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西南野夫

    不同的藝術,有著不同的價值和本質,

    首先我們先來談藝術得價值。

    藝術價值包括哪些方面

    一、什麼是藝術價值論

    藝術是一種很重要、很普遍的文化形式,有著非常複雜而豐富的內容,與人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關。藝術作為一種精神產品,具有無限發展的趨勢,並在整個社會產品中佔有越來越大的比重。藝術價值是很重要的精神價值,其客觀作用在於調節、改善、豐富和發展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精神素質(包括認知能力、情感能力和意志水平)。藝術價值論就是從價值論的角度觀察藝術、分析藝術。

    二、藝術的價值本質

    藝術的本質就是透過某種特定的媒介符號如繪畫、詩歌、音樂、舞蹈、小說、戲劇等來反映和描述事物及其價值關係的運動與變化過程,從而對人的情感、知識和意志進行交流、誘導、感化和訓練。 藝術的價值內容可分為三個層次:物(價值物)、境(價值關係)、理(價值規律)。藝術所產生的精神境界也可分為三個層次:最淺的藝術境界是模寫,它是用直觀感覺和相對獨立的思維來反映現實的價值物;第二層藝術境界是聯想,它是用聯絡的觀點、整體的觀點來反映價值物之間的聯絡;最高的藝術境界是抽象,它是用理性的、辯證的觀點來反映價值事物的內在規律性。 藝術的形式根據它所使用的物質媒介可歸結為“言”、“聲”、“象”:言是指文學語言,聲是指聲音,象是指感性的視覺形象。繪畫就是透過色彩、線條描繪具體的可感知的形象來表達感情;詩人把許多抽象無形的東西比喻為現實生活中可感知的景物形象,使讀者理解和感受到詩人所體驗到的感情;音樂是透過音階、音調與和聲來反映人的現實生活和情感世界;舞蹈是以人體的姿態動作來展示某種價值事物及其情感反映。 藝術的欣賞就是人對藝術品的價值進行發現和尋找,是欣賞者、創作者及表演者之間的情感交流與情感共鳴。在藝術欣賞過程中,作者或表演者用動作、色彩、聲音以及言詞把自己所曾經體驗過的感情表達出來,以感染觀眾或聽眾,使別人體驗到同樣的感情。藝術欣賞所產生的情感從表面上看具有超功利性,但它不是對功利性的否定,而是對功利性一種更為廣泛、更為深刻的肯定。

    三、藝術作品價值特性的三大要素

    藝術作品的價值特性取決於三大要素: 1、作品的品質特性。藝術作品的品質特性主要表現在:形象反映的現實性和典型性,藝術效果的感染性,隱含思想的深刻性以及物質材料手段運用的完善性。藝術作品只有充分利用特有的藝術規律,誘導和感染觀眾或聽眾的情感,才能達到理想的藝術效果。藝術作品所反映的生活內容往往是典型事例和理想化模型,有些甚至荒誕不經,它只是對實際生活的一種折射。脫離現實的藝術作品是沒有生命力的,只有來源於生活又能有效地指導生活的藝術作品,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藝術作品所反映、所隱含的思想越深刻,其社會價值就越大,其藝術層次就越高。 2、作品的欣賞環境。同樣的作品在不同的自然環境下將會體現出不同的價值,高雅藝術的欣賞往往需要寧靜、祥和和優雅的環境,周圍的一草一木、一動一靜往往都或多或少地影響高雅藝術的欣賞效果。同樣的作品在不同的社會環境和社會歷史時期將會體現出不同的價值,某一民族最為推崇的音樂往往不容易為其他民族所認可,某一時期流行的音樂往往在另一時期被人們所遺忘。 3、欣賞者的品質特性。欣賞者的品質特性包括審美態度、審美能力、心理狀態和生理狀態。有效的欣賞者首先要具備基本的欣賞素質,具備“有音樂感的耳朵”和“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具有對藝術作品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鑑別能力等,具有一定的藝術修養、審美情趣和實際生活經驗。只有經過良好的藝術薰陶,才能對藝術這種特殊“語言”進行理解,只有經常與作品特別是優秀作品打交道的人,才能尋到藝術境界的幽勝與甘甜。有效的音樂欣賞者要求有較高的感覺音高、音色、音強、音質、旋律與節奏的能力;有效的戲劇、電影欣賞者要求綜合發揮其視、聽感官的作用,去感知形體、語言、動作、畫面、色彩和音響。 其次,欣賞者要有良好的心理狀態和生理狀態,從而把自己的感覺、感情、想象、理解等心理因素充分調動起來參與藝術欣賞。顯然,一個飢腸轆轆的窮人和一個憂心忡忡的富人都不會對藝術作品感興趣的。任何人都有自己特定的藝術價值取向,藝術作品的價值在很大程度還取決於欣賞者的審美態度。

