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yit2228968890

    因為這些人無知。只會把別人的東西搬過來裝門面,卻不考慮別人說的對不對?“戎”百度裡邊有解釋,不再複製。首先,戰略家,《隆中對》,聯吳抗曹。有人說這個東西魯肅也搞過,甚至是魯肅先搞的,那這個方案對不對呢?持這個論據的人首先沒有否定吧,但是誰搞的最好呢,誰堅持的時間最長呢?毫無疑問,諸葛亮。戰略家不是提出來戰略,而是提戰略且要變成現實。行軍打仗,劉備入川毫無疑問有諸葛亮戰功,再者平定蠻夷。最大的爭議就是北伐,因為北伐是失敗了,那麼能不能因為拿破崙征伐俄國失敗就說拿破崙軍事不行?能不能因為忽必烈襄陽之敗,和伐日之敗就說忽必烈軍事不行?能不能因為李世民,伐北韓失利,就說李世民軍事不行,能不能因為當代金門之戰……所以以北伐失敗而得出諸葛亮軍事不行結論的人純粹是無稽之談。司馬懿軍事怎麼樣?毫無疑問,否定諸葛亮,那肯定要否定司馬懿了,這是直接的關係,而且從實力上來說魏強於蜀,從損失上來看,魏大多於蜀,從軍事意義上來講,雙方都捍衛了自己國家的領土!輸贏當然是重要,但是贏的起輸不起那就要後患無窮,希特勒,東條英機,兩個政權幾乎戰有世界多半,可最後連本土都保有不了。

  • 2 # liangdd

    簡單地說,這類人缺乏最起碼的歷史知識。

    為什麼說用“缺乏”而不用“無知”來形容這些人呢?因為他們至少知道中國歷史上曾有個叫“諸葛亮”的人物。

    中國歷史上,諸葛亮就是智慧的化身。一千多年來直至今天,我們形容一個人聰明過人,就稱之為“小諸葛”、“賽諸葛” 。

    諸葛亮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把劉備從一個織蓆販履的“小兒”輔佐成割據一方的諸侯;劉備死後,又輔佐幼主劉禪,六出岐山,多次打的司馬懿人仰馬翻,險些一統中原!

    有人說諸葛亮是《三國演義》這部書吹出來的,這更是無稽之談。《三國演義》的確是小說不是歷史,但是大家應該清楚一點:這部書成於明朝,早在西晉就有很多名人推崇諸葛亮了,而且成都、河南多地的武侯祠都修建於明朝之前。也就是說,《三國演義》這部書問世的時候,諸葛亮已在廟裡被人供奉至少幾百年了。

    諸葛亮不僅才華出眾,更是鞠躬盡瘁的典範,你看看《出師表》、《戒子書》,再誦讀一下杜甫的《蜀相》,難道不催人淚下嗎?杜甫可比羅貫中早了好幾百年哪!

    固然歷史上的諸葛亮不是演義裡說的那麼神奇,但是諸葛亮的能力和地位是無需置疑的。

    有人會問,既然諸葛亮如此厲害,為什麼他沒能恢復漢室,一統江山?

    這裡面有很複雜的原因,而且自古不以成敗論英雄,拿破崙不也被“反法同盟”打敗了嗎?他至今仍受到無數人的推崇,在歐洲乃至全世界的軍事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位置。

    三國歸一統後,幾乎歷代名人,包括名臣將相及帝王,他們對諸葛亮讚賞有加,難道這些厲害的人物都能看錯一個人?那些抹黑、貶低諸葛亮的人就不要顯擺自己的智商了。

  • 3 # 5217星星

    我個人認為諸葛亮是個十分聰明的人,算是三國裡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十分的高。但我是不太懂為什麼這麼多人詆譭他的軍事能力,說他政治能力大於軍事能力,這可以接受,但太過詆譭他軍事能力我認為就是小人之言了,而且這類人往往沒有事實依據,空有嘴炮。

    我認為諸葛亮是個偉大的軍事家,這點是可以被大家所認同的。諸葛亮的軍事著作十分的多,《南征》、《北出》、《兵要》、《傳運》、《軍令》(上、中、下)等有案可稽,《將苑》中“夫為將之道,軍井未汲,將不言渴;軍食未熟,將不言飢;軍火未然,將不言寒;軍幕未施,將不言困。夏不操扇,雨不張蓋,與眾同也”這幾句話,已為歷代軍事指揮人員奉為座右銘。發明連弩,木牛流馬,而他所演繹的八陣圖也作用了幾百年。他的軍事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我對正史方面沒有太多的瞭解,所以也不敢說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到底如何,所以引用了論壇上的一篇文章,覺得說的還是有道理的。其實探討諸葛亮軍事才能的網上有許多討論,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不乏許多優秀的文章。我認為只要道理說得明白,我是可以接受其觀點的。

    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到底如何,詆譭他的人往往以《三國志.諸葛亮傳》的評論為依據,這段評論說: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遊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煉,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鹹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1、陳壽的父親受到諸葛亮的處罰,陳壽有藉機詆譭諸葛亮之嫌。陳壽之父陳式,為蜀漢將領,在諸葛亮第三次北伐中追擊魏軍失敗,被諸葛亮追究責任斬首。陳壽與諸葛亮有殺父之仇,難免不挾私報復。

