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多臻貴

    宋國當時的國力確實不如楚國,楚國雖然國內多次流血上位,但之後都能重新振作,共同的目標就是北上爭霸!

    宋國本就是被周朝姬姓防備的商朝後裔,自身又多年無所作為,還多次爆發內亂,即便宋襄公想要爭霸,但底蘊已無!

    除去國力,軍事上楚國長期保持擴張性,即便齊桓公稱霸之時也不敢貿然對楚國用兵!而宋國多年對外作戰經驗不足,更難以獲得諸侯普遍認可和支援,以孤軍與強楚作戰,失敗也就不足為奇!

  • 2 # 凌煙閣論史

    宋襄公的仁義是假的,他敗在以下幾點:

    實力不濟,還想當老大;

    不識當時戰爭變化的趨勢,導致失敗。

    一、春秋爭霸戰,為了尊王攘夷,需要硬實力做後盾,宋國實力不夠。

    周王東遷之後,王室越發衰微,號令沒人聽了。而與天子是一家人或者近親的諸侯們,心裡還存著尊王攘夷的觀念,開始替天子行道。

    最早就是齊桓公,這是姜太公的後代。他在管仲輔佐下,把齊國治理的很強大。齊桓公於前681年召集了宋、陳、蔡、邾四國諸侯開會,幫助平定宋國的動亂。前679年,各諸侯與齊桓公在鄄地盟會,齊桓公從此成為天下諸侯的霸主。

    齊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九合諸侯,北擊山戎,南伐楚國,一定程度上代行了周天子維護天下秩序的任務。

    也不要以為齊桓公真的就大公無私了,齊桓公在稱霸過程中滅了齊國周邊的譚、遂、鄣等小國,這明顯帶有私利目的。

    後來的晉文公稱霸,基本與齊桓公類似,主要依靠實力維持天下的秩序,順道也謀點私利。

    而宋襄公這裡,情況就變成了:實力撐不起夢想型的空心霸主。

    宋襄公的人生巔峰就是平定齊國內亂,成功地把齊孝公扶上了位。

    宋襄公因此就膨脹了。想要想效仿齊桓公會合諸侯,當上霸主。宋襄公的哥哥,也是他的重臣目夷勸他說:“以小國之力會合諸侯是禍患。”襄公不聽。

    接下來,宋襄公就開始了倒黴之旅了。

    二、宋襄公妄自尊大,自取其辱

    前639年春,宋襄公在鹿地首次會合諸侯,當時的大國齊國、楚國的國君都來了。大家還沒推舉呢,宋襄公就以盟主自居了。這當然惹得齊楚不滿。接著,宋襄公也沒有跟齊楚商量,就把當年的秋天再次會合諸侯的事定了。

    秋天會盟前,目夷勸他帶點兵,以防止意外,尤其是楚國。宋襄公卻認為,是他提出來大家都不帶兵的,不該不講信用。最終宋襄公不帶兵去開會。

    結果可想而知,楚、陳、蔡、許、曹、鄭等六國國君都來了,會上宋襄公和楚成王爭當霸主,楚成王一生氣,就讓埋伏的軍隊把宋襄公抓起來,並帶回楚國囚禁起來了。後來還是在魯僖公的調停下,楚國才把宋襄公放回來。三、宋襄公硬撐著繼續爭霸,結果兵敗身死

    按說經過了被抓的教訓之後,宋襄公應該清醒起來吧。但是他沒有。他被當霸主這個目標魔障了。

    宋襄公回國後,聽說鄭國竟然去支援楚成王當霸主了,很生氣,就帶兵攻打鄭國。前638年冬,宋襄公帶著軍隊去攻打鄭國,鄭國打不過,就向楚國求救了。楚國也夠狠,並不直接來鄭國這邊與宋國打,而是用了圍魏救趙的策略,直接派兵去進攻宋國國都了。宋襄公國內空虛,趕緊撤回保護自己的國都。

    結果,宋楚雙方的軍隊在泓水遭遇上了。楚軍開始渡河了,襄公的哥哥目夷說:“楚兵多,我軍少,應該趁他們渡河之機消滅他們。” 宋襄公說:“我們號稱仁義之師,怎麼能趁人家渡河攻打呢?”接著,楚軍過了河,開始在岸邊佈陣。佈陣過程中目夷說:可以進攻了。宋襄公說:等他們列好陣再打。等楚軍布好軍陣,,結果大敗宋軍,宋襄公大腿上還中了一箭。第二年,宋襄公因傷而死。

    結語:宋襄公不識時代轉變的趨勢,當然會敗

    在春秋之前西周時,戰爭是很嚴肅而講究禮儀的事情。“國之大事,唯祀與戎”,當時的祭祀和戰爭,都是貴族的事情,按照一套嚴格繁瑣的周禮進行。但是到了春秋時期,戰爭慢慢變了,只要能保證戰勝,就不講究手段了。

