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明史林泉
-
2 # 兔曹醬
《萬曆十五年》
選書原因:我想看看比小說還有趣的學術書是什麼樣
內容介紹:《萬曆十五年》的作者黃仁宇自評這本書是既有學術又有故事。在這本書中,作者用了七個人的故事,串起了萬曆朝的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社會思潮。
不同之處:黃仁宇採用了一種新穎的寫法——“大歷史觀”,這本書平易近人,不像其他歷史書那般枯燥乏味,讓沒有接觸過歷史的朋友都能無障礙地去接觸正史!
讀書收穫:在大時代下我們每個人都是身不由己的,不能用絕對的是非觀去看人看社會,對待自己、社會、親密關係都不能太苛刻。
以下是我的部分讀書筆記:
“因之我們的政事,注重體制的安定,而不計較對一人一事的絕對公允。”犧牲少數人,正是維持大局的辦法。 在我曾經的企業,就發生過領導犯錯讓下屬背鍋的事,這就是為了維持大局,讓最底層的人擔負責任。當時我覺得同事太冤枉了,後來我發現世間本無公平,世間很多事也不是非黑即白,與其去計較公不公平,浪費時間,不如好好提升自己,讓自己強大起來。
“個人的私心會隨時隨地變遷,只有倫理道德永恆不變 。”“如果要說倫理道德是法律的補充,不如說法律其實是倫理道德的量化註解。把倫理道德看作是社會標準的上限,法律看作是社會的下限,那麼越是接近上限就越容易被歌功頌德。無非也只是透過什麼辦法來使自己看起來接近這個上限而已!反觀歷史長河,不論德治、法治、人治其最重要的任務必然要符合某一些人或者某一部分人的“私心”,倫理道德或者宗教、法律也只是一個工具而已。所謂“私心”可以是卑劣無恥的,也可以是濟世為民。全看這個工具在什麼人或者什麼集團手上而已。但往往“藝術性”的是:這個工具不論被誰人掌握,在其本身之中總能找到完美的依據!“(這部分應該是摘自謀位網友)
我關於萬曆、張居正、申時行的看法:
萬曆:在明朝萬曆年間做領導 ,做老大真的太累了 ,萬曆雖貴為一國之君,卻身不由己,九歲為君後,張居正、母后的嚴格要求讓他成為一個沒有主見 、沒有自由 、只有天子之稱無天子權威的工具,他只是紫禁城一個囚徒 ,權利多帶有被動性。他必須得依照道德倫理行事做人 ,否則就會被大臣非議 和如今社會一樣 ,明星不能犯一點錯誤 ,否則就會被接盤俠罵祖宗十八代 ,他貴為九五至尊 ,也不能把自己心愛的人列為皇后 ,死後也不能和她安葬在一起 ,並且30多年沒有踏出紫禁城一步 …
張居正 :管理過於嚴苛 ,卻對自己很寬容 ,雖然推動了發展 ,但因為過於嚴苛 ,讓很多人心生怨恨 死後被舉報 ,遭清算 、以權謀私 、收受賄賂 ,家有萬貫家財 ,牆倒眾人推 、禍及家人 ,萬曆一直信任崇敬的張居正竟然是一個兩面三刀道貌岸然的偽君子 !自己在張居正的監管下不敢有絲毫懈怠而張卻…
申時行 :有張居正這個前車之鑑 ,申決定不急功近利 ,在朝居中充當一個和事佬 ,明朝文官勢力強大 俸祿很少 ,大致分為三類 一類貪官, 大貪特貪 ;第二類小貪, 不然沒有法活命 ;第三類清官, 一身清貧 。申夾在中間左右為難, 為了穩固大臣, 他只能做個和事佬 ,不會實行嚴厲的處罰 ,但在一些人看來 ,他做事畏畏縮縮 ,沒有魄力 、成不了大事 。
他們每一位都是身不由己的,聯想到我們每一個人其實也是如此,對待身邊人還是多包容、體諒。
最後我想說,這本書我僅讀過一次,但已經有了不少體會,曾經很多我不太明白的事,讀過此書都有了答案,我想這本書值得一讀再讀,等我年紀再大一些,想必還會有更深體味…
-
3 # 坐看東南了
《萬曆十五年》是旅美華裔作家黃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全書只有7章,不到21萬字,正文不到16萬字。主要圍繞萬曆皇帝和內閣首輔張居正、申時行以及著名清官海瑞、抗倭名將戚繼光、思想家李贄等6個人展開,對明朝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官制等進行敘述,語言平實,如行雲流水,涵蓋了大量的資訊,前後講述的事例涉及從明朝開國到滅亡270餘年時間。筆者不敢說本書沒有一句廢話,但筆者堅信沒有一段廢話。稍有明史知識儲備的人,往往可以從本書的一段話中找到大量的資訊。要很好地理解作者的用心,需要一定的人生閱歷,人生經歷越豐富,讀之愈加醇厚。
