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水墨丹青工坊
-
2 # 熊文文熊建平348
我來回答:學習書法顧名思意,學寫字的方法,各個朝代名家各不同,用筆方法都不一樣,如魏碑喜歡用方筆,隸書用圓筆多,有喜歡露鋒起筆的,如歐陽詢喜歡用切鋒,趙孟頫的字比較圓潤喜歡藏鋒起筆。用筆方法有提,按,頓,挫,折筆,用鋒有:露鋒,回鋒,中鋒,側鋒,方轉,圓轉,翻筆,行書有連筆,也有筆斷意連筆。用墨上有濃,淡,幹,溼,枯,飛白等。執筆有三指法,五指法,懸腕,枕腕,懸肘等,以上是學書法的一些術語,僅供參考。
-
3 # 聯和品牌
筆力,指寫字、繪畫在筆法上所表現的力量,晉衛夫人講:“點、畫、波、撇、屈曲,皆須盡一身之力而送之。” 側鋒,用筆方法之一,側著筆頭在紙上執行,筆頭常線上一邊。側鋒 變化多樣:宋代書法家黃庭堅常用此法,山水畫中之披麻皴、大斧劈等即用此筆法。
中直,藏鋒中筆毫中鋒豎在全部筆鋒之中,揮毫落紙時筆鋒藏於筆畫 中不致外露;石濤說:“腕受正、則中直藏鋒;腕受仄,則鼓斜盡致”。 內抵,用筆方法之一。指內抵用筆會產生方筆效果,方筆剛峻森嚴,點劃沉著凝整。但內抵太過了,非凝神靜慮,志氣平和,不易作為。 晉王羲之以隸書之法寫楷書、行書,隸筆尚方,遂成內抵。現代傑出書法家沈 尹默把“內抵”稱為“骨書”。 外拓,用筆方法之一。沈尹默稱為“筋書”,系從點畫本質方面所作 的形象比喻=外拓用筆偏圓,豐偉遒勁,翰墨淋漓,很有趣味。"唐代大 書法家顏真卿採用外拓筆法寫出“顏體”字,為後人所讚賞。
藏鋒,與露鋒用筆有藏鋒,有露鋒。古人說:“藏鋒以包其氣,露鋒 以縱其神。”藏鋒:就是從落筆起,讓筆鋒始終藏在筆畫之內,不使筆鋒外露;露鋒:顯然是筆鋒外露之意。凡是在起筆和收筆時,露出一個鋒尖的, 都稱為露鋒。藏鋒寫出點畫渾厚、圓潤、內含,沒有外露之感,雄健中飽 含著氣勢。露鋒寫出筆圃秀美靈巧:在作字時應靈活運用藏鋒與露鋒。 懸腕,自腕至肘虛懸空中,不著桌上,稱“懸腕”。懸腕寫字可使 手轉動靈活。元陳繹曾說:“懸腕者,懸著空中,最有力。”在寫大字 時必須懸腕。懸腕可運用肩背力量,下筆沉勁,運轉自如,縱橫隨意,毫無凝滯。
-
4 # 武漢歌海傳媒宋老師
中國書法博大精深,書法術語不計其數:
其中包括中鋒、聚墨痕、側鋒、折鋒、裹鋒、逆鋒、蹲鋒、金錯刀、筋書、一筆書、顫筆、懸針、垂露、護尾、逆入平出、疾澀、方圓、燕尾、柳穿魚、激石波、牽絲、一波三折、一筆三過、過折收縮、屋漏痕、折釵股等等
-
5 # 琴江文具書法
從古至今書法術語很多:其中包括中鋒、聚墨痕、側鋒、折鋒、裹鋒、逆鋒、蹲鋒、金錯刀、筋書、一筆書、顫筆、懸針、垂露、護尾、逆入平出、疾澀、方圓、燕尾、柳穿魚、激石波、牽絲、一波三折、一筆三過、過折收縮、屋漏痕、折釵股,各個朝代名家各不同,用筆方法都不一樣,如魏碑喜歡用方筆,隸書用圓筆多,有喜歡露鋒起筆的,如歐陽詢喜歡用切鋒,趙孟頫的字比較圓潤喜歡藏鋒起筆。用筆方法有提,按,頓,挫,折筆,用鋒有:露鋒,回鋒,中鋒,側鋒,方轉,圓轉,翻筆,行書有連筆,也有筆斷意連筆。用墨上有濃,淡,幹,溼,枯,飛白等。執筆有三指法,五指法,懸腕,枕腕,懸肘等,僅供參考。等等
-
6 # 漢室宗親
錐畫沙,屋漏痕,入木三分,亂石鋪街。中鋒,側鋒,懸腕,枕腕,懸肘,懸臂。使轉,內厭,外拓。文房四寶:筆墨紙硯
執筆方法:鉤格抵壓懨
筆法:藏鋒,逆鋒,露鋒,回鋒。頓筆。讀帖,臨帖,入帖,出帖。
墨法,章法。
題款,用印。
-
7 # 書法有云
書法學習中的名詞術語有哪些?
