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與書居

    中國古代帝王往往有好幾個稱呼,比如人們習慣稱漢朝的劉徹為武帝,唐朝的李世民為唐太宗,清朝的玄燁為康熙。這些不同的稱呼反映了中國古代帝王除了名字之外,還擁有的諡號、廟號、年號。

    什麼是諡號?所謂的諡號指的是帝王死後,群臣根據其生前的功過給予的一個總的評定。這一制度起於周朝時期,經過後期的發展成為禮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諡號是根據帝王一生的所作所為做出的一個評斷,所以有美諡和惡諡之分。美諡如周文王、漢武帝等,惡諡有周厲王、隋煬帝等。

    古代帝王駕崩後,根據禮制必須修建專門的祭祀廟堂供後人奉祀。奉祀時需要特別追加一個尊號,這個尊號就是廟號。漢景帝時,第一次將祭祀漢高祖劉邦的專廟稱為“太祖之廟”,將祭祀文帝的專廟命名為“太宗之廟”。從這時起,“太祖”與“太宗”等才正式成為中國皇帝的“廟號”,並以此充當皇帝的一種稱謂。

    年號指的是古代皇帝紀年的名號,始於漢武帝時期。比起諡號、廟號的固定性,皇帝的年號要不穩定很多。古代帝王常常根據自己的政治需要而頻繁更換年號,如漢武帝就有“元封”、“太初”、“天漢”、“太始”、“徵和”、“後元”等年號。當然,明清兩朝的皇帝年號都很固定,除了明英宗因為“土木堡之變”丟了皇位而後復位,因此有了兩個年號外,其餘的都只有一個年號。所以人們常常用年號來指代明清兩朝的皇帝。

    一般來說,人們對古代皇帝的叫法,唐以前的習慣稱其諡號,唐及以後的朝代則直呼其廟號。明代則可廟號、年號相混稱,但清朝的皇帝基本都是以年號相稱。

  • 2 # 歷史壹加壹

    1、廟號

    廟號起源於西漢時期,終止於清朝,是指皇帝死後,入太廟受祭拜時的名號。一般開國皇帝稱為祖,後來者稱為宗。如宋太祖趙匡胤,其後代即稱宋太宗趙光義。也有個別朝代,前幾代皇帝都稱為祖,如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另外,在隋朝以前,並不是每個皇帝都有廟號的,只有文治武功品德卓越者才可以進入太廟受祭拜。

    2、諡號

    諡號起源於西周時期,是後人對死者生前所作所為評判的一種稱號。所以,並不只是皇帝才享有的,一般具有一定地位的人就可享有。一般由二字組成,可含有褒貶之意,因此諡號又有善諡、平諡、惡諡之分,如周厲王的“厲”,隋煬帝的“煬”就是惡諡。

    3、年號

    顧名思義就是皇帝紀年的名號,由漢武帝首創,第一個年號為“建元”,以後每個朝代的第一位皇帝,就必須改年號,也叫改元。另外,在明朝以前,皇帝每遇國家大事或者重大災難,就經常變更年號。如唐高宗在位三十二年,就用了十四個年號。直到明朝,便只用一個年號。

  • 3 # —微塵—

    古代帝王的諡號、廟號、年號有什麼區別?

    1 諡號

    所謂諡號,就是帝王死後,後人(主要是帝王繼承者)用一兩個字對一個人的一生做一個概括性的評價,算是蓋棺定論,如漢武帝劉徹。諡號有褒有貶,主要對其一生是非功過的評價。

    2 廟號

    廟號也是帝王死後才有的稱呼,是帝王死後在太廟裡立宣奉祀時追尊的名號,廟號常用”祖”字和“宗”字,開國皇帝一般被稱為“太祖“或“高祖”,繼任的皇帝一般稱為“宗”;如唐朝開國皇帝李淵死後廟號為高祖,繼任者李世民死後廟號為太宗。