筆者從上大學開始閱讀本書,迄今已十多年了,每次都都有新的體會。這看似隨易舉出的6個人,實質都是經過作者精挑萬選的,極具代表性,以這6個人為主線,穿插提到了其他一些重要歷史人物。本書沒有專門列一個宦官和藩王篇章,因為這兩個角色在明朝歷史上也有重要地位,或許作者覺得這6個人已經夠了,其他人只是在這6個人的事例中簡略帶過。
大明皇帝是整個帝國的核心,是最高元首又是政府首腦,所以皇帝的才智、皇帝的精力分配、皇帝的精神面貌、皇帝的心情、皇帝的健康對帝國有著深刻的影響,他要不幹活或沒有精力幹活或不好好幹活,對帝中國產生的影響是災難性的。筆者對明史有一定的積累,閱讀此書尚覺得一定的吃力,十幾年的十幾遍的閱讀,多少對作者的意圖有些心得,不知對錯,或以偏概全,只是說來與大家分享,共同學習。作者主要敘述的目的在於:
一、禮儀誤國
開篇萬曆皇帝一章就是從謠傳皇帝舉行早朝,介紹了早朝的繁瑣程式,進而講到了萬里皇帝熟悉禮儀,祭天地、祀祖廟、接見外國使節、主持獻俘、親耕、祈雨、每天給母后請安等等,還需要經常參加中心組學習(經筵)。講到為了參加各種禮儀,皇帝甚至一天要頻繁第更換冠服。僅說早朝,“譬如每天的早朝,即使精力充沛的政治家,也會覺得持之以恆足一件困難的事情,以致視為畏途”(P9)。總之,禮儀太多,而很多禮儀並沒有用處,需要改進,但是沒有改進,耗費皇帝的大量精力,把皇帝折騰的筋疲力盡,以至出現躲避禮儀的現象。
這並非只有萬曆才有這種感覺,萬曆的幾位前任隆慶、嘉靖、正德等等都已刻意迴避,被稱為五大聖君之一的弘治皇帝,“1498年,當時在位的弘治皇帝簡直是用央告的口氣要求大學土同意免朝一日,因為當夜宮中失火,弘治皇帝徹夜未眠,神思恍惚經過大學士們的商議,同意了輟朝一日”(p9)。早朝已成為加在皇帝身上的沉重負擔,後世對禮儀雖有變通,但禮儀依然繁重,參加吧,禮儀太多,讓皇帝難以招架;不參加吧,大臣們天天叫,皇帝難有好心情。
皇帝為禮儀所累,文官們也為禮儀所累。1577年,張居正的父親在湖廣江陵老家去世,按規定,張居正應當回原籍“丁憂”守制,以符合“四書”中所說的父母三年之喪這一原則。“丁憂”上至內閣首輔、六部尚書,下至一般官員,都要遵守。換做一般人,回去27個月,也無所謂,朝廷缺個把人不會影響正常運轉,但是這次是內閣首輔張居正,偏偏這時的萬曆新政正在推進,這一走近3年,豈不是人亡政息?不走也可以,當皇帝認為確有需要留下時,可以由皇帝下令“奪情’而不用回老家“丁憂”,這也有先例。於是萬曆決定照此先例慰留張先生。
這一慰留,在文官中引起悍然風波。文官們認為,此時國家太平,張居正不應該貪戀職位,為此不斷上書皇帝,要求張居正回鄉,內閣首輔回鄉“丁憂”不是稀奇事,60多年前,正德年間的內閣首輔楊廷和,就曾因為父親去世回鄉“丁憂”期滿。張居正最終沒有回鄉“丁憂”,但是一些官員上書要求張居正回去,這些官員受到挺杖和流放不等的處罰。一件小事,引起了血腥風波。
這些反對政張居正留下的人,並不都是張居正的政敵,不少還是張居正一手提拔的部下,包括吏部尚書張瀚。其實這是儒家禮教製造的矛盾,使得這樣一件事在文官內部,甚至私交甚好的同僚之間引起衝突,勸說張居正的人大多數是儒家禮教的護道者。
二、皇權孤單
萬曆少年登基,萬曆前十年,張居正擔任首輔,一切大小事都有元輔張居正打理停當,所有矛盾也被張居正這道關先擋了擋,萬曆只管打勾畫圈。而張居正恰恰是千年一遇的幹事能臣,同時因為皇帝年幼,大臣很少上書批評萬曆,文官的矛頭主要指向具體負責政務的張居正。“本朝在開國之初曾經設立過丞相的職位,但前後三人都為太祖洪武皇帝所殺,並下令從此不再設定,以後有敢於建議復設丞相者,全家處死。”(P20)雖然沒有正式名分,但張居正實際上起到了宰相的作用,也承擔了宰相的職能,張居正作為文官之首名副其實,文官的破爛事讓文官內部解決,皇帝完全可以樂見其鬥,圖個清靜。這十年,萬曆雖然學習任務很重,母親管得嚴,但在政務方面總體上沒有操什麼心,童年不算特別幸福,但也不算悲催。
