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蔓莓愛游泳
-
2 # Crazy灬歷史
五國失敗主要是因為心不齊,而實際最後攻秦的 只有三晉魏、趙、韓三家。我們可以看看五國在戰事各自的態度。
態度消極的楚國楚國在這五國中實力是比較強的,可是在此次攻秦事件中,楚國表現的卻是向秦國求和,並且楚國是此次聯軍的“縱長”,可是當魏使來找楚懷王約楚國一起向秦國講和的時候,按理說,他不可能答應魏國的要求。但實際情況卻與此完全相反。楚王不僅完全接受,而且還在跟魏國的外交活動中,矢口否認是自己發起了攻秦倡議,反而稱呼魏國為發起者。接下來的事情,更令人瞠目結舌。楚王趕緊派人去魏國請和。什麼意思呢?楚國想要演戲給秦人看,告訴秦人,五國伐秦的真正發起者是魏國,是魏國的公孫衍。楚國特地跑到魏國來,苦口婆心地勸說魏國,趕緊停止不理智的行為,去和秦國講和。
魏國的態度早在幾年以前,魏國就表現出遊移不定的態度。他們是想向秦國示好的,也願意接受秦國的“連橫”。但是秦國想把魏國樹立成首個“事秦”的榜樣,這一點使得魏中國產生了羞辱之心。所以,魏國參與了“五國伐秦”,想要表達對秦的反抗。但歸根到底,魏國是不願意與秦國為敵的。所以在戰爭還沒開始的時候,魏惠王就派惠施出使楚國,目的是約楚國一起跟秦國講和。
楚國和魏國在戰爭還沒開打之前就已經背叛了同盟,他們雖然加入了同盟,實際是貌合神離。魏、楚兩國在對待秦國這件事上表現出爭先恐後的諂媚之態。
參與此次攻秦的燕國,就沒出兵,還有義渠,偷襲秦軍後方,但是造成的損失很小。面對五國攻秦,秦國也許懼怕,但是面對最後的魏趙韓,秦是不懼的,所以最後在修魚打敗魏趙韓聯軍。
這一戰在戰術上沒有太多有價值的東西。但卻在戰略上給了我們後世非常深刻的教訓。所謂的同盟,根本就不足以依靠。亂世之中的生存法則只有使自身變強這一條路可走。想要完全依賴盟友,顯然是幼稚可笑的。這種聯盟沒有統一的指揮,各自為戰,明爭暗鬥,互相掣肘,根本就是烏合之眾,是難以成事的。
-
3 # 星空9155
主要是六國沒有凝聚力!各懷心思,都想站後面希望別國打前鋒!沒有統一的指揮與凝聚的軍心是永遠也打不了勝仗的!
-
4 # 努力的物流人
與張儀一樣,公孫衍也是魏華人。商鞅死後,公孫衍被秦惠文王任命為大良造,積極謀劃,向魏國發起攻擊。
由於商鞅變法,秦國正日益強大。在此之前,齊國經過馬陵之戰,全殲魏國10萬大軍;秦國透過進攻河西,誘俘魏國主將公子昂。魏國屢戰屢敗,主力盡失。秦惠文王繼位後雖然殺了商鞅,重用公孫衍,但商鞅制訂法令仍在繼續施行。
公元前333年,公孫衍任大良造後,很快率領秦軍向魏國發起了進攻。此時的魏國既缺精兵,又缺良將,根本抵擋不住秦國的強大攻勢,只好割地求和。他們所割讓的陰晉(今陝西華陰東),位於魏國與秦國的交界之處,也是公孫衍的家鄉。50多年前,魏國名將吳起正是在這裡以區區7萬武卒打敗了秦國的50萬大軍,從而長期佔據河西之地。
河西是秦國通向中原的門戶。戰國時期,各個國家對糧食的控制都很嚴,經常利用糧食問題來卡對方的脖子。魏國佔據河西之地,死死地壓制著秦國,卡死了秦國通往中原的道路,迫使秦國只能與魏國作生意。秦國不甘心受到魏國的盤剝,多次進攻河西,但都沒有能夠打通中原通道。
