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
如果主子對下人嚷一句
“你主子我要沐浴洗澡啦”
下人肯定會一臉懵13
因為他不知道主人是想洗哪一種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有云:
沐,濯發也。(洗頭)
浴,灑身也。(洗澡)
洗,灑足也。(洗腳)
澡,灑手也。(洗手)
古人將洗浴分得如此細緻
想必很愛衛生吧
真如此麼
抹土
原始人哪個身體部位髒了
就抹點土然後用水衝一衝
為什麼要抹髒兮兮的土呢
因為土呈鹼性
可與油發生皂化反應
後來人們發現原始的鹼
去垢更快而且更衛生
土就被淘汰了
淘米水
古人開始用淘米水洗漱
謂之「潘」
相當於洗髮露、沐浴乳、洗面奶三合一
還可用於藥浴
對腰痛、凍瘡都有很好的療效
且能緩解手腳冰冷
(史殼郎:包治百病,告別暖寶寶)
淘米水含維生素
長期使用還能使面板縱享絲滑
草木灰
至於洗衣服
因為草木灰能除垢
故和草木灰浸水一起洗
“合疾而遺之潘汁。”——《左傳 哀公十四年》
“沐稷而靧梁,櫛用樿櫛,發晞用象櫛。進禨進羞,工乃升歌。”
——《禮記·玉藻》
“五日則鐔湯清浴,三日具浴。其間面垢,鐔潘請繢;足垢,鐔湯清洗”
——《周禮》
梁潔華國畫
皂角
開始使用皂角
皂角就是皂莢樹的果實
皂角的清潔效果完爆淘米水
而且對風溼和皮蘚療效甚佳
但當時皂角供不應求
物以稀為貴
一般人仍使用淘米水
(史殼郎:皂角不是你想用,想用就能用)
除了皂莢
還有一種天然洗護用品
無患子
又名肥珠子
“樹生高山中,甚高大,枝葉皆如椿,五六月開白花,結實大如彈丸。實中一核,堅黑似肥皂莢之核,正圓如珠。十月採實,煮熟去核,搗和麥面或豆麵作澡藥。因其實如肥油而子圓如珠,故名。”
——《本草綱目》
漢靈帝時
宮中有一種產自西域的香
茵樨香
加入水中煮沸冷卻後
再拿來洗髮
會使頭髮光鮮、芬芳
可惜的是
史書上只記載其名
未記載其原料構成
牙籤
出現了最早的牙籤
陸雲在致其兄陸機的信中
有“一日行曹公器物,有剔牙籤,今以一枚寄兄”之語。
雖然沒提及製作方法
但可看出牙籤是當時罕見之物
澡豆
(在《擦屁屁極簡史》中出現過)
洗淨豬胰腺汙血
再剔除脂肪
研磨成粉狀
加入豆粉、香料
自然乾燥後即成“澡豆”
為什麼要用豬胰腺呢?
首先,豬是古代主要飼養物之一
其次,胰腺中消化酶具有強效去汙作用
而豆卵磷脂有增強起泡力、乳化力作用
加強洗滌能力的同時,還能潤膚
然鵝,豬胰腺不易得
也只有富貴人家才用得起
面藥、口脂
《千金翼方》記載
豬胰腺也開始充作凍瘡膏
高檔點的稱為「面藥」、「口脂」
相當於面霜和潤唇膏
“面脂手膏,衣香澡豆,仕人貴勝,皆是所要”
——孫思邈《千金翼方》
有詩為證
唐以前
基本不刷牙
最多也就漱漱口
古語有云:“笑不露齒。”
大概是講古人不好意思露齒吧
試想下,滿嘴黃牙,你好意思露咩?
楊柳揩吃法、手指揩齒法
始自唐朝
古人對口腔衛生逐漸重視起來
當時流行「楊枝揩齒法」&「手指揩齒法」
手指揩齒法很好理解
就是用指甲清潔牙垢
《勞度叉鬥聖圖》區域性
什麼是楊枝揩齒法呢?
