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可今卟是你
-
2 # 行走人間的牛
內鬥內行外鬥外行。清朝作為一個泱泱大國,還迷戀於這種榮譽之中,維持封建統治的儒家教育思想,一貫以和為貴,沒有對外拓展的野心,而日本則不一樣,明治維新後急於拓展地盤,他們看到了臨近的中國大陸是他們的目標,他們的目標是進攻佔有。
-
3 # 朋友22027104
內鬥內行外鬥外行。清朝作為一個泱泱大國,還迷戀於這種榮譽之中,維持封建統治的儒家教育思想,一貫以和為貴,沒有對外拓展的野心,而日本則不一樣,明治維新後急於拓展地盤,他們看到了臨近的中國大陸是他們的目標,他們的目標是進攻佔有
-
4 # Ghoul內幕
我們都知道清朝的大當家是~慈禧太后。咸豐帝的妃嬪,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實際統治者。(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百度慈禧太后)
從1888年到1895年這段時間裡,北洋艦隊在初具規模之後,竟然停止了發展,沒有增加一艘艦船。
戶部方面為了取悅慈禧太后的作為:在1892年中日局勢已經劍拔弩張的情況下,戶部居然為了慈禧太后的壽宴籌款而停購軍火兩年。在當時的決策者心目中,北洋水師用來看家護院就可以了,這點艦船已經足夠,為什麼還要再買?這一進一出之間,雙方原本的差距被迅速拉平。
而且,日本軍艦購買的時間比較晚,艦齡更短、航速更快、火炮射速也更快。到甲午戰爭爆發前,日本海軍不但總噸位已經超越了北洋水師,綜合實力也後來居上,取代了北洋水師亞洲第一的位置。
甲午海戰估計題主已經看過了~兩國海軍的對決,也是中日兩國國運的對決,其背後是諸多綜合因素的共同作用。
第一個問題,開戰之前,兩國海軍實力對比究竟如何?答案是,雖然在中日兩國的軍備競賽中,中國曾經領先,但由於日本的急起直追和中國的止步不前,甲午戰爭爆發前,北洋艦隊在各個方面,已經全面落後於對手。
第二個問題,戰鬥過程中,雙方是勢均力敵,還是日軍佔據一邊倒的優勢?現在我們知道,雖然戰前北洋水師在戰力上已處於劣勢,但在戰鬥中還是體現了頑強的精神,在戰鬥中也曾有多次擊沉日本軍艦的機會,只可惜因為武器方面的劣勢,以及一些運氣因素,最終功虧一簣。
第三個問題,海上決戰的失利,對整個甲午戰爭的戰局又產生了什麼影響呢?可以說這場失利對之後的戰局造成了巨大影響,中方就此失去制海權,並促使日本採取了更具野心的進攻策略。在隨後的陸上對決中,清軍一敗塗地。最後孤立無援的北洋艦隊困守威海衛,成了甕中之鱉,終究難逃全軍覆滅的命運。
最後,像我們常說的,知恥而後勇,能夠直面當年中國的衰敗和沒落,才能讓我們在今天真正迎來國運的振興。中國雄起!! -
5 # 綠色征衣
晚清政府和當時的明治政府對待海軍的不同態度,導致了兩國海軍發展的不同命運,特別是1894年甲午戰爭的爆發,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清朝被迫割地賠款,至此,兩國海軍力量的此消彼長也改變了兩國的國運。
當時清朝實際統治者慈禧太后始終就沒有意識到海軍的重要性,大清動用海軍軍費修建頤和園為慈禧太后慶祝60大壽,李鴻章和左宗棠還因海防和塞防哪個更重要產生爭吵,下撥的海軍軍費因為層層剋扣所剩無幾,導致海軍將近十年為添置一槍一炮,清朝發展海軍的目的僅僅也是從此前兩次鴉片戰爭的教訓角度出發,認為兩次入侵都是從海上而來,因此建立海軍的目的在於拱衛京師,持被動防禦態度。
