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九零逅影視
-
2 # 西門不帶刀
個人認為年羹堯並不是死於他的背叛,而是死於他的位極人臣,驕橫跋扈和武將干政。
遍觀雍正王朝,只有四個人,對雍正是忠心耿耿:十三爺胤祥,兩江總督李衛,河南巡撫田文鏡再加上這個撫遠大將軍年羹堯。
為什麼說年羹堯對雍正正忠心耿耿呢?
一雍正是年羹堯的妹夫,年羹堯是正牌子的皇親國戚。二年羹堯是撫遠大將軍,一等公,已經位極人臣。換了任何一個皇帝,都不會再對他有這麼高的封賞。年羹堯與雍正君臣際遇幾十年,雙方的感情深厚,外人是想象不到的。 但為什麼年羹堯必須得死呢?
1.位極人臣,賞無可賞。
撫遠大將軍,節制西北十幾省的軍務政務;一等公,再往上升就是異姓王了。而整個滿清王朝,只有吳三桂,尚可喜,耿精忠這三個異姓王。而雍正又不可能拿出一個異姓王來賞年(因為雍正心裡年羹堯始終是他門裡出去的奴才),無可賞,只有殺。
2.驕橫跋扈。
常年帶兵的武將身上,或多或少都有這樣一種毛病。況且又是節制幾十萬人馬的大帥。年羹堯為了向雍正顯示自己帶兵有方。就學周亞夫,只聞軍令,不聞君令。可惜火候沒把握好,再帶3000精兵,回京獻捷的儀式上,雍正兩次下令讓眾將官卸甲休息,然年羹堯不發話,眾將竟無動於衷,這樣就雍正心裡埋下了一顆想殺年羹堯的種子。
3.武將干政。
這一條在歷朝歷代都是大忌。你說你一個好好的撫遠大將軍,嗯,平定羅卜藏丹增內亂,管好西北軍務,就已經是大功一件。可你偏偏還要搞個年選來插手西北的政務。這就觸了雍正的逆鱗了。於是雍正心裡想殺年羹堯的念頭越來越強烈。
而當孫嘉淦為彈劾年羹堯,炎炎夏日,長跪求雨時,年羹堯喪失掉了他最後一次生還的機會。如果此時他能夠力勸雍正收回讓孫嘉淦罰跪求雨的詔命,他還有一絲生機。最終雨來了。雍正也卸去了心中最後一點對年羹堯的愧疚(他認為殺年羹堯這已經是天意了)。
於是才有了年羹堯一個月之內連降19級,由位極人臣降到了不入流,想苟延殘喘過餘生而不可得。
政治上有內外因之說,其中內因才是主要原因。上述三條中除第一條為外因,剩下的二三條都是內因,no zuo no die。年羹堯實際上是死在自己手裡的。
-
3 # 大頭雨傘我都有
年羹堯西征回來,雍正命百官跪迎。百官敢怒不敢言,奈何君命難違只得跪拜。而年羹堯見君不跪,還不下馬,坦然接受百官跪拜。雍正已然心生不滿。百官更是憤懣難平。
大殿之上,三軍將士只聽將令無視君命。更是令雍正不能接受。奈何鞏固帝位還需年羹堯的勝利。此時動年羹堯就是否定自己。因為雍正才是年羹堯的最大支持者。
年羹堯從雍正當阿哥的時候就跟他了。一路升到陝甘總督再到徵西大將軍,全是雍正的提攜。而年羹堯對雍正也是忠心耿耿。雍正早年江南辦完差事回京,路過江夏鎮倍受侮辱。奈何之身在外只得隱忍。年羹堯知道此事,從四川調來軍士,不但屠了江夏鎮還一把火給燒了。沒有雍正背後力挺,年羹堯也不敢做這麼越格的事。若年羹堯懂得功成身退,此二人也許會成為一對君賢將勇的佳話。
百官能忍,雍正也能忍。而孫嘉誠不能,他要參年羹堯大不敬。雍正內心是欣賞他的,不殺他而讓他三伏天去求雨。這是給年羹堯機會 ,也給一個說服自己的理由。
奈何雍正沒有等到年羹堯為孫嘉誠求情,等到的是傾盆大雨。一切都是天意,自己再不會有心理負擔了。不是我雍正要殺你,而是天不容你年羹堯......
