交路線,使好戰國家不能從美國獲得好處,也不敢輕易冒險向美國挑釁。”在此後的一百多年裡,美國的領導人忠實地執行了這一政策。

    它的第一次改變:美國總統威爾遜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總統試圖努力改變美國的孤立主義外交原則,而以的外交政策替代單邊主義的外交政策。所提出的多邊主義外交政策就是"要求美華人承認支援法制化和制度化形式的多邊參與。"也就是說,威爾遜認為美國應該改變過去那種不受他國和國際機構影響,不建立和依靠聯盟,完全獨立地依靠自己的實力處理國際事務的外交政策,並且在此基礎上,積極推行透過結盟和建立國際制度實現多邊國際合作,調整國際關係和維護美國國家利益的外交政策。

    威爾遜在巴黎和會結束後,一回國就向參議院提交了包括的《凡爾賽條約》。他問道:"我們敢於拒絕它嗎?敢於傷世界人民的心嗎?"但是,當時的就是敢於傷世界人民的心,因為孤立主義的原則就是"我們是為我們自己行動,不是為別人而行動的。"儘管如此,威爾遜的"國際主義"外交原則和"多邊主義"外交實踐卻對20世紀下半葉的美國外交政策產生很大的影響。

    在以後,隨著美國得到了一戰的大量利益。英國國力的下滑,而美國在經濟丶工業丶軍事等迅速發展。為了自身利益,美國就開始越來越國際主義。

  • 6 # 磁與火

    發了那麼多戰爭財,做兩頭的軍火生意,而且差不多是收拾殘局的活,入局贏得最後的勝利是肯定的,這樣一本萬利的事情,沒有道理再孤立下去

  • 7 # 不沉的經遠

    美國在宣佈參加二戰前,已經是明顯的拉偏架了,別說“孤立主義”,連中立都算不上了。

    美國的孤立主義最早源自美國獨立戰爭以後,當時的美國遠離歐洲,又自身實力不強,因此滿足於在美洲發展,不和歐洲的強國結盟,避免捲入戰爭。此後美國在很長時間內都以孤立主義為外交指導。

    根據《租借法案》提供的援助

    在一戰時,美國藉著歐洲原有各強國陷入戰爭的機會,試圖把自己的影響力拓展到歐洲,因此放棄了孤立主義,加入了一戰。結果在巴黎和會上英法卻佔據了主動,幾乎獨吞了所有利益,連點渣渣都沒給美國留下。美國受挫以後再次恢復了孤立主義。

    但是1929年經濟大危機爆發以後,美國意識到自己的經濟對歐洲市場依賴很大,一旦失去歐洲戰場的話美國經濟也將遭受重創,不可能孤立在歐洲之外。而納粹德國採取的經濟政策排他性太強,對美國造成了很大威脅。所以二戰爆發以後,羅斯福就開始逐步給英國提供援助,以便為美國介入歐洲事務尋找機會。

    根據《租借法案》提供的援助

    在1940年,羅斯福就授意美國陸軍透過第三方公司向英國提供武器。而1941年的《租借法案》透過以後,美國事實上已經完全站在了英國一邊。此後美國海軍更是派出海軍為大西洋上的英國商船護航,並主動攻擊德國潛艇。

    從國際法角度來說,此時的美國其實已經卷入了戰爭,只是沒有全面加入戰爭而已。連中立都談不上,孤立主義自然更沒有市場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李煜的詞好在什麼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