    同時,從齊桓公晉文公等霸主的行為上看,戰爭有時候就是打著維護正義的幌子,實際上卻是霸主國在爭奪自己的私利。這也是後來孔子說“春秋無義戰”的重要原因。

    而宋襄公還停留在上一個時代,以戰爭禮儀要求自己,同時還希望別人也遵守。

    春秋中期還有一個底層變化,就是生產力的進步。鐵器和牛耕日益廣泛應用,導致人口增加較快,自由平民數量上升,國君逐漸有辦法在貴族之外組建自己直屬的軍隊。

    而這些平民組成的軍隊,哪裡會跟你講什麼貴族禮儀?他們壓根就不懂。他們只知道打勝仗就行。從宋襄公的行為來看,仁義也只是他的幌子。他追求的是霸主的“名”,這當然是他的私利,而不是天下人的共同利益。

    稱霸,成了宋襄公心裡揮之不去的一個妄念。但無奈的是他實力不濟,智謀也不如人,不瞭解並順應時代的變化,怎能成功呢?

    (完)

  • 3 # Bourne586

    作為一個帝王,怎麼能用庶人的道德來指導政策,楚國的歷史告訴我們凡是篡權上臺的功利心強的帝王都是建功立業的偉大帝王!

  • 4 # 史海覓蹤

    我是歷史悠悠,來分享我的想法。

    號稱仁義之師的宋襄公,為何以失敗告終?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齊桓公過世後,想做老大

    之前齊桓公在世時,宋襄公屈居老二。有一年,天上掉下5塊隕石落在宋國。周朝的內史告訴他,明年齊國將有動亂,宋襄公會得到諸侯的擁護但不能善終。

    次年,齊桓公果然去世,齊國發生動亂,宋襄公履行對齊桓公的諾言,將齊孝公扶持上位,平定宋國內亂,此舉獲得眾多諸侯的讚美。

    曹華人說你這樣不厚道啊,宋襄公立即包圍曹國表示警告。

    二、其他幾個諸侯和楚國結盟

    正當宋襄公教訓周邊幾個小弟時,突然發現魯國、陳國、蔡國、鄭華人居然和南蠻子楚國結盟了。於是,他就找楚國商量,要求那幾個國家也要聽宋國的話。楚國很痛快就答應了,然後宋襄公就在結盟的地方,在天下諸侯面前,被楚國五花大綁,顏面蕩然無存。稱霸終究不過是一場鬧劇。

    三、攻打鄭國迎來楚國猛擊

    宋襄公非常憤怒,於是就將氣撒在鄭國身上,去攻打鄭國。然後楚國就火了,上次看在其他諸侯的份上,好心放了你,現在居然該攻打我的盟友。

    於是,楚成王立刻向宋襄公宣戰。宋國根本就是楚國的對手,所以大司馬勸宋襄公不要意義用事,可是宋襄公仍然堅持己見。

    然後,楚國、宋國就在泓水邊上遇上了。楚華人在過河,大司馬說快打啊,還有一點機會,宋襄公不同意,說不能偷襲;楚華人過了河,還沒有列好隊形,大司馬說快到吧,還有一線生機,宋襄公還是不同意;一直等到楚國準備好,宋襄公又宣佈,打仗的時候都注意著,不打傷兵,不攻老兵(年老的)。就這樣,楚華人很快就將這支仁義之師打趴下了。然後宋襄公自己也大腿上中了一箭,沒多久就死。

    結語:

    宋襄公諸侯在先,後又以仁義之師迎戰楚成王。不敗才怪呢?

  • 5 # 兵卒在江湖

    想要搞明白宋襄公其人,必須要縷清楚以下這幾個問題

    1.要對宋國有一個宏觀全面的認識,包括歷史淵源,內政外交,乃至地理環境

    2.宋襄公所處春秋初期時的國際形勢

    3.弄明白‘霸主’這個名詞的含義,職責

    關於第一個問題,《史記》中記載宋國曆史的一卷名為《宋微子世家》,微子即宋姓,以微子啟為祖,微子啟,殷帝乙之庶子,帝紂之兄。紂王時期,微子啟直言進諫而惹怒帝紂,後懼紂王迫害而出逃,及周武王伐紂之時“微子乃持其祭器造於軍門,肉袒面縛,左牽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於是武王乃釋微子,復其位如故。”

    武王平定殷商建國初期,殷商一族依舊有很大的勢力,所以周武王封紂子武庚治殷,武王死後,武庚在管蔡的慫恿下起兵叛周,淮夷徐戎之殷族聞風而起,一時星火燎原,周公三年始撲滅叛亂,武庚一族自此而絕。

    然殷商六百年根基,其族自然不可能完全滅絕之,於是周公封帶路黨微子啟於宋地,都商丘(今河南商丘縣),使奉殷祭祀,藉以統治殷遺民,所以在整個周代,宋始終以賓國自居,不臣屬於周,而宋國爵位之尊崇,位列諸侯之首。名位這東西,畢竟是虛頭,一個國家的實力不是靠別人捧出來的,更不能是對頭捧出來的,宋作為亡國遺族,受周室分封之時,便被周族加以無數枷鎖以限制實力