-
4 # 日小堯茗居
年羹堯臨死前督查御史即朝廷上下各部,加上外省官員共計給他議了九十二款大罪,按照上書房大臣張廷玉的話說:他年羹堯,年大將軍是死有餘辜,至於說一場大雨把他弄死了確實有些誇張。
提起年羹堯,他在清王朝的歷史上曾經輝煌一時,他不但在大西北平叛叛匪羅布桑丹增立下赫赫戰功,還是幫助雍正皇帝登上皇位的重要支持者之一。(欽命徵西大將軍年羹堯)
如果把驕橫跋扈、狂妄自大、樂極生悲、兔死狗烹,這些成語用到撫遠大將軍年羹堯的身上都毫不為過。百度百科是這樣記載的:
年羹堯:四川總督、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還被加封太保、一等公,高官顯爵集於一身。電視劇“雍正王朝”的演繹把年羹堯推向了高潮,雖然有些誇張,但是年羹堯的九十二款大罪他是躲不過去的。可是電視劇的演繹,年羹堯是雍親王府的家奴,其實不然;年羹堯不但不適雍親王府的家奴,而且是一個進士出身,年羹堯他在康熙年間就得到了重用,這就說明他在那時候已經發跡。(小小御史孫嘉誠)
在雍親王胤禛還沒有做皇帝前的康熙五十七年,十四阿哥胤禵為撫遠大將軍王的時候,由於雍親王胤禛的舉薦,年羹堯做成了陝甘總督的第一把交椅。
雍親王胤禛的這個安排為他日後再奪嫡中,登上皇帝位置,完美的勝出,夯實了基礎。
正如電視劇雍正王朝中的演繹:年羹堯即是雍親王胤禛的家奴,又是自己的大舅哥,由他出任川陝總督,這就卡死了作為撫遠大將軍王十四阿哥胤禵的門戶,即使康熙帝的皇位繼承人傳給他,他也無力迴天。事態發展正是如此,這是年羹堯的大功一件。
康熙六十一年冬,雍親王胤禛登基是為雍正皇帝。此刻的年羹堯正式接管了大西北的一切軍政。(雍正帝說年羹堯是恩人)
雍正帝剛剛登基伊始,面臨著諸多困難,首先是財政空虛,康熙帝留下的戶部存款不到一千萬兩,朝廷上下官員的懶政,是吏治腐敗的根源。盤踞在大西北的叛匪羅卜藏丹增與阿拉布坦相互勾結,這些都讓雍正帝措手不及。
重要的是以八阿哥胤禩為首的八爺黨賊心不死,千方百計的阻撓雍正帝的推行新政,這些內憂外患使雍正帝焦頭爛額。
八爺黨想看雍正帝的笑話!年羹堯在大西北對陣叛匪羅卜藏丹增這一仗至關重要。重要的是雍正皇帝的臉面和他的帝王威望!
年羹堯打勝了,西北大捷的這一訊息傳到了紫禁城,大喜過望的雍正皇帝給了年羹堯至高無上的榮譽,按照雍正皇帝的話說,就是給你封個王爺也不過份!並傳旨年羹堯回京述職。(年羹堯說只知軍令不知皇上)
這次年羹堯從大西北高調的回京述職,引起了朝廷上下極大震動,原因是年羹堯的居功自傲,和他的狂妄自大,讓朝廷上下官員實在不能容忍,在迎接他入城的時候,包括王爺在內都要向他跪拜。主要都是敢怒不敢言。
有一個人冒死站出來了,他要彈劾年羹堯;他就是被雍正黃帝由戶部主事升為都察院監察御史的孫嘉誠!這為都察院監察御史的孫嘉誠著實是膽大包天,就敢彈劾載滿榮譽,剛剛加封為一等公的年羹堯。朝廷上下官員一片譁然,包括雍正皇帝都大吃一驚。此刻孫嘉誠彈劾年羹堯是否受八爺黨的指使,還是沽名釣譽?是什麼背景使孫嘉誠如此膽大包天?
剛剛立下赫赫戰功的年羹堯,回京就遭到彈劾,不但沒使年羹堯醒悟,更使年羹堯更加變本加厲,與雍正帝討價還價。可雍正皇帝現在的想法是;即使孫嘉誠的彈劾全部屬實,也不能處分年羹堯,因為這有兔死狗烹之嫌。
皇上的帝王心術永遠猜不透,雍正帝在即位初期因為雍正制錢對孫嘉誠有深入的瞭解,所以也不能處分孫嘉誠,古怪的想法在雍正的嘴裡脫口而出:
傳旨孫嘉誠午門外罰跪祈雨,倘若老天有眼下得雨來,免你一死,如無雨你便自行了斷!今年的天下大旱,人盡皆知,可孫嘉誠竟然說天下大旱,是因為出了奸臣,且說年羹堯就是奸臣!(孫嘉誠在午門外祈雨)
檢察院督察御史孫嘉誠毫不猶豫的來到了午門外,大晴天哪有雨,看來這孫嘉誠是跟年羹堯槓上了!如果今天這雨下不來,孫嘉誠不但麻煩了,有可能必死無疑。現在該輪到年羹堯害怕了,他真的害怕這大晴天下雨,因為這雨只要一下,無論大小,那就是孫嘉誠說對了,年羹堯就是奸臣。