    四、藝術的價值功能

    藝術具有三大價值功能:生理功能、心理功能與精神功能。 1、生理功能。由於藝術品不同的色彩、音調、佈局、動作設計可以使人產生不同的生理反應,優秀的作品往往能夠有效地運用某些自然規律和人的生理規律對藝術作品的基本要素進行合理設計,使之產生最佳的生理效果,使人在欣賞過程中得到充分的放鬆與休息,使人在生活和工作過程中所產生的生理緊張和肉體疲勞逐漸得以消除。 2、心理功能。人在生活和工作過程中,通常會產生某種心理壓抑,如果心理壓抑得不到正常的發洩,就可能產生某種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甚至釀成嚴重的心理變態或人格分裂,如果能量積滯過大,會引發不合社會規範的、反社會的發洩方式,造成巨大的社會破壞。藝術欣賞能夠給人提供合乎社會準則和要求的心理壓抑的發洩機會,以實現人的心理平衡。藝術欣賞還有利於提高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因為藝術作品如果表現和反映了社會價值關係的巨大變動,透過認同與共鳴,可以引發欣賞者強烈的情感波動,使欣賞者經歷巨大的心靈痛苦和折磨,從而對欣賞者進行了一次次情感鍛鍊。此外,藝術欣賞還可以提高和增強人的情感的細膩性、敏感性和靈活性。 3、精神功能。高雅藝術作品往往表達了人的高尚信念與可貴品質,而這恰恰直接或間接地體現著社會的整體利益和長遠需要,隱含著對人間真善美的高度讚揚和對假惡醜的深刻揭露和無情批判。高雅藝術作品通常可以加強人的社會責任感和道德良心,消除人的冷漠與封閉,激發人的生命活力和進取心,開闊人的心胸與眼界,樹立人的崇高理想,淨化人的心靈,升化人的人格,提高人的意志力與自信心。人與人的利益關係本來就存在種種隔閡,有著太多難以啟齒的隱情,無法進行自由的宣洩,藝術使人成為某種交流活動或集體儀式的參與者,從而起到溝通人的思想,深化人的友誼的作用。此外,藝術欣賞還可以看作是一種智力訓練,用以提高人的智力水平。

    五、藝術思潮與流派的價值關係

    在不同的社會歷史時期,人的價值關係有著不同的基本特性,用以反映時代價值關係的時代藝術也將表現出不同的基本特性,從而產生不同的藝術思潮和藝術流派。 (一) 原始藝術與現代藝術 原始藝術具有生硬性、純真性、力感性和野性,這既是因為原始價值關係通常是低階、粗淺、簡單、直接和本能的,又是因為當時人的認識能力非常有限,只能採用粗淺、簡單、直接和機械的藝術形式來反映和描述周圍存在的客觀事物。 現代藝術具有高階性、細膩性、複雜性和理智性,這既是因為現代的價值關係通常是高階、深刻和複雜的,又是因為人們的認識能力不斷提高,可以採用高階、深刻、複雜和辯證的藝術形式來反映和描述周圍存在的客觀事物。 (二)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 現實主義就是以事物的存在狀態為基本視點,來觀察和分析事物的運動與發展變化規律;浪漫主義就是以事物的聯絡狀態為基本視點,來觀察和分析事物的運動與發展變化規律。這兩者有著不同的側重點:前者重視現實狀態,後者重視聯絡狀態。 現實主義通常著眼於事物的具體性和特殊性,只能認識具體的、個別的事物,不能認識抽象的、普遍的事物。浪漫主義通常著眼於事物的抽象性和普遍性,並對事物進行抽象和歸納處理,各種浪漫主義藝術形象具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性和隨意性,它撇開現實生活的具體形式、具體內容,而不受具體邏輯條件的約束,把一些粗俗的、低階的東西忽略掉,揭示人類心靈深處最深刻和最富暗示性的東西,使藝術創作變成一種創造性的冒險歷程。 在原始社會,人的生存完全依賴於自然環境,人只能被動地適應世界,人的價值關係是簡單而穩定的,只需要透過直觀感覺就可以反映出來,這時最為有效的藝術方式就是以事物的存在狀態為基本視點的現實主義。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人對於自然環境的直接依賴性逐漸減弱,人不僅能主動地適應世界,而且能積極地改造世界,人的價值關係發展成為複雜的、多變的價值關係,需要透過邏輯思維才能準確地反映出來,這時最為有效的藝術方式就是以事物的聯絡狀態為基本視點的浪漫主義。 當社會處於快速發展狀態時,人的價值關係也處於快速發展之中,這時浪漫藝術較為流行;當社會處於相對穩定狀態時,人的價值關係也處於相對穩定之中,這時現實主義藝術較為流行。不過,藝術的發展與它所反映的價值關係的發展往往是不同步的,通常要滯後一段時間,因此藝術的思潮和流派通常要相對滯後於它所反映的價值關係的發展步伐。

