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壹心理
-
2 # 若辰讀書
誇孩子聰明,幾乎是每個家長都會做的事情,我自己也會經常忍不住這樣誇孩子,以為是鼓勵孩子,最近看了一些資料,發現誇孩子聰明,並不是幫助孩子成長最好的方式。
最近看了《終身成長》這本書,這是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根據數十年研究成果而寫的,亞馬遜多年暢銷書。在這本書中,作者提出了兩種思維方式: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兩種思維反應的是面對成功與失敗、成績與挑戰時的兩種基本心態。
固定型思維的人認為一次失敗就是永久性的,不會從失敗中學習;
能力是天生的,不會因為學習而改變;
不認可努力,認為只有有缺陷的人才需要努力。
成長型思維的人認為失敗的行為不能說明自己是失敗者,注重從中吸取經驗;
能力是可以透過學習提供的;
努力才能激發能力。
思維方式對人際交往、商業合作、教育培訓、體育等各個領域都有直接影響。人和人之間的差異表面上看起來是教育層次、出身、個性差異,歸根結底還是思維方式的差異。
作為父母,我們表揚孩子聰明,以為這樣孩子更有自信心,實際上經常有反效果。這種做法會讓孩子在遇到困難時,立即對自己產生懷疑,害怕挑戰難題。長期下去,孩子可能會陷入固定型思維模式,認為自己的學習成績是靠天生聰明得來的,如果考不好就再也不聰明瞭。
那孩子取得了成績就不誇了嗎?當然不是,我們可以換種方式,不誇聰明,這是對智力做出評價,我們可以誇獎孩子的努力過程,強調是孩子透過自己的努力、嘗試、學習和堅持才取得了好成績。“你為了解這個數學題,嘗試了好幾種方法,終於找到解題方法了!”
後一種誇獎方法好在哪裡?關鍵是給孩子傳遞這樣的資訊:技能和好成績是透過自己的努力得到的,不是天生的,是可以改變的。這樣孩子更願意接受挑戰,嘗試更難的專案。
-
3 # 大話精神
我覺得是一把“雙刃劍”,而如果用對了方式,對孩子的成長是有利的。首先我們要杜絕的就是,不管怎麼樣,不管什麼時候什麼地點,就算是孩子憑藉小聰明做了一些壞事,也誇獎孩子聰明,這是不正確的!這樣會給孩子養成一種驕傲和自我的心理,會讓他們覺得我做的事情都很正確,我比別的小朋友聰明!這樣其實是很不利於孩子成長的。
過度的誇獎其實並不可取,再聰明的孩子最後也會因為家長的誇獎迷失了自我。但是適當的誇獎其實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孩子的學習生活過程中,當孩子在某一領域得到了進步,或者突破了自我,誇孩子聰明會無形中增長孩子的信心。會讓孩子有一種得到肯定的感覺,對孩子的成長是有一定幫助的,當孩子得到了自己聰明這一訊息後,在他的潛意識裡就會存在一種我可以的想法,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和進取心!
-
4 #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婦
“你真棒”“你真厲害”“你好聰明啊”……,相信這樣的話家長經常會用到孩子的身上,以表達我們對孩子的誇獎、肯定,喜愛的情緒。
這種賞識教育確實能夠讓孩子對自己形成積極的認知,對建立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樂觀的心態都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經常這樣的誇獎真的就對孩子來說就非常的好嗎?