    3 年號

    年號是中國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亦可以作為表示年份)。一般由皇帝發起。先秦至漢初無年號,漢武帝即位後首創年號。始創年號為建元。此後形成制度。歷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內訌外憂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號。一個皇帝所用年號少則一個,多則十幾個。如唐高宗有14個;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個年號,故明清帝王多以年號作為皇帝的稱呼,如永樂皇帝、康熙皇帝等。

    在對古代帝王的稱呼上,我們一般習慣都是國號在前,後面加一個或諡號或廟號或年號,如隋文帝、宋太祖、明崇禎等。

    隋朝之前多以諡號稱呼,如夏桀、商紂王、周文王(自稱)、周武王(自稱)、周厲王、周幽王、漢高祖、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漢元帝、漢光武帝、隋文帝、隋煬帝等。

    唐宋時期多以廟號稱呼,諡號的字數逐漸多了起來,如李淵諡號為: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 。唐宋帝王廟號如唐高祖、唐太宗、唐玄宗、宋太祖、宋太宗、宋仁宗等。

    明清時期多以年號成呼,這和明清帝王一輩子只用一個年號(一世一元)有關吧,如明洪武、永樂、萬曆、崇禎、康熙、雍正、乾隆、光緒等。

  • 4 # 古今注

    諡號

    諡號起於西周,終於清末。是古代帝王或者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後,由朝廷或後人按其生平事蹟以示褒貶所給予的稱號。

    如,周武王滅商有武功,死後諡號為“武”,後人稱他為周武王。周文王,發揚文化,重視農業,死後諡號為“文”,後人稱他為周文王。而臣子諸葛亮,諡號由朝廷賜予,為“忠武”,歐陽修諡號為“文忠”。諡號的命名來自於諡法。大致分三類,上諡字,文、武、景;中諡字,哀、悼、懷;下諡字,煬、歷、靈等。

    諡號一般只用一兩個字,但從唐代開始,諡號用字開始增加,而武則天更是開創了皇帝生前自己定諡的先例。這就導致後世皇帝諡號多為褒義,且字數增加不便記憶,所以,諡號只在特定隆重場合使用。

    如,唐高祖李淵死後,諡號曰大武,廟號高祖,陵曰獻陵。上元元年改諡神堯皇帝,天寶八載諡神堯大聖皇帝,十三載增諡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太長太難進,所以人們稱呼李淵就直接稱呼廟號——唐高祖。

    廟號

    廟號起源於漢代。皇帝死後,在太廟立室祭祀他時,給與的專室名字就是廟號。

    起初,廟號不是每一位皇帝都能擁有,只有那些開國君主因巨大貢獻而為祖,如唐高祖。或者繼嗣君主非常賢明而為宗,如唐太宗。

    沒有廟號的皇帝,神主附享與其父祖之廟。但從唐代開始,每位君主死後都能擁有一個特定的廟號,也都能在宗廟裡為後代所供奉。所以唐代至宋元時期,人們都以廟號來特定稱呼帝王。但由於歷朝廟號用字大多重複,為了區別起見,明以後人們習慣用年號來稱呼帝王,所以年號真正作為君主稱謂是在明清時期。

    年號

    年號也起源於漢代,是皇帝在位期間紀年的名號,自漢武帝開始確立。此後,新皇繼位都會重新另立年號,標誌改朝換代,即“改元”。

    一般情況下,同一皇帝在位時,也會出現改元的情況,然而明清時期,各君王一般僅用單一的年號,且和前歷代不同。而用年號稱呼皇帝的好處,就是簡約清晰不易混淆,而且還能顯示出君主稱謂該有的得體莊重。如,乾隆皇帝、道光皇帝。在中國古代,各稱謂看似複雜乏味,其實各有特色,代表不同的含義。儘管封建帝制已經不復存在,但我們透過各種各樣的稱謂,仍然可以感受到稱謂之中暗含的種種思想和社會制度,這無疑是一把開啟歷史大門的金鑰匙。

