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pi幣老友

    (一)長期超量不合理地施用肥料,造成土壤板結、酸化鹽漬化、養分嚴重失調。

    1、造成土壤板結的因素儘管很多,但主要還是長期超量施用磷肥。磷肥用量越大,過剩越多,土壤板結越嚴重。土壤板結帶來的直接危害是土壤透氣性差,作物根系不發達,營養失調,生理障礙和爛根,死棵等土傳性病害發生嚴重。

    無論哪種含磷化肥中的磷,在土壤中碰到可溶性的鈣、鐵、鋅、錳和鋁時,就會緊緊地結合在一起,形成難以分解的固化物,破壞土壤團粒結構,造成土壤板結,鈣、鐵、鋅、錳和磷肥一起同時失活、失效。這正是磷肥利用率很低僅有5%-20%的根本原因,也是磷肥用量越大作物缺乏微量元素的根本原因。

    種莊稼不用磷肥不行,但目前最大的問題是盲目施用磷肥,造成磷肥嚴重超量,加重土壤板結,引起作物早衰。為什麼雞糞這種有機肥料連年大量施用不但不能改良土壤,還會加重土壤板結,造成水、肥、氣、熱嚴重失調,病害難以控制?當大家知道了雞糞是所有動物糞便中含磷量最大的一種有機肥時,答案也就出來了。

    2、消除土壤板結的方法。防止、消除土壤板結,首要的是活化磷,促使土壤形成團粒結構。常用的方法有兩種:一是增施有機肥尤其是莊稼秸稈和含纖維量高的牛、馬、羊糞等。秸稈肥和這些動物糞肥中含有大量的胡敏酸、富里酸,是活化磷,改良土壤的最佳選擇。第二種方法是施用生物肥料,生物肥料施用較複雜,與農藥、化肥不宜混合施用,而且有機質含量低的土壤,由於碳資源不足效果不明顯。

    3、土壤酸化。中國長江以南的土壤多屬酸性,長江以北的土壤多屬中性偏鹼。南方大面積的土壤酸化是由充沛的雨水攜帶大量的二氧化碳淋溶土壤鈣、鎂離子造成的,是自然酸化。這裡所說的土壤酸化是人為的酸化,儘管與大量施用有機肥、生理酸性肥料有關,但主要原因是過量施用氮肥(包括有機氮肥) 。大量的氮肥會被氧化為硝酸,破壞土壤鈣鎂鹽基,使土壤酸化。土壤酸化最直接的危害是缺乏鈣鎂硼的生理性病害發生嚴重。土壤酸化還會限制固氮菌的生存,影響豆科植物的生長,同時還會加重白菜根腫病,番茄、辣椒、茄子、花生等作物青枯病的發生與發展。

    4、調節土壤酸化的方法。一般作物在PH=6---7.5的中性偏酸一點土壤生長良好,酸鹼度低於6的過酸土壤,對大多數作物生長不利。常規方法是施用生石灰100公斤每畝中和調節,操作時,三分之二撒地表翻耕,其餘耕地後撒地面耙勻,然後澆水中和。也有一些調理土壤酸鹼性土壤鹽漬化的肥料,可以嘗試使用。

    5、土壤鹽漬化。土壤鹽漬化雖然不排除自然原因,但主要還是因為施肥量過大。一次性施用化肥過多或長期大量施用化肥。其實大部分的肥料未能得到利用,一部分隨灌溉水流失,剩下的全部殘留在土壤中,並以鹽的形式累積。我們給作物施用的所有肥料,幾乎都要轉化為鹽類(化肥除尿素外,都是不需轉化的鹽類)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超過作物需要量施入的肥料,很少一部分進入地下水或分解進入空氣以外,大部分以鹽的形式存留在土壤中。施肥量越大,土壤鹽漬化越快,當土壤中的鹽超過作物耐受程度後,就會影響作物生長,甚至造成脫水死亡。鹽害其實就是肥害。

    6、避免土壤鹽漬化的措施。土壤鹽漬化對作物的直接危害是根系淺短不發達,葉片僵化,烏黑髮亮,植株矮小不發棵,長勢差甚至停止,無新葉或新葉很少,或生長不齊。避免土壤鹽漬化,防止作物撐死的最好辦法就是以土地的情況(肥、瘦、水利條件、平整度等)定產量,以產量定氮肥的施用量,測土壤養分定磷、鉀肥用量。做到有機肥和化肥配合使用,磷肥全部底施,鉀肥大部分底施,小部分追施,氮肥以追施為主。

    7、土壤養分失調。所謂失調就是作物必須的16中營養元素調配不當,有的大量積累,有的嚴重缺乏,作物生理障礙,傳染性病害大量發生,嚴重影響作物的產量和質量,出現投入高,產量低,效益差的現象。

    (二)大劑量、高頻次、不科學的使用農藥,造成病蟲抗性越來越強,作物免疫力越來越差,土壤微生態平衡嚴重破壞。

    1、病蟲抗藥性。病蟲抗藥性簡單來說就是病菌、害蟲對防治農藥敏感性降低,用藥效果比較差甚至無效。由於化學農藥的長期使用,大部分有害生物(包括病菌、害蟲、雜草)均不同程度地產生抗藥性,有的甚至已經發展到無藥可治的地步。

