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貓寧叮噹

    李煜的詞在他同時代的文人中之所以特別,是因為他身為帝王淪落到階下囚的命運,使他深刻的感受都在詩詞中真實流露出來。

    李煜貴為南唐國君,後淪為階下囚,因作感懷故國的名詞《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雖不通政治,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李煜在詞壇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稱為“千古詞帝”。

    相見歡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賞析:這是李後主的一首情景交融、物我兩忘的名作,將人生失意的無限悵恨寄寓在對暮春殘景的描繪中。林花雖然匆匆,無法阻止那朝來的寒雨晚來的風,但它美麗過,這已經足夠。

    長相思

    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

    賞析:《長相思》寫了一個思婦在秋日裡想念意中人,然而最終沒有盼來的心緒。雖然相隔山遠天高,歷經花開花謝,但時間和空間都不能阻擋我對你的思念。本詞讀來朗朗上口,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卷映入眼簾。

    清平樂

    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似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賞析:這首《清平樂》手法自然,在比喻上獨到而別緻。路是實的,夢是虛的,無論路有多遠,夢中總能回家,而將離愁別恨比喻為春草,漫山遍野生長,綿綿不絕,形象生動,使這首詞具備了非凡的藝術魅力。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賞析:李煜的代表作,也是絕命詞。相傳他於自己生日之夜,在寓所命歌妓作樂,唱新作《虞美人》詞,聲聞於外。宋太宗聞之大怒,命人賜藥酒,將他毒死。王國維評價說:“後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本詞概括了人生最深刻的生死之悲,最廣闊的興亡之感。

    浪淘沙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賞析:這首詞也是李煜的名作。本詞以景起,由景到情,將夢境與現實歡樂與愁恨交織抒發敘述;結尾深入一層,以自然界花落、水流、春歸比喻自身命運。深刻地表現了詞人的亡國之痛和囚徒之悲。

  • 2 # 故園聲

    李煜詞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荺、韋莊等花間派詞人的傳統,又受中主李璟、馮延巳等人的影響,語言形象生動,用情真摯。李後主前期詞主要反映官廷生活和男女情愛,後期詞主要反映亡國之痛,李煜被囚禁後時時不忘故國,所做詞哀婉淒涼,意境深遠。對於李後主來說,因他“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王國維語)。使他得以超然世外,還深刻地體驗自我真性情,由君王到階下囚的轉變,使其感情更加純粹,性情愈加真切。

    李後主對詞的意境地開拓為宋詞奠定了極為深厚的基礎,李煜詞擺脫了五代詞花間詞派充滿脂粉香氣的狹窄境界,開始抒寫沉重真實的亡國之痛,感慨悲涼的人生苦難,使詞從供伶人樂工於花前月下、青樓勾欄娛樂的工具變為士大夫抒情言志的文學體裁。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評論他說:“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這條文論論述了李後主在詞的發展史上的地位。

    李後主的詞善於用高度概括性的比喻和形象的語言,把種種抽象的,可感而又不可說的感情,真實具體地描繪出來,表達的意境直達人的內心深處,很容易讓人產生共鳴。被王國維評價為“神秀”。[溫飛卿之詞,句秀也。韋端己之詞,骨秀也。李重光之詞,神秀也。]

  • 3 # 默先聲

    李煜雖曾是一國之君,但其詩詞的不朽藝術成就更為世人所銘記。

    因自身的性格、所處環境、生活經歷、個人修養等所賦予其的感悟,對詞人藝術創作的感受能力和感受方式所激發的靈感起決定作用。

    在詩詞的創作中,感覺所成就的靈感是塑造作品形象、抒發感情的決定因素之一,也是其藝術成就的重要體現。

    在詩詞的創作中,感覺所成就的靈感是塑造作品形象、抒發感情的決定因素之一。創作中的靈感不僅是彰顯個性和消遣娛樂,也可以理解為是藝術家個人對生存現狀的理解感悟及其價值觀與人生觀的體現。