張居正去世後,萬曆已19歲,開始親自主政,原本萬曆只是承擔董事長的職責,不必事無鉅細親自出馬,現在實際又要承擔總經理的工作,就是決策者又是執行者,既是裁判員又是運動員,問題就來了,文官的批評開始雪片般的飛向萬曆。
繼任的首輔申時行性格不事張揚,是個和稀泥的角色,實質上他不是文官的領袖,不像張居正那樣“作威作福”。張居正曾面奏萬曆,“任何人替陛下做事,都免不了作威作福。因為誤事的官員必須降黜,盡職的官員必須提升,所以不是威就是福。二者之外,難道還有其他?”(p19)正因為這樣,張居正才在朝廷中樹立起威望,用它的威望幫助萬曆擋住文官的口水,使少年萬曆能相對清靜。
申時行這個內閣首輔和張居正這個內閣首輔大相徑庭,申時行既無宰相之名,也無宰相之實。申時行最多是文官集團和萬曆皇帝之間的聯絡員,既壓不住文官,在大事上也說服不了皇帝。申時行這種境遇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申時行是個老實人,不喜歡弄權,再說萬曆業已成年,加上本身就沒有宰相這個職務,所以申時行的職責是輔不是宰,這樣萬曆等於失去了宰相這道擋箭牌,直接暴露在2萬文官面前。本朝的制度允許臣子上書批評皇帝,這種制度設計的初衷是怕皇帝昏庸,誤入歧途,以便能及時醒悟。但是發展到這時,文官對皇帝的批評已超出制度設計的初衷,對皇帝的批評到了無節操的地步。首輔申時行一般都勸皇帝忍住。萬曆也確實忍住了。
1590年萬曆召見首輔申時行,說:“朕昨年為心肝二經之火,時常舉發,頭目眩暈,胃隔脹滿,近調理稍叱又為雄於仁奏本,肆口妄言,觸起朕怒,以致肝火復發,至今未愈。”時行等奏:“聖躬關係最重,無知小臣狂朝輕率,不足以動聖意。”(p297)
君權和相權既矛盾,又相輔相成,合者就是明君明相,千古佳話;不合者相互牽制,造成動盪。歷史上出現過欺君的宰相,也出現過不少濟世良相。但到了明太祖朱元璋這,他廢除了宰相這個職務,皇權失去相權的依靠,勢必孤單。這種孤立無援到後來越發明顯。萬曆皇帝的長子朱常洛是宮女所生,他不喜歡這個宮女,也不喜歡這個宮女生的兒子。皇后沒有生子,萬曆很想廢掉皇后,立心愛的鄭貴妃為皇后,再立鄭貴妃生的皇三子位太子,但萬曆遭受到來自文官的強烈批評,宰相申時行再這件事上本想為皇帝出點力,但是申時行的威望不足於再這個問題上幫忙,萬曆很苦惱。廢后做不到,他也不想根據祖訓立長子朱常洛為太子,一拖再拖。
萬曆的祖父嘉靖在和文官集團鬥爭方面取得了非凡成績,大禮儀之爭中,嘉靖為為把自己死去的親爹興獻王朱祐杬興王追封為皇帝,打死打傷群臣無數。宣德、景泰、成化等廢后也是花了一番腦筋。但是,萬曆對廢長立幼的難度已有估計,不打死打傷半個朝廷的官員,達不成目的,萬曆沒有學習他的祖父嘉靖,他下不去這個手,那隻能聽任群臣擺佈,最後立長子朱常洛為太子,雖然萬般不情願。因為萬曆已經明白,“名義上他是天子,實際上他受制於廷臣”(p102),表面上皇帝是最高領導,握有生殺大權,但是他只是一個人在戰鬥,一個人與2萬文官的理想、私慾、學識、陰謀在周旋。
他已認識到自己就是活著的祖宗,可以接受文武官員的朝拜和恭維,但是自己想辦的事其實一件也辦不成。“自從1585年以後,萬曆除了僅僅於1588年對自己的定陵再度視察過一次以外,30多年,他沒有走出過紫禁城(0.72平方公里)一步,創造了自古至今的最高紀錄”(p147),由此可見皇帝忍受了多大委屈。