    2、抗藥性形成的特點。生活史越短,繁殖速遞越快,群體越大,接觸農藥機會越多的有害生物,產生抗藥性越快;用藥劑量越大,用藥次數越多,抗藥性越容易形成;選擇性越好、專業性越強的內吸性高效農藥,越易產生抗藥性;作用機理相似的農藥混用,易產生抗藥性,而作用機理相差較大的保護性殺菌劑與內吸性殺菌劑混用就不易產生抗藥性。

    3、避免抗藥性形成的措施。合理確定用藥濃度和用藥量;均勻施藥,噴霧器的霧化要好,噴到作物上要形成一層能維持較長時間的藥膜,殺蟲治病效果才好;輪換施藥、混合施藥,藥劑種類建議不要超過四種。

    4、作物免疫力及提高免疫力的措施。作物的免疫力就是作物抵抗病菌侵染的能力。免疫力有強弱之分,還有遺傳性。免疫力既可以在病菌侵染時誘發產生抗生素來圍剿病菌,避免病害發生,也可以加強自身氧化酶的活性來抵抗病菌,減弱病害發生。作物這種抵禦病菌侵染的能力,在經受病害侵染過程中可以加強,也會在頻繁使用農藥的情況下弱化,甚至完全喪失。提高作物免疫力最簡單也是行之有效的措施有兩個,第一不要頻繁打藥,間隔期不要低於5天,以7-10天為宜;第二就是在打藥時加上高品質的葉面肥。

    5、土壤微生態平衡及保護。土壤是微生物的天堂,也是微生物繁殖的自然基礎。土壤中的微生物一般分為三大類,一類是對作物生長有益的良性菌,如:固氮菌、根瘤菌、光合菌、磷細菌、鉀細菌、放線菌和菌根真菌等;一類是對作物生長有害的惡性菌,如:鐮孢菌、絲核菌、腐黴菌、疫黴菌等;良性菌和惡性菌在土壤中的數量都不大,而數量最大的是中性菌。中性菌的特點是,誰的實力強就跟誰跑。在正常情況下,良性菌和惡性菌勢均力敵,而當過量施用化肥農藥時,良性菌就會受到嚴重傷害,若長期大劑量高頻次施用農藥,良性菌傷害更加嚴重,微生態平衡就會受到嚴重破壞,中性菌就會隨之成為惡性菌,作物病害就會嚴重發生,而且難以治癒。土壤微生態特點告訴我們,在防治土傳病害時,既要考慮準確用藥,用好藥,又要考慮少用藥,小範圍用藥,儘量減少對有益菌的傷害,保護生態平衡。當土傳病害發生時,首先用藥控制中心病株,或中心區域,並對中心病株或中心區域周圍1-2米以內的其他植株進行藥物防治,儘量減少全田用藥次數。

    (三)連年重茬種植造成病原體指數直線上升,土壤缺素、積毒問題越來越嚴重。

    1、在同一塊地裡連年(三年或三年以上)種植同種或同科作物就叫重茬,重茬作物生長髮育不良,根系不發達,長勢差,易早衰,病害多而嚴重,減產,低產。這種現象叫做重茬障礙。

    2、重茬障礙產生有三個原因:病菌積累、土壤積毒、營養失衡。由於輪作在有些地區難以實施,嫁接侷限性又很大,增施有機肥和施用生物有機肥只能起到緩解作用,所以,重茬問題目前較難解決。

    作物重茬會導致土壤中特別是微量元素缺乏,土壤肥力降低,甚至板結鹽鹼化,有益菌群減少,有害菌群增多,病蟲害增加,作物自身分泌毒素增多,最後引起作物大量死棵。

    二、對策

    (一)科學施肥,營養防病

    合理施肥不僅能促進作物生長,還能減少病害的發生,這在前面已經講過。但是,肥料為什麼能夠防病以及如何發揮肥料防病的作用,我們應該有個理性的認識。

    1、走出農藥防治病的誤區。傳統的植保觀念認為,只有農藥能防治作物病蟲害,所以很多農民打藥很重視,而忽略了其他防病措施。這其實是植保觀念的一種誤區。用農藥防治作物病害是一種治標措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作物的病害問題,反而帶來一系列惡果,如環境和農產品汙染,影響人們身體健康,增強病菌的抗藥性以及增加生產成本。防治作物病害最根本的措施應該是透過科學的栽培管理和均衡的營養供給來栽培健壯植株,使作物少得病或不得病,從而少用農藥,甚至不用農藥。