  • 5 # 毛劍傑

    諡號

    諡號是對古代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死去後的官方評判,從功業事蹟和道德修養等方面。古代的君主、諸侯、大臣、后妃等均有諡號,不是皇帝獨有的。

    諡號始於周朝,天子、諸侯、大夫、士均有,後來就逐漸形成了明確的諡法,依據是《諡法解》一書。漢朝則規定只有生前封侯者有得諡資格;唐朝規定職事官三品以上有得諡資格;唐朝二品以上官員有得諡號資格;一般文人學士或隱士的諡號,由其親友、門生或故吏所加,稱為私諡,與朝廷頒賜的不同。

    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以為“德兼三皇,功高五帝” 就將“皇”、“帝”連起來開始稱“皇帝”。而無論商朝的廟號還是周朝的諡號都有“子議父、臣議君”的嫌疑,通通廢除。嬴政自稱始皇帝,之後二世、三世、子子孫孫千秋萬代,無窮盡也。所以秦朝的皇帝稱謂最為特殊,秦始皇、秦二世。

    諡號分為三種。褒揚性的美諡:莊、武、文、宣、襄、明、睿、康、景、懿等。憐惜性的平諡:懷、悼、哀、閔、思、殤等。惡諡:厲、靈、煬等。朝廷頒賜的諡號是人死後由官方平定的,而末代皇帝的諡號又下一個王朝的帝王追贈的。所以楊廣就被唐朝給了一個惡諡,煬。

    諡號的字數,從一個字開始,發展到後來用好多個字,簡直成了褒義詞堆砌。隋朝以前均為一字或二字,如漢朝的皇帝劉盈諡惠帝、劉恆諡文帝、劉啟諡景帝,劉徹諡武帝,劉秀諡光武帝等。但是從唐朝開始,皇帝的諡號字數逐漸增加,例天寶十三年,玄宗李隆基決定將先帝的諡號都改為七個字如李淵為“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李世民為“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唐後各代皇帝的諡號,一般都偏長,其中稱冠的清太祖努爾哈赤,諡號竟長達二十五個字“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

    廟號

    廟號是君主死後,在太廟中被供奉時所用的名號。

    廟號起源於商朝,但是周取代商朝之後廢除了廟號制度,發明了諡號制度,所以周朝天子只有諡號而無廟號,直到漢朝建立又恢復了廟號制度。隋以前,並不是所有君王都有廟號,一般君王死後會建築專屬的家廟祭祀,但在七代之後就必須毀去原廟,而於太廟合併祭祀。而對國家有大功、值得子孫永世祭祀的先王,就會特別追上廟號,以示永遠立廟祭祀之意。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廟號開始氾濫(“降及曹氏,祖名多濫”)。而到了唐朝,除了某些亡國之君以及短命皇帝之外,一般都有廟號。

    廟號簡單的分為:祖和宗兩類。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一般開國之君或其先祖,或開疆拓土的皇帝位祖,如漢高祖劉邦,漢世祖劉秀,明成祖朱棣,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其他的為宗,如唐太宗李世民。

    年號

    年號是中國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是漢武帝劉徹創立的。此後形成制度。歷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內訌外憂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號。新皇帝登基後也要改年號,但是繼位當年還是使用先帝的年號,除夕之後,第二年才開始用新帝的年號。一個皇帝所用年號少則一個,多則十幾個,如唐高宗有14個。到了明清,一個皇帝一個年號,故後世即以年號作為明清皇帝的稱呼,如永樂皇帝、康熙皇帝等。

  • 6 # 青年史學家

    題主提的這個問題很有意義,這些名詞我們很常見,但是想弄清楚還得費一番功夫。

    首先我們來看諡號

    我們首先要明確的是,諡號並不是帝王給自己起的,而是皇帝駕崩後,朝廷根據皇帝的特點,或者在任時的功績對皇帝進行的評價而來。舉個例子吧,漢武帝,這個“武”就是諡號,說明這位皇帝在任內進行過許多大規模軍事鬥爭。

    其次我們聊聊廟號

    廟號廟號,肯定和廟有關,這個廟就是太廟,死後供奉皇帝用的,這個廟號也不是皇帝自己取得,而是皇帝駕崩後,後人根據皇帝地位而來。例如太祖、太宗、高祖、世祖、高宗這些都屬於廟號!

