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舒詩渝

    說幾個最近常見的吧。

    1、暴汗服能讓減脂效率翻倍。並不能,大量流汗只能讓你疲勞、脫水、中暑、患上毛囊炎,唯獨不能加速減肥。同理,在身體上裹上保鮮膜也不能。

    2、體重越輕看起來越瘦。不一定。同樣重量的脂肪體積是肌肉的三倍,一個體脂低的人可能體重並不輕,但往往看上去比體重輕但體脂率高的人瘦很多。

    3、有氧運動要超過30/40分鐘才能減脂。很多人被這句話嚇到,覺得跑步堅持不了30分鐘就白跑了,其實不是的。只要運動了,無論何種形式多長時間都是持續消耗熱量的。減脂的關鍵在於熱量缺口,和運動多長時間關係不大。

    4、不吃主食就能瘦。短時間或許是可以減重,事實上任何營養元素單一的飲食法都可以再短期減重,不吃肉同理。但長期來看效果有限,並且極容易反彈,還有可能對健康造成不利影響。

    5、香蕉醋、檸檬草、苦瓜汁、生薑蜂蜜水等月瘦20斤的減肥小秘方。沒什麼好說的,統統沒有什麼卵用。除了攝入了更多的熱量以外,這麼折騰自己的胃還可能會胃疼哦。

    6、蘋果、西藍花、燕麥等食物能減脂。沒有任何食物本身是能減脂的,它們本身都含有熱量,所謂“減肥食物”往往只是有熱量相對較低、營養元素相對較豐富、飽腹感更強等特點,但不存在越吃越瘦這回事。

    7、運動減肥容易反彈。錯,和節食、針灸等方式比起來,運動減肥是最不容易反彈的了。運動,尤其是無氧運動能提高身體的基礎代謝,而基礎代謝才是熱量消耗的大頭。

  • 2 # 朱全豐營養師

    其實對於減肥與營養的謠言有很多,今天我就先例舉以下五個常見的,大家可以看下是否自己曾經也有這樣的想法。

    一.有人靠不吃主食來減肥,其實這種做法對身體傷害很大。減肥初期,不吃主食可迅速減輕體重的原因主要是加快了體內水分的流失。長期不吃主食對身體會產生很大的危害,主要有以下4點:

    1.完全不吃主食或吃很少主食,很多人會忍受不了飢餓,一但堅持不住容易暴飲暴食,增加心臟病發作的風險,還會使減肥前功盡棄。

    2.長期不吃主食,會導致口臭,腹瀉,疲勞,肌肉痙攣。

    3.不吃主食,人們往往會用其他食物代替,例如肉,零食等,會造成蛋白質,脂肪攝入過量,也會增加患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還會加重腎臟負擔,促使鈣流失。

    有些人不吃主食,只吃水果,那麼會導致蛋白質,B族維生素,礦物質攝入不足,影響身體健康。嚴重時還會導致月經紊亂。

    正確的做法是減肥期,主食要吃,但要吃含高膳食纖維的,比如紅薯,玉米,窩頭等。這種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更利於長期減肥成功。

    二.靠吃香蕉減肥?

    很多人在減肥期不吃主食,每天只靠吃蔬菜水果,而且在水果中他們選擇了香蕉,原因是香蕉營養豐富,而且能夠增加飽腹感。

    每100克的香蕉中含有碳水化合物22克,蛋白質1.4克,脂肪0.2克,胡蘿蔔素60微克,維生素C8毫克,鉀含量256毫克。可供能93千卡。可見,香蕉所含的碳水化合物並不低,且不說減肥過程中只吃蔬菜水果容易導致營養不良,空腹吃香蕉也很容易傷胃,所以減肥只靠吃香蕉是不靠譜的。

    三.紅棗補血靠譜嗎?

    紅棗的含鐵量約為2.3毫克/100克,維生素C為14毫克,而且其中干擾鐵吸收的物質如草酸、植酸之類含量很少,有一定補血的作用。但由於含量不多,所以補血效果不是很理想。 要想更好的達到補血的效果,要吃含鐵豐富的動物性食物,主要有動物血,動物肝臟,紅肉等;其次是魚和禽類。

    四.多吃菠菜可以補鐵補血?