    2、營養防病機理。第一,增強作物抗病菌侵染能力。如使用鉀肥能促進纖維和木質素的形成,使病菌難以侵入體內;適量的鈣鋅硼能使作物表皮細胞膜穩定性提高,減少向外溢泌小分子的營養物質,如葡萄糖、氨基酸等,從而減輕病菌侵染。第二,促進蛋白質形成。一般認為,病菌、病毒只能以小分子的糖類和氨基酸以及醯胺類為氮源養料,進行生命活動,增施鉀肥促進可溶性氮形成大分子的蛋白質,病菌、病毒難以吸收利用,因而抗病性提高。還有微量元素硼、鋅等也能促進氨基酸轉化為蛋白質,減少體內遊離態氨基酸含量,這是施用硼、鋅微肥能減少作物發病的重要原因。第三,促進作物體能酚類化合物的形成。一般說來,凡是體內含酚量高的作物或品種,抗病能力強,因為酚有殺菌作用,適量施用鉀肥,可增加作物體內酚類含量,減少病菌危害,偏施氮肥或氮肥過量,作物含酚量降低,容易感病。第四,促進澱粉形成。作物的抗病性與自身體內澱粉含量有密切關係,因為澱粉含量高,體內可溶性氮含量低,碳氮比大,不利於病菌繁殖,因而不易發病。舉個例子,水稻在分櫱期和抽穗期其體內澱粉含量最低,而此時正是稻瘟病高發時期,磷鉀肥能促進光合作用和澱粉形成,因而能增強抗病性。微量元素鐵鋅錳銅等,對光合作用的正常進行是必不可少的,高分子碳水化合物的形成也離不開這些微量元素,微量元素缺乏時,作物抗病性弱。硼雖然不直接參與光合作用合成蛋白質,但硼不足時,光合產物糖類和氨基酸等就會在葉片中大量積累,使葉片變厚、變脆、甚至畸形,阻礙光合作用的繼續進行,所以硼也是重要的抗病營養元素。第五,直接殺傷病原菌。如鋅具有直接毒害病原體的能力,對病毒有固定作用,阻礙病原體向上移動;銅錳對病原菌也有毒性。

    3、營養防病具體措施。第一,講究施肥原則。重視營養元素之間的平衡,經濟作物地區土壤以氮多磷過剩鉀不足為主,平衡施肥並不是用3個15、3個16、3個17等氮磷鉀平衡配比的複合肥,而是要因地施肥,因作物施肥,能做到測土施肥最好。第二,有機與無機化肥配合使用。有機肥除含有作物必需的氮磷鉀外,還含有中微量元素,是一種多營養成分的肥料,與化肥配合施用增產效果十分顯著。化肥之所以不能代替有機肥,是因為土壤肥力並不單是為作物提供營養元素,還要為形成土壤團粒結構積累有機質,協調土壤水、肥、氣、熱平衡,為作物吸收養分創造條件。

    (二)科學施用農藥

    所謂科學施用農藥就是根據病菌、病毒、害蟲等有害生物的生理特點、生活習性、對農藥的抗性和作物對病菌、病毒產生免疫力的機理綜合考慮用藥。具體操作時必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防病低濃度,治病高濃度。這是使用農藥第一原則,就是治病也不能濃度過高,過高易產生抗藥性又造成浪費。

    2、交換用藥,混合用藥。一種農藥效果再好也不要在一茬作物單獨使用3次以上,最好2-3種最多4種(其中一種是營養、防病、提高免疫力的)混合施用。

    3、均勻噴施,定量用藥。噴霧器的壓力要足,霧化要好,噴出的是霧而不是雨,不能將兩噴霧器或者三噴霧器的藥加到一噴霧器裡噴,更不能該噴三噴霧器才能到位的,為了省事,只噴了兩噴霧器,甚至一噴霧器,否則,治病治蟲效果很差,甚至越打藥病蟲越嚴重。

    4、打藥時間間隔為7-10天為宜,最短也不要少於5天。殺菌藥和殺蟲藥可以分開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如果今天打殺菌藥,5天后才能再打殺菌藥,但是可以後天就要殺蟲藥。

    (三)調節土壤水肥氣熱平衡,綜合防治病害

    目前,施肥不當,可能造成肥害,出現燒苗、植株萎蔫等現象。一次性施用化肥過多或施肥后土壤水分不足,會造成土壤溶液濃度過高,作物根系吸水困難,導致植株萎蔫,甚至枯死,這也是通常所說的鹽害。施氮肥過量,土壤中有大量的氨或銨離子,一方面氨揮發,遇空氣中的霧滴形成鹼性小水珠,灼傷作物葉片,在葉片上產生焦枯斑點,這是通常所說的氨害;另一方面,銨離子在土壤中易硝化,在亞硝化細菌作用下轉化為亞硝銨,氣化產生二氧化氮氣體會毒害作物,在作物葉片上出現不規則水漬狀斑塊,葉脈間逐漸變白,這是通常所說的亞硝酸氣害。因此,施肥一定要合理。許多菜農往溫室菜地大量投肥,以求多產出。其實蔬菜正常生長所需的土壤全鹽含量濃度為2000~3000毫克/公斤,超過6500毫克/公斤根系會出現反滲透而枯死,產量自然會下降或生長不好。特別是溫室內溫度高、溼度大,有機肥分解快,磷有效性比露地高2~3倍。氮揮發量大,施肥過量極易引起肥害。預防措施:一是種過3年以上的溫室,雞牛糞各控制在2500公斤以內,化學肥料降減50%左右。二是全鹽濃度大的地塊,注重施牛糞、腐殖酸肥、,以提高土壤碳氮比、鬆土透氣,解鹽降肥害。三是補充硼、鋅、鎂,平衡土壤營養,為降低投入、爭取持續高產創造條件,上網查的,謝謝採納