公孫衍當然明白河西之地的戰略地位。中原是當時各地的商品集散地,控制著各國的糧食命脈。只有走向中原,才能擁有充足的糧食補給,才能在戰略上處於主動。但是,對於秦國來說,只有佔據河西之地,才有可能走向中原。
魏國被迫割陰晉與秦國修好,秦國東進中原的一顆釘子被拔除了。秦惠王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立即把“陰晉”這個魏國意味的名字,改為了帶有秦國色彩的“寧秦”。
此後,公孫衍再度率軍進攻河西要塞,俘虜魏國主將龍賈,斬首八萬。經此一役,秦國已實際佔據了河西之地。魏惠王便順水推舟,把河西地區割讓給秦國,向秦國求和。
首倡合縱
魏惠王割讓河西之後,派人重金賄賂公孫衍。於是公孫衍向秦惠王提出,趁秦魏暫時和好之機,進攻別的國家。
就在這時,張儀來到了秦國。他告訴秦惠王,魏國四面受敵,正是伐魏的良機。公孫衍顧私利而忘公義,讓秦國進攻西面的遊牧民族,實屬誤國之舉。魏國有霸主的根基,如果它緩過勁來全力攻秦,秦國恐怕就很難對付了。
秦惠王被說得如夢初醒,立即起用張儀為客卿。公孫衍遭到排斥,不得不離開秦國,到魏國做了將軍。
此時,魏國已經千瘡百孔,國力衰退。於是,公孫衍就想拉攏別的國家,靠聯合出擊取勝。他首先找到齊國名將田朌,動員他出兵一起進攻趙國,還說只要出兵五萬人,就可以很快打敗趙國。田朌認為他說得太容易了,恐怕以後會帶來大麻煩。公孫衍說,如果說得太難了,兩國的國君就不同意出了。等出兵之後,兩國國君見有危險,肯定會派兵增援的。後來果然如此,趙國被聯軍打得大敗。
合縱首嘗勝果,引起了秦國的高度警覺。為防止齊楚魏合縱對秦國帶來的威脅,張儀軟硬兼施,極力破壞公孫衍的合縱策略。他親自率兵攻打魏國,迫使魏國依附秦國,又與齊楚兩國大臣相會,拉攏齊楚,成功地破解了三國合縱。
當時,魏國宰相的惠施也主張合縱,多次陪同魏惠王朝見齊威王。魏惠王與齊威王互相推尊為王,又派太子出使齊國為人質,與齊國結盟。但是,由於張儀的破壞,合縱策略暫時遭到失敗。在這種形勢下,公孫衍開始拉攏韓、趙、燕、中山四國,發起了歷史上著名的“五國相王”事件。
所謂的“五國相王”,就是說,這五國一起互相承認對方稱王。由於魏國早已經稱王,南韓也在此前稱王,這樣就等於抬高了另外三國的君主身份,達到合縱的目的。
公孫衍發起“五國相王”,目的當然是聯合各國,與秦國對抗。此做法遭到了齊、楚國等國的反對,秦國更是極力破壞。為了拉攏魏國,楚國打算廢掉魏國現任太子,立在楚國的魏公子為太子,還派兵攻打魏國,佔領8個城邑。
在各大國的反對下,“五國相王”以失敗而告終。
出任魏相
合縱再次失敗後,魏國開始全面倒向秦國。於是,罷免了主張合縱的宰相惠施,改任張儀為魏國宰相。
此時,秦國雖然已經對外宣佈免去張儀的相職,但張儀實際上卻是身兼兩國宰相,目的是更有效地推行他的連橫策略。在此之前,為徹底開啟通往中原的通道,張儀曾率軍猛攻魏國,攻取了多處戰略要地,把魏國的勢力趕出了黃河以西。透過多次爭奪,秦國已完全掌握了黃河天險,控制了東進中原的要道,進可攻,退可守,對各國威脅很大。
張儀當上魏國的宰相後,秦國便向魏國和南韓借道進攻齊國。齊威王派軍應戰,頑強抵抗,大勝秦軍。
秦國的這場失敗,使張儀的連橫策略遭受挫折。魏國內部主張親齊的勢力再次抬頭。齊、楚兩國要求驅逐張儀,魏國也派出使者到楚、趙、燕等國遊說,爭取合縱。
公元前319年,魏國把張儀逐回到秦國。公孫衍主張合縱,而且得到了東方各國的支援,被任命為魏國宰相。