    2、諸葛亮的對手司馬懿是晉朝的開創者,陳壽為晉朝修《三國志》,褒司馬貶諸葛成為必然,這是政治上的需要。

    由於有了以上兩個原因,陳壽對諸葛亮的評價明顯地不可靠了,其對諸葛亮軍事才能的評價是貶低而不是客觀公正。但是為什麼後人稱陳壽有“良史之才”,對其《三國志》給予很高的評價,還有人將他對諸葛亮的評價作為當時的“公論”(從表面上看,陳壽對諸葛亮的評價還是很高的)?那是因為:

    1、諸葛亮在社會上有很高的讚譽,這種社會的壓力使得陳壽不敢公然詆譭諸葛亮。據說數十年後東晉時的桓溫曾找到一個諸葛亮手下的小吏,向他詢問自己與諸葛亮相比怎樣(想透過諸葛亮為自己延譽),沒想到這個小吏這樣評價諸葛亮:自公之後,未見其匹。面對這樣的社會輿論,任何人公然詆譭諸葛亮都會是自取其辱,陳壽也不例外。

    2、來自晉朝廷的壓力。晉朝不喜歡諸葛亮那是明顯的,特別是司馬懿面對諸葛亮不是吃敗仗就是閉門不戰,更讓晉朝臉上無光。但是不顧事實地貶低諸葛亮起不到抬高司馬懿的目的。如果諸葛亮是一個軍事上的庸才,那麼司馬懿豈不是更加不如?為此目的,晉朝方面也不會讓陳壽過分貶低諸葛亮。

    由於以上兩個原因,公然詆譭諸葛亮變得不可能。但是褒司馬貶諸葛又勢在必行,怎樣才能達到這一目的呢?陳壽採取了很巧妙的做法:首先,他對《三國志》的編寫採取簡約化的方式,這就使很多史實因簡而失,從而人為地將很多不利於司馬而有利於諸葛的史實遺失,即使不能遺失,也可淡化人們的印象。比如諸葛亮第四次北伐,其對手就是司馬懿,《三國志》記載說:九年,亮復出祁山,以木牛運,糧盡退軍,與魏將張邰交戰,射殺邰。廖廖數字,根本看不出其對手是司馬懿,更將張邰的失敗歸之於張本人(張邰是受司馬懿派遣追擊的,張本不願行,司馬懿激將才使張邰追擊),從而維護了司馬懿的形象。其次,陳壽故意混淆諸葛亮軍事才能的主次方面,給人造成諸葛亮是一個很好的後勤指揮而不是一個合格的軍事統帥的印象。比如在前述陳壽對諸葛亮的總評中,陳壽大談諸葛亮在政治方面的成就,說他“為相國也”如何如何,而對於他在軍事方面的成就,則不顧其主動攻擊,佔盡優勢的事實,只說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就武斷地下了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的結論,暗示諸葛亮在軍事上的失敗(主動攻擊,屢挫強敵,是失敗嗎?)。透過陳壽的精心歪曲,諸葛亮軍事庸才的形象樹立起來了,即使是一些比較客觀的人也認為他的軍事才能不如司馬懿。

    讓我們看一下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和成就究竟如何。

    諸葛亮未出茅廬之時,先定天下三分,這歷來為世人稱道,也為後人詆譭諸葛亮提供了依據。抵毀的人說,蜀漢事業之所以失敗,原因就在於諸葛亮三分戰略的失誤(比如毛澤東就認為諸葛亮分兵的不妥,被許多人引為詆譭諸葛亮的主要理由),更有人將後來的失荊州歸過於諸葛亮。其實,三分戰略是一個很高明的戰略,它提供了劉備集團走出困境,建立蜀漢,統一中國的藍圖。但是,戰略只是提供了成功的可能,關鍵還要看執行,執行不力,不能將責任歸之於戰略。比如失荊州,那是因為蜀漢忽略了荊州方面的軍力,使之承擔了超出其力量的任務(當時荊州的軍力只能勉強自保,劉備卻令關羽出擊曹軍,水淹七軍固然大出風頭,卻吸引了曹操的注意,並引發了孫權的背盟)。又如劉備伐吳,那更是明顯背離三分戰略,改變了作戰物件主次之分。這些執行上的偏離,不能看作戰略本身的失誤。一戰時的“史裡芬計劃”,被認為是一個天才的計劃,卻被小毛奇的錯誤葬送,所以後人有“天才的戰略,愚蠢的執行”之說。蜀漢集團對三分戰略的執行,與之頗有相似之處,但這顯然不是諸葛亮的錯誤。