  • 2 # 魏小魏生活日記

    首先在高溫悶棚之前要做好準備工作,把大棚裡殘餘的秸稈,蔬菜殘體,全部清理出去,這些殘餘清理出去以後要開始施肥,施足有機肥,如果是自己發酵的生物有機肥,大概一噸的量加上20公斤硫酸鉀就可以了,在施肥後,進行深翻土地,深翻後灌水,灌水的時間最好打上壟,灌水之後水面要高出地面三四公分,這樣土壤的溼度能達到85%左右,如果你不會辨別土壤溼度是否達到85%的話,有個很簡單的方法你不妨用一下,那就是你抓一把土,握在手裡捏一下,鬆開后土不散開,溼度基本就達到標準了。

    打完壟後要覆蓋地膜,把地面全部用地膜封閉上,封閉的目的是讓低溫升得更快,透過Sunny照射增加大棚內的溫度,繼而增加地面的溫度,蓋上地膜之後,溫度最高能達到70%,這樣的溫度,殺死土壤中的根結線蟲,效果很好,在高溫悶棚的時間,好多人都是悶棚一個星期就直接揭開翻地,這是錯誤的,悶棚最少要15天,只有有足夠的悶棚時間,才能將土壤中的有害物質,病蟲害殺死,在悶棚結束後最少要晾曬十天,這個時候要整地,把地翻一下,然後晾曬十天左右,就可以種植了。

    這種高溫悶棚以後,大棚土壤裡面90%以上的有害病蟲害,基本都殺死了,同樣是悶棚,小小的一個細節,救能有天壤之別的效果,你是大棚種植戶嗎?如果是請認真的閱讀我今天分享的方法,在你以後大棚種植的時間,做好大棚管理,悶棚的時間,嚴格遵守時間要求,那麼你大棚裡的病蟲害就會少很多,或者沒有,小小細節解決大問題,給你節約的不光是金錢,更是後續少了很多病蟲害的困擾,你不會再去為了殺蟲,大費腦子,絞盡腦汁,前面把工作做好,後續你就輕鬆很多。