書法中名詞術語非常多,先羅列一些,不足之處希望朋友們補充,如下:
1、字型:字的型制,是按照字的形體構造和共同特點來分類的。它是隨文字的產生和發展如:甲骨文、金文、石鼓文、鐘鼎文、小篆、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等都稱為字型。
2、書體:是按照書寫的特點和風格來區分。同樣的一個字一篇文章不同的人在書寫的時候其結果是不同的。凡具有某一共同特色或獨具某一風格且自成系統的人,其書寫即可稱之為書體,如:顏體(顏真卿所書)、柳體(柳公權所書)、歐體(歐陽詢所書)、趙體(趙孟頫所書)等等。
3、法書:是指歷代傑出的書作墨跡,可以當做人們範本的,也有作為對別人書法作品的敬稱。
4、法帖:是把名家法書編成集冊供效法的。
5、筆位:是執筆高低的位置,也是筆頭高低的位置。
6、筆法:又稱“用筆”、“運筆”是書法學習和創作的關鍵,廣義來說是指使用毛筆的方法,狹義來講是指字中點畫的寫法。
7、臨摹:摹,是將薄紙蒙在字帖上照著書寫;臨,通常將字帖放置在左側,硯臺放置右側,看著字的點畫、結體和筆勢仿照著書寫。
8、雙鉤:
有三種意思。
一、一種執筆法,雙鉤執筆法;
二、指書法功力深厚,筆筆中鋒,墨在字畫兩邊成雙鉤狀;
三、等同“鉤填”,就是對著字帖原跡先用筆勾出字跡的點畫輪廓,再逐一用筆填滿。古代的人用墨跡上石頭必先朱鉤。
9、空仿:又一種說法叫書空,是一種練字的方法,就是在沒有文房四寶的情況下,心裡想著碑帖的字形和筆勢,用手指或其他東西代替筆在地上、桌上、牆上等其他物品上,甚至在空中比劃著空寫。
10、空中搖筆:就是指筆在著紙之前,現在空中搖曳取勢作落筆的準備。空中搖筆是虛力用筆,達到字外出力,落紙之後才變成實力用筆。因此,要注意用力的虛實變化。
11、戰筆:又有稱之為“顫筆”,就是顫動著行筆,以取得線條遒勁的效果,使點畫表現出一種澀勢。
12、讀帖:是學習書法的一個重要方法。這裡的讀不是發出聲音的意思而是觀看的意思,觀看並揣摩字帖中的點畫、用筆、結體和神韻等,將它們觀之於眼,銘記於心,然後去臨習。
13、入帖:是指學習書法必須從臨習古代碑帖入手,達到形似神似的效果。
14、出帖:在有入帖的能力後博渉諸家使之融會貫通並有所出新,目的是在於運用傳統的技法法則融入自身的情感開始創作。
15、形似:指字的外形、輪廓、表象與字帖相似。簡單來說,即使某人所寫的字,其筆畫的形狀、結字的體勢乃至章法佈局等等都跟所臨習的字帖外表相似。
16、神似:在形似準確、熟練的基礎上進一步昇華,能夠表現出字帖的“精、氣、神”。神似不拘於筆畫、結體、用筆等的相似,但卻不離字帖的法度精神,雖寫法不同但仍諧調統一。有種“我化為他人”之意。
17:筆力:
有兩種意思。
一、運筆之力,指書寫時持筆發力之力,肌肉運動之力。
二、筆畫線條的質感具有的一種力度,書寫之後蘊於點畫之中,筆與紙摩擦後的磨痕所顯示的力。
18:骨力:是指一些具有剛健挺拔質感特徵的筆畫,其與疲軟鬆懈的筆畫相對應的。
19:“入木三分、力透紙背”:形容書法筆力的強健。
一、“入木三分”:源於王羲之的傳說,唐代張懷瓘《書斷》中載:“王羲之書祝版,工人削之,筆入木三分”。
二、“力透紙背”:見《顏真卿述張長史十二筆意》:“用鋒常欲使其透過紙背。”
20:八法:指的是“永字八法”。八法以“永”字的基本點畫為例,說明了楷書點畫的書寫方法。其內容包括:側、勒、努、趯、策、掠、啄、磔等八種不同的筆勢。
等等。
回覆列表
●書法
中國傳統造型藝術之一。指用圓錐形毛筆書寫漢字(篆、隸,正、行、草)的法則。