公孫衍登上魏國相位,標誌著東方各國的合縱聯盟再次形成。公孫衍說服諸侯,組織起魏、趙、韓、燕、楚五個國家的兵馬,聯合出兵攻打秦國。但由於各國利害不同,各國君主各有打算,實際出兵的只有韓、趙、魏三國。
聯軍氣勢洶洶攻到函谷關,遭到秦國出兵反擊,結果竟不堪一擊,一戰而潰。魏國遭受損失較大,轉而向秦國請求講和,於是五國紛紛退兵。秦國乘勝追擊,攻打沒有求和的趙國。齊國也落井下石,趁機進攻趙國。趙國連遭慘敗,大將幾乎喪盡,損兵8萬多人。“五國伐秦”宣告失敗。
再任韓相
公孫衍發動五國合縱攻秦失敗後,魏國大臣田需乘機指責、中傷公孫衍。魏襄王不再信任公孫衍,魏國大權接著由田需所掌握。公孫衍在魏國呆不下去了,打算到南韓去。
公孫衍對中傷自己的田需十分不滿,於是就向魏襄王建議請齊國公子田文接替自己當宰相。魏襄王同意後,公孫衍到齊國請來了田文,自己則去南韓當了宰相。
這樣,公孫衍為南韓宰相,田文為魏國宰相,而且取得齊國宰相田嬰的支援,合縱的形勢又好轉了。
公孫衍雖然被排擠出了魏國,但他的政敵田需等卻仍然無法高興起來。繼任宰相田文是惹不起的齊國公子,此時還沒有什麼知名度,但不久便大放異彩,史稱“孟嘗君”。
在公孫衍的策劃下,新一輪的合縱運動已經緊鑼密鼓地展開。秦惠王為此深感不安,決定發兵攻打南韓。戰鬥打響後,南韓明顯不佔優勢,其他盟國竟然無人發兵相救。
前線日益吃緊,主張和秦連橫的南韓大臣公仲朋,建議割地講和,與秦國一起伐楚。楚懷王聽到這個訊息,急忙作出出兵救韓的樣子,讓戰車停滿了通向中原的大道。南韓接到報告,非常高興,立即下令取消了入秦求和的計劃。
秦王大怒,下令向南韓發起更加猛烈的進攻。兩軍相持一年多,韓軍被打得大敗。公孫衍無力迴天,只好逃走。
無力迴天
公孫衍極具戰略眼光,他不僅注重聯合東方各國,甚至把秦國西方的小國義渠,也拉進了合縱伐秦同盟。
義渠是西方少數民族政權,多年來始終與秦國為敵。在公孫衍積極組織合縱之際,義渠的國君恰好來到魏國。公孫衍求見義渠君,告訴他,秦國和東方各國交戰時,就會奉上重禮討好義渠;與各國和平時,就會掠奪義渠。他希望義渠國君警惕這一點,不要被秦國所矇蔽。後來,秦國出動大軍攻打南韓時,獻上“文繡千匹、好女百人”與義渠修好。義渠君果如公孫衍所言,趁機發兵攻打秦國,大破秦軍。由於本土遭到破壞,秦國不得不暫時放棄對六國的戰爭。
然而,公孫衍雖然組織了多次對秦國的進攻,卻幾乎均以失敗而告終。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他的策略是錯誤的,而說明各國離心離德,根本沒有很好地貫徹他的合縱策略。
縱觀戰國局勢,實力雄厚的,向來靠拳頭說話;實力較弱的,只能靠外交手腕。公孫衍首創的合縱策略,是當時弱小國家對抗強秦以求得生存的最好策略,甚至是唯一辦法。如果各國能夠按照他提出的策略團結起來,共同抗秦,那麼天下局勢就會發生改變,歷史也會改寫。合縱的失敗並非公孫衍的失敗,而是各國君主的失敗。當時,已經無人能把那些目光短淺、形形色色的君主們凝聚到一起,他們患得患失、左右排徊,即使公孫衍傾盡心血,也是無力迴天。
從史籍記載來看,公孫衍在南韓擔任宰相,率軍與秦國作戰失敗後,再次回到了魏國。但魏國朝廷勾心鬥角,公孫衍沒有能重新登上歷史舞臺。據《韓非子》記載,他與大臣張壽有積怨,田需對他也懷恨在心,於是田需派人殺掉張壽嫁禍於他。魏王誤以為是他殺的,就把他殺掉了。