    菠菜中鐵含量每百克達2.7毫克,但植物性食物中鐵主要以非血紅素鐵的形式存在,吸收受到草酸,植酸,膳食纖維等膳食因素的影響,導致菠菜中鐵的吸收率僅1.3%,所以吃菠菜不能有效的補鐵。我們所說的菠菜補血是因為菠菜能夠補充大量葉酸,每半斤菠菜中含的葉酸超過1片400ug的葉酸製劑。葉酸是人體造血所必需的營養素,缺乏時會導致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孕婦缺乏葉酸還會增加胎兒神經管畸形的風險。

    五.醃黃瓜有毒嗎?

    很多人喜歡吃醃黃瓜,但有人認為醃黃瓜有毒,是因為醃菜中亞硝酸鹽含量過高,它本身是有毒性的,而且還可能和蛋白質食品中的胺類物質合成致癌性較強的亞硝胺;另外,醃黃瓜中鹽分過高,對慢性疾病也很不利。其實,只要運用正確的方法醃製黃瓜,並且在對的時間吃對身體是沒有傷害的。

    在醃製黃瓜時會產生大量的亞硝酸鹽,一般在醃製後的兩三天到十幾天之間產生亞硝酸鹽最多,如果在這個時期吃,的確對身體很不利,但是當過了15天以後亞硝酸鹽濃度就開始慢慢減少,甚至會慢慢消失。所以一般家庭醃漬黃瓜兩天後就開始食用是不安全的做法。應該在醃製20天以後再吃比較合適,此時亞硝酸鹽濃度降低到安全線以內。吃時應控制量,最好保持在10g以內。

    為阻斷亞硝胺的合成,我們在吃醃黃瓜時,也可以多吃點含維生素C,維生素E,維生素A的食物,例如鮮棗,獼猴桃,紅辣椒,黃綠色蔬菜,植物油等;另外,大蒜及大蒜素可抑制亞硝胺合成;茶葉,獼猴桃,沙棘果汁也可以阻斷亞硝胺的合成。

  • 3 # 營養師王麗玲

    這個世界上有成千上萬種減肥方法,據專業人士統計,有效的方法僅5%不到。那都有哪些不正確的減肥方法,卻又容易被當作真理的呢?

    一、減肥就要多吃蔬菜和水果

    很多人尤其是女性提到減肥,第一件事就是放棄美食開始狂吃蔬菜水果,開始時乍一看是瘦了體重掉了,但是這種方法是個嚴重的誤區,首先面臨蛋白質不足的問題,然後水果吃多其實反而有可能對健康不利。

    二、減肥要少喝水

    喝水之後會明顯升高體重,如果一口氣喝500ml,大概一礦泉水瓶的水,體重就會增加1斤,所以就會給他一種減肥期間喝水秤的錯覺。但是水是我們人體必需的營養素之一,每天不補充足夠的水分,人體內部分需要靠水輔助代謝的廢物就無法及時排出,反而不利於減肥。而且因為體內水分減少的掉秤不僅不長久還有可能是傷害。

    三、不吃主食減肥

    不吃主食確實可以減肥,我曾經有一位朋友靠不吃主食,一個月減了40斤,然而她卻高興不起來,因為她開始掉頭髮,面板鬆弛老化,長出很多斑點,記憶力嚴重衰退。部分手指關節出現腫大,是尿酸鹽結晶。這一切都是因為不吃主食惹的禍。

    不吃主食減肥可以作為短時間的選擇,一般不能超過1周,時間太長的話就會出現跟我朋友類似的症狀,健康嚴重受到損傷。

    四、出汗就是燃脂

    出汗和燃脂沒有必然的聯絡,不過出汗可以幫助代謝廢物,透過運動出汗還可以活躍細胞,好處很多。但是燃脂跟運動量有關,出不出汗運動都是會燃脂的,所以沒有必要刻意穿不透氣的衣服運動,這樣反而會讓自己感覺不舒服,甚至有可能因為面板無法正常呼吸出現疹子。

    五、不吃晚飯減肥

    不吃晚飯減肥是肯定的,因為一天三餐變成一天兩餐,而且是華人最重要的晚餐,熱量直接減少1/2左右,攝入熱量減少,必然會讓自己體重快速下降。但是減少的體重中除了脂肪還有肌肉和水分,甚至還有部分骨量。另外長期不吃晚飯基礎代謝會緩慢下降,而且是很難恢復的下降。等到哪一天開始吃晚飯了,體重就會瘋狂的上漲。