技法上講究執筆、用筆、用墨、點畫、結構、分佈(行次、章法)、風格等。一般要求如:執筆要*指實掌虛,五指齊力;用筆要*中鋒鋪毫;點畫要圓滿周到;結構要橫直相安,意思呼應;分佈要錯綜變化,疏密得宜,通篇貫氣;並崇尚個性、風貌和意趣。書畫藝術同源於線條,各具有氣(剛性)韻(柔性)生動的美感。繪畫有線條,有形象與色彩;書法則不代表物象,不用色彩,只有抽象的線條,故其線條的氣質和韻致的表現更求強烈,因此晉唐間稱書法為“書勢”。書法藝術要求有微妙疊見的變化,能達到“戈戟銛銳可畏,物象生動可奇”(轉引沈尹默《書法論叢》)。但字形非具象,要使其具有可畏可奇之技能,尤須講究筆法、筆勢、筆意,才能達到盡美。書法藝術,有三千多年曆史。商周的金文已富於藝術性;秦篆、漢隸、魏碑、唐楷、宋行、明人小楷等更是丰采多姿。著名書法家如東晉王羲之創妍美流便新體,又備精諸體,為歷代書學者所崇尚;唐代有歐(陽詢)、褚(遂良)、顏(真卿)、柳(公權)四大家,而懷素、張旭之狂草亦別具藝術魅力;宋代有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一說蔡京)四大家;清代分為碑派(崇尚碑刻)與帖派(崇尚字帖);“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融合真、草、隸、篆,創有“板橋體”;現代有于右任、沈尹默等。
●法書
書法術語。指有較高藝術水平的書法作品。古代將書寫於縑楮紙帛而有法度的書法作品均稱“法書”,或稱“書”。《書法三昧》:“作字之要,下筆須沉著,雖一點一畫之間,皆須三過其筆,方為法書。”北宋王安石有“好事所傳玩,空殘法書帖”詩句。今通稱所作之書法作品為法書,還含有尊重作者之意。
●翰墨
義同”筆墨”。原指文辭。三國魏曹丕《典論·論文》:“古之作者,寄身於翰墨,見意於篇籍。”後世亦泛指書法和中國畫。《宋史·米芾傳》:“特妙於翰墨,沈著飛翥,得王獻之筆意。”
●金石
古銅器、石刻的總稱。金,指鐘鼎銅器之類;石,指碑碣石刻之類。是撰文於金石上,記創造,勒箴銘,頌揚功德等而產生的一種鐫刻品。《史記·秦始皇本紀》:“群臣相與誦皇帝功德,刻於金石,以為表經。”鐘鼎彝器始於殷商,石刻則創於秦代。兩漢金石並盛,漢以後金少石多;南北朝則造像勃興,金器更少傳世;唐代碑碣尤盛。至於輯歷代金石文字,編為目錄,則始於北宋歐陽修之《集古錄》;摹其形狀集為圖譜,則始於呂大臨之《博古圖》。至明清金石考古之風尤盛,顧炎武,葉奕苞等,各有著述,或以石刻考辨今古文,或以金文發明六書指要,成為新興的專門學科。
●真跡
真實可靠的手跡而不是出於他人的假託和偽造。唐代張懷瓘《書斷》:“開元十六年五月,內出二王真跡,及張芝、張昶等書付集賢院。”
●墨跡
用墨書寫的手跡。唐代張籍《和左司元郎中秋居》之二有“學書求墨跡,釀酒愛朝和”詩句。《宋書·范曄傳》也有“上示以墨跡,曄乃具陳本末”的記載。
●拓本
從碑刻、銅器上墨拓下來的書跡或影象。實物最早見於唐代。方法用宣紙受溼蒙於器物碑刻上,椎之,使宜紙呈凹凸,蘸墨拓成。古時用豎紋紙,油煙墨,拓後砑光,墨色烏黑有浮光的,稱“烏金拓”;用橫紋紙,松煙墨,色青而淺,不和油臘的,稱“蟬翼拓”。又以硃紅色拓出的稱“朱拓”;碑石初成,或剛出土時所拓的稱“初拓”。
●刻石
專指鐫刻於碑石和摩崖上的字畫。如秦代《會稽刻石》,東漢《石門頌》摩崖刻石。桓譚《新論》:“泰山之上,有刻石,凡八百餘處,而可識者七十二。”
●碑
刻石中的一類形制。《後漢書·竇憲傳》注:“方者謂之碑,圓者謂之碣。”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聘禮》鄭注曰:宮必有碑,所以識日景,分陰陽也;凡碑引物者,宗廟則麗牲焉;其林,宮廟以石,窆用木。《禮記·檀弓》:‘公室視豐碑,三家視桓楹。’(按豐碑斫大木為之,形如石碑)非石亦曰碑,假借之稱也;秦人但曰刻石,不曰碑,後此凡刻石,皆曰碑矣。凡刻石先立石,故知豎石者,碑之本義。”王注:“古碑有三用:宮中之碑,識日景也;廟中之碑,以麗牲也;墓所之碑,以下棺也。秦之紀功德也,曰立石,曰刻石;其言曰碑者漢以後之語也。”樹碑用以歌功頌德始於秦而盛於漢。在晉代曾嚴禁立碑。清代劉熙載《藝概·書概》稱:“普義熙初,裴世期表言:‘碑銘之作,以明示後昆,自非殊功異德,無以允應茲典。俗敝偽興,華煩已久,不加禁裁,其敝無已。’則知當日視立碑為異數矣。”故歷來晉碑難得。
●碣