    六、藝術具體形式的價值關係

    藝術有許多具體形式,每一種藝術形式對應著反映某種特定的價值關係。 (一)小說與散文 小說的價值本質是以時間為序列、以某一人物為主線,非常詳細地、全面地反映社會生活中各種角色的價值關係(政治關係、經濟關係和文化關係)的產生、發展與消亡過程,非常細緻地、綜合地展示各種價值關係的相互作用,其中愛情小說的價值本質是反映兩性之間戀愛、婚姻與家庭關係的演變過程。 散文的價值本質是以某一事物(包括人、物及事件)為主線,較為粗略地、單方位地闡述該事物的價值關係及其變化過程,較為突出地表達作者對該事物的看法、評價、聯想、抒情及寓意。 小說與散文的作者必然有意無意地把自己的價值觀念與價值標準灌入其中,或多或少地向讀者敝開自己的心靈,注入自己的熱情,傾訴自己的衷腸,刻畫自己的性格,描述自己的人生,只有當作者的價值觀念與價值標準同時代的脈搏相吻合、同大眾的呼吸相聯絡,才會在讀者心中激起強烈的共鳴。 (二) 繪畫與雕刻 繪畫的價值本質是以色彩、線條、陰影等要素在平面上造型,用以反映影象所表達的事物的價值關係。雕刻的價值本質是以色彩、線條、陰影等要素在立體上造型,用以反映雕像所表達的事物的價值關係。只有當繪畫與雕刻作品所反映的價值關係迎合人們的心態、符合時代的需要,才能得到社會的讚許。 各個門類的藝術都有自己的藝術語言及其組織結構,繪畫的藝術語言主要是色彩、線條、光的明暗,其組織結構有構圖、安排、佈局等,分別反映著特定的主觀情感或客觀價值。 1、構圖。構圖的尺寸、對稱性、均衡性和節奏感等反映著一定的主題思想。均衡與對稱容易突出重心,並給人以平穩的感覺,非對稱與非均衡給人以無限變化的感覺。橫向線條的構圖給人以安閒、和平和寧靜的印象;斜線的構圖表現一種激烈運動和不穩定的感覺;金字塔形的構圖暗示穩定、完整、安全、牢不可破的感覺;螺旋形的構圖表明劇烈運動;鋸齒形的構圖包含著痛苦、緊張、困難險阻;“V”字形的構圖表示不穩定、危險;圓形的構圖給人以圓滿、完美、和平、寧靜。 2、色彩。不同的色彩可以表達不同的價值關係:黃色是所有色彩中最能發光的色彩,是一種突出發展的色彩,它的正面涵義有愛情、崇高、光明和寧靜,它的反面涵義有懷疑、藐視、缺乏理智等;紅色是一種突出變化的色彩,它使人聯想到火、血、革命,它的正面涵義有莊嚴、興奮、革命,它的反面涵義表示恐怖等;藍色是一種突出平靜的色彩,藍色是收縮、內向、冷淡的色彩,它的正面涵義有信仰、清涼、平靜等,它的反面涵義有抑鬱、恐怖與滅亡等;綠色是一種突出生命的色彩,它介於黃色與藍色之間,它的正面涵義有生命、新生、滿足等,它的反面涵義有絕望、墮落、衰退等;紫色是一種突出神秘的色彩,它的正面涵義有虔誠、穩定、光明等,它的反面涵義有沮喪、迷信、恐怖等;白色是一種突出單調的色彩,它的正面涵義有純潔、莊嚴、隆重等,它的反面涵義有罪惡、恐怖、哀悼等。 黑與白是清晰對比色,黃與紫是明暗對比色,藍綠與紅橙是冷暖對比色,對比色之間可以形成強烈對比,使人產生一種力量的對立感與界線的鮮明感。紅與綠、黃與紫、藍與橙是互補色,用以引發和滿足人的平衡感;色彩的調和可分為兩色調和、三色調和、四色調和和六色調和,色彩的調和意味著力量的平衡與對稱,使人產生一種和諧感與安全感。 光線可以表現物體的立體感、輪廓和空間,可以潤飾人像,使人顯得年青或蒼老、美麗或醜陋;可以使環境顯得溫暖、舒適或寒冷、簡陋,也可以使環境變大或縮小;可以強調重點內容,突出主要人物。 (三) 音樂與歌曲 音樂的價值本質是以聲音的音調、音階、節奏及旋律等要素在音響空間進行有序組織,用以概略地、抽象地反映事物的價值關係。歌曲的價值本質是在音樂的基礎之上配合以語言,用以更詳細地、更具體地反映特定事物的價值關係。 音樂和歌曲的價值作用有兩點:一是生理性作用,它對人的植物神經產生影響,以改善或影響人的心臟機能、呼吸頻率、血壓和內分泌功能,一定的音響可以誘發不自覺的神經效應,音響強度超過60分貝時,這種神經效應不再受人的自我意志的控制,使人近乎於心醉神迷;二是精神性作用,它對大腦中樞神經產生影響,激發大腦皮層的各種興奮灶,使人產生對於相關事物的聯想,從而改善或影響人的心理狀態與精神狀態。 (四)詩與詩歌 詩與詩歌的價值本質是以簡單、精煉、富有情感、講究韻律的語言按照一定的邏輯思路進行有序組織,用以反映特定事物的價值關係。 詩和詩歌是一種注重情感而不注重現實的藝術,即是一種注重價值關係而不注重事實關係的藝術。