日本是一個島國,海軍是重中之重,所以海軍成了最優先擴建的軍種。在輔政諸大臣的幫助下,他立草詔書,諭令全國:海軍之事為當務之急,應從速奠定基礎。明治政權以驚人的速度和決心,使幕府的海軍全部轉到了新政府制下,各藩所轄的軍艦也幾乎全部“獻”給了新政府。很快,在天皇的旗幟下就聚集了全日本可供海軍使用的一切軍艦,可以說,日本是以“國運相賭“,故謹小慎微,備戰嚴密,預謀已久。不顧一切發展海軍是為了改變國運,特別是日本幕府時代的“黑船事件”給日本人的影響很大,加之日本統治者看到清朝大國被西方海軍打的一敗塗地,不斷的割地賠款,慈禧太后和皇帝還被迫逃離京城,國家破敗,日本天皇親手下詔書,由一日三餐改為一餐,直到日本海軍超過北洋水師為止。在天皇與日本百姓重重壓力下,日本議會通過了內閣增設的軍費預設方案,將原本由大清北洋水師定製的軍艦買回日本,日本自天皇至百姓上下一心。在清朝海軍還只知道打靶閱操的時候,日本海軍已經大規模推廣了兵棋推演、實戰演習等訓練手段,日本人用一代人的努力完成了國家近代化的全面轉型。
甲午戰爭戰後,在簽訂《馬關條約》時,獅子大開口的要求賠款兩億兩白銀,加上還遼費三千萬兩白銀,總計是兩儀三千萬兩白銀;而日本,並沒有拿這鉅額白銀去享受,而是繼續擴建軍隊,購買海軍,最終又再次打敗沙俄;從此,日本終於得到了歐美列強的認可,成為世界上最弱的列強。
-
6 # 小丞相說史
晚清中日海軍差距的問題,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一段時期內,中日兩國的差距是中國比日本走在前頭。比如以1885年為例,1882年已下水定遠艦、鎮遠艦,他們各有四門305毫米大口徑火炮和22門小口徑火炮,而日本海軍在1885年還沒有一艘大型鐵甲艦。
但是在甲午戰爭時,北洋水師卻遠遠弱後於日本,可以說在武器、指揮等等各方面都落後。為什麼會這樣?小丞相認為,至少有以下幾個原因:
1.思想上,舉國重視程度不同。
長期的閉關鎖國,舉國上下都存在目光短淺、愚昧無知的問題,不僅對海軍建設,對修鐵路、搞洋務這些都是少數人的努力,從高層的李鴻藻、倭仁、翁同龢到一般老百姓,都對海軍建設的重要作用一無所知。
再看看最好決策者的認識來看,日本明治天皇為了建設海軍,主動把內帑拿出來,自己節衣縮食,甚至一餐只吃一個飯糰。而我們大清的太后,雖然不反對洋務,但是自己的享樂一點都沒少,挪用海軍軍費的傳聞不是空穴來風。還有翁同龢,身為戶部尚書,卡海軍建設經費,這如果放在日本,會被朝野和民眾口水給淹死。
從社會輿論和民智啟發來看,中日兩國也有差距,這個也是客觀存在的。日本和中國不同,雖然日本也閉關鎖國,但是日本體量小,地域和人口都達不到中國十分之一。就像是體型龐大的人轉身和體型瘦小的人轉身的,靈活度存在很大差別一樣,日本只要一陣宣傳造勢就可以把全國思想給轉變過來。
因此,日本經過政府發動,舉國投入到海軍建設中去,而中國卻只有一小部分人對此有認識。
2.政治上,根本的是國體不同。
日本明治維新後,進入到君主立憲制的政體。日本明治維新走的是全盤西化的道路,從服飾穿著,到軍事力量,再到國體政體,都學西方。當時西方的制度是代表最先進生產力的結果。
清朝就不同了,封建社會已經走過兩千年,進入到日薄西山境地,君主專制嚴重限制了國家發展,統治決策層沒有眼光、沒有能力,而有眼光、有能力的人掌握不了決策權,這就導致整個國家愚昧無知、暮氣沉沉。
清朝在慈禧太后的操弄下,朝廷都在你爭我鬥,獻媚邀功。而日本卻在皇室和內閣帶領下走向現代化之路。再者,慈禧太后的眼光能力和明治天皇、恭親王奕訢和伊藤博文的眼光能力有著差距。
3.硬體上,武器配備程度不同。
開頭就講到了,在1885年,日本海軍才剛起步。這時距離日本明治維新開始也已經二十年,但是日本海軍並沒有很大發展,此時日本海軍還沒有大型鐵甲艦,而北洋水師卻有兩三艘。
不過,1885 年到甲午海戰前夕,日本海軍卻發展神速。到了開戰前夕,日本海軍噸位已經近6萬噸,北洋水師卻只有4萬餘噸,軍艦日本有33艘,北洋水師只有22艘。
不僅如此,更關鍵的在於日本海軍購買時間比北洋水師後面,而當時武器技術更新非常快,北洋水師近十年沒有更新武器,自然落後一大截,比如速射炮,日本海軍有,北洋沒有,又比如炮彈,日本海軍使用的是開花彈,而北洋水師還用的是實心彈。
4.人才上,人才建設力度不同。
海軍人才是建設海軍的根本。北洋水師上自李鴻章,下至普通士兵,沒有多少精通海軍建設的人才。北洋水師大多數士兵和軍官來自淮軍,他們在陸戰還可以,搞海戰用陸戰思維肯定是行不通的。