  • 3 # 使用者4745869405

    減少傳播病害途徑。蔬菜病害的病菌從越冬、越夏或病株中心傳染到其他植株,都有一個或數個傳播途徑。在管理中阻斷這些途徑,可減輕病害的流行。以芹菜為例:菌核病、早疫病、斑枯病等病害均依靠水滴傳播,在栽培中防止水滴形成即可減輕病害的流行傳染;軟腐病、病毒病等主要依靠農事操作、接觸傳播,在田間管理時,儘量避免病、健株的交叉接觸,減少病害的大流行;病毒病主要依靠蚜蟲傳染,及時防治蚜蟲可減少傳染。採用十個小技巧可使棚菜獲高效改用或採用一些小技巧,能改善棚內蔬菜的生長條件,提高產量和品質。採用以下幾個小技巧,可以明顯提高大棚蔬菜的產量和品質。一、園土消毒:每平方米床土用3-5克多菌靈或溴化甲烷處理,以殺滅土壤中的病原菌,防止土傳病害的發生。二、雙層覆蓋:在大棚內覆蓋地膜或增設小拱棚。覆蓋地膜可使土表土壤溫度提高2℃,增設小拱可使蔬菜生長環境的氣溫保持在15℃以上。三、改進架膜方式:用鐵絲代替竹竿、竹片架膜,用塑膠繩代替竹竿為攀附物,能減少遮光度,提高光合效益。四、改進灌水方式:採用滴灌或膜下暗灌的方式代替傳統的大水漫灌,可使棚內空氣的相對溼度降低10%以上。五、選用無滴棚膜:此種植上不會凝聚水滴,適光率可達98%以上。如用一般棚膜,可在棚膜上塗滅滴靈或每日堅持清掃,以消除膜上水滴,增強光照。六、撒草木灰:在大棚經常撒乾草木灰,可抑制猝倒病、立枯病等病害的發生,促使蔬菜健壯生長。七、增施二氧化碳。在棚內燃燒沼氣,既提高了棚溫,又增補了二氧化碳氣體。八、設定反光幕。在棚室後牆設定反光幕,下端垂直地面,能增強弱光區的光照,提高2℃-3℃地溫。九、施用生長調節劑。正確使用外源性植物生長激素,可促進植株生長,防止落花落果。 十、巧妙施藥。採用粉塵、煙霧等施藥方法,既沒有噴霧施藥法溼度加大的缺陷,又簡便易行,且藥效穩定持久。怎樣大幅度提高大(中)棚裡的溫度?習慣上,為了增加大中棚的保溫能力,都是在其中增加薄膜的二次或三次覆蓋,譬如大棚里扣小棚,小棚下覆蓋地膜。但是,近些年,為了再提高大中棚的保溫能力,實現新的堵缺補淡,人們在大中棚的保溫上又採取了一些新的措施。這種做法在西瓜的栽培上尤為突出。現將其中一些做法介紹如下,可供其他有條件的地方參考。1、大棚4層覆蓋。這一做法在山東的西瓜生產上普遍採用。做法是,大棚跨度7米,在兩側各種1行西瓜,地面覆蓋1.5米左右的地膜(增加地膜寬度主要是為了加大地面覆蓋保溫的範圍),其上再支架小拱棚。小拱棚上覆蓋棚膜和草苫。白天揭開草苦,晚上蓋上,可提早定植上市20天左右。2、大棚裡套用朝陽溝。朝陽溝最早是起始於西葫蘆栽培上的一種簡易覆蓋保溫形式,其做法是,採取東西向,將栽培溝處的陽土起出置於南側。將心土(生土)起出在北側夯築高埂,地面以上埂高30釐米左右。將南側鏟的接近陡直,頂部拍平。將基肥施入溝內,同時回填起出的陽土,土量不足時,可從南側地面刮取。但應形成l個低於自然地面8--10釐米的低矽。定植後,在高埂和地面之間插上骨架,上覆蓋棚膜或地膜。再覆蓋草苫或麥秸、稻草或碎草(秸稈)。由於朝陽溝需要是東西向佈置,因此最好將大中棚從南北向延長改為東西向延長。但將大中棚調為東西向時,如果繼續保留其原來的2個等棚面,就會使後部(北部)的光照明顯惡化,因此需要改造為後短前長的2個不等棚面,其高點一般居於後部1/3處比較適宜。5.中耕鬆土。澆水後及時中耕鬆土,可減少蒸發,保持土壤水分,減少澆水次數,降低空氣溼度。6.通風。在保證溫度適宜的前提下,及時通風,排出溼氣,可有效地降低棚室內的空氣相對溼度。7.澆水時間。寒冷季節澆水,應選在晴天上午進行。澆水後立即密閉棚室,提高溫度。等到了中午和下午時再加大通風,排出溼氣。8.減少傳播病害途徑。蔬菜病害的病菌從越冬、越夏或病株中心傳染到其他植株,都有一個或數個傳播途徑。在管理中阻斷這些途徑,可減輕病害的流行。以芹菜為例:菌核病、早疫病、斑枯病等病害均依靠水滴傳播,在栽培中防止水滴形成即可減輕病害的流行傳染;軟腐病、病毒病等主要依靠農事操作、接觸傳播,在田間管理時,儘量避免病、健株的交叉接觸,減少病害的大流行;病毒病主要依靠蚜蟲傳染,及時防治蚜蟲可減少傳染。採用十個小技巧可使棚菜獲高效改用或採用一些小技巧,能改善棚內蔬菜的生長條件,提高產量和品質。採用以下幾個小技巧,可以明顯提高大棚蔬菜的產量和品質。一、園土消毒:每平方米床土用3-5克多菌靈或溴化甲烷處理,以殺滅土壤中的病原菌,防止土傳病害的發生。二、雙層覆蓋:在大棚內覆蓋地膜或增設小拱棚。覆蓋地膜可使土表土壤溫度提高2℃,增設小拱可使蔬菜生長環境的氣溫保持在15℃以上。三、改進架膜方式:用鐵絲代替竹竿、竹片架膜,用塑膠繩代替竹竿為攀附物,能減少遮光度,提高光合效益。四、改進灌水方式:採用滴灌或膜下暗灌的方式代替傳統的大水漫灌,可使棚內空氣的相對溼度降低10%以上。五、選用無滴棚膜:此種植上不會凝聚水滴,適光率可達98%以上。如用一般棚膜,可在棚膜上塗滅滴靈或每日堅持清掃,以消除膜上水滴,增強光照。六、撒草木灰:在大棚經常撒乾草木灰,可抑制猝倒病、立枯病等病害的發生,促使蔬菜健壯生長。七、增施二氧化碳。在棚內燃燒沼氣,既提高了棚溫,又增補了二氧化碳氣體。八、設定反光幕。在棚室後牆設定反光幕,下端垂直地面,能增強弱光區的光照,提高2℃-3℃地溫。九、施用生長調節劑。