    南唐後主運用理性思維將感覺昇華為靈感傾吐出美輪美奐的詩詞,使我們感覺到一國之君在“五代十國”政治風雲瞬息萬變的動亂時代,對“故國”“往事”所感所嘆的無限留戀。亡國後,在“日夕只以眼淚洗面”的軟禁生涯中,亡國之君以一首首泣盡以血的絕唱成為千古詞壇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詞話》語),正是“國家不幸詩家幸,話到滄桑語始工”。至於其語句的清麗,音韻的和諧,意境深遠,更是空前絕後的了。後主本有集,已失傳。現存詞四十六首,其中幾首前期作品或為他人所作,可以確定者僅三十八首。

    李煜即李後主。他的父親李文采飛揚,在詩詞作文方面均非常了得,從小薰陶造就了他風流倜儻的詩人氣質。“留”“幕”“墜”及“籠”這些李煜常用的普通字眼在吟讀時已經流露出陰鬱的憂傷風度。然由於即位前他生活苦悶、在位時雄韜偉略的欠缺、先賢能人的匱乏使他一直處在無助無能的消沉壓抑中。

    亡國後,他作為一國之君的命運走到了盡頭,其也被推至階下囚。縱觀這些詩詞,首首是其個人性格與命運的寫照。李煜共有兄弟六人其居第六,按照中國封建傳統觀念和帝王的世襲制度,長兄弘毅名正言順為太子。弘毅的城府很深,對於有可能和他爭奪王位的人,從不留情。

    李煜本無意角逐政治,但仍常受到弘毅的猜忌,故精神十分壓抑。他目睹了宮廷的骨肉殘殺更是鬱鬱寡歡,為避殺身之禍而終日自甘寂落另尋所喜。有詞雲:深院靜,小庭空,斷續寒砧斷續風。無奈夜長人不寐,數聲和月到簾櫳。(《搗練子令》)亭前春逐紅英盡,舞態徘徊。細雨霏微,不放雙眉時暫開。綠窗冷靜芳音斷,香印成灰。可奈情懷,欲睡朦朧入夢來。(《採桑子》)這都是其當時生活與心境的真實寫照。不過,這種生活經歷也練就了他敏捷的思維與細膩情感,才能寫出“可奈情懷,欲睡朦朧入夢來”的千古佳句。

    在公元925年(北宋建元二年)25歲的李煜登上了皇位,可這是別無選擇的,他的五位兄長均先後死去,只能由他繼承復業收拾一團糟的殘局。這彷彿就是冥冥中註定的機緣。即位之前,國勢大去他受盡凌辱。據《宋史南唐世家》記載,只是一介文人的李煜,治國整軍可謂一無是處。

    另外,其性格又內向怯弱,只能在勁敵面前卑躬屈膝忍讓退卻,維持著南唐殘土。這時的他為了暫時擺脫心中的不快和積怨,更加專注於詩詞創作。其詞雲: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浪淘沙》)這就是他作為即將亡國之君的悲鳴。

    公元475年,宋將曹彬攻下金陵,第二年到達汴京將後主俘虜。此後三年他開始了淒涼屈辱的生活,天天“此中日夕只以淚洗面”, 更為甚者,其愛妻被召入宮後受到屈辱遭遇。可是他又無奈,只能“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有人說,在中國歷史上,如果少了像李煜這樣一個皇帝人們也許不會太在意,但是,如果少了像李煜這樣一位詞人恐怕就會給後人留下一些遺憾。

    李煜雖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南唐後主,但其詞作遠勝於他在位期間的政治作為。尤其是他亡國以後的詞作則相當沉痛、深切和悽惻動人。

    如果撇開思想內容,僅就藝術技巧來說,大部分詞作已經達到了詞的最高境界,特別是小令。這首《相見歡》又名《烏夜啼》便是他自述囚居生活,抒寫離愁的力作。此詞上闕寫景,下闋抒情,情景交融,感人至深。首句“無言獨上西樓”看似平淡,意蘊卻極為豐富。“無言”並非真的無言,從一個“獨”字便可看出,是無人共言。登“西樓”,詞人可以東望故國。僅六字,一下子簡練地勾勒出主人公的悽惋、悲苦的神態。接著“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詩人用月光籠罩下的梧桐突出環境的寂寞清冷,“深”字用得極準確,極通俗,真可謂境界全出。這十八字共寫了四項內容,即人物、地點、時間、季節,雖然只是數筆勾勒,但卻是一幅非常美麗的圖畫,而且背景極為廣闊,讀之使人如身臨其境,表達了後主對周後的深摯情意以及深哀巨痛的心情。自失了他的愛妻,這種痛苦,這種刺激,已深種在他的心靈深處,把他從溫柔沉醉中,一下拖到悲哀悽慘的境域裡來,於是他的詞也從“爛嚼紅茸”而轉變為“為誰和淚倚欄杆”。家破國亡,更成為他許多詞的材料。周後生前能使後主作香豔的詞,死後又影響後主作感傷悲切的詞,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說,後人是應該感謝她的。