本書第三章的名字就叫“世間已無張居正”。張居正死後,這些複雜的問題沒有人幫助萬曆協調,萬曆皇帝即便從幕後業已走向前臺,也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世間已無張居正”,既是事實,也是萬曆皇帝發出的感慨。在馮保被擯斥後,有一位御史繼續上本參奏張居正十四大罪,皇帝用硃批回答“待朕沖齡,有十年輔理之功,今已歿,姑貸不究,以全始終”( p38)。但是萬曆皇帝終究沒能頂住文官的口水,後來同意了反對派對張居正的清算,張居正死後不久即身敗名裂,自己差被點被鞭屍,兒子餓死或被流放。沒有張居正的日子,萬曆著實高興了一陣子,但是越到後來,卻越發覺得沒有張居正的日子其實百無聊賴,並且一事無成。
三、官員俸祿微薄
明朝的官俸低薄,各部尚書的官階為正二品,全年的俸銀只有152兩。“在開國之初,政府釐定各種制度,其依據的原則是‘四書’上的教條,認為官員們應當過簡單樸素的生活是萬古不磨的真
理”(p105)。尚書的俸銀還不如一個親王府一年開銷的百分之一,而這樣低的俸祿在朱元璋定下之後再也沒有更改過,朱元璋本身是個節儉的人,他認為官員就應該拿低工資,過簡樸的生活。這些官員也幾乎從來不要求加工資,因為加工資違反了儒家的理想。
而過富足的或者與自己身份相匹配計程車大夫生活是官員的內心真實想法,同時“因為整個社會都認為做官是一種發財的機會”(p65),“財政上死板、混亂與缺乏控制,給予官員的俸祿又微薄到不合實際,因此相員們要求取得額外收入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了”(P105),“他們的收入主要依靠地方官的饋贈,各省的總督巡撫所送的禮金或禮品,往往一次即可相當於10倍的年俸”(P3),婊子要做,牌坊要立。“當時最有權威的倉庫中介人名叫李偉,爵封武清伯,他是慈聖太后的父親,當今皇帝的外祖父。劣質的棉布透過他而進入倉庫,再發給軍士,就勢所必至地引起了無數的怨言和指責”(P16)。萬曆的外祖父雖然被封為伯爵,但其俸祿低的可憐,所以連皇帝的外祖父都幹起來以次充好的破事。
即便是萬曆的元輔張居正,死後也被查抄出十萬兩銀子,“張先生言行不一,他滿口節儉,但事實證明他的私生活極其奢侈”( p36)。不能說低工資導致無官不貪,因為還有大清官海瑞,雖不是僅有的一面旗幟,但肯定屈指可數,海瑞家基本是不吃肉的,母親過壽那會海瑞買了兩斤肉慶祝,此事官場成為笑談。海瑞的孩子都夭折了,妻妾死於非命,“他官至二品,死的時候僅僅留下白銀20兩,不夠殮葬之資”( p156)。工資低到讓守法的官員無法正常生活,這樣的文官隊伍有何戰鬥力和凝聚力?而朱家的親王俸祿則高的嚇人。關於萬曆的愛子朱常洵,“據說萬曆生前贈給他的莊田共達400萬畝。由於成為眾人怨望之所集,也沒有人敢為他作任何辯解,說這個數字已經被極度地誇大,而且大部田土已折銀每年未逾20000兩”(p91)。親王一年兩萬兩,六部尚書一年152兩,這才是一個親王,此外還有七八十家親王。這樣鮮明的對比,文官們都不是瞎子。
從這個角度看,你叫文官們心氣如何順?不折騰點動靜,罵罵皇帝實在對不起這份俸祿。“萬曆的看法是,鄒元標和其他冷諫者並非對他盡忠,而是出於自私自利,即所謂‘訕君賣直’。這些人把正直當作商品,甚至不惜用誹謗訕議人君的方法作本錢,然後招搖販賣他正直的聲望。”(P69 )
四、制度陳舊落後
收稅的標準和官員的俸祿標準是朱元璋建國時候定下的,到萬曆年間,200多年都沒有變化。今天你說你兩年沒加工資了,明朝的官員一輩子也不會加工資。低的稅收標準是在朱元璋藏富於民、不與民爭利的思想主導下制定的,到萬曆年間,大明子民的年平均納稅額度是0.033兩銀子,約合人民幣22元。合法的稅收不足於應付帝國的正常開支,必然導致苛捐雜稅、攤派等問題的產生,而這些攤派最終要落到底層人民身上。
比如驛站用於接待費用和人力,“按照本朝立國時所訂立的財政制度,政府中的預算並無旅費一項,全國1040個驛站,名義上由兵部掌管,實際上一切費用,即過境官員本人及其隨從所需的食物、馬匹和船轎挑夫,全部由該地方負責。兵部只發給旅行人員一紙勘合:驛站所在之處,即須按照規定供應”( p158)。