先來看看高層,李鴻章是北洋水師的締造者,也是靈魂人物。但是李鴻章無法全身心投入海軍建設,除了北洋大臣,他還兼直隸總督。作為北洋海軍的主要決策者,他還謹小慎微,一方面說翁同龢不給錢,另一方面還有近百萬兩銀子在銀行裡躺著不動,說是以備“不時之需”,再從他指揮甲午海戰也可以看出來,處處避戰以圖自保。
再看北洋水師直接建設者們,提督丁汝昌,建設海軍基本靠猜,對海軍規劃建設和手下人管理都不行。而管帶們大多都是喝過洋墨水的留學生,他們對丁汝昌不服氣,又不聯合起來出謀劃策,而是各自玩各自的。
這些原因直接導致了北洋水師的指揮體系出問題,成了缺乏戰鬥力的根本原因,甲午海戰時就可以看出來,各艦基本自己打自己的,所以才很快就覆滅。
綜上所述,晚清中國海軍和日本海軍的差異不是單方面原因造成的,而是在參與力量、戰略思維、硬體軟體等各方面原因共同導致的。
喜歡就關注[小丞相123]吧(๑><๑)
-
7 # 薩沙
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話題。
北洋水師之所以慘敗的原因,究其根本還是海軍戰略問題。
北洋水師甚至整個滿清海軍建設之初,目的僅僅是用於保衛海疆,是一支防禦性海軍。
滿清海軍建立的目的,僅僅是為了保住滿清權貴集團的江山而已,第一用來鎮壓國內叛亂,第二用抵抗可能入侵的外敵,僅此而已。
按北洋大臣李鴻章的說法,辦海軍可以“保和平,守疆土”,而且“可上岸擊賊”。
主要是為了鎮壓國內叛亂,對外則是其次。
事實上,福建水師在中法戰爭中,沒起到什麼作用,全軍覆沒。
然而,在鎮壓太平軍、捻軍等等作戰中,水軍都發揮了很大作用。
而日本海軍自建立之初,就是用來對外侵略和擴張的。
負責海陸軍事務的軍務官向天皇上奏摺說:“耀皇威於海外,非海軍莫屬,當今應大興海軍。”對此,天皇諭令:“海軍建設為當今第一急務,應該從速奠定基礎。”
也就是說,日本海軍是日本用來對外侵略的工具,而不是對內。
鑑於兩國的目的不同,海軍發展就有很大的區別。
以北洋水師為例,開始滿清的投入確實不小,但到1888年投入就中止了。當時北洋水師擁有2000噸級以上的戰艦7艘,共2.7萬多噸,是日本的近2倍。
此後,每年只有100多萬白銀的維持費用,只能發發軍餉。這根本不是錢的問題,滿清還是有錢的。慈禧太后挪用海軍衙門修建頤和園的費用,就不少了。
為什麼不繼續投入?在於滿清人為現有的北洋水師已經夠用了,鎮壓國內叛軍不需要太先進的軍艦。
相反,日本則是另外一回事。
1870年,日本兵部省向太政官呈交的海軍建設“建議書”中明確指出,“需要一支裝備精良的海軍,且要超過英國”。
所以,日本的新建海軍是一個長達百年的過程,從沒有停止過。
在北洋水師停止買艦的時候,日本聯合艦隊實力不如中國。
在甲午戰前的6年間(北洋水師停止發展時),日本平均每年增添新艦2艘。至甲午戰爭前,日本海軍已有各型軍艦31艘,魚雷艇24艘,合計55艘。還有6艘軍艦及2艘魚雷艇正在建造中。同時,日本海軍不斷改良艦艇裝備,使用了“山內速射炮”、“保式14英寸魚雷”、“LBS測距儀”、“下瀨火藥”等一批新裝備。日本海軍在艦艇噸位、船速、炮速及新裝備等方面,迅速趕超了中國北洋海軍。
日本人後來者居上。
事實證明,如果甲午戰爭再推遲幾年,日本和中國海軍的差距只會更大。
實際上,日本人是認為海軍已經大大超過北洋水師,才敢進行黃海海戰。
說通俗點,就是幾句話。
滿清這樣一個腐敗無能的專制政府,百分之九十九的力量都是用來對內,而不是對外。
就算北洋水師再強大,終究會被外敵打敗。
即便有少量諸如鄧世昌之類的忠勇軍人,也是無能為力的。
-
8 # 帝國中興
這是因為自古以來中國就是一個愛好和平的民族,愛好和平的民族在軍事文化傳統上所重視的是防禦,就像我們古代王朝總喜歡修建長城來抵禦外辱一樣。而日本是一個島國,國內資源貧乏為了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日本很早就曾做出過嘗試,比如唐朝時期的白江口之戰以及後來的明朝時期的北韓戰爭,雖讓這兩次戰爭都是以失敗告終但是日本從來沒有忘記自己自古以來謀求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實力不濟時就低三下四埋頭髮展,一旦國際局勢發生變化日本就會趁機而起,可以看出日本的軍事文化傳統就是謀求海外利益並追求世界霸權。