刻石中的一類形制。《後漢書·竇憲傳》注:“方者謂之碑,圓者謂之碣。”如今存之石鼓文,鐫刻於鼓形圓石上,內容為歌詠秦國君主遊獵之事,故也稱“獵碣”。
●碑額
碑刻術語。碑頭的通稱。《碑版廣例》:“碑首或刻螭、虎、龍、鶴以為飾,就刳其中為圭首,或無它飾,直為圭首,方銳圓橢,不一其制。圭首有字稱為額,額書篆字稱為篆額,書隸字稱為題額。”
●篆額
碑刻術語。漢代以後的各種碑刻之上端,稱碑頭或碑額,因碑額上所題字多用篆書,遂稱“篆額”。漢碑如《張遷碑》、《韓仁銘》等篆額,書風奇肆跌宕,具有很高的藝術性。
●篆蓋
碑刻術語。唐代的墓誌銘,通常有石蓋,因蓋上文字多用篆體,故名。篆蓋與篆額內容相仿而形制不同,但《金石綜例》稱:“篆蓋,即篆額。”
●碑陰
碑刻術語。古代碑刻,除正面碑文外,往往將門生、故吏或出資建樹者的姓名鐫刻於背面,故稱。
●碑版
泛指碑誌之屬。《碑版廣例》:“開元二十五年羊愉撰景賢大師身塔記,末有碑版所詳,不復多載語,後魏昌馮王新廟碑,有碑版湮滅語;後人碑版名稱,殆自此始。參見“碑學”。
●碑學
①亦稱“碑版學”。研究考訂碑刻起源、體制及新舊異同等學問。②指清代阮元、包世臣提倡北碑後,學書崇尚碑刻風氣大盛,遂有北派碑學、南派帖學之分。
●勒石
碑刻術語。指將法書鉤摹本背面加朱影印到石面上的工序。唐代碑刻上常有專款記載勒石者,如《懷仁集王書聖教序》碑末有“諸葛神力勒石”字樣。
●朱背
亦稱“背朱”。即“勒石”。
●摩崖
把文字直接書刻在山崖石壁上稱“摩崖”。如漢碑中之《石門頌》,魏碑中鄭道昭之雲峰山題詩、題名等。《宣和書譜·正書一》:“遂良(褚遂良)喜作正書,其摩崖碑在西洛龍門。”
●剝蝕
指古代碑刻年久風化石有剝落。南宋陸游《老學庵筆記》:“漢隸歲久,風雨剝蝕,故其字無復鋒鋩。”
●法帖
亦稱“帖”。指古代名人的墨跡和摹刻在石(或木)版上的法書(包括它的拓本)。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命侍書學士王著編次摹刻秘閣所藏法書為十卷,每卷首刻有“法帖第×”字樣,總稱《淳化秘閣法帖》。“法帖”的名稱,相傳由此始行。《法帖譜系》稱:“熙陵(宋太宗)留意翰墨,出御府歷代所藏真跡,命王著摹刻禁中,釐為十卷,此歷代法帖之祖。”
●帖學
①損崇尚魏晉以下,如鍾繇、王義之、顏真卿等書風體系的學派。以區別於碑學。②指研究考訂法帖源流、版本優劣、字跡真偽的一種學問。盛行於清代。
●南帖
碑帖術語。清代阮元分書法為南北兩派,以南朝碑碣絕少,而多為啟牘之帖,故名。參見“南北派”。
●書丹
碑刻術語。指用硃砂直接將文字書寫在碑石上。《隸釋》:“《石經》,蔡邕書丹,使工鐫刻。”南宋姜夔《續書譜》:“筆得墨則瘦,得朱則肥。故書丹尤以瘦力奇,而圓熟美潤常有餘,燥勁老古常不足,朱使然也。”後泛稱書墓誌銘為書丹。
●臨摹
學習前人書法的一種方法。置碑帖於一旁,仿照其筆畫書寫的稱“臨”;以薄紙蒙碑帖上,依其形跡而複寫的稱“摹”,或稱“影書”。小學生習字,用描紅本子,也屬摹。《丹鉛總錄》引岳珂語稱:“臨摹兩法本不同。摹帖如梓人作室,梁櫨欀桷,雖具準繩,而締創既成,氣象自有工拙;臨帖如雙鵠並翔,青犬浮雲,浩蕩萬里,各隨所至而息。”南宋美夔《續書譜》稱:“初學書不得不摹,亦以節度其手,易於成就。”又稱:“臨書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筆意;摹書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筆意。臨書易進,摹書易忘,經意與不經意也。”臨摹之外,尚有“鉤”法,用油紙蒙碑帖或真跡上,以極細之筆畫將油紙下字跡雙鉤下來,再用墨填滿雙鉤內空處,稱“鉤填”。
●響拓
碑帖術語。複製法書的一種方法。由於法書墨跡因年代久遠,紙色沉暗,字口難辨,故在模製時,須向光照明,以紙覆帖,鈞勒其原字筆畫,然後再以墨筆填充。響拓亦曰“影書”、“影覆”。宋代趙希鵠《洞天清錄·集古今石刻辨》記述較詳。
●影書