    自古文人與美人,是結著不解之緣的。周後去世,李煜又娶了周後之妹小周後為皇后。的確,美人的魔力,足以感應文人的心靈,使其寫出血和淚的文學來。後主不會做皇帝,而無意中做了詞中之帝,被後世推崇在一切帝王之上,誰說這不是周後的力量呢?詞雲: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虞美人》)全詞區區三十六個字,同一首七絕差不多,但在這簡短的篇幅中,詞人卻把離愁的愁人、纏人寫得無比深刻,淒涼、寂寞、孤獨的心情袒露得栩栩如生,感人至深,直到今日讀此詞句仍為之淚下。宋黃升《花菴詞選》稱:“此詞最悽惋,所謂‘亡國之音哀以思’。”後主於公元978年42歲時,被宋太宗賜藥毒死。

    如何品論後主的詞賦?王國維言“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李煜因其自身性格、社會、命運及其不凡的生活經歷,而具有了無限靈感,終釀製出有口皆碑的藝術成就。在他這幾十首詩詞中凸顯的才情是不言而喻的,可是僅此一番熱情根本無法力挽亡國的命運,生性風流迷戀花綠且不思進取在首首詩詞中可以絲絲感應。他後期詞作,淒涼悲壯,意境深遠,已為蘇辛所謂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筆,名副其實地為詞史上承前啟後的宗師。

    李煜詞的特點和藝術成就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樸素坦率的神秀之色,帶來詞作藝術的革新

    王國維認為:“溫飛卿之詞,句秀也;韋端己之詞,骨秀也;李重光之詞,神秀也”。我以為, “神秀”的正是洗卻鉛華、純用白描手法表達人物內在神情的工力和自然而又生動的刻畫人物、環境及內心感情的藝術特色。而賙濟“粗服亂頭不改國色”所說的正是李煜放蕩不羈,不加修飾的直白與坦率的藝術技巧與貫穿全篇的凝練的詞魂。

    李煜詞語言自然、精煉而又富有表現力。他的詞不鏤金錯彩,而文采動人;不隱約其詞,卻又情味雋永;形成既清新流麗又婉曲深致的藝術特色。

    李煜在語言運用方面的成就我們可分兩個方面來看: 先看白描手法的運用。白描原是來自民歌而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廣泛運用的一種藝術技法, 其特點在於不假雕飾, 以精煉的文筆對事物進行勾畫, 其特色表現為“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飾”。不論是前期的詞還是後期的詞,這種表現手法都貫穿李煜一生。李煜在語言運用上的另一個特點, 是語言鮮明、形象、生動。這主要是透過多種方式,在對人物個性特徵和客觀環境等進行刻畫與描繪當中表現出來的。一是,他以直抒胸臆的方式, 用形象的比喻來刻畫自己的思想意念。如《虞美人》結尾: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把悲愁形象地比喻為一江浩蕩無盡的春水, 其奔放傾瀉之勢卓然可見。《清平樂》結句: “離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遠還生。”寫寸寸芳草之遠接天涯, 以喻愁情沒完沒了, 既形象生動又顯出纏綿宛轉之意。二是,他的詞突出意象的特點, 強調人物的活動如: 心向人微露丁香顆”、“爛嚼紅茸, 笑向檀郎唾”、“劃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一向畏人顫”等,人物形象鮮明可見, 有立體感。三是,詞人善於運用對比手法, 以昔日之樂反襯今朝之恨, 故亡國之悽楚愁恨表現得鮮明形象。如《望江南》 (“多少淚”)、《破陣子》 (“四十年來家國”)和《浪淘沙》(“簾外雨潺潺”)。四是,李煜善於運用外在的自然景物, 來輔助抒發和烘托自己的感情塑造出詞人的自我形象。如“烏夜啼” (無言獨上西樓)

    從詞的結構上來看,李煜詞能透過嚴密的構思, 使全詞從句到篇均能圍繞一箇中心思想, 意象的連線脈絡清晰, 是一個和諧完整的藝術整體同時, 他還能在此基礎上透過提煉概括, 總攝“詞魂”進入新的藝術境界語言的自然生動與

    白描手法加上結構的清晰與完整使得李煜詞在表達內心感情上獨具特色,看似粗服亂頭,實則傾國傾城。以最簡單的意象描繪複雜的內心世界,這不正是王國維所說的神秀麼?

