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流子故事匯

    孩子天性喜歡模仿,孩子也是父母的另一個版本,所以父母是什麼樣的人,孩子長大後也是八九不離十。

    結論就是,給孩子營造一個輕鬆愉快的成長環境,能和孩子做朋友的父母都是合格的父母,保證孩子擁有自己的獨立人格是很重要的,所以這種說法完全符合現代社會價值觀,贊同!

  • 2 # 安靜252761

    這句話還是很有道理的。

    青春期是人生的美好時期,總有那麼多的美好事物圍繞在四周,也充滿著每個孩子的腦海裡。雖然想法很多很炫,但大多還是無法實現,這不僅困擾著孩子,更是困擾著每個父母,最終也將成為孩子與父母很難越過的溝壑。

    孩子抱怨父母不理解自己,總是阻止自己的一切行為,慢慢孩子失去對父母的信任,逐漸變得牴觸父母的言行,越來越遠離了父母,最終孩子變得越來越“不乖”了。

    父母擔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害怕孩子誤入歧途,於是不聽緣由,不論對錯,就是要孩子無條件服從自己的安排,這樣孩子才會健康成長,為此父母也變得越來越“霸道”了。

    孩子“不乖”和父母“霸道”的根源就在於父母和孩子缺乏基本的溝通。在維繫情感和關係中溝通是不可或缺的,溝通就是透過交流彼此的內心真實想法,設身處地的理解對方的感受,最終達到縮小心理的距離。

    父母和孩子多溝通要注意一下幾點。

    多理解尊重孩子

    不要小看孩子,要與他們保持同一位置,這是理解和尊重的體現,這樣就能夠有效的拉近與孩子的關係,縮小心理距離。

    理解尊重孩子並不是要父母無條件認同孩子的一切觀點和行為,而是要讓父母與孩子彼此交換位置,試著用他們的眼睛去看看,用他們的耳朵去聽聽,用他們的頭腦去想想,而孩子在感受到父母的理解,就會感受父母的愛和家庭的溫暖,就會願意與父母溝通,告訴自己的真實想法。沒有理解,再多的教育與引導也是沒效果的。

    多與孩子交流

    父母要多與孩子說話,不斷地向孩子傳達內心的想法和願望,讓孩子能感受到父母的濃濃的愛是包含在所有的批評與教育中的,這樣不會使孩子只沉醉在父母嚴厲的語氣中而產生牴觸情緒。

    父母教育孩子不要只會打罵和訓斥,只是在反覆說“我都是為了你好”,孩子面對這些不但不會有所改正錯誤,反而會對父母“又恨又怕”,這不是我們希望。這種情況應該是心平氣和的孩子交流,多聽聽他的想法,再說說自己的想法,互相討論是非曲直,這樣不就達到了目的了嗎?

    正確引導孩子

    好的溝通還包括引導孩子正確地思考問題和規範行為。

    一件事情,孩子做對了,父母要表揚他,孩子做錯了,不要只會停留在言語的嚴厲上,而忽略了怎麼避免今後再次犯錯。

    首先不要模糊事實的對錯,不誇大事實,要讓孩子知道“這是對的”“這是錯的”,籠統了對錯的界線是不利於孩子對對錯的判斷的。

    其次不要只說事物的對錯而不說對錯在哪裡,要一步步引導孩子去思考,去探尋,最後揭示對錯的地方,孩子在有趣的搜尋中逐漸形成自己的思考問題的模式。

    最後不要逃避問題,要敢於承認錯誤。犯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是錯卻不敢承認,更不去解決它。父母在批評教育的時候一定要讓孩子知道犯錯了就要有承認的行動,更要有改正錯誤的行動。

    其實,父母與孩子的關係好與壞都在於溝通。越來越少的溝通,這個關係就會變得越來越稀薄,越來越糟糕;越來越多的溝通,這個關係就會變得越來越深厚,越來越美好。所以,從現在開始,作為父母的我們試著剋制一下自己,改變一下自己,凡事多溝通,尤其是對孩子。

  • 3 # 彌陀的如意寶佛感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一切皆功德!無功難受綠?

    多行善!孩子定能出人頭地!

  • 4 # 青少年夢想教育

    擁有一個乖孩子,這道出了很多家長的內心期望。

    但我不同意這種培養乖孩子的家庭教育觀。為什麼中國父母都希望孩子成為一個乖孩子呢?