年羹堯怕下雨是怕被孫嘉誠說中,雍正帝怕下雨,是怕年羹堯真的成了奸臣。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雍正帝希望下雨,這不但能救了孫嘉誠一命,足可以因為這場雨剷除年羹堯這個所謂的奸臣,所以這場雨對雍正帝、年羹堯、孫嘉誠三位都十分重要。(年羹堯問欽天監是否有雨)
看來這場雨下與不下,正式決定年羹堯與孫嘉誠的你死我活!這場雨下不來,孫嘉誠難逃活命。如果大晴天的這場雨真的下了,真的是對年羹堯的懲罰,恐怕年羹堯很難逃過如此一劫。
不知是巧合還是老天真的要懲罰年羹堯,正當孫嘉誠在太陽底下曬得半死不活的時候,瓢潑大雨,傾盆而至,此刻朝廷上下官員正在午門外圍觀,見此大雨都目瞪口呆,難道是蒼天在懲罰年羹堯嗎?這真是一場神來之雨。
正是這場巧合的神來之雨,自此彈劾年羹堯的奏摺鋪天蓋地,也正是這場大雨開始,年羹堯被議處九十二款大罪,從撫遠大將軍降到杭州將軍,又從杭州將軍被貶到城門領乃至被革職處死。
所以有人說年羹堯死於一場大雨,老天都不會原諒,所以這不知進退的年羹堯,會不會想起這場大雨給他帶來的災難,是天災還是人禍?看來不作就不會死這句話對應年羹堯還是有道理的。
-
5 # 步武堂
電視劇《雍正王朝》裡面設計了一場決定年羹堯命運的大雨。這樣的設計主要是要說明年羹堯的所做所為,已經是天怨人怒,必遭天譴。
這要從年羹堯在西北打了打勝仗,雍正在極端興奮的情況下開啟了對年羹堯的毫無節制的讚美和嘉獎說起。
雍正元年,青海的羅布藏丹增叛亂,西北戰事告急,雍正任命自己的包衣奴才、陝甘總督年羹堯出任撫遠大將軍,節制西北及雲南五省,總覽軍政事務。
為了打贏這一仗,雍正拿出了舉國之力甚至為了親自排程西北戰事成立了對後世產生重大影響的“軍機處”。
對於重用年羹堯,包括對於極盡人力物力保證西北的戰事,朝中的大臣們並不是都贊成的,尤其是雍正罷免了十四阿哥胤禵的撫遠大將軍而由自己的包衣奴才替代,這讓很多的所謂“清流”視為“不和規矩,不成體統”。
面對朝廷上下明裡暗裡的反對和抵制的聲音,雍正一面依靠“皇威”壓制,一面只有祈禱年羹堯能夠“不辱使命”打好這一仗,這一仗打好了,按照十三阿哥胤祥的話就是“一仗下去,百病全消”。
年羹堯果然沒有讓雍正失望,西北的這一仗他打勝了!雍正懸著的心算是放下了,他第一時間到康熙的靈位前做了彙報:西北大捷了,我可以騰出手來推行新政了。
在極度的緊張被放鬆之後,雍正對年羹堯打贏了西北這一仗的“不世之功”的讚賞幾乎就是到了“阿諛”的程度:
——你是朕的恩人,也是大清的恩人!
——你與朕要做一個君臣相知的榜樣
——不但朕心倚眷嘉獎,朕世世子孫及天下臣民當共傾心感悅。若稍有負心,便非朕之子孫也;稍有異心,便非我朝臣民也。
這話就說的太過了!
不僅如此,雍正還給了年羹堯最高的獎賞——年羹堯封一等公,年羹堯的妹妹封皇貴妃,年羹堯的一個兒子過繼給佟國維並封爵。要知道隆科多的佟家可是雙料的頂級皇親國戚啊!
就這樣,雍正還有點不好意思,給年羹堯解釋:按道理給你封個王爺也不過分,但是考慮到歷代異姓封王都沒有什麼好下場,所以不封王也是為了保護你。
在雍正看來,他對年羹堯已經是相當的夠意思,年羹堯更應該感恩戴德,更加忠心耿耿的替他管好西北邊陲,讓他能夠集中精力推行新政。
但是事情卻不是按照雍正的意願發展的。
年羹堯已經變得“不可一世”了。並且蹬鼻子上臉,把雍正這個主子不當回事兒了。
能把雍正都不當回事,那朝廷百官,王公貴族就都不在年羹堯的眼裡了。
年羹堯得勝回朝,接受雍正的賞賜,迎接他的禮儀是僅次於皇帝的最高規格。這已經讓上至王公貴族下到朝廷百官心中不滿——不就是打了一個勝仗嗎?耗掉了朝廷幾千萬兩銀子,打了一個勝仗,至於嗎?
年羹堯用實際行動告訴王公貴族和朝廷百官:至於,相當至於!
當八王爺廉親王允禩帶領王公貴族以及朝廷百官列隊迎接年羹堯的時候,面對“百官跪迎”的場面,年羹堯端坐馬上,趾高氣昂,策馬而過。就是在重王公貴族下馬迎接的時候,年羹堯依然是端坐馬上,只是微微點頭致意。
直到了雍正面前,年羹堯才翻身下馬,參見皇上。
這也太狂了!