    2、有我有情之境,開創新詞風。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的開篇闡述了這樣的觀點:“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稱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詞所以獨絕者在此。”李煜一掃花間柔靡之氣,關鍵在於他的詞有優美的意境,純真的感情,心靈的獨白,使人感覺詞中有了詞人自己的身影與感情,能夠給人極大的情感上的共鳴。王國維評價李煜“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是後主為人君所短處,亦即為詞人所長處。””都說李煜有著一顆“赤子之心”,李煜用真性情對待人生,進行創作。李煜不會刻意掩飾自己的情感,其亡國前的縱情享樂,亡國後的深悲劇痛都無所顧忌地展現出來。

    李煜在前期詞作中毫不掩飾地把自己整日沉湎與宮中驕奢淫逸的生活中,不思朝政、苟且偷安的情狀表現出來。其前期作品《玉樓春》:“晚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笙簫吹斷水雲間,重按霓裳歌遍徹。臨春誰更飄香屑?醉拍欄杆情味切。歸時休放燭花紅,待踏馬啼清夜月。”這是五代愁苦鬱悶之詞中的一首歡樂頌,歡愉輕快。宮廷舞女載歌載舞,音樂起伏不斷,宮女肌膚雪白,濃妝初上,光彩奪目,令人眼花繚亂,心花怒放,詞人還因為過度興奮而心醉、沉醉、得意忘形。情真景真事真,他快樂得毫不掩飾,縱情開懷。

    李煜後期的詞作則因為生活的巨大變故而變得更具特色。繆塞說: “最美麗的詩歌是最絕望的詩歌, 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純粹的眼淚。”《禮·樂記》說: “亡國之音哀以思。”這句話簡練而又深刻地說明了在亡國這個悲劇上思想和感情的關係。由於亡國, 李煜由一國之主跌落為階下之囚, 他失去了歡樂,失去了尊嚴,失去了自由,甚至失去了生存的安全感。這就不能不引起他的悔恨,他的追思,他對家國和自己一生的思考。《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李煜被宋俘虜後,回首往事,痛心疾首,今非昔比,無限悲哀悔恨,無顏面對三千里山河。聯想三國是的蜀後主劉禪被俘後的樂不思蜀,也未嘗不是一種自我保護,然後李煜卻不是這樣,因為他

    又真性情,他念念不忘自己的家園、山河,而最終也因為自己的真性情而遭致殺身之禍。

    李煜的詞都是由自己的親身感受出發,大膽抒寫,毫無拘束,如飛流直下的瀑布一般一洩到底,盡情展露,具有極強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詞中帶有民間文學的風貌,使人讀來有一種新鮮、熟悉的味道。而詞在民間初起時, 原本是抒情文學, 敦煌曲子詞的作品, 多反映了當時民間生活的真情實。但自其傳入宮廷和貴族大家後, 便被引上了歧途。歐陽炯在《花間集》序文中說:“則有綺筵公子,繡幌佳人, 遞葉葉之花箋, 文抽麗錦; 舉纖纖之玉指, 拍按香檀。不無清絕之詞, 用助嬌燒之態。”陳世修《陽春集序》說“金陵盛時, 內外無事, 朋僚親舊, 或當燕集, 多連、藻思為樂府新詞, 伸歌者倚絲竹歌之, 所以娛賓而遣興”可見詞在當時文人的手中, 不過是為皇家貴族和士大夫在樽前歌邊娛賓遣興的工具

    而已。其中最突出的是以華靡的文詞來描摹婦女的體態和風情, 其淫靡和庸俗低階的情味與六朝的宮體詩相似。而李煜卻用自己的真性情為詞帶來了一陣清新。李煜成為亡國之君後, 備受北宋皇帝的凌辱, 當他用詞來表現哀愁時, 情感便