    首先看軍事上的枷鎖

    周之初,諸侯國的軍隊編制都有明確的規定,《周書·夏官司馬篇》有如下記述

    凡制軍萬有二千五百為軍。王六軍,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軍將皆命卿”

    而作為諸侯爵位最尊之宋國,又有多少軍隊呢?史無明文記載,宋封爵為公,當為大國編制三軍,但如太宰子魚(襄公庶兄)一再自稱宋為小國,這自然是被周王室壓制緣故,其軍事實力應該為一軍或二軍

    宋之經濟條件,史載“太宰主政教文德,司馬主軍旅。國有稅有賦,稅以足食,賦以足兵。”按說應該是君明臣賢,長治久安之國家,但終春秋之世,宋國卻是大部分主要戰役的主戰場,其國民常年苦受戰爭之苦,這就不得不歸咎於宋國的地理位置。

    透過這張簡略的春秋形勢圖我們可以看到,宋的位置,處於中原之東部,魯之西南,衛鄭之東,陳蔡之北,為中原要衝之地,也就是所謂的四戰之地,東西北三個方向全是周室姬姓貴族,這沒什麼好說的,自然是周公分封微子啟時用來鉗制殷族的手段,基本上宋和周邊北方諸姬姓國處的還不錯,雖然互相都看不順眼,但沒至於大規模戰爭,宋國地雖小不過三百里,但皆是平原之地,更是中原交通中樞,這便成全了宋人殷族之天性,開闢河流,使舟車發達,商業繁華,不愧所謂“商賈”這一稱呼,正是取自殷商族名,所以宋自古便是富庶國家

    然正因為宋國土地勢平坦,所以整個宋國,無險可守,面對強敵入侵時,宋幾乎毫無還手之力。宋人只能不斷地修築他們的首都城市,砌蓋城牆,宋之後遷都於睢陽,正是因為睢冉物產富饒,四面環水,他國侵略時,宋人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將物資集中於睢陽城內龜守,真是悽慘窩囊至極,周公旦之政策,真乃高瞻遠矚。只有這些也就罷了,最最要命的是宋南方荊楚的崛起,這就帶人到下一個問題,宋襄公之世的國際環境,以及第一任春秋霸主·齊桓公的登場。

    處於中原南方的荊楚,乃是黎苗祝融八族中的一支楚之先祖出自帝顓頊高陽。高陽者,黃帝之孫,昌意之子也。高陽生稱,稱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為帝嚳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嚳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亂,帝嚳使重黎誅之而不盡。帝乃以庚寅日誅重黎,而以其弟吳回為重黎後,復居火正,為祝融。

    前面高陽,黃帝,昌意這些名字可以無視,基本上楚乃是正宗的蠻夷之族,跟中原周王室不沾血親。至春秋之時其語言風俗文字服飾與風尚,尚未與中原民族同化,而楚之君主更以南方諸蠻夷共主的身份自豪,楚之祖先鬻熊,在殷紂之世甚得蠻夷之心,文王為結好蠻夷,封其於豐邑,九傳至熊渠,稱王。

    楚王熊渠曰:”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諡。”此時乃是西周鼎盛時期,等級制度森嚴,北方只有周天子一人可以稱王,不像戰國時隨便哪個諸侯,有了兵有了地就能自稱王,而楚國君主自熊渠便已王爵自居,可知楚國對於周朝而言,很久以來就是雙方對峙的不同政權

    到了周厲王時期,周楚兩國矛盾更加尖銳,厲王好大喜功,沒事就帶兵侵擾荊楚蠻夷之族,自此周楚兩國勢不兩立,而之後周厲王開啟潘多拉魔盒(有誤),盒中流出龍涎,由此引出亡國妖女褒姒。再之後周幽王烽火戲諸侯,西周為犬戎所滅,於是群雄並起,天下大亂,中原諸侯篡弒相仍,兼併日烈,紀綱蕩然,這也就給了楚國北進中原觀中國之政的機會

    率先發難的是楚武王熊通,以周不承認其位號為藉口,率兵兼併姬姓隨國。

    三十五年,楚伐隨。隨曰:“我無罪。”楚曰:“我蠻夷也。今諸侯皆為叛相侵,或相殺。我有敝甲,欲以觀中國之政,請王室尊吾號。”隨人為之周,請尊楚,王室不聽,還報楚。三十七年,楚熊通怒曰:“吾先鬻熊,文王之師也,蚤終。成王舉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令居楚,蠻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為武王,與隨人盟而去。於是始開濮地而有之。

    其後楚數世君王,文王,莊敖,成王皆以入主中原為己任,滅申,鄧,侵陳,蔡,至成王,楚師已兵臨宋國城下,成王就是後來擊敗宋襄公的君王,也就是我們這個故事的反派角色男二號