有些詩和詩歌表現情感十分真切和強烈,而對於客觀事物的描寫則十分含糊,這種含糊不是給欣賞者造成限制,而是給欣賞者提供了廣闊的想象空間。詩和詩歌是斷續的,小說和散文則是連續的。由於詩和詩歌在形象細節上的描述存在著明顯的朦朧性、多義性和多解性,因此不能死板地進行解釋,允許靈活地、多樣地進行解釋。寫詩不能太實,讀詩不能太死,追求新奇特符合詩的規律,一首好的詩或詩歌能夠把話說得使人充滿驚奇感、新鮮感和靈活感。 欣賞詩和詩歌是人的一種需要,它可以使人變得崇高,讓人活得聰明,讓人變得善良而富有同情心,引導人走出無知與愚昧。當你的內心世界處於不平衡狀態時,它起一種平衡調節作用;當你悲痛的時候,它同情並安慰你;當你歡樂的時候,它與你同享;當你感到空虛的時候,它使你充實。 (五)舞蹈 舞蹈的價值本質是以一系列高度程式化和概括化的表情動作進行有序組織,用以反映特定事物的價值關係。 舞蹈以一系列身體動作來展示心靈、表達情感,它主要來自於日常生活中的情感動作和體貌姿態,並對其進行概括和提煉。經過精心選擇和組織之後,舞蹈動作不再是自然的複寫,而是比擬和象徵性的;不再是鬆散的、斷續的,而是富有“有機統一性”和“節奏性”的;不再象自然表情動作一樣僅具有一種價值特徵,而是概括體現了生活中各個層次、各個方面的多種價值特徵。舞蹈動作已經完全不同於人類習慣的表情動作,它包含著一系列高度形式化和風格化的身體姿態動作,成為舞蹈的基本“詞彙”,構成了特定的舞蹈語言。 (六)戲劇 戲劇的價值本質是對一系列典型的生活片斷進行有序組織和修飾加工,並在舞臺上進行表演,用以反映戲劇角色所擁有的價值關係。 戲劇是人類生活中那部分最活躍、最富有生命力的東西的提取物和誇張物,它濃縮了社會,濃縮了人生,濃縮了重大歷史事件的發展過程。戲劇中的悲歡離合實際上就是人際間價值關係的變化過程。戲劇直接使用了人的表情、表意動作和語言,把日常生活中一切不能創造意味的東西清除掉,只留下那些饒有趣味的和高度象徵性的東西,修改、強化、突出後轉化為程式化的姿勢語言。演員是劇作家作品的主要解釋者,他不是表現自己的情感,而是表現作品角色的情感。 戲劇通常集音樂、歌曲、小說、舞蹈、繪畫等藝術形式於一體,採用了高度程式化的語言、表情、動作、服飾、背景。不同的劇種因不同的地理環境、風俗習慣與歷史條件而表現出不同的風格。例如,越劇顯得清秀,評劇顯得潑辣。崑劇是在士大夫階層的培育下發展起來的,從而形成了詞句文雅、輕歌曼舞的風格;秦腔是在農村演出條件下發展起來的,從而形成了粗獷激昂的演唱風格。 (七)書法 書法的價值本質是對文字的行與行、字與字、筆劃與筆劃以及每一筆劃的長短、大小、走向等進行佈局,用以反映某種特定的價值關係。 不同的書體可以分別顯示出方勁、厚重、秀逸、精整等風格,如參差錯落的草書給人以飛動之感,佈局極不規則的狂草書體給人以活潑的感覺。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的佈局可以顯示出特有的風格,松者給人以舒放疏朗之感,緊者給人以茂密豐滿之感。用潤筆寫成的字給人以溫雅或豐腴之感;用渴筆寫成的字給人以蒼勁、粗獷及悲痛之感。運筆落墨準確有力,能夠顯示出筆法雄壯,以至力屈萬夫。書法能顯示一個人的性格,或間接地反映出一個人的感情狀態,即所謂“文如其人”,不同書體、佈局與著墨可以分別顯示出一個人的雄壯與秀麗、嚴謹與飄逸、樂觀與悲切的性格或感情狀態。 (八)建築藝術 建築藝術的價值本質是對建築的結構佈局、形狀大小、色彩光澤、材質特性、裝飾點綴等進行有序組織,用以反映建築物本身所擁有的價值關係。 歌德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不同的建築可分別表現雄偉、壯麗、尊嚴、肅穆、深邃、清新、雅緻、纖弱、質樸、開闊等特性。 (九)影視藝術 影視藝術的價值本質是對各種境頭畫面進行有序組織,用以反映故事情節中各種人物所擁有的價值關係。 故事與情節不能混淆在一起。故事是事實認識的角度來反映事物的運動軌跡;情節是從價值認識的角度來反映事物的運動軌跡。對故事與情節的描述既可以採取客觀視角(以第二、三人稱),也可以採取主觀視角(以第一人稱)。其中,客觀視角側重於如實描寫生活,具有較為開闊的視野,便於揭示覆雜的社會生活;主觀視角則側重於作者或作品中主人公感情的抒發,具有較獨特的個人視野,便於發掘人的