然而,作為一代風雲人物,公孫衍的歷史功績是永不磨滅的。在戰國中後期,正是因為他,東方各國對強秦才有了幾次有較大影響的進攻,歷史才變得更加波瀾壯觀。當時就有人曾說他和張儀“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聲勢都足以傾動天下。在他去世後,他所開創的合縱大業日益深入人心,精妙絕倫的外交大戰仍在繼續上演。
悲慘離世
《史記》記載到,張儀遊說魏王,提出讓秦魏聯合攻韓,由秦得三川魏得南陽,魏王同意並讓張儀為相。另一面公孫衍跑去勸說韓王,讓韓王把南陽割給魏國,就這樣張儀的功勞被公孫衍搶去。公孫衍因此做了魏相,張儀只有離去,兩人就這樣結下了樑子。
之後公孫衍又在南韓擔任宰相,率領軍隊與秦國作戰失敗後,無顏留下,只好又回到了魏國。但時過境遷,魏國已沒有了公孫衍的位置,公孫衍也就再也沒能東山再起。也就是在這時他與大臣張壽有積怨,又同田需不和,最後被田需設計殺害了。
人們通常認為,蘇秦和張儀為政敵,分別是合縱、連橫的倡始者,彼此相互攻擊,為同時之人。《史記》和《戰國策》都是這樣記載的。但是,據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戰國縱橫家書》記載,蘇秦死於公元前284年,張儀死於公元前310年,蘇秦比張儀晚死26年。有學者依據此書考證認為,張儀在前,蘇秦在後,當張儀在秦國當宰相時。蘇秦還是沒有登上政壇的年青人,根本沒有和張儀打過交道。張儀的真正對手是公孫衍,公孫衍才是合縱策略的倡始者。魏國與齊國的關係由徐州相王而得到緩和,但秦國在西邊卻連續向魏國發起進攻,西邊的西河、上郡相繼落入秦國之手。魏國感到只靠本國的力量是不能抗拒秦國進攻的,於是有公孫衍發動的"五國相王"之舉,企圖聯合三晉與燕、中山國,來抵禦大國的進攻。就在"五國相王"的當年(公元前323年),楚國就向魏國發起進攻,楚將昭陽在襄陵打敗魏軍,奪去8個邑。"五國相王"可稱為公孫衍的一次"合縱"運動,但仍敵不過楚國,因此魏惠王對"合縱"政策動搖,接受了張儀"以魏合於秦、韓而攻齊、楚"的政策,任命張儀為相。主張聯合齊、楚以抗秦的惠施被摘相印,到了楚國,後又到宋國。惠施的去魏相,是張儀"連橫"政策的勝利。
魏惠王相張儀,是想利用秦國的力量對抗齊、楚的壓力。張儀卻是"相魏以為秦,欲令魏先事秦而諸侯效之",是要魏國投靠秦國。魏惠王當然不能就範,秦惠王於是生氣,出兵攻打魏國的曲沃(今山西聞喜)、平周(今山西介休西,或說今山西靈石境)。這樣,張儀的"連橫"政策又受到挫折。
公孫衍是張儀的政敵,張儀在魏國推銷"連橫"政策,公孫衍就出來加以阻攔,要趕走張儀。於是派人到南韓去把張儀合秦、魏是"魏攻南陽,秦攻三川",魏王重用張儀,是"欲得韓地"的目的告訴了南韓大臣公叔。公孫衍稱,如果韓重用他公孫衍,秦、魏的交易就可以被阻止,並且可以達到"魏必圖秦而棄儀,收韓而相衍"的目的。公叔認為此計很好,"因委之犀首以為功"③,把國事委於公孫衍。
秦國咄咄逼人的東進政策,令東方各國生畏,紛紛支援公孫衍的"合縱"。齊國於是"以事屬犀首,犀首受齊事",燕、趙兩國"亦以事屬犀首",接著楚國也"以事因犀首"。魏惠王見4國屬公孫衍以事,"亦以事因焉。犀首遂主天下事,復相魏。"此即所謂犀首"佩五國相印,合縱連橫"的一次"合縱"運動。