在古代以至到了現在我們遵循的依舊是“止戈為武”以及“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軍事思想,就是在古代中國海軍最為強盛時期的明朝鄭和七次下西洋所尋求的也只是拓展海外貿易和海外諸國促進經濟和文化交流,而不像西方殖民一樣以強大的武力征服奴役其他國家。積極主動防禦的思想是建立在能夠保證自己在受到外敵入侵時能夠有效的保衛自己領土和主權的完整,但是到了19世紀腐朽沒落的清王朝並沒有把積極主動的防禦思想發揚光大,反而變得保守和僵化,在1875年清政府建設海軍的主要目的就是拱衛京畿重地,而不是積極的防禦,這就讓清政府在組建和使用海軍上束縛了自己手腳,北洋海軍的覆滅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中日開戰伊始留洋歸國的北洋海軍將領曾建議全體軍艦出動封鎖日本佐世保軍港把日本海軍消滅正在軍港之內,在當時這是世界上公認的消滅敵國海上力量最有效的方式,但是並沒有取得慈禧和李鴻章的批准,這就說明清政府高層對海軍戰略認識的不足。
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初就確立了“拓萬里波濤,布國威於四方”的基本國策,這一國策和清政府只是為了拱衛京畿重地而建立海軍是完全不同的,為了能夠有效的實施這一國策日本就需要建立一支強大的海軍艦隊,因此日本在1885年制定了十年擴充軍備案,並積極實施。而且造成中日海軍差異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處在同一時期的中日兩國高層對海軍的使用和發展也是不同的,中國自古以農立國,陸地廣闊地大物博完全能夠自給自足,十分重視對陸地的開發和利用,由此造成重視陸地輕視海洋。而日本是一個島國能夠開發的資源十分有限,為了支援國內改革明治政府迫切的需要海外原料,開拓海外市場,積累雄厚的資本,在當時海權意識的驅使下為了海外擴張的需求日本積極的以舉國之力發展海軍,並積極的研究學習西方的海軍思想和理論,清政府卻是長期或是沒有對西方海軍思想和理論進行研究,這就拉開了中日兩國海軍戰略的差異。
1890年美國海軍戰略理論家馬漢出版了《海權對歷史的影響》一書,日本很快邊把這本書進行翻譯,日本年輕的海軍軍官和將領透過對這本書的研究制定了符合日本海軍發展的戰略指導,他們提出日本和世界的未來在海洋,而取得制海權是贏得戰爭勝利的關鍵所在等。反觀同時期的清朝對這本書除了少數積極分子鮮有人知道這本書的存在,更提不上有什麼深刻的研究以及提出符合本國海軍發展的戰略。造成中日海軍具有重大差異的原因就是兩國在海軍戰略和海軍思想上的不同,清政府建立海軍只是奉行消極被動的防禦策略,而日本海軍則是奉行的是積極主動的擴張策略,這就是造成中日兩國海軍戰略差異如此大的原因。
-
9 # 北洋水兵
這個問題並不難理解,因為這不僅僅是統治者戰略眼光的差距,更是中日兩國的歷史文化的差異導致的。而且,後者決定了前者。
日本這個民族有個特點,就是敬畏強者,但是日本在敬畏強者的同時又不願意活在強者的陰影下,而是追求走獨立自主的道路。
比如說,歷史上日本雖然學習中國,但是往往並不願意加入中國主導的東亞朝貢體系,不願意作為中國的藩屬國。如果就算只是為了一時的利益,日後也會脫離。
隋朝時候,日本在國書當中就有東天皇敬曰西皇帝的字樣;唐朝時候以中國自居,稱唐朝為外藩;元、明之際分別殺害兩朝使節,以示不臣服的決心;說到這裡日本有個記載挺有意思的,元朝東征時候,日本人把蒙古人和北方漢人組成的軍隊客客氣氣地稱為北軍,把南宋降軍組成的新附軍成為蠻軍;豐臣秀吉面對明朝使節,直接回敬道,吾掌握日本,欲王則王,何待髯虜之封;清朝時候康熙就曾經派使者出使日本,希望日本加入朝貢體系,同樣被秉持閉關鎖國政策的日本拒絕。
即便是今天,日本被美國征服,但是日本也一直在力求正常化,擺脫美國的陰影。