    自古以來,華人都希望自己能有一個聽話、順心的乖孩子,

    這種傳統的家庭教育觀念一直在延續。

    乖孩子聽父母的話,從不自作主張,不亂作為,能讓父母省心、少煩神,

    乖孩子還能讓父母感到自己作為長輩的特有的權威感、滿足感和自豪感。

    很多父母認為,擁有一個乖孩子就是上天給父母的福氣和幸運。

    那麼,成為乖孩子對孩子自己有什麼影響呢?

    一個乖孩子要剋制自己與父母不同的想法和願望、約束自己特別的愛好和行動。

    必須與父母保持一致,哪怕父母的觀點和意見是錯誤的。

    長此以往,從外人看來,孩子很孝順、順從父母,

    但孩子內心和個性卻很受壓抑。

    一味順從的乖孩子會變成一個沒有主見、自主意識弱、

    生活中不敢冒險、不敢越雷池一步......

    看來,成為乖孩子主要還是滿足父母自己的心理需要,

    而對孩子獨立人格和個性發展卻是不利的。

    為什麼總有孩子成不了乖孩子,總是讓父母失望呢?

    生活中,孩子個性性格是各有不同的。

    有些孩子天生溫和、老實、沒有太多個性,這些孩子很容易成為父母的乖孩子。

    但也有一些孩子個性鮮明、自我意識較強、 甚至有些桀驁不馴。

    對於這樣的孩子,要求他成為一個聽父母話、順父母心的乖孩子確實比較難。

    尤其是他們處於青春期期間。

    如果父母總是保持高高在上的姿態,堅持讓孩子服從自己的想法和主張,

    再多的溝通和講道理都是無效的。

    因為,這種溝通並不是平等的溝通、父母所講的道理也都是有利父母的道理。

    孩子就會感到憤憤不平,自然就會反抗父母和產生叛逆行為。

    這些不乖的、忤逆父母的孩子就會與父母的管教產生巨大的衝突。

    他們我行我素,逃學、出走、犯錯........

    這時,這些父母就會對孩子的失望,並深感到自己教育的無能。

    那麼,現代父母應該如何去有效地教育有個性的孩子呢?

    放棄乖孩子的想法、父母要建立平等的教育觀

    培養乖孩子的教育觀是傳統社會的教育觀。

    家長的教育挫敗感主要源於這種教育觀念。

    乖孩子已經不適合當今青少年的心理需要了。

    這種教育觀必須轉變。

    現代父母應該建立和擁有一個民主、平等的教育觀,

    父母不要再希望孩子順心、聽話,而要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正在長大的人,

    父母要放棄強勢,尊重孩子的想法和願望,

    能和孩子平等地相處,平等溝通、平等講道理。

    家庭實現民主和平等。

    孩子雖然與父母有不同觀點,

    但孩子是一個懂道理、講道理、通情達理的好孩子。

    當然,平等並不會削弱父母的自然權威。

    父母仍然是全家之主,孩子仍然熱愛自的父母。

  • 5 # 快樂庭院

    “多溝通,父母不要太強勢,凡事講道理,孩子自然會是乖孩子”這個觀點我支援前邊一半:多溝通,父母不要太強勢,凡事講道理;補充後一半:遇事還要講情理,孩子不一定要做乖孩子。

    針對題主所提的說法,是很有道理的,但是不能說是完全的正確,正確是和錯誤相對立的,而在孩子的教育中,有的事情可以分對錯,而有的事情是沒法論對錯的,只是此一時彼一時,是否合適而已。

    我透過一個例子來具體分析:

    一個今年中考的初三學生,在五一四天假之中,前三天去圖書館學習,家裡長輩生氣了,說:家裡這麼大地方,呆不下他嗎?回家裡就關門,吃飯叫幾次都不下來,一天跟他說不上幾句話,放假了還去外邊學習,家裡就不能學了嗎?

    家裡長輩電視一天開一天,看的都是城市愛情肥皂劇,孩子在家裡寫作業,可以享受家裡人的照顧,一會兒送點吃的,一會兒送點喝的,長輩可以看見孩子,愛孩子的這種心情可以理解。不過對於孩子來說呢?