    此時中原形勢已經岌岌可危,除了荊楚,北方戎狄也在虎視中原,春秋初期,正乃是危急存亡之秋,中華民族也是第一次面臨亡國滅種之危機,但是即便是在如此情勢已經火燒眉毛的時候,中原幾個主要諸侯國的貴族們,照樣過著鐘鳴鼎食的腐敗生活,蓋宮殿的蓋宮殿,搞小三的搞小三,篡位的篡位,亂倫的亂倫,這些王室的姬姓貴族們,一個比一個不靠譜,而拯救他們的救世主,卻是姜姓齊國齊桓公,姜太公作為助武王君臨天下的股肱之臣,其後代再次解救武王后代於水火之中。

    齊桓公在曠世賢臣管仲的輔佐下,國家迅速富強,稱霸於諸侯,率諸侯北滅戎狄以衛周室,南據召陵以扛楚師,真乃救世之英雄也,無怪一百六十年後孔子盛讚桓公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論語·憲問》第十七章)被髮左衽既是荊楚之風尚服飾,可以知道,直到孔子所處的春秋中期,楚國對於中原周人也有十分重大的影響威脅

    不知道在中學上歷史課的時候,有沒有人對這段歷史感到奇怪,要知道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地方諸侯裡突然冒出來一個人,說我是你們的老大,以後你們得叫我霸主,然後這個人還是個異姓貴族,這是什麼個行為?這明顯是謀反,其他諸侯肯定要群起而攻之,就跟袁術稱帝一樣,正所謂槍打出頭鳥,但為什麼作為最尊重禮節尊卑的周朝,所有的姬姓貴族在當時都能心甘情願的尊齊桓公為霸主呢?這就引出了第三個問題,霸主這個名詞的意義及職責

    霸者,長也。言為諸侯之長。——《孟子·離婁·丁音》

    霸主這個詞剛剛出現的時候,貌似沒有後世那種雄渾壯闊之氣概,只不過意為諸侯之盟主也,我們的老祖宗在兩千五百多年前,便有了華夏民族太平則宮鬥爭權,外族入侵則團結抗戰的優良傳統,直到楚國興兵伐鄭,擄走鄭大夫聃伯,撼動中原之後,週中元諸侯才團結在周室最強諸侯齊桓公手下,尊桓公為霸主,共同抵禦外侮

    桓公稱霸,其實力雄厚固然關鍵,更重要的是,桓公乃是以”尊王攘夷“為政治號召,九合諸侯,當時周王室雖弱,人心尚在,且中原諸侯皆姬姓貴族,桓公提出這一政治號召,效果事半功倍也,昔召康公主持周政時。封姜太公為方伯,令其征討四方諸侯以輔佐王室,齊國遂有徵討諸侯之權,所以桓公所提出的”尊王攘夷“口號,名正言順,大義凜然是也

    桓公霸業,自召陵之盟步入巔峰,召陵之盟在整個春秋時代乃是第一等的大事,起因緣於當初齊桓公娶蔡女,後來這個蔡姬因為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得罪了桓公,桓公把她趕回了孃家,再後來蔡國降於楚,便獻蔡姬於楚成王,桓公一來因為蒙羞私仇,二來蔡降於楚,中原門戶已開,深憂楚人威脅,乃率魯,宋,陳,衛,鄭,曹,許八國聯軍擊破蔡國,進而伐楚,楚亦北上,雙方會於召陵

    三十年春,齊桓公率諸侯伐蔡,蔡潰。遂伐楚。楚成王興師問曰:“何故涉吾地?”管仲對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若實徵之,以夾輔周室。’賜我先君履,東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楚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具,是以來責。昭王南征不復,是以來問。”

    從管仲這一席話中可以得知,齊國九合諸侯稱霸的意義,便是率兵討伐不臣,所以春秋霸主的定義與職責,便是匡扶周室,北擋戎狄,南拒荊蠻,內合諸侯,並不是誰實力最強誰就是霸主,要不然楚國的君主幾乎可以稱霸整個春秋前半段。真正符合這幾個條件的,春秋時期只有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晉景公,晉悼公五人,但也不能說這就是春秋五霸的正確答案,之後‘霸主’這個詞的定義逐漸變得高大上以後,西秦荊楚吳越這些未服王化的國家,強盛以後都派使節前往中原威逼利誘讓諸侯尊他為霸主吹牛逼,稱為霸主也沒什麼不可以的

    召陵之會無戰而終,因雙方勢均力敵皆不敢冒進,打了一通嘴炮以後聯軍楚師便各自打道回府了,然而自此楚人徹底被中原聯軍軍容壯盛所震撼,終齊桓公之世,楚人不敢北望,改變戰略方向,向南邊欺負吳越等小國了。不過這也從另一方面體現了楚國的強大,此次中原諸侯會於召陵,包託了周室最精銳兵力·齊國的全部主力部隊,以及南方邊境國家的全部軍力,尚不能耐楚軍何,可以知道楚國到底有多麼強大