所以從古至今,日本這個民族的特性總結一下就是這樣:日本人敬畏強者,但是絕不甘心生活在強者的陰影之下。簡單點說,就是日本一直在追求獨立自主。
也正因於此,日本會在近代虛心學習西方列強的經驗,並結合本國實際情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近代化政治、經濟、教育、工業、軍事、社會制度,利用短短半個世紀的時間從一箇中世紀國家蛻變成一個近代化國家。
而這一點才是日本戰勝中國的原因。
反觀中國則不一樣。可能由於古典時代老天爺實在太眷顧華人,把東亞最適合發展種植業的地區給了華人,所以古典中國成為世界上比較成熟的農業國家。基於農業國家的底子,中國傳統文明屬於農業文明的範疇。
農業文明簡單來說,就是在固定地域內獲得生產生活資料,其生產的產品不是用來交換,而是用來自給自足。而且古典中國的農業文明,老百姓只要勤勞並且沒有天災人禍,最起碼可以滿足溫飽的基本需求。但是問題在於,那就是華人因此產生了小富即安的思想,也就是古典中國內斂、封閉的特性。
再者,由於古典時代中國對外缺乏交流且長期是東亞世界的老大,用時髦的話說就是中國是區域性強國,因此使得華人產生了自高自大的錯覺,自以為是天朝上國,別的國家的人都是兩腳的牲畜。直到今天,華人依然存在這種心理。
所以,在近代遇到西方近代文明衝擊的時候,華人因此也背上了沉重的歷史包袱。不願意承認自己在文明上落後於洋人,僅僅停留在享受西方工業文明的成果上,而不是進行徹底的近代化改革。
而日本人則沒有這麼沉重的包袱,在日本人看來,自己不如人那麼就得向別人學習,一點點的自新自強,之後再找機會翻盤。
在海軍方面就是如此,當時中國除了李鴻章北洋海軍的那批海軍軍官,高層沒有幾個人瞭解海軍是需要持續投入的軍種,當時的人們只以為有就可以。再加上海軍成軍之後,由於高層黨爭的原因,海軍建設被處處掣肘。所以,北洋海軍在成軍之時,結局就是註定的,縱使海軍官兵軍事素質再高,也是迴天無力。
日本則是由於徹底的近代化改革,從海軍官兵到高層執政者,都知道海軍是需要持續投入才能跟上時代的需要,尤其是在19世紀末的海軍革命時期,日本跟上了時代的潮流。而中國則由於各種原因,被落在了時代的後頭。
但是,今天依然有很多華人依然有這種自高自大的念頭,也甚是可笑。
全文完
-
10 # 蔣南強讀歷史
謝邀。甲午戰爭(1894年7月25日—1895年4月17日)之前,大清和日本都是想透過海軍的發展,擺脫被西方列強捱打的局面,並且在東亞,能夠形成軍事威懾,獲得區域領導權和支配權,建立一個更大範圍內的安全體系。但是,由於大清帝國屬於陸權國家,日本屬於海權國家,雙方的海軍發展戰略都是依據本國的屬性所制定,所以必然存在差異。從而導致海軍發展的戰略目標和成果出現偏離。1894年7月甲午海戰的爆發,結果很清晰,顯然大清的目標沒有能夠達成,日本的目標基本實現。
一、“海權時代”其實是透過一次次對“陸權”的挑戰才確立的
“海權”的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勝利發生在拿破崙時代。拿破崙時代的法國可能是當時世界的“陸上霸主”,所以英法之戰無異於海陸之戰。這其中最著名的要數1805年10月的特拉法爾加角海戰。霍雷肖·納爾遜將軍指揮的二十七艘英國戰艦在特拉法爾加角用一句“英國期望各人恪盡職守”擊敗了P.C.J.B.S.維爾納夫將軍指揮的由三十三艘戰艦組成的西法聯合艦隊。
海權理論創始人美國海軍學院院長阿爾弗雷德·賽耶·馬漢(Alfred Thayer Mahan,1840年9月27日-1914年12月1日)。馬漢的思想深受古希臘雅典海軍統帥地米斯托克利及政治家伯里克利的影響,主要著述有《海權對歷史的影響》《海權對法國革命及帝國的影響1793-1812》《海權的影響與1812年戰爭的關係》《海軍戰略》等。
馬漢先生用一句非常經典的話概括了這場戰爭“在特拉法爾加角海戰中的失敗者並非法國艦隊司令維爾納夫,而是拿破崙;獲勝的不單是納爾遜,而是被挽救的英國。”