時人把楊柳枝泡在水裡
然後咬開楊柳枝
利用裡面的纖維
蘸鹽或藥物散劑來刷牙
不過這樣子刷
牙齦肯定沒少出血
“每朝楊柳枝咬頭軟,點取藥揩齒,香而光潔。”——《處臺秘要》
宋朝人已相當注重口腔衛生
他們不僅用酒漱口
還發了最早的藥物牙膏
這種牙膏的配方是柳條汁+薑汁
柳條汁能抑制齲齒、牙齦出血
薑汁則能殺菌
宋代已經出現植毛牙刷
甚至有專賣牙刷的店鋪
劉幾年七十餘多,精神不衰,每一飲酒輒一漱口,雖醉不忘也,日此可以無齒疾。
——《醫說》
“柳枝,槐枝,桑枝煎水熬膏,入薑汁,細辛,等每用擦牙……”
——《太平聖惠方》
“蓋刷牙子皆是馬尾為之”——周守中《養生類纂》
“諸色雜貨中有刷牙子”——《夢梁錄》
宋代還出現了公共澡堂
而且自宋始即男女分浴
人們冬天便會去澡堂洗
《清明上河圖》中最豪華的“孫羊正店”,集酒莊、會所、澡堂、高階餐飲於一身
另外,還有以茶漱口的
蘇東坡就有飯後以茶漱口的習慣
蘇軾:“吾有一法,常自珍之,每食已,輒以濃茶漱口,煩膩即去,而脾胃不和,凡肉之在齒間者,得茶浸漱之,乃消縮不覺脫去,不煩挑剔也,兩齒便漱濯,緣此漸堅密,蠹病自己。”
電視劇《紅樓夢》中林黛玉飯罷,以茶水漱口
宋代還出現最早的護髮素
蘭葉
其護理作用大於洗滌作用
想脫汙的話,要綜合其它
“江南婦女採蘭葉置發中,令頭不脂”——陳氏《經驗方》
明清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香皂
《本草綱目》有記載製作方法
就是將皂莢果搗碎煮爛
和香料混合製成肥皂團
李時珍還誇其洗護效果“勝於皂莢也”
而那時代的暢銷書《金瓶梅》、《紅樓夢》中
對香皂也多有提及
可見它當時已經是大戶人家必不可少的日用品
“十月採莢,煮熟搗爛,和白麵及諸香作丸,澡身面去垢而膩潤勝於皂莢也。”
明代還有以明礬水漱口的
能治口瘡
由於史君沒讀到確鑿史料
不多提了
另還有用煮過芝麻葉的水洗頭
能夠去除頭蝨
“脂麻葉,湯浸涎出,婦人用梳頭沐發去蝨”——郭晟《家塾事親》
到了晚清
慈禧喜歡用一種噁心的洗面奶
玉容散
玉容散堪稱後宮爭寵必備良藥
具有化積消黯、防皺滅痕功效
《慈禧太后便服像》屏,縱163.5cm,橫97cm? 故宮博物院
(史殼郎:美國女畫家Katharine Carl為慈禧繪此畫時,慈禧已70歲高齡,但倫家保養得辣麼好!)
然鵝,其配方卻噁心無比
白丁香、鷹條白、鴿條白
就是麻雀、雄鷹和鴿子的糞便
(史殼郎:老佛爺這重口味……)
比之古時候
如今洗澡便利得多
大家一定要勤洗澡
當然也不要過於頻繁
尤其是冬天面板易乾燥
總之,洗洗更健康
古時候
如果主子對下人嚷一句
“你主子我要沐浴洗澡啦”
下人肯定會一臉懵13
因為他不知道主人是想洗哪一種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有云:
沐,濯發也。(洗頭)
浴,灑身也。(洗澡)
洗,灑足也。(洗腳)
澡,灑手也。(洗手)
古人將洗浴分得如此細緻
想必很愛衛生吧
真如此麼
抹土
原始人哪個身體部位髒了
就抹點土然後用水衝一衝
為什麼要抹髒兮兮的土呢
因為土呈鹼性
可與油發生皂化反應
後來人們發現原始的鹼
去垢更快而且更衛生
土就被淘汰了
淘米水
古人開始用淘米水洗漱
謂之「潘」
相當於洗髮露、沐浴乳、洗面奶三合一
還可用於藥浴
對腰痛、凍瘡都有很好的療效
且能緩解手腳冰冷
(史殼郎:包治百病,告別暖寶寶)
淘米水含維生素
長期使用還能使面板縱享絲滑
草木灰
至於洗衣服
因為草木灰能除垢
故和草木灰浸水一起洗
“合疾而遺之潘汁。”——《左傳 哀公十四年》
“沐稷而靧梁,櫛用樿櫛,發晞用象櫛。進禨進羞,工乃升歌。”
——《禮記·玉藻》
“五日則鐔湯清浴,三日具浴。其間面垢,鐔潘請繢;足垢,鐔湯清洗”
——《周禮》
梁潔華國畫
皂角
開始使用皂角
皂角就是皂莢樹的果實
皂角的清潔效果完爆淘米水
而且對風溼和皮蘚療效甚佳
但當時皂角供不應求
物以稀為貴
一般人仍使用淘米水
(史殼郎:皂角不是你想用,想用就能用)
除了皂莢
還有一種天然洗護用品
無患子
又名肥珠子
“樹生高山中,甚高大,枝葉皆如椿,五六月開白花,結實大如彈丸。實中一核,堅黑似肥皂莢之核,正圓如珠。十月採實,煮熟去核,搗和麥面或豆麵作澡藥。因其實如肥油而子圓如珠,故名。”
——《本草綱目》
漢靈帝時
宮中有一種產自西域的香
茵樨香
加入水中煮沸冷卻後
再拿來洗髮
會使頭髮光鮮、芬芳
可惜的是
史書上只記載其名
未記載其原料構成
牙籤
出現了最早的牙籤
陸雲在致其兄陸機的信中
有“一日行曹公器物,有剔牙籤,今以一枚寄兄”之語。
雖然沒提及製作方法
但可看出牙籤是當時罕見之物
澡豆
(在《擦屁屁極簡史》中出現過)
洗淨豬胰腺汙血
再剔除脂肪
研磨成粉狀
加入豆粉、香料
自然乾燥後即成“澡豆”
為什麼要用豬胰腺呢?