    如一江春水般洶湧而出。他的情感豐富而真摯的作品, 給走向空虛墮落的五代詞壇帶來了一股充滿活力、沁人心脾的清風。從此文人用詞作抒情工具, 把詞從淺斟低唱和形式主義的泥坑裡推向社會人生, 並使它逐漸取得脫離音樂而成為獨立的抒情詩。

    3、擴大了詞的題材,開拓了詞的意境

    王國維說:“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此乃是針對李煜把自己現實的悲愁納入人生感悟,把懷念憂傷故國的情緒引入詞作,進行題材上的擴充套件;把普通的情感昇華為對人生的憂患意識,深化了詞作哲理的意蘊,使詞作具有人類普通的情感,具有深廣的哲學意味;最後是抒情方式上直白坦率,陶冶真性情,突破了傳統的纏綿悱惻的詞風。從此,詞不再只是供人們清唱玩賞的娛樂文學,它同時也成了文人士大夫階層表現情志、寄託理想、抒寫人生憂患的藝術形式。

    在李煜之前,詞以豔情為主,內容淺薄,風靡的“花間派”大多以狹男歡女愛、離情別緒為題材,即使寄寓一點懷抱,也大都用比興手法,隱而不露。而李煜詞中多數作品則直抒胸臆,傾吐身世家國之感,情真語摯。這些詞, 有寫秋夜的悽清, 如《烏夜啼》(“昨夜風兼雨”);寫留居的孤獨, 如《浪淘沙》(“往事只堪哀”)、《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寫失落在夢裡的往事, 如《浪淘沙》(“簾外雨潺潺”)、《望江南》(“多少恨”);寫對故國的追憶,如《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寫亡國之恨, 如《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 等等。這就擴大了詞的題材, 使詞開始從閨閣庭院逐步走向社會人生, 擴大文人詞抒寫的角度, 充分發揮了詞的作用, 使詞開始包含有了一定的社會內容。

    隨著題材的擴大和內容的豐富, 詞的意境也隨之博大起來。從詞的發展史來看, 溫庭筠詞其外表所予人的直覺印象, 只不過是美豔的曲詞而已。既無明顯的懷抱可見, 又無新美的意境。韋莊詞雖有一大轉變, 給豔詞注入了新鮮的生命和個性, 但所寫之情事, 卻又不免過於狹窄, 且抒情亦是婉約曲折, 因此在意境方面, 自然受到相當的侷限, 使讀者不容易自其中得到更多的聯想和啟發。而李煜在開拓意境方面比韋莊進了一大步。也許是因為李後主獨特的生活經歷,使得他的眼界,他的視點與眾人不同。倘若他始終躋身於瓊樓玉宇、穩坐金鑾寶殿,不曾淪為階下囚,命運不為他人所操縱,那麼他將繼續沉湎於宮廷的豪奢生活,繼續以詞吟詠香豔的美女醇酒,躊躇在“花間派”詞人構築的“宮體”與“倡風”之中。但是命運之神將他推到了國破家亡的苦難深淵中,這種“高岸為谷”的滄桑鉅變,使他終日痛心疾首,心中的怨恨與悲涼不吐不快,從而使他溶血凝淚、直麵人生,以“濡染大筆”寫出了一批直抒胸臆,感觸殊深的詞作,並以此將詞提升到雄奇幽怨、警悟深邃的新境界。

  • 4 # 老段說文唱史

    李煜的詩和李清照的詩,有很明顯的分界線,他們倆人前期的詩都充滿了對生活、愛情等的歌頌,詩歌整體積極向上,節奏歡快。而到了後期,他們倆人因為種種原因,自身經歷太多,詩歌寫作自然也就發生了改變。

    南唐詩人李煜作為南唐最後一個君王,的確有些為難,一是面對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他作為南唐的君王該如何去選擇,是屈服於當時整體實力都優越的宋王朝,還是苟延殘喘,繼續做自己的皇帝夢。二是,李煜的人生本就像個大大的玩笑,他不是做皇帝的最佳人選,卻不得不坐在這個位子上,這樣有些無奈又無可奈何的去做一件自己並不喜歡的事,想做好很難。

    從李煜前期的詩歌中,我們能夠看出,他更向往一種自由的生活,喜歡歌舞,山水,這樣的生活才是真正適合李煜的。但命運卻偏偏選擇他做一國之君,他既然志不在此,就只能走上覆滅的道路了。

    李煜在投降宋朝之後,看到宋王朝繁華的都市,自然會想到自己以前的生活,曾經自己就擁有這一切,只是造化弄人,他什麼都沒有了。

    無情最是帝王家,李煜如果只是個普通人自然可以長命百歲,甚至以他的才氣,在中國文化也能佔半壁江山。只是這一切現在都成了泡影!