    這個孩子在家,吃飯時間是大致一定的,家長送了水果點心不接可能會被愛強迫:你看,都給你端過來了,吃了吧,擱時間長就不好了!關門被要求把門開啟,開著門電視的噪音又不絕於耳,干擾的事件還不受自己控制。

    如果按照長輩的說法,是孩子的不對或者自私,放假還不在家裡好好待著學習,父母應該和孩子好好溝通、講道理,依我看,的確是該好好溝通,長輩喜歡孩子在家,一家人其樂融融這種心情完全是好的,但是對於孩子呢?孩子也喜歡這種其樂融融,不過此時並沒有重視孩子的需求——他需要一個安靜能專注的學習環境和氛圍,既然家裡人不能滿足,自己去圖書館尋求這樣的一個環境,又有什麼不對呢?既能家裡人好好看電視,自己又能專注於複習。

    類似的事情估計每一個家庭都有,每一個人多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看問題,很少能換位思考,如果能多溝通,就更容易換位思考,家長的強勢也就少了很多,孩子自然也就有了發表自己意見的機會,凡事即講情又說理,那麼自然也就有了開明的家長、順從的孩子,當然孩子順從的不一定是家長的意見,而是自己的思想。

  • 6 # 優媽智慧育兒

    別跟孩子“講道理”,我之前寫過這樣的一篇文章,反響還不錯。

    假設一對情侶在吵架,男的總是先示弱的一方,想著跟女友道歉,講道理,女的有多大可能性聽進去呢?聽不進去,就像抖音裡說的“我不聽,我不看,我不想”;大人吵架尚且聽不進去道理,更何況小孩子呢?

    在現在的家庭教育中,大人都喜歡跟孩子講道理,往往收效甚微,還把自己給氣了一頓。

    “跟你講了多少遍,你怎麼就是聽不懂呢?”

    “告訴過你,這個很危險,不要碰,怎麼就是不聽呢?”

    “氣死我了,跟你講道理就是不聽,非要我動手是吧?”

    當過媽的人,這幾句話,肯定是說過的,但是沒效果。

    所以,別先試著跟孩子“講道理”,因為頻道不一樣。

    講道理是最低效的方法

    思想家盧梭說過,3種對孩子不但無益反而有害的教育方法是: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

    講道理排在第一位,可見講道理對小孩來說,等於是沒道理。你跟孩子講的道理只是自己能夠明白的道理,而孩子根本就是不明白你說的是什麼意思。

    就像在平時告訴孩子,吃飯前要洗手,他明明答應的好好的,結果到吃飯時就忘了;明明告訴他,糖不能多吃,結果一看到糖就馬上撒潑要買糖吃,怎麼勸都沒用;最常見的是孩子在做錯事哭泣時,家長責罵和講道理時,孩子反而哭的更兇,受了很大委屈似的。

    所有的這些都搞得寶媽們怒不可竭,精疲力盡,甚至將溫良賢淑的媽媽生生地逼成了“牛魔王”媽媽。

    其實這些,都是有原因的。

    人的大腦有左腦和右腦之分,只有兩個腦同時開發了,才能保證情緒的穩定和理性,但小孩子都是右腦先發育,左腦要等25歲以後才發育完全,所以,孩子的行為和情緒往往都是感性的,跟孩子講道理,無異於雞同鴨講。

    如果你對著一個5歲的孩子,說長大了要有出息,他肯定是回答“好的”,但是他真的懂其中的意思嗎?不懂。

    所以千萬不要奇怪,孩子的想法怎麼總是變來變去,做事還喜歡“出爾反爾”。

    體驗式講道理,按照孩子的思維教育

    有些家長就有疑問了,既然講道理沒用,難道就不用講道理了?

    明明這東西不能吃,不能講道理?開水不能碰,不能講道理?任孩子為所欲為?

    當然不是!

    我的女兒一歲多,在她剛會走路時,喜歡到處亂拿東西,包括生火的爐子(我婆家),經常在那走來走去,但是她從來不會去玩火,因為在一開始她想要摸爐子的時候,我婆婆在旁邊沒有制止她,等她自己覺得很燙,手縮回來時,那時已經知道了摸爐子是不好的,這比對她講爐子是很危險的效果來的好。包括吃辣椒,她不知道什麼是辣,只有嘗過了,知道辣,下次就不會了。

    所以不是不講道理,而是注重行為式的講道理。

    之前有一位泰國媽媽的做法就受到了網友們的贊。

    頂著烈日,媽媽帶著兒子,沒有巴士,沒有冰淇淋,母子倆步行了約2公里,共撿到了2公斤塑膠瓶,賣了2泰銖(約0.4元人民幣)。一天下來,小男兒已經滿頭大汗,坐在路邊不想動了,最後跟媽媽說“很累,想回家,想去學校。”

    這種教育是不是很有效果?從此不會再說不讀書的話了。

    所以,我們在教育孩子時,不能一味地跟孩子講道理,因為根本不在一個頻道上,孩子是聽不懂的,即使當時聽懂了,沒過多久就會忘了,這點,當過父母的人深有體會。

    當孩子摔跤的時候,不要想著責怪,而是先給他個擁抱,等他情緒平復後,在跟他分析“為什麼會摔倒?”