正確使用外源性植物生長激素,可促進植株生長,防止落花落果。 十、巧妙施藥。採用粉塵、煙霧等施藥方法,既沒有噴霧施藥法溼度加大的缺陷,又簡便易行,且藥效穩定持久。怎樣大幅度提高大(中)棚裡的溫度?習慣上,為了增加大中棚的保溫能力,都是在其中增加薄膜的二次或三次覆蓋,譬如大棚里扣小棚,小棚下覆蓋地膜。但是,近些年,為了再提高大中棚的保溫能力,實現新的堵缺補淡,人們在大中棚的保溫上又採取了一些新的措施。這種做法在西瓜的栽培上尤為突出。現將其中一些做法介紹如下,可供其他有條件的地方參考。1、大棚4層覆蓋。這一做法在山東的西瓜生產上普遍採用。做法是,大棚跨度7米,在兩側各種1行西瓜,地面覆蓋1.5米左右的地膜(增加地膜寬度主要是為了加大地面覆蓋保溫的範圍),其上再支架小拱棚。小拱棚上覆蓋棚膜和草苫。白天揭開草苦,晚上蓋上,可提早定植上市20天左右。2、大棚裡套用朝陽溝。朝陽溝最早是起始於西葫蘆栽培上的一種簡易覆蓋保溫形式,其做法是,採取東西向,將栽培溝處的陽土起出置於南側。將心土(生土)起出在北側夯築高埂,地面以上埂高30釐米左右。將南側鏟的接近陡直,頂部拍平。將基肥施入溝內,同時回填起出的陽土,土量不足時,可從南側地面刮取。但應形成l個低於自然地面8--10釐米的低矽。定植後,在高埂和地面之間插上骨架,上覆蓋棚膜或地膜。再覆蓋草苫或麥秸、稻草或碎草(秸稈)。由於朝陽溝需要是東西向佈置,因此最好將大中棚從南北向延長改為東西向延長。但將大中棚調為東西向時,如果繼續保留其原來的2個等棚面,就會使後部(北部)的光照明顯惡化,因此需要改造為後短前長的2個不等棚面,其高點一般居於後部1/3處比較適宜。朝陽溝夜間蓋草蓋苫,白天揭開,由於北側土牆的反射和蓄熱,其提早的效果也20天以上。與上一種形式相比,它可以採用碎草覆蓋,節省了棚膜和地膜。節能溫室栽培模式根據大慶市高效節能日光溫室的效能、作物的生物學特性和市場需要,研究探討了不同的栽培制度和栽培模式,初步篩選出較為充分發揮溫室潛力、 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較好的茬口安排,即:秋冬茬、冬茬、春夏茬。秋冬茬 7月20日左右-12月1日左右 約130天冬 茬 12月1日左右-1月25日左右 約 55天春夏茬 1月25日左右-7月10日左右 約170天夏季有5-10天的整地、悶棚、滅菌、消毒時間。以上日期的劃分不包括育苗時間。基本基本的模式是:秋冬茬—冬茬—春夏茬(一)黃瓜--葉菜--番茄(葉菜)第一茬:黃瓜黃瓜選用津雜4號、津春3號等。6月20日播種, 畝播種量為150g。1片真葉展開和 3片真葉展開時,各噴1次增瓜靈,濃度為600倍(或噴乙烯利15-30mg/kg)。7月20日大壟(寬100cm)雙行定植。保苗3500-4000株。8 月末根瓜採收,11月末拉秧,畝產4000kg以上。第二茬:葉菜12月初至1月下旬生產1-2茬葉菜。如油菜、萵苣、茼蒿、蒲公英、茴香、小白菜、蒜苗、小紅丁水蘿蔔等。葉菜平均畝產2000kg以上。第三茬:番茄番茄選用西粉3號、利生1號、毛粉802等。11 月上旬播種。畝播種量約25g。1月下旬大壟雙行定植,保苗3300株。花期用番茄靈25-30mg/kg醮花。單幹整枝。每株保留4-6穗果,每穗留3個果。4月中旬採收,7月中旬拉秧,畝產5000kg。油菜12月末育苗,1月下旬在番茄中隔溝定植,3月中旬採收完畢,產量750kg。此模式平均畝產量11750kg。(二)番茄--葉菜--黃瓜(葉菜)--菠菜或白菜第一茬:番茄番茄選用毛粉802、利生1號。6月上旬播種,7月下旬大壟雙行定植,保苗3000-3300株。單杆整枝。9月中下旬開始採收。11月末拉秧,畝產4000kg以上。第二茬:葉菜同模式(一)第三茬:黃瓜套種葉菜黃瓜選用津春4號,新泰密刺等。12月初播種,1月下旬定植,3 月中旬開始採收。 6 月上旬拉秧。畝產5000kg以上。3月中旬以前壟溝內套種各種葉菜, 畝產600kg。第四茬:菠菜或白菜菠菜選用日本超能菠菜,6月上旬黃瓜拉秧後,直播,畝播種量5-7kg,畦作條播。7月中旬拉秧,畝產1000kg。白菜選用春夏王。5月中旬育苗,6月上旬定植,畝保苗3000株。7月中旬採收完畢,畝產2000kg。此模式平均畝產量12000kg。(三)青椒--葉菜--甜瓜--豆角或白菜1.栽培技術第一茬:辣椒小辣椒選用湘研19號,大辣椒選用哈椒1號。6月上旬播種。7月20日定植。9月中旬採收。11月末拉秧,畝產3000kg以上。第二茬:葉菜同模式(一)第三茬:甜瓜甜瓜選用齊甜1號。12月10日播種。1月25日定植。株行距60×50cm。畝保苗2000株左右,扣地膜。5 月初開始採收,5月下旬拉秧,畝產1500kg。第四茬:豆角或白菜豆角選用哈豆1號、73-8。5月10日育苗,5月下旬6月初定植,7月末採收完畢,畝產1200kg。白菜栽培同溫室模式(三)。此模式平均畝產量9700kg。四)角瓜--青蔥--青椒(苦瓜)第一茬:角瓜角瓜選用早青1代。6月下旬育苗,7 月下旬大壟雙行定植。保苗1000株。9月上旬採收,11月末拉秧。 畝產3500kg。第二茬:青蔥青蔥選擇海洋蔥。12月初至1月下旬假植在溫室內,平均畝產8700kg。每平方米可假植25kg。