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劉雜談2017
-
2 # 譙郡太守
從中國歷史上看,一個軍事集團推翻另外一個軍事集團並不代表社會會一定進步,只能說明強大的武力永遠是推動朝代變更的動力。同樣,清代取代明朝初期也並不代表歷史的進步,如果清朝在統治全國的時候還推行他們那種放牧為主的生產生活方式,那就代表著社會的退步。但大清統一全國後,很快汲取了明朝沿襲的政務管理和國家治理方式,把人口占少數的滿族迅速融合到人口眾多的漢族人中,學習使用漢語言、推廣漢族人的生產生活方式,承襲漢人的優秀文化。也就使少數民族統治的大清和明朝並沒太大變化,隨著時間的延續,整個大清社會也就順應了這種體制,社會也跟著向前發展。所以清朝取代明朝腐朽是歷史的進步,更是歷史發展到一定時期的必然。
-
3 # BV瘋言瘋語
王朝的更替是自然法則,弱肉強食,優勝劣汰,規律而已!
明朝的皇帝都有自己的愛好,愛殺人的朱元璋,愛學習的朱允炆,愛打仗的朱棣,愛女人的朱高熾,愛煉丹的朱祁鈺,愛玩耍的朱厚照等等,舉不勝舉,唯有思宗朱由檢,年號崇禎,愛好大明中興,只可惜,志高才淺,抱恨而終,非亡國之君,當亡國之運。明朝不亡也難!
清朝取代明朝只能說這是一段歷史,並不能對歷史造成或進或退的任何影響,歷史的演變是一個戲劇性的過程,沒有劇本,沒有模式,有的只有前車之鑑,遵循的是物競天擇,成王敗寇!
把吳三桂殺掉清兵就回家了嗎?不會,還會有李三桂、王三桂做同樣的事情!所以咱們主要是看歷史的發生和演變的過程,至於後來的後來,我們拭目以待!
-
4 # 清風150070226
清朝取代明朝之所以很多人認為是落後的,主要是清朝帶來的主奴文化降低整個社會的活力。
在明朝,皇權慢慢沒落,文人士大夫與皇帝共治天下,皇帝為了維持統治不得不依靠文臣,但為了維護自己權力又不得不依靠太監和特務機構制約官員,但太監畢竟是太監,皇帝不可能依靠太監治國。而文人士大夫知道皇帝要依靠自己,自然可以清高自傲,有很多文臣為了博名聲還以罵皇帝為樂,皇帝為了顯示自己大度也不敢拿他們怎麼樣。皇帝和文臣之間可以相互制約,就像正德皇帝,想出個宮被大臣給罵了回來,最後居然要喬裝打扮偷偷跑出去,知道大臣來追自己怕被找到還躲起來,完全沒有一個皇帝的威嚴,還因為不聽話被罵昏君,可以看出明朝皇帝和大臣之間那種相愛相殺的關係。
而清朝皇帝對權力的掌控要比明朝皇帝大的多,因為清朝皇帝治國可以不依靠文人。要知道在清朝,皇帝是所有旗人的主子,所有旗人包括親王都是皇帝的奴才,清朝皇帝不管是治國還是打仗都可以依靠旗人,文人士大夫反而成了只有依靠皇權才能得到權力,而且不是重要崗位的權力。
雍正就曾說過:惟望爾等習為善人,如宗室內有一善人,滿洲內亦有一善人,朕必先用宗室;滿洲內有一善人,漢軍內亦有一善人,朕必用滿洲;推之漢軍、漢人皆然,苟宗室不及滿洲,則朕定用滿洲矣。可以看出,文人士大夫是皇帝最後考慮的範圍,這也讓文人士大夫失去了依仗,自然談不上什麼傲骨,只能在皇權面前搖尾乞憐,所以整個社會也沒有明朝的那種活力。
-
5 # 朱哥哥168425860
判斷一個朝代是落後還是進步其實並不取決於它有多大的疆域,而是看它是否讓人民活得更好、更文明。就像英國的榮耀並不是有多少殖民地,而是英華人推廣了抽水馬桶、議會民主、英美法系、證券市場、現代足球這些東西。這也是前英國殖民地還要加入“英聯邦”的原因。反觀清朝,可以這麼說,漢人徹底淪為了滿清的奴隸,大多數人生活得毫無尊嚴。“貧窮,驚人的貧窮——《馬嘎爾尼訪華》”。無論在精神上還是在物質上,清朝人的生活水平在中國歷史上都非常低,當時的北韓、越南、日本、琉球等國對清朝極為蔑視,日本人乾脆稱其為“支那”。從周邊國家的態度就可以看出,清朝絕對是歷史退步,北韓人因為能保持華夏衣冠禮儀而相當自豪,越南人自稱“華夏繼承人”,壓根就不承認清朝在文化上高人一等的地位!