    六、喝醋減肥

    酸味食物開胃可以幫助消化,可以讓人快速感覺到餓,有一種脂肪被消耗的錯覺。但是說實在話,喝醋並沒有任何作用,反而會讓一些人的食道粘膜和胃粘膜受到損傷。用醋作為調味品增加食物風味沒問題,但是指望喝醋來減肥,估計是沒有希望了。

    七、運動了就可以減肥

    運動了可以增加熱量的消耗,如果攝入的熱量沒有超標的話,減肥自然是沒有問題的。可惜有部分人減肥僅僅寄希望於運動,並不想控制飲食。而運動之後胃口還會更好,吃得就更多了,結果就是運動之後並沒有瘦下來,有時候體重還增加了。即使瘦下來了,也面臨著瓶頸和反彈的問題。減肥還是稍微控制一下飲食吧。

    八、減肥是一件事

    很多人就奇怪了,減肥不是一件事是什麼?對我來說,減肥應該是一個習慣,一個能讓自己保持一輩子不長胖的習慣。一切為了體重下降而短時間內才能做的方法,都是失敗的方法,因為一旦停止,往往就是反彈。所以養成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保持健康體重一輩子才是最正確的方法。

    暫時先總結這麼多,當然還有很多誤區(我更願意說是誤區,謠言有點不好聽),減肥的小夥伴一定要認真辨別,以免傷了身體,對健康不利。

  • 4 # 啟邁斯健身

    說起減肥,很多小夥伴都會選擇節食

    因為效果最快,但大家都知道反彈效果也是最快的

    而且對健康極不友好

    那麼

    怎麼減肥才是正確的呢?

    流傳的關於減肥的一些傳言到底是真的假的呢?

    最近,日本一節目就請來了5位專家為大家解答相關問題

    不少網友看完表示:

    “這個好!全是乾貨啊!”

    “每個字都記在腦子裡了!”

    接下來就帶大家瞭解一下!

    人為什麼會胖?

    攝取的卡路里大於代謝的卡路里

    時間一長,就堆積成了脂肪

    這是1kg的脂肪

    只想透過運動燃燒這1kg脂肪的話…

    需要慢跑18個小時!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減肥的基本就是 —— 正確飲食

    接下來就瞭解一下關於減肥的科學知識

    那些與飲食相關的減肥傳言究竟是真是假呢?

    “減少攝入的卡路里就能減肥”

    是真的嗎?

    專家表示:一半真一半假

    減少攝入的卡路里的話

    代謝卡路里的能力就會降低

    短時間內雖然會瘦

    長年累月就會變成不容易瘦的體質

    基礎代謝的10%

    來自飲食的消化和吸收活動

    節食的減肥會導致基礎代謝能力降低

    好好吃飯的減肥是很重要的

    “1天3餐不按時吃的話會變胖”

    是真的嗎?

    專家表示:是假的

    一天按時吃3餐

    對成長期的孩子們很有必要

    但大人已經不需要發育成長了

    比如,前天晚上吃太多,早上起來胃脹

    吃不下還硬讓自己吃下去,根本沒有必要

    那為什麼有的人,一天吃2餐還是會胖呢?

    空腹再吃固然是好的,但一直忍受飢餓才吃的話

    相反會變成暴飲暴食

    所以將一天總攝入的卡路里分3~5次吃會比較好

    就是一點一點吃

    一天吃5次也沒關係的意思

    “吃得快容易胖”

    是真的嗎?

    專家表示:是真的

    人的大腦中有感應滿腹感的滿腹中樞

    要讓滿腹中樞運作的話

    從開始吃需要大約20分鐘

    吃得快的話

    在滿腹中樞運作前

    就會一不小心吃太多而變成肥胖

    吃太快的話

    血糖值會急速上升,胰島素會大量分泌

    胰島素會將多餘的糖分作為脂肪儲存下來

    所以,吃得快會變胖

    那怎麼辦才好呢?

    那就選擇花時間的東西

    比如說大片的蔬菜啊肉啊,咀嚼會使吃飯時間變長

    實際上咀嚼很重要

    在有滿腹感之前透過咀嚼

    可以抑制生成食慾的荷爾蒙

    “改變吃的順序就能減肥”

    是真的嗎?