    再之後,終於輪到我們的主角宋襄公登上歷史舞臺中央了。召陵之盟13年後,桓公管仲相繼去世,後世子孫不肖,齊所建立的中原聯盟,隨之潰散

    桓公英明神武一世,卻在後繼者這個最重要的環節栽了跟頭,桓公死後,齊六子爭位,朝內又無賢臣匡扶,世子昭被公子無虧黨羽易牙流放國外,世子昭奔宋求援,宋襄公受管仲遺命所託,率曹,衛等諸侯伐齊,殺無虧立世子昭為齊孝公。宋師退,齊四公子復為亂,宋襄公再平定之。想以齊之強盛,管仲竟然要遺命將世子昭託付給他國君主,可知桓公末年,齊室宮廷內鬥之劇烈,身後又無強力人才可中流砥柱,齊國霸業自此而絕,誠令人嘆息

    下面就來說說宋襄公這個人

    從管仲桓公將世子昭託付於襄公,且襄公助世子昭平齊亂這點可以看出,宋襄公的名望實力,還是比較不俗的,當時周室諸侯,王室庸懦闇弱;秦晉之地在鬧饑荒,兩國因爭奪糧食打的頭破血流,無暇他顧;齊內憂重重;鄭,衛,魯皆是小國寡民,唯有宋襄公,既有相對強勢之國力,輔業之賢臣,復有安定中原,南抗荊楚之志,更有讓賢之仁義名聲(宋桓公時曾舉薦自己庶兄子魚為君,子魚不受,退而相國),所以霸主之位,此時除了宋國,還真就沒有更適合的人選

    當然,你要說這是時無英雄,矮子裡面拔大個,也沒有錯,但南方荊楚聞桓公去世,齊國內亂,早已蠢蠢欲動,宋襄公藉此機會自薦上位,成為霸主爭取本國利益,也不失為一有點戰略眼光的投機行為

    現在我們來總結分析一下宋襄公所處的內外部環境。如上文,襄公乃是前朝王室遺貴,封爵之尊乃是諸侯之首,且因宋仗義平齊亂,宋襄公之名望更是無以復加,此時過去征服殷人的周王朝已衰微,自齊桓公死後,中原諸侯沒有能繼承者,外敵入侵,天下大亂,這是什麼個條件?這絕逼是造反覆國的絕佳條件!天賜良機!想慕容復不過是一個胡族小國後裔,仗著長得帥點,拳頭硬點,沒錢沒糧沒地沒兵,帶幾個家僕都整天琢摩著謀反覆國,更不用說宋襄公了,這可不是我猜的,宋襄公在伐鄭時曾與子魚論戰,子魚諫襄公曰:“天之棄商久矣,君將興之,弗可赦也已。”,勸襄公不要伐鄭,這句話便道出了宋襄公伐鄭的目的,乃是“君將興商”,紅口白牙地道出了宋襄公之勃勃野心

    既然要謀反,宋襄公自然不能以”尊王攘夷“來號召諸侯,因為反的就是王。在一通冥思苦想,絞盡腦汁以後,宋襄公竟然提出來一個所謂的”仁義“二字為政治號召,別人又不傻,這點小把戲還是騙不過中原諸侯的,就像受宋襄公大恩的齊孝公(世子昭),聽襄公改政治口號以後,馬上和宋國保持距離,劃清界限,之後宋雖徵東夷,伐曹國,所收穫效果只不過是周邊小國的依附,最強大的齊楚二國皆不承認宋襄公霸主地位,宋這個霸主當的,實在頗有水分。於是在周襄王十三年,宋約齊楚於鹿上,齊候不至,後與楚約盟於盂,子魚諫曰”宋小國也,小國正盟,禍也。”但宋襄公一意孤行,於是子魚又諫襄公多帶些兵馬護衛,宋襄公又說,咱們的口號是“仁義”啊,怎麼可以不信任諸侯呢?於是剛到盂就被楚王抓起來了,所幸隨襄公一起赴會的子魚逃回國,之後楚國攜襄公為質攻宋,子魚奮力堅守國度,楚師五月不克。楚兵退後,子魚又廢了不少力氣,在各個國家週轉外交,把襄公贖了回來。子魚對他這個弟弟,真心是把頭髮都愁白了。

    襄公回國以後,恥楚成王之侮辱,更憤恨諸侯不救宋抗楚,奮而伐楚屬國鄭,想借此揚威定霸。伐鄭前,宋襄公誓師曰:“如天不棄我,商可興矣!”徹底暴露其政治野心,且頗有些孤注一擲的氣概,而反對戰事的子魚,也只能無奈嘆曰:“天之棄商久矣,君將興之,弗可赦也已。”

    再之後就是我們熟悉的故事了,楚師出兵救鄭,宋急回師迎戰,雙方會於泓,爆發宋楚泓之戰。”冬,十一月,襄公與楚成王戰於泓。楚人未濟,目夷曰:“彼眾我寡,及其未濟擊之。”公不聽。已濟未陳,又曰:“可擊。”公曰:“待其已陳。”陳成,宋人擊之。宋師大敗,襄公傷股。華人皆怨公。公曰:“君子不困人於阸,不鼓不成列。”子魚曰:“兵以勝為功,何常言與!必如公言,即奴事之耳,又何戰為?”