公孫衍在魏惠王后元十六年代替張儀為魏相國,乃於次年合東方六國攻秦,推楚懷王為縱長。聯軍至函谷關(今河南靈寶東北),"秦出兵擊六國,六國兵皆引而歸,齊獨後。"這次參加的國家有魏、趙、韓、燕、齊、楚。由於聯軍組織不嚴密,故被秦軍擊敗。次年,秦派庶長樗裡疾在修魚(今河南原陽縣西),把參加聯軍的韓、趙、魏3國軍隊打得大敗,斬殺8萬人,這次"合縱"攻秦的戰爭就失敗了。
-
5 # 明妮
謝謝邀請,公孫衍倡導的“五國合縱攻秦",即魏、韓、趙、燕、齊,五囯互相承認對方君主王位,帶動中原各國稱王,試圖以此聯合五國力量與三大囯對抗,但燕國半途退出,跟著魏又退出剩下三國攻秦,損兵8萬,後來說動魏齊韓三國,但齊囯又退出。戰國時期,五國攻秦,各囯考慮到利益,爾虞我詐,爭鬥不休,所以慘敗而終。
-
6 # 土豆到底去哪裡挖
話說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自周天子統一天下經歷漫長的春秋時代後,到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分晉,到公元前378年田氏代齊,烽火連天的戰國時代開始,周天子的天下分崩離析,歷史的鐘擺又走到了另一個轉折時期。掃滅群雄,統一天下又成歷史的主旋律,無數的君主、野心家、冒險家都想在這場大競爭,大棋局中佔據有理地位,消滅對手,壯大自己。
秦國自商鞅變法後,廢井田,開阡陌,獎勵耕戰,以生產糧食為家庭的最高榮譽,以殺人首級論功行賞,國力猛增,戰士效命,被其他六國視為虎狼之國,他們想合縱即“合眾弱以攻一強”,用於阻止且秦國對弱國的兼併,秦國呢當然也不會閒著,想東西連成一線分化他們,彼此相互攻伐,都想在自己手裡完成歷史賦予的再次統一中國使命。
有意思的是 那個時代計程車人是有獨立人格的,絕不賣死給哪一家,有點像今天的職業經理人,一言不合拍屁股走人,頻繁跳槽,誰給錢就給誰幹活。公孫衍就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軍事家、縱橫家,他先是權傾一時的秦國大良造,幫秦國連橫各個擊破東方六國,離開秦國到魏國後又合縱六國攻打秦國,他的縱橫策略,是同時期張儀的連橫策略的主要對手,在那群星璀璨的戰國舞臺上,上演一幕幕合縱連橫的活劇。
從公孫衍第一次合縱攻秦開始,歷史上五次聯合伐秦都以失敗而告終,而秦國在戰爭中越打越強,最後消滅六國統一了天下。
從中可以看出,不是公孫衍不夠智慧,不夠勇敢和聰明, 秦與六國的競爭實際上是一種制度的競爭,並非簡單的是個人權謀的鬥爭,秦國的制度自商鞅變法後一直領先六國,而其它六國在政治制度上抱殘守缺故步自封,沒有類似秦國商鞅變法式的改革以適應變化了的世界,而秦國的開放又讓東周列華人才趨之若鷲奔赴秦國服務,以實現人生抱負,將個人的小目標與秦國的大視野結合到一起,秦國此時不強大天理都不容了...而東方六國不重視發展生產力,不注重吸引和使用人才,而且由於君主的的短視與守舊導致人才外流,經濟發展不起來,國家羸弱導致不堪一擊,彼此間又勾心鬥角,自顧不暇,各自有自己的小算盤,在制度的競爭中早早敗下陣來。因為一種相對先進的制度,它能夠促使經濟進一步高速成長和國力得到進一步的整合、提高,最後在戰場上贏得戰爭,這是六國滅亡留給後世的啟示。