    專家表示:是真的

    先吃蔬菜能抑制糖類和脂肪的吸收

    然後再吃肉、米飯和麵類

    不過

    即使你遵守了吃的順序

    但吃得快的話也會沒有意義

    吃飯一定要花一定的時間

    最開始吃蔬菜可以花費5分鐘左右

    這樣可以抑制卡路里的生成

    “只要不是碳水化合物,吃什麼都行”

    是真的嗎?

    專家表示:是假的

    首先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少,死亡率高達31%…

    另外,減少碳水化合物(主食)

    增加類脂質和蛋白質的話

    就會有引發動脈硬化的危險性

    控制攝入碳水化合物

    對治療糖尿病是有效的,但不適用於健康人群

    “生活不規律會導致肥胖”

    是真的嗎?

    專家表示:是真的

    睡眠時間短的人,攝取卡路里的傾向就高

    比起睡8個小時的人

    睡5個小時的人

    激發食慾的荷爾蒙會增加15%

    抑制食慾的荷爾蒙會減少15%

    所以睡眠不足容易導致肥胖

    另外睡眠不足容易有倦怠感

    運動動機就會降低

    不想上臺階,不想走路等

    久而久之就是導致不想運動而肥胖

  • 5 # 變形大師

    我做了10年健身減肥工作後,我總結出了這套識別健身減脂謠言的標準

    我先簡單概括出一個簡要標準:

    證據充足:有足夠強度的研究證據做支援;

    無反面證據:不存在足夠強度的證據證實其錯誤性;

    現實,不玄幻:說法生效的條件不極端,在實際生活中容易達成。

    希望你透過本篇內容,獲得獨立識別謠言的能力,不再為別人的愚蠢付出代價,不再因為一群半吊子專家的臆想而活在恐慌中,不再會被利益機構的商業套路誤導整天做耍猴一樣的運動,也不再會把注意力集中在無關緊要的細枝末節上。

    一,如何識別錯誤說法

    如果一個說法,可以被證實是錯的,那麼這個說法就是錯的。事實上,也只有一個說法在被證實是錯的情況下,我們才能說這個說法是錯的。

    隨便挑一個例子,你說李雷偷了教室裡的手機,然而監控攝像明確的顯示,手機是韓梅梅偷的,那麼「李雷偷了手機」這個說法,就被證實是錯的了。

    然而對於比較複雜的生理或營養說法,想證實是錯誤的,過程要複雜一些,需要麻煩的調查和分析,我們後面會介紹。

    在講解嚴謹的證偽方法之前,我們先介紹一些更加實用的「偏方」方法。

    1.1偏方:簡單高效的暴力判錯法

    私底下,我經常會說:『常識都是錯的』——因為一個說法屬於「常識」,就判斷這個說法是錯的,乍一看,當然不合理,更說不上嚴謹。

    而真實的故事卻是:在我從事健身減脂科普這幾年,曾經無數次被人用「常識」狠懟,很多人反對我的某個觀點,理由就是這個觀點與某個「常識說法」矛盾,這種事不斷的發生,以至於我實在是不耐煩了,誰再跟我提「常識」,我都會用前面那句話迴應。

    常識一定是錯的嗎?當然不一定,甚至在很多話題下,大多數常識都是對的。

    然而,在健身減脂和健康領域,人們產生「常識」的方式早已被扭曲,結果就是一個正確常識的存在,經常伴隨著99個錯誤常識。

    這樣一來,因為一個說法是常識,就認為這個說法是錯的,這種判斷方法的準確率,還真不低。

    以下我將提供一些具體的判斷方法,這些方法都屬於類似「常識判錯法」的「偏方」,邏輯上並不嚴謹,也必然會有誤傷,但在現在這個時代,這些方法從統計角度看,正確率奇高。

    符合以下特徵的說法,絕大多數,都是錯的:

    (1)食物危害論

    聲稱某種食物或某種營養能導致肥胖,或對健康產生某種危害,此類說法,絕大多數都是謠言。

    例子包括:碳水致胖,脂肪致胖,甜味劑致胖,穀物傷大腦,低碳水傷大腦,蛋白質傷腎,紅肉致癌,等等等等。

    此類說法,大多都是媒體對粗糙研究的歪曲解讀(「XXX危害生命」這種聳人聽聞的說法,是媒體的最愛,媒體恨不得每天都有一種能殺人的食物出現,傳播這種說法時更是不遺餘力),絕大多數都有直接的證偽研究。