見“臨摹”、“響拓”。
●鉤填
書法術語。複製法書的一種方法。以較透明的紙蒙於法書上,先以細筆雙鉤,後用墨廓填,故稱。亦稱“雙鉤廓填”。南宋姜夔(續書譜)謂,“雙鉤之法,須得墨暈不出字外,或廓填其內”。
●洗碑
碑刻術語。古碑因風化剝蝕或人為磨損,後人依據原有舊畫加以剔刻,謂之“洗碑”。但碑刻一旦被洗,字畫精神難免大遜,如今存西安碑林的顏真卿書《顏家廟碑)即是被洗者。
●篆書
字型名。1泛指漢代隸字以前的古代文字。如小篆、籀文、金文、甲骨文等。2指春秋戰國時通行於秦國的籀文(如石鼓文);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的小篆;漢代的繆篆。如王莽時六書,“三曰篆書,即小篆”。
●籀文
也叫“籀書”、“大篆”。因見於《史籀篇》得名。字型多重疊。春秋戰國間通行於秦國。今存*石鼓文即其代表。
●甲骨文
亦稱“契文”、“卜辭”、“龜甲文字”、“殷墟文字”、“貞卜文字”。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文字。因多鐫刻、書寫於龜甲、獸骨之上,故名。殷商時,常採用龜甲獸骨,寫刻卜辭及與占卜有關的紀事文字。甲骨文多出土於河南安陽小屯村(殷商都城遺址,也叫殷墟),光緒二十四年(1898)始被發現。光緒三十年,孫詒讓首先考釋甲骨文,著成《契文舉例》1928年後,經多次考古發掘,先後出土十餘萬片,為盤庚遷殷後至紂亡二百七十三年間之物。單字總數約四千六百字,可識文字達一千七百字。文字結構已由獨體趨向合體,並有大批形聲字;但多數字的筆畫和部位還沒有定型。文字象形簡古,勁健挺秀,具有根高藝術性。
●契文
甲骨文之別稱。契通栔,因以契刀刻於龜甲、獸骨上,故名。清代孫詒讓著有《契文舉例)二卷,為考釋甲骨文之始。
●科斗文
亦稱“科斗書”、“科斗篆”。篆字(包括古、籀)手寫體的俗稱。因以筆蘸墨或漆作書,筆道起筆處粗,收筆處細,狀如蝌蚪,故名。此名初見於漢末,盧植上書稱“古文科斗,近於為實”。鄭康成《尚書贊》稱:“書初出屋壁,皆周時象形文字,今所謂科斗書。”元代吾丘衍論證科斗書形體的形成是:“上古無筆墨,以竹挺點漆書竹上,竹硬漆膩,畫不能行,故頭粗尾細,似其形耳。”
●金文
亦稱“鐘鼎文”。即古代青銅器上的文字。因多鑄或刻在金屬器皿(如鍾、鼎之類)上,故名。書體由甲骨文演變而成,圓渾古樸,富有變化。周代金文多為有關祀典、錫命、征伐、契約等記錄。殷商金文和甲骨文相近,銘辭字數亦少,不若周代有長達五百字者。至秦統一六國,通行小篆,遂廢。清乾隆嘉慶(1736——1820)後文字訓詁之學漸興,金文考證不斷深入,成為研究古代史的重要資料,也是習字者臨習的重要字型一。如《散氏盤》、《毛公鼎》、《史頌敦》等銘文,均系金文的代表作。
●大篆
字型名。狹義專指籀文。廣義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和春秋戰國時通行於六國的文字。
●鐘鼎文
即“金文”。
●小篆
也叫“秦篆”。通行於秦代。形體偏長,勻圓齊整,由大篆衍變而成。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敘》稱:“秦始皇帝初兼天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李)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愛歷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者也。”今存(琅琊臺刻石)、《泰山刻石》殘石,即小篆代表作。
●爰書
秦代小篆的別稱。宋代劉奉世稱:“爰書者,蓋趙高作《愛歷》教學隸書時,獄吏書體蓋用此《記錄囚犯供詞的文書),故從俗呼為‘爰書’也。”
●刻符