    次年襄公傷重而死,宋經此戰一蹶不振,遂降服於楚,終春秋戰國,宋地淪為諸強徵伐之戰場,生靈塗炭,正是宋襄公遺禍也。

    縱觀宋襄公一生,年少時襄公便有讓賢之名,之後更有仗義助齊之功享譽於諸侯,本是大有一番作為的良機,卻因自身野心膨脹,貪功冒進,改中原諸侯“尊王攘夷’之政治旗號為興復殷室,當真一招棋錯,滿盤皆輸。春秋時代距殷商亡國已有近五百年,人民對於殷商的遺愛早已淡薄,宋襄公乃是自取眾叛親離,孤立無援之下場,否則泓之戰時,出於襄公扶世子昭之恩,齊國絕不會袖手旁觀,如有強齊援助,宋也就絕不會一敗塗地至動搖國本,數世不得翻身的境地。

    也許在年少時,讓賢子魚,仗義助齊都可以說是宋襄公高風亮節的仁義之舉,然則待齊桓公逝後,襄公野心膨脹,已不是當初的仁義少年矣。所謂的”仁義“,對襄公而言不過是個掩飾謀反之心的拙劣藉口,天下人皆一眼看破,唯獨襄公洋洋自得以為高明,四處作秀給他國看,盂之會泓之戰都是襄公作秀玩脫的滑稽行為,殊不值得同情。

    宋襄公之戰略眼光,軍事手段也十分淺薄。齊桓公當年費了二十年的努力,成就一個強大的反楚聯盟,於召陵之會,率整個中原的兵力,尚忌憚楚國兵力,不敢輕率從事。而襄公憑小國一軍的力量就敢和楚做正面衝突,簡直躁進魯莽至極。泓之戰時,襄公以一國君主的身份,身先士卒,帶頭衝鋒陷陣,行莽夫之事,妄圖以仁義之名破數倍於己軍之敵,更是作秀作到自己都陶醉了的程度,堪比後世之義和團。

    春秋初年的戰爭,均為橫陣正面衝突作戰,所謂堂堂之陣,正正之旗,襄公軍事之無能,也有一定這方面歷史原因,但僅僅五年後,晉文公與楚城濮之戰便首開偽裝,佯退,誘敵,側擊等詭譎複雜之戰法以弱敵強,大獲全勝,襄公自然不能以當時軍事理論不發達為藉口。更不用說,泓之戰即便宋國勝利,對歷史其實也不會有什麼影響宋當然沒有南平荊楚的實力,徒然出一口惡氣而已。中原諸侯更不會因為宋僥倖獲勝而支援宋國復辟殷商之業,反而很可能與楚南北夾擊宋國以伐不臣,以宋國的微妙政治身份,其覆亡,或早或晚也。對於當時宋國,最現實的戰略方向應該如子魚所言,小國不與爭霸,廣積糧緩稱王,利用宋國交通商業之發達遊走於各國之間,當時北方晉國已經興起,宋國完全可以將晉國推上臺面,出賣鄭國利益,讓晉楚在鄭地打個你死我活,而宋可以利用與齊之淵源結成堅固之聯盟,此亦是小國生存之良法。

    但是以宋的地理位置,楚國絕對不會允許中原咽喉出現強國阻其北進,齊也不會任宋無限強大,而宋國國境又無險可守,像盂之會襄公被擄以後,楚國馬上就能打到宋國首都便可證明宋軍之劣勢,此亦周公之先見。

    如果宋地處齊晉之地,以宋國子魚,公孫固之賢才,未必不可成一番氣候。可以歷史給宋襄公的選擇,只有要不然成為一名默默無聞的守成之君,要不然就只能揹負失敗之惡名,而襄公顯然選擇了後者。現如今對宋襄公的評價,多爭執於襄公所作出的”仁義“表象,被其作秀所迷惑,蓋因為,宋襄公在浩瀚的中華歷史中所扮演的,不過是一無足輕重的小角色而已,他沒有能像齊桓晉文那樣的偉大武功,僅有一點不著邊際的浮誇志向,正乃是滑稽之人,受後世滑稽之評價也。

  • 6 # 鄧振華

    後人評價宋襄公時,都說他作戰時拖泥帶水、延誤戰機,想用“假仁義”樹立威望,結果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但是如果辯證的看,其實早在齊桓公去世之後,東周就已經“禮崩樂壞”了,而宋襄公卻一直秉持“仁義”的信念,這是與時代背道而馳的。所以,即使宋襄公為人處世表裡如一,作戰方式“遵循古法”,可他仍舊難逃失敗的命運。由此看來,錯並不在宋襄公。因為想要讓這樣一個畢生堅持“仁義”的人,在殘酷的戰爭中突然改變想法,開始趁人之危、趁火打劫,是完全不可能的。