    如果諸葛亮僅僅是制定戰略,而不是參與其中,那麼他的軍事成就可能並不高。諸葛亮的高明之處在於,他不僅制定戰略,而且努力促進其實行。聯吳抗曹是三分戰略的重點,諸葛亮就是透過他的軍事外交才能,促成了孫吳聯盟,從而為赤壁一戰的勝利打下了戰略基礎(在孫權方面,促成這一聯盟的是魯肅,周瑜是戰役戰術方面的專家,因此赤壁的勝利,大功歸於諸葛亮、魯肅、周瑜三人,而不是將功勞主要歸於周瑜而忽視其他二人的作用)。諸葛亮在赤壁戰役中的作用,不僅是促使聯盟的形成,更重要的是在面對曹操的同時,還要防範劉備集團為孫權所吞併,他很好地完成了這個任務。從這個角度說,諸葛亮在軍事戰略和軍事外交上的才能在赤壁一役得到了充分的體現,符合《孫子兵法》上所說的“伐謀”、“伐交”,而勝過了“伐戰”這一軍事鬥爭的較低層次。

    赤壁戰後,劉備集團奪取了荊州大部,並進而奪取西川。此時的諸葛亮大多時間是在忙於軍事後勤,只有在劉備入川遇阻後才率領趙雲、張飛分道入川,配合劉備奪佔領西川全境。如果從諸葛亮親自指揮軍事行動而言,這一時期諸葛亮確實沒有什麼大的閃光點,但是劉備集團的勝利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諸葛亮的勝利,因為這是正確執行三分戰略的結果,諸葛亮居功甚偉。這可以與太平洋戰爭初期日本的勝利相比,當時山本五十六親自指揮的重大戰役也就是偷襲珍珠港,此後山本並未親自指揮什麼重大戰役,但日本奪取南洋各地都是在偷襲珍珠港的基礎上獲得的,因此日本初期的勝利主要歸功於山本。同樣,劉備集團在此時的勝利建立在三分戰略的基礎上,諸葛亮豈不是這一勝利的首功之人。

    入川之後有所不同,因為這時出現了一個可與諸葛亮相比的軍事人才------法正。在奪取東川的勝利中,法正起了很好的參謀作用,使得劉備對其日益看重。但是法正的出現也對三分戰略起到了一些破壞作用,那就是:劉備日益希望以一己之力,戰勝曹操,從而忽略了孫權的存在,聯吳抗曹的方針遭到了一些破壞。關羽軍力不足,雖然水淹七軍,卻吸引了曹軍的主力徐晃迎戰,徐晃之後還有張遼和其他的曹軍,而關羽卻無法從西川方面得到援助。更重要的是,孫權方面對劉備的勝利感到不安,從劉備的盟友變為曹操的盟友,共同對付劉備,因此才有荊州之失。所以荊州之失的主要原因不在於關羽,而在於劉備的急功近利和他對三分戰略的破壞。此一失利是蜀漢集團的一次重大戰略失利,它使得三分戰略中兩路出兵的計劃無法實行,但究其原因並不在於諸葛亮的戰略,也不在於諸葛亮本人,因為此時劉備更信任法正。

    這之後的蜀漢形勢更加惡化,劉備沒有在曹丕篡漢之時出兵伐魏,喪失了北伐的有利時機,相反他出兵伐吳,大敗而歸,蜀漢精兵猛將損失慘重,使孫吳聯盟這一三分戰略的基礎變得不可恢復。形勢在此時惡化到無以復加的地步了。但諸葛亮憑藉他高超的戰略和外交,派遣鄧芝使吳,新建了吳蜀聯盟,使三分戰略的基礎得以部分修復,使蜀漢擺脫了四面受敵的處境。這是一次很大的軍事勝利,但是由於它不是靠軍隊完成的,這使得很多人對諸葛亮的軍事才能認識不足。按《孫子兵法》的說法,最成功的軍事行動不在於軍隊,謀略上的勝利是最高的軍事勝利。就好比美國打贏了冷戰,戰勝蘇聯的不是美國軍隊,但誰會懷疑冷戰不是美國的軍事勝利?

    諸葛亮南征是他軍事生涯中獨立指揮的開始,從而留下了七擒孟獲的佳話。關於這次出征,《三國志》記載:三年春,亮率眾南征,其秋悉平。根本沒有七擒七縱的故事,更沒有這次戰事具體經過的記載(陳壽修史的簡約化,為後人詬病,但其原因需要深思)。而《華陽國志》載:建興三年,亮至南中,所在戰捷。聞孟獲者,為夷漢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觀於營陳之間,問曰:‘此軍何如?’獲對曰:曏者不知虛實,故敗。今蒙賜觀看營陳;若祗如此,即定易勝耳。’亮笑,縱使更戰。七縱七禽,而亮猶遣獲。獲止不去,日:‘公,天威也,南人不復反矣。’遂至滇池。南中平,皆即其渠帥而用之。或以諫亮,亮日:‘將留外人,則當留兵,兵留則無歷食,一不易也;州夷新傷破,父兄死喪,留外人而無兵者,必成禍患,二不易也;又夷累有廢殺之罪,自嫌釁重,若留外人,終不相信,三不易也。今吾欲使不留兵,不運糧,而綱紀粗定,夷、漢粗安耳。雖然七擒七縱的故事沒有《三國演義》那麼戲劇化,但諸葛亮多次放走可過消滅的孟獲武裝,最終折服孟獲集團,這一情況當是事實。那麼,為什麼《三國志》如此簡略呢?因為這提供了諸葛亮軍事才能的一個極好例證,證明諸葛亮除了擅長於政治、軍事謀略及外交活動,對於戰役指揮也是不錯的。