一、不實的表揚讓孩子迷失
像這些“你真棒,你太厲害了,你好聰明”等這樣的詞語用到孩子的身上時,雖然他們開始的時候會很開心,但是他們卻沒有辦法在這份開心中停留。因為接下來他們就會感到迷茫,不知所措,有時他們會自己思想我哪裡棒呢,在一件事情成功的過程中是哪裡被家長稱為好,稱為棒的呢?當孩子找不準自己做的好的點,棒的點時,在面對下一次的事情時他們就會有點不知所措,也會害怕退縮怕自己做了不對得不到家長的誇獎。
所以,有時我們會發現孩子在面對自己曾經成功的事情也會表現出畏縮不前不敢去做的現象。這時家長會經常說:“你上次不是做的很棒,很好嗎?這次你也能做的很好。”這看上去是一句鼓勵,而實際卻是給到孩子壓力。孩子此時在想:上次我在哪裡做的好,做的棒的呢?我沒有找到啊,這次要是做錯了怎麼辦?那就得不到家長的表揚和肯定了,心裡的壓力倍增。於是他們便想退縮,不想去冒險。
所以在誇獎孩子的時候要更多的把誇獎點精準化,讓孩子知道自己做了些什麼事情在哪些環節自己得到了家長的稱讚,如:經過你近段時間的努力,所以你才取得了今天的好成績;由於你觀察的很仔細所以你的畫要比別人的出色,今天能得獎也是必然的等等。
二、莫名的表揚讓孩子惱火
有時家長喜歡無故的去表揚孩子。看到孩子在那裡乖乖的坐著,就會要誇上兩句:看寶寶多乖多懂事,思考的模樣真好看,學習時像個博士一樣。每當我們這樣去表揚孩子時,得到的卻是孩子的反感,有時家長最困惑的是,上一秒剛誇完孩子下一秒孩子就變的非常的叛逆,各種讓人討厭的事情就會做來出,好像是故意的與家長的表揚在作對。
事實是這樣的,他們就是在與家長的表揚在作對。因為孩子聽到家長的表揚後會對自己進行評估,看自己是不是配得這樣的表揚與稱讚,如果他發現自己並沒有家長所認為的那麼好時,內心就會產生愧疚感,羞恥感。於時他們就要用破壞性的,不好的行為來回應家長,並用事實告訴你,我並不是你所看到的這個樣子,真實的我是這樣的你看錯了。
所以家長不要把誇獎當成是孩子喜歡的,他們更喜歡實實在在的真的做了什麼可以誇讚的事情時,他們才覺得自己配得稱讚。那時的誇讚對於孩子來說才是真實的肯定,會讓孩子感到自豪。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是需要家長的鼓勵、支援、引導,但同時他們更需要家長對他們的稱讚、肯定是真實的,信任也是出自真心的,任何虛假言行孩子都能感知到,也會另孩子特別的厭煩。
家長你在表揚孩子時,孩子是何反應呢?想想我們的表揚可否正確?
☆李娜,多倫多國際心理中心認證的情緒管理師,ACI國際心理註冊中級諮詢師,中國心理學會認證的情緒管理師,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會員,北京天成弘基心理中心創始人,十餘年教育生涯,專注於家庭教育,親子關係,兒童心理行為問題研究。
-
5 # J媽學堂
經常誇孩子好聰明,對孩子有好處嗎?
這種方式犯了一個大忌。讓我們看看哈佛大學教育專家:表揚孩子,這些話不能說,很多家長卻天天說
我們都會表揚孩子,因為我們認為這是在建立孩子們的自尊,但是我們的表揚方式可能會讓孩子無意中掙扎。以下是哈佛大學教育專家給出的建議:這八句讚美的話不要對孩子說,這屬於無意義的讚美,會讓孩子迷失方向。
1.“你真聰明!”
前幾代人可能非常嚴格,不願讚揚自己的孩子,但如今的父母可能會過度補償。根據兒童發展專家的說法,表揚的意義在於鼓勵積極的行為。但是簡單的“聰明”並不是一種行為,孩子們並不認為這是他們可以控制的。
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克里斯蒂亞·斯皮爾斯·布朗博士說,因此讚揚他們的行為“沒有幫助,因為孩子和成年人通常認為聰明是與生俱來的,是固定不變的”。“他們認為你天生就有一定的‘聰明’,如果學習很容易,那麼你就是聰明,如果學習很困難,那麼你就不聰明。”因此,當他們掙扎或失敗時,他們會發現這是一個更加令人沮喪和無法克服的問題。
相反,研究表明,父母對孩子努力工作的讚揚,而不是他們與生俱來的能力,更能培養他們的毅力。布朗博士說:“像‘我為你在數學方面的努力感到驕傲’或‘我為你在拼寫方面的努力感到驕傲’這樣的話告訴孩子,成功是努力的結果。”“然後,當孩子們遇到困難時,他們更可能為了成功而努力工作,而不是放棄,因為他們只是‘不夠聰明’。”
2.“我很驕傲你的考試成績”
當然,如果孩子取得好成績,家長們會感到自豪,但應該表揚的是孩子的進步,而不是最終的結果。研究表明,當人們有一種‘成長’的心態而不是‘固定’的心態時,他們會更快樂,《平和的父母,快樂的孩子:如何停止叫喊並開始聯絡》一書的作者勞拉·馬卡姆博士說。
斯坦福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有成長思維的孩子在學習成績和技能方面進步更多,因為他們相信如果他們努力學習,他們會變得更好。馬克漢姆博士說:“我們希望鼓勵孩子們養成成長的心態,讓他們變得更有韌性,更有能力努力工作來實現人生目標。”一個更好的讚美方式是向他們展示他們的努力是如何導致他們的成功的。
3."你的作品太美了"
這裡還有一個棘手的問題:也許你確實認為他們的作品很漂亮,但透過這樣表揚孩子,你是在鼓勵他們從外部尋求認可。這在告訴孩子,他的工作總能得到他人的評價,這削弱了他的信心。
自尊心較低的孩子們在他們的藝術作品上被高估了,他們往往會選擇畫一幅更簡單的畫,而不是一幅更具挑戰性的畫,因為這是更安全的選擇。為了避免無意中讓孩子們失望,可以讚美他們對這個專案的投入程度,提供關於這幅畫的細節,比如“我看到你用紋理展示了海洋中的波浪”,然後詢問他們對自己作品的看法。重要的不是你的同意,而是他們自己的。相反,你的工作是培養孩子們對他們正在做的事情的興趣。家長要把精力集中在孩子的實際行動或感受上,而不是評估產品呢。
4.“你是個好孩子!”