    目前,在使用劑量正常,不大到變態的前提下,極少有營養是真正具有危害的。我只知道一個例外,那就是反式脂肪,反式脂肪危害健康的說法,是有確鑿證據支援的。

    其他營養有害的說法,絕大多數,要麼有嚴重誇大的成分,要麼是純粹的胡說八道。

    (2)食物神器論

    聲稱某種食物或營養,對減肥或健康,有超出其他同類食物的好處,這種說法大多是謠言,或是嚴重的誇大其辭。

    負卡路里食物,超級食物,排毒清腸食物等等說法,均數此類。

    此類說法的誕生套路與上面類似,只是媒體利用人認知弱點做出的把戲而已:人們期盼萬能食物的存在,一招解決所有問題,媒體利用了這種心理,不斷炒作某種普通的食物,此類說法便不斷產生。

    當然,有某些型別的食物,至少在實驗室裡看,確實具有多方面的好處(比如魚油),但是這種好處,不應該被誇大到能顯著影響實踐的地步。

    (3)研究就一篇,其他全靠猜

    只有一個研究做依據,其他全靠推理產生的說法。

    前幾年有一個很火的TED演講《diet為什麼不管用》,其中的觀點就屬於此類說法,主講人Sandra通篇只拿出了一例研究作為證據,其他全是她自己的猜測和推導,而作為依據的那篇研究,也有硬傷。

    這種引用低質量研究+理論推導風格的說法,絕大多數都是錯的。一個真正嚴謹的說法,應該是綜合考慮多個研究,同時把推理放在次要位置上的。

    當然,沒有拿出證據,不代表證據一定不存在。但如果一個人使用這種不正規的方式,提出一個有可能影響他人實踐,改變別人生活的觀點時,不拿出確鑿的證據,而使用粗糙研究做依據,靠講故事,煽情,秀術語來形成說服力,那麼他的目的,到底是傳播真理呢,還是煽動人相信自己的觀點?

    此類說法花樣繁多,典型的例子集中在「碳水」,「胰島素」,「升糖指數(GI)」「基礎代謝」,「HIIT」這幾個關鍵詞上(出現這幾個關鍵詞的說法,也大多是謠言)。

    (4)來自低碳水陣營的說法

    如果一個說法的提出者,是某位整天把碳水-胰島素致胖模型掛在嘴邊的大神(點名:Gary Tabues,Dr.Ludwig,Dr.Lustig),或者是某個主推低碳水飲食或生酮飲食的機構,那麼這個說法,極可能是錯的。

    在健身減脂圈子裡,有很多不同的派系,有些派系對科學有最起碼的尊重(循證,或者至少是聲稱自己循證的派系),也有些派系,則純屬逗樂(比如所有的運動減肥流派),唯獨低碳水/生酮這個流派,可以說是最危險的。

    上面提到的幾位低碳水主教級別的人物,從不用正規的方式產出觀點,在確鑿的證據面前,也堅稱自己的推導才是正確的(Gary Tabues的名言:無論有多少研究證據,哪怕這個研究是我花錢做的,也改變不了我的想法),最要命的,他們表述觀點的方式,極具蠱惑性,忽悠那些沒受過訓練的普通來百姓,成功率極高。

    當然,有可能有理智冷靜的低碳水飲食提倡者存在,他們使用規範的表述方式,建議那些真正適合的減脂者使用低碳水飲食,我猜測這種人是存在的,只是我從來沒見過。

    (5)來自職業健美圈的說法

    作為一個行業(或者一門生意),職業健美圈裡可能有一點點正能量存在,但如果只看這個圈子對普通人健身的影響,黑暗,則是它的主旋律。

    五十多年來,職業健美圈不斷的向普通人健身領域,輸出錯誤的訓練和飲食方法,不斷製造謠言,利用職業健美者讓人震撼的身材優勢,在普通人健身者當中樹立權威地位。只是他們從來不敢公開承認:職業健美者,只是一群有著基因優勢的藥物專家,在訓練和飲食知識方面,絕不比你的幼兒園體育老師強。