朱元璋立國之初,對土地兼併是十分重視的,透過洪武和永樂時期的大量移民拓荒,儘量做到人人有田耕、有飯吃。洪武三十年(1397年),“據戶部統計,全國仍能保有田產700畝以上的地主計有14341戶。他們的名單被備案呈報御前,洪武皇帝批難他們保持自己的產業,但同時加之以很多服役的義務,件使其家產不致無限地擴大”( p170),但是這種對“富而思進”的限制並沒有列入法律明文規定,以致後世執行起來並不容易。
土地兼併的惡果無疑加劇了社會風險,一旦出現天災,糧食減產,而富戶大量囤積糧食,饑民必然大範圍產生,饑民多到一定程度,揭竿而起在所難免。土地兼併是歷代王朝難以治理的頑症,而土地兼併是有深刻社會原因的,農村信用貸款沒有建立,急需錢者只能委身高利貸,“高利貸者利用地方上的光棍青皮大量放款於自耕農,利率極高,被迫借款者大多不能償還。一旦放款的期限已到而又無力償還,其所抵押的土地即為放款者所佔有”(p165),以至於土地越來越集中。知道土地兼併的危害又沒有好的方法去遏制,以至於到萬曆年間土地兼併已到相當嚴重的程度,各地的藩王佔有了大量的土地不說,前首輔徐階據說擁有20萬畝土地,或許有所誇大,但必定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海瑞擔任南直隸巡撫後,在於法無據的情況下,單憑道德想象,試圖透過行政手段要求富人退出多佔的土地,解決高利貸帶來的極度負面影響。但阻力重重、收效甚微,反而引起激烈牴觸和反抗,導致海瑞不得不離開南直隸巡撫的位置,沒有法律作為依據,勢必要失敗。明朝最終亡於土地兼併、亡於饑民起義。
五、軍事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明朝的戶籍分為軍籍、民籍,軍人是世襲的,一代為軍,代代為軍,軍隊有自己的土地,實行屯田。到萬曆年間,明朝的軍人的地位已經降低到不可思議的地步,軍戶大量逃亡,土地被兼併。而武官基本沒有文化,要打戰臨時找文官掛帥,軍隊的後勤不是軍隊負責管理,武官毫無話語權。武官的地位降到最低點,文官的地位上升到最高點,文武官員觀念上的南轅北轍,“使文官不僅在精神上對武官加以輕視,而且在實際作戰中,他們也常常對高階將領提出無理的指責。如果將領當機立斷,指揮部隊迅速投入戰鬥,那是貪功輕進,好勇嗜殺;要是他們暫時按兵不動,等待有利的戰機,那又是畏總不前,玩敵養寇。兵士抄掠百姓,該管的長官自然要受到處分,然而事情的背景卻常常是軍切積欠過久。軍切由文官控制,然而一旦發生事故,他們卻可以毫不承擔責任而由將領們代人受過。”
(p194)這種畸形的地位,導致軍隊缺乏戰隊積極性和戰鬥力。“1555年戚繼光調赴浙江一新任的時候,東南沿海也迭經倭寇的蹂一躪。正當悲觀和惶惑遍佈於濱海各省,一股50至70人的海寇竟創造了一個奇蹟。他們登陸後深入腹地,到處殺人越貨,如入無人之境,竟超過杭州北新關,經淳安入安徽朗縣,迫近蕪湖,圍繞南京兜了一個大圈子,然後趨襪陵關至宜興,退回至武進。以後雖然被殲,但是被他們殺傷的據稱竟有四千之多。而南京為本朝陪都,據記載有駐軍12萬人。這樣的軍事行動,在世界戰爭史上亦當稱為罕見”(p195)。
指望這樣的軍隊抵禦外辱,簡直是天方夜譚。戚繼光的出現是抗倭的需要,倭寇自明初開始騷擾東南沿海,至嘉靖年間已到氾濫之勢,朝廷的正規軍束手無策,苦了東南沿海的善良百姓。
戚繼光的軍隊的兵員不是來自軍戶,而是來自他本人招募的農民。相比正規軍而言,這支軍隊明顯屬於體制外,又叫戚家軍,它的組建源於正規軍的極端無能和抗倭形勢的迫切需要,但之所以能建軍,主要還是戚繼光的個人責任感和使命感以及超能的軍事才華,戚繼光爭取了內閣首輔張居正的支援,據說還給張居正送過絕世美女,財物的行賄肯定是有的。有了內閣首輔的支援,戚家軍的軍餉就不是問題,加之戚繼光具有職業軍人的果敢與堅決,又不缺乏才智,他是位傑出兵法專家,又是兵器專家和軍事工程家,改造、發明了各種火攻武器。
他也是軍紀的嚴格遵守者,以至於違抗軍紀的二兒子被他斬首。