稱讚一個孩子是“好”的,是對他們的內在價值的肯定,而不是對他們的行為的肯定,所以他們認為自己要麼是“好”,要麼是“壞”。每個孩子都知道他們並不總是‘好’的,他們的想法和感受是你不喜歡的,所以,如果你告訴他們他們很好,他們就需要透過做壞事來告訴你,否則他們就會被愚弄——或者他們會花大力氣讓你被愚弄,他們會覺得自己不得不隱藏真實的自我,變得完美,這就更糟了。父母要經常提及孩子的行為,而不是自己評價孩子。
父母不應該把表揚看作是建立自尊的一種方式,因為它不是。相反,表揚可以強化我們想在孩子身上培養的特質,幫助他們成為更成功的成年人。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
-
6 # 神奇麻麻木小暖
誇孩子聰明,對孩子一點好處都沒有。
我舉個例子吧,我認識孩子,從小呢,就比別的孩子聰明,。而且所有的人都誇他聰明。包括他上學的時候,老師也誇他聰明。
他上課從來不認真聽講,就是在玩兒,但是老師叫他起來的時候回答問題,他所有的東西都會。很機靈的一個孩子,所以,從小到大,他身上有一個非常明顯的標籤,就是聰明,所有的人都不遺餘力的誇他聰明。於是孩子慢慢的有了一種意識,我很聰明,不需努力,我聰明我做什麼都沒問題。
於是這個孩子上課從來不認真聽講,不好好學習,結果高考的時候只考了200多分。家裡的條件坦白講不是特別好,到最後家裡還是花了不少錢,勉強讓他上了專科,上了專科之後呢,他又依著自己的聰明,並沒有好好的學習,畢業之後也沒有找到很好的工作。
這就是典型的被聰明耽誤了一生的例子。
你說現在的孩子笨嗎?從孃胎裡各種營養都補,吃的特別好,出生以後家裡又照顧得非常精細,所以孩子的大腦發育都不差,智力其實都差不多。從現在的孩子來說,只有天才才算得上聰明,否則的話,智力其實都是差不多的,沒有笨的!作為家長要認清事實,不要總覺得自己家孩子比別人家的孩子多了不起,其實大家都是一樣。
第二,你總誇孩子聰明,孩子就有這種心理,我很聰明,因為我聰明,所以我不需要努力,其他事情我只要聰明我就能做好,聰明我就可以,,他慢慢的就會懈怠了,而這種聰明就會變成小聰明,而小聰明是最害人的。
我們要教給孩子的是努力,但還是靠聰明學習,考完100百分,不要說“你真聰明,考了一百分”而要說,“你非常努力,所以能考一百分”,你要讓孩子知道所有的好結果都是透過努力換來的,而不是透過聰明
-
7 # 林星老師
好孩子是誇出來的,但是誇獎孩子有訣竅,我覺得一味地誇孩子聰明,對孩子的幫助不大,而且可能會得到反效果!
早先我們傳統的家庭教育,對待孩子,提倡不打不成器,後來教育觀念改了,孩子也生得少,每個孩子都是爸媽的寶,哪裡還捨得罵,更別說打了。
現在時興愛的教育,用鼓勵和關懷陪伴孩子成長!
怎樣正確的誇獎孩子呢?