    宋襄公失敗的原因,是戰爭與道德間不可調和的衝突

    宋襄公在泓水之戰失敗的原因,是戰爭這件事的自然屬性,擊敗了“周禮”所提倡的道德。

    其實,在今天看來,道德本就應該時刻約束著戰爭。如若不然,人類為了爭奪資源,早已開始不顧一切的自相殘殺了。由此可見,宋襄公的理念是值得肯定的。而後人對他的評價,也應該更加客觀和公正一些。

    宋襄公的霸業之夢破碎了,他的一生,以“仁義”開始,又以“仁義”結束。在這個過程中,他時刻遵循著“禮”的傳統,但又無法抗拒稱霸的誘惑,因此,他的一生是矛盾的,是充滿悲劇色彩的。

    更可悲的是,後來的戰國時期,各方勢力之間的殺戮征伐,是毫無底線和道德的。而像宋襄公身上的這種“貴族精神”和“仁者風度”,卻早已蕩然無存。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也是那個時代的悲哀。

  • 7 # 荒野墨客

    戰爭是你死我活的、殘酷的、參不得水的,戰爭沒有絕對的規則,只有勝負。宋襄公太天真了,他以為打仗就是你打我一拳,我回你一腳,雙方擺開陣勢再一決高下。這樣單純的主君,怎麼可能打贏戰爭?一頭綿羊帶一群獅子,都打不贏一頭獅子帶的一群綿羊。

  • 8 # 北疆同心聊歷史

    在春秋五霸: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和宋襄公之中,要數宋襄公最為有名而無實。

    宋襄公之仁乃是不知變通、不切實際的愚腐之仁。這樣的“仁義”不僅害了宋國,也害了他自己!

    在宋襄公試圖繼承齊桓公的遺志,力爭成為中原霸主的時候,他與楚國的矛盾便加深了。而且除了齊國支援他以外,其他大國對於宋襄公試圖成為新霸主的圖謀都是嗤之以鼻的!只有幾個比宋國弱小的國家隨聲附和。楚國因為另有所圖才會參加“會盟”!

    宋襄公試圖藉助楚國的勢力壓服那些小國,從而使自已不動刀兵而能登上霸主之位!而楚王則正好藉助宋襄公的異想天開,來實現自己反客為主的目的。於是有趣的事情發生了:宋襄公認為此次會盟是“仁義之盟”,所以嚴拒公子目夷請他帶兵車赴會以防備楚王的合理建議,反而是斥責目夷不仁義。可結果呢?楚王在會盟時突然發難,將宋襄公給劫持了!在逼迫宋襄公答應楚國為霸主的情況下,才放了他。

    宋襄公白白給他人做了嫁衣裳,心中自然不服氣。於是就率兵討伐附和楚國的小國。楚王率兵援救,楚宋兩軍隔河遭遇了。楚軍自恃強大,完全不把宋國放在眼裡,竟然大喇喇地渡河去與宋軍會戰!宋軍將領建議乘楚軍驕傲輕敵之機,在楚軍尚未完全過河、陣型不穩的時候實襲他們,這樣宋軍的勝算才會大一些。但是這個合理的建議被自認為,可以用“仁義之名令天下人信服”的宋襄公給否決了!

    宋襄公認為:在敵人還沒有列好陣型的時候,是不能發起進攻的,那樣做不厚道、不仁義更不道德!而且在打仗時,也不應該輕易追殺逃敵,更不能擒拿那些上了年紀的敵兵!宋軍將領實在無法理解主公這早己被時代拋棄了的“仁義”觀念!但是卻也只能照辦。結果,楚軍渡河之後,排好陣型,一個衝殺就把宋軍給打了個落花流水!宋軍損失很大,宋襄公也中箭負傷,大敗而回!

    宋襄公的仁義,是一種一廂情願的、不切實際的假仁假義!他是在以所謂的“仁義”,來為自己搏取虛名!他這種視行軍打仗為兒戲的做法,更是促使宋軍慘敗的主要原因!

    宋襄公在歷史上的評價呈兩極化:喜歡宋襄公仁義的人,對其大讚不已!還將其列入“春秋五霸”的行列之中。但是反對宋襄公的人,則視其所謂仁義,為虛偽的假仁假義——如果宋襄公真的“仁義”,又豈會為了爭奪霸主所空名,而自不量力的將宋國百姓置於戰爭的苦難之中呢?

  • 9 # 讀春秋思無忌

    你好,我來談談我的看法。

    宋襄公的仁義分為兩個階段,我曾經為此寫了一篇文章,這裡簡要作答吧!