跪在地上的百官和站在旁邊的王公貴族大約是“嘴裡冒著粗氣,眼裡噴著怒火”——這個年羹堯眼裡究竟還有誰?
左都御史孫嘉誠是個眼裡不揉沙子的主兒,當即就高聲怒罵:全無人臣之禮!我要參他!
其實這個時候,雍正的臉上已經有點掛不住了——年羹堯的做派,一點規矩都沒有,實在是不給他長臉。但是他並未發作,他不想破壞這種舉國歡慶的局面,他耐下性子給年羹堯一個大大的面子。
也許這個年羹堯可能是被雍正的迷魂湯灌暈了,出奇的亢奮,接二連三的不斷打雍正的臉。甚至開始挑戰雍正作為皇帝的至高無上的權力和威嚴:
——年羹堯提出的所有數量驚人的嘉獎人員,一個都不能減少,雍正說也不行。
——雍正召見幾個有突出表現的將軍,為了表示關心,讓他們脫去盔甲,但是這些將軍卻把目光齊齊的望著年羹堯,待年羹堯的一聲令下:既然皇上讓你們脫,那還不趕快脫了?
幾個將軍得令,齊涮刷的脫去了盔甲……
年羹堯告訴雍正:這些將軍只知軍令,不知皇上。
雍正震驚了!這是肆無忌憚的挑戰他這個全國武裝部隊總司令的權力啊!
但他還是忍了——自己約的炮,含淚也要打完啊!
心裡的氣沒處撒,雍正回到後宮,用“卸甲”的命令,把年羹堯的妹妹年貴妃給脫了個精光之後,佛袖而去。
這是拿年羹堯的妹妹出氣。
左都御史孫嘉誠說到做到,他可不管年羹堯如日中天,他真的就把年羹堯上摺子彈劾了。
儘管雍正此時已經對年羹堯的忘乎所以非常不滿,但是他不允許或者說一直在防範他的對手“八爺黨”藉機生事。所以,孫嘉誠在這個時候彈劾年羹堯顯然讓他往八爺黨那裡聯想。
孫嘉誠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硬骨頭,也是從來不結黨的“清流”言官,孫嘉誠彈劾年羹堯,直指年羹堯是個“大逆不道”的奸臣,並且拿出了所謂的“天出異象,必有奸孼”的天意說,指出:京城久旱不雨,就是因為有年羹堯這個奸臣!
雍正對孫嘉誠其實是很賞識的,也很重用,曾經因為孫嘉誠堅決反對雍正新朝的鑄錢法而不顧上下級關係,頂撞他的頂頭上司戶部尚書。雍正知道孫嘉誠是對的,非但沒有治罪,還親自提拔孫嘉誠為左都御史。
但是,雍正心裡很清楚,在這個時候彈劾年羹堯肯定是要讓他顏面盡失——他吹捧讚美年羹堯的那些話還憶猶在耳,馬上就收拾他,會授人以柄。
這個把柄就是著名的“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這是每個皇帝都不願意揹負的“惡名”。
所以,雍正對這個性情耿直,不會繞彎子的孫嘉誠是既惱火,有沒辦法。
面對孫嘉誠的不依不饒,雍正清楚,孫嘉誠這一次彈劾年羹堯可是有很雄厚的“群眾基礎”的。年羹堯的做派,多少人恨得牙根癢癢。
萬般無奈,雍正用了一個耍賴的辦法:你孫嘉誠不是說年羹堯是奸臣,京城才不下雨嗎?那你是忠臣你就去跪在外邊求雨吧!
孫嘉誠這個槓頭,脖子一梗:去就去!