    然後就是最能說明諸葛亮軍事成就的北伐中原。第一次,因為馬謖“違亮節度,舉動失宜,大為張邰所破。”,諸葛亮斬馬謖而自貶三級,卻被某些人認為是委過於馬謖,丟車保帥。如果事實果真如此,那麼晉修《三國志》應抓住此事大做文章(因為這證明了諸葛亮軍事平庸),而不是什麼馬謖“舉動失宜”的記載,為什麼晉修史書沒有這麼做呢?那是因為馬謖的軍事指揮太離譜(放棄要衝,屯兵山上),無法將其與諸葛亮聯絡起來,所以《三國志》雖然暗中詆譭諸葛亮,卻無法將失街亭一事歸過於他。諸葛亮在此役的過錯也就是用人不明,沒有直接過失,以此詆譭諸葛亮,連諸葛亮的敵人都不屑為。這是建興六年的事情,當年冬天,諸葛亮第二次北伐,“亮復出散關,圍陳倉,曹真拒之,亮糧盡而還。魏將軍王雙率騎追亮,亮與戰,破之,斬雙。”諸葛亮攻陳倉失利,卻擊敗魏軍追兵,雙方打成了平手。這裡有個問題需要關注,那就是,在第一次北伐時,魏延曾建議蜀軍分兵出陳倉,越秦嶺,偷襲長安,諸葛亮沒有采納,被人訴病諸葛亮軍事上過於保守,不敢冒險。但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失利後數月即重新北伐,殺了個回馬槍,而且出擊地點就是陳倉,仍然未克。諸葛亮是真的不敢冒險嗎?答案是否定的。一般來說,軍事冒險有兩種情況:一是自己力量遠大於對方,可以抽出部分力量進行冒險;二是軍事面臨大的失敗,孤注一擲進行冒險。這兩種情況諸葛亮都不具備,蜀軍雖有一定兵力,但力量遠小於魏(蜀軍主力在劉備伐吳時損失殆盡),因此沒有足夠的力量分兵,同時蜀國雖然弱小,卻也未到滅亡邊緣,沒有必要孤注一擲,這就是諸葛亮拒絕魏延建議的主觀考慮。客觀上說,魏延此計並非奇計,而是抄襲楚漢戰爭時韓信的舊作,魏國豈能無備(第二次北伐攻陳倉失利就是明證),而且當時也不是楚漢戰爭時群雄割據的局面,蜀軍偷襲長安即使僥倖成功也難以守住城池,反而造成孤軍作戰的局面,因此諸葛亮不採納魏延建議並不為過,根本談不上什麼打壓人才。也許有人會問,那為什麼第二次北伐時諸葛亮又去進攻陳倉呢?前面說過,那是為了殺一個回馬槍,所以在前一次戰事結束不久就發動第二次進攻,諸葛亮並沒有要在這次進攻中開啟局面的計劃,只是為了恢復士氣,結果是,蜀軍證明了在第一次北伐失利後,他們仍有力量主動進攻,這就為諸葛亮後三次的北伐創造了條件。第三次北伐是一次勝利,“七年,亮遣陳式攻武都、陰平。魏雍州剌史郭淮率眾欲擊式,亮自出至建威,淮退還,遂平二郡。”今天詆譭諸葛亮的人說什麼諸葛亮北伐毫無成果,寸土未收,真是睜眼說瞎話。這三次北伐,諸葛亮的對手主要是曹真、張邰、郭淮,司馬懿只是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作為偏師出擊,其與諸葛亮正面交手是在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時,關於這次戰事,前面已經講過,蜀軍糧盡退軍,斬殺魏將張邰,而陷張邰於死地的就是司馬懿,二人之高下豈不明白,只是《三國志.諸葛亮傳》敘述此次作戰時,根本沒提司馬懿的名字,維護司馬懿的意圖一目瞭然。第五次北伐,“十二年春,亮悉大眾由斜谷出,以流馬運,據武功五丈原,與司馬宣王對於渭南。亮每患糧不繼,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為久駐之基。耕者雜於渭濱居民之間,而百姓安堵,軍無私焉。相持百餘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軍,時年五十四。及軍退,宣王案行其營壘處所,曰:"天下奇才也!””此次北伐無果而終,雙方各安邊境,魏軍未敢追擊,蜀軍在撤軍中斬殺不遵排程的魏延。有人將諸葛亮的去世說成是司馬懿的勝利,豈不是貪天之功,恐怕司馬懿不敢居功吧。綜合評價,諸葛亮五次北伐,第一次失利,第二次戰平,第三、第四次勝利,第五次未分勝負,蜀漢二勝二平一負(第五次算是戰平),諸葛亮失敗了嗎?而且諸葛亮北伐,力量明顯小於對方:蜀國兵力不如魏國;魏國據守國內,佔據地利,蜀則失地利;魏軍糧食不成問題,蜀軍則有糧食之憂(諸葛亮幾次退軍都因糧食問題,而不是戰敗)。諸葛亮在不利的情況下還能主動進攻,而且多佔優勢,諸葛亮真是不善於指揮軍事嗎?他真的不長於“應變”嗎?相信明眼人都會明白。有人也許會說,蜀漢實力遠不及魏,諸葛亮主動進攻不是自取滅亡嗎?這是一種靜止地看待事物的觀點。誰說不能以小勝大,以弱勝強,歷史上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如果真是弱不可敵強,那麼抗日戰爭時中國也不用與日本作戰,直接投降算了。就是因為敵強我弱,所以才要主動出擊,這樣才能化被動為主動,在主動中尋找勝機。諸葛亮這麼做了,其效果如何?諸葛亮五次攻魏,魏只有一次攻蜀,還因天氣原因撤退(在小說中,魏國這次進攻與諸葛亮第四次北伐相聯,小說中說諸葛亮北伐是六次,正史則是五次),如果不是諸葛亮主動進攻,蜀國恐怕疲於奔命,滅亡不遠了。