  • 2 # 藍城桃李春風

    藝術價值,主要是指一件藝術品所代表的作者的藝術個性,風格。所反映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個性越典型,其藝術價值也就越高。藝術品包含藝術價值,歷史價值(文物價值),經濟價值;且它們之間都相對具有獨立性。

    藝術是現實根據藝術家的形而上學價值判斷的選擇性重塑。人對藝術的渴求源於認知能力的概念性,即人需要以抽象的方法來獲取知識,且需要一種把包羅永珍的形而上學的抽象概念內化為觸手可及的感知認識的力量。藝術滿足了這個需求:透過選擇性重塑,藝術能將人最基本的自我觀和存在觀有形化。其效果就是人得以知曉他的經歷中有哪些部分是不可或缺的重中之重。如此而言,藝術教會人如何使用意識。它把人的意識條件化、程式化,給人傳達一種面對存在的特定方式。

    文學使用語言重塑現實;繪畫使用二維平面上的顏色;雕塑使用三維的材料。音樂使用發聲體的週期性震動產生的聲音,以激發人的人生觀情感。建築是一個獨立的類別,因為它把藝術和實用目的結合起來,而且建築並沒有重塑現實,反而是創造出人類作息需要的結構以表達人的價值。(同理,還有表演藝術的媒介是藝術家本身;我們會在後面討論這個問題。)

    現在來看一看這些藝術與人的認知能力的關係、文學關注概念領域;繪畫關注視覺領域;雕塑關注視覺和觸覺的結合;音樂關注聽覺領域。(建築,作為一種藝術而言,與雕塑十分類似:它的領域是三維的,即兼有視覺和觸覺的,不過建築延展到了一種更大的空間體量。)

    人認知的發展始於感知事物的能力,即感知存在的能力。在人的五種感官當中,只有兩種提供了直接認識存在的方式:視覺和觸覺。其餘的三種感官——聽覺、味覺和嗅覺——使得人可以認識存在的一部分特徵(或是存在帶來的一些影響):這些感官讓人知道某個事物在發出聲音,或者某個事物嚐起來是甜的,或者某個事物聞起來很新鮮;但是為了感知“某個事物”,他必然需要使用視覺及(或)觸覺。

    “存在”的概念標誌(暗示)著人的概念發展的開始,也是他整個概念架構中不可缺少的材料。人正是透過感知實體來感知世界的。而且為了將他的存在觀有形化,他也必須依靠概念的方法(語言)或者依靠他的能夠感知存在的感官(視覺和觸覺)。

    文學和人的認知功能直接的關係是不言而喻的:文學使用語言重塑現實,即透過概念重塑現實。但是為了重塑現實,藝術必須概念化地表現人的認識中官能感知的層次:實體、獨立的人和事、景象、聲音、紋理,等等。

    所謂的視覺藝術(繪畫、雕塑、建築)會創作出存在,也就是能夠感知的實體,然後用它們表達抽象、概念化的含義。

    所有這些藝術在本質上都是概念化的,它們只是方式上有所不同。文學把概念整合成感知,而繪畫、雕塑、建築把感知轉化成概念。但終極的精神認識論作用是相同的:整合人的認知、統一人的意識、澄清人對現實的理解。

    視覺藝術不關注於認識的官能領域,而是關注於概念化意識感知到的官能領域。

    成年人的官能感知認識不僅僅包括感官資訊(像嬰兒時期的一樣),也包括將感官資訊和浩瀚的概念化知識結合起來的自動整合。視覺藝術改善並引導了這些整合中涉及的官能元素。透過選擇、強調和排除,視覺藝術將人的視線牽引到藝術家希望的概念環境中,教會人在視野中明察秋毫、追根問底。