-
6 # 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
明朝後期內部腐朽瓦解,給了東北的少數民族一個機會,他們奪取了政權。相對於漢人的數量和分佈,滿族人就比較侷限,這就導致了他們的思想也比較侷限,
有人認為,中國的車輪開始了倒退。那麼明朝取代清朝是歷史的進步還是歷史的倒退呢?
明朝朱元璋用火器打敗了最強壯的蒙古騎兵,後人重視火器的發展,明朝的火器都有了單獨的軍隊。清朝打掉了滿目瘡痍的明朝以後就把火器基本都廢棄了,因為他們本身就是遊牧民族,自然更加崇尚馬背上打天下的理論。滿人從東北的小地方迅速佔領了偌大的中國以後就覺得我們是天朝上國,地大物博,全世界第一。清朝沉醉在自我滿足之中,開始閉關鎖國,到了晚晴,中國已落後西方整整一個世紀了。從這個原因來看,說明朝取代清朝是歷史的倒退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中國擁有著幾千年的文化底蘊,每個朝代都有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不論是鼎盛的漢、唐、元,還是驚鴻一瞬的五代十國,都是歷史車輪前進必須要走的路,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性。君主決定王朝的興衰……如果說第一代王朝的建立者,即開國元勳能夠以其卓越的威望使人民崇信有加的話,那麼他們的後繼者們就顯得毫無威望、也沒有任何值得炫耀的豐功偉績了,因此他們的寶座也就必定地處在極不穩定的飄搖動盪之中。到了第三代,第四代,就更是圖窮匕道見,只得到處揮舞著鮮血淋淋的刺刀,以草菅人命為能事了。這也是朝代更替的原因之一。
有農民起義的朝代就是活該滅亡的朝代,爆發的李自成起義推翻了明朝,爆發了孫中山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這都是一個道理,都是該滅亡的朝代。
後人對歷史的觀察和評價,永遠都是事後評說,歷史已經無法改變,是非也無法改變,所以也就無所謂進步或者倒退之說。
-
7 # 放棄的回憶
清朝取代明朝既不是歷史的進步,也不是歷史的倒退,而是歷史的重演。
要看一個王朝是歷史的進步,還是歷史的倒退,主要是看文明的先程序度。而文明的先程序度的判斷標準,就是看開發地理環境的能力是否增加。
地理環境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人類社會透過改造利用地理環境得到自身所需的物質資料。
人類社會在利用改造地理環境的過程中,不斷積累生產經驗和社會財富,繼而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文明的進步。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文明的進步,人類社會的活動領域不斷增加,能夠開發的地理環境也不斷增加。
對比漢唐宋等王朝,我們可以發現,疆域內的土地在不斷進行開發,比如,曾經荒涼的南方地區,逐漸變成了富饒的地區,而且成為了古代中國的經濟重心。
改朝換代或許會損耗人口,減緩地理環境的開發速度。但是,當王朝穩定了統治,人口得到恢復後,都會對外擴張,擴大版圖,增加地理環境。唐朝比起漢朝,版圖變得更大,實際掌控的州縣也更多。
然而,秦漢、隋唐、元明,他們都是在一個時代階段穩定下來後,王朝對外擴張的王朝。可是元朝後期,海外擴張失敗,便沒有像秦隋兩朝一樣,即便國家覆滅,也要堅持對外擴張,沒有將對外征戰計程車兵召回,而元朝海外攻打倭國、安南、爪哇等國失敗後,便明令不再對外征戰。
到了明朝,甚至沒有完全繼承元朝的版圖。到了永樂大帝年間,人口已經恢復,但是對外擴張在持續了一段時間,遭到失敗後,也沒有繼續下去。清朝只是將明朝控制力很強的藩國廢藩置省而已,也沒有進行海外大陸擴張。元明清三朝都在搞海禁,甚至達到了閉關鎖國的程度。
總的來說,這三個朝代沒有任何進步,明朝是元朝翻版,清朝則是明朝的翻版,國家疆域沒有擴大,國民不斷在戰爭中人口銳減,再恢復,再銳減,陷入了內部的惡性迴圈。
版圖沒有擴大,地理環境沒有增加,怎麼可能積累生產經驗和社會財富?怎麼可能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文明的進步?