這句話背後是暗示以法國為代表的陸上霸權敗給以英國為代表的新興海上霸權。這標誌著“海權時代”的發展和前進,也標誌著“陸權時代”即將結束。
英國以及美國屬兩洋夾護中的國家。這種海上安全的特點迫使英美兩國必須將實現海權和擴張海洋利益放在第一位,以至它們最終異化為世界性的海上霸權國家。
二、大清和日本的海軍發展戰略比較
1、陸權帝國大清的海權有限屬性和海軍發展戰略
中國與法國的情形相似,而與美英兩國不同,中國是一個陸海相容型的國家。中國地理上則是一面環海、三面臨陸的國家。由於三面陸上的安全壓力使中國在長期的歷史中發展出了強大的陸軍,而非海軍力量。同樣,這種地緣政治的特點和上述中國海權的特點,又決定了中國的海權,即使擁有與英美國家同樣的財力,在實踐中也不需要追求世界性的海上權力。
1868年(同治七年)初,江蘇巡撫丁日昌上書曾國藩,提出了《海洋水師章程》明確提出自己建設新式海防的主張。在他認為中國的海防“以炮臺為經,以師船為緯根本不能適應近代海防的要求。因為洋人遊弋海上,可以集中兵力,攻取中國沿海任何地方,若中國處處設防,則防不勝防,正犯兵家備多力分之忌,以致常常被動挨打。丁日昌認為要想改變這種局面,只有建立近代海軍以取得制海權。有了制海權,能夠控制住一定的近海海域,就可以擴大防禦縱深,海防才有保障。要想取得制海權,必須在清朝舊有水師之外,創設全新的近代海軍。因為在西方海軍已經裝備了蒸汽動力艦、鐵甲艦的情況下,清朝舊式帆船水師實際上已完全無力進行近代海戰。
丁日昌的海軍建設具體計劃是分設北洋,東洋、南洋三支水師。北洋水師設提督於津沽,兼顧遼東、山東沿海各要口;東洋水師設提督於吳淞,守江蘇、浙江沿海各口,南洋水師設提督於廈門,防守福建、廣東各海口。三支水師各設中等炮艇土。艘,半年會哨演習一次,以使“三洋聯為一氣”。
這個計劃是一個統籌全域性的海防戰略構想。有了三洋水師,就能分別對京師政治中心,江南經濟中心和祖國的南大門加以屏障和保護。
丁日昌《海洋水師章程》直到六年後1874年爆發臺灣危機才經帶奏轉達給朝廷,併成為大清海軍發展戰略和行動原則。
由於中國海權屬有限海權的特點,大清制定的近海防禦的海軍發展戰略是符合當時的國情。
2、海權國家日本的海軍發展戰略
四面環海的日本,是天然的海洋國家,曾經在中國進行過數百年的海盜掠奪,與西方的海盜文化有著極其相似的基因,因此向西方那樣發展外向型、進攻型海軍以圖謀對外擴張侵略是其必然選擇。
日本現代海軍從誕生第一天起,就將“海外雄飛”當作最終目標。早在幕府末期日本思想家和教育家吉田松陰就主張“一旦軍艦大炮稍微充實,便可開拓蝦夷,封立諸侯,乘隙奪取勘察加、鄂霍次克海,曉諭琉球....。。北割滿洲之地,南收臺、呂宋諸島,以示漸進之勢。”幕府軍艦奉行勝海舟也提出海軍建成以後“進而攻敵國,終成東海一大強國,與西洋各夷爭天下之要衝”。
1868年,明治天皇頒佈《安撫萬民之親筆詔書》明確提出,今後將要“拓萬里之波濤,揚國威於四方”,主管海軍的軍務官也指出“耀皇威於海外,非海軍莫屬,當今應大興海軍”。
對此,天皇諭令:“海軍建設為當今第一急務,應該從速奠定基礎。”
1870年,日本兵部省向太政官提出了“迅速建設海軍”的基本原則,確立了“耀皇威於海外”的海軍戰略目標,規劃了“20年內擁有大小軍艦200艘、常備軍25000人”的海軍建設目標,奠定了日本海軍戰略的基礎。
日本政府賦予海軍的歷史使命,就是充當“大陸政策”的工具,“守護主權線”,“保護和擴大利益線”,爭做“東洋盟主”,打破亞太地區舊有的“華夷秩序”,為其稱霸亞太地區進而稱霸世界開闢道路。
3、陸權國家和海權國家的海軍建設戰略指導思想的不同,對海軍建設有著根本性的影響。中國近代海軍的悲劇,在於一代先驅的眼界侷限。在甲午戰爭前後,日本海軍選擇的是攻勢戰略,中國海軍採取的是守勢戰略,而且是消極的近岸防守。只要到過威海的劉公島你就會知道,當年將海軍基地建在這裡,立足點就是一個“守”字。從大的方面講,是與遼東半島的旅順成犄角之勢,扼守渤海門戶,拱衛京津。從小的方面講,劉公島港區像個口袋,口子小得連自己的軍艦進去都費勁(鎮遠艦就是因此而觸礁),艦隊進了港,只要外面的炮臺堅固,火力強大,就可以像縮排殼裡的烏龜,安然無恙。