    我們在看一幅畫的時候經常會有這樣的感覺——例如,蘋果的靜物畫——畫中的蘋果“比現實中的還要真實”。蘋果在畫中看起來更光鮮亮麗,它們彷彿高昂著頭顱,如此高於現實的品質是在現實生活和攝影作品中難以見到的。但是隻要我們仔細去看,就可以發現現實中的蘋果沒有一個像畫中那樣的。那麼,藝術家到底做了什麼呢?他創作了一種視覺抽象。

    他完成了一個概念形成的過程——分離並整合——但是都是在完全視覺的層面上。他將蘋果基本的、突出的特徵分離出來,並把它們整合成一個單一的視覺單元。於是,他將各類機能的概念化方式都變為了一種器官——視覺器官——的工作。

    任何人都不能原原本本、不加選擇地感知每個蘋果的每個不經意、不重要的細節;每個人都會感知並記住某些方面,不一定就是那些最基本的方面;每個人的頭腦中都隱隱約約有一個蘋果的大致形象。繪畫透過視覺的基本元素將這個形象有形化,雖然很多人都沒有注意過或者沒有識別出這些元素,但是他們一眼就認了出來,所以他們會感覺:“對,這就是我腦子裡蘋果的樣子!”事實上,沒有任何一個蘋果是這個樣子——只有透過藝術家選擇性的眼睛聚焦之後,蘋果才成了畫中的模樣。但是從精神認識論上來說,藝術家創造的高於現實的藝術不是一種幻象:它來源於藝術家自己腦海中形象的清晰度。繪畫整合了眾多隨機形象,使得視野中的一切事物規則了起來。

    將同樣的過程應用到題材更復雜的繪畫上——山水、風景、人物、肖像——你就會體會到繪畫藝術的精神認識論力量。

    藝術家越能將機能的概念化方式轉化為視覺,他的作品就越偉大。藝術家中最偉大的一位,弗美爾,他的繪畫完全專精於一個單一的主題:光線本身。他的藝術構成遵循著這樣的原則:人對光線(和顏色)的感知能夠起到背景的作用。弗美爾在畫布上構造的物品所組合而成的相關關係,形成了畫作中最亮的光斑,有時甚至奪目耀眼。這樣的效果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可以將弗美爾的金輝玉潔和印象派畫家自稱使用最純淨顏色的畫架、用點和線亂畫出的不三不四做對比,弗美爾將感知上升到了概念的層次;印象派畫家試圖把感知拆解為感官資訊。)

    也許會有人希望(我是其中一位)弗美爾選擇一些更好的題材來表達他的主題,但是對他來說,題材恰恰僅是一種方式。他的風格表現的是廣泛的非視覺抽象產生的有形化影像:理性思維的精神認識論。它進一步表現出明晰、規則、自信、意志、能量——屬於人的世界。如果一個人在看弗美爾的畫時感覺到“這就是我的人生觀”,那麼這個感覺就不僅僅是視覺感知上的認同了。

    我現在想不加評論地引用我個人遇到的一件事。我十六歲那年的夏天參加過一個人的繪畫課,假若他能夠在當時的環境中生存下去,他一定會成為一位偉大的藝術家。但我很懷疑他能否活得下去(因為那是在俄國)。儘管是在當時,他的繪畫就已經相當令人欽佩。他會停止整個班的教學,手把手地教我們畫一條曲線:他告訴我們每一條曲線都必須被分割成數段相交的直線。我愛上了他的風格;如今依舊。現在我終於知道了原因。我當時(和現在)感受到的不是“這適合我的口味”,而是“這就是我”。

    作為一種藝術形式,雕塑相比繪畫就要更受限一些。它利用藝術家對人形的把握表達他的存在觀,但是這僅限於人形。(關於雕塑的方式方法,請參見《大理石中的形而上學》,作者是瑪麗·安·舒爾斯,刊載於《客觀主義者》雜誌,1969年2—3月刊——原注。)

    雕塑需要關注兩種感官,視覺和觸覺,所以雕塑限於表現一種與人的感知不同的三維影象:無色的三維體。雕塑在視覺上給觀者提供抽象感官;但在觸覺上,雕塑就全然是實體感官,於是雕塑便被限制於實體存在的範疇中。在眾多雕塑中,唯有人形可以表現形而上學的內涵,至於動物雕塑和無機的靜物,則很難表現任何東西。

    就精神認識論而言,正是因為觸覺在雕塑中是必需的元素,表面紋理才在雕塑中顯得尤為重要,紋理幾乎可以將偉大的雕塑家與平庸之輩區分開來。各位讀者可以看看米羅的維納斯,或者米開朗琪羅的名作聖母憐子雕像,面板柔軟、潤滑、怡人的彈性都在堅硬的大理石上體現了出來。