這支體制外的軍隊戰鬥力非凡,戚繼光的抗倭事業取得了決定性、非凡的勝利。這樣一個人,最後是在貧病交迫中死去,軍事改革家戚繼光黯然離場。“戚繼光的不幸遭遇是因為他在一鎮中推行的整套措施業已在事實上打破了文官集團所力圖保持的平衡。既然如此,他就必須付出代價”(p229)而這一年,西班牙的艦隊,已準備出征英國,世界局勢如是。“將星西殞之際,我們一個古老的帝國業已失去重整軍備的最好良機”(p229)。
六、儒家思想僵化
其實以上說的幾點,歸根結底還要回到作為明朝立國指導思想的儒家思想。李贄本身飽讀儒家經典,擔任過知府,但他對儒家思想已經在抵制和反抗。他對男尊女卑、假道學大加痛斥批判,痛恨維護封建禮教的假道學和那些滿口仁義道德的衛道士,“按理說,他們(指文官)所受到的教養,都要求發揚為公眾服務的精神;然而一旦接觸實際,這種精神常常只是海上神山,或者乾脆銷聲匿跡。有時他們身上的自私苟且,還遠過於不識字的愚氓”( P247)。
他主張革故鼎新,提出“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p248),這是對朱熹的“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公然反對。李贄的眼光是超前的,但他又擺脫不了“忠君”的思想,但總體上他已是儒家的異端,以至於後世學者將其歸入法家,法家的思想在於法制、在於改革。
明代科舉考試以朱熹校訂批註的儒家經典為考試標準,朱熹的思想已經是相當僵化了,他說“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可見一斑。這一方面造就了一批剛直迂腐計程車大夫(如海瑞),而另一方面也造就了一批賣君沽名的宵小。言官的職責就是監察百官、批評皇帝,但皇帝不能因言官說錯話判處言官死刑(挺杖是法外施刑),這使得皇帝始終處在言官口水的包圍之中。
儒家思想一開始是積極向上、頗有朝氣、經世致用的,但到後面越來越不切合實際,“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到治國平天下”,這本是一個入世的完美路徑,而後發展到“人皆可以為堯舜”,到西漢武帝獨尊儒術,儒家思想進一步封閉,至北宋張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繼往聖之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個要求的起點就相當高了。到朱熹這裡,就發揮到極致,“存天理、滅人慾”“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官員從小接受這樣難以普遍遵循的教育,長大後只能人格不健全,精神分裂,既要當婊子、又要立牌坊,不當婊子不足於安身、不立牌坊不足於立命。
到後來王陽明的心學流行,心學的主要思想就是把萬事歸結於心,凡事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更加有高度,以至於凡夫俗子難以企及。要求高了,就難以執行;規矩多了,就容易引起衝突和矛盾,這個不行那個不可以,爭來爭去,爭的多數都是於國於民無甚裨益的事。萬曆皇帝為什麼不能立自己喜歡的兒子為太子?清朝皇帝把這事收到自己手上,立太子成為皇帝個人的事,與其他人無關,想必也是吸取了前朝教訓。儒家思想經歷兩千年發展,根深蒂固,以至於到清末依然不能擺脫儒家思想固化的殘害,五四運動其實是一場與僵化的儒家思想的大決戰,五四運動口號之一就是“反對舊文化、提倡新文化”。
沒有找到出路的思想家李贄被萬曆皇帝關進了監獄,其實萬曆並不想殺一個老朽,但李贄自己在監獄用理髮刀結束了生命。
“l583年春,適逢三年一度的會試。按照傳統,皇帝以自己的名義親自主持殿試,策文的題目長達500字。他詢問這些與試舉人,為什麼他越想勵精圖治,但後果卻是官僚的更加腐化和法令的更加鬆懈?這原因,是在於他缺乏仁民愛物的精神,還是在於他的優柔寡斷?”(p37)
筆者如果有幸能參加此次會試,將把上述內容修改後按照八股文格式作答,不知能否得中進士?