“守”字當頭的清廷海軍建設,走上保守自封的道路自是必然;而“攻”字為先的日本海軍,隨時瞄準世界強手,不斷更新發展壯大,最終在整體力量上超過了清廷水師。
兩國不同的海軍戰略選擇,制約著海軍戰略目標的確定、海軍戰略力量的發展、海軍戰略方針的採取、海軍戰略手段的使用,導致兩個背景相似的東亞國家30餘年平行競賽後迥然不同的戰爭結局。
甲午戰爭使曾號稱“亞洲第一”的中國北洋海軍全軍覆沒,而後起之秀的日本海軍卻大獲全勝。究其原因,海軍戰略及海上作戰是決定這場戰爭程序和結局的關鍵。
三、海軍裝備的發展呈現出初期大清領先後期日本有針對性的瞄準趕超的局面
1、大清的海軍裝備堅實
甲午中日戰爭前,大清海軍建設達到頂峰,擁有北洋、南洋、福建、廣西四支艦隊。
據統計,清海軍四支艦隊。共擁有各種大小軍艦78艘(不計運輸船),魚雷艇24艘,排水量總共8萬餘噸,火炮在633門以上,魚雷發射管在78個以上,艦艇乘員達6300人以上。
北洋海軍主戰艦(10艘)和防禦艦(6艘)均為鋼製,噸位達34,810噸。其餘三支艦隊較弱,尤其福建艦隊經中法之戰後,主力覆沒,甲午中日戰爭前只有艦艇11艘,計7900餘噸。
當時海軍活動範圍北至海參崴,東至北韓與日本,南達香港、新加坡以及南洋群島各地。一批海軍學校也紛紛建立,至1890年(光緒十六年),各類海軍學校為中國海軍培養了1300多名專業技術人員。沿海建成了旅順口、大連灣、大沽、煙臺、威海衛、吳淞、馬尾、廣東黃埔等船塢和炮臺。其中旅順口海岸炮臺有18座,裝備著數百門德國克虜伯大炮,旅順港成為世界著名軍港。
2、日本海軍裝備建設堅持瞄準大清海軍尤其是北洋水師裝備的特點
日本近代海軍在裝備發展過程中,針對北洋海軍做了大量深入細緻的研究工作,制定了“快船快炮”剋制“堅船大炮”的戰術戰法。
採用以快制勝的思想來對抗北洋水師的鐵甲艦。這一思想的典型產物便是著名的“吉野”號巡洋艦。這艘巡洋艦是日本在1893年向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訂購的,該艦排水量為4150噸,裝備152毫米速射炮4門、120毫米速射炮8門、47毫米速射炮22門、360毫米魚雷發射管5具,航速達22.5節,是當時世界上最快的軍艦。以“吉野”號為首,加上“浪速”、“高千穗”以及“秋津洲”這四艘大於3000噸的新式巡洋艦,還有專門對付清廷“定遠”、“鎮遠”和“濟遠”3艦而定製的“三景艦”:“嚴島”、“松島”和“橋立”號。
這些新式艦船不僅航速快、機動性好,而且普遍裝備管退式速射炮,在火炮射速和精度上均強於北洋海軍的架退炮,這些技術優勢在甲午海戰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現。日軍獲得了在而後黃海海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的第一遊擊艦隊。
在甲午戰前的6年間,日本平均每年增添新艦2艘。至甲午戰爭前,日本海軍已有各型軍艦31艘,魚雷艇24艘,合計55艘。還有6艘軍艦及2艘魚雷艇正在建造中。同時,日本海軍不斷改良艦艇裝備,使用了“山內速射炮”、“保式14英寸魚雷”、“LBS測距儀”、“下瀨火藥”等一批新裝備。日本海軍在艦艇噸位、船速、炮速及新裝備等方面迅速趕超了中國北洋海軍。更為重要的是,日本此時已經基本完成了海軍的組織建設,鎮守府和軍令部等機構也相繼設立,常備艦隊已經編成,日本海軍已經孕育成了一支近代化的力量。
四、1874年日本入侵臺灣給大清海軍帶來一次戰略機遇
1868年日本倒幕派成功奪取政權之後,即迅速開始組建了新型的海軍。1874年,日本即派出其當時並不強大的海陸軍力量威逼琉球、入侵臺灣。
清政府一開始一無所知。直至日軍5月7日在臺灣登陸後才發覺日本的企圖。5月14日,任命沈葆楨為欽差辦理臺灣等處海防兼理各國事務大臣,授權節制福建省鎮道以下各官,江蘇、廣東沿海各口輪船準其調遣。隨即沈即率“安瀾”、“伏波”、“飛雲”3艦抵臺,之後又調“揚武”等艦常駐澎湖,“福清”等艦分駐臺北、廈門、福州,掩護淮軍武毅銘字軍6000餘人登臺。從而在陸上、海上對日軍都形成了巨大的威脅。