秦代一種有特殊用途的篆書體。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敘》:“秦書有八體,三曰刻符。用於符信。”段玉裁注:“《魏書·江式表》符下有書字元者,周制六節之一,漢制竹,長六寸,分而相合。”這類篆體專刻於符節上,因系用刀刻在金屬上,不能婉轉如意,故筆畫近於平直,形體近於方正,如現存陽陵虎符上的文字。
●鳥蟲書
亦稱“蟲書”。篆書中的花體。春秋戰國時就有這種字型,大都鑄或刻在兵器和鍾鎛上。往往用動物的雛形組成筆畫,似書似畫,饒有情趣。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敘》記秦書八體,“四曰蟲書”;新莽六書“六曰鳥蟲書,所以書幡信也。”段玉裁注:“幡,當作旛,書旛,謂書旗幟;書信,謂書符節。”說明此類書體多用於旗幟和符信,在漢印中也不乏鳥蟲書入印的例項。
●繆篆
漢代摹制印章用的一種篆書體。王莽六書之一。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敘》記新莽六書稱:“五曰繆篆,所以摹印也。”形體平方勻整,饒有隸意,而筆勢由小篆的圓勻婉轉演變為屈曲纏繞。具綢繆之義,故名。清代桂馥《繆篆分韻)則將漢魏印採用的多體篆文統稱為“繆篆”。亦稱“摹印篆”。
●玉筯篆
亦稱“玉箸篆”。篆書的一種。其書寫筆道,圓潤溫厚,形如玉筯(筷子),故名。始於秦代,唐代齊已《謝曇城大師玉筋篆書》詩稱:“玉筋真文久不興,李斯傳到李陽冰。”後人論書,將用筆圓渾遒勁的其他字型亦稱為“玉筋”。如明代王世貞評論顏真卿書:“《家廟》、《茅山碑》正書中玉筯筆者。”
●玉著篆
即“玉筯篆”。
●鐵線篆
小篆的一種。由秦代《泰山刻石》、《琅琊臺刻石》等玉筯書風中脫出。用筆圓活,細硬似鐵,劃一首尾如線,故名。後世稱唐代李陽冰的篆書為“鐵線篆。”
●草篆
書體名。①飛白的別稱。東漢蔡邕稱:“何草篆之足冥,而斯文之未宣。”《金石林·緒論》:“一曰飛白,篆貌隸骨,雜用古今之法,勉作草篆,為器所使,自我作之,不得不然也。”②指以草書筆法書寫的篆字。《書史會要》稱:“(趙)宦光篤意倉史之學,創作草篆,蓋《天璽碑》而小變焉,繇其人品已超,書亦不躡遺蹟。”傅山等都擅長草篆書。
●隸書
亦稱“佐書”、“史書”。字型名。形體扁平方折,便於書寫。始於秦代,通用於漢魏。唐代張懷瓘《書斷》引東漢蔡邕《聖皇篇》:“程邈刪古立隸文。”普代衛恆《四體書勢》.“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難成,即令隸人(胥吏)佐書,曰隸字。”程邈將當時這種書寫體加以蒐集整理,後世遂有程邈創隸書之說。秦隸出於秦篆,字形構造仍有較多的篆書形跡,後在漢代通用中不斷髮展完善,成為筆勢、結構與秦篆完全不同的字型。隸書的出現,衝破六書的造字原則,奠定楷書基礎,標誌漢字演進史和書法史上的轉折。魏晉時曾混稱楷書為隸書,因別稱有波磔的隸書為“八分”,湖北雲夢出土的《秦律簡》和漢《五鳳元年十二月簡》,即是秦漢手寫隸書的代表作。
●漢隸
漢代隸書的統稱。因東漢碑刻上的隸書,筆勢生動,風格多樣,而唐人隸書,字多刻板,稱為“唐隸”,故學寫隸書者重視東漢碑刻,把這一時期各種風格的隸書特稱為“漢隸”,以別於“唐隸”。
●八分
即“隸書”。魏晉至唐代,楷書也稱隸書,原先有波磔的隸書,則被稱為“八分。”南朝宋朝王愔稱,“次仲始以古書方廣少波勢,建初中以隸草作楷法,字方八分,言有楷模。”《唐六典》稱:“四曰八分,謂《石經》碑碣所用。”清代劉熙載謂:“小篆,秦篆也;八分,漢隸也。秦無小篆之名,漢無八分之名,名之者皆後人也。後人以籀篆為大,故小秦篆,以正書為隸,故八分漢隸耳。”清代包世臣《藝舟雙楫》載:“蔡邕變隸而為八分,八宜訓背,言勢左右分佈相背也。”康有為《廣藝舟雙楫》稱:八分以度言,本是活稱,伸縮無施不可。”近有學者考證:因隸字草創為新隸書(楷書),對於舊隸字須給予異名或升格,加以區別,故稱“八分”,指其是八成的古體或雅體。
●佐書