    再來看一下尊號

    尊號,看名字就知道了,顧名思義就是對皇帝的尊稱,一般臣下覺得整天叫陛下叫的太無聊了,沒有什麼新意,於是就會給皇帝加上尊敬的詞語,這些詞語一般都是尊號。

    最後再來講一下年號

    年號就是皇帝自己確定的東西了,一般來說,年號都是皇帝根據在祖宗宗法排下來的,例如清朝時期,康熙37年,雍正5年,乾隆44年,這些都是年號!

  • 7 # 日慕鄉關

    諡號

    諡號源於西周,指古代的皇帝大臣死後,朝廷給出的一個具有評價意義的稱號,用來高度概括歷史人物的生平。華人講究蓋棺定論,諡號就是最好的定論。時至今日依舊可以從新聞聯播看到,比如經常聽到的:中國****員,久經考驗的*****,無產階級***,某某某與某年某月某日因病醫治無效去世等等。

    諡號長短字數不定,或一兩字,或二十餘字,早期的諡號字數很少,例如劉邦的諡號就是:太祖高皇帝,劉徹就是:世宗孝武皇帝。從唐代開始,諡號越來越長,例如李淵的諡號:高祖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趙匡胤還長些:太祖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歷史上諡號最長的君王是努爾哈赤,叫做:太祖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

    男人有諡號,女人也有。第一位有諡號的皇后是衛子夫,諡號為:思皇后。由於衛子夫是自殺,死後很長時間默默無聞,直到漢宣帝劉病已繼位,感念祖奶奶恩德,特追加諡號。女性諡號最長的是慈禧,這老太太一輩子愛面子,死了也得再風光一把,足足25個字,叫做“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毛筆寫的換好幾行,實在無聊。

    廟號:

    廟號起源於商朝,華人講究祖先崇拜,君王死後要入宗廟,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廟號一說。廟號只有四種,創基立業曰“太”、功高者曰“高”、世代祭祀曰“世”、中興者曰“中”,另外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給予祖或宗的稱號。商朝以後廟號被廢除,直到西漢又重新撿起,如劉邦的廟號為:太祖高皇帝。

    廟號本是十分嚴肅的稱號,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廟號,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對西漢皇帝廟號做了整理,只保留了漢高祖、漢文帝、漢武帝、漢宣帝四位。魏晉南北朝以後,廟號開始批發大甩賣,到了唐朝,除了某些亡國之君以及短命皇帝之外,一般都有廟號。

    尊號:

    尊號是指古代尊崇皇帝、皇后的稱號。可以生前上,也可以死後上。其實就是一幫狗奴才為了拍馬屁給皇帝皇后加的高帽子。所謂千穿萬穿,馬屁不穿,皇帝也樂得接受。尊號始於秦朝,盛行於唐代。例如秦始皇就被大臣上尊號:泰皇。唐玄宗李隆基最喜歡這玩意,先後搞了六個尊號,他兒子肅宗也體諒老爹這口,死後還給他上了個“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的尊號,唐玄宗被稱之為唐明皇,就源於這一尊號。

    寫到這不由想到一個笑話,原蘇聯總統勃列日涅夫非常喜歡收集勳章並給自己頒獎,一生獲的四次“蘇聯英雄”稱號,還多次暗示下屬給他上第五個,為此還留下了眼淚,和唐明皇可謂半斤八兩,惺惺相惜。

    年號

    年號是中國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古人沒有公元、公元前的說法,記載年份很困難,漢武帝十九年首創年號:“建元”,此後歷代君王都以此作為紀元方法。年號並非一塵不變的,遇到“天降祥瑞”或內訌外憂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號。唐高宗就搞出14個年號,冠軍非他莫屬。明清皇帝比較老實,基本都是一人一個年號。所以後世經常用年號稱呼明清皇帝。