根據專家長期實驗的結果,一群被讚美“你好聰明”的孩子,數十年過後,相較於另一群當時被讚美“你很努力”的孩子,這些被讚美“具體行為”的孩子,更能面對外界的挑戰,社會成就也相對得高。
誇獎孩子的幾個示範
誇讚努力行為當孩子做了一件值得表揚的事,如果只是對孩子說“你好棒”,或是“你最厲害了,爸爸都不會”,其實會讓孩子無所適從,不知道自己做對什麼才得到表揚。
誇獎要有前提如果孩子考試100分,你可以這麼說“你一定很用心準備考試,得到這個成績爸爸也為你高興!” 讓孩子知道,這個表揚是因為他的努力與付出,從而強化孩子的正向行為。
別拿孩子跟別人比較有些爸媽為了激勵孩子,會用“比較法”來誇獎孩子,例如:你做得比哥哥好,真是我的好孩子!你跑步贏過張媽媽的兒子,真是太強了!
殊不知這種誇獎方式,最終可能導致手足情感破裂;而經常被拿來跟別人比較的孩子,長大後也會比較缺乏自信。
不誇外在優勢我的觀念是,即使孩子再小,都儘量避免使用空泛的話來誇獎孩子,“你好可愛哦,爸爸最愛你的!”這句話在孩子的感受是:如果我變醜了,爸爸是不是就不愛我了…
最後,具體要用哪些文字來表揚孩子,爸媽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結合孩子的性情拿個度!
-
8 # 親子溝通如何說
如果經常無原則地誇孩子聰明,不只不利於孩子成長,還有害。
誇孩子也是有方法的,不是說無論孩子做了什麼事,總是表揚他,就會讓他不斷地進步。實際上,當你總是無原則的地誇孩子時,會導致孩子驕傲自滿,經受不住考驗,一遇到挫折就撂挑子。
這是因為聰明通常是說孩子不用努力就表現出來的天賦,但實際上,每個孩子的成功都不可能單靠天賦,更需要堅持和勤奮。而孩子在家長的誇獎中會認為做什麼都很輕鬆,反而在遇到難題的時候不想堅持,會選擇逃避或是煩躁不安。
因此,誇孩子也要講究方法。
一是要表揚孩子努力而不是聰明。這樣能讓孩子更關注自己在過程中付出了多少,以後做事的時候更願意付出努力。
二是鼓勵孩子要怎樣做,而不是說他聰明什麼都能做到。有時候,孩子做得不好,你會說你很聰明,肯定能做好,結果他還是不知道如何做。所以家長要在鼓勵孩子的同時,告訴他們應該怎樣改進才行。
-
9 # 瑞媽銳言
無論何種年齡段何種身份的人,在見到熟人的孩子時,都會處於禮貌誇讚這個孩子真聰明,也許正是大人們這些客套似的話語,誤導了一大批孩子。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帶孩子出門最常聽到的這句話就是“這孩子真聰明”,但從看一眼就知道這孩子聰明,這眼力真如火眼金睛了!大人知道,其實不過是好聽的客套話罷了,可是孩子自我認知能力還沒完全成熟,對自我的認知是透過別人的評價來積累塑造起來的。就像一個人在照鏡子,別人都孩子評價的話語就猶如那面鏡子。因此,誇獎一個孩子是要講究方法的:
一是可以表揚孩子所付出的努力。當孩子透過一上午的努力,終於背誦過一篇短文時,你可以誇獎孩子:“孩子,你已背的滾瓜爛熟了,這與你一上午的朗讀是分不開的。”當孩子下書法課興高采烈地把春節對聯拿給你看時,你可以說:“孩子,這就是你堅持每晚練習書法的最好證明,寫得真不錯!”而不要簡單的誇孩子:“你真聰明!你真棒!”
二是可以表揚孩子的優秀品質。當孩子看你蹲著洗衣服,給你搬來板凳時;當你勞累了一天,孩子主動為你捶背時,你可以誇孩子:“你真孝順!”“百善孝為先”,孝順就是一項重要的優秀品質,需要大人提出來表揚。
三是可以表揚孩子做事情的態度。當孩子認真地完成一頁字帖,覺得很滿意拿給你看時,你應該誇獎她寫字帖的態度很認真,而不是單純的你真棒!
總之,無論是對自己孩子還是別人孩子,別老是誇獎聰明瞭,你能找一項具體的事情來稱讚,效果會好得多!不要因為你經常誇孩子聰明,影響了孩子的錯誤認知,這樣孩子自以為聰明,再做事情就不會付出更多努力了!