    因此,我們認為,諸葛亮是一個偉大的軍事家,這是毫無疑問的。諸葛亮擅長於戰略,擅長於軍事外交,在戰役指揮和戰術方面也頗為精通,在軍事後勤和參謀方面也都有突出的表現,是一個全能型的軍事人才。我們不能肯定他與曹操的軍事水平高下,因為二人並未正面交手(即使正面交手恐怕也是非對稱的,因為曹操所能動用的力量遠大於諸葛亮,那就很難說明二人的水平問題了),當然,我們也承認司馬懿也是一個軍事天才,但那無損於諸葛亮偉大軍事家的名聲。今天,有些人對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大加詆譭,其實那是小人心態作怪,在他們心裡,如果能將諸葛亮這麼一個偉大的軍事人物貶得一文不如,豈不是顯得自己多麼高明嗎?殊不知,過於貶低對手恰恰顯出自己的無知,只有尊重對手才能顯得自己的高明,比如司馬懿,他就稱讚諸葛亮“天下奇才”,這才是英雄惜英雄的風範。那些貶低諸葛亮的人肯定沒想到,當時修史的陳壽就曾為諸葛亮的評價問題煞費苦心,為了秉承晉朝意志,到底該如何詆譭諸葛亮。他雖然在暗中偷樑換柱,改頭換面,到底還是不敢過分貶低諸葛亮,因為那將連帶著影響司馬懿。與之相比,今天的一些狂妄之徒真是無所顧忌,肆意狂言,當真是“小子無所畏”了,可惜的是,除了暴露他們的狂妄與無知外,別的什麼也說明不了。

  • 4 # 雲水私語

    一、(引子)大部分讀者都是從最終結果來看歷史人物,對其評價也是以成敗論英雄,諸葛亮北伐失敗是結果,反推諸葛亮軍事才華一般。可我們從過程來看,從當時各種環境和因素的制約下歷史人物的所作所為,才能見其真正的能力與無奈,比較全面看待他。下面我給大家分析下吧。

    二、(背景)諸葛亮掌握兵權是在劉備死後,在劉備在世時諸葛亮主要在赤壁之戰中發揮了重大作用,作為使者促成與東吳的聯合。在劉備入蜀時,主要依靠龐統和法正,諸葛亮主要負責後方。劉備伐吳時,歷史書上諸葛亮沒有明確表態贊成或者反對,但從其之後的言行看,諸葛亮和魯肅一致,希望吳蜀聯合,反對破解。但劉備並沒有認可。

    三、(國內情況)諸葛亮掌握政權時,蜀國已失去荊州,隆中對中兩路出兵的計劃已經不可能,國力大損,精銳盡失,大量將才戰死,蜀國已經不可能與魏中國產生實質性威脅,國力差距太大,人口更少。更重要的是蜀漢作為外來勢力建立的政權,和蜀中本地豪強矛盾尖銳,內外交困,此誠危急存亡之秋。

    四、(選擇)選擇面對這種局面諸葛亮迅速穩定局勢,平定南中,和東吳和好,此時諸葛亮面臨兩個選擇,其一防禦為主,守住蜀漢,這種方式表面好像最有利,其實在巨大人口和土地實力差距下,蜀漢不可能透過發展去抗衡魏國,只要魏國有時間,就能實力上碾壓蜀漢,蜀漢必亡。其二主動進攻,在魏國沒有恢復運氣之前,與東吳東西夾攻不斷消耗魏國有生力量,蠶食隴西,獲取兵源和馬以及人口等資源,或許能為蜀漢爭取一點機會。更重要的是,如果蜀漢與魏國和好,那麼就劉備政權的合法性就會受到衝擊,劉備一直以漢朝正統自居,以興復漢室為任,才聚攏一批人才力量,現在蜀漢選擇與所謂“曹賊”和好,這就動搖了政權合法性根基,蜀中本地豪強更有理由反抗中央,無論從政治上軍事上,諸葛亮實質上沒有選擇,唯有北伐,才能穩定住這個脆弱的政權,對得起劉備託孤。