公孫衍雖為一代名家,在制度層面的較量面前,作為個人能力再超群終究迴天乏力,難免功敗垂成。
-
7 # 重慶李凌雲
公孫衍,戰國時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歷史上首個合縱家。為何五國合縱攻秦仍然失敗?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公孫衍合縱五國攻秦失敗,是敗給了自已。我們都知道商鞅變法,使秦國快速強大了起來,遠超其他六國。商鞅死後,秦惠王任命公孫衍為秦國大良造。商鞅雖然死了,但他變革的法令卻一直對秦國有極積的作用,公孫衍極力主張大舉進攻魏國,秦惠王聽從了他的建議,對魏國的陰晉發動猛烈攻擊,魏國抵擋不住,只好割地求和。
陰晉就是現在的陝西省華陰,陰晉是入駐中原的重要門戶,被割讓給了秦國。從此,秦國掌握了河西之地,進可攻,退可守。為後來抵禦五國合縱攻秦佔據了極據優勢地理環境。而這一切都是公孫衍一手促成。所以說:公孫衍合縱五國攻秦是敗給了自己。
二,公孫衍合縱五國攻秦,為何失敗?因為他遇到了平身最大的對手,也是一輩子的對手張儀。張儀與公孫衍一樣都出身於魏國。張儀也是著名的軍事家,連橫家,兩人誰都不服誰,公孫衍那時本該一鼓作氣拿下魏國,但在收受了魏國的大量錢財後,建議秦惠王改攻其他國家,張儀此時在魏國,他趕到秦國,向秦惠王告知了公孫衍受賄的事情。公孫衍被迫離開了秦國,到魏國做了大將軍。正是這樣,才有了公孫衍開始合縱其他國家聯合攻秦的壯舉,但都被張儀破壞,加上公孫衍以前自已幫秦國奪得了入駐中原的咽喉之地:河西。所以雖然狠狠打擊了秦國,但最終還是失敗了。
三,公孫衍合縱五國攻秦失敗,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雖然是五國合縱,但實際出兵的只有三個國家,其餘兩國由於張儀的干涉,只作觀望壯態,並未出兵,各國君王互相之間也有防備,一點都不團結,所以最後失敗了。
公孫衍合縱攻秦雖然失敗,但他是首位開始使用合縱之法,聯合多數國家合圍一個國家。在後世歷史上有很大借鑑作用,而在當時也聯合其他國家狠狠打擊了秦國。使戰國曆史記錄上多了合縱連橫的壯舉記錄。他的功勞是不可抹滅的。
-
8 # 九天魔尊
秦之所以能併吞六國,因強大,令行禁止,高度統一!五國勢如散沙,各自為政,不能形成實質性的軍事聯盟,則必敗!
-
9 # 飛魚說史
公孫衍的首秀,佔據天時地利,為何五國合縱攻秦仍然失敗?三晉多權變之士,夫言從衡彊秦者大抵皆三晉之人也。——《史記·張儀列傳》
戰國時期,有那麼一群人,他們既沒有治國之才,也沒有統軍之能,但卻能縱橫捭闔,混跡在諸侯各國,左右君主的決定,這部分人有個響亮的稱呼”縱橫家“。
而公孫衍,就是合縱抗秦的首倡者,名嘴張儀的對手,說到這,你可能要說了,張儀的對手不是蘇秦嗎。
根據1973年出土的長沙馬王堆漢基帛書《戰國縱橫家書》所記載,蘇秦活動的年份要比張儀晚很多,兩人去世的時間更是相差30餘年,這裡暫不表,只說公孫衍。
公孫衍何許人也?公孫衍,江湖人送外號”犀首“,《史記·張儀列傳》記載:犀首者,魏之陰晉人也,名衍,姓公孫氏,而《戰國策》一書中,也多以犀首論之。
公孫衍的一生,可謂是異常精彩的,從魏國到秦國,再到魏國,再到南韓,皆有他的身影,並且整個戰國的局勢,也被公孫衍的活動影響著,那麼公孫衍是如何翻雲覆雨的呢?