    詩歌是生活和內心感受的藝術體現,李煜前期詩歌整體比較歡快明朗,等到了後期,就能明顯的感覺到他被思鄉思國這樣的情懷控制。

  • 5 # jinjianmin孤鴻

    李煜,南唐後主,是才子,也是亡國之君,但這並不妨礙他一代蓋世詞主的萬古流芳。尼采謂:一切文學,餘愛以血書者。後主之詞,字字血淚,句句錐心,真所謂血書者也!

    國學大師王國維的《人間詞話》裡對三個人讚賞有加,從不詬病。其中辛棄疾、李煜、納蘭容若三人而已。靜安先生雲: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於深宮,長於婦人之手,是後主為人所短處,亦即為詞人所長處。又云:閱世愈淺則性情愈真,李後主是也。

    李煜詞文不務藻飾,只作白描,情文悱惻、悽婉,哀韻欲流。他以清淡之筆、質樸的語言寫下諸多千古傳唱的不朽之作。難怪靜安先生又曰: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為士大夫之詞。

    被俘至汴京後,一首《虞美人》,唱詞聲聞於外,宋太宗大怒,賜牽機藥,遂被毒死(太平興國三年即978年)。我們來回味一下這首千古絕唱: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 6 # 黃宇芬

    膾炙人口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是國破山河的南唐後生李煜《虞美人》名句。他雖如何虛構之境,其材料必求之於自然,其十吻選亦必從自然之法則。故雖是詞理想家,亦是寫實家也。他之詞神采飛揚,秀美異常,比如亡國後,身為囚臣,他還寫出“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尤在,只是朱顏改”懷念詞句,越能感知到一顆任性卻純真的心,率性而絲毫無造作,廠戍慨沒木,氣象遠,寫盡世間之愛歡情怨。李煜的詞要細細品味的,《相見歡》那景子情水乳交融,真乃“一切景語情語”,從詞首句具有氣象,也就是開闊境容,絲毫不再侷限於花間詞小打小鬧。全詞氣貫如一,聲情合一。更多地上升到人生哲學的境界。他的《浪淘沙.簾外雨潺潺》依舊是亡國之君辛酸血淚,赤子之心的字字真言。表現了天真和崇高的單純上。李煜的《虔美人》不僅僅是血書言,詞中關注不再只是個人所經歷的疾苦,而是天下蒼生所承受的所有苦楚,感嘆世事變幻,人間無常,眾生皆苦。一種捕十足,乃是全心靈的感受,一種感受,集生命之經歷與情懷。李煜善於用白描手法抒寫他的生活感受,擺脫了長期在花間派那種景前慢聲吟唱,塵俗濃妝豔抹風格,鏤金刻翠的華藻詞風。他的詞洗盡鉛華,樸實無華中體現詞工匠心。詞寫得惝怳飄忽,而真自然靈妙尤不可及。他詞所擷取的喻象多日常所見之物,但卻產生神奇藝術效果,這是他獨到之處。李煜在中國詞史上地位更多地決定於他的這些超人藝術成就。

    以上嘮叨淺識李後主之詞作,其意不過如一草根野叟獻曝而已,請高人指教。

  • 7 # 詩書藏心

    我們講李煜的詞,通常是講他肉袒出降後,身陷囹圄時期的詞,這段時間不過二三年,卻成就了李煜在文學史上“千古詞帝”的地位。

    首先,李煜的詞情感真摯,令人動容。李煜自幼長於婦人之手,生性優柔,心性單純。這種性格對他的政事無益,卻成就了他的詩文。他的《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用語清新,韻味悠長,一派天然,不加矯飾,於隨手直寫間,深情自出,最後那一句對人生的悲哀浩嘆,更是直擊人心。