在中國方面的巨大軍事壓力下,日本被迫和談。然而由於當時清廷在多個方向都有嚴重的危機(西北阿古柏叛亂,南方因越南獄法國關係殊為緊張),因此在美、英、法三國的調停下,清廷決計妥協,以50萬兩白銀了結了此事。
此次臺灣事件,對雙方影響均極為重大。日本方面深刻的體會到了海軍在侵略戰爭中的重大意義,隨即從英國進口了“扶桑”、“金剛”、“比睿”等艦,加強自身海軍建設。而中國方面的有識之士也意識到日本已經成為中國近在咫尺的最危險的敵人,對海軍建設的重要性逐漸形成共識。
但綜觀來看,這次日本進犯是在其羽翼未豐的情況下的一次冒險。清廷沒有能夠藉此機會傾力進擊日本,確實是一次重大的戰略失敗。依照當時的清廷實力,並非沒有力量將戰爭轉移到日本本土,迫使日本簽訂城下之盟。而如果能夠這樣做的話,完全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擺脫當時的艱難局面,甚至可能導致日後中日局面的全面變化。
然而清廷之所以如此缺乏決戰的決心。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國內、國際局勢的交困。陸軍精銳開赴西北平叛,其背後有沙俄的陰影;西南則與法國爭奪日趨激烈,不得不遣軍以防。且自鴉片戰爭以來,外戰屢戰屢敗,也確實極大的挫傷了清廷從中樞到地方各級決策者的自信心。沒有開戰,也實在是出於無奈!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出當時清廷面臨的困局了。
五、甲午戰爭開展之前日本製定了完備的以海軍為制勝利器的作戰方案
1894年7月25日—1895年4月17日的甲午戰爭爆發前,1894年6月5日日本政府組建對華戰爭的最高統帥部——日軍大本營;6月17日,大本營御前會議決定發動對華戰爭,並確定了日本海陸軍作戰的基本方針。
日本的作戰目的是:將陸軍主力從海上輸送入渤海灣擇地登陸,在直隸(今河北)平原與中國軍隊進行決戰,然後進攻北京,迅速迫成城下之盟。
日本大本營認為,“中國有優勢的海軍”,因此,陸軍主力在直隸平原“決戰的結局首先要取決於海戰的勝敗”,即取決於日本海軍能否首先在海上戰場殲滅中國海軍主力,掌握渤海與黃海的制海權,從而保證安全輸送其陸軍主力在渤海灣內登陸。
鑑於上述考慮,日本大本營在作戰計劃中設定出作戰的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日本出動陸軍入侵北韓,牽制中國軍隊;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出海,尋機殲滅北洋海軍,奪取黃海與渤海的制海權。第二階段,則根據海上戰場的作戰所可能產生的不同結局,分別編設出三種具體作戰方案:
一是如果日本海軍在海戰中獲勝並掌握了預定海區的制海權,則立即輸送其陸軍主力兵團進入渤海灣登陸,在直隸平原與中國軍隊實施決戰; 二是如果海戰平分秋色,日本海軍不能掌握制海權,則以陸軍主力兵團達成對北韓的佔領; 三是如果日本海軍在海上戰場失敗,制海權落入中國海軍之手,日軍則全部撤回本土設防,準備全力抵禦中國軍隊對日本的進攻行動。
日軍大本營關於作戰的上述考慮與方案,是十分周密、明確而堅決的。它對中國海軍沒有作出任何輕視的判斷和決策,這完全符合兵家制勝之道。
特別需要強調指出的是,日軍大本營為這場戰爭制定的是一個比較典型的海軍制勝的戰略。因為整個戰爭的發展過程及其可能導致的最終勝負結局,無不依賴於中日兩國海軍兵力在海上戰場的決戰即制海權的得失。完全可以說,在這場戰爭的海上戰場角逐中,中日兩國海軍對黃海與渤海制海權的爭奪,具有關係戰爭全域性的重要戰略意義。因此,戰火尚未點燃,日本方面已居於一種有利而主動的戰略態勢之中了。
回覆列表
慈善太后 太相信自己的軍事力量了 認為自己的國家很強大 不需要向國外學習 反而還向國外向我們學習 導致我們落後了技術開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