他真的就跪在大殿外求雨了。
不但如此,孫嘉誠的舉動得到了相當多的大臣們的支援,他們成群結隊的趕到大殿外為孫嘉誠助威。
這雨還就真的被孫嘉誠給“求”下來了。這場雨,是年羹堯走向末路的開始。
電視劇《雍正王朝》裡透過孫嘉誠求雨這個情節,想說明的是年羹堯的行為基本上達到了“天怒人怨”的程度。屬於“自作孽不可活”。
但實際上,年羹堯之死,除了年羹堯本人居功自傲,專橫跋扈,貪贓枉法,無視君臣之外,雍正對年羹堯的長期無原則的放縱和驕寵有非常大的關係。
而這一切的根源,來自於雍正“無人可用”的難言之隱。
從電視劇《雍正王朝》當中,我們可以看出,在雍正的身邊,讓他信任,欣賞,並且也有能力的可用之才翻來覆去就是那麼幾個人:十三阿哥胤祥,軍機大臣張廷玉,有知遇之恩的田文鏡,忠心能幹的跟班奴才李衛,還有就是這個“文武兼備”的包衣奴才年羹堯。
而有能力帶兵打仗並讓雍正放心的就只有年羹堯。
當然,十三阿哥胤祥同樣有這個能力,但是雍正更希望他的這個鐵桿兄弟留在自己身邊,畢竟朝廷裡面能信得過的僅有張廷玉而已。
於是,雍正就選擇了年羹堯鎮守西北,節制五省。實際山是讓年羹堯做了自己在西北的代言人。年羹堯的實力,比康熙朝早期的“三藩”還要大。
而年羹堯這個人,在雍正的眼裡,是一個能力突出,特點突出,而毛病更加突出的很難馴服的“奴才”。所以,儘管年羹堯在雍正尚未封王的時候,就開始為雍正鞍前馬後,但是卻始終沒有真正建立起有牢固的共同基礎的感情關係。
根本的原因,是兩個人的認識角度從未一致。
雍正希望年羹堯能做一個“奴才的典範”,而年羹堯更希望的是和雍正做一個“合作者”的典範。
在雍正看來,年羹堯作為一個包衣奴才,能夠一步一步的做到封疆大吏,都是自己抬舉他的結果,年羹堯做得不錯,說明年羹堯“配得上抬舉”。雍正相信,無論何時,對於年羹堯的生殺予奪,都是他一念之間的事情。
另一方面,年羹堯的卓越出眾的能力,讓他越來越離不開這個奴才了。所以,雍正的放縱,其實骨子裡是對奴才的放縱。
而在年羹堯看來,包衣奴才也就是一個身份,他無法改變,而他一步一步的做到封疆大吏,是靠自己的努力,甚至是冒著生命危險換來的,進士是自己考上的,軍功是自己掙來的,就是搜刮的錢財,也是冒著極大的風險“黑來的”。
尤其是被“抬籍”之後,年羹堯誤以為自己已經脫離了奴才身份,可以像胤祥一樣和雍正稱兄道弟了。
這種完全不在一個頻道上的兩種認識,使得雍正和年羹堯之間的隔閡越來越大。
有隔閡還要非用不可。這就是雍正的“難言之隱”。所以,雍正對年羹堯採取了“利誘加放縱”的辦法。
他一直是對這個包衣奴才不放心。自從年羹堯成為一方大員之後,對年羹堯的暗中監視就一直沒有停止過。
年羹堯從做四川提督開始,其副將就是嶽鍾琪。但是從最後雍正在關鍵時刻用嶽鍾琪取代年羹堯出任撫遠大將軍來看,這個副將就是雍正早就安排在年羹堯身邊的監視兼“備胎”。
那麼雍正是怎麼在情願或不情願的情況下對年羹堯不斷的容忍和縱容的呢?
江夏鎮慘案,年羹堯利用雍正做賊心虛的心理,在完成雍正佈置的任務的同時,又毫不客氣的把江夏鎮劉八女和任伯安的家產盡數私吞,併為此不惜“殺人滅口”。雍正知道了此事,儘管義憤填膺,但他最終卻沒有深究,關鍵原因是:第一,年羹堯很能幹,雍正離不開。第二,年羹堯是敢隨時“棄主他投”的人,如果被別人收買,他胤禛的很多見不得人的秘密就會大白於天下的。
年羹堯任撫遠大將軍,在西北的那些“僭越”的做派,以及藉著打仗“養冦自重”,貪汙受賄的心思,雍正未必不知,他在西北大營年羹堯的身邊有密探。但他並沒有哪怕是暗示般的提醒,只是默默的看著。
直到國庫快撐不下去時候,“半隱”在田文鏡府上的雍正當年的鄔思道,害怕年羹堯這麼無止盡的耗下去會觸及雍正的皇權,才以押送軍糧的名義趕到西北大營,暗示年羹堯:不要再玩下去了,必須速戰速決,在玩下去,雍正的位子可能都保不住了!
年羹堯這才與羅卜藏丹增決戰,一戰成名。
雍正明知年羹堯是一個“利慾熏天,膽大包天”的傢伙,但是也只有這個傢伙能為他所用,並且很好用。
說到底,就是身邊沒人。
-
6 # 楊角風發作
其實年羹堯並不是死於一場雨,如果非要說揭開他死的開端的話,應該是老八胤禩的一句話,下面我來詳細的分析這句話,隨後再分析那場雨!
在雍正王朝中,年羹堯一直是雍正帝的得力干將,他人生的輝煌就是得勝回京的那一刻,從此之後,就開始走下坡路了,那麼他回京的表現真的是他作死嗎?還是說他也是受害者?
一、
孫嘉誠彈劾年羹堯:
年羹堯不可一世的態度,眾官員們敢怒不敢言,而第一個跳出來打破僵局的就是孫嘉誠。
孫嘉誠彈劾年羹堯的念頭按照後來劉墨林調查的原因是:
“回皇上,孫嘉誠上這個摺子純粹是因為看不慣年羹堯的所作所為……和八爺他們沒有關係!”