即“隸書”、“史書”,亦作“左書”。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敘》記新莽六書為古文、奇字、篆書、左書、繆篆、鳥蟲書。並註明左書即秦隸書。又《漢書·藝文志》載:”漢王莽居攝,書有六體,為古文、奇字、篆書、隸書、繆篆、蟲書。”隸書稱之佐書。段玉裁認為:“其法便捷,可以佐助篆所不逮。”近來學者進一步認為隸書之名隸,是起於徒隸所書;佐書之佐,或是起於書佐《漢代職掌起草和繕寫的低階官吏)所書,故名。
●今隸
正書的古稱。正書由漢隸發展演變而成,在唐代仍把正書沿稱為“隸書”。如《唐六典》載:“校書郎正字,掌讎校典籍,刊正文字。其體有五:……五曰隸書,典籍、表奏、公私文疏所用。”此“隸書”即指當時通用的正書。為區別於漢魏時代通用的隸書,又別稱正書為“今隸”。明代李贄《疑耀》稱:“唐以後之楷書稱為今隸,因謂漢隸為古隸。”陸深《書輯》所稱”鐘王變體,謂之今隸”,則又泛指魏晉以來之楷書而言。
●草隸
草書的別稱。《南史·劉孝綽傳》載:“綽兼善草隸,自以書似父,乃變為別體。”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謂義之子獻之,“少有盛名,風流高邁,草隸繼父之美”。今人也有稱漢代竹木簡上的隸書為草隸的。
●草書
字型名。別稱“藁書”。廣義指不論時代、字型,凡寫法潦草者;狹義專指筆畫連綿、書寫便捷的字型。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敘》稱“漢興有草書”。漢初通行的手寫體是草隸(即草率的隸書)。後逐漸發展成“章草”至漢末,相傳張芝脫去“章草”中蘊有隸書波磔的筆畫和字字不相聯綴的形跡,成為偏旁相互假借,筆畫連綿便捷的“今草”,即後世所稱的草書。至東晉王義之而臻於完善。唐代中期張旭、懷素將“今草’寫得更為放縱奇詭‘筆走龍蛇,被稱為“狂草”,以別於“今草”。
●藁書
草書的別稱。《漢書·董仲舒傳》載:“草藁未上”,可證草書之先,因於起藁,藁書之名與草書同義。唐代張懷瓘《書斷》稱:“藁亦草也。”杜操(度)善草書,故南朝梁周興嗣所撰《千字文》有“杜蒿鍾隸”之句。
●章草
早期的草書。始於漢代。“今草”的前身。由草寫的隸書演變而成。與”今草”的區別,主要是保留隸書筆法的形跡,上下字獨立而不連寫。其得名有幾說:一、《書苑菁華》引唐代蔡希綜說:“章草興於漢章帝。”認為由漢章帝創始。二、《書斷》捲上引唐代韋續說:“因章帝所好名焉。”認為由漢章帝愛好而得名。三、《書斷》載後漢北海王受明帝命草書尺牘十首,章帝命杜度草書上事。認為因用於章奏而得名。四、《書斷》引王愔語:“漢元帝時史游作《急就章》,解散隸體粗書雲,漢俗簡墮,漸以行之。”認為由史游《急就章》而得名。近代有學者考證,“章”含有字型結構彰明嚴格之義,故名。
●今草
亦稱“小草”。草書的一種。始於漢末。是對章草的革新。筆畫連綿迴繞,文字之間有聯綴,書寫簡約便。為東晉王羲之所發揚完善。唐代張懷瓘《書斷》載:“(王)獻之嘗對父雲:古之章草,未能宏逸,頓異真體,合窮偽略之理,極草蹤之致,不若藁行之間,於往法固殊,大人宜改體。”更加縱放的“狂草”為“今草”的發展。
●狂草
亦稱“大草”。草書中最放縱的一種。擺脫東晉王羲之一路草書溫文爾雅風格,筆勢連綿奔突,字形變化多端,極龍飛蛇舞之致,得名於唐代張旭、懷素。傳世的張旭《古詩四帖》及懷素《自敘帖》即為代表。
●正書
亦稱“楷書”、“正楷”、“真書”。字型名。為了端正草書的漫無準則和減省漢隸的波磔,由隸書發展演變而成。始於漢末,為魏晉通用至今的一種字型。筆畫平整,形體方正,故名。《宣和書譜》稱:“在漢建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隸字作楷法。所謂楷法者,今之正書也。人既便之,世遂行焉。於是西漢之末,隸字石刻間染為正書。降及三國鍾繇,乃有《賀克捷表》,備盡法度,為正書之祖,晉王羲之作《樂毅論》、《黃庭經》,一出於世,遂為今昔不貲之寶。”
●楷書
即“正書”。
●正楷