公孫衍事秦攻魏。公孫衍是魏華人,但是後來卻跑到了秦國效力,並且得到了秦國秦惠文王的看重,很快在秦國聲名鵲起,並且親自去魏國周旋,把魏國的”陰晉“之地騙到了手中,交給了秦國,這塊地就是公孫衍的老家,秦惠文王得到這塊地之後,改名為”寧秦“。
從秦國改的地名也能看出魏國這塊地的戰略意義之重要,就這樣,公孫衍成為了繼商鞅之後的又一位大良造。
幫助秦國騙了地之後,公孫衍戳中了秦惠文王的另一塊心病,那就是西河之地,你可能會說,西河之地不是被商鞅給奪回來了嗎,是奪回來了,不過後來為了緩和和魏國的關係,秦國又把西河之地還給了魏國。
公孫衍又被秦王委以重任,帶兵攻打魏國的西河之地,一戰下來,公孫衍俘獲了魏軍主將龍賈,斬敵八萬,魏國被迫求和,割讓了整塊河西之地,自此公孫衍為秦國東出打好了堅實的第一步。
公孫衍事魏攻秦。正當公孫衍在秦國炙手可熱的時候,魏國的張儀也跑去了秦國效力,這魏國也確實可以,留不住人才啊,怪不得統一不了華夏,此時,暫按不表。
張儀到了秦國,很快引起了公孫衍的不滿,因為他們兩個都是一類人,太史公稱”與張儀不善“,按理來說對秦有大功的公孫衍,把張儀擠兌跑還是很有希望的,只不過張儀抓住了公孫衍的小辮子。
那就是收受魏國賄賂,讓秦國攻下河西之後止兵,不在伐魏,張儀把這件事告訴秦惠王之後,公孫衍在秦國徹底呆不下去了,想想也是,君主都不信任自己了,還不走,難道等著被羞辱嗎。
就這樣,公孫衍就去了魏國,被魏王任命為將軍,這下好了,繞了一個大圈,公孫衍又開始替魏國謀劃攻秦,因為他要報復張儀,用軍事戰爭把張儀從秦國驅逐出去。
公孫衍的首倡合縱。經過商鞅變法之後的秦國,儼然已經成為了戰國第一大鱷,魏國自然不是對手,公孫衍想來想去,決定聯合山東諸侯,合縱攻秦,就這樣影響戰國走向的合縱連橫,正式登上歷史舞臺。
那麼公孫衍撮合了哪些諸侯國參加合縱呢,韓、趙、魏、楚、燕,另外再加一個義渠,可以說歷史上的第一次合縱攻秦,聲勢浩大非後世能及,尤其是義渠國的參與,讓秦國又被東西夾擊之危險,可謂是佔盡天時地利。
那麼公孫衍的首秀,佔據天時地利,為何五國合縱攻秦仍然失敗?這是因為合縱之國不能同心,尤其是楚懷王帶領的楚軍,根本不是來打仗,是來撿便宜的。
但是秦國的樗裡疾卻不這樣認為,他率秦軍猛攻楚國,因為楚國是這次合縱的縱約長,結果楚懷王被樗裡疾打的暈頭轉向,竟然獨自撤軍了,公孫衍那叫一個氣啊,但又無力迴天。
不過說到這,還要另外說下,那就是山東諸侯的合縱攻秦,沒有取得效果,但是西邊的義渠卻大敗秦軍,原來公孫衍對義渠王交代了,只要秦人賄賂義渠,那就意味著山東諸侯已經合縱攻秦了,此時立即出兵,就能大敗秦軍,事實也果真如此,足見公孫衍之智謀。
公孫衍再為韓相繼續謀劃攻秦。五國伐秦失敗後,魏國立即轉換姿態,開始走親秦路線,公孫衍作為合縱的策劃者,自然也在魏國呆不下去了,沒辦法,只能逃往南韓,到了南韓之後,公孫衍再次登上南韓相國的寶座。
但是他心不死,依然想著要合縱攻秦,畢竟自己還沒有把張儀驅逐出秦國,就不算勝利,於是又開始拉攏齊國,參加合縱,此時齊國的田文(後人習慣稱之為孟嘗君)在魏國當丞相,就這樣新一輪的合縱再次有成形之勢。
於是秦國起兵猛攻南韓,南韓明顯打不過秦國,但此時的諸侯國卻無人來救援南韓,不過南韓很有骨氣,硬生生地堅持了一年多,最終慘敗,而公孫衍只好再次灰溜溜地逃跑了。
自此以後,公孫衍漸漸地淡出了歷史舞臺。
飛魚說:其實在當時的大背景下,山東諸侯面對強秦,只有採取合縱之法與之抗衡,公孫衍的策略沒有錯,只不過六國離心離德,不能一心攻秦,而最終被秦國的連橫策略打敗。
所以,公孫衍並不是敗給了張儀,也不是敗給了秦國,而是敗給了時勢,敗給了山東諸侯的私心,更是敗給了他一心想要報復張儀的心。
參考文獻:《史記》、《戰國策》等。
【END】
-
10 # 哈士不是奇
公孫衍,魏華人,在秦惠文王時期擔任秦國大良造,相當於後世的宰相,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而公孫衍也沒有愧對這個官職,先是強攻魏國使其被迫割讓陰晉之地,又攻佔魏河西之地,俘虜魏國大將龍賈,徹底打通了秦國通往中原之路,為秦國東出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那麼大家可能要問了,公孫衍既然幫助秦國立下汗馬功勞,又為什麼跑去合縱伐秦了呢?