第三茬:辣椒套種苦瓜小辣椒選用湘研1號,大辣椒選用哈椒1號,11月初播種,1月末定植。辣椒3月末採收,7月中旬拉秧, 畝產3500公斤。每8壟辣椒套種1壟苦瓜。苦瓜選用廣東青苦瓜,12月中旬播種,1月末定植。3月下旬採收,7月中旬拉秧,畝產500kg。棚室蔬菜生產如何抵禦罕見低溫天氣針對低溫寡照的災害性的天氣,要採取以下幾項措施。1.透過各種方式加溫,如生煤爐,點天然氣罐,甚至批次點燃蠟燭。2.加強保溫措施。溫室外部要儘量增加草苫保溫,特別是溫室的前底腳。在溫室內,要設天幕,增加覆蓋層次。對於育苗階段或剛定植的蔬菜扣地膜小拱棚,晚上還可以利用紙被、舊衣物覆蓋加強保溫。裸露的地面覆蓋稻草,減少地面水分蒸發降低地溫。另外必須控制澆水或基本不澆水。對於韭菜、草莓較矮的作物可地表鋪稻殼、酒糟,對保持地溫、提高地溫效果都比較理想。3.儘量增加棚室透光率。抓住晴天,增加揭開草苫子的時間。但要注意,揭草苫子後棚室內棚膜上不能大面積結霜。另外,要特別注意清潔棚膜,以增加棚膜的透光量。4.採用根外追肥提高作物抗逆性。如採用植物動力2003進行葉面噴施,還可以採用15公斤水(一噴壺),加70-80克磷酸二氫鉀,再加50克尿素,再加1—2毫升噴施寶(或葉面寶)混勻葉面噴灑,可有效地增加蔬菜的抗逆性。5.增施二氧化碳氣肥。採用多種方式增施二氧化碳氣肥,如利用雙效微肥更加簡便,每平方米施怎樣讓大棚蔬菜冬季多采光實踐證明,在光照時間短、強度低的冬春季節,使大棚多采集Sunny,對提高蔬菜產量和品質具有重要作用。措施是:一、合理佈局。在大棚內種植不同種類的蔬菜時,應遵循“北高南低”的原則,使植株高矮錯落有序,儘量減少互相遮擋現象。同一種蔬菜移栽,力求苗子大小一致,使植株生長整齊,減少株間遮光。同時以南北向做畦定植為好,使之儘量接受Sunny。二、保持棚膜潔淨。棚膜上的水滴、塵土等雜物,會使透光率下降30%左右。新薄膜在使用2天、10天、15天后,棚內光照會依次減弱14%、25%、28%。因此,要經常清掃,沖洗棚面的塵埃、汙物和水滴,保持膜面潔淨,以增加棚膜的透明度。下雪天還應及時掃除積雪。三、選用無滴薄膜。無滴薄膜在生產的配方中加入了幾種表現活性劑,使水分子與薄膜間的親合力大大減弱,水滴則沿薄膜面流入地面而無水滴產生。選用無滴薄膜扣棚,可增加棚內的光照強度,提高棚溫。 四、合理揭蓋草簾。在做好保溫工作的前提下,適當提早揭去保溫用的草簾和延遲蓋簾,可延長光照時間,增加採光量。一般太陽出來後0.5-1小時揭簾,太陽落山前半小時再蓋簾。特別是在時雨時停的陰雨天裡,也要適當揭簾,以充分利用太陽的散射光。五、設定反光幕。用寬2米、長3米的鍍鋁膜反光幕,掛在大棚內北側使之垂直地面,可使地面增光40%左右,棚溫提高3-4℃。此外,在地面鋪設銀灰色地膜也能增加植株間的光照強度。六、搞好植株整理。及時進行整枝、打杈、綁蔓、打老葉等田間管理,有利於棚內通風透光條件。大棚秋延遲番茄高效栽培1.擇適宜品種。秋延遲番茄的栽培,苗期正值高溫多雨的夏季,結果期處在秋冬季,因此品種選擇要以耐熱、抗寒、抗病性強(尤其對病毒病抗性)的品種,早熟品種以魯番茄4號、魯番茄6號、西粉3號等為好,中晚熟品種可選魯番茄5號、毛粉802等。2.育苗。秋延遲番前育苗時間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初,苗床宜稍窄,淨床面寬不超過80釐米。播種前為預防病害,要對種子進行消毒處理,用10%磷酸三鈉浸種20分鐘,用清水衝淨後催芽播種。出苗後及時間苗,保持苗距5-7釐米,以防徒長。定期(7-10天)噴藥防治蚜蟲,每5-7天噴一次83增抗劑防病毒病,苗床要小水勤澆,保持溼潤,以利降溫。3.定植。當幼苗長到3-4片真葉,苗齡25天左右時定植,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初進行,結合整地畝施優質腐熟圈肥4000-600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深翻土壤、耙平後按大小行種植,大行行距60釐米,小行行距50釐米,株距25-30釐,每畝栽植5 000株左右,定植後澆水穩苗。4.日間管理。①中耕培土:澆過定植水後要及時中耕、除草、淺培土,現蕾期再培一次土,使苗子生長在壟上,以利減輕病害,便於澆灌。②支架綁蔓:採用單幹立柱或人字架,插架後及時綁蔓,整個生育期需2-3次,綁蔓時莖葉固定要均勻,以利通風透光。③整支打杈:採用單幹整枝方式,只保留主軸,摘除全部側枝。早熟品種留3-4穗果摘心,中晚熟品種留2-3穗果摘心。④疏花疏果:一個花序上花朵較多時,留3-4朵花,將先端多餘的小花疏去,利於集中營養,果大而整齊,此外還要摘除商品價值低的畸形果,促優質果成長。⑤追肥澆水:第一穗果坐果後,畝施氮、磷、鉀複合肥20-25公斤,盛果期畝衝施尿素10公斤,扣棚後要控水,以防止高溫高溼而發病。開花期前後,結合防治棉鈴蟲,葉面噴施0.2%磷酸二氫鉀溶液。⑤適時扣棚:扣棚時間根據外界氣溫而定,一般在9月中旬進行,扣棚後,隨著氣溫下降,通風量應逐漸減小,當氣溫降到15℃時,夜間不再通風,霜降以後少通風或不再通風,以促果成熟。5.採收。秋延遲番茄要力爭人冬前採收上市,在果實不受凍害的情況下,可儘量延長採收期,