即“正書”。
●真書
即“正書”。
●行書
亦稱“行押書”。書體名。相傳為漢末劉德升所創。行書一般在楷書形體的基礎上,作流暢便捷的書寫,既不象草書縱放難辨,又較楷書生動簡便,是社會上廣泛使用的手寫書體。書寫行書湏行筆而不停,著紙而不刻,輕轉而重按,如水流雲行,無少間斷,永存乎生意也。南宋姜夔認為行書“以筆老為貴,少有誤失,亦可暉映。所貴濃纖間出,血脈相連,筋骨老健,風神灑落,姿態俱備。”
●榜書
亦稱“榜署”。泛指書寫於匾額上之大字。古稱“署書”。漢代蕭何用以題“蒼龍”、“白虎”二闕。今亦稱“擘窠書”。
●署書
亦稱“榜書”。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敘》稱:秦書有八體,”六曰署書”。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載:“檢者,書署也,凡一切封檢題字,皆曰署,題榜曰署。”
●擘窠書
大字的別稱。古人寫碑為求勻整,有以橫直界線劃成方格者,叫“擘窠”。唐代顏真卿《乞御書放生池碑額表》稱:“前書點畫稍細,恐不堪經久,臣今謹據石擘窠大書。”清代朱履貞《書學捷要》稱,“書有擘窠書者,大書也。特未詳擘窠之義、意者,擘,巨擘也;窠,穴也,即大指中之窠穴也,把握大筆在大指中之窠,即虎口中也。小字、中字用拔鐙,大筆大書用擘窠。”後用以泛指大字。
●漆書
書體名。①以漆書寫的文字。相傳在孔子住宅的壁中發現的古文經書,以漆為之,故名。南朝梁周興嗣《千字文》:“漆書壁經。”②書法形體。清代金農把字的點畫破圓為方,橫粗直細,似用漆帚刷成。
●飛白
亦稱“草篆”。一種書寫方法特殊的字型。筆畫呈枯絲平行,轉折處筆路畢顯。相傳東漢靈帝進修飾鴻都門工匠用刷白粉的帚子刷字,蔡邕得到啟發而作飛白書。唐代張懷瓘《書斷》載:“飛白者,後漢左中郎將蔡邕所作也。王隱、王愔並雲:“飛白變楷制也。”本是宮殿題署,勢既尋丈,字宜輕微不滿,名曰飛白。”北宋黃伯思稱“取其若絲髮處謂之白,其勢飛舉謂之飛。”明代趙宦光稱:“白而不飛者似篆,飛而不白者似隸。”今人將書畫的乾枯筆觸部分泛稱為“飛白”。
●瘦金書
亦稱“瘦金體”。楷書的一種。宋徽宗趙佶楷書學褚遂良、薛曜、薜稷而出以新意,運筆挺勁犀利,筆道瘦細峭硬而有腴潤灑脫的風神,成一家法,自號“瘦金書”。明代陶宗儀《書史會要》稱其“初為薛稷,變其法度,自號瘦金書。”近人葉昌熾《語石》稱其書:“出於古銅甬書。而參以褚登善、薛少保,瘦硬通神,有如切玉,世稱瘦金書也。”存世作品有《楷書千字文》、《神霄玉清宮碑》。今之仿宋體,亦是從此中脫出。
●指書
亦稱“染指書”。用手指蘸墨作書,故稱。北宋時已有。馬永卿《懶真子》載,“溫公(司馬光)私第在縣宇之西北,褚處榜額皆公染指書。其法以第二指尖抵第一指頭;指頭微曲,染墨書之。”學習指書須在筆書具有相當造詣後攻習。
●院體
書法術語。用以對書法氣格的品評,一般含有貶意。北宋黃伯思題《集王書聖教序》稱:“《書苑》雲:‘唐文皇制聖教序,時都城諸釋諉弘福寺懷仁集右軍行書勒石,累年方就,逸少劇跡鹹萃其中。’今觀碑中字與右軍遺帖所有,纖微克肖,《書苑》之說信然;然近世翰林侍書輩多學此碑,學弗能至,了無高韻,因自曰其書為院體。唐昊通微昆弟已有斯目,故今士大夫玩此者少;然學弗能至者自俗耳,碑中字未嘗俗也。非深於此者,不足以語此。”
●經生書
書法術語。唐代佛教盛行,信徒多以佛經敬奉,佛經多以端正工穩的小楷手抄而成,抄寫佛經的人被稱為”經生”,其字則你為“經生書”。這類手抄的經卷,在書法上亦有較高的水準,反映了唐代書法藝術已相當普及。但後人襲稱之“經生書”,則含有貶意。
●六分半書
清代鄭燮(板橋)法書的別稱。鄭燮以隸書筆法形體摻入行楷,又時以蘭竹面筆出之,自成面目。此書體介於楷隸之間,而隸多於楷,隸書又稱“八分”,因此送燮謔稱自己所創非隸非楷的書體為“六分半書”。
●南北派
南宋趙孟堅《論書》“晉、宋而下,分而南北,……北方多樸,有隸體,無晉逸雅。”至清代阮元著《南北書派論》則明確