    誤傷當然會有,職業健美者當然也有理性的,或者真正關心普通人健身者的,但是大體上,不要對這個圈子傳出來的知識報任何指望,除非你也想成為一名藥物專家。

    (6)最近突然火起來的說法

    最近很火的,都在傳的說法,大多都是媒體炒作的現象,也大多都是錯的。

    七十年代的脂肪致胖論,最近一二十年的碳水致胖論,無麩質飲食,HIIT運動,與這些潮流diet和訓練有關的說法,正確的機率極低,本質原因仍然是媒體對低質量研究的錯誤或誇大性質解讀。

    如果你發現某個說法的流行速度很快,那麼先預設它是錯的。

    1.2偏方判錯法的補充說明

    以上六個「偏方」式的判斷謠言的說法,有些讀者或許會認為,其中包含了濃厚的作者主觀好惡,缺乏客觀性。

    當然,如果你對以上偏方方法表示懷疑,也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那麼既然資訊都是公開的,你可以自由的使用下面介紹的嚴謹方法,去判斷一個說法是否錯誤。

    1.3嚴謹的判錯方法

    只有在一個說法被「證實」是錯了的情況下,我們才能說他是錯的。嚴謹的判錯方法,其實就是嚴謹的「證實」方式,其中的關鍵,就是證偽這個說法的證據。

    而在生理和營養領域,證偽某個說法的證據,最主要的,就是研究證據。

    如果你能搜到一些研究,用確鑿的證據,證明了一個說法是錯的,那就極有可能說明這個說法確實是錯的(具體也要看那個研究的質量)。

    以「同樣熱量的糖,比其他營養更容易導致肥胖」這說法為例,我們使用最簡單的pubmed,查詢持反面觀點的文章引用的研究,很容易就能找到以下幾個證偽研究: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11477496 低糖組8周減掉2.2公斤體重,高糖組減掉3公斤體重,直接打臉;

    https://academic.oup.com/ajcn/article/65/4/908/4655511 低糖組6周減掉7.4公斤體重,高糖組減掉7公斤體重,直接打臉;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603544/ 低脂肪高糖組6天減掉0.59kg體脂肪,低碳水組減掉0.53kg體脂肪,低脂肪組的熱量差略大(765大卡vs707大卡),直接打臉。

    然後檢查下這些研究是不是有硬傷(可能的硬傷包括:樣本太少,研究是動物實驗,研究是相關性研究),如果證偽研究沒有硬傷,遊戲結束,「同樣熱量的糖,比其他營養更容易導致肥胖」這個說法,就是不可靠的。

    這個時候,如果別人問你,為什麼糖致胖這個說法不對,你就可以這樣解釋:

    我們並未在高質量研究中,發現糖比脂肪或其他碳水更致胖,相反,還在某些優質研究中,發現了恰恰相反的結論,所以對不起,「糖比其他碳水更容易導致肥胖」這個說法,是扯淡。

    用這種方法檢查一個說法是否錯誤,看起來複雜,思路其實很簡單,就是檢查這個說法是否被「證實」是錯誤的,「證實」這兩個字,是關鍵詞。

    1.4判斷「忽悠」的方法

    「忽悠」型別的說法,雖然同樣不可靠,但它並不是一定「錯誤的」。

    如果我告訴你『火星上有一種長得像章魚的生物』,你會立刻認為我錯了嗎?一般來說並不會,你很可能會問我這樣講理由是什麼,這個時候如果我告訴你,『前天晚上我夜觀星空,用眼睛看到的』,你才會斷定我在胡說八道。

    但是請注意,這個時候,你無法證明我說的一定是錯的,事實上我說的完全有可能是正確的。不過,這改變不了我在胡說八道的事實。

    有些時候,因為缺乏嚴謹的研究證據,你無法證實一個說法一定是錯的,但是你可以判斷這個說法是胡說八道,或者是不懷好意的忽悠。

    如何判斷一個說法是忽悠,其實我們在本系列第一篇文章已經分析過了:

    看這個說法的表述語氣;

    看這個說法背後是否有證據。

    如果一個說法背後沒有嚴謹的研究證據支援,只有軼事證據,權威言論,理論猜測,低質量研究之類的玩意支援,同時又使用了肯定的語氣,那這個說法就是不負責任的,有忽悠,甚至欺詐的嫌疑。

    二,怎樣的說法是正確

    首先請自行思考這個問題:『在健康,營養和健身領域,怎樣的說法才算是正確的說法?』

    也許你腦子裡會閃過一大堆複雜的念頭,但最後還是會放棄,心裡想:『我不當營養師也不當健身教練,較這個真幹嘛?管他對錯,能讓我健康,讓我身材好就行了!』

    恭喜你,答對了!