    當孩子耍脾氣時,不要跟他硬碰硬,而是先不搭理他,等他不鬧騰了,再跟他分析分析,這樣容易接受。

    當孩子想吃垃圾食品時,可以先讓他嚐嚐,他覺得不好吃了,下次自然就不會吃了。

    訓子千萬遍,不如言傳身教,同頻的人才能說的上話,聽的進道理!

  • 7 # 幼兒園張老師

    這個說法有三個關鍵詞:多溝通、不強勢、講道理,孩子是一個獨立的、有思想的個體,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教育理念敢對自己進行絕對性的描述,因為不同的情境需要不同的應對和處理,不同的孩子需要不同的方式去教育,所以我認為對這三個觀點都要辯證的去看,因為不存在一邊倒的完全正確的可能性。

    多溝通、不強勢、講道理孩子就會乖嗎?

    真的未必。這和孩子的年齡、家庭教育理念、孩子價值觀的建立都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從年齡上講,應該呈倒掛式趨勢,也就是說對年齡越小的孩子作用越大。

    首先,低齡兒童對成人的依賴性較強,沒有形成完全獨立的狀態,家長對孩子在一定程度上有掌控能力,孩子對家長還處於崇拜、依靠的狀態,家長如果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堅持和孩子溝通、講道理、不進行絕對性的壓制,隨著時間的流逝,孩子和家長之間建立和諧親子關係的可能性會非常大。因為這會逐步形成一種固有的溝通模式,並且在家長和孩子之間已經進行了磨合。這就是為什麼有些家長能和孩子建立朋友一般的關係的原因。如果孩子已經長到一定的年齡,叛逆難管,這個時候家長突然悔悟,和孩子談心、講道理,我認為多數情況下是無效溝通。這真的就是誰欠的賬誰還,家長在孩子幼年期沒有關心和陪伴,當孩子已經成長起來時再要補救確實是悔之晚矣。

    其次,多溝通、不強勢、講道理的目的不是為了培養乖孩子,而是為了塑造會思考、有正確價值觀的孩子。一個你說東他不西的孩子確實乖,但也是你教育的失敗。什麼事情都要聽家長的意見,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那麼再聽話也很難成才。這也就要求了家長的溝通是從孩子成長的角度出發的,而不是為了圖自己管孩子省事。

    一些家長對多溝通、不強勢、講道理的意思存在誤解,結果發現越用越糟糕,今天來分享一下我的觀點:

    多溝通要溝通到點子上,不是無休止的嘮叨。

    多溝通的意思不是就一件事情反反覆覆說來說去,有的家長可以把一件事翻來覆去說好多遍,說到最後變成了嘮叨,孩子連聽的願望都沒有,家長孩子疑惑,這孩子怎麼連和我說話都不願意了?我認為多溝通的意思是指標對問題的分歧進行多次的交流,交流要簡潔明瞭,說清楚家長的意圖,擺出利害關係,然後讓孩子考慮。因為孩子在做許多事情的時候都是情感在前理智在後,也就是說意氣用事。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思考問題很難全面,本來心情就煩躁,家長在一邊不停的叨叨自己的觀點,簡直是毫無用處。

    有個六年級小學生,因為和同班一個孩子關係好,非要和那個孩子上一個中學,但是由於家裡搬新家,去那個學校是很不現實的事情,家長希望孩子能考附近的重點中學,這個孩子想不通,覺得家長很絕情,學習也不上心,進行無聲的反抗。家長肯定很心急的,他爸爸就找他談話:你去那個學校也可以,我想問你幾個問題,你去那裡上學路上很遠,你是每天5點起床還是住校?你那個朋友家裡很近的,人家肯定不住校的,你住不住?那個片區不在你的學區內,可能要多交費,這個錢也不會少,而且還要看學校同不同意,你先想想這幾個問題怎麼解決?這個孩子已經能獨立思考了,想了半天發現事情沒有那麼簡單,就問爸爸:那我們關係很好,是不是以後都沒機會在一起上學了?爸爸說:你要是考到咱們附近的重點學校,以後就有可能考重點高中,你那個朋友也要考那個重點高中的,你們不是就見面了?你如果現在不好好學習,就是和他上了一個初中,到高中考不上還是要分開的。爸爸這麼一說,孩子冷靜下來了,想想還真是,問題也就慢慢解決了。很明顯,這個爸爸每一點都說在了孩子沒有關注到的,但是卻很關鍵的點上。