那麼孫嘉誠到底是看年羹堯哪個行為不慣呢?
其實就是對百官跪迎而視而不見,因為後來孫嘉誠自己也講了,在西北的時候他就看年羹堯不慣了,但是出於大局考慮,沒有爆發。而這次年羹堯回京,那種趾高氣揚、飛揚跋扈、不可一世的態度讓他很不爽,一定要參他。
於是在年羹堯進京的城門口,雍正帝已經接著年羹堯進去了,他在後面跳著腳的喊:
“簡直無人臣之理,我要參他!我要參他!”
一旦有了這個念頭,他就會想盡一切辦法查詢年羹堯一舉一動中的蛛絲馬跡,總算被他找到了點毛病。
雍正帝剛剛給年羹堯接風,吃了接風宴,孫嘉誠的彈劾摺子就上來了,氣得雍正帝直接讓人把他抓起來,還說了一句:
“嚴審他,是誰指使他參年羹堯的?”
二、
是誰指使他參年羹堯的?(一)
雖然劉墨林後來調查的結果是跟老八胤禩沒有關係,其實關係甚大!
我們看年羹堯進京前接到的雍正帝的聖旨是怎麼說的:
“聽到你平定西北的訊息,朕不勝欣喜,你是朕的恩人,也是我大清的恩人,朕在北京等著你,為你慶功,做個千古君臣知遇的榜樣,給天下人看看!”
可以這樣說,年羹堯得勝回京的心態,換作我們普通人也是一樣的,再加上雍正帝之前的旨意,當然是高高興興地進京。
其實不光年羹堯騎著馬,連其他的將領和侍衛也是騎著馬的,正常情況下,只有到了城門口,才會下馬進城,在到城門口之前的路按照規矩是不用下馬的。
而年羹堯本來高高興興地進城,到了城門口,卻見到一大堆官員早早地等在那裡。
這時候,老八胤禩慢慢走出來,突然就喊了一句:
“百官跪迎!”
這個時候,所有的官員都是一臉懵逼的樣子,顯然不知道老八胤禩葫蘆裡賣的什麼藥。當然也不是每個人都疑惑,有一個不疑惑的就是新科狀元王文昭。
他就要跪下的時候,抬眼一看眾人都沒動靜,他又站了起來。
三、
是誰指使他參年羹堯的?(二)
王文昭在後來八王議政逼宮的時候,還出場了一次,他是直接指責鐵帽子王毫無君臣之禮。由此可見,這個狀元對於禮節還是非常看重的,既然廉親王都喊了百官跪迎,他當然第一個準備下跪了。
這時候,老八胤禩一看眾人不聽話,再次喊了一聲:
“百官跪迎!”
這一下子,眾臣終於知道自己沒有聽錯,孫嘉誠也極其不情願的跟著一起下跪了……
注意,這個時候城門樓上就是雍正帝跟隆科多、張廷玉、馬齊等人,而城下站著的只有老八胤禩。
顯然,這個百官跪迎的禮儀是老八胤禩臨時加進去的,目的就是彰顯年羹堯的狂妄自大和不可一世。
而遠在城牆上的雍正帝自然沒有聽到老八胤禩的話,即使聽到了,也不能以此責怪老八胤禩。
而年羹堯顯然被這百官跪迎的態勢給鎮住了,他見到這個場景,停下馬愣了很久,也在思考著什麼。其實此時的他並不知道這是老八胤禩的圈套,反而會認為這是雍正帝送給自己的大禮。
這時候的年羹堯其實頗為為難,他是下馬也不是,不下馬也不是,因為這一出,遠遠超出了他的想象,他也搞不明白,到底該怎麼辦?
直到李德全甩了鞭子,雍正帝從城門裡走出來了,年羹堯才回過神來,騎馬前行兩步下馬下跪行禮。
四、
是誰指使他參年羹堯的?(三)
本來年羹堯得勝回朝是整個朝廷的幸事,但是老八胤禩搞的這麼一出,導致大家都對年羹堯不滿。
你年羹堯只不過打勝了一場仗而已,憑什麼讓我們這些老臣也跟著下跪?
只是他們沒有仔細的想過,他們下跪是年羹堯要求的嗎?
其實自始至終,老八胤禩一刻也沒有放鬆對年羹堯的拉攏和打擊,為我用,我就拉攏,不為我用,我就打擊。
包括追繳刑部欠款之後,老八胤禩舉薦年羹堯任四川提督,包括後來的川陝總督,老八胤禩都在實行拉攏政策。甚至在雍正帝即位後,老九胤禟還帶著大量的銀票前往西北年羹堯處拉攏。但,每一次的努力,都沒有成功。甚至老九胤禟還給年羹堯下了跪,至此,老八胤禩拉攏年羹堯的計劃宣佈破產。
要想他滅亡,先讓他瘋狂!