    對那些描述客觀規律的說法而言,較真確實沒什麼意義,因為絕對正確的說法,是不存在的(有學術背景的讀者可能會秒get,科學的說法都可以被證偽的)。我們更關心的,是這個說法是否在實踐中,能發揮足夠大作用,如果在實踐中給力,妥善使用就能獲得好處,我們就承認這個說法的正確性。

    就好比牛頓力學雖然不是絕對正確,但對普通人來說,足夠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那麼我們就認為牛頓力學是對的。

    具體來說,只要一個說法符合全部下面的條件,我們就可以認為這個說法足夠的可靠:

    證據充足:有足夠強度的研究證據做支援;

    無反面證據:不存在足夠強度的證據證實其錯誤性;

    現實,不玄幻:說法生效的條件不極端,在實際生活中容易達成。

    翻譯成人話:你可以認為,只要一個說法有大量優質研究的支援,目前還沒有被有力的打臉,並且這個說法,在不變態的常規場合都生效,那麼這個說法就是可靠的,也可以說是正確的。

    比如我們說『熱量平衡對體重變化有決定性影響』這個說法是對的,因為:

    在所有熱量受控制的研究中,受試者的體重變化都被熱量平衡的狀態決定,而不顯著受其他變數影響;

    目前還沒有出現高精度的研究,發現熱量平衡之外的因素能對體重變化產生顯著影響(截肢研究不算);

    熱量平衡對體重變化的影響,是在日常生活中就會發生的,而不是在極端條件下才會發生。

    但這並不是說,熱量平衡對體重變化的影響是100%精確,絲毫誤差都沒有的,只是說這個規律足以在實踐中愉快的使用。

    2.1正確機率,取決於證據強度

    一個說法正確的機率,取決於「證據強度」。換而言之,支援一個說法的優質研究越多,這個說法的出錯的機率就越小。

    根據證據強度的等級,我們大概可以把說法按照正確的機率,再細分為三個等級:

    A:極可能正確,以人類目前的認知看,幾乎不可能被推翻的說法;

    B:很可能正確,但如果幾十上百年後被推翻,也不算太稀奇的說法;

    C:可能正確,但因為背後的研究質量一般,就算明天被推翻也正常。

    區別的關鍵,就是這個說法背後研究的質量和數量。

    如果一個說法背後有大量優質研究支援,同時沒有優質研究反對,那麼這個說法會達到A標準。即使只想達到C標準,也需要若干質量合格的研究支援。

    在諸多型別的研究中,你可以認為只有一種研究,有資格成為「質量合格的研究」,那就是RCTs研究。RCTs是唯一一種,在設計層面,儘可能排除潛在干擾因素的研究。

    不過注意了,RCTs只是「有資格」成為質量合格的研究而已,並不確保一定是優質的。

    其他型別的研究,因為對干擾因素的排除力度薄弱,先天上就不可能精確揭示事物之間的因果規律。

    比如某個研究,發現某地方冰淇淋的銷售量,總是和當年的電動車事故發生量呈正比,但你顯然不能說販賣冰淇淋導致電動車事故。此類研究的意義,只是提供一些假設,為進一步的精確研究提供素材。

    如果你想判斷一個說法正確性如何,一定要看這個說法背後的研究的數量和質量,如果有2個或者更多的RCTs研究,或者有1個質量很高的RCTs研究支援,這個說法才是值得去相信的,或者至少是值得投入精力進一步調查的。

    反過來,如果你看到一個說法背後只有一些非RCTs研究支援,那你可就要提高警惕了,尤其是這個說法的提出者是「傳謠慣犯」時(本文後半段會列出很多傳謠慣犯的特徵)。

    2.2正確的說法,不能脫離現實

    如果不使用少吃多餐的飲食模式,你的身體就會進入飢餓模式,代謝下降,容易長胖。

    少吃多餐提高代謝,多吃少餐降低代謝這個說法,只有外行才會沒完沒了的嘮叨。但如果你說他是絕對錯的,也不那麼公平,因為這個說法背後還真有一個高質量研究支援,這個研究也確實發現多吃少餐導致代謝下降了,然而,這個多吃少餐誇張到什麼程度呢?