    五、(困難)諸葛亮北伐最大的困難是國力和後勤,前者諸葛亮解決的辦法是平定南中,利用當地資源同時傳播蜀錦的製作生產方式,充分利用吳魏貴族兩國對於蜀錦的大量需求賺去軍資。至於後勤,由於古代技術落後,蜀中交通不便,只能透過屯田和改善運輸工具,木牛流馬應該沒有那麼神奇,但也應該是適應山地運輸的較好工具。後勤和國力其實一直是蜀漢的軟肋,始終未能解決,諸葛亮只能在非常不利的情況下北伐。

    六、(目的)諸葛亮北伐政治目的是樹立政權合法性打壓本土反對派,軍事目的是蠶食和消耗魏國,加上蜀國國力有限,諸葛亮深知不可能一次性消滅魏國主力軍,各種冒險性策略只能讓魏國舉全國之力決戰,蜀國勝出可能性極小,相反可能讓自己耗盡國力或者一戰主力盡失。這就意味著只能小打,不能大打,只能求穩,不能出錯,從這個意義上說諸葛亮已經被束縛住了手腳,他可能也沒有那種天才軍事家以多勝少的運氣,他作為蜀漢實際統治者,更不敢賭蜀漢的國運。這也就是魏延的建議他不用的原因,明末的高迎祥從子午谷出川兵敗被殺其實也是旁證,這招險棋看起來很好,在軍隊素質參差不齊、資訊傳遞速度有限、後勤技術落後、沒有公路行軍靠腿的古代,風險太高。

    七、(對手)再看司馬懿,每次都是對峙為主,很少主動與諸葛亮決戰,就是看出其後勤和國力不足,不利與長期對峙,不給其任何機會,有這樣的對手從某種意義講,諸葛亮必輸無疑。

    八、(總結)從我的分析,大家就明白,從一開始,諸葛亮無論有多少軍事才能,他失敗命運幾乎註定,他在與天鬥,與命運掙扎,他在為完成主君的臨終囑託而戰,他能力有限,悲壯而決絕,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是真正有擔當有勇氣有智慧的忠貞智者,為了心中信仰和使命,九死猶未悔也。我們為什麼崇敬他,因為我們和他一樣,都是逆天之人,沒有任何有利的先天條件,只是為了內心的夢想而奮鬥,即使我們一敗塗地,也不悔此生,因為終會死亡,一切都會失去。最可怕的是我們從未為一件自己認可的事盡一切可能去努力,那才浪費了一生。

    九(結論)在當時的政治、經濟、軍事條件下,諸葛亮可以說一開始北伐就註定失敗,他的運氣和軍事才能不足以取得逆天般的勝利,可以說他軍事才華一般,可他無愧於偉大二字,他的人格力量對於華人中國歷史的影響和意義遠遠大過無數帝王將相,可以說他失敗但不朽。

    我想作為一個沒有任何先天優勢的普通人,我依然欣賞諸葛亮,因為我也找到自己渴望堅持一生的事業,那就是詩歌,對我而言,這就是一場無法勝利的北伐,我就是為了不負夢想所託,不辜負這短暫的生命而寫詩,即使最終失敗也無所畏懼,萬物皆有一死,只是我不想死亡時心中滿滿都是後悔,你說呢?

  • 5 # 飄泊故鄉異鄉客

    人云亦云! 除了別有用心的專業黑,更多的是喜歡跟風、標新立異的專業噴。你和他說道理,他拿斷章取義的歷史說你在講故事,當你拿出歷史,他說歷史是人寫的,不靠譜,拿野史和猜想對付你。但當你闡述自己觀點時,又會被問候祖輩。總之一句話:真相在他們手中!用的最多的是陳壽那句“奇謀為短”,但麻煩去看一下三國志原話,只是綜合他治國、領兵、治軍相比較而言。看看他的滷城之戰,中國最早的破兩翼夾擊的經典之戰。張郃明知道諸葛亮會有伏兵,但還是戰死沙場,難道是張郃傻嗎?心甘情願送人頭?還是張郃五子良將之名是充話費送的?被某些人吹上天的司馬懿,面對比自己弱小的蜀軍被下屬嘲笑“公畏蜀如虎也”,寧穿女人衣服也不敢一戰,還留下了“死諸葛走活仲達的千古笑話。當司馬懿看過蜀軍遺留下的營寨時也嘆道“天下奇才也”。這些也是陳壽寫的,卻選擇性的遺忘。有人還說這不是事實,用腳後跟想一,下司馬炎會允許臣子這麼黑自己的親爺爺嗎?陳壽只會少寫,不敢新增。如果這樣還算軍事才能還算一般,那讓他射死的張郃算什麼?被死人都能嚇的問左右“首在否”的司馬懿算什麼?還有拿魯迅“諸葛多智而似妖"來說事。這更是搞笑,而且無知。此話出自魯迅《中國白話小說史》,原話是: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壯諸葛之多智而似妖。這是魯迅在批判羅老先生,和諸葛亮有半毛錢關係。