備註:本文引用的《萬曆十五年》文字皆出自三聯書店2006年簡本第二版
-
4 # 曉木曰兮歷史系
這是一本介於學術和商業的書籍。涵蓋經濟 政治 社會結構 軍事 以及當世的思想的歷史著作。我感覺作者貫穿始終的就是對明王朝以及類似的王朝以宗法及道德運作國家機關的分析和批評。作者以各個看似聯絡不怎麼緊密的幾個主題來分別闡述作者的觀點,形式類似於小說的細緻。作者分析的立場以作者自己的話來說,作者是“大歷史觀”的角度來研究和分析的。主要內容有《第一章——萬曆皇帝 第二章——首府申時行 第三章 ——世間已無張居正 第四章——活著的祖宗 第五章——海瑞-古怪的模範官僚 第六章——戚繼光-孤獨的將領 第七章——李贄-自相沖突的哲學家》
其實上面都是扯淡,來談談我都收穫了什麼。分條闡述是我這個理工思維的認為最高效清晰地表達。
1)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想要表達的核心觀念——{依靠儒家學說培養精英分子,從而形成讀書階級進而形成文官階級,依靠統一的價值觀約束統治階級(宋明清重文抑武文官階級代表了統治階級),在被統治階級以道德宗法約束,主要方式為對士大夫階級的模仿和絕對服從。但是缺乏靈活有效地法律規則,社會運作完全依靠所謂的道德掌控。國家機器的運作從皇帝到首府都只是被操作,本人的意志被徹底的壓制,失去了高效的機會,除舊革新更是不可能做到的,依靠慣性去維護。一旦平衡打破,就是推倒重來。}我書讀的少,因此不能判斷作者對明代的制度描述是否合理,但是就給讀者很大的啟發。個人到公司國家,它們的運作必須達到有實質的操作規則去遵循並且給予做事者足夠的空間去利用,強調人的價值給予人的慾望和需求一個合適的平衡,而且制度要想與時代保持一致就必須賦予它能改變的規則,制度不能賦予它神化或者虛無的力量否者就會僵化。簡而言之就是運作的有價值且高效的方法。
2)對於官僚階層的價值觀和貪汙的理解。明代的文官薪水很低,中層官員依靠薪水過活都很艱難何況下層。而明代的文人的文化講究的是馬克思主義的無私奉獻精神(歷史驚人的巧合)一方面是自身物質的需求與微薄薪水,另一方面是個人想要享受生活的慾望與無私奉獻的馬克思主義。呵呵,這種想畸形的制度,前後矛盾,試想想這樣的制度和文化會造成什麼樣的官員階級,官員階級是大眾文化的引導者這樣社會會形成什麼樣的畸形,人的內心會造成什麼樣的陰暗。其實在我們身邊遍地是這種矛盾,企圖磨滅人性的做法。在這個就不多說了。有什麼後果,有人說會造成推倒重來,我不這樣認為,歷史的往復往往都是因為利益的分配問題。我認為後果就是民族文化和個人性格中形成表面的和裡層的兩種,外面很亮麗,撕開皮裡面竟是汙濁。
4)對於李贄的行為及其思想的迷惑。李贄不像那些衛道士他嘴上和行動上都是桀驁不馴的風格,但是他又不同於那些不流於俗世者們對自身品格的嚴格要求,讓人感覺他是譁眾以取寵。而且他對自己的學術的要求也是不夠嚴格,只是為了讓別人追隨自己而寫東西,這樣一個十足的自戀和以自我為中心的傢伙,確是有著對人生真理的追求。他的思想是宗教式的,讓人誤入歧途。所有的這些也讓我對人生社會和宇宙更加的疑問與迷惑。我感覺這是我最大的收穫,有了迷惑我才有機會去思考。
5)對於戚繼光的解讀。有很多將才都沒能做到,但戚繼光卻能抗倭成功,使北方防務強於其他。這些都源於戚繼光能認清政治局勢。他明白體制是不可能因為他戚繼光或者某些人而去改變,因為這裡牽涉到太多人的利益與文化和地位的矛盾。他能做的就是儘量在體制內以人治的方式去做事,儘量去維護官僚階級,同時得到當權者的支援。犧牲一些東西,換取他的權利。只有有了權利才能去做自己認為該做的事情,當然可以是富國強兵,也可以是追名逐利,這得看為官者的個人意願。這些都是體制使然,不能合理利用人才和資源,我並不是想去批評體制。我只是想說做事情應當務實,認清形勢,做自己能做的,把能做的做到極致,然後才考慮創造條件去做不能做的。
6)有關海瑞的理解。我一直有一個原則就是看人做事的目的作為評價一個人的很重要的方面,特別是當兩個人做的同一件事情。海瑞就是一個例子,在精英階級集體腐敗的時候他卻能勇敢的堅守自己的內心,值得敬佩。由於性格和時代的侷限性他也許會犯一些錯誤但是都不是一個人和一代人能夠去左右的。
-
5 # 公子睿Sking