    ——實驗物件在五天裡,只吃了一頓飯。

    也就是說,這個研究只證明了,多吃少餐降低代謝,是在一個變態的情況下發生的。

    類似的例子,在這個圈子裡並不少見:果糖危害言論引用的研究中,受試者吃了相當於20個蘋果中含有的果糖;阿巴斯甜危害言論引用的研究中,受試者每天攝入的阿巴斯甜相當於15罐零度可樂;還有一個認為力量運動有某種危害(我記不清了)的言論,引用的研究使用了蠢到家的巨大容量訓練方式。

    即使一個說法有有力的證據支援,他發生的條件也必須現實,不玄幻,這個說法才可能有實踐意義的。

    比如,『多吃少餐,並不會降低代謝』這個說法中所謂的「多吃少餐」,指的是每天1-3餐,是符合日常情況的,而不是像5天吃一頓飯這樣誇張,因此在有充足證據的前提下,這個說法就可以認為是正確的。

    2.3偏方:用特徵來判斷說法的可靠性

    顯然的,如果遇到一個說法,就去謹慎的分析他引用的研究,判斷研究的質量,實在太消耗時間。這裡列出一些我個人總結的,可靠說法的常見特徵:

    特徵一,作者提到,這個觀點背後有多個研究支援時

    這是一種嚴謹的表現,至少作者沒有試圖只用一句「研究發現」糊弄過去。

    另外,很多時候,作者不會刻意強調研究的質量,一般是因為這個說法沒有對立的研究,或者這個說法並不顛覆之前的認知,以至於沒有很多懷疑的理由。

    特徵二,作者提到,這個觀點背後有研究支援,也有研究反對

    這也是嚴謹的表現,如果作者有膽量向讀者公開對立研究的存在,那他在態度上,至少是足夠嚴謹和負責任的,一般不會使用具有誤導性的表述。

    特徵三,在某個說法普遍被以肯定的語氣表述時,作者雖然支援這個說法,但仍使用猜測的語氣

    十多年前,人們首次在研究中發現少吃多餐模式能帶來更多次的消耗提升,很多人因此聲稱少吃多餐更有利於脂肪燃燒,而真正具有嚴謹態度的學者,都使用猜測的語氣來表達這個觀點,說少吃多餐「可能」會對減脂有好處,因為他們並沒有看到最終的結果。

    在沒有確鑿證據時,即使有大量肯定的聲音,也堅持使用猜測語氣表達觀點的作者,往往都是可靠的。

    具有上述特徵的說法,雖然未必是絕對嚴謹的,但就我個人的觀察來看,大體上都是可靠的,出錯只是偶然事件。

    關於正確的說法,最後還需要做一個提示:一個說法正確,只能說明這個說法是尊重客觀規律的,至於是否要遵從這個說法改變自己的飲食或訓練方式,顯然還要做更多的考慮才能決定,不是說一個說法正確,就一定要受其影響,改變自己的實踐。

    FinalWords

    作為普通人,我接觸健身和減脂減肥已有十餘年年,接觸並相信過無數種五花八門的說法,很多還付諸實踐。後來,我親眼目的自己相信過的這些說法,一個接一個的被證偽。剛開始,淳樸老實的我沒有想很多,直到這種事情不斷不斷不斷的重演,我才意識到事情有點不對勁。

    再後來,我開始系統的瞭解減脂和增肌的全貌,見識到了真正科學和嚴謹的理論,對比之下,才意識到之前自己接觸的那些說法,不過是利用人們認知漏洞製造出的謠言,也大概猜到了為什麼謠言的數量遠勝於真相。

    從事健身減脂科普這幾年來,我把一半以上的時間都用在闢謠上,逐個分析每一個危害大流傳廣的謠言,分析他們是怎麼產生的,為什麼是錯的,有什麼實踐上的危害。

    有了這個能力,你就能不受誤導和干擾,持續走在飲食和訓練正軌上,用最短的路徑,實現減脂或健身成功。

    謠言止於智者,現在開始,你便是其中一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玉米葉子反面有蟲子怎麼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