-
10 # 麥子媽咪要加油
常聽人說,“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尤其是父母的肯定和鼓勵,能給孩子帶來信心和勇氣。但是“誇好”孩子不是簡單一句“你真棒”“你真聰明”就可以了。想要誇好孩子,裡面的學問大著呢。
很多時候,寶媽都習慣用一句“你真棒”、“好孩子”、“寶貝,你真聰明”來籠統地表揚孩子,這會讓孩子感到無所適從。例如孩子幫助媽媽端了一次飯,與其誇孩子棒,不如告訴他“謝謝你幫媽媽端飯,媽媽很開心”。有針對性的具體表揚會讓孩子更容易理解,並且知道今後應該怎麼做。
“你真聰明”這是父母習慣說的話。父母對孩子的每一個進步如果都用“聰明”來定義,結果只能讓孩子覺得好成績是與聰明劃等號,一方面會變得 “自負”而非“自信”,另一方面,他們面對挑戰會採取迴避態度,因為不想出現與聰明不相符的結果。這就是父母說的“一誇就驕傲”“一誇就翹尾巴”的原因。“好孩子”這樣的話是典型的“夸人格”,父母們會無心地將其掛在嘴邊。但“好”是一個很虛無的概念,如果孩子總被扣上這樣一個大帽子,對他反而是一種壓力。
為了達到激勵孩子的目的,要真正做到“誇具體”“誇努力”,就首先要對孩子做事情的整個過程有所瞭解,親眼看見孩子的良苦用心和付出的努力。當你在總結孩子的成績的時候,不妨詳詳細細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描述出來;如果沒有看見,可以用心聽孩子說,然後再予以肯定。誇獎不僅僅是事後對孩子的肯定,有時候在預見到孩子對某些事情可能有牴觸時,可以事先誇誇孩子,用表揚來打“預防針”,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療效”。
總之,無論是表揚還是批評孩子,讓孩子知道你看重並不是他的天賦或一時表現,而是他的努力和成長,將會讓他受益終生。
回覆列表
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實驗:把4歲的孩子分為兩組,一組事先告訴他們“你很聰明”,另一組告訴他們“你很努力”,然後再給出一系列不同難度的拼圖遊戲,讓他們自由選擇。
結果發現,“聰明”的孩子都表現得較為保守,傾向於選擇更容易的任務,而“努力”的孩子則傾向於選擇更難的任務。
換句話說,被誇聰明的孩子會躲避挑戰,而被誇努力的孩子會選擇挑戰。
為什麼呢?
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30年前就開始思考這個問題。她提出了兩種心智模式:固定型心智和成長型心智。簡單來說,你認為自己的智力、能力等是固定不變的,還是可以通過後天努力來改變的?如果覺得是固定不變的,就是固定型心智;反之則是成長式心智。
心智模式,是你看待自己、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是我們時刻戴著的一副眼鏡,你完全察覺不到它的存在,但它卻能改變甚至決定你看到這個世界的樣子。就像實驗中,孩子們正是因為不同的心智模式,做出了截然不同的反應。
誇孩子“聰明”,等於是告訴孩子“你做得好,是因為你聰明”,這無形中會給孩子一種暗示——
我受表揚是因為聰明、有天賦,所以要想再被表揚,就要繼續表現出“聰明”的樣子。那怎麼辦?當然是選擇容易的任務,再次漂亮地完成。
相反,誇孩子“努力”,孩子會覺得,你最看重的是他的努力,而不是他多有天賦,所以要想繼續得到認可,就要繼續努力。所以,他會更願意選擇困難的任務。
一個簡單的不同措辭,就能造成孩子們截然不同的後續表現。可見,這副看世界的“眼鏡”,往往是我們父母在不經意間給孩子選擇的。
所以,在表揚和批評孩子的時候,尤其要注意:
• 表揚孩子時,要表揚努力,而不是表揚天賦;表揚過程,而不是表揚結果;表揚成長,而不是表揚表現。
讓孩子知道你在乎的並不是他一時的表現,而是他能夠養成從錯誤中學習和成長的習慣,那才是真正關係到他一生成長的關鍵。
• 批評孩子時,第一要指出他哪裡錯了,第二不要放大錯誤行為,不要給孩子貼標籤,第三要告訴他如何改正。
如果既不告訴他哪裡錯了,也不告訴他如何改正錯誤,只是一味地說他不好,那就不叫批評,而是發洩情緒。這樣批評出來的孩子,長大後容易形成固定型心智模式,缺乏自尊和自信。
總結一下,心智模式決定了孩子看待世界的方式。無論表揚還是批評孩子,讓孩子知道你看重並不是他的天賦或一時表現,而是他的努力和成長,將會讓他受益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