    01 兩個階段的分割點就在魯僖公十六年十六年春,隕石於宋五,隕星也。六鷁退飛過宋都,風也。周內史叔興聘於宋,宋襄公問焉,曰;“是何祥也?吉凶焉在?”對曰:“今茲魯多大喪,明年齊有亂,君將得諸侯而不終。”

    公元前644年,天上掉下5顆隕石,6只飛鳥倒退飛過宋國。周朝內使叔興正好到宋國友好訪問。宋襄公就問道:“太史,老天有什麼預兆嗎?”內史叔興雖然內心比較拒絕,但是還是回道:“明年齊國將有動亂,國君您將要得到諸侯擁護,卻不能保持到最後。”

    宋襄公認為天命不可違,於是,他的人生從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02 前傳:仁義階段宋桓公疾,太子茲父固請曰:「目夷長且仁,君其立之。」公命子魚。子魚辭曰:「能以國讓,仁孰大焉?臣弗及也。」遂走而退。

    公元前652年,宋桓公(宋襄公父親)得了重病,時任太子的宋襄公就堅決要求讓位於庶兄目夷,目夷推辭:“能以國家相讓,誰的仁義還有太子大呢?我實在是趕不上他啊!”話畢,就離開了宋國。

    次年,宋桓公過世,宋襄公即位,並召回目夷,委以重任。

    宋襄公即位後,積極響應盟主齊桓公的號召,尊王攘夷,救助弱小的諸侯徐國和鄫國,對抗南面步步緊逼的楚成王以及東南面的淮夷。

    齊桓公非常欣賞宋襄公,就將太子昭託付於他。齊桓公無嫡子,知道自己百年以後,幾個兒子將為爭奪君位而發生內亂。宋襄公慨然應允,也的確不負所托。齊桓公去世後,宋襄公便率領諸侯平定齊國內亂,將齊孝公昭扶上位,此舉獲得了大多數諸侯的擁護。

    到這裡,宋襄公不但禮讓國君之位,還不負朋友之託,可謂是仁義之至。

    03 後傳:“仁義”階段

    我將仁義二字打上引號,其實就是假仁假義的意思。

    宋襄公發現內史的預言正在成真,內心開始膨脹。要想成為盟主,就得得到周邊諸侯的擁護,於是他立馬通知鄰國曹國、邾國、鄫國前來開會結盟。鄫國國君遲到了,宋襄公惱羞成怒,便讓邾華人殺了他祭祀,好在目夷勸諫及時,一場悲劇終未釀成,然而邾華人仍舊打傷了鄫國國君的鼻子,用其鼻血來祭祀。

    曹華人看見了非常不服氣,宋軍立馬包圍了曹國。目夷再次勸諫宋襄公,曹君沒有昏亂,宋國攻打曹國沒有理由,咱不能使用武力脅迫小國低頭啊。

    就在此時,齊國那裡傳來訊息,魯僖公、陳華人、蔡華人、楚華人、鄭華人在齊國結盟了。

    宋襄公當時肯定是崩潰的,齊盟主在世時,我一直是老二。他過世了,你們這幾個國家不來尊我為盟主,居然和中原的仇人——南蠻子楚國勾結上了。怎麼辦?宋襄公思慮再三,決定還是從源頭上解決問題。

    於是楚國應邀來到了宋國,宋襄公婉轉地表達了自己的一番心意,沒想到楚國一口應允:“你定個時間,我讓他們都聽你的話。”宋襄公太意外了,但是他認為這是天意,於是就有了盂地會盟。

    宋襄公盛裝出席,然後便望向楚成王,楚成王使了一個眼神,幾位壯士就走上前來,在眾目睽睽之下,把宋襄公五花大綁,然後囚禁了。後來在其他國君的求情下,他才被釋放回國。

    宋襄公臉面盡失,天天想著法子要扳回點面子。然後看見鄭國日日向楚國點頭哈腰,他便氣不打一處來,帶著幾個良知尚未泯滅的衛文公、許僖公、滕子將鄭國團團圍住。鄭國連忙向楚國求救。楚成王便向宋襄公發出狠話:“再不退兵,楚國大軍馬上壓境!”宋襄公不顧大司馬的勸說,回道:“等你!”

    楚成王本想不戰而屈人之兵,沒想到宋襄公還是個硬茬,於是就揮師北下,來到了泓水之畔。

    大司馬看見楚軍在渡河,趕緊提出建議:“半濟而擊之,可能還有機會。”宋襄公義正辭嚴:“不行,不仁義!”

    楚軍過了河,還未列陣,大司馬說:“趁其亂,趕緊進攻,還有一絲希望。”宋襄公揮揮手:“不行,不仁義!”

    楚軍準備完畢,大司馬一臉絕望。宋襄公大聲說道:“各位將士們,不殺傷兵,不抓老人,千萬小心,看清楚再動手!”

    將士們一臉絕望地衝了上去,其實是送死,戰場上血肉橫飛,誰的身上沒點血跡?宋軍還沒看清楚對手,就血濺當場。宋襄公自己也被對面的流箭所傷,躺在床上,還不知悔過,一個勁地解釋:“宋軍是仁義之師,怎麼能和楚蠻子學樣?”目夷冷冷地答道:“宋軍的命就不是命了?為了成就你的仁義之名,他們到哪裡去伸冤?”宋襄公終究還是死於箭傷,果如太史預言。

    結語:

    一個預言讓宋襄公從真仁義走向假仁義,不但斷送了千萬條宋軍的性命,還搭上了自己的老命,為後人恥笑至今。

    參考資料:《左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白心可鍛鑄鐵化學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