  • 8 # 朝暮九歌

    說在前頭,廟號尊號年號三個是帝王專屬,諡號的話不是。

    諡號

    含義:先說諡這個字的意思:諡號,為東亞古代君主、諸侯(包括中國、北韓、越南、日本)、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後,根據他們的生平事蹟與品德修養,評定褒貶,而給予一個寓含善意評價、帶有評判性質的稱號。諡號就是對一位死去的君王、貴族、大臣一生的評語。

    古人講究簡,所以一般諡號就一到兩個字,舉個例子:齊宣王的“宣”,楚莊王的“莊”;三國偶像諸葛亮諡“忠武”,精忠報國的岳飛諡“武穆”

    就拿岳飛的諡號解釋下,武穆是因為岳飛的一生符合這些原則:

    《汲冢周書》稱:“威彊叡德曰武,克定禍亂曰武,刑民克服曰武,誇志多窮曰武。”《諡法》稱:“佈德執義曰穆,中情見貌曰穆”。

    這些都是比較好的評價,所以叫上諡,是一種美諡,即美稱。

    (明開國元勳劉伯溫,諡號就是文成,我們後人可以稱其文成公)

    起源:諡號是周開始的。漢倡導以孝治天下,所有皇帝的諡號都有個孝字,如孝惠、孝文、孝景一直到孝獻。漢獻帝是他死去之後曹魏給他加的諡號,他的諡號為孝獻皇帝,“獻”為平諡,意為“聰明睿智”。題外話,我們看出曹魏政權其實是比較認可漢獻帝劉協的。

    種類

    期初只有“美諡”、“平諡”,沒有“惡諡”。善、惡“諡號”則源自西周共和行政以後,即周厲王因為暴政“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等被諡為“厲”,另外還有“私諡”。諡號的選定根據諡法,諡法規定了一些具有固定涵義的字,供確定諡號時選擇。這些字大致分為下列幾類:

    上諡,即表揚類的諡號,如:漢文帝“文”,表示具有“經緯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學好問”的品德;

    下諡,即批評類的諡號,如:隋煬帝“煬”表示“好內遠禮”、周幽王“幽”表示“壅遏不通”、漢靈帝“靈”表示“亂而不損”等

    “惡諡”,基本算是很嚴厲的批評了:周厲王是一個貪婪的君,“華人”發動暴動,他逃到彘(今山西霍州市東北)並死在那裡,“厲”便是對他予以斥責的“惡諡”。

    平諡,多為同情類的諡號,如:;楚懷王“懷”表示“慈仁短折”;上述三類一般屬於官諡。

    私諡:是有名望的學者、士大夫死後,由其親戚、門生、故吏為之議定的諡號;“私諡”始於週末,興盛於漢朝。

    插一條容易誤解的諡號“莊”

    很多人都以為“莊”是美諡,楚莊王,春秋五霸我懂!其實莊這個字貶大於褒,“莊”的解釋:兵甲亟作、睿通克服、死於原野、屢徵殺伐、武而不遂均曰莊。看解釋就知道九成是惡諡,除了睿通克服算是好點的評價,其餘都是指責征戰不休,勞民傷財之意,甚至身死戰場,一命嗚呼。睿通克服者,通達而使之臣服也。最有名的當屬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熊侶,就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那位。

    小結:諡法制度有兩個要點:一是諡號要符合死者的為人,二是諡號在死後由別人評定並授予。君主的諡號由禮官確定,由即位皇帝宣佈,大臣的諡號是朝廷賜予的。諡號帶有評判性,相當於蓋棺定論。

    廟號

    含義

    廟這個字祭祀的場所之意,皇帝死後,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特起的名號。

    所以這點和諡號其實很像:都是死後才有,只不過場所不一樣,一般情況廟號看不出褒貶。但有些廟號甚至都近似於諡號的作用:

    太祖、高祖開國立業;太宗、聖祖發揚光大;世祖是中興之主;哲宗、興宗、成宗是守成之君;哀宗、思宗則應用於較為悲情的亡國之君。

    起源發展

    廟號是東亞地區皇帝於廟中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起源於重視祭祀與敬拜的商朝,不過滅商的周朝直接廢掉了廟號這種禮儀,選擇了諡號。廟號在漢朝重新啟用。

    回到正題,皇帝的廟號是什麼樣的,我們熟知的唐太宗李世民,太宗就是廟號,就是唐高祖,唐太宗,宋徽宗,明太祖,朝代後面兩字帶祖帶宗的都是廟號。

    看到這裡,讀者朋友們可能會恍然大悟,帶祖帶宗?不就是祖宗嗎,沒錯,廟,太廟就是皇家祭拜祖宗的地方,廟號,就是對祖宗(已去世)的稱呼。

    古人講究,死後葉落歸根,要對得起列祖列宗。

    尊號

    尊號:封建時代皇帝、皇后、皇太后在世時的稱號。

    特點是不用避諱,哪怕平民百姓也可以喊,但有個嚴重的問題,下面會提到。

    很多尊號都是皇帝在世,大臣們請辭讓皇帝加上,例如,那邊天災給解決了,大臣們就要稱讚皇帝洪福齊天,德服黎明,聖功至明云云。可以理解成,臣子們一本厚大的馬屁記錄本。

    舉個例子,皇帝駕崩後,諡號尊號要放一起稱呼,所以清太祖努爾哈赤的諡號為:“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是不是很複雜很麻煩,你還別嫌麻煩,一個字,順序都不能叫錯,叫錯嚴重了還要掉腦袋。

    所以,很有趣的一點就是明明皇帝尊號誰都可以喊,但普通老百姓還真的不敢隨便稱呼您,這麼長繞口令呢,言多必失,草民還是跪著吧。

    年號

    年號是中國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亦可以作為表示年份)。一般由皇帝發起。先秦至漢初無年號,漢武帝即位後首創年號。始創年號為建元。此後形成制度。年號制度發端於中國,後來北韓新羅在6世紀、日本在7世紀後期、越南在10世紀都因為中國的影響,開始使用年號;古代越南、大韓帝國時期的北韓以及高麗、蒙古目前仍使用年號的是仍保持君主制的日本。國建國初年受到中國影響,都曾使用過年號。中國大陸、香港、澳門、以及南韓、越南因為已經廢除君主制已經全面廢止年號。另外中華民國所用的民國紀年和北韓使用的主體紀年也常被誤認為是年號。

    雖然拿年號來紀年,但是歷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內訌外憂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號。一個皇帝所用年號少則一個,多則十幾個。唐高宗李治,有14個年號。事兒多所以換的勤快。所以我們稱呼明清以前的帝王基本上不稱呼年號,因為沒有代表性,明清的話帝王一般一人配一個年號,例如大家熟悉的永樂,康熙,乾隆等等其實都是年號。

    提一句大家有可能產生誤解的點:熟知的銅錢上,印的是年號嗎?

    許多人都認為開元通寶是年號錢,理由是唐玄宗李隆基有個年號是開元,這是錯誤的。開元通寶是非年號錢,在唐代初年就已經鑄造,是由歐陽詢親自題字,歐陽詢是初唐人物,而李隆基生於盛唐,二人生活年代相差百餘年,從年代上講,歐陽詢就不可能給李隆基的鑄錢題字。而李隆基將年號定為開元,純屬巧合。而且這個一直使用到宋太祖開寶八年才停止鑄造。所以和年號是一點關係都沒有的!