  • 4 # 星星85238

    有機菠菜的種類很多,按種子形態可分為有刺種與無刺種兩個變種。它的栽培難度大,病蟲害也是難以控制,其病蟲害防治方法如下:

    菠菜主要蟲害有:地下害蟲、甜菜夜蛾、蚜蟲、斑潛蠅、蝸牛等。前茬收穫後翻耕10~20釐米,施足腐熟有機肥作基肥。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清除病株和失去功能的病殘葉片,改善田間通風透光條件。適時澆水,禁止大水漫灌,雨後及時排水,控制土壤溼度。用滅蠅紙誘殺潛葉蠅成蟲,每畝設定15個誘殺點誘殺。或懸掛30釐米×4 0釐米大小的橙黃色或金黃色黃板塗黏蟲膠、機油或色拉油,誘殺潛葉蠅、蚜蟲。或用銀灰色地膜驅避蚜蟲。用人工捉拿甜菜夜蛾幼蟲、菜青蟲等。用1%苦參鹼水劑600倍液或魚藤酮噴霧,或用草木灰浸泡後的濾液葉面噴霧防治蚜蟲,沼液或堆肥提取液也可用來防治蚜蟲。在甜菜夜蛾卵孵化盛期用8000IU/微升蘇雲金桿菌可溼性粉劑200倍液噴霧防治。採用防蟲網防蟲效果最佳。

  • 5 # 田野魏巍

    我覺得菠菜病蟲的防治主要針對以下幾種常見病蟲的防治: 1螻蛄

    在深秋或者初冬翻耕土地,能殺滅部分害蟲。在螻蛄發生期間,施用腐熟的廄肥,根據螻蛄活動產生的新鮮隧道,在隧道的末端進行挖補。

    利用螻蛄的趨光性,結合庭院的照明,可採用帶罩的節能燈,燈下放一個直徑50至70釐米的洗水盆,盆內水深10至15釐米,發生期間進行誘殺,可有效降低螻蛄的蟲口密度。

    可用拌藥的麥種播於菜田的行間或壟背的兩旁誘殺螻蛄,兼治蠐螬、金針蟲。方法是用50%辛硫磷乳油3豪升加水25至30豪升拌一公斤麥種,晾乾後播種,一個月後將其剷除。 2小地老虎

    雜草是地老虎的產卵場所和初齡幼蟲的重要食源,也是幼蟲轉移到作物危害的橋樑。春播前應精耕細耙,清除在田蔬菜內的雜草,可消滅部分蟲卵。可用泡桐葉或者萵苣葉置於田內,清晨捕捉幼蟲。當利用性誘劑或糖醋、酒等誘殺液誘殺成蟲,即可作為簡易測報手段,又能減少蛾量。

    蔬菜大棚宜在小老虎成蟲遷入期(2月底)前覆膜,揭膜通風處應該在落日前封閉,以防止成蟲入大棚產卵。大棚施用的露天灰肥或者覆蓋用的枯草,應漚制或者噴藥處理後再入棚,防止小地老虎卵隨著肥料、草入棚。及時清除蔬菜殘株爛葉,減少其發酵物對成蟲的誘集。

    小地老虎的1至2齡幼蟲抗藥力低,多在植株嫩心危害,防治適應期1至2齡幼蟲盛期,用噴霧或者毒土法防治。噴霧法是在蔬菜後茬田挖翻前,用90%敵百蟲晶體,或者50%辛硫酸乳油1000至1500倍或者菊酯農藥1500倍夜體噴霧。毒土法用菊酯類農藥,配製成毒砂,50%辛硫酸乳油0.5千克加水拌細土50千克,每畝用量為20千克,順行撒施於幼苗根際附近。3齡後田間斷莖株率超過1%時,可用毒餌或者毒草誘殺,用90%敵百蟲晶體0.5千克加水2.5至5千克,噴拌50千克碾砂炒香的棉子餅或者麥麩;50%辛硫磷乳油50毫升,拌棉子餅或者麥麩5千克。毒草可用0.25千克敵百蟲晶體拌和鍘碎的鮮草或者蠶豆莖葉30至50千克,每畝用毒餌5千克,毒草15至20千克,在傍晚撒在作物行間。等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劉邦有八個兒子,除了漢文帝以外無一善終,是呂后乾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