    值得一提的是,雕塑幾乎已經滅亡。它的黃金年代出現在古希臘,那個哲學意義上以人為中心的文明。當然,雕塑的復興可能會隨時發生,但它的未來極大程度上取決於建築的未來。這兩類藝術唇齒相依;雕塑面臨的一大問題就是它的最有效作用之一就是在建築中充當裝飾。

    浪漫主義宣言》圖書簡介

    《浪漫主義宣言》,【美】安·蘭德 著,鄭齊 譯,重慶出版社,2016年3月

    《浪漫主義宣言》是安·蘭德唯一一部對創作、閱讀、藝術、人生與娛樂等諸多精神產物進行徹底批評和完整評論的作品集。被稱作充滿尖銳批評和辛辣諷刺的安·蘭德版“藝術與人生”,它不僅僅是解讀《源泉》《阿特拉斯聳聳肩》等作品的重要參考,也是閱讀藝術、閱讀時代大潮流的優秀指導。書中安·蘭德認為她的時代沒有藝術,浪漫主義早已銷聲匿跡,“頂級的、純粹的、始終如一的藝術家”少之又少。在本書收錄的文章中,受到她諷刺和批評的藝術家大多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普利策小說獎,他們代表了那個時代的輝煌,但安·蘭德依然擔心他們所引領的藝術航向。

  • 3 # 翰墨丹青客

    其實,哪種藝術形式都能體現出藝術的本質和價值!無論文字藝術、語言藝術、繪畫藝術還是行為藝術等,只是表現形式不同而已! 如果較真,從“最”的角度來說,個人感覺是繪畫藝術,雅俗共賞,能直接進入所有人的心靈深處,產生共鳴!

  • 4 # 正覺慈悲

    喜文化|專業問答,直擊要點,快速解決問題。

    小可愛@視界藝術 ,你提出的這個問題很氣人的,你造不?

    任何藝術形式以及相對應的產品具體的、感性的,也都體現著一定的思想感情,都是客觀因素與主觀因素的有機統一。

    對於不同的藝術門類來說,藝術形象這種客觀因素與主觀因素的統一,具有各自不同的特點,“百家爭鳴,百花齊放”。

    對於其他作者的作答我表示尊重但無法苟同,雖然大家都是從網上抄的內容,但是直接複製貼上大篇文章不對內容進行精簡和昇華就應付讀者的問答是不對的哦~!

    下附藝術形式大致分類,可收藏。

    由於藝術形式分類的原則和角度不同,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類別:

    第一類:時間藝術、空間藝術和時空藝術

    第二類:聽覺藝術、視覺藝術、和視聽藝術

    第三類:表現藝術和再現藝術

    第四類:動態藝術和靜態藝術

    暨:

    所謂八大藝術形式就是:繪畫,雕塑,建築,文學,舞蹈,音樂,戲劇,電影。

  • 5 # 聞道深般若

    最能體現藝術的價值和本質的藝術形式當然是繪畫。

    原因如下:

    1. 史前人類所創造的最原始的藝術就是繪畫,我們在世界許多地方都看到過這種巖洞裡的壁畫,這反映了人類最初的藝術創造力就體現在繪畫上。

    2. 繪畫是最自由的表達自我的方式,你可以是學富五車的知識分子,也可以是目不識丁的文盲,但都可以拿一支筆表達自己最主觀的,最本能的意志和情感。

    3. 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繪畫的表現形式也極其多,可以有非常複雜的對透視、色彩還原度極高的那種寫實的油畫,也可以有信筆由韁的街頭塗鴉,甚至,你要有一個超現實主義的理念,放一塊白板,並不畫什麼,也可以作為你繪畫創作來展出。

    4. 繪畫的表現力也最豐富,最強烈。隨著人類對顏料種類的拓展,礦石顏料、化工原料、植物顏料等等不一而足,極大提高了畫家的可選擇性。 畫筆的發展也使得種類和大小千差萬別,可以讓繪畫的筆觸表現力更加強烈。

    綜上所述,繪畫無疑是體現藝術的本質和價值的最好形式。

  • 6 # 蓮花生生

    文學藝術 最能體現藝術的價值和本質

    文學藝術是用語言表達,透過對具體事物,事件,生活,思想的形象思維描述,以及思想,思辯的闡述來表達的一種藝術形式。 它要求作者,創作者對生活,思想深入的瞭解,同時還要擁有良好的對語言表達的駕馭能力。文學語言不同與口語,方言。它需要有標準,準確,形象,色彩,生動性。

    透過語言表達的文學藝術,可以反映更為廣闊的社會生活,思想,反思,哲理。

    透過對生活的再創造性形象表達,使欣賞者能夠深臨其描述境界,體驗生活事件,以及人物的思想情感,甚至達到共鳴的效果。

    同時文學藝術,更能反映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的喜,怒,哀,樂,哲思與憧憬,美好的理想與夢幻。