歷經元明清三朝,中華文明徹底衰弱。而西歐文明透過大航海發現了美洲大陸、澳洲大陸,透過對兩個大陸的開發,生產經驗和社會財富迅速累積,社會生產力不斷髮展,文明不斷進步。最終社會生產力在量變中演變為質變,蒸汽機出現。西歐文明開創了工業化的文明,隨後不斷對外擴張,增加地理環境,滿足生產力進步對開發地理環境的需要。
最後,從明朝末年開始,西方人就東侵了。到了清朝,更是捱打了。以往,元朝西征時,西遷的蒙古部落遭到西方的追殺,狼狽逃竄歸國,尋求祖國的庇護。
可是,當中華文明衰弱,生活在中華大地上的民族不僅不能西進,反而要被趕回來,甚至祖國都沒有能力庇護他們。
中華文明衰弱,即便躲到家裡來,還是免不了捱打。
-
8 # 楚天雲平
正常的政權更迭。在中國封建社會,一個王朝壽命是有限的,王朝在經營兩百多年後,社會各種矛盾總暴發,當權者無能力也沒辦法解決重多的矛盾,尤其是民族矛盾,舊王朝必然被新王朝取代。
-
9 # 了不了齋主人
什麼才是“進步”?“人”的地位的提高、文明程度、政治和社會控制的開放程度,以及言論空間。弄明白“進步”的標準,才能去討論朝代鼎革代表的是進步或倒退。在這當中,還需要區分這種進步的來源:是作為人類智力發展的成果,社會總是在慢慢進步的結果,還是來自某類人的自覺推動?前者是必然,因為人回不到猿猴狀態;後者則是社會真正進步的動力。
-
10 # 德厚致遠
清朝的社會,我認為是歷史的倒退,我雖然不敢吹捧明朝皇帝的‘’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壯舉。但總比清朝政府的‘’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割地賠款、賣國求榮的政治主張強。特別是清政府執行的閉關鎖國,片帆不許下海和大興文字獄等愚民政策,直接把中華文明的歷史程序推向黑暗和愚昧時代。正如外國馬戛爾尼訪華,看到的所謂“乾隆盛世”是一個貧困、愚昧與落後的國家。英華人的結論是:“自從北方或滿洲韃靼征服以來,至少在過去的一百多年裡沒有改善,沒有前進,或者更確切地說反而倒退了。”滿清到了後來,更是社會動盪,政治腐敗,思想落後,學術委靡,風氣敗壞,毒品氾濫的時代,滿清政府執行的寧與外邦,不予家奴的反動政策,更是陰險歹毒引狼入室,外國列強見對華侵略有利可圖,又見清政府腐敗無能,帝國列強爭先恐後如狼驟至,進行強盜的武力掠奪和殖民的經濟壓迫,使中國喪失獨立,列強脅迫滿清政府簽訂的了上千條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讓中國喪權辱國,令中國割地賠款,對中國蠶食鯨吞,使中國內憂外患,迫使中國徹底淪落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清朝自入主中原,為維護其統治,就開始施行反動政策,先是強迫漢人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的殘暴屠殺鎮壓,接著又對漢人進行嚴歷思想控制,借編輯《四庫全書》之機,焚燬大量古書典籍,此外大興文字獄株連殺害許多文人墨客,這些都使人文思想受到嚴重阻礙,遲滯文化的繁榮發展。
反觀明朝時期中國科技發達,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國家,在造船、天文、醫學、數學和化學及農學等,均對世界產生莫大貢獻。明朝的著作眾多,倒如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徐光啟的《農政全書》、方以智的《物理小識》、程大位的《演算法統宗》、吳有性的《瘟疫論》、徐霞客的《徐霞客遊記》,明朝還出現了一位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人物,王陽明的心學,是儒家精神的復活者。
回覆列表
中華不只是是漢地十八省,華人也不只是漢人,賣國賊才說滿清不是中華,偽滿洲國是合法政府。汪精衛承認滿洲不是中華領土,還和滿洲國建交。以明粉的名義否認滿洲是中國領土的都是汪精衛的傳人,賣國的日本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