這就是老八胤禩應對這次年羹堯回京的策略。
他根本就不用自己動手,單是說了兩句話,就讓清流領袖孫嘉誠懷恨在心,孫嘉誠在後面氣得越厲害,老八胤禩就越高興。
而雍正帝何嘗不知道老八胤禩的陰謀,所以他才不止一次的問身邊的人:
“是誰指使他參年羹堯的?”
其實,年羹堯不管怎麼做,這次回京都不會在百官心中留下好印象,雍正帝對他越好,百官的這種不滿就越強烈。
或許年羹堯面對百官跪迎的那一刻起,在他的內心就造成了巨大的創傷,用現在流行的話講:
此時的年羹堯毫無求生慾望……
後來孫嘉誠就苦苦思考怎麼彈劾年羹堯,甚至把天氣也拿來當證據,他說的是于成龍推的易理,其實就是他自己推測的天氣預報。
他羅列的年羹堯幾大罪狀是多麼有條理,一點不像是臨時發揮的,單是他回答雍正帝問話的策略就非常高明,直接一個“是上天”就把雍正帝往天氣大旱上引。
假如雍正帝不聽他的彈劾,那麼孫嘉誠就想方設法讓雍正帝動怒,從他跟雍正帝的對話中也能看出來,他是幾句話不離天象,直到雍正帝怒指他,他還昂首挺胸。他自詡為忠臣,如果雍正帝不聽從他的勸諫,他就讓上天來替他說話,最後還會扯到下雨上面,仍然讓雍正帝下不了臺。
所以,當雍正帝說出讓他求雨的話來後,他心中是暗喜的,才敢毫不猶豫的接下來:
“臣願往!”
只是,他沒有想到,自己的行為給雍正帝造成極大的恐慌,一方面八爺黨一派還沒有處理完,這又出來一請流派,而且兩個派的政治立場在某些方面還一致。
這才是雍正帝最恐慌的地方,所以,這個局面出現之後,八爺黨都等著看雍正帝的熱鬧,而雍正帝巧妙的把孫嘉誠派往西北,實現了自己的借刀殺人之際,不僅處理了年羹堯,也深深打擊了清流一派,同時還不給八爺黨留下什麼把柄。
所以,真正讓年羹堯死亡的開端,並不是一場雨,而是老八胤禩的激將法!
-
7 # 湘西小木魚年羹堯是雍正的恩人。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去世,四阿哥胤禛成了九子奪嫡的勝利者,登基做了皇帝也就是雍正。對四阿哥忠心耿耿的人有十三阿哥,有李衛,有田文鏡,有鄔思道,年羹堯也算一個。
年羹堯是撫遠大將軍,一等功,又是皇親國戚,妹妹年秋月是雍正的妃嬪,很長一段時間都和雍正的關係不錯,從西北得勝歸來的時候,雍正說他是自己的恩人。
聽到你平定西北的訊息,朕不勝欣喜,你是朕的恩人,也是我大清的恩人,朕在北京等著你,為你慶功,做個千古君臣知遇的榜樣,給天下人看看。年羹堯囂張跋扈惹眾怒。但是年羹堯最後還是被免去了大將軍職務,最後給他定下了92款大罪,讓他在獄中自盡,說句實話,雍正還是有點狠,年羹堯再囂張也沒鰲拜專權吧,但是康熙都不殺鰲拜了。
雍正殺年羹堯,還是算殺功臣,所以年羹堯最後不認錯,是不甘心。其實年羹堯對雍正還是忠心的,八阿哥胤禩一直想拉攏他沒有成功,年羹堯得勝歸來的時候,八阿哥說了幾次:“百官跪迎!”其實就是給年羹堯挖坑,因為雍正在牆上看著了。
孫嘉淦彈劾年羹堯。很多人都覺得年羹堯囂張,但是不敢說話,但是孫嘉淦就站了出來:“簡直無人臣之理,我要參他!我要參他!”孫嘉淦說朝廷有奸臣,開始彈劾年羹堯的時候,雍正也是大怒,畢竟年羹堯是功臣了。雍正說了天下大雨就信他的話,孫嘉淦還真的跑去跪著求雨,最後還真的下了大雨。這事怎麼說了?是編劇加的神劇,即使不是加的,真有此事,也只能說是巧合了。
殺死年羹堯的是雍正並非是雨。天真的降大雨了,朝廷果真有奸臣,也只不過是雍正要殺年羹堯的幌子罷了,真正殺死年羹堯的是雍正,而不是這場大雨,大家也是看雍正的態度變了,才都出來彈劾年羹堯。
年羹堯死的時候,有個牧童出來了,牧童唱的歌謠其實就是年羹堯一生的真實寫照。年羹堯為了雍正,為了大清王朝沒有歇過,還犧牲了自己妹妹的幸福,最後還是被處死。
-
8 # 凡凡說歷史
在《雍正王朝》中年羹堯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他的死亡表面上是由於一場雨,實際上歸根到底在於年羹堯自身,更在於雍正。
《雍正王朝》中年羹堯出場的時候是雍正和老十三前往江南募捐,此時的年羹堯官位很低,他只能鞍前馬後的伺候雍正。