張儀相秦,公孫衍跑魏這時候就得提到我們的第二位主人公,張儀了。所謂一山不容二虎,秦國只需要一個縱橫家就足夠了,而恰恰公孫衍此人人品不咋的,被魏國一賄賂就心動了,居然建議秦王停止攻打魏國,轉身去攻打遊牧民族。於是,在張儀的提點下,秦惠文王如夢初醒,而公孫衍也沒臉再呆下去,只好跑去魏國。而秦國強大,魏國弱小,想要報復張儀,公孫衍就得聯合諸國之力一起討伐秦國。於是便有了公孫衍的五國合縱運動。
人心不齊,導致合縱難由於各國之間連年征戰,積怨已久。即便是有了共同的利益暫時聯合在一起,卻也是各自心懷鬼胎,唯恐被其他國家給坑了。以楚國為例。
杜赫謂昭陽曰:“凡為伐秦者楚也。今施以魏來,而公入之秦,是明楚之伐而信魏之和也。公不如無聽惠施,而陰使人以請聽秦。”——《戰國策·楚策三》大概意思就是五國相約伐秦,魏國想要講和,便派惠施到楚國去。而楚國杜赫則認為,如果由楚國出面去講和,秦國就會認為楚國其實是主戰地,而魏國是主和的,這樣對楚國不利。而如果楚國偷偷的像秦國求和,秦國就會親近楚國,從而怨恨魏國。
由此可見,五國連在求和問題上還要互相耍小聰明,隨時準備坑別的國家,更別說五國一起伐秦了,這樣的烏合之眾輸給“虎狼之國”的秦國難道不應該嗎?
秦國地勢險要,函谷關易守難攻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荒之心。——《過秦論》這裡的崤函之固指的就是函谷關。在秦國強大以後,無論各國多少次合縱伐秦,但是都難以突破函谷關,可見其地理位置之重要。
以蘇秦率六國相印合縱伐秦為例,《史記·蘇秦列傳》記載,“蘇秦既約六國從親,歸趙,趙肅侯封為武安君,乃投從約書於秦。秦兵不敢闚函谷關十五年。”即使是以六國兵力之龐大也只能逼秦國退守函谷關,再也不能向前一步。
結語綜上所述,讓我們回答這個問題。公孫衍的首秀,佔據天時地利,為何五國合縱攻秦仍然失敗?五國合縱聽起來挺嚇唬人的,似乎沒有輸給秦國的理由。然而各國之間征戰數年,積怨已久,說是世仇也不為過,豈是幾句話就能化干戈為玉帛的。而秦國又佔有函谷關之險要,就算合縱成功,想要大肆消耗秦國國力也不太可能,等到秦國緩過勁來,遭殃的就是打的最兇的那幾個。這或許也是各國顧忌的原因之一。
回覆列表
是公孫衍、 蘇秦發動的合縱不是對付秦國 而是齊國。蘇秦是燕國間諜 燕國與齊國有滅國之恨 故蘇秦發動合縱 最後滅齊幾乎成功。 東周列國志是小說而不是正史。張儀與蘇秦活動時間不同 張儀死後 蘇秦才顯名諸國。兩者其實並無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