  • 6 # 笑談風塵幾多愁

    三國演義只是小說,正史裡面諸葛強的是內政經濟等方面。三國演義裡的諸葛亮如果是真的那不是人了,可以說為妖了。

  • 7 # 巽龍逸天

    吾第一次讀《三國演義》是十二三歲半白話半文言的那種,懵懵懂懂的一知半解,再就是斷斷續續聽單田芳大師的評書知道一鱗半爪(因為當時收音機頻道不是很穩定不精準);然後出社會結合多媒體的瞭解,分享一下自己的拙見,一博大家一笑:1.隆中對2.火燒博望坡3.赤壁之戰4.草船借箭5.間離劉表父子6.進西川7.懲李嚴8.火燒上方谷9.空城計10.七擒孟獲11.六出祁山12.計收姜維愛徒13.箭射張郃14.揮淚斬馬謖15計斬魏延16.殞身五丈原17.死諸葛驅走活仲達等等等等,當然這些有可能徘徊在正史《三國志》與野史《三國演義》之間,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只能當做茶餘飯後的談資而已!最後總結一句魯迅先生說諸葛孔明“近智多乎妖”,可能有一定的道理吧!謝謝

  • 8 # 全網噴子師父

    正史上諸葛亮出眾的是政治,不是軍事,說明現在大多數人都有了自己的判斷,也都開始瞭解正史,不再以小說為依據了

  • 9 # 網路回答

    對於諸葛亮的軍事水平,歷來爭議頗大。有人認為諸葛亮軍事水平有限,名不副實。而有人認為諸葛亮是軍事天才。

    克服中原

    唐肅宗的時候,諸葛亮被享配武廟十哲。和孫武、吳起、樂毅、白起等歷史名將並列。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人們對十哲之一的諸葛亮的軍事水平產生了質疑?

    諸葛亮沒有拿得出手的戰績

    對軍事水平最直接的體現便是戰績了。武廟十哲中的其他九位都是戰功赫赫。白起更是憑藉一己之力打殘了山東六國。而諸葛亮的戰績除了一個七擒孟獲似乎再也沒有其他的了。五次北伐,徒勞無功。尤其是第二次被當時名氣不顯的郝紹擋在陳倉。這一切都不像一個名帥所應有的水平。

    成功總能夠贏得讚譽,而失敗自然飽受詬病。諸葛亮戰績不顯。人們對其產生質疑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三國演義的過分神話和歷史上實際人物差距太大

    《三國演義》對諸葛亮的影響是巨大的,很多人都是透過《三國演義》知道了諸葛亮。但是演義中諸葛丞相的形象是無敵的,似乎這天下沒有任何事情能夠逃脫諸葛亮的掌控。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是演義中丞相的真實寫照。只是演義畢竟是演義,和真實的歷史人物是有差距的。魯迅曾說演義中的孔明“多智近乎妖”。

    隨著網路的普及和人們知識水平的提升,接觸資訊渠道的增多,越來越多的人對諸葛亮的真實歷史形象也有了深入的瞭解,而不再是侷限於《三國演義》。尤其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國》系列,還原真實的歷史形象。但是由於和演義中差距太大,很容易給人造成不過如此的感覺。加上諸葛亮確實無顯赫戰績,尤其是《三國志》陳壽最後總結性評論: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更是讓人們覺得諸葛亮軍事能力很差,認為諸葛亮軍事水平高的都是演義吹噓的。

    諸葛亮的軍事能力究竟如何?能夠享配武廟十哲是否真是浪得虛名?

    絕望中的丞相

    諸葛亮在第一次見到劉備的時候便依據劉備的實際情況進行了戰略規劃,後世稱劉備和諸葛亮這次對話為《隆中對》。此後劉備集團便以此為指導思想,於是三分天下有其一。從中可以看出,諸葛亮確實有著非凡的軍事戰略水平。

    雖說在劉備在世的時候,所有的戰爭都是劉備統帥的,諸葛亮在這時候擔任漢初蕭何的角色。為此,很多人認為諸葛亮只是一個蕭何式的人物。但是,諸葛亮在劉備集團中地位很高,劉備在軍事行動應當不會撇開諸葛亮,諸葛亮在軍事行動的部署中也應當有建樹。諸葛亮雖不隨軍參謀,但是至少在大方向上,諸葛亮功勞不小。而且諸葛亮更是為劉備管理大後方,訓練士兵,這點很重要,士兵剛剛招募不透過訓練直接上戰場那是死路一條。而劉備自從有了諸葛亮之後,一改當初屢敗屢戰的局面,諸葛亮功不可沒。從中我們也能夠了解,諸葛亮的治理軍隊的水平至少不弱於同時代的其他將帥。