    其次,李煜的經歷太過曲折坎坷。從一方之主到階下之囚,其中心酸難以對外人道。江南已遠,朱顏已改,吃穿用度難以為繼,生殺大權聽命於人,甚至連自己深愛的妻子都無法庇護。這種深沉強烈的悲哀無時無刻不在蠶食著他。所謂“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這種傷痛更能激發他創作的慾望,在詩歌中釋放、發洩、哭泣、療傷。這些經歷為他的作品奠定了一層悲切的基調,上其他詞人無法模仿、難以超越的。

    總之,李煜他經歷的離恨太深,又把離恨寫得太真。以血淚書寫的詞作,苦痛的靈魂掙扎於其間,不必多麼富麗精巧,足以讓無數後人讀後心有慼慼。

  • 8 # 一往文學

    提起五代詞人,就不得不說南唐後主李煜,他被人稱為"千古詞帝"。李煜所作的詞在題材、境界與風格方面在當時看來是別具一格的,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裡對其詞有精準的評價:"詞至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

    國家不幸詩家幸

    李煜,字重光,二十五歲繼位南唐國主,三十九歲國破為宋軍所俘,囚居汴京三年,因作感懷故國的《虞美人》惹怒宋太宗,遂被賜藥毒死,一生所作的三十餘首詞流傳至今。李煜在藝術上可謂是造詣頗高,琴棋書畫詩文樣樣精通,所作的詞更是不同凡響。李煜的一生可以用"國家不幸詩家幸"準確概括,作為一朝天子,在政治上是很失敗的,但他作為一位詞人,卻流芳百世。正所謂"做個才人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王"。

    千古詞帝真情性

    李煜的詞由於個人身份角色的不同轉換而在題材內容上分為前後期,但在風格上卻有一個不變的特點,那便是真情與純情

    1.沉迷宮廷之樂

    李煜前期詞延續了花間詞風,透過描寫宮廷生活的繁華,抒發自己對於紙醉金迷生活的沉迷之感,絲毫不加掩飾,純是真情流露。如《玉樓春》一詞,

    晚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鳳簫吹斷水雲間,重按霓裳歌遍徹。

    臨風誰更飄香屑,醉拍闌干情味切。歸時休放燭光紅,待踏馬蹄清夜月。

    此詞描寫了浩大的宮廷歌舞酒宴的場面,"明肌雪"的宮娥光彩照人,在宮殿翩翩起舞,音樂悠揚不絕,歌罷宴散,率眾僕人踏月光歸去,盡興盡歡。這首詞在思想內容上深刻不足,但在描寫宮廷生活上刻畫人物細緻入微,筆調自然酣暢,具有一氣呵成之勢,一個喜愛享樂又極有才華的風流君王躍然紙上。給讀者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充分顯示了作者藝術功底之深厚。

    2.抒寫亡國之痛

    李煜後期詞主要寫亡國之痛,血淚至情,王國維評之:"後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正是這一時期的詞奠定了他在詞史上的地位。首先,李煜作詞直抒胸臆,直接在詞中傾瀉自己國破家亡的深哀與劇痛,與花間詞人借婦人表達自己心情的手法完全不同。如《相見歡》中所道:"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詞人以真實自然的筆調直接寫出了亡國之愁,令人千載之下,為之動情。其次,李煜作詞善用白描手法和口語化的語言,沒有華豔的辭藻堆砌,純是自然流露。"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讀來情真意切,哀婉動人。最後,李煜作詞善用比喻手法將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化無形為有形,"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此句與賀鑄《青玉案》中"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有異曲同工之妙,令人不堪猝讀,真傷心人語也。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十六》中對李煜的真情這樣寫道:"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是後主為人君所短處,亦即為詞人所長處"。李煜作詞以純真之情抒寫家國之愁,同時又能超乎其外,由個人之悲擴充套件到一種普遍的人生體驗,獲得一種廣泛的形態與意義,所以能引起眾人的共鳴,這也是李煜詞作境界之開闊的原因。(作者:J。)

  • 9 # 隨手談詩

    怎麼說呢,李煜這個人吧,就和南朝後主陳叔寶、宋徽宗趙佶一樣,明明應該是個文藝工作者,可以在文藝界開啟一片新天地的人,偏偏錯生帝王家。這不,後來都成了亡國之君(北宋雖然不亡於趙佶手裡,那完全是因為這人不厚道)。