首先,豬是古代主要飼養物之一
其次,胰腺中消化酶具有強效去汙作用
而豆卵磷脂有增強起泡力、乳化力作用
加強洗滌能力的同時,還能潤膚
然鵝,豬胰腺不易得
也只有富貴人家才用得起
面藥、口脂
《千金翼方》記載
豬胰腺也開始充作凍瘡膏
高檔點的稱為「面藥」、「口脂」
相當於面霜和潤唇膏
“面脂手膏,衣香澡豆,仕人貴勝,皆是所要”
——孫思邈《千金翼方》
有詩為證
唐以前
基本不刷牙
最多也就漱漱口
古語有云:“笑不露齒。”
大概是講古人不好意思露齒吧
試想下,滿嘴黃牙,你好意思露咩?
楊柳揩吃法、手指揩齒法
始自唐朝
古人對口腔衛生逐漸重視起來
當時流行「楊枝揩齒法」&「手指揩齒法」
手指揩齒法很好理解
就是用指甲清潔牙垢
《勞度叉鬥聖圖》區域性
什麼是楊枝揩齒法呢?
時人把楊柳枝泡在水裡
然後咬開楊柳枝
利用裡面的纖維
蘸鹽或藥物散劑來刷牙
不過這樣子刷
牙齦肯定沒少出血
“每朝楊柳枝咬頭軟,點取藥揩齒,香而光潔。”——《處臺秘要》
宋朝人已相當注重口腔衛生
他們不僅用酒漱口
還發了最早的藥物牙膏
這種牙膏的配方是柳條汁+薑汁
柳條汁能抑制齲齒、牙齦出血
薑汁則能殺菌
宋代已經出現植毛牙刷
甚至有專賣牙刷的店鋪
劉幾年七十餘多,精神不衰,每一飲酒輒一漱口,雖醉不忘也,日此可以無齒疾。
——《醫說》
“柳枝,槐枝,桑枝煎水熬膏,入薑汁,細辛,等每用擦牙……”
——《太平聖惠方》
“蓋刷牙子皆是馬尾為之”——周守中《養生類纂》
“諸色雜貨中有刷牙子”——《夢梁錄》
宋代還出現了公共澡堂
而且自宋始即男女分浴
人們冬天便會去澡堂洗
《清明上河圖》中最豪華的“孫羊正店”,集酒莊、會所、澡堂、高階餐飲於一身
另外,還有以茶漱口的
蘇東坡就有飯後以茶漱口的習慣
蘇軾:“吾有一法,常自珍之,每食已,輒以濃茶漱口,煩膩即去,而脾胃不和,凡肉之在齒間者,得茶浸漱之,乃消縮不覺脫去,不煩挑剔也,兩齒便漱濯,緣此漸堅密,蠹病自己。”
電視劇《紅樓夢》中林黛玉飯罷,以茶水漱口
宋代還出現最早的護髮素
蘭葉
其護理作用大於洗滌作用
想脫汙的話,要綜合其它
“江南婦女採蘭葉置發中,令頭不脂”——陳氏《經驗方》
明清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香皂
《本草綱目》有記載製作方法
就是將皂莢果搗碎煮爛
和香料混合製成肥皂團
李時珍還誇其洗護效果“勝於皂莢也”
而那時代的暢銷書《金瓶梅》、《紅樓夢》中
對香皂也多有提及
可見它當時已經是大戶人家必不可少的日用品
“十月採莢,煮熟搗爛,和白麵及諸香作丸,澡身面去垢而膩潤勝於皂莢也。”
——《本草綱目》
明代還有以明礬水漱口的
能治口瘡
由於史君沒讀到確鑿史料
不多提了
另還有用煮過芝麻葉的水洗頭
能夠去除頭蝨
“脂麻葉,湯浸涎出,婦人用梳頭沐發去蝨”——郭晟《家塾事親》
到了晚清
慈禧喜歡用一種噁心的洗面奶
玉容散
玉容散堪稱後宮爭寵必備良藥
具有化積消黯、防皺滅痕功效
《慈禧太后便服像》屏,縱163.5cm,橫97cm? 故宮博物院
(史殼郎:美國女畫家Katharine Carl為慈禧繪此畫時,慈禧已70歲高齡,但倫家保養得辣麼好!)
然鵝,其配方卻噁心無比
白丁香、鷹條白、鴿條白
就是麻雀、雄鷹和鴿子的糞便
(史殼郎:老佛爺這重口味……)
比之古時候
如今洗澡便利得多
大家一定要勤洗澡
當然也不要過於頻繁
尤其是冬天面板易乾燥
總之,洗洗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