因為雍正在江南成功的弄到銀子,年羹堯辦事得力,所以年羹堯被調入京師,從此官運亨通。
雍正回京以後,奉命追繳國庫欠款,年羹堯也隨同幫助雍正。追繳國庫欠款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雍正處理不當,最終康熙不得不處罰雍正。
這個時候八爺站出來,舉薦年羹堯為四川提督。
八爺的舉薦可以說直接改變了年羹堯的命運。一方面是年羹堯成為了封疆大吏,他有了和雍正討價還價的資本。另一方面則是八爺特意拉攏年羹堯,從而為雍正和年羹堯之間的關係埋下了隱患。
年羹堯並非是鐵了心的要跟著雍正。因為康熙晚期九龍奪嫡,雍正的勢力根本算不上強大。無論是在朝廷,還是在地方上,八爺的實力是遠遠強於雍正的,所以年羹堯有心思靠近八爺黨也是人之常情。
所以年羹堯回京以後,會先到八爺府上去,而不是先到自己主子雍正那裡。對此,雍正是非常惱火,逼年羹堯到自己府裡認罪。
表面上雍正很強勢,實際上雍正內心還是非常虛的。因為年羹堯已經不是過去的年羹堯,他現在成了川陝總督,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
老十四成了大將軍王,手握重兵,而雍正唯一能夠限制住老十四的便是依靠川陝總督年羹堯。如果年羹堯倒向了八爺黨,不管他和十四爺聯手,還是和八爺聯手,雍正都是沒辦法坐穩皇位的。
這就是為什麼雍正要納年秋月為妾的原因。因為雍正要和年羹堯建立更親密的關係,使得年羹堯沒辦法倒向其他的阿哥。
因為一旦雍正繼位,年秋月就是雍正的妃子了,而年羹堯則是皇親國戚。這份恩寵,是別的阿哥給不了。
雍正成功繼位以後,年羹堯的地位就更高了,他取代了老十四成為了大將軍。這個時候西北幾乎全在年羹堯的掌控之中,直接關係到雍正能否坐穩天下。
因為西北正在動亂,只有年羹堯平定了西北叛亂,才能夠讓雍正更有威望做皇帝。同時,只有天下大定,雍正才能夠實行新政。
在這個過程中,年羹堯飛揚跋扈,不光得罪了雍正,更是得罪了皇親國戚以及滿朝文武。所以日後年羹堯被清算是非常正常的。
不過,當時年羹堯也有自己的苦衷在裡面。因為他要統帥大軍,必須建立自己的威望,這就意味著必須要得罪人。
西北平定以後,雍正也慢慢掌握了局勢。這個時候像年羹堯這樣的人,雍正肯定是要收拾的。《雍正王朝》中雍正是一個勤勉的人,但是他本人是有著極大的性格缺陷,那就是做事情過於極端了一些。
比如說和李衛一同被收養的高福,因為被八爺的人蠱惑,雍正便毒殺了他。身邊替雍正幹秘密差事的高公公,在雍正繼位以後,也下落不明。
清朝的皇帝是非常專制的,更何況像雍正這樣的性格,他是不可能容許手底下有臣子跟他討價還價的,這就註定了年羹堯沒辦法善終。
回覆列表
說起年羹堯,看過《雍正王朝》的人都知道,在雍正還沒有當上皇帝的時候,年羹堯就是雍正手下的一名親信,當時的年羹堯正直善良勇敢。雍正也是把他當做自己家人,等到雍正當上皇帝之後,畢竟年羹堯作為一名親信,雍正就給了年羹堯許多的權利以及在職位上平步青雲,後面的年羹堯被雍正評為封疆大吏,在平定了青海叛亂之後,皇上更加看重年羹堯,正是基於這樣的特殊待遇以及對年羹堯的百般維護,終於在一次進京中,面對眾大臣的跪拜,年羹堯看都不看一眼,即使是王公大臣他也是騎著馬稍微的點了點頭,至此在宮中相傳年羹堯不僅是對王公大臣不屑一顧,對雍正也是一樣,當雍正聽到這些傳言之後,雍正很氣憤。這還不算什麼!在之後年羹堯隨意殺害朝廷大臣,禍害百姓等等,傳到了雍正耳朵,雍正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快速的解除了年羹堯的川陝總督的職位,還把他有撫遠大將軍變成了杭州將軍,至此年羹堯還是不知悔改,肆意妄為,雍正終於忍無可忍,罷免其所有職位,朝廷大臣也像雍正提交了年羹堯的92款大罪,這92款罪中斬立決的就有30多項,但是基於年羹堯對朝廷有功,雍正不想落下一個殺戮功臣的罪名,最後只是讓年羹堯在獄中自裁。
年羹堯的死是必然的,種種罪行,罪不容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