    李煜作為國君,是不合格的,但是在文藝方面,他可是歷史上排的上號的大人物,琴棋書畫、詩詞歌賦,他無一不精,特別是詞一方面,他可以說是詞這種文學形式的革新者。

    李煜的詞好在什麼地方,我不敢妄言,只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把巨人的觀點說出來,跟大家分享,這個巨人,就是清代著名詞論家王國維,本篇內容觀點,均來自於王國維所著《人間詞話》。

    且,李煜詞分為兩個階段,一是亡國之前,他作為國君,主攻兒女情長,這一時期李煜詞雖然美,但境界不高;第二階段是亡國之後,李煜詞風大變,也真正達到了巔峰。

    詞中三秀

    《人間詞話》中,王國維把詞分為三種層次,即詞中三秀:句秀、骨秀、神秀。

    “溫飛卿之詞,句秀也;韋端己之詞,骨秀也;李重光之詞,神秀也。”

    簡而言之,句秀就是句子寫得好,但跟整體意義聯絡不大;骨秀是指結構完整、脈絡清晰,骨秀是包含句秀的;神秀則是指全詞的意義得到了昇華,能夠揭露字面意義之外的一些東西,比如人性。

    李煜前期的詞,就是句秀,後期的詞,就達到了神秀的境界。

    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

    王國維對李煜的詞推崇備至,他認為李煜為詞開啟了新天地:

    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

    這段話評李煜詞,說得很中肯,意思是詞發展到李煜這裡,才有了更高的格局,題材不再限於男女之歡,有了更廣闊的創作空間。可以把李煜看作是詞這種文學形式的革新者。

    他還說,像“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這樣的詞,溫庭筠、韋莊就寫不出來。

    這其實是詞人的生活經歷造成的,李煜後期,是一個階下囚,嚐盡了世間苦楚,滿懷對故國故人的懷念,這一點,溫庭筠和韋莊當然不可能體會到。

    李煜的赤子之心

    王國維眼光毒辣,用“赤子之心”,簡單明瞭地指出李煜作為國君的不足和作為詞人的長處。所謂赤子之心,簡單來說就是純潔善良,心無雜念,這樣的人,當然能全身心投入文學創作,但是作為帝王,不懂權術,沒有權力慾望,則是亡國的根本原因。

    “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是後主為人君所短處,亦即為詞人所長處。”

    李煜的赤子之心,來自於生長環境,以及周圍人的影響。你想啊,他從小就生於深宮,一開始也不是王儲,自然沒有經歷過外界的干擾,而且深宮中多為宮女,這一切都對李煜的眼界和思想、性格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

    李煜的真性情

    除了赤子之心,當然就有真性情。

    主觀就是李煜這樣的,沒有太深的生活閱歷,從早期的奢靡,直接過渡到亡國奴,他一切經歷都是被動的,主觀方面,他一心只有填詞,所以他的詞,都是站在“本我”的角度,作品中流露的也是人類最原始、最本質的情感。

    “客觀之詩人,不可不多閱世……主觀之詩人,不必多閱世。閱世愈淺,則性情愈真,李後主是也。”

    有了這樣的創作背景,所以李煜的詞才會具有真感情,他不用刻意去打動讀者,先把自己打動了,讀者自然就有代入感。學習寫作的時候,老師都說要帶入感情,親身經歷,不能胡編亂造,其本質就是要突出真性情。

    李煜詞以血書者

    以血書,不是用血來寫字,而是說用心血來創作。他一生,經歷的不多,社會閱歷少,但他經歷的每一件事,都是刻骨銘心的,都是融入血液裡面的。

    “尼采曰:‘一切文學,餘愛以血書者。’後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

    這是一種打心裡流露出血性的文字,也正因李煜有“以血書”的勇氣,所以他的詞才能至情至性。

    在弄清李煜詞以上5個特點之後,我們再去讀翻李煜詞集,按照年代順序去讀,你會發現,李煜早期的深宮幽怨,是美則美矣的豔詞,如“剗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亡國之後他就有了故國故人情懷,如“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再往後,他的詞就發展到了感悟人生的境界,如“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他悟了,人生渺小,而自然永恆,這就超越了詞的本身,達到了“骨秀”境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冬季檔日劇全部完結,你最喜歡哪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