    也更能闡述,揭示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艱辛與歡樂,幸福與悲傷,頑強的意志,深沉的愛的情感,理想與希冀,以及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對善良,和平,公正,真理,善良渴求的美好願望。以及人世的無常與悲情,溫暖與博愛❤。更能使欣賞者間接的瞭解更為廣闊的社會生活,人類的普世情感。使文學藝術欣賞者,在欣賞文學藝術的同時,使他更為成長,成熟。學習到真,善,美,愛❤與同情。及思想,情感的共鳴。

    偉大的文學藝術作品,如莎仕比亞的《哈姆雷特》,歌德的《浮士德》,列夫· 托爾斯泰的《復活》、《戰爭與和平》,羅曼· 羅蘭的《約翰克利斯朵夫》等著名文學作品,影響到無數的人以及他們的思想,感情與生活。使他們產生了對真理,善良,博愛❤,的追求。以及對靈魂生命的考問。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同樣,比如用詩歌,唐詩宋詞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等)對社會生活,人們的思想,理想的闡述,如今仍能與現代人產生思想與情感的共鳴。他們的文學藝術作品已超越了歷史,時代。

    這充分說明文學藝術含融的廣闊性,思想的深沉性,等等,,。 所以更能體獻藝術的價值與本質。

    以此

    敬上

    書於 二O一九,九,十九, 晚,

    遼甯 瀋陽

    陋室

  • 7 # 水墨畫家陳莊

    作為一個藝術工作者,我覺得每一種藝術形式都可以體現藝術的價值和本質,但有兩個基本前提,它的思想內涵必須高尚,它的創造技藝必須精湛。

    1.內涵高尚是藝術的本質

    藝術是真、善、美的藝術,藝術自一誕生,就是為了記錄人的生活,反映人的思想,愉悅人的情感,提升人的境界。沒有了真、善、美的思想內涵,藝術便失去它應該的本質,好比光沒有了明亮。

    2.技藝精湛是藝術的價值

    兩件藝術品擺在面前,一張粗製濫造,一張精雕細刻,喜歡誰?當然是製作精美的作品。藝術是“術”,需要巧妙的思維,完整的構圖,精湛的製作方法,這些經驗就是藝術家創作藝術作品的功底,深厚的功底代表精湛的技藝,技藝精湛的藝術作品就是價值的體現。

    藝術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形式是外在的,不管哪一種藝術,只要具備高尚的思想內涵,具備精湛的製作技藝,就是對藝術價值和本質的最好詮釋。

  • 8 # 黃智637

    藝術的價值能夠引起人們的美感,激發人們情趣上的感情波動併產生審美境界的聯想。藝術的本質是反映社會生活真實狀況,表達藝術家的思想情感,用藝術的形象性美,感染和教育人們精神面貌的煥然一新。

    一、音樂是對人的情緒有著強烈激發的聽覺藝術。音樂的特點是運用一條列有組織的音樂,透過其中一定的旋律、節奏、節拍和調式來表達音樂家的審美情感。音樂一方面是“以聲表情”,另一方面又“以聲激情”,以聲音激發人們聽覺的悅耳動聽的藝術價值,能使音樂有韻律的美感,並本質上能引起人們對社會生活情景的美妙聯想。

    二、繪畫是造型的視覺藝術。名畫是傑出的畫家所創作的藝術精品,是繪畫的稀缺藝術作品,是世界藝術的瑰寶。名畫經歷了漫長的時間的考驗,具有藝術的審美藝術價值和人類社會的文化藝術價值。

  • 9 # 曾婉貞

    哪種藝術形式最能體現藝術的價值和本質,就好像在問哪種型別的女人最美一樣?

    人人平等,依舊是人人的審美平等,既然每個人的審美可能不一樣那每個人在意的視覺點也就不同,同樣人們認為的有價值的藝術也就大相徑庭。有人喜愛中國山水畫認為這是中國文化的本質,有人又中意抽象藝術意識流作品,認為這是時代的象徵···但終究一萬個觀眾一萬個哈姆雷特

    藝術沒有根本定義的好壞美醜,畫者用生命的創作,觀者尊重就好

  • 10 # 時空的維度

    藝術是人類表達自身情感思想的一種方式。由於,每個人不同的喜好,所以產生不同形式和不同的載體,內容上自然也承載了不同層次的情感和思想內涵。

    但無論哪種形式,其最高價值、境界,必須符合真、善、美。

    怎麼理解呢?

    真,即藝術的真實性,指作品是否正確地反映了生活的本質,以及作者對所反映的生活有無正確的感受和認識。

    善,即藝術的傾向性,也就是作品所描繪的形象對於社會具有什麼意義和影響。

    美,即藝術的完美性,指作品的形式與內容是否和諧統一,是否有藝術個性,是否有創新和發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法碩應該怎麼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