前些年,央視的《百家講壇》的科教節目十分火。我那個時候特別喜歡易中天的《品三國》。而在此之前,我像很多人那樣,對三國的印象,更多是基於《三國演義》這一類的故事,受故事的影響,自己也有很多傾向性。比如,支援蜀國,尊崇劉關張,覺得諸葛亮就是神,是趙雲的粉絲。但在看了《品三國》之後,慢慢學會從另外的角度去看待歷史。歷史當然不乏真性情,也有各式各樣的情懷。但歷史總歸是複雜的,因為人本身就是複雜的,人性並不能簡單一刀切地歸為善與惡;而任何事情的對與錯,也同樣需要結合具體的時代環境去分析。臉譜化的曹操,是奸雄,是一個“寧可教我付天下人,不可教天下人負我”的大奸之徒。但在《品三國》裡,易中天用一件小事細節呈現了曹操的另一面——曹操的妻子因為和他爭吵,一氣之下撿包袱回孃家了。這算什麼情況?!我曹孟德位居丞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你一個婦道人家居然跟我耍脾氣?!還擅自跑路回孃家?!然而曹操實際上是像一個做錯事的小孩子那樣,多次地去找她:“老婆,你回來吧,好不好?”這活脫脫就是一個尋常百姓男女吵架,男方無論對錯都只好低聲下氣先跟女方道歉的情景!這個時候的曹操,不是什麼奸雄,不是什麼丞相,就是一個丈夫。或者說,這才是一個正常的人。從這個角度來說,無論什麼樣的歷史人物,他終歸也是他那個時代裡有著七情六慾、喜怒哀樂、有血有肉的一個具體的人。而不直接簡單地按歷史的功過評價打上一個標籤,讓他成為一個固化歷史標籤形象。黃仁宇這本《萬曆十五年》,以大歷史觀的視角去看待和分析明朝這段歷史,在制度的潛移默化之下,帝國的命運在冥冥中中早已成定居,而在其中掙扎的人物,最終也逃不開歷史車輪的碾壓。從大歷史觀去看,帝國王朝讓人有一種“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的感覺。而箇中的人物,他們的努力和掙扎,最終也不過是在這條歷史長河裡泛起些許浪花便隨波而去。但即便如此,《萬曆十五年》依舊向我們展示人性之下多面化的任務。比如張居正。他當然是一個改革家,改革稅制,改革帝國行政管理,在諸多掣肘之下依舊做出了巨大的成績。明朝雖然已無丞相,但作為首輔的張居然儼然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事實上當朝皇帝也要對他恭恭敬敬。對於這樣一個力除弊政、銳意革新的政治家,張居正其實也做了不少假公濟私的事。他在政策上要求各級官員節儉,而他自己的生活卻過得相當不錯,甚至可以說是奢華。這也是為什麼在張居正死後,萬曆皇帝依然要對他追加懲罰的原因——這跟當初說好的不一樣,我以為你可以立牌坊呢,沒想到暗地裡也是婊子啊!張居正在一次回鄉時甚至還讓親信戚繼光排兵護送,這已經是十分過分的官兵私用了。說道戚繼光,也是一樣。我們都知道戚繼光的抗倭功績,組建戚家軍,消滅明朝海患,可謂一代名將。在歷史的標籤裡,戚繼光應該是和岳飛一樣的人物。但從另一方面看,戚繼光也是一個政治投機者。當然,“投機”二字帶有點貶義,但如果拋開道德情感因素,我們其實很難說這種“投機”是好是壞。比如,如果岳飛當初也懂得點“投機”,或許宋室江山就是另一番局面了。在比如海瑞。清官海瑞,他當然是楷模。事實上,他楷模得讓人可怕,作為一個至清至廉的形象,海瑞在歷史上是被推崇的。但實事求是地看的話,海瑞的全部所作所為就沒有那麼值得讚揚。因為客觀點說,海瑞不過是忽略現實情況,刻意追求理想上的完美。他忽略制度政策上的問題,也不考慮人情世故地去推行自己的想法。從某種程度上說,這就是讓大家為自己不現實不成熟的意願買單。在現實裡他寸步難行,只能說海瑞精神可嘉。我們要將海瑞作為榜樣,但是我們不學習他......這真是尷尬。每一個歷史人物終歸是有血有肉的,與時代有關,也與人性有關。用一個個標籤去固化人物形象,只是畫地為牢。
回覆列表
1.書很簡短
現今讀書是快餐消費,大部頭的專著難以讓人持續讀下去,所以讀者群非常有限。萬曆十五年呢?不到300頁的一個小書,不會讓人生畏,放在口袋裡都可以在地鐵商場裡讀對吧。
2.書名起的好
黃仁宇1974年完成此書時還是英文版,如果讓我來粗暴直譯的話可以翻譯為【1587年,普通的一年,明朝衰落的一年】,可是人家中文名字翻譯的極好,叫做【萬曆十五年】,看這名字就和其他歷史書不一樣,讓人產生閱讀慾望。
3.書的寫法和內容獨特
書的寫法既有小說那樣的情節場景,又有史論那樣的詞章摘句,加上中文翻譯的好,所以讀起來一點不累。書分七章,張居正和海瑞就佔了兩章,這兩人可是明史的大紅人,華人正興明史熱,大量明粉湧現,所以此書趕上了這個時代。
4.黃仁宇的明史背景和功底
黃仁宇在明朝財政稅收方面是專家(他的博士論文和代表作都是明經濟方面的)。萬曆十五年是一本小書,可是作者花費了7年才完成?為啥?看下作者用的參考書就知道了。作者通讀了明實錄,還引用了明史紀事本末,酌中志,大明會典,國朝獻徵錄,春明夢餘錄等大量的明朝第一手的資料,當然也有明史這種第二手資料。所以作者真是會做學問的人。
萬曆十五年雖不是學術書,但是作者明顯的把它當成學術書來寫的,讓人覺得信服,想讀下去。
今天讀一些大學教授的歷史方面的學術專著,引用材料大多是同行的書,這是幫同行賣書的節奏?或者是為了職稱而寫書?很難與1974年黃先生的治學精神相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