    不強勢是思想上尊重孩子,不是無原則的遷就。

    不強勢的意思更多的是尊重,就是不要自作多情的替孩子做決定,你尊重孩子,哪怕他的想法不能落實,他感受到你的尊重和善意,也會聽你的話,也就是俗話所說的:服你。但是這種不強勢不能理解為無原則。孩子明明做了不可原諒的錯事,家長還在一旁說不能強勢,要尊重,這就是一種誤解。這個時候是一定要強勢的,特別是給別人造成了麻煩或者傷害,家長就是要當機立斷做出決定,這個時候沒有商量的餘地。

    講道理要讓孩子發自內心的認同,而不是講家長覺得對的道理。

    家長們特別喜歡講一些自己認為對的道理,對孩子的認識完全不予理會。那麼這種道理就是無效的。很多時候家長所處的世界和孩子所處的世界根本就不是一個認知感受,就拿做自媒體來說,如果給我們的長輩說你在做自媒體,他們一定說你在外面胡混沒工作,幹嘛不考公務員?他們的認知是從他們的經驗出發的,在這個問題上,兩個群體很難談攏,因為沒有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看問題。

    家長講道理之前,最好了解問題的來龍去脈,做到心中有數再開口。這麼做才能保證說一次有一次的效果。而且道理一定要從孩子的角度去說,那樣才會讓孩子有認同感,孩子聽到心裡去了,就算嘴上不承認,也會行動起來。

  • 8 # 鋼筆刀

    ”多溝通,父母不要太強勢,凡事講道理,孩子自然是乖孩子。”

    非常有道理。

    可能不是乖孩子,但肯定會是個不錯的孩子。

    因為這樣的孩子不一定乖,講道理、獨立、自主的孩子可能不會是有些父母口中的乖孩子,但也是好孩子。

    多溝通,孩子絕大多數的心裡話都會跟父母說,這樣的孩子不會有心理問題。

    父母不要太強勢,平等交談孩子更願意袒露心聲。

    凡事講道理,孩子也會通情達理。

    當然,規矩不能偏廢,按時上學按時放學回家按時寫作業學習按時娛樂等等都可以平等地和孩子溝通好,把其中的道理和孩子講明白並取得孩子的同意,家庭教育離成功就不遠了。

  • 9 # 星星之家育兒記

    我並不認可這種說法。

    事實上,很多“問題兒童”的父母都是這樣做的,他們並不太強勢,發現問題都是期望能透過溝通來解決,先講道理,但往往是不太注重方式的說教,說教不成功,又開始感化或者批評,實在不行,就開始發脾氣,導致最後溝通失敗,徹底談崩。

    法國十八世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盧梭曾說過:3種對孩子不但無益反而有害的教育方法是: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作者尹建莉老師也說過:越喜歡講道理的家長,他的孩子往往越不聽話。

    即使多溝通、不太強勢、講道理,仍舊收效甚微,甚至還會引起反抗和叛逆。是不是感覺做父母很不容易?

    難道父母和子女之間就不能好好溝通了嗎?答案是肯定可以的。只是溝通方式很重要,溝透過程中切忌講道理。

    一、積極傾聽、用心理解

    當一個孩子在心裡難受時,最不願意聽到的就是講道理、建議、心理分析或者別人的看法,只是希望自己的感受被理解、接納和尊重,僅此而已。

    父母可以這樣做:

    1、 積極地傾聽

    貢獻一對耳朵,懂得花時間,全神貫注地聽。

    2、 用簡單的詞句迴應孩子的感受

    可以用“嗯……哦……這樣啊”來回應孩子的感受。

    3、 共情心態,說出孩子的感受

    比如“看來你真的很生氣。”“這件事讓你感覺很尷尬。”等。

    二、避免無效的溝通方式

    1、 避免向孩子發出解決方案類語言

    ①發出命令或指示

    如“不要玩手機了,趕快睡覺。”“不要再鬧了。”等。

    ②發出警告或威脅

    如“你如果不住手的話,我會讓你後悔的。”“我數三聲,你再不快點,我就丟下你,自己走了。”等。

    如“如果我是你,我就會……”“你為什麼不那樣做呢?……”等。

    2、避免向孩子說出貶損語言

    ①責備、問罪、控訴類語言

    如“都是因為你,我才會這麼辛苦,連白頭髮都累出來了。”“你怎麼老是把房間弄得這麼亂!”等。

    ②諷刺、羞辱、謾罵、貼標籤、比較類語言

    如“你就是個膽小鬼。”“你真是笨死了。”“你看看安迪多棒,你再看看你,什麼都不如人家。”等。

    如“你為什麼就不能聽話一點……”“你總是這麼自私,是交不到朋友的。”“你如果不好好學習,以後就只能幹……的工作”等。

    ④對孩子的心理分析和診斷類語言

    如“你就是自私,才不願意分享玩具。”“你這樣做就是為了激怒我!”等。

    這些貶損的語言有兩個害處:①通常會讓孩子成為父母所說的那個樣子;②會將孩子推開,不願與父母溝通。

    三、 鼓勵孩子配合的有效方式

    1、溝通時使用“我……”的表達方式

    當孩子有不可接納的行為,儘量不用“你……”這樣的無效溝通方式,可以用“我……”的方式描述不可接納的行為,並說出自己的感受,以及這種行為給自己造成的實際而具體的影響。

    這樣做可以讓父母開誠佈公地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不用壓抑,不用講道理,孩子也可以站在你的立場上理解你。

    案例:你在工作上有很重要的事需要處理,正在書房忙碌,而孩子一直吵著想要你陪他玩。 不可接納的行為:孩子要你陪他玩。 自己的感受:很忙,沒有時間。 這種行為給自己造成的影響:會影響工作進度,領導或客戶會質疑自己的工作能力和配合度,進而影響自己的職業生涯。 你可以這樣和孩子說:寶貝,媽媽現在有很重要的工作,暫時沒有時間陪你玩,如果媽媽陪你玩,就會影響工作進度,領導或客戶就會質疑媽媽的工作能力和配合度,媽媽就會喪失很多職業發展方面的機會。

    2、 溝通小技巧

    ①注意態度

    眼神、表情、語氣等,都不能有厭惡、輕蔑等不良情緒表達出來,以免傷害到孩子。

    ②使用簡單的詞語或提示表達

    簡單的詞語或提示,往往比大篇幅地講道理要有效得多。

    比如孩子換掉的鞋子隨地亂丟,你可以提示他:“鞋子。”

    比如孩子玩了玩具沒有收拾,你可以提示他:“玩具。”

    ④輕鬆幽默的語言

    父母也不要太古板,可以嘗試幽默風趣一點。

    ⑤避免嘮叨囉嗦

    如果一件事已經說了三遍,我們需要做的是確認孩子聽清沒有,而不是繼續再說幾遍。

    ⑥適當示弱

    如果希望孩子幫你一起做家務,可以告訴孩子:“媽媽一個人可能做不完那麼多家務,你可以幫幫我嗎?”

    3、做得有道理比講道理更實用

    如果孩子沉迷於手機遊戲,不愛看書。即便你講了所有玩手機遊戲的害處和看書的好處,孩子仍然我行我素。不如自己也試一試遠離電子產品,陪孩子一起看書。

  • 10 # 鳳146983974

    前兩條有道理,後一條不全對。有時候父母親太喜歡說教的話也不好,我陪讀女兒時,每天給我女兒送飯到校門口吃,旁邊有一家三口來給孩子送飯(爸爸媽媽和外婆)。只要讀初二的女兒一開始吃飯,爸爸就開口了:“就知道吃,你看你這次的物理,考得不太好喲,還不加油……”“跟你說了好幾次,吃飯不要吧唧嘴,一個女孩子家家的,像個啥樣子……”“你看你看,你又挑食了,這不吃那不吃,怎麼長得高呢……”“聽你的同學xxx的爸媽說,她天天晚上都學習到深夜,哪裡像你嘛!不到十點就睡了,怪不得你的成績沒有她好呢……”一番囉哩囉嗦、巴拉巴拉,常常弄得女兒氣呼呼地飯都沒吃完就走了她爸爸也很委屈,覺得自己說的話都有道理,幹嘛女兒會如此反感呢?所以個人認為,父母親對孩子的關愛之情,與其表現在滿口的大道理上,還不如用默默地行動來支援他們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默克爾表示“沒有俄羅斯,不可能解決烏克蘭和敘利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