    一句話總結時間:諡號是死後的評語,廟號是死後進家族祠堂的稱號,尊號就是臣子對皇帝的讚美稱號,年號就是紀年的名號(曆法)

  • 9 # 壹號收藏

    秦始皇

    一、年號

      年號是指用於紀年的名號。一般由皇帝發起。發端於中國,後來北韓新羅在6世紀、日本在7世紀後期、越南在10世紀都因為中國的影響,開始使用年號;古代越南、大韓帝國時期的北韓以及高麗、蒙古國建國初年受到中國影響,都曾使用過年號。目前仍使用年號的是仍保持君主制的日本。中國大陸、香港、澳門、以及南韓、越南因為已經廢除君主制已經全面廢止年號。另外中華民國所用的民國紀年和北韓使用的主體紀年也常被誤認為是年號。

    漢武帝,劉徹

      在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年號出現在西漢漢武帝時期,年號為建元(前140年—前135年)。此前的帝王只有年數,沒有年號。據清朝趙翼的《二十二史札記》考證,年號紀年是在漢武帝十九年首創的,年號為“建元”。《漢書》上記載說,那年十月,漢武帝出去狩獵,捉到一隻獨角獸白麟,群臣認為這是吉祥的神物,值得紀念,建議用來記年,於是立年號為“元狩”,稱那年(前122年)為元狩元年。可是,過了六年,又在山西汾陽地方獲得一隻三個腳的寶鼎,群臣又認為這是吉祥的神物,建議用來紀年,於是改年號為“元鼎”,稱那年為元鼎元年。後來,人們把這記錄年代的開始之年稱為“紀元”,改換年號(或帝王紀年時代改稱元年)叫做“改元”。首實行改元(改稱元年)者為漢文帝,但未取年號。此後,每次新皇帝登基,常常會改元,並同時改變年號。一般改元從下詔的第2年算起,也有一些從本年年中算起。

    唐太宗,李世民

      改元

      一個皇帝在位時,也可以多次改元。明朝以前的皇帝多數都改元兩次以上,一個皇帝的年號也可以有多個。例如漢武帝有11個年號,武則天在位21年有18個年號。也有皇帝在即位時使用前一代皇帝的年號,例如五代時期後梁的“乾化”年號、後晉的“天福”年號、後周的“顯德”年號。明朝以後採用一世一元制,扣除復辟政變者(如明英宗),大致上都是一個皇帝只用一個年號,因此也常常用年號來稱呼皇帝,例如嘉靖皇帝、崇禎皇帝、康熙皇帝等。

    宋太祖,趙匡胤

      年號的使用

      年號被認為是帝王正統的標誌,稱為“奉正朔”。一個政權使用另一個政權的年號,被認為是藩屬、臣服的標誌之一。這種現象主要發生在中國分裂的時期。五代十國時,閩國、楚國使用後梁、後唐年號,吳越國使用唐、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和北宋的年號,另外北韓、琉球為中國藩屬時,亦用中國帝王年號。也因此,許多地方割據勢力、少數民族政權,以及人民起義也常常自立年號紀年。

    明太祖,朱元璋

      中國年號的使用情況非常複雜。同一時期並存的政權,往往各有年號。還有的政權一年之中數次改元,幾個年號重疊使用。也有政權自己不建年號,而沿用前朝或其他政權的年號。例如後晉的天福年號用至九年,改為開運元年。3年後,後漢劉知遠稱帝,不自建年號,也不沿用開運年號,而是追承天福十二年。還有許多年號在不同時期重複使用。例如建元就有5個時期在使用。還有因為避諱或者其他原因,一個年號有不同寫法,例如唐殤帝的唐隆年號,又寫作唐元、唐安、唐興。

      有些年號是根據兩個前代年號合併而成,如貞元取自貞觀開元,隆興取自建隆紹興,淳熙取自淳化雍熙,紹熙取自紹興淳熙,慶元取法慶曆元祐、開禧取自開寶天禧等。

    明成祖,朱棣

    二、廟號

      廟號,是中國古代帝王去世後,後人在太廟之中奉祀時追尊的名號。

      廟號,意思就是皇帝在於廟中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起源於重視祭祀與敬拜的商朝。最初並不是所有君王都有廟號,一般君王死後會建築專屬的家廟祭祀,但在幾代之後就必須毀去原廟,而於太廟合併祭祀,合於太廟祭祀稱之為“祧”;“祧”這件事情有實際上的作用,如果每個君王的廟都留下,數代之後為數眾多的家廟會有祭祀上的困難。而對國家有大功、值得子孫永世祭祀的先王,就會特別追上廟號,以視永遠立廟祭祀之意。