    公元222年,劉備在夷陵被陸遜擊敗,不久便病死在永安,劉備將蜀國的一切託付給諸葛亮。從此諸葛亮從幕後走向前臺。

    夷陵慘敗讓蜀國元氣大傷,尤其是能征善戰的將士死傷太多了。這是個致命的打擊。這個時候的蜀國是有亡國的危險。諸葛亮確實有力挽狂瀾的能力,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不是憑空吹噓。東聯孫權,南平孟獲。居然在五年後,也就是227年對魏國主動發起攻擊。短短的五年時間,諸葛亮又拉起了一支能征善戰的部隊。史書記載:亮身率諸軍攻祁山,戎陳整齊,賞罰肅而號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應亮,關中響震!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這個時候諸葛亮統帥的軍隊戰鬥力是非常強勁的,在隴西關中地區諸葛亮展現了橫掃一般的氣勢。魏國對此非常震驚,魏明帝曹睿甚至親自坐鎮長安,這表明諸葛亮對於魏國的威脅是巨大的。從側面我們也可以看出諸葛亮的統帥能力非同尋常。如果真是實力一般,魏明帝沒有必要親自坐鎮關中。沒有必要全國震驚。連皇帝都親臨前線,魏國可以說是全力以赴。

    五丈原的夕陽

    只不過,蜀國畢竟偏居一隅,尤其是三國時期,蜀國真正富庶的地方只有成都平原。所謂的“天府之國”其實也只有成都附近。其他地方基本上是不毛之地,沒有開發。而魏國佔據中原,無論是人口,經濟,軍事各方面都碾壓蜀國。蜀國是耗不過魏國的。

    縱觀諸葛亮的五次北伐,魏國每一次都是全力以赴防備諸葛亮,每一次諸葛亮都是因為佔線拉的太長,導致糧草不足。在交通不方便的三國時期,諸葛亮可以說是做到極致了。史書記載,諸葛亮統帥的軍隊來去如風。能夠用來去如風形容軍隊,這是對軍隊戰鬥力的肯定。諸葛亮雖說五次都失敗了,但是都能夠捲土重來,即便死了之後,也將軍隊留給了姜維。這表明,諸葛亮雖說北伐失敗,但是統帥的軍隊並沒有損失,並不是大敗。

    如果換成其他人,不一定能夠做得比諸葛亮更好,有可能第一次北伐失敗之後就後繼無力了。諸葛亮能夠近平四川一個地方,在強大的魏國手中取得主動權,且一度取得優勢。這不是一個軍事水平差的人能夠做到的。

  • 10 # 汐水柔情

    為什麼很多人認為諸葛亮軍事才能一般?對於這個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

    第一方面,根據三國志陳壽注,諸葛亮治戎為長,奇謀為短,五次北伐,無功而返。根據這句話,可以理解為諸葛亮的政治才能比軍事才能高,北伐無功而返,單從字面理解,諸葛亮五次北伐沒有成功是因為諸葛亮軍事才能不行,所以正好迎合奇謀為短這句話,得出結論諸葛亮不懂軍事。

    對於這種看法,太表面,不符合邏輯也不符合歷史,首先人們看到陳壽前面的話,沒有看到後面的話,陳壽後面還接著說,諸葛亮北伐沒有成功,主要原因是對手都是當世人傑,再加上寡不敵眾,所以沒有成功。從陳壽整個評價來看,他並沒有否定諸葛亮的軍事才能,能得出唯一確定的結論是諸葛亮的政治才能高於軍事才能,是得不出諸葛亮軍事才能不行的結論。

    第二方面,對歷史不瞭解,很多人看完三國志諸葛亮傳後,跟三國演義裡面的諸葛亮相比,發現差距很大,所以直接得出諸葛亮不懂軍事的結論。這種認為太片面,他的思想只認為三國曆史只有三國志一本史書,而忽略了其他史書。而三國志中把諸葛亮很多軍事事蹟都略寫了,而且北伐過程寫的非常簡略。舉幾個三國志故意隱蔽的事蹟:諸葛亮擊敗郭淮,割了司馬懿麥子、滷城之戰(三國演義火燒上方谷的原型)、司馬懿畏蜀如畏虎來源、司馬懿偷襲諸葛亮慘敗而歸、死諸葛嚇走活仲達十萬大軍等,這些事蹟在三國志裡面都沒有,這是由於陳壽處於晉朝司馬家族的統治,所以對於司馬懿有侮辱性的戰績都需要隱蔽。

    如果大家覺得看史書太複雜,可以直接百科一下諸葛亮或司馬懿,兩個人一生的歷史都有記載,從這裡面你會了解到一個真實的諸葛亮,從正史來看諸葛亮一生戰績總結:

    未出山定三分天下;聯吳敗曹;戲耍周瑜,巧奪荊州;取益州;定川蜀;平南蠻;七擒七縱;揮師北伐,奪陰武兩郡;斬大將王雙;敗名將曹真,後抑鬱而死;敗名將郭淮、費曜;射殺名將張頜;敗軍事戰略家司馬懿,破甲三千甲首,畏蜀如畏虎,千里請戰,擊退司馬懿偷襲,死諸葛嚇走活仲達十萬大軍;

    上述戰績,在中國歷史上能擁有這麼多戰績的寥寥無幾,你能說諸葛亮不懂軍事?再者中國武廟十哲的軍事地位都是擺設嗎?如果說武廟十哲不能代表諸葛亮的軍事才能,那麼那些連武廟十哲都進不去的軍事家該怎麼評價呢?諸葛亮戰績都擺在這裡,到底懂不懂軍事,大家自己可以判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推薦一部有關於家庭親情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