    清聖祖,玄燁

    三、諡號

      諡號(“諡”,拼音:shì,注音:ㄕˋ,中古拼音:zsjiih)為東亞(包括中國、北韓、越南、日本,但春秋戰國時的國家吳國、越國君主不用諡號)古代君主、諸侯、大臣、後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後,根據他們的生平事蹟與品德修養,評定褒貶,而給予一個寓含善意評價、帶有評判性質的稱號。

      根據對西周時期青銅器銘文的研究表明,遲至周穆王前後,給地位較高或較有身份的死者加以諡號的做法已比較多。古代除對帝王可以稱呼其“諡號”外,稱呼大臣、學者名流的“諡號”也是一種尊重的稱呼;有些人的諡號由於經常被後人稱呼,幾乎成為他們的別名,如曾文正(曾國藩)、嶽武穆(岳飛)、陶靖節(陶淵明)等。

    清高宗,弘曆

    四、尊號

      尊號是中國、北韓半島及日本等漢字文化圈國家歷史上君主、后妃在世時的稱呼。一般用於外交、禮儀、祭祀等。皇帝的尊號不需避諱,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可以叫。

      後期,賜諡權高度集中於皇帝手中,要取決於“聖裁”。 帝王的諡號一般是由禮官議定經繼位的帝王認可後予以宣佈,臣下的諡號則由朝廷賜予。

      如乾隆皇帝

      諡號,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

      廟號,高宗

      年號,乾隆

  • 10 # 侃到回車

    年號、廟號、諡號都與皇帝有關,而且又都帶有一個“號”字,不過,儘管它們看起來比較相似,其實含義卻大不相同的。

    看過《雍正王朝》等電視劇的朋友們或許已經注意到,只要提到年份,人們統一的說法是康熙二十九年、康熙四十三年、雍正二年、雍正八年等等。這裡的“康熙”、“雍正”是什麼意思呢?其實,這正是皇帝的年號,而古代的中國,就是以年號來紀年的。

    說到“年號”,大家也許又要聯想到另外兩個詞——“廟號”和“諡號”,這三者到底有什麼關係呢?

    所謂年號,首創於漢武帝時期,是中國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也就是說,年號是用來表示年份的;而廟號則是指皇帝駕崩之後,其牌位供於太廟之中,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廟號屬於祭祀的範疇,與祭祀有關。

    諡號是指人死之後,後人給予評價的文字,諡號雖不是帝王所獨有,但還是以帝王為主,一般人死後是不會有什麼諡號的。諡號字數長短不定,少則一個字,多則一二十。

    古代中國紀年用年號,有的帝王在位期間會經常更改年號,比如女皇武則天,幾乎每不到兩年就要改一次年號,像永昌、天授、如意、神功、神龍等等都是其年號,而而有的帝王則一生只使用一個年號,明清時期的帝王大都是這樣的,比如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康熙皇帝,儘管他在位長達61年,卻仍然只使用“康熙”這麼一個年號。

    說到“康熙”,我們不妨來舉個例子看一看,看看康熙皇帝的年號、廟號、諡號都是什麼:

    原名:愛新覺羅·玄燁

    年號:康熙

    廟號:清聖祖

    諡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儘管年號、廟號、諡號看上去不大容易分辨,但這裡還是有一些小竅門的。比如,凡是說到某某祖、某某宗,即是廟號;凡是說到某某帝,即是諡號;既不是祖,也不是宗,又不是帝的,基本上就可以斷定是年號了。

    為了方便記憶,我們可以簡化為這麼一句順口溜:祖宗在廟,帝是諡號,三者之外,就是年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經常誇孩子好聰明,對孩子有好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